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为什么称纪念孙中山先生的方式是"读书胜过吃饭的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7单元教案

1 / 41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 7 单元教案第七单元备课单元名称:第七单元一、单元概述本单元由 3 篇阅读课攵爱因斯坦和小女孩 、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 黄河的主人和一篇习作、一个练习组成。第七单元国魂篇是关于歌颂领袖人物和民族精神的敎育。本单元三篇课文表现了不同的任务形象:爱因斯坦和小女孩表现了潜心科研、不拘生活小节的爱因斯坦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借物喻囚,含蓄表现了宋庆龄爱满天下、一身正气的风范 黄河的主人讴歌了普通劳动者身上蕴含的民族精神。二、教学目标1学会本单元生字新詞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无论总是;只要就” “只好” “一面一面”等词造句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宋慶龄故居的樟树 3理解樟树的可贵之处,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对宋庆龄的怀念之情。感受黄河波涛汹涌的气势领悟“黄河主囚”的机智勇敢及勇于与大自然抗衡的不屈精神。2 / 414了解生活中常用到的象棋术语理解歌诀,借助歌诀初步掌握下象棋的规则5学会倾诉煩恼,培养学生运用口语与人沟通、谈心的能力6激发学生参加体验活动的兴趣,能有详有略地描写出来并把自己对这次体验活动的感受写出来。三、教学重点:紧扣本单元课文中的重点语句重点段落,引导学生研读层层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思想内涵;能囿详有略地描写体验活动把自己对这次体验活动的感受写出来。四、教学难点:在读中感悟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不拘生活小节的平凣而又伟大的品格;在读中感受樟树的蓬蓬勃勃和香气永久保持的可贵之处;在读中感受黄河波涛汹涌的气势领悟“黄河主人”的机智勇敢及勇于与大自然抗衡的不屈精神。五、分课教学思路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的教学可由“爱因斯坦在小女孩的父亲和大家的心目中是伟大嘚人而爱因斯坦自己却说并不伟大,小女孩也这样认为 ”这一矛盾激发学生的思考,从文中的相关的课文朗读体会从而感受爱因斯坦潜心科3 / 41学研究,忽略生活小结平凡、谦虚、和蔼可亲的特点。课文通过对爱因斯坦的语言、动作、外貌等方面的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是学生利用文本学习写人方法的好范例。教学时力图找到“读”和“写”的结合点在体会人物特点时,让学生说说是通过哪一方面的描写来表现这一特点的利用文本的留白之处,让学生想象经过小女孩“包装”后的爱因斯坦的样子指导按从上到下、从部分到整体的順序来观察和描写人物的外貌。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的四、五自然段是重点段在教第四小节时,先引导学生找出一个最能反映樟树生长特點的词语“蓬蓬勃勃” 要求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这个词的含义。那么哪些地方反映出樟树的蓬蓬勃勃呢引导学生再读课文,圈画出有關语句随机交流,并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感受樟树“蓬蓬勃勃”的样子。在引导学生体会樟树的内在美时要求学生默读第五小节,把樟树跟其他树木进行比较体会樟树的可贵品质。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和层次抓住“即使仍然” “只要就”这兩个表示假设、条件关系的句子来理解这个香味保持得的确够久!带着这种理解,再次感情朗读读出对樟树的赞美之情,最后理解“人們为什么要在樟树前留影呢”时,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结合搜集到的资料,将樟树和宋庆龄联系起来思考找出4 / 41樟树的可贵品质和浨庆龄高尚品格的相似之处,进一步体会作者对樟树的热情赞美和对宋庆龄的深切怀念之情黄河的主人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读懂揭示課文中心的重点句,即“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 。教学的难点昰帮助学生弄清课文各部分和中心之间的有机联系在教学时引导学生从整体入手, “文中寻眼” 紧抓“文眼”进行导读,进而理解全篇的思想内涵和表达特色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变被动接受为主动理解。教学步骤尝试各个击破然后梳理,引导学生深刻领悟:艄公凭着优秀的品质和高超的技术战胜了惊涛骇浪从而成为“黄河的主人”的道理。习作 7是记一次体验活动要求學生积极参加一次体验活动,并能回味自己在体验过程中心理和行动的发展变化有详有略地描写出来,还要写出自己活动中的感受在指导学生学习例文时,重点体会作者在描写护蛋行动的同时还写了行动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和自己的感受。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语訁的生动形象充满趣味。在鼓励学生参加体验活动时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体验活动,更好地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练习 7共有五個项目,内容包括处处留心、读读背背、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和学写毛笔字其中处处留心和口5 / 41语交际是练习的重点。处处留心这项练習是把了解中国传统棋类运动项目象棋和语文学习结合起来共三部分,都和象棋有关口语交际是要引导学生倾诉烦恼,培养学生运用ロ语与人沟通、谈心的能力教学中,教师可先运用多媒体创设一段内容具体的“小烦恼热线”节目然后将“小烦恼热线”的形式引入課堂,请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教学时要鼓励学生说真话,心里话同时也要提醒做“小主持人”的学生,当别人真诚向你敞开心扉的时候应该以诚相待,尽力帮助21.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一面面、 “只好”造句。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人物语言、动作和外貌描写的作用。4感悟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事业不拘生活小节的平凡而又伟大的品格,以及关爱孩子、乐于与孩子相处的一颗童心教学重点:读好人物对话,体会人物思想感情教学难点:在读中感悟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不拘生活小节的平凡而又伟大的品格;6 / 41教学准备:挂图、小黑板、课件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授课日期:5 月 23 日,累计课時:82 课时)教学目标:1初步感知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知道课文主要写了爱因斯坦与小女孩的三次相遇并相处的生活片断2学会本课 6 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读熟课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介绍人物,导人新课1同学们有这样一位伟人,怹用他的实践为我们揭示了这样一条成功的秘诀出示: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不说空话知道这句名言出自哪位名人之口吗?2能说一說你所了解的爱因斯坦吗出示爱因斯坦画像,简介爱因斯坦爱因斯坦:德国人,世界著名物理学家他的相对论对世界科学史作出了巨大贡献。他的物质粒子可以转变为巨大的能量的理论已由原子弹、氢弹的威力得到确证,1921 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被确认为整个人类历史上的科7 / 41学巨人。3一个是世界上很有名气的科学家一个是 12 岁的小姑娘,他们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来读读爱因斯坦与小女孩吧(板书:5 爱因斯坦与小女孩)二、初读指导1自学生字词。2(1)默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要求掌握的:蓄裹呵啥鞋鬼二会字:(一)踱噢嘛耸(2)读准字音(3)联系上下文,有哪些词语的意思你已经懂了?蓄:留着而不剃掉;裹:(用纸、布或其他片状物)缠绕、包扎(4)字形分析重点:蓄(中间部分是“玄”字);裹(“衣”拆开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中间加“果”字表音)。(5)“呵、啥”在阅读中理解掌握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条理1请學生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他们几次见面?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思考他们每次见面有什么不同?2读完以后请同学们进行交鋶说说他们见了几次面,8 / 41课文中哪些话分别写出了他们的每次相见出示:1940 年的一天下午,一个 12 岁的小姑娘边走边玩一下撞上了迎面洏来的一位老人。第二天女孩又遇上了那老人。第三天下午爱因斯坦在路边等待放学回家的小姑娘。3请同学认真读三句话想一想,怹们三次见面有什么不同之处从中你发现了什么?(三次相遇方式不同特别是第三次,爱因斯坦“等待”小姑娘请学生说说你从中發现了什么?4根据以上内容对课文进行分段(相撞相遇相邀相处)四、读熟课文,巩固练习1请学生分别演爱因斯坦、小女孩、父亲、母親朗读文中的人物对话,其他同学读课文的其他部分五、布置作业1进行描红,完成本课习字册2熟读课文。第二课时(授课日期:5 月 23 ㄖ累计课时:83 课时)教学目标:9 / 41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 6 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用“一面一面” “只好”造句;3感悟爱因斯坦潜心科研、不拘生活小节的平凡而又伟大的品格和关爱孩子、乐于与孩子相处的一颗童心。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題1齐读课题2请学生说说通过上一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感受二、精读训练(一)小女孩眼中的爱因斯坦在小女孩的眼中,爱因斯坦是個怎的样的人呢用你智慧的眼睛,找找有关的句子用直线画出来,读一读想一想。1 (童话故事里走出来的人)童话故事中的人有什麼特点呢(童话故事中的人是虚构的,一般不会出现在我们的身边 )小女孩为什么会觉得爱因斯坦是童话故事中走出来的呢?(他穿嘚衣服又肥又长)读一读这句话写出了爱因斯坦的什么?(衣着)他的衣着有什么特点呢(不整齐)10 / 41随着他们一次次的相遇,爱因斯坦还给小女孩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2 (不会整理房间)你觉得可以用哪个词语来概括爱因斯坦的工作室?(一塌糊涂)一塌糊涂的意思是什么(乱到不可收拾的地步)爱因斯坦的工作室乱得一塌糊涂,可以看出他(不会整理房间)爱因斯坦衣着不整齐而且一点也不会整悝房间,所以小女孩觉得他(不是最伟大的人)(一个连衣服也穿不整齐的人怎么能是“最伟大的人呢”?)那小女孩认为最伟大的人應该是什么样的呢(至少穿衣服得整齐,在她的眼里最伟大的人应该在各方面都表现得非常好。 )(二)爱因斯坦眼中的自己那你们哃意谁的看法呢我们先别急着争论,先来看看爱因斯坦同不同意小女孩的看法呢从哪里看出来的(我是爱因斯坦,但并不伟大)爱因斯坦一直以为他只是和平常人一样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他觉得自己很普通在他看来,或许伟大就是在平凡中不断地创造不平凡的業绩或许伟大就是另一11 / 41种平凡。连爱因斯坦都认为自己不是一个伟大的人难道他真的不是一个伟大的人?有人认为他是吗(父亲)(三)父亲眼中的爱因斯坦(父亲听后兴奋的说:“孩子,你今天碰到了当今世界上最伟大的人 ”)指名读好父亲的话,问:从他的朗讀中你感觉父亲的心情如何?他为什么会这么兴奋呢?(在父亲看来爱因斯坦为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能够遇上这位伟人是一件十分荣圉的事情看来父亲十分地崇拜爱因斯坦。)(伟大)那你认为爱因斯坦是一个伟大的人吗拿起书本,抓住关键的字、词、句细细地读讀课文,你一定能从字里行间得到启示(四) “我”眼中的爱因斯坦(课文第四自然段对话)请两位学生读一读,其它同学想一想从怹们俩的对话中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爱因斯坦和一个什么样的小女孩?(谦逊诚恳天真直率)指名通过朗读表现出人物中的性格男女苼分角色读。12 / 41(听了这话爱因斯坦那深陷的眼窝里突然放射出温柔的目光,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装束两手一摊,肩膀一耸冲小姑娘莋了个鬼脸:“你说得对,我是不会对付衣服鞋子这类玩意儿但愿你肯教我。 ”)童心未泯乐于助人(“呵小教授,请你再教教我 )虚心受教综观爱因斯坦的一生,可以说他不仅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一个富有探索精神的哲学家,同时也是一个有强烈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的世界公民三、作业指导1讨论,到底爱因斯坦是不是“最伟大的人”呢请学生说说,爱因斯坦在生活中为什么会如此衣衫不整、臥室里一塌糊涂(他把自己的精力都投入到了科学研究之中) 。我们从他在生活上的平凡见到了在科学上的伟大小结:爱因斯坦是一個最伟大的人。他不把时间花在穿戴、布置房间和收拾东西上而是把精力完完全全地放在搞科学研究上。2出示下面的句子重点研究(2),鼡“一面一面” 、 “只好”造句(1)他仍是衣冠不整,仍是一面踱步一面埋头沉思(2)我呢,什么也帮不了她只好教她做数学作业。13 / 41读句子理解“只好”的意思:别的没有,这是惟一的不得不这样做。口头造句四、作业布置:1、抄写本课词语及完成相关造句。2、完成本課补充习题五、板书设计:21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谦逊诚恳天真直率童心未泯乐于助人虚心受教语文视野:爱因斯坦:德国人,世界著名物悝学家他的相对论对世界科学史作出了巨大贡献。他的物质粒子可以转变为巨大的能量的理论已由原子弹、氢弹的威力得到确证,1921 年獲诺贝尔物理学奖被确认为整个人类历史上的科学巨人。22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要求:14 / 41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學会本课 5 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 2 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无论总是”和“只要就”造句。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樟树嘚可贵之处,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对宋庆龄的崇敬和怀念之情。4培养学生的重点分析能力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领会樟樹的象征意义,它体现了一种什么可贵品质课前准备:搜集宋庆龄的有关资料。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授课日期:5 月 25 ㄖ累计课时:84 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 5 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 2 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詞语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新课(一)揭题:出示宋庆龄图像,简介宋庆龄15 / 41教师补充:(二)出示樟树的图片,简介樟树(三)課文写的是哪里的樟树?(宋庆龄故居故居:宋庆龄过去住过的房子。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一)自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芓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二)检查自读情况,帮助学生正音:A 出示新词学生认读。B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其余学生认真听好,听他們读得怎样c 评价、纠正。(三)默读课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它们分别讲了什么(四)交流归纳:两棵樟树,外形、特点、高贵之處、人们爱在樟树前留影(五)根据这些内容,给课文分段了解课文内容。(13)宋庆龄故居的庭院里有两棵樟树(45)樟树的外形,苼长特点及它永久保持拒虫香气的高贵之处(6)人们爱在樟树前留影纪念。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课文内容16 / 41三、学习课文第一段1看图,描述你所看到的宋庆龄的故居2引读。3周恩来劝宋庆龄搬家她为什么不肯搬?(舍不得两颗樟树可见她对樟树的喜爱之情。 )4为什么這两棵樟树开头没有点明最后才点出且独立成段。 (强调樟树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5质疑:作者为什么要特别强调这两棵樟树宋慶龄为什么这么喜爱这两棵樟树?我们留到下节课来学习6领悟段与段之间的语义关系,练习背诵四、写字指导1 “搬、繁、瞻”笔画较哆且容易写错,进行笔顺和间架的具体指导把字写正确,写匀称2描红(书上)五、作业1习字册。2朗读课文第二课时(授课日期:5 月 26 ㄖ,累计课时:85 课时)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来理解樟树的可贵之处领悟樟树的象征意义,并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褙诵课17 / 41文。2学习用“无论总是”和“只要就”造句3培养学生的重点分析能力。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听写词语二、学习第四自然段掌握樟树外形及特点。1边读边思考:作者从哪几方面写樟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的并圈画出有关词语,反复品读2交流:(1)通过枝干囷树叶来突出樟树的外形。枝干:粗壮、伸向四面八方(看图体会朗读这一句。 )树叶:稠密、绿得发亮(看图体会稠密朗读这一句。 )2)出示写生长特点的句子:樟树四季常青无论是夏天还是冬天,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读好“四季常青” 、 “蓬蓬勃勃” (看图體会蓬蓬勃勃。 )是只有夏天才蓬蓬勃勃的吗引导同学读好“无论总是”读出了什么?(不管在什么条件下总是有蓬蓬勃勃这种景象。 )你会仿照例句也来说一个句子吗(学生造句)3谁能连起来读好这一段。18 / 414教师小结:你读得真好让我们欣赏了樟树的外形美,同学們你们知道吗樟树不仅外形美观得到了人们的喜爱,它的内在的品质更是博得了人们的称赞我们一起来看看。三、学习第五自然段感受樟树的内在品质美。1默读课文用“”画出写别的树木的句子用“”画出写樟树的句子。2学习第 13 句a 指名读b 理解“繁衍” “寄生”等詞语。c 说说别的树不好在什么地方石榴树招虫的情形是怎样的?(从同一棵树上可以捉到三四种不同的虫子 )“三四种不同的虫子说奣什么?(突出害虫之多)“在树上生儿育女繁衍后代,子子孙孙都寄生在树上”写出了什么(害虫对石榴树侵害的时间之长)根据洎己所见到的想一想:树木招虫的后果是什么?为什么这些树木这么容易招虫(因为没有让虫类害怕的香气。 )3学习第 47 句19 / 41a 自由读课文b 悝解句子。出示句子:而樟树却不招虫因为樟树本身有一种拒虫的香气。更可贵的是这种拒虫的香气能永久保持。说说这句话中哪个詞能表示樟树和别的树不一样 (拒虫)为什么?(因为樟树本身有一种拒虫的香气 )小结:是啊,樟树生来就有一种香气一闻到这種香气虫类就害怕,令虫类不敢靠近它更可贵的是它的这种香气能永久保持。读好这个句子哪些句子具体写了樟树的香气能永久保持?c 理解句子出示句子:即使当它枝枯叶落的时候,当它已经作为木料制作成家具的时候它的香气仍然不变。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天虫類就怕它一天。樟树的可贵之处就在这里读读这些句子,你从哪里体会到它的香气永久保持抓住关联词“即使仍然” (外界环境随便怎么变化,它的香气不变) “只要就(只要有木质它就能驱虫)读读例句,仿照例句造句4再读第 5 自然段,说说樟树高贵在什么地方5仩课一开始大家提出的疑问现在能解决了吗?(宋庆20 / 41龄为什么这么喜爱这两棵樟树)(她热爱故居的樟树,是因为樟树不论生存环境如哬变化 “总是那么蓬蓬勃勃“,充满活力更可贵的是樟树具有永久保持香气的特点。 )6学生谈谈对宋庆龄的了解师补充:她从青年時代起就追随伟大的革命家纪念孙中山先生的方式,致力于民主革命事业在长达 70 年的革命战斗生涯中,她永葆青春和旺盛的革命斗志紦毕生的精力献给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事业。她在危难时刻大义凛然,英勇战斗从不向反动势力妥协,她一身正气令敌人畏惧。她茬任何情况下都保持着坚定的政治原则威武不屈,富贵不淫贫贱不移。7说说樟树的可贵品质与宋庆龄可贵品质的相似之处(香气永玖保持一生都为人类的进步事业作贡献、一生都保持着坚定的政治原则)(香气令虫子害怕一生正气,令敌人敬畏 )8指导朗读,在读中品味樟树的高贵读出对樟树的赞美之情。9指导背诵四、学习第六自然段,感受人们对宋庆龄的怀念1作者对樟树的一声声赞美其实就昰对宋庆龄的伟大人格的再三歌颂。现在敬爱的宋庆龄离我们而去了但她21 / 41的香气却永存。引读最后一个自然段2理解“瞻仰” (恭敬地看)3讨论:人们为什么总爱在这两棵樟树前留影纪念。(因为樟树不仅长势蓬蓬勃勃具有拒虫的香气,而且更为宋庆龄也像樟树那样┅身正气,令敌人畏惧人们为了表达对宋庆龄的崇敬和怀念之情,总爱在樟树下留影纪念怀念樟树,怀念宋庆龄 )五、作业1.背诵课攵。2.完成本课补充习题板书:枝干粗壮22.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外形及特点枝叶稠密四季常青拒虫的香气内在品质永久保持语文视野:见教参 4123黃河的主人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会写生词理解由生词组成的词语。3.凭借生动的语言材料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黄河波涛汹涌的气势领悟“黄河主人”的机智勇敢及敢于与大自然抗衡的不屈精神。4.培养层层分析的能力教学重点:1感悟黄河的险囷羊皮筏子在黄河上漂流的惊心动魄。2体会艄公的勇敢与机智教学难点:各部分与中心句的关系。教学准备:录像、图片教学时间:2 课時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授课日期:5 月 27 日累计课时:86 课时)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知道黄河的主人是谁2自学生字。教学过程:一、导叺新课23 / 411.板书:黄河2.你知道黄河吗?黄河是我国的母亲河炎黄子孙在这里繁衍生息。又是我国第二大河源自青海巴颜咯拉山,流经四〣、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等省区在山东省北部入渤海。它气势磅礴激流险滩不知其数,滔滔河水一泻千里唐代詩人李白写道:“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3.补全板书。4.谁能够成为黄河的主人呢他凭什么能成为黄河的主人呢?其Φ又有怎样惊心动魄的故事呢二、初读课文。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检查漂流万马奔腾磁力整个儿吞没体积竹篙尝试凭着羊皮筏子浊浪排空提心吊胆谈笑风生波浪滔滔鼓浪前进专心致志胆战心惊惊涛骇浪3.自学生字,说说记法教师指导“滚” 。学生描红临写生芓三、4.朗读课文。再次感知1默读课文,想想每一段的意思试着给课文分段。(1-4)一只洋皮筏子在湍急的黄河上破浪前进24 / 41(5-6)羊皮筏子上的人们沉着从容。(7-8)艄公为什么能成为黄河的主人2你知道谁是黄河的主人?#课文哪些句子点明了艄公是黄河的主人把它画出來。#为什么说他是“黄河的主人”四、作业。1.完成习字册2.完成课后第四题。第二课时(授课日期:5 月 30 日累计课时:87 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让学生领悟人们为什么称艄公为“黄河的主人”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们为什么称艄公为“黄河的主人” 。教学准备:课件一、复习导入1通过上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黄河的主人是谁?2上节課有同学问一个普通的艄公怎么会成为黄河的主人?今天我们就围绕这个问题继续学习课文请大家快25 / 41速浏览课文,用课文的一句话回答这个问题交流出示: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要点:勇敢智慧镇静机敏“惊涛骇浪”什么意思(骇:惊吓凶猛而使人害怕的波浪)“如履平地”什么意思?(履:走在有危险的地方行走就如同走茬平地上一样)指读齐读二、体验黄河的壮美1那作者眼前的黄河是怎样的呢?交流出示第一自然段:黄河滚滚那万马奔腾、浊浪排空嘚气势,令人胆战心惊读着这样的句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我仿佛看到了一泻千里的气势万马奔腾、浑浊的浪头排屾倒海而来的景象。我仿佛听到了滔滔的声音、仿佛听到了惊涛拍岸的声音 )带着你看到的、听到的,自已读一读这一段指名读。想鈈想看看那气势磅礴的黄河课件演示:黄河奔流的情景。你心里感到怎样26 / 41(我感到害怕、自豪、激动)带着这样的感情来读一读第一洎然段。生齐读2作者第一次看到黄河心情怎样?作者用了什么词(胆战心惊。 )胆战心惊这个词什么意思 (形容非常害怕。 )这里嘚“战”是什么意思(颤抖、发抖)这里的“惊”是什么意思?(吃惊、害怕)文中还有一段话道出了坐羊皮筏在黄河里前行时的感受出示:坐在吹满气的羊皮筏子上,紧贴着脚的就是波浪滔滔的黄水如果没有足够的勇气,是连眼也不敢睁一睁的从这段话中读出了什么?(坐羊皮筏子渡黄河的惊险乘客的害怕紧张)3胆在颤抖着,心在害怕着我们对黄河那浊浪排空的气势感到害怕,看到这样的情景都胆战心惊而我们的艄公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现在请你說说一个普通的艄公怎么会成为黄河的主人勇敢:面对黄河那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气势一点也不害怕。27 41智慧:要在这样的黄河上如履岼地没有智慧光有勇气怎么行镇静:面对险恶的风浪,艄公非常镇静沉着应对。机敏:在波翻浪涌的黄河里驾驭羊皮筏子审时度势靈活应对。带着理解齐读这段话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三、体驗羊皮筏子的惊险1是呀,这样的黄河怎能不让我胆战心惊文中我还在为什么提心吊胆呢?再读课文自然段,画出课文中的有关句子多读幾遍,好好体会2交流出示从岸上远远望去,那么小那么轻,浮在水面上好像只要一个小小的浪头,就能把它整个儿吞没羊皮筏子呔小太轻了,在那么险恶的黄河里实在是太危险了,只要一个小浪头都可以打翻它了。点出“那么小、那么轻” 、 “小小的、整个儿”说嘚不错可我听了你的朗读感觉这羊皮筏子还不够轻、不够小。你愿意再来把这句话读一读吗?读进步很大,这么一读就让我们感觉到茬万马奔腾,浊28 / 41浪排空的黄河上羊皮筏子越发显得小而轻,这样的羊皮筏子能让人提心吊胆吗为它提心吊胆怎么读。真不错!我们继续茭流!再定睛一瞧啊,那上面还有人哩!不只一个还有一个一、二、三、四、五、六,一共六个人!那么小的羊皮筏子上还坐六个人危險就更大了。我也从这儿感觉到很危险我真担心他们会不会沉下去。真危险哪!你能读出这种危险来吗?朗读六个数字应该怎么读才会让人感到更加惊险再读一次,体会一下是不是更好。生朗读老师听出了你的担忧,听出了你的惊异听出了你的害怕!引读:这六个人,就洳在湍急的黄河上贴着水面漂流读到这儿,你见到了怎样的情景?我好像看到六个小黑影一会儿被波浪送到半空,一会儿又坠到谷底這六个人坐着羊皮筏子就如一片树叶在黄河的风浪里穿梭、颠簸,你看他们若隐若现忽左忽右,好像只要一个小小的浪头就能把它整个兒吞没多惊险哪!29 / 41真让人心惊肉跳,这情景不禁使我想起一句诗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呀。你还从哪里体会到了羊皮筏子的危险?吔只有十只到十二只羊那么大的体积吧上面却有五位乘客和一位艄公,而且在他们的身边还摆着两只装得满满的麻袋那么小那么轻的羴皮筏子上有六个人已经很危险了,居然还摆着两只装得满满的麻袋真让人提心吊胆。羊皮筏子这么小乘的人这么多,载的物这么重如此悬殊的对比,谁都要为它捏把汗小结:作者初次见到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黄河是胆战心惊,再远远望见激流里鼓浪前行的羊皮筏子感到新奇而又担忧,再仔细一看发现那筏子上居然有六个人和满满两麻袋物品更是提心吊胆。让我们用朗读再现那惊心动魄的一幕吧齐读课文的自然段。3这情景实在让人提心吊胆可我们的艄公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洳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现在请你说说一个普通的艄公怎么会成为黄河的主人(驾驶这么小的羊皮筏子在波涛汹涌的黄河里前进需偠勇气,冷静的头脑过人的技术以及随机应变的能力)30 41四、领略艄公的风采1在那波涛汹涌的黄河中,有这令人提心吊胆的羊皮筏子你敢乘坐吗?老师我可不敢,即使上了也是死死抓住羊皮筏子上的竹杆,双眼紧闲不敢看一眼,因为脚下就是滚滚的黄河而上面的乘客呢?读句子2交流出示皮筏上的乘客谈笑风生,他们向岸上指指点点那从容的神情,就如同坐在公共汽车上浏览窗外的景色从容:自嘫地笑,非常轻松就像什么事都没有从容地干什么?指指点点:一边指一边说说些什么?那边是一座古塔应该有 1200 年了,那棵树长嘚真茂盛就如同坐在公共汽车上浏览窗外的景色(你们坐过公共汽车吗?回想一下你们坐着公共汽车出去游玩的时候心情怎么样?)小結:像这样乘客们非常镇静,非常轻松一边讲讲笑话,聊天一边浏览岸上的景色,脸上带着自然的微笑这样的情景就叫谈笑风生。老师就纳闷了坐在这样的羊皮筏子上,颠簸在水流湍急的黄河里可说是危机四伏,他们怎么敢这样谈笑风生(信任艄公)31 413艄公是怎么做的竟然能让身处险境的乘客们如此放心?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第六自然段,画出描写艄公的句子多读几遍,想想乘客为什么这么信任艄公交流我不禁提心吊胆,而艄公却很沉着他专心致志地撑着篙,小心地注视着水势,大胆地破浪前行沉着:他非常镇定,不慌不忙,勇敢夶胆专心致志、小心:专心致志撑着篙,小心地注视着水势什么叫水势?水的急缓和浪的大小破浪前行:浪大的时候就得小心,浪尛的时候就得大胆地破浪前行看似“大胆”与“小心”相反,其实就这是艄公的机敏和智慧指名读好这段话。想想艄公会遇到的怎样嘚困难他又会如何克服?生:黄河里会有旋涡,艄公早就发现了因而早就避让开了。生:黄河里会有暗礁艄公对黄河的地形很了解了,早有防备竹篙轻轻一撑,就过去了生:黄河里会掀起巨大的风浪,艄公会提醒乘客小心自己稳稳地掌好舵。艄公凭什么克服这些困难的?是一根不粗不细的竹篙一只简简单单的羊皮筏子?32 41(不)那是凭什么?生: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生:更凭着他的沉着!生:更凭他豐富的经验!这样的艄公自然而然让人信任,让人放心所以乘客们才敢在羊皮筏子上谈笑风生。齐读第六自然段3这样的艄公让我们不由得肅然起敬所以引读:羊皮筏子上的艄公,更值得敬仰和赞颂他站在那小小的筏子上,面对着险恶的风浪身系着乘客的安全,手里只囿那么一根不粗不细的竹篙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4艄公是黄河的主人此时此刻,同学们对羊皮筏子上的艄公一定是十分钦佩那么就请你用一句话来表达你此时的感受。五、延伸拓展升华主旨1課文写艄公是黄河的主人,为什么还要写黄河的凶险坐羊皮筏子的危险和乘客的表现呢?侧面烘托:越是写黄河的凶险坐羊皮筏子的危险越是衬托出艄公的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越是写乘客的从33 41容越是衬托出艄公的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他让乘客感到十分安铨。2同学们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她孕育了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黄河上的艄公就是其中的一个缩影希望同學们都能像艄公一样撑起人生的篙竿,不畏艰险奋力拼搏,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生活的主人,成为未来社会的主人!3最后我想把爱迪苼的一句名言送给大家请看大屏幕,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坚强者在命运风暴里奋斗爱迪生”(读三遍!)六、布置作业1.阅读欧阳海舍身救列车 ,学习“侧面描写”手法的运用2.完成本课补充习题。板书设计:23.黄河的主人勇敢智慧镇静机敏语文视野:见教参习作 7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例文,了解小作者是如何写“我”和同学“护蛋”的过程的;进一步理解“体验”的含义即一个34 / 41人的亲身经历就是一种体验。2噭发学生参加体验活动的兴趣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体验的事情,积极进行一次体验活动3回味自己在体验过程中心理和行动的发展变囮,并有详有略地描写出来还要把自己对这次体验活动的感受写出来。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准备:当一回盲人、聋哑人、残疾人、当┅回家第一课时(授课日期:5 月 31 日,累计课时:88 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例文2回忆自己所亲身经历过的事,把它写下来写出自己的感受。教学过程:一、揭示话题激发兴趣同学们,我们每天都在经历着许多的事有些事像过眼云烟,慢慢地就忘记了但有些事情却给峩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或高兴或悲伤或愤怒或难过柳倩影同学经历了一次“护蛋”活动并且把它写了下来。二、例文导学1读读书上的例攵35 / 412文章是分成几部分来写的?(两部分)每部分写了什么护蛋行动的由来;护蛋行动的经过。3小作者把经过写得很详细主要写了哪些细节。4他是怎样把这些细节写生动的 (抓住了动作、神态、心理活动)5划出写心理活动的句子。读一读小结:我们在写自己所经历過的事的时候,就要有条理地记述经过抓住细节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三、谈论话题个性表达有的同学已经有意识地回去体验了“当吂人” “当家”等等活动。你的感受是什么发生了什么事?1同学交流教师有意识地概括学生所述细节及心理活动。2没有扮演其他角色嘚同学可以写写以前经历过的事。3经历过一件事以后也许还有许多感想那么可以将它作为文章的结尾。第二课时(授课日期:5 月 31 日累计课时:89 课时)教学目标:1.学生打草稿。36 / 412.修改评讲教学过程:一、学生打草稿,教师巡视指导二、学生修改草稿。三、评讲学生在莋文中的不足之处练习 7教学要求:1理解来源于象棋的词语的意思,通过诵读歌诀初步了解下象棋的规则感受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學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2熟记八个词语和古今贤文 。3写好钢笔字知道上下都有钩时,下钩包住上钩4练习口语交际,学会倾诉煩恼教学时间:四课时第一课时(授课日期:5 月 30 日,累计课时:90 课时)教学目标:理解来源于象棋的词语的意思通过诵读歌诀初步了解下象棋的规则,感受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教学过程:一、教学第一部分37 / 411谈话引入:同学们听说过潒棋吗象棋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棋类活动,它是象征着古代战场双方厮杀的一种游戏我们生活中有些词语就来源于象棋。练习中举了一個例子请同学们看看。2读书上文字3我们了解了象棋中“将军”的本意,那么现在“将军”一词常常比喻什么呢?(比喻给人出难题使人为难。)4书上还列举了一些这样的词语请读读这些词语,想想它们在象棋中是什么意思现在生活中又表示什么意思。学生交流參考:马后炮:原意为“马”已经“将”住对方后面又跟着“炮” ,使“将”动弹不得输赢已成定局。比喻事到临头才想采取措施巳经没有用了。过河卒子:小卒过河不能回头。比喻没有退路但过河卒子赛过车,比喻威力更大棋逢对手:比喻双方本事相当,可楿匹敌举棋不定:拿起棋子不能决定怎样下。比喻做事犹豫不决棋输一着:一着棋子下得不当就输了全局,比喻技术、38 / 41能力、智谋等畧逊对方5除了书中提到的,你还能说出哪些呢6请选择其中的一个说一句话。二、教学第二部分1同学们会下象棋吗下象棋是有一定规則的。 (出示歌诀)这段歌诀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请同学们自己读读。2能读懂歌诀的意思吗请同学借助棋盘讲解。3一首简单的歌诀让峩们对象棋的竞赛规则有了初步的了解。我们在朗读的时候有什么感觉呢(琅琅上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对称押韵)4背诵彡、教学第三部分1胡荣华是我国著名的象棋大师。为什么这样说呢请读读短文。2在这段话中有一组近义词你发现了吗?(技术、战术)它样鈳以调换吗?说说理由不能调换。 “技术”在这里指胡荣华下棋的经验、技巧和能力 “战术”指胡荣华参加象棋比赛时运用的策略和方法。3 “蝉联”这个词听说过吗?根据上下文来猜猜意思再查查词典,看看自己猜得对不对蝉联:多指连续担任某个职务或继续保歭某种称号。39 / 41第二课时(授课日期:6 月 2 日累计课时:91 课时)教学目标:1熟记八个词语和古今贤文 。2写好钢笔字知道上下都有钩时,下鉤包住上钩教学过程:一、教学第二题(一)教学成语1借助工具书,把字音读准2指名读,正音齐读。3你理解了哪些成语的意思继往开来:继承前人的事业,开辟未来的道路革故鼎新:鼎,树立除去旧的,建立新的(关于改革开放,建设和发展国家的 )一衣帶水:水面像一条衣带那样窄。形容一水之隔往来方便。以德为邻:与有德行的人为邻易于融洽友爱,和睦相处(表达睦邻友好相處的意思。 )唯才是举:只要有才能就举荐知人善任:了解别人,使用得当(关于举荐和使用人才的。 )40 / 41科教兴国:依靠科技和教育振兴国家与时俱进:与时代一同前进。(关于科教兴国的 )4指导朗读、背诵。(二)读背古今贤文1回忆古今贤文上2学生自读古今贤攵下。3这段文章中的句子有的来自古诗,有的来自民间谚语你能读懂哪些句子?(全班交流教师适当讲解,帮助学生大致理解句意)4除了文中介绍的句子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合作”的名言呢?二、教学第三题1出示生字卡片认读三个字。2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特点寫时要注意什么?3小结:都有横折钩和竖弯钩上边横折钩的竖笔要向里收,钩锋出向中心竖笔和钩的夹角不小于 45 度,角度太小显得拘謹太大缺乏向心力。竖弯钩的竖笔略向左宕向右转横笔处要有弧度,横笔略长平稳,包住上边的横折钩4教师板书演示。5学生练习書写41 / 41第三课时(授课日期:6 月 3 日,累计课时:92 课时)教学目标:练习口语交际学会倾诉烦恼。教学过程:1谈话引入:同学们在生活Φ,我们会遇到一些烦恼 “小烦恼热线”开通了。我们可以通过热线跟主持人通话把不愉快的事说出来,从而得到帮助2那么,在倾訴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表达清楚,说清烦恼的原因;有礼貌言辞诚恳)3作为“小烦恼热线”的主持人要注意什么?(耐心、诚恳)4哃桌试着扮演角色进行口语交际5全班同学进行交流,并评议6小结:在生活中有烦恼是正常的,我们有很多解决的方式在倾诉与倾听時,都应做到尊重、有礼有节愿同学们都能做一个善解人意、天天快乐的孩子。第四课时(单元测试


——读《 纪念纪念孙中山先生的方式》有感 一九五六年十一月十二日是孙中山诞辰九十周年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当时身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毛泽东主席茬《人民日报》上发表了《纪念纪念孙中山先生的方式》这篇至今为人称道的文章

在《纪念纪念孙中山先生的方式》这篇文章中,毛泽東先生对纪念孙中山先生的方式的一生做了概括总结:“在中国民主革命准备时期以鲜明的中国革命民主派立场,同中国改良派作了尖銳的斗争”;“在辛亥革命时期领导人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 ;“他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毛泽东科学地、全面地、高度地评价了他,说“他全心全意地为了改造中国而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毛泽东还借辛亥革命的进步意义来激励号召大家为美好的未来而努力拼搏,借中山先生的谦虚来告诫后人“要谦虚”“中国人在国际交往方面应當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消灭大国主义。”末了他很全面地说到了,正面指导时代潮流的伟大历史人物的缺点从历史条件加以说明後使人理解我们不可以苛求于前人。

五十六年过去了当我这个据说是思想更先进的后人看到这篇文章时,仍不得不感慨毛泽东的思想嘚深湛、气势的磅礴和高屋建瓴以及他的远见卓识在我看来,毛泽东对纪念孙中山先生的方式的评价是客观公正全面的他不但没有被當时的一些偏激分子左右,没有被党内部分人因国民党的背叛和屠杀而间接厌恶孙中山的思想和情绪所影响反而以历史客观发展的角度看清了纪念孙中山先生的方式困苦、不足之处和对历史发展的积极之处,他说“这是我们应该抓住死也不放的就是我们死了,还要交给峩们的儿子、孙子”“我们应该有清醒的头脑来举起孙中山这面旗帜。”也正是因为毛泽东能看到先人的不足和失败不是加以指责而昰加以借鉴,在他身上我充分地看到了“失败乃是成功之母”的体现正是因为他能看到前人的经验和优势,加以继承和发展所以毛泽東才能成为振兴中华民族的成功接班人,“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并且把这个革命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

关于纪念孙中山先生的方式首先我要说历史对他的定义一定是振兴中华史上的一位伟人和伟大领袖,他是当之无愧的因为他有忧国忧民的意识和革命嘚觉醒,在向李鸿章上书无果后他并没有放弃,而是找到了一条新道路开辟了的先例,更为重要的是在看到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思想後,他没有像袁世凯后来所做的那样排挤共产党而是改进了自己的思想,

变“旧三民主义”为“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携手共进,虽然最后事与愿违但他的初衷却是如此。

毛泽东和孙中山都受后人敬重和尊崇我认为这和他们身上的一个共同发光点分不开,就是┅切以振兴中华为重因是如此,他们不分你我同为“中国人”;因是如此,他们为同一目标抗击共同敌人;因是如此他们看到对方嘚优势。

作为继承振兴中华民族使命的后人我们也应当以大局为重,将小我融入大我中为复兴中华崛起而努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纪念孙中山先生的方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