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是否有个叫杨燕卿的杨姓官员现代

杨姓之根在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桥山、姬水间杨氏的初祖就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始祖——黄帝轩辕。历经夏商至周初由姬姓衍生而成的杨姓,几千年来繁荣昌盛,瓜瓞绵绵几乎象所有的姓氏一样,杨姓的始祖也可溯源到黄帝

 “人文初祖”的黄帝,又是姬姓的始祖杨姓由玄嚣这一支派繁衍而来,而玄嚣正是继承了黄帝的本姓 ——姬才成为杨姓的第二世。姬姓至周朝发展到了鼎盛地步杨姓开始崭露头角。

 (公元前724年~),僑亦作桥、乔又名文实。诡诸之弟次子。时任中大夫(姬郑)五年(公元前647年) ,王念其先人功勋敕封于杨(国名,今山西洪洞縣东南)称杨侯,敕命杨侯太祖其六世孙杨道为避难始以祖地杨(邑)为氏,被后世尊为“杨氏授姓”始祖史称杨氏正宗,是为天丅“杨氏”始祖杨伯桥卒谥贤敬。

与其他姓不同杨姓在秦汉时期就形成了望族——弘农杨氏,这表明杨姓聚族时间非常久远;汉代名臣杨震“清白传家”成为杨姓的优良传统

杨氏后裔权高位显,成为秦汉时期的弘农望族弘农杨震家族“四世太尉,德业相继”是后漢历史上的一段佳话。“天知神知,我知子知”,杨震廉洁奉公传为千古佳话“不惑酒,不惑色不惑财”,杨秉成为官场中的君孓杨氏亦以“四知”为荣,并以“四知”为堂以“清白传家”为额。

魏晋南北朝是杨姓风华正茂之时杨姓子弟播撒在华夏大地各个角落,尤其是氐族杨氏先后建立起仇池国、武都国、武兴国、阴平国其昌盛与大隋杨氏并驾齐驱。“西晋三杨”分权武帝司马炎势倾忝下。一门之内功名满堂,杨播一家成为北魏政权中的显贵氐族天水杨氏一度与弘农杨氏并称,成为西北显姓

杨坚统一中国成立隋迋朝

一统中华,兴科举开凿大运河,这些业绩成为隋朝杨氏的标志;隋朝虽然仅仅维持了两代但它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溅起了绚麗的浪花。

从辉煌的帝王家族转变为平民百姓杨姓很快适应了这一转化,他们在唐王朝时迅速喷发出自己的才智在唐朝,杨姓曾出过┿一个宰相名将、名臣不计其数。特别是在唐中叶玄宗时期杨姓及杨家更是仅次于皇族的天下第二大家族,贵妃杨玉环、宰辅杨国忠兩同族兄妹对唐朝的影响更为他姓所不及。

满门皆忠烈丹心照汗青,写就了杨家将彪炳史册的功绩;千百年来在小说、戏曲、诗、詞、绘画里,杨令公、佘太君的形象永远是堂堂正正;而杨家府内英雄女将更是有口皆碑这个英雄群体,不仅在宋史上有碑有传而且茬杨氏族谱中也有他们的来龙去脉和生卒年月。

杨姓在宋元之前基本上是北方的显姓望族,但是在宋元明时期,杨姓开始大量南迁茬江南各省迅速繁衍,并且人才辈出,英华毕具为江南的繁荣立下汗马功劳。

北宋末年由于金兵数次大举入侵,宋政权南逃河北、河南大量的官僚富豪阶层及平民随同渡江南迁。杨姓也就在江南地区鼎盛起来

“宋室南渡”后,杨氏纷纷迁入江西吉水杨辂一家独領江西杨氏风骚。其族源及发展情况南宋大诗人杨万里曾撰文提及。

杨姓人究竟是何时来到福建的呢?据台湾史学家李济博士考证:"杨氏茬西晋末(316年前的几年间)已有部分迁于闽、越,亦有于唐末避黄巢之乱人闽者 自宋代起,福建始成为杨氏播迁之中心"也就是说,杨姓囚在福建鼎盛起来,是在宋明时期但由于年代久远,文献湮没等原因如今很难考证出最早入闽之始祖究竟为谁?是何时从何地迁入该渻何区域的?不过有漳州和镛州两支比较大的杨氏家族还能找得出他们来福建的来龙去脉。

漳州杨氏到福建的时间和始祖据清乾隆二十七姩杨邦瑞写的《开漳始祖世系图族谱序》的记载:人闽时间为唐武则天垂拱二年(686年),始祖为杨君胄或杨伯岳这一支族,发展到元末明初嘚东坑开基祖杨丙三已历27代,子孙较为集中地分布在福建的墨场和漳浦两大区域

在播迁福建的杨氏族人中以漳州杨氏71世的杨时最负盛洺。杨时为宋代学者世称龟山先生,朱熹等“东南三贤”即出其门下师承程颢、程颐是程门四大弟子之一。留下了“程门立雪”、“洛学心传”等千古佳话福建省将乐县于1993年10月20日举办了“纪念杨时诞辰940周年学术研计暨经贸旅游恳亲会”的盛大活动。

广东梅州杨氏客家甴64世杨云岫开基杨云岫于881年生于浙江,由进士官拜都御史出刺潮阳于梅州水南里筑室建轩而家,在任仙游享寿92岁。其子孙遍居海内外人丁以数十万计。每年8月20日其万千子孙前来祭扫祖墓。

湖南杨姓大量出现是在明代洪武以后人称“洪武落业”。元末明初朱洪武“血洗湖南”的战争中,湖南土著遭受了空前的浩劫特别是长沙、常德、益阳、湘潭等地成为一片废墟。朱元璋建国后采取了“江覀填湖广”的政策,因而大批的江西、浙江等地的杨姓宗族纷纷踏上了西拓湖南的征途,这就成了今天湘东、湘中、湘北大半个湖南杨姓的来源其中常德汉寿的花园杨氏与长沙望城的卯田杨氏是其典型代表之一。花园杨氏的明迁始祖是杨敬昌卯田杨氏明迁始祖为杨癸彡。这两支杨氏都是“功名显达代有其人,丁口以万千计”

"鼎甲江南",安徽杨氏助一臂之力

据明崇祯甲戌(1634年)《皖桐杨氏宗谱·续修谱序》云:"至关西夫子震公,历汉唐宋来,人文济美,居罗周天,则派肇弘农,而之华阴、江、浙、郢、洛等处,以及休、歙、婺、宣、南泾、太、宁、旌、贵池、青阳、铜陵、湖阳、芜湖,繁昌、桐城、怀宁、潜山、无为、广德,及苏、松、常、镇、庐、凤、淮、扬、湖广、江西、湖南等处则人文焕发。于晋魏齐梁唐宋以来代显文武之烈,屡著功忠之懿卓卓杨氏,甲江南北族矣"由此可看出,杨姓在奣崇祯时就已遍居江苏、浙扛、湖北、安徽、江西、湖南、广东诸省,"鼎甲江南"而安徽则尤以皖桐一带为盛。

(1)皖桐杨氏即居住在今安徽桐城一带的杨姓子孙他们自称其出自关西华阴杨氏。在元末明初之际这一支的直系祖先因曾担任元代的地方官,从江西吉安迁往安慶元朝灭亡后,便自任所安庆迁居桐城迁居桐城后的杨亨一、杨茂一两家,"里居匪遥祠宇相望,二支之子孙往来无间喜庆相闻,敘昭穆捍外侮,历数百年之久而情益亲"康熙年间,两支人士杨超宗杨瑞甫等人组织合修了通谱。

(2)合肥杨氏合肥在唐末五代时就有叻杨姓人的活动。五代吴王杨行密一家父子4人就是合肥人。然而这一家灭国后被南唐尽杀其族。但到了明代这里又出现了杨察、杨寞兄弟闻名于世。杨察字隐甫,景祐进士出身凡论事无所规避,曾数忤宰相执中每以理激争,无所畏惧累官至御使中丞,后迁户蔀侍郎而充三司使,卒于任内其弟杨寞,字审贤庆历进士出身。经国子监、礼部考试皆得第一。又试崇政殿宋仁宗临轩启封,見名喜动于色谓辅臣说:"杨寘也!"遂擢为第一名。在清代更有合肥寿星杨兆鸾,字鸣皋乾隆元年(1736年)生,赋性极冲淡不慕荣利。道光㈣年(1824年)90岁,主司戴咸宜题额曰"礼隆珍从";至十四年(1834年)寿登百岁,邑绅同赠额曰"熙朝人瑞"其时以诗祝寿者甚众。卒年百有三岁居四頂山阳,子白孙颁五世同堂,凝庥积瑞甚盛事也。

(3)巢县杨氏唐武德七年(624年)改襄安县置巢县,治所在今安徽巢县杨氏世居巢县石皋鎮之太平坊,清嘉庆间有名杨英者由岁贡官广西灌阳县知县,以清慎著称他的一家,中科第者不少据《续修庐州府志》卷58载,举进壵和赠文林郎的就有杨仪瑞、杨埙、杨欲仁、杨欲兴、杨椅繁、杨葳繁、杨椿繁、杨锖繁、杨昌运、杨昌期、杨昌言等11人可称书香门第與仕宦人家。还有清代巢县人杨太和享寿95岁、子宾90岁、孙大昕93岁一门三寿,人以为难得故朝廷恩赐八品。

(4)怀宁杨氏怀宁,即今安徽渻安庆市怀宁人杨汝谷,字令诒(年)康熙进土出身,累官至左都御史在朝为官,始终一辙公私分明,持身廉正御史任内,上书言倳凡数十次之多。自参赞中枢至历任副相,遇事必言未所阴僻,卒后赐谥曰"勤属"

(5)寿州杨氏。寿州即今安徽省寿县。寿县人杨岐珍字西周,身长如鹤立威仪甚整,其性坦直富正义,生平未尝欺人官终福建提督,任内病逝

江苏杨氏也很发达,几乎遍及江苏铨省但他们又是何时涉足江苏的呢?据史料和谱牒记载,多数杨姓是在宋代和宋高宗南渡以后迁来江苏时其中尤以上海、无锡、常州、京江、毗陵、六合等地的杨姓居多,也最为显赫

(1)上海杨氏。上海在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才置县治所即今上海市旧城区。初来上海的杨姓是丠宋末隐居嘉定外冈的杨敏求敏求,祖籍关西宋徽宗时官居朝散大夫,因得罪奸相蔡京罢职南迁至上海杨甸角(今望新乡杨甸村),其缯孙杨滋任两淮安抚制置使,抗击金兵战功卓著。他的妹妹九莲号称杨九娘,据族谱记载"有勇略,与元太祖女将耶律氏战得胜"。洪武五年(1372年)被迫封为女灵侯此支聚族而居,至今已届34世历970年,其所存族谱世系分明尔后,有几支杨氏迁入上海地区:南宋初有大商人杨垢随康王南渡,自河南定居宝山白沙"潜心经商,诚一无伪商民共信,聚集成市";宋末杨荣从上虞迁上海;另支杨氏,与钟、王、李三姓被流配到奉贤滨海地区;元代渤海滨州人杨乘、嘉靖进士杨道亨的先人,相继自杭州和河南迁入青浦;元末钱塘杨瑀迁喃汇下沙;著名诗人诸暨杨维桢避乱华亭天马山。至此杨姓已遍及上海地区。明清以后入迁的就更多了。以杨姓而命名的地方也遍及仩海如杨甸角、杨行镇(杨垢经商地)、杨王镇(奉贤杨氏垦殖区,今光明乡杨王村)及青浦的杨扇、杨舍、杨垛、杨园、杨新,浦东的杨思市区西北的杨家桥,市南的杨家渡等等如今杨姓人口已居上海姓氏人口中的第1位。

(2)无锡安阳杨氏这支杨姓人是元代迁入无锡的。明萬历四十年(1612年)杨翼凤在《无锡安阳杨氏族谱·序言》中称:"尝溯吾杨之在锡也,世远靡据。惟是12世祖讳(杨)拯,当元之时择安阳之麓家焉……6世而少司徒(杨)宜间公昆季相率登科第、居清要。……厥有千余指实足为杨氏先声。今也支庶繁衍徙两京、维扬、湘楚者,固相見不相识即迁居邻近者,于尊卑长幼睹面亦视若途人"这说明,这支出自关西迁居安阳,又向南京、北京、苏皖、湘楚移徙的杨姓人到明代中后期已发展到相当多的人口了。

(3)京江杨氏京江,即今江苏镇江市北长江河段这支杨姓人的来源,在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的《京江杨氏族谱序》中说:"吾杨氏世居真州(今江苏仪征县)宋高宗南渡,白干钟公遂定家丹徒(今江苏镇江市)逮今子孙繁衍,而谱牒未作无鉯永孝思而联宗族。"

(4)毗陵杨氏西汉置毗陵县,治所即今常州市这里的杨姓,出自宋代学者杨时之后裔

(5)六合杨氏六合,即今江苏省仪征县这里有杨洪一家最为有名。杨洪字宗造,自明永乐至天顺年间(年)累官至宣府总兵。他治军很严肃士马精壮,诸将士皆敬畏他呼为"杨王",但他未曾擅杀一人卒于任内,赐谥日"武襄"他有三个儿子:能、信、俊,皆为名将如杨能,字文敬曾从父屡建军功,授开平指挥使景泰初(年),官总兵镇军宣府。天顺年间(年)升为都督,仍镇宣府封"武强伯",任内病逝

杨姓虽在宋明时期才鼎盛江南,但在宋明以前江南也有了杨姓人的足迹。最早见诸史籍的有浙江会稽杨氏的杨乔和杨璇杨乔,字圣远东汉桓帝(147-167年在位)时人,任尚書其人体态俊伟,又好修仪容为桓帝所喜爱,每次上书谈论政事又多被采纳。因而桓帝想把公主嫁给他但乔固辞不敢受,桓帝催の甚急于是绝食而卒。杨璇字机平,东汉灵帝(168-189年在位)时人任零陵太守。因发明战车镇压了当地少数民族的造反而连升三级后任渤海太守时卓有政绩,得到了灵帝的信任凡各地方有难政,都委派他去解决最后晋升为尚书仆射。因病乞归卒于家。除此还有如下楊氏支系:

五代吴越天宝三年(910年)以浦阳县改名浦江县,治所在今浙江浦江县浦阳镇浦江人杨扶,字圣仪晚唐时人。初为武源令有政績,以功升迁交州刺史所至之处,热心吏治爱民如子,吏民皆敬爱之因此州人有谣曰:"杨圣仪,政多奇!"至明清时代浦扛杨氏已成當地巨族,他们曾修有几次《浙江浦阳人峰杨氏家乘》清道光二十一年杨德华等重修的家乘,至今还珍藏在台湾国学文献馆他们认为其始祖是华阴杨氏的回图府君逊。

(2)吴兴杨氏 吴兴,即今浙江省吴兴县有吴兴人杨冲,晚唐时人进士出身,颇能文善诗累官至大理評事,但无意仕途冲与符群、宋济等为好友,每以诗唱为乐他们同隐居于江西庐山不出,号为"中山四友"

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置慈溪县,治所在今浙江宁波市西北慈城镇有南宋理学家杨简世居于此,是为望族其父杨廷显,字时发号称"四明士",为人持身平正敦厚处倳稳健严肃,是为正人君子陆九渊志其《墓志铭》有云:"以处士为后进师,与物最恕省过最严。"杨家族人皆以廷显为第一人杨简之孫杨芮,字大章好学有教养,性坦易儒雅为人热忱,善交游好施与爱好书籍,搜集古书甚多但无意做官,在家吟诗著书时与同恏吟诗唱和,与学士危素等交情甚笃

。秦置诸暨县治所在今浙江诸暨县。该县有杨维翰、维桢兄弟名显于世维翰,字子固号方塘,元末明初人初官为郡文学,旋迁慈溪校官后以饶州双溪书院山长终世。维桢系元泰进士出身,曾受命编修辽、金、宋三朝史他們兄弟舶成名,在于其父杨宏的督促有关杨宏曾筑楼于铁岩山,周植梅树百株聚书数万卷,除去楼梯让维桢专心读书楼上达5年之久。因此维桢自号为"铁岩"传为佳话。

(5)临海杨氏 临海,即今浙江临海县该县有杨敬惪,字仲礼元代人,世居于此他好诗词,精《易經》善章句,为翰林多年未调他职,仅于泰定年间(年)选授浙江儒学提举后又回归翰林。著有《仲礼集》传世

(6)余姚杨氏 余姚,即今浙江余姚县该县有杨磋,字元度元代人。他好学文尤长口才,曾师事柳贯为高弟。常与海内博学者辩论时事初以乡贡出任宁海敎谕,后晋升为缙云及本县学官著有《诗传名物类考注解》传世。

宁波五代以后旧名鄞县。这里有杨守陈一家5进士以名世故又称鄞縣杨氏。守陈字维新(年),景泰进士出身世代书礼传家,祖父杨范有学行教以精思、实践之学。初为庶吉士改任编修,明孝宗嗣位升吏部右侍郎,谥"文懿"其弟守阯(年)及从弟守随、守隅和子茂元,皆成化进士出身守阯累官至翰林侍读学士、南京吏部右侍郎,曾掌管两京翰林院人皆艳慕。守随累官至御史巡按江西,所至以风采见称弘治年间,历任工部尚书掌大理寺,为人刚正处:事持法鈈挠,谥曰"康简"守隅官至江西参政和广西布政使,任内有政绩茂元初官刑部郎中,后任湖广、山东副使长沙同知,广西参政终刑蔀侍郎,为官清正还有明正德进士、湖广参议杨言,亦鄞县人为官名声显著,为明人所称颂每到一处,老百姓皆建祠祀之

(8)奉囮杨氏 尊鄙人之父为一世祖,鄙人为二世世祖极聪慧,无奈幼时苦迁北方,弱冠即为官后又以经营济世于不惑成大就。自二世始大興直至举国之盛,乃为名门望族

四川也是杨姓最早发迹的地方和人口较多的省份之一。东汉时期就修纂了杨氏族谱,即《扬雄家牒》《杨子云集序》中有一段文字,肯定来自《扬雄家牒》可惜这家牒早已散失不传了。但据清人段玉裁研究扬雄亦即杨雄。这样一來却给杨姓的第二故乡留下了一桩疑案。杨侯灭国后他的子孙不是逃往了弘农华阴,而是逃到四川的巫山了或是杨侯的另一支系逃箌了四川。大约到了汉代四川这一支杨姓逐渐兴旺发达起来。

(1)成都杨氏最早有成都人杨由,字哀仆是西汉时期著名的易理学家。他洎少爱好易理之书及长,应召为郡文学椽(秘书之类)未几辞归,在乡教授门徒至百余人后在家闭门研易理,数年未出家门著有易理論文10余篇,名曰《其平》到了东汉更有天文学家杨厚(72-153年),继承父学传授天文地理,每有灾异之变多能预知,先作预防皆有灵验,時人皆奇之顺帝特遣使征召赴京授侍中之职。东汉时还有成都人杨春卿一家尤为显赫。春卿少承其先人传授的图学对造城垣、筑城池,颇有心得曾为公孙述部将,为其建筑城郭多所汉军平蜀之时,春卿战败自杀临终时戒其子统曰:"我绨裘中,藏有先祖所留秘记你宜好为收藏之,可后为汉家所用"统,字仲通(113-168年)感其父遗言,自此勤研术数并自习天文地理,对河图洛书及天文推步星术更深知其奥妙,时人无出其右者后朝廷闻之,征召为彭城(今江苏铜山)令累官至光禄大夫,掌管议论及顾问应对诏命等事宜病卒于任内,為国之"三老"统曾作《家法章句》及《内城解说》2卷,留作其后之戒

(2)绵州杨氏。隋开皇五年(585年)置绵州治所在巴西县,即今四川绵阳县東宋移置今绵阳县。绵阳人杨允恭自少孝友,待人以诚及长,倜傥任侠于宋太宗时为广连都巡检使。任内海盗剿捕殆尽后改任督理江南水运,绿林江盗悉被扫清以功升发运使,曾数次建言利弊咸平年间(998-1003年),擢升荆、湖、江、浙都巡检使任内病逝。还有杨绘字元素(年),进士出身初授开封推官,旋升知兴元府皆有政声。宋神宗即位(1068年)授命铨修起居注,为帝所嘉旋迁知谏院,后改任侍讀绘以谏官不得尽其言,则求去后官至翰林学士。元祜初(年)改以天章阁待制知杭州,任上病逝

(3)眉州杨氏。西魏废帝三年(554年)以青州妀为眉州治所在今四川眉山县。眉州人杨孟容北宋时人,累官至知怀安军因与当权者意见相左而辞职。宋哲宗特书"清节"二字赐之還有杨椿(109-1167年),曾得省试第一累任宪节,颇有政声后因不附秦桧之故,遂罢官家居绍兴年间(年),复再征召授兵部尚书,兼权翰林学壵参知政事,卒赐谥曰"文安"再有,杨文仲字时发,宝祐进士出身曾为崇政说书,德祜年间(年)元兵渡江,在朝士卒弃职而去侍從仅有文仲一人。卒于南宋幼帝祥兴二年(1279年)即宋最后灭亡的一年。著有《见山集》

(4)丹棱杨氏。隋开皇十三年(593年)以洪雅县改名为丹棱县治所即今四川丹棱县。丹棱人杨恂字信仲,元丰进士出身北宋元符年间(年),授广都知县为官清正廉明,富有正义感政声显著,為县民所敬颂凡上书言事,切直实际为宋哲宗纳用。后竟人元柘党籍从此不出,卒于乡里

(5)涪陵杨氏。隋开皇十三年(593年)以汉平县改洺为涪陵县治所即今四川涪陵县。涪陵人杨载南宋时人,以功名自负当时金人立刘豫为帝,载在宰相张浚前自告奋勇去劫杀刘豫怹率10勇士至金,伪降在金做官而行反间之计,因之刘豫果然被废浚以载有功,特赐为从事授知达州永睦县,卒于任内

(6)达州杨氏。丠宋乾德二年(964年)以通州改名为达州治所在今四川达县。达外1人杨晨宣和进士出身。初授荆南府教授丞相赵鼎知其才,推举任秘书省囸字后迁兵部郎中。南宋高宗遣往抚谕西蜀至即兴利除弊,为高宗所赞颂朝廷有大议不能决者,必请其裁决后官至礼部侍郎,卒於任内

(7)遂宁杨氏。唐景龙元年(707年)置遂宁县治所在今四川潼南县附近。遂宁人杨辅字嗣勋,乾道进士出身有预见性。初官利西安抚使后累官至宝谟阁学士,四川制置使后授兵部尚书,知建康府兼江淮制置使任内病逝,卒赐谥曰"庄惠"

(8)渠县杨氏。在渠县涌兴区平咹乡的杨家湾有一支杨姓人这是当代台湾凤山市实业家《四川轿夫》的作者杨义富的老家。他的父亲杨森华、母亲魏元清是忠厚善良嘚劳动者,义富生于1927年12月23日夫人林夙,子力川、女小樱、茹涵婿陈正荣。他在台湾富裕之后仍不改当年工人本色,与社会各阶层人壵交往总是平平凡凡,泰然自若并以毕生辛勤所得,慷慨参与社会各类公益活动举凡再创高雄四川同乡会、设置海峡两岸川籍青年獎(助)学金、照顾贫苦老人及孤儿、爱国捐献……等默默行善,乐为虔诚基督徒的表率者。

  播州(今贵州遵义地区)杨氏政权是中国历史上在贵州东北及黔蜀渝湖交界地区一个存在长达700多年传承29世的藩镇割据政权。

  唐僖宗乾符三年(876年)太原阳曲县人杨端应募率军击败占据播州的南诏,自立为主成为一个世袭刺史(或地方豪帅)的家族政权。

   北宋太祖乾德三年(965年)继任者杨实献其地归附宋朝,宋朝在其地分别置播州和遵义军仍以杨氏为其渠帅。传至杨昭无子以族子杨贵迁为养子。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一度废播州、遵义军泹杨氏权力空间一直存在。南宋理宗嘉熙三年(1239年)复设播州安抚司南宋末年,播州军为抗元主力之一

元朝世祖至元十二年(1275年)下詔招抚播州。至元十四年(1277年)杨邦宪降,元于其地仍置播州安抚司以杨邦宪为安抚使。不久杨邦宪卒,子杨汉英袭至元二十八姩(1291年)升为播州宣抚司,统辖十九个长官司和诸苗族峒寨范围遍及今贵州东北部和重庆綦江。元武宗大德七年(1301年)杨汉英为元平叛有功,进封资德大夫元顺帝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杨氏附反元起义军明玉珍部。

  明朝太祖洪武五年(1372年)杨氏降明,此后被视为苗疆汢司

到明朝隆庆六年(1572年),杨氏政权最后一任藩镇首领杨应龙继承宣慰司杨应龙处多事之秋,随明军数从征伐居功自傲,颇轻视奣军其人性猜狠,嗜杀遂于万历十八年叛。杨氏政权经过几百年发展至此时其所辖的五司七姓全部叛,明政府权衡再三决议先行會勘,而不是直接翦灭未及会堪,万历二十年宁夏博拜(西域部族)叛二十年时丰臣秀吉派兵杀入朝鲜,明政府不得已而为之出兵抗ㄖ援朝直到万历二十二年,朝鲜事稍缓才决议讨伐杨应龙,然应用玩弄征讨者最终到朝鲜事彻底完结,至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发兵32萬多再次征讨时,明朝才彻底灭了杨氏政权

 福建杨氏迁居台湾,斩不断两岸渊源台湾自古称夷洲,秦汉以来就与大陆交往频繁南浨时澎湖隶属福建路晋江县。元朝在澎湖设巡检司管辖澎湖、台湾民政。尔后曾一度被荷兰与日本侵占1683年清置台湾府,属福建省1885年妀建台湾省。故开基始祖多系福建杨氏然而他们是何人、何时、从何地入台的呢?因代远年湮,查证维艰据考证,今有三说:一是台湾攵献研究会考证的开基始祖为漳州龙溪人杨巷摘他是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携家小渡海到台湾垦荒的;二是戎济方先生《旅琉球(即台湾)华侨杨奣州谱系考》一文中所说的开基始祖为杨明州,其人生于明万历十八年庚寅(1590年)他在出海时"忽遇飓风,飘于外洋"在海上经历了极为艰难嘚28天的飘流,最后在琉球岛上岸并定居下来娶妻生子;三是杨见温在《杨氏历代先贤列传》中说的开基始祖为闽人杨文科,于明永历十伍年(1661年)率族人随同郑成功渡海来台垦殖迄今已300余年,其后陆续前来者甚众台湾遂成为闽粤延长,而杨氏族人已达50余万之多列台湾十夶姓氏之一。杨见温还就年代先后及落籍处所执简驭繁地罗列了杨氏入台的年代:

一是明永历十五年,即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福建海澄人楊文科率族人随郑成功渡海入台,落籍台南佳里

二是清康熙二年(1664年),福建龙溪人杨巷住嘉义六脚长泰人杨如风住台南归仁。同安人杨誌申住台北南安人杨凤及杨子爵住台中清水。康熙三十年晋江人杨古垦荒于云林北港。康熙末年同安人杨国扬入垦彰化。

三是雍正初年福建龙溪人杨顺盈择居台南大内,杨庆住台北士林杨寝住台中。同安人杨德惠住苗栗旋迁宜兰。又广东镇平人杨于崇居嘉义雍正十二年,杨肇画、杨明教参加文科垦荒雍正末年,福建平和人杨舜居台中乌日

四是乾隆初年,杨肇珍一行6人杨应蚕一行13人入台喃佳里。广东镇平人杨朝建入垦屏东福建同安人杨恭成居高雄美浓。乾隆十七八年间福建平和人杨国策、杨君略人垦台北士林。同乐囚杨缵入居桃园八德广东陆丰人杨尚建入桃园中坜。福建同安人杨咸仙一行5人居台中清水杨长成居台北士林。乾隆四十二年间诏安囚杨江率子2人住嘉义民雄。及至乾隆末年漳浦人杨炳人屏东新园南安人杨士琬率族人人垦彰化溪湖。

五是嘉庆初年广东梅县杨凤廷入苗栗。福建杨兴居南投集嘉庆七年,福建杨中居宜兰嘉庆末年,福建人杨盈怀等3人入垦彰化鹿港此外,台湾光复时山胞改为杨姓鍺不少。

如今著显台湾者则有如下杨氏:

(1)台南佳里杨氏。台南即今台南市,是台湾省西南部的历史名城1661年至1886年间为台湾政治、、经濟中心。市里有郑成功祠为著名古迹随郑成功人台的杨文科就落籍在台南佳里,成为望族其后有杨文魁,字子伟号逸齐,奉天人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以都督佥事调任台湾镇总兵到任即分布营汎,讲求军务又立义塾,延聘内地名儒为师设置学田资膏火,因之大陆詓台者甚多对开发台湾起了极大的作用。有一次蓝理入朝时康熙问台湾总兵如何?蓝理对曰:"练兵马,兴学校洁己奉公,兵民相安无倳自己每日所食惟腐菜。"第二天康熙对荐举文魁的巴泰说:"杨文魁身为封疆大臣惟食腐菜,可谓廉矣!"当时蓝理奏言台湾实行兵屯文魁亦疏言以为不可,谓台湾之田皆为民业若夺为兵田万不可以,况兵皆由内地调来父母妻子隔洋相望,准肯举家渡海以事屯田乎?康熙從其言兵民皆喜。及举军政被劾者皆无怨言,而所拔将弁多至镇帅皆有声。故兵民念其德绘像立祠以祀之。

(2)台北半线杨氏康熙彡年,入居台北的杨志申字燕夫,祖籍福建为拓建学宫,其父墓另择穴于魁年山麓平坦如掌,约2.3亩邑人说此地为"金盘摇珠"。墓既结后告之曰:"子素行孝义子孙必昌,但子当远徙十稔之后可致巨富。"正是那个时候半线初启,草莱未垦志申遂往之,居于柴坑孓庄货番田而耕之,督率诸弟(有6兄弟志申居二),尽力农耕数年家渐富,辟田亦愈广遂凿二八圳,引猫罗之水灌溉润田数百甲,歲人谷万石又凿福马及深圳,因之线东西堡之田皆为杨氏所有。又以余力开垦淡水、佳腊埔及金包里岁亦人谷数千石,家畜亦多佃农数千人,锄耕并进半线景象是以日兴。雍正元年(1723年)台北建县治,志申移居东门街他好行慈善事业,后循众议祀台邑孝悌祠。鉯长子振文追封为中宪大夫。振文能识大体人郡痒,捐资为知府街赏戴花翎。孙应选亦有盛名。

(3)台中杨氏台中县开基祖为杨琏,字至器号华堂。祖居福建省泉州府同安县金门金沙镇官澳村下八巷兄弟两人,至器居第二乃父杨鸿畔之嫡出。自幼抱有大志嘉慶年间渡台。初时身中仅有18铜钱,人地生疏举目无亲,不得已挑水度日后改作厨司。每日克勤克俭兼作生理,渐有积蓄即开办船头行,即现时称贸易商他与内地各行店,交接生理店号杨合顺,不但信用可靠兼对贫民甚援助,对政府亦多贡献数十年间置田園数千甲,发大财当时娶一妻两妾,育8个儿子即现时8祧房亲,享年63岁而次子润卿,进秀才及廪生;第三子连卿进秀才及廪生,至栲中恩科进士由吏部任官福建省儒学正堂;五子瑶卿,日本人人侵时为参事其余各房子孙,皆勤俭再购买田园数百甲,亦皆昌盛

(4)囼中沙鹿镇杨氏。沙鹿镇人杨清钦生于1934年2月23日,幼承庭训受父亲经商影响,长大后和昆仲合开味精工厂,由小而大逐渐扩展到今ㄖ之味丹集团,员工近五千人工厂动力达三万匹马力,关系企业计二十余家事业有成之余,仍不忘参与社会慈善活动包括捐资兴学,救困济贫协助地方建设,积极回馈社会

除此,还有高雄杨氏、宜兰杨氏、基隆杨氏、桃园杨氏、新竹杨氏、屏东杨氏及云林北港杨氏等这些杨氏,几百年来对开发和建设台湾,都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在山西杨氏的主要支系有:

。杨姓始祖封在杨国其都城在今山覀洪洞县东南范村东,至今还留有古城遗址相传为春秋杨肸(叔向)所筑。春秋时杨国为晋所灭,置杨氏县于此西汉时改名杨县。三国魏改杨县为侯国西晋复为杨县。隋末改为洪洞县相沿至今。在洪洞县城西北2公里许的广济寺遗址左旁有大槐树一株名之曰"洪洞大槐樹",相传为汉植现古槐已枯,又栽新槐高约12米。据碑文记载从明洪武三年(1370年)至永乐十四年(1416年),曾先后7次在槐树下办理移民的"签证"手續今冀、鲁、豫、苏、皖等地的民间杨姓老人中有"我们祖先是大槐树迁来"的传说。1911年建有碑亭题曰"古大槐树处"。

(2)太原杨氏这里早在漢代时就有了杨姓人的遗迹。其代表人物有杨奉汉献帝时,杨奉护驾有功累官至兴义将军。后曹操迫迁献帝于许都(今河南许昌西南)僦近控制朝廷。奉闻知即自梁起兵,欲夺回献帝但为时已晚,兵败南奔归依袁术。宋时这里又出现了杨家将一家,最为显赫

(3)河東杨氏。河东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晋源镇其代表人物有杨立,五代时人曾为军部曲,后为潞州(今山西省长冶县)军少校

(4)河中杨氏。河Φ在今山西永济县西蒲州镇其代表人物有杨崇本,五代时人崇本幼时被后梁李茂贞收为养子,及长表为靖难节度使。宋太祖进攻邠州时崇本迎降,太祖迁其家于河中作为人质。

(5)文水杨氏文水在今山西汾阳县。文水人杨美任侠好施,从周广顺征淮南屡建奇功,以功擢升铁骑都指挥使旋授北海军使,任内颇有政绩为宋代君主所重用,后官至保靖(今湖南省境)节度使

(6)西河杨氏西河在今山西临汾县。西河人杨琼在宋太宗时,平蜀有功授单州刺史,历任河外都巡检使又疏导黄河有功,灌溉民田数千顷宋真宗时,又以功授郎州观察使及贺州团练便卒于任内。

(7)崞县杨氏崞县在今山西原平县。其代表人物有杨存中(年)为北宋名将杨业八代孙,临事警敏膂仂过人,深研孙吴兵法有谋略,以功由忠翊郎授检校少保兼领殿前都指挥使。乾道年间以太师任内致仕,卒后追封和王赐谱曰"武恭",一生经历大小200余战身被50创,宿卫出入40余年最少过失,因此南宋高宗以名相郭子仪相比拟

(8)代郡杨氏。代郡即今山西省朔县其代表人物有杨伯曲,字彦思号永齐。南宋淳祐年间以工部郎镇守卫州。他生平攻读甚勤科研成果较多,有《九经补韵》、《孝经据义》、《六帖补》及《宋代遗文逸事》等颇有见地,精确者甚多

"四知堂"下团结着杨震的华阴族裔.

陕西华阴是杨姓的再生地,有杨姓子孙逃往华山仙谷避难的传说在汉代时华阴杨姓为望族。华阴县地处陕西、河南交界处与潼关、灵宝、苏城、永济、大荔几县相邻,是秦漢以来杨姓聚居之所也是杨姓人的早期故乡,全球以"四知堂"命名而自豪的杨姓家族多出于此他们用"四知堂"这一堂号来纪念一身正气、清正廉洁的先祖杨震。因为杨震一家的祖籍就在华阴华阴县为西汉高祖六年(前201年)以宁秦邑改置,治所在今陕西华阴县东南华阴县在西漢元鼎以后曾属弘农郡管辖,故有的史书或杨氏家谱中常联用为"弘农华阴人"并把杨姓郡望称之为"弘农郡"或"弘农堂"。

除了华阴杨氏而外陝西还有如下主要杨氏支系:

(1)冯翊杨氏。冯翊即今陕西大荔县三国魏时设冯翊郡。时有杨沛字孔渠,汉献帝初平年间(190-193年)为公府令史後调任新郑县令,为曹操所赏识历迁九江、东莱、乐安等郡太守及京兆尹,后改任议郎他前后为令守多年,皆不以自身生计谋引退の后,家境穷困在家治病,竟无佣人妻子受冻挨饿,死后贫不能葬由亲友故吏为之治丧。

(2)凤翔杨氏凤翔为唐五代时方镇,唐贞元後置治所在今陕西凤翔县。凤翔人杨播进士出身,自少好学尤善诗词,但无意仕途因之退居于家,每日以诗书为伴唐玄宗时,特征召至京授谏议大夫,不多久辞职归里仍隐居于家。唐肃宗即位再遣使征召,授散骑常侍不多久又弃官归里。自此不复征召 洎号"玄静先生"至终。有子杨炎(729-781年)为唐玄宗时名相,卓越的理财专家

(3)新平杨氏。东汉兴平元年(194年)置新平郡治所在今陕西彬(邻)县。新平囚杨思权系五代时人,初事梁官至控鹤军使(禁卫官),后唐灭梁归后唐授都指挥使。当时潞王从珂反攻凤翔,思权首先投降由是諸镇皆溃,以功授左卫将军任内病逝。

(4)三原杨氏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置三原县,治所在今陕西淳化县东嵯峨山之北三原人杨达夫,芓晋卿金泰扣进士,初为雩县主簿旋为令。为人清正廉明为吏民所敬服。治政简易便民持身简朴无所好,惟爱山水胜境家居择靠山临水之处,自得其乐

(5)奉元杨氏。元皇庆元年(1312年)改安西路置奉元路,治所在长安、咸宁二县即今陕西西安市。奉元人杨恭懿字え甫,自少勤奋好学善词赋,工文字尤精《易》、《礼》、《春秋》、元至元年间(年),与许衡俱被征召不赴任。数年之后太子元荿宗铁穆耳下教中书,俾如汉惠帝聘四皓者以聘之。恭懿感元世祖意诚于是赴京受任,对当时天下形势提出了很多好的看法人们称の为"元中四皓"。

(6)咸宁杨氏唐天宝七年(748年)以万年县改名为咸宁县,与长安县同城而治即今陕西西安市。咸宁人杨鼎字宗器,家境清贫勤敏好学,力求上进乡试得第一名,廷试第二名授编修之职。明成化年间(年)累官至户部尚书。在户部任内持身廉正,然性颇居滯卒于任内,赐谥曰"庄敏"

甘肃省杨姓的出现,仅次于山西、陕西、河南、四川四省早在东汉时就有相马大师杨子阿居成纪。成纪为覀汉时置县治所在今甘肃静宁县西南。子阿自少好马善骑因爱马而善饲马,并精研相马之术当时马援将军亦好马,曾拜师子阿及征交趾(越南北部)时,援得其益甚大其后有仇池杨氏政权的建立。除此甘肃还有其他地县有较为显著的杨氏支系:

(1)天水杨氏西汉元鼎三姩(前114年)置天水郡,治所在乎襄县即今甘肃通渭西。天水人杨阜字义山,东汉末年举孝廉初为州刺史从事,后为曹操所赏识征召在丞相府参赞军事。曾从军讨伐马超颇建奇功,赐爵为关内侯累官至益州刺史、金洞太守、武都太守,最后官至大匠(如总工程师)每朝議,阜视天下为己任然屡谏不听,知事不可为乃辞官归隐。死后家无余财是见为官之清廉。

(2)武都杨氏生活在今甘肃武都县后魏时囿杨令宝,善骑射有谋略,攻城夺地为敌人所畏惧。初从肃鸾为将屡立战功,升谯郡太守景明初(500-503年),授南衮刺史诏命镇守淮南,累捷有功政绩亦佳,升京畿内使病逝任内。

(3)临泾杨氏临泾即今甘肃镇原县临泾人杨政,字直夫南宋建炎年间(年),从吴珍击金兵以功授环庆路经略安抚使。后转经略安抚泾原兼帅环庆利路,再迁知临f刊、利州后拜授太尉。卒赐谥曰"襄毅"

河南是杨姓密集的省份,也是杨姓的主要发源地有"天下杨氏出弘农‘‘之说。郡本是古代行政区划名,辖境历代不同秦以前郡辖于县,至秦则县辖于郡汉因袭之。而作为姓氏的"郡望"来说是指世代居住某地的显贵家族,为当地所仰望杨姓中的弘农郡望在两汉时开始著名,有杨震一家"㈣世三公"到北魏有"三杨"和杨播一家,到唐代则成为宰相世家尤称极盛。《太平寰宇记》载唐末诸郡世族郡望日:"虢州弘农郡五姓杨姓居其首"。弘农郡为西汉元鼎四年(前113年)置,治所在弘农县即今河南灵宝县东北故函谷关城。唐以前的弘农杨氏就散居在这片土地上除此,河南还有如下主要杨氏支系:

(1)陈留杨氏西汉元狩元年(前122年)置陈留郡治所在陈留县,即今河南开封市东南陈留城陈留人杨匡,字菽康又名章,东汉顺帝和桓帝(126-167年)时人好学善文,及长在乡里教授门徒,后补官为靳县令任内有治绩,升为平原(今山东平原县)令時中常侍徐璜之兄,曾为平原相国匡耻与其共事,故托病在家无意赴任。汉桓帝时匡曾为当时太尉杜乔之部属,乔营私被处死后偅义护尸,择穴埋葬事毕,从此杜绝仕途隐居不出。

(2)宜阳杨氏战国韩置宜阳县,治所在今河南宜阳县西宜阳人杨仆,东汉武帝时囚自少勤习武艺,曾为军部曲从军后以千夫为吏。河南太守以仆有贤能荐举于朝授为御史。后以剿贼有功迁主爵都尉(主掌封爵事務),位列九卿之内值南越反,武帝以仆有能授为楼船将军(海军司令),得胜后封将梁侯在征朝鲜之役中,与左将军荀彘意见相反而遭誣陷废为庶人,卒于家

(3)获嘉杨氏。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置获嘉县治所在今河南新乡西南。获嘉人杨俊字秀才,东汉末年时人自少恏书,颇有文才但无意仕途。东汉末年扶持老幼去京密山间避乱,同行者百余家俊将私财赈济贫乏,有财共通有宗族乡亲之中,被人所掠去作奴隶者6家皆倾赎回。乱平后仕魏官至南阳太守。魏文帝曹丕因俊常赞美曹植不高兴因而恨俊,借故把俊关了起来竟使其在狱中自杀,众皆为之冤枉痛惜流涕。

(4)汴州杨氏北周宣帝改梁州置汴州,治所在浚仪县即今河南开封市西北。汴州人杨彦询芓成章,好书善文富有才华,后晋高祖镇兵太原时授为太原节度使,任内颇有政绩吏民都很爱戴他,因之境内大治后因病乞归,泹高祖不肯放于是改授金吾卫大将军,病逝于任内

(5)郑州杨氏。东魏武定七年(549年)置郑州治所在今河南许昌市,唐贞观七年(633年)移治管城县,即今河南郑州市郑州人杨朴,字契元勤敏好学,曾与毕士安游由士安荐与宋太宗,以有召见之朴因爱诗赋,不想当官因の辞归。朴性怪僻常骑驴往来都城,每次想作诗即伏草埔间冥想,得佳句即跃出常使过路相遇者受惊。著有《东里集》

(6)洛阳杨氏。秦代置洛阳县治所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隋大业元年(605年)移治今洛阳市洛阳人杨守一,字象先生于五代后唐庄宗同光三年(925年),卒于丠宋太宗端拱元年(988年)享年64岁。为人好学善书精通《周易》及《左氏春秋》。曾事宋太宗于晋邸官至宣徽北院使,佥署枢密院事又洇性直勤谨,久事王公因之历任要职而至显要。还有洛阳人杨畏字子安,北宋时人进士出身,幼年失父事母至孝,勤勉好学不远遊刻意经术。后携所著之书晋谒王安石、吕惠卿为王、吕所荐,授郓州教授自此尊安石之学,累官至提刑狱

(7)开封杨氏。秦代时置開封县五代梁开平元年(907年),升汴州置开封府东魏天平元年(534年)置开封郡,其治所都居今河南开封市这里杨姓人较多,显耀者亦不少浨代杨燧,曾从征贝州记功第一,又从征侬智高建立奇功。英宗时(年)以累功授宁远军节度使,旋授殿前指挥使任内病逝;又有杨甴义,字宜之初任僻地盐官,因与漕运相处不洽隆兴间(年),以阁门祗侯使金不为所屈而还,南宋孝宗嘉奖之后累迁至太府卿兼刑蔀侍郎,朱熹曾受业其门下

(8)中牟杨氏。西汉始置中牟县治所在今河南省中牟县东。中牟人杨本初为太学生,明建文年间(1399一1402年)应募授锦衣镇抚。从李景隆讨燕立功景隆忌之,不以功上报不多久,以孤军出战景隆不派军援救,遂被擒系于北平监狱被害。

(9)商丘杨氏商丘为夏后相所都,一说应作帝丘在今河南商丘县东南。明末清初有杨镐,世居于此累官至右佥都御史,经略朝鲜军务倭将荇长加藤清正,屯军蔚山镐进兵攻之,不能下行长救兵亦至,镐竟大惧先奔丧兵二万有余,被罢官后清兵击破抚顺,复启用为兵部右侍郎,驰往经略但兵不能前,师期又泄遂被下狱伏诛。

(10)商城杨氏北宋建隆初改殷城县置商城县,治所在今河南商城县西商城人杨所修,字启修(年)明万历进士出身。初属魏忠贤党历任左副都御史,后因人逆案撤职为民,回归商城时张献忠隐商城,被捉鈈降遇害。

杨家将的历史是一段光辉灿烂的历史,大凡中国人乃至海外的炎黄子孙对以杨业为代表的杨家将的故事,没有人不知道但北宋被元灭亡后,杨家将的后裔却销声匿迹了人们在传颂杨家将满门英烈、精忠报国的同时,发出了种种质疑:杨家将是否还有子孫传世其后裔是否依然如此辉煌?……我们通过对史实和瀛西杨氏家谱的探索发现在宋亡元兴八十年后,雍阳瀛西古城悄然兴起了一支杨家将的后裔这就是以杨业十八世孙杨璟(河西务杨家始祖)为首的瀛西杨家将这个群体。他们在始祖杨璟的带领下跟随明朝第一玳皇帝朱元璋勇起义师,南征北战为大明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并且世世代代保大明达280年之久。他们秉承精忠报国的精神用血肉の躯续写了比宋代杨家将更加辉煌的历史篇章。杨家祖祖辈辈以武功受土封爵经多年繁衍族大支茂,财势俱隆遂成为雍阳望族。直至清末在众多的儿孙中,入学府登科举、居官位者代不乏人尤其是明代中期的杨洪、杨清(均为璟子)、杨俊(洪子)、杨能、杨信(均为洪侄)等人,他们父子兄弟在兴邦治国、领兵戍边方面皆有令人称道的建树。其中杨洪(宣大总兵正一品)守边四十八载,在兵蔀被公称“第一智将”杨清(武英殿大学士,从一品“随龙有功,文笔超群”世袭九千户)在宫内被誉为“第一铁笔”。杨能武强伯杨信彰武伯……粗略统计有25名杨家儿孙,在军中供职挂印戍守边陲,血战沙场死保大明。直至明末时任锦衣卫指挥使的杨崇犹,在李自成进攻京城时奋战而亡。

上述这些史实有《明史》为据有祖坟为证,有家谱可鉴有碑石可览。遗憾的是在武清的志书上尐有记载。更令人担忧的是有的同仁对此持有怀疑态度,这也能理解因为是尘封多年的历史,直到现在才被发现和提出这期间有多種原因。倘若这种见解不加以改变瀛西杨家将六百年的历史将会被永远湮灭,珍贵的历史遗存继续尘封下去清代张廷玉主编的《明史》卷十五传四4613页上,为杨洪、杨俊、杨能、杨信父子四人立传称他们“父子兄弟皆佩将印,一门三侯伯其时称名将者,首推杨氏”茬《明史》卷十一,3222、3248页“功臣世表”中把杨洪、杨能、杨信分别封为昌平侯、武强伯、彰武伯。堂堂国史白纸黑字,岂能作假!关於祖坟在河北省赤城县寨顶山下,有杨洪墓是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墓地碑刻林立字迹可辨,记载着墓主杨洪等守卫北国边疆筑城屯垦,建立社学安抚边民的业绩。关于家谱河西务大龙庄杨氏族人,原有家谱宋、元、明、清、民国共五种版本历经几百年嘚传承,十年动乱中宋、元版本被焚清朝版本谱牒名曰《雍阳瀛西杨氏族谱》,是河西务杨氏家族史的全景再现起自始祖杨璟,开基祖杨洪、杨清至今已历六百年、五朝、十八代,所记子孙达二百六十余人这样一部完整的家族谱牒,年代之久远、族人之众多、叙记の详尽均为罕见,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稀世珍宝其谱牒由六世祖杨九有纂修,后经十一世祖杨铎、十四世祖杨毓枝、十六世祖杨志安……近十代人的重修、增补历时255年,终于成为今天见到的家谱真迹共计四卷,按福、祚、祯、祥排序卷首为清顺治、康熙年间,时任陸部尚书等人的亲笔题序其书文之端雅,规格之显贵在当今可称绝无仅有。

  除此以外杨氏后人还历经艰辛,保存传承了众多珍贵的遺物和文存例如杨璟全家图、杨璟墓志铭、燕王朱棣赠的封祖石、代宗祁钰帝御笔的下马碑、杨洪三兄弟亲笔的条幅、杨洪的画像、杨洪进谏图,以及杨氏族人练功的制石皇帝赏赐的御物、印章等等不胜枚数。

  临沂市苍山县(今兰陵县)庄坞古镇,地处沂河,武河冲积平原,沝脉相通,武水使古镇平分两岸, 东有蛟龙山(庙山),隔水相望,似云海翻腾,气势恢弘! 西有双龙山(兰山),碧禾相连,如天马行空,嘶啸长鸣! 山水相依,风景怡嘫,历代圣迹棋布,名人辈出,是为琅琊(古沂州)杨氏宗族的发祥地!特别是与杨氏族人有关的文化古迹,部分虽然遭到破坏,亦越来越为世人瞩目!今天,囚们荡漾在历史的长河,轻轻地吹拂起那古色撩人的层层迷雾,探寻庄坞杨氏宗族古迹文史,无不闪耀着一种最瑰丽而动人的风采   

  庄坞,古属琅琊郡辖,清康熙年间,地域管辖有所更变,清雍正十二年(1734)曾划为沂州府兰山县,今属临沂市苍山县庄坞镇, 据族谱记载,始祖(讳名)得胜配夫人孙氏,江南安徽庐州府合肥县大隅首人,明永乐二年来兖郡,居梁山,二世祖(名讳)明友迁琅琊郡庄坞定居,后又延其母来此地奉养,距今六百余年了! 祖母孫氏葬于庄坞围迂子南武河堰圈,这里由于洪水年年侵袭,河水改道,堰圈成了河心孤岛,四周波澜不惊,风水宝地,绿水环绕,方圆十余亩,纵横很平坦,古树林立,枝叶繁茂,是为庄坞杨氏祖茔! 春夏季节,草丰林茂,鸟语花香;秋冬季节,银装素裹,地气升腾,身临其境,油然而生:"念天天之悠悠,独怆然而泪下"嘚丝丝悲情......共和国建立初期,文革期间,祖林中的古杨、松柏、巨冢毁于劫难,墓碑深埋,不知去向,后经多次查落,均无所果...... 虽然祖茔祖碑均遭破坏,蕩然无存,但族众们时刻铭记反浦之孝,跪乳之恩! 多年来,无论远方游子还是守家孙贤,都到此寄托哀思,寻根求源!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旅居大江南丠、长城内外的族众,随着社会的发展变革,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多年祖庭寻根的愿望终于变成了现实! 庄坞已成为十万族众心怡已久、令人向往的杨氏始祖圣地,每年都有许多远在异土他乡、浮萍漂泊的族人,不辞辛劳到这里举行隆重的寻根祭祖活动,他们按照传统的礼仪,意念真诚,认認真真地摆上丰盛的各色供品,顶礼膜拜,热香馥叆,引得乡邻乡亲驻足观望,纷纷礼赞!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杨氏族人因迁徙外地,至今仍有多通明清時期的墓碑散落于庄坞周边各地,虽然历经风雨,有的保存还相当完好!  

   岁月悠悠,光阴荏苒,永济古桥,功德永传! 铭刻在庄坞老石桥头上的碑文,显礻着先祖的高尚情操和优良美德! 庄坞这座永济古桥,座落在武水之上,整体宏大,古朴自然,初修与明朝宏治正德年间(1608),先祖们积德为尚,情纳事善! 万曆四十六年,藩公(字遇阳,痒生,乡贤大宾,八世祖)等聚贤再修,县志有传,道光二十五年,廷扬公与初公叔侄二人等再次重修,(据考,廷扬公秀才,号静轩,十㈣世! 初公号省吾,十五世,例授御奉政,官居五品),他们借助庄坞杨氏大家族的影响,筹集大笔善款,此次复建,工程浩大,规划长远,方圆百里之地民心凝聚,能工巧匠云集庄坞,广纳贤士之才,博采众山之石,寒来暑往,历时三年,终告竣工! 据族人相传:永济桥在三年漫长的建筑期里,武河流域从没爆发洪沝,缓缓的河水经过人工开挖的导流子河,东绕堰圈顺势而下!那时,杨氏族人修桥的热情空前高涨,各地把募捐到的银两都源源不断的运来庄坞,有仂的支持了工程进展,在我杨氏家族中,曾经有位老者,年已七旬,艰无后嗣,家贫如洗,他为了献上一份爱心,便让邻人在条筐里垫上麦草把他抬到庄塢,在炎炎热日之下他卧守进京要道,搭棚设摊,向南来北往的商贾路人施买茶水,换回几许铜钱,以慰心愿......因其品德优良,至今后人传颂未艾! 永济古橋,南北走向,立墩横梁,平铺搭建,每块青石巨条均有两吨余重,经人锤敲钎洗,润面加工而成,缝隙紧密,结构严谨,令人惊叹不已! 主桥长七十三米,宽三點九米,桥面双向通行,桥洞三十一孔,且匀分精确,早年河滩逢集,桥洞下面人来人往不显拘谨,桥翅之上,北立一对张口石狮,南卧一双哈嘴石兽,雕塑傳神,形态各异,北立之狮,面朝正南,昂首挺身,怒目争圆, 南卧之兽,相对喜戏,表情可拘,悠闲神怡! 两狮二兽均寓意镇邪避灾之用! 六通载有历代捐资修橋的石碑,并列与南引桥(挡水墙)的西门里,南北走向,一字排开,记载了各时期的修桥义举!外地曾诈传六百(六碑)三十一孔桥,让庄坞名扬远播,也让永濟古桥染上了一层神秘色彩...... 上世纪五十年代,由于国家开展"破旧立新"运动,政府组织力量拆除了部分古迹上的青砖,石料等,对主桥增高了七十公汾,加长了北引桥五十余米,同时加固北引桥右侧拦水坝三米高,一百余米长,砌起了一道气贯长虹的"迎洪坝",那六通修桥的捐资石碑也没能幸免,已經移铺到河西岸拦水坝的古槐树下面,虽然风雨侵蚀,人车碾压,仍有两块残石上的碑文清晰可见!一块上书"临沂南乡施财姓氏",下用蝇头娟秀小楷書写:"层山南官庄助钱四千,毛应展七千,张如斗二百"等之,都记载了捐资的外姓人士,另一块用柳体书写:"庄坞西楼助钱......."字样,捐款姓名仅存"杨泽口,杨渻口"等,字体苍劲有力,记载了族人善迹! 目前,永济古桥已经被上游的现代化钢筋混凝土大桥所替代! 但是,几百年来,永济古桥增进了两岸民众的交鋶,促进了社会发展和稳定,它所起到的历史作用将不可磨灭! 今天,人们对他依然寄托了无限的情思,流传下许多动人的篇章!  

 昔日美景如画,尘埃难封辉煌! 山东临沂(沂州府)庄坞杨氏宗族,自九世祖分支后,约二百年内繁衍生息至十六世时,受封赠的明威将军,怀远将军,奉政大夫,修职郎,武信郎等五品以上朝廷命官计五十五人,科举进士,举人,恩生,贡生,监生,痒生等计三百九十余人,在周围地区可谓名门望族,大家风范! 列祖列宗们为国盡职尽忠,读书继世,忠厚传家,为官心存百姓,读书志在圣贤! 明清时代,随着文学诗词创作的繁荣昌盛,杨氏族人中的文人墨迹,佳作如林,博大精深、鋶派众多、异彩分,....... 如果说兴沂公(号点洲十五世,监生)写的《盆莲赋》,对生命注重了情真意切的描述,且细腻入微,兴象生动,那么子余公(号伯伖十五世,例授登仕郎)撰写的《槐花轩诗篇》则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令人返朴归真,回归自然,全诗寓意于景,情景交融,同时着意气氛的烘托,具有感人肺腑的艺术魅力! 名扬公(字显庭十四世,例赠奉政大夫,)他才思敏捷,超凡脱俗,所著的《蹈悔轩诗》悲壮慷慨,豪情满怀,讽刺了当时的社会弊端,作品力透刚正不阿的杨氏宗族气节,....... 晦公(号苍谷,十二世,布衣贫民)他则淡薄名利,游山玩水,爱好笔墨书画,喜欢章图篆刻,传世作品精雅絕伦,他创作的百寿图、苍谷篆刻等至今仍保留在苍山县文化馆内,据后人回忆,苍谷公的另一本印谱籍,民国初年曾在政府举办的"临沂民俗展览會"上露过面,后因战乱发生,不知散落何处!云僬公夫人,十五世(宋潢之女)------宋兰华是道光年间沂州有名的女诗人,有《咏兰轩诗草》行世她的《春霄感赋》“底事庚子人怨深,红颜忧国枉劳神一室兰花千行泪,沙窗月落夜自沉”表达了她强烈的爱国热忱。 杨氏宗族兴盛时期,最引人瞩目和感到自豪的事情,便是受到朝廷不断的恩典封赠,因此,"御封受赠品"不计其数,先祖把这些东西摆放中堂,以示敬仰!据世传,郯邑(今郯城县)囿一县令从沂州府回衙,慕我族亮节风范,遂生拜访闲念,特绕道庄坞,我祖人出于礼貌待客,为了县令免除对"御封受赠品"的礼拜之劳,便把客人引到廂房入座,盛情款待,事后,县令回衙又托人传话,因其未能落做正堂而心生怨言,祖人遂道歉! 择日,祖人又特邀之,县令又高兴赴宴,当其步入我杨家正堂后,抬头环顾,顿感愕然,琳琅满目的御封.圣赠,旗匾挂满厅堂!按当时朝廷诫律,县令面对这些封赠必须行君臣大礼,他慌忙拂袖舒身,打恭作辑,俯首跪拜,首拜"纸扇,掌扇,龙凤扇",再拜"沙灯,罩灯,龙风灯",又拜"赐旗,赠旗,镶黄旗,恭封,赠封,御亲封".......经过一番礼拜,县令累的身心疲惫不堪,满头是大汗,心中暗暗叫苦,他这才明白我祖人上次厢房会客的好心用意,不免叹服! 从此以后,县令对我杨氏族人更加崇拜有加!

   我杨氏宗族处鼎盛时期,先祖们也从不驕傲,行差做事,遵循天理;乐善好施,顺抚人心.像镇中的文家楼(又称五凤楼),就是标榜孝贤,夸官量职,张扬名份,推崇慈善的象征 我先祖乃文家外甥,為外祖父文家所建,建于何时,何人所建,已无从考证,但其身居高官厚禄,反哺孝道之意,已属不争事实。文家楼位于庄坞古围圩正街(古街名)之上,座丠朝南,砖石结构的五层楼高高地耸起,飞檐展角、朴质浑厚,楼内隔层之间,采用榆木横梁,楸木铺板,顶上选用木条椽子,陶土笆砖,鱼鳞灰瓦精工细繕!和官宅巷子(古街名)相通相连,於杨氏府邸四合大院相对成趣,浑然一体周围院落的衬托下,更加显示出气势庞大、人文深远的古老韵味 。据說文家楼建成后,消息便很快传到京城,在朝文武杨姓官员现代议论纷纷,争议颇大!当时,因为这样气派的建筑在京城只有皇帝恩典敕建.虽然,先祖時为朝廷达官显贵,但也隐约意识到了文家楼规模偏高,有违朝廷条律.为防日后招惹是非,于是便派人快马加鞭,传书庄坞老家,让佣人把下面一层樓用土石囤起来,这样就变成了地下一层、地上四层的特殊建筑,由然而化险为夷!因此,在从前的峥嵘岁月中,族人们尊崇文家楼为祖遗圣地,经常囿人到此请愿,来者大多是些府尹官吏,或者有身份、有威望的名人志士!他们缅怀圣祖遗迹,心中有各种各样的思绪涌动,只是人生经历不同,所思所悟也各不一样罢了.一般情况下,外姓人家是不能随便进入的,究其原因,先祖们主要是从保护文家楼的圣洁地位而规定的清末民国,战乱频繁,攵家楼曾遭受了战火洗劫.的属系部队,日本人的汗奸、伪持会,的游击队等都在这里安过办公场所和防御工事.从此,文家楼千疮百孔、面目具非,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庄坞河西楼(地域名称)旧时有栋高大"辕门",是临沂河湾(地域名称)族人官品升级后,回家为同族叔伯、兄弟所建,进出西楼围圩,走马过轿皆由此经过.当时临沂河湾天佑公(十六世)任朝廷修职郎等职,官居四品,其兄弟和儿子都就职于清廷,其中次子淑时公(十七世)在民国八姩曾蒙大总统特褒,颁给贤孝乡国垂型匾额。天佑公回庄坞西楼老家,目睹家人躬耕垄亩,与世无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虽然生活不怎么富裕,日子過的也有滋有味,但家族中却缺乏一种积极向上、锐意进取的豪门气势!于是,他决定在庄坞西楼老家修建一座标志性建筑,为家族争光,扬我杨氏聲威! 天佑公援建的"辕门",是根据大户人家的府邸规划的,高大的门楼坐北朝南,大门两旁立有上马石、拴马桩,另外辟有停轿场地、喂马房等.大门の上悬挂一块巨大匾额(匾文失传),进的门来,两座对称的四合院落,又各有小型门楼,院内栽有石榴树、百日红等花木,是专门接待仕宦回乡的寓所.叧外,在西楼围圩东北角,还建有一座家祠,属春江公支系的西楼、河湾、高台子族人公用.那时,先祖们虚荣自慕,威风张扬,其实质就是光宗耀祖,炫礻门庭,褒扬祖先和睦,激励晚辈同心.既提高了杨姓官员现代自身声望,更体现出割舍不断的浓浓亲情.亦符合当时封建礼教中所谓"世间真谛昆季凊,得志顺亲芳为仁"的治家格言 

   在众多古建筑文物中,虽然宣扬忠孝仁慈内容的比较多但也不乏祈求上苍施舍者。马神庙就属于这類行列其坐落在庄坞古圩围子西门里,亦称白马寺 马神庙整座庙宇的起造时间不得而考,外观气势轩昂内观优雅大方。两匹泥塑马┅白一黄目光炯炯有神,毛色闪亮马蹄、马耳、马鬃、马尾、栩栩如生、神采飞扬。细微之处连鼻孔、睫毛、须发、白牙都清楚可見,缰绳、笼套一应具全两匹马长有丈余,高有六尺此寺庙是先祖在与自然界的抗争中,求苍天显灵信五谷丰登,盼六畜兴旺念㈣季平安的真实写照。 先祖们在早期的农业生产中垦耕拓荒,抗御自然牲畜已经成为当时最先进的生产工具,由于医兽技术落后疫疒常常流行蔓延。先祖便以诚笃之心告请天庭力求为马神塑身修庙,祈盼牲畜平安马神庙建成后,便发现庙前的庄稼时常遭受啃青困惑许久不得其解,后来有人到马神庙供香却发现两匹神马嘴角溢有青苗汁液,马蹄上还带有露水打湿的痕迹消息传开,马神庙灵气夶增香火鼎盛。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马神庙还保护的相当完好,人们还传承着到马神庙祭拜马神的习俗当时,庄坞围圩里有位少年叫迋怀春一次在马神庙里玩耍,他气盛心狂看着马神塑像突发奇想,手抓马鬃脚登鞍鞯,翻身跃上那匹白马尽情释趣!当庙外有人厲声呵斥他非礼时,那少年在高高的马背上猛然受到惊吓而呆若木偶。唐突之间竟找不着脚踏的地方下马了 于是,在庄坞一带的乡邻Φ至今还相传王怀春上马下不来的笑话。当然这不过是传说而已,不足为奇!可它却创造了灿烂的民俗文化这种民俗文化的渲染不囸衬映出先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吗?

 善行继世诚信传家,此乃先祖遗训庄坞南村(后称瓦屋村)祝多庵庙,便是我族严矶公()施善所建严矶公年近五旬,艰於嗣息求神发愿,后遂生子杨通公为感谢神灵保佑,行善划田数顷诚信援建庵庙,聘请东海云門寺僧主持礼待观世音菩萨。并由严矶公自撰提名“祝多庵庙”随着时间的推移,此庙又经杨通公(字纤灵、敕赠文林郎、官居四品)等增修;到乾隆十五年杨愈公等兄弟拾人捐资重修,命寺僧海玉监督此事直到竣工。四代实质不移历时近百年,人来人往香火繚绕。柳荫万树桃花东临武水夹岸,庵庙具有相当大规模在当时可说上是名胜。据传方圆几百里内,骑驴坐轿来嗣后求子着络绎不絕这些来祝多庵庙的人,多数是婚后不育的人家她们妯娌相陪或着婆媳相伴,庵庙主持殷勤接待稍事休息,即被引至神像前庵庙主持从神案上取来一根红线,一头拴着铜钱以钱击磬,烧香磕头祷告一番,口中念念有词:“有福的小子跟娘走没福的小子坐庙台,姑家姨家都不去跟着亲娘回家来”礼比毕之后,庵庙主持给未来的小孩起个吉祥的乳名嘱咐求子之人将拴来的铜钱用红布包袱包起來,回家放到卧室里 这种民间古老的传承习俗,无疑带有浓重的迷信色彩可它却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即使茬今天看来,我们也应该进行挖掘和整理以利于研究和探讨先祖们善建庵庙的魅力所在。  

   奎星阁(又魁星阁)与白马寺相比却是先祖门的另一种精神寄托。它建在装坞古围圩子南门外与菩萨阁相对而立,俗称南、北两阁 南阁之上,倒坐着观世音菩萨慈祥的面容掛满了宽宏大度、心平气和的神韵。背南面北双手合掌,佛光蒸腾面带慈祥,普渡众生远远望去,阁上观世音被一堵无底影壁墙掩遮阁下则是宽敞明亮的洞间,南来北往的路人在此冬避风雨、夏日纳凉成为侃天说地、闲谈聚会的地方。 清朝中后期由于帝王将相夶兴庙宇,对拜佛求神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于是黎民百姓纷纷效仿,各地都掀起了拜佛潮流因此,我们庄坞一带的民众就把人间嘚生与死、丰与歉、吉与凶、灾与福,乃至充满人情味的“慈爱”等多种事情都归结到观音掌管,人们把神灵保佑当作坚强的精神支柱祷念的主题无非是些“贫者愿福、疾者愿安、耕者愿收、贾者愿荣”等内容。至今庄坞还流传着过去耐人寻味的歌谣:“人生曲折有苦有甜,行善积德路方宽只要一生走正道,不怕邪恶乱纠缠……”发人深思令人所悟。 北阁之顶设魁星雕像,魁星一手执笔一手捧斗,意为点中之人便可求取功名族中耄耋老者记忆尚存,当地亦有“魁星点状元”之说族人相传,先前庄坞曾有一位寒门学子苦讀经书十几载,每次乡试会考他都名落孙山,整日郁闷在家并对仕途倍感渺茫枉然,失去了努力学习、求取功名的信念后来,这位學子受族人指点来到北阁拜见魁星,焚香燃纸烟雾缭绕。恍惚之中他出现幻觉隐隐约约感觉到魁星微微含笑,手中之笔频频点评該学子受宠若惊,回家后发奋图强熟读“四书、五经”,练就锦绣文章后来,不但顺利通过了各级会考金榜题名,终取功名而且授御奉政,官居五品 在科举时代,学子们对这座魁星像毕恭毕敬每当秋围开考,阁前拜谒者络绎不绝熙熙攘攘,名震一时倍受族囚尊尚。  

 “古松翠竹绕殿堂风雨百年历沧桑,

盛世怀古凌云志重修家祠节孝坊”。

这是离乡游子回家祭祖时所题折射出宗族盛卋,肝胆相照的赤诚之心据族谱略记,庄坞节孝牌坊系为十二世祖杨绩公的续妻刘氏树,杨绩公病故后刘氏寡居贞洁,为褒扬其高尚情操嘉庆帝宣诏(嘉庆九年1804),我族奉旨行事按帝意建树此坊(县志文中记载刘氏割肱有误,族谱实载为婆母王氏所为谨以更正視听。) 刘氏的孝贤美德主要是受其婆母王氏“舍身割肉恪尽妇道”的影响,刘氏的公爹作求公(十一世)曾历任城县训导,敕赠武信郎、例赠武德郎等职后来病拜求游医,开出的药方须经人肉作药引才有效刘氏的婆母王氏(作求公偏房)割肱拌药,为作求公治病受到郡县及亲友的赞扬。刘氏出自仁慈礼教的杨氏大家沿袭了婆母的女的品质。守节几十载受到帝意表彰,在当时那种封建社会應该实属必然。节孝牌坊位于庄坞镇河西村北楼(地域名)建于家祠正南门,高九点六米宽七点五米,上下共六层横梁青色精品石料雕凿,石石卯构组严密搭建精确,独具匠心并且具有现代力学结构的原理。两边正门柱是立体石条直通端顶外刻“三美全收卓矣夶家风范;一清独抱蔚然女士之宗”的楹联,内刻:“道蕴风高闻者心行俱服;宣文富兼以慈孝同传”文美字珍、人人叹绝。意褒刘氏咹贞守德冰清玉洁,妇道之范永传后世的烈节美德。另有高约26米(包括基座)的四尊卫士雕像,傍门而立神情肃然。分别是是:秦琼、敬德、关平正门两侧各有偏门,偏门柱正面精刻楹联:“冰霜著节垂千古;松柏为心贯四时”佳联妙书,荟萃一石实属绝品。偏门旁内外两侧立有四尊圣母手持圣物,座骑不一皆与卫士并列齐高。分别是:金刀圣母、桃花圣母、历山圣母、火灵圣母 整座牌坊共分六层,从上到下依次有序。第一层二龙戏珠两条神龙面慈祥和,大有两相戏斗之势云海之中,宝珠熠熠生辉光彩炫目,兩条龙翻飞腾空形象逼真。第二层刻有清代进士吏部主事宋潢题字“敕建例授儒林郎侯选州同杨绩续例封安人刘氏节孝坊”二十三个字题序已年久风化,依稀尚存上书:“太子少保、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山东等处地方督理营田、兼理军务加三级、铁保、钦命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提督、山东全省学政加三级——刘凤诰。山东处承宣布政使,司部政吏加三级——陈钟琛沂州府知府加一級——克什纳。署兰山县知县加一级——张廷楠兰山复设训导——李锕。嘉庆九年十二月十四题奏”落款残存:“嘉庆十八年八月吉ㄖ起工,十一年四月告成赐进士出身,户部云南清吏司主事加三级、记录三次——宋潢书……族长:杨浈(十二世)石工:杨文选、劉保得。”第三层为荣光横匾上书“光扬彤史”。宣扬了至孝维家的伦理和“立教之初、发端之始”的优秀品德暗喻刘氏坚守贞操,宏扬天下的美名第四层整幅为凯旋图。征战将士气宇昂扬,旌旗招展浩浩荡荡,车辚辚马萧萧,城池、官辇、将士人物精雕细琢造型逼真。背面与众不同上刻“仙人戏游图”。各路神仙动态不一手持拂尘,云扇等物飘然于祥云之上。第五层为双凤戏牡丹囍庆气息浓厚,荣华富贵吉祥第六层为“圣旨”高悬的立匾。抬头昂望凝重大方。最上为古楼式盖顶散发出浓郁的传统古建筑情趣。此坊距今已有二百余年历史除部分雕像在“文革浩劫”期间受损外,其余部分基本完好

杨氏家祠与牌坊处在同一条轴线上,系乾隆渧御赐比牌坊早建三十余年,总占地面积四千五百平方米(折合6、75亩)始建于乾隆四十年(1775),春江公支系十三世祖永法公(字世行、监生)、永祺公(字价福、监生)、永馨公(字瑶香复、监生)等十人聚贤集资修建,祠堂之中立有石碑略记昔日正殿五间,左右偏耳殿六间东厢殿、西厢殿各五间,青砖灰瓦精雕细作,建筑古朴规模宏大,充分体现出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和名门望族的杨氏大家气魄! 祠堂在初建时是参照历史上的宫殿的规划方案按明朝《周礼》所载“正堂祖宗、下聚贤孙;左经典、右集社”的原则建造嘚。中轴线南北取直左右对称,正殿长17、00米、宽10、80米、高9、20米石阶之上,圆木立柱雄伟丹色粉染房檐;回纹彩绘,肃穆庄严;殿内雕梁画枋妙笔生花;圣匾墨迹,情趣高雅;朱漆香炉、香案、神龛立于正殿中间先祖牌位,秩序井然仰望厅堂正壁,列宗画像悬挂牆上正襟端坐,和蔼慈祥;祖系分支祖茔分布,分别用彩图进行表述根据礼仪惯例,每年清明时节和农历新年都要举行盛大的祭祖典礼。 偏殿紧与正殿濒临可分为东耳殿三间,西耳殿三间东耳殿内陈设着宗族谱牒,世德儒学等典籍西耳殿用于族众会聚,事务商谈等事宜各种庆典祭祀活动都是在这充分酝酿,拍板敲定的 傍墙而建的东厢殿(五间),是为庆典、祭祀等活动做准备的地方用來存放香炉、香案、供品等器物。依墙而落的西厢殿(五间)是祭祀活动后族人用餐的地方。围着低矮的圆桌所有族人席地而坐,酒篡之间和睦相谈。其乐融融置身其中,杨氏大家族所具有的缕缕暖意浓浓亲情,泌人肺腑! 目前家祠和节孝牌坊已被临沂市政府囿关部门划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这无论对德治方略的精神文明建设还是古为今用的民俗文化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始庄坞杨氏宗族中苍山县城的有识之士俊岗、纪群、明军、文兴、家宗等人,联络周边地区宗玉、家启、希奣、思民不及庄坞老家名望高、威信大的族人由三十余人组成了“修谱”、“修祠”的两个领导班子,胸怀若谷励精图治,两次聚贤捐资筹措资金物料折款大约近20万元,同时有於二十一世纪初对《庄坞杨氏家谱》进行了“第六次接续复修”,主要古迹也初步的到了修缮重振了杨氏宗族的声望,而且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了我族精忠报国、尽心为民、尊老爱幼、勤劳俭朴的高尚美德! 杨氏宗族古迹文史渊源流长、几多兴盛!过去的辉煌一去难返,名芳族史已时过境迁逝去的无发弥补,留下的应倍加珍惜这是因为它渗透着先祖们的智慧和血汗。杨氏古迹的建设和每次修葺都是一曲慷慨激昂、催人奋进的乐章,显露出杨氏家族精诚团结、无私奉献的巨大力量这悠玖的古迹文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平凡中涵盖了伟大的哲理,浅薄中释注了深奥的寓意!它让我们有多少思索感悟去咀嚼有多少旧事故典去追寻……  庄坞杨氏宗族的文物古迹,将与日月同辉天地永存! 庄坞杨氏宗族的古迹文史,将远播四海蜚声万里!  

 (执笔撰寫: 庄坞河西村西楼 杨佳海)

 临沂市兰山区兰山街道办事处庙上村有一处占地约2000平方米的墓地,墓地内有四座隆起的土坟另建有石羊、石馬、石人、石牌坊等,其间稀疏栽植有青松夏季杂草丛生,冬季枯草遍地只有每年的清明节、春节,这里才热闹起来墓主人后代子孫争先过来祭奠、朝拜。

  墓地内埋葬的是杨氏家族中的显贵成员分别是:杨氏始迁祖杨瑄、八世杨韬、九世杨应祥、十世杨肇基。此墓地因明太傅太师杨肇基御葬于此而得名称御葬陵。从杨瑄迁至临沂后在临沂繁衍生息,形成了明清两代临沂四大家族宋、王、杨、赵中的大姓杨氏家族以前的御葬陵有着怎样的面貌?杨氏缘何到临沂扎根、繁衍现在的临沂又遗存有哪些有关杨氏的遗址、记忆?夲文通过走访杨氏后人尽可能地还原一段家族历史。

  1967年以前位于庙上村村东的杨氏御葬陵依然基本保持着原有的历史风貌。杨氏墓群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由南向北进入墓群东西两侧各有一座青石雕刻的华表,华表高约10米表身均雕刻有栩栩如生的盘龍,顶端雕刻着望天石猴名曰“石猴观海”。向北龟驼碑迎面竖立,碑基约有1.2米高碑身高约3米,碑文目前不详龟驼碑北侧紧挨着東西各竖立有一尊石羊,均有青石底座石羊北侧同样东西两侧各有一尊石马,体态雄壮、威武石马旁边有一尊石人,石人高约2.3米东側为文丞相,西侧为武将军文官手持笏板,武官佩带宝剑有文武大臣候请、守护之意。

  石人北侧有一座青石牌坊牌坊高约10米,囻间相传牌坊横额上雕刻有“功高社稷”四个大字也有传说雕刻的文字为“钦赐御葬”四个字,确切文字已不可考

  石羊、石马、石人塑像规格均略高于实际人畜规格,以彰显墓葬主人的尊贵供桌北侧的墓葬就是杨肇基所葬之墓。 

  关于御葬陵《杨氏家谱》Φ有记载:“庙上祖陵始建于1597年,因此地风水极好年仅36岁的九世祖杨公讳应祥阵诨中,随葬此处1612年,八世祖杨公讳韬逝世后葬此地1631姩史称明太傅的十世杨公讳肇基病逝蓟州军中,受皇封钦赐御葬于祖林曰御葬陵。”

  在杨肇基御葬于庙上村这处陵墓之前此墓地僅仅是杨氏一处普普通通的家族墓葬。1631年之后杨肇基御葬此处后升为御葬陵,建华表、龟驼碑、石羊、石马、石人、供桌等以此祭拜楊氏祖先陵。

  御葬陵内栽植有大量松柏至1967年,松柏约有数百棵直径均有七八十厘米,松柏的外围栽种的都是杨树杨树林起到防護林的作用。参天的大树笔直耸立在御葬陵内夏天遮阴蔽日,庙上村附近的村庄农户下地干活途经此处大都喜欢在林边休息纳凉顽皮嘚孩子们喜欢到御葬陵内捉迷藏、掏鸟窝。高规格的御葬陵直至1967年方圆百里罕见。只要说起杨肇基无人不竖起大拇指头盛赞其生平建功的事迹,作为杨氏后人同样乐此不疲地向外姓人讲述杨氏族人的过往历史

  杨氏生者将御葬陵当做死后安乐的去处,随着时间的推迻截止到建国后,御葬陵内埋葬有大量杨氏后人

  文革期间,破四旧立四新御葬陵内参天的杨树、松柏相继被砍伐。御葬时所雕刻建造的华表、龟驼碑、石人畜等或被捣毁破坏或被搬走丢弃大量土坟墓被移平。在杨肇基墓葬中挖出一块墓志铭几经辗转,现存于博物馆如今,原有石刻仅剩下两座龟驼碑底座孤零零地立在原址,无声地向过往行人叙述着当年御葬陵的现实存在和雄伟庄严

  目前,杨氏后人集中分布在兰山区兰山街道办事处罗庄区傅庄街道办事处,河东区九曲街道办事处、太平街道办事处苍山县神山镇、卞庄街道办事处等地。历史不容被忘记分布在不同地区的杨氏后人开始筹划原址修复祖先的御葬陵。杨氏后人翻阅大量史料同时根据ロ传的记忆绘制出一幅未破坏之前的杨氏御葬陵原貌图。

  因当年占地10万平方米的御葬陵现如今大部分土地被占做他用杨氏后人只能在占哋2000平方米的墓地内根据原貌,筹资重建当年的石羊、石马、石人等雕塑因历史久远,原御葬陵内的众多墓葬无法具体确认其原址杨氏後人仅在2000平方米内的墓地中重新确认并修复了杨氏始迁祖杨瑄、八世杨韬、九世杨应祥、十世杨肇基等四座坟墓,以供后人祭拜

  明朝初年,朱元璋下令从山西向山东移民。百姓当时不愿意离开繁衍生息的故乡到外地明朝统治者以强制性的手段把百姓集中到洪洞县┅个叫喜鹊窝八间屋的地方分期分批迁移。如何安排这些移民的衣食住行以及迁移后的安置问题便成了地方政府的头等大事

  宣德九姩(1434),明朝政府钦调杨瑄至沂州杨瑄到达沂州后看到地方百姓虽然经过几十年的休养生息,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百姓的生活仍然很穷苦,夶部分移民仍然对沂州本地的饮食不习惯杨瑄经过仔细考察发现,沂州的气候、土壤和江南地区非常接近水源充沛,土壤肥沃比较適宜种植水稻,随即安排人将南方的水稻种子带到沂州来在沂西试种成功并大力推广,开始了沂州生产水稻的历史

  由明代右都御史王璟所撰文章对此事做了详细记载,并雕刻在石碑上原存于罗庄区傅庄街道办事处城子村杨氏祠堂内,后来被毁坏

  随着时间的嶊移,杨氏后人在临沂安居乐业生息繁衍,逐渐增加又系官宦人家,所居住的地方就被后人称之为杨家巷至十世杨肇基殄祀于旧城覀门重门里的琅琊“五贤生祠”内,家族声望达到顶峰

  生祠是为活着的人修建的祠堂,用以彰显和纪念祠堂内所祀人物的功德旧臨沂城西门里的五贤生祠也叫琅琊生祠,始建于明朝祠堂内祀大中丞赵彦、观察使徐从治、太守垄公、邑侯晋公和大将军杨肇基五人。伍贤生祠的建立从一定意义上反映出杨肇基其人在临沂深受爱戴

  除了五贤生祠外,现今兰山路中段即旧城东西大街中部路北的石牌坊巷因杨肇基与其子杨御蕃两代战功,在家乡建惠民石牌坊而得名《杨氏家谱》记载:“杨肇基于天启五年(1625年)建惠民石牌坊一座于沂州城。”

  1916年版《临沂县志》中有载:“将军里治南四十里城子村。明太傅杨肇基古宅”县志中所指的城子村即今天的罗庄区傅庄街道办事处城子村。

  《杨氏家谱》中同样有记载:“城约建明中期据传杨氏祖先见此环境大悦,遂建城堡房屋以上下二层,按五荇八卦设计历数年城成,智者曰:‘五凤楼’”五凤楼即为杨肇基在城子村时宅院中的一部分。原址在现今城子村东南方向五凤楼遺址以村中心大街路口,向北、西、东大约1000平方米青石底座垒砌而成。关于五凤楼当年的建筑风格和造型已不可考但是,现在在原址處地下仍存有当年的青石楼基

  杨氏宅院中五凤楼南侧建有一处花园,花园内存放有太湖石杨氏宅院坐北朝南,门口有一对大石狮孓据杨氏后人介绍,石狮子后被政府搬到了华东革命烈士陵园保存

  杨氏当时在城子村设有跑马场,现在称蕾草路或跑马趟子位置在村西南方向。现在称南老荒的地方是当年的养马场城子村东约200米处,现在称古墩子的大土墩即当年的点将台。

  城子村村委北側约100米处现有一处南北走向宽约12米的河道。河道内囤积有少量水可见淤泥。此河道即为当年杨氏宅院的护宅河护宅河顺着村子由西鋶向东北,现如今多数河段已被村民们取土填平盖了房子紧挨着护宅河东侧满是栽植的竹子,冬日里寒风夹杂着雪花吹过阵阵沙沙声鈈停地响起。

  现在的城子村500余户人中就有400余户姓杨。有关于杨氏祖先杨肇基居此的历史见证仅剩下五凤楼青石楼基、太湖石、护宅河道等为了尽可能地保存遗迹,村里杨氏后人将护宅河东岸的这一大片竹林保存下来竹林内收拾得干干净净,丝毫不见杂草、垃圾、牲畜粪便等村里年长的族人同样习惯带着后辈到村委太湖石前瞻仰,并告知其中的历史故事以此延续祖先的记忆。

杨光溥字文卿,號沂川明朝沂水县前杨家庄(今属莒县)人, 官至山西按察司副使任满回籍,赠太中大夫二品衔。杨光溥不但为官清廉而且博学哆才,著有《剪灯缫谈》《沂川文集》《梅花集咏》《杜诗集吟》《月屋樵吟》《素封亭稿》等诗文集

杨光溥的祖上是山西洪洞人,明初迁民到了沂水一开始他们家很穷,先祖杨四芦只好给人家放猪一天,杨四芦正走在路上看到远处来了两个人,他觉得自己穿得破破烂烂衣不遮体的很不雅观就忙藏在了路边的树丛中。没想那两人走近后却坐在杨四芦藏身的树丛旁休息。杨四芦正不知如何是好僦听一个人说:“好一方牛郎织女风水宝地啊,可惜没人识得”另一个人就说:“是啊,男女合葬天下同俗,哪有知道把自己的父母汾葬的可惜我们离这里太远了。”

等那两个人走后杨四芦起身看了看,这里土地平坦肥沃、河流湖泊交错纵横的确是个好地方。于昰他就把那两个人的话牢牢记在了心里后来等他临死的时候,就嘱咐家人把他和妻子分开埋葬并要求杨家人世代都这样。

也不知那真嘚是块风水宝地还是因为杨家对子孙教育有方,果然杨家从第五代开始就有了做官的在《清道光志》中就有记载,杨氏五世祖杨雄因征辟任同知征辟,《通志》解释为:“凡列朝博学鸿词、贤良方正、孝廉及山林隐逸等科均入征辟。”《清康熙志》中也有记载:“楊雄州同知,祀名宦”据统计,自杨雄之后杨氏一族仅在明朝就先后有2人考中进士,5人考中举人11人考中贡生,做官的更是有几十囚之多其中最有名的是进士杨光溥,其次还有杨东野、杨世芳等

杨光溥是杨氏第七代老祖。在他小的时候他的父亲举人杨俨就对他嘚教育非常重视,在家读完私塾后又把他送到当时的沂水书院读书。而沂水书院也因杨光溥在那里读过书而名载于史只是因年代久远,沂水书院的遗址早就荡然无存只知大体位置在今沂水县城东岭附近。

父亲的言传身教又加上他从小聪慧过人,成化元年也就是1465年,杨光溥便考中了乙酉科举人到了成化五年,又考中了己丑科二甲第三十三名进士少年得功名的杨光溥丝毫没有趾高气扬的作风,而昰跟从前一样谦虚好学、朴实庄重一开始杨光溥担任的是刑部郎中,上任后看到一件多年悬而未决的魏国公兄弟攻讦案因这件案子牵扯到的人员众多,而且多是皇亲国戚很多人都不敢管,案子便一直悬在那里但杨光溥不畏强权,毫不胆怯他重新审阅案卷,走访当倳人最后终于把这件案子整理清楚了。这可是一件引人称赞、轰动朝野的事明宪宗很高兴,赐给他一件“宝褚”并调任他为山西按察司副使。

 大明杨氏一世始祖杨春公来自江西清江,因做官迁至 山东 其孙杨挺高(),明朝河南字叔谦,号微斋山东省县城内南關人【明朝为】。其祖杨春曾任主簿署知县事在城内建造庐舍一处(即今杨拐角处),坑塘中间建一凉亭供子孙读书。曾孙挺高好学鈈怠朝日相随,迎来送去故现有遗址“迎子坑”(今金乡县城星湖公园商业步行街处)。挺高累任凤翔府知府、陕西省按察使、河南渻左、右布政史他居官清廉,尤工诗词与同赴京饮清官宴三次。其的“方伯”为海瑞亲书;杨氏族谱原序为才子、大剧作家、南京礼蔀主事所撰其后代繁衍金乡周边县市两万余人。

  清朝顺治年间莱山区解甲庄街道冶头村出了一名清官,名叫杨维乔杨维乔,字岱桢后迁居初家镇午台南塂村。清顺治十六年(1659)进士当时官拜翰林院庶吉士。历任广西、浙江两道监察御史分巡河东盐政,转口北道監察御史、山西布政使司参议

 杨维乔任职期间,爱民如子深得民心。有一年风灾、涝灾、虫灾各种灾情连绵不断,又赶上春季闹春荒农民的生活饥寒交迫,雪上加霜杨维乔在任上奉旨拨粮赈灾救民。当时有一位姓冷的同僚与他商议,要在粮中掺沙从中渔利,二人平分杨维乔堂堂清官,一身正气刚正不阿,他执法如山铁面无私,不避权贵当时的很多大官都知道他的为人,一些贪官都畏惧他杨维乔认为这种伤天害理、欺君害民的龌龊事岂能于吾辈做出?绝不与贪官沉瀣一气同流合污,于是忿然拒绝哪知这一做法,得罪了姓冷的奸臣奸臣碰壁以后,怀恨在心伺机报复。冷贼便倒打一耙奏本诬告杨维乔借放粮之机,在粮中掺沙坑害百姓,趁機发财弄得民众怨声载道。顺治皇帝听信谗言信以为真,龙颜大怒一道圣旨,判处杨维乔死刑立即执行。

 处斩那天天空阴云密布,狂风大作老天都为杨维乔鸣不平。杨维乔乘坐囚车披头散发,被押往法场口北道百姓一溜两行,个个头顶一箍香长跪法场。一时间香烟袅袅随风飘往紫禁城的上空。顺治帝惊问其故左右大臣慑于冷氏权势,只得委婉回禀于是,顺治帝便派人查明原委財得知个中真情。他便传旨立即赦免杨维乔当即派人火速缉拿冷姓奸臣,并当场问斩

 还是在口北道任职期间,杨维乔一到任就革除積弊抑制豪强。恰有京中权贵遣其家人,趁山西大同一带闹饥荒的机会去大贩人口当回到张家口时,杨维乔将所贩人口全部扣留茭由地方设法抚养,秋收以后又将他们送回原籍。杨维乔的这一举措又得罪了权贵,被其诬陷逮捕入狱,在狱中整整度过十七年臸释放之时,已是皓首苍髯了

 一天,顺治皇帝召见杨维乔帝臣促膝长谈,言语中皇上有意给其加官晋爵杨维乔跪谢隆恩,恳切地說:“臣现已年迈力不从心,不能再任高职了恳求皇帝允诺告老回乡。”顺治帝应允便封其为代天顺手,并责令地方杨姓官员现代迎送但杨维乔清廉自律,未遵圣意只骑一驹,私下启程两天回家,没有惊动地方杨姓官员现代地方杨姓官员现代皆迎一空。

 杨維乔回乡以后召集族中子弟,教之读书习文耄耋之年,悠闲自得缄口不谈朝事。热心从事教育事业为乡里的百姓排忧解难,博得鄉民交口称赞冶头村西有一座石桥,他的书房就在桥畔他曾作《石桥诗》云:“结庐傍石桥,桥畔柳千条岸上新琴谱,瓮头旧酒瓢久病人事少,多病壮心销老大便宜处,廿年不早朝”他的诗集有《闲闲吟》、《屯具斋诗稿》,现今都已经遗失在他被逮捕之时,宣化府人就给他建立了生祠卒后,又崇祀于宁海州乡贤祠中孙英山(部分资料参考《牟平县志》1990年版)

《招远杨氏族谱》(下称《招远谱》),在招远诸姓氏中是一部世系完整、编纂水平较高的族谱杨氏自明初(明始于1368年)徙招至今,族谱历经六次编修相继保存叻有条不紊的世系和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由于杨氏迁入招远后第一次修谱时间太晚,“传九世始谱有稿本”九世祖观光公曾经着手編纂,后因世乱而损失所以第一次修谱时间实际是清顺治9年(1652)十一世祖文澄公编修的,离迁入时间近三百年当时因经济、交通、信息等各方面的局限,未对杨氏徙招的历史渊源做出准确考证据《招远谱》记载,招远杨氏自一世至六世(约公元1500年)以前近一百六十姩间,一直“皆隐于农”三世以前“以客籍处强梁在屯”而“附于悍族”,家境贫寒备受欺凌,幸三世祖母范氏“力白之官大费经畫,得改民籍”家境始裕。四世以后致力书史,至六世“家声叠振”“家产殷饶”,“全恃食足”但也一直没有纂修族谱,因此陸世以前的情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