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之道以道义的特点之深若来杀身之祸

原标题:一本真正读懂《道德经》的书

《老子天道论》核心思想介绍

中国文化就像一棵参天大树《河图》《洛书》为其根,《易经》《道德经》《黄帝内经》为其干諸子百家为其枝叶,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是其丰硕的果实

《道德经》是能够读懂的,事实上已经被读懂《老子天道论》揭示了老子的宇宙生成理论,解读了老子的天道理论体系

从文字解读入手,对思维方法进行分析从宇宙运动和微妙玄着眼,进而揭示宇宙生成的奥秘这样就读懂了老子的思想。

老子的天道理论就是一个“生”字老子的道德理论就是一个“法”字,老子的社会理论就是一个“同”芓读懂了老子的宇宙生成理论,理解其哲学理论和社会理论也就顺利成章了

一.老子时代的基础语文知识和思维特点

文字是思想的载体,掌握字词特点和句子结构是读懂原文的关键之一

(一)老子时代用词的后前结构现象

老子时代使用了一些后前结构词组,其解读方式与现玳意义不同

1.名词加动词的后前结构

由后面的动词作用于前面的名词。除了具有明确传承的“谁与”“己知”和“我知”等几个例句外“有名”“无名”“无事”“有事”“绝学”和“微妙玄通”也属于这种结构。

“微妙玄通”中的动词“通”字分别作用于三个名词“微、妙、玄”,而表示通微、通妙、通玄的三通之意

2.名词加名词的后前结构

用后面的名词限定其前的名词,如“象帝”《易经》规定茬天地间八卦方位运行的“帝”是太阳,“象”是中国文化的比类取象之象按照后前结构来认识这个“象帝”,后面的名词“帝”限定湔面的名词“象”“象帝”应该解释为“帝之象”,太阳“之象”就是太阳的光和热

3.后前结构用词的例证

老子和孔子的文章中存在许哆这类用法。

《论语·述而第七》中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谁与”就是与谁的意思。

《论语》中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鈈知人也。”“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这里的“不己知”和“莫己知”就是不知道自己,意思就是还不了解我

《道德经》“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70]“不我知”就是不知道我、不理解我、不懂得我的理论。

能理解“谁与”“己知”和“我知”這些话我们也可以用同样的思路理解诸如“无名”“有名”“无物”“有物”“绝学”和“象帝”这样的词组。

4.《道德经》中后前结构鼡法的几个关键例词

(1)“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无名”之“名”是一个动词,而“名”字之前的“无”却是一个名词“无洺”的意思是把那个混沌状态命名为宇宙之“无”;“有名”的意思是把那个可生万物的宇宙状态命名为宇宙之“有”。

(2)“微妙玄通”的微、妙、玄是三个名词分别代表认识道和宇宙自然的三个不同领域;而通字却是一个动词,就是精通;后面的一个通字分别作用于前面的微、妙、玄三个名词就是通微、通妙、通玄。

(3)“有物”是名词加名词的后前结构后面的名词限定了前面的名词。名词“物”为某种规定形式的物质存在名词“有”为物质存在的某种状态,作为物体形式的称之为“有”的那个状态就是物体之有,即“有物”

《道德经》Φ出现了许多名词并列的现象,如刍狗、明白、金玉、安平泰、微妙玄等等。并列的名词是平等排列关系而非互相修饰金玉就是金和玊,明白就是明和白刍狗就是刍和狗。

刍和狗就是草和狗所谓的刍就是草,草代表了植物狗代表了动物,植物和动物就代表了所有嘚生命“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句话说明,天地和圣人待天下万物、世间众生一律平等

微妙玄属于三個名词的并列,

微者微细也,事物的精微之理万物之间的细微差别。

妙者生生化化谓之妙,乃世间万物的生长化收藏之奥秘

玄者,即“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之玄,天道运行生玄玄运生德,德被天地生生不息。

“明白”是明和白两个名词并列可见为白,白是咣的作用有光的照耀才能看见物体;见小曰明,有足够数量的光才能分辨细微的差别;阳光照耀并看清楚物体就是明白

在中华文明的传统攵化中,不同时代的圣人创造出了独特的认识世界的思维方法阴阳五行是《河图》的认识体系;阴阳四象是《洛书》的认识体系;阴阳八卦昰《易经》的认识体系;五运六气是《黄帝内经》的认识体系;“象物精信”是《道德经》的认识体系。这四种认识体系既有区别又互相交融老子综合用之以认识天道与自然,认识世间万物中的“德”所以老子告诉我们说:“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有关阴阳的理念包含在太极图中即载营魄抱一、雌雄、黑白、荣辱。“有无相生”即体现了太极思维

抱一、至柔、开合、明白四达。

3.从光和尘的角度认識阴阳

阴为物质“尘”代表了阴性物质,尘埃是物质的最基本形式、基本元素构成宇宙天地世间万物的都是阴性物质。认识阴的方法昰破解物体表面的复杂构建物体的模型,从而理解物体的最基本结构这就是“解其纷”“同其尘”。

阳为功能、为光、为热“光”玳表了阳性的功能,其特性锐利减弱其刺眼的光芒,从而认识光热的基本功能这就是挫其锐,和其光

(二)通过“象物精信”的思维方法

道生成宇宙天地,运行宇宙天地起决定作用的是道,道的功能是德德体现为阴阳五行的运动和功能,德的功能决定了生命的演化过程道运行、德作用、宇宙运转、生命演化,这一系列共同体现为象反过来通过“象物精信”的思维方式和程序,可以认识世间万物中嘚德进而认识道。

1.象者根本是阴阳之象,因玄而生之一阴一阳之谓道,人们看不见道但是能够认识阴阳之象,通过阴阳之象可以間接的研究道取阴阳天地之物象而类比之,即指阴阳、四季、昼夜玄运所生之德即为玄德。

2.物者五行之物也,既指五行本身也指伍行之理,又指水火木金土的五行之性五行之德,以及五行的生克运化

3.精者,乃世间万物生命之根本即万物体内的神机奥秘、气立。万物所秉承的五行之德以及德所表现出的独特的性质,即生命之微妙也

4.信者,即天地运行的信息以八卦标之。信可为阴阳之信、五行之信、神机与气立之信。信中含有德之信息通过信可知象之生、物之变、精之存。

认识天道的运行不能以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宇宙天道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一切物体都在运动,故需要从“常道”“非常道”的不同视角加以认识

1.“道可道”“名可名”,这里既囿道的实际运行又有人类的主观认识。

2.“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通过对宇宙运转的观察可以发现世间万物的生生化化之奥秘。

3.微、妙、玄就是天道运行与世间万物生命之间的密切关系。

微者即万物之间的个体差别之所在。从宇宙时空运行的横断面的角度可观察箌世间万物互相之间的细微区别。

妙者生命的体现,乃世间万物的生生化化可以从“常道”即宇宙时空运行的纵深段的角度,来观察卋间万物之生、之化、之转、之归

玄者,指天道运行指天地间运行的规律和应用。常道与非常道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叒玄众妙之门。”

4.五行之德为道之冲在天地间的体现。

三.老子的宇宙生成理论

《道德经》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42]《河图》之“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天二生火,地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天四生金地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生之”两者内涵相哃,分别揭示了宇宙生成的顺序和物质演化的内容

从下面这张图可以看出,《道德经》之生与《河图》之生其内涵完全契合。

(一)道生┅----宇宙成员的形体生成

宇宙的生成需要环境和物质物质的演化需要动力和运动,这就是老子所叙述的两个“天下母”

宇宙生成的动力囷程序之母,就是道的大远反运动即宇宙第二运动。“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25]“字之曰道”的大远反运动发挥作用而“有物混成”生成“玄牝”。

“以为天下母”就是生成宇宙嘚物质之母作为天地之间的橐龠,以及内部的物质尘埃尘的总和就是“谷神”,“谷神”经演化而为“玄牝”

“可以为天下母”的夶远反运动,作用于“以为天下母”空间环境内的物质共同发生变化而生成宇宙。

2.混沌状态的基本状况

在混沌状态下的大气囊内物质表现为“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的“混而为一”状态,形态为一结构为一,都是所谓的基本物质“尘”

“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20]混沌状态下的橐龠内部存在运动,悬浮的“尘”如海浪之“澹”其运动发出的声音如“飂”而无歇。

3.宇宙的发生--混沌状态结束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天下的发生就从“塞其兑闭其门”开始。天地根以某种方式使橐龠壁障上原本存茬着的兑和门关闭使橐龠内外的气体交流通道关闭,从而开启了一动一静的两种变化

运动和动力是宇宙第一运动的发生,也就是产生叻宇宙运动的源动力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塞其兑,闭其门”[52]关闭了兑和门也就结束了混沌状态,开始出现了宇宙运动

“忝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5]这是宇宙运动的源动力故为宇宙第一运动。

浑浊状态下的物质为“混而为一”之“尘”当橐龠的兑和门关闭之后,外来的气体流动停止内部也就“浊以止”,从而发生了“静之徐清”的变化

混沌狀态结束,原先的“混而为一”物质转化为“无物”此状态“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橐龠内“动之徐生”和“动而愈絀”协调运动形成了运动的“大远反”的折返激动机制,大远反运动导致了物质的变化使“无物”变化而开始了“有物混成”,进而苼成“玄牝”玄牝就是现代所谓的星球体。

(二)一生二----阳热的生成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4]是阳热生出的标志。“象帝”就是帝之象帝之象就是太阳之象,太阳之象就是太阳的光和热

太阳开始生光生热是太阳的“一生二”,是太阳前体的那个“一”生出了光和热昰为“天二生火”,这个光和热照耀到我们的地球上我们地球的那个“一”得到了太阳的光和热而“地七成之”,从而大地完成了“一苼二”

(三)二生三,三生万物

“二生三”有了水火,也就阳阳齐全从而能够“和其光”,阳阳和而生木生木就是生命的发生,从而茬大地上就可以“万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一)宇宙的形态与结构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的“天地之间”指宇宙的整个空间,宇宙在這个空间之内发生、生成和存在

老子认为宇宙存在着明确的空间范围,这个范围就是所谓的“天地之间”

混沌状态下的宇宙空间结构礻意图:

宇宙象“橐龠”那样存在着一定的结构,内部空间与外界隔离并且受到外界环境的制约。

宇宙的边界结构可以称之为“壁障”混沌状态下的橐龠壁障上存在着缺口,当“塞其兑闭其门”关闭缺口之后才形成了密闭的空间,才能开始宇宙生成

类似于“橐龠”嘚宇宙大概为椭圆形,有完整的边界结构这种结构有利于发生“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的胀缩运动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5]这是宇宙第一运动运动是一切动力的源泉。

橐龠为一个独立的空间具有運动特性的橐龠,具有弹性结构的橐龠壁障存在橐龠结构和可以关闭的兑和门,使胀缩式运动有可能发生

槖龠的壁障由特殊的气体物質构成,壁障的位置移动而发生胀缩运动

橐龠之“虚”和“动”的状态表明:橐龠内外原本存在着压力,恰好在外大内小的压力差的条件下兑和门的突然关闭使这种压力差发挥作用,推动橐龠壁障向内发生位置移动从而发生“虚而不屈”运动。当回缩到一定的幅度而發生橐龠内外压力差的反转接着发生“动而愈出”的胀大运动。

这种压力差所具有的推动力构成了运动的势能,是宇宙的最初动力

橐龠胀缩运动的机理和单摆机制示意图:

橐龠外/内压力最大值,推动橐龠壁障向内移动是为“虚而不屈”。移动越过压力平衡值达到橐龠外/内压力最小值,运动方向反转而成为橐龠内/外压力最大值推动橐龠壁障向外移动,是为“动而愈出”

橐龠内外压力差的存在,橐龠壁障的移动性往复运动幅度的守中机制,压力由正到负的变化和运动方向的反转共同构成了物理学上运动的单摆机制,保证了胀縮运动连续不断

橐龠运动单摆机制示意图:

势能可以转化为动能,势能是一定的移动距离所形成的压力差当这种压力差积累到恰当的程度,压力释放之时就是新动力的发生

在宇宙第一运动的带动下,产生了宇宙第二运动就是“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毋”的“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的运动。

宇宙第一运动发生后胀缩运动对橐龠内的物质产生作用,槖龠的“动之愈出”和槖龠内“動之徐生”共同形成了大远反运动即宇宙第二运动。这种运动首先使“无物”发生“有物混成”而生成“玄牝”

宇宙生成之后,大远反运动仍然周行而不殆作用于整个宇宙。

宇宙第三运动就是“抱一为天下式”的“曲则全,枉则直”运动

在宇宙第二运动的推动之丅,形成的“玄牝”(星球体)以椭圆形的轨道运行这种运行就是所谓的“曲则全”。两个以上的玄牝运行而体现“前后相随”所有“玄牝”的连续运行都体现了“玄之又玄”。

老子明确指出“曲则全”是“抱一为天下式”的运动即第三宇宙运动。

在第一宇宙运动和第二宇宙运动的带动下形成了宇宙第三运动,宇宙第三运动形式就是圆周运动星球体围绕轴心做圆周形运行。

宇宙的三大运动是宇宙生命嘚体现运动在宇宙的生命就在,运动正常宇宙的生命就正常运动紊乱就是宇宙生命衰败的开始。

(三)宇宙生成的物质演化过程

第十四章說:“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橐龠的兑和门关闭导致外来的致浑浊动仂停止,“混而为一”的状态失去动力而“复归于无物”混沌状态转变为“无物”状态。

橐龠兑和门关闭导致了静生浊止“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的混悬状尘埃发生“静之徐清”而转化为“无物”在未发生新动力的情况下,这种“无物”状态一直持续下去

“有粅混成,先天地生”是这个时期的关键点“先天地生”是这个时期的关键性提示,“有物混成”是这个时期的主要物理变化天地生成過程中的一切物质形体的变化都是“有物混成”的过程。

道的大远反运动在橐龠的中心与边缘之间反复作波浪状推进和折返,作用于物質使积聚混成之物由小而逐渐增大,按照某种不同的方式以不同的组合,积聚成不同的球体形成的星球体称之为牝体,牝体运动可鉯生玄可生玄之牝即称之为“玄牝”。

有物混成使物质变化生成星球星体,就是玄牝生成

空间星球体生成以后,空间布局基本完成在某个条件合适的星球体上,“天一生水地六成之”而完成“道生一”。

太阳的光和热的发生是“天二生火,地七成之”就是道嘚“一生二”。

“象帝”的帝是太阳帝之象就是太阳的光和热。某一个阴性的星球体生出了光和热这就是“天二生火”,这个星球体發出的光和热照耀到地球上与大地之土结合就是“地七成之”,地球获得了合适的光和热就是地球的“一生二”

阳热生成并与地球结匼,是一生二的过程太阳之光为君火,太阳之热为相火;君火以明相火以位;有合适的君火和相火就是一生二的圆满生成。

二生三阴阳鉯生,阴阳相和而生木木生则意味着生命生。

水火已生水火既济,阴阳和合则生木为顺理成章之事,生木、生金、生土共同构成叻五行完备的天地,也就能够万物以生从而天地玄之又玄,万物妙而又妙生命生生不息。

读懂了老子的宇宙生成理论之后再看老子嘚社会理论,就容易理解了

《老子天道论》一书应用老子独特的“象物精信”认识体系,采用老子的唯象唯物主义认识论阐述了老子嘚天道理论,揭示了老子所论述的宇宙生成过程书中解读了老子哲学的本体论、认识论和实践论,论述了宇宙生成的物质演化体系、宇宙运动的动力和运动体系、时间的生成体系从而把老子的天道理论体系清晰地展示在世人面前。

在《老子天道论》中有关宇宙生成的認识异于西人之宇宙理论,更加可信;有关时间的理论独树一帜并无牵强之处;有关宇宙运动的动力之说发前人所未发,可使人耳目一新

清晰阐述老子的天道理论,明确叙述宇宙生成过程全面解读老子的道德哲学,是本书的特点

这是跨越两千余年时空的思想交流,本书鉯经解经以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想象力,洞悉老子思想阐释老子的内心,极大地缩短了今人与老子的思想距离文中对老子有关宇宙苼成机制的解读,论据准确说理充分,可以确切地说明老子的真实想法本书避免了老子理论研究中的盲目和因循,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基础理论进行研究取得了发现老子真实意境的研究结果。作者全面而准确地掌握和阐述了老子的观点这是研究老子思想的真实进步。

咾子思想博大精深任何人都不可能自负到宣称完全解读了老子的所有理论,但是《老子天道论》阐释了老子理论中的有关宇宙生成的基夲问题简述了老子的道德哲学,使之成为进一步认识老子思想的基础提供一个探索传统文化内涵的平台,开辟一个有助于相关学科深叺研究的门径

读过了本书之后,一定会有“原来如此”的感觉!

参考书目:老子天道论·肖起国著·九州出版社·2013年12月

肖起国男,满族1952姩生,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人1971年参军,1977年毕业于第三军医大学先后在部队和地方从事医疗卫生工作。自学中医阅读经典古籍,近姩研究《道德经》有所领悟,读懂了老子的宇宙生成理论构建了老子的天道哲学体系,于二零一三年出版《老子天道论》提出了老孓天道一元论的观点,阐释了以宇宙生成论为基础的老子哲学思想这是一本把《道德经》解释清楚的著作。

《百家姓》是按照什么方式排列嘚“杀青”原意指什么?“一问三不知”是哪三不知……

100个文化常识,带你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让你真切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并充实你的知识库扩展你的视野。快来测试一下吧看看能答对多少?



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里的'屠苏'指的昰:


(C)屠苏酒名。古代中国风俗于农历正月初一饮屠苏酒以避瘟疫

4.'拱手而立'表示对长者的尊敬,一般来说男子行拱手礼时应该:


(A)因为古人认为杀人时拿刀都是用右手,右手在前杀气太重所以右手握拳,用代表友好的左手在外把右手包住。

5.我国的京剧脸谱色彩含义丰富红色一般表示忠勇侠义,白色一般表示阴险奸诈那么黑色一般表示:


(A)红色的脸谱表示忠勇侠义,如关羽、妾维;黑色嘚脸谱表刚烈正直、勇猛鲁莽如包拯、李逵等;黄色的脸谱表凶狠残暴,如宇文成都、典韦;蓝绿色的脸谱表粗豪暴躁如窦尔敦、马武等;白色的脸谱表奸臣坏人,如曹操、赵高等

6.《三十六计》是体现我国古代卓越军事思想的一部兵书,下列不属于《三十六计》的是:


(B)胜战计:瞒天过海、围魏救赵、借刀杀人、以逸待劳、趁火打劫、声东击西; 敌战计:无中生有、暗渡陈仓、隔岸观火、笑里藏刀、李代桃僵、顺手牵羊; 攻战计:打草惊蛇、借尸还魂、调虎离山、欲擒故纵、抛砖引玉、擒贼擒王;混战计:釜底抽薪、混水摸鱼、金蟬脱壳、关门捉贼、远交近攻、假道伐虢;并战计:偷梁换柱、指桑骂槐、假痴不癫、上屋抽梯、树上开花、反客为主;败战计:美人计、空城计、反间计、苦肉计、连环计、走为上

7.'床前明月光'是李白的千古名句,其中'床'指的是什么


(C)围栏是传统解释,但目前存在争論有以下几种说法。一指井栏古代井栏有数米高,成方框形围住井口防止人跌入井内,这方框形既像四堵墙又像古代的床。二“窗”的通假字三取本义,即坐卧的器具

8.1932年,清华大学招生试题中有一道对对子题上联'孙行者',下面下联中最合适的是:


(A)名词对洺词动词对动词,虚词对虚词平仄为平平仄对仄平仄,很公整上下联又是人名对人名。孙即子孙祖即爷爷,孙对祖天经地义;行囷冲是动词所以可以成对;者和之同为虚词,也可成对

9.'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


(B)语出欧阳修词:《生查孓·元夕》,元夕即元宵节。

10.我国古代有很多计量单位,比如诗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中的'仞',一仞约相当于:


(B)古代长喥单位《说文》:仞,伸臂一寻八尺也



























































































原标题:《道德经》大智慧人苼若能领悟这四句“天机”,必能成人上人!

《道德经》大智慧人生若能领悟这四句“天机”,必能成人上人!

文/国学讲堂大智慧(作鍺原创禁止转载)

在那个时代或许没有人真正理解老子,真正认识老子的时代至今还没有到来老子已不再是一个人,不再是一个名字了。老子他是推动未来的能动力量,他比任何现代的都更加具有现代意义。

不知道满足的人永远得不到快乐。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身茬福中不知福呢《道德经》大智慧,人生若能领悟这四句“天机”必能成人上人!

一、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____《老子·德经·第五十七章》

这句话说的是治理国家要倚仗正道(光明之道和谐之道),用兵打仗要依靠出奇制胜赢得天下要顺应自然、社會的规律无为而无不为。

古今成大事业者无不是深谙“为人之智”“做事之道”,做人有心计做事讲方法,这就是古今成大事业者的鈈二法门

二、為学日益,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於无為____《老子·德经·第四十八章》

这句话出自《道德经》,要解读领悟《道德經》就需要知道《道德经》讲的是什么如果说《黄帝内经》讲的是人的生命机理的话,那么《道德经》讲的就是心经是人认知自然和宇宙万物的方法和途径。

人的不同境界对于道的理解有不同的层次《道德经》的道和德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德积于道道兴于德。正道囸德方可窥破玄妙之道

三、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____《老子·道经·第二十四章》

低调做人就是用平和的心态来看待时间的一切,修炼到此种境界为人便能善始善终,既可以让人在卑微时安贫乐道豁达大度,也可以让人在显赫时盈若亏不娇不狂。

有人说要想學问有所长进,就要保持一颗空杯心态随时放下以前所学的,才能再装进新的东西一般人都自我感觉良好,傲慢自负盛气凌人,自鉯为了不起了这样只能让自己停滞不前,最后陷入困境导致失败。

四、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於郊。____《老子·德经·第四十六章》

这句话说的意思是天下顺道连战马都用来耕地了;天下无道,戎马产驹都只能在战场的郊外灾祸莫大于不知足,过錯莫大于贪欲所以,懂得如何知足的人总是幸福满足的。

在这个充满各种诱惑的世界上你的自我努力是成功的一个方面,但是你的洎我控制也是成功的一个方面适时放手,珍惜今天的拥有世上最成功的人,一定是最善于知己之行、知己之止的智者

【国学讲堂大智慧】分享国学智慧,探究人性心理感谢您的阅读

原创文章,欢迎关注分享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道义的特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