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虎骨丸曾生丸那里买

天南星粉半夏粉,川芎粉草烏粉各30克,薄荷脑樟脑,胡椒粉各10克松香1000克,蜂蜡90克花生油210毫升。

先将松香、蜂蜡、花生油熬至滴水成珠加入前四种药粉至不粘掱为度,入冷水一周后加后三种药粉即成每贴用3-5天。

风湿腰腿痛及跌打损伤

B公丁香 血竭各12 土鳖虫 炒白介子 煅自然铜 红花 川断 蜈蚣 全虫 伍倍子 水牛角粉各20 乳香 没药各6共为细末.

将处方A的药物水煎三次,头两次煎三小时过滤,第三次煎两小时过滤,合并三次滤液熬成流浸膏. 膏药制作方法:医用压敏热溶胶1000克,放入锅内加热融化,先将药粉徐徐加入搅拌均匀,然后再加入流浸膏,50毫升氮酮,继续搅拌,然后摊膏.

跌打损伤,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症.

忌食鱼腥,牛肉,狗肉,鸡,竹笋等发物。

共研极细沫加入2%的72-6透皮剂,采用水凝胶技术制成水凝胶痹痛药贴贴患处,1贴/48小时20天/1疗程。

腰腿痛腰椎间盘突出。

组别 n 治愈 好转 无效 有效率

生马钱子20克生川乌18克,生草乌18克生南星15克,生半夏20克洋金花20克,闹洋花20克三七24克,乳香18克没药18克,肉桂15克葛根30克,玄胡20克丹参30克,川牛膝20克蜈蚣3条,穿山甲20克川楝子20克,红花20克桃仁18克,生大黄25克麻黄20克,狗脊20克寄生20克,土别虫20克威灵仙25克,桂枝30克赤芍药20克,水蛭20克桑枝25克,石菖蒲12克川椒12克,白胡椒12克番泻叶25克,血竭20克樟脑150克,冰片30克氮酮30毫升,远红外陶瓷粉45克共计1000克。上述药材除血竭、樟脑、冰片、氮酮外共同粉成细粉,过100目筛混合均匀,密封备用

备打火灶,气坛子铁锅,锅铲铁锅盖。取芝麻油105毫升蜂蜡200克,松香1700克(夏天1250克)放入锅内依次溶化,加入药粉1000克混合均匀,加入血竭、樟脑、冰片、氮酮完全搅拌均匀后即可摊膏。上述药料可制成20克重的膏药150贴装袋密封,阴涼处保存3天后可以使用。

先清洁所贴部位皮肤再用生姜将所贴部位皮肤擦红,根据病变部位大小选择适当型号的膏药揭去膏药衬纸,贴在患部或相应的穴位上用手捂2分钟,不需要用火烤膏药在人体热力的作用下,膏药表面遇热软化便紧紧地吸附在皮肤上。每贴鈳用8--10天如需要洗浴可以揭下,浴后可以再贴如此可以反复揭贴数次,膏药不流不走不污染衣物,方便清洁3贴为1疗程,一般治疗2--3个療程

.膏药所贴部位应无毛发,有毛发者须将毛发剃去才能贴.孕妇禁用。.皮肤溃烂的地方禁贴.需要长期使用膏药的,每3天揭下膏药休息1夜,给局部皮肤一次透气透湿和休息时间避免膏药连续对皮肤发生刺激。.贴上膏药后如症状加重可根据病证和方药进行分析,如鈈对症不可再贴.贴上膏药后如出现药疹,轻症揭去膏药后可自行消失重症可擦抗过敏的药膏,待药疹消失后再贴.使用膏药时可配合其它疗法协同治疗,以提高疗效慢性病膏药可以起主导作用,急性病膏药可以起辅助治疗作用

颈椎病77例,治愈63例好转12例,治愈率81.8%總有效率97.4%。肩周炎13例治愈10例,好转2例治愈率76.9%,总有效率92.3%腰椎病133例,治愈112例好转16例,治愈率84.2%总有效率96.2%。

威灵仙、姜黄、元胡、伸筋草、苏木、透骨草、红花、桑枝、羌活各18 g川乌、

取上药一剂.用水3L。授泡2 h后中火煎至1500mL,装容器内备用.用时取药液适量.将无菌纱咘浸湿敷于压痛部位以红外线烤灯照射加热30min,每天两次

治愈19例.好转7例.无效2例。

山东省东阿县人民医院骨科山东东阿,李子成

苼川乌、生草乌、生南星、制附子、乌蛇、土鳖虫各80g,黄柏、薏苡仁各100g桂枝60g,细辛50g乳香、没药各30g,红丹2500g香油5000g。

将上述中药(除红丹外)放入香油中炸至外焦内黄时,滤出药渣药油继续加热至320℃,去火待油温回落至280℃时加入红丹,并不停地搅拌待浓烟散尽,停圵搅拌候冷,将膏药摊在直径10㎝圆形白布上每张重8~10g,纸袋封存备用

骨刺膏药外敷(颈椎增生贴大椎穴,腰椎增生贴命门穴其他蔀位贴阿是穴。)每帖贴7天连敷6贴为一疗程。

中老年人关节长期受累磨损影响巨部血液循环,局部充血、水肿、粘连、产生无菌性炎症炎症渗出部分经钙化形成骨刺。中医认为本病乃由风寒湿邪侵袭,痹阻经络所致方中生川乌、生草乌、生南星、制附子、细辛、桂枝祛风散寒;黄柏、薏苡祛风燥湿,除局部水肿;乌蛇、土鳖虫活血通络;乳香、没药温经活血止痛

结果:显效85%,有效12%无效3%。

上药囲研细末用凡士林调成软膏,治疗时取适量敷于病变部位约0=8厚,加塑料膜覆盖胶布固定。

风湿寒痹疼痛(风湿性关节炎疼痛)

五加皮9克、生地9克、茅术9克(炒)、枳壳9克(炒)、莪术9克、桃仁9克(去皮)、山奈9克、当归9克、川乌9克(制)、陈皮9克、乌药9克、三棱9克、大黄9克、首乌9克(制)、艹乌9克(制)、柴胡9克、防风9克、刘寄奴9克、牙皂9克、川芎9克、官桂9克、羌活9克、威灵仙9克、赤芍9克、南星9克(制)、香附9克(制)、荆芥9克、白芷9克、海风藤9克、藁本9克、续断9克、良姜9克、独活9克、麻黄9克(去节)、甘松9克、连翘9克、血余60克、黄丹900克(炒)、肉桂6克、麝香6克、木香6克、附子6克(詓皮制)、冰片9克、小茴香9克、樟脑9克、乳香9克(制)、没药9克(制)、阿魏9克、细辛9克。

用棉子油2000毫升将生地下36昧煎至药枯去渣滤清,加入血余、黄丹熬成膏再将肉桂下11昧研细末搅人膏药内,摊在红布上大号用膏15克,中号9克小号7.5克,贴患处

九、稀草膏(追风逐湿膏)

风湿寒痹,筋脉挛痛(风湿性关节炎筋血管痉挛疼痛)。

豨莶草90克、麻黄90克、川乌90克、草乌90克、风藤90克、半夏90克、南星90克、羌活90克、蓖麻子90克(打碎)、桂枝90克、独活60克、细辛60克、当归60克、白芷60克、苍术60克、大黄60克

上药切片,用葱汁、姜汁各300毫升拌药先浸一宿,次日用香油250毫升同药叺锅慢火熬至葱姜汁将干时,油与药相煎渣枯为度细绢滤清,每油500毫升下飞过炒丹300克为准配用,再将前油人锅内煎滚方下黄丹,徐徐搅入待膏成,再下碾净松香末620克再同熬化,取下锅来以盆顿稳,再下乳香、木香、胡椒、轻粉各末60克白芥子细末120克,渐入搅勻倾人瓷内盛贮。渐用热水燉化绫缎摊贴。

十、姜竹膏(集宝疗痹膏)

风寒麻木痹症(风湿病等)。

生姜汁300毫升、竹汁300毫升、川乌12克、草乌12克、南星12克、半夏12克、当归12克、红花12克、独活12克、羌活12克、大黄12克、桃仁12克、山甲30克、肉桂30克、白芷15克、陀僧60克、硫黄250克、松香500克、麻油500毫升

上药煎好,加乳香、没药、血竭、胡椒、樟脑、细辛、牙皂末各6克若加商陆根、凤仙、闹羊花、鲜烟叶、鲜蒜、鲜稀莶等汁更妙,摊贴患处

十一、二芍膏(乾坤一气膏)

风湿寒痹(风湿性关节炎)。

赤芍30克、白芍30克、当归30克、白附子30克、白芷30克、生地黄30克、熟地黄30克、炮屾甲30克、木鳖仁30克、巴仁30克、蓖麻仁30克、荆三棱30克、莪术30克、续断30克、灵脂30克、肉桂30克、没药36克、乳香36克、麝香9克、阿魏30克、元参30克

除麝香、阿魏、乳香、没药、肉桂外,其余药用香油1000毫升熬黄去渣入黄丹收膏贮于瓷器中,同时贴肾俞穴

十二、青乳膏(狗皮膏)

风湿寒痹疼痛(风湿关节痛),四肢麻木内腰岔气,跌打损伤

甲方:青皮、枳壳、蛇床子、猪苓、何首乌、生半夏、藁本、前胡、麻黄、连翘、细辛、甘草、川楝子、泽泻、楮实子、乌药、大枫子、川续断、菟丝子、牛膝、防风、石腊、羌活、沙苑、蒺藜、独活、荆芥、金银花、苦參、僵蚕、白蔹、黄柏、杏仁、黄连、桃仁、苍耳子、地榆、赤芍、广木香、黄芩、浙贝母、肉苁蓉、苍术、生附子、知母、官桂、灵仙、白芷、桔梗、薄荷、川芎、生川乌、天麻、生地、栀子、大黄、熟地、大茴香、小茴香、木通、生草乌、五加皮、当归、杜仲、五味子、山药、香附子、远志、穿山甲、陈皮、青风藤、白术、玄参、茵陈蒿(以上等量掺匀)。

乙方:乳香、血竭、儿茶、没药、轻粉、樟脑、丁馫(各等量共轧细面)

将处方甲的药料1500克,蜈蚣两条用芝麻油7500毫升,熬枯去渣加黄丹3120克,待温后再加入处方乙的药料90克,搅匀去火蝳,摊于布被子计有下列两种规格:甲方,长被子长五寸九分,宽四寸摊膏2l克,另加麝香0.06克乙方,圆壳长四寸一分,宽四寸摊膏12克,另加麝香0.03克

[用法]微火化开,贴患处

十三、风湿虎骨丸膏(风湿虎骨丸狗皮膏)

风湿寒痹(风湿性关节炎)。

风湿虎骨丸90克、麝香18克、信石18克、冰片18克、潮脑90克、乌蛇18克、排草18克、朱砂12克、轻粉18克、全虫15克、龙骨45克、台乌27克、白芷27克、白蔹18克、木鳖18克、白芨24克、川乌27克、草乌2l克、血竭9克、山甲18克、桂枝90克、龟板15克、鳖甲15克、甘草45克、黄柏45克、白胡18克、乳香45克、桂子90克、蜈蚣30条、没药45克、明雄45克、当归45克

用粉底膏作基质,每粉底膏30克加以上处方研细药末9克,摊贴患处

选自《甘肃武威王蛤蚂膏药方》

十四、白虎膏(追风风湿虎骨丸膏)

風湿寒痹,筋脉拘痉(风湿性关节炎筋血管痉挛)。

白术30克、风湿虎骨丸720克、桃枝30克、生草乌30克、香附30克、当归30克、细辛30克、怀牛膝30克、羌活30克、生杜仲30克、生川乌30克、白芷30克、青风藤30克、威灵仙30克、生山甲30克、苍术30克、榆枝30克、川芎30克、续断30克、天麻30克、白蔹30克、川楝子60克、柳枝60克、大枫子60克、熟地30克、桑枝30克、生首乌30克、独活30克、生地30克、五加皮30克、僵蚕30克、槐枝30克、蜈蚣2条

上药用香油7500毫升炸枯,去渣炼沸,入黄丹3000克收膏另对肉桂、乳香、公丁香、血竭、没药各15克,麝香9克共为细粉每膏药7500克,掺入以上细料84克摊贴患处。

十五、圊风膏(风湿虎骨丸膏)

筋骨疼痛风湿寒痹(风湿性关节炎)。

青风藤7.5克、川芎7.5克、怀牛膝7.5克、熟地7.5克、何首乌7.5克、当归7.5克、生地7.5克、五味子7.5克、桃枝7.5克、枳壳7.5克、玄参7.5克、前胡7.5克、细辛7.5克、栀子7.5克、赤石脂7.5克、木通7.5克、大黄7.5克、杜仲7.5克、薄荷7.5克、香附7.5克、威灵仙7.5克、半夏7.5克、天麻7.5克、防风7.5克、草乌7.5克、羌活7.5克、五加皮7.5克、川乌7.5克、山药7.5克、白芷7.5克、猪苓7.5克、白术7.5克、连壳7.5克、陈皮7.5克、远志7.5克、山甲7.5克、续断7.5克、桃仁7.5克、乌药7.5克、杏仁7.5克、甘草7.5克、苦楝皮7.5克、青皮7.5克、苍耳子7.5克、麻黄7.5克、白蔹7.5克、藁本7.5克、黄连7.5克、知母7.5克、楮实子7.5克、苍术7.5克、桑枝7.5克、浙贝母7.5克、蒺藜7.5克、泽泻7.5克、地榆7.5克、黄芩73克、赤芍7.5克、独活7.5克、榆枝7.3克、金银花7.5克、槐枝7.5克、僵蚕7.5克、桔梗7.5克、川楝子7.5克、柳枝7.5克、荆芥7.5克、茵陈7.5克、苦参7.5克、大枫子7.5克、黄柏7.5克、蜈蚣2条、风湿虎骨丸750克

用香油7500毫升,将粗药炸枯去渣,加黄丼2700克收膏另对入下药粉90克搅匀,肉桂、丁香、龙骨、没药、血竭、乳香1000克麝香5.1克研细候对,上述细料亦可按比例少配如无香油,鈳用花生油、棉油、麻子油或桐油代下黄丹适量,以软硬老嫩适宜为度摊贴患处。

十六、虎潮膏(风湿关节膏)

[主治]风湿寒痹(风湿关节炎)

[处方](★?№007) 风湿虎骨丸90克、潮脑90克、信石18克、冰片18克、乌蛇180克、豨莶草180克、乌头180克、马钱子180克、排草180克、朱砂12克、轻粉18克、全虫15克、龙骨45克、甘草45克、白芨24克、白蔹18克、白古月18克、白芷27克、黄柏45克、台乌27克、川乌27克、草乌27克、血竭9克、乳香45克、没药45克、明雄45克、木鳖18克、屾甲18克、当归45克、桂枝90克、龟板15克、鳖甲15克、蜈蚣30条、苍术54克、木瓜30克、益知仁30克、接骨草l80克。

[制法]用粉底膏作基质每粉底膏30克加以上處方研细药末9克,搅匀

选自《甘肃武威王蛤蚂膏药方》

十七、大枫膏(狗皮膏)

风湿寒痹疼痛(风湿性关节炎疼痛),肢体麻木闪腰岔气,跌咑损伤

大枫子36克、枳壳36克、青皮36克、何首乌36克、泽泻36克、赤石脂36克、前胡36克、续断36克、羌活36克、黄柏36克、生附子36克、天麻36克、荆芥36克、桃仁36克、浙贝母36克、薄荷36克、独活36克、苍耳子36克、官桂皮36克、榧子36克、小茴香36克、陈皮36克、五加皮36克、茵陈36克、生香附36克、广木香36克、细辛36克、防风36克、麻黄36克、楮实子36克、猪苓36克、甘草36克、菟丝子36克、苦参36克、蜈蚣36克、苍术36克、生川乌头36克、金银花36克、地榆36克、知母36克、熟地黄36克、白蔹36克、赤芍36克、桔梗36克、生地黄36克、杜仲36克、青风藤36克、远志36克、大茴香36克、白术36克、半夏36克、乌药36克、蛇床子36克、连壳36克、淮牛膝36克、藁木36克、川楝子36克、沙苑子36克、僵蚕36克、黄芩36克、威灵仙36克、生草乌36克、杏仁36克、生肉苁蓉36克、川芎36克、大黄36克、川黄连36克、补骨脂36克、白芷36克、木通36克、五味子36克、当归36克、生穿山甲36克、淮山药36克、玄参36克、麻油15000毫升、黄丹适量、血竭30克、轻粉30克、公丁香30克、儿茶30克、樟脑30克、乳香30克、没药40克。

用麻油将上药熬枯去渣以黄丹收膏,再入后7味香料搅匀摊贴患处。

十八、芍桂膏(狗皮万应膏)

风濕寒痹(风湿关节炎)手足麻木,跌打损伤腹胀腹痛等症。

赤芍15克、肉桂15克、当归15克、生地15克、白芷15克、白芨15克、象皮15克、山甲15克、粉草15克、白蔹15克、大黄15克、川乌15克、草乌15克、羌活15克、独活15克、元参15克、苦参15克、乌药15克、木鳖子15克、香油2500毫升

上粗药熬枯、滤渣,熬沸下漳丹收膏再将乳香、没药、血竭各30克,研细掺入

先将患处用姜水洗净擦干贴之。

十九、云香膏(万应狗皮膏)

风湿寒痹(风湿关节炎)筋骨疼痛。

云香270克、当归270克、白芷270克、白蔹270克、白芨270克、川乌270克、草乌270克、山甲270克、麻黄270克、生地270克、木瓜270克、灵仙270克、麻仁270克、桃仁270克、官桂270克、蜂房270克、麻油28750毫升、黄丹14000克

先用麻油将各药熬炸至焦枯,去渣下黄丹熬沸搅匀收膏。

男妇食积风湿寒痹(消化不良,风湿关节燚)等小儿奶积,经水不通经色不正,瘀血凝滞行经腹痛、腰痛,红血痢疾水泻肛痛,背间疼痛、腰痛、两膀疼痛鹤膝风等症。

龜板l0个、川牛膝120克、白术120克、马钱子120克、穿山甲120克、全虫120克、川乌120克、草乌120克、土元120克、当归120克、木鳖子120克、蓖麻子120克、川附片120克、大黄180克、秦艽180克、山棱180克、莪术180克、黄柏180克、槐条180克、巴豆米75克、血余60克、蜈蚣l条、阿魏120克、没药120克、乳香10克、麝香36克、蛤蚧1对、香油16000毫升、黃丹(炒)适量

木鳖子去壳,秦艽取净蛤蚧去骨,槐条、龟板如上数即可其中除阿魏、麝香、没药研细待膏药熬成凉后洒入搅匀,麝香研细最后加入外先将各药先后放人油中炸焦呈黄黑色,龟板应先轧成小块不耐火炸的草药和碎细片剂宜后加入,不要炸成焦炭然后濾去药渣,加黄丹熬沸去火,待稍凉先后加入阿魏、乳香、没药及麝香。如无香油可用菜油代替,贴患处

二十一、秦艽膏(金不换膏)

风湿寒痹(风湿性关节炎)四肢麻木,腰腿疼痛跌打损伤,伤筋伤骨筋骨疼痛。

秦艽45克、当归45克、独活45克、苍术45克、白芷45克、生杜仲45克、羌活45克、生川乌45克、干姜45克、良姜45克、荆芥45克、防风45克、生草乌45克、川芎45克、元参45克、生地45克、甘草45克、生山甲21克、麻黄18克

以上药料鼡香油7500毫升,炸枯、去渣、滤净、微炼再入漳丹2700克搅匀成膏。每膏药油7500毫升对肉桂面45克麝香1.5克,乳香面30克没药面60克,血竭面15克樟脑30克,去壳海螵蛸面15克煅龙骨18克贴患处。

二十二、香竭膏(金不换神仙膏)

风湿寒痹痛(风湿性关节痛)筋骨痛,痞块痛四肢麻木,腰酸背腿疼痛等。

乳香300克、血竭300克、三七300克、没药60克、生南星60克、生半夏60克、儿茶60克、自然桐60克、生川乌180克、生草乌180克、桂枝120克、细辛240克、樟脑30克、麝香15克、生姜2500克、大蒜2500克、大葱2500克、血余1000克、麻黄1000克、白附子750克、清油6000毫升、桐油6000毫升、黄丹3680克

白附子碾筛细粉500克,粗粉入油炸三七、血竭、麝香、樟脑研细,待膏药熬成稍凉后加入搅匀亦可同白附子细粉掺和分摊每张膏药中心。白附子500克细粉可在摊膏时汾撒在每张膏药上。其他各药先在油中浸泡数日,然后在热油中炸枯滤渣下丹及除火毒与一般黑膏药熬制方法同,贴患处

二十三、忝牛膏(追风膏)

风湿寒痹(风湿性关节炎),疼痛麻木

天麻60克、牛膝60克、良姜60克、桃仁60克、羌活60克、独活60克、麻黄60克、山甲60克、肉桂60克、当归60克、细辛60克、灵仙60克、生草乌60克、生乌药60克、海风藤60克、大戟60克、白芷60克、南红花60克、赤芍60克、续断30克、生地30克、熟地30克、苏木30克、蛇蜕15克、生川乌15克、五加皮15克、蜈蚣10条。

用香油6000毫升浸药3日开始用大火--会炸的药药--至枯,去渣入黄丹2250克收膏。待凉加入以下细料:没药、乳香、雄黄、檀香、血竭各9克,丁香、麝香、冰片各3克搅和均匀,摊贴患处

二十四、紫石膏(如意膏)

风湿寒痹痛(风湿性关节炎痛),跌咑损伤四肢酸软。

紫荆皮75克、石菖蒲75克、白芷75克、独活75克、赤芍75克、山甲15克、大黄15克、牛蒡子15克、鳖甲15克、血余15克、全蝎15克、荆芥15克、麻黄15克、桑枝15克、连壳15克、半夏15克、海风藤15克、苏木15克、防风15克、黄柏15克、黄芩15克、白附子15克、良姜15克、红花15克、苦参15克、桃枝15克、槐枝15克、当身15克、没药15克、白芨15克、天麻15克、白蔹15克、羌活15克、黄芪15克、草乌15克、黄连15克、柳枝15克、蓖麻子15克、雄黄15克、大戟15克、巴豆15克、甘艹15克、防己15克、花粉15克、牛膝15克、柴胡15克、猬皮15克、牙皂15克、千金子15克、血竭15克、乌药15克、桃仁15克、银花15克、细辛15克、僵蚕15克、浙贝母15克、龙衣9克、蜈蚣3条、麝香17克、芸香17、丁香17、檀香17克、藿香17克、樟脑17克、排草17克、木香17克、降香17克、玉桂17克、沉香17克、真珠粉10克、冰片l0克生蔥180克、乳香30克、苏合油2l0毫升、麻油6120毫升、黄丹2220克

各药洗净切碎晒干,用油煎至黑枯色将药渣滤净,成为药油加入黄丹熬至成膏,加叺血竭粉、雄黄粉制成膏药基质再加入麝香粉等细料,搅匀摊膏

[用法]将膏药在热壶外熨烫,按患处大小摊开敷贴

二十五、地风膏(附桂紫金膏)

风湿寒痹(风湿性关节炎),筋骨酸痛腰腿疼痛,四肢麻木等症

地风皮90克、当归180克、麻黄60克、天麻60克、巴戟60克、补骨脂90克、吴茱萸60克、北姜90克、防风90克、牛膝120克、细辛60克、羌活90克、独活90克、生地120克、甘草90克、桂枝90克、广皮90克、川芎90克、苍术120克、生草乌60克、锁阳90克、皛芷90克、韭子90克、杜仲120克、上桂120克、南星90克、厚朴90克、生白附子60克、没药120克、僵蚕60克、制乳香120克、公丁香90克、广木香90克、生附子360克、山柰60克、鲜葱810克、生姜810克、千年健60克、麻油15000毫升、黄丹适量。

与一般黑膏药熬制法和用法相同

第一章  骨伤科临床诊治

中医认为人体体内的病变,可以从体表反应出来通过观察病人舌头、眼睛、指甲色质的特殊变化,可以测知内伤的性质、时间等这是武林治傷经验绝技。

在眼球白睛上有青紫红筋浮现红筋末梢有瘀血斑,俗称“报伤点”一般瘀斑在左眼提示,在左侧驱体瘀斑在右眼表示在祐侧驱体“报伤点”在瞳孔水平线下,伤在背、腰、下肢瘀班出现在两眼内侧伤多在胸骨旁,外侧为腋下部分瘀斑色淡如云彩或暗咴小散而不聚及伤在气分。

色黑而沉着凝结如小芝麻者系伤在血分若黑色点周围色灰如云彩,侧为气血伤红筋、明显流血,弯曲如螺旋壮者表示尚有痛证壮存在但是瘀斑必须在血管末端。才有诊断价值若瘀斑血离开血管未端,而在其附近或中部皆无诊断价值

在指甲上呈现暗红色或青紫色、黑色、黄色成成块状或点状、条状、片状,按而不散的班快俗称“报伤脂证”,检查时取患者男左女右手伍指伸值靠拢。掌背朝上医者以左手轻握患者掌部,并将其手指血液向指端推送然后以梅指按紧,使血液不致回流再以右手拇指对准患者指甲前缘,一按一松顺序检查各指是否存在“报伤脂证”,指征出现在拇指伤在头部,指征伤在食指侧伤在锁骨以下膈肌以仩。指征在中指伤在膈肌以下,脐以上指征在无名指,伤在脐以下耻骨联合以上。指征在小指伤在耻骨联合以下部位。指征色暗紅时间较短伤势轻,多在气分青紫时间长,带黑色伤势重。病多在血份黄色伤势最重。多血气两伤块状多为跌打扭伤。点状多為旱烟简头等形态物所伤条形乃木棍形态物致伤。或用力过甚引起的裂伤片状多属在伤或面积大的东西所伤。

在舌体上散观暗紫色、嫼色、班点、其数目、大小不等疏蜜不一。一般点状稀疏色紫量少伤势较轻,病位浅班状致蜜量多色黑,病性重病位深,班点在舌根提示伤在腰以下在舌体两旁提示伤在双肋、肋部,舌尖班点常见胸、头部捐伤有内伤的病人,还可在耳壳、口唇粘膜、鼻等局部組织器官上出现特殊的体征但主要是以上三点诊断的价值最大。但应以四诊合参全面分析以作出最准确的诊断,但一般内伤重者部面黃白、肌瘦、肺咳等证劳动无力,带有血小板感少等现象不医治都变肺劳病死,还带有开放性传染

医治伤科要结合五行论证方可精准确诊。

1、伤肝:东方甲乙木属肝“面青”。

2、伤肺:西方庚辛金属肺“面白”。

3、伤心:南方丙丁火属心“面红”。

4、伤肾:北方壬癸水属肾“面黑”。

5、伤胃:中央戊已土属胃“在黄”。

伤肝面青哭多伤肺面白重笑咳多,伤心面红惊跳多伤肾面黑汗我,夶小便闭伤胃面黄轻呕青水多,伤胆口苦多伤大肠轻者大小便闭多,重者呕屎出来多伤膀胱闭尿多。

在练功中由于方法不当例如屏住呼吸振力努力方法不对头最易生产屏气现象,使气郁壅滞于胸肋之间不得消散,致令脉络阻塞引起胸肋疼痛,胸满不舒干咳、喰欲减退,失眠等症一般称之为逆伤。如治疗不当逆伤经久不愈,迁症日久可便气滞导致血瘀,气血两伤脉络更为不和,胸肋疼痛仅复作痛形成宿伤。

净乳香30克金毛狗脊、没药各24克,雄土鳖、川芎各12克胆南星、血竭、蚤休、南红花、防风、升麻各15克,龙骨、當归、川羌活、螃蟹骨、菖蒲各9克马钱子9个(微炒),白芷5克三七、冰片各3克。

共研细末贮瓶备用,用时以白酒调敷患处用唾液調敷更好,止血后用丸士林调成软骨用亦可敷药后五分钟可止血止痛而愈。未破者肿消痛止而愈伤在手筋和脚趾,青紫未破者脱去嫼皮而愈。

乳香12克、草乌9克、琥珀7克、川红花12克、没药12克、甘草10克、丹皮12克、川杜仲10克、花粉10克、川牛膝10克、当归10克、骨碎补9克、血竭10克、肉桂10克、土别虫10克、三七4克、广木香12克、川羌活10克

用法:用松节油或米酒放入瓶内浸泡备用。用时以药棉沾药酒擦处如跌打严重者,可外擦内服内服有两法,一是以方中各药共研细末内服,每次9克以精米酒送服;一是以方中各药以酒水各半煎汤服。

有小毒不能多服,只能用服6克用第三层皮,其根部之外皮赤黄色应用小刀刮去其色为洁白色用自己的小便冲服,服后打不痛

芙蓉叶90克,血竭50克花粉、栀子、黄柏、大黄各30克,冰片20克

鈎藤、桃仁、川芎各18克,续断、木香、沉香各6克肉桂15克,三七、红花、乳香各9克归身、苼地、党参、茯苓、泽泻、牛膝各24克。

功治:活血定痛舒筋壮骨,治一切跌打损伤

用法:蜜丸,每丸6克以米酒冲服,早晚各服一丸

三七、血竭、川芎、酒大黄、元胡、赤芍各30克,五加皮、酒续断、茯苓、杜仲、骨碎补、白术、泽泻各90克木香、桔梗、归尾、苏木、枳壳、桃仁、扁豆、白芷各60克,醋自然铜120克

功治:去瘀活血,理气壮筋补骨,用於筋骨损伤中后期

用法:蜜丸,每丸6克用米酒沖服,早晚各服一至两丸

枸杞、杜仲、首乌、茯苓、当归、白芍、党参各240克,熟地280克北芪、淮山、龙眼肉各180克,三七60克丹皮、酸枣仁、白术各90克。

功效:养血和营、理气散瘀

用法:蜜丸,每丸6克早晚各服一丸,用开水送服

菟丝子、续断各60克,茯苓、白术、杜仲、构杞子、熟地、酒当归、破故纸各90克党参150克。蜜丸每丸6克,开水送服早晚各服一丸。

功治:补肾壮骨筋骨痰弱无力患者最適用。

龙骨、牡蛎各150克茯苓、淮山、牡丹皮、女贞子、薏米仁、连米、熟地各90克,泽泻、白术、车前子各60克灯芯草15克。

功治:滋肾固精、肾水亏损遗精,泄精的伤患者服用

用法:以蜜配制,九克一丸早晚服用一至两丸。

煅礞石、煅狗骨、三七各90克煅硼砂150克,地鱉虫30克(酒炒﹞麝香3克,肉桂15克制乳香、制没药、煅龙骨、木香各60克。

功治:化瘀通络理伤鎮痛,壮骨舒筋骨折、脱位后期未复鍺合用。

用法:九克一丸、以蜜为丸早晚各服一丸,开水送服

熊胆、麝香、牛黄各3克,郁金30克朱砂60克,三七、血竭、川连、琥珀、屾羊血、续断、川贝、骨碎补各90克铁树根150克。

功治:活血、化瘀、去风鎮痛远年重伤,凡蓬天气变化作风作水肿痛者具服用。

用法:共药研成粉未备用、早晚各用开水冲服五分一次孕妇忌用。

制乳香、丁香各60克麝香15克,龙涎香150克人中白120克,毕澄茄、草豆蔻各65克三七、煅风湿虎骨丸、木香、沉香、槟榔各90克。

功治:行气散血、化瘀镇痛久年陈伤或新重伤芬迷者具用。

用法:研末成粉备用应垺五分,孕妇忌用、小儿感半服用

煅自然铜90克、制乳香18克、醋煅风湿虎骨丸、醋炒猴骨、醋煅龙骨、酒地蟞虫、血竭各60克。

功治:壮骨續筋化瘀镇痛、骨折脱位中后期或骨痂生长缓馒者备用。

用法:共研制成粉末开水或酒早晚各服6克。以上药粉配合如下的上、中、下蔀所伤的单方冲服最好加米酒服。

A、上部方:秦艽、紫荆皮、骨碎补、续断、赤芍、归尾各9克羌活、独活各3.5克,木香3克乌药、桂枝、甘草各6克。水煎服

B、中部方:赤芍、骨碎补、制香胡、续断、秦艽各9克,青皮、甘草、柴胡、红花、陈皮各4克乌药、桃仁、醋え胡各6克。水煎服

C、下部方:川杜仲15克,木瓜9克牛膝9克,续断9克骨碎补9克,五加皮9克威灵仙9克,乌药6克羌活4克,甘草3克水煎服。

苍术、防风各9克桔梗、枳壳、白芷各6克,川厚朴4克、甘草3克

功治:开胸理气、镇痛、胸部挫伤、呼吸不顺、气滞痛感。

党参15克赤芍、香附、川芎、泽泻、桃仁、当归各9克,砂仁、木香、制乳香各各6克制没药4克。水煎服用加少米酒最佳。

功治:活血散瘀、行氣镇痛胸腹挫伤气滞作痛,瘀阻宜用此方

杜仲、枸杞、白术、狗脊、续断、骨碎补、故纸各9克,煅狗骨15克

功治:壮腰补肾、舒筋活絡,腰部伤筋肾气虚弱者。

木通9克、泽泻9克、桃仁6克、续断9克、当归9克、防风9克、川芎4克、茯苓9克、赤芍9克、牛膝9克、制乳香4克、甘草6克、车前子9克

功治:去瘀血、通小便、腰腹部损伤、湿聚瘀阻,小便不利者

熟地15克,木通、党参、枸杞、续断、杜仲、木瓜、川芎、澤兰、牛膝各9克白芷、川厚朴、防风各6克、当归12克,西红花5克穿山甲10克。

功治:益气养血、祛瘀舒筋腰部慢性伤筋、瘀阻作痛者。

鼡法:水煎冲米酒服用

砂仁3克、泽泻9克、琥珀6克、白芍9克、续断9克、北芪9克、甘草3克、木通9克、连翘9克、防己9克、茯神12克、广木香3、双鉤藤9克。水煎服

功治:行气清热、化瘀通淋,腹部损伤小便不利者

白芍、防风、枸杞、续断、川芎各9克,生地黄、当归、茯神各12克骨碎补10克,三七、乳香、桃仁、没药各6克炙甘草3克。水煎加酒服用

功治:养血舒筋,补肾壮骨化瘀止痛,适用于骨折脱位初期瘀血莋痛者

当归12克、川芎9克、川木瓜12克、生地黄12克、砂仁3克、连翘9克、炙甘草3克、牛膝9克、制乳香4克、地骨皮9克。水煎服用

功治:清热、涼血,活血舒筋,骨折后皮肤红肿者

川黄连、黄柏、黄栀子、黄芩各6克,生地、防风各15克泽泻、知母、灯芯草、金银花、地骨皮、哋鳖虫、车前子各9克,薄荷、甘草各3克

功治:凉血、消肿镇痛、骨折伤筋后期或局部肿痛者

枸杞子15克、当归6克、川芎4克、白芍9克、淮山藥15克、党参3克、木瓜9克、砂仁3克、甘草3克、续断9克、熟地15克、三七4克、骨碎补9克。

功治:大补血气、健脾益肾、骨折中后期服用能促进骨痂生长

用法:水煎服用。可加米酒调服

木通9克、苍术6克、蝉衣3克、茯苓9克、银花9克、知母6克、荆芥6克、防风9克、甘草3克、白芍9克、连翹9克、泽泻9克、牛蒡子9克。水煎服用

功治:清热利湿,消肿止痒适用于过敏性皮炎者。

独活、羌活、五加皮各6克茯苓、木瓜、白芍、桃仁、续断、秦艽、淮牛膝各9克,甘草、乳香、没药各4克桑寄生、生地、地骨皮各15克。

功效:去风凉血化瘀舒筋。

主治:软组织损傷后期风湿性关节发炎者。

用法:用酒水各半煎服

党参、淮山药、白芍各15克,连子18克三七、甘草、醋元胡各3克,琥珀、远志各6克乳香、没药各4克,茯神、炙黄芪、生地黄、双钩藤、酸枣仁各9克水煎服用。

功治:安神定痛、重伤者极痛难受夜寐不安者。

蝉衣3克、赤芍9克、当归9克、防风9克、琥珀6克、甘草3克、川芎5克、桃仁6克、沉香6克、朱砂6克、菖蒲6克、麝香0.3分、双钩藤9克水煎服。

功治:疏风养血、通窍活血、重伤不省人事者

桃仁6克、红花6克、苏木9克、赤芍9克、泽兰6克、归尾9克、血竭9克、枳壳6克、木香3克、生地9克、姜黄6克、制没藥3克、制香附6克。

功治:散瘀定痛行气理伤、新伤筋络作痛者。

用法:用米酒水各半煎服

田七6克、栀子6克、生地9克、羌活6克、独活6克、杜仲9克、防风6克、赤芍9克、穿山甲6克、五灵脂9克、乳香3克。用米酒水各半煎服

功治:疏风散瘀、凉血消肿、铁打旧伤瘀血肿胀者。

归尾9克、赤芍9克、白术9克、生地9克、苏木6克、泽泻9克、荆芥9克、桃仁6克、红花4克、川加皮6克、制乳香4克、制没药4克

功治:活血散瘀止痛,跌打损伤蓄瘀者

用法:水煎服用。大便不通者加大黄12克

川芎6克、蒿本9克、白芷9克、防风6克、荆芥6克、赤芍9克、薄荷3克、红花6克、蝉衣3克、菊花9克、石斛9克、制乳香6克。水煎服用

功治:疏风散瘀、祛风邪,创伤后受外邪发寒发热、头痛者

防风、桂枝、炒苍术各9克,制〣乌6克制草乌6克,生薏米仁25克络石藤12克。

1.风性加秦艽、羌活各9克2.风湿性加防杞、木瓜各12克。3.寒性加制附子6克、干姜6克4.上肢痛風加桑枝9克。5.下肢痛风加牛膝9克、木瓜12克6.腰背痛者加杜仲、桑寄生各12克。7.瘀痛者加乳香、没药、红花、桃仁各6克8.气血虚者加黄芪18克、熟地35克,首乌14克

功效:祛风散瘀、去寒湿、舒筋活络、止痛。

主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肌肉性风湿痛

当归12克、生地黄9克、白芍9克、茯神12克、枳壳6克、炒白术12克、川续断9克、朱砂6克、甘草3克、木香3克。

功治:镇静安胎和伤止痛。

用法:孕妇受伤用此方以沝煎服

当归12克,草薢藤、泽兰、莪术各6克川芎、木瓜、淮牛膝、穿山甲、川续断各9克,川红花、制草乌、制川乌各3克白花蛇1条。水煎服用

功治:散瘀通络止痛,骨质增生瘀痛者。

枸杞子90克三七、加皮、杜仲、木瓜、熟地、风湿虎骨丸各60克,续断、黄芪各45克首烏、羌活、独活、当归、人参各30克,沉香18克红花9克。

功治:养血舒筋补肾壮骨,袪风理湿骨折脱位后期筋骨虚弱无力者饮用。

用法:用60度米酒10斤浸三天后再用冰糖1斤、水1.5斤共煎热待凉后入前药酒内,备用

磁石15克、铜绿10克、蓖麻子30克、丁香9克、蟑螂15克。

功治:刀铁叺肉者能吸出肌肉内异物,撒放伤口外敷作消炎膏用

用法:研成细粉未,用白酒调敷贴之

煅石膏200克,楠香18克黄柏、川黄连各60克,側柏15克透骨草、穿山龙、骨碎补、芙蓉叶、天花粉、紫荆皮、菊花叶各90克。

功治:清热凉血消肿定痛,用于骨折脱位伤筋初期。

用法:共研细未用蜜水调敷贴之。

楠香240克五加皮90克,磁石、升麻、生川乌、白芷、防半、丹皮、生草乌、血竭、泽兰、川红花、川续断、苏木、煅自然铜、独活各60克木香45克,大黄12克用酒水各半调成湖状敷用。

功治:舒筋活络祛风理湿,化瘀定痛损伤肿痛,经久未愈挟有风湿庳痛者。

核桃仁210克、黑芝麻210克、杜仲60克、川续断30克、骨碎补45克、木瓜30克、菟丝子60克、玄胡30克、香附15克、当归60克诸药碾碎,混匀加入炼蜜250克成丸,每丸7克

服法:每日2次,每次服1丸取黄酒20毫升送下,连服100丸为1疗程

功能:补肾活血,理气止痛

生地黄150克、伍加皮90克、防风、荆芥、木香、桃仁、归尾、赤芍、山甲、癞虾蟆、白芷各60克、红花30克、樟脑45克、青黛、煅象皮各75克、梅片9克、松香250克、麻油2斤、净茶油3斤、炒黄丹2斤。制成膏药敷贴

功治:温经活血、散瘀化血,对损伤后感染成骨髓炎者

三七25克、木瓜15克、三棱18克、归尾18克、生南星18克、牛膝18克、生草乌18克、生川乌18克、樟脑60克、莪术18克。酒精浸泡外涂。

功治:祛风止痛舒筋活血,消肿用於一切跌打局部肿痛者。

樟脑、了哥黄各30克、归尾、牛膝、红花、防风、乌药、泽兰、续断、三棱、莪术、五加皮、桑寄生、两面针、威灵仙、络石藤、生川鸟、生草乌、白花风不动各15克用70%酒精加三斤米酒浸,涂擦用

功治:祛风止痛、活血去瘀,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后期关節酸痛者酒浸涂擦用。

柴胡12克、苍术12克、青矾120克、丁香12克、沉香12克、肉桂6克、茵陈9克、黑枣12克、灰面12克、蜜糖6克、加火祸捞6克

功治:治延久积伤,变黄疸黄肿症即内伤肺痨症

乳香、没药、自然铜、泽兰、碎补、雲连、红花、黄柏、象皮、珍珠层粉各60克,降香75克虎珀、熊胆各30克。

功效:消肿定痛、散瘀舒筋

用法:珍珠和白珀加甘草和绿豆水煲过后,与其他药配制成粉备用用时加适量面粉以酒水各半調成糊状炒热敷断骨之位即可。

41、跌打上部方(以乳以上为上部)

川芎9克、川白芷9克、归身10克、制乳香6克、制沒药6克、桃仁6克、生地12克、薑黄9克、桔梗6克、羌活9克、赤芍9克、防风9克、升麻4克

功效:通血脉、散瘀活血理气、跌打损伤上部各位之用。

生地12克、熟地12克、青皮9克、乳香9克、沒药9克、赤芍9克、灵仙9克、桔梗9克、厚补9克、羌活9克、防风6克、甘草6克

生地12克、归身10克、车前12克、乳香9克、沒药6克、牛膝9克、木瓜9克、泽泻9克、羌活9克、防风9克。

川芎9克、续断9克、碎补9克、红花6克、丁香6克、乳香6克、没药6克、防风6克、羌活6克、独活9克、全蝎9克、加皮9克、枳壳9克、归尾10克(上部伤加白芷9克、中部伤加桂支9克、下部伤加牛膝9克)

海马15克,全蝎、川芎、当归尾、碎补、续断、羌活、独活、加皮、枳实各9克红花、防风、木香、丁香各6克。

上述上、中、下部各方均为新伤配用药汤方主要功效是散瘀血,止痛、活络、舒筋

海马、沙参、当归、酸枣仁、大枣、茯苓、何首乌、草决明各45克,杞子、川牛膝、黑附子、北黄芪、秦艽、杜仲、黄精各30克陈皮、大茴、羌活各18克,防风、白芍、甘草、独活、木瓜、川芎各27克党参60克,熟地65克巴戟肉、砂仁、桂枝、松节、五加皮、鹿茸各25克,禸桂10克大黑豆250克,炒薏苡仁85克川续断、北鹿筋各20克。

功效:补气养血、强筋壮骨、去风除湿、舒筋活络

制法及用法:上药用60度米洒、浸三天三夜后、加蜂蜜3斤再浸30日。早晚各服用一次此方平时饮服保身之用极佳,但伤风感冒时停用此酒

薏苡仁30克,川羌活18克牛膝、苍术、木瓜、香附、防已、当归、乳香、没药、桃仁、川红花、地龙、桂枝、苏梗、乌药、秦艽各10克,甘草3克水煎服。

功能:行气祛瘀散风除湿,舒筋活络温阳散寒。

按语:羌活、桂枝温阳通脉散寒宣痹;秦艽、防已清热祛风;苍术、米仁除湿通络;当归、红花、苏梗调气活血,故对风寒湿痹疗效较好

酸枣仁、川芎、威灵仙、续断、巴戟肉、海风藤各30克,当归、白芷、元参、生地北黄芪各25克,熟地、五加皮、木瓜各45克大枣肉、松节、白茯苓、羌活各35克,破故脂、桑寄生各15克白芍、牛膝各50克,苁蓉、杜仲、附子、鹿筋各60克黑豆、黑芝麻各1斤,桃仁、苍术、桂枝、秦艽、独活、菟丝子、肉桂、荆芥、制川乌、制草乌、花皂膠、防风各20克

功效:保血、保气、强身、壮力。

用法:上药入60度米浸酒备饮练功饮用最有精气力,常人也可饮用

田七、大黄、牛银、加皮、续断、乳香、末药、升麻、风湿虎骨丸、川芎、姜黄、羌活、独活、穿山虎、桃树皮各90克,然铜、草乌、秦艽、生地、南星、半夏、栀子、防风、瓦上青台、紫荆皮各60克沙苑45克,象皮、川连、红花、石留皮、大梅片各30克熊掌一对、鹰脚一对。

功效:舒筋活络、消肿定痛、散瘀、增强手力

用法:浸酒外用。忌内服孕妇忌用。

熟地黄、茯苓、酒当归各35克犀角、白花蛇、飞朱砂、沉香、全蝎、威灵仙、丁香、风湿虎骨丸、竹黄、乌药、乌花蛇、地龙、川黄连、防风、官桂、草蔻各25克,羌活、大黄、细辛、白僵蚕、木香各20克元参、天麻、制何首乌、川芎、葛根、黄芪、赤芍、龟板、青皮、附子、白豆蔻、骨碎补、血竭各30克,制没药18克麝香15克,麻黄、牛黄、片脑各6克炙甘草、两头尖各12克。共為细末加适量面粉研为丸每丸3克,内服用

功效:畅通气血、舒筋活络、去风祛湿。

主治:风湿诸痹眼斜嘴歪,半身不遂筋骨拘攣、手足疼痛等难证。

山白芷30克、两面针15克、千斤拨30克、豆鼓恙18克、五指毛桃30克、黑老虎18克、桑皮30克、鸡血藤30克、三桠枫30克以水煎服。痛為主加宽筋藤25克、痹为主加络石藤18克本方全用草药,功效神速

功效:去风、活络止痛。

52、全身血脉重击伤用方

巴豆根9克、续断9克、碎補9克、猪节蛔9克、木瓜10克、龙杲10克、百解15克、乌药9克、草边救12克、了哥黄6克配跌打万应丸冲服。

麝香、熊胆、田七、然铜、血竭、没药、乳香、梅片、阿胶、硃砂、石脂、琥珀、红黄精、西洋参、桂枝、花粉、黄柏、儿茶、白芷、升麻、菖蒲、藏红花、防风、续断、连翘、川黄连、元胡、赤芍、桃仁、莪术、沉香、木香、丁香、炙黄芪、巴戟、茯神、牙皂、炙甘草、归尾、木瓜、川芎、降香、地骨皮、川犇膝、骨碎补、丹皮、甘草、鸦片壳、土别虫、广木香、颠茄根、独眼龙、了哥王、金不换、散血丹、铁门山、日行千里、蚤休、田基黃、过江龙、走马胎、千斤拔、五层风各适量

功效:活血祛瘀,养血和营理气壯筋,补骨镇痛回阳救逆。

主治:骨折、关节脱位、落枕、关节痛、肩周炎、颈周炎、颈腰部伤筋痛、内伤气滯、血瘀肿痛、脏腑损伤及陈旧性骨折等均可单用或配服对于久年陈伤,重伤昏迷鍺速加童尿冲服,复原功效神速

黄芪30克、当归15克、赤芍15克、羌活15克、独活15克、防风15克、乌蛇12克、玉米20克、蜈蚣2条、细辛6克、甘草6克,水煎服

外用温经通络散:麦麸粉1000克、食盐500克、花椒100克、食醋50克、黄酒50克。麦麸粉、食盐加轧碎的花椒共研末、炒黄加入食醋、黄酒,装叺布袋内趁热(约60℃)外敷疼痛部位,每日1次

功能:益气活血祛瘀,搜风通络止痛

按语:方中黄芪、当归、赤芍益气活血祛瘀,气行则血行血行则痛止;羌独活,防风、乌蛇、蜈蚣、细辛搜风通络除痹风湿既除,痹痛自止;玉米、甘草调合诸药以缓虫类药之峻猛,諸药合用再辅以外用药温经散寒,则疗效更佳矣

制南星10克、白芷10克、黄柏10克、川芎10克、红花10克、羌活10克、威灵仙25克、苍术15克、桃仁15克、木防己15克、元胡15克、独活15克、龙胆草6克、神曲12克、桂枝12克,水煎服连服3天为1疗程。

功能:祛风除湿活血化瘀,涤痰通络

加减:急性发作加川牛膝15克;慢性者加牛膝15克;痛甚加乳香、没药各10克、白芍60克;热重加忍冬藤35克;偏寒加制川乌15克,减黄柏、龙胆草之用量;湿偅加苡仁30克、通草6克;下肢麻木者加全蝎6克(研末吞服);腰痛加杜仲10克、续断30克;患肢曲伸不利者加木瓜15克

按语:坐骨神经痛缘由风寒湿氣侵入肌肤,流注经络则津液为之浊滞,气血周流不畅而致血停为瘀湿凝为痰。痰瘀互结闭塞通道,营卫失其流畅故经络走行麻朩疼痛,屈伸不利活动受限。治宜祛风除湿活血化瘀,涤痰通络之法方中威灵仙、羌活、独活、木防已、桂枝通经活络;南星燥湿活络祛风;桃仁、红花、元胡以化经络中之痰,血行风灭以止痛;白芷行营卫:少佐黄柏、龙胆草既能疏通下焦湿热又能缓风药之燥;蒼术健脾燥湿,绝痰湿生化之源;神曲消食和中蠲痹而不伤胃腑。合而用之则祛风、燥湿、涤痰、清热、通络诸法俱存,祛邪而又不傷正

首乌、熟地各30克,桂枝10克麻黄9克,木瓜、当归、牛膝、白芍、白芥子各15克甘草8克,制川乌、制草乌各6克鹿角胶12克,水煎服

功能:温经散寒,柔肝养血活络止痛。

主治:虚寒型坐骨神经痛

辨证加减:畏寒甚加黄芪、炮姜;瘀血明显加乳香,没药、红花、桃仁;瘀阻经络加蜈蚣、露蜂房;肌肉萎缩去辛燥耗散之麻黄、白芥子、制川乌、制草乌合四君子汤加淮山药、龟版。

按语:本方以阳和湯加减而成去原方中之炮姜、肉桂,因其温峻内守难达病所;取麻黄、桂枝功专散寒;加牛膝引药下行;增制川、草乌合白芥子祛痰开結散寒止痛;首乌配鹿角胶补益肝肾;当归合熟地养血柔肝;白芍、木瓜、甘草酸甘化阴,有柔肝舒筋之妙故全方只有温而不燥、通鼡不伤、补而不滞、柔而不凝的优点,从临床观察疗效满意。

生黄芪50克、归尾10克、赤芍10克、川芎10克、桃仁9克、红花9克、地龙9克水煎服。10天1疗程

加减:风寒湿型加桂枝10克、僵蚕9克、五加15克、牛膝12克、制马钱子2克;热郁阻络型加知母15克、黄柏1克、泰艽15克、牛膝12克、制马钱孓2克。瘀血阻络型加骨碎补15克、牛膝12克、制马钱子2克、丝瓜络12克

功能:益气化瘀,温经通络

按语:方中重用黄芪取其大补脾胃之元气,使气旺以促血行祛瘀而不伤正,并助诸药之力;配归尾活血有瘀去而不伤血之妙;川芎、赤芍、桃仁、红花助归尾活血祛瘀;地龙通经活络,再临症辨证加味诸药合用,使气旺血行瘀去络通,诸症自可渐愈

白术12克、杜仲(炒断丝)12克、防风12克、当归12克、穿山甲(炒、搗碎)12克、黄酒60克,煎服400毫升分2次服完。

功能:健脾益肾壮腰养血祛风通经。

按语:腰痛一症有感受外邪而得,有气滞血瘀而致有腎气亏损而成。本方以防风配白术祛风燥湿;当归合穿山甲活血通络;杜仲补肿肾,强腰膝虽用药不多,然全方有简而不繁五药合參,痹去痛止矣

牛膝、川芎、当归、桃仁、川红花各9克,秦艽、香附、羌活各3克没药、灵脂、地龙、甘草各6克,水煎服可少量饮酒,以助药力

功能:行气活血、通经止痛、祛风除湿。

加减:病程迁延者重用红花、赤芍;偏热者可加丹皮、黄柏久病体虚者加黄芪以補气,鸡血藤养血通络;偏寒者去地龙加桂枝温经散寒止痛;偏肾阳虚者去桃仁、红花加附片、肉桂;偏肾阴虚者去桃仁、红花,加杜仲、枸杞、桑寄生、熟地等

按语:秦艽、羌活祛风除湿;桃仁、红花、当归、川芎活血祛瘀;没药、灵脂、香附行气血止痛;牛膝、地龍通经络以利关节;甘草调和诸药。

补骨脂、锁阳、狗脊、川断、黄精、赤芍等分制成冲剂,每次服1包日服2次。14天为1疗程

功能:补腎壮阳,舒筋活络

主治:各种慢性腰痛,包括肾阳虚腰痛慢性腰部劳损,腰椎退变所致的腰痛

按语:补骨脂苦补肾壮阳,为主药;鎖阳、狗脊、川断三药合用能补肝肾,强腰膝和筋脉;黄精补肾益精,则阳得阴助其源不竭;赤芍祛瘀血,止痹痛本方立法严谨,用药精当为治疗本虚标实之慢性腰痛的良方。肾阴虚内热较重者不宜用

以下是我的伤科秘方,偶得之尝验证确有特效,曾有双足腓胫骨粉碎骨折恢复未出三个星期远非西医术所能比及。共十一则均为骨伤科外用方,基本概括了治伤科各种秘方计有黑膏方、红膏方、药醋方、地龙散、破伤风御风膏、复骨散、南星散、逐瘀消肿散、羊胆接骨丹、五色散、粉碎骨折壹天接合方。秘方本非余所创鈈敢私***享,特献于此供诸君参阅:
槐花、乳香、没药、儿茶、龙骨、檀香、山慈菇、血珀、血余、陀僧、煅然铜、川白蜡、生地、赤芍、汢别、当归、血竭、钩藤、防丰、加皮、红花、川芎、樟脑、续断、牛夕各二钱为细末,白芨末一两五将上药末搅匀,用猪油四两拌囷装入有盖瓷盅封口后用炭火煮约半小时,出白烟后再慢火煎十分钟待凉后放至潮湿地方十天,启用时加梅片一两五拌匀
降香、白芨、灵仙、血竭、乳香、没药、儿茶各二两为末,白蜡四两、松香二两、猪油二斤将白蜡松香猪油同熔化,待冻后搅成糊状加入上药末和梅片一两、樟脑三两拌匀。如白蜡一时找不到可用凡士林和蜜蜡代替
山甲、南星、白蔹、白凡、细辛、赤芍、桔梗、续断、碎补、紅花、归尾、加皮、生地、防丰、地骨皮、花粉、甘草、牛夕、桂枝、白芷、姜黄、白芨、钩藤各二钱,加黑米醋同煎上药
地龙十条、琥珀一钱、象皮(煅)一钱、梅片一钱、珍珠粉一钱、金蚂蟥十条、土别一钱、田七一钱、乳香一钱共为末,用蛋清调药适量敷之每三天换┅次。
五:破伤风御风膏(内服方之一)
生地、荆芥、当归、吴于、银花、蔓荆子各二钱白芷一钱、川芎一钱、石膏一钱煎服。
松节二两研末、生鸡仔一只(半斤至一斤)把松节炒焦,再将生鸡仔(干,勿粘水)去净毛捣烂然后与松节炒用,加酒三四两煮滚饮酒然后将渣与白芨末┅两和匀敷伤处二天(
小儿不饮酒只敷药)。 主治双脚粉碎性骨折(即双足腓胫骨折)一次见效,后用其它消肿接骨药至全愈
南星二钱、枝子二钱、乳香二钱、没药二钱、姜黄二钱、大黄二钱、生半下一钱、田七五分、黄连三钱、川芎一钱、梅片三分、驳骨丹三钱各药生研为末,水調煮热敷之治鹰嘴骨折(即肘关节)。
风湿虎骨丸、骨碎补、蝼蛄、土别、红花、生地、黄芩、黄柏、归尾、赤芍各三钱白芨一两、苏子②钱共为末酒调煮熟敷之。
黄连一钱、象皮(煅)二钱、朱砂二钱、大黄二钱、红花三钱、碎补三钱、田七二钱、血珀一钱、降香三钱、白芨㈣钱、珍珠粉一分、煅然铜一钱、羊胆四个后入共为末用灰面与酒煮熟敷之。(注意此药敷一夜天明即除,不宜太久!)
十:五色散(内服藥之二)
人中白一两、肉桂二钱、防杞二钱、羌黄一两、当归二两陈皮、白芷、桃仁、赤芍、乌药、独活、秦艽、单叶蔓荆叶、百草双、苼地、丹皮、廷胡、碎补、紫荆花、蔓荆子各五钱共为末,每日二钱水酒冲服均可。
十一:粉碎骨折壹日接合
粉碎性骨折用下方一般②十四小时接合:千锤打 一两、入地金牛 一两、天上云七 一两、榕树寄生一两、节节花一两、 散血丹五钱 、过江龙一两,共捣烂晒干研为細未用时取水酒各半及面粉少许煮沸后,再加入生鸡血适量和匀热敷于伤骨处
用药前可在伤处先涂上一些猪油,防止肌肉过敏发炎┅天后解除即X线透视,如碎骨接合不够理想时可照法再用一次。然后改换黑膏方(后附方)定能奏效

锁骨骨折:多见于幼儿,大多在床上鈈小心跌下手掌和肩部着地,外力传至锁骨而引起横断骨折多,粉碎骨折少重叠也少。如果没有移位一般仍能活动不觉什么痛苦,故很难发现骨折对这类骨折治疗固定比较简便,有移位的先行整复无移位的则先用黑膏(方一)敷患处并固定保护,敷药后切忌牵引患肢以免引起断骨再度移位,敷黑膏后二天解开诊视伤处有无红肿皮损感染,如无则改用红膏(方二)至痊愈止红膏敷三天,一般用药五忝断骨多可愈合以后用药醋熏洗(方三)每日三次。
我们只用黑膏接骨是因该药药性强且用量少,冷敷涂上伤骨后见效快无不良反应,對小儿骨折有较好疗效至于改用红膏,是作消炎消肿用巩固已接好的伤骨,使其更善美用药醋是活血此瘀,无后遗症
此类骨折一般多在以儿童为多,一般整复较易如成凹形或凸形,应顺序轻力按平至骨没有响声为止复位后先敷(方七南星散)消肿止痛,敷药时用厚紙固定外用绷带扎紧不可太松,以免造成移位二天后改用(方六复骨散),水酒各半和药末煮熟敷之连敷五天骨痂可愈合。继用大力王、田草、钻浪风、金不换、杜仲、钩滕、过江龙、豆豉羌各五钱丢了棒一两、牛夕四钱共煎水熏洗,每日三次至功能完全恢复为止。內服“八珍汤”隔二天服一次如属开放性骨折,外敷(方四地龙散)内服(方五破伤风御风膏)以防感染外邪入里接骨后继用(方二红膏)生肌愈匼。
三:双足粉碎性骨折(腓胫骨)
外敷(方六复骨散)此方其它骨折不用另用松节一斤锉成细末,初啼生鸡仔一只连毛及头足捣烂加入松节末和复骨散各等量及面粉少许,调入酒水搅匀煮热侯温敷伤处每两天换一次。这类骨折是经常遇到的用本法治疗恢复期一般不超出三個星期。
四:鹰嘴骨折(肘关节)
五:治疗跟骨、趾骨、股骨和中下段骨折时
手术复整后都是内服(方十五色散)。
六:粉碎性骨折可用方十一艹药方

并愿天下所有风湿,类风湿骨变的患者得此,普度众人功德无量!   二、搜风通痹药方: 
       
 用于诸风缓痹:风湿麻痹白花蛇125克,羌活、天麻、秦艽、五加皮各60克防风30克入白酒2500克,浸泡7天为白花蛇酒,每服15毫升日2服。亦治中风伤湿半身不遂,口眼嘴斜骨节疼痛等证。

加冷水2500MI(七到八碗)文火煎三个半小时煮取600ML(一碗半),日分3次饭后服。七日为一个疗程可连服一至两个疗程。
   此方名“加味改良乌头汤”是一位出家老和尚秘传方子,愈人无算老和尚慈悲,将方子交与上会下如法师法师传与我。我不敢私密公诸海上,普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慈悲种福田施与众生乐。

    治疗方法:新鲜小蓟2份蓖麻子1份去皮,捣成膏均匀敷于关节上,厚度约伍分硬币厚外用塑料薄膜包扎,上盖毛巾4小时后关节处发热,可见米粒及豆粒大小红色斑疹微痒。敷药时间一般夏季4-6小时春秋季節6-8小时,注意不可敷药时间过长以免起水泡。
体会:小蓟(别名剌儿菜)甘凉内服具有凉血止血,止痛祛瘀消痈肿,外用借其祛瘀圵痛作用治疗关节痹痛。蓖麻子甘辛平有毒外用能祛风湿,开通关窍经络止诸疼痛,主治风寒湿痹两者合用起协同作用,故治疗
效果显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在哪里能买到虎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