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社交,有推荐的产品可以ar体验馆吗

AR技术的应用场景及案例(上)|&爱就投研究
AR技术的应用场景及案例(上)| 爱就投研究
&Sonic&爱就投
以下为爱就投项目经理的独立文章,仅供阅读参考,转载请注明来源:爱就投&i9tou_pub
爱就投自己的行业研究栏目上线啦!2016年6月起,我们将每周发布1-2篇由爱就投项目经理分析撰写的行业研究报告,系统阐述我们针对具体行业或领域的投资逻辑,并与广大投资人和行业内人士分享、交流我们的观点。
今天是第一篇,聊一聊被炒得火热的AR(Augmented Reality
增强现实)技术。主打AR和大数据概念的初创公司讯踪科技,曾2次登陆爱就投平台融资。日,讯踪(ERA)在爱就投平台上创造了10秒即募满的记录;日,讯踪(“地球入侵”游戏)再次登陆爱就投平台募资,于当晚实现了超过本次500万元目标的认筹金额。
<img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maxwidth.2048/tc./mmbiz_qpic_cn/f4fdd2f5ebf9b2dee42b26.jpg"
ALT="AR技术的应用场景及案例(上)|&爱就投研究"
TITLE="AR技术的应用场景及案例(上)|&爱就投研究" />
这份报告认同以高盛为代表的认为HMD(头戴式设备)将成为新的通用计算平台,取代当前的手机和PC的观点[1];同时预计,5年内AR领域总收入的近一半将是通过硬件销售(产品试商业模式)获得的,总收入的另一半则主要基于交易平台、广告和免费增值,这3类商业模式获得;行业方面,零售、医疗、教育、游戏、工程和军事,这6个行业将重点被AR技术改造。
作者认为,在3年后以至更远的时期,AR领域的收入和前景将远大于VR(Virtual Reality
虚拟现实),因为AR可以占有更多的用户时间,获得更丰富的用户数据;AR本身属于人机交互方面的前端技术进步,其对现有行业原有的交易结构不会构成颠覆。最后,我们将总结针对AR项目的投资建议。
整份报告分为4篇:
1. 应用场景及案例篇(上、下)
2. 商业模式与行业篇(上、下)
4. 投资建议篇
(爱就投微信订阅号将分期发布)
本文为应用场景及案例篇(上)
本篇选取并介绍AR技术在12个场景下的17个典型应用案例,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增强人们对现实环境的感知与控制。这些AR应用案例可以分为3类:增强对现实环境中物体的感知、在现实环境中控制虚拟的物体、在虚拟环境中控制现实的物体。
AR是把数字想象叠加在真实世界之上[1]。以下9个案例属于增强对现实环境中物体的感知这一类,它们展现了AR技术的7个应用场景:位置服务、同步翻译、社交、运动、驾驶、手术、军事。
1. 位置服务AR——Wikitude、Metaio Junaio
Wikitude和Metaio
Junaio两款产品利用智能设备识别现实环境,并将其中物体和场景的相关数字信息提供给用户,从而创造增强现实体验。
Wikitude是一家奥地利AR技术公司,在2008年10月就推出了第一个LBS(基于位置服务)类型的增强现实应用[2]。公司还提供开发者平台Wikitude
SDK,可实现影像识别和跟踪、3D模型渲染、视频叠加[3]&。
<img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maxwidth.2048/tc./mmbiz_qpic_cn/5cd6bd6cea.jpg"
ALT="AR技术的应用场景及案例(上)|&爱就投研究"
TITLE="AR技术的应用场景及案例(上)|&爱就投研究" />
Wikitude 视频叠加
Metaio是一家德国的AR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除提供类似Wikitude的SDK之外,还推出了AR移动浏览器Junaio。Junaio的技术将LLA(纬度,经度,海拔)标记的精确性提高了一大步,克服了GPS导航的精确性限制问题[4]。2015年5月,Metaio被苹果收购[5]。
<img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maxwidth.2048/tc./mmbiz_qpic_cn/c62db68a259dda1ce1a208c24b29a0c1.jpg"
ALT="AR技术的应用场景及案例(上)|&爱就投研究"
TITLE="AR技术的应用场景及案例(上)|&爱就投研究" />
Metaio Junaio 位置服务
2. 同步翻译AR——Word Lens
Word Lens是一款AR同步翻译应用。用户将智能设备的摄像头对准外文,Word
Lens就会快速扫描和识别文本,将其翻译成其它语言,再将翻译后的文本以原有的显示形式(字体、字号、颜色等)展现在设备屏幕上[6]。开发Word
Lens的美国公司Quest Visual,于2014年5月被谷歌收购[7]。
<img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maxwidth.2048/tc./mmbiz_qpic_cn/391cd97c93f78f4565687.jpg"
ALT="AR技术的应用场景及案例(上)|&爱就投研究"
TITLE="AR技术的应用场景及案例(上)|&爱就投研究" />
Word Lens 同步翻译
3. 社交场景AR——InfinityAR Engine
Infinity AR是一家以色列AR技术公司,目前为AR硬件开发者和应用程序开发者提供名为InfinityAR
Engine的技术解决方案[8]。公司的宣传片描述了产品的其中一个应用场景:我们在现实环境中看到的人脸,被迅速与其在社交网络上的照片进行匹配,我们可以迅速获得匹配的目标在社交网络中发布的信息[9]。这项功能一方面非常可能受到执法部门的欢迎(如扫描人群,寻找通缉犯),另一方面也可能引发人们对隐私的担忧。
<img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maxwidth.2048/tc./mmbiz_qpic_cn/d21cb94b9accad041391faf.jpg"
ALT="AR技术的应用场景及案例(上)|&爱就投研究"
TITLE="AR技术的应用场景及案例(上)|&爱就投研究" />
Infinity AR 社交场景
2015年4月,Infinity AR获得了500万美元的B轮融资,投资机构包括日本的游戏公司SUN
Corporation、新西兰投资基金Singulariteam Fund II等[10]。
4. 运动场景AR——Recon Jet
Jet是运动型的谷歌眼镜,可以实时收集和分析环境数据,反馈给用户新的有用信息,从而使人类能力得到延伸[11]。通过Recon
Jet,跑步者可以实时了解自己的速度,到终点线的距离,海拔高度、心率等。其目前的功能包括提供运动员实时的状态信息、天气信息、导航服务、社交功能。公司还计划推出适用于高强度环境的可穿戴AR设备,主要给在危险环境中从事劳动的人群提供帮助[12]。
<img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maxwidth.2048/tc./mmbiz_qpic_cn/39bd079f05cfeabadd2a63.jpg"
ALT="AR技术的应用场景及案例(上)|&爱就投研究"
TITLE="AR技术的应用场景及案例(上)|&爱就投研究" />
Recon Jet 运动场景
另外,Recon Instruments公司也提供SDK,方便开发者创建新应用以使自身功能更丰富。2015年6月,Recon
Instruments被英特尔收购[13]。
5. 驾驶场景AR——iOnRoad、BMW ConnectedDrive
iOnRoad和BMW ConnectedDrive HUD两款产品是AR技术在驾驶场景下的典型应用。
iOnRoad是一款AR安全驾驶应用,利用智能设备的摄像头和传感器检测主人车辆前方的车辆[14],从而在驾驶过程中给予及时预警(包括碰撞、追尾偏离车道、超速)、实时分析(包括路线、油耗、速度和加速情况、安全情况、排放情况)、视频和图像采集(包括驾驶录像、不文明驾驶行为抢拍、黑匣子功能)。用户还可以使用iOnRoad保存上次的停车地点,以便通过GPS引导到自己的车[15]。开发iOnRoad的以色列公司Picitup,于2013年4月被哈曼国际工业收购[16]。
<img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maxwidth.2048/tc./mmbiz_qpic_cn/53e5f8e81dfe0c2044701.jpg"
ALT="AR技术的应用场景及案例(上)|&爱就投研究"
TITLE="AR技术的应用场景及案例(上)|&爱就投研究" />
iOnRoad 驾驶场景
BMW ConnectedDrive HUD与iOnRoad的不同之处主要是将车辆行驶的相关信息投影在挡风玻璃上。BMW
ConnectedDrive
HUD增强现实的方式是将虚拟标记叠加在车主前方视野中的物体上,使预警、导航等信息能够显示在前方道路的精确位置上,导航指示与道路层叠,其它汽车或安全相关的物体根据情况高亮显示或标记出来[17]。
<img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maxwidth.2048/tc./mmbiz_qpic_cn/10d08ad59e9889aa63bfb.jpg"
ALT="AR技术的应用场景及案例(上)|&爱就投研究"
TITLE="AR技术的应用场景及案例(上)|&爱就投研究" />
BMW ConnectedDrive HUD 驾驶场景
6. 手术场景AR——Mobile Liver Explorer
Mobile Liver
Explorer是AR技术在外科手术场景下的典型应用,利用智能设备的摄像头捕捉器官的影像,同时将手术计划数据进行2D和3D成像再叠加到器官上,从而在手术过程中为医生提供实时的引导和辅助。Mobile
Liver Explorer还可以对手术中的新情况做出响应,比如通过监测枝节的长度,及时更新手术计划[18]。
<img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maxwidth.2048/tc./mmbiz_qpic_cn/cc4dc4a457b586fb80fcc2.jpg"
ALT="AR技术的应用场景及案例(上)|&爱就投研究"
TITLE="AR技术的应用场景及案例(上)|&爱就投研究" />
Mobile Liver Explorer 手术场景
Fraunhofer MEVIS是一家德国的医学图像计算技术公司,开发用于临床工作的互动辅助系统[19]。Mobile Liver
Explorer是公司推出的其中一项软件类技术解决方案,核心作用是降低手术失血量[18]。以此为代表的应用有望被运用在各类外科手术中。
7. 军事领域AR——Q-Warrior
Q-Warrior是军事领域的代表性AR产品,主要为地面部队提供态势感知信息,实现敌我识别、夜视影像等增强现实功能;头盔佩戴者之间可以共享地理位置信息,便于战斗和侦查行动中远程协调小分队[20]。以此为代表的产品有望在更多危险工作场景中被应用。
<img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maxwidth.2048/tc./mmbiz_qpic_cn/addbac9b74b8f562e03c9cd4.jpg"
ALT="AR技术的应用场景及案例(上)|&爱就投研究"
TITLE="AR技术的应用场景及案例(上)|&爱就投研究" />
Q-Warrior 军事领域
在下篇中,我们将介绍AR技术在另外5个场景下的8个典型应用案例,它们可以分为2类:在现实环境中控制虚拟的物体、在虚拟环境中控制现实的物体。
爱就投微信订阅号将陆续发布:
1. 应用场景及案例篇(下)
2. 商业模式与行业篇(上、下)
4. 投资建议篇
【首发:爱就投微信订阅号】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QQ用AR社交俘获了一亿用户的心,并打了马云一巴掌
随着社交网络的发展,基于互联网的社交应用开始大肆流行。微信领先崛起,微博节节衰退;约炮起家的陌陌小打小闹;曾经的来往、易信昙花一现……国内移动社交领域风起云涌。近年来关于“聊天的战争”更是从未停息,觊觎移动社交这片市场的企业,试图寻找到一席之地,&然而成绩并不好。但凭借着8亿活跃用户的手Q,一直是社交领域的庞然大物。也许是“马太效应”的作用,强者更强,今年腾讯QQ借着里约奥运会的契机首尝AR社交——发起用“AR传QQ火炬”的活动,并成功俘获了一亿用户的心。首尝“AR+社交”,QQ轻易俘获一亿用户的心每一届的奥运会,都是各大互联网企业引爆品牌和争夺用户的一场大战,显然,今年腾讯QQ打了一场漂亮的战:根据官方最新数据,活动从上线至今,共有超过1亿人参与其中并成为QQ火炬手。这些火炬手已覆盖中国366个城市,157个国家,甚至连美国、新加坡、韩国等国家都有QQ火炬手。此次QQ-AR的火炬传递超过了万人参与火炬传递的数量,创下了历史记录。&那么,在这场战役中,QQ是用什么俘获了一亿用户的心呢?首尝AR社交,玩转“黑科技”;不少互联网企业对AR社交虎视眈眈,但能成功玩转的却寥寥无几,而这次QQ凭借着领先的AR和图像扫描技术,率先推出AR扫描功能,用手机QQ-AR扫一扫功能,就能用点燃并传递AR火炬,简易的操作、逗趣好玩AR动画,让前沿的AR技术变得触手可及,也因此吸引了大量用户参与。&AR+LBS创新,社交场景全覆盖;这次结合AR火炬传递活动,则将线上社交延伸到线下,用户在成功点燃AR火炬之后,需要“面对面”才能进行火炬传递,这一环节无疑将扩展了更多社交场景,让用户花式完整AR火炬,想怎么“燃”就怎么“燃”。&有趣好玩的活动,引爆全民狂欢;整个活动从一上线就吸引众多关注,神秘的“蒙娜丽莎”广告制造悬念,携手关晓彤、蒋劲夫等一众年轻明星,为活动导流;大规模的城市巡展,为活动再添亮点,从产品到推广,全程吸引眼球,从而引爆了一场全民AR狂欢。&可见,长期占据移动社交领域霸主地位的QQ,, 不仅深懂用户需求,也谙熟套路。这一次用“科技+娱乐”的方式,再次获得一众年轻用户的喜爱,更是未来AR社交的一场试验。毫无疑问,在未来移动社交领域,QQ也将保持领军者的位置。因为具有庞大用户基础的QQ,不仅一直在朝着“年轻化”的姿态征服用户,更不断创新勇于尝试,而这也让行业的竞争对手感到压力山大。不被买单的“支付宝社交” 阿里要下多少功夫追上腾讯?比如,作为国内互联网巨头之一的阿里,近日才开始向大众展示它的社交梦。一直焦虑于“没有自己入口”的阿里,最近在支付宝上新增了社交功能,也就是在赤裸裸地在告诉大家:从现在起,我要做一个可以聊天的ATM。然而这个转变,用户却不是很乐意买单:“我和朋友聊天会提到钱(+本站微信networkworldweixin),但不太可能拿着钱包和朋友聊天,BTW,我只是想要一个安安静静的钱包而已。”毕竟用户习惯不在这里,大多数用户的印象也把支付宝定位为一个网络钱包。不知道马云听到用户这些反应会怎么想?不过,当QQ在尝试AR社交的时候,阿里才开始在支付宝上寻找“社交入口”的这种“落差”,应该会如同一巴掌一样打在马云脸上。的确,支付宝从诞生以来就影响了很多用户,出门可以不带现金,现在大多数商家都能将支付宝作为线上付款方式。但用户也许只是想通过支付宝好好理财,它却让用户跳起了广场舞,本身作为互联网理财工具,一个钱包要做起社交?说实话,与其要用户改变路径戳进来聊天,不如还是想想怎么优化界面和其他个性化功能。好比最近更新上线的9.9版本,确实很全面,既能支付还覆盖个性化、团购、生活缴费、社交等功能,不过这些似乎并不受到太多用户青睐,光是界面已经应付不过来,里面包含的信息量实在太多,还有山寨Facebook和Instgram的嫌疑。&新版的支付宝通讯录可以申请与好友互看信用分,这功能着实让人纠结,要是某位好友发来申请互看,同意还是拒绝?有用户甚至开始尴尬,新版支付宝在网购成交后会自动生成一条动态——“是否分享给生活圈”,当不想被发现购物痕迹,而又不小心点到这个功能,那么所有好友都会知道自己买了什么。令用户摸不着头脑的还有“咻一咻”功能,在支付宝玩“附近的人”?难怪会有用户调侃:支付宝想做社交很简单,只要做个‘附近的有钱人’功能就行。由此还萌生不少担忧,这样会不会让支付宝的安全系数减分?&做社交,最核心还是在于用户,支撑腾讯背后的庞大用户数量,不是短时间就能累积出来。对于用户在日常社交上的喜好和习惯,相信腾讯QQ比任何一个互联网平台都清楚,它已经在社交网络这条路上走得很前,走得很远。回顾此次QQ利用AR技术进行火炬传递,既加速了AR技术在国内的普及,推进了国内互联网行业对AR技术的发展进程;更意味QQ开始对AR-社交进行提前布局。马云想要在社交网络这条路上超越腾讯,恐怕还需要花费相当大的功夫。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最新图文推荐
最新专栏文章
大家感兴趣的内容
网友热评的文章增强现实:10大AR应用窥探移动未来
发表于 09:55|
摘要:智能手机性能的提升,以及可穿戴设备,尤其是Google Glass的出现,让AR技术再次升温,也让我们在今年看到了不少基于AR技术开发的新应用。本文推荐10款优秀AR应用,其中有不少开发商还来自于传统行业。
1992年Louis Rosenberg 开发出了首个可实际运行的AR系统
。经过数十年发展,如今由于可穿戴设备的出现,以及手机性能的进一步提升,让AR技术持续升温,也让我们在今年看到了不少基于AR技术开发的新应用。他们连接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带来跃然屏幕之上的全新交互体验。
目前,移动开发者可选的AR开发工具还是很多的,不过比较主流的是。它支持iOS、Android平台,并为Unity3D引擎的用户提供Vuforia扩展插件。现在,新版本Vuforia 3.0带来了Smart Terrain和HD Camera两项新功能。而应用该技术的AR应用和小游戏也不计其数。目前全球知名品牌公司发布的Vuforia应用超过9,500个,涉足竞选、商店、消费品、活动场地和手机游戏等繁多领域。
事实上,用Vuforia配合Unity3D引擎做增强现实的APP开发相当简单。在我们的中,已有许多入门教程。即使是刚入门的开发者也能参照着教程,开发出像模像样的应用来。而对于高阶的AR开发者来说,要想让应用一鸣惊人,最终要的还是要有创意。以下我们将分析10款优秀的基于Vuforia开发的AR应用,其中有不少开发商还来自于传统行业领域,谨以此作为抛砖引玉,帮广大的移动应用开发者拓宽思路。
这是麦当劳为了响应世界杯而开发的一款AR小游戏。麦当劳邀请了十几位艺术家,为其设计全新的薯条包装。用户进入McDonald&#039;s GOL!后,用手机摄像头对准新包装,桌面就会瞬间变为足球场,而薯条包装则化身球门。你可以为自己喜欢的队伍代言,射门,得分,让球队在全球社交排名中不断攀升。现在在全球35000家麦当劳店中,都可以玩到这款小游戏。
丰田从1965就开始制造跑车,当时的Sports
800被誉为日本第一辆“super car”。2012年一月,Toyota 86继承了该公司跑车的基因,正式面市。为了可以打入年轻人市场,
利用Vuforia为丰田开发了这款AR游戏。它的原理很简单,通过摄像头拍摄印有“Made to Thrill”主题的图片,就会有一辆Toyota
86出现在屏幕上。利用操纵杆,你可以控制它加速、转弯、漂移。这款游戏发布10天后,下载量就超过了70000。编者试了一下,可能是天赋值不够,上手有点不好控制。
AR不仅是娱乐营销的新方式,也非常适合寓教于乐。熟悉AR领域的人应该都听过Daqrl,他们是专注于AR产品开发的团队,在去年6月曾获得了1500万美元的融资。他们集合艺术家、科学家和设计师,利用Unity及Vuforia扩展插件开发了这样一款解剖教学应用。由于是在Unity中开发的AR应用,所以Daqrl可以直接把应用部署至iOS、Android两个平台。有了它,你可以随时随地观察复杂的人体结构,以一种新的方式学习解剖学。
以心脏解剖图为例。用户不仅可以查看血流、血管、心肌、心室等细节,用户还可以选择隐藏部分图层,单独查看心脏某些部位的运作机制。不过现在这款应用的图库资源只有两张图,一张是人体结构图,另一张则是心脏解剖图。
这款应用“可以透视美女”。服装零售店Moosejaw想让更多人关注到自己,让大家参与黑色星期五的活动,于是他们想到了这个点子:做一款AR应用,让大家可以看到宣传册模特,穿内衣时的样子。应用功能看似简单,但是它的确抓准了用户喜好“窥探”的心理,就是这个应用,让Moosejaw在黑色星期五的销量上涨了62%,同期增长37%。
AR给开发者们带来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就连玩具车厂商也推陈出新,想出了能给孩子带来更多乐趣的方法。Mattel公司利用Vuforia开辟了一条提升游戏体验的新路。孩子们不仅仅是搭建好跑道,让玩具车跑起来就够了。由于他们使用移动设备时间越来越长,所以Mattel开发了这款AR游戏,配合搭建的跑道和汽车,给他们配上虚拟场景,以及可以与孩子互动的虚拟角色,比如追逐玩具车的恐龙,或游弋于海中的鲨鱼。
在出版业收到移动阅读严重冲击的现在,想让孩子们老老实实捧着一本纸质书,窝在沙发中阅读,这简直是天方夜谭。所以出版商Tigger Global想出了书籍结合AR应用的点子。读者可以下载应用,用iPad对准正在阅读的书籍,屏幕上就会呈现出书中所描述的场景,以及对应的章节,用虚拟场景给枯燥的阅读带来一些调剂。
LEGO Fusion
LEGO大家已经不陌生,小时候用它搭建过多少梦想中的城堡。LEGO未来实验室发现,孩子们喜欢与电子设备互动,于是他们开发了这款Fusion,让孩子们重拾对LEGO的兴趣。他们基于孩子们最喜欢的经营类、塔防类、竞技类游戏,开发了LEGO
Fusion town master、LEGO Fusion Battle Towers、LEGO Fusion Create & Race、LEGO Fusion
Resort Designer四类游戏。最棒的地方是,Fusion还会给孩子们提出建造的任务,激励孩子。
同样是为了迎合世界杯,肯德基的K球手游是国内团队利用Vuforia开发的AR游戏。扫描肯德基手游卡片图案,即可开启游戏。游戏分为两个模式,射门和颠球。
这是一款设计很赞的教育类AR应用。对准写有化学元素名或化学式的卡片,手机或平板界面就可以显示出立体的分子结构。如果这款App还能显示出化学反应的过程,那就更好了。开发这款AR应用的团队同时还做了另外两款教育类AR应用,不过目前还只有Demo,一个是Anatomy101,另一个是Geometry101,感兴趣的话,可以。
又是一款AR游戏,打开游戏后,用手机摄像头拍摄印有海怪、大炮等图案的卡片,就会显示出不同的动画效果。接下来,就像玩海战游戏一样。
了解更多关于Vuforia及Qualcomm技术信息,请访问
推荐阅读相关主题:
CSDN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向CSDN吐槽
微信号:CSDNnews
相关热门文章2016第三届物联网大会
智能后视镜产品方案对接会
中国LED智能照明高峰论坛
第三届·无线通信技术研讨会
第二届·中国IoT大会
ETFo智能安防技术论坛
移入鼠标可放大二维码
未来什么样的产品可以颠覆微信?VR社交
来源:科技自媒体
作者:刘志刚日 14:46
[导读] 在vr社交领域,不得不提的就是另一ar社交,ar也许比vr更接地气。一个产品的接受程度,不仅仅与技术有关,更多的是与应用场景、市场接受度、心里接受度,尤其是现在技术如此飞速发展的年代,大家的认知都在不断被颠覆、重构。
  早在去年在12月份,马化腾抛给自己一个问题:未来会有什么样的产品可以颠覆微信?他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是:&其实最大的决定性根源就在于互联网信息终端的演变。&
  2016年被称为vr元年,各行业对vr的哄抢也到了无以附加的地步,vr也成了万应锭、香饽饽,vr+购物,vr+旅游,vr+游戏,vr+直播,vr社交也未能免俗,毕竟社交作为流量的最大入口,被推到风口浪尖也是难以避免。
  那么到底什么是vr社交?其实vr社交的终极目标是建立一个3D化的社交,建立一个虚拟实景的社交。现在的社交软件普遍使用的都是基于电脑和手机,我们始终面对的是一块屏幕,相互交流的两个人只在同一个时间进行简单的沟通,而不是在同一个空间中。但vr社交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vr社交要打造是一个3D化的社交,是一个虚拟实景的社交,可以在同一个空间中分享真实的场景和感受而不是简单的通过文字和语音。
  扎克伯格曾说:&想象一下吧,你可以随时坐在一堆篝火前,与几个朋友开心地玩耍;你可以随时邀三五好友坐在一个私人影院里观看电影;你甚至还可以在全世界你想要的任何地方举行集体会议或活动。这一切都将会变成现实。这就是Facebook早前重磅投资虚拟现实的原因,我们希望提供这些社交体验。&从这些言论可以看出,扎克伯格把vr带给用户的一系列体验都归类为是用户群体间在vr空间新的社交体验,是另一个虚拟空间带给用户的体验。
  作为资深微信控,顶天了的感官刺激也就是视频聊天,通过视频,可以拉近与亲友间的距离,如果vr社交问世,那么给我们带来的感官刺激将发生颠覆性的变化,神舟十一号发射成功,借助vr实现天地通话,航天员陈冬说,以前在外面执行任务,&眼不见,也不想&。但这次借助vr技术,航天员可以&见到&家人。对比之下,通过语音、文字、视频等形式是不是瞬间弱爆了。
  微信风靡之后,不仅让腾讯起到了一张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王牌,其所衍生出来的产业更是包罗万象,单以微信运营这一项,就让不少工地搬砖民工把手中的砖变成了现在的字,现象级应有的魔力由此可见一斑,江山如此多娇,无数创新竞相折腰,vr沉浸式的体验能否成为颠覆微信那?
  vr社交:颠覆手机才能颠覆微信
  在分析行业趋势上,经常会坚持一个基本的原理,那就是要有一个正统的历史观,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虽说时代更替,但背后的逻辑还是想通的,过去的发展规律对当前仍具有指导意义,谈颠覆微信,这个问题有点类似于&颠覆微软的是什么操作系统?&。我可以告诉你,只要是基于PC端,没有任何一个操作系统能颠覆它,有多少先烈争着去开发一个比它还牛X的操作系统想把它打败,可到如今,也没有哪个系统成功过。然而,现在微软被打败了,他败给了什么?是手机!而不是操作系统,当大部份人脱离了PC,有了新的代替品了,基于PC的微软才会被打败。
  关于微信何时被颠覆,如何被颠覆,不仅是普罗大众所热议的话题,腾讯CEO马化腾对此也经常发表关于微信被颠覆的言论,早在去年在12月份,马化腾抛给自己一个问题:未来会有什么样的产品可以颠覆微信?他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是:&其实最大的决定性根源就在于互联网信息终端的演变。&
  互联网信息终端说白了也就是社交工具的承载体
  互联网商业模式的首要问题是入口。互联网时代、门户网站是入口;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手机是入口;未来vr的时代,vr将是入口。因为,vr是继智能手机后,集硬件、平台、计算中心、流量入口、娱乐、行业应用等所有功能于一体的新的终端产品,甚至有人预言,vr将取代智能手机。
  对于一款社交软件,其核心是用户关系网络的沉淀和用户间的互动方式、频率。而随着技术的进步、用户需求、身份的升级,用户的互动方式可能随之改变,当新的互动方式出现后,一部分积极型用户率先迁移,随着新的互动方式进一步爆发,普通用户和保守用户也开始尝试新的社交方式,并最终在新的社交平台沉淀关系链,自此,新平台登场,旧平台退出舞台,人人网、开心网即是先例。
  所以说,社交产品即使拥有海量用户,仍对未来随时出现的变局充满警惕和敬畏,Facebook收购图片分享应用Instagram即是佐证。
  vr社交:构造vr生态圈闭环的重要布局
  在志刚看来vr切入社交领域最大的意义是:vr社交有利于普及设备,社交阵地的迁徙与vr设备的普及具有互助作用。社交粘性强,就像微信一样,大家之所以用微信,最主要的原因是微信作为普及最广泛的社交工具,可以满足人类本身的社交刚需,当你发现周围的人都在用微信进行社交时,你不由自主的就会选择下载、注册。vr社交原理也是一样,当周围部分新潮用户在体验vr社交时,良好的体验势必吸引更多的用户来体验vr社交,与微信不同是下载、注册,而vr社交就需要购买vr设备从而参与到vr社交中来。
  即使vr设备尚未被广泛接受,但如果vr在强社交性的娱乐领域受热捧,vr离全面的市场教育和大众普及就指日可待了,长尾之下对大众肯为vr买单,就能激励更多的厂商投入生产,也能催生更优质的内容,从而形成一个闭环,vr生态圈就能形成良性循环。
  也就是说vr社交的出现,可以将之前硬件靠自上而下拉的方式(卖方市场)变为自下而上推的方式(买方市场)。
  技术差异:ar也许比vr更适合做社交
  在vr社交领域,不得不提的就是另一ar社交,在志刚看来,ar也许比vr更接地气。一个产品的接受程度,不仅仅与技术有关,更多的是与应用场景、市场接受度、心里接受度,尤其是现在技术如此飞速发展的年代,大家的认知都在不断被颠覆、重构。Pokemon Go的火爆似乎正印证了这一点,找到现实和虚拟的平衡和联系(ar),要比构建纯虚拟世界(vr)要容易。
  其实对于 vr 和 ar,有个有意思的悖论:目前来看 vr 技术要比 ar 技术简单,门槛较低(当然做得精也不是那么容易),然而应用场景来看 ar 由于与现实有更多交集而更容易被人们接受。换句话说,人类由实转虚的发展进程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的,如果这个过程是从 A 点到 B 点,ar 更接近 A 点而 vr 却是更接近遥远未来的 B 点。
  不止于此,在商业的变现问题上,ar社交较之vr社交也许更加容易变现。我们以QQ为例,众所周知,腾讯在众人的认知里属于社交类网络公司,马化腾也不止一次的谈到&连接一切&。但不论是微信还是QQ在腾讯的盈利中都只是占据了很少的一部分,QQ、微信等社交工具更多的只是作为导流工具,有利于腾讯建立起来其他的商业模式,比如游戏等核心盈利点,社交工具本身盈利在游戏业务面前小巫见大巫了。
  也就是说社交工具更多的要靠其他业务变现,很显然,社交工具这一资源利用的不够充分,而ar就不同了,变现渠道更为广泛,资源利用更为充分,我么以pokemon为例,放 pokemon 在一些地点,就会引不少现实的人流量过去,就会有更多广告以及消费机会产生,重这是虚拟世界对现实世界的二次改造,说明虚拟世界里的地点也已经有了一定的商业价值。
  如果能重视并利用起这份商业价值,下一步很有可能在这个虚拟地点就会有广告,或者摊位,因为它能导入大量的人流,所以就会有商业价值,现实空间会根据虚拟世界的需求做出改造。
  这也是为什么无人驾驶汽车、导航、车载系统这条线会很火的原因。通过技术手段的一种虚拟现实的O2O化。
  颠覆为时过早,但信息终端的发展趋势终将取代原有优势
  未来vr,ar以及MR等技术一定会颠覆现有的社交形态和体验,它们之间的界限也会随着图形运算性能提高而模糊。以国内互联网社交发展为例,在PC个人电脑时代下的Web1.0时代,QQ颠覆了网络聊天室、论坛等存在,在智能手机开始普及的Web 2.0时代,很多人没能想到微信颠覆了QQ成为主流的网络聊天工具。而vr/MR等技术的发展会让未来的社交网络服务具有沉浸感、真实感、零距离、共情交流等特性,带来的颠覆是能够实现让人们跨越手机和电脑屏幕的束缚,真实地面对面交流互动。
  当然,不仅是视觉上的体验,未来的你可以邀请你的朋友在vr打造的虚拟空间中进行更有趣和多样化的互动,这其中还会包括触觉、嗅觉等体验。而这,也许就是Facebook在实现虚拟视觉之后接下来的布局。
  也许在更远的未来,人们通过vr可以在虚拟空间搓麻将,也可以公园约会养花,甚至去十万米海底游览等等。vr社交正试图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完全消除,打破时间和空间的桎梏,并通过创新的交互方式和沟通方式,创造一个超越现实的世界,在特定情境和共同话题的促进下,让全世界的人们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当然,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也会发生逆反作用,比如3D影院,以东南亚市场为例,3D占比仅为5%,大家已经开始回归了。vr是一种形式,但应用上不会成为唯一的主流,但不可否认的是长尾之下,还是很厉害的。比如语音,文字,视频,三种形式,后来多一个vr,但语音,文字还会在,就像现在有语音跟视频两种,有时候语音就行啦,没必要视频,视具体使用场景而定。
  vr社交:差的不是窗户纸,而是&三座大山&
  根据 IBB Consulng 的报告,目前大众对 vr 社交和 UGC 内容没有太大兴趣,也就是说 vr 设备市场目前还不太成熟。比如 Second Life 和 OpenSim,它们的体验不好&&高延迟,易用性欠缺,以及不支持移动设备。不过当 Facebook 这样大体量的公司加入竞争中之后,这一现状可能会有所改变。
  目前来讲大多vr社交平台的成果主要在于虚拟场景建构、人形化身设计,但由于没有完善的动作,表情追踪,体验缺乏生机以及互动的模块和物体。 但真正的社交,应该有更多丰富的交流互动,甚至跨屏的交互, 未来随着脸部识别设备、体感和追踪设备的发展和进步,人的语音和身体动态是可以在虚拟现实中被捕捉、被惟妙惟肖地表达出来。在虚拟场景中,一个虚拟人物应该被赋予社交的特性,他可以对你眨眼睛、害羞、生气,也会根据你真实的情感进行匹配和互动。你可以邀请好友进入一个同样的虚拟场景,共同体验演唱会、游戏、教育,可以实时把所见分享到一些社交媒体,这才是用户真正的需求,
  投资社交是VC在赌一个未来,vr产业链条还在优化和完善,现阶段硬件跑在内容了前面,视觉体验跑在了玩法的前面,硬件设备门槛高、创新内容缺乏、体验比较单一,vr用户量尚未形成规模,短时间内无法产生盈利。 但vr现在已经具有了一定爆发的条件,首先是资本的不断进入为这个产业沉淀了足够的资金体积,其次具有丰富资金、人力、资源的大厂都在重点布局vr,产业风口和资本的促进下,vr的概念爆表了,技术也在趋于成熟。
  技术革新的推动力从来都是巨大红利的诱惑,虚拟现实社交的到来是必然,作为流量的最大入口,即便技术难度再高,从业者总不会放弃这片巨量金矿,至于vr设备何时能普及化,新的商业生态何时建立,我们拭目以待吧。
vr相关文章
vr相关下载
ar相关文章
ar相关下载
技术交流、积极发言! 发表评请遵守相关规定。
创新实用技术专题
Android和iOS两个平台在技术和应用程序商店战略上存在明显的不同,开发人员也...
版权所有 & 深圳华强聚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ar社交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