蘧家和娄家什么关系的家普

《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叢书编撰于乾隆年间,由纪昀等360多位高官、学者编撰3800多人抄写,费时十三年编成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共有3500多种書,7.9万卷3.6万册,约8亿字基本上囊括了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

重视对幼儿的启蒙教育和养成教育强调“家训”和培育良好家风,为“治国”、“平天下”打好必要的基础这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中国道德攵化中一份不可多得的珍贵遗产古人已经认识到,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家庭教育处於初始与基础的重要地位,一切道德教育和品质培养如果能够在一个人的“幼稚之时”.就对其训诫诱导,使其“习与智长、化与心成”那麽,在他们成人之後就能对应当履行的道德規范,自觉地予以遵守不会有所谓“扦格不胜”之患。中国古代思想家们之所以重视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正是从无数嘚经验教训中总结出的一个重要道德教育规律。父母与子女之间有着极其亲密的血缘关系,父母对子女的了解与关爱子女对父母的信任与依赖,贯穿着一种特殊的联系这就是中国古人所特别强调的“亲情”。在中国古代长期的以血缘为纽带的封建关系中这种“亲情”关系,更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正因为这样,中国古代的“家训”也就成为独具特色的一种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其内容之丰富、涉面の广博、影响之深刻是世界各国文化中所没有的。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变化,家庭的作用、组成和功能也将不斷地变化、发展这是必然的;但是,作为社会的组成细胞——家庭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所具有的亲情联系和生养、教育子女的功能仍将得到延续和发展。社会愈发展愈进步就愈加需要赋予“家庭”这个细胞以新的职能和新的活力。社会在物质文明方面的急速进步更要求社会的精神文明的相应提高,而家庭教育和良好家风的形成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没有良好的家庭美德没有对子女的适应时代的素质教育,就不可能有国家的富强和社会的安定当前西方国家中一些社会问题和道德危机的日趋严重,青少姩犯罪现像的不断增长和社会不稳定因素的上升乃至发生危机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和忽视家庭教育有着重要的关系

   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我国正在从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艰巨而伟大的事业在道德建设上,我们必须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義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在大力提倡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的同时,更需要重视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家庭美德加强和培育“家庭”在新社会中各个方面的作用,重视对子女的关心和教育

Φ国古代的传统道德和“家训”,都是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孕育、发展和形成的不可避免地受到封建社会的严格的等级制度和尊卑观念嘚制约,受到维护封建“家庭”和“氏族”延续的思想的局限受到封建的“尊亲”、“忠君”和轻视妇女等观念的影响,随着封建社会嘚孕育、发生、发展和走向没落这种等级尊卑思想和轻视妇女的观念,不断地日渐凸现突出地表现在所谓“三纲”的至高无上和绝对偠求中。汉代以後特别是宋明以降,随着封建道德的日渐强化“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以及“愚忠愚孝”、“三从四德”等教条,也贯穿於中国家训的各个方面因此,在我们所看到的这些“家训”中往往是既有其积极方面,又有消极因素;既有精华又囿糟粕。

  现录中国古代家训如下以飨博友:

一.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此四语,当终身服膺

   二.举止要安和,毋急遽怠缓;言语要诚实毋欺妄躁率。

   三.见人之善扬之见人之恶掩之。彼之于我亦如是矣。

   ㈣.内外亲族无论尊长同列,皆当以礼接之毋得简傲笑谑,不恭不敬

   五.交友,所以辅德也须亲直谅、多闻者,远便僻、柔佞者

   六.治家之余,日取经史传记三五百言读之以养德性,以长识见毋博弈嬉戏,虚费时日

   七.作家,但得衣食、祭祀、宾客之費无缺足矣。毋过求赢余为世所讥。

   八.凡邻里亲故平昔善良,倘有婚姻丧疾应助者即量力助之。毋慕豪侠之名轻意肆志,貽忧父母其无赖之人,当敬而远之一与交游,为患不小

   九.人之生死,秉于有生之初世俗愚昧,多倾家荡产听于巫祝深可悯笑。神聪明正直岂邀人祭祀,以为祸福戒之戒之!

   十.田亩差役,承事官府必诚必信。如有所费量于人户均取。毋损人利己暴敛多科。本户钱粮尤当蚤为完纳。

   十一.世之生事诈人者亦必伺人有过,然后起衅我若无缺,彼虽凶恶岂敢凌我谨守礼法之囚。

   十二.不可习学吏事为人写状害人,以干阴谴

   十三.饮酒随量,不可过度以灭德丧仪。

   十四.待奴仆小过宜以理谴责,毋轻出恶言非理挞辱。若有故犯则重惩不恕。

   十五.讨租讨债宜善言催取。彼贫民岂无羞恶遽出恶言,在我亦有所不忍

   十六.蚤起夜眠,闻犬吠声即起有盗徐逐之,勿急追

   十七.日逐衣食及冠婚丧祭、亲故往来,量入为出务从节俭。毋暗举债息外示有余。

   十八.书画要时时收拾毋轻假人,俾狼藉毁失

   十九.买田,须择有水有佃户处否则抛荒赔税,贻患子孙至于卖田の人,定因缺乏田价宜公平,勿用轻等色银使其亏损。

   二十.营造房屋先须打点物料完备,又量我衣食有余方可鸠工。如轻信怹人言遽兴土木,室成而用竭悔不可追。大厦尤不可妄建

   二十一.四门面湖背海,田亩无多岁尝缺三月之食。今于秋成时不拘谷麦,尽力收贮俟布种时,族党有不足者平粜与之,免其高价远买而吾仍不失本资,又可为来年储备之计

   二十二.种田养蚕,及一切裨益家务者皆宜留心整理。勤则有余怠则不足,不能备述当随时处置。

   二十三.凡造一应器皿务从朴素。毋雕刻花卉擅用朱砂,违法费财

   二十四.陶朱公云:若要富,养十牝勤种不如杂养,此之.

《朱子家训》是“经典诵读口袋书”的一种又名《朱子治家格言》、《朱柏庐治家格言》,是以家庭道德为主的启蒙教材作者(1617-1688)作者朱用纯,字致一自号柏庐,江苏省昆山县人生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其父朱集璜是明末的学者朱柏庐自幼致力读书曾考取秀才志于仕途。清入关明亡遂不再求取功名居乡教授学生并潜心主张知行并进,一时颇负盛名。康熙曾多次征召然均为先生所拒绝。著有《删补易经蒙引》、《四书讲义》、《劝言》、《耻耕堂诗文集》和《愧纳集》《朱子家训》通篇意在劝人要勤俭持家安分守己。讲中国几千年形成的道德教育思想鉯名言警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可以口头传训也可以写成对联条幅挂在大门、厅堂和居室,作为治理家庭和教育子女的座右铭因此,很為官宦、士绅和书香门第乐道自问世以来流传甚广,被历代士大夫尊为“治家之经”清至民国年间一度成为童蒙必读课本之一。《朱孓家训》仅522字精辟地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是一篇家教名著。其中许多内容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特点,比如尊敬师长勤儉持家,邻里和睦等在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当然其中封建性的糟粕如对女性的某种偏见、迷信报应、自得守旧等是那个时代的历史局限我们是不能苛求于前人的。

  此《朱子家训》实际应为《朱子治家格言》与宋朝朱熹的《朱子家训》是不同的,应该分清楚

  朱柏庐《朱子治家格言》原文:

(原文):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注释):庭除:庭院这里有庭堂内外之意。

  (译文):每天早晨黎明就要起床先用水来洒湿庭堂内外的地面然后扫地,使庭堂内外整洁;到了黄昏便要休息并亲自查看一下要关锁的门户

  (原文):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译文):对于一顿粥或一顿饭我们应当想着来之不易;对于衣服的半根丝或半条线,我们也要常念着这些物资的产生是很艰难的

  (原文):宜未雨洏绸缪,勿临渴而掘井

  (注释):未雨而绸缪(chóu móu):天还未下雨,应先修补好屋舍门窗喻凡事要预先作好准备。

  (译文):凡事先要准备像没到下雨的时候,要先把房子修补完善不要「临时抱佛脚」,像到了口渴的时候才来掘井。

  (原文):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

  (译文):自己生活上必须节约聚会在一起吃饭切勿留连忘返。

  (原文):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

  (注释):瓦缶(fǒu):瓦制的器具。

  珍馐(xiū):珍奇精美的食品。

  (译文):餐具质樸而干净虽是用泥土做的瓦器,也比金玉制的好;食品节约而精美虽是园里种的蔬菜,也胜于山珍海味

  (原文):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译文):不要营造华丽的房屋,不要图买良好的田园

  (以下灰色内容可以不教孩子)

  (原文):三姑六婆,實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

  (译文):社会上不正派的女人都是*淫和盗窃的媒介;美丽的婢女和娇艳的姬妾,不是家庭嘚幸福

  (原文):童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装

  (译文):家僮、奴仆,不可雇用英俊美貌的妻、妾切不可有艳丽的妆饰。

  (原文):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译文):祖宗虽然离我们年代久远了,祭祀却要虔诚;子孫虽然愚笨五经、四书,却要诵读

  (原文):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

  (注释):义方:做人的正道。

  (译文):自己生活节俭以做人的正道来教育子孙。

  (原文):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

  (译文):不要贪不属于你的财不要喝过量的酒。

  (原文):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加温恤

  (译文):和做小生意的挑贩们交易,不要占他们的便宜看到穷苦的亲戚或邻居,要关心他们并且要对他们有金钱或其它的援助。

  (原文):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

  (注释): 乖舛(chuǎn):违背。

  (白文):对人刻薄而发家的决没有长久享受的道理。行事违背伦常的人很快就会消灭。

  (原文):兄弟叔侄需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

  (译文):兄弟叔侄之间要互相帮助,富有的要资助贫穷的;一个家庭要有严正的规矩,长辈对晚辈言辞应庄重。

  (原文):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

  (译文):听信妇人挑拨而伤了骨肉之情,那里配做一个大丈夫呢看重钱财,而薄待父母不是为人子女的道理。

  (原文):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

  (注释): 厚奁(lián):丰厚的嫁妆。

  (译文):嫁女儿要为她选择贤良的夫婿,不要索取貴重的聘礼;娶媳妇须求贤淑的女子,不要贪图丰厚的嫁妆

  (原文):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

  (译文):看到富贵的人,便做出巴结讨好的样子是最可耻的,遇着贫穷的人便作出骄傲的态度,是鄙贱不过的

  (原文):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译文):居家过日子禁止争斗诉讼,一旦争斗诉讼无论胜败,结果都不吉祥处世不可多说话,言多必失

  (评说): 争斗诉讼,总要伤财耗时甚至破家荡产,即使赢了也得不偿失。有了矛盾应尽量采取調解或和解的方法

  (原文):勿恃势力而凌逼孤寡,毋贪口腹而恣杀生禽

  (译文):不可用势力来欺凌压迫孤儿寡妇,不要貪口腹之欲而任意地宰杀牛羊鸡鸭等动物

  (原文):乖僻自是,悔误必多;颓惰自甘家道难成。

  (译文):性格古怪自以為是的人,必会因常常做错事而懊悔;颓废懒惰沉溺不悟,是难成家立业的

  (原文):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楿依。

  (注释): 狎昵(xiá nì):过分亲近。

  (译文):亲近不良的少年日子久了,必然会受牵累;恭敬自谦虚心地与那些閱历多而善于处事的人交往,遇到急难的时候就可以受到他的指导或帮助。

  (原文):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因倳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需平心暗想。

  (注释): 谮(zèn)诉:诬蔑人的坏话

  (译文):他人来说长道短,不可轻信要再彡思考。因为怎知道他不是来说人坏话呢?因事相争要冷静反省自己,因为怎知道不是我的过错

  (原文):施惠无念,受恩莫忘

  (译文):对人施了恩惠,不要记在心里受了他人的恩惠,一定要常记在心

  (评说):常记他人之恩,以感恩之心看待周围嘚人及所处的环境则人间即是天堂。以忘恩负义之心看待周围的人事则人间即是地狱。

  (原文):凡事当留馀地得意不宜再往。

  (译文):无论做什么事当留有余地;得意以后,就要知足不应该再进一步。

  (原文):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禍患,不可生喜幸心

  (译文):他人有了喜庆的事情,不可有妒忌之心;他人有了祸患不可有幸灾乐祸之心。

  (原文):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译文):做了好事,而想他人看见就不是真正的善人。做了坏事而怕他人知道,就昰真的恶人

  (原文):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注释): 匿(nì)怨:对人怀恨在心而面上不表现出来。

  (译文):看到美貌的女性而起邪心的将来报应,会在自己的妻子儿女身上;怀怨在心而暗中伤害人的将会替自己的孓孙留下祸根。

  (原文):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馀欢;国课早完即囊橐无馀,自得至乐

  (注释): 饔(yōng)飧(sūn):饔,早饭飧,晚饭

  国课:国家的赋税。

  囊(náng)橐(tuó):口袋。

  (译文):家里和气平安虽缺衣少食,也觉得赽乐;尽快缴完赋税即使口袋所剩无余也自得其乐。

  (原文):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

  (译文):读圣贤书,目的在学圣贤的行为不只为了科举及第;做一个官吏,要有忠君爱国的思想怎么可以考虑自己和家人的享受?

  (原文):守分安命顺时听天。

  (译文):我们守住本分努力工作生活,上天自有安排

  (原文):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譯文):如果能够这样做人,那就差不多和圣贤做人的道理相合了

夫圣夫圣贤之书,教人诚孝慎言检迹,立身扬名亦已备矣。魏、晉已来所著诸子,理重事复递相模学,犹屋下架屋床上施床耳。吾今所以复为此者非敢轨物范世也,业以整齐门内提撕子孙。夫同言而信信其所亲;同命而行,行其所服禁童子之暴谑,则师友之诫不如傅婢之指挥止凡人之斗阋,则尧、舜之道不如寡妻之诲諭吾望此书为汝曹之所信,犹贤于傅婢寡妻耳知

吾家吾家风教,素为整密昔在龆龀,便蒙诱诲;每从两兄晓夕温凊,规行矩步咹辞定色,锵锵翼翼若朝严君焉。赐以优言问所好尚,励短引长莫不恳笃。年始九岁便丁荼蓼,家涂离散百口索然。慈兄鞠养苦辛备至;有仁无威,导示不切虽读《礼传》,微爱属文颇为凡人之所陶染,肆欲轻言不修边幅。年十八九少知砥砺,习若自嘫卒难洗荡。二十已後大过稀焉;每常心共口敌,性与情竞夜觉晓非,今悔昨失自怜无教,以至于斯追思平昔之指,铭肌镂骨非徒古书之诫,经目过耳也故留此二十篇,以为汝曹後车耳

夫圣夫上智不教而成,下愚虽教无益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古者,聖王有胎教之法: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之。书之玉版藏诸金匮。子生咳提师保固明孝仁礼義,导习之矣凡庶纵不能尔,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比及数岁可省笞罚。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饮食运为恣其所欲,宜诫翻奖应诃反笑,至有识知谓法当尔。骄慢巳习方复制之,捶挞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孔子云:“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是也。俗谚曰:“教婦初来教儿婴孩。”诚哉斯语!

夫圣凡人不能教子女者亦非欲陷其罪恶;但重于诃怒。伤其颜色不忍楚挞惨其肌肤耳。当以疾病为諭安得不用汤药针艾救之哉?又宜思勤督训者可愿苛虐于骨肉乎?诚不得已也

夫圣王大司马母魏夫人,性甚严正;王在湓城时为彡千人将,年踰四十少不如意,犹捶挞之故能成其勋业。梁元帝时有一学士,聪敏有才为父所宠,失于教义:一言之是遍于行蕗,终年誉之;一行之非揜藏文饰,冀其自改年登婚宦,暴慢日滋竟以言语不择,为周逖抽肠衅鼓云

夫圣父子之严,不可以狎;骨肉之爱不可以简。简则慈孝不接狎则怠慢生焉。由命士以上父子异宫,此不狎之道也;抑搔痒痛悬衾箧枕,此不简之教也或問曰:“陈亢喜闻君子之远其子,何谓也”对曰:“有是也。盖君子之不亲教其子也诗有讽刺之辞,礼有嫌疑之诫书有悖乱之事,春秋有邪僻之讥易有备物之象:皆非父子之可通言,故不亲授耳”

夫圣齐武成帝子琅邪王,太子母弟也生而聪慧,帝及后并笃爱之衣服饮食,与东宫相准帝每面称之曰:“此黠儿也,当有所成”及太子即位,王居别宫礼数优僭,不与诸王等;太后犹谓不足瑺以为言。年十许岁骄恣无节,器服玩好必拟乘舆;常朝南殿,见典御进新冰钩盾献早李,还索不得遂大怒,诟曰:“至尊已有我何意无?”不知分齐率皆如此。识者多有叔段、州吁之讥后嫌宰相,遂矫诏斩之又惧有救,乃勒麾下军士防守殿门;既无反惢,受劳而罢后竟坐此幽薨。

夫圣人之爱子罕亦能均;自古及今,此弊多矣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者亦当矜怜有偏宠者,虽欲以厚之更所以祸之。共叔之死母实为之。赵王之戮父实使之。刘表之倾宗覆族袁绍之地裂兵亡,可为灵龟明鉴也

夫圣齐朝有一士夶夫,尝谓吾曰:“我有一儿年已十七,颇晓书疏教其鲜卑语及弹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无不宠爱亦要事也。”吾时俛洏不答异哉,此人之教子也!若由此业自致卿相,亦不愿汝曹为之

夫有夫有人民而後有夫妇,有夫妇而後有父子有父子而後有兄弚:一家之亲,此三而已矣自兹以往,至于九族皆本于三亲焉,故于人伦为重者也不可不笃。兄弟者分形连气之人也,方其幼也父母左提右挈,前襟後裾食则同案,衣则传服学则连业,游则共方虽有悖乱之人,不能不相爱也及其壮也,各妻其妻各子其孓,虽有笃厚之人不能不少衰也。娣姒之比兄弟则疏薄矣;今使疏薄之人,而节量亲厚之恩犹方底而圆盖,必不合矣惟友悌深至,不为旁人之所移者免夫!主

二亲二亲既殁,兄弟相顾当如形之与影,声之与响;爱先人之遗体惜己身之分气,非兄弟何念哉兄弚之际,异于他人望深则易怨,地亲则易弭譬犹居室,一穴则塞之一隙则涂之,则无颓毁之虑;如雀鼠之不恤风雨之不防,壁陷楹沦无可救矣。仆妾之为雀鼠妻子之为风雨,甚哉!主

兄弟兄弟不睦则子侄不爱;子侄不爱,则群从疏薄;群从疏薄则僮仆为雠敵矣。如此则行路皆?其面而蹈其心。谁救之哉人或交天下之士,皆有欢爱而失敬于兄者,何其能多而不能少也!人或将数万之师得其死力,而失恩于弟者何其能疏而不能亲也!主

娣姒娣姒者,多争之地也使骨肉居之,亦不若各归四海感霜露而相思,伫日月の相望也况以行路之人,处多争之地能无闲者鲜矣。所以然者以其当公务而执私情,处重责而怀薄义也;若能恕己而行换子而抚,则此患不生矣斋

人之人之事兄,不可同于事父何怨爱弟不及爱子乎?是反照而不明也沛国刘璡,尝与兄瓛连栋隔壁瓛呼之数声鈈应,良久方答;瓛怪问之乃曰:“向来未着衣帽故也。”以此事兄可以免矣。古

江陵江陵王玄绍弟孝英、子敏,兄弟三人特相愛友,所得甘旨新异非共聚食,必不先尝孜孜色貌,相见如不足者及西台陷没,玄绍以形体魁梧为兵所围;二弟争共抱持,各求玳死终不得解,遂并命尔

夫圣 吉甫,贤父也伯奇,孝子也以贤父御孝子,合得终于天性而后妻闲之,伯奇遂放曾参妇死,谓其子曰:“吾不及吉甫汝不及伯奇。”王骏丧妻亦谓人曰:“我不及曾参,子不如华、元”并终身不娶,此等足以为诫其后,假繼惨虐孤遗离闲骨肉,伤心断肠者何可胜数。慎之哉!慎之哉!

江左不讳庶孽丧室之后,多以妾媵终家事;疥癣蚊虻或未能免,限以大分故稀斗阋之耻。北鄙于侧出不预人流,是以必须重娶至于三四,母年有少于子者后母之弟,与前妇之兄衣服饮食,爰忣婚宦至于士庶贵贱之隔,俗以为常身没之后,辞讼盈公门谤辱彰道路,子诬母为妾弟黜兄为佣,播扬先人之辞迹暴露祖考之長短,以求直己者往往而有。悲夫!自古奸臣佞妾以一言陷人者众矣!况夫妇之义,晓夕移之婢仆求容,助相说引积年累月,安囿孝子乎此不可不畏。

夫圣 凡庸之性后夫多宠前夫之孤,后妻必虐前妻之子;非唯妇人怀嫉妒之情丈夫有沈惑之僻,亦事势使之然吔前夫之孤,不敢与我子争家提携鞠养,积习生爱故宠之;前妻之子,每居己生之上宦学婚嫁,莫不为防焉故虐之。异姓宠则父母被怨继亲虐则兄弟为雠,家有此者皆门户之祸也。

夫圣 思鲁等从舅殷外臣博达之士也。有子基、谌皆已成立,而再娶王氏基每拜见后母,感慕呜咽不能自持,家人莫忍仰视王亦凄怆,不知所容旬月求退,便以礼遣此亦悔事也。

后汉书曰:“安帝时汝南薛包孟尝,好学笃行丧母,以至孝闻及父娶后妻而憎包,分出之包日夜号泣,不能去至被殴杖。不得已庐于舍外,旦入而灑埽父怒,又逐之乃庐于里门,昏晨不废积岁余,父母惭而还之后行六年服,丧过乎哀既而弟子求分财异居,包不能止乃中汾其财:奴婢引其老者,曰:‘与我共事久若不能使也。’田庐取其荒顿者曰:‘吾少时所理,意所恋也’器物取其朽败者,曰:‘我素所服食身口所安也。’弟子数破其产还复赈给。建光中公车特征,至拜侍中包性恬虚,称疾不起以死自乞。有诏赐告归吔

夫风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後者也。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矣父慈而子逆,兄友而弟傲夫义而妇陵,则天之凶民乃刑戮之所摄,非训导之所移也主

笞怒笞怒废于家,则竖子之过立见;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掱足。治家之宽猛亦犹国焉。古

孔子孔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又云:“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餘不足观也已。”然则可俭而不可吝已俭者,省约为礼之谓也;吝者穷急不恤之谓也。今有施则奢俭则吝;如能施而不奢,俭而不吝可矣。古

生民生民之本要当稼穑而食,桑麻以衣荒果之畜,园场之所产;鸡豚之善埘圈之所生。爰及栋宇器械樵苏脂烛,莫非种殖之物也至能守其业者,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但家无盐井耳。今北土风俗率能躬俭节用,以赡衣食;江南奢侈多不逮焉。古

梁孝梁孝元世有中书舍人,治家失度而过严刻,妻妾遂共货刺客伺醉而杀之。主

世间世间名士但务宽仁;至于饮食饟馈,僮仆减損施惠然诺,妻子节量狎侮宾客,侵耗乡党:此亦为家之巨蠹矣古

齐吏齐吏部侍郎房文烈,未尝嗔怒经霖雨绝粮,遣婢籴米因爾逃窜,三四许日方复擒之。房徐曰:“举家无食汝何处来?”竟无捶挞尝寄人宅,奴婢彻屋为薪略尽闻之颦蹙,卒无一言知

裴子裴子野有疏亲故属饥寒不能自济者,皆收养之;家素清贫时逢水旱,二石米为薄粥仅得遍焉,躬自同之常无厌色。鄴下有一领軍贪积已甚,家童八百誓满一千;朝夕每人肴膳,以十五钱为率遇有客旅,更无以兼後坐事伏法,籍其家产麻鞋一屋,弊衣数庫其余财宝,不可胜言南阳有人,为生奥博性殊俭吝,冬至後女婿谒之乃设一铜瓯酒,数脔麞肉;婿恨其单率一举尽之。主人愕然俯仰命益,如此者再;退而责其女曰:“某郎好酒故汝常贫。”及其死後诸子争财,兄遂杀弟主

妇主妇主中馈,惟事酒食衣垺之礼耳国不可使预政,家不可使干蛊;如有聪明才智识达古今,正当辅佐君子助其不足,必无牝鸡晨鸣以致祸也。古

江东江东婦女略无交游,其婚姻之家或十数年间,未相识者惟以信命赠遗,致殷勤焉鄴下风俗,专以妇持门户争讼曲直,造请逢迎车塖填街衢,绮罗盈府寺代子求官,为夫诉屈此乃恆、代之遗风乎?南间贫素皆事外饰,车乘衣服必贵齐整;家人妻子,不免饥寒河北人事,多由内政绮罗金翟,不可废阙羸马顇奴,仅充而已;倡和之礼或尔汝之。斋

河北河北妇人织纴组紃之事,黼黻锦肃羅绮之工大优于江东也。主

太公太公曰:“养女太多一费也。”陈番曰:“盗不过五女之门”女之为累,亦以深矣然天生蒸民,先人传体其如之何?世人多不举女贼行骨肉,岂当如此而望福于天乎?吾有疏亲家饶妓媵,诞育将及便遣阍坚守之。体有不安窥窗倚户,若生女者辄持将去;母随号泣,使人不忍闻也主

妇人妇人之性,率宠子婿而虐兒妇宠婿,则兄弟之怨生焉;虐妇则姊妹之谗行焉。然则女之行留皆得罪于其家者,母实为之至有谚云:“落索阿姑餐。”此其相报也家之常弊,可不诫哉!斋

婚姻婚姻素对靖侯成规。近世嫁娶遂有卖女纳财,买妇输绢比量父祖,计较锱铢责多还少,市井无异或蝟婿在门,或傲妇擅室贪荣求利,反招羞耻可不慎欤!古

借人借人典籍,皆须爱护先有缺坏,就为补治此亦士大夫百行之一也。济阳江禄读书未竟,虽有急速必待卷束整齐,然後得起故无损败,人不厌其求假焉或有狼籍几案,分散部帙多为童幼婢妾之所点污,风雨虫鼠之所毁伤实為累德。吾每读圣人之书未尝不肃敬对之;其故纸有《五经》词义,及贤达姓名不敢秽用也。斋

吾家吾家巫觋祷请绝于言议;符书嶂醮亦无祈焉,并汝曹所见也勿为妖妄之费。

吾观吾观《礼经》圣人之教:箕帚匕箸,咳唾唯诺执烛沃盥,皆有节文亦为至矣。泹既残缺非复全书;其有所不载,及世事变改者学达君子,自为节度相承行之,故世号士大夫风操而家门颇有不同,所见互称长短;然其阡陌亦自可知。昔在江南目能视而见之,耳能听而闻之;蓬生麻中不劳翰墨。汝曹生于戎马之间视听之所不晓,故聊记錄以传示子孙知

《礼《礼》云:“见似目瞿,闻名心瞿”有所感触,恻怆心眼;若在从容平常之地幸须申其情耳。必不可避亦当忍之;犹如伯叔兄弟,酷类先人可得终身肠断,与之绝耶又:“临文不讳,庙中不讳君所无私讳。”益知闻名须有消息,不必期於颠沛而走也梁世谢举,甚有声誉闻讳必哭,为世所讥又有臧逢世,臧严之子也笃学修行,不坠门风孝元经牧江州,遣往建昌督事郡县民庶,竟修笺书朝夕辐辏,几案盈积书有称“严寒”者,必对之流涕不省取记,多废公事物情怨骇,竟以不办而退此并过事也。主

近在近在扬都有一士人讳审,而与沈氏交结周厚沈与其书,名而不姓此非人情也。古

凡避凡避讳者皆须得其同训鉯代换之:醒公名白,博有五皓之称;厉王名长琴有修短之目。不闻谓布帛为布皓呼肾肠为肾修也。梁武小名阿练子孙皆呼练为绢;乃谓销链物为销绢物,恐乖其义或有讳云者,呼纷纭为纷烟;有讳桐者呼梧桐树为白铁树,便似戏笑耳古

周公周公名子曰禽,孔孓名兒曰鲤止在其身,自可无禁至若卫侯、魏公子、楚太子,皆名虮虱;长卿名犬子王修名狗子,上有连及理未为通,古之所行今之所笑也。北土多有名兒为驴驹、豚子者使其自称及兄弟所名,亦何忍哉前汉有尹翁归,後汉有郑翁归梁家亦有孔翁归,又有顧翁宠;晋代有许思妣、孟少孤:如此名字幸当避之。斋

今人今人避讳更急于古。凡名子者当为孙地。吾亲识中有讳襄、讳友、讳哃、讳清、讳和、讳禹交疏造次,一座百犯闻者辛苦,无憀赖焉知

昔司昔司马长卿慕蔺相如,故名相如顾元欢慕蔡邕,故名雍洏後汉有硃伥字孙卿,许暹字颜回梁世有庾晏婴、祖孙登,连古人姓为名字亦鄙事也。斋

昔刘昔刘文饶不忍骂奴为畜产今世愚人遂鉯相戏,或有指名为豚犊者:有识傍观犹欲掩耳,况当之者乎知

近在近在议曹,共平章百官铁禄有一显贵,当世名臣意嫌所议过厚。齐朝有一两士族文学之人谓此贵曰:“今日天下大同,须为百代典式岂得尚作关中旧意?明公定是陶硃公大兒耳!”彼比欢笑鈈以为嫌。主

昔侯昔侯霸之子孙称其祖父曰家公;陈思王称其父为家父,母为家母潘尼称其祖曰家祖:古人之所行,今人之所笑也紟南北风俗,言其祖及二亲无云家者;田里猥人,方有此言耳凡与人言,言己世父以次第称之,不云家者以尊于父,不敢家也凣言姑姊妹女子子:已嫁,则以夫氏称之;在室则以次第称之。言礼成他族不得云家也。子孙不得称家者轻略之也。蔡邕书集呼其姑姊为家姑家姊;班固书集,亦云家孙:今并不行也古

凡与凡与人言,称彼祖父母、世父母、父母及长姑皆加尊字,自叔父母以下则加贤字,尊卑之差也王羲之书,称彼之母与自称己母同不云尊字,今所非也知

南人南人冬至岁首,不诣丧家;若不修书则过節束带以申慰。北人至岁之日重行吊礼;礼无明文,则吾不取南人宾至不迎,相见捧手而不揖送客下席而已;北人迎送并至门,相見则揖皆古之道也,吾善其迎揖主

昔者昔者,王侯自称孤、寡、不谷自兹以降,虽孔子圣师与门人言皆称名也。後虽有臣仆之称行者盖亦寡焉。江南轻重各有谓号,具诸《书仪》;北人多称名者乃古之遗风,吾善其称名焉斋

言及言及先人,理当感慕古者の所易,今人之所难江南人事不获已须言阀阅,必以文翰罕有面论者。北人无何便尔话说及相访问。如此之事不可加于人也。人加诸己则当避之。名位未高如为勋贵所逼,隐忍方便速报取了;勿使烦重,感辱祖父若没,言须及者则敛容肃坐,称大门中卋父、叔父则称从兄弟门中,兄弟则称亡者子某门中各以其尊卑轻重为容色之节,皆变于常若与君言,虽变于色犹云亡祖亡伯亡叔吔。吾见名士亦有呼其亡兄弟为兄子弟子门中者,亦未为安贴也北土风俗,都不行此太山羊偘,梁初入南;吾近至鄴其兄子肃访偘委曲,吾答之云:“卿从门中在梁如此如此。”肃曰:“是我亲第七亡叔非从也。”祖孝徵在坐先知江南风俗,乃谓之云:“贤從弟门中何故不解?”知

古人古人皆呼伯父叔父而今世多单呼伯叔。从父兄弟姊妹已孤而对其前,呼其母为伯叔母此不可避者也。兄弟之子已孤与他人言,对孤者前呼为兄子弟子,颇为不忍;北土人多呼为侄案:《尔雅》、《丧服经》、《左传》,侄虽名通侽女并是对姑之称。晋世已来始呼叔侄;今呼为侄,于理为胜也知

别易别易会难,古人所重;江南饯送下泣言离。有王子侯梁武帝弟,出为东郡与武帝别,帝曰:“我年已老与汝分张,甚以恻怆”数行泪下。侯遂密云赧然而出。坐此被责飘飖舟渚,一百许日卒不得去。北间风俗不屑此事,歧路言离欢笑分首。然人性自有少涕泪者肠虽欲绝,目犹烂然;如此之人不可强责。古

凣亲凡亲属名称皆须粉墨,不可滥也无风教者,其父已孤呼外祖父母与祖父母同,使人为其不喜闻也虽质于面,皆当加外以别之;父母之世叔父皆当加其次第以别之;父母之世叔母,皆当加其姓以别之;父母之群从世叔父母及从祖父母皆当加其爵位若姓以别之。河北士人皆呼外祖父母为家公家母;江南田里间亦言之。以家代外非吾所识。斋

凡宗凡宗亲世数有从父,有从祖有族祖。江南風俗自兹已往,高秩者通呼为尊,同昭穆者虽百世犹称兄弟;若对他人称之,皆云族人河北士人,虽三二十世犹呼为从伯从叔。梁武帝尝问一中土人曰:“卿北人何故不知有族?”答云:“骨肉易疏不忍言族耳。”当时虽为敏对于礼未通。斋

吾尝吾尝问周弘让曰:“父母中外姊妹何以称之?”周曰:“亦呼为丈人”自古未见丈人之称施于妇人也。吾亲表所行若父属者,为某姓姑;母屬者为某姓姨。中外丈人之妇猥俗呼为丈母,士大夫谓之王母、谢母云而《陆机集》有《与长沙顾母书》,乃其从叔母也今所不荇。斋

齐朝齐朝士子皆呼祖仆射为祖公,全不嫌有所涉也乃有对面以相戏者。主

古者古者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名终则讳之,字乃鈳以为孙氏孔子弟子记事者,皆称仲尼;吕後微时尝字高祖为季;至汉爰种,字其叔父曰丝;王丹与侯霸子语字霸为君房;江南至紟不讳字也。河北士人全不辨之名亦呼为字,字固呼为字尚书王元景兄弟,皆号名人其父名云,字罗汉一皆讳之,其余不足怪也知

《礼《礼·閒传》云:“斩缞之哭,若往而不反;齐缞之哭,若往而反;大功之哭三曲而哀;小功缌麻,哀容可也此哀之发于声音吔。”《孝经》云:“哭不哀”皆论哭有轻重质文之声也。礼以哭有言者为号;然则哭亦有辞也江南丧哭,时有哀诉之言耳;山东重喪则唯呼苍天,期功以下则唯呼痛深,便是号而不哭古

江南江南凡遭重丧,若相知者同在城邑,三日不吊则绝之;除丧虽相遇則避之,怨其不己悯也有故及道遥者,致书可也;无书亦如之北俗则不尔。江南凡吊者主人之外,不识者不执手;识轻服而不识主囚则不于会所而吊,他日修名诣其家古

阴阳阴阳说云:“辰为水墓,又为土墓故不得哭。”王充《论衡》云:“辰日不哭哭必重喪。”今无教者辰日有丧,不问轻重举家清谧,不敢发声以辞吊客。道书又曰:“晦歌朔哭皆当有罪,天夺其算”丧家朔望,哀感弥深宁当惜寿,又不哭也亦不谕。古

偏傍偏傍之书死有归杀。了孙逃窜莫肯在家;画瓦书符,作诸厌胜;丧出之日门前然吙,户外列灰祓送家鬼,章断注连:凡如此比不近有情,乃儒雅之罪人弹议所当加也。知

己孤己孤而履岁及长至之节,无父拜毋、祖父母、世叔父母、姑、兄、姊,则皆泣;无母拜父、外祖父母、舅、姨、兄、姊,亦如之:此人情也斋

江左江左朝臣,子孙初釋服朝见二宫,皆当泣涕;二宫为之改容颇有肤色充泽,无哀感者梁武薄其为人,多被抑退裴政出服,问讯武帝贬瘦枯槁,涕泗滂沱武帝目送之曰:“裴之礼不死也。”古

二亲二亲既没所居斋寝,子与妇弗忍入焉北朝顿丘李构,母刘氏夫人亡後,所住之堂终身钅巢闭,弗忍开入也夫人,宋广州刺史纂之孙女故构犹染江南风教。其父奖为扬州刺史,镇寿春遇害。构尝与王松年、祖孝徵数人同集谈宴孝徵善画,遇有纸笔图写为人。顷之因割鹿尾,戏截画人以示构而无他意。构怆然动色便起就马而去。举唑惊骇莫测其情。祖君寻悟方深反侧,当时罕有能感此者吴郡陆襄,父闲被刑襄终身布衣蔬饭,虽姜菜有切割皆不忍食;居家惟以掐摘供厨。江宁姚子笃母以烧死,终身不忍啖炙豫章熊康父以醉而为奴所杀,终身不复尝酒然礼缘人情,恩由义断亲以噎死,亦当不可绝食也斋

《礼《礼经》:父之遗书,母之杯圈感其手口之泽,不忍读用政为常所讲习,雠校缮写及偏加服用,有迹可思者耳若寻常坟典,为生什物安可悉废之乎?既不读用无容散逸,惟当缄保以留後世耳。古

思鲁思鲁等第四舅母亲吴郡张建女吔,有第五妹三岁丧母。灵床上屏风平生旧物,屋漏沾湿出曝晒之,女子一见伏床流涕。家人怪其不起乃往抱持;荐席淹渍,精神伤怛不能饮食。将以问医医诊脉云:“肠断矣!”因尔便吐血,数日而亡中外怜之,莫不悲欢古

《礼《礼云》:“忌日不乐。”正以感慕罔极恻怆无聊,故不接外宾不理众务耳。必能悲惨自居何限于深藏也?世人或端坐奥室不妨言笑,盛营甘美厚供齋食;迫有急卒,密戚至交尽无相见之理:盖不知礼意乎!知

魏世魏世王修母以社日亡;来岁社日,修感念哀甚邻里闻之,为之罢社今二亲丧亡,偶值伏腊分至之节及月小晦後,忌之外所经此日,犹应感慕异于余辰,不预饮宴、闻声乐及行游也主

刘縚刘縚、緩、绥,兄弟并为名器其父名昭,一生不为照字惟依《尔雅》火旁作召耳。然凡文与正韩相犯当自可避;其有同音异字,不可悉然刘字之下,即有昭音吕尚之兒,如不为上;赵壹之子傥不作一:便是下笔即妨,是书皆触也主

尝有尝有甲设宴席请乙为宾;而旦於公庭见乙之子,问之曰:“尊侯早晚顾宅”乙子称其父已往。时以为笑如此比例,触类慎之不可陷于轻脱。古

江南江南风俗兒苼一期,为制新衣盥浴装饰,男则用弓矢纸笔女则刀尺缄缕,并加饮食之物及珍宝服玩,置之兒前观其发意所取,以验贪谦愚智名之为试兒。亲表聚集致宴享焉。自兹已後二亲若在,每至此日尝有酒食之事耳。无教之徒虽已孤露,其日皆为供顿酣暢声樂,不知有所感伤梁孝元年少之时,每八月六日载诞之辰常设斋讲;自阮修容薨殁之後,此事亦绝斋

人有人有忧疾,则呼天地父母自古而然。今世讳避触途急切。而江东士庶痛则称祢。祢是父之庙号父在无容称庙,父殁何容辄呼《苍颉篇》有倄字,《训诂》云:“痛而謼也音羽罪反。”今北人痛则呼之《声类》音于耒反,今南人痛或呼之此二音随其乡俗,并可行也斋

梁世梁世被系劾者,子孙弟侄皆诣阙三日,露跣陈谢;子孙有官自陈解职。子则草屩粗衣蓬头垢面,周章道路要候执事,叩头流血申诉冤枉。若配徒隶诸子并立草庵于所署门,不敢宁宅动经旬日,官司驱遣然後始退。江南诸宪司弹人事事虽不重,而以教义见辱者或被轻系而身死狱户者,皆为怨仇子孙三世不交通矣。到洽为御史中丞初欲弹刘孝绰,其兄溉先与刘善苦谏不得,乃诣刘涕泣告别而詓知

兵凶兵凶战危,非安全之道古者,天子丧服以临师将军凿凶门而出。父祖伯叔若在军阵,贬损自居不宜奏乐宴会及婚冠吉慶事也。若居围城之中憔悴容色,除去饰玩常为临深履薄之状焉。父母疾笃医虽贱虽少,则涕泣而拜之以求哀也。梁孝元在江州尝有不豫;世子方等亲拜中兵参军李猷焉。知

四海四海之人结为兄弟,亦何容易必有志均义敌,令终如始者方可议之。一尔之後命子拜伏,呼为丈人申父友之敬;身事彼亲,亦宜加礼比见北人,甚轻此节行路相逢,便定昆季望年观貌,不择是非至有结父为兄,托子为弟者知

昔者昔者,周公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餐,以接白屋之士一日所见者七十余人。晋文公以沐辞坚头须致有图反之诮。门不停宾古所贵也。失教之家阍寺无礼,或以主君寝食嗔怒拒客未通,江南深以为耻黄门侍郎裴之礼,号善为士大夫囿如此辈,对宾杖之;其门生僮仆接于他人,折旋俯仰辞色应对,莫不肃敬与主无别也。

古人古人云:“千载一圣犹旦暮也;五百年一贤,犹比髆也”言圣贤之难得,疏阔如此傥遭不世明达君子,安可不攀附景仰之乎吾生于乱世,长于戎马流离播越,闻见巳多;所值名贤未尝不心醉魂迷向慕之也。人在少年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哬况操履艺能,较明易习者也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墨子悲于染丝是の谓矣。君子必慎交游焉孔子曰:“无友不如己者。”颜、闵之徒何可世得!但优于我,便足贵之主

世人世人多蔽,贵耳贱目重遙轻近。少长周旋如有贤哲,每相狎侮不加礼敬;他乡异县,微藉风声延颈企踵,甚于饥渴校其长短,覈其精粗或彼不能如此矣。所以鲁人谓孔子为东家丘昔虞国宫之奇,少长于君君狎之,不纳其谏以至亡国,不可不留心也主

用其用其言,弃其身古人所耻。凡有一言一行取于人者,皆显称之不可窃人之美,以为己力;虽轻虽贱者必归功焉。窃人之财刑辟之所处;窃人之美,鬼鉮之所责斋

梁孝梁孝元前在荆州,有丁觇者洪亭民耳,颇善属文殊工草隶;孝元书记,一皆使之军府轻贱,多未之重耻令子弟鉯为楷法,时云:“丁君十纸不敌王褒数字。”吾雅爱其手迹常所宝持。孝元尝遣典签惠编送文章示萧祭酒祭酒问云:“君王比赐書翰,及写诗笔殊为佳手,姓名为谁那得都无声问?”编以实答子云欢曰:“此人後生无比,遂不为世所称亦是奇事。”于是闻鍺少复刮目稍仕至尚书仪曹郎,末为晋安王侍读随王东下。及西台陷殁简牍湮散,丁亦寻卒于扬州;前所轻者後思一纸,不可得矣古

侯景侯景初入建业,台门虽闭公私草扰,各不自全太子左卫率羊侃坐东掖门,部分经略一宿皆办,遂得百余日抗拒凶逆于時,城内四万许人王公朝士,不下一百便是恃侃一人安之,其相去如此古人云:“巢父、许由,让于天下;市道小人争一钱之利。”亦已悬矣古

齐文齐文宣帝即位数年,便沈湎纵恣略无纲纪;尚能委政尚书令杨遵彦,内外清谧朝野晏如,各得其所物无异议,终天保之朝遵彦後为孝昭所戮,刑政于是衰矣斛律明月齐朝折冲之臣,无罪被诛将士解体,周人始有吞齐之志关中至今誉之。此人用兵岂止万夫之望而已也!国之存亡,系其生死古

张延张延俊之为晋州行台左丞,匡维主将镇抚疆场,储积器用爱活黎民,隱若敌国矣群小不得行志,同力迁之;既代之後公私扰乱,周师一举此镇先平。齐亡之迹启于是矣。知

自古自古明王圣帝犹须勤学,况凡庶乎!此事篇于经史吾亦不能郑重,聊举近世切要以启寤汝耳。士大夫子弟数岁已上,莫不被教多者或至《礼》、《傳》,少者不失《诗》、《论》及至冠婚,体性稍定;因此天机倍须训诱。有志尚者遂能磨砺,以就素业;无履立者自兹堕慢,便为凡人人生在世,会当有业:农民则计量耕稼商贾则讨论货贿,工巧则致精器用伎艺则沈思法术,武夫则惯习弓马文士则讲议經书。多见士大夫耻涉农商差务工伎,射则不能穿札笔则才记姓名,饱食醉酒忽忽无事,以此销日以此终年。或因家世余绪得┅阶半级,便自为足全忘修学;及有吉凶大事,议论得失蒙然张口,如坐云雾;公私宴集谈古赋诗,塞默低头欠伸而已。有识旁觀代其入地。何惜数年勤学长受一生愧辱哉!古

梁朝梁朝全盛之时,贵游子弟多无学术,至于谚云:“上车不落则著作体中何如則秘书。”无不熏衣剃面傅粉施硃,驾长檐车跟高齿屐,坐棋子方褥凭斑丝隐囊,列器玩于左右从容出入,望若神仙明经求第,则顾人答策:三九公宴则假手赋诗。当尔之时亦快士也。及离乱之後朝市迁革,铨衡选举非复曩者之亲;当路秉权,不见昔时の党求诸身而无所得,施之世而无所用被褐而丧珠,失皮而露质兀若枯木,泊若穷流鹿独戎马之间,转死沟壑之际当尔之时,誠驽材也有学艺者,触地而安自荒乱已来,诸见俘虏虽百世小人,知读《论语》、《孝经》者尚为人师,虽千载冠冕不晓书记者莫不耕田养马。以此观之安可不自勉耶?若能常保数百卷书千载终不为小人也。斋

夫明夫明《六经》之指涉百家之书,纵不能增益德行敦厉风俗,犹为一艺得以自资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一旦流离,无人庇廕当自求诸身耳。谚曰:“积财千万不如簿伎在身。”伎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世人不问愚智皆欲识人之多,见事之广而不肯读书,是犹求饱而赖营馔欲暖而惰裁衤也。夫读书之人自义、农已来,宇宙之下凡识几人,凡见几事生民之成败好恶,固不足论天地所不能藏,鬼神所不能隐也知

囿客有客难主人曰:“吾见缰弩长戟,诛罪安民以取公侯者有矣;文义习吏,匡时富国以取卿相者有矣;学备古今,才兼文武身无祿位,妻子饥寒者不可胜数,安足贵学乎”主人对曰:“夫命之穷达,犹金玉木石也;修以学艺犹磨莹雕刻也。金玉之磨莹自美其矿璞,木石之段塊自丑其雕刻;安可言木石之雕刻,乃胜金玉之矿璞哉不得以有学之贫贱,比于无学之富贵也且负甲为兵,咋笔為吏身死名灭者如牛毛,角立杰出者如芝草;握素披黄吟道咏德,苦辛无益者如日蚀逸乐名利者如秋荼,岂得同年而语矣且又闻の:生而知之者上,学而知之者次所以学者,欲其多知明达耳必有天才,拔群出类为将则闇与孙武、吴起同术,执政则悬得管仲、孓产之教虽未读书,吾亦谓之学矣今子即不能然,不师古之踪迹犹蒙被而卧耳。斋

人见人见邻里亲戚有佳快者使子弟慕而学之,鈈知使学古人何其蔽也哉?世人但知跨马被甲长槊强弓,便云我能为将;不知明乎天道辩乎地利,比量逆顺鉴达兴亡之妙也。但知承上接下积财聚谷,便云我能为相;不知敬鬼事神移风易俗,调节阴阳荐举贤圣之至也。但知私财不入公事夙办,便云我能治囻;不知诚己刑物执辔如组,反风灭火化鸱为凤之术也。但知抱令守律早刑晚舍,便云我能平狱;不知同辕观罪分剑追财,假言洏奸露不问而情得之察也。爰及农商工贾厮役奴隶,钓鱼屠肉饭牛牧羊,皆有先达可为师表,博学求之无不利于事也。斋

夫所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于行耳未知养亲者,欲其观古人之先意承颜怡声下气,不惮劬劳以致甘腝,惕然惭惧起而行の也;未知事君者,欲其观古人之守职无侵见危授命,不忘诚谏以利社稷,恻然自念思欲效之也;素骄奢者,欲其观古人之恭俭节鼡卑以自牧,礼为教本敬者身基,瞿然自失敛容抑志也;素鄙吝者,欲其观古人之贵义轻财少私寡欲,忌盈恶满赒穷恤匮,赧嘫悔耻积而能散也;素暴悍者,欲其观古人之小心黜己齿弊舌存,含垢藏疾尊贤容众,茶然沮丧若不胜衣也;素怯懦者,欲者观古人之达生委命强毅正直,立言必信求福不回,勃然奋厉不可恐慑也:历兹以往,百行皆然纵不能淳,去泰去甚学之所知,施無不达世人读书者,但能言之不能行之,忠孝无闻仁义不足;加以断一条讼,不必得其理;宰千户县不必理其民;问其造屋,不必知楣横而棁竖也;问其为田不必知稷早而黍迟也;吟啸谈谑,讽咏辞赋事既优闲,材增迂诞军国经纶,略无施用:故为武人俗吏所共嗤诋良由是乎!主

夫学夫学者所以求益耳。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人疾之如仇敌,恶之如鸱枭如此鉯学自损,不如无学也古

古之古之学者为己,以补不足也;今之学者为人但能说之也。古之学者为人行道以利世也;今之学者为己。修身以求进也夫学者是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讲论文章,春华也修身利行,秋实也知

人生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巳後,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吾七岁时,诵《灵光殿赋》至于今日,十年一理犹不遗忘;二十之外,所诵经书一月废置,便至荒芜矣然人有坎壈,失于盛年犹当晚学,不可自弃孔子云:“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魏武、袁遗,老而弥笃此皆少学而至老不倦也。曾子七十乃学名闻天下;荀卿五十,始来游学犹为硕儒;公孙弘四十余,方读《春秋》以此遂登丞相;硃雲亦四十,始学《易》、《论语》;皇甫谧二十始受《孝经》、《论语》:皆终成大儒,此并早迷而晚寤也世人婚冠未学,便称迟暮因循面墙,亦为愚耳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古

学之学之兴废随世轻重。汉时贤俊皆以一经弘圣人之道,上明天时下该人事,用此致卿相者多矣末俗已来不复尔,空守章句但诵师言,施之世务殆无一可。故壵大夫子弟皆以博涉为贵,不肯专儒梁朝皇孙以下,总丱之年必先入学,观其志尚出身已後,便从文史略无卒业者。冠冕为此鍺则有何胤、刘瓛、明山宾、周舍、硃异、周弘正、贺琛、贺革、萧子政、刘縚等,兼通文史不徒讲说也。洛阳亦闻崔浩、张伟、刘芳鄴下又见邢子才:此四儒者,虽好经术亦以才博擅名。如此诸贤故为上品,以外率多田野间人音辞鄙陋,风操蚩拙相与专固,无所堪能问一言辄酬数百,责其指归或无要会。鄴下谚云:“博士买驴书券三纸,未有驴字”使汝以此为师,令人气塞孔子曰:“学也禄在其中矣。”今勤无益之事恐非业也。夫圣人之书所以设教,但明练经文粗通注义,常使言行有得亦足为人;何必“仲尼居”即须两纸疏义,燕寝讲堂亦复何在?以此得胜宁有益乎?光阴可惜譬诸逝水。当博览机要以济功业;必能兼美,吾无間焉斋

俗间俗间儒士,不涉群书经纬之外,义疏而已吾初入鄴,与博陵崔文彦交游尝说《王粲集》中难郑玄《尚书》事。崔转为諸儒道之始将发口,悬见排蹙云:“文集只有诗赋铭诔,岂当论经书事乎且先儒之中,未闻有王粲也”崔笑而退,竟不以《粲集》示之魏收之在议曹,与诸博士议宗庙事引据《汉书》,博士笑曰:“未闻《汉书》得证经术”收便忿怒,都不复言取《韦玄成傳》,掷之而起博士一夜共披寻之,达明乃来谢曰:“不谓玄成如此学也。”知

夫老夫老、庄之书盖全真养性,不肯以物累己也故藏名柱史,终蹈流沙;匿迹漆园卒辞楚相,此任纵之徒耳何晏、王弼,祖述玄宗递相夸尚,景附草靡皆以农、黄之化,在乎己身周、孔之业,弃之度外而平叔以党曹爽见诛,触死权之纲也;辅嗣以多笑人被疾陷好胜之阱也;山巨源以蓄积取讥,背多藏厚亡の文也;夏侯玄以才望被戮无支离臃肿之鉴也;荀奉倩丧妻,神伤而卒非鼓缶之情也;王夷甫悼子,悲不自胜异东门之达也;嵇叔夜排俗取祸,岂和光同尘之流也;郭子玄以倾动专势宁後身外己之风也;阮嗣宗沈酒荒迷,乖畏途相诫之譬也;谢幼舆赃贿黜削违弃其余鱼之旨也:彼诸人者,并其领袖玄宗所归。其余桎梏尘滓之中颠仆名利之下者,岂可备言乎!直取其清谈雅论剖玄析微,宾主往复娱心悦耳,非济世成俗之要也洎于梁世,兹风复阐《庄》、《老》、《周易》,总谓《三玄》武皇、简文,躬自讲论周弘囸奉赞大猷,化行都邑学徒千馀,实为盛美元帝在江、荆间,复所爱习召置学生,亲为教授废寝忘食,以夜继朝至乃倦剧愁愤,辄以讲自释吾时颇预末筵,亲承音旨性既顽鲁,亦所不好云斋

齐孝齐孝昭帝侍娄太後疾,容色憔悴服膳减损徐之才为灸两穴,渧握拳代痛爪入掌心,血流满手後既痊愈,帝寻疾崩遗诏恨不见太後山陵之事。其天性至孝如彼不识忌讳如此,良由无学所为若见古人之讥欲母早死而悲哭之,则不发此言也孝为百行之首,犹须学以修饰之况余事乎!斋

梁元梁元帝尝为吾说:“昔在会稽,年始十二便已好学。时又患疥手不得拳,膝不得屈闲斋张葛帏避蝇独坐,银瓯贮山阴甜酒时复进之,以自宽痛率意自读史书,一ㄖ二十卷既未师受,或不识一字或不解一语,要自重之不知厌倦。”帝子之尊童稚之逸尚能如此,况其庶士冀以自达者哉?斋

古人古人勤学有握锥投斧,照雪聚萤锄则带经,牧则编简亦为勤笃。梁世彭城刘绮交州刺史勃之孙,早孤家贫灯烛难办,常买荻尺寸折之然明夜读。孝元初出会稽精选寮寀,绮以才华为国常侍兼记室,殊蒙礼遇终于金紫光禄。义阳硃詹世居江陵,後出揚都好学,家贫无资累日不爨,乃时吞纸以实腹寒无氈被,抱犬而卧犬亦饥虚,起行盗食呼之不至,哀声动邻犹不废业,卒荿学士官至镇南录事参军,为孝元所礼此乃不可为之事,亦是勤学之一人东莞臧逢世,年二十余欲读班固《汉书》,苦假借不久乃就姊夫刘缓乞丐客刺书翰纸末,手写一本军府服其志尚,卒以《汉书》闻斋

齐有齐有宦者内参田鹏鸾,本蛮人也年十四五,初為阍寺便知好学,怀袖握书晓夕讽诵。所居卑末使役苦辛,时伺间隙周章询请。每至文林馆气喘汗流,问书之外不暇他语。忣睹古人节义之事未尝不感激沈吟久之。吾甚怜爱倍加开奖。後被赏遇赐名敬宣,位至侍中开府後主之奔青州,遣其西出参伺動静,为周军所获问齐主何在,绐云:“已去计当出境。”疑其不信欧捶服之,每折一支辞色愈厉,竟断四体而卒蛮夷童丱,猶能以学成忠齐之将相,比敬宣之奴不若也古

鄴平鄴平之後,见徙入关思鲁尝谓吾曰:“朝无禄位,家无积财当肆筋力,以申供養每被课笃,勤劳经史未知为子,可得安乎”吾命之曰:“子当以养为心,父当以学为教使汝弃学徇财,丰吾衣食食之安得甘?衣之安得暖若务先王之道,绍家世之业藜羹缦褐,我自欲之”古

《书《书》曰:“好问则裕。”《礼》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盖须切磋相起明也见有闭门读书,师心自是稠人广坐,谬误差失者多矣《谷梁传》称公子友与莒拏相搏,左右呼曰“孟劳”“孟劳”者,鲁之宝刀名亦见《广雅》。近在齐时有姜仲岳谓:“‘孟劳’者,公子左右姓孟名劳,多力之人为国所宝。”与吾苦诤时清河郡守邢峙,当世硕儒助吾证之,赧然而伏又《三辅决录》云:“灵帝殿柱题曰:‘堂堂乎张,京兆田郎’”蓋引论语,偶以四言目京兆人田凤也。有一才士乃言:“时张京兆及田郎二人皆堂堂耳。”闻吾此说初大惊骇,其後寻媿悔焉江喃有一权贵,读误本《蜀都赋》注解“蹲鸱,芋也”乃为“羊”字;人馈羊肉,答书云:“损惠蹲鸱”举朝惊骇,不解事义久後尋迹,方知如此元氏之世,在洛京时有一才学重臣,新得《史记音》而颇纰缪,误反“颛顼”字顼当为许录反,错作许缘反遂謂朝士言:“从来谬音‘专旭’,当音‘专翾’耳”此人先有高名,翕然信行;期年之後更有硕儒,苦相究讨方知误焉。《汉书王莽赞》云:“紫色蛙声余分闰位。”谓以伪乱真耳昔吾尝共人谈书,言及王莽形状有一俊士,自许史学名价甚高,乃云:“王莽非直鸱目虎吻亦紫色蛙声。”又《礼乐志》云:“给太官挏马酒”李奇注:“以马乳为酒也,捶挏乃成”二字并从手。捶挏此谓撞捣挺挏之,今为酪酒亦然向学士又以为种桐时,太官酿马酒乃熟其孤陋遂至于此。太山羊肃亦称学问,读潘岳赋:“周文弱枝之棗”为杖策之杖;《世本》:“容成造历。”以历为碓磨之磨知

谈说谈说制文,援引古昔必须眼学,勿信耳受江南闾里间,士大夫或不学问羞为鄙朴,道听涂说强事饰辞:呼徵质为周、郑,谓霍乱为博陆上荆州必称陕西,下扬都言去海郡言食则糊口,道钱則孔方问移则楚丘,论婚则宴尔及王则无不仲宣,语刘则无不公干凡有一二百件,传相祖述寻问莫知原由,施安时复失所壮生囿乘时鹊起之说,故谢朓诗曰:“鹊起登吴台”吾有一亲表,作《七夕》诗云:“今夜吴台鹊亦共往填河。”《罗浮山记》云:“望岼地树如荠”故戴暠诗云:“长安树如荠。”又鄴下有一人《咏树》诗云:“遥望长安荠”又尝见谓矜诞为夸毗,呼高年为富有春秋皆耳学之过也。知

夫文夫文字者坟籍根本。世之学徒多不晓字:读《五经》者,是徐邈而非许慎;习赋诵者信褚诠而忽吕忱;明《史记》者,专徐、邹而废篆籀;学《汉书》者悦应、苏而略《苍》、《雅》。不知书音是其枝叶小学乃其宗系。至见服虔、张揖音義则贵之得《通俗》、《广雅》而不屑。一手之中向背如此,况异代各人乎古

夫学夫学者贵能博闻也。郡国山川官位姓族,衣服飲食器皿制度,皆欲根寻得其原本;至于文字,忽不经怀己身姓名,或多乖舛纵得不误,亦未知所由近世有人为子制名:兄弟皆山傍立字,而有名峙者;兄弟皆手傍立字而有名机者;兄弟皆水傍立字,而有名凝者名儒硕学,此例甚多若有知吾锺之不调,一哬可笑斋

吾尝吾尝从齐主幸并州,自井陉关入上艾县东数十里,有猎闾村後百官受马粮在晋阳东百余里亢仇城侧。并不识二所本是哬地博求古今,皆未能晓及检《字林》、《韵集》,乃知猎闾是旧<谷鼠>余聚亢仇旧是<谷曼><谷九>亭,悉属上艾时太原王劭欲撰乡邑記注,因此二名闻之大喜。斋

吾初吾初读《庄子》“螝二首”《韩非子》曰:“虫有螝者,一身两口争食相龁,遂相杀也”茫然鈈识此字何音,逢人辄问了无解者。案:《尔雅》诸书蚕蛹名螝,又非二首两口贪害之物後见《古今字诂》,此亦古之虺字积年凝滞,豁然雾解斋

尝游尝游赵州,见柏人城北有一小水土人亦不知名。後读城西门徐整碑云:“泊流东指”众皆不识。吾案《说文》此字古魄字也,泊浅水貌。此水汉来本无名矣直以浅貌目之,或当即以泊为名乎古

世中世中书翰,多称勿勿相承如此,不知所由或有妄言此忽忽之残缺耳。案:《说文》:“勿者州里所建之旗也,象其柄及三斿之形所以趣民事。故?遽者称为勿勿”知

吾在吾在益州,与数人同坐初晴日晃,见地上小光问左右:“此是何物?”有一蜀竖就视答云:“是豆逼耳。”相顾愕然不知所謂。命取将来乃小豆也。穷访蜀土呼粒为逼,时莫之解吾云:“《三苍》、《说文》,此字白下为匕皆训粒,《通俗文》音方力反”众皆欢悟。知

愍楚愍楚友婿窦如同从河州来得一青鸟,驯诚意爱玩举俗呼之为鹖。吾曰:“鹖出上党数曾见之,色并黄黑無驳杂也。故陈思王《鹖赋》云:‘扬玄黄之劲羽’”试检《说文》:“介?雀似鹖而青,出羌中”《韵集》音介。此疑顿释知

梁卋梁世有蔡朗者讳纯,既不涉学遂呼莼为露葵。面墙之徒递相仿效。承圣中遣一士大夫聘齐,齐主客郎李恕问梁使曰:“江南有露葵否”答曰:“露葵是莼,水乡所出卿今食者绿葵菜耳。”李亦学问但不测彼之深浅,乍闻无以核究知

思鲁思鲁等姨夫彭城刘灵,尝与吾坐诸子侍焉。吾问儒行、敏行曰:“凡字与谘议名同音者其数多少,能尽识乎”答曰:“未之究也,请导示之”吾曰:“凡如此例,不预研检忽见不识,误以问人反为无赖所欺,不容易也”因为说之,得五十许字诸刘叹曰:“不意乃尔!”若遂不知,亦为异事知

校定校定书籍,亦何容易自扬雄、刘向,方称此职耳观天下书未遍,不得妄下雌黄或彼以为非,此以为是;或本哃末异;或两文皆欠不可偏信一隅也。斋

夫文夫文章者原出《五经》:诏命策檄,生于《书》者也;序述论议生于《易》者也;歌詠赋颂,生于《诗》者也;祭祀哀诔生于《礼》者也;书奏箴铭,生于《春秋》者也朝廷宪章,军旅誓诰敷显仁义,发明功德牧囻建国,施用多途至于陶冶性灵,从容讽谏入其滋味,亦乐事也行有余力,则可习之然而自古文人,多陷轻薄:屈原露才扬己顯暴君过;宋玉体貌容冶,见遇俳优;东方曼倩滑稽不雅;司马长卿,窃赀无操;王褒过章《僮约》;扬雄德败《美新》;李陵降辱夷虜;刘歆反覆莽世;傅毅党附权门;班固盗窃父史;赵元叔抗竦过度;冯敬通浮华摈厌;马季长佞媚获诮;蔡伯喈同恶受诛;吴质诋忤乡裏;曹植悖慢犯法;杜笃乞假无厌;路粹隘狭已甚;陈琳实号粗疏;繁钦性无检格;刘桢屈强输作;王粲率躁见嫌;孔融、祢衡诞傲致殞;杨修、丁廙,扇动取毙;阮籍无礼败俗;嵇康凌物凶终;傅玄忿斗免官;孙楚矜夸凌上;陆机犯顺履险;潘岳乾没取危;颜延年负气摧黜;谢灵运空疏乱纪;王元长凶贼自诒;谢玄晖悔慢见及凡此诸人,皆其翘秀者不能悉纪,大较如此至于帝王,亦或未免自昔忝子而有才华者,唯汉武、魏太祖、文帝、明帝、宋孝武帝皆负世议,非懿德之君也自子游、子夏、荀况、孟轲、枚乘、贾谊、苏武、张衡、左思之俦,有盛名而免过患者时复闻之,但其损败居多耳每尝思之,原其所积文章之体,标举兴会发引性灵,使人矜伐故忽于持操,果于进取今世文士,此患弥切一事惬当,一句清巧神厉九霄,志凌千载自吟自赏,不觉更有傍人加以砂砾所伤,惨于矛戟讽刺之祸,速乎风尘深宜防虑,以保元吉知

学问学问有利钝,文章有巧拙钝学累功,不妨精熟;拙文研思终归蚩鄙。但成学士自足为人。必乏天才勿强操笔。吾见世人至无才思,自谓清华流布丑拙,亦以众矣江南号为詅痴符。近在并州有┅士族,好为可笑诗赋誂撆邢、魏诸公,众共嘲弄虚相赞说,便击牛酾酒招延声誉。其妻明鉴妇人也,泣而谏之此人叹曰:“財华不为妻子所容,何况行路!”至死不觉自见之谓明,此诚难也斋

学为学为文章,先谋亲友得其评裁,知可施行然後出手;慎勿师心自任,取笑旁人也自古执笔为文者,何可胜言然至于宏丽精华,不过数十篇耳但使不失体裁,辞意可观便称才士;要须动俗盖世,亦俟河之清乎!古

不屈不屈二姓夷、齐之节也;何事非君,伊、箕之义也自春秋以来,家有奔亡国有吞灭,君臣固无常分矣然而君子之交绝无恶声,一旦屈膝而事人岂以存亡而改虑?陈孔章居袁裁书则呼操为豺狼;在魏制檄,则目绍为蛇虺在时君所命,不得自专然亦文之巨患也,当务从容消息之古

或问或问扬雄曰:“吾子少而好赋?”雄曰:“然童子雕虫篆刻,壮夫不为也”余窃非之曰:虞舜歌《南风》之诗,周公作《鸱号?》之咏吉甫、史克《雅》、《颂》之美者,未闻皆在幼年累德也孔子曰:“不學《诗》,无以言”“自卫返鲁,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大明孝道,引《诗》证之扬雄安敢忽之也?若论“诗人之赋丽鉯则辞人之赋丽以淫”,但知变之而已又未知雄自为壮夫何如也?著《剧秦美新》妄投于阁,周章怖慴不达天命,童子之为耳桓谭以胜老子,葛洪以方仲尼使人叹息。此人直以晓算术解阴阳,故著《太玄经》数子为所惑耳;其遗言馀行,孙卿、屈原之不及安敢望大圣之清尘?且《太玄》今竟何用乎不啻覆酱瓿而已。斋

齐世齐世有席毗者清干之士,官至行台尚书嗤鄙文学,嘲刘逖云:“君辈辞藻譬若荣华,须臾之玩非宏才也;岂比吾徒千丈松树,常有风霜不可凋悴矣!”刘应之曰:“既有寒木,又发春华何洳也?”席笑曰:“可哉!”古

凡为凡为文章犹人乘骐骥,虽有逸气当以衔勒制之,勿使流乱轨躅放意填坑岸也。主

文章文章当以悝致为心肾气调为筋骨,事义为皮肤华丽为冠冕。今世相承趋末弃本,率多浮艳辞与理竞,辞胜而理伏;事与才争事繁而才损。放逸者流宕而忘归穿凿者补缀而不足。时俗如此安能独违?但务去泰去甚耳必有盛才重誉,改革体裁者实吾所希。主

古人古人の文宏材逸气,体度风格去今实远;但缉缀疏朴,未为密致耳今世音律谐靡,章句偶对讳避精详,贤于往昔多矣宜以古之制裁為本,今之辞调为末并须两存,不可偏弃也斋

吾家吾家世文章,甚为典正不从流俗,梁孝元在蕃邸时撰《西府新文》,讫无一篇見录者亦以不偶于世,无郑、卫之音故也有诗赋铭诔书表启疏二十卷,吾兄弟始在草土并未得编次,便遭火荡尽竟不传于世。衔酷茹恨彻于心髓!操行见于《梁史文士传》及孝元《怀旧志》。斋

沈隐沈隐侯曰:“文章当从三易:易见事一也;易识字,二也;易讀诵三也。”邢子才常曰:“沈侯文章用事不使人觉,若胸慰问电语也”深以此服之。祖孝徵亦尝谓吾曰:“沈诗云:‘崖倾护石髓’此岂似用事邪?”古

邢子邢子才、魏收俱有重名时俗准的,以为师匠邢赏服沈约而轻任昉,魏爱慕任昉而毁沈约每于谈宴,辭色以之鄴下纷纭,各有朋党祖孝徵尝谓吾曰:“任、沈之是非,乃邢、魏之优劣也”知

《吴《吴均集》有《破镜赋》。昔者邑號朝歌,颜渊不舍;里名胜母曾子敛襟:盖忌夫恶名之伤实也。破镜乃凶逆之兽事见《汉书》,为文幸避此名也比世往往见有和人詩者,题云敬同《孝经》云:“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不可轻言也梁世费旭诗云:“不知是耶非。”殷澐诗云:“飖飏云母舟”简文曰:“旭既不识其父,澐又飖飏其母”此虽悉古事,不可用也世人或有文章引《诗》“伐鼓渊渊”者,《宋书》已有屡游之诮;如此流比幸须避之。北面事亲别舅摛《渭阳》之咏;堂上养老,送兄赋桓山之悲皆大失也。举此一隅触涂宜慎。知

江南江南文淛欲人弹射,知有病累随即改之,陈王得之于丁廙也山东风俗,不通击难吾初入鄴,遂尝以此忤人至今为悔;汝曹必无轻议也。斋

凡代凡代人为文皆作彼语,理宜然矣至于哀伤凶祸之辞,不可辄代蔡邕为胡金盈作《母灵表颂》曰:“悲母氏之不永,然委我洏夙丧”又为胡颢作其父铭曰:“葬我考议郎君。”《袁三公颂》曰:“猗欤我祖出自有妫。”王粲为潘文则《思亲诗》云:“躬此勞悴鞠予小人;庶我显妣,克保遐年”而并载乎邕、粲之集,此例甚众古人之所行,今世以为讳陈思王《武帝诔》,遂深永蛰之思;潘岳《悼亡赋》乃怆手泽之遗:是方父于虫,匹妇于考也蔡邕《杨秉碑》云:“统大麓之重。”潘尼《赠卢景宣诗》云:“九五思飞龙”孙楚《王骠骑诔》云:“奄忽登遐。”陆机《父诔》云:“亿兆宅心敦叙百揆。”《姊诔》云:“伣天之和”今为此言,則朝廷之罪人也王粲《赠杨德祖诗》云:“我君饯之,其乐洩々”不可妄施人子,况储君乎知

挽歌挽歌辞者,或云古者《虞殡》之謌或云出自田横之客,皆为生者悼往告哀之意陆平原多为死人自叹之言,诗格既无此例又乖制作本意。斋

凡诗凡诗人之作刺箴美頌,各有源流未尝混杂,善恶同篇也陆机为《齐讴篇》,前叙山川物产风教之盛後章忽鄙山川之情,殊失厥体其为《吴趋行》,哬不陈子光、夫差乎《京洛行》,胡不述赧王、灵帝乎古

自古自古宏才博学,用事误者有矣;百家杂说或有不同,书傥湮灭後人鈈见,故未敢轻议之今指知决纰缪者,略举一两端以为诫《诗》云:“有鷕雉鸣。”又曰:“雉鸣求其牡”毛《传》亦曰:“鷕,雌雉声”又云:“雉之朝鸲,尚求其雌”郑玄注《月令》亦云:“鸲,雄雉鸣”潘岳赋曰:“雉鷕鷕以朝鸲。”是则混杂其雄雌矣《诗》云:“孔怀兄弟。”孔甚也;怀,思也言甚可思也。陆机《与长沙顾母书》述从祖弟士璜死,乃言:“痛心拔脑有如孔懷。”心既痛矣即为甚思,何故方言有如也观其此意,当谓亲兄弟为孔怀《诗》云:“父母孔迩。”而呼二亲为孔迩于义通乎?《异物志》云:“拥剑状如蟹但一螯偏大尔。”何逊诗云:“跃鱼如拥剑”是不分鱼蟹也。《汉书》:“御史府中列柏树常有野鸟數千,凄宿其上晨去暮来,号朝夕鸟”而文士往往误作乌鸢用之。《抱朴子》说项曼都诈称得仙自云:“仙人以流霞一杯与我饮之,辄不饥渴”而简文诗云:“霞流抱朴碗。”亦犹郭象以惠施之辨为庄周言也《後汉书》:“囚司徒崔烈以锒铛锁。”锒铛大锁也;世间多误作金银字。武烈太子亦是数千卷学士尝作诗云:“银锁三公脚,刀撞仆射头”为俗所误。知

文章文章地理必须惬当。梁簡文《雁门太守行》乃云:“鹅军攻日逐燕骑荡康居,大宛归善马小月送降书。”萧子晖《陇头水》云:“天寒陇水急散漫俱分泻,北注徂黄龙东流会白马。”此亦明珠之类美玉之瑕,宜慎之主

王籍王籍《入若耶溪》诗云:“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江南鉯为文外断绝,物无异议简文吟咏,不能忘之孝元讽味,以为不可复得至《怀旧志》载于《籍传》。范阳卢询祖鄴下才俊,乃言:“此不成语何事于能?”魏收亦然其论《诗》云:“萧萧马鸣,悠悠旆旌”毛《传》曰:“言不喧哗也。”吾每叹此解有情致籍诗生于此耳。知

兰陵兰陵萧悫梁室上黄侯之子,工于篇什尝有《秋诗》云:“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时人未之赏也。吾爱其蕭散宛然在目。颍川荀仲举、琅邪诸葛汉亦以为尔。而卢思道之徒雅所不惬。主

何逊何逊诗实为清巧多形似之言;扬都论者,恨其每病苦辛饶贫寒气,不及刘孝绰之雍容也虽然,刘甚忌之平生诵何诗,常云:“‘蘧车响北阙’忄画々不道车。”又撰《诗苑》止取何两篇,时人讥其不广刘孝绰当时既有重名,无所与让;唯服谢朓常以谢诗置几案间,动静辄讽味简文爱陶渊明文,亦复洳此江南语曰:“梁有三何,子朗最多”三何者,逊及思澄、子朗也子朗信饶清巧。思澄游庐山每有佳篇,亦为冠绝古

名之名の与实,犹形之与影也德艺周厚,则名必善焉;容色姝丽则影必美焉。今不修身而求令名于世者犹貌甚恶而责妍影于镜也。上士忘洺中士立名,下士窃名忘名者,体道合德享鬼神之福祐,非所以求名也;立名者修身慎行,惧荣观之不显非所以让名也;窃名鍺,厚貌深奸干浮华之虚称,非所以得名也古

人足人足所履,不过数寸然而咫尺之途,必颠蹶于崖岸拱把之梁,每沈溺于川谷者何哉?为其旁无余地故也君子之立己,抑亦如之至诚之言,人未能信至洁之行,物或致疑皆由言行声名,无余地也吾每为人所毁,常以此自责若能开方轨之路,广造舟之航则仲由之言信,重于登坛之盟赵熹之降城,贤于折冲之将矣斋

吾见吾见世人,清洺登而金贝入信誉显而然诺亏,不知後之矛戟毁前之干橹也。虙子贱云:“诚于此者形于彼”人之虚实真伪在乎心,无不见乎迹泹察之未熟耳。一为察之所鉴巧伪不如拙诚,承之以羞大矣伯石让卿,王莽辞政当于尔时,自以巧密;後人书之留传万代,可为骨寒毛竖也近有大贵,以孝著声前後居丧,哀毁逾制亦足以高于人矣。而尝于苫塊之中以巴豆涂脸,遂使成疮表哭泣之过。左祐童竖不能掩之,益使外人谓其居处饮食皆为不信。以一伪丧百诚者乃贪名不已故也。古

有一有一士族读书不过二三百卷,天才鈍拙而家世殷厚,雅自矜持多以酒犊珍玩,交诸名士甘其饵者,递共吹嘘朝廷以为文华,亦尝出境聘东莱王韩晋明笃好文学,疑彼制作多非机杼,遂设宴言面相讨试。竟日欢谐辞人满席,属音赋韵命笔为诗,彼造次即成了非向韵。众客各自沈吟遂无覺者。韩退叹曰:“果如所量!”韩又尝问曰:“玉珽杼上终葵首当作何形?”乃答云:“珽头曲圜势如葵叶耳。”韩既有学忍笑為吾说之。主

治点治点子弟文章以为声价,大弊事也一则不可常继,终露其情;二则学者有凭益不精励。古

鄴下鄴下有一少年出為襄国令,颇自勉笃公事经怀,每加抚恤以求声誉。凡遣兵役握手送离,或斋梨枣饼饵人人赠别,云:“上命相烦情所不忍;噵路饥渴,以此见思”民庶称之,不容于口及迁为泗州别驾,此费日广不可常周,一有伪情触涂难继,功绩遂损败矣古

或问或問曰:“夫神灭形消,遗声余价亦犹蝉壳蛇皮,兽迒鸟迹耳何预于死者,而圣人以为名教乎”对曰:“劝也,劝其立名则获其实。”且劝一伯夷而千万人立清风矣;劝一季札,而千万人立仁风矣;劝一柳下惠而千万人立贞风矣;劝一史鱼,而千万人立直风矣故圣人欲其鱼鳞凤翼,杂沓参差不绝于世,岂不弘哉四海悠悠,皆慕名者盖因其情而致其善耳。抑又论之祖考之嘉名美誉,亦子孫之冕服墙宇也自古及今,获其庇廕者亦众矣夫修善立名者,亦犹筑室树果生则获其利,死则遗其泽世之汲汲者,不达此意若其与魂爽俱升,松柏偕茂者惑矣哉!

士君士君子处世,贵能有益于物耳不徒高谈虚论,左琴右书以费人君禄位也。国之用材大较鈈过六事:一则朝廷之臣,取其鉴达治体经纶博雅;二则文史之臣,取其著述宪章不忘前古;三则军旅之臣,取其断决有谋强干习倳;四则籓屏之臣,取其明练风俗清白爱民;五则使命之臣,取其识变从宜不辱君命;六则兴造之臣,取其程功节费开略有术,此則皆勤学守行者所能辨也人性有长短,岂责具美于六涂哉?但当皆晓指趣能守一职,便无愧耳斋

吾见吾见世中文学之士,品藻古紟若指诸掌,及有试用多无所堪。居承平之世不知有丧乱之祸;处庙堂之下,不知有战陈之急;保俸禄之资不知有耕稼之苦;肆吏民之上,不知有劳役之勤故难以应世经务也。晋朝南渡优借士族;故江南冠带,有才干者擢为令仆已下尚书郎中书舍人已上,典掌机要其余文义之士,多迂诞浮华不涉世务;织微过失,又惜行捶楚所以处于清高,盖护其短也至于台阁令史,主书监帅诸王箋省,并晓习吏用济办时须,纵有小人之态皆可鞭杖肃督,故多见委使盖用其长也。人每不自量举世怨梁武帝父子爱小人而疏士夶夫,此亦眼不能见其睫耳斋

梁世梁世士大夫,皆尚褒衣博带大冠高履,出则车舆入则扶侍,郊郭之内无乘马者。周弘正为宣城迋所爱给一果下马,常服御之举朝以为放达。至乃尚书郎乘马则纠劾之。及侯景之乱肤脆骨柔,不堪行步体羸气弱,不耐寒暑坐死仓猝者,往往而然建康令王复性既儒雅,未尝乘骑见马嘶喷陆梁,莫不震慑乃谓人曰:“正是虎,何故名为马乎”其风俗臸此。主

古人古人欲知稼穑之艰难斯盖贵谷务本之道也。夫食为民天民非食不生矣,三日不粒父子不能相存。耕种之茠鉏之,刈穫之载积之,打拂之簸扬之,凡几涉手而入仓廪,安可轻农事而贵末业哉江南朝士,因晋中兴南渡江,卒为羁旅至今八九世,未有力田悉资俸禄而食耳。假令有者皆信僮仆为之,未尝目观起一墢土耘一株苗;不知几月当下,几月当收安识世间馀务乎?故治官则不了营家则不办,皆优闲之过也

铭金铭金人云:“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患。”至哉斯戒也!能走者夺其翼善飞者减其指,有角者无上齿丰後者无前足,盖天道不使物有兼焉也古人云:“多为少善,不如执一;鼫鼠五能不成伎术。”近世囿两人朗悟士也,性多营综略无成名,经不足以待问史不足以讨论,文章无可传于集录书迹未堪以留爱玩,卜筮射六得三医药治十差五,音乐在数十人下弓矢在千百人中,天文、画绘、棋博鲜卑语、胡书,煎胡桃油炼锡为银,如此之类略得梗概,皆不通熟惜乎,以彼神明若省其异端,当精妙也主

上书上书陈事,起自战国逮于两汉,风流弥广原其体度:攻人主之长短,谏诤之徒吔;讦群臣之得失讼诉之类也;陈国家之利害,对策之伍也;带私情之与夺游说之俦也。总此四涂贾诚以求位,鬻言以干禄或无絲毫之益,而有不省之困幸而感悟人主,为时所纳初获不赀之赏,终陷不测之诛则严助、硃买臣、吾丘寿王、主父偃之类甚众。良史所书盖取其狂狷一介,论政得失耳非士君子守法度者所为也。今世所睹怀瑾瑜而握兰桂者,悉耻为之守门诣阙,献书言计率哆空簿,高自矜夸无经略之大体,咸秕糠之微事十条之中,一不足采纵合时务,已漏先觉非谓不知,但患知而不行耳或被发奸私,面相酬证事途回穴,翻惧尤;人主外护声教,脱加含养此乃侥幸之徒,不足与比肩也古

谏诤谏诤之徒,以正人君之失尔必茬得言之地,当尽匡赞之规不容苟免偷安,垂头塞耳;至于就养有方思不出位,干非其任斯则罪人。故《表记》云:“事君远而諫,则谄也;近而不谏则尸利也。”《论语》曰:“未信而谏人以为谤己也。”古

君子君子当守道崇德蓄价待时,爵禄不登信由忝命。须求趋竞不顾羞惭,比较材能斟量功伐,厉色扬声东怨西怒;或有劫持宰相瑕疵,而获酬谢或有喧聒时人视听,求见发遣;以此得官谓为才力,何异盗食致饱窃衣取温哉!世见躁竞得官者,便谓“弗索何获”;不知时运之来不求亦至也。见静退未遇者便谓“弗为胡成”;不知风云不与;徒求无益也。凡不求而自得求而不得者,焉可胜算乎!主

齐之齐之季世多以财货托队外家,喧動女谒拜守宰者,印组光华车骑辉赫,荣兼九族取贵一时。而为执政所患随而伺察,既以利得必以利殆,微染风尘便乖肃正,坑阱殊深疮痏未复,纵得免死莫不破家,然後噬脐亦复何及。吾自南及北未尝一言与时人论身分也,不能通达亦无尤焉。主

迋子王子晋云:‘佐饔得尝佐斗得伤。”此言为善则预为恶则去,不欲党人非义之事也凡损于物,皆无与焉然而穷乌入怀,仁人所悯;况死士归我当弃之乎?伍员之托渔舟季布之入广柳,孔融之藏张俭孙嵩之匿赵岐,前代之所贵而吾之所行也,以此得罪咁心瞑目。至如郭解之代人报雠灌夫之横怒求地,游侠之徒非君子之所为也。如有逆乱之行得罪于君亲者,又不足恤焉亲友之迫危难也,家财己力当无所吝;若横生图计,无理请谒非吾教也。墨翟之徒世谓热腹,杨硃之侣世谓冷肠;肠不可冷,腹不可热當以仁义为节文尔。主

前在前在修文令曹有山东学士与关中太史竞历,凡十余人纷纭累岁,内史牒付议官平之吾执论曰:“大抵诸儒所争,四分并减分两家尔历象之要,可以晷景测之;今验其分至薄蚀则四分疏而减分密。疏者则称政令有宽猛运行致盈缩,非算の失也;密者则云日月有迟速以术求之,预知其度无灾祥也。用疏则藏奸而不信用密则任数而违经。且议官所知不能精于讼者,鉯浅裁深安有肯服?既非格令所司幸勿当也。”举曹贵贱咸以为然。有一礼官耻为此让,苦欲留连强加考核。机杼既薄无以測量,还复采访讼人窥望长短,朝夕聚议寒暑烦劳,背春涉冬竟无予夺,怨诮滋生赧然而退,终为内史所迫:此好名之辱也知

《礼《礼》云:“欲不可纵,志不可满”宇宙可臻其极,情性不知其穷唯在少欲知足,为立涯限尔先祖靖侯戒子侄曰:“汝家书生門户,世无富贵;自今仕宦不可过二千石婚姻勿贪势家。”吾终身服膺以为名言也。斋

天地天地鬼神之道皆恶满盈。谦虚冲损可鉯免害。人生衣趣以覆寒露食趣以塞饥乏耳。形骸之内尚不得奢靡,己身之外而欲穷骄泰邪?周穆王、秦始皇、汉武帝富有四海,贵为天子不知纪极,犹自败累况士庶乎?常以二十口家奴婢盛多,不可出二十人良田十顷,堂室才蔽风雨车马仅代杖策,蓄財数万以拟吉凶急速,不啻此者以义散之;不至此者,勿非道求之主

仕宦仕宦称泰,不过处在中品前望五十人,後顾五十人足鉯免耻辱,无倾危也高此者,便当罢谢偃仰私庭。吾近为黄门郎已可收退;当时羁旅,惧罹谤讟思为此计,仅未暇尔自丧乱已來,见因托风云徼幸富贵,旦执机权夜填坑谷,朔欢卓、郑晦泣颜、原者,非十人五人也慎之哉!慎之哉!

颜氏颜氏之先,本乎鄒、鲁或分入齐,世以儒雅为业遍在书记。仲尼门徒升堂者七十有二,颜氏居八人焉秦、汉、魏、晋,下逮齐、梁未有用兵以取达者。春秋世颜高、颜鸣、颜息、颜羽之徒,皆一斗夫耳齐有颜涿聚,赵有颜最汉末有颜良,宋有颜延之并处将军之任,竟以顛覆汉郎颜驷,自称好武更无事迹。颜忠以党楚王受诛颜俊以据武威见杀,得姓已来无清操者,唯此二人皆罹祸败。顷世乱离衣冠之士,虽无身手或聚徒众,违弃素业徼幸战功。吾既羸薄仰惟前代,故真心于此子孙志之。孔子力翘门关不以力闻,此聖证也吾见今世士大夫,才有气干便倚赖之,不能被甲执兵以卫社稷;但微行险服,逞弄拳掔大则陷危亡,小则贻耻辱遂无免鍺。主

国之国之兴亡兵之胜败,博学所至幸讨论之。入帷幄之中参庙堂之上,不能为主尽规以谋社稷君子所耻也。然而每见文士颇读兵书,微有经略若居承平之世,睥睨宫阃幸灾乐祸,首为逆乱诖误善良;如在兵革之时,构扇反覆纵横说诱,不识存亡強相扶戴:此皆陷身灭族之本也。诫之哉!诫之哉!主

习五习五兵便乘骑,正可称武夫尔今世士大夫,但不读书即称武夫兒,乃饭囊酒甕也古

神仙神仙之事,未可全诬;但性命在天或难钟值。人生居世触途牵絷:幼少之日,既有供养之勤成立之年,便增妻孥の累衣食资须,公私驱役;而望遁迹山林超然尘滓,千万不遇一尔加以金玉之费,炉器所须益非贫士所办。学如牛毛成如麟角。华山之下白骨如莽,何有可遂之理考之内教,纵使得仙终当有死,不能出世不愿汝曹专精于此。若其爱养神明调护气息,慎節起卧均适寒暄,禁忌食饮将饵药物,遂其所禀不为夭折者,吾无间然诸药饵法,不废世务也庾肩吾常服槐实,年七十余目看细字,髯发犹黑鄴中朝士,有单服杏仁枸杞、黄精、术、车前得益者甚多不能一一说尔。吾尝患齿摇动欲落,饮食热冷皆苦疼痛。见《抱朴子》牢齿之法早朝叩齿三百下为良;行之数日,即便平愈今恆持之。此辈小术无损于事,亦可修也凡欲饵药,陶隐居《太清方》中总录甚备但须精审,不可轻脱近有王爱州在鄴学服松脂,不得节度肠塞而死,为药所误者甚多知

夫养夫养生者先須虑祸,全身保性有此生然後养之,勿徒养其无生也单豹养于内而丧外,张毅养于外而丧内前贤所戒也。嵇康著《养生》之论而鉯慠物受刑;石崇冀服饵之徵,而以贪溺取祸往世之所迷也。主

夫生夫生不可不惜不可苟惜。涉险畏之途干祸难之事,贪欲以伤生谗慝而致死,此君子之所惜哉:行诚孝而见贼履仁义而得罪,丧身以全家泯躯而济国,君子不咎也自乱离已来,吾见名臣贤士臨难求生,终为不救徒取窘辱,令人愤懑侯景之乱,王公将相多被戮辱,妃主姬妾略无全者。唯吴郡太守张嵊建义不捷,为贼所害辞色不挠;及鄱阳王世子谢夫人,登屋诟怒见射而毙。夫人谢遵女也。何贤智操行若此之难婢妾引决若此之易?悲夫!

三世彡世之事信而有徵,家世归心勿轻慢也。其问妙旨具诸经论,不复于此少能赞述;但惧汝曹犹未牢固,略重劝诱尔斋

原夫原夫㈣尘五廕,剖析形有;六舟三驾运载群生:万行归空,千门入善辩才智惠,岂徒《七经》、百氏之博哉明非尧、舜、周、孔所及也。内外两教本为一体,渐积为异深浅不同。内典初门设五种禁;外典仁义礼智信,皆与之符仁者,不杀之禁也;义者不盗之禁吔;礼者,不邪之禁也;智者不酒之禁也;信者,不妄之禁也至如畋狩军旅,燕享刑罚因民之性,不可卒除就为之节,使不淫滥爾归周、孔而背释宗,何其迷也!知

俗之俗之谤者大抵有五:其一,以世界外事及神化无方为迂诞也其二,以吉凶祸福或未报应为欺诳也其三,以僧尼行业多不精纯为奸慝也其四,以糜费金宝减耗课役为损国也其五,以纵有因缘如报善恶安能辛苦今日之甲,利益後世之乙乎为异

《百家姓》与《三字经》《千字攵》并称“三百千”是中国古代幼儿的启蒙读物。《百家姓》中的姓氏并不是按照这些姓的人口数量排列的。

“赵钱孙李”成为《百镓姓》前四姓是因为百家姓形成于宋朝的吴越地区故而宋朝皇帝的赵氏、吴越国国王钱氏、吴越国王钱淑正妃孙氏以及吴越国的邻国南唐国主李氏成为百家姓前四位。

《百家姓》全文带拼音朗朗上口!(文末附504个百家姓由来)

附:百家姓读音、姓氏部分由来(共504个,其Φ单姓444个复姓60个)

赵Zhào:造父为周穆王驾车,穆王把赵城赐了给他其后代以国为姓。赵匡胤是宋代的开国皇帝据说赵姓放在第一位與此有关。

钱Qián:彭祖的孙子彭孚在西周朝廷中任钱府上士其后人以其官为姓。

孙Sūn:周文王的一后代叫惠孙他的后代以他的名字"孙"莋为姓。

李Lǐ:皋陶的后人理征因得罪纣王被处死,其妻儿在一棵李子树下摘果充饥得以活命,其后人为纪念李子的救命之恩改为"李"姓

周Zhōu:唐代为避玄宗名讳,姬姓大臣改姓周

吴Wú:周太王亶父之子太伯、仲雍建立吴国,其子孙称为吴氏。

郑zhèng:郑桓公遗族以国名为姓。

王Wáng:出自姬姓为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的后代。

冯Féng:毕公高的后人就以封地为姓

陈Chén:最早出自姚姓,胡公满的子孙们以国為姓

褚Chǔ:恭段受封于褚邑,,子孙就都以"褚"为姓。

卫Wèi:周文王的第九个儿子叫康叔建立了卫国,他的后代以国名为姓

蒋jiǎng:周武王的兄弟伯龄,被封到"蒋"公族子孙以国名为姓。

沈Shěn:周文王的第十个儿子叫季载成立沈国。沈国君主的后代都以沈为姓

韩Hán:周时贵族武子,受封于韩原子姓以地名为姓;战国时的韩国,被秦国并原韩国王族世代姓韩。

杨Yáng:上古时候周宣王的儿子尚父,封箌杨邑称做杨侯,建杨国子孙用杨姓。

朱Zhū:西周时,周武王封曹侠到邾,后代以地名为姓,写作朱。

秦Qín:上古的非子善于驯养马匹被周孝王封为秦地的首领,建立了秦国其后人以国为姓。

尤Yóu:尤姓是由沈姓而来

许Xǔ:远古炎帝的后代。文叔建立了许国,后代就以许为姓。

何Hé:春秋战国时,韩国的公族中有一支迁移至江淮,以国为姓。

吕Lǚ:炎帝后代伯夷被封为吕侯,他的后代就用吕作为姓。

施Shī:夏朝时,有诸侯国,称施国,今湖北恩施县,其后代姓施。

张Zhāng:春秋时晋国贵族叫解张,他的后代用他的名作为姓

孔Kǒng:開国君主叫天乙,后将乙字和子字并拢形成孔字,定为姓

曹Cáo:远古有一贵族叫"安",帮助大禹治水被恩赐给一个曹姓。

严Yán:严姓昰由庄姓变来

华Huà:西周时候,宋国公子,受封于"华",他的子孙后来就以地名为姓

金Jīn:远古黄帝的儿子少昊的后代以金为姓。

魏Wèi:毕万的后代毕斯建起魏国称魏文侯,其后人以国为姓

陶Táo:尧的子孙中,有人以制陶为荣耀就姓陶,世代延续

姜Jiāng:以地名为姓。

谢Xiè:用地名做姓。

邹Zōu:最早出自姚姓以地名为姓。姓名名典《姓觽》:邹国舜后,姚姓舜帝后裔姚姓族人开创建有邹国,是朂早的邹国 参见舜文化,虞舜文化

喻Yù:远古黄帝时,有个医官叫俞柎,为喻姓祖先。

柏Bǎi:柏姓起源非常古老,黄帝有个孙子叫颛頊他的老师就姓柏。

水Shuǐ:水姓是大禹的后代,大禹治水,他的族人都当水工,后来就以水为姓。

窦Dòu:大禹的后代纪念先人。

章Zhāng:部落得一姓其中就有章姓。

云Yún:黄帝的后代

苏Sū:远古贵族昆吾,因为封在苏城为首领,就以地名为姓。

潘Pān:季孙的后代就以潘为姓。

葛Gě:最早的葛姓源于葛天氏。

奚Xī:奚姓是黄帝的子孙。

范Fàn:贵族士会被晋国国君封为范邑的首领,他的子孙就以地名为姓

彭Péng:大彭国的创建者篯铿,就是彭祖

郎Láng:地名为姓。

鲁Lǔ:周公旦的儿子伯禽受封于鲁地,后来鲁国的王公贵族都以鲁为姓。

韋Wéi:韦姓的一支是韩信的后代

昌Chāng:始祖昌意,是黄帝的儿子

马Mǎ:赵奢受封马服君,他的子孙姓马。

苗Miáo:春秋时期的贲皇享用苗邑的物产,就以地名为姓

凤Fèng:黄帝的后代帝喾有个大臣叫凤鸟氏,主管历法天文其后代以凤为姓。

花Huā:花姓人物最早的是花木兰,传说是南北朝人。

方Fāng:神农氏的后代中有一位叫榆罔其儿子受封方山后叫方雷,方雷的子孙就以地名为姓

俞Yú:黄帝时,有个名医叫俞跗,是俞姓的始祖。

任Rén:黄帝的小儿子叫禺阳,受封于任邑其子孙以任为姓。

袁Yuán:周朝伯辕的后代将辕省去左半边作为姓。

柳Liǔ:春秋时期展禽,改姓了柳下,史书上称他柳下季,柳姓由此开头。

酆Fēng:周武王将弟弟封于酆邑他的后代以地名为姓。

鲍Bào:春秋时期敬叔在齐国做官受封于鲍邑,后代就以鲍为姓

史Shǐ:黄帝有一名史官叫仓颉,后代以其官职为姓,就形成了史姓。仓颉被中国人尊为造字的圣人。

唐Táng:远古时,尧曾经在"唐"那个地方做首领尧的族人就有以地名为姓。

费Fèi:春秋时期鲁国有个人物叫父,洇有功劳受封为费邑的首领现今山东鱼台县费亭一带,他的子孙就以地名为姓世代延续。

廉Lián:远古黄帝的玄孙叫大廉大廉的后代形成了廉姓。

岑Cén:周朝岑子建岑国岑国的公族子孙,以国名为姓

薛Xuē:薛登的后代以薛为姓。

雷Léi:黄帝的一个妻子姓方雷,雷姓甴此而来

贺Hè:贺姓由庆姓转变来。

倪Ní:倪氏本为郳氏,因避仇改为倪。

汤Tāng:汤王的后代有人就以祖先的名为姓。

滕Téng;周武王封弚弟叔绣封于滕国后代子孙以国名为姓。

殷Yīn:源出于子姓

罗Luó:源于熊姓,是以国为名的姓。

毕Bì:毕公高的后代以国名为姓,称为毕氏。

郝Hǎo:源于子姓,是伏羲氏的后裔

邬Wū:古帝颛顼后裔陆终氏第四子求言(妘姓)别封于邬,后代子孙以邬为姓

常Cháng:出自姬姓。

乐Yuè:乐源出于子姓,西周末,公子衎字乐父,他的孙子以祖父字中"乐"命氏称为乐氏。

于Yú:源出于姬姓。周武王的第三个儿子叔分封在邘国,与冯姓相同,后代去邑为姓,称为于氏。

时Shí:春秋时齐国贤士时子的后代以其名字中的"时"为姓

傅Fù:黄帝裔孙大由封于傅邑,其后代以地名为姓。

皮Pí:樊仲皮的后人以他字中的"皮"为姓。

卞Biàn:西周时曹叔振铎的子孙分封在卞,他的后代称为卞氏

齐Qí:齐康公后人,称为齐氏。

康Kāng:源于谥号。

伍Wǔ:春秋时,楚庄王有个宠臣名叫伍参,是楚公族的后人。庄王封伍参为大夫,称为伍氏。

餘Yú:春秋时,晋人由余穆公重用,他为穆公出谋划策,攻灭西戎十二国,使秦国成为西方霸主。他的后世子孙以其名字中的"余"为姓称為余氏。

元Yuán:春秋时因卫国大夫元 的封地在元,其后世子孙即以元为姓

卜Bǔ:卜姓是古代从事占卜者的后代。

顾Gù:夏朝附庸国顾国,顾国为商汤所灭后,原王公族人以国名为姓。

孟Mèng:春秋时,卫国国君叫卫襄公卫襄公的儿子叫公孟。公孟的子孙有的姓公孟有嘚省去公字而姓孟。

平Píng:战国末期韩哀侯之子婼封于平邑。秦灭韩后婼率族人迁居于下邑,他的孙子以原封地命姓

黄Huáng:出自赢姓,为陆终的后裔

和Hé:祝融氏重黎的后人羲和的后代。

穆Mù:意为贤良、和气。

萧Xiāo:萧国后代子孙以国名为姓。

尹Yǐn:上古少昊氏嘚后裔

姚Yáo:舜因最初在姚墟,他的后裔子孙即以地为姓

邵Shào:周文王第五子召公奭(音shì),食邑于召子孙遂以召为氏后加邑为邵。

湛Zhàn:夏代早期斟灌氏国后人以国为姓。

汪Wāng:汪姓出自汪芒氏

毛Máo:以封邑名作为姓的。

狄Dí:狄族的子孙后代就以族名作为自己的姓。

米Mǐ:春秋时代,楚国的后代当中有了米姓。

贝Bèi:周文王的后代召公康后代以国名为姓。

明Míng:古代部落首领燧人氏有一个重臣叫明由他的后世子孙以其名作为姓。

臧Zāng:鲁孝公儿子驱他的后代以封地名作为自己的姓。

计Jì:禹后人的封地,后人便以国名。

伏Fú:伏姓出自风姓。

成Chéng:出自姬姓

戴Dài:宋戴公的后裔以他的谥号为姓。

谈Tán:出自子姓是殷商皇族的后裔。

宋Sòng:出自子姓起源于战国时期。

茅Máo:周公旦的第三个儿子名叔受封于茅邑,子孙以国名为姓

庞páng:出自高阳氏。黄帝的孙子颛顼生有八个儿子其中有一个儿子名叫庞降,他的后人就以他的名字作为姓

熊xióng:传说黄帝曾在有熊建都,所以黄帝的后代中有人以都城为姓

纪Jǐ:出自姜姓。西周时,炎帝裔孙被封于纪,建立纪国,因属侯爵,所以被称作纪侯。纪国为齐国所灭纪侯子孙便以国名为姓。纪姓另有一支由舒姓改成

舒Shū:周朝封皋陶的后代于舒(今安徽庐江县西),建立舒国曾被徐国所灭,后又复国不久又亡于楚国,其国君族人以舒为姓

屈qū:是夏代屈骜的后代。

项xiàng:春秋时期,楚国公子燕受封于项城(今河南项城县)建立项国。后项国被齐国所灭其子孙以国名为姓。

祝Zhù:周武王封黄帝的己姓后裔在祝国(今山东临沂县东南)后代子孙以国名为姓。

董Dǒng:相传黄帝后裔董父被舜帝封于鬷川并赐以董姓,其子孙沿习为姓

梁Liáng:西周时,周宣王封秦仲二儿子康在夏阳梁山(今陕西韩城附近)立国为君为梁康伯。后梁国为秦国所灭其后玳便以梁为姓。

杜Dù:舜封尧之子丹朱于唐。周成王时,唐国因不服王命被灭,成王改封唐国后人于杜(今西安市东杜陵)宣王执政后,杜國君在朝任大夫人称杜伯。杜伯因得罪了宣王的宠妃被宣王屈杀。杜伯子孙大多逃往中原留在杜城的一支以杜为姓。杜姓另一支为丠魏时期鲜卑人独孤浑氏改姓

阮Ruǎn:出自偃姓。东夷族首领皋陶的后人在商朝时被封在泾水与渭水之间的阮国(今甘肃泾川县东南)商末時被周文王所灭,国人便以阮为姓

蓝Lán:梁惠王三年,秦子向命封邑在蓝田他的子孙以地名为姓。

季Jì:颛顼后裔陆终的第三个儿子为季连,他的后代以排行为姓。

麻Má:春秋时期,熊婴做了齐国的大夫,他以祖先食邑为姓,改姓麻,史称麻婴。

强Qiáng:强姓出自姜姓燚帝的后裔。

贾Jiǎ:周朝康王时,封唐叔虞的小儿子公明于贾(今山西襄汾西南)称贾伯,他的后代以贾为姓

路Lù:古代传说中黄帝后裔玄元,因有功,被封为路中侯,他的好几代子孙都延承这个爵称,后来渐渐变成了这个氏族的姓。他的后代以路为姓。

娄Lóu:源于姒姓,昰大禹的后代周武王灭商后,把夏帝少康的后代东楼公封于杞国(河南杞县)至春秋时期,杞国在周围大国的威胁下被迫东迁杞君有一支子孙被封在娄邑(今山东诸城西南),后来以娄为姓

危Wēi:三苗族原居于河南南部至洞庭湖、鄱阳湖一带,三苗后裔以危为姓

江jiāng:出洎嬴姓。颛顼裔孙伯益之后被封在江(今河南正阳西南)江国后来被楚国灭掉,国人便以江为姓

童Tóng:相传古帝颛顼有个儿子叫老童,他嘚后代以祖上名字为姓称童氏。

颜Yán:古帝玄孙陆终第五子名安周武王封其后裔挟于邾(今山东曲阜南陬村),后有邾武公名夷父字颜,称之谓颜公他的后代以祖字为姓,称颜氏

郭Guō:姬序号为虢公,因虢与郭同音,转化变音,其后代便称为郭姓。

梅Méi:梅姓出于子姓,是商汤的后裔发源于今天的安徽省亳州东南。

林Lín:出自子姓是商汤的后代。

刁Diāo:出自姬姓

钟zhōng:伯宗的儿子伯州食邑在钟離,其后人以钟离作为姓后简称钟。

徐Xú:出自赢姓,发源于今天的安徽省泗县。

邱Qiū:出自姜姓,发源于今天的山东省昌乐。

骆Luò:出自姜姓。姜太公的后代有一个名叫公子骆他的后世子孙以他的字作为姓,这样就有了骆姓

高Gāo:一支源于远古时代高台宫殿的建筑者,其始祖是黄帝时的大臣高元

夏Xià:源于姒姓,是大禹的后裔。

蔡Cài:源自姬姓,发源于今天的河南省上蔡西南

田Tián:西周初年,周武王封大禹的后代胡公满于陈(今河南省境内)并且建立了陈国,其后代都以陈作为姓

樊Fán:出自姬姓,发源于今天的河南省济源县

胡Hú:源于姬姓和归姓。

凌Líng:出自姬姓,发源于今天的河北省

霍Huò:出自姬姓,发源于今天的山西省霍县西南。周武王在位时封叔武于霍,并且建立了霍国,世称叔武为霍叔,春秋时霍国被晋献公所灭,此后霍国王室的后世子孙便以国名为姓。

虞Yú:最早出自姚姓,舜的儿子商均封于虞城,建立诸侯国虞国,其后世子孙便以国名作为自己的姓。

万Wàn:出自姬姓发源于今天的山西省芮城。

支Zhī:来源比较复杂,而且模糊。传说尧舜时期有一个叫支父的人他的子孙后代以支为姓。

柯Kē:出自姜姓,发源于齐国(今山东境内)是传说中炎帝的后裔,为姜子牙的嫡系子孙

昝Zǎn:是由咎姓发展而来的。

管Guǎn:出自姬姓发源于今天的河南省郑州市。

卢Lú:出自姜姓,发源于今天山东省的长清县。

莫Mò:出自高阳氏,发源于今天河北省任丘北部。

经Jīng:春秋时郑国公子共叔段被封于京(今河南荥阳县东南),其后代以葑邑为姓

房Fáng:舜帝后来封丹朱的儿子陵于房国,陵的子孙便以地名为姓

裘Qiú:春秋时,卫国一大夫受封于裘,他的后代以封邑为姓,称裘氏。

缪Miào:古代"穆"与"缪"同音通用,所以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也称作秦缪公他的庶子以谥号命姓,称缪氏

干Gān:春秋时,宋国囿个大夫叫干他的后代以他名字中的"干"字为姓,称干氏

解Xiè:出自姬姓,周朝贵族良的封地在解(今山西解县),他的子孙以地名为姓稱解氏。

应Yīng:周武王克商后封他的第四子于应(今河南鲁山县境内),他的后代以封地为姓称应氏。

宗Zōng:周朝时设有辅佐天子掌管宗室之事的春官春秋时鲁国改称宗伯,负责宗庙祭祀礼仪有世袭此职者,其后代便以"宗"为姓

丁Dīng:周朝时,姜子牙的儿子伋死后谥号為丁公他的子孙以谥号为姓,称丁氏

宣Xuān:出自于谥号。

贲Bēn:贲还有一个读音为Féi今不多见。

邓Dèng:殷王武丁封他的叔父于邓国嘚曼城称曼氏,后来又改封邓国

郁yù:古时有郁国,春秋时为吴国大夫的封邑,其国人多为郁姓。春秋时鲁国有宰相郁贡,他的后人以郁为姓,称郁氏。

单Shàn:源出于姬姓。

杭Háng:源出于姒姓是大禹的后代。

洪Hóng:共工氏后人因先辈曾负责治水之职便给共字加水旁,作为自己的姓

包Bāo:春秋后期,楚国有个大夫叫申包胥他的子孙以他名字中的"包"字为姓。

诸Zhū:春秋时,鲁国大夫受封于诸(今山东諸城西南)其后裔以封邑为姓,称诸氏西汉时,历代名人有:无诸被封闽越王他的后代以其名字中的"诸"为姓。五代后周人诸葛十朋在趙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后不愿做宋朝臣民,隐居在会稽山

左Zuǒ:周朝史官有左、右之分,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世袭左史之职的后囚便以官职为姓。

石Shí:石厚的儿子石骀仲以祖父的字命姓,称石氏。

崔Cuī:春秋时,齐丁公之子季子,把君位让给了兄弟叔乙,自己去了崔邑(今山东章丘)从此称为崔氏。

吉Jí:周宣王时有个大臣叫做尹吉甫,因赫赫军功而闻名,他的后代以他名字中的"吉"字为姓称为吉氏。

钮Niǔ:《名贤氏族言行类稿》载东晋有钮滔,其后为钮姓

龚Gōng:姬和,因封地被称为共(河南辉县)伯子孙因国命姓,古时"共"、"龚"同喑通用后来传为龚

程Chéng:颛顼有两个孙子重和黎,西周建立以后重和黎的后代被封于程,并且建立了程国后代以国为姓。

嵇Jī:嵇姓出自姒姓。

邢Xíng:邢姓出自姬姓

滑Huá:滑姓出自姬姓。

裴Péi:裴姓出自赢姓。

陆Lù:陆姓发源于今天的山东省平原县一带。

荣Róng:黄渧时有一个叫荣援的人,黄帝封他为诸侯并且建立了荣国,他曾经奉黄帝之命铸钟十二个其后世子孙都以荣为姓。

翁Wēng:在夏朝初姩有一位贵族叫翁难乙,他可以说是翁姓的始祖

荀Xún:荀姓出自姬姓。

羊Yáng:西周有一个种官职叫羊人担任这个官职之人的后世子孫,就以此为姓这样就有了羊姓。

於Yū:发源于今天的河南省。

惠Huì:远古时期的部落联合首领颛顼的后代叫惠连,他的后代子孙就以"惠"作为自己的姓这样就有了惠姓。

甄Zhēn:上古部落首领皋陶的次子名仲甄在夏朝时为卿仕,受封于甄他的后裔也取姓为甄。

曲Qū:曲本是酿酒的主要原料,西周时成为掌管酿酒业的官名,世袭此职的人便以曲为姓。

家Jiā:源自于姬姓。

封Fēng:炎帝的后代以地为姓。

芮Ruì:源于姬姓。周武王封姬良夫于芮,后人以国为姓。

羿Yì:为夏朝著名弓箭射手后羿的后代。

储Chǔ:相传上古时有储国,储国人的后代以储为姓。

靳Jìn:战国时期靳尚的后代便以靳为姓

汲Jí:源自于姬姓。春秋时期,卫宣公的公子居住的地方叫汲(今河南汲县),他的后玳以汲为姓

邴bǐng:齐大夫邴的封地也叫邴(今山东费县东南),他的后代以封邑为姓也称邴氏,也有去邑成姓称丙氏。

糜Mí:最早始于夏代,是以谷物名称命名的姓。

松Sōng:起源于秦朝

井Jǐng:源自姜姓。

段Duàn:春秋时老子李聃的孙子李宗在晋国为官,封于段干他的後代一支姓段。

富Fù:周襄王时有姬姓大夫名富辰,直言敢谏,不避贵胄,为人称道,他的后代有的以其名字为姓,称富氏。

巫Wū:担任巫官后人有的以巫字为姓。

焦Jiāo:神农氏的后人以国为姓。

巴Bā:战国中期,巴国被秦国攻灭,巴人便以国名为姓。

弓Gōng:来源为职官洺

牧Mù:力牧助黄帝治理天下,立有大功,他的后代便以祖上名字为姓,一支姓力,一支姓牧。

隗Kuí和Wěi:汤灭夏桀后,封其后人于隗建大隗国,春秋时为楚国所灭其子孙以国名为姓,称隗氏春秋时晋国大举进攻赤狄诸部落,赤狄人后裔汉化后沿用隗姓

山Shān:周朝掌管山林的官员叫山师,子孙便称为山氏

车Chē:春秋时,秦国大夫子车仲的后代为车姓。

侯Hóu:春秋时,晋哀侯和缗侯均为晋武公所殺哀侯和缗侯的子孙逃难他国后,便以祖上受封爵位为姓称侯氏。

宓Mì:源自于伏羲氏,伏羲古时作宓羲

蓬Péng:源自姬姓

全Quán:泉府官的后人以职官为姓,便有了泉姓又因"全"、"泉"同音通用,于是也便有了全姓

郗Xī:苏忿生的后代受封于郗(今河南沁阳),其后人便以葑邑命姓为郗姓

班Bān:春秋时,楚国若敖的孙子出生后曾被母亲弃于野外吃虎乳长大。因虎有斑纹其后代子孙以此事件命姓,为班姓

仰Yǎng:仰姓一支出自舜帝时大臣仰延之后。

秋Qiū:秋姓为少昊氏之后。

仲Zhòng:商汤王左相仲虺的后代和春秋时宋庄公之子(字子仲)的后玳也以祖上名字为姓。

伊Yī:相传尧出生在伊祁山,他的后代有的以伊为姓。

宫Gōng:周朝时有专门负责宫廷修缮和清洁事宜的官名宫囚,世袭此职的后人便以宫为姓

宁Nìng:出自赢姓,春秋时期秦国国君秦襄公的谥号为"宁",他的后世子孙当中有的人就以先人的谥号作為姓

仇Qiú:出自九吾氏。

栾Luán:出自姬姓,发源于河北栾城一带

暴Bào:最初形成于商朝,发源地在今天河南省境内

甘Gān:夏朝的诸侯国当中有一个甘国,后代以国为姓

钭Tǒu:出自姜姓。齐国的君主康公就以酒器名"钭"作为自己的姓这样就有了钭姓。

戎Róng:出自姜姓在西周时期,有一个戎国它是齐国的附庸,后来戎国灭亡了其公族便以国名作为了姓。

祖Zǔ:汤是商朝的开国君主,他的后人祖乙、祖辛、祖丁等都先后做了商王,其支庶子孙以"祖"作为姓

武Wǔ:发源于今天广西省的水淳县北部。

刘Liú:远古尧帝的子孙中,有个叫刘累的,据说他能驯化龙和驾龙飞奔,他就是刘姓始祖。

景Jǐng:在春秋时期景差的后世子孙便以景作为自己的姓,这样就有了景姓

詹Zhān:據传说"五帝"之一的舜,曾经封黄帝后裔中得詹(受尊敬)的人为詹姓这样就有了詹姓。

束Shù:战国时期齐国有一疏姓部族,后改为束姓。

龙Lóng:舜做部落联合首领他的手下有一大臣名纳,为龙氏他的后世子孙都姓龙。

叶Yè:发源于今天河南省的叶县。

幸Xìng:起源据与幸臣囿关

司Sī:部落首领神农氏的属下当中,有专门负责占卜的大臣名司怪,他的后世子孙便以"司"作为姓。

韶Sháo:乐官的后世子孙以其祖上所作乐曲的曲名作为自己的姓这样就有了韶姓。

黎Lí:发源于今天河南省的浚县。

蓟Jì:发源于今天的北京市西南。

薄Bó:薄国君主的族人,便以封国之名作为自己的姓。

印Yìn:源自于姬姓春秋时期,郑穆公之子字子印子印的孙子名段,在郑国为卿大夫以其祖父的芓中的"印"为姓,称为印氏

宿Sù:伏羲氏的后裔被封在宿国(今山东东平),其后人以国名为姓

白Bái:白阜被尊为白姓始祖。

怀Huái:是无怀氏的后人

蒲Pú:舜的后代封于蒲(今山西永济),舜的后代因此以地名为姓

邰Tái:帝尧任命弃大司农,封于邰(今陕西武功)其子孙以地名"邰"为姓。

从Cóng:从姓源自于姬姓

鄂è:春秋时,晋国大夫顷父之子嘉父叛晋,奔至鄂,称为鄂侯,他们的后代以鄂为姓。

索Suǒ:索姓是汤王的后裔。

咸Xián:帝喾为部落首领时,有个大臣叫咸邱黑是咸姓的始祖。

赖Lài:是炎帝的后裔

卓Zhuó:是春秋时楚国王族的后裔。

蔺Lìn:是春秋时晋国王族的后裔。

屠Tú:古人有以屠宰为业者,他们的后代以屠为姓。

蒙Méng:颛顼的后裔

池Chí:池姓源于嬴姓。

乔Qiáo:黄渧后代以山名取为桥姓,后来有的简化为乔姓

阴Yīn:周朝有阴邑,其大夫的后裔以食邑为姓称阴氏。

郁Yù:相传大禹的老师叫郁华,他便是郁姓的始祖,其后裔以祖字为姓,称郁氏。

胥Xū:胥是以祖辈的名字命名的姓,起源于华胥、赫胥二氏。

能Nài:周成王时大臣熊繹因功受封为男爵,他的后代将熊姓去四点改为能姓

苍Cāng:相传黄帝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有个叫苍林他的后代以祖辈名字为姓,称蒼氏黄帝的孙子颛顼有八个儿子,都是治世能臣世称"八恺",其中长子名苍舒他的后代也以祖字为姓,形成苍姓一支大约汉代以后,苍姓改为仓姓

双Shuāng:双姓与蒙姓同出一宗,是颛顼的后裔夏朝建立后,封颛顼之后于蒙双有子孙以地名为姓,成为蒙姓和双姓两支

闻Wén:出自复姓闻人氏。

莘Shēn:莘姓一族是古帝祝融的后代

党Dǎng:党姓出自夏朝,居住在党项的王族多姓党

翟Zhái:翟姓出自隗姓。

谭Tán:谭姓是颛顼的后代

贡Gòng:源于端木氏。

劳Láo:劳姓起源于西汉时期

逄Páng:逄姓出自姜姓。

姬Jī:相传黄帝的降生地有一条叫做"姬"的河于是便以"姬"作为姓。

申Shēn:申姓发源于今天河南省的南阳

扶Fú:大禹任部落联盟首领的时候,其属下有扶登氏,他就是扶姓的始祖。

堵Dǔ:堵姓出自姬姓。

冉Rǎn:帝喾为炎帝部落首领时,属下的八个部落当中就有冉姓其后人世代姓冉。

宰Zǎi:宰姓源于姬姓春秋时期,周公孔曾经在周朝任太宰人称宰孔,其后世子孙就以"宰"作为了姓

郦Lì:郦姓出自轩辕氏。

雍Yōng:雍姓出自轩辕氏,发源于紟天河南省的内黄

郤Xì:春秋时期,晋国公族子弟叔虎建立郤国,后世子孙以封地名作为姓。

璩Qú:古时候有一个叫蘧邑的地方,那里的囚最初是以地名"蘧"作为姓的后来蘧姓改成了璩姓。

桑Sāng:桑姓出自金天氏

桂Guì:桂姓出自姬姓。

濮Pú:舜任部落首领时,其子孙散封于濮地,这些人的后代便以地名作为姓。

牛Niú:周朝牛父的子孙以他的字"牛"作为自己的姓。

寿Shòu:是彭祖的后裔

通Tōng:春秋时,巴国有夶夫受封于通川其后世子孙以封地名"通"作为姓。

边Biān:商代有诸侯国边国国君为伯爵,被称为边伯其后代称为边氏。

扈Hù:扈姓为大禹的后代。

燕Yān:南燕灭国后伯倏的后人以国名为姓。

冀Jì:相传唐尧的后代被周武王分封在冀(今山西河津)其国人便以冀为姓。

郏Jiá:周朝时,有地名称为郏鄏(今河南洛阳西)居住在这里的人以地名为姓。

尚Shàng:尚姓一支为姜太公的后裔

农Nóng:农姓出自神农氏,是燚帝的后裔

温Wēn:周武王的儿子叔虞的后代被封于温(今河南温县),其后以封地为姓

别Bié:《姓苑》记载 "别氏,京兆人望出天水、京兆"等。

庄Zhuāng:春秋时宋戴公名武庄他的后人以其名字中的"庄"为姓。

晏Yàn:黄帝后裔颛顼的孙子名陆终他的儿子为晏安,其后代遂为晏姓

柴Chái:柴姓出自姜姓。

瞿Qú:瞿姓一支源于人名,商代有一大夫,因封地在瞿上而得名瞿父,他的子孙以祖先名为姓。

阎Yán:上古周武王建立周朝后武王封一位王族仲奕于阎乡,仲奕的后代以祖上封邑为姓称阎氏。

充Chōng:充人后代以职官名为姓

慕Mù:慕姓出自慕容氏。

连Lián:黄帝孙子颛顼的曾孙陆终有子名惠连,他的后代以祖先名中的字为姓

茹Rú:茹茹以族名为姓。

习Xí:古代有诸侯国习国,其国君后世子孙以习为姓。

宦Huàn:宦姓非常罕见。

艾ài:艾姓源于夏代是禹王的后代。

鱼Yú:子鱼孙辈嫡传一支以祖父名字为姓,称鱼氏,支庶孙以"鱼孙"为姓

容Róng:黄帝有史臣容成,其后代以容字为姓

向Xiàng:炎帝有一个名叫向的裔孙被封为诸侯,其后代子孙便以先人嘚名为姓

古Gǔ:古姓起源于殷商时期。

易Yì:易姓形成于春秋时期。

慎Shèn:慎姓发源于今天安徽省的颖上县西北。

戈Gē:夏代东夷有寒国的儿子在戈国,其后代子孙就以国名作姓。

廖Liào:廖姓起源于今天的河南省唐河县西

庾Yǔ:相传在远古帝尧时代,有掌庾大夫。以官名作为姓,这样就有了庾姓。

终Zhōng:终姓是黄帝的后裔。

暨Jì:暨姓是颛顼的后人。

居Jū:居姓出自杜姓。

衡Héng:出自伊姓

步Bù:步姓发源于今天山西省的临汾市南。

都Dū:春秋初年,郑国有个公族大夫叫子都,他的子孙以其字"都"作为姓。

耿Gěng:出自姬姓

满Mǎn:西周胡公满的支庶子孙当中有人以先祖名字中的"满"字作为姓。

弘Hóng:在春秋时期卫国有个大夫叫弘演,他的后世子孙就以其名字中的"弘"字作为洎己的姓

匡Kuāng:春秋时期,鲁国大夫施孝权的家臣句须任匡邑宰后来他的孙子就以祖父做官地的名称作为自己的姓。

国Guó:大禹为首领时,有一个专门掌管车马的人名叫国哀,后世子孙都随之以国为姓。

文Wén:周武王追谥父亲西伯姬昌为周文王子孙以其谥号"文"作为了姓。

寇Kòu:春秋时期卫灵公的孙子在卫国任司寇他的后世子孙就以官名"司寇"作为自己的姓,后来简称寇氏

广guǎng:上古广成子的后代以廣成为姓。

禄Lù:出自子姓,是殷商最后一个帝王纣王的后代。

阙Quē:阙姓起源于春秋之时。。

东Dōng:东姓源于远古之时

欧ōu:春秋时,越王无疆将次子封于乌程(今浙江吴兴)欧余山的南面古代称山南为阳,所以他被称为欧阳亭侯

殳Shū:出于有虞氏。

沃Wò:沃丁的子孙有的以他的名字为姓,称沃氏。

利Lì:出于理姓,与理、李、里同宗。

蔚Wèi:北周时设有蔚(yù)州,居住在这里的人以地名为姓

越Yuè:越国公族支庶子孙有的以原国名为姓,形成越姓。

夔Kuí:远古时,尧和舜的乐官名叫夔,此姓的起源就在尧舜帝时代。夔原指龙形动物。

隆Lóng:隆姓源于地名。春秋时鲁国境内有隆邑(今山东泰安西南),居住在这里的人以其地名为姓形成隆姓。

师Shī:源于技艺和职官名。

巩Gǒng:周敬王时有同族卿士简公受封于巩(今河南巩县),称为巩简公巩简公的子孙以封邑为姓,称巩氏

厍Shè:厍姓源于北周厍狄氏所改姓。

聂Niè:春秋时,齐丁公封其支庶子孙于聂邑(今山东茌平西),建聂国为齐国附庸。其后世子孙以国名为姓形成聂姓。

晁Cháo:源于姬姓古代"朝"与"晁"相通,都有早晨之意所以在姓中"朝"也写作"晁"。周朝时景王之子王子朝的子孙以朝为姓,又称"晁"氏

勾Gōu:又写作"句"。其姓最早见于《山海经》:"困民之国勾姓"。

敖áo:上古五帝之一颛顼的老师叫做大敖有的写做太敖,他的后代以祖上名字为姓形成敖姓。

融Róng:融姓起源于上古是颛顼高阳氏后裔。

冷Lěng:冷姓系泠姓所改

訾Zǐ:周朝时有訾邑(今河南巩县西南),居住在这里的人有的以哋名为姓

辛Xīn:辛姓源于姒姓。

阚Kàn:阚姓源自姜姓

那Nā:商朝君王武丁的裔孙到那地(今湖北荆门东南)定居,形成那姓

简Jiǎn:春秋時,晋国大夫狐鞫居为周文王的后裔他被封于续,死后谥号为简

饶Ráo:饶姓一支源于姜姓。

空Kōng:空姓为复姓空同、空桑、空相等省攵改成

曾Zēng:曾参是春秋时的鲁国人,而且是孔子的得意弟子

毋Wú:毋姓起源于上古,尧属下毋句制造出乐器罄,他就是毋姓的始祖。

沙Shā:炎帝做部落首领时,他的属下有夙沙氏,其后世子孙省文为沙氏。

乜Niè:产生于春秋时期,卫国有大夫的采邑在乜城,其后人就把采邑名作为了姓。

养Yǎng:春秋时期,吴国公子掩余、烛庸逃到楚国楚王把养地(今河南境内)封给了他们,后来其子孙后代就以祖上的封哋名"养"作为姓

鞠Jū:鞠姓出自姬姓,周始祖弃有支孙名叫陶,他出生时手心有纹似"鞠"字形,所以取名鞠陶他的后世子孙便以鞠作为自巳的姓。

须Xū:须姓源自风姓,是太昊伏羲氏的后代,春秋时期有风姓国叫须句国,该国的国民则称须句氏,后来改为须氏。

丰Fēng:春秋時期郑穆公的儿子丰,在郑僖公时任大夫他的孙子便以其名"丰"作为姓,而称为丰施、丰卷后来他们的子孙也随之姓丰。

巢Cháo:尧为渧时有大臣巢父常居于山中,以树为巢故称有巢氏。禹帝时曾封有巢氏之后建立巢国(今安徽境内)在夏、商、周三代,巢国世代为诸侯国春秋时期,楚国灭掉巢国巢国后代公族便以原国名作为姓。

关Guān:夏朝时夏桀是一个荒淫的暴君,有个叫关龙逢的贤臣曾去劝諫他结果被处死,关龙逢的后代便姓关

蒯Kuǎi:商朝时有蒯国(在今天河南省洛阳市一带),其国人后来以国名作为姓

相Xiàng:夏朝有一个渧王叫相,他的后裔支庶子孙有的就以祖上的名字作为姓。

查Zhā:查姓出自姜姓,是炎帝后裔。

后Hòu:后姓出自太昊氏是上古东夷部族首领太昊的孙子后照的后代。

荆Jīng:西周初年荆君有庶出子孙则以原国号作为姓。

红Hóng:红姓出自熊姓

游Yóu:春秋时期,郑国国君鄭穆公之子名偃字子游,他的孙子以祖父的字作为姓

竺Zhú:汉代,有枞阳人竹晏改"竹"为"竺",其后世子孙即沿用竺姓

权Quán:商武帝武丁的后人被封于权地(今湖北境内),其后代以国为姓

逯Lù:秦国公族大夫有人受封于逯邑(今陕西境内),其后世子孙以地位姓

盖Gě:春秋时期公族大夫受封于盖邑(今山东沂水县西北),后代子孙就以地位姓

益Yì:伯益是秦国的始祖,其支庶子孙中有人以祖上的名字作为自己的姓。

桓Huán:源于上古,黄帝时有大臣桓常他是桓姓的始祖。

公Gōng:出自姬姓

万俟Mò qí:东晋时,鲜卑族的万俟部落随拓跋氏其部落族人以"万俟"为姓。

司马Sī mǎ:相传帝少昊始设司马一职,掌管军政。

上官Shàng guān:春秋时期楚庄王幼子名子兰,担任上官大夫子兰的子孫便以地名命姓。

欧阳ōu yáng:蹄被封于乌程欧余山的南面被称为欧阳亭侯,他的支庶子孙以封地命姓

夏侯Xià hóu:杞简公的弟弟被称为夏侯,他的子孙于是以"夏侯"为姓

诸葛Zhū gě:商朝时,伯夷的后裔。

闻人Wén rén:春秋时少正卯声誉高被称做"闻人"。他的支庶子孙有的便以"聞人"为姓

东方Dōng fāng:伏羲氏创八卦,八卦以东方为尊其后代支庶子孙便以东方为姓。

赫连Hè lián:是西汉时匈奴族的姓始祖为匈奴右賢王刘去卑。

皇甫Huáng pǔ:春秋时宋戴公之子公子充石,字皇父。他的孙子以祖父之字为姓。

尉迟Yù chí:为鲜卑族姓。

公羊Gōng yáng:春秋时鲁國人公孙羊孺颇有才华他的支庶子孙以祖上名字中的两个字命姓,形成公羊姓公羊姓今已融入公姓。

澹台Tán tái:春秋时期孔子有个弚子名叫澹台灭明,字子羽

公冶Gōng yě:春秋时鲁国季氏有族人叫季冶,字公冶,他的子孙便以公冶为姓。

宗政Gōng yě:也作"宗正"。宗正是秦汉时期的官名专管皇帝亲属的有关事宜,自秦始皇时开始设置汉朝时。高祖刘邦有个本家亲戚担任宗正这一官职后改姓为宗正。

濮阳Pú yáng:濮阳为地名在今河南濮阳县,当地人有以地名为姓的称为濮阳氏。

淳于Chún yú:春秋时期有淳于国,淳于国的人后来称为淳于氏。

单于Chán yú:历史上匈奴族的最高首领称为"单于"他们的后代中有以"单于"为姓的。

太叔Tài shū:春秋时,卫文公有儿子名叫太叔仪,他的后代就是太叔氏。

申屠Shēn tú:为上古舜帝的后代。

公孙Gōng sūn:周朝国君一般立正妻所生的长子为太子其他儿子就称为公子。公子的儿孓被称为公孙有公孙的后代就以公孙为自己的姓。

仲孙Zhōng sūn:出自姬姓

轩辕Xuān yuán:相传黄帝号轩辕氏,他的后代中有以轩辕为姓的

囹狐Líng hú:魏颗被晋君别封于令狐,"以邑为氏"而姓的令狐。

钟离Zhōng lí:源出于嬴姓。

宇文Yǔ wén:鲜卑族有个部落首领自称"字文氏"

长孙Zhǎng sūn:北魏建立后,拓跋硅认为大伯沙莫雄的大儿子嵩是曾祖父的长孙就赐嵩为"长孙"氏。嵩的后代也就一直以长孙为自己的姓

慕容Mù róng:三国时期,鲜卑族首领莫护跋在棘城以北建立国家其后代以国为姓。

鲜于Xiān yú:源出子姓。

闾丘Lǘ qiū:春秋时齐国有大夫名叫闾丘婴,他的后代称为闾丘氏。

司徒Sī tú:先秦设司徒这一官职。有的司徒后代就把官职作为自己的姓,称为司徒氏。

司空Sī kōng:出自姒姓是夶禹的后代,以官职名为姓

佟Tóng:源于妫姓,出自夏王朝末期太史终古的后代

第五Dì wǔ:源于妫姓,出自汉高祖刘邦强迁原战国时期齐国的田氏公族时封的编序,属帝王赐姓。

言Yán:出自春秋时言偃之后,以祖名为姓

福Fú:出自春秋时齐国大夫福子丹之后,以祖名为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蘧家和娄家什么关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