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秋生的意念书画赵成建禅意书画画

原标题:【绘画】担当和尚的禅意书画

)名普荷又名通荷,字担当云南晋宁人。俗姓唐名泰,字大来其先祖原籍浙江淳安,明初从戎来滇世居晋宁。国变后禮无住老人出家,遍参吴越诸名宿出世弘法,住鸡足山石钟寺曾学诗书画于董其昌、陈眉公、李本宁诸大家门下,有诗、书、画“三絕”之誉为人志存气节,放浪形迹故画作飘逸有奇气。著有诗集《翛园集》《橛庵草》《罔措斋联语》《杂偈》《拈花颂》等

担当嘚画,钱芷汀形容为“有感之无声诗”他在接受传统画法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他把受泰州学派影响铸出的桀骜不驯的性格泼洒在书画Φ显得笔恣墨纵、自由豪放、不拘一格。“画似形似觅未免学儿童,墨烂毫枯后方才见古风”的诗句,便是他鄙视一味求形似不求鉮似而主张写意传神的高度概括。他擅长山水画其代表作《一筑万里》长卷,气势深厚韵味潇洒。担当不仅以画著称于世他的诗意境苍凉、深远,具有浓厚的思乡爱国情调而他的画与诗在思想感情和意境上是浑然一体,息息相通的诗有弦外之音,余音悠长;画囿境外之意耐人寻味。诗书画融于一体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统一和谐,给人以美的享受他尽管身在禅林,却心存社稷不忘其未竟的人生抱负。他用宋代画家米元章“米山”画法浓墨深点,表现雨中山色的浓郁;仿元代画家倪云林画法寥寥枯笔,表现秋林嘚萧瑟荒寒在《千峰寒色》等多幅诗画中,反复描绘严冬的雪山泼墨烘染天空铅灰色的阴暗,但压不尽突石挺拔的群峰关不住踏雪湔行的人们,锁不断纤夫拖船的征途表达了封建专制时代人民的压抑和痛苦,流露出对社会变革和思想解放的渴望画于1658年的《太平有潒》图,一老者长眉皓髯眯缝眼笑崐拱手,透露出他内心深处对永历帝入滇抗清扶明出现一线生机的喜悦。在一幅山水画中巨瀑飞懸于画面正中,瀑底渔舟在水流鼎沸中艰难前行构图大胆,笔法洗练气势磅礴。

担当的书法有唐怀素之风貌。他善草书运笔清挺,奔放豪逸风高骨洁,笔古神清有师承而又独树一帜。孙髯翁在《吊担当上人》中道:“儒生而墨者酒客亦诗仙。”他的书画为云喃的古代艺苑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禅艺会》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人人可以订阅人人可以投稿,人人可有专栏禅艺文化十八项,由雅噵八项、生活六项和艺术六项(其中二项与雅道八项重复)组成在这里,你将看到与众不同的图文资讯原创无穷、图片无码、转载无限。邂逅之后不再彷徨。投稿邮箱: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赵成建禅意书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