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哲理句子"知"的句子意思是做太守初中

文言文_初中语文_试题_问酷网
当前题库:
&&&&&&&&10&&&&&&&&&&
试题编号:1250755
古诗文阅读
知识点:文言文
难度:二级
&&&&&&&&&&&&&&& 【甲】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选自《临川先生文集》)
&&&&&&&&&&&&&&& 【乙】范仲淹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①,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至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曾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饘②粥不充,日昃③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选自《宋明臣言行录》)
【注释】①长:长大。②饘(zhāng):稠粥。③昃(zè):太阳偏西。
(1)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 A.稍稍宾客其父(以宾客之礼)&&&&&&&& B.泯然众人矣(消失)
& C.或夜昏怠(有时)&&&&&&&&&&&&&&&&&& D.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在……之后)
(2)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 &&&&)
& A.既长,知其世家&&&&&&&&&&&&&&&&&&&&&& 并自为其名
& B.辄以水沃面&&&&&&&&&&&&&&&&&&&&&&&&&& 或以钱币乞之
& C.慨然有志于天下&&&&&&&&&&&&&&&&&&&&&& 贤于材人远矣
& D.当先天下之忧而忧&&&&&&&&&&&&&&&&&&&& 得为众人而已耶
(3)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知 其 世 家 感 泣 辞 母 去 至 南 都 入 学 舍 昼 夜 苦 学 五 年 未 曾 解 衣 就寝。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方仲永同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范仲淹却能通晓“六经”之旨而有志于天下,我们从这两篇文章中获得了怎样的人生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编号:1250754
古诗文阅读
知识点:文言文
难度:二级
&&&&&&&&&&&&&&&&&&&& 【甲】塞翁失马
&&&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
(选自《淮南子·人间训》)
&&&&&&&&&&&&&&&&&&&& 【乙】阿豺①折箭
阿豺有子二十人。及老,临终谓子曰:“汝等各奉吾一只箭,折之地下。”俄而命母弟慕利延曰:“汝取一只箭折之。”慕利延折之又曰汝取十九只箭折之延不能折。阿豺曰:“汝曹②知否?单者易折,众则难摧,戮力一心,然后社稷可固。”言终而死。
(选自《魏收·吐谷浑传》)
【注释】①阿豺:吐谷浑的国王,吐谷浑,历史上少数民族国名。②汝曹:你们。曹,辈。
(1)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人皆吊之(对其不幸表示安慰)&&&&&&&&& B.居一年(居住)
& C.临终谓子曰(对……说)&&&&&&&&&&&&&&& D.戮力一心(合力,协力)
(2)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 )&
& A.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 汝等各奉吾一只箭,折之地下
& B.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以为顺流下矣
& C.单者易折,众则难摧&&&&&&&&&&&&& 学而不思则罔
& D.言终而死&&&&&&&&&&&&&&&&&&&&&&&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3)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慕 利 延 折 这 又 曰 汝 取 十 九 只 箭 折 之 延 不 能 折。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汝曹知否?单者易折,众则难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阿豺可汗临终前的做法对你有些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编号:1250753
古诗文阅读
知识点:文言文
难度:二级
小时了了①,大未必佳
孔文举②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③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④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⑤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wěi)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⑥。
(选自《世说新语·言语》)
【注释】①了了:聪明,明白。②孔文举:即孔融,字文举,汉末文学家。③中表:古代称父亲的兄弟姐妹的儿子为外兄弟。称母亲的兄弟姐妹的儿子为内兄弟,外为表,内为中,合称“中表兄弟”。 ④仆:我,古代谦称。⑤伯阳:即老子,姓李,名耳,道学创始人。⑥踧踖(cùjí):局促不安的样子。
(1)下列句中画线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既通,前坐(已经)&&&&&&&&&&&&&&& B.诣门者(拜访)
& C.谓吏曰(对……说,告诉)&&&&&&&&& D.人以其语语之(所说的话)
(2)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虚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 )
& A.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 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 B.人以其语语之&&&&&&&&&&&&&&&&&&&&& 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
& C.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 友人惭,下车引之
& D.为司隶校尉&&&&&&&&&&&&&&&&&&&&&&&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文 举 至 门 谓 吏 曰 我 是 李 府 君 亲 既 通 前 坐。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孔文举说:“想君小时,必当了了。”他这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编号:1250752
古诗文阅读
知识点:文言文
难度:二级
杞国①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③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④不当坠乎?”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⑤坠,亦不能有所中伤⑥。”其人曰:“奈地坏何?”晓者曰:“地积块⑦耳充塞四虚⑧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⑨,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⑩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选自《列子》)
【注释】①杞国:春秋时的小国。②亡:同“无”。③晓:开导。④日月星宿(xiù)不当坠耶:日月星辰不就会坠落下来了吗?星宿,泛指星辰。⑤只使:即使。⑥中伤:打中击伤。⑦积块:土块堆积。⑧四虚:四方。⑨躇(chú)步跐(cí)蹈:泛指人的站立行走。躇,立。步,走。跐,睬。蹈,踏。⑩舍然:释然,放心的样子。
(1)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 A.忧天地崩坠(担忧)&&&&&& &&&&&&&&&&&&B.身亡所寄(依托)
& C.终日在地上行止(行走)&&&&&&&&&&&&&& D.亡处亡气(消亡)
(2)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意思不相同的两项是(&&&& )
& A.其人曰:“奈地坏何?”&&&&&&& 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 B.若屈伸呼吸&&&&&&&&&&&&&&&&&&& 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
& C.又有忧彼之所忧者&&&&&&&&&&&&& 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
& D.其人舍然大喜&&&&&&&&&&&&&&&&& 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
(3)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地 积 块 耳 充 塞 四 虚 亡 处 亡 块。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天,积气耳,亡处亡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究竟是哪些事情?“杞人忧天”现用来比喻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编号:1250751
古诗文阅读
知识点:文言文
难度:二级
今者臣来,见人于太行,方背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选自《战国策》)
(1)下列画线词的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 A.今者臣来(我)&&&&&&&&&&&&& B.方北面而持其驾(向着北面)
& C.方北面而持其驾(正)&&&&&&& D.吾用多(用处)
(2)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 )(&&&& )
& A.今者臣来,见人于太行&&&&&&&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学蹲其身
& B.告臣曰:“我欲之楚。”&&&&& 鞭之数十,驱之别院
& C.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 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 D.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方北面而持其驾
(3)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曰 吾 用 多 臣 曰 用 虽 多 此 非 楚 之 路 也。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概括这则寓言的寓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编号:1250750
古诗文阅读
知识点:文言文
难度:二级
&&& 艾子有孙,年十许,慵劣①不学,每加榎楚②而不悛③。其父仅有是儿,恒恐儿之不胜杖而死也,责必涕泣以请。艾子怒曰:“吾为若教子不善邪?”杖之愈峻。其子无如之何。
一旦,雪作,孙抟④雪而嬉,艾子见之,褫⑤其衣,使跪雪中,寒战之色可掬。其子不复敢言,亦脱其衣跪其旁。艾子惊问曰:“汝儿有罪,应受此罚,汝何与焉?”其子泣曰汝冻吾儿亦冻汝儿艾子笑而释之。
(选自《艾子后语》)
【注释】①慵劣:懒惰、顽皮。②榎(jiǎ)楚:古代用以责罚学生的器具,这里指用棍棒打。③悛:悔改。④抟(tuán):同“团”。 ⑤褫(chī):剥,脱下。
(1)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
①艾子有孙,年十许(&&&&& )&&&&&& ②其父仅有是儿(&&& )
③恒恐儿之不胜杖而死也(&&&& )&& ④艾子笑而释之(&&& )
(2)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 )(& )
&A.艾子笑而释之&&&&&&&&&&&&&&&&&&&& 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
&B.吾为若教子不善邪&&&&&&&&&&&&&&&& 为人谋而不忠乎
&C.其子不复敢言,亦脱其衣跪其旁&&&& 其怒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杖之愈峻&&&&&&&&&&&&&&&&&&&&&&&&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3)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其 子 泣 曰 汝 冻 吾 儿 吾 亦 冻 汝 儿 艾 子 笑 而 释 之。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艾子怒曰:“吾为若教子不善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艾子惊问曰:“汝儿有罪,应受此罚,汝何与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则材料,你有什么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编号:1250749
古诗文阅读
知识点:文言文
难度:二级
狄梁公与娄师德①同为相。狄公排斥师德非一日,则天问狄公曰朕大用卿卿知所自乎?对曰:“臣以文章直道进身②,非碌碌国人成事。”则天久之曰:“朕比③不知卿,卿之遭遇,实师德之力。”因命左右取筐箧④,得十许通荐表⑤,以赐狄公。梁公阅之,恐惧引咎,则天不责。出于外曰:“吾不意为娄公所涵,而娄公未尝有矜⑥色。”
(选自《唐语林》)
【注释】①狄梁公:唐武则天时有名的大臣狄仁杰,字怀英,死后追封为梁国公。娄师德:唐有名的大臣,为将相三十年,以能容人著名。②直道:品德端正。进身:受任用。③比:过去,原来。④箧:小箱子。⑤通荐表:推荐的奏本。⑥矜:夸耀。
(1)下列画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朕大用卿,卿知所自乎(重用)
& B.卿之遭遇,实师德之力(遇到不幸或不顺利的事情)
& C.得十许通荐表(左右)
& D.娄公未尝有矜色(夸耀的神色)
(2)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
& A.得十许通荐表,以赐狄公&&&&&&&&&&&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 B.则天久之日&&&&&&&&&&&&&&&&&&&&&&&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 C.而娄公未尝有矜色&&&&&&&&&&&&&&&&& 择其善者而从之
& D.卿之遭遇,实师德之力&&&&&&&&&&&&& 故时有物外之趣
(3)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则 天 问 狄 公 曰 朕 大 用 卿 卿 知 所 自 乎?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臣以文章直道进身,非碌碌因人成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吾不意为娄公所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唐朝娄师德尽管狄梁公一再排斥他,仍坚持推荐狄公,说明娄公是怎样的一个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编号:1250748
古诗文阅读
知识点:文言文
难度:二级
《论语》选录
&&&&&&&&&&&&&&&&&&&&&&& 【甲】十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由,海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迷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怒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 【乙】五则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①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优,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汝画②。”(《雍也》)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里仁》)
【注释】①箪(dān):古代盛饭用的竹器。②画:划定界限,停止前进。
(1)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人不知而不愠(生气)&&&&&&&&&&& B.学而不思则罔(感到迷茫)
&C.一箪食,一瓢饮(水)&&&&&&&&&&& D.力不足者,中道而废(废除)
(2)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 &&&)
&A.仁以为己任&&&&&&&&&&&&&&&&&&&&& 以丛草为林
&B.择其善者而从之&&&&&&&&&&&&&&&&& 堕而折其髀
&C.士志于道&& &&&&&&&&&&&&&&&&&&&&&又留蚊于素帐中
&D.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礼记.学记》中记录了孔子这样一句话:“记问之学,不足为人师。”由此观照“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说明孔子强调了怎样的学习方法?请结合文意作简要评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十则》和《五则》都有关于学习态度的内容。请分别选取其中的一则,简述你的体会或你从中获得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编号:1250747
古诗文阅读
知识点:文言文
难度:二级
鲁有执长竿入城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①。俄②有老父③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④而入?”遂依而截之。
(选自《笑林广记》)
【注释】①计无所出:想不出办法来。②俄:不久。③老父(fǔ):对老年男子的尊称。④中截:从中间截断。
(1)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词。
①但见事多矣(&&&& )
②初竖执之(&&&&&&& )
③遂依而截之(&&&& )
(2)与“何不以锯中截而入”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 B.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
&C.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 D.以虫蚁为兽
(3)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初 竖 执 之 不 可 入 横 执 之 亦 不 可 入。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分别从鲁人和老者的角度,写出此文给人的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编号:1250746
古诗文阅读
知识点:文言文
难度:二级
歧路①亡羊
杨子②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③;又请杨子之竖④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 曰:“奚⑤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选自《列子.说符》)
【注释】①歧路:岔路,小道。②杨子:对杨朱的尊称。杨朱,战国时哲学家。③党:旧时指亲族。④竖:童仆。⑤奚:为什么。
(1)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
①杨子之邻人亡羊(&& )&&&&&& ②既反,问:“获羊乎?”(& )
(2)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之”。
①吾不知所之(&&&& )&&&&&&&& ②杨子之邻人亡羊(&&&& )
(3)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嘻 亡 羊 何 追 者 之 众?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编号:1250745
古诗文阅读
知识点:文言文
难度:二级
《浮生六记》两则
【甲】童& 趣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蛤蟆,鞭之数十,驱之别院。
【乙】焚& 香
静室焚香,闲中雅趣。芸尝以沉速等香,于饭镬①蒸透,在炉上设一铜丝架,离火中寸许,徐徐烘之,其香幽韵而无烟。佛手忌醉鼻嗅,嗅则易烂;木瓜忌出汗,汗出,用水洗之;惟香椽(yuán)无忌。佛手、木瓜亦有供法,不能笔宣。每有人将供妥者随手取嗅随手置之即不知供法者也。
【注释】①镬(huò):锅子。
(1)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又留蚊于素帐中(未经染色的)&&&&& B.鞭之数十,驱之别院(皮鞭)
&C.芸尝以沉速等香(曾经)&&&&&&&&&&& D.徐徐烘之(慢慢)
(2)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 &)
A.徐喷以烟&&&&&&&&&&&&&&&&&&&&&&&&&&&& 芸尝以沉速等香
B.昂首观之&&&&&&&&&&&&&&&&&&&&&&&&&&&& 徐徐烘之
C.于饭镬蒸透&&&&&&&&&&&&&&&&&&&&&&&&&& 又留蚊于素帐中
D.其香幽韵而无烟&&&&&&&&&&&&&&&&&&&&&& 使之冲烟而飞鸣
(3)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每 有 人 将 供 妥 者 随 手 取 嗅 随 手 置 之 即 不 知 供 法 者 也。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每有人将供妥者随手取嗅,随手置之,即不知供法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两文中的“余”和“芸”分别是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分别加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编号:1243180
古诗文阅读
知识点:文言文
难度:二级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吕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人也。少南渡,依姊夫邓当①。当为孙策将,数讨山越②。蒙年十五六,窃随当击贼,当顾见大惊,呵叱不能禁止。归以告蒙母,母恚③欲罚之,蒙曰:“不探虎穴,安得虎子?”母哀而舍之。
【注】①邓当:东汉末年讨逆将军&&& ②山越:少数民族政权&& ③恚(huì):愤怒
(1)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及鲁肃过寻阳(等到)&& &&&&&&&&B.窃随当击贼(暗地里)
C.当顾见大惊(照顾)&&&&&&&&&&&& D.数讨山越(多次)
(2)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
&& A.蒙辞以军中多务&&&&&&&&&&&&&&&& 或以钱币乞之&&&&&&
B.结友而别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
&C.当为孙策将&&&&&&&&&&&&&&&&&&&& 可以为师矣
D.母恚欲罚之&&&&&&&&&&&&&&&&&&&& 于厅事之东北角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 ①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②不探虎穴,安得虎子?
(4)根据两段选文的内容,简要分析吕蒙这一人物的特点。
试题编号:1243179
古诗文阅读
知识点:文言文
难度:二级
司马光好学
&&& 司马温公①幼时,患记问不苦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②绝编③,迨④能倍⑤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 注释:①下帷:原指汉代董仲舒下帷讲学,三年不看窗外这件事。这里借此指读书专心。 ②绝编:原指孔子读《易经》时,反复翻阅,多次将穿简册的牛皮绳子翻断这件事。这里指读书刻苦。③倍:同“背”,背诵。
(1)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
①患记问不苦人()②迨能倍诵乃止()
③迨能倍诵乃止()④咏其文()
(2)下列加下划线字中,与“迨能倍诵乃止”中“倍”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子墨子九距之&&&&&&&&&&&&&&& B.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C.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 D.京中有善口技者
(3)本文中概括主旨的句子是:()
A.用力多者收功远。&&&&&&&&&&&& B.其所精通,乃终身不忘。
C.书不可不成诵。&&&&&&&&&&&&&& D.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4)文中“独下帷绝编”意思是只有司马光独自苦读。我们学过一个类似的成语也是形容读书勤奋,这个成语是: &&&&&&&&&&&&&&&&&&&&&&&&&&&&&&&
试题编号:1243178
古诗文阅读
知识点:文言文
难度:二级
&&&&景城有姜三莽者,勇而戆①。一日,闻人说宋定伯卖鬼得钱事,大喜曰:“吾今乃知鬼可缚。如每夜缚一鬼,唾使变羊,晓而牵卖于屠,足供一日酒资矣。”于是夜夜荷梃执绳②,潜行墟墓间,如猎者之伺兔,竟不能遇。即素称有鬼之处,佯醉寝以诱致之,亦寂然无睹。一夕,隔林见数磷火,踊跃奔赴;未至间,已星散去。懊悔而返。如是月余,无所得,乃止。盖鬼之侮人,恒乘人之畏。三莽确信鬼可缚,意中已视鬼蔑如③矣,其气焰足以慑鬼,故鬼反避之也。&&&& &(选自《阅微草堂笔记》卷八)
注释:①戆(zhuàng):莽撞,心眼直。②荷梃执绳:扛着棍棒,拿着绳子。
①& 如:没有什么了不起。
(1)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如是月余(这样)&&&&&&&&&&& B.即素称有鬼之处(向来,一向 )
C.佯醉寝以诱致之(假装 )&&&& D.隔林见数磷火( 屡次 )
(2)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
A.吾今乃知鬼可缚&&&&&&&&& 凡三往,乃见
B.其气焰足以慑&&&&&&&&&&& 徒以有先生也
C.猎者之伺兔&&&&&&&&&&&&&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懊恨而返&&&&&&&&&&&&&&&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如每夜缚一鬼,唾使变羊,晓而牵卖于屠,足供一日酒资矣。
②盖鬼之侮人,恒乘人之畏。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请结合文意,简要回答。
试题编号:1243177
古诗文阅读
知识点:文言文
难度:二级
&&&&(贾)岛初赴举在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又始欲作“推”字,练之未定,于驴上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观者讶之。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尹,车骑方出。岛不觉行至第三节,尚为手势未已。俄左右拥至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云云。韩立马良久,谓岛曰:“作‘敲’字佳矣。”
(1)解释加下划线的字。
①(贾)岛初赴举京师(&&&& )&&& ②韩立马良久&&&&&&& (&&&& )
③练之未定&&&&&&& (&&&& )&&& ④岛具对所得诗句云云(&&&& )
(2)你认为“僧敲月下门”“僧推月下门”哪个好?为什么?
(3)请用简短的语言阐述“推敲”的精神。
(4)你还知道文学史上其他“推敲”的故事吗?请举一例。
试题编号:1243176
古诗文阅读
知识点:文言文
难度:二级
&&&&一屠暮行,为狼所逼。道旁有夜耕者所遗行室,奔入伏焉。狼自苫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不能去。顾无计可以死之。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狼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遂负之以归。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
①道旁有夜耕者所遗行室(&&&&& ) ②屠急捉之,令不能去(&&&&& )
(2)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为狼所逼(被)&&&&&&&&&&&&&&& B.以吹豕之法吹之(代狼)
&&&C.以吹豕之法吹之(用)&&&&&&&&& D.惟有小刀不盈寸(惟一)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4)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试题编号:1243175
古诗文阅读
知识点:文言文
难度:二级
&&&&昔有人持匹帛命成衣者裁剪。遂询主人之性情、年纪、状貌并何年得科第,而独不言尺寸。其人怪之。成衣者曰:“少年科第者,其性傲,胸必挺,需前长而后短;老年科第者,其心慵,背必伛,需前短而后长。肥者其腰宽,瘦者其身仄。性之急者宜衣短,性之缓者宜衣长。至于尺寸,成法也,何必问耶!”
余谓斯匠可与言成衣矣。今之成衣者,辄以旧衣定尺寸,以新样为时尚,不知短长之理,先蓄觊觎之心。不论男女衣裳,要如杜少陵诗所谓“稳称身”者,实难其人焉。
[注]& 慵:懒伛:曲背,驼背&&&&& 仄:狭窄,窄&&&&& 蓄:心里藏着
(1)翻译句子:
①昔有人持匹帛命成衣者裁剪。
②余谓斯匠可与言成衣矣。
③之成衣者,辄以旧衣定尺寸,以新样为时尚,不知短长之理,先蓄觊觎之心。
(2)这是一则寓言,说明了什么道理?
试题编号:1243174
古诗文阅读
知识点:文言文
难度:二级
赵襄主学御
&&&&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①,俄而与子期逐,三易马而三后。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②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速臣,先则恐逮于臣。夫诱③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 注释:①御:驾车。②调:谐调。③诱:引导,这里指沿着同一路线奔跑。
(1)解释加下划线的词
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   ) 术未尽也(    )
先则恐逮于臣(    )   夫诱道争远(    )
(2)翻译下列句子
①术已尽,用之则过也。
②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
(3)你认为赵襄王落后的原因是什么?你赞成王子期的看法吗?
试题编号:1243173
古诗文阅读
知识点:文言文
难度:二级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
(1)解释加下划线的字。
①始:&&& ②羹:&&& ③窦:&&& ④贻:
(2)根据诗歌内容,说说诗中主人公离家归家的年龄分别是多大?
(3)主人公的家现在怎样?请用原文回答。
(4)全诗表达了一个怎样的主题?
试题编号:1243172
古诗文阅读
知识点:文言文
难度:二级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 ? 吾射不亦精乎 ? ”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字。
自矜:&&&&& &&释担:&&&&&& 微颔:&&&&&&
&覆其口:&&&&&&  遣之:&&&&&& 不去:&&&&&
(2)解释下列加下划线文言虚词。
尝射于家圃置于地以我酌油
以钱覆其口但微颔之惟手熟尔
(3)翻译下面句子:
①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② 以我酌油知之。
(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人物的性格。
(5)这个成语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用一个成语概括)
(6)读了这个故事,你从陈康肃身上得到什么启示?
&&&&&&&&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哲理霸气文言文句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