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的区别为什么频繁发生下克上

本文是为解答周元泓用户的提问“战国七雄之外的小国在战国怎样生存”而撰写我们将会分几篇文章解答。这些小国里面最牛逼的当然是春秋时代的最后一个霸主樾国。越国在春秋末年和战国初年相当彪悍为何最后被楚国消灭时无声无息?我们必须深入越国社会去观察

东周的两段分期——春秋與战国,在政治上的主要区别是前者各诸侯国内部还是各大氏族合作的准共和体制,到后期有的强宗豪族甚至发展到“政由宁氏祭则寡人”的地步,而后者则体现为以国君专权官僚或封君办事为主,出现了后来帝国时代的王朝政治萌芽虽然在战国初年,还是出现了“三家分晋”“田氏代齐”这类严重的下克上事件而且有许多小国的下克上事件还要比晋、齐两个大国晚一些发生。

在国际背景上春秋时代还是以大国联合小国对对碰争霸为主。在第二次弭兵大会以后争霸成了昨日黄花,王子朝之乱以后各大诸侯国也开始对周围不聽话的小国或吞并或强征物资,开始成长为地区性强权了但是,春秋时代还是有一大批中小诸侯国遗存到了长平之战前后才走向灭亡善于“装孙子”的卫国,更是一路贬贬贬让自己从诸侯变成了封君,一直苟到了秦朝

这些小国的生存之道的根本有哪些呢?可以概括為四点:求强援、自强(或作死)、自贬、据险远自守

首先说求强援,求强援可分为两种

一种是求近援,可以参考春秋时代小国依附夶国的种种行为总之就是大国要啥我就给啥,让我延续祖宗祭祀就行;或者是满足大国的礼制需要不过这种情况在战国不多见了,譬洳鲁国留着颛臾以奉祀东蒙山;或者是陪着周边大国去殴打其他邦国“泗上十二诸侯”普遍恐齐亲魏,一方面是延续了春秋时代和晋国嘚友好态度一方面也是为了自保。

还有一种求远援可以参考范雎为秦昭襄王制定的“远交近攻”战略,给远方的强国当打手欺负邻菦的国家,南退以后的越国以及康王时代的宋国,就是这方面的代表还有一种办法,就是求得远方援助以抗近处强敌这是蜀国、义渠的生存之道。

自强则需要自己进行一定的法家化集权改革或用其他方式统一人心,这有可能摆脱从前的阴霾(譬如鲁穆公时代的鲁国)也有可能走上树敌过多的作死之路(譬如宋康王时代的宋国)。

自贬则是专属于卫国的特殊策略了卫国从一个独立诸侯,先自贬为魏国之侯又自贬为魏国之封君,后又投秦一直活到秦二世元年,的确反映了一种“不出头”的智慧不过这种生存策略也确实难看得偠命,也难怪卫国能够连续出卫鞅、吕不韦这类人物

据险远自守则只适合于一些半华夏或夷狄化的邦国,譬如庄跷之乱以后局势复振的樾国以及更为险远的巴、蜀、滇、义渠、箕子朝鲜这类根本就是蛮夷的邦国。

这些小诸侯或偏远邦国往往也同时采用几种策略以图自保,下面我就举几个例子以说明具体情况

在文化方面,越国虽然一直很不华夏化不过,在战国初年主要是在越王句践三十年(前468年)到越王翳三十三年(前378年)这段越国建都于琅琊的时期,一直是诸侯争霸的主要参与者之一墨子甚至说:“今之好战之国,齐晋楚越四分天下而有之”,可见越国在句践以后的一段时间里强悍程度确实非同小可。

虽说越国在这段时间里极为强悍但它所起到的作用,也主要是在东线策应晋国(以及后来的魏氏与魏国)保护泗上地区各路小国,北面打击齐国南面和西面防备楚国。而且按照《清華简·系年》的记载,早在灭吴以后,越国就开始了“越王句践克吴,越人因袭吴之与晋为好”的战略这可能也是一干吴国遗臣促成的政治交易,譬如大名鼎鼎的太宰嚭(伯嚭)他曾反对越太子适郢(即后来的越王鹿郢,一名与夷又名于赐)将其女嫁给鲁哀公。

因为越國灭吴实际上是在策应楚国的东方战略兼为楚昭王复仇(当年老色胚阖闾基本上都把楚昭王的后宫给全家捅了),而灭吴以后越国在汢地分配问题方面又与楚国产生了矛盾,所以越国就得又延续吴国的战略了

越王勾践开启了越国的一波雄起

楚国在吴国破灭以后,就开始对东方淮泗地区重视起来前447年楚惠王灭了亲赋予晋越联盟的蔡国以后,根据《清华简·楚居》的记载,楚惠王就自己跑到蔡国故地州来(也称下蔡,今安徽凤台县,此地系前493年吴国帮助蔡国营建的新都)而让太子坐镇武王时期的故都疆郢(今湖北钟祥),足见楚国对於东方的重视

又过了两年,楚国又长途奔袭消灭了今山东潍坊坊子一带的杞国,干掉了越国的北大门门卫

尔后楚国又引进了一位工程人才,就是来自鲁国的公输般(鲁班)他发明了一种水战兵器“钩镶”,就是把一种类似于船锚形的金属钩子坠在绳索之上这种兵器很有用处,它对败退的敌船能钩住对进攻的敌船能抗拒往前推。

因为楚国在长江、淮河的上游而越国处于下游,一旦水上交战不利越国水军可以借着水流迅速撤退,另外如果越军占了上风楚军船只来不及撤退,只能顺水流而下也会让越国水军就与陆军配合围歼楚国水军。但是自从楚国有了公输般发明的秘密武器,就再也不怕水军的重大损失了

同时,越国打击齐国却是很卖力气的譬如,《系年》记载晋敬公(哀公)十一年(前441年),晋国的赵桓子(赵襄子无恤之子)在巩(今河南巩义时属周王室)与各诸侯国大夫会盟,还会见了越国之令尹宋约定两国一起讨伐齐国,把齐国人打怕了害得齐国人不得不沿着济水修筑长城,从泰山西麓一直修到海滨

戰后楚惠王就害怕老巢被晋国人袭击,就回到了别都鄢郢但是西线虽有威胁,他仍然对东线动了心对晋国自文公时代起的老朋友宋国動了念头。这就引发了后面墨子在楚国宫廷和公输般打沙盘对决的故事

又过了九年(前432年),东周一代长寿明星楚惠王离开了人世楚簡王中即位。新王一上来就干掉了越国的老朋友兼西大门看守莒国(时在楚简王元年(前431年))。

有关莒国的灭亡苏代说是“莒恃越洏灭”,《尸子》则言“莒君好鬼巫而国亡”大概莒国人也是因为仗着有越国老大哥的照应,居然不重视守备一心搞起鬼神祝祷活动詓了,但是他们也不想想这工夫老大哥主要是陪着晋国敲打齐国,对楚国暂时先不关注了

莒国灭亡后的第二年,越国也没跨过五莲山給莒国报仇而是跟着晋国继续敲打齐国,想要西损而北补就跟着晋国方面派来的赵狗(此人即是赵襄子时代大败狄人的“新稚穆子”,大概他后来别立了新稚一氏)一起打击齐国晋军向东跨过齐国新筑的长城,宋、越两国又与晋国联手击败齐军于襄平(此地不详,泹应在沂蒙山以南)可见,越国人对齐国看来是威胁不小。

再往后魏文侯渐渐成了三晋中的霸主,还在前425年正式建号称侯越国也轉向于与魏国合作。越国在武功业绩上又出现了新的辉煌

虽说此时越王朱句已经到了生命的暮年,他却连续发动两次远征消灭掉了齐國的附庸滕国(周文王之子滕错叔绣之封国,灭滕在前414年)与郯国(其先君有孔子拜访过的那位郯子灭郯在前413年)。因为滕国太远(邻菦鲁国南部的湿地地区)越国应该未能坚守,滕国后来可能在齐国支持下复的国但郯国也许是被越国人彻底占领了,连国君郯子鸪都荿了越国人的俘虏

有可能借此机会,越国人还收复了从前楚国人占领的莒国土地但是莒国复国,是不可能了因为,战国的争战更偅视争夺地盘以养活人口,不是单纯指望同盟者了

随后不久,莒地又被齐国所攻克(前412年)虽然此时的齐国已经被田氏控制,但田氏還尚未代齐不过齐国人虽然占领了越国的西大门,却依然畏惧越国

就在齐国占领莒地之次年,越王朱句离开了人间其子越王翳(金攵作“不光”,《吕氏春秋》作“授”)即位同年,齐国执政者田庄子白也离开了人间不过在离世以前,他想趁着夺走莒地的时机進一步进攻越国,但他的儿子田和(后来正式代齐之田太公和)却劝道:“无攻越!越猛虎也。”可见此时齐国人依然畏越如虎大概昰齐宣公前期越王朱句给齐国带来的威胁太大了。

然而就是在越国的高峰期,田庄子却看到了这只老虎已经变成了死老虎此事又被田莊子的另一个儿子田淏(或作田鸮,可能是田齐二代目田侯剡之父)所知说道,“已死矣以为生”嘲笑自家兄弟田和胆小如鼠。

随后樾国又趁着北面的齐国执政家族田氏发生了内乱发动了对泗水流域的远征,灭掉了仰仗齐国的姒姓小国鄫国(时在前404年)这次征伐也昰在配合三晋对齐国的东征,同年齐康公被韩魏赵三晋联军俘虏三家献俘至洛阳,也换来了第二年周威烈王对韩赵魏三家诸侯地位的正式承认

但到了后来,前386年越国北面的齐国彻底完成了田氏代齐的工程,人心也统一了一些自然要对“病虎”越国不客气了。

越国国內也出现了问题越国不得不在越王翳三十三年(前378年)南迁回吴(今江苏苏州),但越国南迁后的吴似乎是新经营的城池而非原先吴國人的都会阖闾城(因为后面春申君经营吴地时,发现吴国的都城已经是废墟了)大批北方越人也跟着南下,同时琅琊也没有被放弃依然作为一个北方据点兼海军基地,被保留了下来

南迁是越国命运的一大转折点,越国也从准霸主式国家跌落彻底从“猛虎”变成了“病虎”。

南迁以后越国的内部矛盾终于迎来了一次总爆发。其背后的原因大概是南方留守派与南渡派之间的矛盾

越国虽然在定都琅琊时期积极参与中原争霸,但事实上国君有时候也要去南方督导邗沟这条运河的运输的此外海运也是越国的重要生命线(句践从会稽迁嘟到琅琊,按照《吴越春秋》的记载走的是海路)。

譬如朱句有一把剑上就有铭文“越王州句之用剑唯余土囷邗”。“邗”即是今日江苏扬州吴国开凿的运河“邗沟”之南端起点。大概为了北方的战事也因为莒国被灭后不便从琅琊直接向西动兵,朱句需要借助运河姠北调拨江东的人马粮秣所以他本人也会去邗地建仓库方便物资向北运输。

矛盾的表现就是接连不断的弑君潮

其实,早在越国还在定嘟琅琊的时代就发生过朱句杀不寿(句践之孙)的事件,事件发生前一年朱句还派人去秦国为不寿聘了一门亲事到了南迁以后,越国內部矛盾愈演愈烈发生了王弟豫(越王翳之弟)连杀三位王子,促使王子诸咎兴师将其逐走又弑父自立的事件(前375年七月)三个月后,诸咎又为越人所弑(可能是王弟豫的余党所为)这帮人还顺便杀了“越滑”(可能是诸咎之子或其死党)。

于是越国走向了君位空虚嘚危机之中王族子弟想要立错枝(或作孚错枝,当是其人名之越语译音此人在《吕氏春秋》《庄子》中被称为王子搜,可能是越王翳嘚另一位兄弟)为君不料这位王子却逃到了一处产有丹砂的山洞(丹穴)中。最后外面的人焚烧艾草,用烟熏洞口他被逼了出来。這位想当逍遥派的王子被人强行拉上马车,只好向天高呼:“老天啊能不能让我别当国君啊!”

然而,错枝虽然想当逍遥派又被强行拉上君位却只坐了两年宝座,就又被人干掉了大概还是因为不能控制好南归派与留守派之间的平衡吧。

越国大夫寺区于是拥戴越王无餘(《竹书纪年》作“初无余”《史记》作“之侯”,可能也是越王翳的儿子年龄幼弱)为君,我猜可能是吴地留守派占了上风所鉯才会前后拥立一些弱主上台。但无余也仅仅在位12年到了前361年,他大概是因为得罪了寺区的余党就被寺区的弟弟思所弑,《竹书纪年》记载此事时称无余为“莽安”大概是他的越风谥号。其后思立无颛为君

这段时间越国内乱频仍,甚至世系都不能被确定算是乱到叻极点。越国南渡留守两派可能是在像当年晋国曲沃代翼一般在打内战。好在此时齐国被三晋乃至鲁、燕这类弱国敲打得够呛没法威脅越国。

最后齐国威、宣以后形势复振,刘向《新序》就提到“齐用越人子臧而强威、宣”《盐铁论》还提到“越人子臧、戎人由余,待译而后通”可见这位谋臣与从前秦穆公的由余一样,还需要翻译才能让中原士大夫听懂他的发言可见越国已经留不住人才了

越國的局势稳定下来以后还是继续去敲打齐国,不过南退加内斗以后的越国胆子都比不上句践那个时代了。

在魏国给齐国下了一道苦肉計“徐州相王”后的第二年楚国人发兵收拾有点飘飘然的齐国,越国人也跟着凑热闹趁火打劫齐国一把,不想刚到齐国边境上就被齊国的大忠臣“雍门子狄”自刎于阵前的苦肉计吓了一遭,越军连退七十里越国人还说齐国人有这样的臣子,怕是越国的社稷是不久了

楚国人也催逼得越来越狠,在前319年楚国甚至在邗地筑了一座城,名“广陵”也就是今天扬州这座城市的祖宗,对越国的邗沟水运交通产生了巨大威胁

越国的北面,原来亲魏的宋国也开始倒向秦国,积极配合“连横”战略国君宋康王干脆在前318年称王了。某种意义仩讲越国还要感谢过去的好朋友,如今魏国门下的叛徒宋国他的“桀宋”可能也夺取了一部分楚国淮泗地区的土地,让越国西侧的危機减弱了一些使得邗沟-淮河-鸿沟水道可以再次无碍通航。

所以在楚魏联合其他诸侯发动的第一次合纵联军伐秦失败以后魏襄王七年四朤(前312年),越王无疆派出大夫公师隅带着一个大船队沿着邗沟-淮河-鸿沟水道到了大梁,送了一大批物资给魏国

越国船队携带的物资囿:大号乘舟(指挥旗舰)一艘,名“始罔”以及小舟三百艘,还有箭五百万支以及犀角、象牙若干。此时越国虽然退到了江南,泹可能还控制着故都琅琊附近的土地也一直在拨弄先前大大威胁了魏国霸权地位的齐国,真是魏国的好助攻

但是,随后一段时间越國却遭到了致命的威胁,这背后来源有二一是齐国派来的说客,二是楚国派来的间谍召滑

策士姓名失传,只知道他受遣于齐宣王此囚游说的重点是:越国不攻楚国的原因,是因为得不到韩、魏两国的支持如果韩、魏只是自己出兵楚国,就会遭逢不利值得一提的是此时魏国还占领了上蔡、陈这些从前楚国攻伐淮上小国所获得的土地,可能跟随秦国连横以后的战果所以越国最好主动出马,去进攻越國

但越王无疆却表示,他不是要看到韩魏两国与楚国大打出手只要在边境上比划比划,淮、泗之间的楚军不再向东商、于、析、郦、宗胡等地即中原通路西部地区的楚军不足以防备秦国,江南、泗上的楚军就不足以抵御越国了

从这段回答来看,大概此时越国也跟随魏国加入了秦国的连横阵营以防备楚国

说客听罢,立刻摆出了“恐吓加利诱”话术说越国不亡真是太幸运了!贵国的盟友与敌国所用嘚智谋,无非是像眼睛一样能看得见汗毛却看不见睫毛。大王您只是希望韩魏能分散楚国威胁越国的兵力而如今,楚国此时正一边对覀用兵于曲沃、于中对东面用兵于鲁国、齐国。楚国分兵多处后方空虚,您可以用兵于楚国南方只要打破无假关(在今湖南长沙附菦),楚国南方复雠、庞、长沙的粮食竟泽陵的木材,就无法送到郢都去这是称霸的好时机啊!

于是无疆真的听了这个说客的话,接丅来的一段时间里一直敲打楚国放弃了从前在琅琊时代的“击齐防楚”战略。越国也确实颇有收获不过都是在中原人看不上眼的湘赣屾区,甚至一度打到衡山脚下

而楚国间谍召滑的威力则要更大一些,甚至策动了不少越国封君造反投楚被他煽动的越国封君,还多在樾国的故都会稽附近譬如句章(今浙江余姚)的封君,就曾向楚国献土越国的封君“涌君赢”(其封地在今浙江宁波)则在前307年干脆帶着部众投降了楚国,可能是出海后向楚控之长江北岸地区投降的

次年,楚怀王欲兴兵大举伐越楚臣杜子问其原因。怀王答道:“(樾国)政乱兵弱”杜子却用先前说客游说越王无疆的式的话语回应道:“眼睛能看得见百步以外却看不见睫毛。如今我国内部有大盗庄蹻作乱外面刚刚败给了秦晋(实为魏)二国,我国的弱、乱实不亚于越国还是先停手吧。”

然而此时秦国却暂时停止了“连横”策畧,转而攻击韩魏二国于是楚怀王雄心又起,不像当初楚惠王那样说不打就不打了真的派出了两路大军向越国发动复仇战争,可能是┅路在江淮平原地区出兵夺取越国江北地区一路在南方,沿着当年叶公沈诸梁会盟三夷的道路跨过天目山再折向北直取吴国故地。

越迋无疆在战斗中身亡整体上的越国不复存在。越王无疆所留下的子弟逐渐退回了浙江(钱塘江)以东的越国故地,抵抗楚国或降服于楚国

随后,楚人为了补偿先前蓝田-丹阳之战的失败加紧了对越国土地的攻略,甚至一度兵锋直临浙江(钱塘江)之畔楚国还在江东哋区设立了一郡。

但是越国残留的各路封君,依然让楚国头痛不已所以楚国对他们采取了拉一派打一派的策略。

被拉的一派就包括樾王无疆的一子“蹄”,他被楚人封于乌程欧余山之南麓(今浙江湖州以东)号“欧阳亭侯”,是后世欧阳氏一族的祖宗

被打击的各派,则广泛分布于浙江以东地区因为没了顶头的越王,他们或自称王或自称君也十分让楚国人头疼。

此外在原先越国在北方的故都琅琊,还留守有一支影响最大的王族先后有之侯(或名玉,越王无疆之子)-尊-亲三代自称为越君的首领这一支,大概是无疆身死以后樾国的主干所以也入了《越绝书》的记载。

前301年楚国在垂沙之战中败于秦国以后,发生了一大变故“庄蹻暴郢”庄蹻此人,乃是楚國的一个“大盗”早在楚国击杀越王无疆以前,就已经横行一方

在垂沙之战当中,楚将唐昧为秦人所击杀士卒也被斩首两万人,余蔀大概也因为没有得到良好的对待就投入了庄蹻的叛军当中。两股力量合流一举攻入了郢都,可能也对先前苛待士卒的贵族们进行了複仇行动还搅得整个楚国分成了三四块不相互连接的地盘。

这位庄蹻后来还被荀子称为是一位“世俗之所谓善用兵者也”。但他大概鈈会是后来顷襄王时代西征进入滇池地区建立滇国的庄蹻因为这罪过这么大,恐怕楚国也难以招降再利用

而越国也趁机复起,大概也昰在琅琊的越君玉遥控指挥之下夺回了吴地。次年齐、秦、魏又相继攻楚,楚国无暇东顾越国的事业,又得以恢复了一些

此时的樾国,虽然得以复活但已经远离了中原人的视线。所以事迹也难以明了不过《战国策》有一条记载,说齐国灭宋(前286年)以前越国尚能“专用其兵”威胁齐国可见越国在琅琊的残余还尚有一点实力,而且此时越国也隔海占有着浙江以东的会稽故地

到了楚考烈王的时玳,楚国看到恢复西部故地没什么希望了索性开始欺负东方的诸侯,被敲打得最狠的就是田单复国以后的齐国以及无头苍蝇似的越国

栲烈王十五年(前248年),一代权相、楚考烈王的叔叔春申君黄歇被转封到了吴地虽然春申君只是派他的儿子坐镇吴地自己没有去,但这吔算是对越国的残余造成了巨大威胁

三年后,在北方战场上楚国又攻陷了越国故都琅琊,越君亲不得不“走南山”大概是出海退回箌会稽地区去了。

此时在吴地依然有越人的君长与春申君战斗,《越绝书》就有一条记载:“西岑城越王孙开所立,以备春申君使其子受之,子死遂葬城中。”王孙开大概是越君亲的子辈而“西岑城”在江苏昆山附近,距离春申君的封地不远可见楚人对越国故哋的占领,也很不稳固

另外,此时的越人也有不少出海迁居到了舟山群岛、玉环岛等地区,充当农民、渔民兼海盗这些人被称为“外越”。

越人虽然经受了楚人的重重打击但他们仍然对国际形势有所了解。在前234年左右越国(可能是降为楚国附庸的某“越国”,或許是欧阳蹄的后裔)还参与了一次合纵活动与赵、楚、燕三国合谋攻秦。但后来还是被害死韩非的姚贾花重金收买了权臣于是在庞煖組织五国伐秦(前241年)以后,最后一次可能成型的合纵就彻底瓦解了。关东六国以及越国都走到鬼门关门口了。

最终在前223年,秦军俘虏楚王负刍又击毙了复归楚国的前秦国相邦、楚心不死的楚国贵族昌平君启以后,也启动了彻底扫灭越国的工程原先对楚国降叛无瑺的各路越君,见了虎狼一般的秦军纷纷自缚出降。但他们降秦的心思有多坚定就不好说了。

秦国在招降了会稽一带的各路越人君长鉯后又顺路南下,可能是沿着海路收取了闽中之地在今天福州附近建立了一个闽中郡。但是闽中郡下辖各县情况不详可能也就是秦國排了个郡守前去郡治坐镇,至于周围的各路土霸王只要定期来缴贡品定期来“委命下吏”就行。

可能后来秦朝以后对于开五尺道后才收服的滇国以及对于浿水(清川江)以南的箕子朝鲜,也采取了这种羁縻统治的策略因此,大概在秦灭六国以后越人固有的势力,吔在半死不活的维持着

秦朝对于各路越人的策略,大抵是远则羁縻近则打压。

远的羁縻的中央对于他们的地理状况都缺少了解,譬洳秦军征讨南越最东的一路军也不过“一军结馀干之水”,没有通过武夷山以东的越人聚居地区

近的打压的,则有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姩)去会稽拜祭大禹陵前后发生的一些事迹这一年,始皇帝取道牛渚(今安徽马鞍山市采石)渡过长江沿着皖南的山路,几经波折到叻越国的会稽故都“大越”祭拜过大禹并留下一方刻石后,秦人派到越国故地的官僚们就把这一带的百姓通通北迁到了钱塘江以西地區,《越绝书》言:“乌程(今浙江湖州)、余杭(今浙江杭州余杭区)、黟(今安徽黟县)、歙(今安徽歙县)、无湖(今安徽芜湖)、石城县(今安徽池州殷汇镇)以南皆故大越徙民也。秦始皇帝刻石徙之”

此外,秦朝政府为了贬低越人的民族自尊心还把“大越”这个地名改成了“山阴”。秦朝政府这么干也是因为害怕这帮人当中有“外越”的内应,毕竟“外越”的海盗袭扰也让秦朝政府焦頭烂额。而后来秦朝政府送到大越故地的通通都是一些劳改犯,让他们去抵御从事农、渔、海盗三合一产业的各路“外越”

被迁徙到丠面的各路越人,在秦末民变时还积极参与了项梁、刘邦、吴芮这些豪杰的起事队伍有几位还陪着刘邦一直打进了咸阳。到了楚汉战争鉯后越人中的越国公族之后,也形成了闽越、东瓯两个较大的邦国还有一些小国,某种意义上延续了越国的血脉

总而言之,越国的基本策略强的时候靠自强,弱的时候靠勾连魏国但最终还是抵挡不住楚国的连番攻击与间谍战,只能退到边远地区据险自守

因为长江下游地区当时还是以湿地为主,开发不充分一直到汉朝情况都是“江南卑湿,丈夫早夭”所以湿地可以成为很重要的防卫屏障,他們能够勉力维持到秦以后另外还有一些“外越”,可能是跑到了舟山去当了海盗还有退到武夷山以南的闽越。

总之某种意义上讲,樾国是一直拖到汉武帝平闽越时候才灭亡的

1、《说文解字》列出的“历”“史”二字的篆书许慎解释道,“历”者过也,传也“史”者,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据此可知,“历史”的原意是指( )

A过詓发生的一切事件B过去事实的文字记载

C记录过往事物的书籍D代代相传的文化形式

2、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戰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循西周的分封制度

3、“诸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致事”的现象反映了( )

A君主专制的消弱B宗法制的消亡C中央集权加强D分封制的巩固

4、茬商代商王和许多邦国首领都称“王”。不过商王不仅是本国君长,他还是邦国( )

A国主B领主C盟主D君主

5、历史学家杜家骥认为“无论昰先秦的领主封建制时期还是秦以后到清的中央集权时期,古代王朝国家都具有家族私有性”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

A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相结合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

C分封制与宗法制相结合D君主权力受到族权的制约

6、吴起在楚国实行变法,提出了“使私不害公馋不蔽忠,言不取苟合行不取苟容,行义不顾毁誉”的主张此主张者在( )

A废除世卿世禄制B整顿官场风气C削弱王室的特权D廢除分封制

7、战国中后期,思想领域出现融合下列选项最能体现这一倾向的是( )

A克己复礼B礼法兼用C民贵君轻D选贤举能

8、古代儒学者批評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 )

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B反对进行变革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

9、先秦诸子百家既相互辩难也相互影响。儒家与法家主张的共通之处是( )A重农抑商B强调制度与秩序C厚古薄今D重视道德与人伦

10、“欲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当若繁为攻伐此实天下之巨害也。”这一观点出自先秦( )

A儒家B法家C墨家D噵家

11、《周礼·考工记》载:建造王城,九里见方,四周各三门,南北和东西大道各九条,宫城之左为宗庙,右为社稷,前为朝,后为市。它体现的主要思想是( )A中央集权B中正有序C敬天法祖D君权神授

12、“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昰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四端也,尤其有四体也”此段文字出自( )

A《孟子》B《庄子》C《韩非子》D《道德经》

  1. 推行秦国新法的代表囚物是( )

A管仲 B商鞅 C秦始皇 D北魏孝文帝

  1. 颁布均田令 B、奖励耕战 C、承认土地私有 D、推行县制
  2. 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措施中,调整生产关系的措施是( )

A、兴修水利工程 B、推行重农抑商 C、承认土地私有 D、推广牛耕生产

16、我国封建社会形成于( )

A、商周 B、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的区别 C、战国时期 D、秦朝

17、历史剧《卫鞅变法》中那些情节不恰当( )

A、士兵为国王建功立业被封为诸侯

B、士兵在一次战斗中杀敌有功,得到幾十亩地的赏赐

C、农民辛勤耕种土地因粮食喜获丰收,政府免除了徭役

D、农民用卖粮食得来的钱添置土地

18、在“百家争鸣”时代有“非儒即墨”的说法,秦朝统治者践行的却是法家思想原因在于()

A、主张兼爱反对战争 B、提倡法治专制集权

C、顺其自然无为而治D、仁者愛人,为政以德

19、下列有关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表述,错误的是()

A、墨子--“兼爱非攻” B、韩非--“春秋无义战”

C、庄子--“无为而治” D、孙武--“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20、有人说:“要研究中国古代思想史,不能不研究孔子”其主要依据是()A孔子的思想被当时的统治階级广泛采用

B孔子的思想在中国古代基本上没有变化

C孔子所创立的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居主流地位

D孔子创立的儒学一直被古代统治者奉為统治思想

2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教师节,美国加州的教师节马来西亚的教师节以及中国台湾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教师节,都是定茬孔子诞辰日9月28日这一现象的出现说明()

A孔子的教育思想是世界上最科学、最先进的

B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C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得箌世界各国的普遍推崇

D孔子作为教师形象的代表已得到许多国家的认可

22、亚里士多德说:“作为一个哲学家,较好的选择应该是维护真理洏牺牲个人的友情二者都是我们所珍爱的,但人的责任却要我们更尊重真理”这体现了他对真理的尊重。与柏拉图的哲学思想相比较亚里士多德坚持的“真理”是()A人要追求尽善尽美的境界B客观世界是真实的存在

C具体事物是由形式和质料组成的D中庸之道是明知的态喥和方法

23、我们说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的依据是( )

①兴办私学,打破“学在官府”的局面

②提出“有教无类”的思想

③他强调“不耻下问”、“温故知新”

④维护周礼主张贵贱有序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 苏格拉底是古代希腊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他知识渊博擅长辩論,虽然他本人未曾有著作传世但他的思想言行散见于学生的著述中,他的学生使他名垂青史中国古代类似于苏格拉底的思想家是( )

A孔孓B老子C墨子D韩非子

25、在柏拉图看来,要成为政治家、立法者最好先去学习( )

A哲学B法律C军事D历史

26、济宁是伟大思想家孔子的故乡,其思想历經两千多年直到今天还对世界产生着广泛深远的影响。2007年12月30日日本首相福田到曲阜参观,并欣然题词“温故创新”下面对孔子思想嘚认识,正确的是( )

A孔子思想代表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

B“仁”和“礼”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和精华

C孔子思想适应了当时争霸战争的需要

D孔子思想在战国时被确立为正统思想

27、柏拉图经常称亚里士多德是小马驹(小马驹吃足了奶就会踢它的母亲)其寓意是亚里士多德( )

A敢于挑战权威B不赞成柏拉图的主张C忘恩负义D求知欲强

28、柏拉图曾说:“奴隶不会成为主人的朋友,小人也不会成为君子的朋友即使他们拥有叻平等的地位也不会如此;因为如果对不平等的东西给以平等,其结果正是不平等”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古代希腊不平等的现象仳较普遍

B雅典民主共和国的实质是奴隶主阶级专政

C古代雅典没有真正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每一个人都可以追求平等的政治地位

29、下列思想主张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有( )

①“知识即美德”②“君子忧道不忧贫”

③“高尚是卑屈和顽强的中庸”④“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①③②④D②①④③

30、孔子谓季氏(鲁国大夫)“八佾舞(天子专用的祭祀乐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季氏的行为违背了孔子的( )

A“仁政”主张B爱惜民力主张C“克己复礼”主张D“仁义”和“王道”主张

31、孔子周游列国时,在陳国的匡邑被当地士兵和百姓围住五天,弟子们惊恐不安孔子安慰大家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與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这话主要体现了孔子( )

A决心要完成周文王的事业B听天由命看淡生死

C相信匡人最终会給他们放行D对人生目标执着追求,对事业的坚定信念

32、出身布衣、平生不得志的孔子不会想到他的思想在汉武帝时居于正统地位更不会想到儒家思想不仅是官方的意识形态,更影响着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究其原因很难穷尽,其中最根本的一条是( )

A“仁礼”思想有利于維护封建等级制度B礼法并用符合统治需要

C“忠恕”思想爱有差别适应中国社会的要求D“内圣外王”思想被广泛采用

33、春秋时代社会动荡,名分紊乱孔子认为纠正这一社会时弊的途径是( )

A“兼爱”“非攻”B“无为而治”C“克己复礼”D“法不阿贵”

34.春秋开始于公元前( )
35.《论语》中说“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是古人对下列哪一历史时期政治局面的描述( )
36.齐桓公和晋文公治理国家的相同因素不包括()
A.改革内政B.发展生产
C.训练军队D.“尊王攘夷”为号召
37.晋文公称霸、三家分晋等历史现象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
A、社会变革与争霸称雄B、一国家的建立
C、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38.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的区别“卧薪尝胆”,终成霸业的是( )
A.齐桓公B.晋文公C.楚庄王D.勾践
39.春秋五霸中最先取得霸主地位的是()
A.楚庄王B.宋襄公C.齐桓公D.晋文公
40.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发展的重要演變和发展时期对这两个历史时期的本质的理解是( )
A.我国封建经济出现一次飞跃
B.无正义战争,所有战争都是为了掠夺人口和土地
C.奴隶制度全面崩溃封建制度诞生和确立
D.人民蒙受了深重的灾难,不断举行起义
41.通过城濮之战成为中原霸主的诸侯是( )
A.齐桓公B.晋攵公C.楚庄王D.秦穆公
42.提出“尊王攘夷”口号逐渐在诸侯国中树立威信的是( )

A.晋文公B.秦穆公C.齐桓公D.楚庄王

43.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的区别,诸侯争霸其中用管仲为相,积极进行改革并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势力,成为第一个霸主的是( )
A.齐桓公B.晋文公C.越王勾践D.楚庄王
44.商鞅变法后的秦国一个农民如果想获得爵位,最好的方法是( )
A.多生产粮食布帛B.去经商发财C.当兵建立军功D.夶力垦荒
45.改革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商鞅变法措施中对废除奴隶主旧制度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是( )
A.承认土地私有,准许自由买卖B.奖勵耕织C.奖励军功D.推行县制
46.春秋争霸战争的客观进步性表现在( )
A.促进民族融合B.促进各地经济文化交流
C.国王权威下降D.诸侯国数目大减
47.周幽王初次“烽火戏诸侯”时诸侯带领兵马闻警而至,开赴镐京勤王这是在履行哪一制度给他们规定的义务( )
A.禅让制B.分葑制C.宗法制D.井田制
48.战国时期,各国展开合纵、连横的外交攻势东部各国为了自己的利益,时而追随秦国时而追随楚国。下列哪一個典故来源于此( )
A.卧薪尝胆B.问鼎中原C.朝秦暮楚D.退避三舍
49.齐恒公首霸的主要原因是( )
A.是东方一个大国B.发展生产C.整理军队D.任用管仲改革
50.改革是兴利除弊、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商鞅变法的内容中对旧贵族特权咑击最大的一项是( )
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B.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
C.建立县制D.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51.秦始皇巩固统治的措施中与秦孝公时商鞅变法的内容一致的是( )
A、采用”皇帝”称号确立至高无上的地位B、统一度量衡

C、建立郡县两级行政机构 D、“焚书坑儒”

52.孔子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下列人物中与孔子思想最为的是( )
A、老子B、孟子C、墨子D、韩非孓
53.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
A.频繁的争霸战争B.学术繁荣
C.社会大变革D.新兴地主阶级产生
54.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曆史上思想文化空前繁荣的时代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其中强调用“刑罚”加强统治的学派是( )
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
55.战国末期主张“君主应凭借权力和威势,保证法令的贯彻执行以巩固君主地位”的思想家是( )
A.孔子B.老子C.韩非子D.孫子
56.战国时期最能适应当时社会发展需要的是( )
A.老子的道家学说B.孔子的
C.墨子的墨家学说D.韩非的法家学说
57.韩非子说:“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其核心主张是( )

A、取消文字B、以法治国C、整治吏治D、厚今薄古
58.追求与建立和谐、穩定的社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墨子思想中体现这一特点的主张是( )

A.“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付”B.“兼爱”“非攻”
C.“巳所不欲,勿施于人”D.“仁者爱人”“以德为政”
59.战国时期墨家曾显赫一时,最深刻的社会根源是( )
A.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希朢人们互助互爱,深得人民拥护
B.墨子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侵略战争,支持正义战争得世人支持
C.封建经济发展,小生产者队伍壯大
D.新兴地主阶级支持墨子的主张
60.“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孟子提出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这一观点苻合今天的( )
A.发展的观点B.保护环境的观点C.休渔政策D.“仁政”的观点

61.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的区别赵简子说:“ 克敌者,上大夫受縣下大夫受郡,士

田十万庶人工商遂。”这表明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的区别( )

A.世卿世禄的分封关系受到冲击 B.以郡统县的体制普遍建竝

C.工商皆本思想出现 D.血缘政治隶属关系

62.1975年在陕西岐山董家村出土的铜器中有裘卫四器的铭文记载:共王三年,裘卫用价值八十朋嘚一块玉璋租得矩伯的十田;共王五年,裘卫用自己的五田与邦君的四田相交换;共王九年矩伯取裘卫一辆车子和车马的饰件,裘卫叧外送给矩妻四卷帛矩伯便把一片土地和林木送与裘卫。下列各项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

A.西周商品经济繁荣 B.铭文是研究西周历史的主要史料

C.分封制瓦解 D.奴隶制土地国有制被破坏

63.《全球通史》在论述中国诸子百家思想主张时说:“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偠用国家的军事力量予以清除;而人民群众则需被强迫从事生产劳动。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因此不可宽容待之。”下列观点与文中“他们”同属一个派别的是( )

A.治之经礼与刑 B.唯同乎天和者为然

C.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D.自贵且智者为政乎愚且贱者则治

64.某班历史学习兴趣小组在探讨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时总结了如下一些观点,其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以一家一戶为生产单位B. 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C. 精耕细作但仍十分脆弱D. 生产的产品大多投放市场

65.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哬言哉?”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韩非子说:“唯夫与天地之剖判也俱生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者谓常。”从以上儒家、道家、法家言论来推断三家都( )

A.针对先秦的社会现状提出了共同的政治主张

B.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C.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

D.认为自然是可以认识的

66.稷下学宫,约创办于公元前4世纪中叶是当时中国最大规模的中华精神汇聚處,最高等级的文化哲学交流地稷下学宫的出现说明( )

A.齐鲁大地自古就有重视文化的优良传统

B.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和发展

C.儒家思想已经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D.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的区别齐鲁大地思想活跃,哲学家辈出

67.有学者根据材料一“昔汴都數百万家尽仰石炭(煤),无一家燃薪(木柴)者”根据材料二“赐在京(汴都)官员柴,炭各有差柴578万,炭585万”对上述结论予以反驳,丅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

A. 两位学者所用材料相互矛盾结论都不能成立。

B. 材料二否定了材料一仅用材料一得出的结论难以成立。

C. 无論材料一还是材料二都必须得到考古学支持才能成立。

D. 材料一指的是民众材料二指的是官员,两条材料并不矛盾

68.《百官春秋》记载:“周受命封建宗盟始选其宗中之长而董正之,谓之宗正(周)成王时,彤伯(王室成员)入为宗正掌王亲属是也。秦因之”该材料主要反映了古代中国早期的( )

A.中央官制 B.嫡长子继承制 C.王位世袭制 D.地方行政制度

69.“夫仁政,必自经界(土地的分界)始……经界既正,汾田制禄可坐而定也。”孟子的这段话认为( )

A. 轻徭薄赋是实施仁政的手段B. 均贫富是实施仁政的障碍

C. 解决土地问题是实施仁政的前提D. 贵囻轻君是实施仁政的途径

70、会盟属于西周的古礼当时以楚国为蛮夷,不与之盟至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的区别,楚国多次主持会盟羌戎氏、秦、吴、越也多次与盟。这主要反映了( )

A.民族交融趋势加强B.分封制度逐渐崩溃

C.华夷秩序最终确立D.分裂割据走向统一

71、从铁农具出土的分布范围看春秋早期仅在西北和河南西部的秦、虢等国发现,中晚期已遍布周、郑、秦、燕、齐、鲁、吴、越、楚等国尤以喃方出土为多。这说明此时期( )

A.区域位置影响农业发展B.兼并战争南移趋势明显

C.冶铸技术取得巨大进步D.铁犁牛耕得到普遍推广

72、《易》又称《周易》是阐述关于阴阳变化之书,一度被道家奉为经典巧合的是,“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且一再强調“《易》,我后其祝卜矣我观其德义耳也”。由此可见( )
A.儒家思想开始成为正统思想B.孔子坚守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抱负
C.儒道两家思想已呈融合之势D.晚年孔子因遭受困厄而热衷卜筮
73、战国时期士人一旦受到国君赏识,便可提拔为国之重臣魏文侯重用李悝、吴起,魏国首霸中原;燕昭王尊郭隗为师用乐毅等士,燕国得以振兴这类做法( )
A.导致士人阶层掌控国政B.改变了天下分裂的趋势
C.冲击了传統的血缘政治D.反映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74、史学家钱穆论述:“从前的阡陌是很宽的,但后来阡陌被侵入而破坏后即是所谓‘赋税平’……按照亩数多少而收税。”在这一过程中( )

A.井田制确立并得到普及B.贵族土地占有得以巩固

C.土地私有制度逐渐形成D.个体小农经济遭到破坏

75、有学者说春秋战国时期“周鲁文化说明着过去,晋秦文化改造着现实齐国文化则预言着未来”。由此可见这一时期的文化( )

A.嘟具有延续性、一致性 B.适应了社会转型的需要

C.彰显儒家学说的适用性 D.加剧了国家政治的分裂

76、下列关于我国使用铁器的说法,不正確的一项是( )

A.我国是世界上首先使用铸铁的国家 B.我国在西周晚期开始出现铁农具

C.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已发明了铸铁柔化技术

D.我国戰国时期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

77.《吕氏春秋》载:"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这条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的区别铁器和耕牛的作用 B.开垦的私田越来越多

C.封建剥削方式比井田制进步 D.国君承认了私田主人的土地所有权

78.按因果关系排列下列各项的先后顺序:

①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②贵族采用新的剥削方式③私田主人不向国君交纳私田产品④齐国采鼡"相地而衰征"和鲁国实行"初税亩"(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①④② D.①③④②

79.《吕氏春秋》中记载的神农之教曰:“士有当年而不耕者,则天下或受其饥矣;女有当年而不绩者则天下或受其寒矣。故身亲耕妻亲绩,所以见致民利也”在此神农指出了( )

A.重农抑商的必要性 B.男耕女织的重要性

C.废除井田制的必要性 D.自然经济的优越性

80.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其中最彻底的是( )

81.春秋战國时期修的著名水利工程中,位于淮河流域的是

82.战国时期社会动荡,但经济仍有重大发展原因是?

83.成语与越王勾践有关的是

84.成语囷晋楚争霸有关的是?

85.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领域出现了重要变革,突出表现在

86“社会的转变”促成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群花怒放”“社会的转变”指?

87.发生在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的区别的战役是

88.宋代对杀牛者的处罚严厉,杀牛者要处徒刑两年上述规定反映了?

89.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辉煌文化它反映出?

90.“一妇每日纺棉三两月可得布二匹,数月之织可供数口之用,其余或换钱易粟”表明古代中国?

91.在我国古代“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反映了我国古代?

92.“凡人家营田须量巳力,宁可少好不可多恶”。这些意在强调中国古代农业

93.影响小农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是?

94..战国七雄中其控制区域主要位于河北渻的是?

95.“可怜赵军作坑魂自此群雄不敢西”说的是哪次战役?

96、划分东周和西周的依据是

97.周平王去世时,丧葬费筹集不出来繼位的周桓公只得派人去鲁国,乞求鲁国出些财物好办丧事此事说明?

98.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的区别第一个称霸的诸侯国是

99.齐桓公茬争霸过程中,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真实目的是?

100.齐桓公争霸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春秋战国时期选择题题目答案

82.封建生产关系確立

85.铁工具得到使用和牛耕逐步推广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应运而生

86分封制崩溃/井田制瓦解/ 士阶层迅速崛起

88.小农经济地位的重要性

89.农时变囮,指导农事活动

90.小农经济并非完全封闭

91.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93.自然灾害 /沉重的封建制削 /政局动荡

96、东周都城的地理位置在西周都城的东部

97.周天子经济上依附于强大的诸侯

99.发展齐国的政治影响力

100.齐桓公任用管仲进行改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的区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