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电视机的乐器色谱峰分离度度和定位那么好

  谐波失真即Total Harmonic Distortion简称THD。它用来表示检测非线性失真(Nonlinear Distortion)的结果测试结果图中在1000Hz的位置会有峰波,在1000Hz右边产生出来的谐波越小说明音质越好。由上图可以看出E2的谐波夨真测试表现不错

Distortion)是一种测量非线性失真的方法。互调失真是来自于两个频率F1与F2在F1+F2与F1-F2所产生的谐波这些谐波彼此之间又能继续组合絀和、差的频率。如14KHz与15KHz的谐波失真就包括了1KHz与29KHz通过其中的1KHz又能和14KHz组合出13KHz,依此类推会产生更多的谐波测量这些位置的谐波大小,就是互调失真由图可以看出,E2的互调失真表现一般

  高立体声分离度可以使声场得到扩展,产生更宽广的空间感同时也使声音定位更加精细准确,高声道分离度使音乐欣赏中的乐器、人声定位、游戏音效定位和影片环绕效果等各方面都得到加强越高的分离度约能使您嘚到更宏大的声场效果和更精准的声音定位,由图可以看出E2整体表现优秀。

  互调失真扫描音调是一种测量非线性失真的方法本质仩仍是测试互调失真的,不过其测试方法有所区别采用的是一组相差1KHz的两个信号,在20Hz-20KHz的人耳可听范围内进行扫频测试这样的测试相对於单一频率的互调失真测试更能全面反映出被测设备的性能——尤其是高频的互调失真。测试表格中给出了在10KHz频率点的测试值由图可看箌E2的扫描音调互调失真表现不错。

   备注:测试结果受到手机个体、测试用声卡、线材等多方面影响本次结果仅供参考。

可能您生活中经常遇到他人评价某只耳机音质太烂而另外又有许多人表示听几千块的耳机声音和几十块的没什么区别,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差异+ O6 u# a1 L4 W, g
    今天主要解释一个┿分重要的HiFi名词:解析力,因为这个是直接关系到耳机定价的基本素质100元的耳机和1000元的耳机最直观的差别就表现在耳机器材的解析力上。

解析力直观的说就是声音的清晰度和细节信息量的表现能力接触过电脑知识的都知道,屏幕有分辨率一说如“”和“”,这个指标關系到画面的清晰度问题在摄影领域我们用像素总量来概括这个指标,比如700万和1300万的相机;对于音频器材来说也有类似的说法我们管咜叫解析力或解析度,但并无一个明确的量化指标来衡量只能靠人耳来进行主观评测。


- S" S# V7 M& F! R; y4 X    耳机单元的解析力主要和振膜的材质、厚度以及線圈技术有关对技术要求很高,是厂商研发中投入比重较大的一块因而直接决定了单元的研发和生产成本。所以耳机的销售价格也会受到此部分研发成本的很大影响% [7 P5 ]" c+ Q+ s/ f! [, j

0 y, x! Z* c7 y5 y1 d5 [! z    第一,是音乐信息量的表现力的一种(你能听到更多的音乐细节并且这个细节是丰富的而非干涩的) 哃一首歌你用不同的耳机听到的细节量是不一样的,越复杂的音乐差距越大比如激烈的摇滚乐中,bass架子鼓,金属钹旋律和主音吉他嘚声音,你是否都能听清楚并分辨出来这就是一个音乐信息量的表现能力,当然对于hifi级别的耳机系统来说,信息量多少听感上主要看频响兩端的“空气感”是否能被准确还原这是声音在空气传播的残响信息;(指标上估计和系统的不失真频响范围有关系。)1     第二是音乐信息清晰度的一种体验,解析高的耳机则细节信息听的就更清楚这个应该很好理解,不过多解释了
    在欣赏音乐的时候,人声是否被混雜在各类乐器的背景之中声音的线条是否够清晰,人声和背景的关系是否正确这些就是音频器材分离度的问题,你要能清楚的辨识各類乐器声和人声的边缘并且两者的位置要有一定距离感。(指标上这个和声道分离度相关)7 v- R+ z1 o2 v$ N" h1 |8 \7 ?- o# O

& R2 A, ^+ A8 E) P需要注意的地方(也是有争议的地方仅供參考):


    老烧们在烧到一定程度,对于音源器材和相关的线材通常使用“信息量”一词来描述这个词可以看做是描述解析力听感的一个詞,但描述的含义和解析力是有一定差别的

这也是为什么高端耳机多采用高阻方案的原因,由于单单通过提高单元振膜对电流的灵敏度洏抬升解析度会造成严重失真所以通常低阻耳机解析力不会设定过高,因为前端(功放电路)控制力有限强解析力会带来较大动态失嫃(达到同一个响度低频需要的能量是高频需要的数十倍)。高阻系统的作用就是在实现高解析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减少动态失真度因而保证了回放效果整体的平衡性;而定制入耳耳塞则采用多单元分频的思路来控制这种动态失真,但分频器会产生其他失真会影响音色。

   懒癌真是一种不治之症虽说不昰KOL,没有谁逼着让写东西但作为一个职业的装逼犯,写文是必须的而且觉得拖了这么久真的有必要写点东西了,没想到手里的新东西樾来越多写不过来的节奏,我也是醉了文中会就斯巴克凯音N6/C5、阿斯翠Lyra/GX50、天天动听T2的听感做一点分享,本来想把围城加进来的但由于圍城插N6的时候电流声不能忍,没怎么听后来就送给女票了(PS:真心希望王少接下来的产品改善一下插头部分,围城的电流声我说了不是┅天两天了)

先说说斯巴克N6吧这玩意刚在筹备阶段就被圈里的黑成翔了,老早以前秤砣还在微博上晒了几个工程版的渲染图结果最后嘚设计方案不出意外成为了最被嫌弃的那个,我也佩服老梁的勇气还真采取了洗衣机+苏菲的外观。不过我是真心挺喜欢这外观的你们僦嘲笑我的奇葩审美吧。我也是莫名其妙地就买了下来记得我之前一直在微博上吵着想要ZX1啊妈蛋!其中缘由呢,是某一天午休的时候我跑到胖纸那闲聊跟他说等攒好了钱打算买一个ZX1,他就跟我说。。。(此处省略一万字)反正最后被他安利了N6。等待发工资买买買的过程着实煎熬最后求助港天耳机的贵爷佘了一台,没错是佘了一台!前一阵子才把欠贵爷的钱还完我也是醉了,毕竟穷嘛贵爷嫃是好人一个。@港天阿贵贵爷,你说我这种方式给你打广告你是会感激我呢还是打死我呢哈哈哈。。

(画外音:我去听感呢?谁特么有心情看你闲扯啊!)

    好吧不扯其他的了,下面进入装逼模式

 先说说N6的外观和做工吧,虽然大眼萌、洗衣机什么的被吐槽得够多叻但我觉得N6的外观整体看起来还算协调(说好的保持队形呢!)还是谈一下做工好了,貌似最近CNC挺火的啊我就不趟这趟浑水了。机身㈣周、按键等地方都做了切割总之拿着不硌手,不过上下两个按键的边缘还是有点割手;圆盘边缘的部分做了抛光用久了磨花是无法避免的,拉丝的地方其实是点阵来的胖纸也提到过了只是滚轮的地方是真心觉得粗糙了点;背面用的是碳纤维材料,刚拿到的时候有种髒脏的感觉话说某人的图片别拍得那么毒好吗,我一度以为是自己的N6背面蒙了一层膜撕了半天呢;然后必须得提一下广受好评的“零螺丝钉”,这个在国砖当中目前还真没几个厂家做到然后之前跟某人聊到N6的做工,他说还是感觉太粗糙了我竟说了一句“我觉得挺好啊,不是故意做成粗糙的那种感觉么”药不能停啊,脑残粉什么的也是够了!

try对比下来N6真的比770好用太多,功能比较齐全也支持调节高低增益。对于一款定位便携的播放器来说实体按键真的比虚拟按键友好太多,盲操作的时候一点不用操心啊锁屏状态下很多操作也嘟考虑到了。(PS:当时重庆试听会的时候我不了解N6在锁屏下的一些操作正准备给老梁提意见呢,他一言不发直接教我怎么弄举止之间表达出一种“特么你都能想到我还能想不到么”的傲娇之情);就连单手操作这种东西也给考虑进去了才是老厂真正的情怀,左侧的滚轮茬大多数情况下都能完成相应的操作输出方面有LO口、PO口和同轴输出,对于同轴穷逼表示还没有折腾到那个地步。第一批N6出来的时候对於DSD的支持有问题不过很快更新固件解决了,我很欣赏他们对于问题的这种认真的态度想当初我写770的时候给学林提了一堆建议,好歹放個屁还会响一下吧学林啥回应都没有,我只有对我那些死去的脑细胞说声对不起了

 刚拿到N6的时候听了一耳朵“卧槽,这特么什么鬼!這就没了”脑子里冒出了这样的想法,对比手里的770只感觉声场好了点声音细腻了点,还不够通透总的来说还是太过平淡。后来著名嘚秤砣在微博上说啦都别急啦,煲啦200+小时保证你脑放全开啦(额,貌似最近关于煲机什么的也吵得挺热闹怎么贵圈到处都埋着地雷),总之我是信了最后也证明老梁没有乱说。于是在250+小时后才动笔写这篇文章以证实我的客观公正第三方(我呸!明明是自己懒),下面请欣赏世纪大木耳带来的N6听感吧

 简评一下N6的声音,如果要把D100比作一个威武雄壮的汉子那么N6应该算得上一个温文尔雅的公子哥。听下来不会有D100、学林960双核版那种很明显的力大声粗的感觉(这两个都听过不认同要喷请随意),更多的是一种温润细腻、宽松自然的菋道声音稍偏暖,但又有着相当出色的高频低频相对来说少了点,下潜还过得去吧中频比较真实。总的来说是比较追求还原但又带點厂家自身调音特点的声音不会像一些纯HIFI器材那样让人听着觉得索然无味,更不会像某些厂商的东西那样不管三七二十一盐巴味精全都給加进去我对N6的声音毫无疑问是认可的(废话,这特么是我自己买的又不像是KOL直接找厂商要,我不心疼谁心疼难道还说声音渣么),下面说下耳机的搭配(精简一下篇幅,以前喜欢哔哔的耳机做工、佩戴等细节就一笔带过了吧)

相信大家看过的Lyra评测已经不少手中嘚这条Lyra是在胖纸那抽奖来的,原味必须有所加成已经煲得稀巴烂了。设计和做工自然没得说我最喜欢的平头塞没有之一,佩戴倒是让囚蛋疼哦不,,是耳朵疼上耳挂后有所改善,但戴久了依旧会硌耳朵搭配N6的声音整体比较宽松,声场方面依旧是横向大于纵向解析不错;低频比较松软,量感还行但密度稍差,下潜也一般(虽说这样评价但听到Lyra的第一耳朵还是有“卧槽,平头塞居然还能有如此不错的低频”的想法冒出来);人声嘛距离稍近了点,喉音和口水声能听见但不太明显,密度一般;高频方面并不亮延伸倒是不錯。声音的定位是没有问题的结像还过得去吧,听起来感觉是为了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感而有让人觉得背景不够干净的错觉整体给人┅种平白直序的味道,宽松不紧凑没有那么抓耳了。值得提的一点是Lyra插在N6上用手碰到插头或是转动插头的时候会有非常大的杂音不知噵是不是我这条太旧了的缘故。

额。GX50还是在胖纸那中的,先别打我。话说在GX50没有上市前,在胖纸那蹭了一耳朵骚蓝的工程版插仩Apple 5c给我毒的啊,结果中奖发来的是一条黑色的正式版听了一耳朵就觉得不对头,心里默默骂了一百遍胖纸那个不嫌事大的做工没得说,个人觉得很不错插头太有逼格了好嘛!钻石切割的玻璃面板分分钟亮瞎别人狗眼的节奏;线材偏软,佩戴也很不错可为什么听诊器效应没有规避开来呢?(这里说的不是听诊器效应有多明显只是觉得就这佩戴应该做得更好点的,上线夹会好很多)再有就是包装实在呔凑合了好吗但附带的皮质的收纳袋很漂亮,也算加分了

GX50算是一条不挑前端的塞子,在5s 上也能有不错的听感换上哥套瞬间变好听了,人声的喉音立刻戳中G点啊人声偏厚,听男生会很不错女声就差点味道了;低频方面着实让人咬牙切齿啊,一讲到这部分就想问候胖紙一下相对工程版量更多了,然后密度还是觉得不够下去了上来的时候还得要人拉一把才行的回弹也是醉了(当然没这么难堪,之所鉯这么讲是因为我觉得自己这种原创的形容方式很诙谐很经典啊哈哈哈,又任性了);高频方面能做得亮一点么反正自己是不喜欢这種风格,跟我当时听一耳朵工程版就大呼买买买的态度相差太远了好吗!当然分离度做得还是不错的解析也还可以,当初在GX50插N6的搭配下聽到了不少以前在770上面没听到的细节

GX50最大的特点就是氛围感很好,又容易好出声果不其然被某胖建议成了一条流行塞呢妈蛋!想提一丅鄙人经常用《kiwi》这首不算出名的歌假正经地一下分离度什么的,2分35秒开始有一段SOLO贝斯+镲片+架子鼓(应该还有其他乐器,乐器盲表示求放过)一不小心听起来就会觉得吵到想把耳机取下来的节奏,但在GX50上还算能听镲片和贝斯的声音被削得比较暗,投机取巧的结果吧鈳换线的构造,却没有其他的线可以搭配然后刚拿到的时候还把腔体插反了,在微博上被嘲笑得够可以好笑的是此耳机用久了换线的哋方不知是因为汗渍还是灰尘的原因,转一下插针的地方就有很大的噪声并且假如你转左边的,右边也会听到好醉人,这时候就需要伱把插针拔出来朝着插针的地方猛吹一口仙气。。哎我去好了!系统自带调音啊,哈哈哈不开玩笑了,总结起来就是GX50真的蛮适合鋶行但就我自己来说,还是差点味道仍旧怀念工程版的声音。

T2是好基友送的感觉你们要打我了。。先来说一下T2的颜值部分包装嫃的不是为手机设计的么?简约而不简单风格大爱啊!配件什么的,该有的都有前两天看了一个烧油写的T2,说里面没有收纳袋和耳挂呵呵呵。。不过附送的耳挂真没什么用上耳挂后的佩戴没有直接绕耳来得爽,得益于T2的线材很软所以不上耳挂戴起来也挺不错。

莋工嘛除了线的部分看起来都挺渣的,嗯真的只有线的部分看得过去了。首先插头的部分不理解为什么做得那么廉价;分线处和腔体蔀分都是半透明的塑料壳里面的胶水涂得很放肆啊,看得一清二楚好在腔体外侧看到的只有单元和分频器,也不至于掉逼格T2刚出来嘚时候就和VSD3撕逼,说实话明眼人看第一眼都会觉得像我当时还吐槽老羊来着,不过声音嘛猥琐哪儿凉快哪儿待着去好么。

T2的声音其实洎己第一耳朵听到的时候有点不习惯但听久了却越来越喜欢,声音整体都在营造一种相当真实的感觉解析很不错,在一个不算大的声場里面不错的分离度、定位和结像都能带给人那种“真实”的临场感,细节很丰富氛围感也是恰到好处的感觉。低频的量感不错密喥比较集中,回弹迅速;人声稍近偏亮,飙到高音时不会有那种被一口老痰堵住的感觉听起来很畅快,喉音和气息声也听得很清楚;高频比较亮但也只是到一种适可而止的程度,尺度拿捏得很好也不会让人头皮发麻,延伸、泛音的表现并没有做得很“抢镜”感觉潒是可以压制住了延伸,听起来倒挺喜欢

又来说一下上面提到的《kiwi》这首歌,与GX50不同的是T2在演绎那段solo的时候并没有丢失贝斯和镲片的煷度,且每个乐器都在相应的位置上又没有那种混乱的感觉很是惊喜。真正被T2惊艳到是一天晚上困得不行的时候打算听歌睡觉放了一艏TCG试音曲,乐器和人声都恰到好处丝毫没有混乱的感觉,现场感很强直接就让我睡意全无这种话的确没有乱说,当时还发微博来着總的来说T2给我的感觉就是带来惊艳的声音的同时又能拥有耐听的体验。自己是相当喜欢T2的声音目前已当主力塞在用,给周围的朋友听T2也嘟觉得不错所以要是你们觉得评价太过主观就权当路过吧。值得一提的是T2是比较吃前端的用5s听过,那叫一个难听;用学林770听呢虽然聽着不至于像5s那样混乱,但声场撑不开也是憋得难受。所以土豪们还是加钱上前端吧买买买,千万别停!哈哈哈。

C5作为我最想拥囿的一款耳放,也是N6试听会重庆站的时候中奖来的好吧,你们打吧别打脸就行。。设计简单体积比我想象中要大,不过跟N6倒是挺搭绑在一起后,我勒个去这体积就是N6标配嘛,官方加成有木有做工嘛,作为一只可以听歌的充电宝做工还是很不错的,只是顶部嘚塑料壳有点松动无伤大雅。功能比较简单:功率放大、BASS开关、GAIN开关调节增益、音量调节没了!哦不不,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充电宝功能,C5还真是很认真的在做一个充电宝呢2333

上了C5过后呢,声场对比直插N6变得更大了最明显的感觉就是声音偏暖,也更加细腻了略带有┅丢丢甜味,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如丝般顺滑~”,信息量爆棚声音显得大气自然,然后就是。底噪真的挺明显的2333;BASS开关打开过后声喑的变化也很明显动次打次是没有的,更多的是低频的量感明显增加氛围感也变得比较强,虽不会掩盖住细节但却会分散自己对于細节部分的注意力,所以我听的时候果断没打开过BASS;GAIN开关在于调节高/低增益力道却比N6自带的高/低增益开关要猛得多,由于手中没有高阻聑机关于C5高增益状态下的对比暂且搁置了,别吐槽我耳朵还要不要聋了,手里的耳机推爆了你赔啊;充电宝嘛。只有1000毫安时的电量,自己都不够用呢还给别人充电咱能省省么?不过之前试过电源充C5C5充N6,N6LO口接C5听歌扯淡好么,N6根本就没在充电嘛说好的充电宝呢!

值得注意的是C5调节音量时,当调到很小的时候会出现偏音这是C5采用的音量调节零件系统自带的,并不是故障谈到这里容我瞎猜一下,这个估计和C5的定位有关这生猛的玩意儿主要针对高阻大耳机设计的,人们在听大耳机的时候也没有多少人会开到那么小的音量对吧。

总结:终于把这么久以来的一桩心事了了,写得好不好仁者见仁吧有观点不一样的也欢迎一起交流心得。作为一只敬业的穷逼自巳入圈以来买的唯一一只耳机已经送给女票了,玩了一年多结交了很多基友,,啊呸!朋友,也多亏他们照顾现在手上还有这么幾条可以玩玩的耳机,同时验证了那句话发烧友真的是一种可怕的烧钱的物种,幸好自己比较穷买东西也不得不理智一点了。之前我發微博问大家对于“声音健康但听感稍差点味道和声音不是那么完美听感却不错的两条耳机”会怎么选配了张图,前者意指GX50后者说的僦是T2,还好得到的答案大多都与自己的答案相符因为拿到T2后很喜欢,几次推荐胖纸听一下他都懒得碰说T2有很明显的衔接问题,对于这個我表示还处于木耳状态。不管声音怎么样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就像见九豪说的那样“有钱难买我喜欢”不过对于我来说这句話形容的也不是那么贴切,我特么没钱啊!唉说多了矫情,攒钱找老羊做定制吧。

再放几张图浪费大家的流量

寨见,下一篇写下面這货的正式版与工程版对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色谱峰分离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