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子沛对话人类简史赫拉利在线阅读:人类的数据崇拜为什么将无边无际

热门推荐:
  全球瞩目的新锐历史学家、牛津大学历史学博士,青年怪才,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历史系教授 尤瓦尔?赫拉利来了。
  4月23日,《人类简史》作者尤瓦尔?赫拉利(Yuval Harari)将在北京展览馆剧场进行“你,定义未来”现场秀。《好奇心日报》为读者准备了 15 张门票,抢票方式见文末。以下为活动详情:
  活动时间:4月23日 周六 19:00-21:30
  活动场馆:北京展览馆剧场
  活动简介:
  不久前的人机大战,你一定记忆犹新。阿尔法狗完胜李世石,人类世界哗然。
  阿尔法狗赢了比赛,并没有感到喜悦。在游戏中,它也从未感到紧张或恐惧。
  未来,我们看到的是智力与意识的分离;
  未来,汽车将由电脑驾驶,他们工作起来乐此不疲、从不生气,更不会酒后开车、触犯法律;
  未来,医生将被人工智能取代,他们技术一流,数量无限,永不疲劳,善解人意;
  未来,商业的逻辑将大大改变,也许人不再有任何经济价值,不能为社会繁荣贡献力量;
  未来,所有的生命只是一个数据流, 只要给与足够的数据和计算能力,一个外部实体可以比你更了解自己。
  尤瓦尔&赫拉利现在是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历史系教授。2015年6月他登上TED演讲,视频播出后达到200万次播放量。作品《人类简史》100周蝉联以色列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并已授20多个国家版权。根据图书改编的课程上传YOUTUBE后,风靡全球,拥有大批粉丝。他对历史学、人类学、生态学、基因学等领域的知识信手拈来,并融会贯通,可以说是一个跨领域的奇才。
  在这个急遽变动的年代,面对未知与未来,我们将如何更新认知,应对变局?
  4月23号,赫拉利将会在北展剧场举办的一场大规模现场演讲,与所有在场的观众一起思考人类的生命议题,并对我们未来的生活展开联想。想象革命、商业的逻辑、数据崇拜、智能之心,从过往到现在再到未来,赫拉利将会带来一场思维风暴,和我们一起认识自我、定义未来。
  同时,中山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淼先生;大数据专家、观数科技创始人涂子沛先生;搜狗公司CEO王小川先生;贝塔斯曼中国总部首席执行官龙宇女士以及当代著名哲学家陈嘉映先生都将出席本次活动并与所有现场观众一起分享他们的所知所想。
  通过「评论」告诉我们你对于这次活动的期待,并「私信」你的“ 姓名 + 手机号码 + 地址 ”。
  PS:评论和私信缺一不可。
  我们共准备了 15 张门票,分享给有好奇心的人。获奖的读者,您的评论会入选「精选留言」,请持续关注这条微信。
  点击“阅读原文”获得更多详情。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好奇心日报()是一个网站,报道商业、新...
1971文章数
知名IT评论人,曾就职于多家知名IT企业,现是科幻星系创建人
未来在这里发声。
新媒体的实践者、研究者和批判者。
立足终端领域,静观科技变化。深入思考,简单陈述。
智能硬件领域第一自媒体。无所不能 健康点 运动家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访《人类简史》作者赫拉利:人类会自我消亡吗?
  撰文 | 徐可
  责编 | 李晓明
  以色列历史学家尤瓦尔·(Yuval Noah Harari)堪称一位明星历史学家,他于2012年出版的《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Sapiens: The Brief History of Humankind)连续100周蝉联以色列畅销书排行榜首位,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中文版于2014年出版。他根据该书而做的TED演讲视频在互联网上也获得广传播。近日,他造访中国,再次掀起了一股旋风。
赫拉利所著《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图片来源:中信出版社
  和一般历史书籍不同,赫拉利没有聚焦在一些所谓的塑造历史的关键人物或是事件上,而是用宏观的视角,高度概括又逻辑严密,娓娓道来地叙述人类40亿年的进化史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智人(Sapiens) 这个物种如何产生;人类如何演变成今日的模样;人类社会又将走向何处;每一次人类发展的转折点,如农业革命、科技革命是否会为人类带来越来越多的幸福感,亦或相反?
  作者承认科学在人类历史上所起的重大推动作用,并用了大约四分之一的篇幅来描述“科学革命”,详细解释了伴随着帝国主义的扩张,以及在资本主义逐利动机的驱动下,科学如何获得了蓬勃的发展。他也做出了有关未来世界的若干预言,指出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改造各种生物,挑战着40亿年的自然选择系统。“生物学革命很可能会成为地球出现以来最重要的一场革命”。他预言,尽管人类目前还无法创造出超人类,但未来没有什么绝对无法克服的科技障碍,这有可能让我们“无限延长人类生命、解决各种疑难杂症,以及强化人类认知和情感上的能力”。
  他说,自己试图以科学家般的理性态度对待人类历史,甚至就好像科学家一般在工作。他认为,科学本身亦好亦坏,科学家以不要仅仅埋头于自己的技术本身,而是要从对于人类社会未来影响的角度去着眼,把技术的发展向好的一面去引导。
  在书的结尾,他以悲天悯人的口吻描述智人的未来,“拥有神的能力,但是不负责任、贪得无厌,而且连想要什么都不知道。天下危险,恐怕莫此为甚。”
  带着科学家如何定位自己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以及科技发展将把人类引向何方等问题,《知识分子》近日对赫拉利进行了专访,以下为经过编辑的采访实录。
  问:在你的书中说,人类历史的发展是受虚构故事所驱动的,当今世界最重要的虚构故事是什么?
  答:当下,最重要的故事是资本主义的故事,它在改变着全球的经济体系。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在某种程度上相信资本主义,其经济增长已经变成了最重要的价值。中国、印度、美国、土耳其,所有这些国家都有很多不同之处,但她们都相信经济增长的重要性。我认为这是塑造今日世界的一个最重要力量,超过了其他任何一种力量。在未来的数十年里,相信大数据,以及算法将会为我们所有的问题带来答案,这将是最大的故事,并将改变世界。
  问:这是好事情还是坏事情?
  答:有可能是好的,故事有好有坏。这个故事可能对于团结社会是有用的,所以这些故事可能本身既不好也不坏,而是取决于我们拿它做什么。比如宗教,宗教本身不是坏的,在人类历史中,宗教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很多贡献,比如帮助人类组织起人类社会,维持社会秩序等等。所以,虚构故事本身也并非好或不好,而是我们可以用它来做什么。
  问:科学家的贡献在人类发展历史中举足轻重,科学家应该如何为自己定位?
  答:我认为科学家的影响力在日渐提升。科学发现或是技术创新在提升。21世纪的世界正日益增多地被科学家和工程师,以及他们的发现与发明创造所塑造。所以,基于这个原因,科学家应该具有更多的政治和社会责任感,他们不能把自己仅仅当成执行者。他们必须知道他们所做的一切所带来的后果,不能仅仅把自己当做技术人员,仅仅解决一个很窄的技术领域的问题,他们应该关心更广阔的领域,思考自己可能发挥的影响,在人工智能以及遗传工程领域尤其如此。
  问:你在书中提到,科学家很难避免地受到政治家和金融家的驱使,你认为有没有真正独立的科学家呢?
  答:科学家从来没有真正独立过。因为他们需要资金的资助,需要来自私人资本和政府的支持,所以他们不能完全独立地行事。然而,他们还是具备影响政治议程的能力。我们今天遇到的问题越来越复杂了,你需要更多的科学的知识,以应对当今世界的主要问题。比如,全球变暖、人工智能的崛起以及生物技术,缺乏科学知识的政治家们是不能够应对这些棘手的问题的,所以需要科学家和政治家的合作,他们需要明白,他们不可能相互独立,各自为政,互不关心,科学家需要理解其工作的政治后果,政治家们需要有更多更好的科学知识去应对科学带来的问题。
  问:你信奉宗教吗?你说宗教是一个虚构的故事,如何看待信奉极端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ISIS的崛起?
  答:我不信主,我出生于犹太教家庭。而且我小的时候在某种程度上也信仰宗教。后来我发现这不是真相,但我的一些家人还是相信的。我不能改变他们或者让他们不信教。
  对于伊斯兰教来说,最大程度上,是对于社会发生巨变的反应。技术的进步带来了社会和政治上的破坏(disruptions),这带来了混乱和不确定性。人们很惧怕不确定性。他们追求的是生命里的确定性,随着这个社会发生了如此大的改变,他们想把握住确定的东西。于是他们从传统的宗教中去寻找稳定性,以及绝对的和永恒的真理。但他们追寻的这些不是真正的答案,因为这些传统的宗教不能够解释21世纪的问题。
  如果你关心的是全球变暖,人工智能和生物工程,你不可能从圣经和古兰经里寻找答案,因为写作圣经和古兰经的人是不知道这些答案的。所以极端伊斯兰教的兴起是对人类社会急速变化的反应,但最终不能改变整个世界。
  问:所以他们没有未来?
  答:他们带来了伤亡、破坏和痛苦,但是他们无法积极地去回答当今世界该往何处去,并解决我们面的的问题。所以从这个层面讲,所有应激性的力量都不是创造性的力量。如果你回想一下20世纪,出现了这么多的新生事物,它们改变了世界,有这么多的技术发明和发现,名单有很长。我们发明了电脑、抗生素……我们还有许多意识形态上的创新,比如女权主义。但是你想一下,什么是传统宗教上的创新,比如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它们创造了什么可以与之相提并论的东西,什么都没有。这些传统意义上的宗教只是一种存在,只能对现实做出应对,但是他们不能创造或是解答人类面临的问题。
  问:搜狐CEO王小川认为,人工智能可以塑造未来,但是他的观点是人类只能让人工智能去做某些事情,所以他不认为人工智能可以取代人,你怎么看?
  答:只要人类能够比人工智能要聪明,就没有问题,但是一旦人工智能比人类要更聪明,就没法去控制它了,或是去预计人工智能能够做什么。如果你能理解和预言,那么人类就是比人工智能更聪明。今天的危险仍然很小,因为人工智能还没有发展到一定程度。可能在下棋这样的领域比人类要聪明,但总体来说,还是不如人类聪明。但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它会超越人类,那就不是人类所能控制得了的。
  问:你认为,在某个阶段人工智能会变得无法阻挡吗?
  答:我不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但根据现在的发展步伐,在未来数十年里,人工智能会变得更为智能,比如,他还没有感觉和意识,也许它永远不会有感觉和意识。但它仍然会比人类更为智能,到那个时候,我们就没法控制它,也不可能预见它会怎么做。
  问:所以有一天人类和机器会合二为一,芯片或其它的设备会植入到人体内?
  答:是的,这件事已经发生了,人类和技术发生了融合。把更多的设备植入人的身体,甚至把电子设备植入人的大脑。人类和电脑的界线将变得不再明显,我们可能会见到仿生体(Cyborgs)的出现,部分是有机的,部分是无机的,所以人类与机器的关系不一定是冲突的,也可能是合二为一的,形成一个新的物体。
  问:所以作为物种的人类会消失?对此,你悲观吗?
  答:所以这只是意味着改变会发生,40亿年过去了,生命继续在发生改变,永不停息。这可能是生命进化的下一个阶段,可能人类不仅仅是纯粹的有机体,而是部分有机体、部分无机体。他们的外表也会和今天的我们有很大的不同。
  问:我们离下一步有多远,你觉得可怕吗?
  答:基于现在技术变化的速度,我想这种改变顶多会在一两百年内发生。我想,和任何其它可能的技术改变一样,既可能向好的一面发展,也可能向不好的一面发展。所以我们不必太乐观或是悲观,我们不应该认为这是可怕的或是很好的,我们应该知道发生的是什么,而且把变化向好的一面引导。
  问:当科学家试图改变人类基因的时候,他们不应该这么做,对吗?人类应该在哪里止步?
  答:对于生物和遗传方面的,随着人类了解的知识越来越多,我觉得界线在一直变化。我认为告诉科学家们,停下来,不要做了,这是不现实的。因为你可以阻止一些事情的发生,但是你不可能让科学和技术进步的步伐停止,我觉得我们应该更关心于我们想做什么,而不是我们禁止做什么。如果人类对于未来没有积极的想法,只有负面的想法,什么什么不能做,这是不够的。
  问:但人类社会对此很难形成共识。
  答: 缺乏共识,这是在过去的历史进程中,人类一直面对的问题。如果等着全人类都形成一种共识的话,是不可能发生的。
  问:你对此感到担忧吗?
  答:人类的许多政治分歧和冲突,在21世纪会涉及大量的科学问题,如生物工程,这在上个世纪流行的那种政治冲突,主要是涉及国家关系的矛盾,这些都将变得不那么重要。在政治上最重要的问题会越来越多地关系到生物学和对新技术与科学突破的运用。
  问:人类不可能再回到原始社会了,你认为人类比那时活得更快乐吗?
  答:简单地说就是不可能再回去,因为有太多的人要养活了,你也不再具备在原始社会生存的能力。不是说快乐的程度不同,而是整个生存条件都不一样了。当你对一些生活参数进行比较的话,你会发现,现代人活得要比数千年前活得更凄惨。如果只是依赖狩猎和采集食物,地球只能养活支持500 到1000万人。今天你有几十亿人,你不能只靠狩猎和采集食物养活他们。
  问:现在的人类有了更多的选择,他们因此变得更快乐吗? 如何定义快乐?
  答:人类的确有更多的选择,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将让你更满意。很多时候,恰恰相反。当人们有更多的选择,他们往往更焦虑于怎么选择才是对的,患得患失。因为他们觉得他们没有选择的那些才是更好的。活得快乐的关键是满足于你所拥有,而非拥有更多的选择。如果你有很多的选择,你选择一个不开心,继续选择,还是会不开心。
  问:在人类进化史上,有很多的不确定的、随机的因素,决定了我们今天的面貌,你认为现在的人类对于自己的命运有更多的掌握了吗?
  答:不是必然的。对于需要立即采取的行动,我们有很多的控制,但对于长期后果缺乏了解。例如,在上个世纪内,我们获得了对自然越来越多的控制权,但导致了全球气候变化。那个时候,我们不知道会有这样的结果。同样地,现在我们对生物技术有越来越多的掌控,但我们不知道在50年或100年后遗传工程等新技术应用的后果会是什么。因此,我们没有能力来预测人类历史的下一步怎么走。
  问:在中国,进步被认为一个很好的字眼,我们一直在向前走,发展一定是好的吗?
  答:这取决于你如何衡量它。如果你认为进步就是人拥有的权力或是改变世界的能力,那么,人类正在获得越来越多的权力。但是,如果你用进步所带来的影响来衡量它,它是否使世界变得更美好,它是否使人们更幸福或更凄惨,在这些方面你看不到任何明确的方向。很多时候,人们获得了大量的权力,但他们错误地使用了手中的权力,没有看到对自己的影响或对其他动物的影响,所以你不要天真地认为,人类在这个意义上取得了进步。
  问: 对于全球变暖带来的挑战,有的人说,如果地球危险了,也许搬到火星就可以了。
  答:在现在的条件下,搬到其它星球是不可能的。我们必须要保护好地球。要停止全球变暖的唯一途径是停止经济的增长,但是没有政府愿意那么做。
  问:你的下一本书是关于什么?
  答:我的下一本书是关于人类的未来,英文版今年下半年会出版,希望明年会出中文版,书名叫《明日简史》(编者注:The History of Tomorrow’s,希伯来文已经出版)。
  现在我正在写一本给儿童看的书,将《人类简史》这本书里的重要概念解释给10岁、11岁左右的孩子们。
  《知识分子》是由饶毅、鲁白、谢宇三位学者创办的移动新媒体平台,致力于关注科学、人文、思想
  《知识分子》是由饶毅、鲁白、谢宇三位学者创办的移动新媒体平台,致力于关注科学、人文、思想
责任编辑:崔筝 | 版面编辑:陈华懿子
财新传媒版权所有。如需刊登转载请点击右侧按钮,提交相关信息。经确认即可刊登转载。
苹果客户端
安卓客户端
由中投公司、丝路基金、新加坡淡马锡、深圳深业集团、厚朴投资与ARM公司共同发起设立的厚安创新基金在北京正式成立启动。基金将结合ARM的全球产业生态系统,专注于投资移动互联、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多个关键领域具有潜力的技术公司。
佳兆业集团2016年度合计合约销售298.45亿元,销售面积226.94万平方米,平均售价约1.315万/平方米。其中2016年12月实现合约销售额13.81亿元,较11月销售下滑32.83%,总面积9.62万平方米,均价1.43万/平方米。
上交所称,如公司东方大厦物业评估增值及荆门汉通股权公允价值变动带来的非经常性损益无法确认,公司2016年净利润可能为负值,其股票可能因公司连续两年亏损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匹凸匹应当就此作出特别风险提示。匹凸匹称,公司股票将继续停牌至回复完毕后复牌。
2016年预计亏损1400万元-1750万元。报告期内,预计联营企业的亏损对公司净利润造成影响亏损约2200万元。1月19日,监管部门问询金亚科技重组中大股东股份对价合规性问题。此外,因中兴华会计师事务所对金亚科技2015年度财务报表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深交所可能暂停公司股票上市。
证监会2016年8月对中科汇通及其法人单祥双下发行政处罚通知书。针对中科汇通2015年4月举牌朗科科技未按规披露,且继续违法增持一事,证监会提出:1. 责令中科汇通改正违法行为,在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3日内对超比例增持进行报告和公告;2.给予中科汇通、单祥双予以警告;3.给予中科汇通、单祥双各370万、30万元罚款。
1月26日,掌趣科技(300315.SZ)发布2016年度业绩预告,年度盈利在4.47亿元到5.88亿元之间,同比变动在(-5%)到25%之间,报告称如果剔除对 Webzen Inc.的长期股权投资所计提的2亿元减值准备,公司业绩预计较上年同期可增长38%至68%。(记者 石睿)
秦川机床2016年实现归属于上市股东净利润500 万元–2000 万元,主要原因在于重卡及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回暖。
caixinenergy
caixin-enjoy
caixin-life
全站点击排行榜
全站评论排行榜
热词推荐:赫拉利开讲《人类简史》-中国学网-中国IT综合门户网站-提供健康,养生,留学,移民,创业,汽车等信息
赫拉利开讲《人类简史》
来源:互联网 更新时间: 16:34:49 责任编辑:王亮字体:
京华时报讯(记者田超许青红)4月23日晚,优酷推出的文化类直播节目“你,定义未来”在北展剧场的首秀,畅销书《人类简史》的作者尤瓦尔&赫拉利到场与观众交流,并通过网络直播,呈现出“万人共读一本书”的盛况。
赫拉利现为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历史系教授,是全球瞩目的新锐历史学家。《人类简史》关注的是人类整体全局的演变,书中涉及到了考古学、生物学、社会学、宗教等多方面的内容,有读者形容看完本书“有一种跟着人类一同走过十万年的感觉”。
当晚演讲分为四个主题,赫拉利分别从“认知革命、商业的基因、数据崇拜、智能之心”四个方面来讲解人类的历史与未来。
相关文章:
上一篇文章:下一篇文章:
最新添加资讯
24小时热门资讯
Copyright © 2004-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学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1 京公网安备02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类简史赫拉利在线阅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