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大洪山山东离荆门有多少公里

我的图书馆
荆门&是的一个地级市,位于以北。东眺武汉,西临三峡,南望潇湘,北通川陕,素有“门户”之称。荆门地域东、西、北三面高,中、南部低,呈向南敞开形,形成低山坳谷、丘岗冲沟和平原湖区兼具地势。区域内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湖泊密布,河网交织,堤垸纵横,是全市粮棉集中产区。面积1.24万平方千米外文名称JingmenCity人口10年)别名荆楚门户方言西南官话-成渝片-荆门话行政区类别地级市所属地区中国华中下辖地区东宝/掇刀/钟祥/沙洋/京山&政府驻地东宝区火车站荆门站,钟祥站,京山站电话区号0724车牌代码鄂H邮政区码448000地理位置荆山向江汉平原过渡地带市长肖菊华市委书记付德辉目录12345678概述荆门市,位于湖北省中部。东经111°51′~113°29′,北纬30°32′~31°36′。东西最大横距155千米,南北最大纵距131千米。面积1.24万平方千米。区号:0724邮编:448000行政区划代码:420800车牌代码:鄂H、鄂0H(警用车)、鄂HW(行政用车)。地理位置“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荆门位于湖北省中部,东通孝感下汉泸,与安陆、应城接壤,距武汉市217公里;南连荆州通湘粤,与江陵、潜江、天门毗邻,距荆州市80公里;西扼宜昌接渝蜀,与南漳、远安、当阳交界,距宜昌市120公里;北望襄阳达中原,与宜城、随州相连,距襄阳市111公里,是沟通南北、连接东西的重要交通枢纽,素有“荆楚门户”之称,历来为兵家和商家必争之地。荆门地跨东经111°51'--113°29',北纬30°32'--31°36'之间,东西最大横距155公里,南北最大纵距131公里,全市国土面积1.2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6.67%。荆门东接大洪山之毓秀,北枕荆山之灵脉,南拥江汉平原之富庶,山川秀美,人杰地灵,物产丰富,境内北部层峦叠翠,中部岗岭起伏,南部沃野舒展,山区、丘陵、平原、湖区地形兼具、优势兼得。自然气候荆门四季分明,气候温暖,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为亚热带温暖季风型气候,十分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全市年平均气温16.1℃,年均降水量949.4毫米,日照时数2000小时左右。  旅游景区明显陵明显陵,是明朝恭睿献皇帝朱佑元与章圣皇太后蒋氏的合葬墓,始建于1519年,至今已有近五百年的历史了。早在1988年就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底,显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被录入联合国《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全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显陵,作为中国最早被联合国评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皇陵,完整地保留和体现了封建礼制,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并影响到清代帝陵形制。它是明代帝陵最杰出的代表,本身具有其它帝陵不同的独特之处:其中一陵两冢,为历代帝陵决无仅有。金瓶型外罗城、九曲回环的御河、龙形神道、圆形内外明塘也是其它帝陵没有的。 显陵工程浩大,前后用了四十年的时间,占地面积183.13公顷,相当于300多个足球场那么大。整个显陵由内外两道城墙环护,连接这新红门的城墙叫外罗城,墙高6.5米,厚1.9米,周长3600多米,红墙黄瓦,蜿蜒于山峦起伏之中,雄伟壮观,这样大的外罗城当时在建陵之后,各地官员从全国各地,各州、府、县上至东北,下至云贵,一砖、一瓦、一石向这里进献。每一块砖、一块瓦都有完整标明来自何处,可见工程之浩大。从空中俯瞰,外罗城为“金瓶”形状,“金瓶”在风水术中认为不仅能绕气护生,而且是神仙所佩之法器。其寓意神圣吉祥。同时蜿蜒的城墙顺山势起伏,避免了建筑外在的生硬感,使之与自然环境更加和谐。显陵外罗城是明代帝陵之首创,其后的明清陵寝均沿袭了这一做法。莫愁湖莫愁湖景区融山水资源、人文资源于一体,是荆楚大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湖上百岛俊秀,水天一色。这里的山水孕育了一代绝世佳人、楚国伟大的歌舞艺术家莫愁女。莫愁女是楚国第一美女,楚国歌舞一代宗师。她貌若芙蓉,能歌善舞。她在屈原、宋玉的指导下完美演绎了《阳春》、《白雪》,并传唱入歌,将楚国歌舞艺术推向颠峰。“十里画廊”是整个莫愁湖景区最为赏心悦目的地方之一。它由细窄逐渐宽阔,呈喇叭状,且九曲回转,湖岔众多。这里湖水清澈,水平如镜,两侧苍翠青山和着蓝天白云倒影在湖中,可谓湖光山色,引人入胜。漳河漳河位于湖北省荆门、宜昌、襄樊三市交界处,地处古三国战场的中心地带,是张家界、古隆中、长江三峡等旅游热线的黄金腹地,总面积400平方公里,以自然景观为主,以人文景观,特别是大型水工建筑群为辅,可供参观、游览、度假和休养。正在积极筹建的漳河水库游乐园依托库区水域而建,是一个兼有水下、水面与库岸、低空游乐的立体游乐园。漳河水库是拦截长江中游北岸支流沮漳河的东支──漳河及其支流建成的水库群,通过3段明槽串联成整体。水库承雨面积2212平方公里,总库容20.35亿立方米,水域104平方公里。库中岛屿36座,半岛164个,库汊240个,沿山坳水面绕一周约800公里,山清水秀,景色如画。龙泉公园荆门龙泉公园位于湖北荆门市城区,是一座既具地方特色又有时代气息的新型综合性公园。1983年荆门成为省直辖市后,市政府就着手龙泉公园的规划,1986年开始是设,1987年初简易开放,现已成为市民休憩、娱乐、教育、交流、审美的场所,是反映荆门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自89年以来,分别荣获市级最佳文明单位、省级文明单位、全国建设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并被载入《中国名园》。龙泉公园占地28公顷。分三大景区:山上风景主要以象山主峰为中心,有岗光阁、华夏艺林园、老莱子山庄(内设二十四孝子蜡像馆)、动物园、孝隐亭、仰止亭……及千余米长的象山东侧游步道。山下景区由游乐场、绎志园和文明湖文化古迹区三部分组成。园内有各种植物200多种,千余个品种,有各类花卉盆景三万余种。每年举办水仙、月季、菊花盆景四季固定性的展览和春节、盛夏游园活动,同时还可接待承办各种展览和其它活动,1999年被列为中国百家名园之一。大口国家森林公园大口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大洪山名胜风景区南麓,距郢中30公里。经营范围为:东起掇刀石,南起鹰子洞,西临乌龙洞,北与百丈深涧相连,总面积1590公顷,活立木蓄积38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90.3%。公园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天象景观之精华,融奇花异木、珍禽异兽、洞溪瀑布、文物古迹于一体。大口国家森林公园始建于一九九二年,一九九五年七月原国家林业部以林造批字[1995]83号文件批准成立大口国家森林公园。公园地处大洪山南麓山脉,距钟祥市区东南30公里。适宜的气候条件和立地条件使这里成为野生动物的乐园和天然的植物园。据考察,园内现有野生动物55种,列入国家保护动物有豹、白鹭、穿山甲、豺、水獭、白鹤等8种; 现有木本植物达438种,国家保护和珍稀植物有水杉、银杏、杉、桃、杜仲、对节白腊、垂枝侧柏等12种,保护完好的原始植被吸引着广大游客和学者前来观光旅游和进行科研考察。旅游指南美食& & & 荆门的油条、麻花酥、煎饺子、小笼包、太师饼都具有地方特色,深得市民们喜爱。其中太师饼曾多次获“优质产品”称号,被有关专家评品为“正宗茶点”。& & & 荆门八宝饭在全国八宝饭中独树一帜的荆州八宝饭,原是清代的一位御厨从宫廷出来后,到荆州城开设饭馆流传下来的。百余年来,虽时代更叠,然八宝饭的御膳风味不减,人称"御膳八宝"。这种八宝饭用红枣、莲子、苡米仁、桂元内、蜜樱桃、蜜冬瓜条、糖桂花以及糯米先蒸制成坯,再加白糖、猪油散烩而成。由此又名叫 "散烩八宝"。吃到口里,觉得润滑溶消,香甜透味,油而不腻,甜而不厌,于是有"浅盏小勺细品尝,离席数时回味长"的赞语。  & & & 太师饼,又名茶花点心,是荆门的传统点心,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相传为南宋理学家陆九渊任荆门知军时所喜爱。此饼以精粉、熟猪油揉合为皮,面粉、熟猪油为酥,再用熟面粉、砂糖、桂花、桔饼、桃仁、冬瓜糖为馅,经擀皮包馅成形后,入温油中氽炸而成。吃口酥松清香,绵软不腻,风味别具一格,曾多次获“优质产品”称号,被有关专家评品为“正宗茶点”。  & & & 栗溪烟熏肉&荆门城北用荆山余脉,山高林密,农家熏腊制品尤具特色。“栗溪烟熏肉”系农家腊月杀年猪后将猪肉腌后用柏树枝加稻糠、酌加核桃壳、花生壳及油菜籽壳等经熏烤而成,成品鲜香结实,有常有熏料香味。食前以淘米水洗干净,宜蒸、煮、炒、炖,熏味独特。蟠龙菜&蟠龙菜是钟祥市的传统名菜。据传是明代嘉靖皇帝赴京登基前,其老师特请名厨精心制作了一碗龙形菜为其饯行。喻意飞黄腾达。嘉靖食后赞不绝口,并命名为“蟠龙菜”,从而成为明宫迁菜。此菜选猪精肉和鲜鱼肉各制成茸,加猪肥肉丁、鸡蛋清、淀粉及调味品搅上劲,用鸡蛋皮裹成长条状,入笼蒸熟。切片装成龙形,蒸十五分钟即可上席。此菜制作精细,造型美观,味道鲜美,并以“吃肉不见肉”著称。尚香风干鸡&尚香牌风干鸡为荆门传统腌腊制品,其源流可追溯到屈原《招魂》中的“露鸡”,以三国时刘备夫人孙尚香制作而出名。此鸡采用低温冷风干燥技术,表面呈酱黄色,肉质爽口,回味悠长。曾获“中国市场名牌产品”称号,食法多样,尤以“原味沿香鸡”味佳。此菜将风干鸡洗净皮朝下入盘,加料酒、葱姜入笼蒸至熟透取出景闵,斩件上桌。其色泽美观大方,鸡肉干香韧爽,油而不腻,回味悠长,愈嚼愈香。历史文化荆门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汉江、长湖、漳河三大水系就有人类集居生息。夏商时期(约公元前二十一世纪至十一世纪),天下为九州,荆门属荆州之域。约公元前十二世纪,商王武丁后裔于汉江西岸今马 良镇西建立权国,为“古代第一县”;约公元前十一世纪,周公秉成王之命,封姬姓王族于长湖边今沙洋县拾回桥一带建立冉阝国(或谓作“那”)。 春秋战国时期,楚族势力渐大,楚人南移,约楚熊鄂至若敖期,灭冉阝(即“那”);楚武王(公元前704年自称)时期,灭权,迁权于冉阝(即“那”)处;楚文王(公元前689年)都郢(今江陵纪南城),现荆门成为郢都近郊,钟祥为郊郢,系楚国陪都;秦昭王时,秦将白起拔郢(公元前278年),于楚郢都设南郡,领县十八,在今荆门南郊设当阳县,属南郡。西汉初期,在荆门北设编县,景帝时期,在今荆门城区南郊置当阳县,仍属南郡;王莽篡汉,升编县为南顺郡。东汉初年复西汉旧制,县址仍在原处;三国时期,当阳属吴。西晋时期沿吴旧制。东晋时期于编县置武宁郡。后又于编县故城置长宁县,属武宁郡,于长宁县置长宁郡,治长宁县,不久又徙武宁郡至乐乡县,领长宁、乐乡二县;徙当阳县址于沮漳河西,治原境。南北朝时期,宋齐沿晋制。泰始初改长宁郡为永宁郡。后梁废编县入长宁县,于内方山(又为马良山, 今沙洋县境内)置基州,辖章山、上黄郡, 分长林县置丰乡、绿麻二县,分属章山、上黄郡;北周废当阳置平州。隋文帝开皇七年,灭后梁,平州改玉州;九年,废玉州复置当阳县,废永宁、武宁、章山、上黄四郡;十一年废长林入长宁县;十八年,复改长宁为长林县,属南郡。唐初,长林县属荆州,改当阳为基州,复置章山县为属县。德宗贞元21年(公元805年), 拆长林县立荆门县,废当阳县入荆门县,属南郡江陵府,荆门县名由此始。唐末,又改荆门县为长林县。五代时期,荆门为荆南国所据。后晋天福五年(公元940年),设荆门军,领长林县。不久军废。后周废乐乡县,南境入长林县。北宋开宝五年(公元972年),复置当阳县,复置荆门军,领当阳、长林二县,属荆湖北路。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废军,划长林、当阳二县属江陵府; 元佑三年(公元1088年),复荆门军,仍领县长林、当阳。元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升荆门军为荆门府,属河南行省;天历时期,降府为州,属荆湖北道宣慰司,仍领长林、当阳二县。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降荆门州为荆门县,属荆州府,改长林县入荆门县;十年,拆当阳县入荆门县;十三年 ,升荆门县为荆门州,复置当阳县;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荆门州改属承天府(今钟祥),领当阳县。清代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改承天府为安陆府,荆门州仍领当阳县,属安陆府。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升荆门州为直隶州,属湖北布政使,领当阳、远安二县。1912年,降荆门直隶州为荆门县,属湖北省襄阳道;1927年废道,荆门县属湖北省;日,荆门解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荆门一直设县,属湖北省荆州行政区专员公署;1960年,设立沙洋市与荆门县同属荆州行政区专员公署;1961年撤沙洋市,仍属荆门县;1979年11月将原荆门县划为荆门市和荆门县,属荆州地区行政公署.日,国务院批准荆门市升为地级市。撤销荆门县,将荆门县的行政区域并入荆门市。1985年,设立荆门市东宝区、沙洋区。日,民政部批准(民行批[1992]48号)撤销钟祥县,设立钟祥市。日,国务院批准(国函[号)将荆州市管辖的划归荆门市管辖和将荆州市代管的钟祥市划归荆门市代管。日,国务院批准撤销荆门市沙洋区,设立沙洋县。县人民政府驻地为沙洋镇。日,国务院批准(国函[2001]25号)设立荆门市。将荆门市东宝区的何场乡、麻城镇、团林铺镇、掇刀石街道和白庙街道划归掇刀区管辖。区人民政府驻深圳大道。2001年3月,经省民政厅批准:京山县撤销杨锋镇划归永隆镇管辖,撤销马店镇划归罗店镇管辖。沙洋县撤销草场乡划归五里镇管辖,撤销蛟尾镇划归后港镇管辖,撤销蔡庙乡划归曾集镇管辖,烟垢镇改名为高阳镇。钟祥市撤销中山镇划归洋梓镇管辖,撤销潞市镇划归丰乐镇管辖,撤销贺集乡划归石牌镇管辖,撤销罗集镇划归旧口镇管辖,撤销磷矿街办设立磷矿镇,撤销转斗镇和胡集街办设立胡集镇。东宝区撤销安团乡,划归漳河镇管辖,撤销姚河乡划归栗溪镇管辖,撤销何场乡,将原从烟墩镇划入的9个村划归漳河镇管辖,原从团林铺镇划入的15个村划归团林铺镇管辖。 2001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掇刀区。省政府对我市行政区划进行了相应调整,将原东宝区所属掇刀街办、白庙街办、团林铺镇、麻城镇划归掇刀区管辖。2011年12月,漳河新区正式成立,托管原东宝区漳河镇、掇刀区双喜街道。语言文化荆门的方言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西南官话,沙洋、京山、东宝、掇刀、屈家岭的方言均属于此类方言,钟祥也有部分人的方言为西南官话;另一类为北方方言,主要是钟祥地区的人方言。政治经济经济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扎实推进“百亿工程”,着力打造“300亿石化,100亿磷化、建材、食品产业”,四大重点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发展到516家,资产总额、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均超过全市规模工业总量的三分之二。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72亿元,增长25%。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100亿元。京山、钟祥、沙洋经济开发区发展势头强劲,工业重镇建设方兴未艾,207国道工业走廊成为全市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积极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784家,比上年末净增170家。坚持“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建设了一大批重点项目。2008年施工项目1027个,增加119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99个,增加64个。天茂集团年产100万吨二甲醚二期、众和纺织20万锭紧密纺一期、葛洲坝水泥厂子陵日产4800吨水泥熟料、鄂中化工年产20万吨复合肥、洋丰中磷120万吨采选矿、楚玉食品一期工程、福耀汽车玻璃、金龙泉啤酒等项目竣工投产,李宁(荆门)工业园、中集(宏图)能源装备生产基地、凯迪生物质能发电、汇源集团钟祥果蔬饮料食品加工等项目开工建设。2011年荆门市完成GDP:942.59亿,位居全省第七,增速15.6% ,预测2012年全市GDP超1100亿;人均GDP:31419元,约合4980美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80.77亿 ,位居全省第四;农业总产值:291.95亿,农民人均纯收入8000元左右,比上年增收1000元,位居全省第二;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60.81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8.24亿;财政总收入:95.42亿,位居全省第五;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约40亿 ;全年接待海内外游客1102.53万人;2011年全市四个县、市、区纳入全省县域经济排名情况:东宝区(第11),京山、钟祥前20位,沙洋前移位次居全省前列。2010年2010 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 703.07 亿元,年均增长 13.5%;规模工业增加值 330.41 亿元,年均 增长 24.2%;财政总收入 79.94 亿元,年均增长 31.2%,地方一般预 算收入 23.25 亿元,年均增长 20.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52.98 亿元,年均增长 19.8%;外贸出口 2.98 亿美元,年均增长 25.5%;累 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1257 亿元、利用外资 6.17 亿美元,年均 分别增长 31%、16%;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 硫排放量比“十五”末分别下降 20%、7.2%和 17.6%;城镇居民人均 可支配收入 15272 元,年均增长 12.2%,农民人均纯收入 6951 元,年 均增长 13.2%。 先后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 全国绿化模范城市, 被确定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市、国家现代林业建设示范市、全国农机 化示范区、国家节水型社会试点市、全国创建创业型城市和国家加工 贸易产业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大力实施工业“3+4 计划”,预计 2010 年,石化、磷化、食品、建材、机电、轻纺、新能源等产业可 实现销售收入 1037 亿元,比“十五”末增长 2.4 倍。规模工业企业 达到 1173 家,增加 759 家,亿元企业达到 188 家,增加 135 家,其 中,荆门石化位居全省百亿企业第 7 位,新洋丰肥业跻身中国民营企 业 500 强。荆门经济开发区、各县市经济开发区、各类特色产业园区 及工业重镇建设扎实推进,中粮、中集、中海油、李宁、福耀、雨润、 汇源、正邦等“500 强”企业和一大批知名品牌相继落户荆门。洋丰 肥料、国宝桥米被评为中国名牌和中国驰名商标,广源食品荣膺中国 驰名商标。共完成 164 家市属国有、集体企业改制,省级上市后备企 业达到 19 家。大力实施农业“212 计划”,粮食总产连续两年突破 50 亿斤,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 172 家,预计 2010 年农产品加工产 值突破 380.56 亿元。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 2095 家,位居全省首位。 认证农业“三品”349 个。农机综合作业率达到 67%。集体林权制度 主体改革全面完成。大力实施文化旅游业“133 计划”,中心城区运 动休闲、京山山水休闲、钟祥文化休闲三大板块基本形成,明显陵等 3 个景区被评为国家 4A 级景区,明显陵—漳河景区、大洪山风景区、 纪山楚文化旅游区进入鄂西圈十大核心建设景区行列。2010 年接待 国内外游客 865.93 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近 40.51 亿元。着力搞活 城乡市场流通,建成各类市场 114 个、“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 1278 家、农村综合服务社 813 家。金融业健康发展,连续 5 年获得 全省“A 级金融信用市”称号。保险、中介咨询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步 伐加快。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累计实施循环经济项目 380 个,完成投 资 300 亿元,初步形成 6 大循环经济产业链,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 用率达到 99%。县域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京山包装机械、钟祥农产品 加工、东宝磷化等产业被确定为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京山县、钟 祥市连续 5 年跻身全省县域经济发展 20 强,东宝区连续 2 年跻身全 省 10 强,沙洋县 2009 年度排名前移 11 位。社会全市有科研机构14所,从业人员2786人。实施科技计划项目74项,专利授权量282项。全市共有公共图书馆4个,各类藏书45万册,博物馆3个,专业艺术表演团体3个,广播及电视人口覆盖率96%以上。社会文化和专业艺术表演分别获全国最高奖项。2010年9月举办湖北荆门第十三届省运会。2007年,科技事业不断发展,该市连续第三次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2012年3月举办中国农谷·荆门(沙洋)第五届油菜花旅游节。荆门中心城区城市定位为:鄂中区域中心城市,新兴特色工业城市,历史文化名城和生态宜居城市。规划区面积718平方千米,目前建成区面积44.6平方公里,城市人口38.1万人(其中常住人口30.5万人),基本形成了南北双城、新老城区结合的城市格局。“十五”期间,荆门中心城区基础设施完成投资15.3亿元(不含电力、邮电通讯设施投资)。截至2005年底,城市道路121条312千米,道路面积514万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积16.53平方米),排水管道421千米;城市供电设施完善,电力供应充足;城市供水能力38.2万立方米/日,供水管网300千米,供水普及率100%;气化率100%,城市燃气管道59千米;公交运营车辆332台(每万人拥有公交车辆12.07标台);城市生活垃圾日处理能力500吨/日,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城市生活污水日处理能力5万吨,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51.01%;人均公共绿地10.03平方米,建成区绿地率44.54%,绿化覆盖率48.98%。荆门中心城区城市供水普及率、燃气普及率、污水集中处理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建成区绿地率等多项指标处于全省领先水平。近年来,荆门城市建设在规划管理、造林绿化、综合环境整治等方面获得多项国家和省级荣誉称号。教育荆楚理工学院为荆门市唯一一所省市共建的本科院校,学院位于素有“荆楚门户”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湖北省荆门市中心城区,在风景秀美的白龙山麓。于2007年3月在原荆门职业技术学院、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合并基础上建立的一所公立省属本科层次的普通高等学校。 学院自2003年以来,在省、市领导的支持下,多方筹资实施了总投资达4.5亿元的校园扩建工程,新增校园面积1300亩,新建校舍面积22.55万平方米。扩建工程对学院三个校区都进行了建设,校园面貌焕然一新。特别是在学院北校区,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教学群楼、实验楼、学生公寓等建筑拔地而起,新老校区融为一体。一所规划合理、功能齐全、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的园林式大学校园新形象已呈现在人们面前。学院扩建工程,为学院今后的发展拓展了良好的空间,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平台。2008年,全部免除了该市城乡25万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按每生1500元标准资助2.1万名贫困中职学生入学,按每生3000元标准资助200名大学贫困新生入学。荆门职教集团顺利组建,儿童育教大楼如期建成。建成33个村级文化活动中心、9个文化中心户、93个农民健身工程项目和503家农家书屋,《十二月等郎》应邀在国家大剧院成功展演,并在上海等地进行了商演。以迎奥运为主题的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开展。荆门籍运动员在北京残奥会上取得4金2银2铜的优异成绩。省十三运会筹备工作全面启动。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取得新突破,城区数字电视整体转换达到8万余户。人口全市人口密度平均为每平方公里242人。其中,沙洋县每平方公里298人,京山县每平方公里194人,钟祥市每平方公里231人,东宝区每平方公里250人,掇刀区每平方公里338人,屈家岭管理区每平方公里294人,沙洋监狱管理局每平方公里274人。2007年,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新进展,人口自然增长率2.8‰,被确定为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示范市。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常驻人口2873687人。人口出生率10.51%,人口死亡率1.93%,人口自然增长率5.58%。文化方言荆门的方言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沙洋、、东宝、掇刀、的方言均属于此类方言,钟祥也有部分人的方言为西南官话;另一类为北方方言,主要是钟祥地区的方言。特色饮食荆门特产有:郑大哥野鸭、、纪山龙米、、葛粉、藜蒿、茶叶、、、泡菜、米茶、香干、雪枣、盐池白酒、黄金港白酒等。郑大哥野鸭:采用江汉流域河湖港汊、水库堰塘自然放养、自然采食的野鸭。加工产品采用二十八味中草药,经过十六道工序秘制而成。肌肉厚重,骨质松脆,香气四溢,野味十足。入口美妙无穷,妙不可言,肉和骨头都可吃,非常适合啃食、下酒,是难得的休闲美食。十里风干鸡:又名“刘皇叔婆子鸡”。这种鸡易保存又不失新鲜,醇香、软嫩,老少皆宜,深受当地老百姓喜爱,系刘备之妻孙尚香腌制发明,已有1800多年历史。它采用独特的腌制手法,风味独特,醇香软嫩,不油不腻,回味悠长,易保存又不失新鲜,老少皆宜,深受各地老百姓喜爱。:纪山龙米,营养丰富、味道香甜,在明朝时就被御封为皇宫贡米。石榴花(市花):以其延年益寿的独特功效而畅销海内外,成为日本皇室贡品,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命名为“中国葛粉之乡”的钟祥市客店镇是葛粉的主产地。雪枣:因原产于本市子陵区八角乡,又名。创始于宋末,明代渐有名气。采用当地优质糯米和荆门象山的蒙、龙、惠、顺四泉泉水精心制作。:北宋时期鱼糕即为名菜,到了南宋,鱼糕在荆门成为酋长敬祖的供品,明清时期成为富贾豪门、行会、帮会、婚丧喜庆等筵席上的第一道菜肴。市花市树(市花):雪松(市树)1993年被定为我市市花。是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在热带则变为常绿树。重瓣的多以观花为主;单瓣的则以观果为主,果皮可入药。因其花果美丽,栽培容易,深受人们喜爱。花期在5-7月,被列入农历5月的“月花”,有“五月石榴红似火”的诗句。我市象山大道、虎牙关大道等多条道路及广场游园广泛种植有石榴。(市树):1993年被定为我市市树。又称香柏,是松科、雪松属植物的统称。常绿乔木,大枝一般平展,为不规则轮生,小枝略下垂。我市虎牙关大道就是“市树市花”一条街,许多单位院内也种植有雪松。湖北省行政区划副省级市地级市自治州省直辖县级行政区荆门行政区划县区
发表评论:
馆藏&58738
TA的最新馆藏荆门旅游攻略
京公网安备号
新出网证(京)字242号 全国统一客服电话:社会化媒体
了解更多>>
桂ICP备 号-1
桂公网安备 36号
Hi,看起来你很喜欢这些内容,但是你还没有登录!在你登录以后,就可以收藏感兴趣的内容,关注感兴趣的作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荆门到五三多少公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