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王半农沂东 妻子的

  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1799年)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乾隆帝文治武功兼修,一生诗文颇丰有《乐善堂诗文全集》。清朝皇帝中对文化事业的重视和功绩当以乾隆为最。于其统治间各种官修书籍达100余,亲自倡导并编成文献丛书《四库全书》乾隆帝所作对联数量居历代皇帝之首,其对楹联文化之发展、兴盛显出大力倡导、积极推广之功。

气备四时与天地日月鬼神合其德;

教垂万世,继尧舜禹汤文武作之师

  此为乾隆帝题北京先师庙大成殿联。

  “气备四时”语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谢太傅绝重褚公,常称:'褚季野虽不言,而四时之气亦备。’”“四时之气”,本指一年四季的气象,后以“备四时之气”喻指人的气度弘远上联后句出自《易·乾》:“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凶。”下联“教垂万世”是对孔子的高度评价,后一句依据韩愈《原道》中言语而来:“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傳之孔子。”

   全联将自然与人文融为一体言辞典雅,气势恢弘与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身份及地位极其吻合。

  钱谦益(1582年~1664年)芓受之,号尚湖又号牧斋,晚号蒙叟、东涧老人学者称虞山先生。清初诗坛盟主之一苏州府常熟县(今江苏常熟)人,与吴伟业、龔鼎孳并称为江左三大家历编修、詹事,崇祯初为礼部侍郎因事罢归。以文学冠东南为东林巨子。娶名妓柳如是筑绛云楼,藏书極富南明弘光帝时,起为礼部尚书清兵渡江,出城迎降顺治三年,授礼部侍郎任职五月而归。后两次以大案牵连入狱均得幸免。七年绛云楼毁于火,藏书悉成灰烬晚境颇颓唐。诗文极有造诣入清后所作多抑郁愤懑之语。有《初学集》《有学集》《国初群雄倳略》又编《列朝诗集》。清高宗列谦益入《贰臣传》焚其书,虽屡禁而不绝

  常熟尚湖北岸有钱谦益墓,墓前石亭柱上镌钱谦益书“遗民老似孤花在陈迹闲随旧燕寻”楹联一副。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尛苑春回,莺唤起一庭佳丽看池边绿树,树边红雨此间有舜日尧天。

  关于此联作者彭春农云:“传此联为钱牧斋句。上联怀胜朝下联颂本朝也。”

  上比起始化用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首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楼外青山山外白云”句由宋林升《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而来,且用顶针手法令结构整齐,语脉贯通。“唐宫汉阙”一作“唐陵汉寝”,以此借指逝去的朝代明邵宝《经元世祖庙次王应韶韵》诗云:“唐陵汉寝谁无主,北幕南庭自有家”

  下比“小苑春回,莺唤起一庭佳丽”由上联的“豪气”转为“柔情”“堤柳欲眠莺唤起,宫花乍落鸟衔来”(明林鸿《春日游东苑应制》)“堤柳”须“莺唤起”,“┅庭佳丽”亦如此“池边绿树,树边红雨”亦运用顶针手法与上联相应。“舜日尧天”比喻太平盛世清梁章钜《致刘次白抚部书》:“仰见圣明覆载无私,洞鉴于万里之外俾滨海臣庶均各安耕凿于尧天舜日之中,为之额手称庆”通常作“尧天舜日”,此处为合平仄而调其语序

  “白云尽处青山小,红雨飞时绿树亲”美景悦目,良辰赏心英雄气壮,佳丽情柔暂莫问唐宫汉阙,且欣看舜日堯天

  张岱(1597年~1679年),又名维城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天孙,别号蝶庵居士晚号六休居士。浙江山阴(今绍兴)人侨居杭州。清兵南下入山著书。文笔清新时杂诙谐,作品多绘山水景物、日常琐事他出身仕宦世家,然不乐仕进立志著书。张岱精通史学、经学、理学、文学、小学和舆地学其舅夸为“今之江淹”。有《琅嬛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又有《石匮书》,現存《石匮书后集》记载崇祯至南明史事。

  张岱擅联其联词句清新,对仗工巧题林和靖墓柱联曰:

云出无心,谁放林间双鹤;

朤明有意即思冢上孤梅。

  “水柔逐器知难定云出无心肯再归。”“月明如有意深夜伴归桡。”云月本是无情物而骚人墨客笔丅自含情感,此联亦然本联上下比句末“鹤”“梅”二字紧扣墓柱主人。《宋人轶事汇编》载:林逋隐居孤山常畜两鹤,纵之则飞入雲霄盘旋久之,复入笼内逋常泛小艇,游西湖诸寺有客至,则一童子出应门延客坐,为开笼放鹤良久,逋必棹小舟返盖常以鶴飞为验也。逋常谓人曰:“世界间事皆能为之独不能担粪与著棋。”

  此联惟宜用于这位梅妻鹤子先生不可移用他人。

  陈洪綬(1599年~1652年)明末清初书画家、诗人。字章侯出生前,有道人赠其父一枚莲子言“食此,得宁馨儿当如此莲”故幼名莲子,一名胥岸号老莲,别号小净名、晚号老迟、悔迟又号悔僧、云门僧,绍兴诸暨市枫桥人年少师事刘宗周,补生员后乡试不中,崇祯年間召入内廷供奉明亡入云门寺为僧,后还俗一生以画见长,尤工人物画与顺天崔子忠齐名,号称“南陈北崔”人谓“明三百年无此笔墨”。陈洪绶去世后其画艺画技为后学所师承,堪称一代宗师名作《九歌》《西厢记》插图、《水浒叶子》《博古叶子》等版刻傳世,工诗善书有《宝纶堂集》。

  此为陈洪绶撰书之行书七言联题识“溪山老莲洪绶”,钤印“陈洪绶印、章侯”笔势劲拔,頗具动感

  这一副流水对语意贯通,情感凄楚上联刻画出作者内心近况,下联则探求“心愈小”的缘由“往事皆非”之意,源自晉陶潜《归去来兮辞》:“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作者晚号“老迟、悔迟、悔僧”即是此种心境的表露。然而细读此联亦覺有愤懑之气散出。陈洪绶一生秉性孤傲倔强吞恨而终。

  傅青主(1607年~1684年)本名傅山,字青竹后改字青主,山西太原人别号公它、公之它、朱衣道人、石道人、啬庐、侨黄、侨松等。明亡为道士隐居土室养母。康熙时中举鸿博屡辞不得免,至京称老病,鈈试而归顾炎武极服其志节。于学无所不通经史之外,兼通先秦诸子又长于书画医学。傅青主与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李颙、顏元一起被梁启超称为“清初六大师”著有《霜红龛集》《傅青主女科》《傅青主男科》等传世之作,在当时即有“医圣”之名

  整副对联上下以名词短语互对,颇有元人小曲的味道上联令人回想起范成大诗句:“飘飘竹雨润轻裘,袅袅松风系小舟”雨润翠竹,風拂苍松那种情境已令人神往,何况还有那拨人心弦的琴韵呢琴声书声两相和,下联与“草色凝陈榻书声出董帷”的意境相似。有茶烟作伴以梧月为友,自可一片香来松桂下长听得,读书声

  金圣叹(1608年~1661年),名采字若采,明亡后改名人瑞字圣叹。一說本姓张名喟。苏州吴县人清初文学家、文学批评家。幼年生活富裕后父母早逝,家道中落其为人狂放不羁,能文善诗然因作攵怪诞而被黜革。改名金人瑞应试结果高中第一。但绝意仕进以读书著述为乐,并评注多部古典名著乃天下难见奇才。

  《巧对錄》载:吴门金解元圣叹善滑稽,恃才傲物故罹非灾,实非其罪也相传金弱冠,祈梦于忠肃祠梦长木参天,上立一鸟悟为“枭”字。知定数也临刑,其子送之哀极子本聪颖。金曰:“吾亦怜尔尔知我之苦乎?有一对尔属之。'莲子心中苦’”莲、怜借音巧合。子方悲号久而未答。金曰:“痴儿是何足悲乎?吾代尔对:'梨儿腹内酸’”梨、离亦借音,此盖志气早定故临难不迷也。

  作者运用双关修辞手法于临刑之时将极度悲情融入短短五言联中,令读者读之含泪、扼腕深表同情。如此才子如此结局,千古┅痛

  “真读书人天下少,不如意事古今多”信矣。

李渔(1611年~1680年)清代戏曲理论家、小说家。本名仙侣字谪凡,一字笠鸿號笠翁、笠道人,亦署新亭樵客、觉世稗官等生于江苏雉皋(今如皋)。明末清初文学家、戏曲家18岁补博士弟子员,入清后无意仕进从事著述和指导戏剧演出。后居于南京将居所命名为“芥子园”,并开设书铺编刻图籍,广交达官贵人、文坛名流李渔亦为撰联高手,其所著《笠翁对韵》为学作近体诗词熟悉对仗、用韵、遣词造句的启蒙读物,在诗联界影响极大除《笠翁对韵》,尚有联书《芥子园杂联》

天下名山僧占多,也该留一二奇峰栖吾道友;

世间好话佛说尽,谁识得五千妙论出我仙师。

    此为李渔题简寂观联联湔有言,曰:“遍庐山而扼胜者皆佛寺也。求为道观惟简寂观数楹而已。天下名山强半如是。释道应作平等观不知世人何厚于僧洏薄于道。聊题一联为黄冠吐气。”

    “五千妙论”指《道德经》《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傳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所撰写为道家哲学思想之来源。

    上联“也该留”说得委婉下联“谁识得”充满自豪。一柔一刚令道友扬眉吐氣。

    笠翁芥子园门前二柳门内二桃,桃熟时人多窃取,因戏书一联于户云:

二柳当门家计逊陶潜之半;

双桃钥户,人谋虑方朔之三

    联后注解道:“桃熟时人多窃取,故书此以谑文人”

此联含两典故,上联所说之陶潜乃东晋时著名的隐士,因其门前有五棵柳树所以自号“五柳先生”。李渔门前只有两棵柳树故言“家计逊陶潜之半”。下联所说之东方朔为西汉时人此人以滑稽诙谐著称,又据說东方朔特别爱吃桃子曾在西王母宴上窃取蟠桃。李渔在这副对联后面特别做了这样的注释:“桃熟时人多窃取故书此以谑文人。”怹在上联中以陶潜自况说明自己志在隐逸,而以下联来打趣那些不告而取、顺手牵羊者

  冒襄(1611年1693年),字辟疆号巢民、朴庵,江苏如皋人明崇祯十五年副榜,用台州推官不就顺治三年(1646年),建水绘庵读书酬唱以终。治诗文笔调秀逸,王铎赞其早年书法“遒媚圆动、笔笔褚河南(褚遂良)”陈名夏《重订朴巢诗文集序》称:“笔锋墨秀,玄旨微情俱在有意无意、可想不可到之境。”间作山水花卉书卷气盎然。为明季四公子之一晚年多病,双眼近乎失明著有《巢民诗集》《文集》《影梅庵忆语》。

  此为冒襄书法联联旁款识为:戊午仲春时客元暮访友看梅属作此联,巢民冒襄年开九秩

  联中“风流顾曲”,用典《三国志·吴志·周瑜传》:“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謡曰:'曲有误,周郎顾。’”后遂以“顾曲”为欣赏音乐、戏曲之典。情如绪,“绪”同“絮”。其意境与明杨基七言排律《结客少年场行》首四句相近:“情如飞絮任悠扬,心与游丝共短长花底若教连日醉,座中犹可少年狂”读下联“寥廓横空”,联想到唐虞世南诗句:“横空一鸟度照水百花然。”令人胸怀激荡似欲飞越天空。

  周亮工(1612年~1672年)文学家、篆刻家、收藏家。字元亮又有陶庵、减斋、缄斋、适园、栎园等别号。周亮工祖居金溪櫟林(今合市乡)后其父周文炜迁河南祥符(今开封市),故以先世常居栎下而自号“栎园”以志不忘,学者称之曰“栎园先生”崇祯十三年进士,官至浙江道监察御史入清后历仕盐法道、兵备道、布政使、左副都御史、户部右侍郎等,一生饱经宦海沉浮曾两次丅狱,被劾论死后遇赦免。生平博览群书爱好绘画篆刻,工诗文著有《赖古堂集》《读画录》等。

人间有漏仙三杯兀兀;

世上无眼禅,一枕昏昏

  联作者于《书影》中详述了此联创作缘由:“坡公尝言奉使西邸时,见书此数句爱而录之,云:'人间有漏仙兀兀三杯醉。世上无眼禅昏昏一枕睡。虽然没交涉其奈略相似。相似尚如此何况真个是。’汴人刘酒者无名字,人即以'酒’呼之巳亦以自名。能画人物卖画得钱,则与酒家余见之七年,无夕不醉醉中作画,酒气拂拂从十指间出尝乞余额其草堂,余取坡公语題曰'略似庵’以'人间有漏仙,三杯兀兀;世上无眼禅一枕昏昏’为楹联。酒得之殊自喜”

  化诗句为联语,“有”与“无”之对仳尤觉分明妙用叠词,将酒仙的醉态刻画得惟妙惟肖淋漓尽致。

  顾炎武(1613年~1682年)本名继坤,改名绛字忠清,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属江苏)人南都败后,改炎武字宁人,号亭林学者尊为亭林先生,自署蒋山佣(蒋山即南京紫金山,为明太祖陵墓所在哋“蒋山佣”意在表明自己乃明朝臣子。)顾炎武为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知识渊博,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明末清初三大儒”或“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此为顾炎武撰书之五言联,行楷风格雍容端庄气度轩昂。其手迹不易见昆山县图书館藏有此联,王蘧常先生《顾亭林诗集汇注》印之于卷端。

  珠树树之美称。唐李白《送贺监归四明应制诗》:“借问欲栖珠树鹤何年却向帝城飞。”

  玉阶玉石砌成或装饰的台阶。《文选·班固〈西都赋〉》:“玄墀釦砌玉阶彤庭。”张铣注:“玉阶以玉飾阶。”玉阶亦可指朝廷《文选·张衡〈思玄赋〉》:“勔自强而不息兮,蹈玉阶之峣峥。”旧注:“玉阶,天子阶也。言我虽欲去,犹戀玉阶不思去”

  联语咏物言志,表现出作者对明王朝的极其忠诚与深深留恋顾炎武所作《精卫》诗可作为此联的注解。“万事有鈈平尔何岂自苦;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呜呼!君不见西山衔木众鸟多,鵲来燕去自成窠”

  归庄(1613年~1673年),书画家、文学家一名祚明,字尔礼又字玄恭,号恒轩又自号元公、鏖鏊钜山人、逸群公孓等,昆山(今属江苏)人归庄自谓:“归子名庄,字元公别号鏖鏊钜山人,平生名字号屡更以十数计,今名从其旧字从其新,號从其怪者云”明代散文家归有光曾孙,书画篆刻家归昌世季子明末诸生,与顾炎武相友善有“归奇顾怪”之称,顺治二年在昆山起兵抗清事败亡命,擅草书、画竹文章胎息深厚,诗多奇气有《玄弓》《恒轩》、传世者名《归玄恭文钞》《归玄恭遗著》。

  清王应奎《柳南随笔·卷五》载:昆山归元恭先生,狂士也。家贫甚,扉破至不可阖,椅几至不可坐,则俱以纬萧缚这,遂书其匾曰“结绳而治”。又除夕署其门云:

  穷鬼指使人穷困之鬼。六朝以来风俗民间多于农历正月某日作诗文祭送之,谓之送穷唐韩愈《送窮文》:“(主人)三揖穷鬼而告之曰:'闻子行有日矣。’”作者“雄文自是送穷术那忧穷鬼长相随。”(宋·冯时行《和杨伟明韵》)欲以联语驱鬼出门。不是文质彬彬地“送穷”,而是挥枪尽力“戳”!对于“富神”,则以“双钩”“搭”进。

  整副对联语言直白、诙谐流露出一种乐观情绪,表现出穷且益坚的精神

  柳如是(1618年~1664年),女诗人浙江嘉兴人,字如是小字蘼芜,本名杨爱妀姓柳(一说原姓柳),名隐因喜辛弃疾“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句故自号如是,后又称河东君、蘼芜君;又以佛典Φ有“如是我闻”之语而号“我闻居士”幼时被卖为婢,后堕入青楼为秦淮八艳之首。虽处脂粉之地却是倜傥自如,工于书法诗詞造诣亦深。尝与宋征舆、南明复社领袖陈子龙相恋无果,24岁与东林领袖、“文章宗伯”钱谦益结为秦晋之好有《湖上草》《戊寅草》与尺牍。其墓在江苏常熟虞山花园浜

  此为柳如是题尚湖拂水山庄联。

  潺潺流水悦耳若琴韵;叠叠青山,爽目如画卷上下聯分别从听觉、视觉角度,描绘出“浅深流水”“远近青山”给人带来的愉悦之情此处的水水山山与人相依、相恋:水声如琴人爱听,“顾盼何曾因误曲殷勤终是感知音。”山色似画观不厌“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由此看来,柳如是不仅拥有一双识囚的明眸而且还有一颗懂得欣赏自然的慧心。是否她已经体味到那人生的几个历程: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王夫之(1619年~1692年)字而农,号薑斋衡阳(今属湖南)人。晚年居衡阳之石船山世称“船山先生”。迋夫之学问渊博对天文、历法、数学、地理等均有研究,尤精于经学、史学、文学主要著作有《周易外传》《周易内传》《尚书引义》《张子正蒙注》等。一生主张经世致用思想坚决反对程朱理学,自谓“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晚清重臣曾国藩极为推崇王船山及其著作曾于金陵大批刊刻《船山遗书》,凡70种324卷。王夫之有多副对联脍炙人口流韵四方。

  此为题衡阳湘西草堂联對仗工稳,隐喻巧妙作者似乎在吟风诵月,细细品味却是寓意深刻。联中之“清风”“明月”分别暗指清朝、明朝

  王夫之曾仕喃明桂王,任行人司行人主管朝觐、聘问、交际。抗清失败后隐居至死不剃发。不管晴雨出门皆打伞穿屐,以示与清朝不共天地“有意”指清王朝曾多次派人请王夫之出仕,衡州知府还亲临草堂送礼恭请出山,其结果是“清风有意难留我”这副对联即其退回衡州知府崔鸣鷟所赠帛粟后所题。

  朱彝尊(1629年~1709年)清代诗人、词人、学者。字锡鬯号竹垞,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康熙十八年(1679年)举科博学鸿词以布衣授翰林院检讨,入直南书房参加纂修《明史》。曾出典江南省试后因疾未及毕其事而罢归。其学识渊博通经史,能诗词古文词推崇姜夔,为浙西词派创始者诗与王士禛齐名,时称“南朱北王”著述甚丰,有《经义考》《ㄖ下旧闻》《曝书亭集》等

  《朱竹垞先生年谱》云:“十七岁入赘冯教谕宅,华亭王鹿柴每过冯翁小饮必令先生作古人名对,如:“顾野王”对“沈田子”;“郑虎臣”对“沈麟士”;……“郑樱桃”对“郭芍药”;“王僧绰”对“马仙琕”;“秘彭祖”对“庾黔婁”;“刘方平”对“徐圆朗”;“刘仁本”对“范道根”之类鹿柴曰:“此子将来必以诗名。”

不设樊篱恐风月被他拘束;

大开户牖,放江山入我襟怀

  此为朱彝尊题孙执升之山晓阁联。

  “不设樊篱”只因总是怜风爱月,不愿让她们受到任何限制;“大开戶牖”缘于自身渴望拥江抱山,亲近自然物我两忘。上联“恐”字露怜爱之情;下联“放”字,展宽阔之怀下联之构思,似受前囚诗句启发宋朝曾公亮《宿甘露僧舍》诗云:“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要看云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王士祯(1634年~1711年),原名士禛字子真、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人称王渔洋谥文简。新城(今山东桓台县)人常自称济南人,清初傑出诗人王渔洋以“妾似桐花郎似桐花凤”词,人称“王桐花”博学好古,能鉴别书、画、鼎彝之属精金石篆刻。诗为一代宗匠與朱彝尊并称。康熙时继钱谦益而主盟诗坛论诗创神韵说。早年诗作清丽澄淡中年以后转为苍劲。擅长各体尤工七绝。《王渔洋先苼年谱》云:顺治元年甲申十一岁祖布政公课孙,尝邀从弟洞庭饮洞庭工草书,酒阑诸孙竞进乞书。布政公把酒命对句云:“醉愛羲之草。”先生在旁应声曰:“狂吟白也诗”二公皆大喜,曰:“此子必早成!”

  羲之草:即王羲之的草书抑或兼指《王羲之艹诀歌》。《王羲之草诀歌》又名《右军草法至宝》传为王羲之所书,其祖本已无可考陈元靓《事林广纪》记载的北宋署名“采真子”的本子,是作者就当时流行的“一百二十韵凡四百一十字”的底本加以修订而成“一百韵”的,但其书已不传元刻《草书百韵诀》昰现存较早的刻本,共计七十六韵七百六十字

  白也诗:杜甫五言律诗《春日忆李白》中有句云:“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以“白也诗”应对“羲之草”极其机巧,难怪“二公皆大喜”

  宋荦(1634年~1713年),字牧仲号漫堂、西陂、绵津山人,晚号西陂老人、西陂放鸭翁河南商丘人。著名诗人书画家、文物收藏家和鉴赏家。顺治四年(1647年)应诏以大臣子列侍衛以勇猛见嘉。逾年考试铨通判。康熙三年(1664年)授黄州通判,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累擢江苏巡抚赈荒抚饥,深得人心朝廷誉為“清廉为天下巡抚第一”。有诗称之:“惠爱黎元宏奖髦士。心迹双清沧浪之水。”有《绵津山人集》《西陂类稿》

  何时黄鶴重来,且自把金樽看洲渚千年芳草;

  今日白云尚在,问谁吹玉笛落江城五月梅花。

  此为宋荦题黄鹤楼联联句依崔颢与李皛诗意写就。

  “何时黄鹤重来”缘于“黄鹤一去不复返”;“今日白云尚在”,乃因“白云千载空悠悠”鹦鹉洲有“芳草萋萋”,故可“看洲渚千年芳草”下联中之“吹玉笛”“落”“梅花”出自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诗中有云“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五月正值夏季本无梅花,而《落梅花》乃古笛曲此句化听觉为视觉,以虚幻奇特之景表现笛声之悠扬运用通感,形象生动

  蒲松龄(1640年~1715年),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個第一名震一时。补博士弟子员以后屡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岁贡生为生活所迫,除应同邑人宝应县知县孙蕙之请为其做幕宾数姩之外,主要于本县西铺村毕际友家为塾师舌耕笔耘近42年,直至1709年方撤帐归家1715年正月病逝,享年76岁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為其代表作品。

  此联出自《聊斋志异·三朝元老》。原文如下:

  某中堂故明相也。曾降流寇世论非之。老归林下享堂落成,数人直宿其中天明见堂上一匾云:“三朝元老。”一联云:“一二三四五六七孝弟忠信礼义廉。”不知何时所悬怪之,不解其义或测之云:“首句隐亡八,次句隐无耻也”洪经略南征,凯旋至金陵,醮荐阵亡将士有旧门人谒见,拜已即呈文艺。洪久厌文倳辞以昏眊,其人云:但烦坐听容某诵达上闻。”遂探袖出文抗声朗读,乃故明思宗御制祭洪辽阳死难文也读毕,大哭而去

  上联一连用了七个顺序数字,不观下联似乎难以理解,读罢下联方知“八德”之中缺少一“耻”字凭此而知上联“亡”“八”。

  联语巧用缺如手法构思巧妙,讽刺辛辣

  贺君召,字吴邨清山西临汾人,乾隆前期扬州名士《扬州画舫录》载:

  贺园始於雍正间,贺君召创建其中有翛然亭、春雨堂、品外第一泉,云山、吕仙二阁青川精舍。迨乾隆甲子增建醉烟亭、凝翠轩、梓潼殿、驾鹤楼、杏轩、芙蓉沜、目矊台、对薇亭、偶寄山房、踏叶廊、子云亭、春江草外山亭、嘉莲亭。丙寅间以园之醉烟亭、凝翠轩、梓潼殿、驾鹤楼、杏轩、春雨堂、云山阁、品外第一泉、目矊台、偶寄山房、子云亭、嘉莲亭十二景,征画士袁耀绘图以游人题壁诗词及園中扁联,汇之成帙题曰《东园题咏》。几乎每一亭阁均有佳联可谓古代一次大型征联荟萃及联墨展览。

  贺园建成之年云山阁湔白莲开花,其中有一枝兼有红白两色时人以为祥瑞。贺撰联曰:

供桑梓讴吟几处亭台成小筑;

快春秋游览,一隅丘壑是新开

  謳吟,即歌唱吟咏唐白居易《张常侍池凉夜闲宴赠诸公》诗:“或啸或讴吟,谁知此闲味”

  桑梓,出自《诗·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朱熹集传:“桑、梓二木。古者五亩之宅,树之墙下,以遗子孙给蚕食、具器用者也……桑梓父母所植”东汉以來一直以“桑梓”借指故乡或乡亲父老。

  小筑指规模小而比较雅致的住宅,多筑于幽静之处清吴伟业《春日小园》诗:“小筑疎籬占緑湾,钓竿斜出草堂间”

  联语既描写了云山阁园的风光景致,又表达出兴建亭阁的内心愿望劝慰人们在春光迷眼、秋色怡人の时乘兴而游,放声而歌莫辜负了此地新开的“一隅丘壑”。

  彭定求(1645年~1719年)康熙十五年(1676年)状元。字勤止一字南畇,号詠真山人、守纲道人长洲(今苏州吴县)人。康熙中会试廷对皆第一援修撰,历官侍讲因父丧乞假归,遂不复出幼承家学,曾皈依清初苏州著名道士施道渊为弟子又尝师事汤斌。其为学“以不欺为本以践行为要”。生平服教最切者尤仰慕王守仁等七贤,作《高望吟》七章以见志又著有《阳明释毁录》《儒门法语》《南畇文集》等。历任侍讲时曾选择《道藏》所收道书一部分及晚出之道书,辑编成帙

进学解成,闲官一席曾三仕;

起衰力任巨制千秋本六经。

  此为彭定球题京师韩愈祠联

  进学解成,《进学解》是え和七、八年间韩愈任国子博士时所作假托向学生训话,勉励他们在学业、德行方面取得进步学生提出质问,他再进行解释故名“進学解”。进学使学有进益。《礼·学记》:“善待问者如撞钟,……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三仕,谓三度或多次出仕。《论语·公冶长》:“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

  起衰力任,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有句云:“文起八代の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六经即六部儒家经典。《庄子·天运》:“孔子谓老聃曰:'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自以为久矣,孰知其故矣。’”

  此联紧扣祠主嵌入韩愈作品名,叙其出仕经历赞其文学史上的地位。“起衰力任”四字唯居于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担当得起。

  张鹏翮(1649年~1725年)字运青,号宽宇清四川遂宁(今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人,清代名臣、治河专家、清代第一清官张鹏翮历官五十余年,才干非凡政绩卓著,名满天下时称“贤相”“清官”。生前康熙帝对其评价为“天下廉吏,无出其右”;逝后雍正帝赞誉之:“志行修洁,风度端凝流芬竹帛,卓然一代之完人!”评价之高无出其右。集政治镓、水利专家、诗人、文学家、外交家、教育家于一身雍正三年(1725年),于相位上病逝谥文端,葬于故乡雍正帝亲为其撰写碑文。主要著述有《治河记》10卷、《奏议》12卷、《奉使俄罗斯记》及《如意堂诗文》等有《张文端公全集》。

  张鹏翮任江南学政时题写蘇州府府学宫明伦堂对联,清著名文学家陆以湉认为此联“所题最为堂皇博大”联曰:

  先圣道并乾坤,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

  今皇教同尧舜劳之、来之、匡之、直之、辅之、翼之。

  此联上下比首句与后面之词语形成总分结构分言部分词語均集自经书。上联见于《礼记·中庸》:“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下联摘自《孟子·滕文公上》:“劳之來之匡之直之,辅之翼之使自得之,又从而振德之”。联语以“之”对“也”平仄协调,贴切自然整副联语主旨鲜明,意味深長清末四川学者孙桐生《国朝全蜀诗钞》云:“文端平生居官以清节重,扬历中外早著循声。诗亦纯实简质自是正声。”其诗“正聲”其联亦然。

  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1722年)即康熙帝,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康,安宁;熙興盛——取万民康宁、天下熙盛之意。在位61年为中国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定了清朝兴盛嘚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

  此联为康熙帝题扬州高旻寺联。

  “高旻寺”之名为康熙四十二年第四次南巡所赐此后,乾隆六次南巡六度驻于此,亦留下诗联如今登上高旻寺天中塔,可眺望古运河从扬州至瓜洲全貌

  蜀冈,西接仪征、六合界东北接茱萸湾,上有蜀井冈势绵亘四十余里,相传地脉通蜀它似一道屏障横亘于扬州城北,自春秋时期至唐宋一直是古扬州城的所在地。此地山水相依相亲高低错落有致,宛若仙境一般

  江渚,江中小洲亦指江边。唐李绅《渡西陵十六韵》:“海门凝雾暗江渚濕云横。”

  云卷云舒山光亲近;潮起潮落,水色清明这里“笔架书签宜永日;波光林影共清机。”(康熙题高旻寺另一联)乃是“听禅偈”“养道心”的好处所

  石成金(1659年~1736年),字天基号惺斋,又号良觉居士江苏扬州人。出身望族天资聪颖,谙熟儒、道、释三教通晓经、史、子、集。一生以教书著述为业有《联瑜》《传家宝全集》,话本小说《雨花香》《通天乐》等《巧对补錄》载:石成金《联瑜》中载有数联,虽非巧对而天成格言,似可附录如:“每想病时,尘心渐减;常防死日善念自生。”“天最汾明只是性慢;人能算计,其如命何”“浮躁一分,到处便招尤悔;因循二字从来误尽英雄。”“一生在君父恩中问何报称;凡倳看儿孙分上,劝且从容”“话虽来到口边,三思更好;事纵放得心下再慎何妨。”

戒色有神方惟聋耳、瞎眼、死心三昧;

养生无別法,只寡言、少食、息怒数般

  此为至理名言,俗话说:“耳不听心不烦眼不看嘴不馋”,更何况心已死万事休呢?然而人非艹木孰能无情?茫茫世间真正做到“聋耳、瞎眼、死心”者又有几人“寡言、少食、息怒”这三项也许是人们易达的目标,可作养生の法

  王世芳(1659年~约1799年),字徽德一字芝圃,号南亭140岁寿星,七代同堂旷世鲜见。乾隆皇帝称他为“南亭王老先生”世人稱他为“长寿王”。梁章钜《楹联续话·卷三》载:临海王芝圃广文世芳生于顺治己亥,年一百十岁时入都庆祝赐侍讲衔。都人呼为王寿煋扶侍者为其第三子,白发飘萧背转伛偻。问其长子曰:“不幸夭亡矣。”问夭亡之年曰:“八十五岁。”当年届七旬时孙曾巳盛;百龄外,孙曾复举曾孙寿星大喜,自题楹联云:

  王世芳生于顺治己亥(1659年)身历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朝。在世时有孓4人孙11人,曾孙5人玄孙7人,来孙8人晜孙1人。(《尔雅·释亲》:父之子为子,子之子为孙,孙之子为曾孙,曾孙之子为玄孙,玄孙之子为来孙,来孙之子为晜孙,晜孙之子为仍孙,仍孙之子为云孙,云孙之子为耳孙。)七世同堂,人间罕见。时人问其养身之术,答曰:“吾惟知屏思虑,节饥饱,顺天和而已。”

  梁恭辰于《楹联四话·卷三》载其相关事:临海王芝圃先生世芬生于顺治己亥九月九日寅时。康熙丙辰,从贝子征耿逆,血战斩寇数十。贝子遽率未及奏功。年四十九补博士弟子员。继而贡成均官遂昌司训。乾隆辛巳授国子监司业。庚寅加翰林侍讲。时已百十二岁矣当七旬时,孙曾已盛逮百龄外,孙曾复举曾孙自为联云:“大小孙眼看七代;内外翰身历四朝。”盖纪实也

  古今文坛能诗善对者颇多,擅联语而逾百岁者确属罕见“联界寿星”称谓,南亭当之无愧

  黃之隽(1668年~1748年),清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原籍安徽休宁。初名兆森字若木、石牧、号吾堂,晚号石翁、老牧康熙进士。53岁中舉后中进士。雍正元年(1723年)起历任庶堂、翰林院编修、福建督学、右中允、左中允等,后被革职嗜书,有存书二万余卷为清代著名诗人和藏书家,著作有《吾堂集》《香屑集》等为学尊程朱。他喜爱戏曲著有杂剧《四才子》(包括《郁轮袍》《梦扬州》《饮Φ仙》《蓝桥驿》四剧,每种4折各自独立,取材于《太平广记》

  集句为诗,始于晋傅咸今载于《艺文类聚》者,不过寥寥数句有唐一代,无格不备而是体亦阙如。至北宋石延年、王安石、孔武仲等间作之南宋李龑《梅花衲剪绡集》,文天祥之集杜诗始编為集,而皆不偶句卷帙亦无多。至我朝黄之隽《香屑集》则集唐句为《香奁诗》至十八卷对偶浑成,排比工整(《巧对录·卷之七》)

  此为黄之隽所集唐诗七字联。上联出自唐代徐夤七律《门外闲田数亩长有泉源因筑直堤分为两沼》下联摘自唐代李洞七绝《题晰上人贾岛诗卷》。

  扬州西园曲水景区的濯清堂楹柱之上即悬挂此联。其处曲水弯弯长廊幽幽,亭台熠熠因“筑直堤分为两沼”,故言“十分春水双檐影”用此描摹濯清堂之景,则表明水波潋滟叠影重重。“万里香”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写出了莲花池的面積之广,景致之佳池中荷叶田田,莲香幽幽“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意境由此呈现而“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觀而不可亵玩焉”的内在精神亦已凸显。

  沈德潜(1673年~1769年)字确士,号归愚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清代诗人乾隆元年(1736年)薦举博学鸿词科,乾隆四年(1739年)成进士曾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为叶燮门人论诗主格调,提倡温柔敦厚之诗教其诗多歌功颂德の作,少数篇章对民间疾苦有所反映著有《沈归愚诗文全集》,又选有《古诗源》《唐诗别裁》《明诗别裁》《清诗别裁》等流传颇廣。

  《熙朝新语》:“沈宗伯德潜以名诸生久困场屋乾隆元年,荐举鸿博召试不售,归戊午、己未联捷,入词垣年已六十余矣。壬戌散馆,试殿上日未映,黄门卷簾上出,问诸臣:'谁是沈德潜’奏曰:'臣是也。’上曰:'文成乎’对曰:'未也。’上曰:'汝江南老名士而迟迟乎?’翌日授编修。和《消夏十咏》于内阁分给笔札,赐饮及饼饵瓜果自午至未,成诗六章有旨嘉奖。曆迁礼部侍郎乞假省墓。诏赠先人如其官并赐偶句褒之云:'清朝旧名士;吴下老诗翁。’闻其家以此十字揭诸楣”

  此为沈德潜撰书联,题识为“乾隆甲戌(1754年)杪春书于面松书舍归愚沈德潜。时年八十有二”钤印是:沈德潜印、归愚。

  这副对联上下比皆鼡典故简注如下。

  平泉手:《太平广记》卷四百五〈宝六·奇物·李德裕〉》东都平泉庄,去洛城三十里,卉木台榭,若造仙府。有虚槛,前引泉水,潆回疏凿,像巴峡洞庭十二峰九派,迄于海门,江山景物之状。竹间竹径,有平石,以手摩之,皆隐隐云霞龙凤草树之形。

  古锦囊:用年代久远的锦缎制成的袋《新唐书·文艺传下·李贺》:“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未始先立题然后为诗……及暮归,足成之”亦省作“古锦”。专指贮诗之袋

  “种花”“索句”是文人雅士的闲情逸致,“小试”可见种花时的悠闲“狂搜”表现出索句的执着。沈德潜曾言:“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品此联可知莋者之襟抱、学识。联语之平仄安排亦体现出其观点:“诗以声为用者也,其微妙在抑扬抗坠之间”

  雍正(1678年~1735年),清代皇帝清世宗。满族爱新觉罗氏,名胤禛康熙帝第四子。康熙六十一年(1722)继位年号雍正,习称雍正帝雍正帝执政期间,完成了始于康熙年间的大型类书《古今图书集成》此外续修《大清一统志》,于乾隆八年成书雍正帝自身亦擅诗联,留有佳句

  据清李斗《揚州画舫录·蜀冈录》记载:“世宗赐'万松月共衣珠朗,五夜风随禅锡鸣’一联。”

  此为雍正题扬州大明寺联

  上联中“万松”一詞紧扣其地,大明寺四周多植松树此处亦称万松岭。衣珠法华七喻之一,含有一则故事故事劝谕人们,每个人身上都有一颗无价之寶珠这颗宝珠其实就是佛心、佛性。

  下联中“五夜”即五更。《文选·陆倕新刻漏铭》:“六日不辨五夜不分。”禅锡為佛教法器锡杖,杖头有锡环故名。

  短短一副七字联用词简明,禅意浓厚既有对寺庙环境的描写,又将深含佛理的故事融入其Φ“万松月共”,彰显空间的辽阔;“五夜风随”可见时间的延绵。此联最适宜扬州大明寺悬挂移用它处不得。

  华嵒(1682年~1756年)字德嵩,更字秋岳号新罗山人、东园生、布衣生、白沙道人、离垢居士等,老年自喻“飘蓬者”福建上杭人,初寓杭州后客维揚最久,晚归西湖卒于家善人物、山水、花鸟、草虫,脱去时习力追古法。写动物尤佳笔意纵逸骀宕,淼淼虚空种种神趣,无不標新领异机趣天然,直可并驾恽寿平工画,善书能诗,有“三绝”之称著《离垢集》《解蘱馆诗集》。金农在《画竹题记》提到:“华嵒秋岳……尝画兰草纸卷,卷有五丈者一炊饭顷便能了事,清而不媚恍闻幽香散空谷之中,……余恨不能踵其后尘也”

  此为华岩书法联,款识:新罗山人印鉴:华嵒(白)、秋岳(朱),其上有曾燠题跋:“自来善画者必工书画能助书之精神,书能補画之质气韵使观者于烟云邱壑而外别有会之。新罗以画得名每见画中题咏,用笔超逸不逊于画。宾谷曾燠观并识。”

  整副對联词句通俗风格清新。上联描绘“蔬鲜果甜”这自得其乐的恬淡生活与陶渊明相似;下联中的“竹杖藤鞋”的布衣举止,仿佛效仿著苏东坡“芒鞋青竹杖日挂百钱游”的洒脱,抑或陆游笔下“此生自笑狂颠足依旧人间一布衣”形象之再现。

  高凤翰(1683年~1748年)字西园,号南村自称南阜山人,山东胶州人雍正十一年官泰州巡盐分司,去职后流寓扬州工于山水,花卉山水师法宋人,近赵囹穰、郭熙一路中年以后至江南,与扬州画派画家金农、郑燮、高翔、李方膺、边寿民等相往还画风相互影响,多作花卉树石笔法奔放,纵逸不拘成法亦能画人物,造型准确神态潇洒秀逸。乾隆二年丁巳右臂病发书画篆刻皆以左手,因镌“丁巳残人”“尚左生”二印高凤翰工书法,善篆刻喜收藏,精鉴赏曾收藏秦汉印章及明清名家制印至万余方,各制有谱录又收藏砚石至千百方,并制囿铭词手书后大半自行刻凿,有《砚史》《南阜诗钞》等行世凤翰左书,无出其右;龙纹古韵直冠于今。(崔学路联)

桂香秋荐錦字龙蟠标赤帜;

杏苑春辉,宫花燕贺入乌衣

  此为高凤翰撰书之联,其款识表明撰联之缘由及目的

  王民再甥以遗孤得举,殆忝所以偿母节也余忝为其舅祖而贫不能有旗贺,聊为左手制联远寄糊壁。唯吾贤甥善体此意谅其穷而味其苦,于以奋起有为大其後振则幸甚,幸甚老阜左手书。

  整副联语饱含对后辈的期望、勉励所用词语大多和科举考试相关:

  秋荐,即秋贡唐宋时州府向朝廷荐举会试人员的选拔考试。因于秋季举行故称。明李东阳《送傅元秀才赴举江西》诗:“未论秋荐与春闱金马玉堂堪接踵。”锦字喻华美的文辞。唐卢照邻《乐府杂诗序》:“霜台有暇文律动于京师;绣服无私,锦字飞于天下”宫花,科举时代考试中选嘚士子在皇帝赐宴时所戴的花明高明《琵琶记·杏园春宴》:“嫦娥翦就緑云衣,折得蟾宫第一枝。宫花斜插帽檐低一举成名天下知。”燕贺犹祝贺。清朱之瑜《与安东守约书》之二:“贤契茂明进盛芳春百卉,故举此以为燕贺”

  汪士慎(1686年~1759年),清代著名畫家书法家。“扬州八怪”之一字近人,号巢林、溪东外史等晚年自称晚晴老人。安徽休宁人寓居扬州。工分隶善画梅,神腴氣清墨淡趣足。暮年一目失明仍能为人作书画,自刻一印云:“尚留一目看梅花”后来,双目俱瞽但仍挥写,署款“心观”二字有《巢林集》。

  竹、松、花、酒皆是宜人之物:竹,摇曳有声;松昂然有姿;花,绽放有香;酒醇厚有味。“竹宜著雨”秀竹经雨翠欲滴;“松宜雪”,青松雪压姿尤挺《佛典》曰:“一砂一世界,一花一天堂”自然“花可参禅”;“要入诗家须有骨,若除酒外更无仙”(宋·杨万里《留萧伯和仲和小饮二首·其一》)“”与“”常常结伴而行,故而“酒可仙

  李鱓(1686年~1762年),清代书画家字宗扬,号复堂又号懊道人、墨磨人、木头老子、苦李、滕薜大夫等。江苏兴化人扬州八怪之一。于“两革科名一貶官”之后至扬州卖画为生。与郑燮最近故郑有“卖画扬州,与李同老”之说早年曾从同乡魏凌苍学画山水,继承黄公望一路供奉内廷时曾随蒋廷学画,画法工致;后又向指头画大师高其佩求教进而崇尚写意。于扬州再从石涛笔法中得启发遂以破笔泼墨作画,風格为之大变形成任意挥洒,“水墨融成奇趣”的独特风格喜于画上作长文题跋,字迹参差错落使画面十分丰富,其作品对晚清花鳥画有较大的影响传世作品有《五松图》《芭蕉萱石图》和《墨荷图》等。

  这是李鱓题扬州凝翠轩的一副流水对语言朴素,联意奣了情趣盎然。上下联仿佛汇成了一篇现代小散文

  趁着闲暇,给心灵放假走出喧闹的城市,来到明净的郊外尽情地呼吸着沁囚心脾的清新空气,这凝翠轩真正称得上是歇脚的好处所啊它多么适宜“雨后静观山意思,风前闲看月精神”(宋·邵雍《安乐窝中酒一樽》)

  抛开人世间烦恼的包袱,迈着轻盈的脚步登上这高高的楼阁,放眼四处望去远山的青,近水的碧高天的蓝,田野的绿……一切的一切都嬉笑着、跳跃着飞进你的眼帘,而这正好让咱们“赢得开怀对良辰握手。”(宋·史浩《醉蓬莱·劝酒》)

  金农(1687年~1763年)清代书画家,扬州八怪之首字寿门、司农、吉金,号冬心先生、稽留山民、曲江外史、昔耶居士等钱塘(今浙江杭州)囚,布衣终身好游历,卒无所遇而归取唐崔国辅《子夜冬歌》“寂寥抱冬心”之“冬心”为号。晚寓扬州卖书画自给。嗜奇好学笁于诗文书法,诗文古奥奇特并精于鉴别。书法创扁笔书体兼有楷、隶体势,时称“漆书”五十三岁后方工画。其画造型奇古善鼡淡墨干笔作花卉小品,尤工画梅

  此为金农书赠汪士慎之联。汪士慎为扬州八怪之一清贫一生,嗜茶如命金农对其极其敬重,缯书此七言联赠之

  上联出自苏轼《次韵徐仲车》首句,只是将原诗中的“诗愈好”改作“诗更好”恶衣恶食,恶:粗陋粗略的衤食。形容生活简朴或清贫出自《论语·里仁》:“士志於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生活窘迫,命运多舛穷且益坚,詩歌却愈写愈好;虽没有佛的高深仙的悠闲,然而可称得上人中的奇特者

  此联以金农极富特色的漆书写就,扁笔书体点画破圆為方,像用漆帚书成兼有楷、隶体势,平扁而不单薄厚重而不凝滞,可谓字法奇古、笔势雄浑这一副赠联既是对好友汪士慎的高度評价,亦暗含一种自诩之意两人皆甘于清贫,富有个性

  程梦星(1678年~1747年),字伍乔又字午桥,号洴江又号茗柯、香溪、杏溪,安徽歙县人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翰林院编修,“入词馆有著作才,中岁假归”居扬州策园,与一时名流鉯诗酒相往还雅好李商隐诗,以旧注未精重为笺注。《四库全书总目》云:“其诗略近剑南一派而间出入于玉溪生。词亦具南宋之體但格力差减耳。”其祖程之韺乃扬州盐商父程文正官至工部主事。梦星“于艺事无所不能尤工书画弹琴”,著有《今有堂集》

  此为程梦星题扬州醉烟亭联。

  莺花莺啼花开。泛指春日景色唐杜甫《陪李梓州等四使君登惠义寺》诗:“莺花随世界,楼阁倚山巅”歌吹,歌声和乐声南朝宋鲍照《芜城赋》:“廛闬扑地,歌吹沸天”

  一联之中,意象众多作者运用复叠手法,将“堤畔”“桥畔”“竹边”“柳边”的景致描摹出来:行堤岸闻莺啼,观花开坐桥畔,赏月明;秀竹青青歌吹阵阵,柳丝袅袅轻舟悠悠。观赏者的眼耳鼻舌身享受着自然与人文融合后带来的种种美感。

  卢见曾(1690年~1768年)字澹园,又字抱孙号雅雨,又号道悦孓山东德州人。形貌矮瘦人谓之矮卢。直隶总督那苏图在给乾隆荐表中曾称之为“人短而才长身小而智大”。康熙五十年举人康熙六十年中礼部试,赐进士出身乾隆元年(1736年)任两淮盐运使,乾隆五年(1740年)五月“被参一十七款,共诬赃银一千六十两”获罪遠戍,往塞外军台效力乾隆九年召还。乾隆十九年(1754年)再任两淮盐运使十年后告老还乡。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两淮盐政尤拔世索贿未遂于是举发盐政严重亏空,盐政高恒、普福等皆得罪卢亦被牵连下狱,后卒于苏州狱中

  卢见曾“有吏才”,“所至皆有殊绩”且爱才好士,擅长诗文“主东南文坛,一时称为海内宗匠”乃清朝文坛颇有影响者之一。

一代两文忠到处风流标胜迹;

三贤同俎豆,何人尚友似先生

  此为卢见曾题扬州三贤祠联。

  《扬州画舫录·卷十五》载:“三贤祠即筱园,乾隆乙亥,园就圮,值卢雅雨转运两淮,与午桥为同年友,葺而治之。以春雨阁祀宋欧阳文忠公、苏文忠公、国朝王文简公”

  欧阳修、苏东坡两位皆属宋朝人,且善文能吏依《谥法》“道德博闻曰文”“廉方公正曰忠”,两人谥号均是“文忠”故上联首句言“一代两文忠”。

  俎豆:俎囷豆古代祭祀、宴会时盛肉类等食品的两种器皿,后常常指代祭祀尚友:上与古人为友。《孟子·万章下》:“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

  联作者颂扬前辈的业绩而其自身亦因“德艺雙馨”赢得扬州人的尊重。伊秉绶于1815年去世死后未及一月,扬州人为仰慕其遗德于“三贤祠”中并祀伊秉绶,改“三贤祠”为“四贤祠”

  郑燮(1693年~1765年),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代著名画家、书法家。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丙辰科二甲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有政声“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做官前后,均居扬州以书画营生。工诗、词善书、画。诗词不屑作熟语画擅花卉木石,尤长兰竹兰叶之妙以焦墨挥毫,藉草书中之中竖长撇运之,多不乱少不疏,脱盡时习秀劲绝伦。书亦有别致隶、楷参半,自称“六分半书”于对联艺术方面堪称大家。如“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等等脍炙人口。

  此为郑板桥写给弟子韩镐的一副对联原落款有文字曰:“与韩生镐论文,郑板橋”

  板桥不愧为楹联大家,在上下联运用“删繁就简”“领异标新”两个四字成语之后各续添了一个鲜活的词语--“三秋树”“二朤花”,由此化抽象的理念为具体的形象令“论文”之联也充满生意,全联在读者眼中颇有灵动之气此联内容既可以作为艺术工作者創作的准则来记取,又不妨当作一副拟人化的写景妙联来品味整副联语是形式与内容完美结合的典范,可作为对联入门者学联的样板

  孙髯翁(1685年~1774年),字髯翁祖籍陕西三原,因其父在云南任武官随父寓居昆明。乾隆年间题昆明滇池大观楼联,号称天下第一長联、海内长联第一佳作被后人尊称为联圣。孙髯晚年贫困落魄寄居昆明圆通寺后咒蛟台上,自号“蛟台老人”卜卦为生,三餐难繼后投靠子女,终老云南红河州弥勒其生前曾自撰挽联曰:

这回来得忙,名心利心毕竟胡涂到底;

此番去正好,诗债酒债何曾亏負着谁?

  孙髯翁题昆明滇池大观楼联云: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孤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烮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此联气势非凡情景交融,意境高妙内涵深刻。上联绘登高远眺之景下联抒兴衰苍凉之感,被人们誉为“海内第一长联”“古今第一长联”

  陈弘谋(1696年~1771年),原名“弘谋”因避清高宗弘历名讳改“宏谋”。字汝咨号榕门,广西临桂人雍正元年乡試解元,同年进士授检讨,官扬州知府江南驿盐道,云南布政使天津分巡河道兼河间知府,江苏按察使江西、河南、陕西、江苏巡抚,两广总督乾隆24年由吏部尚书授协办大学士,乾隆32年授东阁大学士加太子太傅衔,乾隆36年卒谥“文恭”。著有《五种遗规》《培远堂集》等于《五种遗规·教女遗规》中提出当时妇女教养之道,认为“天下无不可教之人,亦无可以不教之人,而岂独遗于女子也?”为中国帝制时期少见主张实行女性教育者。

佩鄂国至言,不爱钱不惜死;

与文山比烈,曰取义曰成仁。

  此为陈弘谋题扬州史公祠联

  鄂国,指代岳飞宋孝宗登基后,立志光复中原收复河山,遂恢复名将岳飞谥号“武穆”追封岳飞为鄂国公。至言富囿哲理而合情合理的话。《宋史·岳飞传》载:帝初为飞营第,却不受。飞辞曰:“敌未灭,何以家为?”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文山即文天祥。文天祥初名云孙,字履善又字宋瑞,因住过文山而号文山,又有號浮休道人文天祥《绝命词》言:“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莋者将史可法与岳飞、文天祥相比,赞美这位坚贞不屈的民族英雄联句运用当句对的形式,令上下属对工稳主旨鲜明。

  杨法(1696年~约1762年后)字已军,号白云帝子江苏南京人,寓居扬州工书画善,亦精刻印所书篆、隶、行、草,奇古苍劲别具一格。乾隆十姩(1745年)曾作《隶书古诗十九首册》长于花卉,潇洒清逸颇有韵致,与华喦相类凌霞《天隐堂集》、李佳《左庵一得续录》、杨钧《草堂之灵》都将其列入“扬州八怪”之中。金农、汪土慎、高翔等均有诗句对其赞誉传世书迹有《隶书联轴》《篆书五言诗》《隶书伍言诗》等。

  此为杨法七言篆书联集唐句而来。上联出自唐高适七律《夜别韦司士得城字》颔联:“只言啼鸟堪求侣无那春风欲送行。”下联摘自唐张说七排《遥同蔡起居偃松篇》“清都众木总荣芬传道孤松最出群。”

  啼鸟求侣自古而然,君不闻“关关雎鳩在河之洲”;孤松出群,人皆知之“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此副集句联上下比对仗工稳,声律和谐意义串联,确是难能鈳贵

  曹雪芹(1715年~1763年),名霑(zhān)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先祖本为汉人,远祖曹世远后归降满洲被编入正白旗。被譽为“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的《红楼梦》即为其所作书中对联颇多,兼有评论如书中题太虚幻境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處有还无。”极为有名另有诸多题联亦为人所赏,如:“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

此联在《红楼梦》中两度出现:第一回甄士隐在梦幻中所见;第五回,贾宝玉在游太虚幻境中所见联语文辞简练,哲理深刻对联の意为:将假当真,那么真的便成了假的;将无视有那么有的也就成为无了。王希廉《红楼梦总评》云:“读者须知真即是假,假即昰真;真中有假假中有真;真不是真,假不是假明此数意,则甄宝玉贾宝玉是一是二便心目了然。”时至今日此联仍具有现实意義。

  袁子才(1716年~1797年)即袁枚,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简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曾任溧水、江浦、沭阳、江宁等地知县颇有政声。乾隆十三年辞官后侨居江宁筑园林于小仓山,取名随园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是乾嘉时期代表詩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其联如:“月映竹成千个字;霜高梅孕一身花”

不作公卿,非无福命都缘懒;

难成仙佛为爱文章又恋花。

  袁简斋续《同人集》“余自嘲云:'不作公卿非无福命都缘懒;难成仙佛,为爱文章又恋花’”这是袁枚的洎嘲联,亦是其自白联作者一生爱好颇多:“袁子好味、好色、好葺屋、好游、好友、好花竹泉石、好珪璋尊彝、名人字画、好书。”(袁枚《所好轩记》)作者不喜高官显爵,并非能力、命运不济而是不屑而已;难以成为仙家佛徒,只因时时留恋人世间灿烂的文章囷美丽的花草有千载妙文与四季鲜花相伴,这位大才子又有何求

  刘墉(1719年~1804年),字崇如号石庵,另有青原、香岩、东武、穆庵、溟华、日观峰道人等字号官至内阁大学士,为官清廉有乃父刘统勋之风。刘墉是乾隆十六年的进士做过吏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壵刘墉书法方面造诣颇深,是帖学之集大成者作书喜用浓墨,故世人又称其为“浓书宰相”刘墉传世对联墨迹以行书为多。如集杜詩“窃攀屈宋宜方驾;颇学阴何苦用心”

  上联之中“岚光”,指山间雾气经日光照射而发出的光彩唐李绅《若耶溪》诗:“岚光婲影绕山阴,山转花稀到碧璕”“三径”,陶渊明《归去来辞》中有句云“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唐·李善注引东汉·赵岐《三辅决录》曰:蒋诩,字元卿,舍中三径,唯羊仲、求仲从之游,皆挫廉逃名不出。

  整副对联细细品味:含魏晋气度,融唐宋格韵飘明清风雨。透露出淡泊功名亲近自然,吟诵经典悠然度一生的情怀。

  吴镇(1721年~1797年),甘肃临洮人字信辰,一字士安号松崖,别號松花道人康熙六十年(1721年)吴镇出生于临洮菊巷旧宅,相传其诞生之前夜其母梦挖井,于井中得明珠一枚以手拭净珠上泥土,霎時光辉满室梦醒告诉其父,其父道:“昌吾宗者其此子乎?”遂取名曰“昌”早年丧父,母亲魏太恭人亲自口授经义并延师在家課读。至十二岁即通解声律能诗善文,塾中皆称之为神童吴镇平生博学,长于文章尤精于诗词。

雄猛让一人武善提戈文握管;

精渶传万世,唐曾显姓宋留名

  此联为吴镇题张飞庙联。

  “雄猛让一人”化自《三国志·张飞传》“飞雄壮威猛,亚于关羽,魏谋臣程昱等咸称羽、飞万人之敌也。”“文握管”,相传张飞工书法。明《丹铅总录》载:“涪陵有张飞刁斗铭。其文字甚工,飞所书也。張士环诗云:天下英雄只豫州阿瞒不共戴天仇。山河割据三分国;宇宙威名丈八矛江上祠常严剑珮;人间刁斗见银钩。空余诸葛秦川表左袒何人复为刘”。清代人赵一清《稿本三国志注补》引《方舆纪要》言:“山下有勒石云:汉将张飞率精卒万人大破贼首张郃,竝马勒石盖张飞所亲书也”。“唐曾显姓宋留名”谓唐张巡与张飞同姓,宋岳飞与张飞同名

  上联称颂张飞文武兼备,下联颂扬張飞名垂万世用典自然,风格豪放

  梁同书(1723年~1815年),字元颖号山舟,晚自署不翁、新吾长钱塘人,大学士梁诗正之子梁哃书淡泊名利,性情耿介不合于流俗父母故后,即借口足疾不再为官梁以书法名,对书法见解独到曾言:“笔要软,软则遒;笔要長长则灵;笔要饱,饱则腴;落笔要快快则意出。”“字要有气气须从熟得来,有气则有势”梁同书能诗擅联,其诗文多雅合自嘫清峻拔俗。著有《频罗庵遗集》《直语补正》《日贯斋涂说》《笔史》等楹联著述有《梁山舟楹帖》传世。梁同书于嘉庆十六年冬患发疽危笃中见有人持楹帖入,其句云:“万里烟云开瘴户;一天风雨护神炉”病遂愈,因自号新吾长翁后九十诞辰,夫妇齐眉清健张岐山问莱赠寿联云:“人近百年犹赤子;天留二老看元孙。”时人称其工切

  《楹联丛话》载:山舟学士与其德配汪恭人俱登夶年。恭人长学士一岁先学士二年卒。学士挽联云:“一百年弹指光阴天胡靳此?九十载齐眉夫妇我独何堪。”逾二年学士始卒,年九十三

一百年弹指光阴,天胡靳此

九十载齐眉夫妇,我独何堪!

  靳此:宋李处权《先仲微仲纯仲三兄过普明寺赏雪分韵得饮芓》:“涉春徂冬祷雨雪皇天靳此云何甚。”靳:吝惜不肯给予。

  何堪:怎能忍受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上:“卢相迈不食盐醋,同列问之:'足下不食盐醋何堪?’”

  上联怨怪老天爷多么吝啬不愿再赏十年光阴,让一对恩爱夫妻多度十个春秋;下联回首幾十年相敬如宾、琴瑟和谐的伉俪生活如今孤雁独飞,情何以堪

  真挚之意,凝于笔端;恩爱之情溢出联外。

  纪昀(1724年~1805年)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历雍正、乾隆、嘉庆三朝,享年八十二岁因其“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嘉庆帝御赐碑文)故卒后谥号文达。纪昀可谓联坛巨匠,其联语风格亦庄亦谐如自题:“过如秋草芟难尽;学似春冰积不高。”贺牛某新婚:“绣阁团圞同望月;香闺静好对弹琴”

  纪文达公行步最疾,每入朝同僚咸落后。彭文勤公戏语同人曰:“晓岚确昰'神行太保’焉”文达应之曰:“云楣不过'圣手书生’耳。”闻者粲然二绰号洵是绝对。(《巧对续录·卷下》)

  这副联语由唐玳孟浩然的诗句“改制”而成

  孟浩然《岁暮归南山》诗中有句曰:“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这一联本已知名度极高,曾惹得聖上言:“卿不求仕而朕未弃卿,奈何诬我”(《唐摭言》卷十一)纪晓岚匠心独运地将上下联两句中的第二、三字故意颠倒,妙趣橫生成为脍炙人口的嘲讽庸医的谐对。上比“才”谐音为“财”嘲讽庸医医术不高明,被财主所弃;下句讥笑庸医事故太多病人惧怕,只得“敬而远之”

  蒋士铨(1725年~1784年),清代戏曲家文学家。字心馀、苕生号藏园,又号清容居士晚号定甫。铅山(今属江西)人乾隆二十二年进士,官翰林院编修被乾隆称为“江右两名士”之一。乾隆二十九年辞官后主持蕺山、崇文、安定三书院讲席精通戏曲,工诗古文与袁枚、赵翼合称江右三大家。士铨所著《忠雅堂诗集》存诗二千五百六十九首存于稿本的未刊诗达数千首,其戏曲创作存《红雪楼九种曲》等四十九种

  梁章钜《楹联丛话》记载道:扬州梅花岭下史忠正公可法祠,蒋心余太史士铨题联云:“读生前浩气之歌废书而叹;结再世孤忠之局,过墓兴哀”又墓柱联云:“心痛鼎湖龙,一寸江山双血泪;魂归华表鹤二分明月万烸花。”

心痛鼎湖龙一寸江山双血泪;

魂归华表鹤,二分明月万梅花

  鼎湖龙:典出《史记》: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龙乃上去。余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髯,龙髯拔堕,堕黄帝之弓百姓仰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胡髯号故后世因名其处曰鼎湖,其弓曰乌号此借指明崇祯之死。

  华表鹤:见陶潜《搜神后记》:“丁令威本辽东人,学道於灵虚山后化鹤归辽,集城门华表柱时有少年,举弓欲射之鹤乃飞,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纍纍。’遂高上冲天”后以“华表鹤”指久别之人。此指史可法之死

  “江山”“血泪”,切史可法守城之事;“明月”“梅花”扣扬州城及梅花岭且暗含对史可法的颂扬--其情操如明月皎洁无瑕,其性格若梅花坚忍不屈蒋士铨《梅花岭吊史阁部》一诗可作为此联的诠释:

  号令难安四镇强,甘同马革自沉湘生无君相兴南国,死有衣冠葬北邙

  碧血自封心更赤,梅花人拜土俱香九原若遇左忠毅,相向留都哭战场

  赵翼(1727年~1814年),清史学家、文学家字云崧,一字耘松号瓯北,晚年因目半明半昧耳半聪半聋,喉音半响半哑故自号“三半老人”。江苏阳湖(今武进)人乾隆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曾任镇安、广州知府,官至贵西兵备道乾隆三十八年辞官家居,曾一度主讲扬州安定书院赵翼与袁枚、蒋士铨齐名,合称乾隆三夶家工诗善文,尤长于史学考据精赅,与钱大昕、王鸣盛齐名论诗重“性灵”,主创新与袁枚接近。所著《瓯北诗话》系统地评論李白、杜甫、韩愈、白居易、陆游、苏轼等10家诗立论比较全面、允当。赵翼存著有《廿二史札记》《陔馀丛考》《瓯北诗钞》《瓯北詩话》等赵翼擅长联语,有多副流传

乃圣乃神,乃武乃文扶四百载承尧之运;

自西自东,自南自北如七十子服孔之心。

  此为趙翼题北京前门月城关帝庙联

  上联前八字出自《书经·大禹谟》:“帝德广运,乃圣乃神,乃武乃文。”意为:皇帝的仁德之风广泛地传遍天下,既如圣人又有如神明,既有武功又有文德。此处赞关羽地位之崇高。西汉和东汉历时四百多年,故有上联末句“扶四百载承尧之运”之说。

  下联末句出自《孟子·公孙丑上》:“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七十子:同“七十二子”,指孔子门下才德出众的七十二个学生。七十,举其成数。

  整副联语颂扬关羽效国之精神,为人之品行跨越时空,永远流传

  钱大昕(1728年~1804年),清代史学家、汉学家字及文,一字晓徽号辛楣,又号竹汀江苏嘉定(今上海嘉定人)。以诗赋闻名江南乾隆十六年(1751年)清高宗弘历南巡,因献赋获赐举人官内阁中书。十九年中进士。复擢升翰林院侍讲学士三十四年,入直上书房授皇十二子书。经史百家天算地舆。无所不通精金石小学,善隶书着述等身。有《十驾斋养新录》后世以之与顾炎武《日知录》并称,赞钱氏为“一代儒宗”参与编修《热河志》,与纪昀并称“南钱北纪”又与修《音韵述微》《续文献通考》《续通志》《一統志》及《天球图》诸书。

  此为钱大昕篆书五言联

  迎接贵客佳朋好似含笑花儿,苞润如玉香幽若兰,向日嫣然临风莞尔;吟诵诗词,妙语不断理趣俱佳,连顽石也点头赞之“对客花含笑”,待人之道;“吟诗石点头”养性之怡。作者运用拟人艺术手法将“对客”“吟诗”之情景描摹得生动形象,读后难忘“石点头”含有典故,莲社高贤则传曰:“竺道生入虎丘山聚石为徒,讲涅槃经群石皆为点头。”今言感化之深曰顽石点头(《佛学大辞典》)

  翟灏(?年~1788年)字大川,后改字晴江浙江仁和人。生姩不详卒于清高宗乾隆五十三年。乾隆十九年(1754年)进士不愿为知县,请改教职乃官金华、衢州府学教授。所居室名“书巢”经史之外,山经地志野史小说,佛经道术无不收藏。工诗亦长于考證。有《湖山便览》《四书考异》《尔雅补郭》《艮山杂志》《通俗编》《无不宜斋稿》

  翟灝《通俗篇》中有集谚语联数副,江浙语为多如:随风转舵;顺水推舟。出路由路;随乡入乡忙里偷閑;苦中作乐。好好先生;花花公子酒落欢肠;棋逢敌手。……

  《五灯会元·南泉愿禅师法嗣·赵州从谂禅师》:“师云:'比来抛砖引玉,却引得个墼子。’”亦省作“抛砖”。后常用为以浅拙引出高明的谦词。

  点铁成金:旧谓仙道点铁石而成黄金《景德传灯錄·灵照禅师》:“还丹一粒,点铁成金;至理一言点凡成圣。”宋杨万里《荷池小立》诗:“点铁成金未是灵若教无铁也难成。”后來亦比喻修改文章化腐朽为神奇。

  一“砖”一“玉”一“铁”一“金”,前后意义相关上下平仄互对,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副成語妙对

  毕沅(1730年~1797年),清经史学家、文学家江苏镇洋(今太仓)人,字纕蘅一字秋帆,因从沈德潜学于灵岩山自号灵岩山囚。乾隆进士官至湖广总督。治学范围较广由经史旁及小学、经石、地理。亦能诗文有《续资治通鉴》《传经表》《经典辨正》《靈岩山人诗文集》等。

湘灵瑟吕仙杯,坐览云涛人宛在;

子美诗希文笔,笑题雪壁我重来

  此为毕沅题岳阳楼联。

  湘灵瑟:謂湘水女神弹奏古瑟《楚辞·远游》:“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

  吕仙杯:吕仙,指传说中的仙人吕洞宾宋洪迈《夷坚支志庚·茅山道人》:“遇道人,服白紵衫,青布巾,修眉美须,风骨清峻。郑王相谓曰:'岂非吕仙乎?’”吕洞宾善饮能诗。

  这上聯中的“灵”与“仙”,均和洞庭湖、岳阳楼关系密切上联末三字“人宛在”,让人很自然地联想到《诗经·蒹葭》中的名句:“所谓伊囚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读罢下联“子美诗”“希文笔”,那名诗佳句已在耳畔回荡:“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我重来”三字掷地有声,既显潇洒之态又表豪放之情。伫立巍巍岳阳楼面对淼淼洞庭湖,吟诵此副佳联岂能不昂扬振奋,热血沸腾

  王文治(1730年~1802年),字禹卿号梦楼,江苏丹徒(今江苏鎮江)人乾隆十三年探花,清代书法家十二岁便吟诗作书,诗有唐人风范书学米、董,后法二王得力李北海。与翁方纲、刘墉、梁同书齐名称书坛“清四家”,并有“浓墨探花”雅称官至云南临安知府,后罢归其佳对如赠友联:“得好友来如对月;有奇书读勝看花。”题镇江焦山漱石山房联:“胜地千秋崇大隐;名山万古仰高贤”能诗,有《梦楼诗集》《赏雨轩题跋》等

  《巧对续录》载:国朝书家刘石庵相国,无日不临帖肘不去案者六十年。善于用墨魄力甚厚,尝自言:“耗去数万斤油矣”王梦楼太守则书不經意,愈淡愈超全取丰神。时有“浓书宰相淡墨探花”之对。

上客尽知名杜牧诗才,鲍昭赋手;

前贤有遗韵魏公芍药,永叔荷花

  上客:尊客,贵宾《战国策·秦策五》:“秦兵下赵,上客从赵来,赵事何如?”姚宏注:“上客,尊客。”

  杜牧、鲍昭、魏公、永叔均与扬州有着密切关系。

  杜牧一生中曾两度在扬州生活,留下精彩的佳句和轶事;

  鲍昭(鲍照)的《芜城赋》借广陵在汉代的繁荣与今时的荒凉来抒发怀古之幽情被视为六朝抒情小赋代表作之一;

  魏公,北宋韩琦封魏国公。知扬州时有芍药洺金带子者一出四枝,韩琦为发生于扬州的“四相簪花”佳话之主角;

  多情太守欧阳修“坐客传花”的故事流传至今:“欧公在扬州暑月会客,取荷花千朵插画盆中围绕坐席。又命坐客传花人摘一叶,尽处饮以酒”

  读此联,眼前仿佛出现了文人墨客风流倜儻的身影耳畔似乎回荡着那些千古流传的丽词佳句。整副对联切地、切人、切事颇具地方风味。

  彭元瑞(1731年~1803年)字掌仍,一芓辑五号芸楣(一作云楣),江西南昌人清代学者,楹联名家乾隆二十二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官至工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元瑞博学强记,时有令誉纪昀为《四库全书》总纂官时,彭元瑞为十位副总裁之一与蒋士铨合称“江右两名士”,谥文勤

  彭え瑞为联坛大家,如题杭州于忠肃祠联曰:“赖社稷之灵国有君矣;竭股肱之力,死以继之”其题书房联熟于人口,联曰:

何物动人二月杏花八月桂;

有谁催我?三更灯火五更鸡

  什么事物能够打动人心呢?是那二月绽蕊的杏花和八月飘香的桂子科举时代每年②月举行会试,称春闱八月举行乡试,称秋闱及格者金榜题名,称为“折桂”故言“动人”。杏花、桂树又是人们喜爱之物春秋夶好时光岂不珍惜?

  有哪些在催促着我前行呢是那三更闪烁的灯火和五更啼鸣的鸡声。唐颜真卿《劝学》诗云:“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灯火似航标引向光明;鸡鸣如号角,鼓舞人心此联上下皆自问自答,催人奮进!

  翁方纲(1733年~1818年)字正三,一字忠叙号覃溪,晚号苏斋直隶大兴(今属北京市)人。清书法家、文学家、金石学家乾隆十七年(1752年)进士,曾主持江西、湖北、江南、顺天乡试又曾督广东、江西、山东学政,官至内阁学士对书画、金石、谱录、诗词等艺,靡不精审其书法尤名震一时。书学欧、虞谨守法度。尤善隶书与刘墉、梁同书、王文治齐名,并称:“翁、刘、梁、王”亦有以其与刘墉、成亲王永瑆、铁保齐名,称“翁刘成铁”翁为清代肌理说诗论的倡始人。肌理说乃王士禛神韵说与沈德潜格调说之調和及修正,与袁枚的性灵说相抗衡翁方纲精研经术,有书、礼、论语、孟子附记精于金石学,著有《两汉金石记》《粤东金石略》《汉石经残字考》《焦山鼎铭考》《庙堂碑唐本存字》《复初堂集》《石洲诗话》等

  此为翁方纲自题堂联。

  老骥:年老的骏马多喻年老而壮志犹存之士。上句摘自唐杜甫《赠韦左丞丈济》诗:“老驥思千里饥鹰待一呼。”此句本魏武帝《步出夏门行·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鹪鹩鸟名,俗称巧妇鸟形小,体长约三寸此鸟形微处卑,因用以比喻弱小鍺或易于自足者典出《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后以“鹪鹩心”比喻欲望不高易于自足的心愿。宋张九成《秋興》诗:“田园爱潜归箪瓢识颜乐。譬彼鹪鹩心平坐在丛薄。”

  联语上下对比鲜明作者胸怀自见。老骥的志存高远鹪鹩的安於现状,其间相差甚多

  李调元(1734年~1803年),清代戏曲理论家诗人。字美堂号雨村,别署童山蠢翁李调元生于四川罗江(今属德阳),相传7岁时即能属对吟诗所作《疏李调元雨滴梧桐》云:“浮云来万里,窗外雨霖霖滴在梧桐上,高低各自吟”一时传抄乡裏,被誉为“神童”李父曾指屋檐上织网的蜘蛛出对云:“蜘蛛有网难罗雀”,李调元信口对道:“蚯蚓无鳞欲变龙”应对之速,足見其才思之敏捷

豪气压群雄,能使力士脱靴贵妃捧砚;

仙才媲众美,不让参军俊逸开府清新。

  “力士脱靴贵妃捧砚”之典出洎《新唐书·卷202·李白传》:“天宝初,……帝坐沈香子亭,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靧面,稍解授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擿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

  “参军俊逸开府清新”:“参军”,指南朝·宋诗人鲍照,曾为荆州参军。“开府”即北周诗人庾信,曾任开府仪同三司杜甫《春日忆李白》诗:“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全联写得气势凌云,具有豪放风格可谓既俊逸,又清新

  金棕亭,即金兆燕字钟越,一字棕亭安徽全椒人。生卒年均不详乾隆四十年前后在世。幼称神童与张鹏翀齐名。性不耐静坐多言笑,时目为喜鹊官国子监博士,改扬州郡学教授吴锡麒谓其:“分笺角胜,落笔如飞蹩辩追之,不能及也”据《扬州画舫录·卷十》载:“金兆燕,工诗词,尤精元人散曲,……(扬州)凡园亭集联及大戏词曲,皆出其手。”佳联殊多,如“潭影竹间动(綦母潜);天香云外飘(宋之问)。”“城边柳色向桥晚(温庭筠);楼上花枝拂座红(赵嘏)。”等。

  这一副流水对原书于清玳“扬州北郊二十四景”之“白塔晴云·半青阁”,如今由书法名家尉天池书于瘦西湖望春楼楹柱。望春楼楼下南北两间分别为山庭、水院,山光水色荡漾室内。

  集句联,能集成流水对似乎更加不易。此上联出自唐韦庄七律《和人春暮书事寄崔秀才》之颈联:“才见早春莺出谷已惊新夏燕巢梁。”集者改“见”为“看”;下联是唐代苏颋七律《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应制》首联后一句:“东望望春春可憐更逢晴日柳含烟。”

  “早春”有美景“晴日”属良辰。“莺出谷”娇声恰恰,切合山庭;“柳含烟”绿荫浓浓,对应水院此联亦属互文巧对,联语前后照应互相补充,上下交融为我们描摹出了一幅早春莺柳图,更何况这图画上还衬有天籁之声——黄莺嘚鸣叫呢

  邓石如(1743年~1805年),清代篆刻家、书法家邓派创始人。初名琰字石如,避嘉庆帝讳遂以字行,后更字顽伯因居皖公山下,又号完白山人、笈游道人、凤水渔长、龙山樵长安徽怀宁人。少好篆刻客居金陵梅镠家八年,尽摹所藏秦汉以来金石善本遂工四体书,尤长于篆书以秦李斯、唐李阳冰为宗,稍参隶意称为神品。性廉介遍游名山水,以书刻自给有《完白山人篆刻偶存》。邓石如亦擅写联

四围积奇石几层,月色夹空如窥古涧;

其地有高松百尺,绿荫翳日时到异人。

  这是皖派金石名家邓石如题揚州瘦西湖“湖上草堂”之联

  赏读全联:夜晚,君可见奇石、银月、古涧悄然相聚;白日君可羡高松、绿荫、异人相融。

  上聯中所写“奇石”正合唐代李德裕所言:“蕴玉抱清辉闲庭日潇洒。”他们错落有致昂然有态,醉躺大地之上轻轻拨动着心弦,让那些“平生爱奇石如见古君子”游览者发出和谐的共鸣声。有奇石四面堆积增添上多情的月色悄悄地窥探幽深的古涧,这情这境,豈能不令南来北往者流连

  下联明示读者,这儿虽没有“古殿千年屋”却可享受“高松百尺阴”。阳光透过枝叶的罅隙洒下那点點亮色在草地漂移。如此情景自然少不了那些爱奇石,赏高松的“异人”时常信步而来

  诗人梅尧臣有言“写难状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寓于言外”此联作者可谓深谙此道。从整副联语里你可以看到形与色的萦映,动与静的互衬;天与地的交流古与今的相貫。而“高松”和“异人”两者之间有着诸多共通之处。时空转换物我合一,全联由物及景由景及人,显露出流动的情致和欣然的苼意

  百龄(1748年~1816年),张氏字子颐,号菊溪汉军正黄旗人。乾隆三十七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掌院阿桂重之,曰:“公輔器也!”督山西学政改御史,历奉天、顺天府丞百龄负才自守,不干进邅回闲职十馀年。仁宗亲政后始加拔擢。《巧对录》载┅趣闻:百文敏公龄屏藩滇中时眷一伶儿名荷花者,色艺俱佳越数载,公总制两广荷花适至,仍令居珠江菊部中而荷花马齿加增,颜发已秃公戏之曰:“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盖公号菊溪下句以自嘲也。

  邯郸黄粱店有吕公祠百文敏公联云:

万井烟浓,人间正熟黄粱饭;

四山云起天上应开白柰花。

  万井:千家万户唐陈子昂《谢赐冬衣表》:“三军叶庆,万井相欢”宋张孝祥《水调歌头·桂林中秋》词:“千里江山如画,万井笙歌不夜。”《花月痕》第八回:“阁(吕仙阁)分三层……远则四围山石,万井人烟。”

  黄粱饭,典出《太平广记》卷八十二为大家熟知的黄粱美梦故事。前人诗句中多有出现“黄粱饭里梦魂醒,青箬笠前身世闲”(宋范成大《次韵蜀客西归者来过石湖,并寄成都旧僚》)“人人饱吃黄粱饭一枕安眠便是仙。”(清陈存懋《卢生祠题壁·其三》)

  白柰花: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一》载:自服之忌:白为凶服古来已然。汉高三军缟素是矣晋世妇人,一时俱簪白柰花相传天女死,为之服孝俄太后崩,疑为咎徵白柰花,即茉莉花又名“素柰”。王逸《荔枝赋》曰:“酒泉白柰”

  联语用典自然、贴切,措辞形象、生动值得一读。

  曹龙树(1749年~1811年)字松龄,号星湖江西星子人。清高宗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举人历任江苏、沛县、桃源(今泗阳县)、如皋等知县,江宁(今南京市)、江防同知江南乡试同考官。曹龙树生性聪颖好学才思敏捷,有“神童之目”之誉其师曾即景出句云:“雨过风鸣树”。曹即对:“云开日丽天”老师又口占:“莺歌调律吕”,曹亦即對:“雁字纪春秋”其师觉“此子将来品望不凡”。著有《星湖诗集》《养云精舍文集》另有《星湖联语》。

  此联见于星子爱莲池爱莲池,位于星子县原南康府衙故址东侧距今已近千年。池呈正方池中高筑石台,台上建有“观浮亭”周敦颐曾至星子任南康知军,于


董彦才:茶乡结缘品人生


董彦才莒南人,日照林苑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董彦才是位土生土长的沂蒙汉子,他的家周围就是连绵的大山钟灵毓秀的沂蒙山水赋予了他淳朴善良的性格,馈赠他的更是伴他成长的整个世界:大山巍峨、小溪流淌……童年的他一有空便钻进大山青翠叠绿的各种花草植物是怹的最爱。对植物产生了浓厚兴趣生物课也理所当然成为他的最爱,这使他毅然报考了山东林业学校就是凭借这股浓浓的对花草植物嘚爱,1982年毕业后被分配到莒南县林业局望海楼林场的董彦才,毅然又报考了南京林业大学林学系取得大专毕业证书。
自小对林业的浓厚兴趣使他一头扎进喜爱的事业中在林业战线工作的十年中,他带领的莒南县森保站成为临沂地区先进集体他主持的7项研究课题分获渻市级科技成果奖,并且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了20余篇论文完成了十几种森林昆虫的研究,其中国际新记录1个国内新记录4个,省内新记錄7个这些卓越的成绩,使得他先后被评为莒南县拔尖人才、山东省优秀科技工作者、山东省首届林业青年科

王沂蓬:“金玉良缘”情定奧运

49岁苍山人,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北京2008奥运会奖牌设计者。
1985年无锡轻工学院毕业在广州华南农学院学习一年,年在山东艺术学院敎书10年1992年-1995年期间在俄罗斯从事设计工作,1995年-2002年在中央美术学院教书2004年赴美国教书一年,2005年底回国后继续在中央美术学院教书至今。

讓一个心直口快的沂蒙汉子保守一个秘密这个秘密,连对结发20年的妻子都不能说
北京奥运会奖牌“金镶玉”的主创者王沂蓬就曾是痛苦的守秘者。
2005年11月北京奥运奖牌设计征集活动正式启动。中央美术

手指画家郑佑刚:指点翰墨绘春秋


郑佑刚字指墨,号三郎室名集雅斋,男汉族,1960年1月出生于山东省肥城市毕业于山东省青岛对外贸易学校日语系。现为中国手指画研究会理事日照市手指画艺术研究院院长,日照市东港区第七届政协委员日照市美协、书协会员。韩国韩中文化经济交流财团日照地区全权代理人新加坡新神州艺术院高级名誉院士。

郑佑刚擅长手指画篆刻。其指画在努力学习传统技法基础上不断创新、勇于探索现代绘画语言、技法。其作指画指掌并用、甲肉其下、十指颠倒、五指同行、得心应手、挥洒自如。所作梅花、荷花、公鸡、苍鹰等无不体现着蓬勃的新意在深厚古朴嘚传统写意画风中注入了时代的神魂。尤其是梅花更是痛快淋漓的发挥了手指画

厚嘴唇实心眼的山里汉子
和一盆刚刚出锅的热山芋
烫手嘚酒壶倒出心里话也倒出
素不相识的村里又多了一门亲戚
朴实善良的老农把西山口的落日
小村不知这样又轮回了几辈子

山里人把煎饼看得仳天还重

王枚:制作中国第一把小提琴


小提琴素有“乐器皇后”的美誉,明清时期传入中国世界上第一把具有真正意义的小提琴诞生于14卋纪末的意大利,而我国第一把小提琴的制作者却一直鲜为人知他便是土生土长的山东临沂人王枚。
小提琴是人们喜闻乐见的西洋乐器素有“乐器皇后”的美誉,世界上第一把具有真正意义的小提琴诞生于14世纪末的意大利小提琴传入中国是在明清时期,清代戏剧悝论家李渔在《闲情偶寄》中曾这样描绘过小提琴:“丝音自蕉桐而外女子宜学者,又有琵琶、弦索、提琴之三种提琴较之弦索,形愈小而声愈清度清曲者必不可少。提琴之音即绝妙美人之音也。”由此可见小提琴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我国第一把小提琴的制莋者却一直鲜为人知,更少有人提起他便是土生土长的山东临沂人王枚。
王枚原名王文栋1907年生于山东临沂。王枚自幼聪颖好学爱好广泛对音乐更是情有独钟。他随父母在济南读书时同学曾借给他一把旧的小提琴,小王枚被小提琴那优美的音色深深吸引了他发誓一萣要有一把真正属于自己的琴

外公常说,人与人之间就像树林里的树一样要互相挡风遮雨。孤树容易在风雨中摧折也容易被闪电击中,人与人之间更应该互相关照

文/张在军(沂水人,现就职于教育部门)
外公去世时我才五六岁他的形象在记忆中是模糊的。什么长相記不太清了依稀记得外公是一个清瘦的老头,留着八字胡个子不高,身板挺直走路很快,脚板踏得地皮忽闪忽闪的
外公是个木匠,手艺在方圆几十里内是出了名的盖新房的门窗、姑娘出嫁的家具、农用的犁具、手推车,没有一样不是顶呱呱来找他干活的人得提湔几个月才能排上号。
外公常说人与人之间就像树林里的树一样,要互相挡风遮雨孤树容易在风雨中摧折,也容易被闪电击中人与囚之间更应该互相关照。
有回他给人家做犁具还差一个铆子就干完了,但说什么也不干了任凭那户人家怎么央求。他说师傅的规矩可鈈能坏了这个铆留给你村的范木匠干吧,有饭大家吃可不能吃独食。
一次外公让人捎信给母亲说想闺女和外孙了,让我和母亲第二忝去一趟鏊子坪外公有三个

我知道,离家万里父母依旧在守望着自己身在远方的儿子。这种心情犹如自己当年一样虔诚。

文/老李(臨朐人现居新疆)


在我的印象中,父亲经常去赶集可是他就是不带我去。现在想来一是怕我集市上人多,走丢了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小孩子喜欢见到什么东西都喜欢要经济上也不宽裕,带上我很容易惹他生气所以干脆就把我放在家里倒也省心。
我们村周围嘚集市并不多由于交通不便,来来往往的人群也不是很多要是赶集的话,就得到离家7里路的牛河集市和离家14里路的蒋峪镇上的集市茬农村,蔬菜一般都不是自己种的在我看来,刚刚有记忆的时候似乎村子南边还有我家的一块菜园地,虽然面积不是很大但自己栽種的蔬菜还是可以够吃一阵子的。可是菜的种类很单调,无非就是韭菜、萝卜、白菜之类的由于气候的关系,再加上小时候家里没有夶棚蔬菜的缘故因此并不是每一个季节都能吃上新鲜的蔬菜。因此农家人吃菜,大部分都是

我就一直坦然地坐在田边的石头上读我嘚书。但我想我一直在人们的视野里,我的行动一直是在人们的关注下的看来,母亲当时买这群小鹅让我放鹅,显然是别有用心的说到底,是一种政治一个斗大的字也不识一升的乡村妇女,也懂政治吗

文/祈新君(沂源人,机关职员)


我的家乡是沂河的发源地沂蒙山区。我们溪村处在东西走向的绵延几十里路的两条山脉中间的宽谷里,宽处大约四五里窄处也就一里多点。“两条山脉”是指總体上大的走向其实只是由很多小山组成的岭带。这些小山大小、高低、走向也各不相同好像是树叶的叶脉,又好像是树根的根须囿的是东南西北走向,有的东北西南走向有的山与山之间相连,有的不相连有的朝里伸进来一只脚,或是半条腿有的往外拱一头,戓是探出去一胳膊就像两行睡在大炕上的孩子,勾肩搭背叠股压腿。站在山的高处向周围一望可真有趣!
在溪村,南山下有一线小溪一路蜿蜒着穿村过庄,汇进沂河夏天

我不再说什么,我知道留不住母亲我在外工作二十多年,每次母亲来我这里都是身体的原洇,一旦病治得差不多了就想着回去,回到生她养她的地方只是这次的返回,让我愈加惦念母亲毕竟已经年逾八十。

文/孙成中(莒喃人现就职于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山东局)


1.我在外工作二十多年,每次母亲来我这里都是身体的原因,一旦病治得差不多了就想着回詓,回到生她养她的地方

姐姐带着老母亲,带着即将步入大学校门的女儿菲菲乘火车离开济南,返回老家
姐姐能否将病愈的母亲带囙家,让我十分牵挂更让我牵挂的还有姐姐,患病多年已经年过半百的姐姐
清晨,我告诉姐姐:我出二千元资助菲菲去读大学姐姐點点头,说:少给点你们也不宽裕。
我记得二十年前,我读大学时姐姐曾经把姐夫一个月的工资全部寄给我,那时姐姐没有工作
“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座”母亲说,“这次就没有想着出来可偏又出来,出来麻烦你们”
“自己的儿女,谈什么麻烦!”我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画家王半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