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是孔子写的吗做什么的

凤凰号出品
《论语》中的五大职场秘诀:什么样的人可以提拔?
俗话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作为中国人思想文化的重要源头,对职场智慧有十分精辟的观点。下面,《论语》中隐藏着哪5条职场黄金法则呢?1、职场晋升的两个原则:不说错话,不做错事晋升之道就两条,不说错话,不做错事。其实就一句:不犯错。说错一句话,一百句对的话也挽回不了那影响。做错一件事,也很难补救。对的收获和错的损失不对等。不犯错就是对,比做对事重要。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论语》张居正讲解说,你不要自己老想去谋职获禄。若修养了自己的言行,人人都会喜欢你,名誉昭彰,必有人举用你,何必自己成天惦记着呢!程颐说:“修天爵则人爵至,君子言行能谨,得禄之道也。”说话最好慢半拍,做事之前多想一想。这样说话少过失,做事少后悔。2、什么样的人可以提拔?答:果决能断,通达事理,多才多艺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论语》季康子,是鲁国大夫,问孔子几个弟子的才干,能不能做官任事。推测这段对话发生的时间,是在前面说的孔子在陈国,鲁使来召冉求回国做官。孔子说,“归与!归与!”我也不流浪了,放弃自己执政的梦想,回鲁国一心传道育人了。回去之后,季康子问他的弟子中还有什么可用之材,与他的一段对话。先问仲由,仲由能管理政事吗?再问端木赐,再问冉求。孔子都给予了肯定的回答,“于从政乎何有”——从政有何不可呢?不过三个人的特点不一样,孔子分别给予了“果”“达”“艺”的鉴定。朱熹注解说:果,是有决断;达,是通事理;艺,是多才能。什么样的人可以提拔?张居正对这一段的解读最准确、最权威,因为他是中国历史上最成功的执政宰相之一。张居正的观点概括起来就是:果决能断,通达事理,多才多艺——这就是可以提拔的三条标准。如果一个人,这三条标准都具备,他做起工作来是个什么状态呢?史书上夸赞名臣能吏,经常有一个特别形象生动的词,四个字:剖决如流。那种感觉,特好!3、要领导客户,不要搞定客户。要领导你的领导,而不要搞定领导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论语》孔子说,事君之道,先当敬那职事,守那职责,把食禄的心放在后。这句要好生体会,不是简单地说,“先把活干好,再说拿钱的事”。不是干事和拿钱的先后,这不是重点,也不解决问题,是心的先后。我们平时工作中,这样的情况很多很多。干活,领导说怎么干我就怎么干;方案,客户说怎么改我就怎么改。这就是把自己的原则、职责、价值都丢掉了,自己不尊重自己的专业,不尊重自己的职责,不尊重自己,也不尊重领导、客户的托付。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把求禄之心放在先了。所以我常说,要领导客户,不要搞定客户,要领导你的领导,不要搞定领导。话说回来,你以为你搞得定吗?领导说这么干,他以为可以这么干;客户说这么改,他以为可以这么改;改过去之后,他发现又不对了。你跟着他转圈,最后把自己的价值也转没了。公司里面也是一样,一个公司大了,就会有官僚,就会有各种业绩指标、内控流程,指标和流程,都不一定合理。而且你虽然说他不合理,你也说不出一个更合理的来。任正非说,公司里分出两种人,一种是工作的人,一种是制造工作的人。工作的人,除了要完成工作,还要对付制造工作的人给他制造的工作。这时候,你会发现,公司的同事,又分出两种人,一种是循规蹈矩保护自己。错了,我也是按领导要求来的。这种人,就是敬禄之人,时刻把求禄之心放在前,公司怎么样,不是我的责任就行。乔布斯在被史考利撵出苹果公司之后,评论他和史考利之争说,他是为了公司的发展,但没人听得懂。史考利的所有言行,都是围绕自己的权位,结果他取得了胜利。就是这种情况。4、保持对上级的敬畏“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君赐腥,必熟而荐之;君赐生,必畜之。”——《论语》这是讲孔子事君之礼。孔子的儿子出生的时候,鲁昭公送来一尾鲤鱼,表示祝贺。孔子视为莫大荣耀,将儿子取名为孔鲤,以伯鱼为字。这就是以君赐为尊、为荣了,到今天我们还知道这鲤鱼之赐的故事。后世孔氏子孙讳鲤鱼,称为“红鱼”,祭祀也不杀鲤鱼,用鲫鱼,这就是仁君之赐了。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这里就是讲畏大人,对上级保持敬畏,保持害怕。敬畏的是什么呢?是任务,是职责,是使命,而国君、上级,就是那任务、职责、使命的人格化。我的能力始终是有限的,上级交办的任务,不敢说过去事事都办得让他满意,更不敢说下次一定能完成使命,怎么能放松自己呢?5、努力工作,等待被开除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论语》子张问孔子:楚国执政,令尹子文,三次被进用为令尹,别人都羡慕他的尊荣,他却并没有沾沾自喜。同样,三次被罢官,别人都替他惋惜,他却毫无愠怒之色。而且每次都认认真真搞好工作交接,把旧日自己所安排的政事,一一仔细地告诉接任的新令尹。您怎么评价他这个人呢?孔子说,这个人哪,可以算是一个忠臣!一般人,都为自己升官发财,患得患失,嫉贤妒能。子文呢,真是实心为国,不贪念自己的名爵,只要有利于国家的政事。国君用我,我就认真干,国君不用我,我就认真交接,帮助继任者顺利接手,总之不能因为我,把工作耽误了。子张问,那这子文,他够得上您说的仁的标准吗?孔子说:“未知,焉得仁。”孔子说,那可不晓得,不能这样就算仁吧!“仁”是全德,是最高道德标准,孔子不肯轻易把这个鉴定给人的。就像前面孟武伯问仁,问孔子自己的弟子,子路、冉求、公西华,孔子一律给了“不知其仁也”的鉴定。这子文的态度,其实在我们今天各个公司里面很普遍,老板要求高,变化快,还有各种公司政治。有的人,或为自己的待遇位置患得患失,或为怕担责任不敢任事。而另一些人呢,你用我,我就给你干,不留一点余力;你不用我,你一挥手,我就走,认真交接,不给你添一点麻烦。内心强大,实心办事,勇于担责。他们的口号是:“努力工作,等待被开除!”这是有人亲口跟我说过的话,不同公司的、相互并不认识的两个人,都是栋梁之才、柱石之臣,面对老板要求高、变化快,分别说了同样的话,所以我印象深刻。今天读到子文,便想起这句话来。最好的员工,是始终站在老板的立场。当然,最好的老板,是首先站在员工的立场。这就是儒家的君臣之道:“君待臣以义,臣待君以忠。”
本文来自凤凰号,仅代表凤凰号自媒体观点。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朋友圈
凤凰争鸣微信号
来点暖心的!扫这里
水煮百年网《论语》:怎样做个好的有钱人
《论语》:怎样做个好的有钱人
怎样做个好的有钱人?这是个很有趣的问题。很多人看到这个问题,第一反应往往是:去!这种事等我有钱了再说!对于有这种反应的人,我称之为“心穷”。他们不是没能力去成为有钱人,而是根本就没有成为有钱人的心理素质。连梦想都没有,怎么可能有实现的一天?不想着怎么把事情做好,钱怎么会光顾你?这种人我们姑且不论,还是回到问题本身,要做一个好的有钱人,其实真的不容易。为什么呢?第一,有钱的过程可能有原罪。正所谓“发财立品”,一些有钱人在发财之前靠的都是不那么光彩的手段,到了赚到第一桶乃至第N桶金,才由黑转白,努力做个良好市民。第二,有钱了拥有的资源就多,人就容易自我膨胀,不知不觉就会对规则造成破坏,对其他人造成伤害。那么,怎样才算是好的有钱人呢?《论语》里面有一段相关的论述。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问孔子:“穷的时候不去巴结人,有钱了不趾高气扬,怎么样?”孔子回答说:“还可以,但比不上穷的时候还快乐,有钱了则好礼的好。”孔子对于如何做个好的有钱人的答案是:好礼。这里的好礼应该怎么理解呢?在孔子乃至西周的时代,礼包含了两层涵义。一层是文化,另一层是政治规则。孔子的这个回答,两层意思都有:有钱了,要遵守规则,向往文化,这就是好的有钱人了。大家都知道,清朝的时候有位著名的红顶商人叫胡雪岩,是徽商的主要代表。他白手起家,一生翻云覆雨,不但曾经赚下亿万家财,更曾力助左宗棠平叛,是晚清时期的风云人物,也是当时中国首屈一指的有钱人。我曾经到胡雪岩的故居参观,里面亭台楼阁,一步一景自然不在话下。但让我最深印象的,却是这个当时几乎是天下首富之人的家宅,竟然缺了一个角。导游跟我说,当时胡雪岩建这个大宅,本想建成长方形的周正布局。可是偏偏街角有一处人家的房子不肯卖给他,不管他出多大价钱也没用。其实以胡雪岩当时的权势,要利用官府的力量把这家人赶走,可以说是易如反掌之事。但胡雪岩并没有这么做,而是把大宅建成了一个缺了一角的长方形。有些八卦的人说,他最后破产收场,也是因为这个缺角坏了风水。这个缺角有没有坏风水我不知道,但这个缺角告诉我们,怎样做一个好的有钱人。遵守规则和道义,尊重他人的选择,这便是“富而好礼”。一个拥有财富和资源的人,要克制自己破坏规则、以本伤人的欲望,其实一点也不容易呢。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讲述有深度的历史故事
作者最新文章论语300讲全集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论语300讲全集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80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问题1:我为什么要学《论语》?  答:因为,孔子是古今中外最有智慧的几个人之一,论语是一本充满智慧的书,如果想学到智慧或者增进智慧,那么学习《论语》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问题2:我为什么需要学到智慧或增进智慧?  答:小的讲,为了幸福,为了五福临门(指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大的讲,为了立功立德立言。  问题3:我读书已经读了几十年了,还要读书?  答:因为很有可能读了几十年的书,只是学到知识,而“在智慧面前,知识只是垃圾”(缠师语录)。  问题4:我难道不幸福吗?  答:对自己的事业满意吗?对前途担忧吗?对婚姻满意吗?对自己的健康满意吗?对儿女的教育担忧吗?对五伦关系满意吗?(五伦指:夫妇、父子、兄弟、君臣、朋友)。问自己这几个问题,自然就知道幸不幸福。  问题5:《论语》是一本什么书?  答:《论语》是一本关于君子学问的书,给那些立志于成为君子进而成为圣人的人看的书。所以,能够学论语的一定是想进化成圣人的君子,或者想进化成君子的人。一定是内心有个想进化的渴望,否则没必要学,学了也没有任何帮助。  问题6:《论语》有那么神奇吗?  答:还没懂《论语》的话,怎么知道它没那么神奇?信的话,就来一起学;不信,就不往下看。这不是很简单的问题?一定要点证据什么,就去百度一下“半部论语治天下”“一手握《论语》,一手握算盘”。  问题7:《论语》都是文言文,怎么学?  答:事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当然,学习方法是有的,来看这个帖子就是学习方法之一啊。  问题8:我年纪这么大了,能学的会吗?  答:没开始学,怎么知道学不会?再说,我们需要的只是一种好学的精神,当然不是随随便便的“好学”,好学的定义,《论语》中有标准的答案。  问题9:我很忙,恐怕没时间学《论语》  答:没时间看病的话,将来自然会有住院的时间。  问题10:等我解决好物质生活,再来学《论语》吧  答:偷心不死、永无出期;本末倒置了。
楼主发言:37次 发图: | 更多
  1.1.【原文】  1·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注释】  (1)子:《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2)学:学君子之道,圣人之道  (3)时:当下  (4)习:践习,将所学圣人之道施之以用  (5)说:音yuè,同悦,愉快、高兴的意思。  (6)有朋:共同志向于学圣人之道、施圣人之道的人。  (7)知:通智,音zhi,四声,智慧。  (8)愠:音yun,上声,郁闷、纠结,如民怨沸腾、夫妻不和、冷战热战等,皆为愠  (9)君子:学圣人之道、施圣人之道的人。  【译文】  孔子说:“学圣人之道,并在当下践习这种圣人之道,这不是很快乐的事情吗?”  共同志向于圣人之道的人自五湖四海而来,共聚一堂,互相学习,互相督促,不是很快乐的事情吗?  成就圣人之道,从自己开始,进而推广到他人,让越来越多的人,脱离贪嗔痴慢疑的苦海,达到没有郁结的幸福彼岸,这不是君子应该做的吗?  【详解】  人不知:指处于还没有智慧或者智慧不够的状态的人,论语中的小人,就是指这样的人,这不是骂人的话,而是指暂时还没有修身养性,内心充斥着贪嗔痴慢疑,不幸福的人。这样的人满街都是啊;假货横行,毒食品屡见不鲜,背后终究还是个“贪”字。北京、上海的离婚率将近40%,婚姻如同儿戏。发达国家糖尿病发病率10%左右,北京上海也达到这个比例了吧,还没说别的慢性病,肥胖、三高,心血管毛病。夫妻之间指责、怨恨;婆媳问题,小孩教育问题,每天就手机手机,手机离开半米远,就跟丢了魂似的。这一切,根本的原因就是“人不知”,这个根本问题没解决,再怎么赚钱、再怎么静心、都是徒劳无补的。  这三句话看起来不伦不类的放在一起,其实是论语的纲领,指出了解决众生人不知的根本办法,就是学、行、成就圣人之道,最终让越来越多的人达到不愠的状态,才有可能实现“大同世界”,实现真正的“共产主义社会”。不管经济再怎么发展,人的境界没有提升,依然还是人不知,即使住上别墅、开上豪车,有什么幸福可言?我们这一代很多人在城里买了房、买了车,但真正内心洋溢着幸福的人少的可怜。  学《论语》,其实很简单,就是一步步的,将自己原来的人生观慢慢转变成孔子的世界观,君子、圣人的世界观,将本来属于你的智慧彰显出来,当我们拥有了智慧之后,婚姻问题、健康问题、事业问题、教育问题,这些都会很容易解决。按照目前绝大多数人的思维,解决这些问题,够呛,想想,多少人,就连吃饭、睡觉这么简单的问题,都搞了半辈子都搞不清楚,如果我们能够控制一下我们的嘴巴,怎么会越来越肥胖?如果睡眠充足,怎么会状态那么糟糕?
  1.2【原文】  有子曰:“其为 wéi 人也孝弟tì,而好 hào 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yú !”   【注释】  (1) 有子: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比孔子小13岁,一说小33岁可信。《论语》记载孔子的学生一般称字,独曾子和有若称“子”(另冉有和闽子骞偶一称子,又当别论。)因此多人疑《论语》系其曾、有二人所纂。  (2)孝弟:孝是子女对待父母的正确态度;弟tì是弟弟对待兄长的正确态度。古注:“善事父母曰孝,善事兄长曰弟。”  (3)鲜:少也。  (4)作乱:悖逆争斗之事。  (5)务本:务,专心致力;勉励从事。本,事物的根源或根基;根本。  各种版本的解释:  【杨伯峻】:有子说:“他的为人,孝顺爹娘,敬爱兄长,却喜欢触犯上级,这种人是很少的;不喜欢触犯上级,却喜欢造反,这种人从来没有过。君子专心致力于基础工作,基础树立了,“道”就会产生。孝顺爹娘,敬爱兄长,这就是“仁”的基础吧!”  【钱穆】:有子说:“若其人是一个孝弟之人,而会存心喜好犯上的,那必很少了。若其人不喜好犯上,而好作乱的,就更不会有了。君子专力在事情的根本处,根本建立起,道就由此而生了。孝弟该是仁道的根本吧?”  【李泽厚】:有子说:“做人孝敬父母,尊爱兄长,而喜欢冒犯上级官长的,少有。不喜欢冒犯上级而喜欢造反作乱的,从来没有。君子在根本上下工夫,根本建立好了,人道也就生发出来。孝敬父母,尊爱兄长,就是人的根本吧!”  【缠中说禅】:前面一直说孔子的弟子们是如何对孔子进行歪曲,如何把自己的私货夹带到《论语》之中,其中最过分的就是这位“有子“了。在《论语》中,孔子其他弟子都称呼名字,只有“有子”和“曾子”是被带上“子”的尊称,连颜回这孔子最出色的弟子,在《论语》中也没被称为“颜子”,这就很奇怪了。最奇怪的是,在《论语》通常排序里,“有子”的第一条语录排在孔子最出名的三个“不亦”后面,等于在500多条语录中排名第二,是所有弟子里最早出现的,而“曾子”的第一条语录,被排在第四位,是所有弟子里第二出现的。现在,搜索排位还要付费,这“有子”与“曾子”,都是孔子晚年才收的弟子,有何德何能单独被尊称而且排位如此靠前,完全占据最好的广告位置,二千多年来,让如此多人看《论语》时,都被迫第一时间记住这两位,凭什么?唯一合理的解释,现在流传的《论语》就是这两位的弟子合伙编辑的,其中大量夹带了他们的私货,这简直是中国文化史上最无耻的一笔。  本章,字面意思很简单,上面三位都解释了,大同小异,而最大的问题是,这“有子”说了那么多废话,其核心思想还是为了扼杀所有的“犯上作乱“者。儒学刚猛,充满反抗精神,竟然被这“有子”阉割成奴才玩意。这人还特虚伪,最后所谓“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说的可不是“孝弟”,因为按照前面“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的逻辑,为什么强调、宣扬“孝弟”?就是因为“孝弟”了就不“犯上”,进而就不“作乱”。按这种逻辑,并不是“孝弟”本身真被此人看重,而是宣扬“孝弟”导致的不“犯上作乱”结果符合了此人所代表的、害怕被“犯上作乱”的那一群人的利益。而又是谁最怕“犯上作乱”呢?  此人所谓“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完全与孔子的思想背道而驰,连“曾子”的所谓“一以贯之”都与孔子无关,这所谓的君子之本,不过是为了把其“孝弟”了就不“犯上”进而就不“作乱”的谎话说圆而编造的更大谎言。其中的逻辑关系无非是,你要成为君子,首先要有“君子之本”,有了“本”才有“道”生,而“孝弟”是“仁”道之本,君子都要遵守。这样,通过伪造的所谓“君子之本”,“有子”就一步步将人引向永远无条件地不“犯上作乱”的真正陷阱,否则就是忘“本”了,然后就可以宣布此人违反“仁”道,就不是“人”,是“贼”是“寇”,然后就可以围而灭之,这样,这些害怕被“犯上作乱”的人,就可以永远继续为非作歹,鱼肉世界,这就是两千多年来的中国统治者看着“有子”、“曾子”们所夹带着私货编撰的《论语》就特别亲切的根本原因。  【读后感】:  两千多年来,解释论语的人,说有上千个版本也不为过,我们该学谁的呢?或者说谁的才是正解?我们该听谁的?  我的看法是,我学《论语》是为了提高自己,如果我觉的谁是解释更容易引起我内心的共鸣,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那就听他的。至于孔子的本意是什么,其实不是太重要,而且也无从考证。  我是因为看了缠师(缠中说禅)解的论语,才对孔子和他的《论语》有新的认识,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看缠师解的论语之前,也零星读过几句论语,却没法明白孔子为何被尊称为“大成至圣先师”。随着对《论语》的深入了解,一些困扰我很久的问题,逐渐都找到了答案。比如,什么样的人算是人才?孩子们该如何培养他们?与家人究竟该怎么相处才能做到家和万事兴?我喜欢金融交易、德州扑克、四国军棋,在从事这些活动过程中为什么会一直重复犯着已经犯了无数次的错误,如何解决?如果说这些是因为心态不好,那什么是心态?如何才能心态好?很多无聊的事情(麻将、看武侠修仙小说等)我曾经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经常乐此不疲,事后却又觉得空虚、浪费时间,怎么跳出这个死循环?原来这一切的根源就是第一节中讲的“人不知”,就是“人不成、法何成?”,就是“偷心不死、永无出期”。接下来就是一步步去践行,带着“学、行圣人之道”的使命来落实到生活中来,很多问题自然而然就解决了,与各位学长共勉。
  1.3 【原文】
  子日:“巧言令色(1),鲜矣仁。”   【注释】   (1)巧言:花言巧语  (2)令色:使人悦色  (3)鲜:少  【译文】   孔子说:“满口讨人喜欢的花言巧语,满脸的伪善神色,这种人是没有什么仁德的。”   【读解】   这句话内容比较明确,没什么疑义,但背后的思想颇有争议。  为什么孔子会说“花言巧语的人很少有仁”的呢?难道说话一针见血、不顾别人的感受才是仁的?好像这个说不过去,但孔子不至于这么简单的道理不知道啊。看来还是思考角度的问题,孔子一直被误解,其实也就是思考角度不同导致的。因为这句话缠师没有解释,所以也无从参考,而市面上的N多解释,总觉得不是非常满意。下面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重新强调一下论语的中心思想,就是君子如何成就圣人。我们先简单看一下《论语·卫灵公》中的另一句话,“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意思是具有君子品行的人,遇到困难首先想到的是要靠自己去解决,不到万不得已不去求助于别人。而不具备君子品行的人,遇事总是习惯于求助于别人,而不是靠自己的去解决。  一个人习惯于对别人巧言令色,特别是对那些有可能让自己获得利益的人巧言令色(比如领导、上司),这种做法是想走捷径,想通过谄媚,从而获得别人的认可或者提拔,而不是修身内求,自然就远离君子的品行了。从这个层面来讲,就好理解“巧言令色鲜矣仁”了。  至于对父母、夫妻之间、兄弟之间的巧言令色,其乐融融,自然是很美好的,应该不在孔子这句话的范畴之内。
  1.4 【原文】: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而不习乎?”  【注释:  (1)曾子,孔子弟子,名参,字子舆。  (2)省,视,反省。  (3)谋,策划,出谋献计  (4)忠,忠诚  (5)交,交往,合作  (6)信,诚信。  (7)传,老师所授。  (8)“习”,温习,练习。  【大意】:曾子说:“我每天都要作多次自我检讨:为主人出谋献计做到忠心不二了吗?与朋友交往合作做到诚信了吗?老师所传授的东西经常温习了吗?”  【读后感】:  这是孔子另外一个弟子曾参的一句话。意思不难明白,也没什么歧义。只能说曾参是个非常听话、乖巧的学生,却不是孔子心目中的好学生。曾子没法理解孔子的真正精神,自然也只能说这样的话,不算错,只是与孔子相差了好几条街。否则当颜渊死的时候,孔子就不会说:“噫!天亡我也,天亡我也。”(《论语》先进第十一,第8句: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 )。  每天自我检讨,看起来不错,但结果呢?不少人每天自我检讨,夜深人静的时候也能认识到自己的过错,却不见的能真正改过。每天改,每天犯,成了老改犯。这并不少见,扪心自问一下。真正的君子、圣人,不是每日三省吾身,而是“吾道一而贯之”,不是每天犯错、然后每天忏悔,而是每天几乎不犯错,每天坚持做正确的事情,每天用智慧处理各种生活、事业、五伦关系等各方面的疑难杂症。当然,这种境界对于普通人来讲,几乎不可能,因为“人不知”的状态,心中充斥着“贪嗔痴慢疑”,总是要犯各种各样的错误,所以才需要“吾日三省吾身”,可是就算是这样,每天几乎还是同样的犯着曾经已经犯了无数次的错误。所以,检讨反省我觉得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那怎么才能绕过“老改犯”的死循环呢?缠师在他解的论语中给出了非常明确的答案了,就是“闻、见、学、行圣人之道”,要从发愿开始,从洗心革面开始。也就是缠师说的“偷心不死、永无出期”,这个“偷心”没废掉,永远别想着走出死循环。我理解的“偷心”就是类似于这样的想法“成圣人太苦太难了,我能做个不犯大错的人就可以了,我还是好好赚钱过日子,有钱了还有什么问题搞不定的?”,我曾经着很长一段时间内就是这样想的,现在回想起来,太可悲了,一转眼,又浪费了几年时间,成了“偷心不死、永无出期”的最好注释。  为人谋而不忠乎?这个话也有问题,如果主公是希特勒,也要忠心耿耿吗?这还是孔子的精神吗?还有,“习”,如果只是“温习、复习”,那跟“子曰:学而时习之”的“习”也相差甚远。  补充一点我自己学论语的体会,不管是谁的话或者谁的解释,尽量去寻找那种能够与自己心底深处那颗“向善”的心共鸣的感觉。有这种感觉,我们就欢喜的吸收;没这种感觉,就算是孔子、缠师说的,也与我们无缘。这就要求我们不能急躁,就算暂时没法共鸣,也许几个月之后能找到共鸣的感觉呢!
  眼前一亮,另一个角度。感觉不错  
  1.5【原文】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注释】  (1)道:一本作“导”,作动词用。这里是治理的意思。  (2)千乘之国:乘,音shèng,意为辆。这里指古代军队的基层单位。每乘拥有四匹马拉的兵车一辆,车上甲士3人,车下步卒72人,后勤人员25人,共计 100人。千乘之国,指拥有1000辆战车的国家,即诸侯国。春秋时代,战争频仍,所以国家的强弱都用车辆的数目来计算。在孔子时代,千乘之国已经不是大国。  【译文】(参考李行儒博客)  孔子说:“(决策者)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应该秉着敬畏、神圣、慎重、负责的态度来处理诸侯国大事,做出的决策才能从容自信,进而在实施的过程中也才能得到下属、百姓的信任和爱戴;财政支出要时由法律规定、财政预算、实际需求等因素来确定,不能乱花,但也不能乱省,合理使用,才算是爱民;在指导老百姓按照季节耕作、播种、收获,以及从事各种劳动时,应当充分考虑民众的实际利益和意愿,时其时,不劳民伤财。”  敬事而信:敬,首先要敬畏的心,敬畏规律,敬畏市场,其次还要慎重、负责的态度,例如对于一个公司,CEO的一个错误决定,就可能导致整个公司走下坡,甚至崩盘,损坏了无数个员工及其家里的利益,岂能不慎重?岂能儿戏?这种反面的例子太多了。最近经常听到某某家族融资民间资金投资这个那个,最后崩盘的,都是太儿戏了,贪婪驱动着向前冲冲冲,最终损害的还是融资的那些老百姓啊。有了“敬”的态度,才有可能做出切合实际、目标适当、计划理性、资料充足的政策,这样的决策才是有充足信心的。然后才能“信”,决策者的政策、计划需要调动的人脉、需要提供帮助的支持者、需要落实下去的公司员工有信心、有积极性。如果这些员工没有信心,或者缺乏热情,那么你的政策、计划会成为一纸空文,口头上无比重要、高度重视,事实上束之高阁,敷衍了事。  节用而爱人:《论语集注》引用了周易中的话“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所以“节”不是吝啬和抠门,而是按照制度,也就是法律、规章、制度来支出,如果放到现代社会来讲,就是。财政支出的原则应该是不伤害国家的财政基础,不伤害民众的利益,同时能够促进经济的长远发展和民众生活的逐步改善,并追求最小成本的收益最大化。比如咱们的地方性债务,有的是该花的,如适当的公共便民设施建设,符合“节以制度”和“爱人”的要求,但有的是在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这就“伤财”“害民”了,因为债务要还利息的,利息主要靠纳税人出钱。古人早就指出了政府部门乱花钱的危害:“侈用则伤财,伤财必至于害民”。所以“故爱民必先于节用”,也就是说如果政府真的爱护老百姓,就要在财政支出上不要乱花钱,钱要花在能体现“爱民”思想的途径上。同时本着“爱民”的原则,钱也不要乱省,只要能够促进老百姓生活的改善,不要怕花钱,老百姓生活好了,最终得益的还是国家。  使民以时:古代以农业为主,所以,按照季节进行生产是经济生活中最要的事情。使,这里是指导、指令的意思。以,这里是按照的意思。“使民以时”也就是指导老百姓按照季节耕作、播种、收获,以及从事各种劳动。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官府要加强农业生产指导,使农民按照科学规律搞好农业生产;二是在调用老百姓服劳役、训练、作战时,不要违背生产规律。比如正值秋收的时候,官府把老百姓全部拉去服劳役,导致粮食没人收,就是恶政了;再比如咱们某个地方发展现代农业,农民的麦子还没熟,镇领导干部们强制农民割麦种药材,就是在造孽而不是发展经济。  这句话的话题有点严肃,却是学而篇的第五句,还排在“弟子规”那句话的前面,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这句话用高度的智慧总结了治理千盛之国的策略,其适用性可大可小,大的到一个广袤无边的国家,中的到几千几百个人的公司,小的到由几个人组成的小家庭。决策者不可不知啊!!
  继承国学!  
  1.6【原文】:  子曰:“弟dì子入则孝,出则弟tì,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译文】  孔子说:“学、行圣人之道的君子,在父母师长面前要讲孝道,出门则尽弟职,言行当谨慎信实,与众人友爱相处,而亲其有仁德者。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要学习圣贤书。”  【评析】  前面的一句话“敬事而信”(1.5)可以作为领导者的最高管理原则;而这句话就可以作为所有闻见学行圣人之道的弟子落实每天具体生活的最高原则。这句话也是鼎鼎大名的《弟子规》的出处,言简意赅。  论语字字珠玑,可见一斑。  我们经常说修身养性,如何修?修身不是躲在深山老林里修,不是孤僻与世隔绝的修,更不是停留在嘴巴上的修。就是要落实在每天具体生活中来,《论语》所推崇或者反对的事情,从来都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没有任何的含糊,就像欧几几何一样。不是玄学,更不是脱离实际的空中楼阁。  为什么说这句话可以作为修身的最高原则呢?我是这么理解的,每个人的每天生活时刻都在不断的选择做各种各样的事情,比如在家看电视还是读书?做卫生还是看手机?准备去睡觉了还是再看一集连续剧?陪小孩玩一会还是让小孩自己看动画片去?是继续坐着玩电脑还是起来运动一下?晚上是在家里呆着还是跟几个朋友去打牌?等等。是什么东西让我们做这些选择呢?是我们的兴趣爱好,而兴趣爱好的深一层次,是追求。如果一个人的追求是享乐,那么他的兴趣爱好自然是金钱、美酒、美女、夜总会、香烟、毒品等等。如果一个人追求的是圣人之道,他的兴趣爱好自然是孝顺父母、尊师重道、博爱、亲仁、读圣贤书等。而大部分的普通人介于这两者之间,浑浑噩噩的消耗着一天一天。他们也好享乐,但也会尺度,也会孝顺,但也不深入,也读书,大部分只是消遣时间的笑话之类。他们对自己生活总感到某种层度的困惑,却也没太好的办法去改变。  当我们开始践行《论语》的这一句话之后,就可以改造一个人。怎么践行?每天时刻带着以下问题来生活:  1.入则孝:能够孝顺父母吗?有的话,这是第一重要的事情,比如父母生病、让父母心情舒坦,解决父母的烦恼,与父母一起家务,与父母一起带小孩等等。  2.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工作生活中我该做的事情都做了吗?没做的话赶紧去做;我答应亲朋好友的事情都做了吗?没做就赶紧去做,他们有困难需要我帮忙吗?有的话,赶紧去做。  3.而亲仁:做完前面的事情之后,应该考虑着亲近品德高尚的人,向他们学习,让自己不断进步。  4.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全部都做完这些,就想着读圣贤书,增长自己的智慧。  每天坚持这么做,坚持一段时间之后,就养成了习惯。三个月就可以让一个人大变样,1年就可以脱胎换骨。因为根本没有时间留个浮躁,留个享乐主义。就像一个路面,不断有人在行走,杂草如何能长的出来?  有人会说,每天都这么折腾多累多苦啊?那生活还有什么乐趣?当孝悌、行善、读书等已成习惯时,根本就不痛苦,反而是莫大的快乐。与各位学长共成长。
  1.7【原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译文】  子夏说:“尊敬贤者,遇见贤者时流露出尊敬郑重的脸色;侍奉爹娘,能尽心竭力;服事君上,能豁出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守信。这种人,即使没怎么受过教育,我也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读后感】  这是孔子另外一个弟子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的一句话,其中“事父母,能竭其力”“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与上一句“弟子入则孝”“谨而信”也算是一脉相承的,算是一个好学生。只是多加了一个“事君,能致其身”,当然,这样更适合混到高官厚禄,就不想多说了。  这句话是子夏心目中“学”的概念,但整句话读起来精神上没那么饱满。比起孔子的弟子规(1.6)那一句,以及后面的好学(1.11)那一句,都相差甚远,否则孔子就不会说除了颜回,就没听说谁好学了。在“学而第一”第11句中,孔子有专门的关于“好学”的解释和定义,缠师也有过专门的详解,后面到这一句的时候我们再来学习缠师、孔子心中真正的“好学”。
  1.8【原文】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译文】  孔子说:“君子行圣人之道要追求厚重、深入,否则无威严,无以使人信服,所学圣人之道亦不坚固。在行圣人之道的过程中奉行“忠”“信”,一旦发现自己的言行不如自己心目中对圣人的定位,则坚决不宽恕,并且针自己言行中的不足,勇于改正。  【评析】  这句话通常的解释大概是“君子的态度不庄重就没有威仪,所学便不会稳固;做人处事以忠信为本,不会和那些不如自己的人做朋友;自己有了过错一定会勇於改过。”分开看,其每个组成部分看起来都挺容易理解,可是合起来,怎么读都觉得别扭。前后关联性太差,实在让人无法接受。把“无友不如己者”翻译成“不和不如自己的人做朋友”更是不攻自破,如果每个人都不和不如自己的人做朋友,我们又向谁学去?更何谈“人不知而不愠”?  我们学习论语,一定要尽量去学习孔子的那种舍我其谁的精神,那种胸怀天下的气概,那种坦荡荡、光明磊落的气魄,这样才能养我们心中的正气。而不是只停留在“句”“字”上,否则所学所得会相对有限。  对于这句话的理解,我的思路是这样的,一旦碰到这样难啃的骨头,我们就要回到《论语》的核心思想上来,就是闻见学行圣人之道(不明白的话,就去参考缠师解的三个“不亦”)。用这个思想指导一下,再来理解这句话,我就得到上面的译文。  君子行圣人之道要追求厚重、深入,行圣人之道,贵在坚持,坚持“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坚持“弟子入则孝出则悌等”,日积月累。三年五年坚持下来,对于后辈晚生就会产生一种自然的威严。对于圣人之道的理解和学习深入骨髓,融入灵魂。要想做到这一点,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不能脱离“忠”,“信”二字,以这两个字为主导。忠,忠于圣人之道不退转,王阳明十几岁就立志要成为圣人,一生忠于这个志向。信,对于我们来说就是信孔子,信缠师,信《论语》,信这条路,才能坚持个三年五载,内心不够“信”的话,就容易动摇,搞几天又放弃了,当然就做不到“重”、“威”、“固”了。一旦发现自己的言行不如自己心目中对圣人的定位,则坚决不宽恕,以圣人为榜样,时刻校对自己,“不怕念起,只怕觉迟”,一旦发现自己言行中的不足,勇于改正,坚决不重犯。  这个解释也不见得一定正确,一家之言,仅供参考,与众学长共勉。
  1.9【原文】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杨伯峻译文】  曾子说::“谨慎得对待父母死亡,追念远代祖先,自然会导致老百姓归于忠厚老实了。”   【另解】  曾子说:“为人处事,在事情开始的时候就有长远的考虑,怀着敬畏的心谨慎分析将来可能的各种结果再进行择决,则社会道德的风气,自然都归于厚道严谨。”  【评析】  杨伯峻的解释是“曾子说:谨慎得对待父母死亡,追念远代祖先,自然会导致老百姓归于忠厚老实了。”,这个是沿用古人对这句话的通常理解,古人解释“慎终追远”是孝道。在过去,人家大厅里的祖宗牌位上面,总是“慎终追远”四个字,这就是因为古人解释“慎终追远”只对孝道而言的。他们解释:慎其终者,是说对过去了的,死了的先人,我们要怀念他。“民德归厚矣”,他们解释,如果大家都能孝顺父母,孝于祖宗的话,社会风气就趋于厚道了。但这个解释有点问题。父母在世时如何对待?为什么一定要强调对待父母死亡呢?孔子在《论语
先进第十一》中有下面的对话: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从这个对话看来,孔子是非常强调父母在世时的孝顺。前几年有听说过这样的一个现实例子。一个老爷子有五个儿子,都在外地做生意赚钱,结果老爷子一个人在老家饥寒交迫,最后饿死。当饿死之后,五个儿子回来争先出手阔绰,丧事半的非常风光。这有什么意义呢?  刚才还看到一种解释,思路很新颖,对于我们修身来讲,更有益。  (以下内容为转载)“慎终追远”,“终”就是结果,“远”就是很远的远因,用现在观念的一句话来讲就解决了,“一个人要想好的结果,不如有好的开始。”欲慎其终者,先追其远,每件事的结果,都是由那远因来的,引用佛学里的一句话:“菩萨畏因,凡夫畏果。”佛家的菩萨,大致相当于中国儒家的圣人,圣人们非常重视一件事情的动机。比如有一个朋友来约你作生意,这个动机,也就是这个初因,我们要注意,也许是善因,也许是恶因,如果是恶因,即使叫你作董事长,将来坐牢的也是你,那么这个因要注意了,所以菩萨是怕这个因。而“凡夫”——普通一般人畏果,像死刑犯到执行时才后悔,这个后果来了他才怕。真要注意学问的人,对每一件事,在有动机的时候就做好,也就是刚才说的,要有好的结果,不如有好的开始,也就是开始就要慎重。  有人不择手段的创业,经常喜欢引用西方宗教革命家马丁?路德的“不择手段”这句话。但是你要注意,对马丁?路德这句话,不要只说一半,他是说:“不择手段,完成最高道德。”现在把这句话拦腰一刀,砍去一半,把“不择手段”拿去用,而不是“完成最高道德”,这就很危险了。  所以“慎终追远”的意思,是说与其要好的结果,不如有好的开始,西方文化中有一句俗话:“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也是这个道理。大家认识了这个道理,则“民德归厚矣”。社会道德的风气,自然都归于厚道严谨。
  1.10【原文】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注释】  (1)子禽:姓陈名亢,字子禽。郑玄所注《论语》说他是孔子的学生,但《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未载此人,故一说子禽非孔子学生。  (2)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卫国人,比孔子小31岁,是孔子的学生,生于公元前520年。子贡善辩,孔子认为他可以做大国的宰相。据《史记》记载,子贡在卫国做了商人,家有财产千金,成了有名的商业家。  (3)夫子:这是古代的一种敬称,凡是做过大夫的人都可以取得这一称谓。孔子曾担任过鲁国的司寇,所以他的学生们称他为“夫子”。后来,因此而沿袭以称呼老师。《论语》书中所说的“夫子”,都是孔子的学生对他的称呼。  (4)邦:指当时割据的诸侯国家。  (5)抑:表示选择的文言连词,有“还是”的意思。  (6)温、良、恭、俭、让:就字面理解即为:温顺、善良、恭敬、俭朴、谦让。这是孔子的弟子对他的赞誉。  (7)其诸:语气词,有“大概”“或者”的意思。  【刘少杰译文】  子禽请教师兄子贡说:“咱夫子,每到一个大国,定会和这个国家的政事发生关联,这是他老人家自己去向上层权贵求问呢,还是那些人主动告诉他的?子贡回答说:咱孔夫子是仰仗着自己温和、良善、恭庄、节制、谦让这些美德才获知这些国家的政事的。就算是他老人家主动去求问,也应该和其他人求问的方法不同吧?”  【刘少杰评析】  《对“内圣”和“外王”关系的一点认识》。  在《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一书中,李泽厚提到:从《论语》中分疏出曾子、子张“问仁”、“问政”即私德、公德两种倾向,实后世“内圣”、“外王”两条线索的张本所在。孔门(颜回、曾参)孟程朱陆王这条是“内圣”的线索;孔子(子贡、子夏)、荀子、董仲舒、何休、王通、陈亮、叶适、顾炎武、黄宗羲这条,是极为重要的“外王”线索。那么,在这“内圣”和“外王”之间,到底又是种什么样的关系呢?在子禽和自贡的这一问一答中,我们也许能得找到答案。  孔子周游列国,作为“外人”到处问政,和那些僭越礼法、玩弄权术之士有何区别?难道是想当“外嬖bi”,做群臣士民的祸害不成?这就是子禽的困惑之所在,也是他对孔子“外王”之道的质疑。子贡的回答非常精妙,他的意思是:不管是主动参与还是被动应招,这些都不重要,咱夫子的特别之处在于他是以温良恭俭让的美德而和某国的政事发生关系的,退一步说,就算夫子如你子禽所担心的那样,是去主动问政,那他也因为他的温良恭俭让,而和其他的问政者有所区别。子禽害怕孔子的私德会因为介入公德而发生贬损,而子贡的理解是,夫子的私德并不是终极追求,而是充分参与公德构建的必要条件。事实证明,子贡为孔子所做的这一辩护明显更通孔子思想的精髓。因为在孔子的眼中,内圣和外王并不冲突,正如子贡所言,内圣是外王的基础,只有把内圣和外王相结合考虑,我们才能更加接近一个真实的孔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孔子志在天下,而非志在修身。如果止于私德的高洁而自满,他又何苦年老颠簸、周游列国,甚至被困陈蔡险些丧命。如果止于内圣而自傲,他又何苦哀婉叹息曰“道不行,沉桴浮于海。”对孔子和他的弟子们而言,学圣人之道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自娱自乐,而是要去“时习之”,去在更大的操作平台上实践,而参与政事又是最为重要的一个践习路径。  在“内圣”和“外王”的关系上,透过子禽和子贡的对话,孔子给我的启示是:介入公共事务是需要条件的!在公共论域中,并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可以乱叫。“欲外王,必先内圣”。在春秋战国,孔子是靠着温良恭俭让的美德作为走进政治剧场的入场券,那么今天呢?我们需要什么?  最后,让我们再回到这段话的开头——“夫子至于是邦,必闻其政”,这句话细细品味起来很苍凉、很落寞,在其背后,让人依稀可以看到那个辗转于各诸侯国之间,倔强而又坚强的山东老先生。他怀揣思想和梦想,却屡屡受挫,郁郁而不得志。简陋的马车上,破破烂烂的路,一路上若有所思……
  1.11 【原文】  子曰:“父在,观,其(1)志;父没,观,其行(2);三年(3)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注释】   (1)其:他的,指儿子,不是指父亲。   (2)行:音xìng,指行为举止等。   (3)三年:对于古人所说的数字不必过于机械地理解,只是说要经过一个较 长的时间而已,不一定仅指三年的时间。  【译文】  孔子说:“若有父亲、尊长在身边,一个人的自由意识要倾向于立志高远(圣人之道);若没有父亲、尊长在身边,一个人的自由意识要倾向于行圣人之道,而且能做到多年不改变这个志向,这也算是对父亲、尊长的孝了。”  【评析】  又是一句颇有争议的解释,缠师没解这句话,又要成冤案了。关键的关键字就是“观”字,通常的解释,“观”都是观察、考察的意思,就变成,“父亲在,要观察他的志向;父亲不在,要观察的行为;”。变成是站在“我本位”的立场看这句话的,而“我本位”是缠师、孔子坚决反对的,后面我们还会在多处看到。如果这话是某某人在选女婿或者提拔下属的时候说的,还有点道理。但在圣人孔子口中说的,不会是这样的。  所幸缠师在解“观其所由”那一句中,有详细的阐述了“观”的解释,可以作为理解这一句话的很重要的参考。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缠版“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  “观”,一个人的自由意识。这个定下来,就他就容易些。“父”,父亲,可以引申为长辈、尊长,那些期望后辈成才的前辈,母亲肯定也包含在内。孔子自己的父亲三岁就去死了,他母亲的教诲对于他的成长和立志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孟母三迁”,孟子的母亲对孟子的教育也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这句话就是孔子在告诫后辈,要立志高远,终身闻见学行圣人之道,就是对长辈殷殷教诲的最好报答了,也是孝的体现了。王阳明就是在十来岁就立志成为圣人,终身不渝,最后成就了圣人。  反过来,这句话对于我们为人父母的,特别是父亲,也做出了明确的指示,要协助儿子、后辈他们在幼年时立下高远的大志,并且以身作则,做好榜样,才不枉为人父母。  现在还有几个父母有做到这样呢?
  1.12【原文】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译文】  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但不论大事小事只顾按和谐的办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为了和谐而和稀泥,不以礼来节制和谐,也是不可行的。”  【评析】  先看一个例子,寒冬,一群豪猪挤到一起取暖,但各自身上的刺迫使它们马上分开;御寒的本能使它们又聚到一起,疼痛则使它们再次分开……终于,它们找到了最佳距离——在最轻的疼痛下得到最大的温暖。  这个“最佳距离”,体现在人类社会中,就是“礼”,它是调节和维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太密切会令人生厌,太疏远又会感到孤寂,于是,相互之间不密不疏进行交往便需要“礼”来规范了。  可见,礼的功用,就是营造和谐温馨的社会环境,但对礼的这种功用要运用适当:只有在需要用它的时候才用,而不能无视条件而滥用。  比如出入商场,谁先谁后,就不必太多的考虑身份问题,按顺序走就可以了。而在讨论中涉及原则性问题时,是为了“团结”放弃自己的主张顺从别人,还是坚持原则不做任何让步哪怕硝烟十足?这,就需要我们站定自己的立场,而不能一味迁就。  自然,同“礼”这种社会规范一样,在生活和交际中,美好的德行是很多的,诸如忠、孝、仁、爱等,但这种种美德,并不是绝对的,而是从相对意义上而言的。比如“爱人”,就是关注和同情广大善良的人民群众,其范围是受到一定限制的,至少,对希特勒是不需要我们去爱的,我们也爱不起来。就是说,无论那种美德,在实践中都是有其前提条件的,要适时、适地、适度,或者说,要有一定节制,而不能走向极端。这个“节制”,就是“中庸”,它是衡量我们美德的“度”的一个标准,只有在不具备“中庸”的情况下,我们才不得已取其极端——而此时,我们的做法也不可避免地向“欠妥”的方向发展了。  简单的理解就是两句话,所谓的礼,最重要的是和谐,但和谐是真正的互相理解、互相尊重,而不是为了一些利益关系,或者碍于情面什么,表面上的和稀泥来装出和谐的样子,那是没有意义的。比如我们学论语,一起讨论,互相参考,互相学习,进而取得相对和谐的声音,而不是因为谁的声音大我们表面上赞同他,而内心不同意,那是不行的。
  今天开始学习。谢谢分享!  
  1.12【原文】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注释】  (1)信,所要遵守的诺言;  (2)近,符合;  (3)义,《礼记·中庸》:“义者,宜也”,依然是符合于礼;  (4)复,实践诺言,朱熹《论语集注》:“复,践言也”,正是此意。  (5)因,就近依凭;  (6)宗,遵循  【译文】  “信”是一个德性,如果守“信”而不近于“义”,承诺就可能实现不了,甚至有害。  “恭”是一个德性,如果表“恭”而不依于社交“礼”仪,就会被看成阿谀或拍马而遭到耻辱了。  在德性运用方面,不宜单独发挥某一德性,而应考虑德性亲依原则。如此,将不失为一种可以遵循(亦可宗也)的好方法。  【评析】  前一节有子曾说:“礼之用,和为贵。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本节又说:“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这三句话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德性与德性之间,有“关联性”。一个单独的德性在发挥作用时,如果能亲依到(不失)它所关联的另外一个德性,就不易产生缺失了。  例如“和”是一个可贵的德性,如果用“和”而不以“礼”节之,就会流于感情泛滥。“信”是一个德性,如果守“信”而不近于“义”,承诺就可能实现不了,甚至有害。“恭”是一个德性,如果表“恭”而不依于社交“礼”仪,就会被看成阿谀或拍马而遭到耻辱了。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非常重要,不能轻忽看过。这里的“信”当然是指信用而言。信用是先有口头或文字等承诺,后来在行为上兑现了这个承诺才算完成(守信)。首先,很多人以为信用是否守得住,完全要看内心是否对“守”有所坚持。事实上不完全如此。守信有两个条件:一是守信的决心,二是守信的能力。例如有人借了钱,到时没还。借方说:“我不是不讲信用,我真的想还你,只不过碰到了想不到的困难……”其实,这也算是不守信用。因为他缺少了另一个条件——守信的能力。这是要注意的事。  其次,有子对“信”还有更高的要求。有子认为,尤其是“当政”的人,他的承诺必须“近于义”才行。“义”是“事之宜”,说白一点,就是一件事的正当性和适当性。就拿现在的台湾选举来说吧。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有些候选人,为了争取票源,在竞选时不惜乱开支票。什么减税喽,年金发放喽,全不顾及国家的真实财务状况,就是不义。等到选上了,遇到实际困难,不是耍黄牛,就是硬着干,使国家为了兑现他的诺言而付出重大代价,都是“信”不“近于义”的结果。
  1.14 【原文】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己。”  【注释】  (1)敏:假借为“拇”,大拇指,转义为“印证”的意思;  (2)慎:通“顺”,顺应。  (3)就:尽、穷尽。  (4)道:使之行道,使现实行“圣人之道”。  (5)正:指事字,上一表示方向、目标,下足(止)表示向这个方位或目标不偏不倚地走去。  (6)焉:于此,在现实中。  【杨伯峻译文】  孔子说:“君子,吃食不要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钱穆译文】  先生说:“君子,饮食不求饱,居处不求安,敏捷地做事,谨慎地说话,有能常向有道之人来辩正自己的是非,这样可算是好学了。”  【李泽厚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追求饮食的饱足,不追求居处的安逸;做事勤勉,说话慎重,接近有德行的人来匡正自己,这可说是喜好学习的了。”  【缠中说禅译文】  对欲望不贪求才是真满足,对生存的环境不贪求才是真正的安身立命;通过当下的事情去印证,使得理论、言论顺应当下的实际;对现实究底穷源,使现实行“圣人之道”而在现实中成就之。符合这三个条件被称为“好学”才是适当。  【缠中说禅详解】  “可谓好学也已”,是“谓好学也可已”的倒装,“已”通“矣”;“谓”,称为;“可”,恰当、适当。符合什么条件被称为“好学”才是适当的?孔子给出了如下三大标准: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   “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即“食无求而饱,居无求而安”。所谓“食色,性也”,“食”,指代人的所有欲望;“无求”,不贪求;“饱”,引申为欲望的满足;“居”,在现实中当下的生存条件、环境,不单单指住房,这一点上,海德格尔“诗意地栖居”与之可谓隔代相应;“安”,安身立命。对欲望不贪求才是真满足,对生存的环境不贪求才是真正的安身立命,这是对君子“好学”最基本的要求。如果整天都想着“贪求”,用自己的欲望之眼来观察世界,哪里能看清楚世界?哪里还有“好学”可言?注意,“无求”,不是故意放弃,故意糟践自己,而是根据当下的条件适当的选择。  “敏於事而慎於言”,即“於事而敏、於言而慎”。“敏”,假借为“拇”,大拇指,转义为“印证”的意思;“慎”,通“顺”,顺应。通过当下的事情去印证,使得理论、言论顺应当下的实际,这才是真正的“敏於事而慎於言”。  “就有,道而正焉”,“就”,尽、穷尽;“有”,现实的存在;“道”,使之行道,使现实行“圣人之道”;“正”,指事字,上一表示方向、目标,下足(止)表示向这个方位或目标不偏不倚地走去,对于儒家、《论语》来说,这方位或目标就行“圣人之道”而成就之;“焉”,于此,在现实中。对现实究底穷源,使现实行“圣人之道”而在现实中成就之,这就是“就有,道而正焉”。  以前的一切解释,都是站在单纯的所谓道德修养角度讨论问题,这只不过些伪道德的把戏。按照这三位的解释调教出来的人,是典型的道德废物。每一个人,都是自足于天地,不需要假设一个上帝或道德的上帝来匡正。在“天地人”的结构中,其道德、行为等,都当下自足地呈现着,连企图摆脱这种当下自足的呈现也只能是当下的,脱离了这个,一切都是没意义的。  【读后感】  这章是孔子对“好学”的定义。读论语,这句话不可不熟知啊,最好动不动每天默念它个几十遍。就不会脑子里每天想着“钱”“房子”“别墅”“跑车”“美女”了。  另外,我们也可以好好比较一下孔子的“好学”与子夏的“学”,PK一下,就知道圣人与普通儒家大师的境界差异了。  读论语,就是要闻见学行圣人之道,难就难在“学”和“行”,只有具备了“好学”的精神,才算是卖出圣人之道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才算是开始。但就这个好学的三个条件已经把99.9999%的人挡在门外了。这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孔子说只有颜回好学了,为什么缠师说能有五个人能传承他的道,就算是欣慰了。  想想我自己,读书读了20年,工作10年,最近才知道什么叫好学,惭愧的泪流满面。
  1.15 【原文】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 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注释】  (1)谄:音chǎn,意为巴结、奉承  (2)何如:《论语》书中的“何如”,都可以译为“怎么样”。  (3)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此二句见《诗经·卫风·淇澳》,加工象牙和骨,切了还要磋;加工玉石,琢了还要磨。有精益求精之意。  【译文】  子贡说:“贫穷而能不谄媚,富有而能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这也算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裕而又好礼之人。”子贡说:“《诗》上说,‘加工象牙和骨,切了还要磋;加工玉石,琢了还要磨',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孔子说:“赐(子贡)呀,你能从我已经讲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到的意思,举一反三,我可以同你谈论《诗》了。”  【评析】  这几句对话可以学习的东西太多了,真的要好好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一番。  1.子贡的前后两种学习境界  子贡第一次心得是把道德修养的感悟说了出来,认识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但这层境界实际上是被动处之,有的人常说:"你有钱,我不羡慕,你有地位,我不巴结,我比你强也不瞧不起你"。说这话的人似乎很清高,实际上很可能不是这么回事。不如人时做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其实满肚子不满与想不开。当自己有钱有地位时,觉得我要以礼待人,其他人不如我,用不着与他们计较。有一种优越感,高高在上的感觉。心里其实并没有真正的恭敬心。所以才有了孔子的回答,“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的第二次心得境界就高多了,是主动处之。当他听到孔子的回答时,马上意识到自己在思维上固化了,认识到闻见学行圣人之道要像打磨玉器一样,时刻警惕,精益求精,学无止境。所以才有了后面的那句“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进而得到了孔子的高度认可,这两句诗正是深深的契合了孔子教导弟子的目的与方法,切磋琢蘑之时,正是"学而时习之''之时。  2.孔子的教育风格  从孔子对子贡的两次回答来看,体现了孔子的睿智,同时也表达了孔子一生的追求(参见缠师的详解)。光从孔子的语气及回答方式,更是启发我们很多从事教育工作的人。第一句回答,孔子在肯定子贡学习心得积极一面的同时,也指出了还可以更进一步的空间,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第二句回答,极大了鼓舞了学生学习、思考的积极性。这些都是老师在教育学生、家长在教育儿女、领导在引导下属的时候需要学习的。  3.“贫而谄”的恶性循环与“贫而乐”的良性循环  最近电视剧《卫子夫》挺火的,在这个电视剧的第一集有个插曲《安之乐之》(作曲:陈国樑,演唱:叶璇),这首歌的歌词就非常好,“富亦乐 贫亦乐;甜亦乐 苦亦乐;同苦同甘 安之乐之;齐家齐室 心善志坚”。卫子夫姐弟如果没有安之乐之的乐观上进积极的精神,也就没有后来的机遇。  孔子与子路的另外一个对话更体现了君子与小人在对待“穷”时的区别。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孔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贫而谄”为恶性循环:谄而不得,则怨,恨,最后滥矣,更贫,就算谄有所得,最后还是“富而骄”;  “贫而乐”为良性循环:乐则固守君子情操,好学,等待良机,终究还有机会富且贵,“富而好礼”,如卫子夫姐弟一样。  4.“贫而谄,富而骄”、“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贫而乐,富而好礼”三种基本的社会形态(见禅师详解)  【缠中说禅详解】  上一章说明了必须通过对“贫富”的“不相”,达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这样一个“人不相”的社会。所谓“人不相”,就是“人不知”到“人不愠”的中间环节和必经过程,就是社会中各种阶级、阶层等“相”都能平等地存在,不会出现某种类型的“相”以其“相”为相,从而一“相”独大,凌驾于其他各“相”之上。一旦出现一“相”独大,以“相”为相的,就要对之“不相”,回复到“人不相”的众相平等。而只有“不相”,才能“不同”;只有能同时容纳各种的“不同”,才能成就其“大”,才能有所谓的“大同”。   但这种“人不相”的社会只是一个中间环节,行“圣人之道”,最终要实现的是“人不愠”的大同。正因为这样,所以接着就有了这一章。子贡,孔子的学生,以为“人不相”就是最高的境界,所以问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这个“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就是上一章所说的“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也就是“人不相”的社会状态。但孔子给予的回答是:“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也就是说,这种“贫而无谄,富而无骄”的“人不相”社会是可以的,已经不错了,但还不是最理想的状态,对于儒家来说,最理想的社会就是“贫而乐,富而好礼”的“人不愠”的大同社会。  由于受通常观念的干扰,一般人都习惯于只在财富的角度使用“贫富”,但在上一章的解释里已经反复强调,《论语》里的“贫富”不单单指财富方面,只要人与人之间能产生差异的地方,无论是学识、智力、财富,还是政治地位、社会角色等等,都会出现“贫富”。而“人不愠”的大同社会并不是要消灭一切差异的绝对平均的社会,因为这种可能性根本不存在。人与人的差异,是必然存在的,探讨在一切方面绝对平均的社会,只能是乌托邦,毫无意义。而儒家最高明的地方就在于,根本不去假设这种毫无意义的社会存在,而是在承认人与人差异的必然性前提下,探讨可能出现的理想社会,其结论就是“人不愠”的大同社会。  用“贫富”对社会形态进行分类,就可以得出三种基本的社会形态:“贫而谄,富而骄”、“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贫而乐,富而好礼”,分别对应着“人不知”、“人不相”、“人不愠”的社会。而行“圣人之道”,就是要把“人不知”的社会,通过“人不相”的中间环节,最终达到“人不愠”的大同社会。《论语》对社会形态的总体把握,是十分清楚的,只是自古以来,腐儒被劣识所困,而无知之辈被妖人蛊惑,胡诌什么“打倒孔家店”的昏话。这种人,连孔子、《论语》、儒家究竟说了些什么都没搞明白,就唾天以自污,岂能不千古遗臭?  “谄”就是“奉承”,不光指语言,还包括一切行为。为什么要“奉承”?就因为是弱者而有所求。在“贫而谄,富而骄”的“人不知”社会,这种“贫而谄”无所不在。例如,下级和上级,打工和老板,鸭子和嫖鸭子的,(男)研究生和(女)教授,FANS对偶像,小国对大国等等。至于“富而骄”就更不用说了,“骄”,因强大而骄横。像美国,就是国家“富而骄”的典型;至于人的例子,随处可见。“贫而谄”不得,最终就会“贫而怨难”,因“怨”有“仇”而“敌对”甚至“造反”,但“造反”成功的马上又成为“富而骄”,又有新的“贫而谄”,结果不断循环,都逃不出这个“贫而谄,富而骄”的“人不知”社会。  《论语》、儒家看穿了这个“贫而谄,富而骄”的恶性循环,知道在这里打圈圈是没用的,而要打破这个恶性循环的办法,只有通过“人不相”而达到“人不愠”,最终摆脱“贫而谄,富而骄”的“人不知”的恶性循环。要实现这个打破,首先就要实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的“人不相”,为此,就必须要实现对“贫富”之相的“不相”,达到“人不相”。为什么实现对“贫富”之相的“不相”,就能实现“人不相”?是因为只要存在人与人的地方,就必然会出现各种方面的“贫富”之相,消灭这种“贫富”之相、将之抹平是不可能的,唯一办法就是使之“不相”,使得各种“贫富”之相能平等地存在,实现其“不同”,容纳各种“不同”而成其大,最终成就其“大同”。儒家、《论语》认为,这种“大同社会”的实现是当下的,是可以现世实现的,这种看法是由儒家的入世以及现世精神所决定的。   “贫而乐,富而好礼”,乐,yue,歌舞升平,连“贫”者弱者都能歌舞升平,而只有“不愠”才可能歌舞升平,连“贫”者都能“不愠”,这才是真正的“人不愠”,这才是“大同”。这里,“礼乐”并举,并不是说“礼”归富者,“乐”归贫者,而是“互文”的修辞手法,无论贫富,都“乐”且好“礼”。为什么“礼乐”并举?“乐”是指个体的,“礼”是人与人之间的,人人歌舞升平,相互又以礼相待,这才可能“人不愠”。另外,人人歌舞升平,还指代人人有好的修养,都是具有高度修养的君子。所谓“修身、齐家、平天下”,其人身不修,又何来“人不愠”的大同“天下平”?
  1.15 【原文】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李泽厚】孔子说:“不要怕别人不知道自己,怕的是自己不知道别人。”  【缠中说禅译文】  孔子说:“不患人不明了自己,患“人不知”的世界啊。”  【个人译文】  孔子说:“人不明了自己这是一定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天天妄想着明了自己一定是徒劳的;而真正需要我们去操心的是闻见学行圣人之道使得从“人不知”的世界变成“人不愠”的世界。”  【评析】  患与不患是一对对应的关系,《论语》中经常提高,不容易搞明白。甚至都不好翻译,所以缠师直接用“患”“不患”这样的术语。不患,大概意思是一定的、肯定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前半句的意思就是,人不明了自己这是一定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如果有人说,“我已经了解我自己”,就是瞎掰。就像一个人说我永远不会犯错,也是瞎掰,一个人犯错也是“不患的”。虽然说一个人可以永不犯错是不可能的,但可以通过修身,通过效仿圣人,尽量的减少错误,这是可以的,也就是“患”的内容。后半句的意思可以这样理解:真正需要我们去操心的是闻见学行圣人之道使得从“人不知”的世界变成“人不愠”的世界。刚好与1.1的“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对应上。《论语》第一篇《学而·第一》的首尾呼应上了。  我们学这句话落实到生活中有什么用呢?其实是很有用的,举几个例子说说,  1.比如做市场的业务员,让所有潜在的客户都成为有效客户是不可能的,能让尽量多的潜在客户变成有效客户就很好了。  2.一个人不孝是绝对的,所以,与其妄想等我们有钱了让父母绝对的幸福,不如现在就开始点点滴滴做起,尽量多的孝顺父母。  3.一个人不够爱自己的老婆(老公)孩子是绝对的,与其妄想着以后再怎么怎么让他们过上完美的幸福生活,不如现在就尽量多的爱他们,多花些时间陪他们。   4.一个人要死是绝对的,与其妄想着长生不老,不如现在就开始注重健康,注意饮食作息,让自己尽量的健康。  5.一个人钱不够是绝对的,与其妄想着赚“够”钱在做慈善,不如现在就开始学会知足,多做善事,能多帮助别人一些算一些。  以此类推,挺有意思的。  【缠中说禅详解】  以前所有解《论语》的人,看到这几章“不患”、“患”的来回折腾都要晕,面对几乎一致的话,最终所有人都只能用一招,就是说这是重出,应该是孔子反复丁宁,所以《论语》就记了好几次。但这种解释荒谬透顶,请问,难道孔子几十年就说了这500多句话?难道相应的话,就这几条反复说,其它都只说一次?难道编辑的人就不知道这些话都差不多,就不会筛选一下?其实,所有的原因都是以前解《论语》的人根本就自己糊涂,搞不懂,分不清,硬找些理由来下台阶。就像这章,这三位也就采取相同态度。其实,《论语》里没有什么重出、多余的话,银碗盛雪,分不清是眼拙,怪得了谁?眼拙还编故事掩盖,就不是眼拙那么简单了,那是心有问题了。如果不对《论语》完全通晓无误,又有什么资格解《论语》?  这一章并不是什么重出,而是就着上一章来,在一个更具体的问题上展开讨论。如果说前面两章分别站在根本性以及人类社会的一般性角度讨论问题,那这一章就在人类社会的内部结构上揭示其“不患”与“患”。在人类社会的内部结构上,“人之不己知”是其“不患”,正因为有了“人之不己知”的“不患”,才有了“不知人”的“患”。“人之不己知”,在人类社会结构内部是无位次的,人类社会,必然由人构成,而只要是人,就是“不己知”的,正因为“不己知”的无位次,才有了“不知人”的位次。  “不己知”是社会中所有人存在的必然状态,如果真有什么“人性”,唯一可能的“人性”就是“不己知”。任何理论,如果违背了这个“不己知”,就是荒谬可笑的。例如,有某种上世纪被无数人吹捧的主流经济学,以所谓人的理性为前提,这种经济学只能是垃圾经济学。因为“不己知”,在人类理性的层次上,“非理性”是无位次的,人类的理性因“非理性”的无位次而位次,叫嚣人类理性的,根本上从来都是“非理性”的。  “不知人”,就是前面反复提到的“人不知”,“圣人之道”,就是要把“人不知”的世界变成“人不愠”的世界。为什么有这个可能?就是因为“不己知”的无位次而有“不知人”、即“人不知”的位次。正因为有了“人不知”的位次,才有可能把“人不知”的世界变成“人不愠”的世界。但这改变,不可能通过改变“不己知”的状态而达到,因为“不己知”是无位次的,任何涉及“不己知”改变的都是“不己知”,“不己知”在人类社会的结构下是无可改变的。换言之,一切企图通过改造人从而达到改造人类社会的运动都是荒谬可笑的,任何希望通过灵魂深处爆发革命而达到改造社会的运动都是荒谬可笑的。  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已经宣判了诸如上世纪六十年代那种类型运动失败的必然性。从“人不知”到“人不愠”,是不能从“不己知”下手的,因为无从下手。在这一点上,马克思和孔子是完全一致的。马克思从来不探讨任何人类思想的改造问题,因为人类的所谓思想位次,从根本上来源于社会“人不知”的位次,唯一需要改造的只能是“人不知”世界的现实结构。但社会的改造必须由其位次而决定,不同位次的社会有着不同的形态、规律,这里没有任何先验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良方,都必须从每个社会结构的现实逻辑、位次出发,这才是知其位次而行之,这才存在把“人不知”世界变成“人不愠”世界的可能,离开了现实的逻辑、位次,都是别有用心的鬼把戏。
  有心了  
  2.1 【原文】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缠中说禅注释】  1.为:设置、建立,也就是立其本、立其位;  2.以:使、令;  3.德:通“得”,即行“圣人之道”、“善人之道”所得;  4.譬:晓谕、使人知晓,引申为彰显。  5.“如”,像;  6.“居”,处在;  7.“所”假借为“处”,处所的意思;   8.“共”,通假“拱”,执持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设置措施使得行圣人之道所得得以彰显,就像北极星与众星的关系一样,先确定北极星的位置,进而众星的位置就有所参考,有所执持。”  【评析】  这句话通常的解释是:“以德行来治理国家,就像北极星一样安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其它的星辰便会自行在周围旋转运行。”缠师认为这类解释都是以“道本位”为前提的,反而背离了孔子的真正的道。关于缠师对这种“道本位”的批判可以参考缠师版的论语,多处地方都有详细的阐述。  我们换个角度来探讨一下这句话,就探讨这句话对我们修身养性、对我们落实闻见学行圣人之道有什么参考价值。最近我在跟别人探讨如果推广国学、如何用《论语》来落实修身、修行的时候,发现了一个通病,很多人其实非常茫然,说到各种不尽人意的社会现象,说到《论语》、《道德经》等经典时都能说的唾液横飞,但真正落实到个人修身就脱节了。  其实这句话就指出了修身之道如何承担的问题。仔细分析一下,“德譬”,是目标,即让我们行圣人之道得以彰显、得以成就。但如何达到这个目标呢?就要考虑我们为这个目标设置的措施,比如每天背诵《论语》、做好事善事、传播国学、赚钱帮助更多人、孝顺父母、教育好后代等等。这些措施就如天上的众星一样,如果没有先确定北极星作为参考、来执持,众星就会显得繁多杂乱。反而不好坚持,东搞一下西搞一下,刚学《论语》没几天,又觉得《易经》更好,过几天又觉得《弟子规》更实用,再过几天又听说某某大师水平很高,要跟他学,浮躁使得哪条路都不深入,最终没办法彰显圣人之道。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定好一个“北极星”(但这个北极星不是固定不变的,因人而异、因时而变),然后其他事情以这个“北极星”作为参考,摆出来就条理清楚,不在紊乱了。  来举个例子说明一下这句话,假如我们要来彰显养生之道,首先要确定一个主线,比如“推拿刮痧捏脊”(这个就是“北辰”,也可以是别的,比如以练易筋经为主线,为“北辰”),在这基础上,辅以饮食控制、适当户外运动、早睡早起等(这些就是“众星共之”),坚持个几年就可以彰显养生之道。否则,不断转换频道,听说某某保健品不错,就去试,几天下来发现没效果,然后就放弃了;听说爬山不错,爬个几次又放弃了;特别是现在的保健养生市场,经常有新花样出来迎合这些人内心喜新厌旧、急功近利的心态;更使得很多人此起彼伏,几年下来,钱花了不少,身体反而没有保养好。  体会了这个例子后,再回到我们修身上来,就可以更容易理解这句“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学习中。每天静等楼主更新!  
  困了,明晚来  
  2.2 【原文】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  子说: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无不出自真情”。   【评析】  思是发语词无意义,无邪是直的意思。也就是说诗经三百篇的作者都是出自真情之自然流露而有这些作品的。  【附】  《诗经》概述 全浩然  《诗经》的特色和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诗经》是以抒情诗为主流的。除了《大雅》中的史诗和《小雅》、《国风》中的个别篇章外,《诗经》中几乎完全是抒情诗。而且,从诗歌艺术的成熟程度来看,抒情诗所达到的水准,也明显高于叙事诗。而与《诗经》大体属于同时代的古希腊的荷马史诗,却完全是叙事诗。正如荷马史诗奠定了西方文学以叙事传统为主的发展方向,《诗经》也奠定了中国文学以抒情传统为主的发展方向。以后的中国诗歌,大都是抒情诗;而且,以抒情诗为主的诗歌,又成为中国文学的主要样式。   第二,《诗经》中的诗歌,除了极少数几篇,完全是反映现实的人间世界和日常生活、日常经验。在这里,几乎不存在凭借幻想而虚构出的超越于人间世界之上的神话世界,不存在诸神和英雄们的特异形象和特异经历(这正是荷马史诗的基本素材),有的是关于政治风波、春耕秋获、男女情爱的悲欢哀乐。后来的中国诗歌乃至其他文学样式,其内容也是以日常性、现实性为基本特征;日常生活、日常事件、日常人物,总是文学的中心素材。   第三,与上述第二项相联系,《诗经》在总体上,具有显著的政治与道德色彩。无论是主要产生于社会上层的大、小《雅》,还是主要产生于民间的《国风》,都有相当数量的诗歌,密切联系时事政治,批判统治者的举措失当和道德败坏。其意义虽主要在于要求维护合理合度的统治,给予人民以较为宽松、可以维持生存的条件,但这对于社会的发展,当然是有价值的。   关心社会政治与道德,敢于对统治阶层中的腐败现象提出批判,应该说是《诗经》的优秀之处。但这个问题应该从两方面来看。正像我们在前一节中举例分析的那样,这一种批评完全是站在社会公认原则的立场上的,在根本上起着维护现有秩序的稳定的作用,而不能不抑制个人的欲望与自由。就以《相鼠》一诗来说,它可能是批评统治者荒淫无度的生活,也可能是批评对“礼仪”的具有进步意义的破坏行为。不管作者的原意如何,诗对于这两种现象都是适用的。   要说《诗经》这一特点对后世的影响,首先要说明:《诗经》的政治性和道德性,在后世经过曲解而被强化了。本来不是直接反映政治与道德问题的诗,包括众多的爱情诗,在汉代的《毛诗序》中,也一律被解释为对政治、道德或“美”(赞颂)或“刺”(批评)的作品。因而,一部《诗经》,变成了儒家的道德教科书。  后代诗人继承《诗经》关注社会政治与道德的特色,同样应该从两方面来分析。一方面,提倡这一特色,可以纠正文学过分趋向游戏和唯美倾向,发扬文学的社会功能;另一方面,如果不适当地过分强调这一点,也必然妨害文学的多样化发展,抑制情感的自由表达。   第四,《诗经》的抒情诗,在表现个人感情时,总体上比较克制因而显得平和。看起来,像《巷伯》批评“谗人”,《相鼠》批评无礼仪者,态度是很激烈的。但这种例子不仅很少,而且并不能说是纯粹的“个人感情”,因为作者是在维护社会原则,背倚集体力量对少数“坏人”提出斥责。像《雨无正》、《十月之交》、《正月》等,因所批评的对象是多数人,则已显得畏惧不安。至于表现个人的失意、从军中的厌战思乡之情,乃至男女爱情,一般没有强烈的悲愤和强烈的欢乐。由此带来必然的结果是:《诗经》的抒情较常见的是忧伤的感情。很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中国后代的诗歌,也是以抒情--抒忧伤之情较为普遍。   克制的感情,尤其忧伤的感情,是十分微妙的。它不像强烈的悲愤和强烈的欢乐喷涌而出,一泄无余,而是委婉曲折,波澜起伏。由此,形成了《诗经》在抒情表现方面显得细致、隽永的特点。这一特点,也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后来的诗歌。   另外需要说到,尽管《诗经》的抒情一般比较平和,却依然是真挚而动人的,而且也并非没有明朗欢快、天趣盎然之作。后代儒家把《诗经》中的所有作品都说成是因政治和道德目的而作的,并不能抹杀那些抒情之作--尤其是爱情诗对人们的感染力。因此,在封建专制时代,当文学道德化倾向、说教倾向变得过度严重时,诗人们也会打出《诗经》的权威旗号,要求给感情以应有的、至少是适度的承认。明代诗人何景明的《明月篇序》就是一例。汤显祖的《牡丹亭》中,深闺小姐杜丽娘诵读《关雎》而产生对于爱情的渴望,又是一例。 以上主要从内容、思想倾向、抒情特点等诸方面论述了《诗经》的几个重要特色。这些特色对中国后代文学的影响都很深远。下面再从语言形式、表现手法等方面简略介绍一下《诗经》的特色,这些方面的影响,情况各有不同。   《诗经》的基本句式是四言,间或杂有二言直至九言的各种句式。但杂言句式所占比例很低。只有个别诗是以杂言为主的,如《伐檀》。以四言句为主干,可以由此推想当时演唱《诗经》的音乐旋律,是比较平稳和比较简单的。至汉代以后,四言诗虽断断续续一直有人写,但已不再是一种重要的诗型了。反而在辞赋、颂、赞、诔、箴、铭等特殊的韵文文体中,运用得很普遍。   《诗经》常常采用叠章的形式,即重复的几章间,意义和字面都只有少量改变,造成一唱三叹的效果。这是歌谣的一种特点,可以借此强化感情的抒发,所以在《国风》和《小雅》的民歌中使用最普遍,《颂》和《大雅》,以及《小雅》的政治诗中几乎没有。典型的例子,如《周南·芣芑》:   采采芣芑,薄言采之。采采芣芑,薄言有之。   采采芣芑,薄言掇之。采采芣芑,薄言捋之。   采采芣芑,薄言袺之。采采芣芑,薄言襭之。   全篇三章十二句,只变动了六个动词,不但写出采摘的过程,而且通过不断重复的韵律,表现出生动活泼的气氛,似乎有一种合唱、轮唱的味道。清人方玉润说:“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旷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忽断忽续。”(《〈诗经〉原始》)这么说也许多了一些想象,但叠徽章重句的美感,确是很动人的。四言诗衰微后,这种形式也被捐弃,只能偶一见之。倒是在现代歌曲中,又常看到这种情况。这说不上“影响”,却有古今相通之理。   作为歌谣,为了获得声韵上的美感,《诗经》中大量使用双声、叠韵、叠字的语汇。在古汉语的规则中,这类词汇大抵是形容词性质,所以也有助于表达曲折幽隐的感情,描绘清新美丽的自然。如《诗经》首篇的《关雎》,“关关”(叠字)形容水鸟叫声,“窈窕”(叠韵)表现淑女的美丽,“参差”(双声)描绘水草的状态,“辗转”(叠韵)刻画因相思而不能入眠的情状,既有和谐的声音,也有生动的形象。   《诗经》里大量运用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尤其表现在每首诗歌的开头部分),加强了作品的形象性,获得了良好的艺术效果。所谓“赋”,用朱熹《诗集传》的解释,是“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这包括一般陈述和铺排陈述两种情况。大体在《国风》中,除《七月》等个别例子,用铺排陈述的较少;大、小《雅》中,尤其是史诗,铺陈的场面较多。汉代辞赋的基本特征就是大量铺陈。虽然从《诗经》到汉赋还间隔许多环节,但说其原始的因素源于《诗经》,也未尝不可。《诗经》中的诗歌擅长以赋比兴开头,影响了后来的民歌。   总而言之,《诗经》是中国诗歌,乃至整个中国文学一个光辉的起点。它从多方面表现了那个时代丰富多采的现实生活,反映了各个阶层人们的喜怒哀乐,语言大胆而清丽,以其清醒的现实性,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早期诗歌,开辟了中国诗歌的独特道路。虽然,由于特殊的社会生存条件,《诗经》缺乏浪漫的幻想,缺乏飞扬的个性自由精神,但在那个古老的时代,它是无愧于人类文明的,值得我们骄傲的。
  2.2 【原文】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注释】  (1)诗:指《诗经》,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2)蔽:原意为遮蔽,引申为概括。  (3)思无邪:思,语气词;无邪,志向坚定不移。‘思无邪’来自《诗经"鲁颂"駉》的最后一句(该篇全文及译文见附录)。  【译文】  孔子说:“《诗经》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志向不歪不偏,坚定不移’。”  【评析】  要想了解这句话,有必要对《诗经》先做一番了解。《诗经》全面地展示了中国周代时期的社会生活,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奴隶社会从兴盛到衰败时期的历史面貌。其中有些诗,如《大雅》中的《生民》、《公刘 》、《绵》、《皇矣》、《大明》等,记载了后稷降生到武王伐纣,是周部族起源、发展和立国的历史叙事诗。有些诗,如《魏风·硕鼠》、《魏风·伐檀》等,以冷嘲热讽的笔调形象地揭示出奴隶主贪婪成性、不劳而获的寄生本性,唱出了人民反抗的呼声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显示了奴隶制崩溃时期奴隶们的觉醒。有些诗,如《小雅·何草不黄》、《豳风·东山》、《唐风·鸨羽》、《小雅·采薇》等写征夫思家恋土和对战争的哀怨;《王风·君子于役 》、《卫风·伯兮》等表现了思妇对征人的怀念。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西周时期不合理的兵役制度和战争徭役给人民带来的无穷痛苦和灾难。有些诗,如《周南·芣苢》完整地刻画了妇女们采集车前子的劳动过程;《豳风·七月》记叙了奴隶一年四季的劳动生活;《小雅·无羊》反映了奴隶们的牧羊生活。 还有不少诗表现了青年男女的爱情生活,如《秦风·兼葭》表现了男女之间如梦的追求;《郑风·溱洧》、《邶风·静女》表现了男女之间戏谑的欢会;《王风·采葛》表现了男女之间痛苦的相思;《卫风·木瓜》、《召南·摽有梅 》表现了男女之间的相互馈赠;《鄘风·柏舟》、《郑风·将仲子》则反映了家长的干涉和社会舆论给青年男女带来的痛苦。另如《邶风·谷风》、《卫风·氓》还抒写了弃妇的哀怨,愤怒谴责了男子的忘恩负义,反映了阶级社会中广大妇女的悲惨命运。  孔子与《诗经》的关系。《史记·孔子世家》载:“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按照《史记》的说法,孔子对《诗经》非常重视,亲自删减,并选作教育的教材,且对每一篇都进行配乐来歌之。而且《论语》中多处引用《诗经》的句子,说明孔子的弟子对《诗经》皆耳熟能详。《论语·学而第一·15》子贡引用《诗经》‘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论语·泰伯第八·3》曾子引用《诗经》‘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论语·八佾第三·8》子夏引用《诗经》‘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等等。而且孔子在表扬学生时经常说“始可与言诗已矣”,这些都说明《诗经》在孔子心目中的地位。  孔子教育弟子的引导目标就是“闻见学行圣人之道”,这在《论语》的开篇三句话中就讲的很清楚了。闻见学行圣人之道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立志,立圣人之志,且一而贯之,这在《论语》中多处可见(“朝闻道夕死可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论语讲的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