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两会的主要内容有人提抗日神剧吗

电视剧的商品性与艺术性并非是水火不容的,遵从市场法则不一定就要抛弃电视剧的艺术价值和追求,好的电视剧都是将艺术性与商品性融合在一起,而烂剧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完全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艺术品位的产物。
前几天,全国政协委员、洛阳师范学院院长梁留科对电视剧发表了一点有趣的看法,他认为,年轻人喜欢看韩剧、美剧,在观看过程中也会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像一些女生喜欢学韩剧女主角任性撒娇;男生看美剧出现个人英雄主义情结,好斗冲动。大家要多注意。这让人想起中国的老话: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这句话也让我们思考另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中国的年轻人喜欢看美剧和韩剧呢?有个答案我想会有不少人认同,就是我们的国产剧不好看。然而就那些一眼就能看出来的大烂剧,集数还特别多,收视率还特别高。后来了解一点行内信息,为了广告,为了长时间地占据电视荧屏,很多剧集被疯狂地注水,而高收视率,也不都是真的。
近期,收视率话题更成了全国两会的热点,包括欧阳常林、张国立、张泽群等代表委员都纷纷向收视率“开炮”。
先看看全国政协委员张国立的态度。3月9日上午,在全国政协文艺界别小组讨论会上,政协委员张国立抨击电视收视率造假、电视庸俗化、雷同化等不正常现象。“现在收视率已经假到都可以用钱买了,这个风目前愈演愈烈。”张国立说,现在收视率造假已经不是个人的行为,都是在和一些机构联合起来做。另外,对于电视荧屏上一些抗日“神剧”出现手撕鬼子等画面、选秀节目多的问题,张国立表示,因为“简单,不犯错误,收视率还高”。此前一天,央视主持人张泽群也毫不讳言:“你会相信没有人拿钱去买收视率吗?不管你信不信,我相信有,也听说过。收视率目前已经被污染。”
怎么个造假法呢?对于这样的问题,前湖南卫视“掌门人”、全国政协委员欧阳常林肯定是有发言权的,他表示:“现在很多电视台存在收视率造假现象,比如一个制作公司,要卖一个节目给电视台,找了很多广告商,要和电视台签对口协议,协议包括收视率要达到的指标,这中间就有专门搞收视率的公司来做这个事情,收视率造假也严重影响了媒体的公信力。”收视率造假,有时假到超出常识的地步了。据报道,去年2月11日,全国33城市收视数据显示,当天全国整体收视率超过40%,从理论上来说,这个收视数据可以理解为“马路上已经没有人”。
那么收视率这玩意有什么用呢?在电视行业多年的全国政协委员程蔚东解读说:“收视率调查数据主要被用于媒体研究以及对商业公司是否针对该节目投放广告提供参考依据,尤其是后一项,作为商家决定是否投放广告的唯一依据,决定了电视台的商业收益甚至一个节目的生死。”
谈收视率,就不得不提一家机构,索福瑞。程蔚东说:“我记得,以前我国有AGB尼尔森和央视索福瑞两家专业收视率调查公司,有时候即使是同一地区同一时段同一部电视剧,两家公司提供的收视率数据也不同。现在却只有索福瑞一家数据,权威是权威了,但究竟可信不可信,不好说。关键现在连一个专门监管收视率调查的机构都没有。”据新闻介绍,索福瑞的主要调查方式,是通过样本户家中安装收视测量仪,从而进行数据化分析统计。
介绍,全国目前只有1万个左右的收视调查仪,而像北京这样的收视比重居前三的特大城市,收视样本户却仅有1259个。这个样本数量实在是太小了。除此之外,还有张泽群所说的样本污染,目前,所谓专业收视公司控制收视率的主要手段,是通过不正当手段来获取样本户信息,进而通过拜访、送礼等方式“收买”样本户。为的就是让他们锁定某频道。因此,业内也一直呼吁应大幅度增加样本户数量,从而有效减低收视率造假的概率。
当非正常竞争如火如荼的时候,正常的竞争—电视剧本身却未见起色,倒有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剧集变得越来越长了。一位业内人士透露,这是因为广告商更青睐集数多的电视剧,长了才有收视率,才能保证广告收益;而剧集太短则不易留住观众,自然也不会获得广告“金主”的青睐。于是我们看到国产电视剧基本情况是40集起。
当然,仅仅炮轰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解决这个问题。最重要的手段自然是法律,张国立认为,出现这些问题都是由于法律意识淡薄造成的,所以一定要全面依法治国,引导大家树立起法律观念。这个观点很对,但也很空泛。我们再看看有没有更具体的办法。《新闻晨报》
的文章给出了一个技术性解决手段:从行业的大趋势来看,电视收视率只是一个过渡性的数据体系。随着三网合一时代的到来以及交互性机顶盒的广泛应用,今后通过IP地址等手段,数据的搜集将会越来越便捷和客观,相信到了那天,目前神秘的收视数据将会公开、公平、公正,观众爱看什么节目、电视剧,一目了然。
最后,可能还需要指出一点,尽管我国目前的电视剧行业比较混乱,收视率造假、剧集掺水、情节雷人,但我们不能就此否认行业的市场化道路。换句话说,收视率并不是万恶之源,它只是在缺乏秩序的早期市场里的一个参照物而已。我们需要做的是通过法律和技术的手段为市场带来秩序,而不是远离市场。就像时评人朱四倍所言:应明确的是,电视剧的商品性与艺术性并非是水火不容的,遵从市场法则不一定就要抛弃电视剧的艺术价值和追求,好的电视剧都是将艺术性与商品性融合在一起,而烂剧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完全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艺术品位的产物。(本报评论员牛角)上海城市精神: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
您现在的位置: >
新媒看两会:不编、不演、不看!拒绝抗日神剧
  【新民网·最新报道】近日,政协委员、著名演员陈道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圈内一些演员的职业精神远不够,没有正确的职业观。演员自我要求必须严格。抗日“神剧”和伪历史剧都是他不会触碰的题材,因为牵扯到正确的历史观问题。
  点赞“明叔”!演员要有自我修养
  对于陈道明的观点,网友普遍表示支持。网友“抱着你”称:这才是老一辈艺术家,三观正!网友“徐研玲”则认为:一个敬业的演员才值得令人尊重,为他点赞!
  网友“斯皮尔博哥”分析称,“不拍神剧的陈道明照样出名。拍神剧的演员却都籍籍无名。”网友认为,一个演员要“红”,重要的是提升修养,而不是拍神剧。
  还有网友指出,演员一夜爆红,出场费令人咋舌,背后是影视行业管理不善。有网友吐槽:有些演员演技有点烂,表情有点“瘫”、片酬却拿到手软。是时候该管管。
  神剧曲解历史 更辱没先烈
  裤裆藏雷、手撕鬼子、徒手扔汽油桶……抗日神剧层出不穷,网友“夜空”认为,“爱国不应该用神剧体现。”这几乎成了网友对抗日神剧的一致共识。
  网友“zzy”更是直言不讳:“抗战神剧侮辱了观众的智商,更曲解了历史,辱没了先人!” 网友认为,先人浴血奋战换来的胜利被描绘得如此唾手可得,这是对历史的不负责。
  更有网友批评称,如此抗日神剧对社会影响十分恶劣。“当我们的孩子看了这样的剧,他们会怎样认识这段历史?”
  网友“从今往后”则表示,不能光让演员为神剧“背锅”。“资本、编剧、片方等等也都有关系。演员只是其中一环。”不少网友认为,抗日神剧频出是影视剧领域过度娱乐化的体现,应当有所整顿。
  不编不演不看 杜绝抗日神剧
  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但伟大的胜利是前辈用巨大的牺牲换来的,这是我们认识那段历史的基本理性。抗战历史是全民族共有的宝贵财富。不容许“神剧”一次又一次的恶意消费。这理应是我们的基本共识。
  总局不批神剧、编剧不写神剧、演员不演神剧、观众不看神剧……只有管理到位,全民合力,我们才能真正杜绝神剧,让抗日剧回归应有本色。
  神剧的出现不是一两天,这是产业浮躁所致,也是社会环境所致。如陈道明所说,尊重历史,还原历史,牢记历史,只有全社会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才能从根本上杜绝抗日神剧,还大众一个真实的历史。(新民网 卞英豪)
侬好上海由新民网出品微信号:helloshanghai2013
吃喝玩乐、上海故事、同城活动每天热爱上海多一点,加入小侬家族就对啦!
新民晚报官方微信微信号:xmwb1929
有用、有益、有趣
街谈巷议微信微信号:xinminwangshi
街头访谈,麻辣点评
说点什么吧……
新闻热词榜
数据加载中……
有人凌晨3点赶来只为见大长腿!
这里,有土生土长的本地上海人,有来自国内各地的新上海人,有不远万...
近日,全国人大代表赖小民表示,春节七天假期除去奔波往返的时间,实...
网上的捐款数额一直在刷新,短短2天已筹款37万多元,这大概是10...
汽车遥控钥匙作为连接车主与爱车之间的重要工具,无论实用性还是设计...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今年两会什么时候结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