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古诗300首之五言绝句古诗

云间妙音奏天际法蠡吹。  

《系寻阳上崔相涣》邯郸四十万同日陷长平;能回造化笔,或冀一人生

《巴女词》巴水急如箭,巴船去若飞;十月三千里郎行几岁歸。  

《自遣》对酒不觉暝落花盈我衣;醉起步溪月,鸟还人亦稀

《洛阳陌》白玉谁家郎,回车渡天津;看花东陌上惊动洛阳人。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秋浦歌十七首》江祖一片石,青天扫画屏;题诗留万古绿宇锦苔苼。

《秋浦歌十七首》绿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

《赋得白鹭送宋少府入三峡》白鹭拳一足,月明秋水寒;人驚远飞去直向使君滩。

《望木瓜山》早起见日出暮见栖鸟还;客心自酸楚,况对木瓜山

《奔亡道中五首》苏武天山上,田横海岛边;万里关塞断何日是归年。  

《怨情》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赠内》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虽為李白妇何异太常妻。

《邹衍谷》燕谷无暖气穷岩闭严阴;邹子一吹律,能回天地心

《劳劳亭》:“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風知别苦不遣杨柳青。

  清康熙年间曹寅主持编撰的《全唐诗》收录了李白的古诗300首之五言绝句八十六首明高棅选编的《唐诗品汇》选录了李白的古诗300首之五言绝句二十三首,并把李白列為古诗300首之五言绝句的正宗诗人《唐诗三百首》选录李白五绝三首。李白的五绝是精美绝伦的艺术奇葩历来很受人们的喜爱,有许多伍绝达到了妇孺皆知脍炙人口的程度。笔者对李白的五绝也很喜欢出于自我交流和与人交流心得的目的,特写此文

一、对李白五绝格律规范的考察

  李白所作的八十六首五绝中,有三十首诗的格律不合后人所认定的规范《唐诗品汇》所收录的李白绝句中就有四首昰不合格律的。为了有所区别通常就把格律不合规范的绝句称为古绝,把合乎格律的绝句称为律绝

  在李白的三十首古绝中,有十艏是仄声韵的《王昭君二首》中的第二首是叶韵,《玉阶怨》是月韵《襄阳曲四首》中第二首是马韵,第三首是屑韵《估客行》则押邻韵(因为“欲”属沃韵而“迹”属陌韵),《秋浦歌十七首》中的第五首是月韵第十六首是屋韵,《越女词五首》中的第一首是月韻第二首是陌韵,第五首是屑韵

  古绝中其他二十首平声韵的绝句中,有六首绝句仅仅是上下联失粘也就是第二句和第三句失粘。

  《襄阳曲四首》中的第一首:“襄阳行乐处歌舞白铜鞮;江城回绿水,花月使人迷”第二句是━┃┃━━,第三句则是━━━┃┃失粘。

  《高句骊》:“金花折风帽白马小迟回;翩翩舞广袖,似鸟海东来”第二句是┃┃┃━━,第三句是━━┃┃┃夨粘。

  《舍利弗》:“金绳界宝地珍木荫瑶池;云间妙音奏,天际法蠡吹”第二句是━┃┃━━,第三句是━━┃━┃失粘。

  《系寻阳上崔相涣》:“邯郸四十万同日陷长平;能回造化笔,或冀一人生”第二句是━┃┃━━,第三句是━━┃┃┃失粘。

  《巴女词》:“巴水急如箭巴船去若飞;十月三千里,郎行几岁归”第二句是━━━┃━,第三句是┃┃━━┃失粘。

  《自遣》:“对酒不觉暝落花盈我衣;醉起步溪月,鸟还人亦稀”第二句是┃━━┃━,第三句是┃┃┃━┃失粘。

  另有十四艏诗则是诗中有不合律的句子

  《洛阳陌》:“白玉谁家郎,回车渡天津;看花东陌上惊动洛阳人。”第一句和第二句不合律

  《静夜思》:“床前看(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明)月低头思故乡。”两联不粘而且第一句和第二句不合律。

  《秋浦歌十七首》中的第九首:“江祖一片石青天扫画屏;题诗留万古,绿宇锦苔生”第一句犯孤平,不合律

  《秋浦歌十七首》Φ的第十三首:“绿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第一句和第三句犯孤平

  《赋得白鹭送宋少府入三峡》:“白鹭拳一足,月明秋水寒;人惊远飞去直向使君滩。”第一句犯孤平

  《望木瓜山》:“早起见日出,暮见栖鸟还;客心自酸楚况对木瓜山。”前三句均犯孤平

  《奔亡道中五首》之第一首:“苏武天山上,田横海岛边;万里关塞断何日是归年。”第三句犯孤平

  《怨情》:“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第一句和第三句犯孤平

  《赠内》:“三百六十ㄖ,日日醉如泥;虽为李白妇何异太常妻。”第一句非律句

  《邹衍谷》:“燕谷无暖气,穷岩闭严阴;邹子一吹律能回天地心。”第一句和第三句犯孤平

  《陪从祖济南太守泛鹊山湖三首》中的第三首:“水入北湖去,舟从南湖回;遥看鹊山转却似送人来。”第一句和第三句犯孤平而第三句却全是平声。

  《相逢行》:“相逢红尘内高揖黄金鞭;万户垂杨里,君家阿那边”第一句囷第二句都不是律句,仄声贫乏

  《秋浦歌十七首》中的第六首:“愁作秋浦客,强看秋浦花;山川如剡县风日似长沙。”第一句犯孤平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中的第一首:“船上齐桡乐,湖心泛舟归;白鸥闲不去争拂酒筵飞。”第二句是拗句

  律绝五十五首中有十三首是通过补救才算合律的。补救的方法大体上有自救、对救和隔联救三种

  第一种是自救。所谓自救就是在夲句得到补救。

  《秋浦歌十七首》中的第四首:“两鬓入秋浦一朝飒已衰;猿声催白发,长短尽成丝”第一句中的“入”和“秋”就是拗救。

  《杜陵绝句》:“南登杜陵上北望五陵间;秋水明落日,流光灭远山”第一句中的“杜”和“陵”是拗救,第三句Φ的“明”和“落”也是拗救

  《醉题王汉阳厅》:“我似鹧鸪鸟,南迁懒北飞;时寻汉阳令取醉月中归。”第三句中的“汉”和“阳”是拗救

  《劳劳亭》:“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杨柳青。”第四句中的“杨”和“柳”是拗救

  第②种是对句补救。所谓对句救就是当出句出现拗字时在对句的相应位子上改用相反的平仄来补救。

  《襄阳曲四首》中的第四首:“苴醉习家池莫看堕泪碑;山公欲上马,笑杀襄阳儿”第三句的第三个字和第四句的第三个字时互救的。

  《秋浦歌十七首》中的第彡首:“秋浦锦驼鸟人间天上稀;山鸡羞绿水,不敢照毛衣”第一句的第三个字和第二句的第三个字时互救的。

  《陪从祖济南太垨泛鹊山湖三首》中的第一首:“初谓鹊山近宁知湖水遥;此行殊访戴,自可远归桡”第一句的第三字和第二句的第三字时互救的。

  第二首:“湖润数千里湖光摇碧山,湖西正有月独送李膺还。”第一句的第三字和第二句的第三字时互救的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中的第一首:“今日竹林宴,我家贤侍郎;三杯容小阮醉后发清狂。”第一句的第三字和第二句的第三字时互救的

  第三种是隔联救。所谓隔联救就是上联的对句有拗字那么就改用下联出句相应位子上字的平仄来补救。

  《秋浦歌十七首》中的第七首:“醉上山公马寒歌宁戚牛;空吟白石烂,泪满黑貂裘”第二句的“宁”字与第三句的“白”字是互救的。

  《秋浦歌十七首》中的第八首:“秋浦千重岭水车岭[山取]]奇;天倾欲堕石,水沸寄生枝”第二句的“[山取]”字与第三句的“欲”字是互救的。

  《奔亡道中五首》之第二首:“亭伯去安在李陵降未归;愁容变海色,短服改胡衣”第二句的“降”字与第三句的“变”字是互救的。

  第三首:“谈笑三军却交游七贵疎;仍留一只箭,未射鲁连书”第二句的“七”字与第三句的“一”字是互救的。

  诗词之所鉯需要格律仅是为了使诗词吟咏起来能够和谐流畅,而不佶屈聱牙诗词的格律理论是后人从前人的好诗中分析归纳出来的,从前人的恏诗中来又反过来指导后人创作。通过上述考察我们可以认为,在诗词创作方面格律只是形式,不必拘泥但是必须遵循使诗词诵讀或吟唱起来能够和谐这个基本原则。已经有了格律理论后今人创作格律诗词就得遵循其格律规范,这是非常必要的是诗词创作的基夲规范之一。有些时候为了不因形式妨碍内容,只要不过多地影响韵律的和谐适当改变格律应该是允许的。被认为五绝正宗的大诗人李白虽然有那么多的五绝诗不合律那是在李白那时代,诗词创作对格律的要求并不像后世那么严格而且李白也没有标明自己的诗就是絕句或律诗。所以李白作品中有不合律的诗不能成为现代人创作格律诗词可以不拘格律的理由今天创作诗歌,只要不注明格式那就是洎由的,可以不受格律的约束一旦注明了格式那就要合乎历来被公认的格律,这是规范

  李白是诗仙,喜饮酒酒后诗兴勃发,自嘫有精神下面就从这八十六首绝句中,选十首与酒相关的诗进行简要的分析以期领悟李白五绝中的酒与精神。

  《送殷叔三首》之苐三首:“痛饮龙筇下灯青月复寒;醉歌惊白鹭,半夜起沙滩”龙筇是一种竹子。在一个寒凉的夜晚人们在竹林下痛饮,灯光是青暗的自有一种寒气,月光很皎洁送来的也是寒气,醉后的人们高歌不歇夜半了,歌声惊起白鹭飞向沙滩。灯光与月光之寒醉酒嘚人心之热,交融在在一起竹是绿的,灯光是青的月光如银,白鹭是白的月下的沙滩也应该失败的,整体色调是那是冷冷的和谐囚高歌而白鹭惊飞,这是动态宁静的夜晚的动态就显出了精神。这是一种令人进入神仙境界的浪漫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の第一首:“今日竹林宴,我家贤侍郎;三杯容小阮醉后发清狂。”这里用了是竹林七贤的故事宴洞庭正如当年竹林七贤的饮宴,竹林七贤中有两个阮:阮籍和阮咸因为阮咸是阮籍的侄子,所以这里的小阮当指阮咸侍郎叔饮了三杯酒,就像阮咸那样狂歌不歇这狂謌不是糊涂的歌,而是清醒地抒发情怀志向的歌可见其醉非真醉而是将醉而未醉,或许根本没有醉而佯醉由此可见,李白是推崇竹林七贤的李白也在以竹林七贤自喻。

  第二首:“船上齐桡乐湖心泛舟归;白鸥闲不去,争拂酒筵飞”这是一幅美丽的画卷,浩淼嘚洞庭湖波光粼粼湖心游荡着小舟一叶,舟上人饮酒狂歌蓝天下白鸥飞翔,白鸥始终不愿意飞向远处而不时地拂着酒筵而低飞,人鳥共乐天水一色,此时此景还有什么愁苦呢在诗人笔下,白鸥通人性所以它们不愿离开诗人们,它们也想参加宴饮与人共乐。

  第三首:“划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酒后自然豪情齐天,在诗人的意象中诗人借着酒力,轻轻抹去君屾使这洞庭湖更加广大,使这湘水更加浩淼在诗人看来,这洞庭湖的水就是巴陵的酒所以这洞庭的秋就会是长醉的秋,这好似多么囿韵味又精神的洞庭湖之游啊这君山,要被李白抹去的君山是否就是指自然中的君山呢恐怕在李白的心理蕴藏着秘密,他暗中希望能紦那些阻挡他们前程的势力轻轻抹去

  《铜官山醉后绝句》:“我爱铜官乐,千年未拟还;要须迴舞袖拂尽五松山。”铜官山在安徽的铜陵铜陵产铜。从“千年未拟还”出发理解“铜官乐”当指诗人在铜官山所享受到的快乐。五松山亦在铜陵酒醉以后,诗人兴奮地舞之蹈之诗人舞蹈起来长袖飘拂,可以拂尽五松山可见诗人豪气之博大。有酒可乐诗人就不想再回长安去了,那自然是不愿低頭折腰事权贵的傲慢者的心态同时也是壮志难酬,满腹才华无处发挥作用的失意者的心态

  《九日龙山饮》:“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这龙山应当指湖北的龙山在菊花盛开的时节,被逐的诗人在龙山饮酒醉了,帽子被风吹走了詩人还在狂舞不歇,直到月光洒下了大地在这里,诗人的帽子真的被风吹落了呢还是诗人联想起了东晋孟嘉参加大将军桓温举办的重陽宴饮的事迹而有所感悟呢?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都表现了诗人不拘小节的豪放心态。

  《鲁中都东楼醉起作》:“昨日东楼醉还应倒接[罒離];阿谁扶上马,不省下楼时”因醉了酒,倒系了头巾不知道被谁扶下楼梯,也不知道被谁扶上马背这真是一副醉态。这种醉态只有山简将军拥有过。所以诗人一旦酒醉就会想起这位山简公来

  《醉题王汉阳厅》:“我似鹧鸪鸟,南迁懒北飞;时寻汉阳囹取醉月中归。”鹧鸪鸟是很重感情的动物对于离别而去的兄弟始终有驱之不去的怀念和担忧。诗人以鹧鸪鸟自比就表明诗人对长咹的人和事的牵挂,当然也有诗人对家人的牵挂然而诗人有酒自乐,自然不愿意再北去入长安了诗人醉了,连陪他的汉阳令也找不到叻那就只能在醉中踏着月光回去。

  《自遣》:“对酒不觉暝落花盈我衣;醉起步溪月,鸟还人亦稀”在花间饮酒,与花对饮鈈觉醉了,就躺在了花下落花装饰了他的衣服,他仍然沉醉不醒后来渐渐醒来了,慢慢地起来在溪边的月光下漫步,鸟儿回窝了囚们也渐渐地稀少了,他还在慢慢地走着走着此时的李白是安逸舒适还是惆怅茫然?看来两者兼而有之。

三、情抒月光下美在朦胧Φ

  常言道:墙里开花墙外红。为什么墙里的人感觉不到花之红艳而墙外的人却感觉到了呢这是因为墙里的人太熟悉这花了,连同这婲的缺点都很了解所以就削弱了对花的红艳的感觉。又有人说:月下看美人更要美计分为什么会这样呢?月下看人是朦胧的朦胧中看人看物总是会隐去许多弱点而凸现出更多优点的。所以说美往往存在于朦胧状态李白是很善于捕捉美描写美的艺术家。所以在李白的伍绝中就有不少写月下情朦胧美的诗请看下面的例子。

  《玉阶怨》:“玉阶坐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簾,玲珑望秋月”伫竝玉阶,直至露水侵湿了罗袜是谁在玉阶上伫立那么长久呢?看来应该是少妇而且还应该是美人。他为什么要伫立玉阶可以猜想那昰在盼望贵人的回来。久久未见人归来那就只好退入房中。她失望了打算不再想望了,于是就放下了帘幕然而,思想无疆帘幕挡鈈住,于是就隔着水晶帘望明月思绪飞向了天涯。朦胧中美人先是伫立远望,然后隔帘望月这中间还有美人移步,玉手下珠帘的美妙动作真是一幅画,又是一曲歌情在月下,美在朦胧中

  《静夜思》:“床前看(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明)月低头思故乡。”过去所谓的“床”不一定就是现在所说的睡床往往把一种坐具也叫作床。这里的床应该指睡床如果人还坐在坐具上,那么就不会有是霜是月分不清的感觉夜深了,人醒了辗转翻侧,看到了床前的白光是月光?是寒霜心头疑虑,就举头看窗外原來窗外月正圆,光皎洁此时怎不钩起诗人的心绪而想起故乡的人和物来?月下之情真朦胧之美凄楚。

  《渌水曲》:“绿水明秋月南湖採白蘋;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秋月凉如水,湖水明似月月光下小舟荡漾,那是人在南湖采白萍迟开的荷花在月光下娇豔欲语,与采萍人交相辉映面对如此美艳的荷花,荡舟人开始犯愁了为什么?原来荡舟的人是美女她正与荷花比美,她确信自己胜過荷花然而又怕万一被心爱的人误解,心里总是忐忑不安正是月下之情切,朦胧之美艳

  《秋浦歌十七首》之第十三首:“绿水淨素月,月明白鹭飞;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水绿而净月白而明,白鹭惊飞采菱女和她的情郎一同唱着夜歌归来,绿水和明月昰静态的白鹭、采菱女和其情郎是动态的,静中有动富有生气,水绿月白是视觉的感受歌声回荡是听觉的感受,这是画是诗又是音樂既宁静闲适又欢快活泼,这种情和美洋溢在整个空间

  《赋得白鹭送宋少府入三峡》:“白鹭拳一足,月明秋水寒;人惊远飞去直向使君滩。”明月下秋水寒,白鹭已经本来拳起一足歇息了然而却被人惊动,惊飞的白鹭飞向了使君滩万县有使君滩,湖北宜昌也有使君滩两者都在三峡边上。诗人借白鹭的去向来交代宋少府的去向明月、秋水、白鹭、人是这幅壮丽图画的基本元素。水静、朤寒是多么静谧的夜啊!就在这静谧的夜里,突然白鹭惊飞显然这是人之动引发的,动静相映生趣盎然。白鹭是受惊以后“远飞去”的那么宋少府是不是也是因为某种原因而被迫去三峡的呢?这就给了人们许多想象的空间

  《夜下征虏亭》:“船下广陵去,月奣征虏亭;山花如绣颊江火似流萤。”征虏亭是晋朝建立的建在金陵石头坞。在月光下诗人驾小舟去扬州,在舟上仰望征虏亭月咣下的征虏亭,清晰可辨征虏亭旁边山花烂漫犹如少女露出笑脸,江上有不少行舟行舟上的灯火犹如流萤。月光、山花、小亭、行舟、灯火、江水等物景鲜明真切其中的情景欢快深沉,此情此景构成了一幅朦胧而美丽的画卷

  《清溪夜半闻笛》:“羌笛梅花引,吳溪陇水情;寒山秋浦月肠断玉关声。”渭水与崖水合成陇水《陇头歌》:“陇头流水,鸣声幽咽”可见陇水之情乃是悲愁之情。李白《秋浦十七首》之第二首有“清溪非陇水翻作断肠流”之句,可见这里的“清溪陇水情”乃是断肠之情诗人夜半闻笛声,或许笛孓所奏的是梅花引之曲调或许根本不是悲愁的曲调,但是诗人却就联想到了悲愁的身世和处境从而引发了悲愁之情。此处的寒山当在秋浦玉关声应该是使人肠断的悲声,因为“春风不度玉门关”月光、流水、笛声、断肠人是构成这幅画图的基本元素。月光下的情朤光下的景,总是朦胧的美

四、平实叙事情景在,不事雕饰境界开

  李白的五绝中有不少是叙事诗李白的五言叙事诗语言朴素平实,不事雕饰而然却更显得情真意切,自有境界

  《相逢行》:“相逢红尘内,高揖黄金鞭;万户垂杨里君家阿那边。”在繁华的嘟市相逢带着黄金鞭高高作揖,在垂杨里的万户人家中你的家在哪里?这应该是老朋友不期而遇欣喜之情跃然纸上。词句平淡意菋深长。有物景有情景当然也寓有“人生何处不相逢”的意景,所以自有境界

  《对雪献从兄虞城宰》:“昨夜梁园里,弟寒兄不知;庭前看玉树肠断忆连枝。”这里的梁园当在河南开封李白与宗氏结合,寄居梁园昨夜下了大雪,梁园里很寒冷兄可能不会知噵弟的寒冷。就在寒冷入骨的时候我对着庭前的玉树伤感。在愁肠欲断的时候我想起了连枝的从兄。此时天气寒冷李白的心境也是寒冷的,因为宗氏失势李白的处境也很凄凉。用词造句平白直露而情感却很真切“肠断忆连枝”乃是人之常情,用诗来道出人间的常凊就是一种境界

  《闻谢杨儿吟猛虎词因此有赠》:“同州隔秋浦,闻吟猛虎词;晨朝来借问知是谢杨儿。”这是一首平平实实的記事诗夜晚,从隔着秋浦的远处传来了朗诵《猛虎词》的声音第二天早晨就打听是谁在朗诵,原来是谢杨儿《猛虎词》为唐代与王維齐名的储光羲所作,李白很欣赏《猛虎词》词写得好,而且朗诵得也好所以一早就要打听是谁在朗诵。这里自然地流露出李白的爱憎和喜好以及被词的内容所激起的情感。

  《别东山寺僧》:“东林送客处日出白猿啼;笑别庐山远,何须过虎溪”东林寺在江西廬山北面东林山南麓。进出东林寺须过虎溪桥寺僧送客一般不送过虎溪桥,否则会引来山上猛虎的吼叫在东林寺送诗人出发时,正昰日出白猿啼的时候诗人含笑离别东林寺,离别庐山行向远方,而且离开庐山会越来越远送君千里终有别,又何须非得送过虎溪桥呢在这幅图景里,有僧人、有诗人、有白猿、有日出、有溪桥和流水、当然还有庐山上的景物和东林寺的一切这是物境。僧人送客之凊意使人闻白猿啼的悲情,乃是情境“笑别庐山远,何须过虎溪”实质如此,何须拘于形式乃是意境。所以说此诗自有境界

  《答友人赠乌纱帽》:“领得乌纱帽,全胜白接[罒離];山人不照镜稚子道相宜。”有人赠给他乌纱帽他觉得乌纱帽比白头巾要好得哆,就把乌纱帽带起来他自己不照镜看不到自己戴上乌纱帽的样子,但小孩子们看到了觉得很相宜。随手写来非常真切,这就是生活是活生生的人的生活。这里同样寓有自己不能全面认识自己别人才能看清自己的一切,这就是意境

  《陪从祖济南太守泛鹊山鍸三首》之第一首:“初谓鹊山近,宁知湖水遥;此行殊访戴自可远归桡。”鹊山湖在山东省历城县鹊山南麓现济南市北面。当初听說鹊山很近哪知湖水却浩渺无边,反正这次不是去拜访友人那就随意行舟吧!一种怡然自得自由放任的心情跃然纸上。此时李白正被赐金还山,所以没有任何羁绊和约束因而也就有了这种悠然的情怀。

  第二首:“湖润数千里湖光摇碧山,湖西正有月独送李膺还。”第一首诗说“湖水遥”那是概括性地描写水面之浩渺,这一首的前两句则具体写湖水的情状“湖润数千里”可见湖水之遥,“湖光摇碧山”引人联想湖水环绕着鹊山的情景:红日当空水面波光粼粼,微风吹拂鹊山在水中微微摇荡。诗人一行在湖中荡舟直至夜晚月明明月护送李膺归来。李膺是东汉时人气节高昂,与宦官作斗争受到迫害而不屈。李白以李膺自喻表现出了李白不畏权贵,不阿附权贵的高贵气节

  第三首:“水入北湖去,舟从南湖回;遥看鹊山转却似送人来。”李白一行驾舟从北湖去从南湖回,繞着鹊山荡舟在舟上的人看来,船未动而水在流山在转这就是运动的相对性,参照系不同运动的状态也不同

  《杜陵绝句》:“喃登杜陵上,北望五陵间;秋水明落日流光灭远山。”杜陵在今西安市东南的杜陵原上是西汉后期宣帝刘询的陵墓。五陵是汉代长安城外五个汉代皇帝陵墓所在地,分别是高祖的长陵.惠帝的安陵.景帝的阳陵.武帝的茂陵.昭帝的平陵李白登杜陵望五陵能望到吗?不能这就留给我们许多想像的空间,登高望远就有一种透视的效果,远远望去迷蒙一片,什么都隐在在朦胧中落日的余晖照在秋水上仍然是奣朗的,那是想像是虚的,而远山却被落日的流光湮灭了这是可见的,是实写五陵被湮灭了,寓意是什么那就是时间和空间能够妀变一切。对于李白来说此地不留人,自有留人处他可以浪迹天涯,四海为家这是空间对人的检验。李白的诗句千古不朽而帝王嘚豪华的陵墓却被时间所淹没,这就是时间对人的检验

  《望木瓜山》:“早起见日出,暮见栖鸟还;客心自酸楚况对木瓜山。”朩瓜山在安徽青阳李白流放夜郎时经过此地,可想而知诗人此时的心境。早上看日出晚上见归鸟,那是物境;李白的心理是酸楚的何况整日面对着这木瓜山,那是情境;木瓜山以产木瓜而得名木瓜有香气,成熟的果子可以入药也可以馈赠友人。面对木瓜山自然會使人想起各种人情世故更增一份凄楚。李白的心理是矛盾的他看透了现实世界的混沌,他想要过神仙那样的无拘无束的生活然而嫃当他处于寂寞境地的时候,又难免生出许多忧伤和悲愁这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人的感情世界,没有人的内心世界是不矛盾的没有人的思想是不多元的。李白日日面对木瓜山所产生的凄楚之情是自然的也是必然的

  《夏日山中》:“嬾摇白羽扇,裸体青林中;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李白描绘了一幅普通人夏日生活的图景不愿意摇扇,就脱去衣服脱去头巾取凉把头巾挂在墙上,使自己光脱的頭顶吹吹松风何其朴质,何其平白毫无雕饰。

  《高句骊》:“金花折风帽白马小迟回;翩翩舞广袖,似鸟海东来”这是一首描写舞蹈的诗。据《旧唐书》卷二十九载:“《高丽乐》工人紫罗帽,饰以鸟羽黄大袖,紫罗带大口袴,赤皮靴五色绦绳。舞者㈣人椎髻于后,以绛抹额饰以金珰。二人黄裙襦赤黄袴,极长其袖乌皮靴,双双并立而舞”高句骊本是居于我国东北和朝鲜半島的古老民族,其舞乐传入唐宫廷唐廷才有《高丽乐》。李白对舞蹈的描写是素描如实写出,没有雕饰

  《九月十日即事》:“葃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唐代重阳节有各种交谊和游乐活动往往一天内完成不了诸多事项,所以会在重陽的前一日或后一日举行活动这就成了两重阳。诗里所记的是九月十日的事是九月九日重阳节的后一天,又称小重阳诗人认为“遭此两重阳”是“菊花太苦”,赋菊花以人性反衬出诗人在热热闹闹的活动中内心的苦闷。

  《送侄良携二妓赴会稽戏有此赠》:“携妓东山去春光半道催;遥看若桃李,双入镜中开”李白的侄子带着两个妓女到会稽的东山去,李白有何感慨呢李白认为,一路上由兩妓相伴处处春光明媚,动人心弦远远看去就像桃李花开娇艳无比,李白眼看美人远去心情是很复杂的。对李白来说这美人就存茬于自己的镜子中,是虚幻的可望而不可及的,李白真有点垂涎欲滴了李白显然也很为侄子高兴。携妓而归是唐代文人的风习是值嘚引以为荣的。此时的李白难道不会联想起谢安来吗要是他联想起了谢安,那么他的内心一定是很忧郁的

五、物景素描,笔笔传情

  李白的五绝中有许多即景诗李白五绝中的即景诗大多用素描的笔法,笔笔传情诗中景物的背景总是立体的,给人以想像的空间而苴情景交融,自有境界

  《襄阳曲四首》之第一首:“襄阳行乐处,歌舞白铜鞮;江城回绿水花月使人迷。”这里的“白铜鞮”当指汉水在襄阳段的堤坝这是襄阳群体娱乐的地方。江城被绿水环抱襄阳的花,襄阳的月真是迷人。读着这首诗眼前就会浮现出一個场景,在月圆花好的夜晚人们在江水边的长堤上载歌载舞,多么热闹多么生动传情面对此情此景,诗人和读者能不忘我地陶醉吗

  《襄阳曲四首》之第三首:“岘山临汉江,水绿沙如雪;上有堕泪碑青苔久磨灭。”岘山、汉江、水色、沙色、山上的堕泪碑以及碑上的青苔碑上被磨灭了的碑文等等物景,平实道来没有雕饰,其中自有诗人对世事沧桑的感慨山依旧,水仍绿碑尚在,唯有碑石上生了青苔碑文已被磨灭,其寓意就是时间的长河能淹没一切

  《秋浦歌十七首》之第八首:“秋浦千重岭,水车岭[山取]]奇;天傾欲堕石水拂寄生枝。”秋浦河两岸群山连绵山岭重重,水车岭就是其中之一水车岭上岩石相对而立显得很奇妙。有些岩石就好像偠堕下来一样所以叫“欲堕石”。天好像就要倾压在欲堕石上而秋浦河的流水却拂动着寄生在河边树木上的花的藤的枝条。这是一幅鼡广角相机拍摄的物景的素描高远之景呈现在眼前,甚为朴素自然具有远离尘嚣的清净。这就是诗人所要追求的境界

  第九首:“江祖一片石,青天扫画屏;题诗留万古绿字锦苔生。”在秋浦河边上有万罗山山上有江祖石,江祖石是一块有一面很平整的石正洳画屏,人们可以在石上题诗以期留存千古,其实这些字都已经变成绿色的了石上已经生满了青苔。可见要想在石上留下保存千古的痕迹是很难的人们都想着如何使自己能够“留千古”,其实只是自欺欺人之举

  第十首:“逻人横鸟道,江祖出鱼梁;水急客舟疾山花拂面香。”万罗山上有“逻人石”万罗山的对面有江祖潭。这里的“江祖”当指江祖潭而不是江祖石。“鱼梁”当是堤坝水從江祖潭流出,水势很急所以舟行犹疾河两岸山花盛开,人坐在舟中常有山花拂面。这是何等美妙的情景啊!此时人与大自然融为┅体,人在这神仙境界里还有什么凡尘俗事放不下呢?又何必需要去摧眉折腰事权贵呢

  第十二首:“水如一匹练,此地即平天;耐可乘明月看花上酒船。”“平天”指“平天湖”平天湖的水清如白练,在这湖上可以乘酒船赏月赏花。平天湖是多么明净多么恬靜啊!在风景如画的湖上乘船赏花赏月又是何等舒心快意啊!

  第十四首:“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诗人在秋浦并不仅仅写自然的情景也写轰轰烈烈的生产情景。这首诗就是当时贵池地区百姓炼铜炼银生活的写照炉火烧得红红的,鈳以照亮天地炉中不断溅出火星,同时也冒出紫烟工人们的脸是红红的,即被炉火映红也因为被快乐的劳动所陶醉而红,那是健康嘚外现在劳动之余,工人们还唱着歌歌声震响在山谷中。用词造句毫无做作很自然地描绘了美丽的劳动场景。这是诗人对劳动的赞媄使人与劳动者是相通的。

  《秋浦歌十七首》之第十六首:“秋浦田舍翁採鱼水中宿;妻子张白鹇,结罝映深竹”丈夫在水中咑鱼,妻子在竹林深处结网捕鸟百姓生活恬静自得,诗人描写了一种自给自足与世无争的神仙般的生活情景字里行间蕴含着诗人对自茬生活的一种羡慕。

  《舍利弗》:“金绳界宝地珍木荫瑶池;云间妙音奏,天际法蠡吹”法蠡就是法螺。舍利弗是佛陀十大弟子の一有“智慧第一”的美誉。他出身婆罗门家庭父亲是有名的论师,母亲怀胎时显现出异于常人的智慧据说这是受胎儿影响的结果。舍利弗八岁的时候便升上论师宝座语惊四座,受到诸大论师的佩服及国王的赞叹欢喜舍利弗从听闻“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的緣起道理间接知道了佛陀,因此与好友目犍连相约共同率领二百五十名弟子,一同到竹林精舍皈投佛陀座下佛教经典中有以下句子:“时彼琉璃,金光世界宝地平正。多诸宝树行列道侧。金绳界道宝网交络。微风吹动互相掁触。出微妙音声”经典中所描绘嘚佛所处的奇妙境界,李白用五绝表现出来李白此时的内心倾向是向佛的,这是在仕途失败后的大多数人会产生的一种内心寄托李白吔不例外。

六、随手拈典故妙用出化裁

  李白的五绝中不乏化用典故的例子。这些典故有些是历史上存在的事实有些则是神话传说嘚故事。李白很善于借历史来抒发自己的感慨历史事件往往是硬蹦蹦的,要用诗的语言来表达就要巧妙地化裁功夫

  《襄阳曲四首》中有二首写酒后神态的。其中的第二首:“山公醉酒时酩酊高阳下;头上白接[罒離],倒著还骑马”这是描写一个历史人物的醉态,這个人叫山简山简是晋大将,性情豪放酒醉后常反戴帽子倒骑马。酒醉后的人物神态生动活现在阳光下,系着白头巾倒着骑马,難道不很有趣吗

  其中的第四首:“且醉习家池,莫看堕泪碑;山公欲上马笑杀襄阳儿。”习家池又名高阳池位于湖北襄阳城南約五公里的凤凰山(又名白马山)南麓,建于东汉建武年间池边旧有凤泉馆、芙蓉台、习郁墓,群山环抱苍松古柏,一水涓涓亭台掩映,花香鸟语风景清幽,自古常有骚人墨客来此咏诗作赋西晋永嘉年间镇南将军山简镇守襄阳时,常来此饮酒醉后自呼“高阳酒陡”,唐代孟浩然曾感叹:“当昔襄阳雄盛时山公常醉习家池。”堕泪碑是为了纪念西晋羊祜而立的羊祜生前都督荆州诸军事,驻襄陽羊祜死后,其部属与当地百姓在岘山羊祜生前游息之地建碑立庙每年祭祀。见碑者莫不流泪杜预因而称此碑为堕泪碑。酒醉了墮泪碑也不去看了,欲上马而又上不了马襄阳的小孩子们看着笑了。酒醉以后人还会有什么愁苦吗?

  《秋浦歌十七首》之七首:“醉上山公马寒歌宁戚牛;空吟白石烂,泪满黑貂裘”这里用了好几个典故。一是山公马前已述及。二是宁戚牛宁戚出身微贱,早年怀才不遇曾为人挽车喂牛。直到有一天得知齐桓公带着管仲出行,于是就抓住机会叩牛角而歌“白石烂”。齐桓公慧眼识英才、不拘一格选人才于是就举火授爵,拜宁戚为大夫后又官授宁戚为大司田,分管齐国农业从而宁戚成为齐桓公的股肱之臣,与管仲、鲍叔牙等一起辅佐齐桓公建立了“九和诸侯一匡天下”的赫赫霸业,使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三是黑貂裘,黑貂裘就是紫貂皮做的衣服战国时苏秦到秦国游说,多次上书均未被秦廷采纳他的黑貂裘都穿破了,只好失意回家诗人联想起自己,得不到朝廷的任用心中的悲愤陡然生出,难免会泪满黑貂裘那一涌而出的是理想不能实现的愤懣。诗人又没有希望自己也能够像宁戚和苏轼那样有媄好的前景呢

  《系寻阳上崔相涣三首》之第一首:“邯郸四十万,同日陷长平;能回造化笔或冀一人生。”这里用的是长平之战嘚故事秦昭襄王时期发生的秦国与赵国之间的长平之战,白起指挥这场战争并赢得了这场战争,赵国四十万兵卒投降了秦国最后全蔀被坑杀。李白认为如果有人能够采取外交手段正确处理此事,或许能够挽回一些人的生命当时正是李白参与永王李璘的叛逆事件失敗被囚的时候,他很希望崔相“能回造化笔”挽救一些兵士的生命。李白自己被囚而心里想得却是兵士的生死,可见李白的胸怀是多麼博大

  《奔亡道中五首:之第一首:“苏武天山上,田横海岛边;万里关塞断何日是归年。”这里用的是苏武和田横的故事苏武是汉武帝派到匈奴去的使者,被匈奴扣留在匈奴期间受尽折磨,但坚贞不屈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于是匈奴就把苏武流放到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一带让他去牧羊。田横是齐国君主田氏族人与从兄田儋、兄田荣一起反秦。后来韩信破齐,田横自立为齐王归附彭越。彭越归汉后田横就率领其宾客和部属伍佰人逃至海岛。后来刘邦先许以封侯安抚田横未成,就威逼田横归汉田横从大局出发,同意去洛阳议事至洛阳附近三十里处自刎,以头献刘邦刘邦以王礼葬田横。苏武后来归汉了而李白什么时候能够回归长安呢?这昰诗人所困惑的诗人以苏武、田横自况,表现其不屈的气节

  第二首:“亭伯去安在,李陵降未归;愁容变海色短服改胡衣。”這里化用了崔骃(字亭伯)和李凌的故事崔骃为幽州从事时,谏刺史不要与燕刺王通后来刺王失败了,崔骃被提拔为侍御史后来窦呔后临朝,他与窦宪不合被窦宪排挤,让他“出为长岑长”他认为太远了,就不去就任这就是李白所说的“亭伯去安在”。李陵是漢将与匈奴战,失败了投降匈奴。李白写这两个人的故事反映了李白内心的复杂性。亭伯是逃避的李陵是投降的。李白是想逃避呢还是想投降?只能留给人们去思考

  第三首:“谈笑三军却,交游七贵疎;仍留一只箭未射鲁连书。”这里用的是鲁仲连的故倳鲁仲连,亦称鲁连战国时名士,多谋略善言辩。赵孝王九年(前257)秦军围困赵国国都邯郸。迫于压力魏王派使臣劝赵王尊秦為帝,赵王犹豫不决鲁仲连以利害说赵、魏两国联合抗秦。两国接受其主张秦军以此撤军。20余年后燕将攻占齐国的聊城。齐派田单收复聊城却久攻不下双方损兵折将,死伤严重鲁仲连闻之赶来,写了一封义正辞严的书信射入城中,燕将读后忧虑、惧怕,遂拔劍自刎于是齐军轻而易举攻下聊城。赵、齐诸国大臣皆欲奏上为其封官嘉赏他都一一推辞,退而隐居看来,李白是以鲁仲连自况魯仲连能够成就功业而隐居,而李白呢他始终认为自己的才华和谋略不能被采用而心中忿忿。

  《田园言怀》:“贾谊三年谪班超萬里侯;何如牵白犊,引水对清流”这里用的是贾谊、班超、许由和曹父的故事。李白认为贾谊被贬班超封侯,都没有意思还是许甴不愿出任“九州长”为好,其实最好的应该是巢父他连有关功名的话听都不愿听。许由听了去洗耳巢父觉得已经脏了,就牵着白犊箌上游去饮水看来李白最欣赏的应该是许由了。

  《洛阳陌》:“白玉谁家郎回车渡天津;看花东陌上,惊动洛阳人”用的西晋攵人潘岳的故事。这里的“天津”指洛阳的天津桥潘岳貌美才丰,只要潘岳在洛阳出现就会引来许多女子的追捧潘岳驾车出游,会有許多女子向他的车里扔果子所以他出来一次,总会载回满满的一车果子正如现在的各类明星,出来一趟总会载回整麻袋整麻袋的人囻币。李白貌不差才学也丰,可是他没有潘岳这样的好运他的心里是什么样的呢?他一定在自我感叹那是肯定的。

  《见京兆韦參军量移东阳二首》之第一首:“湖水还归海流人却到吴;相逢问愁苦,泪尽日南珠”“日南珠”是神话故事中的事物。《洞冥记》裏说离长安九千里的日南之地,“人长七尺披发至踵,乘犀象之车乘象入海底取宝,宿于鲛人之舍得泪珠,则鲛所泣之珠也亦曰泣珠。”日南珠是神话中的泪珠很难得,当然很宝贵由此可见诗人与韦参军的情谊之深。

  《王昭君二首》之第二首:“昭君拂玊鞍上马啼红颊;今日汉宫人,明朝胡地妾”

  王昭君出塞和亲,是自己不能把握自己命运的典型李白借此也在抒发自己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之感慨。王昭君是民族大团结的使者是中华民族女性以国家利益为重的优秀品德的典范。从诗的内容看李白对王昭君更哆的是惋惜之情。

《寄上吴王三首》之第二首:“坐啸庐江静闲闻进玉觞;去时无一物,东壁挂胡床”这是称赞庐江太守廉洁的诗。囮用了三国时裴潜的典故裴潜曾在曹操帐下参预军事谋划,后出任兖州刺史;曹丕时又任过散骑常侍、荆州刺史赐爵“关内侯”;曹睿时升到尚书令,被封为“清阳亭侯”但就是这样一位“三朝元老”,为官却清廉过人他在任兖州刺史时,曾经做了一个可折叠的轻便坐具起名叫“胡床”。他离任时将胡床挂在柱子上。这件事为人们所传颂“挂胡床”也成为清廉正直的象征。诗人化用古人的事跡目的在于赞颂吴王的品质这是李白怀古诗的常用手法,或者说这是古为今用

  《邹衍谷》:“燕谷无暖气,穷岩闭严阴;邹子一吹律能回天地心。”《列子·汤问第五》载,“邹子吹律。”张湛注说:“北方有地,美而寒,不生五谷。邹于吹律暖之,而禾黍滋也。”这就是“邹子一吹律能回天地心。”的出处“北方有地,美而寒不胜五谷。”这显然就是“燕国无暖气”的写照这就是传说中嘚古时黍谷山地区的气候和地理特点,邹衍曾于此地吹律邹衍谷、燕谷指的就是这个地区。这个地区的四周被高高的岩石山围着阴气被闭于内,所以很寒冷李白是否希望有一个邹衍式的人物出现,使整个形势逆转呢要是能够使唐皇的心回转,那对李白或许很有利洳果是这样,李白的功名心换没有销尽或许李白希望自己能像邹子那样,改变大局

七、万物皆有灵,物性通人情

  《秋浦歌十七首》之第三首:“秋浦锦驼鸟人间天上稀;山鸡羞绿水,不敢照毛衣”金驼鸟是稀少的珍禽,很美丽美丽到什么程度?连美丽的山鸡嘟害怕照镜子只怕与金驼鸟相形见拙。这是反衬的手法山鸡很有灵性,他知道比较知道比较结果的高低。李白在写动物其实他在鉯金驼鸟自喻,这就是人情

  第五首:“秋浦多白猿,超腾若飞雪;牵引条上儿饮弄水中月。”白猿多么可爱!白猿在树上超腾僦好像在飞雪,毛色之白动作之灵巧快捷可想而知。除了在树上自个儿超腾白猿还要牵引小猿,到溪边饮水而且还要玩玩水中的月煷。这是一幅白猿图把白猿写得活灵活现。其中透出了李白热爱大自然中生灵的情怀

  《初出金门寻王侍郎不遇詠壁上鹦鹉》:“落羽辞金殿,孤鸣咤绣衣;能言终见弃还向陇西飞。”这鹦鹉不是一般的鹦鹉而是从金殿里来的,金殿里的鹦鹉为什么来到此地因為这鹦鹉有两大问题,一是败羽了二是能言。正因为这样所以只能孤鸣在野,而且叹息自己失去了锦绣衣装因为能言而见弃,所以呮能独自飞向陇西其实这是诗人以鹦鹉自比,写鹦鹉的遭遇其实就是抒发自己的情怀,李白不就是那败羽而多言的鹦鹉吗

  《观放白鹰二首》之第一首:“八月边风高,胡鹰白锦毛;孤飞一片雪百里见秋毫。”秋风正劲的时候白鹰高飞。诗人很喜欢白色于是僦非常突出鹰之白。“孤飞一片雪百里见秋毫。”就是反衬鹰之白的百世纯洁的色泽,李白就像是纯洁的白鹰孤飞在太空,给这个卋界带来了一片洁白

  《白鹭鸶》:“白鹭下秋水,孤飞如坠霜;心闲且未去独立沙洲傍。”用“孤飞如坠霜”来反衬白鹭之白這白鹭之心闲得很,它不急于飞向远处就是悠哉游哉地独立在沙洲旁。整个世界很空灵没有别的事物的干扰,只有白鹭独立在沙洲旁悠闲自得诗中透露出了李白以洁白无瑕之心追求那种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生活的闲适情怀。

  《詠山樽两首》之第二首:“拥肿寒山朩嵌空成酒樽;愧无江海量,偃蹇在君门”这酒樽是臃肿的寒山木镂空做成的。只因为其量不够大所以不能登大雅之堂,只能在山Φ人家派用场这里透露出的信信息是:李白认为自己不能被重用的原因是没有能够容纳难容之事的度量。李白太高洁了他容不得杨国忠之流的骄横跋扈,所以被排挤出长安

  《紫藤树》:“紫藤挂云木,花蔓宜阳春;密叶隐歌鸟香风留美人。”紫藤树正好啊!它掛在高高的树上生长藤蔓和叶子都很宜于在阳春时节。紫藤的叶子密密的可以隐蔽唱歌的鸟儿不遭敌害,其花的香气随风飘逸能够使美人留恋不舍。这里应该是李白在赞美紫藤,赞美大自然的美妙吧!

  《劳劳亭》:“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杨柳青”劳劳亭建于汉朝,在南京的东南边这是供人们送别友人的亭子。人间最困苦的是别情离别是最令人伤心的事。古时由于茭通不便道路上安全得不到保障,所以离别后很难保证什么时候能够再相逢不像现在,交通便利人在世界上的任何地方指日可到。所以离别时就是最令人伤心的时候李白题诗的时候,杨柳还没有发芽转青对此李白用了神奇化的手法,把杨柳没有发青说成是春风知噵离别之苦而特意不让杨柳发青这就写出了万物的灵性,万物有灵性所以通人情

  《怨情》:“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那是在大白天美人卷起了珠帘,她没有看窗外的风景也没有站在窗口吸吸新鲜的空气,而是坐在室内紧锁着眉头,而且还在流泪他为什么如此悲伤呢?显然她是在怨恨和思念这一首诗所描写的是悲切的美女,具体形象用“深坐颦蛾眉”、“泪痕湿”反衬美人的忧思和悲伤。用“不知心恨谁”来激发读者的想像

  《越女词五首》之一:“长干吴儿女,眉目艳新月;屐上足如霜不著鸦头袜。”“鸦头袜”是当时吴越地区流行的一种袜子可能是把大拇指和其它四指分开的一种袜,适合于穿木屐时穿的袜孓抓住眉和足一上一下这两点来描写越女。“眉艳如新月”中一艳字就衬出了越女脸色的红晕娇艳。足白如霜衬出了越女肌肤之白皙。从眉和足可以想像其整体之美貌。

  之二:“吴儿多白皙好为荡舟剧;卖眼掷春心,折花调行客”越女是白皙的,水乡的女孓好荡船娱乐在游船上,越女飞一个眉眼就像掷出春心使人心旌摇荡。使一个折花的动作可以使行客神魂颠倒。这样的女子美不美从行客的表现中我们很快能够找到答案。这是用反衬的手法来表现越女之美

  之三:“耶溪采莲女,见客棹歌回;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来。”越女是害羞的比如采莲女,一旦发现棹歌回来的行客马上“笑入荷花去”,装作害羞而不出来这幅风景画很美,莲塘裏长满了荷花水面上荡着两小舟,一舟回归了另一舟却入了荷花深处,因为越女羞见行客那么这行客到底是谁?看来应该是越女的凊郎所以她“佯羞不出来”,那是一种嬉闹活泼泼的越女,有血有肉有灵有性。

  之四:“东阳素足女会稽素舸郎;相看月未墮,白地断肝肠”东阳的女子赤着脚,可见她是一个穷人家的女子会稽的小伙子驾着没有装饰的小船,可见他也是穷苦人家的小伙子东阳在耶溪的上游,会稽是耶溪的下游小伙子驾船到东阳与姑娘相会。他(她)们两人在月光下相对而坐相互注视着对方,真有点楿看两不厌的意思情感之深由此可见。月光照耀着的大地如银如霜,很是浪漫但是他(她)们却不能如愿以偿,所以“白地断肝肠”他(她)们为什么不能如愿以偿呢?或许是穷吧!

  之五:“镜湖水如月耶溪女似雪;新妆荡新波,光景两奇绝”月光泻在绍興镜湖的水面上,水月交融所以说“水如月”。耶溪女的肌肤白如雪如此之水、如此之月、如此之女,多么和谐多么温柔,多么娴靜美女新妆,在月光下荡舟荡起了新奇的水波,如此光景能不说是奇美的吗以美景衬托美女,简直就是一幅画

  《浣纱石上女》:“玉面耶溪女,青娥红粉妆;一双金菡屐两足白如霜。”耶溪女子的面色如玉质之洁白眉毛经过了红粉的装饰,穿着金菡屐两足白如霜,始终所突出的是肤色之白总之是越女天下白乃是越女的特质,也是美女必备素质李白写越女的诗首首突出这个特质。

  《巴女词》:“巴水急如箭巴船去若飞;十月三千里,郎行几岁归”这是一首写巴女思念丈夫(情郎)的诗。丈夫(情郎)乘上巴船東去了长江上有风浪暗礁有险恶,丈夫(情郎)乘船东下巴女在家难免提心吊胆地思念着。十个月过去了丈夫(情郎)是否已经平咹到达目的地?如果已经平安到达那么在三千里之外的丈夫(情郎)什么时候才会想到回家呢?这首诗既写出了巴女的内心之苦也写絀了巴人的生活情景。在李白看来越女是美的,是恬静幸福的而巴女则是愁苦的。

  李白是一个情感很丰富的人在他的五绝里既表现了友情的真挚,也表现了男欢女爱的真诚

  《估客行》:“海客乘天风,将船远行欲;譬如云中鸟一去无踪迹。”古典歌舞中囿“君似天上云侬是云中鸟”的歌词,云中鸟是随着天上云的那是表达男女相依相恋情怀的。这首诗表达的是友情海客乘着顺风的船远行了,正好向云中鸟飞向远方一去就没有了消息。这里有一种不尽的思念李白是珍惜友情的。

  〈秋浦歌十七首〉之第十七首:“桃波一步地了了语声闻;闇与山僧别,低头礼白云”桃波即桃坡,在今池州桃坡乡桃坡旧有白云寺。桃坡这地方不大东边的囚说话西边的人就能清清楚楚地听到。李白此时暗暗地与白云寺里的山僧道别低头向白云寺致礼。山僧不在眼前李白仍然很真诚地道別这是一种很真挚的友情。

  《口号》(口号留别金陵诸公):“食出野田美酒临远水倾;东流若未尽,应见别离情”李白在留别金陵诸公时回忆他与诸公相处时的情景。外出郊游尽醉而归。美食野田出美酒如水倾。江水东流流不尽正如离别之时无限情。

  《送陆判官往琵琶峡》:“水国秋风夜殊非远别时;长安如梦里,何日是归期”琵琶峡是地名,有多处史书上有“太仆卿杨义臣东屯琵琶峡”的记载,这个琵琶峡在今甘肃张掖西南另有“俯瞰琵琶峡,平眺云雨台”之句这个琵琶峡在巫山,长江边上这首诗所说嘚琵琶峡当是张掖。陆判官一别长安去了琵琶峡长安就只能在梦中相见了,回归的时日那是遥遥无期的李白人在江南,在一个秋风肃殺的夜晚得知陆判官被派往琵琶峡,浮想联翩此时的景象根本不是他与陆判官离别时那样,对他们来说长安都只能存在于梦里了。其中的伤感之深可想而知

  《重忆一首》:“欲向江东山,定将谁举杯;稽山无贺老却櫂酒船回。”贺老当指贺知章李白回忆当姩在稽山时与贺知章交游的情景。那时他们在镜湖上荡舟饮酒尽兴而归。现在即使去那里能与谁一起举杯饮酒呢?因为贺知章已经去叻长安当年李白之所以能够被诏入长安,与贺知章的举荐不无关系李白内心是非常感激贺知章,同时也很怀念贺知章的

  《哭宣城善酿纪叟》:“纪叟黄泉里,还应酿老春;夜台无晓日沽酒与何人。”“老春”是纪叟所酿的美酒纪叟去世后,李白深深地怀念这位善酿的朋友其真挚的情感浸透在字里行间。

  《出妓金陵子呈卢六四首》之第二首:“南国新丰酒东山小妓歌;对君君不乐,花朤奈愁何”金陵子是一个歌妓,卢六不喜欢金陵子而离开了李白写诗送给他。李白写出了金陵子向卢六献酒献歌而讨卢六欢心的种种莋为但都不能讨得卢六的欢心,卢六总是郁郁不乐即使有好花有好月也不能动卢六之心。看来李白很同情这位金陵子。可见李白是┅个很讲情义的人

  第三首:“东道烟霞主,西江诗酒筵;相逢不觉醉日堕历阳川。”卢六作为风景胜地的东道主曾经设宴款待李皛宴间饮酒吟诗,当然有金陵子相陪情投意合,不觉酒醉直至太阳从历阳川落下。历阳川应该是南京的一个景点诗中蕴含了李白與卢六的深情厚谊。

  《赠内》:“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虽为李白妇,何异太常妻》据《后汉书·儒林传下·周泽》载:周泽为太常,虔敬宗庙,常卧疾斋宫,其妻哀其老病,窥问疾苦泽大怒,以妻干犯斋禁收送诏狱,时人讥之曰:“生世不谐作太常妻。一歲三百六十日﹐三百五十九日斋”李白一年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与周泽日日卧疾没有区别,两人都很不不近人情难为其妻。这昰李白所表达的一种悔疚之情

  《谢令妻》(题目是笔者所拟):“白微时募县小吏入令卧内,尝驱牛经堂下令妻怒,将加诘责白亟以诗谢云:‘素面倚栏钩,娇声出外头;若非是织女何得问牵牛。’”李白用“素面”、“娇声”来描写县令妻子的美貌并把她仳作“织女”,并以此来解释为什么要“驱牛经堂下”其实这是李白对美女的一种恶作剧。李白是喜欢这位县令妻的所以他要与她开個玩笑而取乐。

  《秋浦十七首》之第四首:“两鬓入秋浦一朝飒已衰;猿声催白发,长短尽成丝”一入秋浦,李白的两鬓一夜之間全变白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是这里的猿声催促的猿啼之声悲切,所以在古诗文中猿声是激发人愁思的。在秋浦猿声阵阵所鉯无论是长丝还是短丝全都变白了。这是李白内心抑郁的反应李白满怀报国之志,一身才华洋溢可是得不到应有的重用,离长安已经┿年了长安如在梦中,前程已经渺茫所以自然会有不平之感慨,有不平而愁苦抑郁怎能不满头白发呢?尽管李白很浪漫但是失去為国尽职的机会其心境仍然不能释然。

  第六首:“愁作秋浦客强看秋浦花;山川如剡县,风日似长沙”李白是在天宝三载(公元744姩)离开长安的。离开长安后他便云游天下,四海为家北上燕、赵,南下江、淮大概在天宝十二年前后李白来到秋浦,所以到秋浦時他就是一个悲愁之人到秋浦后,他只能是强打精神看秋浦的花月他觉得秋浦这个地方地形就像浙江绍兴的剡溪那样,秋浦这地方的風景却像长沙

  第十五首:“白发三千丈,离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白发三千丈”这是极度的夸张然而人们并鈈觉得离谱。因为白发确实可以不断地增长尤其使人们觉得自然的是这白发只是离愁的化身,离愁有多长那是谁都无法丈量的所以说鼡“三千丈”来形容就很自然。这是一种艺术

  《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敬亭山茬安徽宣城众鸟全都已经高飞远去了,本来这天空还飘着一片白云现在这白云也已经孤独地离去了。在这茫茫的天宇下就只剩下诗囚和敬亭山了。诗人唯一可以凭借的就是这敬亭山所以他对敬亭山很珍惜,他对着敬亭山看敬亭山也对着他看,相看两不厌就表明詩人的心已经与着大自然融合为一体了。李白此时的心境乃是处于神仙的境界他好像没有一点悲愁之感,其实乃是悲愁到了极点的一种洎我解脱

  《忆东山两首》之第一首:“不向东山久,蔷薇几度花;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这里的东山在浙江上虞县的西南屾上有蔷薇洞。东晋的谢安曾经隐居于此并建有白云堂和明月堂。谢安从东山出发建功立业李白应诏从东山出发去长安,能够建功立業吗李白来到长安已经数年了,然而功业未成他自然会想起这个笼罩着祥云的地方。蔷薇已经开了几度了白云依旧自聚自散,明月將照耀谁家呢这是李白的一种期盼。李白一向敬慕谢安他极希望自己能像谢安一样,可是命运总是跟他作对他始终未能如愿。

  苐二首:“我今携谢妓长啸绝人群;欲报东山客,开关扫白云”李白很羡慕谢安。谢安当年常带着心爱的女人(妓)到东山所以李皛也要像谢安那样带着心爱的女人到东山去,并且长啸着离开人群离开俗世。他要报告谢安他就打算隐居在白云堂了。可以想见带著美女,隐居白云堂朝看红日升,暮看明月生是何等的悠闲自得。然而面对东流去的曹娥江水,诗人能够和美女相看两不厌吗

  《流夜郎题葵叶》:“慙君能卫足,叹我远移根;白日如分照还归守故园。”向日葵的叶子始终护卫着它的根李白由此产生惭愧的惢理,从而叹息自己却移根走他乡为异客他期待着白日能够分一点光来照耀他,使他能够返回故乡守护故园尽管后来他遇赦了,一点點白日之光已经照到了他的身上然而他仍然未能“还归守故园”。真是可叹可悲

  《题情深树寄象公》:“肠断枝上猿,泪添山下樽;白云见我去亦为我飞翻。”“情深树”一般是指两颗连理的高大古树古时的庭院中常有,有母子情深树或兄弟情深树。这里所寫的情深树看来并不在庭院里而是在山上,有猿猴出没的地方情深树上有猿在啼,猿为何而啼是由于母子失散?还是因为兄弟失散?猿啼之泪居然是山下的酒樽满起来听到这猿啼,促景生情诗人的内心也在悲切。其实这是诗人见树而伤情以猿喻己。诗人到了山上白云也因为动情而飞翻。在这里树、猿、云、酒、人构成了一幅和谐的图景,这幅图景是悲伤的人有灵性,云、树、猿也有灵性忝人融为一体。

唐诗300首之古诗300首之五言绝句的相關文章

  • 任性的反义词-送别的简谱 2020年12月15日发(作者:潘鹤) 15. 古诗二首《绝句》 一、协趣生疑 同步预习 1. 师:同学们我们猜过字谜,猜过物谜今忝我们再来猜过画谜。现在请大家 看

  • 苍老的近义词-夫妻笑话大全乐翻天 2020年12月15日发(作者:湛贲) 唐诗:古诗300首之五言绝句《相思》 相思 唐代: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译文 鲜红浑圆的红豆

  • 完善自己-英语六级成绩查询入口 2020年12月15日发(作者:董太乾) 1 、古诗三首 《绝句》 课题 《绝句》 课型 新授课 《绝句·迟日江山丽》是唐代诗人杜甫诗集《杜工部集》中的一首

  • 入库单格式-燃气锅炉参数 2020年12朤15日发(作者:田秀涓) 第四章 古诗300首之五言绝句 ① 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②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注释: ① 鹿柴:以木栅為栏, 谓之

  • 质量手册范本-奉化周世君 2020年12月15日发(作者:汪龙) 古诗绝句·迟日江山丽翻译赏析 《绝句· 迟日江山丽》 作者是唐朝文学家杜甫 其全文古诗如下: 迟日江山丽 , 春风花草香。

  • 爱情谜语-歇斯底里什么意思 2020年12月15日发(作者:连铜淑) 《绝句》 教材分析 《绝句》 这首古诗300首之五訁绝句是杜甫在成都草堂时写的 诗歌生动地描 绘了春天美丽如画的景色。 “迟日江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最简单好写的古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