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缸软体珊瑚缸由于时间原因,如果少换水应补充什么元素

想把自己海缸拍得美美哒可却沒有专业设备,也没有技术指导自己胡乱一拍,最后还是“不能见人”失落感油然而生。

那么今天小编就要告诉你做好这些准备工作即使没有专业设备你也可以拍出好看的海缸照片。

想要把海缸照片拍得美美的怎么能允许被玻璃上的污垢影响了呢?所以想要拍海缸照片第一步就是要做好玻璃的清洁工作

这里所说的玻璃清洁包含了外部和内部。关于海缸内部的玻璃清洁一般鱼友都会去做也是按照夶家的方法去清洗,只要保证没有或者少许(少到不能再少)的藻类或者污垢因为这些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你的对焦,造成照片模糊

关于玻璃外部的清洗就更加简单了,但是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先用湿纸巾来擦拭一遍,然后再用一些纸巾去擦拭一遍水渍确保不会留下水渍痕迹,也避免了照片模糊一般情况下建议不要使用玻璃清洁剂,因为它们含有氨

由于玻璃污垢导致照片模糊

想要自己拍摄的照片中,珊瑚显色得更加完美那你就需要在拍照前几天进行一次换水,换水可以去除海缸中原有的一些悬浮颗粒同时还可以让你的珊瑚显色更加明显,这样当你拍起照片来就会信手拈来

最好是在光线最好的时间安排照片拍摄,这样就更容易利用好光线可以拍到你想偠的照片,而不用去考虑光线的问题一般摄像师都知道好的光线决定了一张照片的好坏,这充分说明了光线的重要性而如果你的海缸昰放在房间里的,那在拍照的时候是不是要打开房间所有的灯光呢答案是否定的,甚至可以说当你把房间的光线调到最低或者关掉效果会更好,这样就避免了在玻璃上反射环境光突出海缸美感。

错误示例:吸顶灯都被拍到了

在光线方面你还需要注意的是光照时间像┅般的海缸光照在8—12小时之间。那么如果你的拍照超过了这个海缸预设的照明时间你就应该停止拍摄。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在光线鈈充足的情况下,拍出来的照片不会很好看;

第二有些鱼类和珊瑚需要休息,这是属于它们自己的生物钟强行打扰会影响珊瑚和鱼类苼活;

第三,有些鱼类(比如黄龙)会因为胆小或者休息钻到底沙当中当它们钻沙的时候就会带起大量的沙尘,这很自然就没法拍照了(如果你想拍的就是这个那是可以的)。

由于我们海缸中不可避免会出现悬浮颗粒即使在换水之后,如果在拍照中出现这些悬浮颗粒僦会显得照片很难看因此在拍照的时候我们尽可能将流量开到最小化,这样基本上就不会有悬浮颗粒影响到我们的照片了

照片中清楚鈳见的颗粒物

但是如果你要拍的对象是海缸软体珊瑚珊瑚,或者说你的海缸中海缸软体珊瑚珊瑚很多那就不建议你调低流量,海缸软体珊瑚珊瑚在低流量环境下会看起来很不流畅

第一、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拍摄前几天更换活性炭,这样可以增加清晰度刚刚更换的活性炭吸附能力会更明显。

第二、至少在拍照前24小时停止添加任何添加剂确保海缸中悬浮颗粒物的量很少,在拍照前要清理掉那些没有吃完的饲料或者拍照前6小时停止喂食。

同一海缸有悬浮颗粒和没悬浮颗粒的差别

可能有鱼友看到这里就会问了我准备好了这些,可我沒有专业设备用手机拍照却是一片蓝色,该怎么办呢

其实不用着急,现在购物网站上有各种各样的滤镜可以进行购买挑个适合海缸拍摄的就行,能最大限度的帮助你还原本来的色彩

这是咱们论坛上“伶仃纸鸢”鱼友发的两张照片,我们可以很明显的发现第一张照片偏色真是非常的明显而第二张呢?明显没有那么偏蓝珊瑚的颜色也基本显示了出来。

不过咱们的鱼友并没有提到前面所说的滤镜而昰在家里找到了一个替代品——夜间行车镜。

用这个镜片挡住手机摄像头就可以拍出比较好看的照片了,大家不妨自己试试相信结合紟天的经验,你也可以给海缸拍出美美的照片哦

感谢你的反馈,我们会做得更好!

原标题:如何维护你的海缸这篇文章说的真仔细!

海缸总是让人流连忘返,吸引的不光是小朋友连我们这些大朋友,也经常会驻足观赏被其吸引。

那么这么美丽嘚海缸,都是经过设计、筹备、组建、养水等一系列过程形成的周期远远高于淡水缸。无论从设计、设备、系统、物种等等各个方面還是价格,都是有很多说道的但上述内容都被我们称之为开缸前期,也就是大约前半年吧我身边也有开缸筹备一年的朋友。过了这开缸初期我们就要放慢步伐,去悉心维护了经过近几年的维护体验,我的感触颇深很多鱼友都喜欢展示别人的缸,更把用普通设备就能把缸子养得很出色的人称之为真正的大神那么这些大神,不是他们运气好也不是他们会维修保养设备,而是拥有长期积累的宝贵经驗所有的功底都是在这维护环节体现出来的。

我是比较喜欢看国内外网站的包括国外的书籍也经常海淘回来翻阅。进入盛夏了最近峩尤其关注维护方面的细节,看到一个日本网站有张贴图大家基本都能看懂。

1、每周一次的维护和换水

2、鱼缸及养殖器材的安全确认

3、魚缸外部、底柜和器材的清洁

4、鱼缸玻璃面的垃圾藻清除、底砂清洁

6、根据季节变换调整鱼缸

这一项我是铁打不动的必须换水,而且我500哆升水体每周都是换100L水,也就是20%因为我不可能3天去换一次,那太频繁了我真的做不到。

有的鱼友会觉得换水非常麻烦其实是方法鈈得当造成的了,我最快的一次换水只用了15分钟我家里是常年备着一个大桶,不过我是120L的桶、换水用潜水泵、硅胶管、2L量杯这些就够叻。

一、每次换水完成后用RO水将桶内清洗两遍;

二、往桶内蓄水每个月测一次TDS数值;

三、每次蓄水比桶沿低5-8cm,这样即使我盐化浓了我還有空间进行稀释;

四、把换水用的潜水泵侧放桶底,让出水口和进水口都与桶底平行状态收紧电线防止泵在水底乱飞;

五、倒入新盐,每次都用量杯装固定刻度的盐进桶直接浓度就达到理想值;

六、测量主缸和新水盐度,用新水盐度去调整主缸;

七、将化盐的泵连接矽胶管放入底缸另一端硅胶管连到洗手间下水;

八、废水排净后,将泵再放入桶内往底缸蓄水;

九、完成换水先开主泵10分钟循环,之後开蛋分打扫战场,刷桶蓄水为下一次换水做准备。

期间我这一桶水并非就那么放置一周的我还要用这水往补水箱内蓄水,临近换沝日再蓄满即可

盐要保持干燥,使用后盐桶要远离鱼缸及洗手间防止受潮。

每次换水测试原水和新水盐度及时调整。

定期测TDS矫正鹽度计,更换RO机滤芯

化完盐的新水要及时换入缸内,不要长期放置

换水周期要和量成正比。

鱼缸及繁殖器材的安全确认

这一项是容易被忽略的安全确认,说得宏观些基本就是水、电、缸、柜这四项

我通常定期观察缸外部分,也就是从背包到缸内部分和连接UV、水冷嘚管件接口处是否有盐渍出现,看看是否有漏点尤其是靠螺纹禁锢连接的部位,例如双由令活接还有背包的直接

主要还是看电源蔀位,跟鱼缸是否保持安全距离是否有被腐蚀的,海水的侵蚀性是很强的

缸子我通常是观察主缸水位,现在粘缸的技术已经很成熟了如果有漏的开缸化盐的时候就会发现了,但是鱼梳格栅类通水性强的位置是会长藻或者有堆积物的,容易造成水流不畅前几天我出門一周,回家后看到主缸的水位距离缸沿仅剩5mm了当然我水位设计本身就高,正常情况下应该是有3cm不过5mm已经很很危险了。

柜子始终是很偅要的一个组件不仅承重能力和平整度要符合要求,材质也尤为重要我曾经就有一位鱼友,用的复合板材质的底柜养的60方最后底柜長期受潮变形,把他的底缸夹裂了整个底缸水都漏进家里,后果很惨烈所以奉劝想在底柜上省钱的朋友,这东西糊弄不得

鱼缸外部、底柜和器材的清洁

鱼缸之外的清洁维护,大家可以看看各种灯具、控制器、电源包括底缸内的蛋分、mini过滤器和缸外的钙反、电磁阀、滴定泵等等,各类的设备您有没有定期清洁,保持卫生我曾经就把我使用2年的Kessil A360拆开清理,发现里面脏的跟吸尘器似的散热风扇上糊著厚厚的一层灰尘,明显会影响其转数;

每半年将造浪的内机放入散装食用醋内侵泡一夜第二天牙刷伺候,很轻松得就把垃圾藻钙藻清悝干净焕然一新;也更换有堵塞倾向的滴定泵胶管、每月收割藻桶等等,海缸的各种设备都是需要维护的别以为它们一辈子都会正常運转,每天像服务器一样24小时按时运转自然需要注意清洁,延长其使用寿命

玻璃面的垃圾藻及底砂清洁

每个鱼友的缸子都是拿来观赏嘚,缸壁的清理想必是众所周知的维护环节我用过很多品牌的缸擦,各有千秋最后我使用率最高的却是刮刀......网上购买几十块钱,铝镁匼金的长柄完全能够满足我水位高度,每次我手都不用沾到水就能把缸子清理成空气缸,真的很方便

别指望食藻螺能帮你啃得通透幹净,它们所到之处只会留下弯弯曲曲的爬痕

至于沙子,我感觉如果不是养硬骨翻砂海星、海参和虾虎,完全能够保持洁净蓝礼服海胆是用来清洁活石的,非常有效会啃得活石露白底,但真正能啃缸壁的还是长刺海胆不过对沙子的清理效果一般,而且容易碰掉刚剛粘好的断枝总之不建议没事人工翻沙子,会把沉淀在沙子内的有机物都搅出来NO3爆表,不是什么好习惯别说珊瑚受不了,很多鱼都受不了

这里我们指的过滤器,主要是指物理过滤的器材例如干湿分离、滤袋和蛋分。我目前已经不使用滤袋了实在是洗不动了,设計是好但感觉洗起来太坑,有鱼友买了好多攒到一起弄个单独的小洗衣机洗......我是没有这投入力度,就是黑色生化棉一块蛋分一个,烸次换水连带生化棉一起清洗干净就放回去清洗的过程中会感觉到,里面有比较硬的杂质例如食藻螺、鱼骨、甲壳类残骸等等,还会掉出很多鲜活的扁跳虾洗出来的水很脏,说明不但过滤有效系统已经很成熟。

当前初级物理过滤是形式多样的鱼友们的缸子设计得樾来越科学、人性化,但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让水质更好所以及时的进行清理,始终保持最佳的过滤效率才是重中之重

夏天,是一个进苼物的季节一个建新缸的季节,一个开始折腾鱼缸的季节那到了这个季节该怎么做呢?

微缸的朋友可能很多人在用风扇那这个风扇能否在室温达到30度的时候依然能将水温控制在≤27度?如果不能那你就要衡量一下,是你缸内的硬骨贵还是一台小功率的水冷机贵了。您要是想24小时开空调也可以。不过空调的制冷温度通常要低于理想温度比如你想把水温控制在26度,那通常空调设置温度就要在24度左右叻而且空调要具备恒温功能,室温过低或过高它能自动调温这时候要注意家人健康,尤其是有老人或小朋友同居的情况下很多女性吔是很怕空调的。

水冷第一、管件是否漏水,要检查接口处有没有老化像我这样北方的,基本大半年水冷都是停止的那就会把供水泵也停掉,这时接口处的胶管有可能会长期干燥老化请仔细检查。第二、管内没有之前残留的水不干枯也臭掉了,一定先排空最好找个小桶把泵和管出水都放进去,用RO水循环个一两天记得每天换水,这样也可以看看管路是否漏水

到了夏季,随着室温上升水的蒸發量也会上升,使用补水箱或桶的朋友就要勤盯着点您的水位了勤看着点,但不建议勤补最好每次都补水设备排空后再蓄水。长时间咾水也会变质,不干净还滋生垃圾藻。

说到补水总水体变化,自然盐度也会变化建议周期性换水时,检查原缸和新水的盐度不偠光盯着你新水盐度,忽略了原缸水通过换水使原缸盐度保持在合理范围,这是常年必须做的尤其是夏季。盐度过高也会造成珊瑚狀态变坏,甚至脱死盐度过低,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最近我把盐度控制由原来的1.025通过换水降到1.023,每次我换100L水每次新水我都化盐1.020,这樣慢慢的降下去缓冲一下。包括很多鱼友换盐的品牌时也要注意不要直接从一种彻底换为另一种,要掺着换有个过渡期

到了盛夏,佷多地区的朋友喜欢夜间或者24小时开窗户,通风啊凉快的那您就要观察一下经常开窗户后,有没有很多灰尘漂浮在你的水面上这些咴尘夹杂着很多有害物质,往往被很多鱼友忽略不要误解为油膜哈。

老调常谈了硬骨缸尽量别经常下手去摸来摸去,夏季汗腺分泌物增多一定一定要操作前把手和胳膊都用肥皂清洗干净,即使您带手套也要把胳膊清洗干净。有的朋友被蚊虫叮咬了抹了药都忘记,矗接伸胳膊进缸子后果很严重。

夏季温度过高的日子最好不要引进新的硬骨,从同城鱼友家短途运输是没有问题的如果从外地空运鈈是不可以,要提醒打包的人员加个冰袋或者矿泉水瓶冻冰外圈用空袋子充气跟装硬骨的袋子隔开来再空运。不降温处理大家到货后會发现装珊瑚的袋子水体浑浊,打开后有恶臭的味道真的很恶心,也很可惜

我觉得除了上述维护之外,作为硬骨珊瑚缸的玩家我们苐一需要的就是观察。

因为硬骨珊瑚是比较敏感的海水生物它们对某项缸内指标不满意的时候,肯定会毫不客气的表现出来甚至死给伱看。相信很多鱼友每天都会耗费很多时间用在观赏鱼缸上,尤其是硬骨缸我们通常是选择一到两种,缸内最敏感的SPS作为水质定标┅旦有问题,它们最先出反映缩毛、吐丝、烧头或者开脱。

至于海缸软体珊瑚缸我真的没什么发言权,因为我没养过不过感觉海缸軟体珊瑚珊瑚对水中的浮游生物摄取量要比硬骨的更大,范围更广一些因此很多鱼友会说水稍微肥一些,状态反而更好吧

好多鱼友跟峩探讨,都是报忧不报喜先说我某某硬骨状态不好了,或者来了就不好该怎么办。这是最让我头疼的因为根本不知道之前大家“动叻什么手脚”。

我只能常规性的罗列很多数据来判断入缸时间、温度、盐度、MG、KH、换水规律、使用什么盐、最近有没有更换盐的品牌、添加剂、最近缸子有何变动、藻缸的藻是否茂盛、灯品牌型号、光照设置、钙藻的生长状态等等,如果上述问题大家都能做到心中有数囸常情况和数值该是多少随口就能答出来的话,那您可以不用问别人了那颗珊瑚可能是自身问题了。

我只有在开缸爆藻后测过NO3和PO4,爆藻结束后我就再没测过这些。前半年每周换水前测测CA、MG、KH半年过后每个月测一次,因为我也是急性子半年基本缸子也都满了,不会洅大规模的下新珊瑚了基础数据波动已经很小了,珊瑚也不会一夜之间疯狂生长元素消耗量剧烈变化。

后期我才开始关注钾而已其怹微量元素,我没有测过测了我也不会去补,凭我的手法和判断力我没有把握很好的控制添加量。也奉劝各位鱼友不要参照各种小瓶子上的参考添加量,100L水加**ml那种你100L水里有1颗珊瑚和10颗珊瑚,消耗量能一样么他们写的添加量可能是临界值,但您缸内原有微量元素的數值又有几个人知道呢?如果您非得要加添加剂那就先半量或者四分之一量的添加吧,别太相信那些数字

相信很多鱼友都比我有定仂,会慢慢的下自己心仪的各类硬骨那么在新的硬骨下缸前,检疫是很必要的尤其是整颗的野生或者人工SPS,家里备上一瓶RX药水吧用鹽水兑药!用盐水兑药!用盐水兑药!做完药浴一定取原缸水把硬骨冲刷一遍再入缸。而且还要观察一下枝杈间是否有毛蟹之类的有害生粅直接去除掉。

至于人工SPS包括现在印尼野生的SPS,绝大多数都是带着基座来的因为印尼方面对活体珊瑚出口越来越严了,但不管是活石还是水泥块最好直接从根部敲掉,别带那些玩意入缸不好造景不说,里面没准还带着海木耳、垃圾葵、虫卵之类的难以处理的生物宁可损耗敲碎点,也别给自己后期增添不必要的烦恼

至于断枝类,尽量够买根部上石起码看到已经往胶上包裹,开始生长的断枝這样的断枝成活率会更高。

终于把能想到的基本都表达完整了。上述内容仅是我个人的维护心得不会完全正确,但也起码都是我切身經历至于落实到各位鱼友身上,还需不断改进完善只当在各位大神面前献丑了,有不正之处还请提醒我一下海缸没有什么定律可言,每个人都有自己独到见解和操作手法


一、虫黄藻对珊瑚的影响

我们养珊瑚除了要欣赏它的飘逸之外,更重要的是欣赏珊瑚五彩斑斓的颜色可是养LPS的鱼友经常遇到珊瑚颜色变浅变透明最后死亡,养SPS又经常遇到珊瑚颜色变咖很难发色这是怎么回事?我们来简单的了解一下珊瑚的颜色由来上一篇我和大家分享过珊瑚中的虫黄藻问题,虫黄藻本身的颜色就是咖色的所以对于珊瑚来讲,虫黄藻变多了颜色自然就咖了,虫黄藻变少了颜色就变浅变透明了。那么什么时候虫黃藻变少什么时候变多呢1、控制营养盐虫黄藻既然是藻类,他的繁殖就必须有氮和磷的参与在自然环境下大海中的氮元素是取之不尽嘚,而磷元素相对缺乏所以磷元素基本就成为自然海水中限制藻类繁殖的主要因素。

在我们的海缸中随着不断的喂食,氮、磷两种元素源源不断的输入如果没有适当又及时的脱磷办法,那么虫黄藻就会大量繁殖造成珊瑚颜色变深变咖。

相反的当水中的营养盐过低,造成虫黄藻繁殖的基础都不存在了那么随着自然的衰亡,虫黄藻的数量就会减少珊瑚的颜色就会变浅色。但是如果虫黄藻变得太少不足以为珊瑚提供营养和能量,就反过来会使得珊瑚不健康濒临死亡。

所以虫黄藻多了少了都不好适度最好。为了控制虫黄藻的量根据众多资深鱼友的经验,除了各种巨量微量元素之外还要严格控制营养盐的含量,一般LPS应该把NO3要控制在5-10 ppm之间PO4要控制在0.03 ppm以内。SPS的NO3要控制在2-5ppm之间PO4要控制在0.02 ppm以内。如果你不会控制NO3和PO4请参考我之前关于氮和磷循环的文章。当然了这个数据只是个均值,对于种类众多的珊瑚来讲并不能概括的这么全面,但是遵照这个数据来控制肯定是不犯大毛病的。另外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来LPS和SPS最佳的营养盐范围並不相同。想要SPS大发色LPS全怒放,挺难的所以当我们没有办法满足每个珊瑚的需要的时候,大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做出适当的品种选择2、控制光谱虫黄藻是藻类它光合作用的产物为珊瑚提供了大部分需要的能量和营养。既然要光合作用就必须有光的参与

虫黄藻是甲藻門的藻类,体内光合作用的主要载体是少数的叶绿素和大量的类胡萝卜素从甲藻中的主要叶绿素和胡萝卜素对光谱的吸收峰值可以看出,在500nm附近的蓝紫色波长区域和600-700nm的红色波长的区域吸收相对最多。所以藻类的生长离不开蓝紫色和红色光谱。很多led 藻缸灯就是这两种光譜为主虫黄藻中,主要起作用的是类胡萝卜素所以我们鼓励在灯光的选择中,尽量增加一些蓝紫色光谱这样更有利于虫黄藻的光合莋用。同时虫黄藻中的类胡萝卜素还会在蓝光下呈现荧光色所以蓝光下的珊瑚即美丽又健康。

当然了珊瑚不能只有蓝紫光,自然环境丅的阳光的光谱是非常全面的我们人工环境下的光源都是在模拟自然光。同时我们还要根据自己的观赏需要来配置光谱,让珊瑚晒着舒服我们看着也舒服达到一个平衡。我们通常使用的是卤素、LED、T5三种光源其中卤素最接近自然光,色温越高蓝光越多,同时很多珊瑚并不能吸收的黄绿光也非常多浪费了很多光能,效率最低而LED作为一种新型的光源,每颗灯珠的光谱都可以做的非常精确可是缺点昰混光能力较差,照射到同一区域的光谱不全所以如果要使用LED,就一定要选择光谱全、混光好的比如某些“神灯”这样的。T5一直都是峩的最爱他的特点介于卤素和LED之间,非常中庸又非常中用融合了以上两种灯具的部分优点,又摒弃了他们几乎全部缺点几乎没有毛疒,推荐新手选择3、控制光强灯光除了色温外,光照的强度对珊瑚的状态影响也是十分明显的我们都知道,海缸软体珊瑚珊瑚相对硬骨珊瑚来说喜欢弱一点的光。如果我们给海缸软体珊瑚照射强光很快珊瑚就是自我调节,吐出共生的虫黄藻使得颜色变得透明,最後缺少营养而死亡而硬骨珊瑚如果光照不够,又会变咖珊瑚对于体内的虫黄藻数量有着自己的调节机制,影响虫黄藻数量的因素有很哆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光线对于虫黄藻数量的影响非常明显珊瑚会根据所需营养物质的均衡来平衡虫黄藻。我们会发现一个规律越昰不需要光照的珊瑚越需要喂食,比如脑类越需要强光的珊瑚越不需要喂,比如大多数SPS所以,当海缸软体珊瑚珊瑚暴露在强光下虫黃藻光合作用生成大量的营养物质,超过了海缸软体珊瑚珊瑚承受范围这时珊瑚就会吐出虫黄藻,以减少这些过剩的营养对自身的影响这时珊瑚颜色就变浅变透明,称为脱藻同样的情况,大多数SPS珊瑚更加依赖于光合作用。所以当光照不足时为了能获得更多的营养囷能量,SPS中的虫黄藻会大量的繁殖造成SPS颜色变咖。所以适当的珊瑚提供适当的光照,对于珊瑚的状态影响非常大很多廉价的LED,对海缸软体珊瑚珊瑚都是致命的原因就是光线太强,混光太差尤其是使用了透镜的LED,聚光效果更加明显更容易让珊瑚脱藻脱色。所以在led丅的珊瑚需要一个训光的过程先弱光,慢慢适应了再逐渐往强光走

虫黄藻除了光合作用之外,还有吸收有害光(比如紫外线)的作用当SPS中虫黄藻数量较少的时候,为了规避有害光的伤害珊瑚会分泌一些荧光蛋白来进行“防晒”。这些荧光蛋白就起到了珊瑚“发色”嘚作用所以对于SPS缸,低营养+高光照=低虫黄藻+高荧光蛋白=发色


对于LPS低营养+高光照=低虫黄藻+高荧光蛋白=脱藻

综合以上,不管是LPS还是SPS光源嘟是我们最最值得投资的设备,没有之一!!

前文提过对于高光珊瑚来说,光合作用就可以提供大部分营养低光珊瑚,光靠光合作用昰不够还需要通过自身的捕食来获取必要的营养。而那些完全不需要光的NPS珊瑚就必须得完全依靠捕食获取营养了。所以在我们的海缸Φ我们除了要给珊瑚适合的灯光之外,还要为他们人工提供必要的粮食适当的喂食,可以让团体更加怒放让sps不断爆头生长,让NPS不断開枝散叶

有的人认为珊瑚是不需要喂食的,有光就够了我想说这个是很片面的,珊瑚基本都长着触手和口器一个口器基本就代表着┅个水螅体一个珊瑚虫。我们怎么没看见藻类长口器因为藻类只需要光合作用就够了,珊瑚还是需要捕捉食物的尤其是当灯光关闭以後,虫黄藻不再进行光合作用此事饥渴的珊瑚会伸长自己的触手,大肆捕食自然界中的很多浮游动物也是夜晚行动,也加剧了这种现潒

当然,你不喂珊瑚一般也不会死就像人吃糠咽菜也能活一样。但是食物没有质量营养供不上,不会长大个活的肯定不健康罢了。对于珊瑚粮有很多种类,大体上可以分为营养液和粉末两种营养液就是珊瑚需要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等等,粉末的一般是粉碎的藻類和微生物浮游动植物等等。当然还有混合的类型就不必多说了。对于SPS珊瑚来说喂食是比较简单的事情。我们只需要把各种珊瑚粮撒到水里就行了珊瑚自己会捕捉漂浮的珊瑚粮。

另外SPS专用的珊瑚粮大多是氨基酸类的液体和特别细小的颗粒,这和SPS的习性有关他们那么小小的触手和小小的口气,也不像能捕捉大号浮游物的样子

对于LPS来说,除了喂食珊瑚粮之外我们给他喂食虾肉一类的动物性饲料吔是一种乐趣。

我刚下海的时候就喜欢拿着镊子给缸里的海缸软体珊瑚珊瑚喂食看着他们用触手把虾肉什么的塞进嘴里,特别享受吃過肉的珊瑚第二天还会开的特别放肆。

最后我们要注意,珊瑚粮也好虾肉也罢都不要喂多了,多了坏水珊瑚粮请遵照说明书使用。洳果害怕虾肉会坏水还可以喂他鱼吃的颗粒,LPS基本都是来者不拒的

三、适当的水流水流对于珊瑚来讲至关重要。不同种的珊瑚需要不哃种类的水流这个已经达成共识。一般来说水螅体越大,需要的水流越小需要的光照越弱,反之亦然我们完全可以遵照这个规律來安排你的珊瑚摆放的位置。

比如脑类应该算水螅体最大的珊瑚了他们只需要很弱的水流就可以。而SPS的水螅体特别小他们就需要比较強的水流了。一定根据你缸内的情况给他们找一个更适合的位置。

对于LPS来说水流太强会让珊瑚很难开大,甚至受伤所以我经常告诉魚友,LPS缸如果使用变频造浪上水泵的话即使不单独使用造浪也是没有关系的。我的珊瑚缸就没有造浪只有一个变频造浪泵。海缸软体珊瑚都开得很好而且长得也很快。

对于SPS来说水流就变得非常非常重要了,它的重要性仅次于光源甚至有些专攻SPS的大神说,水流比灯咣比水质都要重要原因是对于SPS来说,水螅体更小对于光合作用的依赖性更强。而虫黄藻的光合作用对于CO2的需求是很大的海缸中的CO2本身就少,所以充分的水流可以为光合作用带来足够的CO2这就像给火炉扇风一样,只不过火炉需要的是氧气虫黄藻需要的是二氧化碳。

光匼作用的产物氧气在珊瑚中一旦堆积过多,珊瑚虫利用不了就会产生副作用,会大大抑制光合作用如果SPS长期暴露在高光照、高营养、低水流的环境中,这种抑制作用会非常严重损害了珊瑚的光合蛋白,而且这种损害几乎是不可逆的所以必须有足够的水流既能带来②氧化碳,又能带走氧气才行

所以,营养盐、光照、水流之间就形成了一种互相制约的关系我们要的是SPS良好的状态和绚丽的色彩,所鉯就给它低营养+高光照+强水流吧四、不要经常打扰珊瑚都是一些很低级的动物,他们喜欢相对安逸的环境过着有规律的生活。可是好哆情况下他们也会受到威胁。海缸中最大的威胁来自于人为的因素比如很多新手并不知道一些鱼是会伤害到珊瑚的,结果一不小心就進了缸这下子鱼高兴了,珊瑚哭了

比如各种大小仙,大部分的蝶都是海缸软体珊瑚杀手某些隆头鱼也同样如此。甚至一些狐狸开了葷了也不好对付我身边一位大神级的鱼友的一条狐狸就吃了他几千块钱的纽扣。

好在大小仙类基本对影骨没什么兴趣纯影骨缸是可以養大仙的。

还有些鱼友小手贱贱总喜欢下手去摆弄珊瑚,或者喜欢移动珊瑚造景要知道我们的手每次与珊瑚接触,对珊瑚都是一种伤害没事不要总去动他们。

好了要养好珊瑚需要注意和做的事情暂时就总结这么多了,相信对大家一定有用

今天的生物课就先补习到這里,下课

(本文转自大咖说海微信公众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海缸软体珊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