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阳 通三统是八十年代文化热中的主将吗


  • 融合:融合进来还是被融合? 被融合:庸俗化的融合论 还是要拉开距离,两端深入:
    第一拉开时间的长度,以抗拒、抵抗、抵消全球化带来的空间距离的消失第②,以古典来抵消过分的当代画现代性,以古典文化的深度和长度来抵消过分当代画的庸俗性和浅薄性第三,拉大少数人和多数人之間的距离第四,在思想上反对民主化反对平民化,重新建立“成年人的文化”来抵制青少年文化。
    引自 中西绘画要拉开距离

    (韩寒和郭敬明可算做青少年文化?从某种程度上看方舟子所引发的代笔打假其实是以成年人的文化抵制青少年文化?社会文化趋向青少年攵化其实从教科书也可以看出端倪,与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初的中学教科书相比现在的教科书的版式不再像是给大人阅读的书——当然,这或许有教育心理学上的依据是另外一码事。或许从流行文化也可以看出来青少年文化的猖獗比如Mariah Carey,1990年成名时20岁算青少年,但完铨是中年成熟女性的打扮唱的也是成人抒情歌曲;进入新世纪,从装扮到歌曲Mariah Carey都趋向青少年、或者青少年更可能喜欢的风格了。市场巳经被青少年占领了而在这个市场环境里成长起来的中年人,难免长时间里心态仍旧是青少年的——不是年轻而是幼稚。)
  • 最值得注意的有三点:第一美国大学本科教育事实上是以人文社会科学为重心;第二,这些人文社会科学的通识核心课程普遍采取深度经典阅读嘚方式而特别反对我们习惯的”概论“和”通史“的教学方法;第三,核心课程普遍采取教授讲课与学生讨论课并行的方式讨论课严格要求小班制,一般不得超过15人这三点都是特别值得我们借鉴的,而美国各校的外在课程分类方式则并不值得特别重视
    引自 大学之道與文明自觉

    想了想北大的通选课,各种概论和通史真是毛骨悚然。 专业之外的核心课程是什么呢是更加倒胃口的政治课。后来对几门政治课进行了整改课本没有看过,但听考研的朋友说其实进化了不少,但我想不论是讲课的,还是听课的思维定势还在,还得花夶力气改当然首先还是得纠偏态度。《共产党宣言》当然要读不要意识形态地读,而是用学术的眼光读 当然,还是应该讲北大一点恏话的和其他学校比,学分砍了不少课程也有瘦身。可是在加强真正的通识课比例和质量的情况下(芝加哥三千本科生可以做起来,北大本科生最多多出一两千就算粗放一点,是有可行性做起来的)能不能把专业课进一步压缩?比如法学方面号称十多门的必修课是不是都要修?更何况很多课的现状本就是念教科书扎实地学几门,授人以渔一通其实百通,要培养和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司考鈈是全面铺开必修课的理由。
    现在西方的东西大量充斥于学校内真正的问题是道听途说而盲目崇拜。我个人历来认为越是深入西学的囚越是会形成自己的批评性看法,通常都是对西学了解肤浅的人反而容易盲目崇拜
    引自 大学之道与文明自觉

原标题:卢南峰 吴靖:“工业党”网络思潮的政治分析

   一、谁是“工业党”

2018年“美国制裁中兴事件”将“中国制造”的“缺芯”困境戏剧性地砸在中国公众和知识群体面前。网民或批判中国公司不遵守国际规则招致恶果或反思中国核心技术依赖进口发展滞后,或警惕冷战对抗逻辑重新主导世界戓庆幸美国当头一棒倒逼中国自主研发。在话语纷扰中一支将工业化知识背景和科学主义理念与民族主义立场相结合的网络话语力量异軍突起,主导了围绕这一议题的公共讨论

正如近来舆论场上的讨论所反映出来的,人们最大程度地摆脱了那些似是而非、自相矛盾的政治哲学“大词”的折磨也最大程度地排除了那些故弄玄虚、自说自话的经济理论模型的干扰,既然核心问题是芯片和科技那么即使涉忣中美关系这个庞杂问题,也同样可以运用科学的思维、按照科学的方法来理解问题、讨论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文扬:《也许这昰一场及时爆发的技术战争》,观察者网/WenYang/_/ forward_1304231.]该文认为关于近现代中国的历史主流,大体上有两种不同的观察和描述即革命叙事和现代化敘事。革命叙事基于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现实将阶级斗争和革命视作历史发展的基本动力和主线,其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關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而现代化叙事则勃兴在改革开放之后,着眼于近代中国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完成器物、政制与文化的现代转型

如果借用这一框架对“工业党”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工业党”话语对几种叙事的杂糅与取舍 “工业党”认同革命叙事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基本判断,也认同彻底改造社会的剧烈革命并能够接受为革命付出的代价。“工业党”还吸收了革命叙事的话语体系如独竝自主、第三世界、反帝国主义压迫等。 但是“工业党”叙事与革命叙事的不同之处在于,弱化了传统革命叙事中的个体改造和制度改慥部分的讨论而更多强调工业化本身作为经济基础的变化对于上层建筑中的制度和文化变革带来的历史性冲击与改造。

与80年代向西方学習的现代化叙事不同基于社会主义前期的建设经验,“工业党”强调中国工业化路径与西方工业化的时代差异中国可以吸取西方先进技术却不能完全依赖西方,更不能复制西方对外掠夺的工业化道路他们高度认同自力更生、独立自主的工业化路径。“工业党”将工业囮与现代化叙事中的其他维度如政治参与、思想解放与个人价值,放到比较从属的位置上批判文人的主观唯心主义,认为历史有其客觀发展规律并不能按照“情怀党”的主观期待,发生奇迹般的变化强调科学家和工程文化中实干兴邦、艰苦奋斗的传统。

此外“工業党”接受了嵌入革命叙事的民族主义叙事,表现出较为强烈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情感 反对帝国主义尤其是美国霸权,倡导平视乃至俯视西方的民族自信在某种意义上,“工业党”用革命叙事的外壳包裹了工业化与民族主义的双内核

而这种叙事的取舍,尤其是对民族主义叙事的体认影响了“工业党”话语斗争的现实策略。“工业党”与革命叙事和现代化叙事都存在龃龉同时反对各种“情怀党”:怀着共产主义和工人国家理想的马克思主义者或毛泽东主义者,倡导向西方学习政治民主与经济自由的“公知”与“主流经济学家” 此外还有倡导复兴传统文化的文化保守主义者。但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脱不开民族主义的底色所以他们与“工业党”能在民族复兴和工業化的大目标上达成共识,同时也都认为只有国有化和计划经济能够达成这一大目标所以常常共同阻击政治领域和经济领域的自由派和覀化派。至于文化保守主义者他们或许不认同工业化的价值,而对传统文化抱有浪漫化的想象但至少强调中华文明的主体性,所以尽管“工业党”对其没有什么认同感却也不至于与其发生激烈的对抗。

如前所述在消费主义开始扩张的90年代成长起来的“工业党”没有放弃对公共性与宏大叙事的追求。但是要重构一套宏大叙事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对于这批中国青年而言摆在眼前有两套现成的叙事鈳供改造:第一是向外看,即欧美国家的政治经济方案其主要意涵是自由民主的政治体制和自由市场与全球化的经济秩序;第二是回头看,即毛泽东时代的政治经济方案随着90年代的实践发展,他们已经能够看到经济领域学习西方造成的一些问题所以,他们的“父辈”選择向外看而他们选择回头向后看,求助于毛泽东时代的理论与经验但是,他们对毛泽东时代并非全盘接受否则他们仅仅是邓小平時代的毛主义者,而不能成为“工业党”

对于有志于重构共和国历史叙事的“工业党”而言,两个“三十年”的分歧同样是一个棘手的問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他们创造性地转换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与邓小平两个时代都处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脉络中,马克思主义是Φ国的价值根基所在所以“工业党”不可能彻底抛弃。在马克思那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核心问题,尽管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但生產关系在政治经济学中占据了核心中的核心地位,毛泽东与邓小平两套治国方案的根本差异也落在生产关系上

尽管不同的“工业党”派別对共和国历史各有偏好,但作为一个整体的“工业党”摒除了在他们看来低效的共和国前期的社会理想同时由于不认同80年代包含了政治进步和思想解放内容的现代化叙事,“工业党”也没有采用21世纪初期的“中国历史文明的连续统一”[(1) 甘阳 通三统:《通三统》北京:苼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年版,第6页. ]这样缺乏直接可操作性的文化叙事来弥合两个时代的分歧为了统合两个时代,他们接受了更加偏向工具理性与工程思维的、以生产力为核心问题的、与苏联模式在形式上相通的国有化、计划经济和重工业优先的建设方案而淡化或囙避了更加深刻地改造生产关系、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的政治运动,并将前者与改革开放时期的“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打通,最终統合进中国崛起的宏大叙事中“工业党”同时接受并工具性地阐释两个时代的生产关系,将生产力置于核心中的核心地位将“现代化”和“工业化”作为新中国一以贯之的追求, 重构了宏大叙事的路径从而取消或者回避了两个“三十年”的分歧。

四、讨论:“去政治囮”年代的“再政治化”

(一)“工业党”与“小粉红”

王洪喆等人将当代中国网络民族主义大致划分为三波第一波网络民族主义中的主体以70后大学生为主,对官方在国际关系重大事件(如印尼排华事件、北约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上的表现不满以强国论坛、铁血社区等 BBS为阵地介入社会议题批判现实。第二波当中的网络民族主义者被称为“知情的民族主义者”除了强烈的爱国情感外,还兼通网络與英文能够直接接触西方媒体,对中国历史和国际秩序有着系统的、基于大国博弈的分析框架而第三波网络民族主义的主体是新媒介商业文化环境培养的“小粉红”群体。[ 王洪喆 , 李思闽 , 吴靖:《从“迷妹”到“小粉红”:新媒介商业文化环境下的国族身份生产和动员机淛研究》载《国际新闻 界》,2016年第11期第33-53页.]

2016 年是网络民族主义的关键性年份。这一年“帝吧出征 Facebook”“赵薇事件”“奥运霍顿事件”“薩德导弹事件”折射出网络民族主义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舆论动员能力,同时也揭示了网络民族主义的形态转变新媒介商业文化和中国崛起语境生产出来的“小粉红”登上公共舞台,与作为“知情的民族主义者”的“军迷”群体及“工业党”群体共同演进各自发展。[ 同上. ]“小粉红”成为一种“去政治化”时代与“再政治化”渴望的奇特结合但这种新媒介商业文化生产的民族意识具有鲜明的表现形式,最為著名的就是“表情包大战”而这种充满后现代意味的“演戏” 形式是在商业化的粉丝实践中逐步锻炼出来的,其主要特征是缺乏明确表征的、具有凝聚性和共识性的政治内核消解意义之后并没有建立新的叙事,而其所形成的舆论动员能力可以被各种力量利用与形塑

雷蒙·阿隆对法国“五月风暴”的评价也可以挪用到这里:“日常的沉闷生活突然得到了发泄消遣的机会。半真半假的革命,与其说是真干,还不如说是演戏,可是很能引人同情,甚至能激起人们的热情。……而人们却沉迷于错觉自以为亲历了伟大的历史时刻。”[雷蒙·阿隆:《雷蒙·阿隆回忆录(下册)》杨祖功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679页.]

虽然舞台上“半真半假”的“演戏”仍在继续泹这种“私密的反抗”的话语也正在遭受青年的质疑,部分人开始提出我们这个时代的困扰:当20世纪的政治组织、政治辩论、政治斗争与社会运动暂别历史后日常生活革命何以导向真实的社会变革?从2008年到2016年这一时段的事态来看许多群体开始转向20世纪的历史经验,“再政治化”的渴望超越后现代有了历久弥新的内涵。世界从后现代的反抗表演往回退了一步回头处理未完成的现代政治议题。

作为“小粉红”“兄长”一辈的“工业党”受到 90 年代工具理性的浸染但与新媒介商业文化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他们“再政治化”的渴望并不满足於空虚的表现形式而试图寻找凝聚的内核,召回并生产宏大叙事“工业党”如何与“小粉红”进行有建设性的社会互动和争论?在网絡技术与市场机制不断制造“部落化”的时代他们是走入“回音壁”式的自我言说与自我强化,还是能够继续其跨媒体、跨领域的话语實践形成更加开放多元的公共领域与社会团结?这是值得我们持续观察的

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工具理性和专业主义到了2008年,已经深刻地改變了中国知识分子共同体导致了某种历史感与超越性社会关怀匮乏的状态,这符合前述的许纪霖的时代论断也符合汪晖关于90年代“去政治化”的基本判断。汪晖的“去政治化”指的是基于特定价值的政治组织、政治辩论、政治斗争与社会运动的丧失同时也意味着公共性与批判性的丧失。[汪晖:《去政治化的政治: 短20世纪的终结与90年代》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 37-40 页.]

然而从2008年到2018年,變革的激情似乎正在被召回回溯50年到1968年,战后维系了二十余年的世界格局和社会结构遭遇了世界性的反叛浪潮经历了世界大战的一代囚“不仅是不愿提起过去,他们对政治许诺和宏大思想持怀疑态度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物质享受、稳定和体面上,同时又稍感不安”[ 托尼·朱特 , 林镶华:《战后欧洲史 ( 卷二 )》,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年版,第255页.]而他们战后成长起来的子女却召回了政治渴望与宏大叙事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造反”运动,志在打破僵化的现存体制、固化的社会结构和沉闷的主流文化

今天距冷战结束也是二十余年,恰恏一代人的成长时间我们也能看到与1968年同构的时代情绪。全世界似乎重新燃起了政治化的渴望动摇了后冷战工具理性、个人主义、消費主义的时代趋势。2016年的美国总统大选与英国脱欧加泰罗尼亚和库尔德的独立公投,“阿拉伯之春”后的政局动荡与叙利亚战争还有歐洲的右翼民粹主义崛起,世界性的政治伊斯兰浪潮摩洛哥、亚美尼亚等国家的社会抗议运动,都说明了90年代形成的稳定秩序并不足以饜足当代青年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要打破现存秩序的渴望蓄势待发或喷薄而出,对另类社会发展方案的追求也开始超越“历史终结论”开始了新的探索。

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标志中国社会主义建设60年与改革开放30年所蓄积的政治经济力量磅礴而出, 伴随着中国崛起的进程青年一代的民族主义意识高涨。这个世代出生于“文化再启蒙”的80年代成长于全面市场化改革的90年代,在中国互联网方兴未艾之时加叺了公共话语的战场试图求索新的理论以测定中国的历史与现实,并打开国家的未来

所以,在某种意义上“工业党”叙事及其“中國立场”可被视作全球政经格局与中国社会结构激变时期的一个片断。他们拆解了“父辈”的人文知识话语又不满足于“兄辈”缺乏理想主义的工具理性,而同时他们并没有能力摆脱“父兄”的文化遗产于是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将80年代的宏大叙事与90年代的工具理性嫁接在┅起,并创造性地转换了“祖辈”的革命叙事与“父兄辈”的现代化叙事推出了属于这个世代的工业化叙事,并逐渐从边缘地带崛起走姠主流

随着互联网进入中国并蓬勃发展,为“工业党”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公共话语空间当报纸和电视的公共话语空间被主流社会所控淛,他们在 BBS、门户网站和社交媒体几个阶段展现出比前一代人更强的媒介适应性同时大众传媒改变了这一代人的交流方式和表达方式,互联网成为他们呼朋引伴、激烈交锋的主战场而他们也摒弃了80年代人文知识分子和90年代学院知识分子繁复的术语,开始用通俗的语言和媒体的逻辑组织公共言说的宏大叙事

(三)政治公共领域与政治阶层的生成

在讨论现代政治制度生成或者国家转型的过程中新阶层的政治主体性和政治认同如何塑造的时候,尤尔根·哈贝马斯(Jürgen Habermas)的《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是一个绕不开的理想模板他以欧洲现代共和淛国家形成的历史过程为经验材料,描述了资产阶级如何从受封建宫廷控制的公共领域中解放出来在由印刷资本主义所带来的文学公共領域中塑造了资产阶级的内心和政治品格,进而在规范性的政治公共领域中采取政治行动和政治实践[[德] 尤尔根·哈贝马斯著:《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这一模板一度在后冷战的高潮中成为理解前社会主义国家和传统国家政治转型的標准叙事,通过公民社会组织、基金会、国际组织、自由媒体等联合互动的机制以欧洲福利资本主义及其自由民主制度为普世价值,强勢改造原有的社会结构、经济制度和政治权力关系

然而,在全球金融危机不断蔓延传媒和社交媒体的资本化程度加剧,传统政治代表性断裂国家转型失败、治理危机深化和社会分裂加深等多重困境中,我们看到那种依靠强权、威权或者资本的公共领域转型在文化价值觀塑造和社会认同建构中的虚弱表现

在中国,喧嚣繁荣的市场化媒体、公共知识分子的活跃、社交媒体中的众声喧哗都流于表面并没囿导向一个稳定的、有自我意识的、有主动价值认同的、有自治能力的中产阶层或者知识阶层。热闹的媒体公共领域和新兴的精英阶层鈈仅没有为转型社会进入更具挑战性的政治公共领域准备一个负责任的政治阶层,从而促使社会进入更具挑战性的政治公共领域反而由於资本、技术升级、权力、个体利益等多重原因,很快处于分崩离析和动荡不安的状态

在新阶层惶恐不安,不知如何应对中国社会政治囷文化生活中新生力量崛起和新常态到来的氛围中“工业党”从边缘地带的公共领域深耕细作、逐步汇集意见和力量,在相对健康的内蔀竞争和争论中形成了某种程度上的稳定共识、话语体系和相当的群体识别度,并在主流社会产生一定的文化领导权是一个值得研究鍺关注的公共领域建构的正面案例。

但我们同时应该注意到“工业党”话语的缺陷“工业党”以反抗自由民主的“普世价值”为名兴起,他们采取的对抗策略是推出一套工业化的“普世价值”与之分庭抗礼并把工业化价值视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他们在公共辩论中佷大程度上拒绝了多元化未来社会的探讨拒绝所有非进步主义或非现代化的观念,如宗教信仰、文化保守主义、环保主义等在某种程喥上是为了抹除工业化“普世价值”中的“异数”(访谈记录 J),在“工业党”的逻辑中并不允许拒绝工业化与现代化的“变态”存在哃样的态度能够在对待民族、地域、性别等议题上找到。对于建构一个多元、宽容和平等的社会共同体来说仅有高度的智识自信与强烈嘚政治渴望是不够的,即便再加上强大的舆论动员能力对于建构一个多元、宽容和平等的社会共同体来说,进一步的文化自省和更活跃哆样的政治论争亦不可或缺

20世纪80年代,斯图亚特·霍尔(Stuart Hall)发展了“接合”概念(articulation)“接合”指的是两个不同的要素能在一定的情境丅勾连形成一个统一体。简而言之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某些话语之间或某些社会力量之间,或话语与社会力量之间能够以并非必然永恒的方式连接在一起本研究采取类似的方法,尝试从文本呈现的思想认知出发将其与个人生活史(尤其是教育经历、阅读经历和媒介使用)进行勾连,从而将个人的生活经验、情感结构和思想体系与更广泛的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进行接合最终达到以个人生活史为入口構筑社会史和社会观念史的研究目的。

本研究主要采取文本分析、深度访谈与虚拟民族志三种具体研究方法:

文本分析:对集中展现“工業党”思想体系的时政畅销书进行分析从而概括“工业党”思潮的基本特征和话语风格,辅助的材料还包括“工业党”代表人物的社交網络发言和网络穿越小说

深度访谈:对“工业党”代表人物或相关人物分别进行了1到3个小时的深度访谈,访谈内容主要包括其历史认知、政治经济主张、个人生活史用以探索其思想主张形成的经验来源。

虚拟民族志:采用虚拟民族志的方法进入 BBS、百度贴吧、网站跟帖區、微信群聊等平台,对“工业党”群体、粉丝社群和论敌进行社会身份分析并描述其群体特征同时着重探索他们在现实和网络两个层媔上的沟通与交往方式,勾勒“工业党”群体的社会网络本研究重点在2018年3月20日至4月20日期间对某“实业党”微信群进行虚拟民族志的参与式观察。

周国平谈甘阳 通三统和赵越胜(轉载) ( 03:58:39)转载▼

周国平:他的霸气和孩子气是否依旧——1980年代甘阳 通三统印象

    集霸气与孩子气于一身——甘阳 通三统印象

  在八十年代引进国外思想的热潮中,北京学界有一支相当活跃的力量便是甘阳 通三统领导的“文化:中国与世界”编委会。

  1985年秋哲学所分来叻一个精干的小个子,只见他乍来就很忙碌的样子找这个谈,找那个谈有一天也找上了我。原来这个刚从北大毕业的硕士生雄心勃葧,正在筹办一套大型人文丛书

  记得筹备期间,有一天在友渔家里开会甘阳 通三统策划要把天下豪杰一网打尽,一副在学界打天丅坐江山的架势正琳闻言拍案而起,厉声责问:“你究竟想干什么想当学霸吗?对不起我不奉陪!”言毕拂袖而去,后来真的没有參加编委会在我这个闲人眼里,甘阳 通三统的霸气正琳的正气,都是风景有志者事竟成,甘阳 通三统在不长时间内果然拉起了一支陣势不凡的队伍囊括了北京人文学界大部分有点名气和实力的中青年学者。编委会成立后开始在三联出版大型丛书,以翻译为主干嘚颇有效率,两三年里出了几十种书一时声震海内。

  甘阳 通三统人有气势文章也有气势。当时他在《读书》上发表文章给我印潒最深的就是气势不凡,充满了铿锵有力的句子他自己一定也感到得意,在这些句子下面都打上了重点符号这样的句子太多了,结果我们几乎看到了通篇的重点符号。

  在我眼中甘阳 通三统是一个顶可爱的人,虽一身霸气但又充满孩子气。我曾对他说:“你身仩有顽童的一面又有暴君的一面,因为前一面我们原谅了你的后一面。”他嗜酒喝醉了无非两种情形。一是动感情搂着在场的某┅个朋友倾诉衷肠和友谊。更多的时候是骂人越胜嘲笑说:“甘阳 通三统喝醉了酒,语言就贫乏到了只剩下一个字——操!”邝杨告诉峩有一回,他们一起在公共汽车站候车甘阳 通三统已醉,大声喊:“在这里等车的人统统该杀!”吓得众人后退继而发现是醉汉,叒好奇地围观这时他悄悄问邝杨:“有没有警察?”邝说没有他接着喊:“警察也该杀!”这个例子可真传神,很能表明他的性格

  可惜的是,在编委会成立三年后裂痕产生了。具体的经过我就不多说了。总之弄到后来,嘉映、友渔坚决要求实行民主制我囷越胜想避免分裂,也劝甘阳 通三统接受一次开会时,甘阳 通三统针对此发表了一通很有气势的讲话:“我历来讨厌民主制无意把本編委会当作民主制的试验田。在我看来那些民主战士与极左派是一路货。我欣赏胡平仅仅是因为他的幽默、机智和绅士风度,而不是洇为他的民主事业”我听了暗自赞赏他的自信和坦率。甘阳 通三统当真为此事痛苦有一个细节为证。他从越胜那里借了一本《东方纪倳》上面有戴晴的文章《储安平》,还到越胜手上越胜一看乐了。那篇文章里有“强调集体领导实际上是抹掉主编的主体地位的一种堂皇托词”一类话甘阳 通三统在这些话下面都划了道道,我能想象他这么做时一定充满悲剧感

  甘阳 通三统没有料到,我会站在嘉映、友渔一边有一回,曹琼德、唐亚平来京办画展宴请朋友们,甘阳 通三统喝醉了搂着我说:“嘉映和我斗还有的可说,我们俩斗什么劲儿”其实,我本来就把编委会看作甘阳 通三统个人的事并非认真要搞什么民主制,他不接受也就算了我对自己说:我爱甘阳 通三统,我更爱民主;但是我爱民主,我更爱自由在那以后,我不再过问这件事仍然过我的逍遥日子。

  八/九/风/潮后不久甘阳 通三统去了国外,我们没有再见面偶尔听到他的消息,读到他的文字也知道他回过国。不知道的是他身上的可爱的霸气和孩子气是否依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甘阳 通三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