如果我进入了共犯结局,那么真结局教唆犯是不是共犯要

  间接正犯又可以称为间接实荇犯是指把他

人作为工具利用的情况。

人不必出现在犯罪现场也不必参与共同实施,而是通过强制或者欺骗手段支配直接实施者从洏支配构成要件实现的,就是间接正犯

  1、利用无责任能力人犯罪。例如甲教唆15岁的乙盗窃,因为乙未到刑事责任年龄与甲不构荿共 间接正犯,甲属于实行犯即正犯(间接正犯)。

  2、利用他人过失或不知情的行为犯罪如,甲医生欲杀害病人丙将毒针交给鈈知情的护士乙。乙给丙注射后致丙死亡。甲医生为间接实行犯乙视为不知情的工具。

  行为并不需要仅仅以行为人自身直接的身體性行为为基础与能够将器具和动物作为工具加以使用一样,也能够将他人作为工具实施犯罪这种将他人作为工具加以利用,实现犯罪的情形称为间接正犯。

  间接正犯在利用他人行为这一点上类似共犯但由于缺乏共同的犯罪故意,不成立共犯而由利用者对被利用者的行为独立负责。如某甲利用幼童或精神病人实施犯罪行为应当认为是某甲单独犯罪。

  教唆犯是指以劝说、利诱、授意、慫恿、收买、威胁等方法,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本来没有犯罪意图的人致使其按教唆人的犯罪意图实施犯罪,即构成教唆犯

  敎唆犯具有以下特点:

  1、必须具有引起他人产生犯罪意图的教唆行为。

  也就是用劝说、怂恿、利诱、收买、威胁等方法将自己嘚犯罪意图灌输给本无犯罪意图,或虽有犯罪意图但不坚定的人使他人接受自己犯罪意图,坚定犯罪的决心以达到犯罪的目的。如果昰对已经决定犯罪的人再用言辞鼓励促其顺利实施犯罪,该种行为属于帮助犯罪不属于教唆犯。

  2、必须具有教唆他人犯罪的故意过失不能构成教唆犯。

  即明知自己的教唆行为会引起他人产生犯罪的意图进而实施犯罪,并且希望或者放任他人去犯罪如果由於言词不慎,无意间说的一些话引起了他人的犯罪意图,导致了犯罪的发生不能认为是教唆犯。

  教唆犯与间接正犯的区别

  1、間接正犯是教唆行为的一种特殊情况,就是教唆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或者没有刑事责任的人犯罪这时候不是教唆犯而变成间接正犯。洇为只有他一个人承担刑事责任

  2、教唆犯如果在共同犯罪中起到主要作用,那么就是主犯;如果教唆犯在共同犯罪中起到其次作用那么就是从犯;如果教唆犯是被胁迫教唆他人犯罪的,那么就是胁从犯(有教唆行为人的不可能是胁从犯因此原则上,教唆犯不可能昰胁从犯)

  总的来看,可以这样区分:教唆犯在教唆行为人为犯罪行为时使行为人产生了行为动机而间接正犯只是告知行为人为┅行为而并不让行为人产生行为动机。

犯罪中止是指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

《刑法》:第二十四条 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囿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刑事法学研究

共同犯罪是一个非常混乱的理论问题需要综合不同学说去进行辨别。本文力图对于这一问题进行简要梳理,阐明个人观点

(一)概念以及构成要件

我国语境下的“共同犯罪”,体现于《刑法》第25条第1款的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反复阅读这句話,感觉此处的“犯罪”更适宜理解为一个动词对于这个条款进行拆分,可以得知共同犯罪的构成要件包括:①犯罪的人数是“二人”忣“二人以上”;②共同地实施犯罪;③只有故意犯罪才能成立共同犯罪

1.如何理解“二人以上”?

这里强调的当然不是大于或等于二的囚员数量而是此处“人”的性质。是否应当认为能够成立共同犯罪的主体都应是依法应承担刑事责任的犯罪主体

举例来说,17岁的甲和13歲的乙合谋对丙实施抢劫在这一案件中,甲和乙符合“二人以上”的人数要求但是13岁的乙对任何犯罪依法都无需承担刑事责任;两人具有共同的抢劫犯罪故意;两人共同实施了彼此存在密切联系的抢劫行为。这种行为是否成立抢劫罪的共同犯罪

本案中,乙不能评价为犯罪主体如果认为共同犯罪的主体必须是两个以上的犯罪主体,甲与乙便不成立抢劫罪的共同犯罪;如果认为共同犯罪的主体只需要是兩个人(包括自然人和单位)甲与乙就成立抢劫罪的共同犯罪。

其实既然我国刑法将“共同犯罪”这种行为评价为“犯罪”那就意味著实施共同犯罪的人一定是指具有相应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也就是所谓的犯罪主体不是犯罪主体的人实施的行为不可能被评价为犯罪。囲同(实施)犯罪(行为)也有必要理解为是具有犯罪主体资格的“人”所实施的行为。

因此共同犯罪的主体必须是两个以上的、达箌刑事责任年龄、具有相应刑事责任能力的犯罪主体。

2.如何理解共同犯罪中的“故意”

只有故意犯罪才能够成立共同犯罪,这就决定了犯罪主体共同实施的犯罪必须存在共同的犯罪故意,且这种犯罪故意有必要理解为该共同犯罪行为所符合的犯罪构成中所要求的故意

囲同的犯罪故意要求行为人之间具有意思联络,即行为人之间知道彼此均有某种犯罪故意且行为人之间知道彼此将基于某种犯罪故意共哃实施某种犯罪。

如:只有在甲和乙对彼此正在实施的密切联系的盗窃行为持故意态度才能成立盗窃罪的共同犯罪。

绝大多数的共同犯罪情况下犯罪主体之间的主观故意都是一致的,如:共同去抢劫、共同去强奸、共同去杀人等

如:甲和乙合谋晚上潜伏于公园,伺机搶劫过往独行女性乙却未告知甲其还具有强奸的故意。不久后甲和乙对受害人丙实施抢劫后,乙对丙又实施了强奸此处须分情况讨論。

第一种情况乙对丙实施强奸时,甲未予理会也未参与轮奸。此时甲和乙虽然于先前不具有关于强奸的犯罪故意但甲和乙作为共哃犯罪者对某一被害人造成了合谋范围内的损害之后,基于甲对被害人已经先期造成了损害甲对被害人的法益实际上当然负有补救和防圵继续侵害的义务,因此甲对于乙的共同犯罪行为之外的过限行为有阻止义务此类情况下甲未予理会,应认定成立以不作为的形式构成嘚强奸罪甲与乙成立抢劫罪和强奸罪的共同犯罪。

第二种情况甲抢劫得手后遂离开现场,乙在甲不知情的情况下实施强奸的不能认萣为强奸罪的共同犯罪。

第三种情况甲与乙轮奸被害人的,成立抢劫罪与强奸罪的共同犯罪

如此得出的结论是:共同犯罪中的某犯罪主体向他人隐瞒真实犯意,在被隐瞒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其他犯罪主体不对其共同犯意之外的过限行为承担责任。但在隐瞒者实施行为时被隐瞒的犯罪主体对隐瞒者真实犯意知情但未对其过限行为进行阻止的,基于他们先前共同实施了犯罪行为应认为其对于被害者法益負有补救和防止继续侵害的义务。如不进行阻止放任危害结果发生的,应认为对于过限行为触犯的犯罪成立共同犯罪

再如:甲和乙合謀要把丙打一顿,但乙实际上是想借机将丙打死丙被殴打致死,只有一处致命伤此处分情况讨论。

第一种情况丙是被甲打死的。甲對丙的死亡存在过失心态成立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乙的行为并未造成丙的致命伤,死亡结果与乙的伤害行为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从这个角度上讲乙成立故意杀人罪未遂和故意伤害罪既遂。

乙的行为具体应如何定性在故意伤害罪的犯罪构成之内,甲和乙成立共同犯罪致丙死亡的结果是否应当归责于乙?这就要看乙对于死亡结果的发生是否具有因果关系即使乙的伤害行为再怎么能够导致丙轻伤、重伤,但既然致命伤并非乙造成那么丙的死亡和乙的伤害行为之间难说存在因果关系,以认定单独犯罪的方法出发认为乙成立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没有更为充分的事实依据作为支持。

那么是否可以以两人共同犯罪为由将行为导致的结果归责于所有人?

对于两人囲同着手实施犯罪的情况如果实施的行为是犯意范围内的行为,那么无论对结果的发生是成立犯意之内的故意还是犯意之外的过失都應当对该行为引起的一切结果承担刑事责任。换言之只有在实施的行为不是共同犯意范围内的行为时,才可以考虑到不进行全体归责的問题

本案中,甲和乙在故意伤害罪的范围内成立共同犯罪两人共同伤害丙的行为在合谋犯意内容之内,因此甲和乙应当对其伤害行为所造成的可成立故意和过失主观罪过的一切结果承担刑事责任甲和乙均成立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但对于乙而言应按照一个行为哃时触犯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和故意杀人罪未遂的想象竞合犯处理,从一重罪处罚

这里要强调:不能因为乙成立故意伤害罪(致人迉亡)的共同犯罪,就认为丙的死亡结果应当归责于乙隐含在伤害行为中的杀人行为从而认定其成立故意杀人罪既遂这是基于两个不同嘚犯罪构成所得出的结论,应当分别看待

第二种情况,丙是被乙打死的乙对于丙的死亡持故意,成立故意杀人罪既遂甲和乙在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范围内成立共同犯罪,甲成立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

(2)合谋之外另起新的犯意

如:甲和乙合谋对丙实施抢夺,搶夺过程中丙反抗打了乙一拳,甲抢到财物后乙恼怒之下将丙打成轻伤。

这种情况下首先可以认定甲乙在抢夺罪的范围内成立共同犯罪。之所以不成立抢劫罪是因为在抢夺财物的过程中,是乙遭受了来自丙的合法暴力(也就是正当防卫)乙并未对丙实施暴力。在甲抢到了财物之后乙将丙打伤此时抢夺行为已经结束,财物已转移占有因此不宜再成立抢劫罪。(也有观点认为此时由于抢夺者未离開现场因此抢夺行为所造成的法益侵害状态尚未结束,此时当场对被害人实施暴力的应成立抢劫罪但这与一般意义上的抢夺罪既遂标准明显不符。)

乙打伤丙的行为并不在共同犯意之内独立成立故意伤害罪既遂,那么甲是否应对该故意伤害行为承担责任

这种情况属於典型的合谋犯意之外的过限实行行为。如果认为区别于隐瞒真实犯意此处犯意是在共谋阶段之外而产生的新犯意,则针对故意伤害行為的故意不能被评价为共同犯罪意义上的犯罪故意由于合谋共同犯罪故意的缺失,似乎不能认可甲和乙成立共同犯罪

但是我想这里的噵理和前述是一样的。甲和乙彼此之间是具有紧密联系的共同犯罪关系甲和乙对其行为所造成的被害法益事实上都有补救和防止继续侵害的义务。甲对乙的伤人行为已经产生了充分认识其明知乙在犯意之外实施伤人行为但未予阻止,应认为其对故意伤害行为合谋阶段以外所产生的犯罪故意(至少是间接故意)

本案中甲和乙在抢夺罪和故意伤害罪的范围内成立共同犯罪。

二、共同犯罪的立法宗旨

与共同犯罪相对应的当然就是“单独犯罪”一个人实施了具有社会危害性,依法应受刑罚惩罚的行为就构成了犯罪。虽然“应受刑罚惩罚”鈈等于“必须受到刑罚惩罚”(要考虑是否有因犯罪情节轻微或其他从轻减轻处罚情节)但这明确了一个理念:只有有可能受刑罚处罚嘚人实施的行为才可能成立犯罪,而这种人就是具有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相应刑事责任能力“犯罪主体”

既然能够实施犯罪的只能是犯罪主体,共同犯罪仍然是“犯罪”只不过算是犯罪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所以共同犯罪的参与者也应当是适格的犯罪主体那么为什么偠在单独犯罪之外再规定共同犯罪?

一般情况下二人及二人以上共同实施的犯罪计划更为周密,成功率相较于单独犯罪也会更高抽象仩看造成社会危害的可能性越高,往往其危害程度也会更大但这并不意味着共同犯罪仅仅是将数个单独犯罪的社会危害性简单相加才得絀其社会危害性“更高”的结论,也并非是对共同犯罪参与者加重处罚的依据现行《刑法》反而通过主犯、从犯等概念的的区分而设定叻从轻或减轻处罚等条件,共同犯罪理论中也通过区分正犯、帮助犯、教唆犯等为区别量刑提供了理论依据因此共同犯罪不必然是影响加重或减轻量刑的依据。

我们总会因为某些特殊情形而陷入迷思共同犯罪诸多争议也是来源于此。但事实是绝大多数刑事案件中共同犯罪都是易于判断的:两个及两个以上的犯罪主体之间具有相同犯罪故意,共同实施了行为触犯某罪。争议往往源于少数问题……

法律層面的共同犯罪更倾向于解决的是如何在共同犯罪中区分出不同类别的参与者从而分别追究他们的刑事责任。但回归到理论层面刑法悝论有必要去解决这样几个问题:为什么要研究共同犯罪?什么是共同犯罪如何认定共同犯罪?

从形式上看共同犯罪的成立离不开不哃犯罪主体的犯罪行为的“重合”。从实质上看共同犯罪行为最后导致危害结果发生,这其中不同犯罪主体实施的行为对结果的发生所起到的作用往往是不一样的这也算是抽象意义上的“多因一果”。所以结合相关法律规范来看共同犯罪的立法宗旨主要解决的是这样兩个问题:1.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是什么?2.如何将危害结果合理地归责于各犯罪主体

共同犯罪最终体现于刑事裁判中,体现为对主犯、从犯、正犯、帮助犯、教唆犯等犯罪主体“角色”的认定并直接影响到定罪量刑的问题。因此可以认为共同犯罪的立法宗旨,其实是希朢去合理地解决关于共同犯罪行为所导致的危害结果如何在犯罪主体之间进行归责的问题这种归责直接影响到各犯罪主体所承担的刑事責任之轻重。

三、共同犯罪参与者的分类

我国《刑法》是基于共同犯罪参与者所起到的作用而作出的法定分类:主犯、从犯、教唆犯(教唆犯对于共同犯罪也起到了作用)胁从犯作为一种非完全自愿参与者,属于位列其中的一种特殊类别的参与者

根据我国《刑法》第26条嘚相关规定,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

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嘚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

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

对于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以外嘚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

根据我国《刑法》第27条的规定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從犯

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根据我国《刑法》第29条的规定,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莋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

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根據我国《刑法》第28条的规定,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除了这种法定分类以外理论上一般均以共同犯罪参与者的分工或者行为形式进行分类,其中包括:实行犯(也称正犯)、教唆犯、帮助犯等

实行犯,即正犯实行犯是指作出符合某一犯罪构成要件的实行行为(即危害行为)的人,即实行犯罪的人

与正犯相对应的是“共犯”,即并没有实行犯罪但是起箌了其他作用的人(“共犯”≠“共同犯罪”)狭义的共犯,是最为常见的教唆犯与帮助犯

间接正犯区别于直接正犯,其并未直接实荇犯罪而是利用他人实施犯罪,也就是将他人作为实现自己的犯罪目的的工具

间接正犯成立的一个重要条件是:间接正犯与被利用者の间没有关于犯罪的意思联络。

如果双方存在关于犯罪故意的意思联络而被利用者仍实施犯罪,则分情况讨论:若被利用者是适格的犯罪主体两人成立共同犯罪;如果被利用者不是适格的犯罪主体,则两人不成立共同犯罪间接正犯此时相当于教唆犯,须对结果承担相應的责任

共犯脱离,即共同犯罪的脱离指在共同犯罪的关系发生之后,犯罪结果尚未发生时部分共同犯罪参与者因为与其他共同犯罪参与者的关系切断而脱离出共同犯罪关系的一种形态。成立共犯脱离的参与者无需对其脱离之后的共同犯罪导致的危害结果承担责任

昰否有承认共犯脱离的必要?

如果不承认共犯可以脱离就意味着共同犯罪参与者只能走上“开弓没有回头箭”的道路,因此在特定范围內认可共犯脱离有助于使共同犯罪关系分崩瓦解和促使行为人放弃犯罪。

通过种种比较有必要认为,只有在有确切证据证明某共同犯罪参与人脱离后犯罪结果的发生与该脱离者的行为不具有因果关系,才能承认成立共犯脱离

具体来说,着手实施前的犯罪预备阶段起主要作用的领导者、组织者、主谋者如果意图从共同犯罪关系中脱离出去,则必须让他人知情且须消除自己先前行为对犯罪行为的物悝、心理影响。也就是说如果这种起主要作用的参与者退出后,其他人仍按照他先前制定的犯罪计划或受其影响继续实施犯罪的不能認为该主要参加者成立共犯脱离,因为他并没有消除自己的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如果是一般参与者,则只需要表达出脱离意思且不再参与之后的行为即可认定为共犯脱离。

着手实施之后的共犯脱离则要考虑到对其他参与者进行阻止的问题。如果是主要参与鍺意图脱离则须在结果发生前,在消除自身行为与犯罪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的基础上阻止其他参与者继续实施犯罪才能成立共犯脱离(主要参与者对其他参与者实施犯罪所起到的作用是非常大的,这一点不能忽略)如果是一般参与者,只需要明确告知其他参与者退出犯罪且不再继续实施犯罪即可认定成立共犯脱离

仍需再次强调的是,共犯脱离仅仅是认可行为人不再对其脱离之后的共同犯罪所导致的結果承担责任行为人仍应对其脱离之前所构成的犯罪承担责任。一旦犯罪结果已经发生则无需再考虑是否成立共犯脱离的问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教唆犯是不是共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