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露地过冬的花卉花卉的整形方式有哪些

欢迎来到3456.TV
>> 露底花卉怎么整形,露底花卉的整形方法
露底花卉怎么整形,露底花卉的整形方法
露底花卉大家应该对于这个词很陌生,其实露地花卉是这一类花卉生长习性的总称,露地花卉包括很多的花卉,如长春花、百日草、石竹、金鱼草、萱草、彩叶草、唐菖蒲、鸢尾等。那么露底花卉怎么整形呢?才能保持美好的姿态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露底花卉的整形方法吧。 露底花卉怎么整形,露底花卉的整形方法 1.摘心除枝梢顶芽,称为摘心。它能抑制枝条生长,促使植株矮矢车菊化,延长花期。草本花卉一般摘心1至3次,有的需7至8次。适于摘心的花卉有:百日草、一串红、翠菊、万寿菊、大丽花等。 2.除芽剥蕾除芽的目的在于除去过多的腋芽,限制枝条的花蕾数,提高开花品质。剥蕾通常是摘除侧蕾,保留顶蕾或除去早发生的花蕾,例如菊花。 3.立枝柱有的花卉植株高大易倒伏,应及时设立柱,用绳轻轻绑扎。大丽花、菊花等花卉的立柱工作最好在浇水前或中午前后进行。 小编讲到这里,相信大家对露底花卉怎么整形,露底花卉的整形方法已经有所了解了。其实露地花卉个个都很徇丽多姿,娇艳无比,美不胜收。所以大家对此类植物花卉感兴趣的话,可以尝试养殖一盆。
露底花卉 相关资讯
大家都在看
资料大全:
版权所有 WWW.3456.TV- Copy Right&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苗木求购信息
露地花卉管理
露地花卉水分管理,露地栽培可以从外界获得部分水源,如降雨等,但这些不能完全满足花卉生长发育的需要,尤其在夏季高温干旱季节
露地水分管理,
露地栽培可以从外界获得部分水源,如降雨等,但这些不能完全满足花卉生长发育的需要,&尤其在夏季高温干旱季节。因此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水分管理,使土壤经常保持湿润。
一、二年生花卉露地栽培主要采用地面灌溉,有畦灌和浇灌两种。
气候干燥、地势平坦的北方地区一般采用此法。从水源取水后,经水沟流人畦面。
土壤不太干旱、面积较小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浇灌。最常见的是用皮管、喷壶浇水,无条件时,&可以人工担水浇水。
不管采用何种方式浇水,都应避免将花苗冲倒,不使土面泥土冲出玷污叶片。
灌水量及灌水次数依季节、土质、气候条件及花木种类不同而不同。夏季及春季干旱时期,&应多灌水;疏松土质的灌溉次数应比较为黏重的土质为多;晴天风大时应比阴天无风时多浇。灌&水时间因季节而异,夏季灌溉应在清晨和傍晚时进行,因此时水温与地温相近,对根系生长活动&影响小;冬季因晨夕气温较低,灌溉应在中午前后进行。
灌溉用水以软水为宜,避免使用硬水。最好是河水,其次是池塘水和湖水。不含碱质的&井水也可利用,但最好先抽出贮于池内,待水温升高后使用,否则因水温较低,对根系生&长不利。河沟的水富含养分,水温亦较高,适合用于灌溉。小面积灌溉也可采用自来水,但费&用较高。
一、二年生花丼因生长发育时间较短,对肥料的需求相对较少。基肥可结合整地过程施人土&中。为补充基肥的不足,有时还需进行追肥,以满足观赏苗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需求。幼苗时&期,主要促进茎叶的生长,追肥应以氮肥为主,以后逐渐增加磷、钾肥比例。
施肥前要先松土,施后立即浇水,避免中午前后和有风的时候追肥。也可用根外追肥方式。&肥沃的土壤可以不进行追肥。
(七)中耕除草
在阵雨或大量灌水后以及土壤板结时,应予中耕。在苗株基部宜浅耕,株行距中间可略深。&香石竹等浅根苗木为避免切断根系,一般不中耕;植株长大覆盖土面后也不需中耕。对不中耕的&土面可以覆盖被覆物,如树皮、碎稻麦草等,也可起中耕的作用。
除草要早要净,不要蔓延成灾时再进行,特别要在草结籽前除净,以免造成更大危害。
<font style="line-height:20letter-spacing:0 font-size:12color:#7是中国最专业的苗木网站,每天更新, , 最新和最新客服联系电话: 客服QQ:
备案号:湘ICP备号【】copyright @ 597苗木网 版权所有.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花卉学作业题答案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露地花卉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南京廖华
我的图书馆
露地花卉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南京廖华
《花卉生产技术》教案 露地花卉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一、整地及作畦 整地的做法是,先翻耕土壤,细碎土块,清除石块、瓦片、残根、断茎及杂草等,以利于种子发芽及根系生长。在整地的同时,施入腐熟的有机肥,掺入少量的过磷酸钙,然后耙平。深翻的强度与花卉的种类有关,一、二年生花卉宜浅,宿根及球根花齐宜深。 ―、二年生花卉生长期短,根系入土不深,宜浅耕,翻耕深度20~30cm。宿根花卉根系强大,定植后栽培数年至十余年,需深翻40~50cm。球根花卉因地下部分肥大,对土壤要求尤为严格,需深翻30~40cm。 地整好后作畦。北方干旱地区多用低畦,畦面两侧有畦埂,以保留雨水及便于灌溉。通常畦面宽100~120cm,定植2~5行。至于畦的长短,可按地块的情况而定。 二、繁殖 露地花卉因种类不同,繁殖方法各异。如一、二年生花卉多用播种法繁殖;宿根花卉除播种外,常采用分株或扦插、压条、嫁接等方法繁殖;球根花卉主要采用分球法进行繁殖。 三、间苗 在播种出苗后,幼苗拥挤,影响其健壮生长时,应进行间苗。间苗通常在子叶发出后进行,不可过迟,否则苗株拥挤会引起徒长,培育不出壮苗。 四、移植 露地花卉,除去直播的某些种类外,大部分先在浅盆、穴盘、苗盘或苗床育苗,经分苗和移植后,最后定植于花坛或花圃中。 移植包括“起苗”和“栽植”两个步骤。起苗就是把花苗从苗床起出。一般花苗在生出5~6枚真叶时进行起苗,一种是裸根苗,一种是带土苗。裸根起苗一般多用于小苗或易成活的大苗,对移栽不易成活的花卉种类多用带土苗进行移栽。起苗应在土壤湿润状态下进行,以使湿润的土壤附在根群上,同时避免掘苗时根系受伤。 栽植;穴植法是依一定的株行距掘穴或以移植器打孔栽植。裸根栽植时应将根系舒展于穴中,勿使拳曲,然后覆土。定植后需镇压,镇压时压力应均匀向下,不应用力按压茎的基部,以免压伤。带土苗栽植时,填土于土球四周并镇压之,不可镇压土球,以避免将土球压碎, 影响成活和恢复生长。栽植深度应跟移植前的深度相同,如为轻松土壤,定植时稍栽深些;如为根出叶的苗,不宜深栽,否则发芽部位埋入土中,容易腐烂。栽植完毕后,用细孔喷壶充分灌水。定植大苗常采用畦面漫灌的方法。 由于移植时必然损伤根系,因此时间选择在幼苗水分蒸腾量最低时刻进行,如无风的阴天、午后或傍晚光照不过于强烈时、降雨前。 五、灌溉 灌溉是花卉栽培中至关重要的管理措施之一。但是人们往往忽略它,导致栽培失败。 灌溉的方法可分为地面灌溉、地下灌溉、喷灌及滴灌4种。大面积苗圃多采用地面灌溉即畦灌,即大水漫灌。此法的优点是灌水充足,费用较少;缺点是易使土面板结。 喷灌是水从喷头喷出的灌水方式。与地面灌溉相比,喷灌省水、省工、不板结土壤并能防止土壤盐碱化,增加空气湿度,改善小气候,是今后灌溉发展的趋势。滴灌是利用低压管道系统,使灌溉水成点滴状,缓慢而经常不断地浸润椬株根系附近的土壤。其优点是省水;缺点是设施投资大、管道和滴头容易堵塞。 幼苗期浇水,一般宜用细孔喷壶喷水,以免水力过大将小苗冲倒。幼苗移植后,为使根与土壤紧密相接,需要及时灌水,甚至连续灌水二三次方为合适。灌水量及灌溉次数,常因季节、土质及花卉的种类不同而异。 春季及夏季干旱时期应多次灌水,立秋后雨水多时应减少灌水以防止徒长。沙质土比黏重土质灌溉次数为多。一、二年生花卉及球根花卉容易受旱,灌溉次数应较宿根花卉为多。 六、施肥 露地花卉施肥,可分为基肥和追肥两大类。 基肥 露地花卉栽培,一般常以厩肥、堆肥、油饼或粪干等有机肥作基肥。厩肥和堆肥在整地前翻耕于土中,粪干及饼肥等则在播种或移植前进行沟施或穴施。目前已普遍采用无机肥料作为部分基肥,与有机肥料混合施用。化学肥料作基肥施用时,可在整地时混入土中,但不宜过深,亦可在播种或移植前沟施或穴施,其上盖一层细土,再行播种或栽植。 追肥 生长期间分次施用追肥,以补基肥的不足。一般露地花卉发芽后,施第一次追肥,促使枝叶繁茂。在开花前施第二次追肥,助长开花。开花后,可施第三次追肥,以补偿养分的消耗。追肥除常用粪干、粪水外,亦可用化学肥料。各种肥分的施用量,依花卉种类不同而异。一、二年生草花和球根花卉较宿根花卉为多,球根花卉需磷、钾肥较多。 七、中耕除草 中耕能疏松表土,减少水分的蒸发,增加土温,促使土壤内的空气流通及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繁殖和活动,从而促进土壤中养分的分解,为花卉根系的生长和养分的吸收创造良好的条件。 八、整形修剪 1.整形 整形是对植株实行修剪的措施,使其形成一定的形状。常见露地花卉的整形方式有如下几种。 (1)单干式:只留主干,不留侧枝,使顶端开花1朵。 (2)多干式:留几个主枝,使开出较多的花。 (3)丛生式:生长期间多次摘心,促发侧枝,形成低矮丛生状株型,开出多数花朵。 (4)悬崖式:全株枝条向下向一个方向伸展,多用于小菊品种整形。 (5)攀缘式:使枝条引缚或爬生在一定形式的支架上。 (6)匍匐式利用枝条自然匍匐地面的特性,使其覆盖地面。 修剪 草本植物修剪不同于木本植物,主要包括如下技术措施。 摘心摘除枝梢顶芽。摘心可以抑制徒长,促进侧枝产生与生长;可使株型低 矮,株丛紧凑。
除芽剥去过多的腋芽,限制枝数的增加和过多花朵的发生。南康家具 折梢将新梢折曲,目的是抑制新梢的徒长,促进花芽的形成。 曲枝为使枝条生长均衡,将生长势强的枝条向侧方压曲,弱枝则扶之直立, 起到抑强扶弱的效果。 去蕾除去侧蕾而留顶蕾,使顶蕾有充分的营养供应。 九、防寒越冬 我国北方在严寒冬季到来之前,对不耐寒的花卉应及时进行防寒,以保证安全越冬。 灌水法 每年冬季封冻前浇足防冻水,灌溉后土壤湿润,热容量大,因而能起到一定的保温 和防寒作用。 修枝剪除枯枝及病虫害枝、位置不正而扰乱株形的枝条、花后残枝等。 盖粪压土 对多年生宿根花丼,应于根际上盖厚10cm的马粪或堆肥,上面用土压实。 包草埋土 对不耐寒的木本花卉,应在清除枯枝烂叶后,用草绳将枝条捆扰,然后包厚5~ 8cm的稻草捆紧。最后在稻草基部堆高20cnv的土堆并压实。 设风障 面积大、数量多的草本花卉,可在北面设高1.8m的风障进行防寒。 架席圈 对植株高大、不耐寒的木本花卉,可在东、西、北三面设立支柱,柱外围席防寒。 各论 1.一串红 别名:万年红、爆竹红。 科属:唇形科、鼠尾草属。 形态:多年生草本,作一年栽培,株高30~70厘米,茎直立,四棱光滑,基部多为木质化。叶对生,卵形,边缘有锯齿。总状花序顶生,花冠筒状伸出萼筒,花冠、花萼均为红色。还有白、紫蓝色等,花期7~10月。小坚果长椭圆形。 习性:喜阳、也能耐半荫。怕霜、忌水涝。 繁殖栽培:以播种为主,也可扦插。四月上旬露地播种,苗生长有4片叶时要移栽、摘心。如要控制花期,可经数次摘心,以延迟开花期。6~7月露地扦插,约10~20天生根,30天后分栽。扦插苗比实生苗开花早,植株高矮易控制。生长期施1~2次追肥。盆栽一串红经两次摘心后可上盆,刚上盆夏季中午阳光强烈需遮荫,遇雷阵雨要倾盆。种子成熟后易脱落,应要及时采收。萼片发自时即可采。 用途:花期较长,花色鲜艳是国庆节用花主要材料,可布置花坛、花境、亦可盆栽。 2.凤仙花 别名:指甲花、急性子。 科属:凤仙花科凤仙花属。 形态:一年生草本花卉。株高50~70厘米。茎直立,光滑,肥厚多汁白绿色或晕红褐色。单叶互生,披针形具锯齿,花1~3朵腋生或多朵集成总状花序,花萼3枚,侧面2枚较小,后面较大,向外延伸成距,花瓣5枚,单瓣或重瓣,花期6~9月,蒴果,纺锤形。 习性:性强健、忌寒喜热,喜向阳疏松土地。 繁殖栽培:一般3~6月播种,种子萌发率高,新鲜种子几乎达100%,当出现第一对真叶时即可定植,株距为20厘米。炎热干旱季节注意浇水。种子成熟时易暴裂将种子弹出,应在果实由黄绿转自发亮时采收。 用途:布置花境,重瓣种可布置花坛亦可盆栽。 3.翠菊、别名:江西腊、兰菊。 科属:菊科翠菊属。 形态:一年生草本,茎直立,株高20~80厘米,有白色糙毛,单叶互生,卵形,匙形或近圆形,上部叶渐小,有粗锯齿,头状花序单生枝顶,总苞半球形,边缘舌状花,有红、粉红、白、蓝、紫等色,中央窄状花两性,黄色。瘦果,花期6~10月。 习性:忌酷暑、忌连作,稍耐荫。 繁殖栽培:于4~5月播于露地苗床。栽培宜注意炎热天气中曝晒与暴雨,防治病虫害,主要病虫害萎黄病、叶斑病。 用途:布置花坛和花境的好材料,也可作切花。
4.百日草 学名:zinnia elegqns jacq. 别名:对叶梅、百日菊、步步高。 科属:菊科百日草属。 形态:一年生草本,茎直立,株高50~90厘米,全株具粗毛,单叶对生,卵形至长椭圆形,全缘,基部稍抱茎,头状花序单生枝端,花有红、橙、白、黄等色。长期6~10月。瘦果。 习性:喜光,耐干旱,性强健,对土壤要求不严。 繁殖栽培:四月上旬播于露地。因主根受伤后缓苗较慢因此定植宜早,中耕除草,追肥2~3次,种子采收在花瓣枯萎后整个花序剪下晾干。 用途:布置花坛、花境,也可作切花用。
5.鸡冠花 别名:红鸡冠 科属:苋科青箱属。 形态:一年生草本,株高30~60厘米,全株光滑,茎常少分枝,有棱或沟,单叶互生,卵形至线状披针形,全缘,穗状花序顶生,肉质化成鸡冠状,中下部集生小花,花被嫩质,上部花退化,花有白、黄、 橙、红、玫瑰紫等色。叶色与花色有关。花期6~10月。胞果盖裂。种子黑色有光泽。 习性:喜阳光充足及炎热、干燥的环境。忌涝、喜肥。 繁殖栽培:四六月播种露地苗床。定植后不宜过湿过肥,避免徒长。 用途:布置花坛和花境,也可盆栽。
6.半支莲 学名:portulaca grandifkra Hook. 别名:太阳花、午时花。 科属:马齿苋科马齿苋属。 形态:一年生肉质草木,株高15~20厘米,葡匐性或斜生,绿色或浅棕红色。单叶。互生或蔽生,圆柱形叶腋束生长毛。花单生或数朵簇生于枝端,花瓣5或重瓣,花色极为丰富有黄、白、紫红、橙色等花期5~9月。蒴果盖裂,种子细小灰黑色。 习性:喜暖而不耐寒,喜光而不耐荫,花多在午时开放,光线弱,花常闭合或不能充分开放。 繁殖栽培:4月播种于露地苗床,也可扦插,扦插极易生根,生长期间浇水不宜过多,使其分枝多,开花旺盛,可施追肥。 用途:作毛毯花坛或花境、花丛、花坛的镶材料,也可栽盆观赏。
7.千日红 学名:Gomphrena globosa L. 科属:苋科千日红属。 形态:一年生草本;株高20~40厘米,茎直立,全株密被白色柔毛,单叶对生,有沟纹,椭圆形或倒卵形,全缘,头状花序球形或长圆形,总苞2叶状,每朵小花具2千膜质小苞片、深红、紫红、淡红或白色等。花期6~9月。胞果近球形。 习性:性强健,喜炎热,干燥气候。耐修剪,花后修剪可再萌发新枝,继续开花。 繁殖栽培:4月播种露地,种子发芽较困难,播前进行浸种处理。幼苗具2~3片真叶时移植。 用途:是夏秋花坛的良好材料,可作切花、花蓝、花圈等。 8.万寿菊 学名:Tageteg frecta L. 别名:臭芙蓉。 科属:菊科万寿菊属。 形态:一年生草本。林高60~90厘米,茎直立、粗壮,光滑多分枝,叶对生,羽状深裂,裂片披针形,有油腺点挥发臭气。头状花序顶生,具长柄。花有单瓣及重瓣,花色有深黄,橙黄及淡黄等色。花期6~10月,瘦果。 习性:喜温暖和阳光,抗性强,能耐旱霜。 繁殖栽培:四月播种露地苗床。夏季结合摘心亦可扦插。对肥水要求不严,过分干旱适应溉灌。 用途:布置花坛、切花或盆栽观赏。也可作切花。 附同属品种孔雀草T.patula L. 又名小种万寿菊,红黄草。一年生草本,茎直立,多分枝,茎稍紫红色,株高25~40厘米。叶对生或互生,叶片羽状全裂,裂片线形至披针形。头状花序单生,总苞厚,花黄色、黄红色、枯黄色,有的还具紫红斑或环纹。花期6~10月,瘦果。
9.地肤 学名:Kochia scoparia vsr.trichophylla Sohinz et Kir. 别名:扫帚草、绿帚。 科属:藜科地肤属。 形态:一年生直立性草本。株高50~70厘米,全株披短柔毛,多分枝,叶互生,条形披狭,长3~5(1)佛手椒:为簇生椒的一个变种,果实圆锥状,数个簇生于枝顶,果实呈白色后转为红色。(2)樱桃椒:为簇生椒的一个变种,果小,圆球形,具尖顶者不佳,果实由绿转为红色。(3)五彩椒:果实球形直径1厘米,果实由绿变白紫,然后变红色。习性:不耐寒,喜温热,向阳较耐肥。繁殖栽培:三月播于室内或盆播,发芽迅速整齐。幼苗子叶开展后,塌盆中移植一次,于6月中、下旬定植露地,盆栽观赏于6月上旬上盆,生长期多施追肥。用途:为优良盆栽观果花卉。14.三色堇学名:Viola trioColor L.别名:蝴蝶花、猫儿脸。科属:堇莱科、堇莱属。形态:三色堇为多年生草本。一般当作秋播。株高15~25厘米。全株光滑多分枝。叶互生有钝锯齿,托叶大、基部呈羽状,深裂。花大腋生,有紫、黄、白、蓝等色,多为复色,亦有单色。花期3~6月开花,但因夏季天气炎热,故开花不生,蒴果易开裂。种子圆形、褐色。习性:较耐寒,喜冷凉气候,略耐半荫,在炎热多雨的夏季,发育不良。繁殖栽培:以种子繁殖为主。秋播在9月中、下旬进行,过早播种形成植株较大,降低抗寒力,过迟,植株未能充分发育,对越冬不利。遇特别寒冷的天气可覆草防寒,种子以首批成熟者为优,不耐贮藏,成熟后蒴果开裂,极易散失,蒴果外皮发白应及时采收。用途:是布置早春花坛的好材料,盆栽和作切花。15.雏菊学名:Bellis perennis L.别名:春菊、马兰头花、延命菊。科属:菊科、雏菊属。形态:多年生草本,作二年生花卉栽培。株高7~15厘米,叶茎生匙形,植株矮小,于叶丛间抽出花茎,顶生头状花序,舌状花一轮或多轮;呈红、粉或白色等,管状花黄色,种子细小,长形,灰白色。花期3~5月。习性:耐寒性强,早夏花多,夏季炎热,开花不良易枯死。繁殖栽培:播种繁殖。一般为秋播,9月~10月选取新鲜种子播于露地,出苗后具4~5片真叶时移植,经二次移植后,生长更好,定植前土地要施足基肥。定植后每隔三星期或一个月施追肥,采种时可将整个花序剪下来晒干收好。用途:布置早春花坛的好材料,也可盆栽。16.金盏菊学名:Calendula officinalis L.别名:黄金盏、金盏花。科属:菊科、金盏菊属。形态:二年生草本,株高40~60厘米,全株具毛,叶互生,长圆形至长圆状倒卵形,或长匙形,基部稍抱茎,头状花序单生,舌状花黄色,栽培品种有乳白、浅黄、桔红及橙色等。花期4~7月。瘦果月牙形。 习性:适应性强,能耐干旱瘠薄,稍耐荫,较耐寒,在疏松肥沃土壤和阳光充足的地方生长良好。 繁殖栽培:金盏菊于9月播种于露地苗床,复土以盖没种子为宜,发芽力强,出苗较整齐,出苗后长出2~3枚真叶时即移植,定植后可进行摘心,促进侧枝生长,喜肥,每隔20天追肥一次,肥少花小。 用途:花色鲜艳夺目,为春季花坛主要材料,也适盆栽和切花。学名:Antitthinum majns L.别名:龙头花、龙口花。科属:玄参科龙口花属。形态:多年生草本作二年生栽培。株高30~90厘米,叶对生或上部互生。呈披针形或长椭圆形。花总状花序顶生,小花有短梗,花冠筒状唇形,上唇直立两裂,下唇开展三裂,花有粉红、紫红、黄、桔红、白等多种颜色。花期5~6月。习性:原产地中海沿岸,现各地栽培。较耐寒,能耐半荫。喜向阳地势和排水良好的土壤。繁殖栽培:秋播一般于9月播于露地苗床。次春定植,幼苗期需摘心,如作切花栽培不宜摘心,花坛布置在花开后适时剪除花茎促使侧枝开花延长花期,蒴果变棕黄色采种。用途:是春季花坛良好材料,中高品种宜作切花。矮型品种可盆栽。18.矮雪轮学名:Silene armevia L.别名:小红花。科属:石竹科、蝇子草属。形态:二年生草本,全株具白色柔毛,株高30~50厘米,叶互生,卵状披针形至狭椭圆形。花腋生,聚成侧总状伞花序,萼长于花梗,具10条纵脉。开花后萼膨大。花瓣5枚。花粉红色或淡白色。花期5月,朔果。习性:耐寒,喜阳光和凉爽的环境,要求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繁殖与栽培:9日初播种于露地苗床,幼苗经一次移植后,于11月初定植园地,施肥要勤,以促开花。 用途:作春季花坛材料,矮生种播置毛毡花坛。同属其他花卉:高雪轮(S·armeria L.)直立性,多分枝的二年生花卉。株高60厘米,叶卵状披针形至矩圆形,基部抱茎。复聚伞花序顶生。花小,呈雪青,玫红或白色。19.香雪球学名:Lobularia maritima Desy.别名:小白花。科属:十字花科,香雪球属。形态:多年生草本作二年生栽培。株高15~30厘米,有灰白色毛,叶互生,披针形或条形,全缘,总状花序顶生,花白色或淡紫,花期3~6月,秋季仍能开花,短角果小。习性:耐寒性不强,生长容易以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为宜。繁殖栽培:9月初盆播,出苗迅速整齐,又可用扦插繁殖。生根容易。幼苗真叶开展后上3寸盆,再翻5寸盆越冬,3月下旬脱盆落地种植,花谢后,剪去花枝放半荫处秋季仍能开花,种子成熟不一,应分批采收。用途:春季花坛良好的边缘材料,也可盆栽。20.紫罗兰学名:Matthiola innana R·Br.科属:十字药科,紫罗兰属。形态:多年生草本作二年生栽培,株高30~50厘米,全株有毛,茎直立基部本质化,单叶互生,长圆形至倒披针形,全缘,总状花序顶生和腋生,花瓣4片。倒卵形,花瓣有单瓣和重瓣之分,花期4~5月。长角果圆柱形,种子具白色膜质翅。习性:喜冬季温和,夏季凉爽气候,喜肥沃,湿润及深厚土壤。繁殖栽培:9月初播于塌盆或直接播于3~4寸盆,3月脱盆种植。用途:用作盆花、切花、脱盆后布置花坛。21.花菱草学名:Rschscholtis.californjca cham.别名:金荚花、人参花。科属:罂粟科、花菱草属。形态:二年生草本花卉,株高40~50厘米,被白粉,多汁,铺散性生长,叶互生多回三出羽状细裂,花单生枝顶,萼片2枚,花瓣4枚,狭扇形,亮黄色,基部深橙黄色,花色有乳白、淡黄、橙、桔红等,有单瓣、重瓣,花期5~6月,蒴果。习性:耐寒,喜凉爽,要求日光充足,耐瘠薄干旱土壤,直根系,不宜移植。繁殖栽培:播种,因其不耐移植,可直播栽培地,幼苗4~5片真叶间苗,开花期适当灌溉,并追肥1~2次,性喜干燥,栽培时浇水不宜过多。用途:花色绚丽,花朵繁,多为春季布置花坛的理想材料。22.虞美人学名:Papauer rhoeas L.别名:丽春花。科属:罂粟科、罂粟属。形态:为一、二年生直立草本。分枝纤细,株高30~60厘米,茎、叶披伸展性糙毛,叶互生,羽状深裂,裂片披针形,花果生茎顶端,未开放时花蕾下垂,开时直立,花瓣4枚,薄而有光泽,并有重瓣品种,花有深红、淡红、紫、白等色,也有复色品种,花期5~6月,蒴果。习性:耐寒,根系深长,不耐移植,而能自播。繁殖栽培:9月初直播栽培地,出苗后间苗,如直播管理不便,先播于小盆,待长出真叶4枚时脱盆下地。用途:为优良的花坛花境材料,可盆栽,亦可作切花用。23.羽衣甘兰学名:Brassica oleracee vary acephalaf tricolor Hort.别名:叶牡丹、牡丹菜。科属:十字花科,甘兰属。形态:二年生草本,株高30~40厘米(观叶,不包括花茎),叶矩圆状倒卵形,宽大平滑,披白霜,边缘有细皮状折叠,叶柄粗而有翼,重叠着生于短茎上,叶色丰富,心部叶色较深,有紫红、粉红、淡黄、蓝绿等色,观叶期12~3月,果实长角果。变种、变型及品种:分红紫叶和白绿叶两大类,前者心部叶呈紫红、淡紫红或雪青色,基部紫红色,后者心部叶呈白色或淡至黄色,茎部绿色。习性:耐寒性强,喜阳光,在肥沃湿润的土壤上生长良好。繁殖栽培:播种于8~9月播于露地苗床,注意中午阳光需遮荫,栽培中多施氮肥促进生长旺盛,叶肥色美,如需留种应注意品种隔离防止杂交。用途:叶大色艳,是冬春花坛的重要材料,亦可盆栽。24.福禄考学名:Phlox drummondii Hook.别名:洋梅花,草夹竹桃。科属:花葱科,福禄考属。形态:多年生草本作二年生栽培。株高20~40厘米,茎直立,多分枝,有腺毛,单叶互生,椭圆状披针形,全缘,聚伞花序顶生,花冠高脚蝶状,裂片5。花色有白、粉红、紫、蓝紫、紫红等。花期5~6月,蒴果椭圆形或近圆形。习性:性较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要求阳光充足,不耐干旱和酷热。繁殖栽培:秋9月初播于露地苗床或盆播。生长期施1~2次追肥,及时采收种子。用途:为花坛,花境的良好材料,也可盆栽和作切花。25.美女樱学名:Verbena hybvida voss.别名:四季绣球、铺地锦、苏叶梅。科属:马鞭草科、马鞭草属。形态:多年生草本作二年生栽培,株高30~50厘米,枝条外倾,匍匐状,全株被柔毛,叶对生,长椭圆形,先端钝圆,边缘有锯齿或近基部稍分裂,穗状花序顶生,开花部分呈伞房状,花冠高脚蝶状,裂片5枚,有蓝、紫、红、粉红、白等色。花期5~10月,小坚果。同属有细叶美女樱(V.tenera),叶对生,二回深裂或全裂,裂片线形,穗状花序,花玫瑰紫色、红色等。习性:较耐寒,喜阳光,不耐干旱,对土壤要求不严。繁殖栽培:于9月播于露地苗床,生长初期应摘心促使分枝,施肥2~3次,使茎叶盖满地面,开花繁多。用途:作花境材料,亦可布置花坛和盆栽。26.石竹类学名:Dianthus chinensis L.科属:石竹科石竹属。形态:多年生草本,通常作二年生栽培,茎簇生,直立或铺散,叶对生,条状或条状披针形,基部抱茎,基部膨大,花单生或数朵顶生,花瓣5枚,粉红或红色、杂色等。先端有不整齐浅齿裂,花期5~9月。蒴果矩圆形。常见栽培和应用的品种有:(1)中国石竹:又名洛阳花、麦石竹。株高30~50厘米,茎细弱或铺散,花单生或数朵顶生、粉红、红、白色或朵色等。略有香味,花期5~9月。还有重瓣品种。(2)须苞石竹:又名美国石竹。株高约60厘米,茎稍有四棱,粗壮,叶较宽阔,少分枝密集或头状聚伞花序,苞片须状,花色有白、粉红等色深浅不一。花期5~6月。(3)瞿麦:本种与石竹相似,萼片、苞片呈卵形,长约为萼管四分之一,花瓣尖端剪裂至中部以下或丝状。习性:耐寒性强,不耐炎热。喜干燥,向阳,通风的环境,较耐干旱。繁殖栽培:9月播于露地苗床,复土宜薄,盖草,浇透水,播后7~10天发芽,苗高5~6厘 米定植约11月初,使在严冬前发棵。生长壮健,管理简便,蒴果成熟期不齐,应分批采收。用途:为重要春季花坛,花境材料,也可盆栽。27.五色苋学名:Telantherasp·Bettzi kiana Reyel.别名:五色苋、法国苋、红绿草。科属:苋科苋属。形态:五色苋为多年生草本。株高10~15厘米,多分枝成密丛,叶对生,全缘,匙形或披针形,常具彩斑或色晕,叶有红、黄、紫、绿等色,花序头状,l~3个顶生或腋生、白色。主要观叶。五色苋是大叶红、小叶红、绿草、黑草、白草的合称。白草,又名佛甲草(Sedum linedre Thund),为景天科多肉植物。茎丛生横卧,三叶轮生,线形,长1~2厘米,灰绿色,花期5~6月。习性:原产南美。我国东北栽培较多,喜温暖,耐寒力较差。冬季在温室度过。白草在保持一定干燥时耐寒力较强。繁殖栽培:多用扦插繁殖,利用7~8月修剪时选取带2~3个节的插条,插入露地阳畦内,冬季进温室。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露地花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