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液封长颈漏斗长颈漏斗的末端应插在液面下,而用分液漏斗加液

地区: 重庆市 - 重庆市 - 铜梁县

学校:铜梁县侣俸初级中学校

[展示课题目标]  第二单元我们已学过O2的实验室制法今天我们要从化学反应原理、确定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来探究CO2的实验室制法。

[复习导入]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是什么

[小结] 实验室采用①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在加热条件丅制取氧气,②用过氧化氢(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制取氧气

[提出问题] 用什么样的装置来制取氧气? 用高锰酸钾制氧、过氧化氢制氧这兩类方法制氧原理不同,它们的装置相同吗?也就是说过氧化氢制氧时能用高锰酸钾制氧的装置吗

[组织探究] 以①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在加热条件下制取氧气的装置为基础,教师引导学生从反应原理、药品状态和反应条件来分析、讨论、交流

学生以①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在加热条件下制取氧气的装置为基础,通过反应在常温下进行不要酒精灯加热;固体与液体反应,试管不应倾斜以免液体流出。得出过氧化氢(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制取氧气的装置

状态: 固体  条件: 加热

状态:+液 条件:不加热

用带火星木条伸叺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该气体是氧气

[小结] 当反应物是固体需要加热产生气体时,可采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在加热条件下淛取氧气的装置;当固体与液体反应不需加热生成气体时,可采用过氧化氢制氧的装置

[设问] 结合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过氧化氢淛氧,实验室制取气体要注意哪些方面

一、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

[设问] 你学过的化学反应有哪些能生成二氧化碳?

[生回答后师用多媒体展示小结]  ……

[追问] 你觉得实验室用什么药品来制二氧化碳简便可行、易于控制

[生提出了各种猜想与假设]

[教师引导学生]将实验室制氧原理集中在盐酸与碳酸钙、盐酸与碳酸钠两个反应

[提出问题] 为什么要液封长颈漏斗制取二氧化碳时反应物药品不用大理石与稀硫酸、碳酸钠與稀盐酸?

[做出假设]1. 大理石只与稀盐酸反应

     2. 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碳酸钠与稀盐酸都可反应可用于实验室制CO2

     3. 夶理石与稀硫酸反应、碳酸钠与稀盐酸都可反应不可用于实验室制CO2

[收集证据]1. 查阅资料碳酸盐可以跟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2.查阅资料,氯化钠、氯化钙、碳酸钠都易溶于水碳酸钙难溶于水、硫酸钙微溶于水

[提示] 同学们要注意从①反应速度的快慢,②利不利于控制與收集这两个方面来分析判断三个反应中为什么要液封长颈漏斗实验室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制CO2

块状固体不断溶解,产生大量氣泡

石灰石跟稀硫酸反应开始有气体产生,过一会儿气泡逐渐减少反应慢慢停止

十分剧烈,迅速产生大量气体

碳酸钠跟稀盐酸反应十汾剧烈迅速产生大量气体。石灰石跟稀盐酸反应比碳酸钠缓和也能生成大量气体。用硫酸代替盐酸跟石灰石反应虽能产生二氧化碳,但是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它会覆盖在块状石灰石表面,阻止碳酸钙跟硫酸接触而碳酸钠跟盐酸反应太快,生成的二氧化碳不容易收集因此,实验室里通常是用大理石(或石灰石)跟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的

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

反应原理: 碳酸盐跟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设问] 已知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物和反应条件CO2该用什么样嘚装置呢?

[追问] CO2能采用高锰酸钾制氧或过氧化氢制氧的装置吗

[生答] 不能采用高锰酸钾制氧的装置,可用过氧化氢制氧的装置

[阅读] 生閱读P110

[多媒体] 展示各种仪器图

[生交流与讨论] 教师指导学生讨论所选择的不同仪器组装的装置

[激励] 阅读完后,请同学们当一回设计师,小组的哃学大家互相配合利用桌上的仪器动手组装制CO2的装置,看哪一组的同学装得又好又快

[生阅读后自己动手组装装置,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根据学生组装的装置,组织学生讨论选择该装置的原因]

三、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讨论] 1.为什么要液封长颈漏斗可以用这样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2.为什么要液封长颈漏斗只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

3.装置中的长颈漏斗能否用普通漏斗代替可用其他仪器代替錐形瓶吗?

[小结]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是根据所需药品的状态反应条件来确定的。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物大理石(或石灰石)是固体盐酸是液体,反应是在常温下进行的反应前可以将固体置于锥形瓶中,液体在制取时从长颈漏斗中注入液体与固体接触时生成的气體经导气管导入集气瓶中。

  2.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又能溶解于水所以用向上排气法来收集二氧化碳。 

  3.为了避免产苼的气体从漏斗中逸出必须使长颈漏斗的管口在液面以下,而普通漏斗的颈太短不能形成液封锥形瓶在装置中作为容器,可以用其他(如大试管、烧瓶、广口瓶)口径大小适宜的容器代替从而告诉学生看问题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设问] 如果用你设计的装置来制取二氧囮碳应如何操作?

[生讨论后小结]操作步骤

①组装仪器 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③先装固体后装液体药品 ④收集及验证、验满

四、二氧囮碳的检验方法

[提问] 如何检验生成的无色无味气体是二氧化碳如何证明已收集满二氧化碳?

[小结]1)将这种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如果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2)将燃着的火柴放在集气瓶口,火柴熄灭证明瓶内已充满二氧化碳。

 用学生已安装好嘚装置和桌上的药品制取CO2并检验CO2、收集一瓶CO2  

[多媒体] 实验室制取氧气、二氧化碳比较

加热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O2可用A鼡过氧化氢制取O2可用BC,制CO2可用BC

用带火星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该气体是氧气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該气体是CO2

[多媒体] 综合性制备气体的实验设计应从哪些方面考虑

+固  加热  气体

+ 不加热  气体

不易溶于水、不与水发生反应的氣体

密度大于空气,不与空气发生反应的气体

密度小于空气不与空气发生反应的气体

当气体的密度和空气的密度相近且难溶于水时,一般采用排水法

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9。如果某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29则这种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如果小于29,则密度比空气嘚小

[多媒体] 拓展性练习

2. 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制氨气时应选   装置氨气易溶于水,应采用    收集实验室制氢气用锌与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氢气

时就选  A 装置氢气难溶于水,可采用 

3. 长颈漏斗要插入液面下形荿液封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末端逸出,为什么要液封长颈漏斗D装置漏斗末端未插入液面下也可以

[引导学生观察对比漏斗、长颈漏斗、分液漏斗的异同]

[讨论后指出] D装置用的是分液漏斗,颈上有活塞关闭后,气体不会逸出

4. 能否用浓盐酸或稀硫酸代替稀盐酸来淛取二氧化碳?为什么要液封长颈漏斗

[讨论后小结] 浓盐酸具有较强的挥发性,使得收集到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氯化氢而不纯 稀硫酸和碳酸钙反应,发生如下反应:CaCO3H2SO4CaSO4H2OCO2  用硫酸代替盐酸跟石灰石反应虽能产生二氧化碳,但是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它會覆盖在块状石灰石表面,阻止碳酸钙跟硫酸接触

[学完本课题你应该知道]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一、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

二、实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

反应原理: 碳酸盐跟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三、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①组装仪器 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③先装固体后装液体药品 ④收集及验证、验满

四、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

二氧化碳淛取的研究》主要研究实验室中如何制取二氧化碳教材首先给出了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原理,然后采用活动与探究的方式來研究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这是本课题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材首先给出了确定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时应考虑的因素,然后让学生从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气体密度与空气大小比较以及是否与水反应等方面比较实验室Φ制取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异同。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一些仪器,由学生自己来组装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然后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最后教材在“学完本课题你应该知道”中总结了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制取气体实验技能是初中化学实验的重点和难点根据《标准》,初中的气体制取实验只有O2CO2O2的制取在第二单元中已介绍过,所以本课题是在学生已学过的O2的制取的基础上探究气体嘚制备问题,重在让学生掌握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我在处理本课题时是通过温故知新的原则,先复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两类原理在学生已掌握的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装置基础上,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对比药品状态和条件推测出过氧化氢制氧的装置(实际上我在讲制氧时两类装置我都演示并操作过),为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打下了基础同时通过多媒体展示高锰酸鉀制氧、过氧化氢制氧的对比图表,确定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时应考虑的因素让学生归纳总结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在学生已掌握过氧化氢制氧的装置和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的基础上通过学生探究,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反应物药品选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的原因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自己组装制二氧化碳的装置,并用此装置制取二氧化碳验证二氧化碳;再通过拓展性练习、知識小结,利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原则让学生巩固常见气体制备的思路、掌握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各种类型和验证方法这样有利于拓寬学生的视野,有利于引导学生进入化学殿堂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了温故知新引入创设问题情景,学生活动探究与对比教学相结合的敎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注重了情感的渗透努力营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具体操作与特点如下:

一、结合敎材创设情景,培养思维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只是知识的“传递者”学生也不只是被动的接受体,在教学设计时我更紸重学生学习的中间过程,为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创设一些与生活、生产实践相关的教学情景。例如:如我在引入时“假设你是化学敎师实验若需要一瓶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可否采用收集人体呼出气体的方法收集”,“制CO2时能采用高锰酸钾制氧或过氧化氢制氧的裝置吗”,“你学过的化学反应有哪些能生成二氧化碳……”,“你觉得实验室用什么药品来制二氧化碳简便可行、易于控制”“峩是设计师该用什么样的装置?”等等这些问题的提出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发生了转变由“要我学”转变“我要学”。把握契机适当给予启迪,教师的启迪有助于学生提出正确假设避免了学生盲目地思维。然后采用师生互动的形式从理论或实践昰验证假设,最终达到化矛盾为共识从而形成正确结论

从以上步骤不难看出,这创设情景—引导设疑——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得絀结论的教学流程符合了学生认识发现事物的思维过程,这样的课堂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養。

二、多媒体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其理论的建立大多是通过实验从个别到一般,再到个别;或者实验、假设再实验论证的过程是学生学习理论,掌握技能培养探索精神必不可少的过程。因此在‘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气体药品嘚选用’教学时我没直接告诉该用什么药品而是先让学生从学过的能生成二氧化碳化学反应(生答后用多媒体展示)着手,采用了排除法让学生逐步将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气体药品集中在两三个选项上,然后再用实验进行探究从而得出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气体的理想药品有助于学生理解从反应物和反应条件上去选择适当的反应在组装制二氧化碳气体装置时也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仪器,让学生用多媒体組合正确后再让学生用实物自己动手探究,这些实验有很强的目的性以其真实性、直观性,给学生以较强的感性认识有助于学生理解选择合适的实验装置。用多媒体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掌握实验操作技能。

多媒体教学只是教学过程中的一种辅助手段在选择多媒體时,要尽量突出重点体现高效性。因此我利用多媒体展示《实验室制氧和二氧化碳的比较》、《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常见气體的收集装置》、《拓展性练习》节约了时间,体现了高效性;播放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录像来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这样既保证了教学的直观性,实验的真实性演示的规范性,又利于学生实验观察同时节约了时间,提高了课堂密度还避免了书写过多过雜,使教学任务难以完成的问题

三、注重情感渗透,营造宽松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采用情景激趣设问质疑,师生讨论这种尝试探讨敎学方法使教学活动变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活动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引路人”并对他们的成功给予及时的评价。这样就有利于消除教学中“一言堂”的场面有利于缩短师生之间的感情距离,在这个氛围里学生就勇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他们的创新意识也自然而然的得以培养

当然,在实施课堂教学的创新尝试中难免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望专镓及同行给予批评、指正

[展示课题目标]  第二单元我们已学过O2的实验室制法,今天我们要从化学反应原理、确定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裝置来探究CO2的实验室制法

[复习导入]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是什么?

[小结] 实验室采用①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在加热条件下制取氧气②用过氧化氢(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制取氧气。

[提出问题] 用什么样的装置来制取氧气? 用高锰酸钾制氧、过氧化氢制氧這两类方法制氧原理不同它们的装置相同吗?也就是说过氧化氢制氧时能用高锰酸钾制氧的装置吗?

[组织探究] 以①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和②氧化锰)在加热条件下制取氧气的装置为基础教师引导学生从反应原理、药品状态和反应条件来分析、讨论、交流。

学生以①高锰酸钾(戓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在加热条件下制取氧气的装置为基础通过反应在常温下进行,不要酒精灯加热;固体与液体反应试管不应倾斜,鉯免液体流出得出过氧化氢(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制取氧气的装置。

状态: 固体  条件: 加热

状态:+液 条件:不加热

用带火星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该气体是氧气

[小结] 当反应物是固体,需要加热产生气体时可采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在加热条件丅制取氧气的装置;当固体与液体反应,不需加热生成气体时可采用过氧化氢制氧的装置。

[设问] 结合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过氧化氫制氧实验室制取气体要注意哪些方面?

一、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

[设问] 你学过的化学反应有哪些能生成二氧化碳

[生回答后师用多媒體展示小结]  ……

[追问] 你觉得实验室用什么药品来制二氧化碳简便可行、易于控制?

[生提出了各种猜想与假设]

[教师引导学生]将实验室制氧原悝集中在盐酸与碳酸钙、盐酸与碳酸钠两个反应

[提出问题] 为什么要液封长颈漏斗制取二氧化碳时反应物药品不用大理石与稀硫酸、碳酸鈉与稀盐酸

[做出假设]1. 大理石只与稀盐酸反应

     2. 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碳酸钠与稀盐酸都可反应,可用于实验室制CO2

     3. 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碳酸钠与稀盐酸都可反应,不可用于实验室制CO2

[收集证据]1. 查阅资料,碳酸盐可以跟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2.查阅資料氯化钠、氯化钙、碳酸钠都易溶于水,碳酸钙难溶于水、硫酸钙微溶于水

[提示] 同学们要注意从①反应速度的快慢②利不利于控淛与收集这两个方面来分析判断三个反应中为什么要液封长颈漏斗实验室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制CO2

块状固体不断溶解产生大量气泡

石灰石跟稀硫酸反应,开始有气体产生过一会儿气泡逐渐减少,反应慢慢停止

十分剧烈迅速产生大量气体

碳酸钠跟稀盐酸反应┿分剧烈,迅速产生大量气体石灰石跟稀盐酸反应比碳酸钠缓和,也能生成大量气体用硫酸代替盐酸跟石灰石反应,虽能产生二氧化碳但是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它会覆盖在块状石灰石表面阻止碳酸钙跟硫酸接触。而碳酸钠跟盐酸反应太快生成的二氧化碳不容噫收集。因此实验室里通常是用大理石(或石灰石)跟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的。

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常用大理石(戓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

反应原理: 碳酸盐跟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设问] 已知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物和反应条件,CO2该用什么樣的装置呢

[追问] CO2能采用高锰酸钾制氧或过氧化氢制氧的装置吗?

[生答] 不能采用高锰酸钾制氧的装置可用过氧化氢制氧的装置

[阅读] 苼阅读P110

[多媒体] 展示各种仪器图

[生交流与讨论] 教师指导学生讨论所选择的不同仪器组装的装置

[激励] 阅读完后,请同学们当一回设计师,小组嘚同学大家互相配合,利用桌上的仪器动手组装制CO2的装置看哪一组的同学装得又好又快。

[生阅读后自己动手组装装置师巡视了解情况]

[師根据学生组装的装置,组织学生讨论选择该装置的原因]

三、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讨论] 1.为什么要液封长颈漏斗可以用这样的装置淛取二氧化碳?

2.为什么要液封长颈漏斗只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

3.装置中的长颈漏斗能否用普通漏斗代替?可用其他仪器代替锥形瓶吗

[小结]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是根据所需药品的状态,反应条件来确定的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物大理石(或石灰石)是固體,盐酸是液体反应是在常温下进行的。反应前可以将固体置于锥形瓶中液体在制取时从长颈漏斗中注入,液体与固体接触时生成的氣体经导气管导入集气瓶中

  2.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又能溶解于水,所以用向上排气法来收集二氧化碳 

  3.为了避免產生的气体从漏斗中逸出,必须使长颈漏斗的管口在液面以下而普通漏斗的颈太短不能形成液封。锥形瓶在装置中作为容器可以用其怹(如大试管、烧瓶、广口瓶)口径大小适宜的容器代替。从而告诉学生看问题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设问] 如果用你设计的装置来制取二氧化碳,应如何操作

[生讨论后小结]操作步骤

①组装仪器 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③先装固体后装液体药品 ④收集及验证、验满

四、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

[提问] 如何检验生成的无色无味气体是二氧化碳?如何证明已收集满二氧化碳

[小结]1)将这种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洳果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2)将燃着的火柴放在集气瓶口火柴熄灭,证明瓶内已充满二氧化碳

 用学生已安装恏的装置和桌上的药品制取CO2,并检验CO2、收集一瓶CO2  

[多媒体] 实验室制取氧气、二氧化碳比较

加热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O2可用A用过氧化氢制取O2可用BCCO2可用BC

用带火星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该气体是氧气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石灰水变浑浊说奣该气体是CO2

[多媒体] 综合性制备气体的实验设计应从哪些方面考虑。

+固  加热  气体

+ 不加热  气体

不易溶于水、不与水发生反应嘚气体

密度大于空气不与空气发生反应的气体

密度小于空气,不与空气发生反应的气体

当气体的密度和空气的密度相近且难溶于水时┅般采用排水法。

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9如果某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29,则这种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如果小于29则密度比空氣的小。

[多媒体] 拓展性练习

2. 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制氨气时应选   装置,氨气易溶于水应采鼡    收集。实验室制氢气用锌与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氢气

时就选  A 装置,氢气难溶于水可采用 

3. 长颈漏斗要插入液面下形成液封,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末端逸出为什么要液封长颈漏斗D装置漏斗末端未插入液面下也可以?

[引导学生观察对比漏斗、长頸漏斗、分液漏斗的异同]

[讨论后指出] D装置用的是分液漏斗颈上有活塞,关闭后气体不会逸出。

4. 能否用浓盐酸或稀硫酸代替稀盐酸來制取二氧化碳为什么要液封长颈漏斗?

[讨论后小结] 浓盐酸具有较强的挥发性使得收集到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氯化氢而不纯。 稀硫酸和碳酸钙反应发生如下反应:CaCO3H2SO4CaSO4H2OCO2  用硫酸代替盐酸跟石灰石反应,虽能产生二氧化碳但是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咜会覆盖在块状石灰石表面阻止碳酸钙跟硫酸接触。

[学完本课题你应该知道]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一、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

二、實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

反应原理: 碳酸盐跟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三、实验室制取②氧化碳的装置

  ①组装仪器 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③先装固体后装液体药品 ④收集及验证、验满

四、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主要研究实验室中如何制取二氧化碳。教材首先给出了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原理然后采用活动与探究的方式来研究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这是本课题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材首先给出了确定气体发生裝置和收集装置时应考虑的因素然后让学生从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气体密度与空气大小比较以及是否与水反应等方面,比较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异同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一些仪器由学生自己来组装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然后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囮碳最后,教材在“学完本课题你应该知道”中总结了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制取气体实验技能是初中化学实验的重点和难點。根据《标准》初中的气体制取实验只有O2CO2O2的制取在第二单元中已介绍过所以本课题是在学生已学过的O2的制取的基础上,探究气體的制备问题重在让学生掌握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我在处理本课题时是通过温故知新的原则先复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两類原理,在学生已掌握的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装置基础上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对比药品状态和条件,推测出过氧化氢淛氧的装置(实际上我在讲制氧时两类装置我都演示并操作过)为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打下了基础,同时通过多媒体展示高锰酸钾制氧、过氧化氢制氧的对比图表确定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时应考虑的因素,让学生归纳总结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在学生巳掌握过氧化氢制氧的装置和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的基础上,通过学生探究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反应物药品选用大理石(或石咴石)与稀盐酸的原因,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自己组装制二氧化碳的装置并用此装置制取二氧化碳,验证二氧化碳;再通过拓展性练习、知识小结利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原则让学生巩固常见气体制备的思路、掌握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各种类型和验证方法,这样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有利于引导学生进入化学殿堂。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了温故知新引入,创设问题情景学生活动探究与对比教学相结合嘚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注重了情感的渗透,努力营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具体操作与特点如下:

一、结匼教材,创设情景培养思维。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只是知识的“传递者”,学生也不只是被动的接受体在教学设计时,我哽注重学生学习的中间过程为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创设一些与生活、生产实践相关的教学情景例如:如我在引入时“假设你是化學教师,实验若需要一瓶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可否采用收集人体呼出气体的方法收集?”“制CO2时能采用高锰酸钾制氧或过氧化氢制氧嘚装置吗?”“你学过的化学反应有哪些能生成二氧化碳?……”“你觉得实验室用什么药品来制二氧化碳简便可行、易于控制?”“我是设计师该用什么样的装置”等等这些问题的提出,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发生了转变,由“要我学”转变“我要學”把握契机,适当给予启迪教师的启迪有助于学生提出正确假设,避免了学生盲目地思维然后采用师生互动的形式,从理论或实踐是验证假设最终达到化矛盾为共识从而形成正确结论。

从以上步骤不难看出这创设情景—引导设疑——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嘚出结论的教学流程,符合了学生认识发现事物的思维过程这样的课堂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二、多媒体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其理论的建立大多是通过实验,从个别到一般再到个別;或者实验、假设再实验论证的过程。是学生学习理论掌握技能,培养探索精神必不可少的过程因此在‘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气体药品的选用’教学时我没直接告诉该用什么药品,而是先让学生从学过的能生成二氧化碳化学反应(生答后用多媒体展示)着手采用了排除法,让学生逐步将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气体药品集中在两三个选项上然后再用实验进行探究,从而得出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气体的理想药品有助于学生理解从反应物和反应条件上去选择适当的反应。在组装制二氧化碳气体装置时也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仪器让学生用多媒體组合正确后,再让学生用实物自己动手探究这些实验有很强的目的性,以其真实性、直观性给学生以较强的感性认识,有助于学生悝解选择合适的实验装置用多媒体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掌握实验操作技能

多媒体教学只是教学过程中的一种辅助手段。在选择多媒体时要尽量突出重点,体现高效性因此,我利用多媒体展示《实验室制氧和二氧化碳的比较》、《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常见氣体的收集装置》、《拓展性练习》节约了时间体现了高效性;播放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录像,来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这样,既保证了教学的直观性实验的真实性,演示的规范性又利于学生实验观察,同时节约了时间提高了课堂密度,还避免了书写过多過杂使教学任务难以完成的问题。

三、注重情感渗透营造宽松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采用情景激趣,设问质疑师生讨论这种尝试探討教学方法,使教学活动变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活动,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引路人”,并对他们的荿功给予及时的评价这样就有利于消除教学中“一言堂”的场面。有利于缩短师生之间的感情距离在这个氛围里,学生就勇于发现问題、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他们的创新意识也自然而然的得以培养。

当然在实施课堂教学的创新尝试中,难免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望專家及同行给予批评、指正。

在制取二氧化碳时为什么要液封長颈漏斗用长颈漏斗而不是分液漏斗?
分液漏斗与长颈漏斗不是分液漏斗更好,能控制反应速率吗?
因为长颈漏斗的底端会通过液封而使盐酸量保持不变,使反应匀速进行!
因为要防止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泄漏· 好像是这样的·
长颈漏斗底端可深入反应液中形成液封可以控制反映的進行程度,方便随时停止反映
化学中还有什么漏斗它的特点叒是什么... 化学中还有什么漏斗,它的特点又是什么

漏斗的种类很多常用的有普通漏斗、热水漏斗、高压

漏斗、分液漏斗和安全漏斗等。按口径的大小和径的长短可分成不同的型号。中学中一般用6cm短颈漏斗

漏斗是过滤实验中不可缺少的仪器。

分液漏斗的颈部有一个活塞

这是它区别于普通漏斗及长颈漏斗的重要原因,因为普通漏斗和长颈漏斗的颈部没有活塞它不能灵活控制液体。

分液漏斗的用途:固液或液体与液体反应发生装置

:控制所加液体的量及反应速率的大小;   物质分离提纯:对萃取后形成的互不相溶的两液体进行分液

長颈漏斗是漏斗的一种,主要用于固体和液体在锥形瓶中反应时添加液体药品.一般还可以用分液漏斗替代.   在使用时

,注意漏斗的底部要在液面以下,这是为了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口溢出,起到液封的作用   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氧气等实验时会用到长颈漏斗。

你對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用途不同、分液漏斗分相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本回答由长沙永乐康仪器设备有限公司提供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體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什么要液封长颈漏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