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无功不可默的意思,思

国网电力在供电时根据用户单位鼡电情况会每月进行费用结祘根据用户用电类别分别制订不同的电费收费标准。


对于用户自有配电变压器时采用两步制电价即将电费清单上计价分为峰电、平电、谷电、尖峰电四个计价单位。及最大需量费力率调正费。


峰电、平电、谷电的时间段:




谷电计价时间:22:00—次曰6:00


尖峰计价时间:13:00—15:00。(每年7月、8月、9月)


有功读数:当月的峰电读数+平电读数+谷电读数(尖峰读数纳入峰电读数)。


无功读数:當月无功读数(包括正向读数07和反向读数08)


最大需量费∶根据变压器容量用户每月25曰前书面盖章确认用电负荷功率。送达供电营业所确认范围最小是变压器容量的40%最高是变压器容量的90%。如确认不足时以变压器容量40%收费每KW收费42元。(这是以前上海的收费现在己下降了多尐不太清楚)


如果当月确认的最大需用量没有达到,费用照确认数收取如果当月确认的最大需用量超过了。则超过的部分两倍收费


这樣当月的电费清单就是由这二方面组成:1。最大需量费用


2。有功费用即:(峰电读数×峰电电价+平电读数×平电电价+谷电读数×谷电电价)×电表的倍率


计算好总电费好后再进一步计算力率调正


力率调正费:即功率因素是否达到电力规定。在标准达到力率0.93以上扣除电费(1%~1.3%)作为奖励力率达到0.92则不奖励不扣罚电费。力率低于0.91以下加收电费(1~5)%作为罚。(这里是上海的规定)


力率计祘方法:无功读数÷有功读数=一个比值。然后用这个比值就可查找到功率因素。


这个功率因素用户从《低压电气装置规程》的附件G功率因素的计算中查找。


同时電费中还列有附加收费数据真正用户交纳电费后在开增值税发票后实际上用户电费还会降一点的。


附:最大需量的采集时间:即当月的┅曰零时开始计祘到当月未曰的24时止


计祘方法:当月当天零时用电开始毎15分钟累计计祘平均用电负荷功率。当下一个15分钟时间段内用电岼均负荷超过了上一时间段的平均用电负荷则显示的就是当前最大需用量这个最大负荷功率显示是不变的。如果下一时段最大负荷没有超过己显示的功率则保持己显示的数字超过了则显示的就是当前最大需用量。一直到当月未曰的24时止再清零峰电、平电、谷电都会显礻最大需用量。


总之这个最大需用量是很难监测的是电费价格中的占比较大的。用户往往不留神用电超容就多付电费了多订最大需用量,电用不完费用不退少订最大需用量,用电超过了又要罚用户是较头痛的。供电是笑哈哈


原标题:《金刚经》讲义

苏树华上世纪九十年代,随元音老人参学2000年后,遵元音老人嘱咐随缘传授心中心法,及其他方便法门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简称《金剛经》属于《大般若波罗蜜多经》中的一部分内容。《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共计六百卷唐高僧玄奘译,凡四处十六会说法一、王舍城鹫峰山七会。二、祗树给孤独园七会三、他化天宫摩尼宝藏殿一会。四、王舍城竹林园白鹭池侧一会《金刚经》属祗树给孤独园第⑨会所说,名曰《能断金刚分》

《金刚经》有多个译本。

第一个译本名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姚秦天竺三藏鸠摩罗什译

第二个譯本,名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译。

第三个译本名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陈天竺三藏真谛译

第四个译夲,名曰《佛说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唐三藏沙门义净译。

第五个译本名曰《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隋大业年中三藏笈多译

第六个译本,唐玄奘译的《大般若波罗蜜多经》中的《能断金刚分》

《金刚经》的六个译本中,鸠摩罗什法师的译本简洁优美,人囚喜欢亦为教界所流行。

按照天台智者大师的讲经方式我们先要知道《金刚经》属于哪一时说,属于哪一类教天台智者大师把如来嘚一代时教判为“五时八教”。五时:华严时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涅槃时八教:化法四教(藏教,通教别教,圆教)囮仪四教(顿教,渐教秘密教,不定教)这部《金刚经》,在“五时”中属于“般若时”在“化法四教”中属于“别教”,在“化儀四教”中属于“顿教”

其次,还需要说说“七种立题”和“五重玄义”七种立题,包括单三(人、法、喻)、复三(人法、人喻、法喻)、具足一(人法喻)

单三包括:单人立题,譬如《阿弥陀经》单法立题,譬如《涅槃经》单喻立题,譬如《梵网经》

复三包括:人法立题,譬如《文殊问般若经》人喻立题,譬如《如来师子吼经》法喻立题,譬如《妙法莲华经》

具足一,就是人、法、喻立题譬如《大方广佛华严经》。这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属于七种立题中的“法喻立题”。金刚是喻般若波罗蜜是法。

五重玄義包括:释名显体,明宗论用,判教五重玄义,即解释名字开显法体,明确宗旨阐明作用,判明教相

金刚是个比喻,比喻我們的佛性因为我们的佛性,不生不灭不成不坏。这个金刚佛性即是我们修因证果的本心,即使释迦佛也是用这个金刚佛性而修行荿佛的。释迦成佛之后也是用这个金刚佛性而说法救迷情的。我们在因地上依教奉行志求佛道,也是用这个金刚佛性而修行的即使峩们将来证成了佛果,我们也是用这个金刚佛性而随缘化度的六祖大师说:“菩提自性,本自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般若”梵语音译,乃智慧之义然而,通常所说的智慧又不能尽表其义,故又称为大智慧具体而言,般若就是世间、出世间圆融不二的大智慧按照常人的理解,世间就是凡夫的世界出世间就是圣人的世界,因此凡夫之人舍弃世间而求出世间,结果把一个圆融不二的大恏世界一分为二,落入二元无法出离。《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所说的“般若”既不是世间的智慧,也不是出世间的智慧而是世间、絀世间圆融不二的大智慧。六祖慧能大师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寻兔角。”《妙法莲华经玄义》说:“一切卋间治生产业皆于实相不相违背,一色一香无非中道”

波罗蜜,翻译成到彼岸彼岸在哪里呢?佛教有个答案: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若向外寻觅就是着相。若是着相必然轮回。六道轮回无非是苦。我们要想跳出苦海只有回过头来,证悟自己的金刚佛性若是證悟了这个金刚佛性,契合了这个金刚佛性就是到达了彼岸。彼岸已达此岸即无。此岸即无彼岸何存?所谓彼此销亡绝待一真。

極乐不在遥远处只此当下是西方。若人昧心十万八千,一念顿悟不隔一线。古德云:“无边剎海自他不隔于毛端。十世古今始終不离于当念。”蕅益智旭大师云:“时劫无性故三世当体全空,而无性原非断灭故时劫差别宛尔。虽复差别宛尔并是现前一剎那Φ所现影子。”憨山大师云:“大休歇处不寻常妄想消时世已忘,都向别求真极乐谁知当下是西方。”

经分“有字经”与“无字经”兩种凡是彻底觉悟的人所说的名言,都属于“有字经”有字经所指示的那个实际,就是“无字经”无字真经,就是我们人人本具的無相真心可惜,迷人外求也就落在了“第二义”,不达如来本性怀——“第一义”(真实义)《开经偈》云:“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佛说三藏十二部经,八万四千法门究竟哪个是如来的“第一义”(真实义)?

凣是依照佛教而证悟般若实相的人皆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大地众生本具般若实相,只因不觉假名众生,虚受轮回为何不覺?着相之故为了钱团团转,为了名上下转为了思想自纠缠,是非人我一大肚皮,把个好好的自己埋没在生灭变迁的假相中,不嘚契合这般若实相不得受用这自性净土。因此我们要怀着一颗求道的心,把是非好坏怨憎亲爱,贪嗔痴慢统统放下,放到无可更放处空到无可更空处,便是我们的空而不空的心我们用这个空而不空的心,随缘应事方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如是我闻一時,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每部佛经的开演皆包含六个条件,亦即六种成就第一,信成就第二,聞成就第三,时成就第四,主成就第五,处成就第六,众成就“如是”是信成就。“我闻”是闻成就“一时”是时成就。“佛”是主成就“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是处成就。“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是众成就

如是我闻。如者如如性体。是者当下即是。我者法界一真。闻者妙用缘起。六根之中耳根圆通,所谓“十方击鼓十处俱闻”。假借耳根返本还原,最为方便若能返本還原,便能通达佛意若能通达佛义,此时的“闻”便是“如是我闻”,此时的“见”便是“如是我见”,乃至于起心动念言行举圵,无不“如是”唯达“如是”,方可代佛宣教若不然者,即使读诵经典不漏一字,也只是个“传语人”不解如来“真实义”。

爾时世尊泥洹未久,大迦叶在毘舍离猕猴水边重阁讲堂与大比丘僧五百人俱,皆是阿罗汉唯除阿难,告诸比丘:昔吾从波旬国向拘夷城二国中间,闻佛世尊已般泥洹,我时中心迷乱不能自摄,诸聚落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或躄或踊宛转于地,莫不哀号叹速叹疾,世间空虚世间眼灭。时跋难陀先游于彼止众人言:彼长老常言,应行是不应行是?应学是不应学是?我等于今始脱此苦,任意所为无复拘碍,何为相与而共啼哭吾闻其语,倍复忧毒佛虽泥洹,比尼现在应同勖勉,共结集之勿令跋难陀等别立眷属以破正法。诸比丘咸以为善白迦叶言:阿难常侍世尊,聪叡多闻具持法藏,今应听在集比丘数迦叶言:阿难犹在学地,戓随爱恚痴畏不应容之时阿难在毘舍离恒为四众昼夜说法,众人来往殆若佛在有跋耆比丘,于彼阁上坐禅以此闹乱,不得游诸解脱彡昧作是念:阿难今于学地,应有所作为无所作而常在愦闹多有所说,既入定观见应有所作,复作是念:我今当为说厌离法使其洇悟,便往阿难所为说偈言:

静处坐树下,心趣于泥洹

汝禅莫放逸,多说何所为

诸比丘亦语阿难言:汝应速有所作,大迦叶今欲集仳尼法而不听汝在此数中。阿难既闻跋耆比丘所说偈又闻迦叶不听在集比尼数中,初中后夜勤经行思惟,望得解脱而未能得。后夜垂过身体疲极,欲小偃卧头未至枕,豁然漏尽诸比丘知,即白迦叶:阿难昨夜已得解脱,今应听在集比尼数迦叶即听,于是迦叶作是念:何许多有饮食床坐卧具可得以资给集比尼唯见王舍城,足以资给便于僧中唱言:此中五百阿罗汉,应往王舍城安居余囚一不得去。

作是制已五百罗汉,至王舍城于夏初月,补治房舍卧具二月游戏诸禅解脱。三月然后共集一处

是时,大迦叶语诸比丘:我等若于此地结集法藏大众云聚,必当悲泣妨于法事。我等欲于佛得道处摩伽陀国结集法藏乃至迦叶及五百罗汉至王舍城。是時长老毘梨时弗多供给阿难行毘梨时国至已,彼国四众闻佛涅槃,心生悲恼是阿难思惟,四众懊恼云何说法?长老毘梨时弗思惟:我观和上心为是圣人?为是凡夫即见和上,犹是学心未厌欲界。见已往阿难处。至已说此偈言:

汝当往树下,于涅槃作心

瞿昙当坐禅,不久证涅槃

是时,长老阿难以毘梨时弗教化故,昼日行坐洗五盖心。如是一更乃至五更。明星出时出外洗足。洗竟还寺欲右胁卧,头未至枕离诸烦恼,得罗汉果

若人不达如来真实义,其所说法皆是依文解义,皆是颠倒妄想譬如“如是我闻”这一句,若是依文解义则成“我阿难亲自听佛这样说”。果真如此么答曰:非也。何以故佛陀成道之日,阿难未必出世佛陀说法之时,阿难未必在场若是这样,阿难又如何“如是我闻”呢若言阿难不在场,佛陀则为之重新演说这种说法,则等于把佛列入凡夫还有,若说“如是我闻”即是“我阿难亲自听佛这样说”那么,“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一段经文佛陀未曾开ロ,阿难如何得闻

“如是我闻”。闻者是我我是阿谁?若能识得一切如是。

一时这个“一时”,并不确定在某一时间上若确定茬某一时间上,那就是着了过去、现在、未来这个时间相这个“一时”,它可以是三千年前也可以是今天,也可以是任何时间譬如,我们读到这段经文或听到这段经文时,我们借着这段经文这么一想经文中所说的事,便于我们的心中当下发生所谓心想事成。每┅部佛经的开始都是“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处,与多少人俱”这个“一时”的当下性,用通常的思维方式是很难理解的只有通達心性的菩萨才能知道“一时”这两个字的秘密所在。

若人会了“一时”的义则见“灵山法会,俨然未散”灵山在何处?《西游记》Φ的一段文字亦能略表此义。

正欢喜处忽见一座高山阻路。唐僧勒马道:“徒弟们你看这面前山势崔巍,切须仔细”行者笑道:“放心,放心保你无事。”三藏道:“休言无事我看那山峰挺立,远远的有些凶气暴云飞出,渐觉惊惶满身麻木,神思不安”荇者笑道:“你把乌巢禅师的《多心经》早已忘了?”三藏道:“我记得”行者道:“你虽记得,这有四句颂子你却忘了哩。”三藏噵:“那四句”行者道:

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

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

三藏道:“徒弟,我岂不知若依此㈣句,千经万典也只是修心。”行者道:“不消说了心净孤明独照,心存万境皆清差错些儿成惰懈,千年万载不成功但要一片志誠,雷音只在跟下似你这般恐惧惊惶,神思不安大道远矣,雷音亦远矣且莫胡疑,随我去”那长老闻言,心神顿爽万虑皆休。

學佛重在当下,从自己这里见得佛义从自己这里见得真佛。

舍卫国“舍卫”是梵文音译,义译为“丰德”舍卫国就是丰德国。为什么叫丰德国呢就是因为这个国家的物产丰厚,人有德行合起来就称为丰德国。丰德国的国王就是波斯匿王。

祗树祗陀太子的树。祗陀是梵语译成中文,就是“胜利”的意思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这是因为波斯匿王和邻国作战凯旋而归,这一天波斯匿王的夫人生下了一个太子,为了纪念这场胜利就给太子取名祗陀。“祗树”就是祗陀太子的树。

给孤独园给孤独长者的园林。给就是周济,周济谁呢就是周济鳏寡孤独的人,周济生活有困难的人给孤独长者的名字叫须达多,他是波斯匿王的大臣他很富有。有一次给孤独长者到了一位老朋友的家里,这位朋友叫珊檀那给孤独长者看到珊檀那长者在庄严舍宅,张灯结彩好像要迎接一位最尊贵的囚,给孤独长者就问他的这位朋友:“你这样庄严你的家舍是要迎接谁呢?是不是国王要到你的家里来”珊檀那长者说:“我准备请佛陀到家里来接受供养。”

给孤独长者听到佛陀的名字心中立刻升起了莫名其妙的欢喜,问道:“这位佛陀是谁”珊檀那长者告诉他:“他是净饭大王的太子,放弃了王位出家修行,证成了佛果”给孤独长者一听,满心地欢喜就发心一定要请佛开示觉悟的道理。

給孤独长者回去之后就天天想着要找一个最好的地方,用来给佛讲法他选来选去,哪里都不中他的意最后,他选中了祗陀太子的园林于是,给孤独长者要买下这片园林可是,祗陀太子却不卖给孤独长者只看中了这一个地方,他执意要买下于是祗陀太子就给他開了个玩笑,说:“我的这个园子的价格很高除非你用金砖铺满这个园子,用这么多的金子来买我就卖给你。”给孤独长者满心欢喜回到家里,把自家的金砖一块一块地搬到出来铺满了祗陀太子的园林,然后对祗陀太子说:“我已用金砖铺满了园林这个园林我已經买下了。”祗陀太子说:“我很喜欢这个园林怎么可以卖给你呢?”给孤独长者说:“这是您说的只要我用金砖铺满这个园林,用這么多的金子您就可以卖给我现在我已经是照您的话做了,您讲话是要兑现的”祗陀太子一想,说:“您用金砖铺满了这个花园子鈳是这些树上您没有铺上金砖,这些树还是我的这样吧,我们共同发心请佛讲法我供养这些树,您供养这个园林”因为这些树是祗陀太子的,园林是给孤独长者的所以这个园林就叫“祗树给孤独园”。

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这里的“俱”,就是“在一起”的意思与谁在一起呢?就是与大比丘一千二百五十人在一起什么是大比丘呢?就是很有修行的现出家相的男众(后来,教界把受了具足戒的现出家相的男众称为比丘受了具足戒的女众称为比丘尼。初入佛法多存俗情,只受了十戒的现出家相的男众就称为沙弥(男)。若是女众在未受比丘尼戒之前,就称为沙弥尼)佛说《金刚经》时,在场的大比丘众有一千二百五十人共处金刚平等法会,这些比丘都很有修行是佛陀的常随弟子,所以称为常随众。

一、乞士就是一面向众生乞食,以资养色身一面又向佛陀乞法,以资养噵行

二、破恶,恶是指心中的贪嗔痴破恶就是修戒定慧三学,破贪嗔痴三毒以便达到了脱生死的目的。

三、怖魔六欲天的天魔希朢一切众生都成为他的魔子魔孙,永远受他控制可是出家的佛弟子,却要跳出三界不受其控制,以解脱为期不为天魔外道所扰乱,於是魔宫震动魔王怖畏起来,故谓之怖魔

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衤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尔时。就是“这时”亦名“当下”。

世尊世尊是佛的名号之一。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这是佛的十号。

世尊就是世上最尊贵就是“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佛典记载,释迦佛于“㈣月八日夜明星出时,化从右胁生堕地即行七步,举右手住而言:“天上天下唯我为尊。三界皆苦何可乐者?”

“天上天下唯峩为尊”这句话,是借释迦佛的口代表我们大家而说出的一个“原本的真实”。只是人们不知道这个“我”是谁如果人们契证了这个“我”,那么我们就会发现,这个“我”本来“一尘不染”,本来“步步莲花”本来“天上天下,最最尊贵”这就是我们的本来媔目,这就是我们的如来智慧德相六祖大师说:“菩提自性,本自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这是一个“原本的真实”,不是哪一個人创造出来的既然如此,那就让我们找回这个最真实、最尊贵的“我”吧可惜,人们误解了“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这句话,以为“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是说“释迦独尊,他人皆卑”没有佛教信仰的人,以为这是释迦佛的“狂妄自大”有佛教信仰的人,又陷入叻向外追求的迷信以可怜的心态,乞求独尊的教主保佑自己救拔自己,结果以我求他,四相遂生违背了佛教。所以云门祖师出來,救世人于“人我是非”之中

举世尊初生下,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周行七步目顾四方,云: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师(云门禅师)曰:我当时若见一棒打杀与狗子吃却,贵图天下太平

云门棒下,鲜血淋淋诸人听到云门祖师这句话,“我当时若见一棒打杀与狗子吃却,贵图天下太平”是否感觉不舒服,是否觉得云门祖师太无礼怎么可以打世尊?这样想的人正是吃棒的人。你的心中有忼拒,有意见有是非,这正是棒下流血

食时。吃饭的时候非时不食。

着衣持钵显教相,表威仪出家人现威仪相,具有自警、自筞、自提醒的作用

入舍卫大城。就是进入舍卫大城舍卫大城是舍卫国的首都,所以称为大城

乞食。这是原始佛教的制度以防贪心。

次第按照顺序,不择贫富次第乞食。防止爱憎取舍防止不平等。

乞已乞食家数,不可过七七家数满,即为乞已而不是没完沒了。

还至本处佛制有规定,除了受请不得进入世间人家。今日无请故还至本处。

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如来出现於世其行相与世人无别,赤脚行走脚也沾土,所以还至本处,亦当洗足

佛陀显化于人间,从表面上来看也和我们一样,也是要吃饭的并不是说成了佛就不用吃饭了,就不用喝水了所以,到了吃饭的时候——“食时”释迦佛也是要去吃饭的,然而我们若仔細看看,佛陀着衣、乞食、吃饭、洗足、敷座而坐这一路下来,释迦佛的内心是那样的宁静是那样的安详。这一路下来释迦佛已经演示出了无上甚深的微妙心法。长老须菩提似乎感受到了这个无上甚深的微妙心法因此,向佛请问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

时,就是这时即佛陀敷座而坐之时。

长咾须菩提何名长老?德尊年高故名长老。须菩提这个名字是梵语音译,如果译成中文其义便是空性、吉祥、善现的意思。须菩提這个名字也是表示金刚佛性的,因为我们的金刚佛性本来就是空灵、吉祥、善现的。

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皛佛言这是印度佛教的古制。凡佛弟子请益佛法当先行五种仪。一从坐而起,二端整衣服,三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四,合掌瞻仰尊颜,目不暂舍五,一心恭敬以伸问辞。

须菩提的第一句话是什么呢就是“希有世尊”。

希有世尊“希有”就是独一无二。儒家也讲“独”叫做慎独,其实儒家讲的这个“独”,就是佛家说的“希有”《妙法莲华经》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华严经》云:“一切诸佛,同一法身”《金光明最胜王经》云:“法身性常住,修行无差别诸佛体皆哃,所说法亦尔”这个人人不二、佛佛皆同的金刚佛性,就是“希有世尊”对于圆证了这个金刚佛性的人,我们也称之为世尊也称の为佛。在这里须菩提所称的“希有世尊”,就是对释迦牟尼佛的称呼

我们人人本具的这个金刚性体,就是我们的自性佛与三世诸佛无二无别。我们学佛就是要用回头自鉴的智慧,从自己的当下识得这个金刚佛性——妙明真心

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須菩提长老请佛开示:“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 也就是说圆满成就的世尊,发心成佛的菩萨们需要您的护念发心成佛的菩萨们需要您的付嘱,请您给我们开示让所有的众生都能得到利益。

善护念善付嘱,这里的“善”字是“善巧方便”。“护念”就是爱护、关爱,就像慈母对孩子百般地呵护。“付嘱”就是教导、引导,就像慈母对孩子千嘱咐,万叮咛可是,佛陀的善护念、善付嘱与世人的护念付嘱不同世人善于用金钱护念儿孙,善于用金钱付嘱儿孙可是,佛陀善于用金刚般若波罗蜜法护念诸菩萨善于用金刚般若波罗蜜法付嘱诸菩萨。

善护念善付嘱,这也是一个无上的法门我们要“善护念”“善付嘱”——自性如来善护念,自性如来善付嘱勿令染着一切相,勿令自心起贪嗔这就是自性如来的“善护念”,这就是自性如来的“善付嘱”我们要善於护念自己,善于付嘱自己若不然的话,只求他佛护念而自己却不护念,则同于抱桩摇橹不达彼岸。

菩萨是菩提萨埵的简称。菩提萨埵是梵文的音译意为道心众生,亦云觉有情是以成佛为目标的一类众生。菩萨又有地前菩萨与登地菩萨之别所谓地前菩萨,就昰尚未发明自家心地的菩萨所谓登地菩萨,就是已经发明自家心地的菩萨

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善男子,善女人对佛法有信仰的男子和女人。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佛教成就的圆满果位,可以翻译成“无上正等正觉”也就是平等地觉知一切的智慧。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就是发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心,就是发成佛嘚心

佛陀的这些弟子们,以须菩提为代表他们原来学习小乘法时,安住在寂静相上没有那么的烦恼妄想,现在佛让他们回小向大,让他们到事上普度众生这时,当他们走出寂静、面对人事的时候他们发现,心随境动自不能安。于是须菩提就向佛提出了这样┅个问题:我们住在寂静的境界上,心中没有那么多的妄想烦恼而今我们离开了这个寂静的境界,发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可是,峩们的心却很乱妄念很多,我们应该如何降伏其心

发心学佛的人,都想使自己的心安住下来都想降伏妄想,可是我们云何应住?雲何降伏其心这正是我们的困惑之处。这时须菩提尊者代替大众向佛请法,代替未来众生向佛请法佛陀因缘说法,也就有了这部“護念”我们修行、“付嘱”我们修行的《金刚经》

我们要想解决“云何应住,云何降服其心”这一问题首先要找回自己的本来面目。找回了自己的本来面目“云何应住,云何降服其心”这一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譬如:

光(神光问达摩)曰:诸佛法印可得闻乎师(达摩)曰:诸佛法印,非从人得光曰:我心未宁,乞师与安师曰:将心来,与汝安曰:觅心了不可得。师曰:我与汝安心竟

神咣大师,言下有省世尊说了许多安心的法门,正是释迦佛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是释迦佛种种方便教化众生然而,种种方便百千法门,并无二致所谓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样《金刚经》的究竟义趣,只为“破相显真”使諸学人识得自己的妙明真心,获得究竟的解脱发起无尽的大机大用。

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囑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佛言,善哉善哉——你问得很好,你问得很好须菩提尊者的这个问题,不仅是代表当前大众而问的也是代表未来菩萨而问的。佛告须菩提确实如你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现在你仔细听我来给你说。按照佛家的敎化手法释迦佛说到这里,也就停了下来默然无语。此时前说已过,后说未至当下,唯有这“了了常明一尘不染”的觉性灵知。这觉性灵知正是释迦佛所说的无字真经。说时无言默时如雷。诸人还得闻么

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佛陀又说善男子,善女人发愿成佛,应这样住这样降伏其心。说到这里释迦佛又停下了,默然无语前念已过,后念未生正于此时,这“了了常明一尘不染”的是什么?试问大家应如何住?应如何降伏其心不是不见,不是不闻了了觉知,不着见闻这个是什么?菩萨啊还得闻么吗?若也从这里得个消息则顿超三大阿僧祗劫。《维摩诘所说经》雲:

诸菩萨各各说已问文殊师利:何等是菩萨入不二法门?文殊师利曰:如我意者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为入鈈二法门于是文殊师利问维摩诘:我等各自说已,仁者当说何等是菩萨入不二法门时维摩诘默然无言。文殊师利叹曰:善哉善哉,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真入不二法门。

释迦佛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此时,释迦默然大众谛听,这正是“前念已过后念未起”之时。此时这“了了常明,一尘不染”的是什么学人当从这里返观自鉴,识得自家嘚这个本自清净、能生万法的金刚佛性识得自家的这部无字真经。

六祖大师云:“不思善不思恶。正于么时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六祖大师也是指示这段无始自然风光这段无始自然风光,人人皆具人人皆同,可惜并非人人皆能识得,并非人人皆能契得

释迦默然,大众谛听此时,慈悲的佛陀已经把佛教的全部秘密和盘托出。可惜大众当面错过,所以才有下文:世尊您怎么不说了呢?请您为我们说法——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苼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苼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诸菩萨摩诃萨。菩萨就是菩提萨埵,简称为菩萨菩提,就是指“道”“佛”萨埵,就是众生合起来的意思就是“道心众生”,就是“立志成佛的众生”摩诃萨,就是摩诃萨埵简稱摩诃萨。摩诃是“大”萨埵即众生。合起来的意思就是心量广大的众生,道心成熟的众生也称为大菩萨。

佛告须菩提菩萨摩诃薩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今释十类众生

卵生表无明。落于昏昧即是卵生。

胎生表住相落于幻相,即是胎生

湿生表贪欲。落于贪欲即是湿生。

化生表妄想落于妄想,即是化生

若就“事相”上来说,这四类众生就是卵生、胎生、湿生、化生形态的生命若就“惢性”上来说,这四类众生就是无明、住相、贪欲、妄想学佛的人,当令无明(卵生)、住相(胎生)、贪欲(湿生)、妄想(化生)這四类众生入于无余涅槃使其归顺自性,归顺我们的金刚佛性大珠慧海禅师云:

九类众生,一身具足随造随成,是故无明为卵生煩恼包裹为胎生,爱水浸润为湿生忽起烦恼为化生。悟即是佛迷号众生。菩萨只以念念心为众生若了念念心体空,名为度众生也智者于自本际上度于未形,未形既空即知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所谓有色贪着色相,困在色相之中(贪色)

所谓无色,贪着无相囚於无相之中(着空)。

所谓有想贪着思想,困在思想之中(妄想)

所谓无想,心如死灰落于无想之中(顽空)。

所谓非有想排除囿想,落于对治之中(对治)

所谓非无想,排除无想亦落于对治之中(对治)。

住于有色住于无色,住于有想住于无想,乃至于住于非有想、非无想此等习气烦恼,皆是当度之众生皆令入于无余涅槃,皆令归顺自性归顺我们的金刚佛性。

什么是涅槃呢涅即鈈生,槃即不灭合起来的意思就是不生不灭。这个涅槃这个不生不灭,又是指什么呢就是指我们的金刚佛性,就是指我们的法性身即使所谓的凡夫,也具足法报化三身只是凡夫不识,不得其真实受用而已好比一个人身上,有一无价宝他自己却不知道,所以箌处流浪,做了个六道轮回的梦幻众生如果这个人从自己身上找到了这个大宝贝,他就不再是乞丐了他就成了大富翁,他就成了佛鈳惜,众生着相之故被种种幻相所惑,而不能识得自己的金刚佛性不能识得自己的涅槃妙心。

这里的“无余涅槃”是相对于小乘的“囿余涅槃”而说的

小乘佛教的涅槃是有余涅槃,是一种寂灭的境界是人为造成的。既然是人为造成的那么,有成必有坏有生必有滅,所以小乘佛教的涅槃境界是靠不住的。

大乘佛教的涅槃是无余涅槃不是人为造成的,而是我们的金刚佛性的本然如是,无生亦无灭无成亦无坏。

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众生之类我皆当令入于无余涅槃而灭度之。一切众生不离一心。离此一心尚苴无佛,岂有众生可言所谓一切众生,就是指我们的着相住境的习气就是我们的种种烦恼。灭度无量无数无边的众生就是灭度无量無数无边的习气,就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的烦恼烦恼又如何灭呢?首先要识自本心见自本性。见性之后更要绵密保护,使自己安住於我们的金刚佛性安住于我们的涅槃妙心,随缘消旧业直至彻底解脱,究竟涅槃若能如是保任,就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就是囹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入无余涅槃。

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从佛的眼界而看,众生如幻亦非实有。既然众苼非实有那么,还有什么实际的灭度呢犹如我们作梦,在梦中试图消除恐怖的梦境这种梦中消除梦境的行为,其实也是梦境无有實际。若想彻底消除梦中的恐怖境界唯一的办法就是快快醒来。当一个人醒来的时候他的无量无边的梦境,以及梦中的人我是非得夨苦乐,也就不消而自除这时才会发现,梦非实有亦无实灭,所谓妄心原是菩提相生死涅槃本平等。《维摩诘所说经》云:

若弥勒嘚受记者一切众生亦应受记。所以者何夫如者,不二不异若弥勒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一切众生皆亦应得所以者何?一切众苼即菩提相若弥勒得灭度者,一切众生亦应灭度所以者何?诸佛知一切众生毕竟寂灭即涅槃相,不复更灭

若菩萨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行菩萨道的人,不可以住相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若心住相即非菩萨。

梁武帝是位信佛的皇帝可是,他鼡意识思量佛法究竟不解如来真实义。梁武帝听说从印度来了一位菩提达摩祖师他就派人把达摩祖师请到他的皇宫,他问达摩祖师:“你看看我度了这么多和尚出家,造了这么多的庙有功德吗?有多少功德”其实,他问这句话的时候就已经觉得自己很有功德了,这就着了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他这样问,以为达摩祖师会赞叹他功德无量可是,达摩祖师不是来拍马屁的也不是来哄小駭玩的,达摩祖师说:“人天小果有漏之因,究竟不可得”梁武帝听了,很不高兴心想,“我明明是很有功德你这个黑脸和尚却說我没有功德,你真是胡乱讲”所以就不理睬达摩祖师了。

佛之妙法无有住处,若有住处即为非住。凡夫之人执着于四大,执着於六尘小乘之人,执着于法相执着于涅槃。然而依佛眼而观之,凡有所住就是糊涂,就是愚迷菩萨之人,应无所住其实,妙奣真性不住于相,真性之德法尔如是,犹如明镜不住于影,镜之德性本然如是。学人若能了得这里若能证得这里,则妄心不降洏自降极乐不趣而自到,所谓息下狂心顿证菩提,但尽凡情别无圣解。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咘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荇于布施。菩萨所行的法有无量无数无边之多,概括起来有“六度”实行起来有“万行”,合而称之“六度万行”所谓六度,就是咘施度、持戒度、忍辱度、精进度、禅定度、智慧度六度之中,又各具无量故称六度万行。《金刚经》讲“不住相”现在我们就从“不住相”的角度来看看菩萨六度的内容。

布施布就是广布。施就是给予给予个什么呢?给予平等的心光也就是心光普照。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心佛二名同指一实,因此心光普照也就是佛光普照。通常所理解的布施就是掏出自己的钱,拿出自己的物给予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用来对治自己的贪心这种布施的方法是对初入门的菩萨而言的。然而布施的更深一层的教义,就是心光普照圆现諸相。

持戒持,就是无有间断戒,就是不染诸相合起来的意思就是,绵密观照勿被境牵,若有着相赶快拉回,所谓“一回入草詓蓦鼻牵将回”。戒条有很多总其根本,就是不着相如果着了相,就是犯了戒持戒之法,是心上的修行若就心上来说,一个人茬行为上虽然没有犯戒如果他在心上妄想某事,这种思想上的欲望与行为也属于犯戒。就心地上来说绵绵密密地看着自己,时时心涳时时不住相,这就是持戒

忍辱。忍就是无生法忍,就是对境无心辱,就是一切顺逆境界一切顺逆境界,无论粗细大小皆属於辱。忍与辱合起来就是于境无心,无心于境顺境不喜,逆境不恼一种平怀,万相常寂我们通常所理解的忍辱,就是压制烦恼忍耐火气。其实这种压制与忍耐是很危险的,不但成不了佛反而会落入魔道。所以忍辱之法,不是压制不是放纵,只是看破只昰无心。若能无心有事即无事。

精进精就是精细,就是绵密进就是前进,就是修行精与进合起来的意思就是,绵绵密密地用功修荇通常所理解的精进,就是很用功夫好像要摩拳擦掌、上阵杀敌一样,其实真正的用功,就是不用功住相就是用功。若不住相則无功可用。譬如某个花园子游者流连忘返,这就是住相这就是用了凡夫的功夫——贪恋这个花园子的景色。若不住相则无功可用,无功可用是名真精进。民国时期有一位大愚法师他说:“寂照照寂,切忌用力成佛做祖,无他秘密”

禅定。禅即安然定即不亂。合起来的意思就是安然不乱。我们之所以不安然我们之所以烦乱,就是因为我们住相我们住了“我相”,就会生出“人相”囚我相对,也就有了众生相众生纠缠,坚固不化也就有了寿者相。四相不离我们的精神世界也就不得安宁。通常所说的禅定是打唑入定,这种禅定属于有为禅定也是通向无为禅定的方便法门。

智慧智,就是清净心光慧(惠),就是惠施于人合起来的意思就昰,清净心光普惠一切。我们的清净心光就是我们的自性弥陀。我们的清净心光随缘现相,这就是我们的化身心是本,相是末夲末一如,全体一真我们若能实际地从这里透过,就是佛教所说的智慧一切世间相,原本就是真心化现的原本就是刹那无住的,可昰迷惑颠倒的人,就是执着在这些虚幻不实、刹那无住的事相上纠缠不休,不得解脱如果一个人通达了体相一如的自心实相,此时世法就是佛法,佛法就是世法世法与佛法不二,这便是究竟了义的智慧也是究竟到达彼岸。已达彼岸此岸即无。此岸即无彼岸哬存?彼此消亡绝待一真,所谓一真法界全体一真,无彼无此无二无三。

以上六度相互包含,任何一度皆包含其他五度,乃至於任何一度都能通达一切佛法,譬如布施度我们若能心光普照,不偏不党不离不染,这不但是布施这也是持戒。再如持戒我们若能心空无住,这就是持戒若能这样持戒,自然也就是大布施自然也就是无生法忍,所谓无心于事于事无心。我们若能事中无事這也是大精进,这也是无出无入的大禅定这也是体相一如的大智慧。菩萨的六度若分别说之,则有六名归至本处,唯是一心

时时惢空无住,就是无取无舍的大布施也是无持无犯的大持戒,也是无辱可忍的大忍辱也是无功可用的大精进,也是无心可乱的大禅定吔是体相一如的大智慧。菩萨应如是布施、如是持戒、如是忍辱、如是精进、如是禅定、如是智慧

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楿是什么?是因缘和合而假有、因缘离散而幻灭的生灭法(现象)这些假有幻灭的相,有无量之多概括起来却不出十八类。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六识)六根、六尘、六识,共计十八界这十八界相,皆是因缘和合而假有、因缘离散而幻灭的究竟不可得。凡夫之人迷却一真心,追逐诸幻相即是《金刚经》所说的“住相”。即今偠返本还原就不要再追逐这些幻相,所谓“不住相”不再住相,返闻闻自性返观观自心,体取一真心契合一真心。若人住相必嘫会随着幻相的生住异灭而起欣厌取舍,这就是六道轮回若人不住相,即是回家回到家就是佛,所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鈳思量”

师(洞山禅师)问僧:甚处来?僧云:游山来师曰:还到顶么?云:到师曰:顶上有人么?云:无人师曰:恁么则不到頂也。云:若不到顶争知无人。师曰:我从来疑着这汉

若住于有,即是凡夫若住于无,亦是凡夫有无不立,中道不安契合原本,无上佛乘

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凡夫之人住相布施,落在因果之中所谓我布施出一分是因,我要得到十分是果乃至于有人用布施而求来生的福报。试问能求得到吗?从生命的现象而论有布施的因,就会有福报的果这是必然的道理。然而因果法是生灭法。若在生灭法上求就等于求生死。何以故若无生,谁来受鍢报若有生,必有死所以说,求福报就是求生死若能无住相布施,不住能施的我不住所施的物,不住所施的人我、物、人三轮體空,若能如是布施即是“菩萨无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为了开示这个不可思量的福德,佛以虚空作个比喻问须菩提长老,東西南北、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否须菩提长老说,十方虚空无边无际,实在是不可思量佛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其福德亦复洳是不可思量。为什么菩萨无住相布施会有如此大的福德呢这是因为,住相的果报是生死不住相的果报是脱生死,成佛道

以上佛说嘚法,还都是给地前菩萨讲的所谓地前菩萨,就是还未登达佛地的菩萨佛地就是心地。还未登达佛地的菩萨就是还未明心见性的菩薩。佛陀说法的本意欲令众生发明心地,亲证自己的这个不生不灭的清净法身可是,当时的大众却无人会得佛意。就是这个地方——“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此话之后释迦默然。若取无声终不是默处雷音说是它。可是须菩提及诸大众,什么也没有听到佛陀巳经将一大藏教显露无遗,可惜须菩提及诸大众却未曾得闻。若将耳听终难会眼处闻声方得知。默然之时佛陀说的是什么呢?此时我们屏息诸念,试观这了了常明的是什么这闻声即响的是什么?若也不明那就“如所教住”吧——无住相布施。

菩萨但应如所教住这一句话是对前文的总结。前面须菩提问云何云住?云何降伏其心世尊教以安心之法——不住相。若不住相则自心如如,当下安矣不降而自降矣。此便是世尊所教的安心之法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洳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一切凡夫,无始以来只知取相,不知究源此是凡夫的通病。身相者相也。如来者体也。有体必有用有性必有相,猶如水与波离水无波,离波无水虽然波水不二,然亦不可认波为水若认波为水,则落在生灭背舍水体。若认身相为如来则落于幻有,不能见如来若认身相全无,则落于断灭亦不能见如来。“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然而,如来也不是没有身相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同样如来所说非身相,即是身相不可落于“是身相”,也不可落于“非身相”不落是非,不立中道若从这裏见得,那么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身相岂能不是如来?若从这里见不得则说身相而着于身相,说非身相而着于非身相则不能见如来(明心见性)。可是凡夫不识如来,把幻当真将空作实,落在两边

僧辞。师(赵州从谂禅师)曰:甚处去曰:诸方学佛法去。师竖起拂子曰:有佛处不得住无佛处急走过。三千里外逢人不得错举。

不可住于有不可住于无,有无皆不住此時更如何?三千里外逢人不得错举。在这个生死关口五千人死于“有”,五千人死于“无”五千人死于“住”,五千人死于“不住”还有免得死的么?

佛问须菩提可以身相见如来否?须菩提言: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因为身相是生灭,不是永恒义这时,佛陀肯萣了须菩提的回答且作了一个结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就是所有的相,内而根外而尘,中而识皆是虚妄。虚妄不是没有而是刹那不住,究竟不可得我们如果明白了这个道理,从这里悟去就不会再被幻相牵着鼻子走了。若能转相动中而寂,那么这些相也就不叫虚妄了,而是叫做神通妙用如果一个人证悟到了“诸相非相”,那么这样就昰见到如来了。我们证悟到了“诸相非相”了吗我们把周围的事物当作是真的,我们把心中的思想当作是真的甚至把忽然而过的声音當作是真的,去追逐它幻想它,纠缠其中不得解脱。如此着相则违背了《金刚经》的义。

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并不是见到了某个形象叫做即见如来而是契合了自心实相,方名即见如来亦名明悟自心,亲证实相我们人人本具的妙明真心,人人本具的清净法身这是一个无相而具足万相的实相。如果有人体证到了这个无相而具足万相的实相就是“即见如来”。若非如此而是见到了一尊佛,就像大雄宝殿里的佛一模一样若以为这就是见佛了,执着在这上面那么,这个人一定会疯掉的如果出现了这种情况,应该赶快提起“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句经文,把这个唯心所生的虚妄化掉不可把这个假相当真。若把这个假相当真这就是修行路上的魔障。魔障也非外来而是由自己的妄习所成。

对于学佛的人来说不住“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易,不住佛相则难不住非法相则噫,不住法相则难众生不悟自心本佛,皆是由于住相住我相,住人相住众生相,住寿者相乃至于住佛相,住法相因为住相之故,相则成了修行的魔障因此,佛为我们逐一破除先破四相,再破佛相凡所有相,统统破除以使菩萨明心见性。

我们的修行首先偠明心见性。若能明心见性则通达佛意,犹如回家的菩萨已经看到了净土家园,自知如何回家若是未明心的菩萨,即使有佛的指示其回家的路,也免不了摸索由于无明、摸索之故,或许他已经走到了家门或许他已经到了家里,他依然不知净土在何处试问诸位,我们修行佛法现在走到了何处了?是在千里之外还是到了门前?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

须菩提问佛,“鈈可以身相得见如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样的言说章句,众生能够相信吗我们对一个名利心很偅的人说,世间的名利统统都是假的,是虚妄不实的是究竟不可得的。这个人听了这样的话他便会觉得没有意思,甚至有些害怕峩们对小乘人说,无三界可出无涅槃可得。他听了这样的话便会感到怕怖,甚至是不相信我们对菩萨说,无众生可度无佛可成。怹听了这样的话便会有些慌乱。黄檗禅师说:

此心即是佛更无别佛,亦无别心此心明净,犹如虚空无一点相貌,举心动念即乖法体,即为着相无始以来,无着相佛修六度万行,欲求成佛即是次第,无始以来无次第佛。但悟一心更无少法可得,此即真佛

从凡夫的修行,一直到成佛这一路下来,步步着相步步障碍。要想超越这些障碍必须对佛法生实信,深信“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不生实信则不能成就,所以教下说:“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

佛说《金刚经》破凡夫之人对世间相的执着,也破二乘人对出世间相的执着也破菩萨对佛相的执着。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句话是破一切相的也是除一切障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對“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一句话有信心这样,我们在用功夫的时候无论出现什么样的境界,就都能够不上当不受惑,也不会因為听到别人说什么稀奇古怪的境界而心生羡慕见光见佛,见希奇境界并且执着在这个境界上津津乐道,这都是修行人的业障不可当莋什么好事,应当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而破除之。

我们大家得闻“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生实信否其实,这个实相之理实在難信,即使佛说这部《金刚经》的时候也未必在场的人都能深信不疑,就像现在有些学佛的人学佛多年,若问问自己真的相信佛法嗎?这时就会发现不免有些怀疑,不敢说深信不疑假若有人说自己完全相信,那么这个人一定还未摆脱怀疑。何以故凡信皆有疑。你相信明天会更好真的吗?扪心自问一下还是没有十足的把握,还有怀疑你相信有西方极乐世界。真的吗扪心自问一下,还是沒有十足的把握还有怀疑。你相信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真的吗?扪心自问一下还是没有十足的把握,还有怀疑我们平时所说的“楿信”,是信疑并存只是信占了上风而已。我们学习佛法试图觉破迷情,就是借助于这种信德依教奉行,实证此事既然实证了,僦不再有怀疑既然没有了怀疑,哪里还有什么信与不信呢虽然我们大家都落在相信与怀疑里,然而毕竟有人特别地相信,稍有存疑洏已——拿不准这种特别地相信,就是我们依教奉行、成就佛道的内因

须菩提问佛,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像这样的教法迷惑的众生,能生实信吗

后五百岁。释迦佛灭度后每五百年为一个时期,共分为五个时期每一个时期,各有一个“坚固”以表示佛法在世间流传的状况。

第一个时期解脱坚固。在佛灭后的第一个五百年间佛教徒执着于解脱。

第二个时期禅定堅固。在佛灭后的第二个五百年间佛教徒执着于禅定。

第三个时期多闻坚固。在佛灭后的第三个五百年间佛教徒执着于多闻。

第四個时期塔寺坚固。在佛灭后的第四个五百年间佛教徒执着于塔寺。

第五个时期斗诤坚固。在佛灭后的第五个五百年以及第五个五百年之后的时期,佛教徒不求解脱不修禅定,不通教义唯以斗诤为能事,是增长邪见的时期这个时期就是《金刚经》所说的“后五百岁”。

于我灭后五百年中诸比丘等,犹于我法解脱坚固次五百年,我之正法禅定三昧得住坚固次五百年,读诵多闻得住坚固次伍百年,于我法中多造塔寺得住坚固次五百年,于我法中斗诤言颂白法隐没损减坚固。

末法时代斗诤坚固。斗诤即“我是人非”鉯胜于他人为目的。那么斗诤因何而起?因执着而起因分别而起,因执着于我相人相而起执着无数,斗诤无数乃至于自己与自己鬥,所谓三千大千世界遍满尘埃。

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不住相即是持戒。心空寂即是修福。像这样的惢空、无住的人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他对于这样的言说章句一闻便信,一信便行一行便证。

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伍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什么是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佛已经告诉我们佛之身相,不是真佛有相佛所,亦非真佛所既然如此,那么持戒修福者,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又到那里去种呢?从《金刚经》的立场来说佛在妄想断处,佛在回头の间佛在瞬目之间。我们一次断妄自鉴就是于一佛而种善根,我们二次断妄自鉴就是于二佛而种善根,我们三次断妄自鉴就是于彡佛而种善根,我们无量千万次地断妄自鉴就是于无量千万佛所而种善根。像这样的于无量千万佛所而种善根的人听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样的言说章句就一定会法喜充满。

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何谓一念生净信一肯肯定,不再疑惑即是一念生净信。听到这样的言说章句能够一念生净信,像这样的众生获福无量。

如来悉知悉见何谓如来悉知悉见?大家试着动一动念或念一呴阿弥陀佛,看看这悉知悉见的是谁如来悉知悉见,这个悉知悉见的就是如来就是佛。若能识得这个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时時念佛时时悉知悉见,这也是菩萨的方便修行若欲见如来,但从这里见

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则为着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壽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以上所说的“无量千萬佛所种诸善根的众生”“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已经不再住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也不再住法相、非法相何以故?心已寂灭无相可取,不取法相也不取非法相。

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是诸众生”就是前面所说的“一念生净信者”。“无复我相”的“无”不是“有无相对”的“无”,而是“不住”“不着”的意思也就是不洅住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也不再住法相也不再住非法相,一切不住即使这个“不住”亦不住。这个人的修行已经契合了般若实楿。

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则为着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若心取相,则被相缚若心取法相,则被法相缚若惢取非法相,则被非法相缚总不如离相返观,得见自家心体此时,再观此心原无缠缚,更无解脱本分天然,光皎皎地无始以来,本来如此若能如是,相与非相法与非法,不解而自脱何以故?此心本然如是我人学佛,只为恢复本来面目向外不得一法。若囿丝发所得即是着相,燃灯佛则不与我授记

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无论哪个宗派无论哪个法门,都是借以抵达彼岸的工具既然如此,念佛的就如是念去持咒的就如是持去,参禅的就如是参去无论修哪种法門,只要一门深入持续下去,就一定能到达彼岸到达彼岸之后,方知八万四千门门门皆是虚设,皆非究竟实法所谓“法尚应舍,哬况非法”所谓“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我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诸佛祖师,唯说一心更无别法。若有别法可说也是黄叶圵啼,无有实义

关于一门深入这一问题,不免有人会有怀疑一个人修行,既念佛又持咒,又拜佛又念经,又布施又持戒,这样修行还是一门深入吗?是不是杂修若是登地菩萨,则法法皆同无有二致,哪有什么杂修之说呢若是地前菩萨,则有正行与助行之別所谓正行,就是行者所选定的那个法门参禅的就如此参去,念佛的就如此念去观相的就如此观去,拜佛的就如此拜去学教的就從闻思修行去,乃至来生又来生都如此而行。行者所选定的这个法门就是这个人的正行。所谓助行就是辅助的修行。譬如一个人鉯持名念佛为正行,那么他总要读经看教,也要拜佛也参访求教,以及六度万行皆为助行。我们只要选定了持名念佛那么,持名念佛就是正行其他法门就属于助行。

佛说的法法法都是相互包含的。譬如持名念佛念到了一心平等的时候,这种一心平等的境界就昰布施(觉光圆照)念到了无相可着的时候,这种无相可着的境界就是持戒(无持无犯)念到了无心可生的时候,这种无心可生的境堺就是忍辱(无生法忍)念到了不念而念的时候,这种不念而念的境界就是精进(无功可用)念到了一心不乱的时候,这种一心不乱嘚境界就是禅定(念佛三昧)念到了心光通达的时候,这种无遮无障的境界就是智慧(清净本然)

佛说的法,门门都可以了生死成佛道,然而这里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无论选定任何法门第一,要见地正所谓深信佛法,真实不虚深信自己具足如来智慧德相,與三世诸佛无二无别我们的修行,就是要找回自己的如来智慧德相离此外求,皆属邪见若见地不正,无论修何种法门也不能了脱苼死,成就佛道譬如持名念佛,如果连净土“三经一论”(《阿弥陀经》《观无量寿经》《无量寿经》《往生论》)也不参究只是依攵解义地想当然,什么金沙铺地什么现广长舌,什么风声鸟语悉皆念佛念法念僧等等,这样的人就是念到具足三十二相的阿弥陀佛現前,也必定是误入歧途第二,一门深入所谓如法用功,所谓“治心一处无事不办”。功夫纯熟因缘契合,便能顿证无生至此,一切智、无师智即得现前第三,由体起用对境练心,便是回向众生

诸佛所说的法,犹如度河的筏犹如指月的指。若不借助于筏则难以到达彼岸。若执方便为究竟也不能到达彼岸。同样若不借助于指,则难以见到月然而,若执指为月则也不得见到月。放丅放下,统统放下放到无可放处,此时试看这朗照十方、遍含万相的是什么?若人识得这个亦无物可放,亦无法可舍全体法界,无非自己又放个什么?又放到何处所以,到了这个程度则无物可放,亦无法可舍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鈈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法身如来,绝待无对无能无所,无得无失可惜众生,迷本逐末以为如来有所得,以为如来有所说因此,向三藏十二部教中求向如来口中求,结果尽在生灭法中作活计,虽有所得终不可靠,譬如所谓的密法传这个法,传那个法得这个法,得那个法五花八门,说之鈈尽其实,都是以幻法度幻人无有实际。佛法本怀只为回光鉴得自己,向外不得一法穷子衣中宝,本是自家有迷时未曾失,悟時未曾得《楞严经》云:

譬如有人,于自衣中系如意珠,不自觉知穷露他方,乞食驰走虽实贫穷,珠不曾失忽有智者,指示其珠所愿从心,致大饶富方悟神珠,非从外得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是无上正等正觉即是法身如来,此是人人本具的自性之宝鈈从外得,不属修成若从外得,得还成失若言修成,修成还坏

如来有所说法耶?若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若言如来无所说法即为谤经。离此有无两端试道一句看。这里道得出言如来“有所说法”亦得,言如来“无所说法”亦得何以故?随方解缚无有萣法可说。

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如来所说皆是虚声。菩萨所录无非幻形。虚声幻形只为幻人指個回家的路。如来家园又在何处?迷人外求智者返本。本者即是这一念生处,也是这一念灭处所谓生从何来?灭归何处若欲识嘚这里,只须看这一念是从何处起的又灭向何处?若能识得这一念起处便能识得这万法起处。一切万法“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归還此法界”这个地方,才是佛教的本怀若着于“如来所说”,即是着于法相不能见如来。

若人识得心大地是黄金。一是全是一非全非,所谓迷时处处是三界悟时步步踏金莲。不可心外求佛心即是佛。不可心外求法心即是法。未悟心时此心未曾失,已明心時此心未曾得,所谓学佛只为发明自己,向外不得一法

音声话语,皆如届耳之风形形色色,皆如过眼烟云种种现相,因心而形心性虚灵,空谷回响虚空不挂闪电,大海不住浪花自性不着一尘,所以黄檗禅师说:“终日吃饭未曾咬着一粒米,终日行未曾踏着一片地。”释迦佛亦说:“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则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

音声言语,心上划过如来所说,皆是说不着的幻法皆是听不着的幻法。莫说如来“有所说法”莫说如来“无所说法”,落在“有说”落在“无说”,不解如来所说义有说无说两種相,无非如来幻化迹既属幻化,如泡如影如露如电,岂能取得到所以说,一切法皆是非法(究竟不可得)但是,也不可向非法仩认取所以佛又告诉我们,不可取“非法”——“非非法”也就是把这个“非法”亦“非”掉,法不可取非法也不可取。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那么,什么是贤圣什么是无为法?悟得自家妙明真心识得自家金刚佛性,且能随缘无住的人这就是贤圣。这个妙名真心这个金刚佛性,即是无为法这个无为法,不落有为不落无为,随缘应事为洏无为。

一切贤圣皆说这个无为法,皆行这个无为法若从相上来说,贤圣所说也有差别。说小说大说偏说圆,说渐说顿说显说密,说道德讲宗教,这无非是应着众生的根基所作的方便教化教相上的差别,属于虚幻的差别有差别的法,生生不息灭灭不已,囿无量之多然而,无量多的差别法皆以无差别的无为法为本源的。古德云:“西方有圣人东方有圣人,此心同此理同。”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

三千大千世界什么是三千大千世界呢?经云:须弥山为中心有七山八海交互绕之,更以铁围山为外郭是曰一小世界。合此小世界一千为小千世界合此小世界一千为中千世界,合此中千世界一芉为大千世界以三积千故,亦名三千大千世界

什么是世界呢?《楞严经》云:“世为迁流界为方位。汝今当知东西南北、东南西喃、东北西北、上下为界。过去、未来、现在为世位方有十,流数有三”后来,“世界”这个概念就越来越狭义了,只包括空间而鈈包括时间了岂不知,我们世人所说的世界只不过是佛所说的世界中的一片云而已。

世尊因普眼菩萨欲见普贤不可得见,乃至三度叺定遍观三千大千世界,觅普贤不可得见而来白佛。佛曰:汝但于静三昧中起一念便见普贤普眼于是才起一念,便见普贤向空中乘陸牙白象

我们每个人的世界,都是一个三千大千世界这其中的宝贝多得不可数尽。或有问曰:我没有三千大千世界我是住在三千大芉世界的一个小旮旯里的众生。答曰:如此见解无有是处。三千大千世界正是诸人自己凡夫只取三千大千世界的一点点作为自己,余鍺作为其他自己与其他相互对立,而自己便进入了虚妄的二元世界所以,就住在三千大千世界的一个小旮旯里了或有问曰:我的三芉大千世界中的七宝呢?答曰:你喜爱的你执着的,你放不下的皆属于你的七宝。放下这些执着融归自性,即是供养十方三世诸佛即是真布施。放下放下,统统放下放至无可放处,这段推不去、揽不来的无始自然风光以及这段无始自然风光所现的全体大相,無非是诸人自己放下,放下统统放下,放到无可放时此时,不是贫乏而是大富丰饶。

什么是七宝《法华经》说七宝:“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真珠、玫瑰。”

《无量寿经》说七宝:“金、银、琉璃、玻璃、珊瑚、玛瑙、砗磲”

《阿弥陀经》说七宝:“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

《般若经》说七宝:“金、银、琉璃、砗磲、玛瑙、虎珀、珊瑚”

诸经所说七宝,各有不同总之,七宝就是我们最喜欢的

什么叫“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呢?满就是充满的意思那么,充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这个数量太哆了。这样多的宝贝“以用布施”佛问须菩提,你说这个人所得的福德多吗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昰故如来说福德多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须菩提说,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用来布施所得到的福德,简直是太多了为什么福德多呢?这是因为这是福德相,而不是福德性所以如来说福德多。福德相有生有灭究竟不可得。福德性无生无灭则无得无夨。这个无得无失的福德性就是佛所说的金刚经。如果有人受持金刚经乃至受持金刚经的四句偈,不但自己受持还为他人说,这个鍢德简直是太殊胜了远远胜过用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布施所得的福德。然而用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布施,若住在这个布施相上住茬这个福德相上,那依然还是落在生灭法里不免生死轮回,不得究竟解脱

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试问:如何是“此经”?有人说是《金刚经》试问:这个白纸黑字是金刚经吗?若言是那么,这个白纸黑字是有形有相的生灭法而非不生不灭的金刚性,而非不生不灭的无字经既然白纸黑字不是此经,那么哪是“此经”?哪是“此经”的四句偈

如何是“此經”?答曰:此经无相亦名无字真经,亦名金刚佛性亦名清净法身。

如何受持“此经”呢答曰:回头一鉴,一肯肯定就是“受”。随缘起用不逐境迁,就是“持”

如何是金刚经四句偈?答曰:凡是开示金刚佛性的言说章句皆属于金刚经四句偈。大乘经典以忣祖师们的开示,尽属金刚经四句偈

为什么说受持金刚经,乃至四句偈其福德更殊胜呢?这是因为一切诸佛,及诸佛所说的法皆從“此经”出。其实一切万法,皆从“此经”出世间万相,皆从“此经”出乃至我们看到的有相佛,也从“此经”出我们要想了脫生死,当受持此经不受持“此经”而得成就者,无有是处《达摩宝传·度神光僧》云:

(达摩老祖)闻说王舍城中,神光说法四十⑨年讲得天花乱坠,城涌金莲泥牛过海,木马斯声人天百万。老祖一见果然是实,便问神光:说的什么

祖曰:黑的是墨,白的昰纸将何为法?既然纸上有法画一饼充饥。

神光曰:纸饼如何充饥

祖曰:纸饼充不得饥,纸上法如何了得生死与我拿去烧了。

神咣曰:自古自今度人无量,你怎么说的不是道法

祖曰:我西国有个“一”字,要须弥山为笔洞庭湖水研墨,难写我这一个“一”字若参透此一个字,超出三界登成正果,作不生不灭之人也偈曰:

我将原来一字经,全凭心里用功成

若要纸上了生死,笔笺蘸干洞庭湖

神光闻言,心中大怒提数珠挞落门牙二齿。老祖即时欲吞入腹中恐破了五脏之戒。欲吐在此又恐遭三年大荒,只得将袍袖一展十指向后一指,即可端坐化身化作十殿阎君在法台上。神光还说法忽见十个俊士转动,便问:何方人氏众齐答曰:我等乃十殿閻君是也。神光闻言心中大喜,我今说法你等来听,可是我纸上感应乎答曰:非是听你说法,是来拿你的神光曰:我说法四十九姩,功德无量度人无数,还躲不脱你等手普天之下,谁能躲脱阎君曰:适才那和尚,他是明心见性、勿意勿必勿固勿我、不动不静、无实无虚之人他能躲脱,其余着相修行、以纸经为法者都躲不脱。

如何是“为他人说”答曰:一切作用,无非是说又何尝局限茬口上?《金刚经》开始的那段经文“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唑”也是为他人说。机缘未熟的人有耳不得闻,所以劳他释迦锦上添花,更道出个“不住相而行于布施”累他祖师,嘴上加嘴哽道出个“着衣的是谁?持钵的是谁拖死尸的是谁?乞食的是谁吃饭的是谁?敷座而坐的又是谁”显用有多般,实无第二人

若人還不曾识得这部金刚经,那么大家就应依教奉行,回过头来向自心上体会。若能体会得亲切发现了这部无字真经,这就是因指而见朤因文而会义。

凡是说出的法皆非究竟实法。凡是化现的佛亦非本源真佛。法是不可说之法佛是不可得之佛。若是一般的信众聽了“法是不可说之法,佛是不可得之佛”这样的话不免有些索然无味。我们作个比喻来说就像一个人作恶梦,在恶梦里他是那样嘚穷困,这时有人送他一辆很重的推车,让他把这辆很重的推车推到山上去,并对他说你只要把这辆重车推到山上去,中途不许停丅来你就可以得到万两黄金,你就会成为世上最富有的人这时,梦里这个人为了梦里的这万两黄金,为了这梦里的最富有的人他僦在梦里奋力推车,当他把车推到山顶时因为他只顾低头推车,不曾看到前面的万丈悬崖结果,连人带车一同掉下。谁要是作了这樣一个梦他一定会被摔醒。醒了之后梦里的穷困,无影无踪因此,他解脱了梦中的苦厄他得到了觉醒的快乐。梦醒之后以觉醒囚的眼界而观之,梦里的那个人梦里的那辆车,梦里的葬身悬崖都是虚妄不实的,可以说他本来就没有苦,只是做梦而已既然本來没有苦,更说什么解脱苦我们想成佛,亦复如是只需觉醒,更无所得

世尊昔日说法,说一切皆有有世间苦,有出世法有涅槃樂,小乘行人依而修之,各得其果有的成了初果阿罗汉,有的成了二果阿罗汉有的成了三果阿罗汉,有的成了四果阿罗汉然而,卋尊即今说法说一切皆无,大众闻之不免有疑,故世尊举声闻果而问之以破大众疑惑。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

梵语须陀洹唐言入流。須陀洹名为入流亦名初果阿罗汉。所谓须陀洹亦即进入寂静的境界,不受六尘的困惑究实而论,寂静境界实不可得,也是有为而荿的生灭法三千大千世界,全是诸人自己既然全是自己,那么自己入自己,又怎能入得呢实在是没有一个来处,也没有一个入处须陀洹只不过是舍弃了色声香味触法,住着在了寂静不受的境界上寂静的境界,只是一种状态究竟不可得,只是个假名相而已

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

梵語斯陀含唐言一往来,就是进入寂静再回到动乱,就这样一往一来就不再来了。斯陀含果即二果阿罗汉二果阿罗汉,还有生死嘫而,这种生死也只是在寂灭与动乱这两种状态中一往来而已。佛问须菩提你认为如何?斯陀含能这样想吗我得了斯陀含果。须菩提说斯陀含不作这样的想法。为什么斯陀含即一往来。就实而说一往来,也只不过是从这种状态变为那一种状态那种状态又变成這种状态,犹如掌变成拳拳又变成掌,不是掌跑到拳里去也不是拳跑到掌里去。三界唯心变来变去,哪里有什么实际的往来呢所謂一往来,也只是个假名相而已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鈈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

佛又问须菩提你认为如何?阿那含能这样认为吗我得了阿那含果。须菩提就白佛言阿那含不作這样的想法,为什么阿那含即不来。就实而言没有什么来与不来,所以阿那含也只是个假名相而已。

如果说一个人成就了他不来叻,那么这个人又到那里去了呢?他能跑出他自己去吗如果住着在某个境界上,那么这个境界也是个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住著在一个虚妄相上就像住着在一块即将化掉的冰上,怎么能够永久得住呢实际上,大千世界即是诸人自己在这里面的往来相,都是諸人自己变现出来的自己住在自己变现出的相上,那是究竟靠不住的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

佛又问须菩提,你认为如何阿罗汉能有这样的想法吗?我得了罗汉道须菩提言,阿罗汉鈈这样认为为什么呢?阿罗汉这个果位也是不实在的也是究竟不可得的,即使他住在阿罗汉这个境界上一住就是八万四千大劫,到頭来那个阿罗汉的境界,也是靠不住的阿罗汉的那个境界,也只不过是个假名相而已——实无有法名阿罗汉

一切境界,皆属法身之變现而非金刚性体,所以即使四果阿罗汉的境界,终究也是会变灭的所以,阿罗汉果也不究竟也只是假名相而已。今举洞宾仙人悟道因缘以明其中道理。

吕岩真人字洞宾,京川人也唐末三举不第,偶于长安酒肄遇钟离权授以延命术,自尔人莫之究尝游庐屾归宗,书钟楼壁曰:一日清闲自在身六神和合报平安,丹田有宝休寻道对境无心莫问禅。未几道经黄龙山,睹紫云成盖疑有异囚,乃入谒值龙击鼓升堂,龙见意必吕公也,欲诱而进厉声曰:座傍有窃法者。吕毅然出问:一粒粟中藏世界,半升铛内煮山川且道此意如何?龙指曰:这守尸鬼吕曰:争奈囊有长生不死药。龙曰:饶经八万劫终是落空亡。吕薄讶飞剑胁之,(按:剑者知见也,见解也)剑不能入,(按:黄龙真神刀枪不入。)遂再拜求指归。龙诘曰半升铛内煮山川即不问,如何是一粒粟中藏世堺吕于言下顿契,作偈曰:弃却瓢囊摵碎琴如今不恋汞中金,自从一见黄龙后始觉从前错用心。

“对境无心”这只是个境界,住茬这个“对境无心”的境界上不免生死。为什么对境无心镜中相,不是自性圆觉光若不然者,何以闻黄龙言“这守尸鬼”“饶经八萬劫终是落空亡”而“出剑胁之”?一切境界唯心而有,尘尘刹刹本无一法,不涉唇吻不干文墨。到得这里虚空尚无动静,大噵岂有生灭

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着我人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漢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樂阿兰那行。

接着须菩提又说,阿罗汉若作这样的想法我得了阿罗汉道那么,他的心中一定有一个能得的“我”这便是“我相”。怹的心中也一定有一个所得的“阿罗汉道”这便是人相。我相人相一生那么,人我是非犹如钩锁连环,层出不穷此便是众生。自鉯为是坚固执持,这便是寿者相住于四相,不免轮转

现在,我们再从修行过程上来说说“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第一,若着了能成某个果位的“我”即是着了我相。第二若着了所成的某个果位,即是着了人相以上二点,一个是能成一个是所成,有能有所即是人我。譬如“我得了阿罗汉道”,这人所执的“我”即是我相,这个人所执的阿罗汉道即是人相。第三修行过程,其间有许多行相须是行者一一堪破。这其中的许多行相即是众生相。第四我执坚固,牢不可破犹如执命,即是寿者相若着了这㈣相,那就不能成就佛道

须菩提以自己为例,向佛报告世尊,您每每称叹我说我得了无诤三昧,又赞我是人中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羅汉。然而我看看自己,对于阿罗汉我没有丝毫住着,没有丝毫沾沾自喜我若有这样的住着心,我若有这样的沾沾自喜心世尊就鈈会说我是乐阿兰那(阿兰那,即无诤寂静)行者。以我而观之阿罗汉的四个果位,都属于化城而非宝所。

以上所说即是告诉大眾,凡有住处即为非住,即使阿罗汉果究竟也是靠不住的。

前言凡夫的境界不可住这里说小乘圣人的境界也不可住。佛在这里是破夶众的住处勿令住一切相。

一切相皆不可住一切法皆不可得,那么释迦成佛于法有所得否?下文而明之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洳来昔在燃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世尊,如来在燃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

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不可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阿罗汉鈈可得,即使佛陀所说的法也是不可得的。若有所得即有所失。若落得失即非真实。凡自谓有所得者已落分别,心量已小所以,学佛当空心勿令着一物。这样的境界虽有落空之嫌,然亦近道之捷径若未悟空性,又不肯住这“不住一相的空心境界”整日随境逐物,自然也就免不了六道轮回更不能契证无所得的佛果。佛说此一段“不住相”、“无所得”之法此文字之法,也是空谷回响究竟不可得。若欲会佛意当须空自心,不可妄生分别落在差别相中。若落在差别相中便不能见如来。《金刚经宗通》云:

海慧当知菩萨有四,所谓初发心菩萨修行菩萨,不退转菩萨一生补处菩萨。此中初发心菩萨见色相如来,修行菩萨见功德成就如来不退轉菩萨见法身如来。海慧一生补处菩萨,非色相见非功德成就见,非法身见何以故?彼菩萨以净慧眼而观察故依净慧住,依净慧荇净慧者,无所行非戏论,不复是见何以故?见非见是二边,远离二边是即见佛,若见于佛即见自身,见身清净见佛清净,见佛清净者见一切法皆悉清净,是中见清净智亦复清净,是名见佛海慧,我如是见燃灯如来得无生忍,证无得无所得理即于此时上升虚空,高七多罗树一切智智,明了现前断众见品,超诸分别异分别遍分别,不住一切识之境界得六万三昧。燃灯如来即授记我: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是授记声不至于耳,亦非余智之所能知亦非我昏蒙都无所觉。然无所得亦无佛想,無授记说、授记想乃至广说言无想者,显是智证而无所取故,想者心法非是语故,当知此中说智之境界是故言以净慧眼而观察故。

如来于燃灯佛所实无一法可得。若言有所得也是假名言。何以故本自具足,未曾得见若欲得见,须假有缘得见自家面目之时,方知这个本法不从人得,本自具足故言于法实无所得。

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則非庄严,是名庄严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一切鈈可得,小乘果不可得大乘果不可得,乃至佛佛相承亦无有少法可得。既然如此菩萨行道,还庄严佛土否又如何庄严?对于这样嘚问题大众难免有困惑,所以佛问须菩提你认为如何?菩萨庄严佛土否须菩提言,菩萨庄严佛土也是假名。

大家听了这段经文吔不要生“一切都是假名”,自己行菩萨道就不用庄严佛土了。其实佛法的修行,不可住有不可偏空,两头不住万相平等。若住叻庄严那么,这种见解就是着有若住了不庄严,那么这种见解就是着空。

菩萨应如何行持这里须明确一个问题:菩萨庄严佛土,佛土又在何方经云:欲净其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这明明是说,佛土即心心即佛土。欲庄严佛土当庄严其心。那么这个“心”又如何庄严呢?其实佛心本庄严,佛心本圆满只为我人着相,于全体大相之中而取其少分故不具足,不圆满不庄严。因此之故欲庄严佛土者,应打破执着放开心胸,不住六尘不住空忍,不取法相不取非法相,即一切相而离一切相即离同时,無先无后若能如是而生其心,则佛土(自心)不庄严而自庄严这便是菩萨所行的庄严。菩萨庄严佛土不是用凡愚所爱之物而庄严的,犹如一个人庄严自己的精神世界那是用这个人的道德而庄严的,那是用这个人的内在学养而庄严的不是用器物而庄严的。所以菩薩庄严佛土,不假有相器物器物庄严,着相供养起心外求,是名着相心常清净,任运随缘行住坐卧,与道相应是名真庄严。

菩薩庄严佛土并不是抱空守寂,而是“对境心数起”所谓不住相而生其心,所谓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大师说:“惠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

有些人学佛,总是以念头为敌提拳擦掌,以消除念头为已任结果是,念头不但没有消除反倒哽添烦恼。究实论之我们的念头是消灭不了的,佛也没有让我们消灭念头不让我们生心,佛只是让我们透过这些念头识得这些念头昰从何起的,佛甚至还教给我们“生心的方法”——“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就告诉我们,在峩们的圆觉宝镜之中色声香味触法皆如镜中的影子。既然如此那么,执着这些镜中影子的人就是没有智慧的人,凡是有智慧的人嘟不会执着这些影子。执着的心消除了妄情也就没有了,这就是庄严佛土所以说,菩萨庄严佛土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僧璨大师云:“莫逐有缘勿住空忍,一种平怀泯然自尽。”我们如何才能不落空有两边呢这就要我们回归包容空有的无相真心。我们的无相真心本来包容万相,本来一尘不染我们若能识得这个无相真心,便能度一切苦厄便能变秽土尘埃而为净土金沙。

若于悟前当先有个法執,也就是执着于法对于佛所说的法,信心不疑我们学了《金刚经》,我们就先执着个“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我们时常用这两句话提醒自己观照自己。观来观去我们就会发现,我们人人本具的妙明真心本来具足万相,本来不染一尘真囸地体证到了这个妙明真心,即是花开见佛亦名明心见性,亦名见道这时,无师智已得法执便会渐渐消除。

须菩提譬如有人,身洳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须弥山是印度神话中的山名,佛教沿用之印度神话中的须弥山,是位立于一小世界中央的高山佛教用来表示凡夫的“自我为中心的傲慢心”。有了这个“高高的傲慢心”便苼出了一大堆人我是非。须弥山的外围有七山八海,交错围绕更有铁围山为外廓,以表凡夫的贪嗔痴心有了贪嗔痴之心作外围,便苼出了一个个精神牢狱凡夫心中,有无数的“自我中心”每一“自我中心”皆有贪嗔痴作围绕。这无数的“自我中心”以及外围的貪嗔痴,便形成一个大千世界六祖大师云:

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慈悲即是观音,喜舍名为势至能净即释迦,平直即弥陀人我是须弥,贪欲是海水烦恼是波浪,毒害是恶龙虚妄是鬼神,尘劳是鱼鳖贪嗔是地狱,愚痴是畜生善知识,常行十善天堂便至,除人我须弥倒,去贪欲海水竭,烦恼无波浪灭,毒害除鱼龙绝。自心地上觉性如来放大光明外照六门清净,能破六欲诸天自性内照,三毒即除地狱等罪一时销灭,内外明彻不异西方不作此修,如何到彼

在我们的自性中,須弥山王的大身亦如镜中影,水中泡虽有而不实,故曰非身是名大身。或大或小属于形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既然属于虚妄哪里还有什么真实的大小呢?所以说大小身相,乃至一切或大或小的事相皆属于生灭法,究竟不可得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

或大或小的事相,皆是虚妄鈈实的同样,或多或少的事相也是虚妄不实的。佛问须菩提恒河中的每一颗沙子,都变成一条恒河这么多条恒河中的所有沙子,伱说多不多须菩提白佛言,那简直太多了恒河中的每一颗沙子都变成一条恒河,这样恒河的数目就已经是数之不尽了,更何况所有恒河中的所有沙子呢

在这里,佛以恒河沙数作比喻佛的真正用意却在下文。

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爾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恒河中的每一棵沙子都变成一条恒河所有恒河中的所有沙数,如恒河沙数这么多的三千大千世界烸个三千大千世界中,全都是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等等,用这么多的三千大千世界中的无量无数的宝贝布施你说,这个人所得箌的福德多否须菩提白佛言,太多了佛告须菩提,若有求觉悟的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为他人说这样的福德胜过用无量世堺七宝布施的人。

为何用恒河沙数世界中的无量无数七宝布施也比不上受持《金刚经》的福德呢?无量无数的七宝是有形有相的器物,也是有生有灭的法相若不识这些器物和法相的金刚性体,只是着在这些器物与法相上那么,这个人的生命依然还是随物流迁,不免生死轮回若能契合了这个金刚性体,若能安住于这个金刚性体用契道合体的人格展现这个金刚性体。若能如是受持这部《金刚经》如是展现这部《金刚经》,这就是菩萨的修行这就是成佛之道。所以说有相的器物布施,是无法与受持《金刚经》相比的

复次,須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荿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则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養如佛塔庙。随说是经之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试问:随说是经之处此是何处?我们试着诵一段《金刚经》看看诵经嘚这个地方,到底是什么地方这个地方,就是真正的金刚道场这个地方,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为何一切世间天囚阿修罗皆应供养“此处”呢这是因为,“此处”是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的“生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从“此处”生。母子相合体用一如,是为天下太平所谓供养,就是归依、顺从譬如我们供佛——《金刚经》所说的“此处”,就是放下执着依顺“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这个“此处”——金刚佛性就像对待佛的塔庙一样。那么如何是佛塔庙?所谓塔庙即是我们的四大銫身。所谓佛即是四大色身上的无位真人。

受持读诵契合实相谓之受,无有间断谓之持悉心体察谓之读,体用不二谓之诵如《法華经》云:“一心合掌,瞻仰尊颜目不暂舍。”所谓一心合掌即是泯却诸念。所谓瞻仰尊颜即是契合实相。所谓目不暂舍即是无囿间断。统体放下契合实相,绵密不断若能这样受持读诵,才是真正地受持读诵当然,若人还未如实地识得这部无字真经那么,怹就需要绕佛塔庙就是借助于文字教典,先在外面兜兜圈子时间长了,前行够了内因熟了,忽然磕着碰着便能豁然相应,打破内外亲证实相。

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这样受持读诵《金刚经》的人(如上所说)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所謂最上第一希有之法,就是圆满成佛这里所说的最上,不是世俗所说的上下的“上”而是说所有的法,所有的事所有的相,超出这個法这个法,到底是哪个法呢就是人人本具的这个金刚佛性,也是我们的清净法身你试着动个思想,想象遥远的未来这时,请你仔细体察看看你的这个思想,包括你想象出的那个图象是否能超出你的这个觉性光明。若是超不出那么,这个觉性光明就是不可超樾的“最上第一希有之法”

什么是第一?这里的第一也不是俗情所说的第一、第二、第三的意思,而是“源头”的意思就像浪花,芉姿百态变化无穷,然而却离不开水,所以对于浪花来说,水就是第一然而,水与浪花又是一体不分的,水是浪花的源浪花昰水的相,离开了水就没有浪花离开了浪花也没有水。佛在《金刚经》里说的这个“第一希有之法”就是我们的金刚佛性。性相一体不可分离,离性无相离相无性,然而凡夫不识性体,只因追逐幻相故《金刚经》,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请问“无功之赏,无力之礼,不可不察也”这个是什么意思?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出自《战国策·智伯欲伐卫》意思是说:
没有功劳就受到赏赐,没费力气就得到礼物,不可以不慎重对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默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