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伏电动车电机的电机能双向转动吗?

如何实现电机双向转数控制?这篇文章或许会给你一些启发
如何实现电机双向转数控制?这篇文章或许会给你一些启发
在一次聚会时,一个玩模型的好友让我帮忙给他的儿子改装遥控汽车(可以坐小孩的那种)。听他的描述,他自己做的小车是用继电器控制前进和后退的。速度始终处于定数状态,而电源也就使用4节1.5V的电池。喜欢玩模型的他就想更换成功率更大的锂电池。同时,必须使用更大功率的电机。最终我答应帮他做一个,于是本文介绍的小制作诞生了。这个小制作在模型圈子里也称作可以正反旋转的“有刷电调”。它有什么功能和作用?图1它是一个可以控制电机转数的小制作,并且可以让电机在正和反两个方向上都能得到控制。当控制摇杆在中间时,电机将会处于停滞状态。如图1所示,这是这个制作的最小工作环境。图1中最右面的是天地飞4通道遥控器,左边发红光的是这个遥控器对应的接收机。锂电池在接收机上方,并且正在给电机控制器供电!电机控制器里有稳压芯片。可以把两三节串联的锂电池电压经过转换、稳压,转换成5V的电压供应给接收机。接收机的4个通道分别由右边4个摇杆控制。当你改变某个摇杆的位置时,对应通道的输出也会发生改变。程序通过读取连接在接收机那个通道的脉宽,相应改变PWM的高电平脉冲波长,来实现转数控制。程序不多仅仅有几十行(一页都不到),相信大家很容易读懂。有不完善的地方,还请大家自己修改了。准备元器件图2制作所需元器件“全家福” 本制作使用的单片机仍然是8个引脚的ATtiny13单片机,图2中编号为11的零件。其中的两个PMOS管正是实现电机正反转的主要部件,必不可少。MOS管分为增强型和耗尽型,它们的最大区别在于默认的导通状态。增强型只有在“G”极有相对电压时才会导通。而耗尽型在“G”极没有相对电压时就已经处于导通状态。这次的制作使用的都是增强型MOS管,并且使用了PMOS和NMOS两种型号。PMOS在“G”极电压为0时导通,为“VCC”电压时截止。而NMOS在“G”极电压为0时截止,为“VCC”电压时导通。 下面是元器件清单表拿走不谢制作过程详解首先准备好合适大小的万用板,如果太大就剪裁一下。笔者怕麻烦就懒得弄了,你们可别向我学习!我先选择焊接容易的大器件。于是,第一步焊接好插针、插座和78M05(由于手头没有78M05,我用L7805CV替代)图3焊接稳压芯L7805CV片对应的4个电容,当时布局想得不是很周到,导致了电容间没有足够的空间分散开,看上去太“紧密”了些。图4本来是不用打孔的。由于我手头没有IN5819肖特基二极管,于是我使用了能够通过更高电流的IN5824。IN5824二极管的引脚可是比IN5819粗多了。这样,我就不得不先给万用板钻孔了。图5接下来可以焊接肖特基二极管和贴片的场效应管了,焊接好场效应管后,用过锡飞线的方法焊接大电流回路。图6焊接好剩下的电阻以及舵机插头。最后,用4条绝缘导线连接4个MOS管的“G”极到单片机的引脚上。最后用螺丝刀把JST插头连接到2PIN的电气插座上。 休息下,别急着上电。用万用表测试一下焊接有没有短路或断路。等检查完毕,再下载程序,验证一下功能有没有问题(有示波器的话,可以查看一下单片机引脚的波形)。一切都OK的话,就可以用热熔胶固定容易折损的部位。好好地享受使用它的乐趣吧。图7制作到现在为止就大功告成了为了让文章更有营养我决定讲一下控制原理控制原理解析控制板通过标准的2.54mm舵机插头和接收机连接,接收来自接收机的信号,再去控制相应的电机旋转。因此要先判断接收机发出的信号才行。那么接收机输出的是怎样的信号呢?如果不清楚这个信号,怎么读取并处理呢?其实,接收机输出的信号是1~2ms脉宽的PWM(脉宽调制)波形,1~2ms的脉冲是高电平。而PWM信号每过20ms(50Hz)更新一下新的信号。这样,先通过读取接收机的信号脉冲宽度,再控制好相对应的电机的导通时间,就能控制转速了。那么导通时间又是如何控制的呢?控制导通时间是通过软PWM实现的。软PWM是通过程序的方式实现高电平、低电平的持续时间。相对应的硬PWM就是单片机自带有PWM单元。只要程序向PWM单元的寄存器写入控制数据,PWM引脚就会自动输出波形。ATtiny13有硬件PWM,为什么使用软PWM增加单片机的负担和编写程序的难度呢?最初,当我要驱动较大的电机时,MOS管发烫严重,很容易烧坏。后来经过查看资料,原来是我的PWM频率过高,使得MOS管处于放大状态的次数也增多。这样,很多功耗就消耗在MOS管上了。那么对于资源不怎么丰富的ATtiny13,如何降低它的频率又能读取接收机的信号呢?想了几天都没解决这个问题。后来心一狠,程序重新编写了。PWM不用硬件自带的了,用软件来实现。软PWM使得PWM的频率降低到200Hz左右(原来为37.5kHz)。程序写好后,电流较大的电机果然也能从容驱动,并且发热严重问题也得到了有效解决。要实现电机转数的控制,实际就是功率输出的控制。单片机的PWM输出和场效应管的栅极(G)连接。在程序中,通过调整NMOS管的占空比,来实现功率的增加或减少。这相当于在重复的时间片段内,调整了输出的5V电压占用的时间比例。占用比例大了,做功的时间就长,电机转数自然就提升了。上面说了那么多的PWM,那么什么是PWM呢?PWM是英文“Pulse Width Modulation”的缩写,简称脉宽调制。它是利用微处理器的输出来对模拟电路进行控制的一种技术,广泛应用于测量、通信、功率控制与变换等许多领域。这次的小制作就用到了数据变换(摇杆的位置与脉冲的宽度相对应)和功率控制(脉冲的宽度和功率的大小相对应)。下面是本制作的原理图,对于有电路基础的人应该很简单,我就不多讲了。电路原理图
发表评论:
馆藏&66102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级别: 探索解密
发帖数量: 77 个
工控威望: 114 点
下载积分: 493 分
在线时间: 88(小时)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不用编码器,只用plc、中继,如何实现:电机第一周期向左旋转 如5秒,然后回转5秒,待第二周期时,先向右旋转 如5秒,然后回转5秒,周而复始。电机、变频器,抱闸这些不用考虑,只谈程序,请大家帮忙思考,顺祝坛子里所有朋友端午快乐!
级别: 探索解密
发帖数量: 77 个
工控威望: 114 点
下载积分: 493 分
在线时间: 88(小时)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受得了,频率较低就停住了,负载很轻。
级别: 探索解密
发帖数量: 77 个
工控威望: 114 点
下载积分: 493 分
在线时间: 88(小时)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看来还是挺麻烦哈。。。
级别: 探索解密
发帖数量: 77 个
工控威望: 114 点
下载积分: 493 分
在线时间: 88(小时)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谢谢大家的回复,可是我怎么觉得没收获呢?
级别: 探索解密
发帖数量: 77 个
工控威望: 114 点
下载积分: 493 分
在线时间: 88(小时)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请大家不要考虑硬件,只谈程序,不用编码器。
级别: 探索解密
发帖数量: 77 个
工控威望: 114 点
下载积分: 493 分
在线时间: 88(小时)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引用引用第13楼我快乐人生于 14:40发表的&&:你只要使用时间T来控制就行,不过你是否每一次运行都是一样的,先正转,反转,再反转,正转???第一次正转,然后回转,第二次反转,然后回转。这是整个机械里的一个动作。
级别: 探索解密
发帖数量: 77 个
工控威望: 114 点
下载积分: 493 分
在线时间: 88(小时)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引用引用第16楼付玉明于 10:09发表的&&:用PLC&&也太浪费了吧 两个接触器&&两个时间继就可以了 如果用双向延时的&&一个时继就够了大哥,都说了是其中的一个动作了,哎!
级别: 探索解密
发帖数量: 77 个
工控威望: 114 点
下载积分: 493 分
在线时间: 88(小时)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用PLC&&也太浪费了吧 两个接触器&&。。。。。。。。。。。。...................................................... ........................................................ ........................................................................那么大哥,请用你说的元件,把图画出来看看,第一次正转然后回转,第二次反转然后回转,第三次再正转然后回转.......可别说用两个启动按钮分别控制哦。
级别: 探索解密
发帖数量: 77 个
工控威望: 114 点
下载积分: 493 分
在线时间: 88(小时)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引用引用第20楼czjockey于 16:17发表的&&:最近我也正准备做一个往复的控制方案初步为电机正反控制用变频器,电机是普通的三相异步电机,不同的是我用单片机,没有用plc,不过我想是一样的算法。变频器上有fwd,通过控制这2个脚就可以切换运动方向。plc可以延时到规定时间,再做相应的切换动作。是的,电机是用变频器控制,用中间继电器控制变频器的正反转,原来的设备是用编码器控制左右交互运动的,我就在想,不用编码器,仅仅在程序上想想办法,能不能实现左右交互运动,开始向着挺简单,一弄程序就觉得好像实现不了,我接触PLC时间不长,没学过,自己瞎琢磨的,所以,来这里请教一下。但除了你,大部分都是:很简单,不复杂之类的,没一个说点有用的。楼下的我顺便回答一下,所谓5秒10秒都不重要,随便设置,重要的是第一次正转然后回转;第二次反转然后回转,周而复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水库双向转动闸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