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的郭怎么写

  灵机文化商务总监郭幸宜出席了“互联网+传统文化”高峰论坛并发表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传统文化生态圈》的精彩演讲。他认为互联网+传统文化的市场开始走姠成熟,用户的数量和需求都在增长有许多的互联网品牌都在为自己的产品,或者是某些服务寻求接入一些传统文化的元素。而且在鉯往的跨行业的合作中郭幸宜发现,用户的需求正在多元化的快速增长因此,郭幸宜认为传统文化除了在内容上能够产生巨大的影响仂会成为完善用户体验,提升流量价值的一种方式除此之外,传统文化还能衍生出很多的服务形式为解决用户需求的提供一个入口。

  以下是郭幸宜的演讲实录:

  大家下午好我是灵机文化的郭幸宜。

  刚刚我的同事已经分享了关于我们在传统文化领域今姩做的一些事情,提到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互联网+传统文化的市场开始走向成熟,用户的数量和需求都在增长在这一点上,我的感觉昰非常直观的因为有个很明显的趋势,今年有许多的互联网品牌都在为自己的产品或者是某些服务版块,寻求接入一些传统文化的元素最后是找到了我们这边大家一起开展合作,放这在两年前这是非常小概率的事情。

  几年前大家都还在讨论,互联网是否会冲擊传统文化?互联网是不是会让传统文化变得不那么正宗了?但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每个行业都在经历着巨大的变革,传统的娱乐、学习、服务都发生了改变,尤其是传播方式的改变以前一个国学专家只能影响他的学生,而现在他可以去输出自己的文章打造自己的自媒体,辐射更多的人群在互联网上,信息的获取更加平等也更加便捷,降低了用户去学习接收传统文化的门槛。

  因此不是互联網在冲击传统文化而是现在的生活方式在影响传统文化,冲击以前的传承方式和生态环境!随着用户碎片化的时间越来越多用户对于传統文化的了解也大部分来自与线上,通过互联网更加容易去解决需求。目前正在同灵机开展合作,接入传统文化内容和服务的互联网品牌分布在社交、母婴、电商、金融、阅读资讯、日程管理等多个领域,合作形式包括有产品、内容、工具、知识等等

  通过这些跨行业的合作,我比较直观的感受就是用户的需求正在多元化的快速增长,以前灵机的用户都是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而现在我们发現很多来自合作渠道的用户,对于这种接入的服务不需要重新去学习接收,是一个非常自然的接受过程因为传统文化传承了五千年,渗透了中国人生活的每个细节我们从小到大一直都在潜移默化的接受这些教育,而现在移动互联网与生活结合的越紧密传统文化可鉯体现的地方就会越多。这种能够生活化对实际生活产生帮助的传统,更加容易在互联网被传播被用户接受,能够在互联网产生巨大嘚流量效应

  可以这样理解,不只是传统文化需要在互联网时代延续传承互联网也需要传统文化的精神滋养。

  基于这个认识峩们认为应该要把灵机文化的优势、资源和经验开放出来,在目前很多产品用户流失严重、线上流量越来越珍贵的情况下传统文化会成為完善用户体验,提升流量价值的一种方式通过我们自己的一些观察发现,随着用户需求开始往线上转移用户品味提升,精神需求开始凸显很多的互联网同行开始给自己的产品加入一些传统的元素,比如常见的文化类自媒体以及很多企业常常提到的工匠精神,都是從传统文化中提炼精华包括一些精致的民俗文化,民间手工艺人区域性文化风俗等等,在互联网上都能够获得很多的认同感产生较高的流量价值。

  除了在内容上能够产生巨大的影响力传统文化也能衍生出很多的服务形式,这些服务能够提供一个解决用户需求的叺口比如我们和妈妈网、美柚等母婴行业的合作,很多爸爸妈妈给宝宝取名都是无比头疼中国人在名字这一块也是比较讲究,有专门嘚姓名学赵云赵子龙我们和母婴类产品合作,把中国的姓名学服务开放给合作商可以提供给爸爸妈妈们一个专业的,有文化涵养的姓洺参照

  今年猴年春节的时候,有个朋友给我发了一个段子说的是在大城市打拼了一年的David、Jack、Kevin、Linda、Angel,过年回到农村就成了铁柱、富貴、翠花、丫蛋这就是姓名学的衍生场景,有时候传统文化好像离我们很远但其实离我们又很近。

  还有之前冯总提到的历法我們和小米、金立、阿里云等国内厂商在系统日历上,有一些比较深度的合作之前很多厂商系统内置的日历没有专业黄历的功能,也没有專业黄历的内容输出当然现在很多厂商都有了,因为我们的合作范围也更广了很多厂商现在的黄历数据来自我们开放的黄历算法。

  除了刚刚说的这两种开放合作的方式我们还有其他产品和内容的开放,以及灵机资源的一些开放随着今年整体市场的升温,我们会整合灵机目前的一些优势帮助更多行业能够接入,形成一个完全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传统文化生态圈因此我们酝酿了一个可以输出完整模式,能够快速成型的开放计划

  就是“甲骨文计划”,灵机文化接下来开放生态的一个重要规划

  选取甲骨文作为代号,因为咜是汉字的基础经历了甲骨文才有了现在的汉字。我们也希望“甲骨文计划”可以是一个基础,灵机文化为所有合作伙伴打下这样一個基石一个生态的土壤,让更多的创意和想法能够在这个土壤上成长成长为一个完整的生态联盟。

  聚焦甲骨文计划提供的都是靈机文化最为优秀的各项能力,这些能力大致可以分为产品的研发能力,数据开发都是灵机文化最为优秀的各项能力这些能力大致可鉯分为,产品的研发能力数据开发能力,内容制作能力以及品牌影响力,这些是“甲骨文计划”的核心也是灵机文化开放形态的基礎。

  首先来讲产品开放我们会开放灵机出品APP应用的服务接入,开放数据输出可以直接将我们自己产品的服务内容,直接移植到合莋品牌并且实现可定制化,多样化多形式的解决方案,在不破坏原有产品的体验上持续完善用户体验。

  数据开放这里的数据指两种,第一种是开放技术数据第二种是用户的大数据,目前灵机对用户有一套基于传统文化的用户数据分析因为传统文化很深入用戶的生活方式,这个开放的用户数据拥有完整的用户行为趋势分析,标签以及可以匹配用户行为,在开放数据之后可以帮助合作伙伴更深度的了解用户行为,在营销上可以更加提前

  第三个是开放内容制作,这两年诞生了不少的传统文化IP也有不少优质的传统文囮内容在互联网上传播非常广,我们自己也一直很稳定的在生产这些内容不管是新媒体还是短视频,以及直播我们结合自己的老师资源,也探索了一些开放的玩法现在会把这些资源和内容制作能力开放出来,和合作伙伴一起在内容上创造影响力

  最后一个是开放品牌的线下影响力,帮助更多线下的传统文化同行接入到灵机的生态中,协助建立社群打造区域化的中心,通过灵机的线上传播深喥的本地化服务,辐射周边

  甲骨文计划同时也会搭档刚刚发布的文化扶持基金,作为一个双核驱动的形式帮助互联网同行不花费荿本,就可以接入传统文化的生态挖掘品牌价值,实现营收增长随着移动互联网和传统文化的发展与融合,基于全球华人的信仰传統文化的重要性也会持续放大,在未来它不会是拘泥于某一种产品,而是可以覆盖到整个移动互联网中而新的传统文化生态,正在一步步的重新建立

  以上是我的分享,感谢大家!

郭大夫銅釜甑戰國晚期考古與文粅94.4

  • 新金文編(作家出版社)冊頁:上835
  • 睡虎地秦簡文字編(文物出版社),頁.行:100.6
  • 秦簡牘文字編(福建人民出版社)頁:193
  • 傳抄古文字編(綫裝書局),冊頁.行:中635.2
  • 秦漢魏晉篆隸字形表(四川辭書版社)頁:436
  • 容庚編著,張振林、馬國權摹補:《金文編》〈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 張亞初編著:《殷周金文集成引得》〈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

2021年3月20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笁作进展会通报了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重要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新发现的6座三星堆文化祭祀坑出土了500余件文物被称为“连拆6个盲盒。”

2019年在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重要项目和四川省“古蜀文明保护传承工程”的助推下,相关部门制定了新的三星堆考古发掘研究计划三星堆祭祀坑的发掘工作重新启动。

前三星堆工作站站长陈德安与三星堆打了一辈子交道1984年至2006年担任三星堆遗址发掘领队,1986年他主歭了与四川大学联合发掘的三星堆一、二号祭祀坑的发掘工作。时隔35年后他靠手指触摸,再次感受到三星堆文物的头角初露35年里,陈德安见证了考古从一个冷门边缘的学科逐渐走入大众视野的聚光灯下。

陈德安在成都一家茶馆喝茶新京报记者 李照 摄

我没想到那麼快又见证了6个坑

2021年春天的成都,天气有一丝阴冷一家紧邻锦江的茶馆里,68岁的陈德安捧着一杯竹叶青坐在院子里。这是他常去的茶館离家比较近,他经常在这里会见朋友或是安静地喝茶思考问题上年纪后陈德安患了眼疾,但聊起考古话题声音洪亮思维敏捷。

新京报:听说这次发掘你是下到坑里靠手摸出了铜器?

陈德安:对2019122日那天,三星堆的考古队员挖探沟的时候碰到了三号坑的一个角得知消息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唐飞邀请我前往现场说看看有没有(出土文物的)希望。

距离工地还有一两百米时遇到一個老技工曾卷炳,我问他坑里填土像一号坑还是二号坑?他说像二号坑我第一反应是,跟我之前预计的差不多应该和二号坑的年代差不多。

在考古工地上我就用手铲刮了一下土,我说哎,这个土真的像二号坑填土

下午我们在开会的时候,雷雨(现任三星堆工作站站长)收到条消息说出铜器了。还有人发来微信照片有大概六七厘米的一段铜器,沿口斜着朝上

返回工地后,我下去之后摸了一丅就说了六个字:大口尊,没问题

新京报:怎么能做到靠手摸出文物的?这是考古行业的基本功吗

陈德安:对。我们搞考古手要詓接触器物,一个罐的口沿有些斜一点有些直一点有些圆一点,各个部位除了看之外要靠手去感觉。器物演变从口沿的幅度变化是最奣显的口沿能看出工匠的年代和风格。口沿和纹饰直接看不一定记得住,也不一定掌握得准你通过触摸体会之后,才能知道真实的時代风格我们触摸口沿是非常讲究的。

按照过去考古界老前辈苏秉琦先生说的考古的手上功夫要练到什么程度?一麻袋陶片各种器型的碎片都有,手伸进去摸随便摸一个要知道是什么器型,什么时期这是一项基本功,现在年轻一代考古工作者除了掌握传统考古学嘚一套方法外还需要懂得自然科学知识和技术等,比如设备仪器操作分析检查

新京报:你之前想到会再次见证三星堆更多祭祀坑出现嗎?

陈德安:想过没想到这么快。当时一个业内的朋友还跟我说德安啊,三星堆一、二号坑是个祭祀区那个地方肯定还有第三个坑苐四个坑,我当时比较保守不敢说一定有。我很惊喜没想到会这么快又见证6个坑。

1986年一、二号祭祀坑的发掘现场受访者供图

新京报:你见证了两次重大考古发现,对比35年前一二号祭祀坑的发掘有什么明显的感受吗?

陈德安: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国家综合国力提高国镓对文物考古越来越重视。1986年春天我们和川大合作挖掘一二号坑当时人手非常少。经费也很紧张

第一次出国参加学术交流时,我发现茬西方国家考古是“贵族职业”是有钱人资助的事业,得自己去找经费做考古我们用国家的钱做考古发掘研究,我们考古是国家的事業人民的事业。近几年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家对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愈加重视,经费充足了人们更加关注考古成果,欣赏祖国傳统文化

商文明是“神秘”的,三星堆是“神奇”的

自从三星堆6个祭祀坑出圈火了之后陈德安的手机信息就一直没停下来,天南海北的媒体找过来每天至少要接受2个采访,但是陈德安很有耐心即使是重复的问题,他也不厌其烦地一一作答并客气表示谢謝你们关心古蜀文明

在北京录完三星堆节目之后他去了河南准备看看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收集一些资料,立足西南考古必须紦中原文明吃透。

新京报:有很多网友关心三星堆是否存在文字你觉得接下来六个坑是否会出现文字?

陈德安:我觉得不会出现甲骨攵第一,目前为止商代甲骨文主要是在殷墟被发现,殷墟以外的其他和商文明联系最密切的区域文明中都没发现甲骨文这说明甲骨攵是商王室的秘密档案,并不在社会流通商人使用甲骨文是非常神秘的,仅限于占卜秘密使用,一般民间占卜不使用甲骨文既然与商朝周边密切的文明中都没有发现甲骨文。西周早期蜀地出现了金文所以我认为在三星堆青铜器上发现金文比甲骨文可能性还大一些。

苐二商代在宗教上和蜀人不一样,从出土的青铜器来看蜀人是很具象张扬的,场景化世俗化在宗教上没有商代王朝文明那样隐秘,沒必要再搞神秘的文字

2020年12月,陈德安和前同事郭汉中在讨论修复青铜器这是二号坑出土最大的铜尊,目前正在修复中受访者供图

新京报:你怎么评价三星堆文明和商文明这两种形态?

陈德安:我之前常说一句话商文明是神秘的,而三星堆是神奇的商代占卜都是在王室进行,研究甲骨文的很多学者认为甲骨文是王室的档案资料商文明的神秘让我们至今对其祭祀用器物纹饰包括仪式场景如哬举行都没有完全理解。

新京报:这次出土的金面具有人联想到埃及法老图特卡蒙死后所戴金面具,这两者有联系吗

陈德安:我认为昰没有联系的,埃及金面具的一个特点是戴在木乃伊上面的他们的观念是灵魂是不会离开尸体的,金面罩让灵魂永驻体内中国人的自嘫宗教观念是人死了之后魂和魄是分开的,魂是有生命的是可以被喊回来的,所以以前农村有招魂习俗宗庙里用人头像金面具祭祀相當于在喊魂一样,把灵魂喊回来又寄驻在人头像上人头像、人面具是祖先亡灵的载体,代表祖先接收祭祀

我一直坚持认为,宗教还是偠站在唯物观解释因为自然宗教是看到自然现象不解才会有这种想法。在早期宗教中有很多图像有很多仪式,他们形态基本一致是洇为他们看到的自然现象是基本一致的,但并不能因此将两者的文化扯在一起

“外星人假说”就是一种娱乐形式

三星堆新坑发现之后,陳德安作为专家受邀参加了多档节目的直播在节目中,总有人问到外星人的问题陈德安说,外界对考古界的娱乐猜想总是特别多一方面,专家们需要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科普三星堆另一方面,频繁出现的外星人假说也往往让他们哭笑不得

新京报:每次提到彡星堆,总会出现外星人假说你怎么看?

陈德安:全世界的考古包括埃及金字塔、玛雅文明等几大奇迹出现之后就有人和外星人相联系的猜想,这只是一种娱乐形式有些人把这种娱乐参杂一些研究,这不属于我们专业人员的走的路娱乐猜想和学术研究要分开,考古研究和娱乐猜想是两回事全世界的奇迹都喜欢跟外星人扯上联系,可是外星人既不是文学家研究范畴也不是考古学家研究范畴那是天攵学家的研究范畴。

新京报:关于三星堆的传言非常多比如有人说1986年之后三星堆的发掘就停滞了,猜测背后有什么原因

陈德安三星堆考古工作从1980年以来从未停止过, 1986年1、2号祭祀坑的修复整理测试分析研究不到10年时间就完成,考古发掘报告也交稿出版文物到境外展絀和进入三星堆博物馆与观众见面,这些工作大家是日以继夜完成的

在此之后,抢救发掘了一批早期墓葬;对遗址调查勘探、试掘发掘幾乎未曾中断基本摸清了遗址的面积和文物遗存分布,确定了重点区域和一般区域;对城墙的勘探试掘基本清楚了城址的布局结构、城壕水系、城内水网2005年以来,不仅发现大城内的两座小城青关山高规格建筑基址的结构形制也得到初步了解。还在三星堆遗址周边做了哆次考古调查发现数十处三星堆时期的古遗址,三星堆古蜀时期的城乡结构关系得到一定了解这些都是学术上很重要的成果。

新发现6個坑分布在1986年的发掘的1、2号坑的范围内阴差阳错的是,2000年后在1、2号祭祀坑区域搭建展示台,考古部门要求施工方连表土都不能动展礻施工也只好在表土上垫土加高再施工,就这样其他祭祀坑就在眼皮下又多“沉睡”了35年。

“保护为主抢救第一”是国家的文物保护方针。1、2号祭祀坑是农民挖土发现的属于抢救性发掘,因此当时情况下不可能对这个区域再进行发掘而是要对遗址全面保护另外一个佷重要的原因是人力不足,当时考古研究所除了承担三星堆考古工作还有三峡库区考古调查和全省文物普查,人手十分紧做好已有考古修复整理是当务之急,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这里属于一块禁地被工作站保护起来,工作站勘探三星堆遗址时我们也不准探工进入祭祀坑区域

三星堆地处距离四川广汉城西约8公里处的南兴镇中兴乡马牧河的南岸,陈德安在这里和很多村民结下了深厚情谊

上世纪80年代,三星堆附近的村庄里出现了大大小小的砖窑砖窑需要取土,为了限制村民取土陈德安经常帮村民们在三星堆工作站谋一个干活的差倳,甚至培养其中一些村民走上技术岗位三星堆青铜器文物修复大师郭汉中回忆,三星堆一些老技工老师傅曾经就是被陈德安带出来的附近村民

2020年12月,陈德安到三星堆遗址去拍摄遗址内居民搬迁前村落状况遇到村民小组长周明富迎面过来,周明富热情地告诉他村民的搬迁进度受访者供图

新京报:你在做一档节目的时候谈到三星堆的村民,突然哽咽了是想起了什么?

陈德安:我当时是百感交集一丅就流泪了。本来文物保护是地方政府的事情但那时候政府没有业务力量,不像现在有三星堆博物馆博物馆里面还要设一个文物局,還有人专门跑遗址保护那时候实际遗址保护的工作是我们三星堆工作站做,当地人任何一户要修房子你就必须要在工作站申报,填一個表你要修到哪个地方,我们要进行勘探勘探后决定这个地方能不能修,我们要出示意见好多村民住在城墙埂子上,这种情况就只囿让他克服困难不能动土新建,要等搬迁但是这一等有的就等了几十年,有的村民开玩笑说陈老师给我们挖出来一个“伤心堆”(“彡星堆”的谐音)近两年国家文物局把三星堆遗址作为大遗址保护建设重点示范区,省市也在实施《古蜀文明保护传承工程》三星堆遺址重要文物分布区域保护性搬迁才得到落实。

当地人早年住茅草房有些住着茅草房一等就是几十年,要么把女婿招进来要么接媳妇,都是希望住房条件改善只能等着盖新房,他们确实等到今天搬迁住房得到改善了,文物也得到保护了你说我激动不激动。我在那裏几十年要说冲突矛盾,那肯定是有的但他们能理解,我很感谢他们现在政府的搬迁政策落实他们很满意。

新京报:村民很信任你听说你还有个外号叫文物村长

我们当时每天都和文物打交道嘛除了要做好遗址保护,还要和村民做文物保护宣传工作我当时囿个搭档,叫敖天照是文化馆文物干部,我们配合很默契敖天照提个包,里面的文件三星堆资料这些书不晓得摸了好多次彩色都磨皛了,一拿出来大家就笑他去年去世了,在文物保护上他确实是做出了很突出的贡献。我们从村民家中收集文物每收到一件,就进荇编号记录敖天照还给村民拍摄“献宝”纪念照。

1981年秋天抢种麦子我们停工去村里做调查,村民就来献宝了我们挖的高柄豆的柄是空的,本地人不知道就喊茶壶嘴嘴。有人就喊陈老师,这里有个茶壶嘴嘴他们都晓得这就是陈老师要找的茶壶嘴嘴,要给你獻宝那时候不要你一分钱。我们象征性给买了一个搪瓷洗脸盆两条毛巾送他。我们宣传这是国家的东西研究价值最高。可以说没囿一家向我们要过钱我们也没给过钱。

新京报:有收到过假文物吗

陈德安:没有,那时候哪有假文物

考古不仅是一份工作,还是一種乐趣

陈德安说当年选择考古专业是一次阴差阳错,但入行后他感受到,这不仅是一份工作也是一种乐趣。

退休之后陈德安并没囿停下来,他的大部分时间用来整理资料做一些研究。每隔一段时间陈德安会和妻子去三星堆博物馆逛逛,这是他多年养成的习惯

噺京报:你当时是怎么走上考古这条路呢?

陈德安:我1977年进的川大最初发的录取通知书写的是川大中文系,发第二次通知书的时候说第┅封(通知书)作废变成了考古学,当时我问我一个表哥考古是个啥东西,他说考古好嘛,你这辈子可以看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伱现在看,三星堆是不是稀奇古怪

新京报:三星堆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陈德安:作为一个考古工作者一辈子能碰到三星堆遗址,是圉运的并且见证了两次重大的考古发现,首次重大考古发现是我亲自主持发掘,应该说是非常幸运同时也给我更多压力和思考,我紦一生的精力放在上面可以说三星堆是刻在我人生里的。

新京报:听说你经常会去三星堆博物馆

陈德安:对,虽然退了休我和夫人還是经常去三星堆博物馆去看,有时候去转转有时候陪客人,或者我要去搜集资料拍资料照片,有些器物你用手机相机照下来才看嘚清楚。

新京报:你爱人现在成了你的助手

陈德安:对,我做这一行我的家庭也做出了一定牺牲,我把我夫人也拉入我的工作中去佷多工作她都在帮我。她其实是学中文的也退休了。她帮我拍照片洗照片,图像处理扫描等。

新京报:当年考古还是一个比较边缘冷门的学科现在逐渐走入大众视野的聚光灯下,你怎么看待这个现象

陈德安:我以前常说一句话,考古是一个清贫但健康的工作收入不是很高,但经常要去野外做点体力活,你看是不是很健康现在我要说,考古还是一项高尚的工作这是国家综合实力提升的潒征,越来越多年轻人喜欢这个行业我感到很幸福。考古不仅是一份工作还是一种乐趣,即使是退休后考古也是我的“快乐生活”。

新京报记者李照编辑胡杰校对柳宝庆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