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村民俗博物馆和山西丁村遗址址离得远吗

【旅游 现场】《图说临汾》“五一”当天对丁村民俗博物馆乡村风情游进行直播!
山西省临汾市丁村民俗博物馆位于晋南襄汾县著名的“丁村人”和“丁村文化遗址”所在地丁村,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丁村至今比较完整地保存着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至清咸丰年间所建的各式院落20余处,33座明清时代的民房庭院,反映出明、清时代北方农村的村庄格局,分北、中、南三个建筑群。多数院落坐北朝南,明代的院门多在东南角。院落大都建有正堂、过厅、门楼、厢房,均为砖石木质结构。建筑构件上有人物、花卉、飞禽、走兽、古典戏曲、历史故事等木雕、砖石雕图案,是我国明、清民居建筑中的佳作。
博物馆利用其中部分庭院陈列着近万件文物,并把晋南一带清末民初的部分民俗事象绘制成画或制成模型予以展示。馆的第一院有10个展室,展出了晋南民间历代相承的岁时习俗。馆的四合院里,主要陈列清末民初以来民间迎婚嫁娶的礼仪风习以及“十二属象相克相合图”、晋南一带的其他礼仪习俗、祝贺、侍奉父母等。在清代乾隆三十六年所建的前后两进的院里,陈列着晋南城乡广为流传的刺绣、剪纸、木板画等民间工艺品以及歌舞、小戏、皮影戏、木偶戏的实物和资料。此外,还有民间书画、民间镜子、民用瓷器和生产用具等展览室。
本次担任主播是丁村博物馆旅游部部长:张东
建设魅力丁村 发展乡村旅游
(一)、丁村资源:
1、“丁村遗址”1961年被第一批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全国第一批遗址保护单位。
2、“丁村民宅”1988年被认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全国第一批民宅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处,丁村是唯一两个“国保”的村子(全国共4295处)
3、环境优美 汾河环绕。长寿之村。投入了一个多亿,修建了从108过道到丁村2.5公里的旅游景观大道
(1)“全国生态文化村”称号(全国共242个), (2)“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全国共344个)
(3) “中国传统村落”646个。现国家财政投资300万在村西南角建有水、有花、有树的一个公园,恢复一段明城墙。
“山西最美旅游村”(我省共65个)“山西省生态村”(我省共169个)
4、非物质文化遗产
(1)纺织文化:丁村土布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家戏文化:丁村家戏的由来已久丁村家戏的演出就有着悠久的传统。
(3) 民间技艺 剪纸、面塑以及木版年画
(4) 饮食文化
“八大碗”(中央电视塔-乡愁栏目)、“臊子面”(中央电视台-舌尖上中国栏目)等。
《图说临汾》法律顾问:许 江
【山西金贝(临汾)律师事务所】
欢迎关注《图说临汾》微信公众平台
微信号tushuolinfen
加我吧,《图说临汾》!!!
电话:(微信同号,也可投稿) 投稿邮箱:
《图说临汾微信群》有30多个,包含临汾17个县(市)群、10个微信群、《图说临汾投票群》、《图说临汾游戏群》、《图说临汾太原群》……群规:娱乐 十 宣传 …… 红包 十 广告,金额一定,红包个数多点,如:一元30个或者50个红包,目的是让更多的人关注你!进群方法:1是加入群主、群管,微信号,群主、群管,拉你;2是群里群友拉你进群。
《图说临汾》微信公众平台有评论功能,原创作品新增了赞赏功能,在文章的最后,欢迎各位微友、群友积极参与。
日,山西临汾襄汾丁村民俗博物馆五一乡村风情游实况。
打开链接,确认登录,点最后“马上进入直播”,看直播现场回放……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最新播报:
丁村遗址60年后又有重大发现
再现古人类枕骨化石,并发现疑似地震裂缝和大面积碳屑堆积
1月9日,记者从省考古研究所丁村遗址考古工作队获悉,在丁村遗址发现60年之际,丁村遗址群考古发掘又有重大发现,丁村遗址群南部的石沟村遗址再现古人类化石,发现疑似地震裂缝和大面积碳屑堆积,填补了丁村遗址群长期以来土状堆积中没有人类遗迹的空白。
2013年初,丁村民俗博物馆周倜在襄汾县石沟村采砂场挖沙丢弃的动物化石碎片中发现一块古人类枕骨化石和若干石制品。省考古研究所当年1月29日前往石沟村采砂场勘察后,确定这是一个与丁村遗址群各地点性质相同的旧石器时代石器地点。经国家批准,2013年10月至2014年,省考古研究所对其进行了为期一年多的抢救性发掘。项目领队王益人说,石沟村采砂场发现的古人类化石,是继1954年和1976年丁村两次发现古人类化石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
丁村遗址位于襄汾县丁村附近的汾河两岸,发现于1953年,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北京周口店以外地区发现的首个大型旧石器时代遗址,它因发现介于北京猿人和现代人之间的“丁村人”而受世界瞩目。(记者孟苗)
[责任编辑:
来源:新闻热搜榜丁村遗址好玩吗_丁村遗址怎么样_2018丁村遗址旅游点评_百度旅游
& &&&&&&&&&&&&&&&总评14条点评热门最新在襄汾县城南约5公里丁村附近的河滩,考古人员发现了古人类的的儿童牙齿和头顶骨化石,考古学上称为“丁村人”,因此,把这里称为“丁村遗址”。 1961年丁村遗址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丁村遗址门票价格15元。(1996年8月)丁村遗址在市襄汾县城南。从临汾市先坐公交车3路到。然后在这里等前往侯马的长途汽车,坐上车在丁村下车即可。车票大约8元钱。这个村庄,有保存完好的明清时代的民居里面还有一个民俗博物馆票价15元。靠谱主要是欣赏明清古建筑,15元的门票倒也不贵。里头还有一个丁村民俗博物馆,但是另外收取50元的门票。这里的明清建筑具有大院文化的普遍特点,呈现四合院的形制,南北长,东西窄,细部雕刻非常精美,建议大家可以入内多拍一些照片。至于交通方面,可以从火车站乘坐去侯马的大巴,到丁村路口下车,我们就搭乘了的士前往,每人8元左右。还是比较方便的。山师大学生,一个心血来潮就骑着自行车去了,和两个小伙伴,三十多公里,共计骑了六个小时左右,一路上竟是坡,推着走了好久,半路还找了好心人拉我们一段,。我们跟着一个导游听了讲解,很不错的骑行经历感觉很荒废的样子,所有的房子基本都是同一个颜色就是土黄色的,房子都是方形的,倒是很高,都不怎么见到窗户,挺奇怪的是个历史悠久的地方,在这里我们可以见证历史留下的痕迹,可以看到很多文物,学到知识![微笑]这个村子之所以保留下来是因为比较完整,村子也很古老,里面的人民风纯朴!很好以前是很热闹繁华的村子,现在被遗留了文明的发源地,感受历史风云的变迁。旧石器时期的活化石。发现于建国初期在丁村民俗博物馆内,旧石器时代中期的遗址侯马西站,动车开向帝都古老的丁村遗址,看看非常不错。东西有点少,大部分都运走的过。留下你的点评,帮助千千万万驴友~守护丁村四十载——考古专家陶富海
夏初,是晋南最美的日子。大运高速的两旁,越往南绿得越浓郁。
十几万年前,这里的气候比现在还要温暖湿润——襄汾丁村遗址出土的犀牛、象牙化石证明了这一点。
此行晋人传奇的采访地就是丁村,采访的传奇人物是参与丁村遗址发掘考证的考古学专家、丁村民俗博物馆的原馆长陶富海先生。
在电话中,陶富海和我们约好在丁村民俗博物馆门口“接头”。
一进村,就遇到有人在拍电影。村民说是《小鬼智多星》摄制组,却没有多少人围观,看来是这场面见多了。一条张灯结彩的马路从村口直通民俗博物馆。大门外坐着七八位老人家,一位老先生操一口京腔正聊得开心,看到我们过来,他笑着起身迎接。
不用问,这就是村民口中的“陶先生”了。
77岁的陶富海已经在丁村生活了40年,这种扎根,在考古界都不多见。他老挂在口头的一句话:没有丁村就没有我。
陶富海带着我们去他住的小院。路过村里的一口井坊时,他说,这是明代的,前一段电影《白鹿原》在这儿取过景。
小院不是普通的院。这是国家回收的第一处丁村明清民居院落,也是丁村年代最久的院落——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建的。上世纪70年代,临汾文化局成立丁村文化工作站,陶富海从此就驻守在了这里。老院门口种着枣树、花椒树,新叶子翠得喜人;树下的空地种了薄荷、艾草,衬得老院子生机勃勃。
他住的是西屋,不过20多平方米,木门木窗,采光很差,让人一下穿越回明朝。一台电视和一台电脑,在屋里很显眼。
小屋却是大世界,美国人日本人韩国人都来过,大部分都是新闻界和考古界的。
陶富海准备了草莓和茶,我们坐在凉风习习的院子里,开聊。
1 省政府主席给我们当老师
别看我一口京腔,其实我是土生土长的襄汾人,读完高小就念不起书了。1952年“晋南专区”招14个干部,我考了个第一。这就参加了工作,住了山西省行政干部学校干部短训班,在太原府东街,老省委东边。这口京腔就是跟同学学下的,觉得这么说话好听,后来就再没改。
当时新中国成立不久,干部培训没课本也缺教员,谁来给我们上课呢?比如给我们讲《群众路线和工作方法》的,是山西省政府主席裴丽生;讲《共产党员修养》的是省政府副主席王世英;讲工商业政策的是另一位副主席邓初民。受益非浅啊——现在少有几个人能有我们那样的福气。
这期间还自学美术。1956年到1965年间,我是山西日报漫画研究组成员。1957年山西省反右运动开始时,第一张漫画就是我画的,叫《异曲同工》。
1959年我被分配到了太原市政府工作。1959年为迎接国庆十周年,我们去北京天安门广场管理委员会学习,回来以后设计游行彩车,在五一广场盖了最早的检阅台和观礼台,画游行示意图。后来每年的五一、国庆我们都负责游行庆祝活动的设计布置,一直到1966年我离开太原。
我的老伴是六三届山西医学院的,毕业后回襄汾工作,她带着孩子们生活困难,我为了全家团圆,回了襄汾。
2 “文革”期间发布山西唯一保护文物公告
调回县文化馆后,县里让我带着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去乡下演出。过了没多久,管文物的同志退休了,让我接手。我这人风风火火的,首先解决的就是“文革”期间的破坏文物问题。
1970年,河东邓庄村附近有一个明代朱元璋孙子的墓,村干部带人给挖了;河西京安村明代的释迦庙因为村里盖学校也被破坏了。我把这个情况反映上去,县文革会很快就处理了,撤了这两个村的干部,让他们在全县三干会上做检讨。
“文革”期间,襄汾县革命委员会发布了《关于保护文物的公告》,贴向全县,这是全省唯一一份。
那会儿全是土路,大夏天热的呀,我用冷水湿下毛巾,搭头上,骑上自行车,跑了半年,复查摸底了全县的文物情况。随着公告一起发布的附件就是《襄汾县108处文物》名单。
我趁热打铁,根据上级精神,在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里发展了很多义务文物保护员。后来全省的文物现场会就在襄汾开的。
“文革”期间尽管“破四旧”,但文物就是文物,我根据法律保护文物是理所当然的。山西寻古(十三)丁村民俗博物馆
丁村遗址”,用小品语言说:那是相当有名。但我
元门票,不过是走马观花看看景而已。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临汾丁村遗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