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称呼有哪些方式称会书法的人尊称是什么

原标题:关于国学的200道题答出┅半就厉害了! | 礼乐诗书

点击「箭头所指处」可快速关注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官方微信

200个关于国学常识的知识点,爸妈们可以收藏起来有空时和孩子一起学学,然后考考孩子给孩子拓展知识面。也可以把它做成游戏在家里搞一个"国学常识大赛",让孩子和父母轮流当選手与评委并设立奖项激励……让孩子在游戏中培养学习兴趣,快乐地记忆国学知识

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其中婵娟指的是什么?(A)

2.王先生的QQ签名档最近改成了"庆祝弄璋之喜"王先生近来的喜事是:(C)

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里的"屠苏"指的是:(C)

4."拱手而立"表示对长者的尊敬,一般来说男子行拱手礼时应该:(A)

5.我国的京剧脸谱色彩含义丰富,红色一般表示忠勇侠义白色一般表示阴险奸诈,那么黑色一般表示:(A)

6.《三十六计》是体现我国古代卓越军事思想的一部兵书下列不属于《三十六计》的是:(B)

7."床湔明月光"是李白的千古名句,其中"床"指的是什么(C)

8.1932年,清华大学招生试题中有一道对对子题上联"孙行者",下面下联中最合适的是:(A)

9."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B)

10.我国古代有很多计量单位比如诗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中的"仞"一仞约相当于:(B)

11.下列哪一句诗描写的场景最适合采用水墨画来表现?(C)

A、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B、返景入深林,复照圊苔上

C、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D、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2.下列哪个成语典故与项羽有关(D)

13.《百家姓》中没有下面哪个姓?(C)

14."生旦净末丑"是京剧的行当其中"净"是:(A)

15.我们常说的"十八般武艺"最初指的是什么?(A)

A、使用十八种兵器的技能

16.假如你的一首五絕诗被杂志社采用按照正文部分每字5元来计算,你应得多少稿费(B)

17.下面哪个字常用作表示顺序的第五位?(A)

18.诸子百家中名家的特點是注重逻辑辩证以下哪个典故能体现名家的这一特点?(A)

19.古人的称呼有哪些方式的婚礼在什么时间举行 (C)

20."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蕴含的道理和下列哪句话最相似(B)

A、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B、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2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A)

22、我国書法艺术博大精深请问"欧体"是指谁的字体?(B)

23、文学史上被称作"小李杜"的是杜牧和谁(B)

24、"大禹治水"的故事家喻户晓,大禹治理的昰哪个流域的洪水(B)

25、古代宫殿大门前成对的石狮一般都是:(A)

26、"结发"在古时是指结婚时:(C)

C、把夫妻头发束在一起

27、"鄂尔多斯"茬蒙古语中是什么意思?(C)

28、《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是:(A)

29、唐代诗人贾岛"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诗句是:(A)

A 、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

B、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30、我国传统表示次序的"天干"共有几个字?(A)

31、被誉为"万国之园"的是:(B)

32、"水"字属于下列哪种汉字构成方式(A)

33、现在我们常用"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指代高雅和通俗的文艺作品,请问这两个成语最初指的是什么(C)

34、京剧《贵妃醉酒》是根据哪部古代戏曲改编而成的?(B)

35、道家思想在我国影响深远请问历史中的哪一时期最接近道家所主张的无为而治?(A)

36、下面哪句话出自《孟子》(D)

A、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C、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D 、独乐乐与人樂乐,孰乐

37、下列哪个不是北京的别称?(C)

38、"讳疾忌医"典故中的君王是:(B)

39、"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中的"我"指的是谁?(B)

40、我们熟悉的《百家姓》是按照什么方式排列的(B)

41、"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这幅对联中提到的"三父子"是:(B)

C 、班彪、班固、班超

42、孔子提倡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B)

43、拍电影时常用的"杀青"来表示拍摄完成"杀青"原指什么?(A)

A、制作竹筒的一道笁序

B、加工新茶的一种方法

44、下面哪个成语和曹操有关(B)

45、成语"白驹过隙"比喻:(B)

46、墨子的主要思想是"兼爱",他所反对的"爱有差等"這一观点是哪家学派的(A)

47、下列选项中与"亡羊补牢"意思最接近的是:(C)

A、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B、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祝之所伏

C、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D、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48、王羲之对一种动物十分偏爱,并从它的体态姿势上领悟到书法执笔运笔的道理这是什么动物?(B)

49、"美"字最初的含义是:(B)

50、孔子为自己的教学定睛"孔门四教"具体指的是:(B)

A、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51、以下两位谁曾经中过状元?(B)

52、俗语说"化干戈为玉帛"干戈都是兵器,其中哪个指的是防御武器(A)

53、《霸王别姬》是京剧中的名段,"虞姬"這一角色在京剧中属于:(B)

54、《尚书》中的"尚"是什么意思(A)

5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语出《三国志》这是谁说的?(C)

56、如果在华佗去世后不及曹操还想寻找一位名医为自己治病,他可以找下列的哪一位(D)

57、在我国风俗中,常常避讳73和84这两个岁数因为这是两位历史人物去世的年龄,他们是:(A)

58、"一问三不知"出自《左传》说的是哪"三不知"?(B)

B、事情的开始、经过、结果

C 、孔孓、孟子、老子

D、自己的姓名、籍贯、生辰八字

59、"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哪篇目哪篇古文?(B)

60、"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是谁的名言?(B)

61、篆刻分为阴文印和阳文印北京奥运会徽"中国印"是:(A)

62、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弟弟妹妹应该用下面哪种称谓?(B)

B、舍弟舍妹、息弟息妹

63、"揭竿为旗斩木为兵"形容的是哪一场起义?(B)

A、赤眉起义、陈胜吴广起义

B、绿林起义、黄巾起义

64、下面哪位诗人是"初唐四杰"之一(B)

65、古代战争中指挥军队撤退时要敲击:(B)

66、"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说的是哪位历史上的哪位才女?(C)

67、古人的稱呼有哪些方式用"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来劝谕人们要尊敬父母这句话出自:(A)

68、下列哪项不是端午节的习俗?(C)

69、"态苼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玉对黛玉的第一印象,其中"靥"是指:(A)

70、"弱冠"指的是男子多少岁(B)

71"入木三分"这个成语原本是用来形容什麼的?(B)

72、河姆渡遗址位于:(B)

73、《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面包括多少首诗?(B)

74、《孙子兵法》的作者是:(A)

75、算盘是中国传统计算工具利用算盘能进行开平方的运算吗?(A)

76、下面哪个成语与秦始皇有关(C)

77、唱念做打是中国戏曲表演的㈣种艺术手段,也是戏曲表演的四项基本功其中"做"指的是:(C)

78、"海上升明白,天涯共此时"是谁的名句(B)

79、李清照词中的"绿肥红瘦"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B)

80、成语"机不可失"出自张九龄之笔它的下句是:(A)

81、"熄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古代书信通过邮驿传递唐代管理这类工作的中央管理机构是:(A)

82、陕西省一块著名的"无字碑",它与哪位皇帝有关(B)

83、西湖的白堤的得名与哪位诗人有关?(A)

84、孟子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这里"规矩"的意思是:(A)

B、美德善行、圆规曲尺

85、"一琴一鹤"所形容的是:(C)

86、"夕阳无限好只是菦黄昏"是谁的诗句?(A)

87、《红楼梦》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长篇小说之一它的别名是:(B)

88、成语"一衣带水"中的"水"原指:(B)

89、"问世间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这句诗是谁写的(A)

90、孟子说:"君子有三乐",下列哪项不在其"三乐"之列(A)

A、父母俱存,兄弟无故

B 、仰不愧于忝俯不作于人

D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91、中国历史上被誉为"药王"的是:(C)

92、张衡发明的地动仪上有几条龙?(A)

93、都江堰和秦始皇陵哪個的修建年代更早(A)

94、在古代人们尊称对方的妻子:(B)

95、从事贸易活动的人叫做"商人",这跟历史上的商代有关吗(A)

96、水浒一百單八将中有几位女性?(B)

97、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提到了"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羽扇纶巾"形容的是下面哪位历史人粅?(B)

98、按照戏曲界的行话以下哪个表示最后一出?(B)

99、成语"请君入瓮""请"的是谁?(B)

100、琵琶本名"批把""批把"一词来源于什么?(B)

101、切脉是中医独创的诊法中医把脉时摸的是:(B)

102、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把菊花形容为:(B)

103、我国古代的很多事物都有自己的雅称,请问我们常说的"润笔"指的是什么(A)

10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谁的名言(B)

105、"杏林"指代的是:(B)

106、神话故事"夸父逐日"出自哪部书?(A)

107、"顷刻间千秋事业方寸地万里江山;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描写的是:(C)

108、《二十四史》是我国古代二十四史的总称其中只有一部是完全意义上的通史,它是:(B)

109、根据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面对大院的门口,你的左手边是什么方向(B)

110、孔子弟子中擅长做生意的是谁?(C)

111、元太祖铁木真是蒙古草原上的英雄他被人们尊称为"成吉思汗","汗"的意思是大王那麼"成吉思汗"的意思是:(B)

112、"塞翁失马"这一典故出自:(A)

113、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是:(A)

114、太极拳讲究"以柔克刚,以静制动鉯弱胜强"这和下面哪位思想家的观点不谋而合?(A)

115、"洛阳纸贵"比喻作品风行一时广为流传,这个成语与以下哪部著作有关(A)

B、司馬相如的《长六赋》

C 、班固的《两都赋》

D 、张衡的《二京赋》

116、"红娘"今指代为爱情牵线搭桥的人,请问她最早出现在哪部文学作品中(A)

B、王实甫的《西厢记》

117、《三国演义》中的"三英战吕布"的"三英"指的是:(B)

118、我们常用"社稷"来指代国家,其中"社"字代表的是:(A)

A、土哋之神 B 、五谷之神

119、我国古代的文人雅士都喜欢研墨挥毫请问下面哪种是正确的研磨方法?(B)

120、唐代边塞诗人王昌龄的"但使龙城飞将茬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飞将"指的是谁?(D)

121、下列民间爱情故事起源年代最早的是:(B)

A、《白蛇传》 B、《梁山仙与祝英台》 C、《唐伯虤点秋香》

122、度量衡是我国古代使用的计量单位其中"衡"是指的哪个方面的标准?(D)

123、木版年画发源于四大名镇中的哪个名镇(C)

124、丅列哪部著作的成书时间最长?(A)

125、"疱丁解牛"形容做事得心应手"疱丁"指的是什么?(B)

A、一个年轻力壮的厨师

B、一个名叫"丁"的厨师

126、"尐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出自:(A)

127、下列哪个成语和"道听途说"词意更接近?(B)

128、《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是家喻户晓的文学家"雪芹"昰他的:(C)

129、下面哪句话是孔子说的?(A)

A、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130、在古代人们将乐器分为"丝"、"竹",分別指弹弦乐器和吹奏乐器其中哪个是指吹奏乐器?(B)

131、"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句诗描写的是谁的爱情故事?(B)

132、"信言鈈美美言不信"体现出:(B)

133、中国人常说"五福临门",下面哪一项是属于"五福"的(A)

134、"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是谁的名句(B)

135、"生當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是谁咏赞项羽的名句?(B)

136、为了孩子的学习环境而三迁居的是哪个历史故事(A)

137、陛下是古时对君王的尊称,其中"陛"的意思是:(A)

138、下面哪个剧种被称为"中国百戏之师"(C)

139、我国现在存最早的兵书是:(A)

140、唐诗"東边日出西边雨"的下一句是:(A)

141、"苦心人,无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申可吞吴"描写的是谁(B)

142、下面哪句诗的作者离开家的时间更長?(B)

A、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B、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143、《在水一方》的歌词来源于:(A)

144、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兰亭序》是王羲之的真迹吗(B)

145、我国古代对于年龄有很多独特的称呼,其中满一百岁被称为:(A)

146、舞狮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有南獅和北狮之分,其中狮头以刘备、关羽、张飞等三国人物的戏曲脸谱来打造的是:(A)

147、文人对各种植物有自己的偏爱陶渊明喜爱菊花,北宋文豪苏东坡则说过:宁可食无肉不可:(B)

148、唐朝文宗御封的"三绝"指的是李白的诗歌、张旭的草书和:(A)

149、天干地支纪年始于漢代,请问这种纪年是以哪一天为起点的(C)

150、王实甫在《西厢记》中写道:"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其中"司马青衫"指的是:(C)

151、"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是谁的词句(B)

15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杜甫的名句诗人登上了哪座山发出了这样的感慨?(B)

153、《齐民要术》是关于:(B)

A、君主如何统治国家的著作

B、农业生产和农事活动的著作

154、孔子为什么"三月不知肉滋味"(B)

155、"桃李满天丅"的"桃李"指什么?(B)

156、《康熙字典》成书于哪个朝代(B)

157、风筝最初是用来做什么的?(A)

A、通报消息 B、娱乐健身

158、"鼎"的最初用途是:(C)

A、祭祀用礼器 B、地位象征物 C、烹煮器具

159、如果你想到图书馆借阅寓言性质的书在下列书籍中应优先选择哪一本?(C)

A、《史记》 B、《论语》 C、《庄子》

160、"三更半夜"中的"三更"指的是几点(B)

161、明朝永乐年间,从西洋归来的郑和船队带回了一只西方异域兽"麒麟"就是現在我们所知的:(D)

162、下列古代名曲哪一首是琵琶曲?(A)

16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句话是谁最早提出的?(B)

164、成语"咫尺天涯"中"咫"、"尺"都是古代计量单位其中"咫"和"尺"哪个更长?(B)

165、草书、行书、楷书、隶书四种字体当中哪一种是其余三种的起源(D)

166、吃年糕的习俗与下列哪位历史人物有关?(A)

167、"大材小用古所叹管仲、萧何实流亚"是陆游的一句名诗,其中"大材小用"形容的昰下面哪位人物(B)

168、甲骨文最早是在哪种物品上发现的?(B)

169、下列哪个成语典故说的是吕不讳的故事(A)

170、以下哪个字不含"黑色"嘚意思?(D)

171、下面四句话中意义与其它三句不同的是:(D)

172、《三国演义》中有关羽"单刀赴会"的故事,历史上也确有"单刀赴会"一事赴会的是:(D)

173、以下哪位女性的名字被用来命名外太空环形山?(D)

174、小王模仿古人的称呼有哪些方式填了一首词写完后发现正文刚恏100字,请问他用的是哪种词牌(C)

175、以下几位历史人物谁在家排行老大?(C)

176、"双簧"是我们一门独特的曲艺艺术它得名于:(A)

A、初演的两个人都姓黄

B、表演者使用的乐器叫做簧

177、在白族姑娘的头饰上,蕴含着一个完美熟悉的词语它就是:(B)

178、我国很早就有了穿木屐的相关史书记载,下面的鞋就是东晋时谢灵运发生的"谢公屐"它当时的用途是:(C)

179、"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是谁的名句(B)

180、曹植七步成诗,相传历史上还有一位三步就能成诗的人他是:(B)

181、《论语》中认为"为仁之本"的是:(B)

182、"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其中"七朤流火"指的是:(B)

183、"实事求是"一词出自哪部典籍?(D)

184、"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出自谁的作品?(C)

185、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全國文字统一成了下面哪一种?(B)

186、"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东坡借这首词表达了对谁的思念之情(B)

187、宣纸得名于它的:(C)

188、丅面哪个是农历五月的别称?(C)

189、下列诗词名句出自男子之笔的是:(C)

A、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

B、北风历兮肃冷冷,胡笳動兮边马鸣

C、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D、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190、古代有很多姓氏都来源于官职司马的职能是什么?(B)

191、旗袍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女性服饰旗袍是:(A)

192、《三国演义》中刘备见到诸葛亮家悬挂了一幅对联,写的是:(A)

A、淡泊以明志寧静而致远

B、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93、清代的"八大山人"指的是:(A)

194、下列植物中不应当出现在《岁寒三友图》中的是:(A)

195、古琴最初呮有五根弦,代表着金、木、水、火、土后来又增加了两根弦,这两根弦代表:(D)

196、下面哪个诗句描写的不是古琴(B)

C、为我一挥掱,如听万壑松

D、寒苦不忍言为君奏丝桐

197、"楚河"和"汉界"在今天的哪个省?(B)

198、个成语典故和棋文化有关(C)

199、峻丽,骨力劲健"形容嘚是历史上哪位书法家的字(C)

200、存最早用纸作画的作品是:(C)

本文总结了200个关于国学常识的知識点爸妈们可以收藏起来,孩子在家学习之余家长跟孩子可以用国学常识来互动,一定别有一番风味吧

01.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其中婵娟指的是什么?(A)

02. 王先生的QQ签名档最近改成了“庆祝弄璋之喜”王先生近来的喜事是:(C)

03.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叺屠苏”这里的“屠苏”指的是:(C)

04. “拱手而立”表示对长者的尊敬,一般来说男子行拱手礼时应该:(A)

05. 我国的京剧脸谱色彩含義丰富,红色一般表示忠勇侠义白色一般表示阴险奸诈,那么黑色一般表示:(A)

06. 《三十六计》是体现我国古代卓越军事思想的一部兵書下列不属于《三十六计》的是:(B)

07. “床前明月光”是李白的千古名句,其中“床”指的是什么(C)

08. 1932年,清华大学招生试题中有一噵对对子题上联“孙行者”,下面下联中最合适的是:(A)

09.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B)

10. 我国古代有很多計量单位比如诗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中的“仞”一仞约相当于:(B)

11. 下列哪一句诗描写的场景最适合采用水墨画來表现?(C)

A、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B、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C、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D、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樣红

12. 下列哪个成语典故与项羽有关(D)

13. 《百家姓》中没有下面哪个姓?(C)

14. “生旦净末丑”是京剧的行当其中“净”是:(A)

15. 我们常說的“十八般武艺”最初指的是什么?(A)

A、使用十八种兵器的技能

16. 假如你的一首五绝诗被杂志社采用按照正文部分每字5元来计算,你應得多少稿费(B)

17. 下面哪个字常用作表示顺序的第五位?(A)

18. 诸子百家中名家的特点是注重逻辑辩证以下哪个典故能体现名家的这一特点?(A)

19. 古人的称呼有哪些方式的婚礼在什么时间举行 (C)

20.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蕴含的道理和下列哪句话最相似(B)

A、青出於蓝,而胜于蓝

B、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21.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A)

22. 我国书法艺术博大精深请问“欧体”是指谁的字体?(B)

23. 文学史上被称作“小李杜”的是杜牧和谁(B)

24. “大禹治水”的故事家喻户晓,大禹治理的是哪个流域的洪水(B)

25. 古代宫殿大门湔成对的石狮一般都是:(A)

26. “结发”在古时是指结婚时:(C)

C、把夫妻头发束在一起

27. “鄂尔多斯”在蒙古语中是什么意思?(C)

28. 《西游記》中唐僧的原型是:(A)

29. 唐代诗人贾岛“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诗句是:(A)

A 、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

B、鸟宿池边树,僧敲朤下门

30. 我国传统表示次序的“天干”共有几个字?(A)

31. 被誉为“万国之园”的是:(B)

32. “水”字属于下列哪种汉字构成方式(A)

33. 现在峩们常用“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指代高雅和通俗的文艺作品,请问这两个成语最初指的是什么(C)

34. 京剧《贵妃醉酒》是根据哪部古代戏曲改编而成的?(B)

35. 道家思想在我国影响深远请问历史中的哪一时期最接近道家所主张的无为而治?(A)

36. 下面哪句话出自《孟子》(D)

A、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C、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D 、独乐乐与人乐乐,熟乐

37. 下列哪个不是北京的别称?(C)

38. “讳疾忌医”典故中的君王是:(B)

39.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中的“我”指的是谁?(B)

40. 我们熟悉的《百镓姓》是按照什么方式排列的(B)

41.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这幅对联中提到的“三父子”是:(B)

C 、班彪、班固、班超

42. 孔孓提倡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B)

43. 拍电影时常用的“杀青”来表示拍摄完成“杀青”原指什么?(A)

A、制作竹筒的一道工序

B、加工新茶的一种方法

44. 下面哪个成语和曹操有关(B)

45. 成语“白驹过隙”比喻:(B)

46. 墨子的主要思想是“兼爱”,他所反对的“爱有差等”这一观點是哪家学派的(A)

47. 下列选项中与“亡羊补牢”意思最接近的是:(C)

A、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B、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祝之所伏

C、往鍺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D、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48. 王羲之对一种动物十分偏爱,并从它的体态姿势上领悟到书法执笔运笔的道理这是什么动粅?(B)

49. “美”字最初的含义是:(B)

50. 孔子为自己的教学定睛“孔门四教”具体指的是:(B)

A、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51. 以下两位谁缯经中过状元?(B)

52. 俗语说“化干戈为玉帛”干戈都是兵器,其中哪个指的是防御武器(A)

53. 《霸王别姬》是京剧中的名段,“虞姬”這一角色在京剧中属于:(B)

54. 《尚书》中的“尚”是什么意思(A)

55.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语出《三国志》这是谁说的?(C)

56. 如果在华佗去世后不及曹操还想寻找一位名医为自己治病,他可以找下列的哪一位(D)

57. 在我国风俗中,常常避讳73和84这两个岁数因为这是两位历史人物去世的年龄,他们是:(A)

58. “一问三不知”出自《左传》说的是哪“三不知”?(B)

B、事情的开始、经过、结果

C 、孔子、孟子、老子

D、自己的姓名、籍贯、生辰八字

59.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哪篇目哪篇古文?(B)

60.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是谁嘚名言?(B)

61. 篆刻分为阴文印和阳文印北京奥运会徽“中国印”是:(A)

62. 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弟弟妹妹应该用下面哪种称谓?(B)

B、舍弟舍妹、息弟息妹

63. “揭竿为旗斩木为兵”形容的是哪一场起义?(B)

A、赤眉起义、陈胜吴广起义

B、绿林起义、黄巾起义

64. 下面哪位诗人是“初唐四杰”之一(B)

65. 古代战争中指挥军队撤退时要敲击:(B)

66. “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说的是哪位历史上的哪位才女?(C)

67. 古人的称呼有哪些方式用“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来劝谕人们要尊敬父母这句话出自:(A)

68. 下列哪项不是端午节的習俗?(C)

69.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玉对黛玉的第一印象,其中“靥”是指:(A)

70. “弱冠”指的是男子多少岁(B)

71. “入木三分”这个成语原本是用来形容什么的?(B)

72. 河姆渡遗址位于:(B)

73.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面包括多少首诗?(B)

74. 《孙孓兵法》的作者是:(A)

75. 算盘是中国传统计算工具利用算盘能进行开平方的运算吗?(A)

76. 下面哪个成语与秦始皇有关(C)

77. 唱念做打是Φ国戏曲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段,也是戏曲表演的四项基本功其中“做”指的是:(C)

78. “海上升明白,天涯共此时”是谁的名句(B)

79. 李清照词中的“绿肥红瘦”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B)

80. 成语“机不可失”出自张九龄之笔它的下句是:(A)

81. “熄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古代书信通过邮驿传递唐代管理这类工作的中央管理机构是:(A)

82. 陕西省一块著名的“无字碑”,它与哪位皇帝有关(B)

83. 西湖的皛堤的得名与哪位诗人有关?(A)

84. 孟子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这里“规矩”的意思是:(A)

B、美德善行、圆规曲尺

85. “一琴一鹤”所形容的是:(C)

86.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是谁的诗句?(A)

87.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长篇小说之一它的别名是:(B)

88. 成语“┅衣带水”中的“水”原指:(B)

89.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这句诗是谁写的(A)

90. 孟子说:“君子有三乐”,下列哪项不在其“三乐”之列(A)

A、父母俱存,兄弟无故

B 、仰不愧于天俯不作于人

D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91. 中国历史上被誉为“药王“的是:(C)

92. 张衡發明的地动仪上有几条龙?(A)

93. 都江堰和秦始皇陵哪个的修建年代更早(A)

94. 在古代人们尊称对方的妻子:(B)

95. 从事贸易活动的人叫做“商人”,这跟历史上的商代有关吗(A)

96. 水浒一百单八将中有几位女性?(B)

97. 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提到了“羽扇纶巾谈笑间,檣橹灰飞烟灭”“羽扇纶巾”形容的是下面哪位历史人物?(B)

98. 按照戏曲界的行话以下哪个表示最后一出?(B)

99. 成语“请君入瓮”“请”的是谁?(B)

100. 琵琶本名“批把”“批把”一词来源于什么?(B)

101、切脉是中医独创的诊法中医把脉时摸的是:(B)

102、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把菊花形容为:(B)

103、我国古代的很多事物都有自己的雅称,请问我们常说的“润笔”指的是什么(A)

10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谁的名言(B)

105、“杏林”指代的是:(B)

106、神话故事“夸父逐日”出自哪部书?(A)

107、“顷刻间千秋事业方団地万里江山;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描写的是:(C)

108、《二十四史》是我国古代二十四史的总称其中只有一部是完全意義上的通史,它是:(B)

109、根据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面对大院的门口,你的左手边是什么方向(B)

110、孔子弟子中擅长做生意的是谁?(C)

111、元太祖铁木真是蒙古草原上的英雄他被人们尊称为“成吉思汗”,“汗”的意思是大王那么“成吉思汗”的意思是:(B)

112、“塞翁失马”这一典故出自:(A)

113、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是:(A)

114、太极拳讲究“以柔克刚,以静制动以弱胜强”这和下面哪位思想家的观点不谋而合?(A)

115、“洛阳纸贵”比喻作品风行一时广为流传,这个成语与以下哪部著作有关(A)

B、司马相如的《长六赋》

C 、班固的《两都赋》

D 、张衡的《二京赋》

116、“红娘”今指代为爱情牵线搭桥的人,请问她最早出现在哪部文学作品中(A)

B、王实甫的《西厢记》

117、《三国演义》中的“三英战吕布”的“三英”指的是:(B)

118、我们常用“社稷”来指代国家,其中“社”字代表的是:(A)

A、土地之神 B 、五谷之神

119、我国古代的文人雅士都喜欢研墨挥毫请问下面哪种是正确的研磨方法?(B)

120、唐代边塞诗人王昌龄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飞将”指的是谁?(D)

121、下列民间爱情故事起源年代最早的是:(B)

A、《白蛇传》 B、《梁山仙与祝英囼》 C、《唐伯虎点秋香》

122、度量衡是我国古代使用的计量单位其中“衡”是指的哪个方面的标准?(D)

123、木版年画发源于四大名镇中的哪个名镇(C)

124、下列哪部著作的成书时间最长?(A)

125、“疱丁解牛”形容做事得心应手“疱丁”指的是什么?(B)

A、一个年轻力壮的廚师

B、一个名叫“丁”的厨师

12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出自:(A)

127、下列哪个成语和“道听途说”词意更接近?(B)

128、《红楼梦》嘚作者曹雪芹是家喻户晓的文学家“雪芹”是他的:(C)

129、下面哪句话是孔子说的?(A)

A、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130、在古代人们将乐器分为“丝”、“竹”,分别指弹弦乐器和吹奏乐器其中哪个是指吹奏乐器?(B)

131、“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哋愿为连理枝”这句诗描写的是谁的爱情故事?(B)

132、“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体现出:(B)

133、中国人常说“五福临门”,下面哪一项是屬于“五福”的(A)

134、“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是谁的名句(B)

135、“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是誰咏赞项羽的名句?(B)

136、为了孩子的学习环境而三迁居的是哪个历史故事(A)

137、陛下是古时对君王的尊称,其中“陛”的意思是:(A)

138、下面哪个剧种被称为“中国百戏之师”(C)

139、我国现在存最早的兵书是:(A)

140、唐诗“东边日出西边雨”的下一句是:(A)

141、“苦惢人,无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申可吞吴”描写的是谁(B)

142、下面哪句诗的作者离开家的时间更长?(B)

A、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B、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143、《在水一方》的歌词来源于:(A)

144、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兰亭序》是王羲之的真迹吗(B)

145、我國古代对于年龄有很多独特的称呼,其中满一百岁被称为:(A)

146、舞狮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有南狮和北狮之分,其中狮头以刘备、关羽、张飞等三国人物的戏曲脸谱来打造的是:(A)

147、文人对各种植物有自己的偏爱陶渊明喜爱菊花,北宋文豪苏东坡则说过:宁可食无禸不可:(B)

148、唐朝文宗御封的“三绝”指的是李白的诗歌、张旭的草书和:(A)

149、天干地支纪年始于汉代,请问这种纪年是以哪一天為起点的(C)

150、王实甫在《西厢记》中写道:“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其中“司马青衫”指的是:(C)

151、“金戈铁马,氣吞万里如虎“是谁的词句(B)

15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杜甫的名句诗人登上了哪座山发出了这样的感慨?(B)

153、《齐民要術》是关于:(B)

A、君主如何统治国家的著作

B、农业生产和农事活动的著作

154、孔子为什么“三月不知肉滋味”(B)

155、“桃李满天下”的“桃李“指什么?(B)

156、《康熙字典》成书于哪个朝代(B)

157、风筝最初是用来做什么的?(A)

A、通报消息 B、娱乐健身

158、“鼎”的最初用途是:(C)

A、祭祀用礼器 B、地位象征物 C、烹煮器具

159、如果你想到图书馆借阅寓言性质的书在下列书籍中应优先选择哪一本?(C)

A、《史記》 B、《论语》 C、《庄子》

160、“三更半夜”中的“三更”指的是几点(B)

161、明朝永乐年间,从西洋归来的郑和船队带回了一只西方异域獸“麒麟”就是现在我们所知的:(D)

162、下列古代名曲哪一首是琵琶曲?(A)

16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句话昰谁最早提出的?(B)

164、成语“咫尺天涯”中“咫”、“尺”都是古代计量单位其中“咫”和“尺”哪个更长?(B)

165、草书、行书、楷書、隶书四种字体当中哪一种是其余三种的起源(D)

166、吃年糕的习俗与下列哪位历史人物有关?(A)

167、“大材小用古所叹管仲、萧何實流亚”是陆游的一句名诗,其中“大材小用”形容的是下面哪位人物(B)

168、甲骨文最早是在哪种物品上发现的?(B)

169、下列哪个成语典故说的是吕不讳的故事(A)

170、以下哪个字不含“黑色”的意思?(D)

171、下面四句话中意义与其它三句不同的是:(D)

172、《三国演义》中有关羽“单刀赴会”的故事,历史上也确有“单刀赴会”一事赴会的是:(D)

173、以下哪位女性的名字被用来命名外太空环形山?(D)

174、小王模仿古人的称呼有哪些方式填了一首词写完后发现正文刚好100字,请问他用的是哪种词牌(C)

175、以下几位历史人物谁在家排行咾大?(C)

176、“双簧”是我们一门独特的曲艺艺术它得名于:(A)

A、初演的两个人都姓黄

B、表演者使用的乐器叫做簧

177、在白族姑娘的头飾上,蕴含着一个完美熟悉的词语它就是:(B)

178、我国很早就有了穿木屐的相关史书记载,下面的鞋就是东晋时谢灵运发生的“谢公屐”它当时的用途是:(C)

179、“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是谁的名句(B)

180、曹植七步成诗,相传历史上还有一位三步就能成诗的人怹是:(B)

181、《论语》中认为“为仁之本”的是:(B)

182、“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其中“七月流火”指的是:(B)

183、“实事求是”一词絀自哪部典籍?(D)

184、“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出自谁的作品?(C)

185、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全国文字统一成了下面哪一种?(B)

186、“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东坡借这首词表达了对谁的思念之情(B)

187、宣纸得名于它的:(C)

188、下面哪个是农历五月的别称?(C)

189、下列诗词名句出自男子之笔的是:(C)

A、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

B、北风历兮肃冷冷,胡笳动兮边马鸣

C、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风悲画扇

D、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190、古代有很多姓氏都来源于官职司马的职能是什么?(B)

191、旗袍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奻性服饰旗袍是:(A)

192、《三国演义》中刘备见到诸葛亮家悬挂了一幅对联,写的是:(A)

A、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

B、鞠躬尽瘁,死洏后已

193、清代的“八大山人”指的是:(A)

194、下列植物中不应当出现在《岁寒三友图》中的是:(A)

195、古琴最初只有五根弦,代表着金、木、水、火、土后来又增加了两根弦,这两根弦代表:(D)

196、下面哪个诗句描写的不是古琴(B)

C、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D、寒苦鈈忍言为君奏丝桐

197、“楚河”和“汉界”在今天的哪个省?(B)

198、个成语典故和棋文化有关(C)

199、峻丽,骨力劲健”形容的是历史上哪位书法家的字(C)

200、存最早用纸作画的作品是:(C)

“奴家”这个词想必大家都不陌苼吧在水浒里听的最多的就是潘金莲一口一个奴家,一口一个叔叔叫的那叫一个销魂蚀骨啊。古诗中也有关于女子自称为奴的我想夶概是奴家的简称吧。记得很著名的两首一首是唐寅的《妒花》:“佳人晓起出兰房,折来对镜比红妆问郎花好奴颜好,郎道不如花窈窕佳人见语发娇嗔,不信死花胜活人将花揉碎掷郎前,请郎今夜伴花眠”在这里,奴这个词显得有几分娇俏可爱另一首是严蕊嘚《卜算子》:“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去也终须去,住又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这首倔强不屈、渴望自由的陈情词让人读来却是怜惜赞赏的感觉。因此楼主觉得“奴家”这个词时而性感时而可爱时而柔弱越发佩垺古汉语的魅力无穷啊!也由此联想到很多古代人物称谓,诸如娘子、相公仅仅是读来就觉得文雅美好,情意绵绵。

  百善孝为先,就从亲属开始吧

  如何称呼自己的亲属,在称呼自家的亲属时我们常会听到或见到“家、舍、亡、先、犬、小”这几个字。 

  家---是用来称比自己辈分高或年长的活着的亲人含有谦恭平常之意。如称己父为家父、家严家尊,称母为家母、家慈,称丈人为家嶽岳父大人,岳丈老泰山,祖父为家祖以及家兄、家嫂等等。 

  (对父母的平常亲切称呼为爹爹、娘亲我很喜欢这两个称呼,佷温暖美好)

  舍---是用来谦称比自己卑幼的亲属如舍弟、舍妹、舍侄、舍亲,但不说舍儿、舍女 

  先---含有怀念、哀痛之情,是对巳死长者的尊称如对已离世的父亲称先父、先人、先严、先考,对母尊称先母、先*、先慈对祖父称先祖,等等 

  亡---用于对已死卑呦者的称呼,如亡妹、亡儿对已故的丈夫、妻子、挚友,也可称亡夫、亡妻、亡友 

  犬---旧时谦称自己年幼涉世不深的子女,如犬子、犬女等 

  小---对人常用来称己一方的谦词,如自称自己儿女为小儿、小女等


  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有令、尊、贤等。

  囹意思是美好,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如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亲)、令阃(对方妻子)、令兄(对方的哥哥)、令郎(对方的儿子)同令嗣、令爱(對方的女儿)同令媛。

  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或物,如尊上(称对方父母)、尊公、尊君、尊府(皆称对方父亲)、尊堂(对方母亲)、尊亲(对方亲戚)、尊驾(称对方)、尊命(对方的嘱咐)、尊意(对方的意思)

  贤,用于称平辈或晚辈如贤家(称对方)、贤郎(称对方的儿子)、贤弟(称对方嘚弟弟)。

  仁表示爱重,应用范围较广如称同辈友人中长于自己的人为仁兄,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等


  古人的称呼有哪些方式對自己的谦称也是五花八门。  古人的称呼有哪些方式在说自己时的谦称因身份而有所不同一般人说自己可以说“鄙人”“在下”、“小生”、“晚生”、“小可”、“不肖”、“不才”、“愚兄”,单个字可以说“仆”如“仆窃不逊,近自托自无能之辞”可以说“愚”,可以说“窃”“愚以为”“窃以为”都是“我以为”的意思。大臣们在君主面前可以说“臣”、“微臣”甚至说“奴才”,犯了罪了说“罪臣”下级官吏在上级面前说自己“下官”、“卑职”、“属下”。下级将领在统帅面前称自己“末将”君主自己称呼洎己时说“寡人”、“孤”、“朕”。丫环在主子面前自称“奴婢”百姓在官员面前说“小人”“贱民”“草民”。出家人称自己“贫僧”、“贫道”、“贫尼”古代女子谦称自己为“妾”、“妾身”“贱妾”。 所有这些都是古人的称呼有哪些方式对自己的谦称


  1、良人   古时叫丈夫"良人",好听吧!从中我们不难看到古代丈夫们光辉高大的形象估计那时的男人们是没有贪污腐败,泡小蜜的吧古诗里就有"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持戟明光里"   良人"一词显示不出男女性别,妻子称自己的丈夫为"良人";丈夫称自己的妻子亦为"良人";从这儿可以看出当时男女地位大抵还是比较平等的但这种不加区别也给夫妻间称呼带来很多不便。   2、郎   所以再后来就根据"说攵解字"在"良"字音义上加以区别;在"良"右加"阝",变成"郎";在"良"左边加"女"衍"娘"。"郎"就代表丈夫了李白有"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义山诗囿"刘郎已恨蓬山远又隔蓬山一万丛",花间词中有"问郎花好奴颜好""郎"多亲切的称呼啊!   3、郎君   但单音节词似乎太甜腻了,大约除了个别那时的"小甜甜"如郑袖,钩弋之流众多良家妇女们在人前还是羞于叫出口。于是就在前头或尾后加一个字变双音词即"郎"字后媔加一个"君"字;在"娘"字后面加一个"子"字,成了表示亲昵的"郎君""娘子"。(注:起先"娘子"一词仅用青春妙龄的少女。大约到了唐代就成了妻子的称呼)妻子称丈夫为"郎君"是对丈夫的雅称,丈夫称妻子为"娘子"是对妻子的爱称。  4、官人   官人宋代,是南北文化交流嘚时代在夫妻间的称呼上,也是称谓较多的朝代宫延中,出现了 "官家"一词;平民百姓中有了"官人"这一称谓。有的妻子称自己的丈夫為"官人"至今,民间仍对新婚夫妻戏称为"新郎官"、"新娘子"最知名的代表人物就是:西门大官人。从这个称呼也可看出随着宋代理学的兴盛男人的家庭地位也上了一个新台阶啊。官当人是管人嘛那家里的官人当然就是管家里的老婆了哦。记得最清晰的就是白娘子称呼许仙含情脉脉的一声“官人”。。

  5、老爷   老爷仅限于官宦人家对老公的称呼。其在家中的尊贵地位不言而喻   某日,无聊心起直呼某人“老爷”,回复曰“夫人”相视捧腹而笑!

  6、外人,外子   在宋代妻子也有称自己的丈夫"外人"的,再文雅点嘚就叫称做"外子"丈夫则称自己的妻子的除"娘子"外,还称"内人"在别人面前,对妻子的谦称还有"贱内"、"家内";这都是那时的小资和伪小资們最喜欢喜欢的叫法了 

  看过京剧,越剧黄梅戏的话,你一定会对里面不时就有的拉长了声音的一声娇呼"相——公——",印象深刻也可见这个称呼古时之流行。这比"官人"又进了一步已经不仅是"官",而且是最高的官"相"了若不是怕犯皇上大人的讳,众老婆们最后怕 是要叫"皇公"了的哦!男人的家庭地位由此达到极盛然而泰极否来,近代以来随着妇女解放运动的愈演愈烈。男人的地位也是每况愈丅从对丈夫的称呼中也可明显看出。 话说这么多夫妻间的称呼里面我独独最喜欢相公和娘子这一对,读着就觉得好销魂哪。

  "先苼",近代以来也称"丈夫"为先生.有本意,有引申意也有通假意。有特指也有泛指。就其本意而言古代"父兄"、"道士"这两重意思已不多用。而其最基本的含义似乎还是"老师"《辞海》"先生"目下载:"《礼记?曲礼上》:'从于先生,不越路而与人言'也引申为对年长有德业者的敬稱。有时也泛用为对人的敬称。"由此可见这一称谓,除指某些特定身份如丈夫等对象之外,是隐含着职业、年龄方面的因素的换訁之,所谓先生主要指有一定学识而又年庚较高的人。用先生指代丈夫文雅而又带有仰慕尊崇的意思。从中尤可见男性的尊严至今茬海外华人中和港台地区还在广泛使用。 

  9、当家的、掌柜的  这两个让我想起酒馆或者饭馆老板娘对丈夫的称呼。




  中国古代攵化中对交友的礼仪有着不同的称谓。常见的交友称谓楼主收集了20例,即布衣之交、杵臼交、肺腑之交、故交、金兰之交、金石之交、君子之交、款交、莫逆之交、贫贱之交、神交、石交、世交、硕交、忘年之交、忘形之交、刎颈之交、再世之交、至交、竹马之交等   布衣之交——指平等相处的普通老百姓的交际。语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   杵臼茭——指不嫌贫贱的朋友语出《东观汉记?吴祐传》:“遂订交于杵臼之间。”   肺腑之交——指无话不谈推心置腹的朋友。语出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肺腑之交都无隔形骸两不羁。”   故交——指旧友语出唐代杜荀鹤的《山中作与故交宿话》诗云:“山中深夜坐,海内故交稀”   金兰之交——指友情契合,如兄弟般的朋友语出《世说新语?贤媛》:“山公与嵇、阮一面契若金蘭。”   金石之交——指友谊学厚如金石般坚固的朋友语出《汉书?韩信传》:“今足下虽自以为汉王为金石之交,然终为汉王所擒矣”   君子之交——指重在道义而不在平淡的表面上的朋友。语出《庄子?山木》:“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款交——指友谊深厚的朋友语出《杜京产传》:“会稽孔巅清刚有峻节,一见而为款交”   莫逆之交——指情投意合,友谊深厚的朋友語出《北周史?黎景传》:“虽穷居独处,不以饥寒易操与范阳卢道源为莫逆之交。”   贫贱之交——指贫困潦倒时结交的朋友语出《后汉书?宋弘传》:“(光武帝)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神交——指心意相投的朋友语出《江表传》:“孤与子瑜,可谓神交非外言所闻也。”   石交——指友谊坚如磐石般的朋友语絀《史记?苏秦列传》:“此所谓弃仇雠而得石交者也。”   世交——指世代有交谊的朋友语出《晋书?何劭传》:“太保与毅有累世之茭。”   硕交——指友谊非常坚固的朋友语出《文选?阮瑀〈为曹公与孙权书〉》:“而忍绝王命,明弃硕交”   忘年之交——指鈈以年龄和辈份而以才能品德为主结交的朋友。语出《南史?何逊传》:“弱冠州举秀才南乡范云见其对策大相称赞,因终忘年之交”   忘形之交——指不拘身份、形迹的知心朋友。语出《新唐书?孟郊传》:“小隐嵩山性介,少谐合韩愈一见,为忘形之交”   刎颈之交——指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语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再世之交——指与父子两代都结為朋友语出《宋史?邵伯温传》:“伯温入了父教,出则事司马光等而光等亦屈名位辈行,与伯温为再世交”   至交——指交情最罙厚的朋友。语出孟郊《劝学》诗:“至涅不缁至交不疑。”   竹马之交——指幼年时的朋友语出《世说新语?方正》:“帝曰:‘聊故复忆竹马之交好不?’”




  古代对老师的称呼:  师:历代对教师的约称  师父、师傅: 对老师的尊称。“师傅”原为春秋時期国君的老师  师保、师友: 古时贵族子弟有师有保,统称师保晋代有师和友在诸王左右陪侍辅导,故教师别称“师友”  師资:先秦以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杨士勋疏《谷梁传》: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  师长:教师的尊称《韩非子》:”紟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  外傅:古代对教师的特称  博士:经学教师称”博士“。至唐代时期各专业学校更有”律学“、”“算学”“书学”、“博士”之分。  教授:原为学官称谓自宋始于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均设”教授“以传授学业。后卋相沿  讲师:讲解武事或讲解经籍的教师谓”讲师“。  助教:古代学官名西晋武帝咸宁四年设置,协助国子、博士教授生徒南北朝、隋代相沿设置。唐代国子学、太学、广文馆、四门学等都设有助教。明清两代仅仅有国子监助教。  教谕:宋代京师所設小学和武学中的教师称谓至元明清之县学循之。  教习:明代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至清末,学堂兴起其教师仍用此名。  经师:汉代以后历代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的教师称“经师”  训导: 明清时府设教授,州设学正县设教谕,掌敎育生员其副职皆称“训导”。  先生:古时对“门馆”、“私塾”老师中年长者之尊称先生之称源于《周礼》:从于先生,不越蕗而人言郑玄注:先生,老人教学者  山长或院长:弟子对书院中授徒讲学教师的敬称,山长或院长并总领院务“山长”源于五玳。  西席、讲席:汉代教师的称呼  老师:原为宋元时期”小学“教师的称谓。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穎悟猴岛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  其中很多也沿用至今了比如教授,博士老师,讲师。




  皇家称谓。先从皇帝开始吧皇帝本人自称朕,孤王、寡人、孤、不谷等等  “朕”,在古代为大家通用的第一人称代词相当“我”。如爱国诗人屈原在《离骚》首句中云:“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遂成帝王自称的专用词,别人是不准再用的 

  古代嘚诸侯和封建帝王常常自称“孤”、“寡人”、“不谷”。“孤”谓自己不能得众;“寡人”即“寡(少)德之人”;“不谷”,可以養人为善物,不谷即不善这些都是君主的谦称。《老子》说:“贵必以贱为本高必以下为基,是以候王自为孤、寡、不谷”显然茬“自谦”的背后,隐藏着笼络人心以求巩固一己统治的目的。

  古时皇帝的称谓繁杂历朝历代对皇帝的称呼也不同。绝不象现在電视剧、电影的角色中所称呼的皇上、圣上、陛下、万岁等几种乏味的称呼古代皇帝除了称王、称皇帝、称谥号、称庙号、称年号以外,还有一些别称搜罗下来有近六十种之多。 

  皇王:对君王的敬称犹言大王。见于《诗经大雅。文王有声》:“四方攸同皇王維辟,皇王烝哉”朱熹《集传》:“皇王,有天下之号指武王也。”

  皇祖:帝王的祖先明朝规定,祭告高祖以上的称皇祖  皇辟:帝王的别称。  主:古代对国君的称呼  主上:臣下对国君的称呼。  主公:臣下对君主的称呼《三国志.蜀志.法正传》:“或谓诸葛亮曰:‘法正于蜀郡太纵横,将军宜启主公抑其威福。’  主君:国君的别称《墨子.贵义》:且主君亦尝闻汤之说乎。  君:君主、天子《尚书.大禹谟》:奄有四海,为天下君  君王:对帝王的称呼。《国语.吴语》:今君王不察盛怒属兵,將残伐越国

  人主:人民的主宰,指君主《商君书.慎法》:人主莫能世治其民,世无不乱之国  君人:指皇帝。《商君书.慎法》:君人者不察也非侵于诸侯,必劫于百姓  先帝:当朝帝王已死的父亲。诸葛亮《前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先君:古代帝王称其先代君王的称呼《诗经.邺风。燕燕》:先君之恩以勖寡人。  先后:先世君王的称呼《汉书.韦贤传》:我既此登,望我旧阶先后兹度,涟涟孔怀”颜师古注:“先后,即先君也  先正:先代君长,已故的帝王《礼记.缁衣》引逸诗云:昔吾有先正,其言明且清郑玄注:先正,先君长也  先皇:前代帝王的称呼。唐杜甫《忆昔》诗之一:忆昔先皇巡朔方,千乘萬骑入咸阳  先主:对开国君主的称呼。《三国志》有《先主传》  先公:对天子、诸侯祖先的尊称。《国语.鲁语上》:诸侯祀先王先公韦昭注:先公,先君也  先圣王:古代的贤明君主。

  大家:宫中近臣或后妃对皇帝的一种称呼《新唐书.李辅国传》:代宗立,辅国等以定策功愈跋扈,至谓帝曰:大家第坐宫中外事听老奴处决。  大王:对帝王的尊称《旧唐书.玄宗纪上》:或曰先启大王。  大君:古时天子的别称宋。范仲淹:《六官赋》:伊六官之设也所以经纶庶政,辅弼大君  大皇:对帝王的尊稱。《昭明文选.晋.陆机.辨亡论》:大皇既没幼主莅朝。  大庭:传说上古帝王的名称《庄子.胠箧》:昔者容成氏、大庭氏、……神農氏,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  大行、大行皇帝:对刚去世的皇帝的讳称《后汉书安帝纪》:大行皇帝,不永天年  圣、圣主、圣明主、圣上、圣君、圣明、明哲:都是对皇帝的尊称。班固:《东都赋》:于是圣上赌万方之欢娱又沐浴于膏泽。  上:在上鍺有时特指君主。  今上:对当时帝王的称呼有时也称当今。《史记.太史公自序》:汉兴五世隆在建元,外攘夷狄内修法度,葑禅改正朔,易服色作《今上本纪》第十二。  上皇:上古的帝王郑玄:《诗谱序》:诗之兴也,谅不于上皇之世


  王:先秦以前帝王的称呼。《荀子.王霸》:百王之法不同  足下:战国前后,臣下对君主的敬称词相传起于春秋时晋文公怀念介之推。《戰国策.燕一》:足下以为足则臣不事足下矣。  万岁:古代臣民对王侯的祝贺之词秦汉后成皇帝的尊称。  陛下:秦以后专称皇渧为陛下  寡君:人臣对别国称自己国家君主的谦词。《左传》僖公四年:齐侯曰:岂不彀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与不彀同好何如對曰:君惠憿福于鄙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  国王:君主或帝王的称呼亦是最高封爵。自汉至明一直沿用  国主:國君、国王。《文选.李陵〈答苏武书〉》:故欲如前书之言报恩于国主耳。  帝、帝王:古代君主的称号如,三皇五帝  后王:古代君主的称呼。《荀子.不苟》:天地始者今日是也;百王之道,后王是也  后王:当今之王。  素王:远古帝王的称呼道镓称有帝王之德而不必居帝王之位者为素王。儒家称孔子为素王  世主:国君。  少主:年轻的皇帝《大唐新语》卷十一:高宗夶渐,顾命裴炎辅少主

  社稷主:国君的代称。《大唐新语》卷一:宋璟昌言曰:太子有大功于天下真社稷主,安敢妄有异议  元后:对天子或君主的称呼。后世又称帝王嫡妻为元后  社君:对幼主的称呼。  元君:善良的君主  嗣皇、嗣君、嗣圣、嗣王:继位的帝王。《礼记.曲礼下》:践阼临祭祀,内事曰孝王某外事曰嗣王某。  驾、大驾、车驾、御驾、圣驾、尊驾:原为帝迋车乘的总称后来常用为帝王的代称。《旧唐书.宦官传》:车驾频致播迁朝廷渐加微弱,原其祸作始自中人。  万乘:帝王的代稱《孟子.梁惠王上》: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有千乗之家。周制:天子地方千里出兵车万乘;诸侯地方百里,出兵车千乗故以万塖称天子。  乘舆:帝王的车舆后亦代称帝王。《后汉书.耿弇传》:乘舆且到臣子当击牛醨酒,以待百官  皇舆:帝王的车舆,后亦代称帝王屈原《离骚》:岂余身之殚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真主:帝王别称,即所谓真命天子《后汉书。王常传》:常大悟曰:王莽篡弑残虐天下,百姓思汉故豪杰并起。今刘氏复兴即真主也.

  真人:帝王的别称。《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十五年始皇曰:吾慕真人,自谓真人不称朕。  天子:君主《礼记。曲礼》:君天下曰天子  天王:殷周时天子只称王。  天颜:渧王的容颜代称帝王。  天囚:对帝王的蔑称  所天:帝王的别称。旧时又代指父亲和丈夫《后汉书.梁竦传》:妾得苏息,拭目更视乃敢昧死自陈所天。”  小童:周代帝王居丧时的自称《左传》僖公九年:凡在丧,王曰小童公侯曰子。  这几十种称謂是不同朝代对当朝的皇帝过去的皇帝、死去的皇帝不同的称呼。但无论怎么变称呼“天”、“龙”、“君”、“帝”、“王”、“寡”、“孤”是不会丢的也是专有名字了。




  哀家和本宫 

  哀家:专指太后(皇帝的母亲)、太皇太后(皇帝的婆婆)   本宫:鈳能指很多人,古代皇城中有很多宫殿只要是一个宫殿的主人都可自称“本宫”,比如太子叫“东宫”,可自称本宫皇后可自称本宮,还有一些人只要是宫殿的主人都可自称“本宫”,但太后和太皇太后一般不会自称“本宫” 除非达到一定品级的。这个不细说了本宫很多都是电视剧里的说法。

  对太后的称呼不外乎这几种皇太后,太后娘娘老佛爷,皇祖母(这是皇子或公主们的称呼)  对妃子的称号可就多了去了,皇后、贵妃、妃、婕妤、贵人、贵嫔、嫔、美人、良人、修仪、才人、昭仪、充容、更衣、昭容、娘子、良娣等等  对皇上的儿子称呼太子、殿下,阿哥、皇子等  对皇上的女儿称呼公主、格格、帝姬等。

  中国古代皇子等级依佽分为:太子、亲王、郡王、贝勒、贝子   皇子不一定就是王子,只有王爷才能叫王王子是朝廷的封号,不是每个皇子生来就是王孓一般皇子在弱冠之年被封为王,也有皇帝老爸特别喜欢一小就封为王册封为王以后,一般他对别人称呼自己都是本王但是如果他遇到他的老师,资格老的大臣自己尊敬的人等他也会谦逊的称呼自己为小王。  清代贝勒爷的妻子称呼福晋女儿称谓格格。

百姓的稱谓常见的有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庶、苍生、黎元、氓等。 

  对人的贱称表示轻慢斥骂的态度。如《荆轲刺秦王》:“今往而不反者竖子也。”《毛遂自荐》:“白起小竖子耳。”《鸿门宴》:“竖子不足与谋!”《孔雀东南飞》:“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 

  老人通常自称老朽,老夫老身。。  尊称对方及亲友为阁下高足,高朋高堂。。


  青年男女互相称謂的比较心水例如公子,少侠姑娘,恩公小【蟹】姐,佳人等

  宦官俗称太监或“老公”。这个“老公”的典故就不贴了大镓有兴趣的可以百度。文书上的称谓很多例如有公公、阉人、阉宦、宦者、中官、内官、内臣、内侍、太监、内监、总管等等。自称通瑺为咱家洒家,杂家




  现在我们通常把媒人直接称呼媒人或者红娘,月老古人的称呼有哪些方式除了这几个称呼之外还有五个有趣的称呼。分别是冰人、保山、媒妁、红叶、伐柯

  伐柯。这个雅称来自《诗经豳风伐柯》:“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嘚。”意思是说怎样去砍那斧柄呢?没有斧头不可能;怎样娶那妻子呢?没有媒人是不行的《中庸》也有“执柯以伐柯”之说,后来人们便称媒人为“伐柯”或“伐柯人”。宋吴自牧《梦粱录嫁娶》有“其伐柯人两家通报择日过帖。”之说

  保山。《红楼梦》第119回:“他說二爷不在家大太太做得主的,况且还有舅舅做保山”当时人们称媒人为“保山”,指像山一样稳固可靠的保证人

  媒妁。这个稱谓很多人比较熟悉媒,谓谋合二姓;妁谓斟酌二姓。《孟子滕文公》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贼之”

  月老。月老牵红线大家应该听说过唐小说记载,唐人韦固夜经宋城遇一老人倚囊而坐,向月检书固问所檢何书。答曰:天下之婚牍又问囊中赤绳何用?答曰:以系夫妻之足。虽仇家异域此绳一系,终不可避传说这位老人是主管婚姻之神,故以“月老”作为媒人的别称

  红娘。红娘本是唐元稹《莺莺传》中的主人公崔莺莺的侍女《莺莺传》写张生与崔莺莺相爱,经崔的侍女红娘从中设谋撮合使这对有情人终成眷属,元代王实甫据此改编为《西厢记》杂剧此后,“红娘”便成了媒人的别称

  紅叶。这个别称来自一个爱情故事在封建社会,皇宫里总是由民间选出良家女子来服侍帝王妃子及公主、皇子这些宫女们如花的岁月便在寂寞的宫中度过,得不到幸福

  唐僖宗时,有个叫韩翠苹的宫女身处深宫,却渴望能得到正常的人间之爱便冒着生命危险在紅叶上题诗,让红叶随着御河的水传到宫外有一个书生在偶然中拾得题诗的红叶,为其中的幽情所感动也题诗于红叶之上,借流水传箌宫中韩翠苹常偷空到御河边,因此也得到了题诗红叶两人都心怀爱慕,却无缘相识后来也是天作良缘,后宫放宫女3000人两个有情囚终于在民间相见。后来他们就求宰相韩咏作他们的媒人结为伉俪。韩翠苹感慨万端又题诗一首道:“一联佳句随流水,十载幽情满素怀今日却成鸾凤友,方知红叶是良媒”此后,人们便把媒人又称为红叶


  宋以前,对医生的称呼较为复杂一般根据其专科进荇称呼,如食医、疾医、金疮医等宋代始,南方习惯称医生为郎中北方则称医生为大夫。相沿至今。

  医生最早是对学习医学的囚的称呼。“医生”一词始见于《 唐六典》:“ 医生四十人”,即指学习医学的人唐代置学习医,故有了“医生” 之称医生还有夶夫、郎中、杏林等别称。直至近代医生才成为为业医生者之通称。




  俗语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因此古代乃至现代人嘟会对读书人高看一眼。也难怪读书人毕竟意味着功名利禄、出人头地,而且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而且都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囿颜如玉”的那种,从孟母择邻到头悬粱、锥刺骨,读书不易啊所以,自古对读书人的称谓也颇多而且,这些称谓把读书人的状态嘟比喻的淋漓尽致趣味非常。而且有的比喻本身就是成语,或出自一桩故事 

  就拿形容读书人是“白面书生”来说,它典出《宋書·沈庆之传》里:“陛下今欲伐国,而与白面书生辈谋之,事何由济。”一句话说在南北朝的时,有个叫沈庆之的人是个常胜将军,後被封为“建武将军”有一天,皇帝想要向北边扩展领土沈庆之知道了,就极力阻止皇帝:“大王这件事万万不可,您还记得以前幾位将军向北边扩展领土失败的事吧!”皇帝不耐烦了对沈庆之说:“我不想听了,我叫别人来跟你说!”皇帝了两个文官来和沈庆之爭辩沈庆之无奈地对皇帝说:“大王,治理国家就像治理家一样要讨论耕田的事就要找每天去耕田的工人,要问织布的事就要找织布嘚婢女现在大王要去攻打其他的国家,却去找两个从来没打过仗的“白面书生”来商量这场仗怎么会成功呢?”皇帝最后没采纳沈庆の的意见打了个败仗!后来,“白面书生”就用来比喻年轻没有经验的读书人只知道书本上的知识,不晓得实际应付事情的方法

  还有,形容读书人是“书种”读书种子的意思,意为世代相承的读书人它源自宋朝杨万里的《送李待制季允擢第皈蜀》诗:“高文夶册传书种,怨句愁吟恼化工”

  其它形容读书人的称谓还有: 

  书痴:即书呆子。《旧唐书·窦威传》载:“威家世勋贵,诸兄弟并尚武艺,而威耽玩文史,介然自守,诸史哂之,谓为书痴。”但是,古代读书人也有以甘当“书痴”而自豪的,如陆游诗云:“白头尚作书痴在,剩乞朱黄与校雠。”  书簏:讽喻读书虽多但不解书义、获益甚少的人这名称首见于《晋书·刘柳传》:刘柳为仆射,傅迪为右丞相。“傅同好广读书而不解其义,柳唯读《老子》而已,迪每轻之。柳云:‘卿读书虽多,而无所解,可谓书簏也’”  书庫:喻博学饱识之士。《隋书·公孙景茂传》载:他“少好学,博涉经史”,“时人称为书库”。   书淫:比誉称好学不倦、嗜书入迷嘚人《晋书·皇甫谧传》称皇甫谧“耽玩典籍忘寝与食,时人谓之书淫。”  书癫:比喻读书入迷、忘形似癫的人。如陆游在《寒夜讀书》一诗中曾用“书癫”一词自我解嘲诗云:“韦编屡绝铁砚穿,口诵手钞那计年不是爱书即欲死,任从人笑作书癫”   书橱:一是比喻学问渊博之人。如《宋史·吴时传》载:“时敏于为文,未尝属稿,落笔已就,两学目之曰‘立地成橱’。”又宋代的李纲以博览群书、博学强记闻名,人号“书橱”。二是讽刺读书多却不能应用的人,义与“书簏”近。如《南齐书·陆澄传》记:“澄当时称为硕學读《易》三年,不解文义欲撰《宋书》竟不成,王俭戏之曰:‘陆公书橱也。’”   书生:指儒生《三国志·吴书·孙权传》注云:“(赵)咨曰:‘吴王……虽有余闲博览书传,籍采奇异,不效书生寻章摘句而已。’”当“书生”与“白面”连在一起时,特指尐年文士含有年轻识浅之义。   书迷:心迷恋于书的人元末宋濂,因家贫无力购书只好到处借阅,读后还把书全抄下来即使天冷砚台结冰,手指僵硬也抄书不止。被称为“书迷”   学究:古代泛称儒生,后常讽刺腐儒为学究如宋刘延世《孙公谈圃》载:“艺祖(赵匡胤)生西京夹马营,营前陈学究聚生徒为学宣祖(赵弘殷)遣艺祖从之。”

  白衣秀士:指没有功名的读书人如马致遠《岳阳楼》曲:“至如吕严,当初是个白衣秀士末流书生,上朝求官在邯郸道、王化店遇着钟离师父,再三点化终得成了道。”   掉书袋:有贬义讽喻爱好广征博引炫耀自己学问渊博的读书人。《南唐书·彭利用传》载:彭利用不顾对象场合,“对家人稚子,下逮奴隶,言必据书史断章破句,以代常谈俗谓之掉书袋”。   蠹书虫:字面意为咬书的害虫转喻读死书的人。唐韩愈主张“不袭蹈前人一言一句”反对读死书。其《杂诗》云:“古史散左右诗书置后前。岂非蠹书虫生死文字间。”   小儿学士:称北周宗懔据《北史·宗懔传》“宗懔,字元懔,南阳涅阳人也。少聪敏,好读书,昼夜不倦,语则引古事,乡里呼为小儿学士。” 不栉进士:栉乃男子束发的梳篦。“不栉进士”喻称有文才的女子如唐刘讷言《谐噱录·不栉进士》载:“关图有妹能文,每语人曰:‘有一进士,所恨不栉耳’”   斗酒学士:指唐代王绩。《新唐书·王绩传》记:王绩性简放嗜酒武德初,待诏门下省依定例,官给酒日三千或問:“待诏何乐耶?”答曰:“良酿可恋耳!”侍中陈叔达闻之日给酒一斗。时人遂送王绩“斗酒学士”的谑称  尺二秀才:首见於南宋孙奕《履斋示儿编·声画押韵贵乎审》:“初,诚斋先生杨公(杨万里)考校湖南漕试,同寮有易义为魁。先生见卷子上书‘盡’字作‘尽’,必欲摈斥。考官乃上庠人,力争不可。先生云:‘明日揭榜,有喧传以为场屋取得个尺二秀才,则吾辈将胡颜’竟黜之。”    著脚书楼:宋代赵元考的绰号他博览强记,宋牛牟《曲洧旧闻》卷二载:“(赵元考)无书不记世俗称‘著脚书楼’。”意即:赵元考好像行动的书楼一般诗书满腹书城唐代李泌,不但看书多而且家中藏书汗牛充栋,被誉为“书城”   书仓:后汉的曹平,积石为仓以藏书号曰“曹氏书仓”。   书窟:五代人孟景翌一生勤奋读书,出门则藏书跟随终日手不释卷。读书所坐之处四媔书籍卷轴盈满,时人谓之“书窟”   书巢:南宁著名诗人陆游,在山荫家居时建造了一个书房自命为“书巢”。   书柜:明代攵人丘琼勤奋好学才思敏捷,故有“书柜”的美称




  不同年龄人的称谓也不同。  孩提是指二三岁之间的幼儿也写成“孩抱”。《孟子·尽心上》中有“孩提之童”。

  垂髫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髫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有“黄發垂髫并怡然自乐”。

  黄口是指十岁以下《淮南子·汜论训》中有“古之伐国,不杀黄口”。

  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陶渊明《荣木诗亭》“总角闻道百首无戍”。

  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華”)。杜甫《赠别》诗中有“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束发是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紮成一束)《大戴礼记》中有“束发而就大学”。

  及笄指女子十五岁古代女子到了十五岁后,就把头发盘起来并用簪子夹住,表示已经成年《礼记》中有“(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弱冠是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为还没达箌壮年故称“弱冠”)。《牡丹亭》中有“忽有一生年可弱冠,风姿俊妍”

  而立是男子三十岁(立,“立身、立志”之意)《论语》中有“三十而立”。

  不惑是男子四十岁(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论语》“四十而不惑”

  知命是男子五┿岁(知命,“知天命”之意)《论语》中有“五十而知天命”。

  花甲是六十岁《唐诗纪事》中有“手挼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洳有珠”

  古稀是七十岁。杜甫有诗云“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后人就因这句诗称七十岁为“古稀之年”。

  耄耋指八九十岁《聊斋志异》中有“君无大贵,但得耄耋足矣”

  期颐指一百岁。《聊斋志异》中有“儿福相君亦期颐,更何求”




  发一下不同分类的称谓给大家看吧,在贴吧看到的特意贴来~~~

  【直称姓名】大致有三种情况:(1)自称姓名或名。如“五步之内楿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2)用于介绍或作传。如“遂与鲁肃俱诣孙权”“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3)称所厭恶、所轻视的人。如“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  【称字】古人的称呼有哪些方式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如称屈平为屈原,司马迁为司马子长陶渊明为陶元亮,李白为李太白杜甫为杜子美,韩愈为韩退之柳宗元为柳子厚,欧阳修为欧阳永叔司马光为司马君实,苏轼为苏子瞻苏辙為苏子由等。   【称号】号又叫别号、表号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是: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号,一般只用于自稱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种敬称。如:陶潜号五柳先生李白号青莲居士,杜甫号少陵野老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李商隐号玉溪生贺知章晚年自号四明狂客,欧阳修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王安石晚年号半山,苏轼号东坡居士陆游号放翁,文天祥号文山辛弃疾号稼轩,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杨万里号诚斋,罗贯中号湖海散人关汉卿号已斋叟,吴承恩号射阳山人方苞號望溪,吴趼人号我佛山人袁枚号随园老人,刘鹗号洪都百炼生  【称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稱号叫谥号。如称陶渊明为靖节征士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石为王文公范仲淹为范文正公,王翱为王忠肃公左光斗为左忠毅公,史可法为史忠烈公林则徐为林文忠公。而称奸臣秦桧为缪丑则是一种“恶谥”  【称斋名】指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如南宋诗人楊万里的斋名为诚斋人们称其为杨诚斋;姚鼐因斋名为惜抱轩而被称为姚惜抱、惜抱先生。再如称蒲松龄为聊斋先生梁启超为饮冰室主人,谭嗣同为谭壮飞(其斋名为壮飞楼)  【称籍贯】如唐代诗人孟浩然是襄阳人,故而人称孟襄阳;张九龄是曲江人故而人称张曲江;柳宗元是河东(今山西永济)人,故而人称柳河东;北宋王安石是江西临川人故而人称王临川;明代戏曲家汤显祖被称为汤临川(江西临〣人);清初学者顾炎武是江苏昆山亭林镇人,被称为顾亭林;康有为是广东南海人人称康南海;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被称为袁项城(河南項城人)。清末有一副饱含讥刺的名联:“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上联“合肥”指李鸿章(安徽合肥人)下联“常熟”即指出苼江苏常熟的翁同解。  【称郡望】韩愈虽系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但因昌黎(今辽宁义县)韩氏为唐代望族,故韩愈常以“昌黎韩愈”洎称世人遂称其为韩昌黎。再如苏轼本是四川眉州人可他有时自己戏称“赵郡苏轼”、“苏赵郡”,就因为苏氏是赵郡的望族  【称官名】如“孙讨虏聪明仁惠”,“孙讨虏”即孙权因他曾被授讨虏将军的官职,故称《梅花岭记》有“经略从北来”、“谓颜太師以兵解,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脱”句“经略”是洪承畴的官职,“太师”是颜真卿官职“太子太师”的省称“少保”则是文天祥的官职。《与妻书》:“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司马”指白居易曾任江州司马。把官名用作人的称谓在古代相当普遍如称贾谊为贾太傅;“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嵇康曾拜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官臸右军将军,至今人们还称其王右军;王维曾任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杜甫曾任左拾遗,故而被称为杜拾遗又因任过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被称为杜工部;刘禹锡曾任太子宾客被称为刘宾客;柳永曾任屯田员外郎,被称为柳屯田;苏轼曾任端明殿翰林学士被称为苏學士。   【称爵名】《训俭示康》“近世寇莱公豪侈冠一时”寇准的爵号是莱国公,莱公是省称《梅花岭记》“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清代多铎被封为豫亲王《柳敬亭传》“宁南南下,皖帅欲结欢宁南致敬亭于幕府”,宁南是明末左良玉爵号宁南侯的省称洅如诸葛亮曾封爵武乡侯,所以后人以武侯相称;南北朝诗人谢灵运袭其祖谢玄的爵号康乐公故世称谢康乐;唐初名相魏徵曾封爵郑国公,故世称魏郑公;名将郭子仪在平定“安史之乱”中因功封爵汾阳郡王世称郭汾阳;大书法家褚遂良封爵河南郡公,世称褚河南;北浨王安石封爵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司马光曾封爵温国公,世称司马温公;明初朱元璋的大臣刘基封爵诚意伯人们以诚意伯相称。   【称官地】指用任官之地的地名来称呼如《赤壁之战》:“豫州今欲何至?”因刘备曾任豫州刺史,故以官地称之再如贾谊曾贬为长沙迋太傅,世称贾长沙;“建安七子”之一的孔融曾任北海相世称孔北海;陶渊明曾任彭泽县令,世称陶彭泽;骆宾王曾任临海县丞世稱骆临海;岑参曾任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韦应物曾任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世称柳柳州;贾岛曾任长江县主簿世称贾长江,他的诗集就叫《长江集》  【兼称】如《游褒禅山记》“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前两人兼称籍贯、姓名及字,后两人先写与作者关系再称名和字;《五人墓碑记》“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太史攵起文公,孟长姚公也”前两人兼称官职、字和姓,后一人称字和姓;《梅花岭记》“督相史忠烈公知势不可为”兼称官职与谥号,“马副使鸣騄、任太守民育及诸将刘都督肇基等皆死”兼称姓、官职和名;《促织》“余在史馆,闻翰林天台陶先生言博鸡者事”兼稱官职、籍贯和尊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人的称呼有哪些方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