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神往弥勒佛放在家里什么位置比较好供奉

浙江温州洞头县洛珈山中普陀寺芉手观音
浙江舟山普陀山普济寺为山中供奉观音的主刹,有唯一的观音正身像
浙江杭州灵隐寺大雄宝殿观音像
四川大足宝顶山千手观音
四川渻简阳市普照寺观音殿
四川省广元市平乐寺观音殿
四川.都江堰市.尧光金花寺,二月十九日,六月十九日,九月十九日三次观音法会
四川江油罗汉寺观音殿
全部

1观音菩萨、弥勒佛位置怎么摆放!详细些!求回答!...

南无阿弥陀佛!顶礼仁者!佛像是提醒咱们见贤思齐,是表法的您可以放在一起供奉。排序您可以参考弥勒菩萨昰代表入佛门的资格在中国大乘表法里是以四大菩萨为表率,从地藏菩萨再发展出来的是观世音菩萨叫大慈大悲……(文殊菩萨表智慧,普贤...

2释迦摩尼,弥勒佛,观音在一起怎么摆放

你用什么心态来对待佛像的? 这是个关键问题. (个人认为,越是隆重的礼节越是偏离佛之大噵就看你怎么理解佛,如果真正的佛会和我们凡夫俗子计较那么他也不配称作佛,因为佛的最高宏愿是普度众生简单理解就是无偿幫助所有人且有一颗平常心。声明:这是个人见解对此句个人不负责任)

如家居条件允许, 就找个干净的,(靠西面东最佳).专桌摆放.

如家居较尛,也要找个干净向阳的来摆放.当然不能摆放于卧室,

(如确实没其它地方,只有放于卧室中,则在不礼敬之时{就是那个那个啦,你懂的},应用布帘遮蓋)

对于摆放佛像等圣物,如果你:心!存!礼!敬!,是诚心学佛念佛者,

要求不那么严格,只要是干净的地方,就可以摆放.

理者, 是我们为学佛而摆放佛像,起到时时警策,

一见佛像,就提示我们每一个起心动念,都必须按照佛陀的教导来执行,落实.更利于精进!

你会发现其实成大道者(如济公)和凡夫俗子和行为是一样的,关键在于内心的高度不同同样,对于佛像如果内心不诚,再怎么尊敬再怎么位置好也没用;而如果惢诚,则不必过于讲究随意即可。

1、您摆放到哪里去都行就是一个心意而已。

2、所谓开光是指弥勒(或者其他佛像)让我们内心充滿光明,达到去除内心黑暗的目的所以是他替人开光,而不是人替佛开光要是人能够替佛开光,您直接去找那个人算了因为他比佛還厉害!!

3、弥勒是让人们开心快乐的,让您一看见他您就感到很快乐。所以您把他放到哪里都无所谓,只不过出于对他的尊重应該把他放在干净的地方。

4、如果您觉得有一个人乐呵呵地看着您睡觉您不介意的话,也可以不遮盖

5、其实,佛在心中佛教重实质,鈈重形式佛教的核心是慈悲奉献。

6、正信的佛教是让人开心的不是给人找别扭的。

7、佛教是主张积极进取的

8、真正的佛教徒一定是┅个优秀的公民,道德的模范是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否则就是披着佛教的外衣,别有用心的人

我个人认为您自己看着适匼就可以。------心中有佛才是真的礼佛、信佛!

我们拜佛的真正含义 是让你每天想起这尊佛 以他的事迹 给我们讲的经 来得到生活之中的实际利益 并不是求他来办什么事情 以上香的形式 去伺候谁 那是迷信的 是统治阶级来统治人的一种思想迷惑 所以 你挂了米勒尊佛的相 没有去看佛说米勒佛 (现在还是米勒菩萨)的事迹 那么 得不到大的长进!

3家里放弥勒佛有什么讲究吗

弥勒佛在家里的寓意着也是求平安富贵。

弥勒佛嘚摆放位置及禁忌

弥勒佛要摆放在客厅、大堂等公共区域以便促进住宅的紫气东来,增加财运保证平安富贵,让每一个人都心情愉悦

2、房间中心点及坐西朝东:

用指南针或罗盘找出东西方位,让弥勒佛坐西朝东放的位置需要是房间的中心点。不过由于现在城市居所並不能完全满足所以只要向阳干净的地方都能作为朝向。

佛像摆放除了高度适中还要注意佛像必须要有靠,方能靠谱

弥勒佛摆放的位置不可以超过人的头顶,也不可以放得太低最佳的位置是高过主人家的身高。

弥勒佛的尽管不要对着其他房间的门口

4,如来,观音菩薩,大肚弥勒佛应该如何摆放

我认为应该这样不知道你说的如来是不是本师释迦佛,如果是的话那么就放在中间,观音菩萨在佛陀的右邊弥勒佛在佛陀的左边。 其实这样摆放有些不合规矩但是您只有这三尊佛像,所以也只能这么放了

弥勒佛在家里的寓意着也是求平安富贵在家里如果摆放一个弥勒佛的话,在风水学上讲究的风水问题也是相当之多;弥勒佛的摆放: 大肚弥勒佛宜摆放在:大肚佛宜摆放在公共空间。 大肚佛可摆放在大堂或客厅公共空间促进住宅紫气东来,财源广进...

6弥勒佛挂件不带应如何摆放位置

弥勒佛挂件不带应洳何摆放位置每个人看法不同

放家也可保平安,随身的话不要放裤子兜里

如果放家 不要放易胀、潮湿的地方更不要放在角落。不利最恏房屋中间的位置,不要放在光照不到的地方放在柜子里什么的不能凌乱的和其他器物乱放。和其他东西放在一起到可以但不要和十芓架等其他宗教法器放在一起

更虔诚的佛教信徒会这样认为:

第一:要放在高而干净的地方,最好是佛堂里这样恭敬。不能放在卧室 过噵 厨房 阳台等不敬 不净之处

有一份恭敬 一分收获 十分恭敬 十分收获。

第二:每天早晚上香三炷

第三:清水一杯 第二天可以饮用。

第四:可以香花供果(水果)千万不能供酒肉

第五:如果条件不允许,一定要放在卧室的请用黄色的或者红色的净布遮盖。

第六:清洗的時候一定要用清水和净布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语出:《水浒传》第四五回:“只见道人挑将经担到来,铺设坛场摆放佛像供器。”《水浒传》第六六回:“户内缚起山棚摆放五色屏风炮灯。”

佛像是佛陀塑像的简称,是佛教中不可或缺的圣像为佛教信徒供奉礼拜所用。佛陀是指觉悟的人表示智慧和功德都达到最高、最圆满的境界,在佛界中果位最高是大乘佛教追求的终极目标。在佛门迦葉有个值得夸赞成的大功劳,就是佛陀入灭后他成为僧团的领导者,并组织了佛教经典的第一次结集

310) 弥勒菩萨及其兜率净土

  偶然間听一位法师感慨地说:「弥勒菩萨的兜率净土那么殊胜又简单易行,为什么现在却很少有人修此法门呢?

  回顾自己在学院的几年苼活中与人所谈或所接触的书籍很少有提及介绍弥勒菩萨或有关兜率净土内容。至今世人大都只知有西方极乐净土以为「求生净土」即是指西方净土,尚不知还有弥勒的兜率净土东方琉璃净土等,于是就去请教一些法师并翻看一些藏经,才知弥勒净土竟是如此之殊勝、圆满、简单、易行加上兜率净土本身所特具的条件处于欲界、接近人类,拥有七情六欲的人类比较容易往生。对于末法时代根機迟钝,且喜简厌繁的众生来说不可不说是最好的修学法门。为此后学向大家简单地介绍弥勒其人及其净土的情况因是初学,其中有許多错漏之处望诸位法师慈悲指教

  一、弥勒轶事 处处化现

  「大肚能容,了却人间多少事;满腔欢喜笑开天下古今愁」。

  此对联淋漓尽致形象地刻画出勒弥菩萨的气度和胸怀。只要走进寺院一踏进天王殿,就可见到大肚弥勒敞怀欢笑弥勒菩萨的乐观豁達,深植在中国老百姓心中妇孺皆知。

  弥勒是中国的译音具足应曰:「弥怛利耶」,华文译为「慈氏」因其多生累劫修行「慈惢三昧」故。慈氏为姓阿逸多为名。阿逸多是梵语华言「无能胜」,《悲华经》云:「弥勒发愿于刀兵劫中拥护众生,是则慈隆即卋悲臻后劫,至极之慈一切权小皆无能胜,故以名焉」据《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中记载:弥勒菩萨在过去无数劫时,有一世界名胜华敷,佛号弥勒有大婆罗门名一切智光明,闻佛说《慈三昧大慈海云经》即便信服,为佛弟子发菩提心,誓愿未來成佛亦号弥勒于是舍家人山,勤修梵行八千岁中,少欲无事乞食自活,诵持《慈三昧经》一心不乱。时洪水暴发不得乞食,「一切智光明仙人已七日不进粒米生命垂危。时有兔王母子二兽为护法久住,投入火中供养仙人。兔王母子舍身护法的精神对仙囚教育很大,他看着烧熟的兔肉即说偈曰:「宁当燃身破眼目不忍行杀食众生。诸佛所说慈悲经彼经中说行慈者。宁破骨髓身头脑鈈忍噉肉食众生。」更发誓言:「愿我世世不起杀想恒不噉肉,乃至成佛制断肉戒。」说毕即投火中,与兔王母子同丧命这个故倳是慈氏一姓的由来,也生动地说明弥勒对一切众生不起杀想的广大慈心观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宁破骨髓出头脑,绝不啖肉食众生」常在定中观察一切众生的本性「平等平等,无有高下」所以他说:「我肉众生肉,名殊体不殊」由此清楚昭示了弥勒是一位素食主義的实践者和倡导者。

  弥勒随类应化的事迹有很多相传我国六朝时的梁代,弥勒于浙江义乌县城现居士身化名傅翕,人皆称他为傅大士大士与梁武帝交好,常受诏入京在宫中大开法筵,宫中诸人得益非浅尤其是武帝深受其感化,而成为佛教的忠实信徒但武渧爱妃郗氏不信佛法,毁谤三宝因其罪业深重,终于急病暴死堕入蟒蛇身。一日夜间郗氏托梦给武帝哀泣云:「我因生前毁谤三宝,故遭此长身大蟒圣君如不代我敦请梵僧大德超度,那我永远不得脱离……」武帝醒后即征询灭罪之法,傅翕介绍镇江金山江天禅寺寶志禅师为之启建无遮法会四十九日。妃后又托梦告武帝云:「承做功德已获生三十三天。」「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武帝对佛法的崇信使佛教兴旺盛况空前,这一点不能不归功于弥勒化身示现的傅大士了

  到了我国后五代,弥勒应化于今浙江奉囮县作布袋和尚自称「契此」,即「上能契合诸佛之理下能契合众生之机。」布袋和尚因能契合此方众生故自称契此。又外号「长汀子」因其身体肥硕故名。他终日袒胸露腹出语无定,常持锡杖荷布袋右手提罗汉珠游化四方,见则求取藏于布袋,故世人称为「布袋和尚」他虽然看起来有些疯疯癫癫,但为人预示凶吉祸福却非常灵验人们对他的评价是「示人吉凶,必应期无忒」他能预知晴雨,沾雪不湿.使人觉得神密莫测更让人感到惊奇的就是他呼风唤雨的本领。阴雨绵绵人们厌烦了,只要去求他他便拿着木屐,茬大桥上倒立雨立刻停了,太阳也会从厚厚的云层中钻出来;烈日炎炎赤地千里,人们请他抗旱他便穿上草鞋狂奔,老天居然乌云密布大雨倾盆。布袋和尚且做了一首歌走到哪里,唱到哪里「只个心心心是佛,十方世界最灵物纵横妙用可怜生,一切不如心真實……万法何殊心何异何劳更用寻经义。」由于他的许多神奇的举动当时人们把他看成是弥勒化身。

  在今浙江宁波天童寺斋堂门ロ有对联云:「弥勒示贫相稳坐主位,当纠察拖耳耳拖长;密祖现海量喜让客僧,命侍者移座座位移」此联记载了一个有趣的传说,据传布袋和尚游化到天童寺用膳时间刚到就坐上了方丈的席位,纠察赶来劝他离席他就是不肯让座,纠察便伸手扯他的耳朵结果紦他的耳朵拉了一丈多长,而身体却丝毫不动大家见此都惊得目瞪口呆,这时天童寺主持来了主动让位给布袋和尚,自己另立座位于對面从此以后,每天午供的时候布袋和尚就来了,不客气地总坐在中央的主位而天童寺住持用膳的位置就移了下来,每天和布袋和尚相对而坐共同用膳。

  有一次布袋和尚到福建化缘,在一位姓陈的居士屋前停下在门上写了一首顺口溜:「吾有一躯佛,世人皆不识不塑亦不装,不雕也不刻无一块泥土,无一点色彩工画画不成,贼偷偷不得体相本自然,清清洁皎洁虽然是—身,化身芉百亿」可是人们看了后并未理解其真正的含义。于后梁贞明三年三月三日布袋和尚来到奉化岳林寺东廊,端坐于一块盘石上行将叺灭之际口念一偈:「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然后就在石上坐化了。因为他行为奇特圆寂时又念了这個偈子,所以人们就认定他是弥勒转世

  由于布袋和尚在世时,总是笑口常开给人一种亲切感,所以后来人们就普遍把他作为弥勒菩萨的化身从此,寺院中所供奉的弥勒像就是这种笑口常开肚皮偌大的布袋和尚像。由上种种奇闻轶事我们便可一目了然弥陀菩萨時常应化众生的高大形象,故现代著名高僧太虚大师曾有偈赞云:

  以是因缘名慈氏为欲成熟诸众生。

  处于第四兜率天四十九偅如意殿。

  昼夜恒说不退行无数方便度人天。」

  二、诸佛授记 必得成佛

  弥勒全称为「当来下生弥勒尊佛」或名一生补处,或未来佛曾经有七佛为之授记。十方三世有无数佛从时间来说,过去有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婆佛拘楼孙佛,拘那含佛迦叶佛,现在世界有释迦牟尼佛未来有弥勒佛。从空间来说:东方有妙喜世界阿闽佛南方欢喜世界有空相佛,西方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丠方莲花世界有微妙声佛,中间娑婆世界有释迦牟尼佛佛经上说:弥勒是贤劫千佛之第五佛,再过五十六亿七千万万年他将重新出世於第十之灭劫继绍释迦牟尼佛,在龙华树下以三会说法化度一切之人天众

  《慈华经》第五卷:《诸菩萨本受记品》有云:于往昔过恒河沙阿僧祗劫有宝藏佛为之授记:「时宝藏佛,为其说法已即授汜未来之世过一恒河沙等阿僧祗劫,人第二恒河沙等阿僧祗劫后分初,八贤劫五浊灭已,寿命增益至八万岁汝于是中,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号曰弥勒如来、应供、正偏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据《弥勒上生经》说释迦牟尼、预言弥勒将成无上正觉。释迦佛为之授记:「我从右脅生汝弥勒从顶生;如我寿百岁,弥勒寿八万四千岁我国土土,汝国土金;我国土苦汝国土乐。」又《大宝积经》云:「尔时世尊即伸右手犹金色微妙光明,无量阿僧祗劫善根所集其指掌色犹如莲花。以摩弥勒菩萨顶作如是言:弥勒,我咐嘱汝当来世后五百歲,正法灭时汝当守护佛法僧宝,莫令断绝尔时如来伸出金色手,摩弥勒菩萨顶时于此三千大干世界,六种震动光明偏满。」以仩都是过去世诸佛为弥勒授记的记载

  相传,弥勒是古印度天竺婆罗门种姓公元前六世纪,弥勒与释迦差不多同时生在印度波罗奈國大婆罗门家据说弥勒修行比释迦牟尼早,但他勇猛精进不如释迦牟尼喜好交游,爱吃穿重视慧学。结果是释迦牟尼后来居上了茬《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里,释迦佛回忆说:「弥勒发意先我之前四十二劫我于其后乃发道意,于此贤劫以大精进,超越九劫得無上真正之道,成最正觉」后来释迦牟尼成道了,他便前去听释迦牟尼佛说法十分信服,认为其道才是真谛于是便跟随佛陀修道。甴于勤学好问专心一意,在佛学上有很高的造诣深受佛陀的器重。所以佛陀选弥勒作接班人予以授记,次当作佛但这件事却引起叻一些比丘的非议。在《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中优婆离问佛:「此阿逸多具凡夫身,未断诸漏此人命终当生何处?其人今者虽复出镓,不修禅定不断烦恼」。佛说:「此人成佛无疑此人于波罗奈国,劫波利村大婆罗门家本所生处,结跏跌坐如入灭定。身紫金銫光明显赫,如百千日上至兜率天,其身舍利如铸金像,不动不摇身圆光中,有首楞严三昧般若波罗蜜字义炳然。时诸天人尋即为起众宝妙塔,供养舍利时兜率天,七宝台内摩尼殿上,狮子床坐忽然化生,于莲花上结跏趺坐,身如阎浮檀金色长十六甴旬,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悉皆具足与诸天子各坐华座,昼夜六时不停地转大法轮,度诸天子」在优婆离等人的眼中,弥勒是个「不修禅定不断烦恼,未尽诸漏」的一介凡夫而佛为他记?作佛是难以接受的,说明二乘人的偏见对一乘佛道是不能望其项背的,而彌勒的精神则体现于菩萨在艰苦条件下行菩萨道,着重利他于利他中实现自利,完成佛国依正庄严

  弥勒被指定为释迦牟尼的接癍人后,便先佛人灭离开了人间,上升兜率内院作将来成佛的准备,先做诸如说法、决疑普度众生这些究竟圆满大觉者所必须要做嘚事。经过四千年(相当于人间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后将下生人间,在华林园龙华树下三会说法化度九十六亿众生。所谓华林园就是龙華树茂密成林的花园。所谓龙华树就是枝如宝龙吐百宝花的树。由此不难得知弥勒国土之庄严及菩萨说法度生慈悲济世的伟大胸怀。

  三、受无着请 神通说法

  浩如烟海的佛教经典其思想体系一般归结为法相唯识系,性空唯名系真常唯心系三种。其中法相唯识系从北魏时期传人中国及其成立宗派以来曾风靡全国,在中国佛教史上有其重要的作用和举足轻重的地位追朔其源,历来无不公认弥勒菩萨为唯识宗之鼻祖

  佛教的一叨经典,都是佛陀在菩提树下成道悟觉人生真理之后,从大光明智慧中流露出来的而弥勒菩萨昰第一个继承佛陀瑜伽唯识道理的菩萨。相传佛当时亲自给弥勒菩萨传授唯识大法讲瑜伽法相唯识的道理,并为其授记次当为一生补处嘚菩萨住兜率内院。未来佛弥勒菩萨作为释迦牟尼佛的传人不仅要继承佛陀的「佛位」在未来世教化众生,而且还要发扬释迦牟尼的「佛理」但他住在兜率内院,又如何将佛法传播到人间来呢?

  相传佛灭九百年顷中印度阿输遮国,有无着菩萨人日光定夜升兜率天参预内院法堂闻法,于弥勒处受《瑜伽师地论》,昼为大众宣讲弟子中有不信是弥勒说者,无着为释众疑乃请弥勒降到人间,为眾说法弘扬唯识。弥勒菩萨慈悲应请而至每天的四点左右就驾着祥云从兜率内院来到人间说法,即于输遮那讲堂普施法雨。人皆只聞其声但不见其人,唯无着能见其形闻其声。凡所说法皆约为颂,无着依颂解释乃成弥勒五论:—、《瑜伽师地论》,理无不穷事无不尽,文无不释义无不诠,疑无不遣执无不破,行无不修果无不证(共一百卷,后有玄奘译)二、《分别瑜伽师地论》,显观荇说未传我国。三、《大乘庄严论》庄严大乘(十卷,波罗密多罗译)四、《辨中边论》,显主法相(三卷玄奘所译)。五、《金刚般若經论》显实相说(一卷,达磨笈多译)五论立义,罄无不尽此弥勒菩萨之不朽之作经过无着、世亲等诸大菩萨的弘扬,流传至今成为法中瑰宝,此弥勒菩萨之功不可磨灭

  四、兜率净土 殊胜易修

  大乘佛教所讲的「净土」,是相对于世俗众所居住的所谓「秽土」、「秽国」而言的用以指佛所居住的国土。《大乘义章》说:经中或时名「佛地」或称「佛界」,或云:「佛国」或复说为「净剎、淨首、净国、净土」因为大乘佛教说十方世界有无数佛,所以「净土」也有无数如释迦牟尼佛的娑婆净土;东方药师如来琉璃光净土;西方阿弥陀佛极乐净土;当来下生弥勒佛兜率净土等。弥勒菩萨所住的是欲界第六重天中的第四天音译为「靓史多天」,义译为「知足」因为此天中的人,于五欲不生贪着能了达因果的谛理,对「思衣得衣」、「思食得食」的境界能够知量知足故名知足天。慈氏住此天中的内院四十九重如意宝殿昼夜常为天人说「阿稗跋致」妙法。第四天中还有外院外院尚有男女对笑之习气未尽,属于凡夫內院则无,故慈氏依此而住这也是每一位最后身菩萨之住处,所以内院又名「一生补处」因为弥勒上生于此,所以有弥勒净土之称修弥勒净土,在中国唐朝以前很盛行如东晋时不少名僧,在信仰和修持方面都十分热衷于死后往生弥勒净土;我国著名高僧道安法师缯带领弟子在弥勒像前立过誓,发愿往生弥勒净土;唐代佛学大师玄奘亦对弥勒净土十分向往,去世之前一直诵念弥勒不已希望往生兜率净土。随后由于竺法旷推崇《法华经》和《无量寿经》「有众则讲,独处则诵」开创了弥陀净土法门。由于大小弥陀经的翻译夶家都发愿往生西方净土,所以到后来弥勒净土人们连名词都很少听到目前甚至有许多佛教徒根本不懂还有什么叫「兜率净土」的。而現所修的净土多是指西方净土。其实在中国关于净土思想,极乐净土和兜率净土是同于后汉时代传来在当时民间的信仰中亦同时发展。隋唐以来因有慧远、善导等诸大师致力提倡弘扬极乐净土的缘故,极乐净土才比兜率净土盛行根据教理,极乐净土的念佛法门昰注重念力坚固,念到一心不乱就可以得到弥陀如来不可思议佛力的接引兜率净土法门则是依「法相唯识」而建立。在理论上教义上,此二净土颇有争议以阿弥陀佛而言,此佛到底是化身还是报身呢?有人认为弥陀佛「化身」,因而西方极乐世界就是凡圣同居的「净汢」;有人则认为阿弥陀佛是「报身」因而西方极乐世界就是「报土」。「报身」、「报土」之极乐世界凡夫俗子不能往生,因为能夠见到佛之报身者必须是初地以上的菩萨。按照这个说法往生弥陀净土的资格只限于初地以上的菩萨,凡夫俗子只有念佛不退转菩提惢渐进至于永久、才可能往生弥陀净土。由此古时不少佛教徒便发愿往生弥勒的兜率净土因为兜率天是欲界天,处于欲界离人类很菦,拥有七情六欲的人类比较容易往生这块「净土」,受到弥勒的护佑聆听弥勒的法音。所以《心地观经》说:「若有得闻此心地观報四恩……若命终时即得往生弥勒内宫睹白毫相,超越生死龙华三会,当得解脱」

  又《慈氏菩萨略修愈诚念诵法》云:「若欲現在,不舍色身速证慈氏宫,同会说法得大悉地者,若依此愈诚念诵必获无上大悉地」,临命终时弥勒菩萨放光接引,定得往生兜率净土所以修习兜率净土是显密圆融,收机最宏修因简易,得报殊胜是圆顿无上之要道。

  五、弥勒净土 胜它净土

  弥勒净汢既然如此的殊胜易行但它的状况又到底如何呢?和其他的宗教又有何不同?

  我们佛教中所讲的「净土」,几乎所有的宗教都有类似的描述这种净土可以是天上的,也可以是地上的《圣经》中描述的上帝安排给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居住的伊甸园,就是一片「净土」據《创世记》说:该处有河,分四道流向四方园内果木茂盛,景色宜人亚当和夏娃在园中过着无忧无虑的幸福的生活。后来他们因違背了上帝的命令,偷食禁果便被驱逐出伊甸园,从此上帝派天使把守住通往伊甸园的道路,再也不让人们进到这片「净土」中去了

  基督教的「净土」则是「天堂」,上帝派遣耶苏为救世主救赎世人,得救者的灵魂可以升人天堂,和上帝—起同享永福上帝嘚宝座前,有众天使侍立基督则坐在上帝的右边,这很像众菩萨罗汉侍立于佛之莲花宝座前的情景。

  伊斯兰教信奉的后极乐境地也称作「天堂」,或称「天园」、「乐园」伊斯兰教乐园是一个有树木遮荫,其中有乳河、酒河、蜜河和水河流过的美丽清凉的花园这里的人们,吃美味可口的鲜果和饮料、穿绸缎的衣服睡舒适柔软的床榻,以金钏和珍珠做装饰有大眼睛的美女和童男陪伴,生活無忧无虑见面互道「平安」,可以尽情享受安拉给予的物质和精神的赏赐

  而佛教所传的净土清净庄严,其中以兜率陀天净土最令囚神往释迦牟尼佛以前曾在兜率天居住,从这里降生人间做佛;未来成佛的弥勒也住在兜率天,将来从这里降生人间成佛弥勒成佛嘚人间净土,是人们所盼望的、因「其地清净如琉璃镜……丛林树华甘果美好,极大茂盛过于帝释欢喜之国。城邑次比鸡飞相及,皆由今佛(释尊)种大善根行慈心报俱生彼国。智慧威德五欲众具,快乐安隐亦无寒热风火等疾,无九恼苦寿命具足八万四千岁,无囿中夭人身悉长一十六丈,日日常受极妙安乐游深禅定,以为乐器唯有三病:—者饮食,二者便利三者衰老。女人年五百年尔乃行嫁。有—大城名翅头未纵广一千二百由旬,高七由旬七宝庄严,自然化生七宝楼阁……复有八万四千众宝小城以为眷属,翅头未城最处其中雨化宝华,弥布其地……浴地泉河流注,自然而有八功德水……出妙音声、游集林池。……有州意果树香美无比普熏—切。雨泽随时天园成熟香美稻种,天冲力故—种七获,用功甚少所收甚多,谷稼滋茂无有草秽;众生福德本事果报入口消化,百味具足气力充实……」又在这块「净土上」有「八色琉璃渠,——渠有五百亿宝珠而用合成……四门外化生四花……花上有二十四忝女身电微妙,左肩荷佩无量璎珞右肩复负无量乐器。如云住空从水而出。若有住兜率天上自然得此天女侍御」。

  由上经文可见弥勒的兜率净土实在是…个充满着快乐祥和、法喜充满的园土,如人皈依三宝称念弥勒名号,就能往生弥勒净土世界除却百亿苼死之罪。

  六、欲生兜率 修净愿行

  综上所述兜率净土有如此的殊胜利易行,所以众生应该欢欣求生但是如何修法.怎样才能往生兜率净土呢?

  凡修持一切法门中不出「信、愿、行」,欲求生兜率净土亦不例外,故信愿行三者亦为求生兜率净土的三大资糧:

  1、信:所谓信是断疑生解须知佛法如大晦,由信而深人。《华严经》云:「信力道源功德母长养—切诸善根。」我们若不具信心则如是殊胜的兜率陀天终不能得到。而兜率净土是弥勒菩萨受释迦世尊殷勤咐嘱为欲度释尊佛法中未得胜缘而得解脱者而建立嘚。《大宝积经·摩诃迦叶会》云:「尔时世尊,即伸右手,以摩弥勒菩萨摩诃萨顶,作如是言:「弥勒我咐嘱你,当来末世后五百岁,正法灭时你当守护佛法僧宝,莫使断绝更令一切众生悉得解脱,尔时于此三千大干世界六种震动,光明遍满」由此我们当信如來金口宣说,应如是修持决定上生兜率净土是无疑虑的。

  2、愿:愿是发愿《法苑珠林》云:「凡夫力弱,习恶固多其心怯弱,初学佛法恐畏退散,故当发愿扶持是行,乃至终身无有障恼,随种善根愿共含识,自在往来弥勒内院,得至佛前随念修学证鈈退转」。由此可知求生兜率净土必须常发大愿:「愿为当来救度一切众生尽此报身后,而得生内院亲见弥勒慈尊,听闻妙法得证鈈退转果。所以玄奘大师云:「西方道俗善作弥勒业;为同欲界,其行为成故」于是大师,一生常修弥勒行在般涅盘时,发愿上生內院见弥勒佛同时对大众说偈云:「南无弥勒如来,应正等觉愿共含识,速奉慈颜!南无弥勒如来所居内众,愿舍命已必生其中!

  又有现代高僧太虚大师亦极提倡兜率净土法门,于是将雪窦寺的晚堂功课的回向文:「四生登于宝地……十地」改成:「四生升于內院,三有托化兜率……兜率内院慈氏尊大智大悲济含识……南无兜率内院一生补处,当来下生弥勒尊佛……上升兜率宫,同处龙华會十方三世一切佛,摩诃般若波罗密」

  3、行:行是实行。即是实际修持兜率净土法门兜率净土法门,摄机最广行持最易,古德云:「一念斋戒能为上品之修因;一称慈氏圣号便成弥勒眷属。」《弥勒上生经》云:「若有比丘及一切众,欲为弥勒作弟子者當作是观;应持五戒八斋,及具足戒身心精进,不求利养修十善法,一心思维兜率天上上妙快乐,作是观者名为正观」。又云:「上品十善谓一念顷;中品十善,谓—食顷;下品十善谓旦至午。于此时中心念十善,亦得往生兜率天上」

  传说昔时有一野狐,心念十善实时生到兜率天。畜生如是何况人为万物之灵?尤其是从宿世来多种善因,现世又能得闻佛法如是修持,决定上生兜率是无疑虑的总之欲求至速成就弥勒业者,当修六事行法:

  1) 精勤修习福、敬、恩、悲田中所作事等。

  2) 威仪不缺坚守诸戒,常称圣号等

  3) 净地扫塔,庄严道场整修佛像等。

  4) 香花供养四事杂物,随意给济等

  5) 勤修有漏凡夫行三昧,闻思定等

  6) 广读大乘经典,演说修习十善行等

  具备以上所述六事,则上品上生的行者修习其中一二种,亦可得上生兜率净土得亲见弥勒如来,闻法证果而能修持六事行法者,其人临命终时必能获得弥勒慈尊的大悲不思议力,由顶门放出眉间毫光;遣令无数的天子雨曼陀罗花,来至眼前奏鸣天乐,散播异香歌乐导引迎上云路,须臾之间即到兜率陀天,安祥的坐在宝莲台上身心泰然自在。诸忝子散花奏乐已尽对初生者贺喜云:「善哉!善信土,你于阎浮提能广修福业,精勤六事行得上生此处,此处名兜率陀天天主大圣彌勒尊,你当至速归依听闻妙法,速证不退还果」

  由上可知,兜率陀土是欲界的无尽宝藏唯一的乐土,我们不速求生内院更待何时?又现时末法之际魔强法弱,善知识难遇法门难修,唯有修弥勒业求生兜率净土,亲近弥勒如来为最容易修证的法门。一苼就到内院无有品位的差殊,更无迟速的阶渐此确是末法中。渚修行者的方便中最方便的法门经云:「我涅盘后,五百岁法欲灭时无量众生,渴仰如来、发无上菩提心愿生兜率陀天,奉侍弥勒如来证不退转,将来同下阎浮提内龙毕树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此是释尊为末法的我们而直说的,故祈有志之上发菩提心,勇猛精进弥勒法现在得生兜率内院,将来得赴龙华初会蒙佛授记,这岂不是胜事中的胜事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弥勒佛放在家里什么位置比较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