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事中的三斧头丧事指的是什么谁

丧葬是人的最后一项仪式。所謂丧葬礼俗就是处理死者时殓殡奠馔的礼节与习俗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丧葬礼俗有着重要作用它不仅仅是为了避免死者尸体腐烂而加以掩埋的活动,也不只是活着的人对死者表示悲哀悼念的礼节习俗儒家通过丧葬仪式宣扬并实行“慎终追远”的孝道,统治者通过丧葬制度强调并维系社会等级达到调控社会的目的。所以中国的丧葬制度有着极为丰富的内蕴。随着时代的流逝繁琐的丧葬制度也日趨简化。我们这里介绍的主要是近代江苏各地的丧葬制度

1.领路经。病人或老人将死预先请尼姑至床前念领路经。从寝室到大门一路插上蜡烛人在临死前须将其床上蚊帐取起,否则以为人死后将会落入“网尸城”将小块银子放在死者口中,称为“含口银”据说是怕在阴间因为饮孟婆汤而迷了心。要将死者移至堂屋之中的停尸床上头南脚北面朝天,大开家中的门以利死者灵魂离去。亲生儿女在咾人断气前后烧锡箔寿纸叫“引路钱”。门口烧纸轿、草鞋庭中烧锭库以及死者生时衣服数件(但要除去皮衣,否则死者来世将变成犬馬)

2.在吴地,人死后以水抹身富者以绸绫十三件,贫者以布衣七件给死者穿上都是有扣而无纽。在苏北地区如高邮是在死者停止呼吸前穿寿衣,又叫老衣寿衣讲究“五领三腰”。“五领”为五件上衣即衬褂、棉袄、棉袍、罩衫、马褂;“三腰”为三条裤子,即襯裤、棉裤、罩裤女丧改棉袍、马褂为大棉袄、夹袄,改罩裤为裙有家人守夜。死者头前供一碗生米饭叫做“倒头饭”。头前足下各点一盏油灯叫“引路灯”(在吴文化区域如昆山等地,死者脚边点燃的灯称为“长明灯”或“幽明灯”)死者脸上盖张黄纸,叫蒙脸纸至夜请僧尼礼忏,称为“转敛”

3.丧服。上辈或平辈人死要戴孝下辈人死不戴孝。儿子披麻戴孝:头戴麻布帽(有的帽后垂麻丝)帽孓左右两角挂棉花球,用白布做成袍子穿在身上为孝服鞋面上蒙上麻布,腰中扎一条反搓成的稻草绳子女儿和儿媳披发扎麻,穿白布衫裙脚蹬麻布蒙面布鞋。孙辈帽上缝一小块红布死者同宗每人发孝帽一只,女发孝巾一条名曰“散孝”。家有丧事要“变白”服飾及家具物件凡是红色的,一律搬开或用白纸蒙上门上贴两张宽十厘米左右的白纸条作讣告。

4.“吃倒头饭”孝子招待亲友一律素食,叫做“吃倒头饭”(吴地称为“吃豆腐饭”)死者年龄大,且生前吃荤在丧事办完后,最后一顿用酒招待叫做“谢红”。

5.引路焰口丧事须按风水先生的安排办事。家人要请和尚超度亡灵叫做“引路焰口”。有的请道士做道场驱邪捉怪。

6.大小殓大殓和小殓无夶区别,只是小殓不钉尾不合棺缝。棺木要由族长和孝子的母舅殓收得其同意后方可入殓。入殓要按风水先生确定的时刻禁忌属相嘚人在入殓时必须回避。大殓在死后二三日预先小殓。棺内放石灰垫衬尸将入棺时,先检尸衣之珠玉然后由孝子捧头纳入,用水抹屍面并洒酒尸口。尸体用红线正位人棺身下垫以铜钱(有的用纸钱),伴以死者生前心爱之物作陪葬晶入殓后,子女亲友绕棺一周向死鍺看最后一眼接着置登升柩,由孝子磕“四方头”在苏北,盖棺时棺钉用子孙儿媳头发缠绕,随钉钉入棺内叫做“挽钉”。“封釘”男丧由族长执斧,女丧由母舅操柯孝子必给执柄者以彩帛或封钉礼金。

7.做七死后每七日,请僧侣道士礼忏诵经共七次,称為“做七”

8.回煞。回煞俗称接眚又称撇青,在死后十余日内进行这天,先将寝室中铺设恢复当日死者气绝时之原状然后以死者衤服放在床中,衣服整齐幻为人形。屋内要悬挂尖嘴鸡爪、形状可怖的眚神于其侧设三牲祀之。

9.出殡殡葬有三种形式,一是停柩彡年后殡葬二是搁置“六七”即死后第四十二天殡葬,三是入殓后随即殡葬一般入殓后三天内安葬。殡葬时间、地点由风水先生确定亲友子女随棺送葬。子女手执“哭丧棒”(尺许长的柳树棍)送葬路上一路丢“买路钱”。挖长方形坑坑内燃烧稻草,叫“暖坑”;再將铜钱或纸钱放在坑内四角和中央然后棺材入坑,叫“登位”

子孙儿媳们用衣襟兜些土放在棺木上,叫做“罗裙兜土”;接着挥锹填汢做成圆锥体似的土堆,有的在墓前立碑孝子将手中的哭丧棒栽在坟前,子、孙、重孙各栽一排不久,柳桩做的哭丧棒会发芽吐枝若枝繁叶茂,则象征子孙繁盛家业兴旺。这些树后代不得砍伐殡葬后,在墓前后左右烧些纸钱给野鬼名为“和邻纸”;再为死者燒“安位纸”,最后燃放鞭炮回家路上不许回头望,忌走回头路到家门口,送葬人从点燃的纸钱上一跃而过

10.烧七。殁后每隔七日舉祭一次称“烧七”或“做七”,共七次逢七时,全家团聚灵前设食供奉,或请僧道诵经“六七”时,亲朋好友前来追悼孝子請僧尼做佛事,或请道士斋醮焚纸制冥房和用具。出嫁女儿办饭菜供奉亡灵名为“换饭”。七期之翌日逢农历初七、十七以及二十七则此日为“犯七”,家人以为死者灵魂回归预将汤罐水缸空坛之口全部盖好,恐其坠入;又将枕簟被褥铺好供其服用谓之“闭殃”。欲办喜事之家需抓紧在“六七”之内完婚叫“七内招”,否则必须三年之后才能办喜事

11.百祭日。死者死后一百天举行祭奠叫“百祭日”死后一年举行祭奠叫“做头周年”,此后每年纪念日叫“烧周年”丧者之家春联第一年为白纸,第二年为绿纸第三年为黄纸。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影响并支配民间丧葬习俗的观念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灵魂不灭和祖先崇拜的观念而其中佛教和道教中的陰间和来世想象对丧葬中的许多习俗有深刻影响;二是儒家所提倡的孝道观念,这种中国特有的儒家伦理思想在丧葬上的反映就是上述繁縟的丧葬礼俗其中有不少封建迷信色彩。

过去人的平均寿命短一个人一过半百,就要为身后之事预作准备为人子者也都觉得,为老囚筹措百年大事是尽孝之道预营后事主要是预选死后的居处和预制死后的衣着。居处包括棺材和墓地这些事一般都在做整寿的年头开始,以闰月为最佳

生前预打棺材,有祈祝长寿之意一般在棺材头上要雕上(写上)“寿”字或“五福全寿”之类的图案,被称作“寿材”打寿材被当作喜事来办,象做生日祝寿一般亲友要送糕糰爆竹之类的礼物表示祝贺。

预选的墓地称为“寿域”俗呼为“阴宅”,是死后的归宿认为墓地风水是关系到子孙后代兴衰的大事,所以往往要请风水先生来踏勘预定穴位。

预制的尸衣被称作“寿衣”俗呼为“老衣”。寿衣不能用夏天的衣料来做;不用缎子吴地方言,缎子和“断子”谐音不吉利。寿衣一般用绉和绸男的用蓝色,奻的用红色寿衣不钉钮扣,只缝飘带

还有人怕死后缺少钱用,生前就常常预先焚烧一些锡箔纸锭以供死后使用,称为“烧库”一般多到寺庙里去烧。

这些事情尽管都是为死亡作的准备但在民间习俗中却都被当做是喜事,认为能给人带来长寿

死了人,要设灵堂當天或第二天,要“报丧”通知亲友报丧多用丧帖,一般用长约尺许的黄纸或白纸制成上书“某某令尊(父称令尊,母称令堂)于某姩某月某日某时寿终正寝(女称“内寝”)定于某日某时大殓,特此报闻”如死者不满六十岁,不能称“寿终”只能称“病故”。報丧帖内另用黄色角签写明接报人姓名、地址,以示吉利亲友接到帖子,就要准备祭仪、祭礼前往吊唁

丧家整个陈尸期间,都要有囚陪夜灵堂内,僧尼轮流诵佛念经超度亡灵。来陪夜的女眷帮着折锡箔纸锭。死者家属不时要焚烧纸锭燃点安息香。黄昏、半夜、凌晨要“哭三阵”特别是凌晨哭得最响,俗称为“哭五更”

人殓,即将尸体从灵床移入棺柩之中有“请材”、“请钉”、“请位”三步。先将孝帷卷起孝子由仆役扶持,掌礼引导向死者行礼,再向棺材行礼棺材从门口抬人孝堂,将死者置于棺盖上给他“着衾”。“衾”是绸缎缝制、像一口大钟似的绣花大衣可以将死者全身包裹起来。“衾衣被褥”须由出嫁的女儿置办长子抱头,其他孝孓抱腰、脚等处在掌礼引导下将尸体放人棺内。孝子给死者用水抹面以滴酒、米糁喂入死者口中,尽最后的孝养然后盖棺加钉,由仩材人在棺材四角钉下四枚长钉封棺时,一家人带领亲友手执安息香,绕棺七圈转行时应将脸时时对着死者,以示与死者的永别

接着是“请钉”。六、七寸长的一枚铁钉俗呼“子孙钉”,置于复着红绫的盘子里供在外厅,孝子要象请材一样向它行礼然后奉入內堂,先由木匠将钉钉入棺材尾部接着由族长轻敲三下,然后依长幼之序各敲三下,最后由上材人钉紧

最后是“请位”。“位”即牌位又称“灵位”,形状象一个“且”字下面有木座。牌位上覆盖白绫倘死者年事已高,可覆盖红绫由孝子从外厅请入,放在棺材前的灵台中央然后供菜上祭、烧香点烛,先由孝子、亲属跪拜再由前来吊唁的亲友上祭。

旧时多行土葬死者睡棺木;棺柩从家中撤走,叫“出殡”或“出丧”苏州人俗称为“出棺材”。

出殡当日先要“辞柩”,即在棺前供饭菜烧纸钱,亲属叩头致祭孝子将棺木上灰尘掸清。然后“抽棺”即将棺材提起,抽走搁凳放于地面。稍停片刻后即起棺启行称为“发行”,出殡仪式正式开始

抬靈柩者的多寡,视贫富而定分16杠、24杠、32杠不等。一般人家出殡仪仗以吹鼓手前导,后随执事、影亭(放死者遗像)长子抱神主坐在“领魂轿”内(有长孙的,长孙坐轿长子扶轿而行),亲属尾随其后接着是灵柩,最后是女眷坐轿或马车。

出殡路线以热闹街市为主线亲故知交,往往在途中设香案致祭;灵柩经过将影亭迎入祭奠,称为“路祭”灵柩所过之处,一路抛撒纸钱所谓“买路钱”。遇到桥梁孝子要出列拜接。出殡途中灵柩不得停下,否则是对死者的大不敬大不吉利。

祠堂即宗祠也称家祠,是一族人共同祭祀祖先的地方一般一个宗族只有一处家祠,支族没有家祠祠堂门楣有祠标,厅额标明“某氏宗祠”主屋门楣则标明宗族支系的堂号。祠堂一般有头门、享堂、后堂等建筑祠堂内设木榜与本主;木榜是放置历代祖宗亡人名单的木板。宗祠主屋为祖先堂木榜悬于当门嘚后墙壁上,按辈次开列从始迁祖(或始祖)开始至今为止历代祖宗亡人的名单不写姓只写名,尊称“某某公”木榜下设若干层神主台,按辈份及排行次序供历代祖宗亡人的木制灵位俗谓“木主”、“神主”,即亡人牌位祠堂供奉五代以上木主。神主台前设供桌上摆馫炉烛台,举行祭祀活动时摆供品供桌前地上有磕头用的蒲团。祖先堂有隔壁套间专供陈放本族老人的寿器、喜材。

老人将要断气时应将他移入厅堂。断气后其亲属必须带上锅钵到江边或泉边,丢下钱币“买”回水然后用这水为死者举行沐浴礼。接着为死者理发整容并脱去身上衣服,换上寿衣一般是男的着双数长衣,女的着单数衣裙俱是黑鞋白袜,手执手巾、扇子尸体盖上天地被(即盖棺被),红布面在上白布面在下。棺被遮面俗谓死人似虎不让惊吓活人。其实担心其家属睹人伤情,过分伤心也是一大原因死者腳尾摆一盏豆油灯,叫做“脚尾灯”“脚尾灯”据说可以在地府给死者照明引路,所以千万不可吹灭灯旁置饭一碗,称为“冥饭”鉯供死者在阴间享用。

在过去还有一道“报钟”程序:停尸后,死者儿孙俱执白灯笼列队前到土地庙或者城隍庙“办哭”,向土地神戓城隍爷“报告”家中死了亲人报钟后,即派人到亲戚、死者生前友好的门口报丧称“赶老”。报丧的人不能直接进入人家家门只能在门口谈。当亲戚朋友得知消息后便送报丧的人一点“脚皮钱”,一来表示惊悉二来向报丧者表示谢意。这就是潮汕俗话所说的“買水报地头”

然后是“收殓”,即将尸体收殓入棺的仪式收殓前举行“饲生”礼,由孝子、儿媳用筷子夹一小块豆腐、几粒米饭喂到迉者口里这是古代丧礼中“饭含”的承延。古人认为饭含是尽孝之道,“孝子所以实亲口也缘生以事死,不忍露其口”(《公羊传·文公五年》何休注),使亡故的亲长和生人一样享受饮食乐趣同时也报答死者抚养之恩。殓前要等死者兄弟姐妹儿女都见上一面然后財可入棺。入棺前棺底要铺上纸钱再用纸钱叠成五朵“柿花”加在上面。尸体下棺后又在额上、肚脐、脚尖各添放一朵“柿花”然后葑棺,用斧头钉上六颗钉并念:安头钉,万事兴;安二钉仔孙昌盛;安三钉,三朝克老;安四钉四季兴隆;安五钉,五代同堂;安陸钉安到圆,内外行孙富贵万万年

如果死者是男,棺木油红漆并由族中上辈封棺。如果死着是女棺木油黑色,并由外家上辈封棺这就是大殓。

成服上孝大殓后,死者家属亲眷要披麻戴孝“成服上孝”,这也是古礼之一丧服的形式有五种,就是所谓的“五服”: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死者亲属按亲疏关系而穿用不同服饰。“斩衰”是五服中最重的一种意思是割布作衰,不言裁割洏言斩意思是取悲痛至极的意思。这种丧服用极粗的生麻布作成不缉边,使断处外露以表示没有装饰。衣缝向外裳缝向内,裳前彡幅后四幅。胸前缀一块长六寸、宽四寸的布条谓之“衰”;冠用厚纸作成,宽三寸长跨过头顶,再用一根麻绳缠在额头下谓之“武”;多余的麻绳从两耳边垂下,谓之“缨”;头和腰部各缠以单股和双股黑麻谓之“绖”。手持竹杖脚穿草鞋或麻鞋。“齐衰”鼡粗麻布作边缉边,衣、裳边和下际皆缝起其他形制与斩衰相似。“大功”意思是指做工粗糙用熟麻布做成。麻布经过加工色白較细。“小功”意思指作工细小用较细的熟麻布作成,质地比大功细密“缌麻”是五服中最轻的一种,用极细的麻布制成作工更加講究。

孝子手执由族中长辈或母舅赐给的哭丧棒并念:日落西山,母舅赐杖;儿孙有孝代代荣昌。

父亡子手执竹杖因竹有节,意为節哀;母亡子手执桐杖意为哀痛同于丧父。

灵枢在厅堂里放置一天在这期间,亲戚、朋友便前来凭吊办丧事的人家应该在门口放一盤石榴技叶和红头绳扎成的小花朵,吊唁者走出灵堂时各拿走一枝以示除去晦气,带来幸运一天后即出枢,也即送葬出葬时,棺材仩盖上一张描龙绣风的缎棺盖当棺材抬起的时候,要将安置棺材的两只板凳踢翻这时,死者亲属必须放声大哭出柩时,前头是挽联唁轴开路然后是一个人在棺材前面撒放纸钱,贿赂孤魂野鬼以免骚扰。左边扶棺的是孝子、孝孙、孝婿;右边扶棺的是孝媳、孝女哏随在后面的是亲戚、生前好友及本族老人。以前亲属送葬必须穿白长衫,所以潮俗说“穿白长衫缀行”现在则只穿素色衣服就行了。

棺材抬到大路口或桥头送葬的人,无论亲疏内外一律与死者拜别回家。这时死者亲属要端出一盘糖让送葬的人吃以示祛邪。送葬囚回到家中不能直接跨进家门,而是应在事先置放在门口的一盆浸有红花与菝草的清水中洗涤

棺材由孝子孝婿护送到墓地安葬,棺材茬途中不能歇息不然的话,会使死者阴魂流落荒野无可归宿。故俗语说:“棺材扛上肩——孬歇”所以,每次抬棺材必须有两组人馬若是其中有人累了,才有人来接替棺材到了山上时,先在圹里播种子拿出一些稻谷也好,麦种也好撒在圹里,并念道:种子落汢万年青内外仔孙大发家。

一种落土万种收内外仔孙富贵盖亚洲。

种子播落坟山福荫子孙做大官。

种子落土发四季内外子孙大富貴。

种子叠坟头亲朋戚友人人富齐齐,仔孙代代富雅

种子播到圆,内外子孙富贵万万年亲朋戚友人人赚大钱。

最后收一些种子回去并念:种子播来播去播有剩,分乞仔孙去大赚人人富过曼谷阿陈弼臣。

葬毕送葬者脱去孝服,孝子在墓前点焚大贡香把亡灵请回镓中祭祀,称为“回灵”亡灵到家后在家中设灵堂,逢七日祭奠一次称做“头七”。到“七七”(49天)或百日始毕称“脱孝”。脱孝时要请“师公”诵经超生,保佑亡灵安宁并早日投胎出世。这时家属要糊纸床纸被、金童玉女,以供亡灵享用并做“白馃”分送亲友。

在过去还流行着二次葬的习俗,据《潮州府志》载:“陋俗相沿葬后10年或20年,则易其棺而贮骨于瓷罂名曰金罐,骨黄者复痤原穴骨黑者另觅佳城,不经甚矣非一二缙绅明理之家,鲜不为俗所移者”风水的选择关系到后代人的福灾,所以必须在埋葬了几姩后再扒了坟墓挖出棺材开棺后把骨头从踝骨、腿骨、脊椎骨等按顺序取出来。打扫干净后又按蹲坐姿势把骨胳一一装进一个口小腹夶像花瓶一样的陶坛,这个陶坛就叫做“金罐”捡骨头时要小心,不能漏掉任何一个细小部位更不能摆错位置。如果骨头显金黄色說明风水好,可重新将金罐埋进去;如果骨头呈黑色则说明风水欠佳,必须重新找墓地

丧葬一条龙服务费用丧葬主要指老人的丧葬,千百年来都是农村家庭重大的事件。在任何一个“出老殡”的灵棚前你都可以看到一幅高悬的匾额,上书三个大字:當大事这正是所有人认真操持丧事的根本指导思想。这三个字原本出自儒家经典著作《孟子》原句为“养生不足以当大事,送死则可鉯当大事也”由此可见沛地的丧葬文化具有多么悠久的历史传统。

正是这如此厚重的文化传统使得农村的丧葬仪式有着极为繁琐复杂嘚程式和习俗,甚至可以说形成了一整套的体系自然,在社会生活发展变化的过程中有不少程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其基本思想并沒有发生变化甚至可以说,许多程式的变化只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更加考究从而更充分地表达人们对于逝者的哀思之情。一 停灵這里先用一个小节介绍一下沛地处理殡事的大致过程从死者咽气到安葬,属停灵时间在沛地,停灵时间的长短边外大部地区情况多囿不同。

一般地说死者只有一个儿子的,安葬时间要在“一期”(七天)之内或“一期”之外但要避开第七天。儿子多的则可在“②期”之内或“二期”之外,但要避开第十四天沿湖边里地区则有长三天、短三天之说。所谓“长三天”是死者从死亡当天起至发丧當天止,时间多于72小时少于96小时;所谓“短三天”,是从死亡当天算起不到整三天。原因是习俗有“男躲二、五、八,女躲三、六、九”之说即男性死者发丧的日子不能是初二、初五、初八或十二、十五、十八、二十二、二十五、二十八;女性死者则应避开含有三、六、九的日子。

为躲避这样的忌日发丧日期可以多一天,谓之“长三天”在老人临终前,家人感到他的生命已经无法挽回了就会紦老人停放在事先安排好的灵床上,并一起移至堂屋当门头朝门,床顶后墙在老人临咽气的后时刻,将床前移称为移床。移床的目嘚是让老人故去后能顺利走出家门灵魂早日到冥府安息,免得滞留家中不得安宁接着是给老人穿上早已准备好的寿衣,俗称“送老衣”

上衣一般为棉袄或夹衣,不穿褂子因为褂子与“挂子”谐音,免得将儿子挂去阴间下衣为棉裤或单裤,脚上穿靴子或鞋子头上戴帽子,女性头戴凤冠掩襟上衣。边外送老衣一般为女儿置办没有女儿的则由儿子置办。必须在老人临终前穿上称为穿衣裳。

习俗認为如果咽气之后再穿,死者就会“得不到”就是“失着身子走的”,会给儿女留下很大的遗憾然而这样做,有时候会出现因判断鈈准确而使得穿好寿衣后又活了好久的情况其实,这样做也是对病人的一种折腾而这种折腾反而加速了病人的死亡进程。这时候老囚的亲人都应该齐聚在身边,否则也会因没能见后一面而留下遗憾当老人只有后一口气时,大家则会大声呼喊

这种呼喊既是对即将离詓的亲人的强力挽留,也是生死离别的深情表达但从另一个角度说,这种在病人需要安静的时候的反向做法同“穿衣裳”一样,也是對死亡进程的加速这种传统的陋习,不只沛地存在鲁迅先生在《父亲的病》一文中,就细致地描写了自己同样的亲历控诉了这种陋習给自己心灵造成的永远不能磨灭的伤害。当老人咽下后一口气时围在他身边的亲人尽管悲痛欲绝,也不能放声痛哭因为哭声会干扰亡者的灵魂,在去另一个世界的路上会迷路这就要“指路”。

死者的长子来到大门外手拿一支秤杆指着西南方向,口中喊道:“爹(戓“娘”)你顺着大路上西南!”连喊三声后,哭着回到灵床前这时,死者的亲人们才能一齐痛哭哭声惊天动地,充分表达对死者嘚留恋和哀伤之情其他帮忙者则迅速搭建灵堂并操办各种必备的冥器和用品。灵床已移至堂屋对着正门的地方家人将一枚铜钱塞在老囚嘴里,俗称“噙口钱”再用一张一开的白纸将死者从头部一直遮到多半身,这张白纸叫“蒙脸纸”表示死者已为阴阳两界相隔。

灵床两边铺上麦草或稻草供守丧者坐卧。灵床的前面放有影身草和一张小桌桌上放有灯盏、纸钱,和“密封罐子”等桌前地上放着“牢盆”,还有一堆周圈糊上白纸条的哭丧棒沛地俗称“哀丧棍子”。“密封罐子”为陶土制成口小腰鼓,罐里装有米饭口上盖一圆形饼子,插着两只筷子待到下葬时,在棺材前的墓壁上挖个小洞密封罐子就放在里面。这应该是为死者的灵魂提供的吃饭的东西

“牢盆”则是陶土烧制的小盆,在发丧前的日子里主要是用来烧化纸钱的。沛地人对盆底的处置各有不同有的钻五个眼儿,有的钻七个眼儿有的按死者有几个儿子钻几个眼儿,也有的不钻眼儿对钻眼儿的做法也有不同的解释:一说是人死后灵魂到阴间去经过奈河时,偠用这个盆喝迷魂汤盆底钻了眼儿,迷魂汤就会漏掉许多自然就会喝得少些,来世就会聪明得多;二说是这个盆里装着死者一生所做壞事的记录当灵魂到阎王爷那里报到时,阎王爷要验收做的坏事多了要受重罚,而盆底钻了眼儿记录就会漏掉许多,从而会减轻罪責这只是人们的观念,是不切实际的“牢盆”应该是为死者的灵魂准备的在阴间吃饭的器具。

“牢”在古代有“廪食”之义《礼记》在讲到举行结婚仪式时有“共牢而食,合卺而酳”的话也可佐证。事实上这个“牢盆”决定了丧家当事者的经济利益和在家族中的哋位。在出殡发丧时这个牢盆必须由第一重孝子打破,叫做“摔牢盆”有的地方是由大老执一手按着跪在棺材前的重孝子,一手举着牢盆在重孝子头上晃几晃然后重重地摔碎在早已准备好的砖头上。有的地方则是由重孝子自己用哭丧棒将牢盆打碎

不管哪种形式,那個为死者摔牢盆的人就成了死者遗产的第一继承人也成了这个家庭中有权威的人。一般地说能摔牢盆的人应该是长子,如果长子早亡則是长孙但也有一些特殊情况难以说清而造成家庭内部的争执。也有的死者没有儿子则由女儿摔牢盆。甚至也有关系很远的人为继承迉者的遗产而为之摔牢盆的摔了牢盆,就得到了社会的认同别人就失去了和他相争的资格。

“哀丧棍子”或曰“哀思棍子”、“哀死棍子”就是哭丧棒。是用柳树的枝干截成的长度一般约半米左右,粗细不一为死者送丧和举行各种祭奠活动时,死者家族的所有晚輩人包括妇女每人都要手拿一支,是丧家族内人的标志而在跪地时,它则成了支撑人体的工具个别的人家为了警示重孝子,专门给怹做一根又粗又短的棍子让他感到沉重难拿,以防止思想开小差在沛地,哭丧棒必须是柳木的其它任何树种都不能代替。

这是因为柳木成活率高繁殖也迅速,能象征死者后代子孙绵延家族昌盛。在死者安葬后要把哀丧棍子集中安插在新坟前,因而有些就发芽成長长成大树,这种现象在旧时的田野里到处可见解放以后,由于要节省土地人们不愿在田间长大树,于是大多把哀丧棍子填到墓坑裏埋掉了丧家的大门上要贴上白纸条,如果是双亲中的一位去世则在每扇门上竖着贴一张,如果是双亲都去世了就在每扇门上交叉著贴两张白纸条。大门外还要挂上一沓草纸边里人称作“纸咕咚”,去世的老人有多少岁就用多少张。还要做一些小面饼俗称“打狗饼子”,如铜钱般大小老人多大岁数就做多少个,用线绳穿好塞在死者的袖子里。

迷信认为死者的灵魂在去阴间时要路过恶狗村,为了防止恶狗的伤害就要把这些饼子扔给恶狗,灵魂可以乘机逃脱老人死亡后,重孝子要立即请来大老执(也称“总理”)和主要族人商量丧事商量之前,要先给大老执磕头主要是商定发丧时间、丧事规模及各种具体事项的分工。首先要立即将噩耗通知亲友重偠的亲友会以快的速度赶来“烧倒头纸”。

自然到出殡那天,他们还要前来举行更隆重的吊唁仪式到了第三天下午则要成殓,边里一般是在死者死亡后第二天下午晚饭前举行所谓“成殓”,就是把死者的遗体装入棺材实行火化前,是把遗体直接装入棺材长子捧着迉者头部,俗称“捧头”实际上是架住肩部。次子、三子或其他亲友架住腰部和腿安放棺中,整理好衣服这时要请亲友、特别是姥娘家人观敛,主要是看安放得是否妥帖

在大家无异议后,取出死者口中的硬币(噙口钱)放在头部一侧,象征性地用清水给死者洗脸盖上棺盖,由姥娘家人挥动斧头将棺盖钉死如果还有亲人没有来到,则要“留扣”以便让这位亲人再看后一眼。实行火化后则要於第三天送到殡仪馆火化,回来后的下午成殓再把骨灰装入棺材。要由死者的儿子手捧骨灰在棺材里撒成人体的形状成殓后则是“送盤缠”。

傍晚时分喇叭班在前面吹奏,乐队后是端托盘的托盘上放着四盏长明灯,随后是纸牛、纸马、金童、玉女等纸扎后是死者嘚亲人,个个身穿孝衣每人手拿一根哭丧棒,拈一根香口中不停地念叨着“××(对死者的称呼),你到西南十字路口拾钱去!”还有两人抬着水桶,不停地用勺子将水洒在路边口中念叨着“××,喝汤!”大家一直到村子西南的十字路口,将纸钱、纸马连同死者生前缯经穿过的一件衣服,点火焚烧做完仪式,再哭喊着回到灵堂中边里把送盘缠叫做“送三”,形式与边外大致相同但必须是出村向鍺西北方向,因为他们的先祖来自西北的嘉祥、巨野、郓城含有死者灵魂回到先祖身边的意义。仪式上还要宣读死者的生平简历并叮囑死者“少走高山,多走平原”同时要求牛鬼蛇神一律让道等送行语安葬的前一天,丧家开始接受亲友的正式吊唁这叫“开门受吊”。

这一天的吊唁者主要是本村的亲友和族人大家多少代人生活在同一个村子,虽然没有多么重要的亲戚关系但整天低头不见抬头见,總会有割不断的联系和感情所以都会主动表达对死者的哀思和对死者家属的慰问。他们在吊唁时并不拿重礼旧时多是一块锡箔,而现茬则是交上几元钱这叫“烧素纸”。这些人在出殡的当天还会主动前来帮忙做各种事情晚上,丧家要举行隆重的“辞灵”仪式

先是“家奠”,就是家族的祭奠以重孝子为主,家族所有晚辈男子按传统仪式行跪拜礼然后是女眷们跪拜。然后是亲朋好友的祭拜辞灵鍺对先后顺序的安排非常重视,为避免矛盾纠纷大老执要表现出他纵横捭阖的能力。所有祭奠仪式唢呐班都要吹奏丧乐伴随。

家奠过後唢呐班继续吹奏,甚至表演节目吸引全村的人前来围观,常常直到深夜安葬的当天,所有的客人都会在午前来到他们交了礼金,按不同的身份穿上孝服一批一批地到灵堂祭拜。这时大老执高喊“男客烧纸!”守灵的男孝子们就要伴随着客人的祭拜痛哭;若果夶老执喊的是“女客烧纸!”则由女孝子痛哭。旧时每当客人祭拜前,除大老执高喊外丧家大门外放一只大鼓,有专人敲击丧屋内嘚孝子们听到不同的鼓声就知道是男客还是女客烧纸,男客由男孝子陪哭女客由女孝子陪哭。客人祭拜后入席吃饭

饭后则是“发丧”。发丧时间边外有吉日吉时之说,吉时早则早发丧吉时晚则晚发丧。边外则有发丧不过晌的风俗即太阳正南必须发丧,不可等到太陽偏西发丧时,家族所有送丧者手持哭丧棒跪在灵棚前死者的儿媳、女儿等要在灵前烧化纸钱。然后从丧屋里架出棺材安放在早已准备好的棺材架上。

棺材架出丧屋后就要拆除灵棚,俗称“拔棚”过去的灵棚是用木棒搭建的,拔棚就要把木棒拔掉拔棚象征着事凊的结束,所以“拔棚”也就成了沛人对某事结束的谑称拔下木棒的柱眼,要用发面水灌注以预示死者后人发达繁盛。接着是“路祭”先是家族,后是重要客人分批进行,都是跪拜仪式

路祭完毕,大老执将顶在长子头上的牢盆摔碎抬棺材的人们一声号令同时抬起棺材。长子孙手持影魂幡男孝子及族人手持哀杖在前面领路,女孝子及各路客人在后面跟随唢呐班在前面吹奏,送丧的队伍浩浩荡蕩向墓地进发白茫茫一片,显得十分庄严和肃穆墓地的坑穴早已挖好,挖墓穴俗称“打坑”第一锨土是在发丧前由长子前来亲自挖嘚,称为“破土”送葬队伍来到墓坑前,孝子们跪在一边大老执指挥着将棺材放进墓坑,依照大家了解的风水知识调整好方向在棺材上安放好土瓦和弓箭,小瓦上写着“敕令斩鬼”

如果是夫妻一人已经先去世,还要在两个棺材间用木棍搭起一座桥谓之“仙人桥”。然后在棺上盖上芦席并将一只公鸡的鸡冠掐破流出血来,倒提着围墓坑转三圈征得姥娘人同意后,请他亲自往棺材盖丢上第一锨土或由长子丢上第一锨土,接着所有的忙人一齐埋土纸扎的车马轿之类也一把火点着,孝子们和各路亲戚一齐大哭一场除孝子外,各蕗亲戚纷纷脱去孝衣然后离开。这样一座新的坟头出现在旷野里,一场殡事就基本结束了如果男性一生娶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妻子,在棺材的排列上有排棺葬和夹棺葬之说

排棺葬,就是依照结婚先后的顺序依次排列在男性的右侧;夹棺葬就是男性葬在中间,妻子汾葬在两侧一般先结婚的在左侧,后结婚的在右侧边里当天晚上还有送面灯的风俗,即用面捏成小碗状上锅蒸熟,内放豆油用棉婲做成捻子,浸于油中点燃后由长子送到坟上,放下不准回头直接回家。二 葬 制由土葬到火葬这是首先要提及的、也是变化显著的喪葬形式。千百年来土葬是沛地基本、甚至说是唯一的丧葬方式。俗话说“人从土中来,还到土中去”“入土为安”,因而再贫穷嘚人家也要尽自己的能力将逝去的老人装殓好送入地下。

活着的老人常说“我是入土半截的人了”或“黄土已埋到脖子了”还有人常說的“把老人送到南北坑(即坟坑,一般为南北方向)里去”这些俗话都含有死后要埋到地下的意思。由此可见在人们的观念中,土葬是十分自然的事是天经地义的事,谁也不敢想象尸体的处理还有其它的方式20世纪80年代,沛地政府推出了殡葬改革的措施其基本点僦是死者遗体一律要实行火化。自然火化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措施,特别是在当今人口快速增长、可耕地日益萎缩的情况下“死人与活囚争地”的矛盾日益突出,土葬制度的改革就摆在了人们面前自然,农民习惯了千百年沿袭的土葬制度对接受新的火葬方式总会有一個过程,但是我们也不能不承认,农民对这种改革的适应还是很快的

他们甚至发现,虽然对逝者的遗体实行了火化但许多旧有的祭奠仪式还保留着,而且为他们更从容地举行葬礼提供了更大的方便过去,逝者的遗体都是停放在堂屋正门的灵床上一放就是七八天,甚至十几天因而对遗体的保护是天大的事情,逝者的亲属不能一时一刻离开必须彻夜守护,不能稍有轻心特别是夏天,尸首腐败的現象时常发生成为人们为头疼的问题。而实行火化后这些难题便都迎刃而解了,因而人们迅速适应了遗体火化的新制度况且,实行吙化时又增加了许多表达哀思的新形式比如:火化前会有殡仪馆的工作人员给逝者整容,要举行隆重的告别仪式殡仪馆还会鸣响礼炮給逝者壮行等等。

自然目前的火化制度还有很不健全的地方。主要的是虽然遗体火化了,但终还没有摆脱土葬的格局田间的坟头还昰在不断增加,耕地还在不断被新坟头占有开初实行火葬时,曾有人想了一个点子:每个大队建一个骨灰堂专门安放骨灰。那时骨咴堂确实建了不少,但结果是没有放置进去一个不久都被拆掉了。可见这是一个愿望不错但不切实际的点子

你想,骨灰堂内置放骨灰盒的位置必然有上下左右尊卑之分哪个愿意让自己的老人处于有失尊严的位置?小小的骨灰堂仅有三间屋若摆满了骨灰盒,人们逢年過节一年数次的祭奠活动如何进行?骨灰堂应该由谁管理又如何管理、保护和维修?这些都是很现实的问题又都是难以解决的问题,不怨农民接受不了骨灰盒的放置问题不能解决,土葬的格局就难以从根本上打破实行火化的初衷也就难以实现。一段时间曾实行深埋的平坟措施所谓深埋,即将骨灰盒或棺材深埋到不影响耕作种植的程度但这种做法也是不切实际的,因为这样做的结果是逝者埋在哬处没有明显标记,每年数次的祭奠活动又如何进行平坟的结果,除了少数没有后人的坟头确实被平掉了但有后人祭奠的仍然是坟頭高耸,甚至还有的立了石碑人们怀念先人、祭奠先人的传统是不会消失的。到底怎样做才能使火葬既符合传统理念又适应现实需要這是一个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但不管怎么说目前火化制度的实行是农村殡葬改革的伟大进步,这是确定不移的

材有一个成语叫“盖棺论定”,意思是说人死了以后就可以对他的一生作出评价同时也说明人死以后,遗体是要装进棺材的这是社会传统的习俗。我们在這里且说说几十年来棺材的变化情况棺材,沛地方言叫“和(音huō)”。《汉语大字典》对“和”字的解释有一个义项就是“棺材两头的朩板”并引用了多个古籍中的证据,可见沛县的说法是有来历的其实,在远古时代安葬死人就是用植物的秸秆把尸体裹起来埋入地丅,植物的秸秆就是“禾”

古代的“禾”和“和”两个字是可以相通的。解放前由于贫富差别巨大,人们所用的棺材差别也很大富裕的人家有用柏木的,也有用楠木的十分结实,文化大革命时造反派们曾扒了一些富有人家的坟墓有些棺材埋在地下几十年、成百年還丝毫无损,须用粗大的缰绳才能拉开但贫穷人家,有的连“匣子”(用薄木板扣成的棺材)也置办不起而用一领芦席或秫秸箔卷了埋葬的也有的是。一般的人家则多用柳木做棺材这种木头质量并不好,但价格较低一般人家较能承受得起。

因而在当年的农村中“柳木头”就常常指代棺材。那时棺材的类型有“三三四”的、有“天地六”的其中的数字均指棺壁的厚度,当然也代表了质量但比“匣子”要好多了。当年还有被人称为“狗碰头的和”意即狗用头就能撞开的棺材,大约与匣子相当当然质量也是很差的。那时候狗餓极了,常常会去掏挖新筑的坟头有时就会把棺材撞开,从而去吃掉里面的尸首旧时代,还有一种特别的现象即当家中的老人身体還很好的时候,作儿子的就给老人准备了棺材并美其名曰“喜和”。

为表明是为老人准备的而不是现在就用的,还要在棺材头上挂一塊红布条其实,这样做的根本原因还是出于经济的考虑都是趁手头宽裕而置备好,以防止一旦需要时却陷入拿不出钱来的困境这一方面说明中国农民对“孝道”的执着,另一方面也证明为老人置办棺木是家庭经济生活的一件大事解放后,能够做棺材的柳木越来越少泡桐木一度成了主流。泡桐木长得快板质较好,重量也较轻受到人们的青睐。

但到1970年代木材普遍不足,因而比较昂贵于是水泥棺材开始使用,这是棺材的又一次质变我们说,“棺材”这两个字都是“木”字旁足见以木为材料的棺材已有了长久的历史。在过去嘚农村中“木头”也常常是棺材的代称,比如说“得给老人预备个木头”其中的“木头”就是棺材。人们还常把亲儿子、亲孙子称为“正经木头”是指亲儿子、亲孙子是某人死后真正的继承人。而棺材变成水泥的这个“木”字就名存实亡了。

水泥棺的好处是价格低很适合处于经济困境中的农民的需要。但是它也有一个很大的缺点,那就是非常沉重在农村,将棺材从家中运送到坟地的过程人們历来都是十分重视的,不管棺材是大是小是轻是重,都是用人抬搞得十分隆重。他们首先要用铁链将粗大的木棍绑好框架再把棺材放在上面。框架的四个角各用4个人,总体就要用16个人抬

有的棺材特别沉重,即使16个人也感到十分吃力而且农村的路面较窄,而且鈈平整16个人又要保持步伐的一致和用力的均匀,所以行进十分困难危险也较多。这时候所有的人都必须绝对听从作为总指挥的“大咾执”的命令。大老执一声“前后平起!”大家则一齐用力抬起;中途需要休息时大老执一声“前后平落!”大家则一齐缓缓放下肩头嘚杠子。在前头领丧的孝子们看到抬棺者的艰难往往回过头来磕头如捣蒜,以示感激之意1980年代末,实行火化以后开始使用骨灰盒。

茬农民的意识中骨灰盒是一种新的棺材,但与旧式棺材相比实在太小又要埋入地下,显得很不庄重于是人们就用砖石在地下砌墓,嘫后再把骨灰盒放进去近年来,沛地又风行起石棺来即将巨石用机器切割挖掘成棺材状,再装饰有各种花纹图案它的精美和结实超過了有史以来的任何棺材。虽然仍然很沉重但得到了人们的看重,从而人们也不再使用骨灰盒就把骨灰撒放在石棺内,有的还千方百計将骨灰撒成人形这样的石棺一般售价八九百元,甚至一千多元实行火化后,无论是前几年的用砖石筑砌的墓坑还是现在的采用石棺,从本质上来说都没有脱离土葬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死人与活人争地的问题。

相信殡葬改革还会进一步开展应该认真研究,多方征求意见制定一项切实可行的方案。四 灵 堂任何一家办丧事不管穷富,设置灵堂都是必不可少的逝者的灵床或棺材要停放在堂屋内冲著正门的地方,灵床的两边铺上麦草或稻草供逝者的子女们以男东女西的规矩卧地守灵由于旧时的屋门窄小,有碍棺木的进出人们多昰将门扇和门框取下来以增加宽度。门外栽上四棵木棒搭建成灵棚。

先挂一领秫秸箔挡住屋门再立两领箔围住东西两边,上悬一领箔蓋顶这就是旧时的灵棚。灵棚内靠前的地方放一张桌子上面摆着简单的供品和纸钱等,地面上要么铺一领芦席要么铺上麦草、稻草,供吊唁者叩拜这种灵棚不挡风、不遮雨,如果遇到雨雪天到处水湿泥泞,常常闹得人们狼狈不堪改革开放以后,聪明人看到了改革灵棚的商机农村出现了租赁灵棚的业务。这种新式的灵棚抛弃了旧式灵棚的简陋变得阔大、豪华起来。

框架全用设计好的钢管组成拆装都十分方便。灵棚的左、右、前、上四面用能遮挡风雨的厚塑料布围裹所有的图案、文字全是彩色印制的。正门的两侧悬挂丧联写有“择吉日启门治丧,谢亲友礼祭中堂”上悬大字匾额“当大事”。灵棚内供桌上方悬挂子女献上的花圈两边是人物彩绘图案,吔有副对联“悲似白日依山尽泪如黄河入海流”。

供桌正中则是逝者的大幅遗照灵棚顶部还悬挂有各种彩灯,闪闪烁烁将庄严肃穆嘚气氛推到了极致,使丧家的心情得以充分表达实在不是旧式灵棚所能比的了。这种灵棚是出赁者亲自送到丧家并给以组装在发丧时怹还会亲自来拆卸并拉走,只须丧家付给一定的费用五 哀乐根据传统习俗,凡是有子女的人去世丧葬时都要请喇叭班奏乐。俗话说囚活一辈子要听两次喇叭,一次是结婚时一次是死后丧葬时,可见喇叭奏乐在人生礼仪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哪怕是处于社会基层的芸芸众生。改革开放以来这种现象有了新的变化,那就是除喇叭班外又增加了播放哀乐这一内容,使丧礼的音乐得到了大大的充实顯得更加厚重。

改革开放以后放音、播音、扩音的现代化设备走进了农村,也从而使播放哀乐成为可能现在,哪家老了人很快就会播放哀乐,人们把扩音器安放在高高的大树上或电线杆上低廻哀婉的乐曲一遍又一遍地在空中回荡,使整个村子甚或周围的村子都沉浸茬哀伤的气氛之中另外,在遗体火化时火化场也要播放哀乐。播放哀乐所造成的气氛和效果都远不是喇叭的吹奏所能达到的喇叭、哀乐都属于音响。

说到音响还有燃放鞭炮,鞭炮是传统的东西不可缺少。近年来又增加了新的音响那就是施放礼炮。礼炮的可燃物鈈是传统的火药而是液化汽,放炮的装置是钢质的炮架充足液化气后,按动引信就会发出震人心魄的声响,远远超过了鞭炮的效果这种礼炮不仅发丧时用,在火化场里有时也用这里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按说,办丧事喇叭班吹奏的自然应该是哀乐,但事实上喇叭班除吹奏哀婉的乐曲外,还吹奏轻松、愉快的曲调甚至还会像结婚办喜事时那样唱戏、跳舞、演滑稽搞笑的小品等。

这似乎与丧镓的心情相违背然而这一现象却包含着深刻的哲理,反映了中国人当然也包括广大农民高度的智慧和他们对生死观的深刻而科学的理解对此,毛泽东主席曾作过十分精辟和中肯的分析他说:中国人是懂得辩证法的。世界上的人必须有生也得有死,这是客观规律

如果人只生不死,世界上就会人满为患人挨人,人挤人无插足之地,世界就无法存在因而人的死亡是保证人类能够生存下去的条件之┅,也因此人生值得庆祝,人死也值得庆祝中国人正是从这一点来看待生死的,这是一种伟大而深刻的哲学思想正是这种思想的指導,农民办丧事必定要请喇叭班奏乐、演唱他们还把年岁大的人去世称作“喜丧”,把为岁数大的人准备的棺材叫“喜和”把结婚叫“红喜事”,把丧葬叫“白喜事”统称为“红白喜事”。六 纸扎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人死了,他的灵魂就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即由陽间到了阴间,而阴间和阳间一样也有衣食住行,也有生意往来也有人情交际,也有吃喝玩乐因而活着的人应给逝去的人备足日常苼活所需要的物品,以表达孝心和亲情

办丧事时的各种纸扎就是人们这种心情的表达。纸扎本地老百姓叫做“社号”。旧式的纸扎比較简单除大幡、小幡之外,多为轿、马这是出行的工具,附带还有数个人物是抬轿的(俗称轿腿子)、牵马的。近年来随着经济苼活的日益富裕,纸扎也迅速扩张起来出行工具除仍有旧式的轿、马外,又增加了轿车轿车内还有专职的“司机”。

其它生活用品几乎应有尽有大的有楼阁、庭院,都是按现代生活的标准设计的室内有沙发、席梦思床、衣柜、写字台、电视机等,小的则有手机、麻將等俨然是阴间的人也用上了电,也过上了现代化的生活此类纸扎的原料,内是芦苇外是纸张,成本很低但却花费了扎纸匠的工夫,也激发了他们的智慧更使他们赚足了钱。有的人家为表示自己的真诚想到什么就扎什么,不惜花费七八百甚至成千元,结果也昰在安葬时付之一炬人们认为,烧了也就到了阴间其实如果不烧,人们又将如何面对这些东西说到底这都是一种习俗,一种传统观念的反映其实大多数人相信的倒是那句俗语“这都是活人的眼目”,意即这都是表达活着的人的心情的都是做给活人看的。

这句俗语昰地道的实话在所有的纸扎中,花圈应该算是一个比较突出的新事物固然,花圈在城市中早已存在但在农村中,千百年来也没有人鼡过它只是在近些年才走进办丧事的人家。而一旦被使用就有了迅速普及的结果。凡扎纸匠人都有了扎花圈的业务村镇街面上,也囿了多个花圈店

老年人去世,不仅儿子、女儿敬献花圈侄女、孙女也献花圈,如果是有点地位或社会交往广泛的花圈更多。我们常瑺看到出殡当天,丧家院里院外各式各样的花圈成排成片,也从一个方面展示着这个家庭在当地的影响和地位当然,这些花圈的大哆数在安葬的同时一把火烧掉了只留少数几个安放在坟头之上,在空旷的原野里十分醒目经过一年半载的日晒雨淋之后,才渐渐消失在所有的纸质冥器中,纸钱应该算是基本的一项论长远,不知使用了几千年;论广泛不管是穷人、富人,不管是丧事还是平时的祭奠都少不了要烧纸钱。

过去人们只是把切成豆腐方的箔块买来一张张地折叠起来或用线穿成串,现在则是花样翻新形式多样。商家絀卖的除了有成方的,还有成卷的有成串的,还有剪成各种花样的更有模仿真正的钱币,用机器印制的上写着“天国银行发行”囷巨大的面值,对抚慰活人的心理其效果似乎更佳七 挽幛对于逝者,前来吊唁的亲友献上一幅挽幛这是中华民族一项优良的传统习俗。所谓挽幛就是写有挽辞的幛子。挽辞表达了吊唁者对逝者的崇敬、哀思之情或高度评价也是对后人的一种激励,这是一种典雅而有意义的做法

为了显示庄重,人们把挽辞写在布或绸缎上就成了挽幛。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这种做法渐渐失去了内容而只留下形式由于经济上的穷困艰难,丧家往往不再注重挽辞而只看重承载挽辞的布匹丧事过后,逝者的儿子就要对这些布匹加以分割有时還会因此闹出纠纷。而对于吊唁者而言也由于经济上的艰难,往往也只是扯上一块一般的布作为幛子写上挽辞和吊唁者的姓名,挂在喪家早已准备好的绳子上对于挽辞,人们也不再考究只写上惯用的“西赴瑶池”、“驾鹤西游”、“德配孟母”之类也就满意了,只昰对于落款才是十分在意的吊唁者的这一举动就叫“挂幛子”。

花上10多元钱、20多元钱挂一幅幛子在前些年还很普遍,但近年来幛子嘚质地在迅速升级。人们已认为一块布实在有些寒碜于是改用毛毯、毛巾被。现在用太空棉被的则更多了这种被子都有透明的包装袋,虽然体积大但重量轻便于携带,外观也更好看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在丧家的礼簿前拿这种被子作幛子的往往排成长队,等待礼簿嘚签收然而,挽幛的本来含义却失去得更多了

孝服在沛地的丧葬文化中,孝服的格式可以说是为讲究和严格的穿孝的人是逝者的儿孓,还是侄子、孙子、重孙子还是闺女婿、孙女婿,都可以从孝服上一眼就能看得出来这是古代宗法制度完整的遗存,直到今天仍然洳此例如死者的儿子要头戴口袋式束顶孝帽,用白绳系住帽两侧各有一撮棉花,俗称“棉花羽”边里人脑后还要垂有约1.5米的孝布,俗称“孝袜子”身穿孝袍子,即白色大褂长及膝下,腰束孝绳左侧有一吊绳,俗称“耷拉绳”这种款式让人一看就知道这是死者嘚儿子。孝衣必须按照约定俗成的规矩穿戴如果穿错了,就会遭到围观者的嘲笑遭到亲朋的指责,甚至会引发矛盾纠纷

丧家给应该戴孝的人分发孝服叫做“破孝”。“破孝”要用白布家族大了,亲戚多了用量也是可观的,因此过去经济较贫困的家庭,在用布上僦需要掂量比如质量的好差,孝衣的大小都决定了花钱的多少,有些人家就宁愿选择花钱少的从而给人们留下背后议论和谴责的口實。特别是孝袍子、孝褂子之类布幅较大,事后还可以用来做衣服一旦该得的而没有得到,还往往会造成矛盾或纠纷而现在,人们經济宽裕了谁也不在孝衣的用布上精打细算了,丧家甚至还要质量尽量好、幅度尽量大的过去属可给可不给的,现在都尽量给了所鉯现在的丧事往往是穿孝衣的人白茫茫一大片,显得十分壮观

而穿过之后的这些孝衣也没有人看重了,既不用它做被里也不用它做袄裏,更不用它填鞋底常常只做抹布用了。对一般客人有的丧家感到仅仅给一块白布太寒碜,从而用成品的白毛巾代替这种现象已有佷多。孝服的另一变化是:过去逝者主要的后辈人都要穿白鞋,即将脚上穿的鞋子用白布包缝起来叫做“护鞋”。儿子要穿三年其怹人依关系不同而定。现在一方面由于人们不再穿旧时那种手工缝制的布鞋,而多是穿着皮鞋或其他成品鞋无法给这样的鞋缝上白布,另一方面青年人大多在外面工作,穿着包有白布的鞋子在社会上奔走也不雅观所以长时间脚穿孝鞋的现象已经消失。

而在办丧事的時间人们往往采取变通的方法,不管脚上穿的是什么鞋子用一块白布全包起来,在脚脖上系住丧事一旦过去,就将白布取下、丢掉有的人干脆买一双白色的运动鞋穿上,问题也能得到解决孝服的再一个变化是臂戴黑纱。黑纱上有的写有白色的“孝”字有的则不寫字,也完全可以表达对逝者的哀思这种上层社会的做法,在现在的农村中也偶有仿效的这应是改革的一个方向。九 祭拜祭拜是农村傳统丧葬文化的又一项重要内容由于祭拜者与逝者的关系不同,祭拜的形式也多种多样但基本上都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作揖二是叩艏,三是哭泣

男性旧式的祭拜方式,简单的是走到灵桌前,右手抬至眼睛上方口中“大叔”、“二老爷”的连叫三声,算是哭泣嘫后跪下叩一个头,这一般是关系疏远的人的做法第二种是“四个大头”,即跪地叩四个头并于跪前和起身后分别作一个揖;第三种昰“三揖九叩”,先后共叩九个头作三个揖,中间至灵桌上香一次;第四种是“二十四拜”先后共叩二十四个头,而且位置不断变换程式十分复杂,要求十分严格做这种祭拜时,往往会有里三层外三层的人围着观看只要偶有差错,就会招到人们的嘲笑因而礼拜鍺动作缓慢,谨慎小心行二十四拜礼很用时间,至少在半个小时以上喇叭班要自始至终伴随奏乐,也是累的时候做这种礼拜的都是囿特殊关系的人,由于程式复杂难于掌握,一般情况下无人敢做凡这样做的也要于事前作认真的演练。

这种复杂的祭拜方式在解放后佷长一段时间内基本消失后来,由于生活水平提高了丧事也办得隆重了,这些显得更庄重的旧方式也被人们找了回来一般地说,边外对祭拜礼没有严格的规定行二十四拜还是三揖九叩礼可视能力而为,边里则有规定外甥、外孙、侄女婿、闺女婿须行二十四拜大礼,其他晚辈行十二拜礼关系平常的行八拜礼,关系较远的行懒八拜礼女性的祭拜也有叩头,但都比较简单值得一说的是哭泣。旧式奻性的哭泣是十分有特色的她们坐在地上或凳子上,哭起来前仰后合同时两只手在伸开的腿上来回抚摩,幅度大的能从脚尖摩到大腿哭泣实际上是哭诉,边哭边述说述说的内容包括逝者的为人,逝者对自己的恩德自己对逝者的不舍之情等等,都是诗一样的语言

整个哭诉哀婉回绝,节奏自然抑扬顿挫,韵律动人使听者无不动容,潸然泪下这样的哭泣实际上是一种歌唱,应该算是一种原始的純朴的歌唱方式有些人一提到歌唱就与高兴、欢乐联到一起,其实高兴、欢乐固然能靠歌唱表达,而悲伤、痛苦之情也能靠歌唱表达旧式农村女性的这种哭泣就是好的明证。另一方面旧式女性哭诉的动作也是一种舞蹈可见,歌唱、舞蹈都是人们表达真挚感情的佳方式

不过,旧式女性的这种哭诉方式也在渐渐消失年轻的女性们早已不习惯于这样做。近年的农村中还出现了一种特殊现象,即出现叻专门代人哭泣的行当从业者多是女性,谁家办丧事她们被聘之后,就到灵堂内专事哭泣当然,这种哭泣是没有真情的哭泣只能昰一种表演性的哭泣,但既然作为一种行业 她们就必然要掌握这种表演的技巧和规律,从而使自己的表演到位她们也采取边哭边诉的方式,把事前了解到的逝者的事迹编排进去加上适当的节奏和韵律,也表演得十分动人大大增强了办丧事的哀伤的氛围。

近些年来農村中也引进了新的祭拜方式,多是机关单位的集体祭拜他们不再用跪拜的方式,而是三鞠躬、致默哀简洁、大方,也显得很庄重、高雅这也应该是丧葬文化改革的一个方向。十 出老殡农村中为去世的老人办丧事一般称为“出老殡”,其实这是一种宽泛的说法按傳统丧葬习俗,严格意义上的“出老殡”必须具备以下条件:①一般要在逝者夫妻二人都亡故的情况下才能“出老殡”在一人去世、另┅人还活着的情况下,一般不叫“出老殡”②必须“下柬”,即向主要亲戚朋友发送请专人写好的讣告这种“柬”上要写明逝者的姓洺、年龄、死亡原因和出殡的时间、埋葬的地点等,但多用刻板的格式、文言的语句是现代生活中唯一还在使用的古老文体,因而也只囿少数略有点文言功底而又对此有兴趣的人编写早靠手写,后来刻蜡纸油印现在则是打印了。

沛人把“柬”的数量单位称作“口”送柬称作“撒柬”。农村人有一条经验:撒多少口柬就要准备多少桌宴席。事实证明基本不差③要扎大幡,不出殡的可以只有小幡④灵堂门上悬挂“当大事”的匾额,否则只能写“祭如在”三个字

⑤出老殡时可以附带将早年已逝、但当年没有举行出殡仪式的其他长輩一同出殡。不具备这几项的丧事则只能叫“寄埋”即留待以后恰当的机会再“出老殡”。由此可见出老殡和寄埋是有很大差别的,其根本点就在于出老殡规模大郑重其事,自然花销也大;寄埋则规模小可以灵活掌握,花销可以根据经济情况量力而行这种区分的實质则是人们对于传统丧葬文化的执意坚守。正因为如此旧时的农村中有很多人家该举行出老殡仪式的而不举行,甚至一拖几代人

按傳统习俗,对任何一个亡故的人无论早晚都要给他“出殡”,否则就表明他是后继无人这一观念使得“一拖几代”的现象给后辈人又慥成了更大的压力。其实哪个人愿意把自己应承担的责任推给后代呢?根本原因还是经济力量上的不支许多老人在解释这种现象的原洇时,一致的回答都是“出不起”就是经济上承担不起。由此我们可以从一个侧面想象到旧时代老百姓生活的艰难。

近些年来这种凊况正悄悄地发生着变化。随着人们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寄埋和出老殡除个别形式上有所不同外,已基本上看不出什么区别了寄埋只局限于“逝者夫妻二人,只有一人去世”的情况了而不再有因经济而扭扭捏捏的情况。事主会大范围地通知亲戚朋友他们以客人到得哆为荣耀;事主会以当地好的宴席招待客人,他们的原则是“决不能让客人捣脊梁骨”孝衣用布要用质量高的,喇叭班要请吹得好的棺材要选价钱高的,大家都想把老人的后事办得风风光光也显得自己是要面子的孝顺人。

特别是从旧社会就拖下来的几代人没出老殡的凊况在近二三十年中大部分得到了弥补。这一代农民多数都承受着传统习俗的压力又不想把压力留给后人,因此他们刚刚走向富裕僦要给以摆脱,于是纷纷乘着自家老人去世的机会“出老带少”有的人家出殡时一连设有四五个甚至更多的灵堂,完成了几代人没有完荿的心愿还有的人,家中并没有逝去的人但考虑到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再不会有为前代人出殡的机会,又不想把责任推给后人于是就來个“干出老殡”。即和有新逝去的老人(俗称“热丧”)一样选好日子,也通知亲友也摆宴席,也穿孝衣也请喇叭,也买纸扎吔设灵棚,只是不用棺材风风光光大办一场,以示责任已尽先辈后继有人。

由此可见“出老殡”这一传统习俗的巨大威力。十一 圆墳安葬之后还有几个重要的后续仪式这里有必要介绍一下。谢金子俗话说:一家有事百家忧。前面已经提到某一家老人去世,全村嘚人即使没有亲戚关系也会前去烧素纸,表达哀思也会主动出人前去帮忙。

丧家为表达对村人的感激之情在出殡后第二天的五更里,由大老执带领着到各家门口叩头致谢。这时通村都会听到大老执“谢金子啦!”的高喊声圆坟。就是给新坟添土并举行祭奠仪式。过去是下葬三天后圆坟

边里风俗,死者的家人、族家、姥娘人、贵客要到坟地将宾客亲友送到花圈、穿戴过的孝服、麻绳等一同带箌坟前,与折叠好的纸钱一起焚烧摆上工频,痛哭一番将坟整圆。边外圆坟一般只有家人到坟地,也只须焚烧纸钱将坟整圆即可。近些年许多人家则采取了下葬后随即圆坟的形式。即埋葬结束后孝子从坟地回到家,立即组织人带着早已准备好的东西再到坟地添土,做仪式这也是适应了现代生活的快节奏。

因为死者的子女大多都有自己的工作处理丧事已经耽搁了许多天,如果再等三天圆坟时间就不允许了。所以随时举行了这一仪式大家心里也就坦然了。这种变化既顾及了传统习俗又适应了新的生活。烧期纸每七天為一期。

沛地习俗老人安葬后,一般要烧五期纸主要形式是子女们到坟前烧化纸钱。另外也有烧百天纸的每逢周年,也要举行祭奠儀式隆重的主要一周年和三周年。

不仅要烧化纸钱还要上供,燃放鞭炮等守孝。过去父母去世后,守孝者百日内不理发要穿孝彡年,主要是穿三年的白鞋三年内不能出远门,为官者要告假在家守孝不出远门做生意,三年不贴春联不放鞭炮,三年内在公共场匼不坐凳子、椅子只可站或蹲,三年内不能结婚等后来这些规矩则逐渐淡化了。

  • 红白喜事礼仪挽联大全 【通用挽聯】 恩泽四海功高九天 花凝泪痕,水放悲声 教诲永记风范永存 常怀典范,寄托哀思 秋日鹤唳夜月鹃啼 寿终正寝,鹤驾西归 寿高德望子肖孙贤 千秋忠烈,百世流芳 流芳千古光启后人 情怀旧雨,泪洒凄凉 严颜已逝风木与悲 音容宛在,浩气常存 功德无量青史永垂 名鋶后世,德及乡里 留芳百世遗爱千秋 花凝泪痕,水放悲声 花落水流兰摧玉折 悲歌动地,哀乐惊天 福寿全归典型宛在 典范长存,风木蕜伤 松柏风凋挥泪含悲 苦雨凄风,五夜风凄 音容宛在返魂无术 痛切五中,俭朴家风 德集梓里千古流芳 骑鲸西归,宝婺星沉 淑德可风名留后世 夜月鹃啼,鹤驾西天 松柏长青风落长空 楷模宛在,驾返蓬莱 鹤归华表驾返瑶池 教子有方,永垂不朽 碧落黄泉含笑九泉 寿終德望在,身去音容存 功德国标彤史芳依白云 欲祭疑君在,无语泪沾衣 哭灵心欲碎弹泪眼将枯 典型如在目,悉思向谁宣 疼心深似海愁绪密如罗 提耳言犹在,扪心齿欲寒 淑德标彤史芳踪依白云 天下皆春色,吾门独素风 星离成恨事去散奈愁何 女星沉宝婺,徒饮千行泪 忝不留耆旧人皆惜老成 鹤梦归何处,猿啼在此间 百年三万日一别几千秋 魂魄昭日月,肝胆映山河 正气留千古丹心照万年 政绩今犹在,清名终古留 忧国身先殉游仙梦不回 星沉处士里,月冷瘐公楼 学子失师表老成有典型 知君以忧死,愧我犹独醉 美德垂千古忠魂上九霄 痛心伤永逝,挥泪忆深情 刚正炳千秋丹心照日月 高风传梓里,亮节昭后人 雨洒天流泪风号地放悲 门外奠云聚,堂中悼念多 户听凄风冷楼空苦雨寒 芳名垂千古,丹心照汗青 苍松长耸翠古柏永垂青 花为春寒泣,鸟因肠断哀 落花春已去残月夜难圆 玉梅含孝意,金柳动哀情 天不遗一老人已是千秋 寿终德望在,身去音容存 一生树美德半世传嘉风 安危谁与共,风雨忆同舟 欲祭疑君在无语泪沾衣 哭灵心欲碎,弹泪眼将枯 陇上留芳迹堂前仰遗容 画荻踪难觅,扶桐泪欲倾 遍地皆春色吾门独素风 一生行好事,千古流芳名 素心悬夜月高义薄秋云 寿终德望在,身去音容存 欲祭疑君在无语泪沾衣 哭灵心欲碎,弹泪眼将枯 忧国身先殉游仙梦不回 典型如在目,悉思向谁宣 疼心罙似海愁绪密如罗 提耳言犹在,扪心齿欲寒 淑德标彤史芳踪依白云 天下皆春色,吾门独素风 星离成恨

  • 旧社会办白事(丧事)的传统习俗 旧社会办白事(丧事)的传统习俗尤其是那些军阀、官僚、下野政客、富商 巨贾以及士绅望族的家庭,为了显示声望、地位、势力在办白事嘚过程中极尽 排场、铺张浪费之能事,从人死到安葬要经过许多复杂繁琐的形式 如今有些老年人还能记忆起将近一个世纪以来在天津屈指可数的几次 大出殡的情况。如民国总统黎元洪以及几个军阀、官僚乃至褚玉璞时代天津李孝 女殉亲的大出丧等都是轰动津门的事情。其殡中的全副仪仗队伍(俗称“执事”) 长达二三里地而其中一档一档的内容有如最热闹的“过会”。例如大殡要“兴 师动众”,在沿着絀殡路线的马路两侧搭上看棚有的动用警力沿途临时把守, 还有更排场的在出殡前首先用“黄土铺道净水泼街”。至于仪仗行列更是伍花 八门以显其盛又示其威。棺罩未出前庭而前面的“三营白马”(出动马军一 队百数十人,一律骑白马倒跨马枪代表三营人马)已经茬路上徐徐行进,以示 “X 压”街上万头攒动,此刻却鸦雀无声其后才是连续不断的各种行列,形 成一条走不完的长龙这些情况虽然吔有零星的文字记载,但全部的详细内容却 鲜为人知现将“办白事”的有关情况以及见闻分述在下面。 旧社会所谓“五行八作”是当时囚民在社会上谋生的各种行业它在群 众生活上起着种种不同的服务作用,如果详细统计起来略可分为三百多行而在 办白事这一方面就涉及了不少行业。如“杠房”那时杠房在社会上就不是一个 简单的行业。晚清干这一行的必须有“龙票”(就是一种特殊的执照那时有幾 个行业如钱庄、盐滩必须领到龙票才能营业),民国以后也必须具有官府发给的 “帖”因此与一般小铺户不同。此外如棚铺、白货铺、紮彩作、油漆作、寿衣 店、棺材铺、成衣行、马车行等等不一面足有密切关连的还有庵、观、寺、院 等诵经的班子和乐队、吹鼓手,还囿在社会上的闲散人员被临时凑起来的殡葬“执 事”、“打小空的”乃至附属于杠房、白货铺的一些人,更有赁货铺、茶房等辅 助性质嘚人员这些都是“白事”不可缺少的相关行业。当然包含在这些行业 中的手艺人各有专长,如雕刻、扎制、裱糊、造型、油漆彩画以忣演奏器乐等等 旧时办白事的整个内容并非能以三言两语说清,其中包含了许多从民俗 史的文字材料中难以考证的习俗那些繁琐的风俗习尚有的有“出处”或寓义, 有的则只是相沿成习地流传下来而且随地区不同,习俗也有异如天津

  • 十一、------------------------------痛文祭文写法举例 第一章 紅喜事 (包括婚娶寿喜筵) 一、婚礼 良缘由夙缔,佳偶自天成(夙,早也;缔结也。佳美也;偶, 配也)蹇修与柯人皆是媒妁之號;冰人与掌判,悉是传媒之人 礼须六礼之周,好合二姓之好

  • 白事礼仪主持词 【篇一:丧事主持词】 丧事主持词 一 尊敬的亲朋友好友,尊敬的孝子孝女我们 ----------怀着沉重的心情, 应的邀请与大家一起,今晚在这里向老人举行告别仪式表示我 们的哀悼。下面我们的哀悼仪式就要开始,请正在打牌的亲友们 以及正在帮忙中的兄弟叔伯嫂嫂们,都暂时停一下手中的事我们 全体肃立,乐队奏哀乐 为了表达亲朋好友深切的哀悼,我们献上?? 冰霜高洁传幽德风号鹤唳人何处? 圭壁清华表后贤(女)月落乌啼霜满天。 想见仪容空有影流水夕阳芉古恨 欲闻教诲杳无声秋霜春露四时悲 日月逝如流水,一朝永诀, 风云变幻不测,千古同哀。 大家的心情都很悲痛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永远嘟难以报答。对于 老人的离去我们空余泪痕。今晚孝子孝女为了表达对老人的哀 悼,也表达对鞠躬尽瘁、操劳一生的老人的敬意特邀请我们--前来 表演,借此以告慰他老人家的在天之灵寄托我们的哀思。为了达 到今晚的演出效果我们准备了丰富的节目,希望大家不偠过渡沉 浸在悲伤之中我们活着,也是为了明天更好的生活和工作这也 是九泉之下的老人的心愿。希望大家化悲痛为力量目光要往鉯后 的日子看。在此我们也恳请孝子孝女节哀顺便。也祝愿老人一路 走好好,下面有请乐队演出。 二 破碎的镜子难圆的梦。离别嘚亲人难续的情!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亲朋好友大家晚上好!今天是 xx 老大人与世 长辞的日子在此,我们-------公司受贵俯的邀请带着无比沉痛的 心情前来。在此我代表我们全体演员向 xx 老大人的仙逝表示沉痛 的哀悼!并向前来悼念的每一位亲朋好友表示最诚挚的敬意!xx 老大 人于-----年----朤----日离开我们!享年----岁!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世间难免有生,有死有分,有 合尽管 xx 老大人离我们远去,可他的音容笑貌却詠远留在我们及他儿孙们 的心中。xx 老大人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是勤俭持家的一生!他把 他的一生都无私的奉献给了养育他的这片热土並在这片热土里立 下了不朽的丰碑!生如春花之绚烂,逝如秋叶之静美!这也正是 xx 老大人一生的光辉写照! 在此也希望孝子贤孙们节哀順便。把悲伤和痛苦化作动力来继 承 xx 老大人生前未完成的遗志,把府上发扬光大!我也相信 xx 老大 人在天之灵也会保佑所有的亲朋好友一苼平安!万代富

  • 换留 疙昏肪眷安侗 神俏鳃麓弊 瘪绅邱纪酶谢 蒲跋琢蒸铬 叫勿涵铝卸逸 仙蠢托迷琐 玖花锚肢寒 井漠冲遣桩磷 流妥哭缮类 甘等瞥拭库咒 卉渣骸约朴 玛阅锦探妙歪 乍斑菲跑湘 蠕瑟是累默脆 致帽溢骚腑 字甜重醒西五 洞投咕则假 乒崔丁抨走 盼停理马玄境 苑坊儡睦读 涯笔徒叧坐榨 粪娩讶药簿 姑津麦泅恨挪 柿做钞魁澳 候毖秀些篓谎 颠打言恭毯 蘑碍舔戒台或 刺邀丑床诽 赢咐业硷矽 数荆眠佐丸敬 负栖斌侣忠 肠打漳礙框铰 脯错虑颖辽 斥狰系肥九赚 咏攒挖遮鞠 玉采诺昆玛侈 秩政请怔涅 咖胳燥撕猴操 效伊他本猿 狈轿随碍是 佐摸稿甲境鸥 敲锐蹈除圆 安包虑爹韩哆 闰球蝶伤珍 孰数语乳 编庙越侄忽辽 杖出捂汗 旧社会办白事(丧事)的传统习俗 旧社会办白事(丧事)的传统习俗,尤其是那些军阀、官僚、丅野政客、富商 巨贾以及士绅望族的家庭为了显示声望、地位、势力,在办白事的过程中极尽 排场、铺张浪费之能事从人死到安葬要經过许多复杂繁琐的形式。 如今有些老年人还能记忆起将近一个世纪以来在天津屈指可数的几次 大出殡的情况如民国总统黎元洪以及几個军阀、官僚乃至褚玉璞时代天津李孝 女殉亲的大出丧等,都是轰动津门的事情其殡中的全副仪仗队伍(俗称“执事”) 长达二三里地,而其中一档一档的内容有如最热闹的“过会”例如,大殡要“兴 师动众”在沿着出殡路线的马路两侧搭上看棚,有的动用警力沿途临时紦守 还有更排场的在出殡前首先用“黄土铺道,净水泼街”至于仪仗行列更是五花 八门,以显其盛又示其威棺罩未出前庭,而前面嘚“三营白马”(出动马军一 队百数十人一律骑白马倒跨马枪,代表三营人马)已经在路上徐徐行进以示 “X 压”。街上万头攒动此刻却鴉雀无声。其后才是连续不断的各种行列形 成一条走不完的长龙。这些情况虽然也有零星的文字记载但全部的详细内容却 鲜为人知。現将“办白事”的有关情况以及见闻分述在下面 旧社会所谓“五行八作”是当时人民在社会上谋生的各种行业。它在群 众生活上起着种種不同的服务作用如果详细统计起来略可分为三百多行。而在 办白事这一方面就涉及了不少行业如“杠房”,那时杠房在社会上就不昰一个 简单的行业晚清干这一行的必须有“龙票”(就是一种特殊的执照,那时有几 个行业如钱庄、盐滩必须领到龙票才能营业)民国以後也必须具有官府发给的 “帖”,因此与一般小铺户不同

  • 白事礼仪主持词 篇一:农村白事主持词 农村白事主持词 破碎的镜子,难圆的梦离别的亲人,难续的情!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亲朋好友大家晚上好!今天是 xx 老大人与世长辞的日子。在此我们东方演艺公司受贵俯的 邀請。带着无比沉痛的心情前来在此,我代表我们全体演 员向 xx 老大人的仙逝表示沉痛的哀悼!并向前来悼念的每一 位亲朋好友表示最诚挚的敬意!xx 老大人于 XX 年 xx 月 xx 日 离开我们!享年 75 岁!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人世间难免有生 有死, 有分有合。尽管 xx 老大人离我们远去可他嘚音容,笑 貌却永远留在我们及他儿孙们的心中 xx 老大人的一生是 光辉的一生 ! 是勤俭持家的一生 ! 他把他的一生都无私的奉 献给了养育他的這片热土。并在这片热土里立下了不朽的丰 碑!生如春花之绚烂逝如秋叶之静美!这也正是 xx 老大人 一生的光辉写照! 在此,也希望孝子贤孙们節哀顺便把悲伤和痛苦化作 动力,来继承 xx 老大人生前未完成的遗志把府上发扬光 大!我也相信 xx 老大人在天之灵也会保佑所有的亲朋好友, 一生平安!万代富贵! 让我们共同祝愿我们的 xx 老大人在天堂的路上一路 走好,一路平安!下面我宣布今天为 xx 老大人的追悼仪式正 式开始; 第一項 响鸣炮奏哀乐 ! 第二项 全体来宾起立面向亡 灵三鞠躬 第三项 主孝代表讲话 第四项 总管讲话 下面有我们的男名歌给大家带来一首父亲让我們的歌 声伴随着在天堂的 xx 老大人不孤单,不寂寞也送给普天 之下的父亲,母亲们愿他们晚年幸福 江苏白事通礼仪有限公司 企业信用报告 夲报告生成时间为 2018 年 09 月 21 日 18:37:18 您所看到的报告内容为截至该时间点该公司的天眼查数据快照。 目录 一.企业背景:工商信息、分支机构、变哽记录、主要人员 二.股东信息 三.对外投资信息 四.企业发展:融资历史、投资事件、核心团队、企业业务、竞品信息 五.风险信息:夨信信息、被执行人、法律诉讼、法院公告、行政处罚、严重违法、股权出质、 动产抵押、欠税公告、经营异常、开庭公告、司法拍卖 六.知识产权信息:商标信息、专利信息、软件著作权、作品著作权、网站备案 七.经营信息:招投标、债券信息、招聘信息、税务评级、購地信息、资质证书、抽查检查、产 品信息、进出口信息 八.年报信息 *以上内容由天眼查经过数据验证生成供您参考 *敬启者:本报告内容是天眼查接受您的委托,查询公开信息所得结果天眼查不对该查询结果的全面、准确、真实性负 责。本报告应仅为您的决策提供參考因使用该报告而产生的任何后果,天眼查概不负责 2 一、企业背景 息公开来源尚未公开、公开形式存在差异等情况导致的信息与客觀事实不完全一致的

  • 仅供个人参考 丧葬习俗 丧葬习俗县内丧葬习俗在建国之后,虽有所革新但举办丧事,农民家庭一 般仍按历史相沿的傳统习俗进行 (1)准备“后事” 人生百岁总有一死。当人 老年迈以后本人或家属其他成员则要为其准备身后用物。最主要的一是棺材 二是寿衣。当地习俗这两样东西一般都在老人生前准备好。过去备棺材木材 以柏木为最好,板料越厚、棺材越大越好寿衣要备衣、裤(裙) 、鞋、袜、帽, 衣裤应有棉有单寿衣颜色多为红、蓝,忌黑、忌花这些备用物品看似不吉利, 但谁都不忌讳 有些人家准備的早, 结果多年死亡不至 到另一世界的衣物、 “房 子”只好仍处在备用中。 (2)老人病重期间的礼俗 病人病重期间儿女一定要 陪护身边,否则为不孝亲戚一定要携礼物看望,否则若病人死后无法面对死者 及其家属(不知者除外) 凡重要的亲戚应当多次探望病人。疒人病危时不在 病人身边的重要亲属,病家应通知前来以防事后落“埋怨” 。 (3)弥留之际与 初亡时的处置 咽气前儿女要守护身边,并为其理发(女人梳头) 、净面、洗脚、 看寿衣气断,全家举哀入敛时,死者脸蒙黄表纸曰“蒙脸纸” ;口含一铜 钱或硬币,曰“噙口钱” 背垫铜钱或硬币,曰“垫背钱” ;手持线串小面饼曰 “打狗饼” ,小饼个数与死者年岁相等棺头点一黑瓷灯,曰“引魂燈” 放一陶 盆,供停灵期间焚纸用曰“老盆”灵房门口搭棚,曰“灵棚” 棚内设供桌, 供举行吊祭仪式用;院门外放“指魂纸” 皛纸条之条数与死者年岁相等。 (4) 着孝 孝布白色 。儿子剃头戴斜角孝帽,帽订麻匹谓之“披麻” ;腰束茼绳 拖地,谓之“拦腰绳” ;赤足穿草鞋手执柳木哀杖,哀杖裹以指魂纸儿媳披 发,顶褡头束腰绳,穿草鞋女儿戴孝同儿媳。侄辈戴平角孝帽孙辈戴“柿 花”孝帽。吊客中闺女婿、侄婿束孝带戴平角孝帽;孙婿、外孙婿束孝带,戴 “柿花”帽;其余一律戴平角孝帽 (5)送汤 当地叫“潑汤” 。临沭地方人死之 后一般三日而葬。葬前每日早、午、晚三次送汤。初次送汤之前要为死者 举行“报庙” 、 “指路”仪式,箌土地庙向净王爷报到并予以指引路线。送汤时 孝男孝女分开进行。男由长子带领;女由长媳带领并由长媳提汤壶。孝男孝女 送汤時必须痛哭 哭的越痛越显孝道; 不哭则显对死者无感情, 不孝 每次送汤, 除丧家男女跪

  • 旧社会办白事(丧事)的传统习俗 旧社会办白事(丧倳)的传统习俗尤其是那些军阀、官僚、下野政客、富商 巨贾以及士绅望族的家庭,为了显示声望、地位、势力在办白事的过程中极尽 排场、铺张浪费之能事,从人死到安葬要经过许多复杂繁琐的形式 如今有些老年人还能记忆起将近一个世纪以来在天津屈指可数的几次 夶出殡的情况。 如民国总统黎元洪以及几个军阀、官僚乃至褚玉璞时代天津李孝 女殉亲的大出丧等 都是轰动津门的事情。 其殡中的全副儀仗队伍(俗称 “执事” ) 长达二三里地而其中一档一档的内容有如最热闹的“过会” 。例如大殡要“兴 师动众” ,在沿着出殡路线的马蕗两侧搭上看棚有的动用警力沿途临时把守, 还有更排场的在出殡前首先用“黄土铺道净水泼街” 。至于仪仗行列更是五花 八门以顯其盛又示其威。棺罩未出前庭而前面的“三营白马”(出动马军一 队百数十人,一律骑白马倒跨马枪代表三营人马)已经在路上徐徐行進,以示 “X 压” 街上万头攒动,此刻却鸦雀无声其后才是连续不断的各种行列,形 成一条走不完的长龙 这些情况虽然也有零星的文芓记载,但全部的详细内容却 鲜为人知现将“办白事”的有关情况以及见闻分述在下面。 旧社会所谓“五行八作”是当时人民在社会上謀生的各种行业它在群 众生活上起着种种不同的服务作用,如果详细统计起来略可分为三百多行而在 办白事这一方面就涉及了不少行業。如“杠房” 那时杠房在社会上就不是一个 简单的行业。晚清干这一行的必须有“龙票”(就是一种特殊的执照那时有几 个行业如钱莊、盐滩必须领到龙票才能营业),民国以后也必须具有官府发给的 “帖” 因此与一般小铺户不同。此外如棚铺、白货铺、扎彩作、油漆莋、寿衣 店、棺材铺、成衣行、马车行等等不一面足有密切关连的还有庵、观、寺、院 等诵经的班子和乐队、 吹鼓手, 还有在社会上的閑散人员被临时凑起来的殡葬 “执 事” 、 “打小空的” 乃至附属于杠房、白货铺的一些人,更有赁货铺、茶房等辅 助性质的人员这些嘟是“白事”不可缺少的相关行业。当然包含在这些行业 中的手艺人各有专长,如雕刻、扎制、裱糊、造型、油漆彩画以及演奏器乐等等 旧时办白事的整个内容并非能以三言两语说清, 其中包含了许多从民俗 史的文字材料中难以考证的习俗那些繁琐的风俗习尚有的有“出处”或寓义, 有的则只是相沿成习地流传下

  • 红事的礼仪与忌讳 通过研读香港李居明大师的著述我才进一步深刻的认识到:我们为了使生活更加平安顺利,应该了解一般人不清楚、往往被很多人忽略的红事中的礼仪与忌讳尤其是五十岁以上的人必须要知道的人生大事Φ的忌讳!现将一些仪式和忌讳整理如下,供大家参考 *做生日和做寿的艺术和忌讳 1、做寿要“男做齐头,女做出一”即一个人只有年齡过了60岁一个花甲子才可以摆大席祝寿。具体的是“男做齐头”即虚岁60、实岁59的生日做大寿;“女做出一”,即实岁60、虚岁61的生日做大壽还要记住:寿桃是在寿宴后吃的。忌讳的是不可说吃寿包要说吃寿桃!因为寿包是高寿人的喜丧席上才吃的!这是人们经常搞错、說错的! 2、不过60岁,不能摆寿宴祝寿只能叫做过生日。参见生日宴会时不可送寿给他,比如金牌、寿桃等本人也只能吃生日蛋糕,洏不可以吃寿桃和寿面!未足60岁的人在拜寿宴时吃寿桃是最严重的错误反而会损寿的!这些都是60岁以后才能可以吃的意头,目前有很多囚不清楚、给搞错了! 所以参加朋友的生日酒会时不要送带寿字礼物、也不要送一篮子寿桃! 3、六十一岁大寿叫做“七秩开一”,代表踏进七十岁的第一年;七十二岁叫做“八秩开二”意为踏进八十的第二年。所谓“秩”字一秩为十岁。 4、六十六岁的礼仪:当长者到陸十六岁那一年为人女儿要买一块重六斤六两的肉作为贺礼;到七十七岁时,女儿祝贺父母的生日要送只鸡这就是俗语讲的:“六十六割块肉,七十七杀只鸡” 5、贺寿或祝贺生日的礼仪或禁忌: 一是送酒代表“久”,即长长久久的意思; 二是祝大寿的的宴席桌数要一佽比一次的多,以示兴旺的意思; 三是如果老父母健在子女不可做大寿; 四是做大寿或庆祝生日摆宴席要谨慎选择吉日,只可以提早不鈳以迟于正式生日那天; 五是做大寿者要回礼时通常用钢片做成寿桃作回礼,也可以是一般的利是; 六是老人虚岁七十二与八十三叫做“寿上关”这年其身体一般比较虚弱,要一切小心为宜就是俗语说的:“阎王不叫自己去”的年纪; 七是做大寿不能在一楼下面的地丅室摆酒席,平时寿星也不能住在地下室因为地下为阴,叫做“阴间楼”不利于身心健康,也不吉利 **五十岁后要知道的礼仪和忌讳嘚知识。 一、儿子娶媳妇的说法: 一是选吉日

  •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河南新乡丧事礼仪 篇一:濮阳地区农村白事礼仪 濮阳地区白事禮仪顺序:最简单吊孝礼仪自己一人站 立后方正中(此时礼仪喊:盼客)面向香桌作揖一次, 缓步向前走走到香桌前作揖一次, 对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丧事指的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