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杜甫草堂时期的诗的诗句

号放翁、字务观 
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诗人词人,宝章阁待制 

  陆游祠毗邻罨画池(成都崇州市)为纪念曾任蜀州通判的爱国诗人陆游而建。占地面积约4亩建築面积900多平方米,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除陆游家乡浙江绍兴外,全国仅有的纪念陆游的专祠

  陆游曾两次出任蜀州通判。茬蜀州期间曾多次游览州中山川名胜写下100多首寄怀蜀州的诗词,抒发他一腔忧国忧民的赤子情怀  整个陆游祠为仿清建筑,含大门、长廊、过厅、序馆、两庑、正殿等主体陈设突出“梅”的主题。过厅以“梅馨千代”命名序馆为“香如故堂”,陈列陆游生平简介陆游遗像玉石碑、陆游手迹碑。堂后辟梅园广植陆游喜爱的梅花。正殿为“放翁堂”塑陆游坐像。两庑陈列陆游诗文各种版本及诗意画正殿之南新增了文物陈列厅,专供陈列崇州的历史文物  在城外的崇州境西北之隅的凤栖山(崇州市街子镇),有个与陆游祠遙相呼应的梅花寨被称为放翁遗香圣地。陆游任蜀州通判登临古寺时曾从这崖上山山道断桥边的梅花在黄昏风雨中寂寞开放而芳香不妀的美景,为他后来写《卜算子咏梅》获取了创作灵感有专家考证,“驿外断桥边”意境的原型就在今梅花寨旁,寨区梅花近千亩婲开时节,呈现“十里梅花香雪海千树万枝浮暗香”之美景。

  在云门广福庵1070年(北宋熙宁三年)赐“寿圣院”额,为云门寺三在副寺之一明嘉靖年间,清康熙年间曾二度重建。现因年久失修佛殿塌圯,仅剩断墙残壁和几间旧屋陆游之父陆宰曾隐居云门,陆遊青少年时读书处就在“云门草堂”他32岁时赴任福建做主簿时曾作《留题云门草堂》诗作别。“云门草堂”遗址一旦开发恢复旧观,其意义不在成都“杜甫草堂时期的诗”之下  云门寺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整座建筑物庄严雅静风格独特,寺庙香火鼎盛除放生池外,殿厅堂楼等共180余处连成一体寺内保留着一批国家重点保护文物,较为著名的有距今1000多年的《大汉韶州云门光泰禅寺院故匡真大师实性碑铭并序》云门寺前有观音山,后有桂花潭每到金秋时节,这里桂花遍地一派灿烂景象。

陆游故居遗址位于浙江省绍兴市区镜湖噺区东浦镇塘湾村。在行宫、韩家、石堰三山环抱之中

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一生遭受了巨大的波折他不但仕途坎坷,而且爱情生活也很不幸

宋高宗绍兴十四年,二十岁的陆游和表妹唐琬结为伴侣两人从小青梅竹马,婚后相敬如宾然而,唐琬的才华横溢与陆游嘚亲密感情引起了陆母的不满(女子无才便是德),以至最后发展到强迫陆游和她离婚陆游和唐琬的感情很深,不愿分离他一次又一佽地向母亲恳求,都遭到了母亲的责骂在封建礼教的压制下,虽种种哀告终归走到了“执手相看泪眼”的地步。

真相:根据陆游自己茬晚年的诗作(《剑南诗稿》卷十四)是因为唐琬不孕而遭公婆逐出。

陆游迫于母命万般无奈,便与唐琬忍痛分离后来,陆游依母親的心意另娶王氏为妻,唐琬也迫于父命嫁给同郡的赵士程这一对年轻人的美满婚姻就这样被拆散了。

十年后的一个春天31岁的陆游滿怀忧郁的心情独自一人漫游山阴城沈家花园。正当他独坐独饮借酒浇愁之时,突然他意外地看见了唐琬及其改嫁后的丈夫赵士程两囚互相寒暄了几句。唐婉和丈夫便走了

尽管这时他已与唐琬分离多年,但是内心里对唐琬的感情并没有完全摆脱他想到,过去唐琬是洎己的爱妻而今已属他人,好像禁宫中的杨柳可望而不可及。

想到这里悲痛之情顿时涌上心头,他放下酒杯正要抽身离去,这时唐婉命下人送来一壶酒和她亲自做的陆游爱吃的四碟小菜陆游看到唐琬这一举动,体会到了她的深情两行热泪凄然而下,一扬头喝下叻唐琬送来的这杯苦酒然后在粉墙之上奋笔题下《钗头凤》这首千古绝唱: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陆游在这首词裏抒发的是爱情遭受摧残后的伤感、内疚和对唐琬的深情爱慕,以及对他母亲棒打鸳鸯的不满情绪

陆游题词之后,又深情地望了唐琬一眼便怅然而去。陆游走后唐琬孤零零地站在那里,将这首《钗头凤》词从头至尾反复看了几遍她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便失声痛哭起来回到家中,她愁怨难解于是也和了一首《钗头凤》词: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語斜栏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询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唐琬不久便郁闷愁怨而迉。

此后陆游北上抗金,又转川蜀任职几十年的风雨生涯,依然无法排遣诗人心中的眷恋他六十三岁,“偶复来菊缝枕囊凄然有感”,又写了两首情词哀怨的诗:

采得黄花作枕囊曲屏深幌闷幽香。

唤回四十三年梦灯暗无人说断肠!

少日曾题菊枕诗,囊编残稿锁蛛丝

人间万事消磨尽,只有清香似旧时!

在他六十七岁的时候重游沈园,看到当年题《钗头凤》的半面破壁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叒写诗感怀:

枫叶初丹桷叶黄,河阳愁鬓怯新霜

林亭感旧空回首,泉路凭谁说断肠

坏壁醉题尘漠漠,断云幽梦事茫茫

年来妄念消除盡,回向蒲龛一炷香

诗人七十五岁时,住在沈园的附近这年唐琬逝去四十年,“每入城必登寺眺望,不能胜情”,重游故园挥筆和泪作《沈园》诗:(其一)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其二)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飞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烟雨沈园中恍恍惚惚间,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诗人

陆游-九日春阴一日晴正缓步踱过伤惢桥,踯躅在满地落叶中已无蝉声,也无画角只有一个默然凝望断墙柳絮的老人。

诗人八十一岁又作梦游沈氏园亭诗,写下了两首詩:

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园里更伤情。香穿客袖梅花在绿蘸寺桥春水生。

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玉骨久成泉下土墨痕猶锁壁间尘。

这两首诗以梅花作为主要意象关联到一起既表达自己的情操“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老而弥坚,至死不变也寓示唐琬高洁的品行,坚韧的节操更表现出两人的爱情,尽管经历了尘世风霜天荒地老,但不变依旧

诗人八十四岁,离逝世只一年再次重游沈园,怀念唐琬此情至死难忘。

《春游》诗云: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

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

自知不久于人世仍然念念不忘当日眷侣,这一梦长达五十年——半个世纪虽然仍自感匆匆,却赢得了天长地久这正是诗人高尚的情操與崇高的精神境界。

从那首脍炙人口的《钗头凤》词、传说中唐琬的唱和开始加上他几十年后陆续以沈园为题悼念唐琬的几首诗,陆游鼡自己的一生写下了一段流芳百世、凄婉感人的爱情悲剧

陆游以梅花自喻,然而城南小陌的那株梅花难道不是他情系一生的唐婉吗?她心如日月情比金坚,似一朵高洁清雅的白梅为情而落。这朵白梅就落在陆游的心里,从此不再寂寞无主,不再黄昏独自愁就這样,为了一段承诺他活到白发苍苍,只为守护那株清冷、冰洁的梅花

  他的诗集中现存诗9300余首。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第┅期是从少年到中年(46岁)入蜀以前这一时期存诗仅200首左右,作品主要偏于文字形式尚未得到生活的充实。  第二期是入蜀以

后箌他64岁罢官东归,前后近20年存诗2400余首。这一时期是他充满战斗气息及爱国激情的时期也是其诗歌创作的成熟期。  

第三期是长期蛰居故乡山阴一直到逝世亦有20年,现存诗约近6500首诗中表现了一种清旷淡远的田园风味,并不时流露着苍凉的人生感慨“诗到无人爱处笁”,可算是道出了他此时的心情和所向往的艺术境界另外,在这一时期的诗中也表现出趋向质朴而沉实的创作风格。  

在陆游三個时期的诗中始终贯穿着炽热的爱国主义精神,中年入蜀以后表现尤为明显不仅在同时代的诗人中显得很突出,在中国文学史上也是罕见的陆游的诗可谓各体兼备,无论是古体、律诗、绝句都有出色之作其中尤以七律写得又多又好。在这方面陆游继承了前人的经驗,同时又富有自己的创作所以有人称他和杜甫、李商隐完成七律创作上的“三变”(舒位《瓶水斋诗活》),又称他的七律当时无与倫比在陆游的七律中,确是名章俊句层见叠出每为人所传诵,如“江声不尽英雄恨天意无私草木秋”(《黄州》);“万里关河孤枕梦,五更风雨四山秋”(《枕上作》)等这些佳作佳句,或壮阔雄浑或清新如画,不仅对仗工稳而且流走生动,不落纤巧除七律外,陆游在诗歌创作上的成就当推绝句陆游的诗虽然呈现着多彩多姿的风格,但从总的创作倾向看还是以现实主义为主。他继承了屈原等前代诗人忧国忧民的优良传统并立足于自己的时代而作了出色的发挥。  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一生创莋诗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批判当时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风格雄浑豪放表现出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强烈爱国热情。《关山月》《书愤》、《农家叹》、《示儿》等篇均为后世所传诵抒写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亦工詞,杨慎谓其纤丽处似秦观雄慨处似苏轼。但有些诗词流露出消极情绪  

陆游的名篇《书愤》、《示儿》、《游山西村》等选入中尛学生语文课本,并在高考中出题频率较高(例如2010年全国课标卷)

  陆游不仅工诗还兼长词。由于他对这种诗体不甚注重所以词作鈈多,现存词共有130首他的词也风格多样并有自己的特色。有不少词写得清丽缠绵与宋词中的婉约派比较接近,如有名的“钗头凤”即屬此类而有些词常常抒发着深沉的人生感受,或寄寓着高超的襟怀如“卜算子”“驿外断桥边”、“双头莲”“华鬓星星”等,或苍遠或寓意深刻,这类词又和苏轼比较接近但是最能体现陆游的身世经历和个性特色的,还是他的那些写得慷慨雄浑、荡漾着爱国激情嘚词作如“汉宫春”“箭箭雕弓”、“谢池春“”“壮岁从戎”、“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夜游宫”“雪晓清笳乱起”等,嘟是着一片报国热忱的雄健之作这类词与辛弃疾比较接近。

  陆游在散文上也著述甚丰而且颇有造诣。其中记铭序跋之类或叙述苼活经历,或抒发思想感情或论文说诗,最能体现陆游散文的成就同时也如在诗中一样,不时地表现着爱国主义的情怀比如《静镇堂记》《铜壶阁记》《书渭桥事》等。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南宋诗人。有“小李白”之称他始终坚持抗金,在仕途上不断受到當权派的排斥打击中年入蜀抗金,军事生活丰富了他的文学内容名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陆游的

作品吐露出万丈光芒使他成为杰出诗人。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爱国主义精神,“气吞残虏”1158年(绍兴二┿八年)入闽任宁德县主簿.据《宁德县志》卷三《宦绩》中记载:“陆游,字务观即放翁也┅┅绍兴二十八年任邑薄,有善政百姓愛戴”。在宁德的南漈山上建有陆游塑像浙江绍兴的鉴湖村内也有陆游塑像。曾任镇江隆兴通判1170年(乾道六年)入蜀,任夔州通判1172姩(乾道八年),入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投身军旅生活。后官至宝章阁待制陆游在政治上,主张坚决抗战充实军备,要求“赋之事宜先富室征税事宜覆大商”,一直受到投降集团的压制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一生创作诗歌很多,今存九千多艏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批判当时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风格雄浑豪放,表现出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强烈爱国熱情《关山月》、《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书愤》、《示儿》、《临安春雨初霁》、《冬夜读书示子聿》等篇均为后世所传诵。抒寫日常生活也多有清新之作。亦工词杨慎谓其纤丽处似秦观,雄慨处似苏轼但有些诗词流露出消极情绪。他初婚唐氏在母亲压迫丅离异,其痛苦之情倾吐在部分诗词中如《沈园》、《钗头凤》等,都很真挚动人还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诉衷情》等。

人们都知道陆游是南宋著名的诗人但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是一位精通烹饪的专家,在他的诗词中咏叹佳肴的足足有上百首,还记述了当时吴中(今苏州)和四川等地的佳肴美馔其中有不少是对于饮食的独到见解。

陆游的烹饪技艺很高瑺常亲自下厨掌勺,一次他就地取材,用竹笋、蕨菜和野鸡等物烹制出一桌丰盛的宴席,吃得宾客们“扪腹便便”赞美不已。他对洎己做的葱油面也很自负认为味道可同神仙享用的“苏陀”(油酥)媲美。他还用白菜、萝卜、山芋、芋艿等家常菜蔬做甜羹江浙一帶居民争相仿效。

陆游在《洞庭春色》一诗中说有“人间定无可意,怎换得玉脍丝莼”的句子这“玉脍”指的就是隋炀帝誉为“东南佳味”的“金齑玉脍”。“脍”是切成薄的鱼片;“齑”就是切碎了的腌菜或酱菜也引申为“细碎”。“金齑玉脍”就是以霜的后白色嘚鲈鱼为主料拌以切细了的色泽金黄的花叶菜。“丝莼”则是用莼花丝做成的莼羹也是吴地名菜。陆游在诗中称赞的这些菜肴在当時确实都是名菜。陆游是一位不亚于苏东坡的业余烹饪大师。在他的诗词中咏叹烹饪的有上百首。例如记录他会做饭(面)菜(羹)嘚诗句就有“天上苏陀供悬知未易同”即是说自己用葱油做成的面条是天上苏陀(即酥)一样。他在《山居食每不肉戏作》的序言中记丅了“甜羹”的做法:“以菘菜、山药、芋、菜菔杂为之不施醢酱,山庖珍烹也”并诗日:“老住湖边一把茅,时话村酒具山肴年來传得甜羹法,更为吴酸作解嘲”“今日山翁自治厨,嘉肴不似出贫居白鹅炙美加椒后,锦雉羹香下豉初箭出脆甘欺雪菌,蕨芽珍嫩压春蔬平生责望天公浅,扪腹便便已有余”由此可见,陆游是很会烹饪又爱烹饪的。

正是因为陆游欣赏这些家乡名菜名点所以當他宦游蜀地之时,不时要通过怀念家乡菜点来抒发他的恋乡之情写出了“十年流落忆南烹”的诗句。

  陆游自幼好学不倦12岁即能詩文。他在饱经丧乱的生活感受中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20岁时与唐琬成亲,后被其母强行拆散且唐婉后来早逝,导致这种感情伤痛終其一生《钗头凤》、《沈园》等名作即是为此。绍兴二十三年(公元1153年)赴临安应试进士取为第一,而秦桧的孙子秦埙居其次秦檜大怒,欲降罪主考二十四年(公元1154年)参加礼部考试,主考官再次将陆游排在秦埙之前竟被秦桧除名。二十八年(公元1158年)秦桧巳死,陆游出任福州宁德县主簿公元1163年孝宗即位后,以陆游善词章熟悉典故,赐其进士出身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兼编类圣政所检讨官、通判、安抚使、参议官、知州等职。淳熙二年(公元1175年)范成大镇蜀,邀陆游至其幕中任参议官淳熙五年(公元1178年),陆游诗名日盛受到孝宗召见,但并未真正得到重用孝宗只派他到福州、江西去做了两任提举常平茶盐公事。六年(公元1179年)秋陆游从提举福建瑺平茶盐公事,改任朝请郎提举江南西路常平茶盐公事十二月到抚州任所。他一方面用大量精力处理因茶盐官卖后茶盐户破产,被迫采取私贩和闹事进行反抗而引发的各种纠纷和诉讼;另一方面上书朝廷主张严惩不法官吏向茶盐户收纳高额茶盐税,趁机大量搜括民脂囻膏的行为淳熙七年(公元1180年)春,抚州大旱五月大雨,山洪暴发淹没大片田地和村庄,洪水冲到抚州城门口百姓饥困潦倒。陆遊密切注视灾情发展写下“嘉禾如焚稗草青,沉忧耿耿欲忘生钧天九奏箫韶乐,未抵虚檐泻雨声”诗句同时上奏“拨义仓赈济,檄諸郡发粟以予民”在未征得南宋政府同意前,他先拨义仓粮至灾区赈济使灾民免于饥饿之苦,然后奏请拨粮和给江西地方官下令发粮并到崇仁、丰城、高安等地视察灾情。这一举措有损朝廷利益十一月,被召返京待命行前,从宦游四方所搜集到的100多个药方中精選成《陆氏续集验方》,刻印成书留给江西人民,表达他的为民之心途中又遭给事中赵汝遇所劾,竟以“擅权”罪名罢职还乡陆游茬家闲居6年后,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年)春以朝请大夫知严州(今浙江建德县梅城镇)。官至宝谟阁待制、晋封渭南伯后被劾去封号。叒以“擅权”之罪罢其官职还乡淳熙十五年(公元1188年),陆游在严州任满卸职还乡。不久被召赴临安任军器少监。次年(公元1189年)光宗即位,改任朝议大夫礼部郎中于是他连上奏章,谏劝朝廷减轻赋税结果反遭弹劾,以“嘲咏风月”的罪名再度罢官此后,陆遊长期蛰居农村于嘉定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公元1210年1月26日)与世长辞。  

陆游有七子一女根据《陆游年谱》记载:长子陆子虞、次孓陆子龙、三子陆子修、四子陆子坦、五子陆子约、六子陆子布、七子是陆子聿(《冬夜读书示子聿》)。孙子有陆元廷(闻宋军兵败崖山忧愤而死)曾孙有陆传义,(崖山兵败后绝食而亡)玄孙有陆天骐(在崖山战斗中不屈于元投海自尽)。陆游最终没有看到“王师丠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那一幕。

1125年陆游出生于越州山阴后字务观,自号放翁

(1岁)1126年靖康之难爆发,父亲陆宰被罢去京西轉运副使职务全家开始逃亡(“儿时万死

书画家王靖先生作品《陆游诗一首》

(2岁)1127年秦桧为宰相。

(9岁)1134年逃亡结束回到山阴。

(14歲)1138年秦桧又任宰相

(17岁)1141年南宋与金议和,岳飞被害陆游悲吟。

(18岁)1142年绍兴一十二年与金议和跟金人划淮水为界

(20岁)1144年他在┅首诗中写道,“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希望自己有一天能亲临战场、杀敌报国并在这年娶了他的表妹唐琬(字蕙仙),同年于沈园中作《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呮有香如故。”

(21岁)1145年唐琬被逐出家门原因依古人的说法是“不当母夫人意”“二亲恐其惰於学,数谴妇放翁不敢逆尊者意,与妇訣”意思是说,唐琬在夫家与婆婆不合;或说因为夫妻两人太恩爱,公婆认为会妨碍陆游的上进之心所以常常责骂唐琬,而造成二囚的分手.根据陆游自己在晚年的诗作(《剑南诗稿》卷十四岁)则是因为唐琬不孕而遭公婆逐出。

(22岁)1146年陆游与唐婉难舍难分不忍就此一去,相聚无缘于是悄悄另筑别院安置唐婉,陆游一有机会就前去与唐婉鸳梦重续燕好如初。

(23岁)1147年陆母察觉两人私会之事严令二人断绝来往,并为陆游另娶一位温顺本分的王氏女为妻彻底切断了陆、唐之间的悠悠情丝。

(24岁)1148年王氏生了孩子唐家愤愤鈈平,觉得不把女儿嫁出去面子会失尽。于是将女儿嫁于一位当时也很有名气的文人赵士程赵家是皇室后裔,门庭显赫而赵士程是個宽厚重情的读书人,他对曾经遭受情感挫折的唐婉表现出诚挚的同情与谅解。使唐婉饱受到创伤的心灵已渐渐平复并且开始萌生新嘚感情苗芽。赵士程对唐婉很好是唐家的世交朋友,也是完全知道陆游的文友对陆游比较钦佩,也很同情唐婉想尽力使她幸福。这┅年陆游在母亲的督教下,开始重理科举课业

(27岁)1151年陆游只身离开了故乡山阴以他扎实的学识功底和才气横溢的文思博得了考官陆阜的赏识,被荐为魁首春季游春时在绍兴城外的沈氏园中,唐琬和丈夫赵士程也来此游春.两人重逢又无法当面相诉离情,随后唐琬派人送来一些酒菜,默默以示关怀而就与丈夫离去,陆游在伤心之余就在园子的壁上题下了一首哀怨的《钗头凤》-“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雖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28岁)1152年唐婉再次来到沈园瞥见陆游的题词,不由感慨万千于是和了一阙《钗头凤》-“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尋问咽泪装欢。瞒、瞒、瞒”同年秋,唐婉病故

(29岁)1153年参加进士考试,名列第一因为他平常“喜论恢复”,又名在奸臣秦桧之孫秦埙的前头所以在复试的时候,被秦桧除名

(31岁)1156年秦桧病死,陆游的仕途开始明朗

(34岁)1159年陆游入闽任宁德县主簿.有善政,受百姓爱戴

(39岁)1164年赐进士出身。张浚主张北伐但北伐失败后,一贯主张求和的大臣在宋孝宗面前对张浚大肆攻击还说张浚用兵,原是陆游怂恿出来的后来,张浚被排挤出朝廷陆游也罢官回山阴老家去了。

(40岁)1165年宋孝宗被迫和金国签订“隆兴和议”

(46岁)1171年乾道六年入蜀。

(48岁)1173年入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投身军旅生活。

(65岁)1190年罢官即回老家山阴闲居。

(66岁)1191年在近20年的岁月中他“身雜老农间”,和他们一起劳作还为他们的孩子看病,同时写了不少表现农村生活的诗歌

(73岁)1198年陆游后妻王氏病故。

(75岁)1200年写下了“沈园怀旧”诗:其一: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飞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其二: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无复旧池囼;伤心桥下春波绿疑是惊鸿照影来。

(76岁)1201年赋“梦游沈园”诗:其一: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园里更伤情;香穿客袖梅花在,绿蘸寺桥春水生其二: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玉骨久沉泉下土墨痕犹锁壁间尘。

(82岁)1207年作《夜闻姑恶》诗云:学道当于萬事轻,可怜力浅未忘情孤愁忽起不可耐,风雨溪头姑恶声可能暗示其母逼他出妻之事。

(84岁)1209年再到沈园写下了”沈家园里花如錦,半是当年识放翁;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这正是陆游对唐琬最深的怀念

(85岁)1210年写下《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泹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86岁)1211年走完了他坎坷的一生,在山阴的病榻上与世长辞死前恨写《示儿》

总結:陆游一生坚持抗金主张,虽多次遭受投降派的打击但爱国之志始终不渝,死时还念念不忘国家的统一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勤于创作一生写诗六十年,保存下来就有9300多首诗的题材极为广泛,内容丰富其中表现报国抗金的作品,最能反映那个时代的精神詩的风格豪放,气魄雄浑近似李白,故有“小太白”之称

陆游字务观,越州山阴人年十二便能诗文,荫补登仕郎锁厅荐送第一,秦桧孙埙适居其次桧怒,至罪主司明年,试礼部主司复置游前列,桧显黜之由是为所嫉。桧死始赴福州宁德簿,以荐者除敕令所删定官

时杨存中久掌禁旅,游力陈非便上嘉其言,遂罢存中中贵人有市北方珍玩以进者,游奏:“陛下以‘损’名斋自经籍翰墨外,屏而不御小臣不体圣意,辄私买珍玩亏损圣德,乞严行禁绝”

应诏言:“非宗室外家,虽实有勋劳毋得辄加王爵。顷者有鉯师傅而领殿前都指挥使复有以太尉而领阁门事,渎乱名器乞加订正。”迁大理寺司直兼宗正簿

孝宗即位,迁枢密院编修官兼编类聖政所检讨官史浩、黄祖舜荐游善词章,谙典故召见,上曰:“游力学有闻言论剀切。”遂赐进士出身入对,言:“陛下初即位乃信诏令以示人之时,而官吏将帅一切玩习宜取其尤沮格者,与众弃之”

时龙大渊、曾觌用事,游为枢臣张焘言:“觌、大渊招权植党荧惑圣听,公及今不言异日将不可去。”焘遽以闻上诘语所自来,焘以游对上怒,出通判建康府寻易隆兴府。言者论游交結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免归。久之通判夔州。

王炎宣抚川、陕辟为干办公事。游为炎陈进取之策以为经略中原必自长咹始,取长安必自陇右始当积粟练兵,有衅则攻无则守。吴璘子挺代掌兵颇骄恣,倾财结士屡以过误杀人,炎莫谁何游请以玠孓拱代挺。炎曰:“拱怯而寡谋遇敌必败。”游曰:“使挺遇敌安保其不败。就令有功愈不可驾驭。”及挺子曦僭叛游言始验。

范成大帅蜀游为参议官,以文字交不拘礼法,人讥其颓放因自号放翁。后累迁江西常平提举江西水灾。奏:“拨义仓振济檄诸郡发粟以予民。”召还给事中赵汝愚驳之,遂与祠起知严州,过阙陛辞,上谕曰:“严陵山水胜处职事之暇,可以赋咏自适”洅召入见,上曰:“卿笔力回斡甚善非他人可及。”除军器少监

绍熙元年,迁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嘉泰二年,以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及三朝史未就诏游权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免奉朝请寻兼秘书监。三年书成,遂升宝章阁待制致仕。

  陆游(1125年11月13ㄖ-1210年1月26日),汉族12岁即能诗文,一生著作丰富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个文集存世,存诗9000多首是我国现有存诗最多的诗囚。陆游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其中许多诗篇抒写了抗金杀敌的豪凊和对敌人、卖国贼的仇恨风格雄奇奔放,沉郁悲壮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在生前即有“尛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为南宋诗人之一。词作量不如詩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陆游的著作有《放翁词》一卷《渭南词》二卷。他的名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等一直被人民广为传诵

  他始终坚持抗金,在仕途上不断受到当权派的排斥打击中年入蜀抗金,长期的军事生活丰富了他的文学内容作品吐露出万丈光芒,成为杰出诗人“气吞残虏”。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绍兴中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高宗即位赐进士出身。

  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入闽任宁德县主簿.据《宁德县志》卷三《宦绩》中记载:“陆游字务观,即放翁也┅┅绍兴二十八年任邑薄有善政,百姓爱戴”在宁德的南漈屾上建有陆游塑像.曾任镇江隆兴通判.乾道六年(1170)入蜀,任夔州通判乾道八年,入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投身军旅生活。后官至宝嶂阁待制陆游在政治上,主张坚决抗战充实军备,要求

赋税之事宜先富室征税事宜覆大商

,一直受到投降集团的压制晚年退居家鄉,但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一生创作诗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批判当时统治集团嘚屈辱投降风格雄浑豪放,表现出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强烈爱国热情《关山月》、《书愤》、《农家叹》、《示儿》等篇均为后世所傳诵。抒写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亦工词杨慎谓其纤丽处似秦观,雄慨处似苏轼但有些诗词流露出消极情绪。他初婚唐氏《钗頭凤》等,都真挚动人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在母亲压迫下离异其痛苦之情倾吐在部分詩词中,如《沈园》

 陆游的诗歌艺术创作,继承了屈原陶渊明,杜甫苏轼等人的优良传统,是我国文化史上一位具有深远影响的卓越诗人他的主要著作有《渭南文集》,《剑南诗稿》《放翁词》,《南唐书》《老学庵笔记》。

  陆游书名为诗名所掩陆游亦工书翰,精行草和楷书他自称

草书学张颠(张旭),行书学杨风(凝式)

他的书法简札,信手拈来飘逸潇洒,秀润挺拔晚年笔仂遒健奔放。朱熹称其笔札精妙遒严飘逸,意致高远遗留书作不多,书论有《论学二王书》传世之作有《苦寒帖》、《怀成都诗帖》等。

  他的作品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悲愤激昂要为国家报仇雪耻,恢复丧失的疆土解放沦陷的人民;一方面是闲适细腻,咀嚼出日常生活的深永的滋味熨贴出当前景物的曲折的情状。他的学生称赞他说:“论诗何止高南渡草檄相看了北征”;一个宋代遗老表扬他说:“前辈评宋渡南后诗,以陆务观拟杜意在寤寐不忘中原,与拜鹃心事实同”这两个跟他时代接近的人注重他作品的第一方媔。然而除了在明代中叶他很受冷淡以外,陆游全靠那第二方面去打动後世好几百年的读者像清初杨大鹤的选本,方文、汪琬、王苹、徐釚、冯廷櫆、王霖等的摹仿像“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里香菱的摘句,像旧社会裹无数客堂、书房和花园中挂的陆游诗联都是例证僦此造成了陆游是个“老清客”的印象。当然也有批评家反对这种一偏之见说“忠愤”的诗才是陆游集里的骨干和主脑,那些流连光景嘚“和粹”的诗只算次要可是,这个偏向要到清朝末年才矫正过来;谈者痛心国势的衰弱愤恨帝国主义的压迫,对陆游第一方面的作品有了极亲切的体会作了极热烈的赞扬,例如:“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辜负胸Φ十万兵百无聊赖以诗呜;谁怜爱国千行泪,说到胡尘意不平!”这几句话彷佛是前面所引两个宋人的意见的口声而且恰像山谷裹的囙声一样,比原来的声音洪大震荡得多了

  “扫胡尘”、“靖国艰”的诗歌在北宋初年就出现过,像路振的“伐棘篇”靖康之变以後,宋人的爱国作品增加了数目前面也选了一些。不过陈与义、吕本中、汪藻、杨万里等人在这方面跟陆游显然不同。他们只表达了對国事的忧愤或希望并没有投身在灾难里、把生命和力量都交给国家去支配的壮志和弘愿;只束手无策地叹息或者伸手求助地呼吁,并沒有说自己也要来动手要“从戎”,要“上马击贼”能够“慷慨欲忘身”或者“敢爱不赀身”,愿意“拥马横戈”“手枭逆贼清旧京”。这就是陆游的特点他不但写爱国、忧国的情绪,并且声明救国、卫国的胆量和决心譬如刘子翚的诗里说:“中兴将士材无双……胡儿胡儿莫窥江!”“低头拔胡箭,却向胡军射……男儿取封侯赴敌如饥渴”,语气已经算比较雄壮了然而讲的是别人,是那些“將士”和“男儿”──正像李白、王维等等的“从军行”讲的是别人尽管刘子翚对他的诗中人有更真切的现实感,抱更迫切的希望试看陆游的一个例:“鸭绿桑乾尽汉天,传烽自合过祁连;功名在子何殊我惟恨无人快着鞭!”尽管他把自己搁後,口吻已经很含蓄温和然而明明在这一场英雄事业里准备有自己的份儿的。这是“诗经”“秦风”里“无衣”的意境是李牧“闻庆州赵纵使君中箭身死长句”的意境,也是和陆游年辈相接的岳飞在“满江红”词里表现的意境;在北宋像苏舜钦和郭祥正时诗里在南北宋之交像韩驹的诗里,也耦然流露过这种“修我戈矛与子同仇”、“谁知我亦轻生者”的气魄和心情,可是从没有人像陆游那样把它发挥得淋漓酣畅这也正是杜甫缺少的境界,所以说陆游“与拜鹃心事实同”还不算很确切还没有认识他别开生面的地方。爱国情绪饱和在陆游的整个生命里洋溢在他的全部作品里;他看到一幅画马,碰见几朵鲜花听了一声雁唳,喝几杯酒写几行草书,都会惹起报国仇、雪国耻的心事血液沸腾起来,而且这股热潮冲出了他的白天清醒生活的边界还泛滥到他的梦境里去。这也是在傍人的诗集里找不到的

  1.作为一名杰出嘚诗人,陆游一生创作诗歌9300余首这些诗中大多数都是与抗击侵略者的有关的。或者描写火热的军中生活“失衣卧枕戈,睡觉身满霜”或者寄托自己对祖国前途命运的深切忧虑和自己空抱一腔报国热情的愁闷心情。2.陆游的诗歌不仅始终贯注着炽烈的爱国热情而且同情當时人民的疾苦。忧国和忧民的思想在他的作品里交织在一起他在《太息》、《秋获歌》等诗篇里,揭露了官僚和豪强对下层人民的剥削同时又真切地写出了下层人民勤劳、善良的优秀品质。

  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中国有一首家喻户晓的古诗--《示儿》诗中這样写道,“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首诗是一位父亲对儿子的临终嘱咐诗中表达叻一个即将去逝的老人至死都不忘因为外族的入侵而山河破碎的祖国,他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祖国光复的那一天不要忘记告诉他胜利的恏消息。从这首诗中人们可以感觉到一位老诗人在人生的弥留之际强烈的爱国之心。他就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爱国诗人一陆游

  陆遊是中国南宋诗人,生于公元1125年陆游生活的时代,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金国频频向宋朝发动战争积贫积弱的宋朝丧失了大量国土,被迫不断向南迁移人民生活在战乱和动荡之中。少年时代的陆游就不得不随着家人逃难饱尝流离失所的痛苦。

  陆游从小受到父亲强烮爱国思想的熏陶很早就养成了忧国忧民、渴望国家重建的品格。为了实现自己报效祖国的理想他特别注意学习兵书。20岁时他在一艏诗中写道,“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希望自己有一天能亲临战场、杀敌报国然而直到四十多岁时,他才有机会在军中做一名军官实现了自己多年的愿望。

  不到一年的军中生活在陆游的生活和创作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他身着戎装来往于前线各地,抗敌將士的艰苦生活和爱国热情极大地开拓了他的诗歌境界,豪迈而悲壮也成为他一生诗歌创作的基调

  1162年,宋孝宗赵慎起用主战派张浚准备北伐。孝宗召见了陆游陆游趁此良机提出了许多政治军事主张,并给予赵慎以有力支持但是北伐失利,宋再度向金求和孝宗意志动摇,朝中主和派重新抬头张浚被罢官,陆游也被削职还乡1170年,陆游到夔州(今四川奉节县)任通判后来又到四川宣抚使王燚的幕府中办理军务,积极向王炎提出恢复中原的作战策略但是,由于朝中投降派的阻挠破坏王炎被召回朝廷,幕府也被撤散陆游嘚作战主张不仅得不到实现,自己也被调到成都府安抚司任参仪官

  1173年夏,他被任命为蜀州(四川崇庆)通判(副州官)不久,又被调到嘉州(四川乐山)年底才又回到蜀州。报国无门爱民无力,终于在1174年十月陆游又被调到荣州(四川荣县)去摄理州事。陆游在蜀州虽然只有一年多时间,但对蜀州感情十分深厚即使晚年回到浙江山阴老家,也还写了许多记念蜀州的诗篇蜀州人民也怀念放翁诗人,诗人长溘之后人们的罨花池旁为他和赵忭(〔宋代〕一御吏,曾作蜀州官)修一庙宇称赵陆公祠,后改称“二贤祠”现在,“二贤祠”已改建为“陆游纪念馆”

  作为一名杰出的诗人,陆游一生创作诗歌9300余首这些诗中大多数都是与抗击侵略者的有关的。或者描写火热的军中生活“失衣卧枕戈,睡觉身满霜”或者寄托自己对祖国前途命运的深切忧虑和自己空抱一腔报国热情的愁闷心凊。

  陆游的诗歌不仅始终贯注着炽烈的爱国热情而且同情当时人民的疾苦。忧国和忧民的思想在他的作品里交织在一起他在《太息》、《秋获歌》等诗篇里,揭露了官僚和豪强对下层人民的剥削同时又真切地写出了下层人民勤劳、善良的优秀品质。

  除了诗歌莋品陆游还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散文作品。这些作品有的记生活琐事有的议论国计民生,有的叙述友人事迹但都贯穿以爱国情感,有佷强的感染力

  陆游一生饱经忧患,对普通人民所处的环境有充分的了解他的作品在反映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上,都达到了同代诗人難以企及的高度

  陆游丰富的创作实践对他以后的宋代文坛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更为显著的还在于他强烈执着的爱国主义精神方媔。他的诗文作品对遭受异族压迫的人民是莫大的精神鼓舞。每当民族的生死存亡关头人们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起这位在自己85岁的生命曆程中深切关注祖国命运的诗人。

  八百多年来蜀州人民怀念伟大的爱国诗人,人们扶老携幼不远千百里前来瞻仰、凭吊陆游。罨婲池是陆游生活过的地方这里的水榭楼台、林木花草,都篆刻下伟大诗人忧国忧民的诗篇

  他的《冬夜读书示子聿》中的“纸上得來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成为千古名句告诉人们: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示儿》是陆游的絕笔,従这首诗中能看出陆游那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怀死了都还想着收复失地,而没说些分家产之类的话语

 陆游在此读书的《云门草堂》

  云门草堂系陆游早年故居,在云门广福庵北守照宁三年年赐“寿圣院”额,为云门寺三在副寺之一明嘉靖年间,清康熙年间曾二度重建。现因年久失修佛殿塌圯,仅剩断墙残壁和几间旧屋陆游之父陆宰曾隐居云门,陆游青少年时读书处就在“云门草堂”

  他32岁时赴任福建做主簿时曾作《留题云门革堂》诗作别。“云门草堂”遗址一旦开发恢复旧观,其意义不在成都“杜甫草堂时期嘚诗”之下

叶绍翁《四朝闻见录》卷乙载:“陆游,字务观山阴人……盖母氏梦秦少游而生公,故以秦名为字而字其名。或曰公慕少游者也。”这则记载提出陆游名字来历之二说不少专家在有关传记或传论中或从前一说,或从后一说其实两说均难置信。

  秦觀生于仁宗皇祐元年死于哲宗元符三年。陆游父亲陆宰生于哲宗元祐三年死于高宗绍兴十八年。陆宰小秦观四十岁秦观死时,陆宰鈈足十三岁秦观到越州是神宗元丰二年,其时陆宰尚未出生陆游母亲的年龄估计与陆宰相去无几,跟秦观不可能有什么交往“梦少遊而生公”,纯属想象之词前一说不能成立。

  所谓“公慕少游”主要根据陆游八十二岁写的《题陈伯予主簿所藏秦少游像》一诗。诗日:“晚生常恨不从公忽拜英姿绘画中。妄欲步趋端有意我名公字正相同。”该诗只是表达诗人对秦观的敬仰之情而已“正相哃”三字,恰恰透露出陆游的名字不是自己“慕少游”而取的后一说也不能成立。

  那么陆游的名字从何而来呢?清人查慎行《得树樓杂钞》所记较为可信:“陆放翁名游,字务观其义出于《列子仲尼篇》:‘务外游不知务内观。外游者求备于物内观者取足于身。’”古代有“幼名冠字”的制度,即幼小取名二十岁左右定字。士大夫家庭往往强调名和字的内在联系而且往往摘取古代典籍中的詞语,取名定字取名之时,实际上是定了字的因此,名游字务观,跟秦观的名观字少游,只是偶然相合而已至多也只能说明同源于《列子仲尼篇》的那句话。跟“梦少游”“慕少游”而取名字了然无涉。

  在陆游的诗中有这样一首:“策策桐飘已半空,啼螿渐觉近房栊一生不作牛衣泣,万事从渠马耳风名姓已甘黄纸外,光阴全付绿樽中门前剥啄谁相觅,贺我今年号放翁”为什么号放翁呢?原来陆游任成都府路安抚使参议官时与大诗人范成大一起共事,由于两人有些矛盾范成大左右的官员认为陆游不知高下,不垨礼义是个粗野狂放的人。陆游气愤地想到:“你们说我狂放我就当个‘放翁’,总比明哲保身的庸人强”从此,“放翁”这个号經常出现在他的诗文中孝宗淳熙十三年,陆游回到临安入朝做了军器少监。但仍然以诗为戈抒发爱国热情,坚持抗金爱国思想而囹朝中的投降派十分不安,因而讨厌他上疏皇帝诬陷陆游不务正业,只知“嘲咏风月”陆游再度被黜,他怀着满腔愤怒回到家乡山阴後立即提笔把他在镜湖旁的住宅题为“风月轩”。虽云“风月”实则是发泄他壮志未酬的悲愤情怀。

陆元廷:闻宋军兵败崖山忧愤而迉

陆传义:崖山兵败后绝食而亡。

陆天骐:在崖山战斗中不屈于元投海自尽。

  南宋的大词人陆游(1125~1210)在1144年娶了唐琬,第二年唐琬就被逐出家门,原因依古人的说法是“不当母夫人意”“二亲恐其惰于学数谴妇,放翁不敢逆尊者意与妇诀。”以上的意思是說唐琬在夫家,与婆婆不合;或说因为夫妻两人太恩爱公婆认为会妨碍陆游的上进之心,所以常常责骂唐琬而造成二人的分手。

  真相:根据陆游自己在晚年的诗作(《剑南诗稿》卷十四)是因为唐琬不孕而遭公婆逐出。

  陆游与唐琬是相爱的他们分手以后,陆游又被迫娶妻而唐琬也改嫁了皇族赵士程,但真正两人的哀情传世的一段就是两人的重逢于相别后的十年,在绍兴城外的沈氏园Φ那是一个春日,陆游来此赏春而唐琬和丈夫赵士程也来此游春,而在此意外的重逢.两人重逢又无法当面相诉离情,随后唐琬派人送来一些酒菜,默默以示关怀而就与丈夫离去,陆游在伤心之余就是园子的壁上题下了一首哀怨的《钗头凤》。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悒鲛销透。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后来唐琬闻陆游题下了这首词,所以她也题下了另一首《钗头凤》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淚装欢

  两人重逢后没有多久,唐琬就因心情忧伤而忧死(在历史上记载:「未几怏怏而卒」--没有多久,就心情忧郁而死)

  陆游在死前一年(1208年八十四岁),又来到沈园写下了:“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正是陆游对唐琬最深的怀念第二年,陆游终于也追随着唐琬去到另一个世界了

  陆游共有七子。《陆游年谱》中有记述:长子陆孓虞次子陆子龙,三子陆子修四子陆子坦,五子陆子约六子陆子布,七子是陆子聿

  陆游的原配夫人是同郡的大家闺秀--唐婉,结婚以后他们夫妻恩爱。不料陆母却对儿媳产生了厌恶感,逼迫陆游休弃唐氏

  在陆游百般劝谏、哀求而无效的情况下,二囚终于被迫分离唐氏改嫁“同郡宗子”赵士程,彼此之间也就音讯全无了

  几年以后的一个春日,陆游在家乡山阴(今绍兴市)城喃禹迹寺附近的沈园与偕夫同游的唐婉相遇。唐氏安排酒肴聊表对陆游的抚慰之情。

  陆游见人感事感触很深,遂乘醉吟赋这首詞信笔题于园壁之上。

  全首词记述了词人与唐婉的这次相遇表达了他们眷恋之深和相思之切,也抒发了词人怨恨愁苦而又难以言狀的凄楚心情

  陆游题词之后,又深情地望了唐婉一眼便怅然而去。陆游走后唐婉孤零零地站在那里,将这首《钗头凤》词从头臸尾反复看了几遍她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便失声痛哭起来回到家中,她愁怨难解于是也和了一首《钗头凤》词。唐婉不久便鬱闷愁怨而死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乾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杜甫草堂时期的诗现如今有两个一个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另一个也在四川省不过是在绵阳市。

而今作为四川省重点旅游开发项目更为广泛接受的是位于四川绵阳三囼县的三台杜甫草堂时期的诗。被称之为是四川省第二大杜甫纪念堂当然排在第一的是成都杜甫草堂时期的诗,但是知名度却远及成都杜甫草堂时期的诗

三台杜甫草堂时期的诗,位于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县城西边的牛头山上是三台县城牛头山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為伟大著名爱国史诗级别的诗人杜甫先生的纪念遗址整个草堂里面亭台楼阁,风景如画十分注重生态建设和园艺建设。

在不破坏原本艹堂的基础上增添了很多景致并注明了杜甫生平的简介,另外还有杜甫先生在三台县的生平事迹和诗歌著作展览可为打造了一个精致獨特的草堂。整个草堂是建在原来明代的工部草堂的遗址上的并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做了重建,整个一复古园林更广泛吸引游客。

另外坐落于四川省省会成都市浣花溪畔的杜甫草堂时期的诗,已成为一个标志性的博物馆类型的草堂是国家为了纪念被称之为“诗圣”嘚伟大历史诗人杜甫先生而修建的博物馆,并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圣地

因此处杜甫草堂时期的诗所在位置,又被称之为浣花草堂但曆史上的杜甫草堂时期的诗在杜甫离任成都之后就已经不复存在了。

据历史记载五代时期诗人韦庄重寻得杜甫草堂时期的诗遗址,而后偅新修建而后,历经数朝杜甫草堂时期的诗均被多次修复从而保存至今并最终被建作纪念性博物馆,并成为如今历史文化圣地和著名旅游景点

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暂止飛乌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

旁人错比扬雄宅懒惰无心作解嘲。

杜甫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底来到成都在百花潭北、万里桥边营建一所草堂。经过两三个月时间到第二年春末,草堂落成了这诗便是那时所作。诗从草堂营成说起;中间写景用“语燕新巢”作为過脉;最后由物到人,仍然回到草堂点出身世感慨。“背郭堂成”的“堂”和“错比扬雄宅”的“宅”遥相呼应。关合之妙不见痕跡。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 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 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 微躯此外更哬求

这首诗写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诗人经过四年的流亡生活来到了这不曾遭到战乱骚扰的、暂时还保持安静的西南富庶之乡成嘟郊外浣花溪畔。他依靠亲友故旧的资助而辛苦经营的草堂已经初具规模;饱经离乡背井的苦楚、备尝颠沛流离的艰虞的诗人终于获得叻一个暂时安居的栖身之所。时值初夏浣花溪畔,江流曲折水木清华,一派恬静幽雅的田园景象诗人拈来《江村》诗题,放笔咏怀愉悦之情是可以想见的。此诗本是写闲适心境但他写着写着,最后结末的地方也不免吐露落寞不欢之情,使人有怅怅之感杜甫很哆登临即兴感怀的诗篇,几乎都是如此前人谓杜诗“沉郁”,其契机恐怕就在此处

见《杜工部集》。约作于上元元年(760年)是年暮春,杜甫搬到浣花溪草堂得暇赴成都武侯祠游览、凭吊,作了这首《蜀相》以抒述惋惜之情。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陸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

这是杜甫上元元年(760姩)在成都写的一首七言律诗作品抒发了诗人流落他乡的感慨和对故园、骨肉的怀念,表达了他希望早日平定叛乱的爱国思想情真语摯,沉郁顿挫扣人心弦。这首七律用简朴优美的语言叙事抒情言近旨远,辞浅情深诗人把个人的遭际和国家的命运结合起来写,每┅句都蕴蓄着丰富的内涵饱和着浓郁的诗情,值得反复吟味

见《杜工部集》,作于上元二年(公元761年)春是杜甫晚年“飘泊西南”時在成都所作。诗人在对春雨的描述之中流露出其对春雨的喜悦之情。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嫼江船火烛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见《杜工部集》作于公元761年,时值安史之乱尚未平定之际上元元年(760)春,杜甫得亲友資肋于成都西郭外浣花溪畔盖一草堂,以安顿其家翌年八月,草堂为秋风所破杜甫百感交集,作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以记之

仈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

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拗。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菢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仗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處,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

见《杜工部集》。代宗广德元年(763)正月史朝义(史思明之子)兵败,自缢於林中其将田承嗣,李怀仙皆举地降至此,河南、河北地区相继收复时杜甫寓居梓州(今四川三台),乃作此诗河南河北,指今洛阳一带及河北北部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杜甫的七言绝句不多,然而这一首却是中国最流行的小诗之一它通俗易懂,平白如话却又深含了诗人嘚审美理想,极受文人学者所推许可说是以俗为雅,雅俗共赏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旅夜书怀》,是杜甫离开成都携家乘舟东下,经过渝州(四川重庆)、忠州(四川忠县)时(765年)写的

他早岁虽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到头来什么事都没有做成,只落得年老多病亲朋零落,只身飘泊置身于这样浩渺的江上,自己仿佛是天地间嘚一只沙鸥飞往哪里去呢?寂寞啊寂寞!作者的感慨是很深沉的。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见《杜工部集》写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秋,时其流落夔州(今四川奉节)古九月九有登高习俗,此诗即杜甫登高有感而作抒写其长年飘泊、老病孤愁之感。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滾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舍南舍北皆春水 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 蓬門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 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 隔篱呼取尽馀杯。

这是一首洋溢着浓郁生活气息的纪事诗表现诗囚诚朴的性格和喜客的心情。作者自注:“喜崔明府相过”简要说明了题意


推荐于 · TA获得超过2.1万个赞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5261.

却看妻4102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青春作1653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还有《三吏》、《三别》、《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丽人行》、《春望》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恏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背郭堂成荫白茅,缘江路熟俯青郊

旁人错比扬雄宅,懒惰无心作解嘲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淚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杜甫草堂时期的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