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准备买奥迪a4l20000公里保养车交了20000元订金两个月了,也没给车,一直在骗我我该怎

热门搜索:
  这个实现品牌复兴,实现汽车全球化战略,并押宝中国取得瞩目业绩的企业家,向《汽车商业评论》讲述他传记上没有记录的尘封往事。
《汽车商业评论》记者 葛帮宁
  父亲、直觉和幸运
“你再想想看,像我这样一代人能在二战中生存下来,幸存下来,这本身就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汽车商业评论》:业界有一本流传甚广的书叫《》,写的是改变世界汽车工业的六巨头,包括亨利二世、、李.艾科卡、埃伯哈德.冯.金海姆、罗伯特.卢茨和费迪南德.皮耶希。如果给他们画像,他们无疑具有智慧的头脑、勇气、领袖魅力、洞察力、预言力以及恰到好处的运气。
  但是哈恩博士,您也具有这样的魅力,在您任上,您实现了品牌的复兴,您实现了汽车的全球化战略,您让跻身世界汽车行业,您押宝中国市场取得瞩目业绩,因此,您也应该是其中之一。不知道您是否同意这种说法?
  哈恩:第一我不愿意,第二我也不可能给自己戴上一个华丽的。但既然你问到我,这一生中我非常感谢的一种特殊际遇就是我父亲,他自己就是一个企业家。
  二战中德国已经满目疮痍,被破坏得几乎没剩下什么东西。我自己曾在二战中服过兵役,从战场上回来后,我跟着父亲在当时的德国版图上流浪了3年,我们从一个地方到另外一个地方,我是父亲的汽车司机、厨师、秘书,我替他做所有事情。
  在父亲身边,我能感受到一个企业家的日常点点滴滴,可以看到他的思维,他的眼光。当时他接触的很多东西跟汽车没有一点关系,比如我们最开始制造数字锁,后来制造高压炊具,而让他真正成名的产品是后来美国强生公司推广的卫生棉,叫OB。
  他刚开始接触这个产品时,发现汽车公司有个机会,于是马上退出OB去经营。我跟着他一起到。当时我很年轻,干了不长时间就去读大学,到1954年回到狼堡进入汽车公司。
  因为有这种最近距离的体验,父亲作为一个企业家,他怎么看这个世界,怎么看待人生,怎么看待身边事物,就像血液里增加了一些同样的基因,我的本性里也注入一些感恩的特殊记忆。
  之后就是我的直觉,有时候这种直觉结果不一定很好,它给我一种似乎是命运的安排,比如我及时离开汽车公司,到轮胎公司(Continental)当董事长,然后又及时回到汽车公司,这些时机都不是我自己能安排的,都像是命运的安排。
  到轮胎公司我学到一些知识,学到一些新东西,刚好在回到汽车公司时,下一步发展就需要这些知识。
  因此,刚好我有这样的特殊际遇,我在正确的时间里回到正确的位置上,这样一步一步地发展起来。用一个生物学概念来说,这是在我自己的企业家DNA里,因这种特殊际遇注入的一些内容。
  ▲老哈恩博士(哈恩的父亲)一家在Oberschlema合影。父亲怀抱着哈恩博士的弟弟沃夫刚&哈恩,左手搂着哈恩博士。摄于1935年。
  除此以外,还有其他原因吗?
  大概就是这些。其实我是一个很幸运的人,机遇和近距离接触是一部分,但你再想想看,像我这样一代人能在二战中生存下来,幸存下来,这本身就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您一直在谈父亲,但我在您的中文版传记《我在汽车40年》里读到,母亲对您职业生涯的影响也很大,是这样的吗?
  中文版传记可能翻译得不是恰到好处,我听说有这个问题。母亲对我的影响,就像任何一个贤妻良母对一个孩子的影响一样,其实她对我职业生涯的影响倒不是那么特殊。更多就是我刚才讲的,我和父亲之间的这种际遇,另一个就是通过国际性学业,培养了我真正独立的精神。
  一开始,我本性里好像就有这样一种冲动,就是想回到汽车工业,这一方面是家族的传统,另一方面是我自己的感觉。另外,我不想作为父亲的小跟班,按法国人的说法,就是在父亲慈爱的手的庇护之下成长。所以我很感恩,我觉得这是际遇给我的安排,最后让我回到或者到达狼堡进入汽车公司,而不是跑到父亲的公司里去工作。
  为了这次采访,我认真读了您的传记。您曾写过,原则上不同媒体进行“亲密的背景交谈”,受到攻击时绝不找社会舆论,有些属于汽车和战后时代的历史性事件将会随您一起进入坟墓。现在8年时间过去了,您是否愿意打开心扉向中国媒体讲述一些这本传记上没有记录的往事?
  (笑)你这个问题充满智慧,也充满诱惑力。但如果我想一想,我会告诉你,在这本书之外还有一些内容,现在讲的时机还没到,我希望我有幸能活到那个时候再去讲。所以,我不认为还有什么特别多的地方需要补充。
  在我们刚开始谈话时,我本来应该提及但没有提及的一个名字是饶(斌)部长。当时我们在一起谈论了很多事情,你知道在政治和政策选择上可以说很多,但实际能做到的事情到底是什么,恐怕又是另外一回事。我们当时合作的重点,第一,要彼此证明对方是认真的,是严肃的,是基于长期考虑的战略性选择,要建立这样一种互信。
  第二,我们一起跟中国领导人到巴西实地考察。我们当时跟中国许了很多愿,承了很多诺,但他们可以不相信我们,所以我们一起到巴西去看,我们在巴西做了什么,我们落实了什么,我们做到什么程度。这就传递给当时跟我们合作的对象一个信息,包括饶(斌)部长,我们一定会践诺,我们答应的事情一定会一步一步地实现。我想,这恐怕是我们合作充满实际理性,充满互信互动的重要因素。
  ▲母亲玛利亚&哈恩(Maria Hahn)与沃夫刚&哈恩。
  信任和谁的成功
“他是中国的革命者,我是来自欧洲的一个企业家后代,但我们走到一起,我们在一起共同经历事情的时候,我有种感觉……”
  《汽车商业评论》:在中国,饶斌被称为“中国汽车之父”,中国汽车工业的奠基人和,2013年由李岚清同志发起举办了饶斌同志百年诞辰纪念活动。您在传记里也写过,您和他之间保持着一种特殊的友谊关系。能给我讲讲您们之间的交往过程吗?他在哪些方面令您印象深刻?
  哈恩:除了我在传记里已经写过的内容外,我不认为还有什么内容没有讲到,或者还需要补充。我们共同经历过一些危机,最主要的如1989年,当时几乎所有外国公司设在中国的办事处都关闭了。
  我和饶(斌)部长有过内部交流,根据和他的协调,我给中国政府写了一封信,信里主要讲的是,我们之间开拓的这种共同发展汽车工业的理念应该持续下去,我们会始终如一地支持中国政府走这条路。
  这个举动当时很受非议,因为整个西方的公众舆论,我们是跟他们对着干。当然我必须强调,我不是因为跟饶斌个人的友谊才做这件事情,但如果没有这样的友谊,没有这样的互信,我也做不成这样的事情。就因为我们之间有这种互信,这种深刻的信任,我们才能做到。
  这种信任本身,更多是基于我们彼此的共同经历。他(饶斌)的背景和我的背景有很大不同,他是中国的革命者,我是来自欧洲的一个企业家后代,但我们走到一起,我们在一起共同经历事情的时候,我有种感觉,好像我们上的是同一所中学一样。
  再比如,我们一起到巴西,到墨西哥,到美国,到加拿大,这一路走来很具体地在什么地方做什么事情,这种共同经历积累下来,让我们充满互信。
  这种互信不是简单的个人感受,而是做事情时的一种互信。这种互信的后果,我们今天可以看得很清楚,汽车在中国多年保持50%~60%市场份额,本身就足以说明问题。
  您还记得和饶(斌)部长第一次见面的情形吗?
  (沉思片刻)坦率地说,我已经记不太清楚了……
  ▲凯姆尼茨(Chemnitz)别墅花园合影。左起为沃夫刚&哈恩、缇娅&德蕾瑟和哈恩博士。摄于1942年。
  因为时间太久远。
  你知道,当时我认识的中国人的数字非常庞大,但我与之合作的中国人很快就从这一群人中凸显出来,其中就包括饶(斌)部长,因为他本身在汽车业中的地位。但如果你具体问我是什么时候,什么场合下认识他的,我很抱歉,我记不太清楚了。
  哈恩博士,您开创了一家跨国公司在中国找两个合作伙伴的先河,您也看到当初播下的种子结出了果实,与中国合作伙伴续签20年。对公司来说,您是业绩显著的功臣,但对于和来说,他们却感情复杂。有种说法是,这种成功更多是的成功,而不是和的成功。对此您怎么看?
  是不是这样来看这个问题?我们和或者合作初期,中国方面几乎一无所有,几乎百分之百的东西都来自欧洲。从这个角度看,现在中国汽车工业是不是真正走上了一条自己的路?这是我们可圈可点的地方。从目前和未来角度看,中国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影响都在急剧增强,中国市场的需求没有任何一个国际公司可以忽视。
  再回到我一开始就提到中国人的这种聪明才智,他们已经在过去一段时间得到充分证明,中国50%以上的人,未来可能达到75%的人会住在城市里。中国75%的居民都和高铁有关系,75%的居民都能享受机场服务,这种综合国力的布局,对未来中国工业展最理想。
  中国共产党的聪明之处,或者说成功之处正好就在这里。所以我想,如果我们把汽车工业分为昨天、今天和明天的话,那么汽车工业的昨天,也许还有一部分今天是来自欧洲,但汽车工业的明天很大意义上会来自中国。
  举例来说,像电动汽车,本身就跟中国市场发展直接有关联,符合中国市场发展的历史逻辑。我相信中国在这方面会走得更远,实现电动汽车市场化的速度和规模,也最成功。
  换句话说,如果从未来角度看,德国可以心安理得的去面对中国扮演更多主导角色,我们也看到在很多领域中国未来的发展,会对世界产生主导性作用,我觉得这没有什么疑问。
  您提到巴西市场,巴西本地化做得特别好,但在中国,从一开始为什么没有把技术中心引进来?以至于更改一颗螺丝钉都要拿到德国去认证,包括后来改型,也是由几方一起来做,实际原因是什么?
  一个原因是量太小。当时在中国生产的量完全不是一个正常汽车生产商在一个巨大市场上的量,无论从经济还是从企业发展角度,可以考虑让它全线都开花的这样一个规模。
  另一个原因,站在今天角度看,因为汽车全球战略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质疑,包括企业内部的质疑,认为全球执行统一技术标准、统一发展战略的困难越来越大。
  现在来看,我觉得,我们过度集中的这种经营模式是一种缺陷,现在的管理经营者已经认识到这种缺陷,也正在纠正这种缺陷,以保证我们在全球各地有更多分散式发展思路成功。
  我们如果局限于中国来谈,中国汽车工业已经展示出自己的特殊地方,就是中国自主品牌的发展,中国这种本土化的过程,已充分显示这种就市场局部特殊要求的应变发展思路越来越成功。
  ▲母亲和哈恩博士在卡门茨(Kamenz)合影。摄于1944年。
  多虑、误会和反对声音
“其实真正持反对意见的还不只是中国某些层次的人,还包括狼堡的一些人,他们有自己的想法。”
  《汽车商业评论》:在合资公司里,最初中方股东有四家,汽车拖拉机联合公司占25%,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占10%,中国银行和信托投资公司占15%。有人说,中汽总公司入股是因为您们有要求,中国政府背景会让您们对合资企业更放心。事实是这样吗?
  哈恩:如果你想像一下我们当时面临的巨大困难,也许你可以理解。当时和中国的合作没有先例,我们不知道应该怎样合作?就拿办签证来说,要合资合作,签证就要随叫随到,这本身对我们就是非常大的困难。
  另外,我们对中国很多体制都不熟悉,对中国当时的现状几乎一无所知,对中国可能面临的未来机遇所知就更少。这些都让我们感到,是不是中国自己对汽车工业感兴趣?可能我们会互相补充,这样经营起来更方便。
  当然,有个想法后来证明是我们想多了,就是我们当时不知道中国政府,中国上层基于整个国民经济考虑,会多大程度上直接进入汽车工业发展过程中,直接进入企业内部流程里,我们不知道。现在看来,我觉得有些多虑了,事实上没有我们想像那么厉害。
  OK。我们再来看,您在自传里写到,因为基普先生对正在休假的您的“打扰”,事实上推动了与的合作,您立即在休假别墅里用打字机给耿厂长写了一封信。您还记得那封信的大致内容吗?
  我不知道是不是翻译原因,这本书和事实有些出入,也可能不是这样。基普先生(Walther Leisler Kiep,瓦尔特&莱斯勒&基普),我那个好朋友,他最近刚去世。当时我在意大利的一个岛上休假,他告诉我,给提了个愿望,说我们是不是可以合作?但不知道什么原因,第一个反应是,我们已经有合作伙伴了,谢谢你。
  我当时正在岛上休假。我自己有个很小的办公室,有个传真机,我就通过这个传真机给耿厂长写了一封信。我说,这是一场误会,我们当然对和合作很感兴趣,我会尽快和你取得联系。
  情况大概就是这样。确实我是在休假,确实我给耿厂长写了封信,但更多是为了纠正一个我认为很不幸的误会,好像我们因为有了,而对不感兴趣,不是这样的。所以我向耿厂长说,我会在合适时机跟你取得联系。
  日您第一次访问,我听说您在访问前,先去二汽找过当时的厂长陈清泰,希望与二汽建立合作关系。但陈清泰认为,二汽已与合作,所以拒绝了您的要求,然后您才去。哈恩博士,有这回事吗?事情究竟是怎样的?
  我想你这个记忆恐怕有错误,我觉得不对,不是这样的。实际是向我们提出合作申请在前,我们很快就拒绝了,但我马上纠正了这种拒绝。
  至于说我们是不是跟二汽有过联系?我想有可能,因为当时的一个想法就是,尽可能多地展开合作途径探索,倒不一定是真正要跟谁有什么优先的这种考虑,不一定是这样。细节我已经记不清楚了,但跟确实是这样。
  提出邀请,我们不知道什么原因,不知道谁说了不行,我马上纠正说行,我们要到去考察。所以我很快就到了,这是事实,这不是一种传言说因为二汽不行,我们才去找,不是这样。
  我再补充一些回忆。到后,我们和耿厂长一见如故,大家感觉都不错,但当时我不明白为什么耿厂长谈着谈着突然就中断了。后来我了解到,他是因为跟美国在谈合作,他当时就给在美国的中国代表提了一个要求说,不要签合同,等一等。
  但是很可惜,已经签了一份合同,是一个四缸。但那个的许可证是的,所以最后考察下来,觉得这四缸的合作和的合作没有冲突,反正许可证也是的,后来就谈得比较融洽。
  ▲哈恩博士与车。
  其实在您与耿昭杰见面前,中国有关政府领导、市政府以及汽车相关负责人就提出要求,希望不要跟达成合作。并且在此之前,已经在CKD组装了一批。但最终拿给了,能否谈谈您当时面临着怎样的压力?是什么力量促使您这样做?如果从商业角度考虑,这符合诚信的原则吗?
  你说的可能都是事实。但有些背景需要补充,当时我们到跟耿厂长见面谈,谈得都很顺利,但那一宿我们冻得够呛,从来没那么冷过。然后我们回到,去见一位中央领导时,他大为恼火,非常生气。
  我们当时一个感觉就是,作为一个企业,我们在一个巨大市场上应该自由选择合作伙伴。这是一方面,我承认在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同意见。
  关于的事情,组装过样车,当时我并不知道这件事情。在我的记忆里,我们跟从来没谈过。我们觉得在的基础已经足够深厚,足够宽广,也许这方面有些出入。
  另外,我们也向这位中央领导表示过歉意,后来他很高兴,之后邀请我们共进晚餐。但他有一个想法我并不知道,就是他很愿意把引到中国,我不知道他有这个想法。
  这是这位中央领导的想法?
  对。他自己很愿意有一辆。
  我再补充一个背景,当我很高兴很自豪地从回到狼堡,我的整个管理团队,出于完全不同的原因,坚决地反对我这个做法。他们说,第一,你这样的规划造成整个对中国市场的依赖太大;第二,一个制造卡车的汽,怎么能去制造轿车?
  当时我们看到的潜力,看到,他们有生产的经验,而正好是的替代品。我补充这个背景是想说,其实真正持反对意见的还不只是中国某些层次的人,还包括狼堡的一些人,他们有自己的想法。
  那真是太不容易了。
  其实也有一个有利条件,可能外界不太清楚。我们在南非有个专门给准备的模具厂,很快就可以把这个模具厂搬到。另外,我刚到美国关了一个制造厂。
  美国威斯特摩兰德厂(Westmoreland)?
  对。我们就把整个团队挪到美国,到这个关闭的厂区去看,这个厂区怎么布置,有哪些设备,然后他们亲手拆这些设备,登记这些设备,把这些设备原封不动地搬到,再组合起来。这样很快就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能力,这也是一个优势,一个机遇。
  (未完待续)
  对本文有任何看法,请向下滑动去“写评论”吧!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第三届金轩奖申报资料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汽车商业评论》于2006年在北京创刊,创始人是中国资深商...
汽车最新实拍图片、官方图片。
与车有关?娱车有关!从汽车科技聊到文化。
汽车产业深度报道,权威信息解读。
用数据告诉你传播、品牌背后的真相,提供独立、专业的价值标准。
广泛的综合性交通多媒体发布平台。
解读前沿汽车科技,剖析精密造车工艺。拥有一辆奥迪一直是我的梦想,最近想买新奥迪A4L,这款车怎么样啊?&
12-12-06 &
新奥迪A4L是运动与舒适的融合,性能各方面挺不错的。在新浪微博@奥迪邦&上有一个活动,好像就是关于新奥迪A4L竞拍的,推荐给你看看。0元起拍的页面链接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奥迪车也一直是我的梦想。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奥迪的车,性能都不错。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在豪华中大型车市场上,L一直占据着主导位置。在2012年里,奥迪A6L共销售出了13.8万辆左右,而宝马和奔驰的销量数据分别是10.59万辆左右和3.67万辆左右。2012年3月,全新奥迪A6L正式上市,产品亮点颇多,除了加长之外,在配置上更是加入了自适应巡航系统、夜视系统、增强型的MMI touch多媒体系统等高科技配置。在这些吸引人配置的背后,车主们还很关心它的保养费,那这款车的保养贵吗?
1、车主:壹杯红酒&&&& 来自:浙江 宁波
3万公里保养,一个字,贵
2.0t3万公里保养,4店报价6000多,果断要求去掉更换,最后3500多.......
部分车友回答
不对吧,我三万的时候,记得是不到4000。
明显被忽悠了&我的2.5 3万多的时候大保养记得是3千多 而且还包括了6支火花塞。
4s赚钱还得靠你这样的客户。
xingzhe0255
我三保时,换三滤、火花塞、机仓清洗,一共2300元。
空调格去掉 上某宝买了自己DIY。
这显然就是被坑了。
2、车主:阿宝&&&&& 来自:上海
保养贵?贵在什么地方?不是和宝马5保养差不多嘛
大家都说CVT保养贵?这是为什么,A6L的保养不是和宝马5系差不多嘛......
部分车友回答
女神的备胎
还没首包过,据说按照整体平均来算,奥迪要比宝马高一倍。
都不便宜,一个保贵,一个修贵。
据说宝马10000公里保养一次,A6呢?5000,你说贵吗。
宝马12000,奥迪10000,都是4s说得,说明书中也这么说的。奥迪就是大保比较贵。
2.0T是正时皮带的,忘记多长时间换了,反正又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看你头像应该是老款,新款1W1保啦,我首保都8000多的。
5000保养,你也太被四儿子忽悠了,照保养手册保养就行了。
3、车主:夏小小杰&&&& 来自:江苏 镇江
奥迪A6L保养这么贵,你爹妈知道吗
真心纠结!常年跑高速。1年就能跑6万公里!奥迪的保养太坑爹了!太纠结5系和A6L.......
部分车友回答
谁跟我近谁倒霉
2万公里一过 一般都没有问题的 自己保养就OK。
在外面保养,在质保内出故障,4儿子不认账的!
longbiao18
你应该在外面保养,跑太多了。养车宝马不比奥迪便宜的,宝马维修贵。
如果公里数多真心不建议奥迪& 不在4S那吧不放心&& 在那吧被各种宰。
孤独的老虎
要考虑保养的话,建议你买雷克萨斯。
longbiao18
楼主太牛了,不过都跑高速,6万油钱还能省个。哈哈。
谁跟我近谁倒霉
哪儿有那么多的故障啊,别自己吓自己。
4、车主:奕润&&&& 来自:山东 枣庄
常规保养工时费是不是贵了点
400多的工时,全国统一价吗。有点贵,有点坑人......
部分车友回答
正常,下次七百多呢。
雨曦清晨xin
没办法4S就这样,谁叫人家专业呢。
你以为4S的免费咖啡,免费上网和按摩座椅真是免费的。
捆绑消费 就是讹人 外面做保养修理 跟本就不收工时费 人为刀祖啊。
4S投资一个需要多少费用,回报不紧紧只是卖车呀更多的是售后赚钱。
与车付宝上面的价格相比,太坑人,常规保养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
就当买个放心了。我是一直4S。
5、车主:林xts&&& 来自:山东 烟台
A6L保养得多贵?求指点
都说奥迪保养贵,请教大家,到底是多贵,请帮忙解答,谢谢......
部分车友回答
刚二保1200。
我怎么听说要2000左右?
出保以后就自己找维修店吧,感觉能修audi的,比bmw和benz的多些。
xingzhe0255
6万公里大保时,要一万多。
kangminhuang
比奔驰便宜多了。
2-3万公里。为啥换火花塞。这个跑个七八万根本没问题呀。
伤口越多我就
首保的时候给我念叨了价格 听着像2500的样子。
级 别:中大型车
发动机:2.0T 180马力 L4
变速箱:自动●
结 构:机械增压 自然吸气
厂家指导价:38.30-74.26万
用车-用车指南热门贴
热门车型图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奥迪交了订金 不交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