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革命给生产教育领域的资源革命带来了哪些革命性的变化

人们把18世纪60年代生产领域的革命性变化称为“工业革命 .这里的“革命性变化 首先开始于 [ ]A.棉纺织业 B.制呢业 C.交通运输业 D.采矿冶金业 题目和参考答案——精英家教网——
成绩波动大?难提高?听顶级名师视频辅导,
& 题目详情
人们把18世纪60年代生产领域的革命性变化称为“工业革命”,这里的“革命性变化”首先开始于
[&&&& ]A.棉纺织业 B.制呢业 C.交通运输业 D.采矿冶金业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初中历史
来源:新课标3维同步训练与评价历史 八年级 下
  南方网讯 日新月异的时代发展,与每个老百姓的点点滴滴密切相关。1990年以来,中国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从日常生活中可以感受其中变化,而翔实的数字则见证了变迁。
  ①鼓起来的“钱袋子”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人创造的新名词“万元户”,几乎成了家庭拥有巨额财富的代名词。而如今,“万元户”已经成为一个过时的历史名词。因为在中国家庭里,特别是在城镇家庭里,“万元户”太普通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创造出的是几何级数递增的个人财富和家庭收入。
  在农村,8亿农民逐步走上富裕幸福的康庄大道。1990年至2001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62%。在城镇,13年间国家先后7次提高工资,城镇居民收入明显增加。2001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比1990年实际增加了一倍多。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更为突出地反映在储蓄存款的变化上。1989年底,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刚过5000亿元,目前已超过8万亿元。
  ②降下来的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是指购买食物的人均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的比重,它是用来判断国民生活水平的国际指针。1990年,中国城镇和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是54.2%和58.8%。到2000年,中国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首次低于50%,进入小康水平。2001年,中国城镇和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又分别降到37.9%和47.7%。
  过去,中国人见面的常用口头语是“吃了吗?”现在很少能够听到。“吃”在中国人生活中所占的分量越来越轻了。13年来,中国人越来越远离围绕吃、穿辛勤劳作的单调生活,日子不但过得殷实,而且越来越丰富多彩。
  ③精起来的饮食 食不厌精,是中国人的梦想。在过去的十多年里,中国人的膳食结构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食消费量不断下降;副食的消费量在攀升。特别是城镇居民。
  ④长起来的人均寿命 古语云,“人生七十古来稀”,而今天,70岁的寿命在中国已是平常的事情。社会安定,营养、保健、医疗等水平的提高,使中国人的寿命越来越长。日,四川乐山五通桥区116岁的杜品华拿到了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颁发的“最长寿的人”证书,正式成为世界上最长寿的老人。
  平均预期寿命是反映人类健康水平、死亡水平的综合指针,其高低主要受社会经济条件和医疗水平等因素的制约。根据英美等经济发达国家的资料计算,他们的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从41岁提高到64.6岁,用了整整100年的时间,平均每10年增长2.36岁。而从1990年到2000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提高了2.85岁,已达71.4岁,比世界平均水平高5岁,比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高7岁。
  ⑤大起来的住房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以前,一家三代挤在一间房子,并不是一件罕见的事情。中国的城市和农村,有太多的旧房、筒子楼、危房。在拥挤的大城市里,不少人感叹难有安居之地。过去的13年里,危房改造工程、安居工程的实施,使不少人喜迁新居;住房制度的改革激活了房地产业。
  20世纪90年代初,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只有6.7平方米,农村为17.8平方米。目前,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在10平方米以上,农村达到25平方来。与此同时,居住质量和配套性能不断提高,基本普及了煤气、液化气。城镇居民在家具、住房装饰、家庭设备等方面的消费支出也成倍增长。
  ⑥多起来的私人轿车 中国是个自行车的国度。站在街头,滚滚而来的自行车流,曾经让外国人感到惊讶。轿车的称呼,意思是像轿子一样的车,只有当官的才坐得起。13年前,没有多少人敢奢望能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轿车。13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把这个过去看来不可能实现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从1998年开始,中国个人购车比例已经超过50%。目前,在一些大中城市,这一比例甚至超过70%。城市居民中,每万人拥有轿车达到100多辆。中国个人汽车保有量从1990年的81.6万辆增加到1999年的534万辆,年均增长23.2%,远高于全国汽车保有量的增长速度,个人汽车保有量占全国汽车保有量的比重从15%左右上升到40%左右。
  ⑦靓起来的衣着服饰 中华大地上涌动的姹紫嫣红时装潮,正是人民生活质量的生动写照。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带来了居民穿着消费的深刻变化:成衣消费比重明显扩大,并且向中高档转变。城镇居民衣着求新、求美,讲究舒适、大方,“一季多衣”取代了过去的“一衣多季”。衣着消费的个性化特征明显。中老年青睐中高档服装,年轻一代追逐时装潮流。不同品牌、不同风格的专卖店琳琅满目,市场上国际名品比比皆是,时装展览台上的风采隔日便成为街头时尚。
  20世纪90年代初,人们常用“西装革履”来形容穿得好,如今,西服、皮鞋在中国居民中的普及率已经高达90%以上。全国有88.7%的消费者更喜欢购买棉、麻、毛、丝等天然纤维面料的服装。尽管衣着消费在消费总支出中的比重下降,但总量一直处在上升的趋势,十多年来平均每年的增长量都在10%左右。成衣消费率从1995年的84.8%上升为2000年的93.6%,上升了8.8个百分点。
  ⑧高起来的文化程度 13年间,无论是政府还是个人,对于教育的投资和关注的热情都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从幼儿园到大学毕业,甚至到走上工作岗位,各个阶段的教育质量均有长足发展。今天,不仅大学生越来越多,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研究人员等也明显增多,中国人受教育的程度在快速提高。全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毕业升学率从1990年的74.6%上升到2001年的95.5%。从1990年到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人数由60.9万人增加到268.3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3.4%提高到12%。高等教育开始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迈进。
  ⑨热起来的假日旅游 13年前的中国人,既没有太多的闲钱,也没有太多的闲暇,节假日要么呆在家里,要么走亲串友。即使出去走一走,活动的范围也很小。而今天,一到“黄金周”,长城内外,大河上下,游人如织。不仅如此,越来越多的人还“周游列国”。旅游正为中国人的新时尚。
  1989年,中国国内旅游人数只有2.4亿人次。到2001年,达到7.8亿人次。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公民出境人数只有300万人次。到2001年,达到1213万人次。广大居民用于旅游的支出逐年增加。2000年城镇居民人均旅游支出比1995年增长167.6%。
  ⑩快起来的通信方式 十多年前,写封家信是大多数中国人与亲人的交流方式。奢侈一点的只是到邮电部门打个长途电话。今天,一年不写信的人,不在少数。人们的通信方式变得越来越多样、便捷,不仅家里的电话可以随时拨打,还可以掏出手机发个短信息,打开计算机发封电子邮件,信息沟通变得如此容易,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在迅速缩短。
  13年前,家里装一部电话,还是被人羡慕的对象。但到今年7月底,中国固定电话用户数已突破2亿户,位居世界第一。1998年我国刚刚开通移动电话业务,到今天手机的用户数达到1.8亿户,雄居世界榜首。在20世纪90年代初,知道“上网”为何物的人恐怕寥寥无几,现在中国平均每周至少上网1小时的公民已经超过4500万人,位居世界第三位。
(1)生活方式改变归根到底是什么在变?为什么中国人的衣、食、住、行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
(2)请调查你的爷爷(奶奶)、父亲(母亲),听听他们和你这般大时吃的是什么?穿的是什么?玩的是什么?由此,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科目:初中历史
来源:2014届广东深圳北环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日,被称作“铁娘子”的英国前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因中风在家中去世,享年87岁。她的去世使人们再次回顾起大英帝国的往昔。阅读材料并回答下列问题:(16分)材料一:(英国)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达到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即将一步步稳健地走向世界的中心。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成为大国的原因或许是一个无法穷尽的话题。在不同的时期,只有那些根据自己的国情和时代的需要做出了正确战略判断的国家,才能获得历史的青睐。材料二: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议会必须定期召开;议员的选择不受国王的干涉。材料三 “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 &材料四:年世界工业生产所占比重(%)
&材料五:日,新当选的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发表“就任宣言”时, 9次提及“中国梦”。号召全国人民继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根据新华网报道摘编请回答:问题一: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是谁?举出他的任意一部代表作品。(2分)问题二:材料一中所说的“(英国)已经率先达到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政治、经济上的主要表现分别是什么?(2分)问题三:根据材料二的内容判断,该文件出自什么时候的什么文献?有何重要意义?(4分)问题四: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在英国大机器逐渐代替手工生产,在这个过程中英国人的发明创造有哪些?(至少列举两个,2分)从材料三可看出当时英国处在怎样的经济地位?(1分)问题五:分析材料四,英国工业生产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分)原因是什么?(2分)问题六:概括以上材料,近代英国的盛衰对我们实现“中国梦”有何重要启示?(2分)&
科目:初中历史
来源:模拟题
题型:材料题
材料一:17——18世纪欧洲.北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资产阶级逐步走上政治舞台,开始了世界历史的近代化进程。材料二:18世纪60年代起,随着蒸汽在英国工厂上空的升腾,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相继产生了巨大变革,它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一百多年后,同样性质的变革,并以迅猛的势头波及到全世界。材料三:史学界普遍认为至1919年以前,中国近代化历程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至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经历了三个阶段,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领域全面启动,逐步深入展开。请回答:(1)欧美主要国家在资产阶级掌握政权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优秀的文明成果。请举出此过程中英、法、美三国各自的重要历史文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材料二中“同样性质的变革”指的是什么?它把人类带入了什么时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据材料三,请分别说出中国近代化进程中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领域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中国人民对近代化的不断探索,体现了怎样的精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18世纪60年代,生产领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A、B、C、D、
试题“18世纪60年代,生产领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主要考察你对
等知识点的理解。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唐代科举取士,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大抵众科之目,进士尤为贵,其得人亦最为盛焉”。唐代明经、进士两科的考试内容
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孝经》《论语》《尔雅》,每经帖十条
口答诸经大义十条
答时务策三道
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尔雅》,每经帖十条
作计、赋、文各一篇
作时务策五道
──摘编自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等 材料二 在中世纪的英国,宫廷和政府之间没有明确界限,官员主要由国王遴选,并被视为国王的仆人。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文官开始出现。光荣革命后,国王和权贵行使有封建特权色彩的官职恩赐权来任用官员。直至18世纪末,文官录用仍无常规可据,文官录用权主要由国王、宫廷权贵和各部长官直接行使,私人关系和个人感情成为获取官职的关键因素。工业革命催生了英国近代文官制度。1853年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关于建立常任英国文官制度的报告》,建议实行公开竞争考试录用制,并认为考试科目应有四类:古典文学;数学和自然科学;政治经济学、法学和近现代哲学;现代语言、近现代史和国际法。1855年文官改革令是以择优取士的方式取代官职恩赐制的重要起点。1870年枢密院关于文官制改革的命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按照文官制度委员会的要求,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该令的颁布成为英国近代文官制度建立的标志。──摘编自净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中》等(1)在唐代明经、进士两科考试中,为何进士科“其得人亦最为盛焉”?(2)指出唐代科举取士与中世纪英国官员选用的主要区别。(3)如何理解“工业革命催生了英国近代文官制度”?(4)指出唐代科举制与英国近代文官考试制度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共同之处。
“官无不材,则国桢富;境无废令,则国柄强。桢富柄强,则以之诘奸,奸不处;以之治财,财不蠹;以之蒐器,器不窳;以之练士,士无虚伍。如是,何患于四夷,何忧乎御侮!斯之谓折冲于尊俎。”(参阅:《圣武记》)材料作者认为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由国内政治所决定的B.外国侵略者的贪婪、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的强大C.议和大臣的贪生怕死而造成的结果D.最高统治者无任何作战表现
有位学者把17世纪40年代明朝崇祯帝和英国查理一世两位君主的暴亡,视为两个民族历史的一个楔子——世界的天平开始失衡,西方的崛起、东方的没落明显加快。其观察问题的着眼点在于
A.社会形态转变B.政权发生更替C.国力对比变化D.文化途径迥异
高考全年学习规划
该知识易错题
该知识点相似题
高考英语全年学习规划讲师:李辉
更多高考学习规划:
客服电话:400-676-2300
京ICP证050421号&京ICP备号 &京公安备110-1081940&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0531号
旗下成员公司人们把18世纪60年代生产领域的革命性变化称为“工业革命 .这里的“革命性变化 首先开始于交通运输业. [ ] 题目和参考答案——精英家教网——
成绩波动大?难提高?听顶级名师视频辅导,
& 题目详情
人们把18世纪60年代生产领域的革命性变化称为“工业革命”,这里的“革命性变化”首先开始于交通运输业。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初中历史
来源:新课标3维同步训练与评价历史 八年级 下
  南方网讯 日新月异的时代发展,与每个老百姓的点点滴滴密切相关。1990年以来,中国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从日常生活中可以感受其中变化,而翔实的数字则见证了变迁。
  ①鼓起来的“钱袋子”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人创造的新名词“万元户”,几乎成了家庭拥有巨额财富的代名词。而如今,“万元户”已经成为一个过时的历史名词。因为在中国家庭里,特别是在城镇家庭里,“万元户”太普通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创造出的是几何级数递增的个人财富和家庭收入。
  在农村,8亿农民逐步走上富裕幸福的康庄大道。1990年至2001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62%。在城镇,13年间国家先后7次提高工资,城镇居民收入明显增加。2001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比1990年实际增加了一倍多。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更为突出地反映在储蓄存款的变化上。1989年底,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刚过5000亿元,目前已超过8万亿元。
  ②降下来的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是指购买食物的人均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的比重,它是用来判断国民生活水平的国际指针。1990年,中国城镇和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是54.2%和58.8%。到2000年,中国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首次低于50%,进入小康水平。2001年,中国城镇和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又分别降到37.9%和47.7%。
  过去,中国人见面的常用口头语是“吃了吗?”现在很少能够听到。“吃”在中国人生活中所占的分量越来越轻了。13年来,中国人越来越远离围绕吃、穿辛勤劳作的单调生活,日子不但过得殷实,而且越来越丰富多彩。
  ③精起来的饮食 食不厌精,是中国人的梦想。在过去的十多年里,中国人的膳食结构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食消费量不断下降;副食的消费量在攀升。特别是城镇居民。
  ④长起来的人均寿命 古语云,“人生七十古来稀”,而今天,70岁的寿命在中国已是平常的事情。社会安定,营养、保健、医疗等水平的提高,使中国人的寿命越来越长。日,四川乐山五通桥区116岁的杜品华拿到了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颁发的“最长寿的人”证书,正式成为世界上最长寿的老人。
  平均预期寿命是反映人类健康水平、死亡水平的综合指针,其高低主要受社会经济条件和医疗水平等因素的制约。根据英美等经济发达国家的资料计算,他们的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从41岁提高到64.6岁,用了整整100年的时间,平均每10年增长2.36岁。而从1990年到2000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提高了2.85岁,已达71.4岁,比世界平均水平高5岁,比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高7岁。
  ⑤大起来的住房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以前,一家三代挤在一间房子,并不是一件罕见的事情。中国的城市和农村,有太多的旧房、筒子楼、危房。在拥挤的大城市里,不少人感叹难有安居之地。过去的13年里,危房改造工程、安居工程的实施,使不少人喜迁新居;住房制度的改革激活了房地产业。
  20世纪90年代初,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只有6.7平方米,农村为17.8平方米。目前,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在10平方米以上,农村达到25平方来。与此同时,居住质量和配套性能不断提高,基本普及了煤气、液化气。城镇居民在家具、住房装饰、家庭设备等方面的消费支出也成倍增长。
  ⑥多起来的私人轿车 中国是个自行车的国度。站在街头,滚滚而来的自行车流,曾经让外国人感到惊讶。轿车的称呼,意思是像轿子一样的车,只有当官的才坐得起。13年前,没有多少人敢奢望能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轿车。13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把这个过去看来不可能实现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从1998年开始,中国个人购车比例已经超过50%。目前,在一些大中城市,这一比例甚至超过70%。城市居民中,每万人拥有轿车达到100多辆。中国个人汽车保有量从1990年的81.6万辆增加到1999年的534万辆,年均增长23.2%,远高于全国汽车保有量的增长速度,个人汽车保有量占全国汽车保有量的比重从15%左右上升到40%左右。
  ⑦靓起来的衣着服饰 中华大地上涌动的姹紫嫣红时装潮,正是人民生活质量的生动写照。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带来了居民穿着消费的深刻变化:成衣消费比重明显扩大,并且向中高档转变。城镇居民衣着求新、求美,讲究舒适、大方,“一季多衣”取代了过去的“一衣多季”。衣着消费的个性化特征明显。中老年青睐中高档服装,年轻一代追逐时装潮流。不同品牌、不同风格的专卖店琳琅满目,市场上国际名品比比皆是,时装展览台上的风采隔日便成为街头时尚。
  20世纪90年代初,人们常用“西装革履”来形容穿得好,如今,西服、皮鞋在中国居民中的普及率已经高达90%以上。全国有88.7%的消费者更喜欢购买棉、麻、毛、丝等天然纤维面料的服装。尽管衣着消费在消费总支出中的比重下降,但总量一直处在上升的趋势,十多年来平均每年的增长量都在10%左右。成衣消费率从1995年的84.8%上升为2000年的93.6%,上升了8.8个百分点。
  ⑧高起来的文化程度 13年间,无论是政府还是个人,对于教育的投资和关注的热情都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从幼儿园到大学毕业,甚至到走上工作岗位,各个阶段的教育质量均有长足发展。今天,不仅大学生越来越多,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研究人员等也明显增多,中国人受教育的程度在快速提高。全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毕业升学率从1990年的74.6%上升到2001年的95.5%。从1990年到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人数由60.9万人增加到268.3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3.4%提高到12%。高等教育开始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迈进。
  ⑨热起来的假日旅游 13年前的中国人,既没有太多的闲钱,也没有太多的闲暇,节假日要么呆在家里,要么走亲串友。即使出去走一走,活动的范围也很小。而今天,一到“黄金周”,长城内外,大河上下,游人如织。不仅如此,越来越多的人还“周游列国”。旅游正为中国人的新时尚。
  1989年,中国国内旅游人数只有2.4亿人次。到2001年,达到7.8亿人次。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公民出境人数只有300万人次。到2001年,达到1213万人次。广大居民用于旅游的支出逐年增加。2000年城镇居民人均旅游支出比1995年增长167.6%。
  ⑩快起来的通信方式 十多年前,写封家信是大多数中国人与亲人的交流方式。奢侈一点的只是到邮电部门打个长途电话。今天,一年不写信的人,不在少数。人们的通信方式变得越来越多样、便捷,不仅家里的电话可以随时拨打,还可以掏出手机发个短信息,打开计算机发封电子邮件,信息沟通变得如此容易,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在迅速缩短。
  13年前,家里装一部电话,还是被人羡慕的对象。但到今年7月底,中国固定电话用户数已突破2亿户,位居世界第一。1998年我国刚刚开通移动电话业务,到今天手机的用户数达到1.8亿户,雄居世界榜首。在20世纪90年代初,知道“上网”为何物的人恐怕寥寥无几,现在中国平均每周至少上网1小时的公民已经超过4500万人,位居世界第三位。
(1)生活方式改变归根到底是什么在变?为什么中国人的衣、食、住、行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
(2)请调查你的爷爷(奶奶)、父亲(母亲),听听他们和你这般大时吃的是什么?穿的是什么?玩的是什么?由此,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科目:初中历史
来源:2014届广东深圳北环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日,被称作“铁娘子”的英国前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因中风在家中去世,享年87岁。她的去世使人们再次回顾起大英帝国的往昔。阅读材料并回答下列问题:(16分)材料一:(英国)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达到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即将一步步稳健地走向世界的中心。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成为大国的原因或许是一个无法穷尽的话题。在不同的时期,只有那些根据自己的国情和时代的需要做出了正确战略判断的国家,才能获得历史的青睐。材料二: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议会必须定期召开;议员的选择不受国王的干涉。材料三 “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 &材料四:年世界工业生产所占比重(%)
&材料五:日,新当选的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发表“就任宣言”时, 9次提及“中国梦”。号召全国人民继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根据新华网报道摘编请回答:问题一: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是谁?举出他的任意一部代表作品。(2分)问题二:材料一中所说的“(英国)已经率先达到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政治、经济上的主要表现分别是什么?(2分)问题三:根据材料二的内容判断,该文件出自什么时候的什么文献?有何重要意义?(4分)问题四: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在英国大机器逐渐代替手工生产,在这个过程中英国人的发明创造有哪些?(至少列举两个,2分)从材料三可看出当时英国处在怎样的经济地位?(1分)问题五:分析材料四,英国工业生产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分)原因是什么?(2分)问题六:概括以上材料,近代英国的盛衰对我们实现“中国梦”有何重要启示?(2分)&
科目:初中历史
来源:模拟题
题型:材料题
材料一:17——18世纪欧洲.北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资产阶级逐步走上政治舞台,开始了世界历史的近代化进程。材料二:18世纪60年代起,随着蒸汽在英国工厂上空的升腾,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相继产生了巨大变革,它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一百多年后,同样性质的变革,并以迅猛的势头波及到全世界。材料三:史学界普遍认为至1919年以前,中国近代化历程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至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经历了三个阶段,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领域全面启动,逐步深入展开。请回答:(1)欧美主要国家在资产阶级掌握政权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优秀的文明成果。请举出此过程中英、法、美三国各自的重要历史文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材料二中“同样性质的变革”指的是什么?它把人类带入了什么时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据材料三,请分别说出中国近代化进程中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领域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中国人民对近代化的不断探索,体现了怎样的精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教育领域资源革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