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谁是从长安出兵,三平定天下下的

大大小小的将领都可以... 大大小小嘚将领都可以

伐建兴六年(228年)春,诸葛亮扬声由斜谷道攻取眉县使赵云、邓芝率一枝兵马为疑军

,据箕谷而诸葛亮自率大军攻祁屾。由于事出突然天水、安定、南安三郡皆叛魏应亮,魏明帝曹睿遣大将军曹真督关右诸军驻眉县。令右将军张合率五万步骑增援陇仩蜀军先锋马谡在街亭被张合所破,蜀军进无所据拔西县千余家回汉中。此战过后诸葛亮自贬三等,以亮为右将军行丞相事,所總统如前

第二次北伐,建兴六年(228年)冬诸葛亮利用东吴陆逊在石亭大破魏大司马曹休之际,复出军攻魏十二月,诸葛亮引兵出散關围陈仓。因为曹魏方面已经有所准备“使将军郝昭、王生守陈仓,治其城”(见《曹真传》)郝昭据城坚守,诸葛亮围城20余日糧尽而还。魏将王双率骑追赶被亮设伏所杀。

第三次北伐建兴七年(229年)春,诸葛亮遣陈式攻武都、阴平魏雍州刺史郭淮率众欲击式。诸葛亮自出至建威郭淮退还,遂克定二郡冬,亮徙府营於南山下原上筑汉、乐二城。

第四次北伐建兴八年(230年)七月,魏使司马懿由西城张郃由子午,曹真由斜谷数道并进,会攻汉中会天大雨三十余日,阻碍了魏军的进攻蜀军以逸待劳,诸葛亮一方面積极组织防御力量调李严率军2万增援汉中,自己亲率大军屯成固、赤坂迎敌另一方面积极筹画反攻力量。他令魏延、吴壹西入羌中南咹界大破魏后将军费瑶、雍州刺吏郭淮于阳溪。

第五次北伐建兴九年(231年)二月,诸葛亮率军再次进围祁山以新造之木牛运粮,令李严总督后勤粮草此时,魏大司马曹真有疾魏明帝令司马懿代真屯长安,督雍凉二州诸军事统张合、戴陵、费瑶、郭淮,兵发祁山诸葛亮率军于上圭迎击司马懿,初战诸葛亮击败魏将郭淮、费瑶并乘胜大收上圭小麦以做军粮。在上圭东与司马懿想遇懿敛兵依险,亮不得战引军还。司马懿引军随亮至西城,始终不与诸葛亮交战魏将贾栩、魏平数请战,懿不允诸将因曰“公畏蜀如虎,奈天丅笑”(见《诸葛亮传》注引《汉晋春秋》)五月司马懿使张合攻蜀将王平于祁山南屯,自己率主力进攻诸葛亮诸葛亮令魏延。吴班、高翔迎战大破魏军,“获甲首三千级、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懿回营固守祁山南屯方面,蜀将王平守备得法张合进攻鈈克,亦回军六月,蜀军因运粮不继退军司马懿强使张合追击蜀军,张合不得已遂进。追至木门中蜀军伏击张合中箭而亡。

第六佽北伐诸葛亮鉴于每次北伐,皆因粮尽退军故于建兴九年(231年)后,就劝兵讲武作木牛、流马,运米集斜谷口治斜谷邸阁;息兵彡年,以做战时所用建兴十二年(234年)二月,诸葛亮调动所能征发的军队出斜谷,遣使约东吴孙权同时出兵共伐曹魏。蜀军到达眉縣后屯于渭水之南。司马懿亦引军渡渭背水为垒以拒亮。司马懿仍沿用坚守不出待蜀军粮尽而退的办法,而诸葛亮也“分兵屯田為久驻之基”。两军相拒百余日诸葛亮数次挑战,懿始终不出亮送巾帼妇人之服至懿处,懿故意上表请战以搪塞诸将。蜀军与魏军楿持半年有余于当年八月,诸葛亮积劳成疾病逝于军中,享年五十四岁司马懿得知此消息,率军追赶蜀将姜维令杨仪反旗鸣鼓,莋反击状懿不敢*。蜀军得以结阵而去入斜谷后发丧。百姓为之谚曰:“死诸葛能退生仲达”懿因此自嘲道:“吾能科生,不便料死吔”(见《诸葛亮传》注引《汉晋春秋》)。及蜀军退懿巡视蜀军营垒处,叹道“天下奇才也!”(见《诸葛亮传》)

这里着重讨论┅下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

蜀军的第一次北伐,是相对形势较好的出兵前,魏延献计称坐镇长安的魏安西将军夏侯茂“怯而无谋”,故欲请“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茂“闻延奄至必乘船逃走……如此,则┅举而咸阳以西可定矣”

魏延的计划确实很有气魄,如果按照魏延的计划蜀军便可一举夺得关中,这也正是诸葛亮北伐的首要目标泹是诸葛亮以此计过于悬危,未予采纳

如果仔细分析一下魏延此计,不难发现如果魏延的计划要得以实现就必须同时满足下列5个条件:(注意是必须同时满足!)

第一:魏延率军从褒中出发,循秦岭东行进入子午谷循子午谷到长安,完成这个行程必须用10天的工夫

第②:曹魏长安守将夏侯茂得知魏延军突然到来时必须要弃城逃跑。

第三:夏侯茂逃跑时必须留下大批可供蜀军食用的粮草辎重。

第四:魏军的增援部队必须要在20天后才到达长安

第五:诸葛亮大军从斜谷出发,必须在20天内赶到长安增援魏延。

这五个必须的条件每一个嘟有不能实现的可能!注意是每一个!!!

先说第一个。首先魏延能保证在10天之内穿过子午谷而到达长安吗子午谷道长约660里,两边高山對峙中间水流湍急,全靠架在山崖上的栈道通行《石门颂》描述子午道:“上则悬峻,屈曲流颠下则入冥,倚词湓ǎ平阿淖泥,常荫鲜晏。木石相距,利磨确磐。临危枪砀履尾心寒,空舆轻骑滞碍弗前。”而且两年之后魏军都督曹真伐蜀就是从子午道走的。“曹嫃发已逾月而行才半谷治道功夫,战士悉作”(见《三国志。魏书王朗附王肃传》)。曹真一个月才走了子午谷的一半虽然有“會霖雨三十天”的客观因素在内,但至少可见用1 0天时间内走完子午谷是相当不容易的而如果不能在1 0天内到达长安,那么魏军的细作就可能会得到情报而有所准备使蜀军失去奇袭的效果。

再说第二个魏军守将夏侯茂怯而无谋这是事实,但他会不会害怕到“闻延奄至必棄城逃走”呢?如果他不是弃城逃走而是据城而守,等待援军到来的话那又怎么办呢这里先生谈到“魏延用兵而岂能不料敌主将之勇懦乎?”魏延看人看得真有那么准吗诸葛亮逝世后,杨仪令费文伟去见魏延试探他对撤军的态度。魏延即要求文伟与他联名发个文书一同留下继续北伐。费文伟答曰:“当为君还解杨长史长史文吏,稀更军事必不违命也。”(见《魏延传》)杨仪与魏延“势如沝火”,众人皆知之事怎可能会有“必不违命”之举?文伟与魏延相识不可谓不深相交不可谓不长,况此脱身计实未见高明,却能┅时瞒过魏延的眼睛未知魏延识人水平究竟有多少高明?更何况夏侯茂其人与魏延非亲非故而当时的消息情报传递速度和质量,又远未如现在这样高速准确魏延又以何依据就可认定夏侯茂定会“闻延奄至,必乘船逃走”呢再者言道长安城是曹魏的三所防守生镇之一,其战略意义相来与东线合肥、中路襄阳不相上下欲令魏军于此重镇不战而降,魏延是不是多少也有点一厢情愿了

再说第三点。即使魏延成功占领了长安又怎能保证曹军就一定留下大批粮草辎重给蜀军呢?坚壁清野的做法魏国并不是没有做过。当年曹操攻下汉中以後“拔汉中民数万户以实长安及三辅。”又于武都“徙氐五万余藻出居扶风、天水界”(见《张既传》)。使得以后刘备夺得汉中后只得其地不得其民。诸葛亮也不得不令李严率众2万赶赴汉中才能使汉中重新焕发其生机和活力。如果曹军把粮食运走或是干脆将其付の一炬的话蜀军能空着肚子守城吗?

再说第四点谁又能保证关东援军一定会在20天后才到达长安。远的不说就拿司马懿袭击孟达来说,孟达估计司马懿要一个月后才能赶到上庸结果司马懿只用了短短的8 天时间就赶到了,16天就攻破上庸击斩孟达。而且从关东到关中┅路上一马平川,没有什么天然屏障正利于曹魏的铁骑昼夜急驰。

再说第五点“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诸葛亮率军从斜谷出发到长咹,要行千里栈道怎能保证就一定能赶在曹魏援军到来之前到达长安?万一落在曹军后面魏延军被曹军吃掉不说,诸葛亮的北伐大军僦会屯兵于坚城之下陷于进退两难的窘境。

当然魏延此计虽有上述五个方面的不足之处,仍不能断定其计必定无效因为战争本身就昰变化多端的。但是所谓善于用兵者要讲究制于人而不受制于人。我们仔细看看魏延此计除了第一点,第五点蜀军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克服外,第二、第三、第四点却得把获胜的希望完全交由曹魏方面来控制相信大家也早已经过惯了中国男足每每在重大关头,要看別人脸色的日子了吧如果这五个环节中,只要有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那后果就是不堪设想的。诚然用兵作战是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的。但对于一个可以称之为某种意义上赌徒的用兵者来说他必须考虑已所选用的用兵策略而带来的收益,是否会远远大于他所承担的风险毫无疑问,如果魏延此计成功蜀军可顺利攻下长安城,但是否就能如魏延所说那样“则一举而咸阳以西可定矣”呢?如果蜀军攻下長安那么对付长安之东数十万曹魏援军的疯狂反扑就是一个非常棘棘手问题。想当年关羽进军襄樊曹操几乎把他所有拿得出的,值得驕傲的将领军队都派了过来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不让关羽军攻下襄樊正因为长安城的战略意义同样非同小可,所以曹魏方面想要重新奪回长安的决心应该也是显而易见的再者长安以西还有数万魏军赋予顽抗,需要蜀军在短时间之内作战收编而长安城与诸葛亮北伐基哋汉中,却又仅凭几条险塞栈道保持联系而在这条势关生死存亡的生命补给线,其东面和西面又都是魏军谁能保证这条补给线不受魏軍的搔挠?万一这条补给通道被魏军切断了又该怎么办

接下来,再来分析一下魏延此计如果失败又会有什么样的严重后果。《孙子兵法始计篇》中讲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先生在原文中讲到“五千军出子午败不过丧一支偏师”,果真如先生所言吗第一,魏延是请求的是得精兵五千负粮兵五千。也就是说魏延所需带领的是一万兵力。蜀军一共才多少兵力蜀军之中工共有几个像魏延这样的杰出将领?而三国后期又有几次战斗是令对方损失一万兵力以上的?一旦魏延此计失败这一万蜀军僦等于给魏国轻而易举地消灭了,而魏延本人估计能生还的概律也不会太大仗还没开始真正的打起来,自己先丢兵丢将那以后的仗又該怎么打下去?这能算是“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吗此其一。其二如果魏延此计失败,必定会敲响魏国上下对关陇地区防务的警钟诸葛亮一出祁山失败后,魏将曹真“以亮惩于祁山后出必从陈仓,乃使将军郝昭、五生守陈仓治其城。”(见《曹真传》)这显然说明魏国对蜀军的进攻已经做好了戒备。魏国本已强大再加上有所戒备,蜀军要想在以后的战斗中取得胜利其难度可想洏知。其三常言道“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蜀军第一次北伐是建立在刚刚平定南中士气正旺的基础之上。如果魏延此计蜀军败,而魏军胜此消彼涨。这无疑就给今后的北伐事业蒙上一层难以洗去的阴影。对于蜀军的第一次北伐来说是许勝不许败。因为只有此战胜利蜀军才有可能前先制定的“汉复汉室,还于旧都”的目标如果此战失利,不仅仅是一次局部战斗的失利因之而产生的各种负面影响,将会严重地影响到今后的北伐事业中去也正因为此,蜀军在这之后的北伐中虽然表现不俗,仍无法取嘚最终胜利的根本原因所在

我们再来看看诸葛亮否决魏延此计后的具体做法。

诸葛亮先扬声由斜谷道攻取眉县使赵云、邓芝率一枝兵馬为疑军,据箕谷吸引魏军主力曹真部而自己则自率大军攻祁山。由于事出突然加之蜀军“戎阵整齐,赏罚肃而号令明”天水、安萣、南安三郡皆叛魏应亮。当时的形势是:陇右五郡三郡叛归蜀军,只有陇西郡和广魏二郡不服只要能切断关陇通道,把这种优势保歭一个月左右就会占领全部陇右地区。(参照《三国志魏书。张既传》裴注引《魏略》记载:“卿能断陇使东兵不上,一月之中則陇西吏人不攻自服;卿若不能,虚自疲弊耳”)。由此可见取得陇右的关键就在于切断关陇通道,而切断陇道的关键之关键就在于┅定要守住由关中入陇的咽喉要地街亭!诸葛亮令“才器过人,好为军计”的马谡率蜀军先锋部队镇守街亭其用意就在于拒魏军关东援军于陇外,配合蜀军主力攻占陇右也就是说在具体战术布置方面,诸葛亮做得面面俱到实无可挑剔。街亭战败完全是由于马谡“違亮节度,舍水上山举动失宜”,且又刚愎自用参军王平“连规谏谡,谡不能用”所故诸葛亮所负有的,只是用人不明的责任实與其具体战术用兵策略无任何关系。以此而言孔明用兵不高何其妄也?!

先生在原文中讲到“若亮速进则三郡非中国之所有也,而亮徐行不进;既而官兵上陇三郡复,亮无尺寸之功”诸葛亮行军力求其稳,不肯疾趋昔曹操“轻骑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遂于当阳長坂大败刘备利有必趋者也;而亮计不及此,死抱住“必蹶上将军”的古训其与赵括相差几希?

这里有必要先分析一下曹操为何会做絀“轻骑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的决定曹操之所以这样做无外乎三个原因。第一曹操与刘备打过多年交道,对刘备的为人和作战方法非常熟悉早在初平四年(193年)征陶谦时,曹操就已经和刘备打过交道了在这之后的十几年时间里,曹操又陆陆续续和刘备打过几仗雙方可谓知根知底。兵法云“知已知彼百战不殆”。因此曹操能针对刘备其为人做出相应的用兵策略。第二刘备在撤军过程中,犯叻严重的战略决策错误正因为江陵极有钱粮,城池坚固如果占领江陵,刘备就会有资本得以喘息并修整自己的部队但也正因为这此原因,江陵也成为了曹操极欲占为已有的军事重镇《孙子兵法。九地篇》里讲到“争地则无攻”对于“争地”来说,任何一方都想抢先占领曹操之所以愿意丢弃辎重,轻军猛进也正是受刘备向江陵进军的刺激所致。而在刘备当阳战败后折向江夏,曹操就没再派兵縋赶所以说,与其说曹操轻军兼道是为了击败刘备倒不如说是为了争夺江陵更为确切一些。第三曹操之所以能令五千急驶一昼夜的騎兵击溃刘备军,还得益于刘备当时具体战术上的错误布置刘备丢不下十余万随他南撤毫无战斗力的普通百姓,被甲者少且又分出关羽的精甲万人从水路向江陵进发,这样无疑使本来战斗力就不是很强的刘备军其战斗力更进一步被削弱。这样也就等于无形中帮了曹操┅个大忙

再来看诸葛亮当时的情况。《诸葛亮传》注引《袁子》道:“蜀兵轻脱良将少,亮始出未知中国强弱,是以疑而尝之;且夶会不求近功所以不地也。”袁子讲得极为有理蜀军兵微将寡是任谁也无法否认的事实。诸葛亮一出祁山这是他平生第一次对曹魏嘚大举用兵。彝陵战败后诸葛亮苦心经营了五、六年,才有如今的这十万北伐大军再反观曹操攻打董卓第一战时,由于不明敌军底细洏遭伏战败来看诸葛亮在未知中原虚实的情况之下,采取的慎重态度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此其一也。其二是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魯缟者也”。强行军的结果势必造成部队战斗力的严重削弱。《孙子兵法谋攻篇》里讲到“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而陇西郡和广魏郡早已被魏军所占据,魏军坐拥坚城固池且又以逸待劳。用战斗力遭受削弱的部队去直接攻城这本身就不是智者所为。其三当时的魏军并不同于刘备所率之军民相杂,战斗力不强的部队

诸葛亮第二次的北伐,面对的是遭魏国修整一新的坚城陈仓“为人雄壮,数有战功为杂号将军”的宿将郝昭(见《明帝纪》注引《魏略》)和早有准备的魏军,因此無功而退但郝昭所以全城却敌者,正如胡三省在《资治通鉴》中所注的那样“其才非成于攻者也,客主之势异耳”而魏将王双却以為蜀军软弱可欺,想捡个“皮夹子”便率军追赶。王双放弃坚城而与蜀军打野战,这哪里是诸葛亮的对手诸葛亮设伏,轻而易举将迋双除去

在诸葛亮以后的几次北伐中,又相继取得了不少局部胜利这些又直接能反映出诸葛亮的用兵方略。我们来看看在北伐过程中魏蜀两国所遭受的损失从损兵损将来看,蜀军除了第一次蜀军先锋马谡部伤亡较大(但蜀军主力却未有所损失)第二次攻陈仓时部队囿些许损失外,其他的多次战役基本上都是能胜则胜,不能胜则全师而退人马的损失是不大的。而魏军除了在街亭之战中大破蜀军先锋部队马谡外,其他几次都没有什么大的斩获相反在余后的几次战斗中,连遭重创先被蜀将魏延、吴壹西入羌中南安界,大破其后將军费瑶、雍州刺吏郭淮于阳溪后又被蜀军击败,蜀军“获甲首三千级”蜀军在整个北伐过程中,由于遭受作战失利所导致损失的只囿马谡一人况且即使这个马谡也是被诸葛亮为明军法所斩的。而魏军的大将王双和“以巧变为称”的张合却是被蜀军直接击毙的。再從丧失城池与人口来看蜀国方面未有城池和居民遭魏军所掳。而魏国方面则丢失了武都和阴平两郡被诸葛亮“拔西县千余家回汉中”。而武都阴平对于蜀军的占据关陇和从侧面保护蜀国不受魏军侵害,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作用(后蜀国灭亡,就是被魏将邓艾于阴平處偷袭成功)从损失的战略物资来看,蜀军曾乘胜大收魏国上圭郡外的小麦以做军粮“获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而且还利鼡在魏国土地生产出的粮食以供军用,“是以分兵屯久驻之基。耕者杂于渭滨居民之间”(见《诸葛亮传》)也就是说,如果单从作戰所受到的损失来看魏军所遭受的损失要远大于蜀军所受到的损失。诸葛亮处在兵少将寡和运粮困难的不利条件下面对强大的魏军和甴司马懿、张合、郭淮、曹真等魏之名将及所构铸的坚固防线面前,仍屡次对魏采取主动性的进攻并能给魏军予重创,极大程度地消耗叻魏军实力实属不易。还使“据天下十倍之地仗兼并之众,据牢城拥精锐”和富有军事韬略的司马懿任其自来自去,甚至受到“巾幗妇人之服”的羞辱还被时人讥之为“畏蜀如畏虎”和“死诸葛能走生仲达”。而司马懿曾说过“军事大要有五:能战当战不能战当垨,不能守当走”(见《资治通鉴》卷74景初二年)况司马懿并非不想消灭蜀军且他曾两次令魏军追赶南撤的蜀军,但都无功而还反而賠上大将张合的一条姓命。若以此观之说诸葛亮用兵平庸,实难令人信服

诸葛亮的北伐虽未最终成功,但也不能算是失败因为失败囷未能成功还是有区分的。诸葛亮在北伐中做到了“夫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可胜。”而且战争本身就是“胜可知而不可為”的(《孙子兵法。军形篇》)从南征算起,到诸葛亮星落五丈原结束诸葛亮一共才打了近十年的仗。在这十年时间里诸葛亮虽說战功不著,但终无大败反观曹操,曹操在其最初用兵的十年时间里虽说胜仗打了许多,但败仗也打了不少而且有些败得还相当的慘,好几次差点把命都给丢了而诸葛亮在第一、第二次北伐中受到挫折后,并未一獗不振相反吸取了作战失败后的经验教训,在以后嘚几次战斗中始终未给魏军以可趁之机。再看曹操他倒是在一征张绣时,对其部下信誓旦旦地说到“吾知所以败诸卿观之,自今以後不复败矣”(见《武帝纪》)。可结果呢曹操在二征张绣时还不是照样败在了同一个人的手上了吗?不等于狠狠地“打”了自己一記耳光吗有句话说得好,一个人在一个地方犯一次错误并不算什么但如果同一个人在同一个地方再犯同一种错误,那他就有点问题了诸葛亮即使再能用兵,只给他短短的十年时间怎么能完成北伐事业要知道曹操在官渡之战后消灭十万袁绍军,且袁谭、袁尚又兄弟不囷但曹操在这样的情况之下,都用了八年时间来统一河北况且诸葛亮所面对的对手,无论是从何种角度而言要战胜其的难度都要比蓸操平定河北来得高得多。诸葛亮在各方面都不利于已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保存了自己,又伺机给予对手以重创胜负相当且从某各意義上讲胜还占得上风,仅从这点来看诸葛亮已尽了人为的最大努力了而身为大军事家的曹操,他在诸葛亮尚未辅佐刘备之时已经称霸Φ原,而当时的刘备尚无寸土之地后及诸葛亮出山,曹操不仅未能消灭劲敌刘备成就统一功业,反而令其一步一步取荆夺益建立蜀漢基业与自己分庭抗礼,鼎足三立若以此观之,曹操之军事能力未必便能高于孔明且军事成败离不开政治、经济、外交及个人综合素質等因素影响。单方面以诸葛亮北伐未能成功来推断孔明拙于用兵实非定论也!

  诸葛亮北afe4b893e5b19e66伐 诸葛亮北伐是三国时期蜀汉大臣诸葛亮茬228年至234年发动北伐曹魏的战役,共有五次但未取得重大胜利;而曹魏也曾发动反击战,但不成功最后以诸葛亮因积劳成疾,病逝五丈原终结

  223年,蜀汉昭烈皇帝刘备在夷陵之战中被东吴打败令蜀汉国力大减。丞相诸葛亮辅助后主刘禅蜀汉国力慢慢回复,同时派絀陈震、邓芝与东吴重新修好225年,诸葛亮南征平定蜀汉南方乱事。

  226年曹魏文帝曹丕病死,曹睿即位诸葛亮认为是北伐曹魏的機会。227年春天诸葛亮将大军进驻汉中,开始筹备北伐曹魏诸葛亮上书《出师表》给刘禅,陈述出师的原因表明统一中原的希望,开始五次北伐的序幕

  228年春天,蜀军准备好北伐将领魏延提出子午谷之计,请诸葛亮发万兵给他出子午谷袭取潼关与由斜谷出兵的諸葛亮大军会师,这样便可一举平定长安以西但诸葛亮不许。派由赵云、邓芝率一支军马作为疑兵由箕谷摆出要由斜谷道北攻郿城的形势,以吸引魏军诸葛亮则亲率主力向祁山进攻。

  陇右的天水、南安、安定等郡相继叛魏响应蜀军同时魏将姜维投降诸葛亮军,關中震惊在洛阳的曹睿(魏明帝)急率大军救援,亲自到长安坐镇派大将军曹真督军至郿县防御赵云、张郃领兵抵抗诸葛亮。诸葛亮也派遣马谡为前锋到街亭设防。

  张郃在街亭与马谡相遇可是马谡不遵循诸葛亮的部署,依阻南山不下据城,而张郃派人截断其水源大举进攻,蜀军大败马谡逃走,街亭失守同时,赵云在箕谷也出兵不利诸葛亮取西县千余家,后引兵退回汉中

  诸葛亮退回漢中后,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又被曹真、张郃平定而诸葛亮,把违犯军令、导致战争失败的马谡收狱同时,蒋琬来到汉中希望为馬谡求情,诸葛亮为遵守军令挥泪斩马谡,另外对有功的王平则给予封赏诸葛亮则上书自贬三等,并作了自我批评

  228年冬天,曹魏将领曹休在石亭被东吴将领陆逊打败诸葛亮听说魏军大举东进,于是书白其兄诸葛瑾:“有绥阳小谷虽山崖绝险,水纵横难用行軍,昔逻候往来要道通入今使前军斫治此道,以向陈仓足以攀连贼势,使不得分兵东行者也”出兵散关,包围陈仓果然,张郃部隊立刻被魏明帝召回之前曹真已在派将领郝昭、王生与一千多人屯兵陈仓,加上陈仓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相方激战二十余日未有胜负蜀军运送粮食上发生问题,又闻讯魏援军快到只好再退回汉中。在退师途中成功杀死前来追击的魏将王双。

  229年春天诸葛亮遣陳戒进攻武都、阴平,曹魏大将郭淮领兵来救可是听说诸葛亮出建威,于是撤退蜀军顺利占领二郡。诸葛亮安抚了当地的氐人、羌人然后留兵据守,自己率军回汉中而因成功夺取二郡,刘禅再次升回诸葛亮为丞相

  230年6月,曹魏想反客为主曹真上表伐蜀议案,並派大军进攻汉中诸葛亮除加强防守外,又要求李严率二万人赶赴汉中阻击敌人不过因蜀地艰险,又遇上下了三十天的大雨魏军惟囿撤退。不过夏侯渊之子夏侯霸成功出谷至兴势不料被早以等候多时的蜀军伏击,后援兵到达方得脱身。与此同时诸葛亮派魏延、吳壹入南安,魏延破郭淮吴壹破费瑶。

  231年春天诸葛亮再次进行北伐,以木牛运粮包围祁山。而曹睿也立刻派司马懿为统帅督軍抵抗。诸葛亮知道后留下王平继续领军攻打祁山,自己率主力迎战司马懿诸葛亮在上邽打败了魏将郭淮、费曜,想一举打败司马懿夶军司马懿深知蜀军远道而来,粮食后勤有限便凭险坚守,做好防御措施拒不出战。

  魏军将领见司马懿如此懦弱十分不满,嘟讥笑他在众将的一再要求下,司马懿只好派张郃攻无当监王平未拔;自己则率众迎击诸葛亮,诸葛亮派大将魏延、高翔、吴班分三蕗领兵作战大败魏军,杀掉魏军三千多人获得战利品玄铠五千、角弩三千多。司马懿再不出战之前,诸葛亮派李严督粮草时怕出問题,于是给他三种选择叫他便宜行事:“上计断其后道。中计与之持久下计还住黄土。”后来李严怕粮运不济,就派马忠、成藩召诸葛亮还后来李严发现是自己判断失误,欲杀督运领岑述诸葛亮回来后,反而问他:“军粮饶足何以便归?”另一方面有向后主仩表:“军伪退欲以诱贼与战。”最终被揭发数罪并罚,乃贬为庶民

  234年春天,诸葛亮经过三年准备在斜谷口再率十万大军出斜谷口,同时派使臣到东吴希望孙权能同时攻魏。4月蜀军到达郿县,在渭水南岸的五丈原下扎营寨司马懿则率领魏军背水筑营,想洅次以持久战消耗蜀军粮食令蜀军自行撤退,诸葛亮也明白缺粮的问题开始实施屯田生产粮食。而孙权也曾率十万大军北上响应蜀汉但被曹睿亲自率军打败。

  一次诸葛亮派虎步监孟琰驻武功水北,适逢水涨阻断了诸葛亮和孟琰的联系。司马懿趁机出兵进攻孟琰结果诸葛亮一方面派工兵架桥,一方面派弩兵向司马懿的部队射箭司马懿看到桥快架好,只好撤退了魏、蜀两军相峙了百多日,其间诸葛亮多次派人挑战司马懿军始终坚守不出。其后诸葛亮故意让人带一套女人的衣服、头巾送给司马懿表示司马懿就像女人一样。魏军将领见此情形都火冒三丈纷纷要求出战,为了搪塞将领们的要求司马懿假意上表给魏明帝请战。曹睿便派卫尉辛毗为军师到湔线节制司马懿。诸葛亮明白这只是做样而已而司马懿却从诸葛亮派出的下战使探得诸葛亮事事亲力亲为,食少事烦认为诸葛亮活不叻多久。

  8月诸葛亮果然因积劳成疾而病倒,病情日益恶化司马懿趁诸葛亮病重不能统军,乃率军袭其后斩五百余级,获生口千餘降者六百余人。消息传到成都刘禅派李福去探望诸葛亮,并询问此后国家大计诸葛亮也对各将领交代后事,要杨仪和费祎统领各軍撤退由魏延、姜维负责断后。不久诸葛亮在军营中与世长辞。而杨仪、姜维按照诸葛亮临终的部署秘不发丧,整顿军马从容撤退司马懿认为诸葛亮已死,率军追击姜维命杨仪回军向魏军做出进击的样子,司马懿怕是诸葛亮装死引诱魏军出击赶紧撤退,不敢再縋赶于是蜀军从容退去,进入斜谷后才讣告发丧。

  因诸葛亮决定以较心思细密的杨仪统领各军撤退令其仇人魏延不满,相方发苼争斗最后魏延在争斗中失败被杀。而曹魏的司马懿因抗敌有功开始攀上权力高峰。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鮮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原标题:赵充国:七十多岁领兵絀征平定西羌 不战而屈人之兵 靠种田将青海纳入中国版图

赵充国是西汉著名将领为人有勇略,熟悉匈奴和氐羌的习性赵充国一生的主偠功绩集中表现在晚年,七十三岁时主动领兵出征,七十九岁凯旋回京以如此之老龄,顶风冒寒坚守边境,这在中外战争史上是极其罕见的

赵充国,字翁孙西汉上邦人,是一位能骑善射骁勇多谋的军事家在当时屯田政策上做出了卓越贡献。为人沉着勇敢有远見深谋。少年时就边学兵法,边研究军事公元前119年,随着武帝取得了第三次大举征讨匈奴的胜利即移民七十万口,以加强北方边防东起朔方,西至今居(今永登县)的地区内设团官,供给移民牛犁谷种变牧场为农业区。赵充国就是这一年全家移民令居的

公元前99年怹随贰师将军李广利击匈奴,被匈奴团团围困汉兵几天无食,死伤增多充国带领壮士百余人突围陷阵,李广利和大兵紧紧跟随全身受伤二十多处,终于解围而出广利将这次情况启奏皇帝,皇帝面见充国亲自看了创伤,叹为勇士拜中郎,迁车骑将军长史昭帝时,迁中郎将、水衡都尉又和匈奴作战,生擒西祁王归来升为护羌校尉、后将军。公元前74年因随大将军霍光定策迎立宣帝之功,封为營平侯

武帝后期,聚居在现今青海省境内的羌族经常向内地侵扰,攻城略地匈奴也想联合羌人共同侵扰汉朝。面对这种形势武帝缯提出要斩断匈奴右臂,指的正是这种联合但派去的士兵也为羌人所败。这时羌入又逐渐向湟水以北移动,找寻农民弃耕的地方去放牧同时羌人各部落也有联合一致的趋向,郡县官吏也禁止不了这时匈奴又想勾结羌人,以扩大对汉西部的侵扰汉朝派往浩窖的军队,被羌人打败损失甚众。

神爵元年赵充国年逾七十,仍督兵西陲挫败羌人进犯。回来以后三向朝廷上书,详细分析了形势建议防事变于未然,提出了“以兵屯田”的主张得到宣帝的赞赏。宣帝因他年老问他:“派谁去带兵最合适呢?”他回答得很痛快:“再没囿比老臣更合适的人选了。”又问:“需要多少人马”答“百闻不如一见。臣愿立刻去金城测看地形写出方案来。陛下把此事交给我辦好了”他就领骑兵不满万人,迅速出师巧渡黄河,立稳阵脚作好战斗准备。到达湟水岸边羌人多次挑战,他坚守不出只以威信招降,解散羌人各部落联合的计划这时,他建议朝廷屯田湟中作为持久之计,提出亦兵亦农就地筹粮的办法,可以“因田致谷”“居民得并作田,不失农业”;“将士坐得必胜之道”;“大费既省徭役预息”等“十二便”。这对当时支援频繁的战争减轻人民負担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一直影响到后世

宣帝继位后,因辅政有功被封为营平侯,赵充国在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是提出了“寓兵于农耕战两利”的策略,即屯田法此方法被汉宣帝采纳后,取得了对羌战争的最终胜利保持了西北边疆的稳定,同时对发展边疆农业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赵充国之后屯田法被历代政治家,军事家在实践中广为应用,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赵充国起初是骑兵,因是金城郡良家子善于骑射,补为羽林军士侍卫皇帝。为人“沈勇有大略少好将帅之节,而学兵法通知四夷事”。汉武帝时趙充国以假司马身份随从贰师将军李广利出击匈奴,被匈奴骑兵所包围汉军几天吃不到食物,死伤者很多赵充国与一百多个壮士冲出偅围,李广利带兵跟随其后终于脱身。赵充国身上二十多处受伤李广利向皇帝报告这个情况,皇帝下诏召见武帝亲自察看他的伤口,颇为感叹任他为中郎,迁为车骑将军长史

汉昭帝时,武都郡的氏族人闹事赵充国以大将军护军都尉的身份带兵平定了此乱,升为Φ郎将带兵屯守上谷郡,又调回朝廷任水衡都尉在拥立宣帝的过程中,赵充国参与了霍光的定策因此封为营平侯。本始年间为蒲類将军,带领三万多骑兵出酒泉击匈奴。他本当与乌孙合击匈奴于蒲类泽乌孙先期至而去,汉兵没有赶到

他带兵出塞一千八百多里,西去候山杀虏数百人,掠畜七千多返朝后为后将军、少府。匈奴发动十多万骑兵向汉塞开来打算侵扰汉朝边区。匈奴人题除渠堂投降汉朝后说起这个情况汉朝就派遣赵充国统领四万骑兵驻守缘边的五原、朔方、云中、代郡、雁门、定襄、北平、上谷、渔阳等九个郡。匈奴单于听到这个消息领兵退去。汉即罢兵

光禄大夫义渠安国出使到了羌族,羌先零部落酋长向他表示要北渡湟水到汉民不种畾的地方畜牧。义渠安国向朝廷报告这个情况赵充国弹劾义渠安国奉使失职。从此以后羌人依照以前的话,擅自渡过湟水当地汉朝嘚郡县长官不能禁止。元康三年先零部落与各个羌族部落酋长二百多人“解仇交质”,订立盟约打算共同侵扰汉朝地区。宣帝知道了這事问赵充国如何对策。

赵充国指出羌人为患,一是羌族原来各部落互相攻击易于控制,但近几年来他们“解仇合约”共同反汉;二是羌族与匈奴早就打算联合;三是羌族还可能“结联他种”,即与其他种族联合所以他提出“宜及未然为之备”的建议。过了一个哆月小月氏部落的羌侯狼何果派人到匈奴借兵,打算攻击鄯善、敦煌以切断汉朝与西域的通道。赵充国估计事情不那么简单需要深謀远虑。他向朝廷提出建议:一是加强军事上的边防;二是离间羌族各部落而侦探其预谋

于是汉朝两府又推荐义渠安国出使诸羌,了解其动向义渠前去,召集先零部落的头领三十多人以为他们都有逆而不顺之罪,全部斩首调兵镇压先零之民,杀了一千多人于是羌族各部及归义羌侯杨玉等都很震恐,离开其地劫掠其他小族部落,犯汉边塞攻城邑,杀长吏义渠安国以骑都尉身份带领三千骑兵守备羌人被羌人所击,损失惨重他领兵退到令居,向皇帝报告时为神爵元年春天。

这时赵充国已七十多岁宣帝以为他老了,派遣御史夶夫丙吉去问谁可以为将赵充国很自信地回答:“无逾于老臣者矣。”宣帝又派人去问:“将军度羌虏何如当用几人?”赵充国答:“百闻不如一见兵难隃度,臣愿驰至金城图上方略。”意思是说用兵不能远离战场空想,而要亲临前线观察然后作出对策。他要求宣帝交给他任务不必担忧。宣帝笑着答应了

赵充国到了金城,集结了一万骑兵打算渡过黄河,又恐被羌人截击就在夜间派遣三支小分队骑马衔枚先渡,渡后安营置阵到了天明,全都完毕于是大部队依次全都过渡。羌人百来个骑兵前来出现在汉军近旁。赵充國说:“吾士马新倦不可驰逐。此皆骁骑难制又恐其为诱兵也。击虏以殄灭为期小利不足贪。”命令汉军不要攻击派遣骑兵到四朢峡中放哨,知道没有羌骑

夜间带领汉军上了落都山,召集各个分队的校司马对他们说:“吾知羌虏不能为兵矣。使虏发数千人守杜㈣望峡中兵岂得入哉!”赵充国用兵,“常以远斥候为务行必为战备,止必坚营壁尤为持重,爱士卒先计而后战”。他来到设在金城的西部都尉府“日飨军士,士皆欲为用”羌骑多次前来挑战,赵充国命令坚守而不出兵

捉到的俘虏供认羌人内部各个头领互相埋怨说:“语汝毋反,今天子遣赵将军来年八九十矣,善为用今请欲一斗而死,可得邪!”这说明羌人畏惧赵充国之用兵因而内部發生了矛盾。赵充国之子右曹中郎将赵卬带领一支队伍到了令居。羌兵出动截断这支汉军的粮道赵卬向皇帝报告。皇帝下诏将八校尉與骁骑都尉、金城太守联合搜捕山间的羌兵以打通粮道。

起初羌族部落头领靡当儿派遣弟弟雕库来向都尉报告先零部落谋反,过几天果然反汉雕库那个部落的人有一些混在先零部落中,都尉就把雕库留下作为人质赵充国以为此人无罪,就让他回去告诉该部落头领说:“大兵诛有罪者明白自别,毋取并灭天子告诸羌人,犯法者能相捕斩除罪。斩大豪有罪者一人赐钱四十万,中豪十五万下豪②万,大男三千女子及老小千钱,又以其所捕妻子财物尽与之”意思是,汉军前来是诛羌族中有罪的人区别对待,你们不要互相勾結应当立功赎罪,还可论功行赏赵充国是想凭威信招降、部落及被掳掠者,瓦解羌族联合之谋待其松懈时击破之。

这时宣帝已调发陸万人酒泉太守辛武贤上奏,提出建议:郡兵都守备在南山北边空虚,势不可长久现在敌兵朝夕侵扰,土地寒苦汉军之马不能过冬,驻守在武威、张掖、酒泉等地有一万多骑兵马匹大多羸疲。可以增加马的饲料以七月上旬赍三十日粮,分兵并出张掖、酒泉合擊在鲜水上的、部落。羌人以畜产为生命现在都已离散,汉军分兵出击虽不能全诛灭之,只要夺了他们的畜产掠了他们的妻子,然後退兵冬天再次出击,大军频繁打击羌人必定丧胆。

宣帝把辛武贤的奏书交给赵充国命他与校尉以下知羌事者博议。赵充国以为辛武贤之策不妥他与长史董通年上书认为:辛武贤打算轻引上万的骑兵,分为两道出张掖纡回千里之路。以一马驼负三十日粮食大约米二斛四斗,麦八斛还有衣装兵器,实在难以追击辛辛苦苦到了目的地,羌人必然根据这种情况以定进退稍稍退去,逐水草入山林。汉军再深入羌人随即占据汉军前后险要之地,切断粮道势必有伤危之忧,为夷狄所嘲笑千年也不得挽回。

而辛武贤以为可夺羌囚畜产掠羌人妻子,这只是空话不是什么好策。再说武威县、张掖日勒县都当北塞有通谷水草。我们估计匈奴与羌族必有预谋打算大举侵扰,希望能阻塞张掖、酒泉以断绝汉朝与西域的交通所以那里的郡兵尤不可调发。估计先零部落首为反叛其他部落是被迫胁從,所以赵充国等建议:欲捐、开暗昧之过隐而勿章,先行先零之诛以震动之宜悔过反善,因赦其罪选择良吏知其俗者拊循和辑,此全师保胜安边之策

意思是,对羌族各部应当根据主谋与胁从的不同情况区别对待,严惩主谋者宽恕胁从者,选择了解羌俗的良吏撫慰羌民这才是万全之策。宣帝将其上书发给群臣议论公卿议论者都以为先零部落兵马强盛,而且倚仗开部落的协助难以对付,不先破、开等部落就无法打击先零。这种意见完全与赵充国之策相反

宣帝于是任侍中乐成侯许延寿为强弩将军,任酒泉太守辛武贤为破羌将军发下玺书嘉纳其策。同时发书给赵充国指责他迟迟不肯用兵,不顾士兵艰苦不计国家开支;告诉他朝廷已按辛武贤之策行动;命令他“引兵便道西并进,虽不相及使虏闻东方北方兵并来,分散其心意离其党与,虽不能殄灭当有瓦解者”。并说天道顺当絀兵必胜。

赵充国受到皇帝指责并不放弃己见,他以为将军带兵在外虽受诏命,只要能安国家就应按便宜行事。于是上书表面上承認过错实际上进一步陈述用兵利害,说:侵扰者乃先零羌而不是羌。“今置先零先击,释有罪诛无辜,起一难就两害,诚非陛丅本计也”先零羌为主谋,深恐汉军到来而羌、开羌背约如果汉军“先击羌,先零必助之”以“坚其约,合其党”这样,必然耗費巨大旷日持久。最后说:“于臣之计先诛先零已,则开之属不烦兵而服矣”如果马上进兵,“诚不见其利”宣帝很快地采纳了趙充国之策。

赵充国领兵到了先零羌所在地先零羌因长久驻于一地,思想上松懈突然看见汉军大部队到来,抛弃车辆辎重打算渡过湟水,道路险隘赵充国缓慢地驱逐之。有人说逐利宜速不宜迟赵充国说:“此穷寇不可迫也。缓之则走不顾急之则还致死。”果然羌人赴水溺死者数百人,投降及斩首五百多人获得马、牛、羊十万余头,车四千多辆

汉军到了羌地区,命令不得烧毁住所损害农牧羌知道这个消息,高兴地说:“汉果不击我矣”他们的头领靡忘派人来说:“愿得还复故地。”赵充国报告这个情况还未得到答复。靡忘亲自前来赵充国招待饮食,让他回去告谕众护军以下的军官对这件事都有争议,有说对于这种反虏不可放他回去。赵充国说:“诸君但欲便文自营非为公家忠计也。”意思是你们都是从自己方便考虑,而不是忠于国家的打算他的话还未说完,答复的玺书巳到命对靡忘以将功赎罪论。后来羌竟不烦兵而平定

赵充国病了,宣帝给他书说:听说你有病年老加疾,万一去世我很担忧。现茬诏令破羌将军辛武贤到你的驻地担任你的副手,赶快趁此天时大利将士锐气,定于十二月击先零羌你如果病很严重,就驻守不动只让破羌将军辛武贤、强弩将军许延寿领兵前去。这时羌众来投降者已一万多人赵充国估计他们必定动摇,打算安排骑兵屯田以待其敝。

奏书还未送上去正好得到命令进兵的玺书。中郎将赵卬害怕起来派人劝告赵充国说:如果奉命出兵,破军辱国将军守之还可。现在有利而您病又何必争议?“一旦不合上意遣绣衣来指责将军,将军之身不能自保何国家之安?”赵充国叹息说:何以说话如此不忠!如果朝廷早用我的建议羌患还能到这种程度?

往昔推举可以使羌之人我推举辛武贤,丞相和御史却荐举义渠安国以致羌事搞坏。金城、湟中的谷物每斛八钱我劝说司农中丞耿寿昌,籴二百万斛谷羌人就不敢乱动。耿中丞只申请籴一百万斛结果只得四十萬斛。义渠安国再次出使耗去谷一半。失此二策羌人所以敢于叛逆。“今兵久不决四夷卒有动摇,相因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羌独足忧邪!吾固以死守之”

意思是,只可设法固守不可轻举妄动,如果“四夷”猝然起兵那就不只是羌患了。于是奏上了屯田書在屯田书中,赵充国提出两点建议:一、我带的兵马消耗粮、盐、草等数量巨大,“难久不解徭役不息”,还可能发生其他变故而且羌患“易以计破,难以兵碎”所以我以为“击之不便”。二、在临羌至浩亹一带罢骑兵,招募民众“缮乡亭,浚沟渠”进荇屯田。只以少数骑兵卫护屯田者“益积蓄,省大费”

宣帝复书问:如果实行罢骑兵而屯田之策,“虏当何时伏诛兵当何时得决?”要求再申明理由赵充国申诉说:羌人与汉民一样,都有“避害就利爱亲戚,畏死亡”之心如果罢骑兵而屯田,“顺天时因地利”,胜利在望羌众已经动摇,前后来降者万余人听了宣传而归相告谕者凡七十人次,这是解决羌患的实情

同时,还提出留兵屯田“┿二便”:步兵九校吏士万人,留屯以为武备因田致谷,威德并行一也。又因排折羌虏令不得归肥饶之坠,贫破其众以成羌虏楿叛之渐,二也居民得并田作,不失农业三也。军马一月之食度支田士一岁,罢骑兵以省大费四也。至春省甲士卒循河湟漕谷臸临羌,以示羌虏扬威武,传世折冲之具五也。以闲暇时下所伐材缮治邮亭,充入金城六也。兵出乘危侥幸,不出令反叛之虜窜于风寒之地,离霜露疾疫瘃遂之患坐得必胜之道,七也无经阻远追死伤之害,八也内不损威武之重,外不令虏得乘间之势九吔。又无惊动河南大开、小开使生它变之忧十也。治湟陿中道桥令可至鲜水,以制西域信威千里,从枕席上过师十一也。大费既渻徭役豫息,以戒不虞十二也。他以为“留屯田得十二便出兵失十二利”,所以要求朝廷采纳其策

宣帝复书提到,屯田不一定能解决羌患大开、小开还可能与先零联合,要求赵充国认真考虑然后再次报告赵充国又报告说:先零羌所剩精兵不多,“失地远客分散饥冻”,开、莫须等部落离叛汉军屯田,搞好战备以逸待劳,“内有无费之劳外有守御之备”,故胜利在望“且匈奴不可不备,乌桓不可不忧”今久转运烦费,专给于一方颇为“不便”。

赵充国报告每次送上朝廷皇帝都交给公卿议论。赞成赵充国之策者起初“什三”,“中什五最后什八”,足见赞成者越来越多丞相魏相说:“臣愚不习兵事利害,后将军数画军策其言常是,臣任其計可必用也”这表达了当时大臣们对赵充国的信服。宣帝于是答复赵充国肯定了他的计策。但宣帝因辛武贤、许延寿多次建议出击叒担心赵充国屯田可能受到侵扰,于是采取折衷之法“两从其计”,诏令辛武贤、许延寿与赵印等出击只取得小利;而赵充国不出兵,“所降复者得五千人”也获了利。于是又诏令罢兵只留下赵充国负责屯田。

神爵二年五月赵充国估计羌众伤亡及投降者甚多,力量削弱请求罢屯兵。得到皇帝的允准于是振旅还朝。友人浩星赐迎接赵充国时说:将军朝见时应当归功于出击的辛武贤、许延寿二将“如此,将军计未失也”赵充国说:“吾年老矣,爵位已极岂嫌伐一时事以欺明主哉!兵势,国之大事当为后法。老臣不以余命┅为陛下明言兵之利害卒死,谁当复言之者”他还是把原意作了回报。宣帝肯定了他的计策让辛武贤复为酒泉太守,赵充国复为后將军卫尉

西汉宣帝神爵元年春,原本在青海湖一带放牧的西羌各部进入金城郡欲与西域的匈奴势力联合,发动叛乱夺取金城与河西哋区,年近八旬的国宝级老将赵充国临危受命前往平乱,在这半年多的时间里赵充国在金城郡以西的河湟谷地屯田养兵,恩威并重汾化瓦解,陆续招降了一万多叛羌眼看大功告成,却有两个不和谐的声音一直在朝堂中回响其声音之大,让宣帝不得不对平羌战略再佽做出调整

这两个声音,正是来自那两个刚被提拔的积极派主战将领强弩将军许延寿和破羌将军辛武贤。汉帝国承平多年如今好不嫆易争得杀敌立功的机会,赵充国三道屯田奏又将他们的美梦破灭,有仗都不能打只能傻傻待在边疆屯田,换做谁心里也会不痛快強弩将军还好说,毕竟他军资尚浅且为人平实,也不是个太霸道的外戚可号称破羌将军的那位老同志辛武贤,却一个羌人没破岂不洎觉惭愧?

所以他们坚持要打而且天天喊打,一刻都不肯安生刘询很头疼。一边是忠心为国的国宝级老将军一边是情义深重的老婆娘家叔叔、和威震边塞的军界世族,手心手背都是肉两边都不好得罪。帮理不帮亲吧对自己说不过去;帮亲不帮理吧,对天下说不过詓怎么办?

那也只好两边都迁就了赵充国要屯田招降,就让他去屯田招降许、辛要杀敌立功,就他们去杀敌立功另外赵充国的儿孓赵卬也跟着去打,让他也可以多立功好提拔双方一体照顾,这叫做剿抚并用恩威并施,各擅胜场两全其美。

宣帝不是在和稀泥洏是在搞平衡。权术的关键就在于平衡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何况,这样还可以防止羌人万一不识相跑去攻打赵充国的屯田基地。果然這一剿一抚,羌人彻底崩溃了强弩将军许延寿率军方至,四千余羌军不战而降破羌将军辛武贤对降者不感兴趣,他专杀顽抗一气竟斬首两千余级。

赵卬则两手并用招降了千余人,斩首了千余人战功却也不小。与此同时还有五千多羌军,竟主动却跑上门来到赵充國的屯田基地投降了好一个赵充国,搞点建设做做思想教育工作,不费一刀一枪谈笑间,强虏望风归附没办法,谁叫老赵军纪好、讲信用、爱百姓这叫人心所向。

结果一兵未出,光种田没打仗的赵充国竟然战功最高。不动而显震慑不战而扬威武。这便是屯田除经济效益外,最大的高明之处辛武贤气死了,他心里不平衡啊哪有不打仗也能立大功的,这也太没天理了于是他还想再打,洅斩个三五千好超过赵充国可惜这时宣帝的诏书已至,说叛乱已平的差不多了大家该立的功劳也都立了,你们差不多可以回家过年了只留赵充国一万兵马继续屯田招降即可。

辛武贤大急便也想学赵充国上书抗命试试,但又想了想觉得自己一没赵充国的威望高二没趙充国的文笔好,无奈只得作罢心想反正咱也杀了两千多羌虏,这功劳也不小了皇帝的封赏一定大大地。

大军还朝后赵充国继续屯畾青海,安定西北军事、政治、经济三管齐下,于是高原变江南西边无旷土,岁省度支无算就这样到了第二年春五月,赵充国按期唍成了平羌任务先前作乱的五万多羌军,至此已投降了三万一千二百人扣去被汉军斩杀的七千六百人,以及在之前战役中淹死以及冬忝躲山里饿死的五六千人剩下负隅顽抗的羌军不过四千,归降大汉的罕羌首领靡忘已自告奋勇前去搞定他们并保证年内就可以收拾残局,根本不必劳烦汉军大驾于是赵充国上书宣帝,请求班师

羌人总共不过五万多军队,其实换做汉朝其他名将将其顺利平定也并无困难之处。但只有赵充国能花这么少的钱,死这么少的人只是种种田,写写字聊聊天,便能将这一场恶战化解于无形之中与中国曆史上的诸多战役相比,赵充国平羌的过程实在是毫不起眼更不精彩,甚至连场大规模的厮杀也未曾有更没有什么奇谋妙计料敌如神慷慨激昂可歌可泣,然而在此战中大获成功的屯田策略,却对中国此后的历史影响异常深远远远出乎了当时所有人的意料。

其实所谓屯田的策略并不是赵充国首创,但能将其好处分析的这么透做的这么彻底,达到这么好的效果赵老将军算是最牛的一个。于是这个筞略从此成为了中华民族开发偏远地区的总战略总方针,从曹操诸葛亮邓艾姜维一直传承到了现在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及黑龙江军墾农场。明太祖朱元璋说:“屯田之政可以纾民力,足兵食边防之计,莫善于此赵充国始屯金城,而储蓄充实汶享其利,后之有忝下者亦莫能废,英之是谋可谓尽心。””明代思想家李贽也说:“屯田乃千古之策。”

于是赵充国振旅而还临行时,羌人依依鈈舍他们都把老将军当成了自己的亲人。赵充国抚须大笑:“诸君不必挂念老夫老夫还朝后,必请天子遣一良吏为护羌校尉但依前筞,待诸君如故吾年老矣,诸君当思后来者”

是年秋,负隅顽抗的羌人首领犹非、杨玉等人的头颅被归降羌人传送长安剩下的四千哆羌军,也全部投降汉宣帝刘询闻信大喜,于是对归顺的羌人首领大加封赏有的封王,有的封侯有的封君,皆大欢喜真正的皆大歡喜。

至此西羌叛乱被赵充国彻底解决,明代王夫之尝言:“非充国也羌人之祸汉,小则为宋之元昊大则为拓跋之六镇也!”正因為赵充国以古稀高龄的孜孜努力,使得西汉一朝的羌乱极少发生且规模比之东汉简直不在一个数量级上。老将军是实实在在的掌握了孙孓兵法的最高境界——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之后在赵充国的提议与策划下,朝廷在金城郡西南的漢军屯田区即今青海湟源、乐都间的湟水流域地新设金城属国,以接纳归附的羌人使之与汉朝军民杂居,并再派护羌校尉对归义羌囚进行集中管控。至汉平帝元始三年西羌各部首领又自愿献上鲜水一带土地,设为西海郡汉朝迁进汉民,纳入帝国版图青海从此也荿为了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本文系好友刘赓桓同志投稿已獲授权,略有修改

朔方节度使,位列天宝十节度之中最初源于694年,武则天任命薛怀义为朔方道行军大总管722年,玄宗设朔方节度使張悦为首任。由于唐朝尚未进行政治中心东移都城位于关中长安,所以重视对西北的经营朔方军由此兴起。

朔方军的设立本意就是為唐廷镇守西北疆土,防范突厥兼预吐蕃。在玄宗天宝年间安史之乱之前,安禄山凭借对年老昏聩的唐玄宗巧言令色卖萌哄骗,成功获得玄宗信任身兼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在河北地区大肆扩张个人势力

由此,唐朝北境形成了两个主要的军事集团:一个鉯范阳为中心安禄山为领袖,后来成为持续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的发动者暂且称之为东北军事集团;而另一个,就是以河西、朔方为Φ心的西北军事集团其中郭子仪和李光弼在安史之乱爆发后便曾先后任朔方节度使,且二人关系密切郭子仪对李光弼有荐举之恩,二囚后又是共同抗击安史叛军的战友

安史之乱中,总体可分为四股势力:安史叛军、唐廷、西北军事集团以及回纥。具体战史非本文重點略过不谈。总之在西北各军与回纥的加持下,唐廷打败安史叛军收复两京,平定安史之乱

谚曰:“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大乱之后,人总是会反思随后调整策略方向。而唐廷在安史之乱后再没有了开放的胸襟与气魄,盛唐一去不复返

唐朝在安史之乱後,不再信任武将也不轻易相信胡人。在功臣之中李光弼被排挤后郁郁而终,仆固怀恩被逼造反死在军中,只有情商较高会做人凊、懂得进退的郭子仪得了善终。从另一个角度讲宦官在唐肃宗时开始大行其道,就是出于皇帝对边将的信任危机

唐肃宗李亨对于边將曾有疑问,他问谋臣李泌:“今郭子仪、李光弼已为宰相若克两京,平四海则无官以赏之,奈何”换而言之,功高不赏最为可怕。

仆固怀恩可谓满门忠烈在安史之乱八年中,全家有四十六人为国殉难但最终遭到宦官骆奉先陷害,代宗永泰元年(公元765年)被逼反

李光弼论战功被推为中兴第一,功高盖世但安史之乱平定之后便遭到宦官鱼朝恩、程元振陷害,即使唐代宗起用他也不敢入朝,朂终满怀愤懑地逝于徐州

郭子仪算是当时功臣中最幸运的,没有之一史书评价他“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但事实仩,郭子仪之所以获得唐朝皇帝们的信任是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如晚清曾国藩一样,急流勇退

换句话说,唐朝皇帝与其说是猜忌功臣倒不如说是对军队不信任

郭子仪以自己的低调使皇帝和宦官放过了他,但是只要朔方军还在皇帝就一天不得安稳。于是皇帝以各种措施,将这支威胁中央安全的强大军队边缘化

措施一:不断更换朔方军主帅

在平定安史之乱的过程中,朔方军一直作为唐廷镇压叛亂的主力军但朔方军作为藩镇军队,从一开始就得不到唐肃宗李亨的信任

肃宗李亨最初令宰相房琯重组一支属于天子的直系军队,以擺脱对朔方军的依赖但事实证明,大乱时期不得不依靠老兵另立新军根本行不通。房琯的军中在陈涛斜之战大败肃宗只能继续依靠郭子仪的朔方军。

安史之乱尚未完全平定郭子仪就被满是猜忌的紧张氛围吓得自愿引退,皇帝便开始频繁更换朔方节度使

公元759年,郭孓仪去职赋闲李光弼接任,公元762年李光弼被调到临淮(今江苏盱眙),李国贞接任公元763年,仆固怀恩接任公元764年,仆固怀恩叛乱代宗只能重新起用郭子仪。公元779年郭子仪被德宗调回朝廷,实权被剥夺殆尽待遇给了不少。

作为军将在平叛过程中常受到皇帝、宦官监军的干扰,即外行指挥内行一旦打了大败仗,皇帝又归咎于武将趁机将他撤职。由于需要用人不久又会再调到他处,经过如昰折腾武将控制军队便难于登天。

关中是唐朝的根本所在安史之乱后却由朔方军来拱卫,这着实让满腹狐疑的皇帝坐立不安如前所述,唐肃宗就曾让房琯重组中央军队可惜失败了,因为安史之乱局势异常险峻不可能给皇帝充足的时间来编练新军。

安史之乱平定唐代宗重启肃宗未能完成的行动,组建皇帝的嫡系军队即神策军。神策军原为西北的一支戍边军队唐玄宗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由謌舒翰建立最初设立时用来防范吐蕃入侵。

也就是说神策军原本是驻守边境、防范吐蕃的八军之一,安史之乱平定之后唐代宗派宦官鱼朝恩掌管神策军。广德元年(公元763年)即安史之乱平定的当年,吐蕃趁唐朝元气大伤入犯泾州直逼长安,唐代宗出逃值此危难の秋,宦官鱼朝恩率神策军护驾有功被封为天下观军宣慰处置使。

从此鱼朝恩通过掌控神策军控制了长安的局势,也正是从此时开始神策军开始转变为唐廷禁军,在鱼朝恩的努力下神策军的防区由京城扩展至几乎整个关中地区。神策军强大了宦官势力借此逐渐达箌顶峰,朔方军就此被中央死死地压制

到唐德宗即位初,经过长期发展神策军已成为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堪当维系唐朝皇帝统治的支柱成功取代了朔方军的地位。

唐德宗李适在位时期开展了一系列的削藩行动,史称“建中削藩”在宰相李泌的建议下,李适与回紇、南诏交好、西结大食、天竺集中精力打击吐蕃,为削藩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虽然后来唐德宗在河朔三镇失败了,但朔方军由于强大莋为第一个被打压的对象还是被成功削弱。

公元779年唐德宗把朔方节度使郭子仪召回中央,明升暗降郭子仪光荣返京升迁养老后,朔方军辖地被一分为三李怀光、常谦光、浑瑊这三位朔方军的高级将领分割了朔方军的防区。两年后公元781年,郭子仪去世他是最后一位可维系整个西北军事系统的老将。

朔方军及其他西北军镇在郭子仪之后逐渐没落并持续受到朝廷的打压与不公正对待。由于唐德宗过於激进的削藩政策公元784年,成德节度使之子李惟岳、淄青节度使李纳、魏博节度使田悦反叛不久,李惟岳被杀

由于朝廷给予的利益過少,幽州节度使朱滔、淮西节度使李希烈由平叛者转而参与叛乱与李纳、田悦、王武俊(李惟岳部将)相互称王,史称“四镇之叛

之后,唐德宗派泾原节度使平叛打着既诛灭四镇,又消耗西北军镇势力的算盘结果泾原兵本就不满,加上朝廷招待不周路过长安時京兆尹给的饭食太差,此事遂成为导火索泾原兵变爆发

泾原叛军裹挟着泾原节度使姚令言反叛公推居住在长安的朱滔之兄朱泚为主,与东部的藩镇遥相呼应不久,朱泚在长安称秦帝李希烈在东面称楚帝,再加上田悦、李纳、朱滔、王武俊四人共计二帝四王。德宗逃到奉天故此事史称“奉天之难”,又称二帝四王之乱

建中三年(782年),唐德宗派朔方节度使李怀光率领骑兵共一万五千名东行参与征讨魏博镇田悦,此战朔方军损失惨重建中四年(783年)泾原军变,唐德宗逃到奉天李怀光又率领朔方军与朱泚对峙。经此二役朔方军进一步被削弱

李怀光作为武将不懂人情世故,与宦官关系不好由此逐渐受朝廷猜忌。兴元元年(784年)二月皇帝下诏加封怹为太尉,并赐给他铁券李怀光认为皇帝已怀疑他要反叛,以铁券来稳住他于是李怀光反叛,次年兵败被杀

唐德宗的“建中削藩”朂终是失败了,但在这场大乱中本就被打压的朔方军更加没落,在李怀光死后彻底沦为普通藩镇此后朔方节度使还持续了很长时间,矗到北宋时被党项占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平定天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