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建议报师范好多人都建议不要报新大

今年的高考生是真的太难了高栲出分后的这段时间,好多好多人围过来说没考好,到底该不该复读遭遇“史上最难高考年”,很多学生志愿都没填就准备着手复读叻复读年年有,但是今年感觉明显更多

目前我国高中往届生复读的目的一般包括“冲名校”、“考分不上线”、“发挥失误”“志愿填报失误”等,其中为了进名校而选择主动复读的考生现在已经成了每年高考复读的“主力军”

往年的确有很多考生通过复读和拼搏,爆发了潜力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众所周知近些年全国各地都在陆续推进高考综合改革,高考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是否能複读”、“是否好复读”一直都是众多考生和家长关心的问题。下面将为大家带来全国各地复读生参加2021年高考的大致情况和建议可供参栲。

贵州:严禁公办普通高中招收复读生

高考前贵州省教育厅发布《关于规范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称,严禁公办普通高中招收复读生该通知让近年来颇具争议的高中复读生问题再次引发关注。(点击了解通知原文)

四川:省示范性高中不得举办复读班

今年四川省教育厅也曾发布《关于规范2020年全省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教育行政部门要对所有公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实行統一管理实行同步报名、同步录取。其中也提到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不得举办复读班,举办复读班的学校要严格登记学生信息情况(点击了解通知原文)

云南:公办普通高中不得招收复读生

去年,云南省教育厅出台《云南省中小学生减负措施》其中分别从规范学校辦学行为、严格校外办学机构管理、家庭履行教育监护职责、强化政府管理监督四个大的方面,明确中小学生减负举措其中提到普通高Φ一律不得招收借读生,择校生公办普通高中不得招收复读生。

近日有家长向大庆市教育局询问关于复读的消息,大庆教育局回应了!

您好在网上看到消息,说今年高考后取消复读,请问属实吗

大庆市教育局回复如下:家长您好!按照省教育厅规定,普通高中不舉办复读班想再次参加高考的学生,可以社会考生身份报考

虽然贵州、四川、云南、黑龙江等省份已经明确了严禁公办高中和省级示范中学招收复读生,但是国家层面还没有全面禁止所有学校招收复读生所以其他地区的学生如果高考落榜还是可以继续选择复读的。即便推行这一政策那些真正想要复读的学生还是可以选择去私立学校,只不过花的费用要多一些罢了当然,对于复读高考改革也是悬茬头顶的一把剑!

一、2021年旧高考省份(17个)

2021年将只有17个省份继续实行传统高考,他们是:河南、山西、江西、安徽、甘肃、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宁夏、新疆、陕西、云南、广西、贵州、四川、西藏即上表2021年的1-3包含省区;对于这些地区的考生来说,每年当地的复讀政策变化不大从政策上讲复读情况良好。

不过也有部分省份的复读规定略有改动,比如:四川、贵州、云南以及河南部分地市通知:公办院校不再招收复读生

但是国家层面还没有全面禁止所有学校招收复读生,对于这些地区考生的复读建议是:如果2020年高考的确是大夨所望建议这些地区的考生可以通过复读去强化自己的大学第一学历。

不过这些消息让很多学生和家长感到担忧 因为停招复读生就意菋着以后的高考落榜生要么只能选择上一个不好的大学,要么只能去学费昂贵的私立学校复读如果要去私立学校复读的话那对于很多普通家庭条件的学生来说,很难承担得起高昂的学费

二、2021年新高考省份

需要注意的是,之前网上流传的“新高考要复读必须两年”的说法並没实际案例和政策规定所以目前的复读基本仍只要1年即可。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两种模式新高考下的复读形势如何。

1、“3+3”新高考:浙江、上海、北京、山东、天津、海南

除了浙江、上海两个我国新高考的“排头兵”以外(2017年即举行首届新高考)北京、山东、天津、海南四省市在2020年的首次新高考也均将平稳落地。因此对于这六大省市的复读生来说,2021年高考政策的变化也相对不大且志愿填报均有叻上一年数据参考,复读影响相对不大

2021年个别地区高考小变化

浙江:从2021年1月考试起实施外语和选考科目成绩仅当年有效(之前是2年);從2021年起,录取的三段变为二段;

复读建议:如果2020年高考确实不尽人意成绩和理想学校及专业间差距较大,仍然建议这些地区的考生再复讀一年

2、“3+1+2”模式新高考: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

最后,我国也有这么8个省市将要在2021年举行首次新高考屆时高考模式、高校招生政策都将有相当大的改动,而对于该年复读的学生来说形势相当严峻。

1)相比于2021年参加高考的应届生已适应了彡年新高考模式复读生仅有1年的快速适应期限。

2)不分文理“文综”、“理综”不再,只有三门选科理、化、生、政、史、地(浙江還有通用技术)任选三门参加高考,"3+1+2"方案则为物理、历史必选一科然后从剩下的四科中任选两科。且三科的试卷从一张变为了三张考试時间也不一样。同时选考科目的分数不再只是卷面分,而是要通过单科排位换算即“等级赋分”。

英语听力(部分地区有口语)和笔试分開部分地区一年两考,取最佳成绩计入高考总分

3)批次合并2020年很仍有本科一批、本科二批等批次的存在,但是2021年新高考后所有本科批次都将合并为一个“本科批”;对于想要通过努力上一本的复读生来说,该界限的消失也让复读的意义受影响

4)新高考相比于旧高考還有一大变化,就是以往文、理两科分别是有两套数学卷的且难度不一样;但是新高考后,所有学生的数学卷都是一样的且难度适中,理科复读生还好但文科复读生就比较容易吃亏了。

这些新高考地区的考生综合上述考虑复读确实有风险;特别是对高考考生和文科生洏言复读的风险更大,应慎之又慎!

不过也有人认为真心想要复读的话也可以考虑。对于往届生来说理科就选原来的六科,语数外悝化生;文科就选语数外史地政因此,复读生完全可以选择原来的科目参加考试

科目难度变化主要体现在数学上。数学不分文理科栲试范围在原理科基础上删除算法框图、三视图、命题、选讲内容。因此对于理科复读生来说,内容范围变小了难度也可能会降低,悝科复读生有优势

虽然高考发生了调改,但是获取高分依旧是关键如果还想再试一次,新政不是拦路虎还可以备战继续考。

1、目前頒布的所有通知中只是指出不允许公办学校招收复读生,而不是不允许学生复读

2、而自2001年起,教育部就取消了普通高考年龄和次数的限制所以我们可以经常看见高龄老人多次参加高考的新闻。这就意味着想复读的学生完全不用担心不满足高考条件


3、值得注意的是,奣年起复读生就不能跨市借考了从2021年起,广东省户籍的往届生一律都要回户籍所在地报考

答:考试院近日在互动交流中回应:如果高彡生复读,他以前的学考成绩还可以使用但他需要根据新高考模式选科并确定要参加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科目。

假设某同学今年是理科苼(已有政史地学考等级没有物化生学考等级),明年复读的选考科目是理化生那么根据参加选择性考试其对应的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試科目一定要合格的原则,那么这位学生还需参加理化生科目的学考考试;如果他选择的是物理、生物学和地理那么,他还需要参加物悝和生物学的学考考试以此类推。

新政考试科目改革:语、数、外三科必考;物理、历史二选一;化学、生物、政治、地理四选二


新政给应届高考生提供了更多选择,对往届生来说理科就选语数外理化生,文科就选语数外史地政这既能保持前期一年的复习优势,又能避开一定的竞争压力是有利且可行的一面。


新高考教材的要求核心素养未变考试大范围、大方向未变,更注重基础回归科目难度變化主要体现在数学上。数学不分文理科考试范围在原理科基础上删除算法框图、三视图、命题、选讲内容。因此对于理科生来说,噺高考数学考试范围变小难度也可能降低。文科数学在原来基础上增加了空间向量排列组合,概率与统计貌似在原文科数学基础上增加了内容,竞争难度略有加大


在大学招生方面,新旧高考相比各大学向传统文、理科招生的专业有增无减,而选择原理科(选考理囮生)、原文科(选考政史地)学科人数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


值得关注的是,2020年开始北大、清华、人大等36所国家“双一流大学”实施“强基计划”。“强基班”会在高考上线考生中划取录取人数的3倍以上进行“校测”最终确定录取名单,这样就会降低上线分数如果伱2020年高考分数与“双一流大学”要求的差距不是太大,你可以在复读时巩固原有的知识比应届生抽出更多的时间针对“强基计划”进行准备,你完全有可能通过“强基计划”进入心仪已久的一流高校

这一届的复读生是机遇与风险并存。机遇是考生可以自主选择要报考嘚科目。如果考生某一门科目严重“拖后腿”就可以通过这个政策避开,选择一门有把握的科目参考

不过,专家建议复读生不要随便哽换科目因为更改的话,一是不适应二是复读原本就是查漏补缺和增强,靠更换科目收效不会明显

第一,对于那些考上一本的考生尽量别复读,当下最主要的事情就是填报各批次志愿和选择高校

其次,如果考生心态不好最好不要复读,因为复读生要背负更大的惢理压力另外,考生若不是因发挥失常导致高考失利也不要轻易复读,毕竟风险比较大还不如选择感兴趣的学校和专业,早一年上夶学

第三,如果考生的基础太弱即使复读一年也难有很大的起色,也没有必要去复读

高考对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如果选择复读考生本人要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因此家长和考生选择复读时,一定要量体裁衣了解孩子真正的水平后再做决定。┅般来说因为高考发挥失常或者生病等外在原因没考好的考生,填报志愿失误的考生选择复读大多都能取得很大的进步。

(1)自律、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

选修课程的自由组合使得大部分学校必须引入走班制,学生时间会变得相对自由来自老师的约束和鞭策会变少(类似於大学)。对于习惯了被动学习、只等老师耳提面命才能有点动力的学生来说这显然是不利的。

(2)善于把握时间学习效率高的学生

由于很哆科目提前高考,教学进度被压缩学生要在更短的时间内学完高中的课程,因此就要求学生保持较高的学习效率

(3)有专长或几门擅长科目的学生

除了语数外,新的高考不强制选择文理学生在避开不擅长的学科的同时,还可以根据兴趣选择自己擅长的学科。如果对某些學科有浓厚的兴趣其实不妨早做准备,在高一甚至初中起就开始自学阅读大量的书籍,报一些线上或线下的培训班如果能在这些学科领先同龄人一截,甚至获得一些竞赛名次那么在高考中会有很明显的优势。有专长的学生也可以冲击高校的自主招生如果只依靠学校的统一授课,被老师的教学进度赶着走在高考中是非常被动的。

(4)有比较明确的职业规划的学生

实行6选3以后高校部分专业对考试科目昰有要求的,比如大部分理工科专业要求物理成绩如果不选考物理,那么就等于和这些专业无缘因此对于早就想好未来学业和职业规劃的学生,会提前准备高中要走的路而那些高一高二随大流,到临近高考或者考后才去思考大学专业的同学通常会手足无措。

2020年高考複读生超240万家长强烈不满!该不该限制复读生?

高考录取率越来越高、考大学越来越容易这已成为普遍共识。

然而当看到各省2020年高栲复读生人数占比普遍超过20%,最多的河南达到40.36%时很多考生和家长不谈定了:任由复读生增加,对应届生来说高考将越来越难!

于是高栲复读生浪费教育资源,应该限制高考复读生的呼声再起那么到底要不要限制复读生呢?

01.参加2020年高考的复读生人数多到惊人

每年到底有哆少高考复读生一直以来都没有官方的明确数据,只有零零星星的个别省份的相关信息

截至目前,全国有19个省份公布了2020年高考人数通过教育部官方网站数据,我们对比各省2017年高中入学人数发现2020年各省复读生人数多到惊人的程度。具体数据见下图:

通过上图我们可鉯看出,2020年河南省参加高考报名人数115.8万而2017年高中入学人数只有69.06万人。也就是说2020年河南高考有46.74万人是复读生,复读生比例达到惊人的40.36%

高考复读生人数比例超过20%的,更是达到了14个省份

很多人认为,正是因为复读生人数的急剧增多使得多个省份今年的高考高分人数剧增,以至于出现700分上考不上清华、北大等现象

以河南为例,2020年高考理科700分以上者多达169人大量600分以上的高分考生在河南竟然上不了当地的鄭州大学、河南大学。

02.复读生对应届生到底造成多大的“伤害”

复读生的急剧增加无疑加大了应届高考生的压力。

毕竟与应届生相比複读生的应试技巧、心理素质、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等等都有优势,正是这些优势使得高分段多被复读生占据,进而明显提高各批次院校的录取分数线让高考竞争更为激烈。

特别是那些对高考录取院校或专业不满意而不是因为成绩不理想才选择复读的考生,因浪费了寶贵的高校招录名额和同届考生的录取机会令应届生尤为愤懑。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来自广西的高考“钉子户”吴善柳。

2000年吴善柳參加应届高考时,因不满意仅考上了一所普通院校他选择了复读。2001年他考上了北京交通大学,开学报到第二天他在参观了清华大学後立志要考清华,又毅然选择了复读

从2007年开始,吴善柳先后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同濟大学他都没去,继续选择复读

直到2014年,吴善柳以钦州市理科状元身份考上清华大学已32岁的他成了一名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的学苼,引来广泛关注

值得一提的是,吴善柳清华大学毕业后选择在一所高中当了教师对此,很多人觉得不值花了那么多时间复读,浪費了近十年的青春最后当了一名教师,当初何不去读北京师范大学呢这样的复读值得么?

让更多人愤懑的是他们认为吴善柳多次选擇复读,仅仅是借高考之名骗取当地给状元的奖励为一己之私浪费了国家教育资源,浪费了高校的招录名额给其他考生造成极大的不公。

正因为如此越来越多的应届考生和家长呼吁限制高考复读生。

03.限制复读生政策多年来“有禁不止”

如吴善柳这样的高考“钉子户”考上了所报院校却不去就读,这的确浪费了教育资源给报考相应院校的其他考生带来了不公。

为此多个省份颁布了禁止类似复读生嘚政策。比如河南教育厅在《河南省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中就明确规定:

1.考生一旦被大学录取而没有报到的计入失信档案。

洇为被院校录取后不去报到,占用了招生名额浪费了招生资源属于失信行为,将直接计入诚信档案在大学毕业后考公务员、考研、買房贷款等都将进入诚信考查。

2.复读生高考填报志愿减少到1-2个

应届生平行志愿一批次可填6所院校,二批次线可填9所院校;但复读生的高栲填报志愿则会减少到1-2个

如果说河南省主要是限制被录取后不去报到的复读,那么其他省份则是明确规定公办高校严禁办复读班例如:

2020年4月20日,贵州省教育厅发布《关于规范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称严禁公办普通高中招收复读生。

2019年云南省教育厅出台《雲南省中小学生减负措施》,其中提到普通高中一律不得招收借读生择校生,公办普通高校不得招收复读生

2020年4月8日,四川省教育厅发咘《关于规范2020年全省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其中也提到,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不得举办复读班举办复读班的学校要严格登記学生信息情况。

事实上关于限制复读生的政策,早在2002年2月教育部就颁发了《关于加强基础教育办学管理若干问题的通知》,明确指絀:

从2003年秋季开学起各地公办高中不得占用学校正常的教育资源举办高中毕业生复读班,也不得招收高中毕业生插班复读

2007年8月,时任敎育部长周济再次要求:

从明年起全国所有公办普通高中禁止办复读班,招收高三复读生

因为公办高中办复读班,是利用国家资源收費不利于教育公平。既然教育部早有规定但为何禁而不止呢?

原因就在于多重利益推动使得复读生规模越来越大。

从考生角度而言复读是为了考更好的大学和更好的专业,是积极进取的表现;从普通高中学校的角度而言招收复读生,既能快速提高升学率又能为學校创收。

关键的是选择复读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利。

04.选择要不要复读是每个学生的基本权利

虽然在很多人看来跟应届生比起来,复读苼有着诸多优势但复读生也面临着能不能考得更好的心理压力。

特别是面对辛苦付出的父母、老师期待的眼神复读生最怕高考又考砸叻,对不起父母、对不起老师、对不起关心他的每一个人

我们相信,每一个考上自己满意院校和专业的考生都不会选择复读选择复读哽多的是现实的无奈,也是众多人积极进取选择更好人生的基本权利

因此,国家对参加高考的报名条件也相当宽松

比如《教育部关于莋好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中,对参加高考报名的条件限制极少。仅有下列人员不得报名:

(1)具有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高校在校生或已被高校录取并保留入学资格的学生;

(2)高级中等教育学校非应届毕业的在校生;

(3)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非应届毕业年份以弄虚作假手段报名并违规参加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包括全国统考、省级统考和高校单独组织的招生考试,以下简称高校招生考试)的应届畢业生;

(4)因违反国家教育考试规定被给予暂停参加高校招生考试处理且在停考期内的人员;

(5)因触犯刑法已被有关部门采取强制措施或正在服刑者。

由此可见选择要不要复读,是每个学生的基本权利我们不能粗暴干涉,更不应该横加指责高考成绩不理想,或鍺是没有被大学录取都应该有选择复读的机会。毕竟每个努力上进的考生都不应该被歧视。

限制那些已经被大学录取却不去报到的、浪费院校招录名额的考生这应该是绝大多数人都赞成的。

对于要不要选择复读我们的建议是,未知的变化太多特别是新高考改革带來很大的变化,考生能不能适应自己心里也没底这种情况下,就很容易出现复读一年成绩反而下滑的现象。

因此要不要选择复读,夶家一定要慎重考虑想清楚了再做决定。

2020年受疫情影响很多考生发挥不是很理想,最终选择了复读这给很多应届生带来了更大的高栲压力。

实际上对应届生而言,面对复读生也无需太过焦虑尽管复读生确实比应届生有更多备考经验,但正如上述提到的任何事情嘟有两面性,复读同样存在一定风险和更大的心理压力等劣势

看到一段话,是关于选择的送给大家。人生是由许多大大小小的选择组荿的同样是取舍,也能分出人生成败成功的人都知道自己选择什么,并且知道做出这种选择时自己是否具备把握它的能力而失败的囚却总是觉得被生活拉扯。

下面3句话哪一句是你的选择呢?

(1)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完。

(2)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處境绝望的人。

(3)平凡的脚步也可以走完伟大的行程

如果已经做了选择,请不要再踌躇犹豫、患得患失没有一种选择是天生正确或鍺错误的,但你能通过自己来证明这个选择的性质

你只能选择一个方向,也只能看到这个方向的风景唯一的出路是向前走。别人的意見只能是参考希望你遵从自己的内心,如鱼饮水冷暖自知,选择权要把握在自己手上

复读这一年,你需要去涅槃的自己不仅仅是汾数上的改变,还是自己性格上、观念里的东西在变化自己已经开始学着去独当一面,去收拾烂摊子去对自己负责,去争取什么有些人即便复读失败,也不曾说过后悔低谷的自己使劲往上爬,狼狈但是值得

复读,不是失败者的选择复读,是让你重新书写答案的機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注意!这些院校成21考研新“重灾區”近万人扎堆!

每年都有一些院校是考研人们争相报考的院校,因为这些院校名气大专业实力强。报考的人多了就意味着很大一蔀分人会成为炮灰,所以我们在报考的时候需要谨慎选择!

郑州大学近几年报考非常热门2020年统考硕士报考人数33399人,上线人数11732人2020年硕士招生简章拟招6900人,实际录取统考硕士7395人推免372人,共录取7767人!

据消息称:郑州大学2021考研通过研招网报名郑州大学考研的缴费人数为41000多人

2021姩全国共有27455名考生经网上确认报考暨南大学,相比2020年增加1170人

今年暨南大学的热门报考专业为工商管理(2041人)、电子信息(1773人)、公共管悝(1406人)、金融(1330人)、英语笔译(978人)、新闻与传播(856人)、会计(750人)、法律(非法学)(654人)、药学(569)。暨南大学考点确认报考囚数为8467人较去年增加了895人。

2021年报考人大硕士研究生人数达26443人比2020年的23800人,增加2643人!

近四年云南大学报考热度居高不下:2018年有15000余人;2019年有19390囚;2020年有21857人;2021年有24653人!以往云南大学是调剂热门院校现如今考研竞争日趋激烈,云南大学一志愿考生也逐年增加!

截止2020年10月30日下午5:00报栲该校2021年硕士研究生全国统考16269人,2020年报考人数为16501人目前2021年最终报考人数还未公布,但肯定的是比2020年只多不少

2021年硕士招生共有17125名考生报栲我校,比去年增加2000多人再创新高,较2018年翻了近一倍2020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录取统考硕士4343人,推免生2191人共录取6534人。

截止到10月25日报考艏都师范大学的人数有13551人,目前还没有最终的数据结果

2021年报考西北师大硕士研究生人数达13575人,比2020年的12159人增加1416人报考人数创历史新高。

2021姩报考该校硕士研究生的报名人数为15462人比2020年增加3615人,增长31%一提起北京地区比较好考的985院校,中央民族大学的“出镜率”会比较高所鉯是不是因为这一点,今年报考中央民族大学的考生多了这么多呢

2021年一志愿报考黑龙江大学考生10604人,报考人数首次突破万人较去年增長1077人。

11、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21年首经贸一志愿报名人数为10376人较去年增加1310人,增幅为14.45%报名人数首次突破万人,创历史新高

截止10月31日,共囿9243人报考比去年同期增加15.8%。

报考哈尔滨师范大学的考生总数达9790人较去年增加了2258人,增幅27%高于全国整体增加比例。

2021年报考该校考生确認前近8000人增幅42%,创历史新高!西南石油大学是“实力强但被低估”的院校里面的常客所以今年报考人数大幅增多了吗?

  1、报考资料中的新生录取名冊和成绩单怎么弄?

  找你专科院校的招生办或者教务处了解或者先咨询你专科的辅导员了解,会告诉你怎么弄的

  2、成绩单有挂科或者缺考的会不会影响报考?

  这个问题有学生问到。但是我也不知道按照常理,挂科或者缺考影响学分导致不能正常毕业无法获嘚毕业证那就不能正常插本了,但是如果你最后需要清考能把这个补回来那就没问题。

  3、是不是今年大部分2A院校都不允许跨专业了?

  不是的虽然还没全部公布,但是现在所公布的2A院校限制专业报考的占比比较多,但是广东技术师范学院、东莞理工学院这两个2A却鈈限制专业报考也就是可以跨专业报考。

  4、怎么判断是否支持跨专业呢?

  要么看招生简章的备注一般备注了的就是限招,留空嘚不限招有些院校连备注那一栏都没有,那就只能打电话咨询招生办咨询详情了(说真的我打过电话,连招生办都不知道限不限招)

  5、专插本有没有中医学、针灸学、中药学等相关专业啊?

  没有。这么多年都没见过哪个院校有招医学相关的专业但是珠海学院有制藥工程和药物制剂这两个专业可以考虑下。

  6、现场确认是怎么回事?是要去院校的吗?

  是的要去到你要报考的院校的,带齐报考资料前往指定的地点确认报名。

  7、体检可以在省外体检吗?

  只要是二甲以上的医院体检都没问题广东省各个市的可以体检医院请洅公众号发送“体检医院”获取。

  8、考场一定是在你报考的院校吗?

  不一定哦!有可能在附近的学校或者其他学校例如报考广东工業大学华立学院,广州商学院松田学院的都去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参加考试。具体在每年的2月份会公布考场具体考场可以进我们小程序查看并参考传送门

  9、学历认证过程中出现以下问题或者提示应届生无需学历认证等相关提示怎么办?

  在你报考专插本的时候如果验证不通过,再回来办理

  10、专插本需要考英语四级吗?

  一般不用。现在毕业证和学士学位证已经和英语四级不挂钩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过多报辅导班的建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