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测溶液有微量炭粉存在,测溶液浓度越大吸光度就越大时有什么影响

食品分析:食品分析是研究和探討食品品质和食品卫生及其变化的一门学科

一.食品分析与检测的性质、任务与作用

食品分析就是专门研究各类食品组成成分的检测方法、檢验技术及有关理论进而评定食品品质的一门技术性和应用性的学科。

一是从感官二是营养成分,三是安全性

食品质量的好坏首先表现在感官性状的变化上。食品感官即色、香、味、形四个方面它是否令人接受?是否令人满意从而激起食欲。

一看质量二看含量,三看加工过程品质的变化即

1、看它所含的营养成分(含什么营养成分)

2、营养成分含量的多少。

3、原料中的营养成分在贮存、加工过程中品质发生什么变化

安全性-食品必须具备的基本要求

是否存在有毒、有害的物质?

如果有其含量是多少?对人是否造成危害

我國《食品卫生法》第六条的规定:

“食品应当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具有相应的色、香、味等感官性状

食品检测技术的任務是运用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及各种科学技术,对食品工业生产中的物料(原料、辅料、半成品、成品、副产品等)嘚主要成分及其含量和有关工艺参数进行检测还要对分析方法进行综合研究。

食品分析与检验是食品工业生产和食品科学研究的“眼睛”与“参谋”是不可缺少手段。

1. 控制和管理生产保证和监督食品的质量。

2 . 为食品新资源和新产品的开发、新技术和新工艺的探索等提供可靠的依据

二.食品分析与检测的内容

人类对食物进行加工时有可能加入或混入一些非生物来源的成分,因此食品的化学成分与其原料不尽相同,食品的化学组成大致如下: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

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计10分)

1.使用吸量管移取一定体积的溶液时,都应先将溶液液面调节至吸量管最高刻度处然后放出所需体积的溶液。(对)

2.在用凝固点降低法测定相对分子质量时由于严重的过冷现象会导致误差过大,因而在实验中应尽可能防止过冷现象的发生(錯)

3.在电位法测定醋酸的解离常数的实验中,精确吸取20.00 mL HAc用NaOH滴定,消耗NaOH体积为2

4.应用pH计测定溶液的pH值测定完成后,应将复合电极用蒸馏水沖洗后浸泡在饱和氯化钾溶液中。(对)

5.在配合物的生成和性质实验中CuS 不易溶于氨水,CuC2O4易溶于氨水说明CuS的K sp 小于CuC2O4的K sp。(对)

6.硼砂应保存在底部装有干燥剂的干燥器中(错)

7.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微量Fe3+ 离子含量时,Fe3+ 溶液显色时无论先加磺基水杨酸还是先加氨缓冲溶液,所测得溶液浓度越大吸光度就越大的结果都是一样的(错)

8.在[Ag(NH3)2]Cl溶液中加入过量的HCl溶液,发现有白色AgCl沉淀生成这是由于溶液的pH值妀变使得中心原子发生水解从而破坏了配离子的稳定性造成的。(错)

9.在滴定分析中为减少或消除试剂、蒸馏水和实验器皿等引起的系統误差,可采用空白试验的方法(对)

10.用NaOH滴定H3PO4至第一计量点指示剂可选用甲基红,滴定至第二计量点指示剂可选用百里酚酞(对)

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计15分)

1.新分离的人体红细胞放入渗透浓度为300mmol·L-1的Na2SO4溶液中其形态维持正常状态。(对)

2.将临床上的两种等渗溶液鉯任意体积比混合(不发生化学反应)所得溶液仍然是等渗溶液。(对)

3.酸碱反应时强酸反应后变为弱酸。(错)

6.酸碱滴定时指示劑颜色发生突变时即为滴定计量点。(错)

7.催化剂对可逆反应的正、逆反应速率影响的程度相同(对)

9.胶体分散系都是非均相系统,乳狀液属于粗分散系(错)【注意:后半句正确】

10.径向分布函数D(r)表示离核半径为r处微单位厚度薄球壳夹层内电子出现的概率密度。(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溶液浓度越大吸光度就越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