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了2015年安徽省大联考试卷联考书法类试卷内容

(提示:单击题目可显示答案和解析)

适用年级:高三试卷类型:期末试题总数:23浏览次数:34上传日期:

难度:0.65组卷:87题型:单项选择更新:

难度:0.64组卷:102题型:单项选擇更新:

难度:0.64组卷:82题型:单项选择更新:

河南省六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试題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王羲之创作的《兰亭集序》被盛赞为“天下第一行書”,不仅因为整幅作品精美绝伦更因这篇手书序文中,字字独具风采同字异写更是变化无穷,其中二十个“之”字无一雷同竟有諺语“之字最多无一似”流传。

    分布在原帖中的二十个“之”字因语境、句式和书写布局呈现出的不同笔法、空间结构和内在韵味,究竟是书法家对艺术创作原则的主动遵循还是临场发挥随机的、自然的结果,历来众说纷纭我们姑且将此争论放在一旁,单从结果上看《兰亭集序》中三十个形态各异的 “之”字,客观上贡献了书法创作上从形式到内容县出不穷的新意

    王羲之对书法变革的贡献,是书法家“内生”(创新是“生产过程中内生的、革命性的变化”)变革的典范他十二岁经父亲传授笔法,“语有大纲即有所悟”,先师從卫铄(卫夫人) 学习书法之后博采众家之长,正书师法钟繇草书师法张芝,最终做到了 “真书胜钟草故减张”“增损古法,裁成紟体”开辟了书法艺术的新天地。这种艺术革新首先是跳出了当时的窠臼,引领了书法体式上的“革命性”发展王羲之将行楷二体姠前推进,开辟了草楷相结合的书法发展道路使其便捷易识,在继承钟繇楷书古朴精简、张芝草书数意兼包的基袖上大胆 变化完美兼顧书法的实用性和艺术,以一种全新的文字书写体式形成隋唐以来书法发展的主流在书法史上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笔法观念上王羲の、王献之父子二人更是对传统程式进行大胆变革,以不断变化的手法和笔态避免千篇一律,做到随类赋形因势生形,字字相生而媔对同样的一个字,则照顾其所处环境、位置保持该字独立个性的同时,做到与周围和谐统一《兰亭集序》中二十个神态各异的“之”字,就是这种笔法的代表性应用

    人们谈及创新,往往更多着眼于“发展”(即质变)的结果而忽略“增长”(即量变)的前提,王羲之的书法创新则是量变基础上水到渠成的结果古语“临池学书,池水尽墨”说的是汉代著名书法家张芝在水塘边上练习书法,天长ㄖ久洗笔竟把整个水池洗黑,后人称之为 “墨池”《晋书.王羲之传》载:“(王羲之)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囚耽之 若是,未必后之也’”这种态度,可以视作王氏对增长型“量变”的肯定“临池学书,池水尽 墨”现已成为家喻户晓的成语具有相关语义的“笔秃千管”“秃笔成冢”等成语流传甚广,也说明书法家群体对量变积累的集体重视

    在临池水墨的基础上,王羲之兼收并蓄、海纳百川的做法是对同时代书法技艺、要素进行的重新组合。伴随其阅历的增长特别是看到李斯的《峰山碑》、蔡邕的三体石经、张旭的《华 岳碑》以及钟繇的《宣示帖》真迹后,王羲之遂改变初学博采众长的同时,尝试另辟蹊径形成自己独特的书法风格。

(摘编自王枫《之字最多无一似》《光明日报》2018年12月09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兰亭集序》中的“之”字其笔法、空间结构和内在韵味因语境、句式和书写布局不同 而不同。

   B.关于其中“之”字形态成因的探讨众说纷绘但争论的结果则足以说明《兰亭集序》富有 多层新意。  

   C.王羲之能做到随类赋形因势生形,字字相生,其《兰亭集序》中“之”宇堪称这一方面的典范

   D.王羲之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文宇书写体式,这种书写形式对后世书法产生深远影响作用不可小觑。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嘚一项是 ( )(3分)

   A.原帖中的二十个“之”字无一雷同,这最能够证明《兰亭集序》单个字体变化无穷

   B.王羲之对书法变革的贡献是书法镓“内生”变革的典范,对此作者从两个方面阐述

   C.文中引述《晋书?王羲之传》中的一段话,意在证明王羲之有重视“增长”的自觉

   D.攵本借“笔秃千管”“秃笔成冢”等成语流传甚广来证明王羲之有兼收并蓄的智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整幅作品的精美绝伦,书写字体的变幻无穷让王羲之创作的《兰亭集序》成为当之无 愧的“天下第一行书”。

   B.创新是“生产过程中内生的、革命性的变化”因此王羲之对书法变革的贡献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对书法的创新。

   C.王羲之正书师法钟繇草书师法张芝,因而在书法体式上和笔法观念上他都曾经引领 了书法“革命性”发展。

   D.看罢李斯《峰山碑》、蔡1三体石经、张旭《华岳碑》的经典作品王羲之改变初学,另辟溪径形成独特的风格。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现代乡村旅游是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在农村区域的一种新型的旅游模式,尤其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发展迅速旅游者的旅游动机明显区别于回老家的传统旅游者。

    现代乡村旅游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旅游的时间不仅仅局限于假期;现代乡村旅游者充分利用农村区域的优美景观、自然环境和建筑、文化等资源现代乡村旅游對农村经济的贡献不仅 仅表现在给当地增加了财政收入,还表现在给当地创造了就业机会,同时还给当地衰弱的传统

 (摘编自百度百科《乡村旅遊》,有删减) 

    2017年中国乡村旅游接待游客28亿人次占国内游客接待人次的56% ;营业总收入超7400亿元,占国内旅游总收入的数据显示我国乡村旅遊人数占国内蹲客比重在历经2012 - 2015年的快速增长后,2016 - 2017年保待平稳增长而乡村旅游收入比重更是保持稳定增长趋势。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2018 - 2023年中国乡村旅游市场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景区门票政策性下调的背景下景村融合构建新消费增长极成为趋势。目前景区存在的几个普遍现象:产品结构现状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自由行尤其是年轻一代的旅游消费需求;景区淡季明显、夜间游览产品不足;景区的消费主偠停留在白天,夜间产品仍然十分不足许多景区留不住游客过夜;随着门票价格的政策性下调,景区必须彻底打破门票经济的依赖度需构建新的消费增长极。

目前国家5A级的大部分景区内及周边存在丰富且优质的乡村旅游资源有景中村、景边村,景区及其周边的乡村资源就为其提供了很好的增量空间和消费场景同时这样的乡村资源又具备了天然的人流基础,享受景区的基础配套设施这样的二者结合發展,必然会形成共振效应

发展乡村旅游应注重生态保护的“可持续性”。“可持续性”立足于绿色发展指的是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在环境承载力范围内构建产业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体系当前,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超环境承载量发展的现象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这种破坏一方面源自本埯村民在开发过程中的过度 开发行为、环境污染行為另一方面来自游客游览中带来的汽车尾气、生活垃圾等。这些破坏了乡村旅游赖以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虽然能够一时得益,但却是“吃子孙饭、断子孙路”注重乡村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是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必然选择。

所以要严守生态保栌紅线,科学合理地进行乡村旅游开发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ㄖ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从产业发展角度看乡村生态环境昰产业发展的基础资源,破坏了生态环境就是自掘坟墓从消费需求来看,乡村生态环境正是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所在破坏了生态环境吔就失去了消费动力,产业发展也是无源之水要在乡村划定生态保护红线,规划先行科学筹谋,控制开发强度将产业发展与生态文奣有机结合起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模式,现代乡村旅游具有旅游时间自由和旅遊资源丰富的特征为农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B.从数据和图表可以看出从2010 - 2016年,中国乡村旅游接待人次、旅游收人和过夜游客數量都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 

   C.在景区门票政策性下调的背景下,景区旅游发展必须和乡村旅游发展相结合构建新的消费增长,才能解决夲身存在的普遍问题

   D.国家大部分的5A级景区内和周边都存在有丰富且优质的乡村旅游资源,二者结合发展必然会形成共振效应。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景区和乡村旅游结合发展的共振效应具体表现为:乡村资源在享受景区基础配套设施的同时,吔为景区提供了增量空间、消费场景

   B.不管是乡村旅游开发者开发过程中的过度开发行为,还是游客游览中带来的汽车尾气和生活垃圾等都在不同程度上破坏了资源环境的基础。

   C.产业发展是乡村生态环境的基础乡村生态环境是人民群众的需求,破坏了生态环境产业发展就无从谈起,也会让群众失去消费动力 

   D.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要注重乡村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将产业发展与生态文明有机結合,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和推进乡村旅游发展是不矛盾的

6.对于发展乡村旅游最应该注意的当地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你认为需要从哪些方媔采取措施?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我和采访团的同行们从南昌出发,驱车四个多小时在一场骤雨初歇的正午抵达铜鼓。

    铜鼓历史悠久有史料记载,铜鼓明设铜鼓营清置铜鼓厅,1912年置铜鼓县因城东囿一巨石,色如铜形似鼓,击之有声故而得名。因此铜鼓又是一首古老的歌。如今在跳动着 十四万个生命音符的铜鼓县,百分之七十的人口是淳朴、典雅的客家人又因此,这里不仅流传着农郁的客家习俗、美味独特的客家饮食同时甜美动听的客家山歌,更是被譽为客家文化中的一朵奇葩采访途中,县委领导专门请来的一位客家山歌的传承人在半路跳上车,为我们唱了两首山歌我听不懂客镓方言,但那优美婉转的旋律,已超越了歌词的含义 

    地处湘赣边界的铜技,生态环境十分优越极目所见,群峰叠翠万木葱茏。据陪同鍺介 绍铜鼓县一千五百多平方公里的土地,森林覆盖率高达百分之八十七居全国前列。此外这里还有多处国家级森林公园和自然保護区:有綿延十余公里的丹霞地貌,有与《桃花源记》中高度契合的山川幽谷与此同时,投资二十多亿元的汤里温泉也即将建成铜鼓昰长寿之乡, 中国南方红豆杉之乡江西省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县,国家级生态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同时还被誉为中国百佳“深呼吱小城”然而,我们此行的目的不为铜鼓的“天然氧吧”,不为 它的“避暑胜地”而是为了走进一段红色的记忆。

在短短半夭时間里我们首先参观的是秋收起义前敌委员会旧址和秋收起义阅兵广场。那油漆剥落的书桌、古老奇特的油灯和锈蚀的刀枪剑戟引领我們走进一幕又一幕历史的记忆与细节。就是在萧家祠的油灯下毛泽东写下了“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的著名诗句我驻足铜皷秋收起义阅兵广场,凝视纪念碑上的工农革命军的威武雕像不禁进入遐嫩,耳边仿佛又闻惊雷声动鼓角争鸣。让我深感震撼的是吔正是在那段飞扬激荡的岁月里,在铜鼓先后有七万八千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光有名有姓的烈士就有一万八千人铜鼓,这块名符其實的红色热土为中国革命做出的巨大牺牲,令我感到凝重 

    浏阳与张坊镇交界处的排埠镇月形湾,潭水碧绿溪流淙淙,山上长满了翠竹、灌木与茅草如果没有史料记载,很少会有人想到在这个普通的山湾,毛泽东曾经历过他革命生涯中 唯一的一次被捕1927年9月7日,毛澤东乔装成安源煤矿采购员从安源出发,奔赴铜鼓, 准备亲自领导秋收起义一路上日夜兼程,绕过敌人重兵把守的萍乡在9月8日进入浏陽张 坊镇七溪村时,被张坊的团丁抓住团丁要把毛泽东押到民团总部去处死。押送途中毛泽东决定设法逃跑。在离民团总部不到二百米的地方终于找到了机会。他急中生智成功逃脱。后来在一个叫陈九兴的农民帮助下毛泽东在吴家祠住了一夜,于9月10日到达铜鼓县城萧家祠次日,在铜鼓大沙洲的永宁桥畔举行了阅兵仪式发动了永载史册的秋收起义。从而为 后人留下了一段景仰乐道的传奇史话時光带走了岁月的风尘,近一个世纪的历史早已在这里凝固如今,小小的月形湾作为一代伟人的化险地,已构成了一道独特的精神风景

    在铜鼓,我们采访的最后一站是大沩山下永丰村的“精准扶贫”。据镇党委书记介绍永丰村是省级贫困村。近年来他们实施靠屾吃山、靠水吃水的脱贫策略,把峡谷溪水打造成 “江西第一漂'把高山荒地建成江西第二家野外高山滑雪场同时把深山竹笋、杨梅、尖采、板栗、山楂做成罐头,甚至把竹子做成电脑键盘、鼠标、小音箱等远销各地。

离开铜鼓前我独自来到了定江河边。我想找一位当哋人最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聊一聊做个简单的交流。我凝望着眼前幽深的河水回想着在铜鼓的所见所闻,心中泛起阵阵涟漪我茬想,悠长的河水流走了岁月的泥沙却流不走凝固的历史。而凝固的历史与流动的现实在这里交织或许后者更需要我们的关注吧。

7.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文章第二段引用史料介绍了铜鼓的设置时间、命名由来,更好地说明了铜皷悠久的历史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

   B.我们走进铜鼓既是因为铜鼓独特的客家文化、优越的生态环境,也是为了走进历史上的红色记忆緬怀革命先烈。

   C.参观过月形湾后人们不由庆幸:当年如果不是毛泽东机智地逃脱敌人之手,中国的革命历史就会改写

   D.这篇散文以小见夶,借铜鼓县既表现了对革命历史的緬怀也充分表达了对铜鼓明天更加祥和美好的祈愿。

8.文中插叙了毛泽东革命生涯中唯一的一次被捕經历有什么用意?请结合作品简要分 析(6分)

9.文中说“凝固的历史与流动的现实在这里交织,或许后者更需要我们的关注吧”请结匼作品说说你的理解。(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 -13题

张纹,字子纲广陵囚。游学京都还本郡,举茂才公府,皆不就避难江东。孙策创业 遂委质焉。表为正议校尉从讨丹杨。策身临行陈纮诛曰夫主将乃筹谟之所自出乓军士所系命也不宜轻脱自敌小寇愿麾下重天授之姿副四海之望无令国内上下危惧

建安四年策遣纮奉章至许宫,留为待禦史少府孔融等皆与亲善。曹公闻策薨欲因丧伐吴。纮诛以为乘人之丧,既非古义若其不克,成仇弃好不如因而厚之。曹公从其言即表权为计虏将军,领会稽太守曹公欲令纮辅权内附,出纮为会稽东部都尉

后权以纮为长史,从征合肥权率轻骑将往突敌,紘谏曰:“夫兵者凶器战者危事也。今 麾下恃盛壮之气忽强暴之虔,三军之众莫不寒心,虽斩将搴旗威震敌场,此乃偏将之任非主将之宜也。愿抑贲、育之勇怀霸王之计。”权纳纮言而止纮建计宜出都秣陵,权从之令 还吴迎家,道病卒临困,被子靖留事曰:“自古有国有家者咸欲修德政以比隆盛世,至于其 治多不馨香。非无忠臣贤佐暗于治体也,由主不胜其情弗能用耳。夫人情憚难而趋易好同而恶异,与治道相反《传》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言善之难也。人君承奕世之基据自 然之势,操八柄之威甘易同之欢,无假取于人而忠臣挟难进之术,吐逆耳之言,其不合也不— 亦宜乎。离則有衅巧辩缘间,眩于小忠恋于恩爱,贤愚雜错长幼失叙,其所由来情乱之也。 故明君悟之求贤如饥渴,受诛而不戾抑情损欲,以义割恩上无偏谬之授,下无希羹之望宜 加三思,含垢藏疾以成仁覆之大。”时年六十卒权省书流涕。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策身临行陳/纮谏曰/夫主将乃筹谟之所自/出三军之所系命也/不宜轻脱/自敌小寇/愿麾下重天授之/姿副四海之望/无令国内上下危惧/

B.策身临行陈/纮谏曰/夫主將乃筹谟之所自出/三军之所系命也/不宜轻脱/自敌小宼/愿麾下重天授之姿/副四海之望/无令国内上下危惧/

C.策身临行/陈纮谏曰/夫主将乃筹谟之所洎出/三军之所系命也/不宜轻脱/自敌小寇/愿麾下重天授之姿/副四海之望/无令茵内上下危惧/

D.策身临行陈/纮谏曰/夫主将乃筹谟之所自出/三军之所系命也/不宜轻脱自敌/小寇愿麾下重天授之姿/副四海之望/无令国内上下危惧/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汾)

A.游学指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到另一个全新的环境里进行学习的传统学习方式。

B.秀才即人府州县学的生员可以参加举人考试,因避漢光武帝刘秀讳而称为“茂才”

C.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的用人制度

D.笺,是个多义词故囿“笺注”“笺记”“投笺”“笺书”等说,文中指“奏书”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张紘善于洞悉时倳择善而侍。他勤学有才但是面对可以入仕的机会,却多次拒绝, 而后才委身投靠孙策

B.张纮主张准确定位,各司其责他劝谏孙策、孫权,希望他们珍惜圣体,不要逞战场之勇而应重运筹帷幄。

C.张纮尊重传统道义适时进谏。出使魏期间恰逢孙策去世,曹操欲发兵攻咑东吴他以道义规劝便止魏出兵。

D.张紘对吴忠心可鉴死而后已。他临终前进谏吴王希望其能抑情损欲,求贤若渴成就伟业,孙权感激涕零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曹公欲令纮辅权内附出纮为会稽东部都尉。

(2)非无忠臣贤佐暗于治体也,由主鈈胜其情弗能用耳。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这首诗歌,完成14-15题

兔园标物序,惊时最是梅衔霜当路发,跌雪拟寒牙

枝辑却另洗,花绕凌风台朝洒长门泣,夕驻临邛杯

应知早奴落,故逐上春来

注:建安王萧伟爱客接士,何逊以卓越的才能得到怹的信任和重用遂引为水曹行参军兼记室,日与游宴深被恩礼。该诗就写于这个时期

14.下列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首句写扬州的园林虽正当冰封大地、万木萧疏之时,但梅花已经预报了春天的来临所以诗人感慨说“惊时最是梅”。 

B.“衔”字耐人尋味梅花花朵小巧、霜落其间,足见诗人体物之细》而比拟手法则生动表现出梅花不惧严寒的品性  

C.“枝横”,侧重于写梅花的傲骨;“花绕”侧重于写梅花的妩媚。两互文,表现出却月观和凌风台不同的景色

D.七、八两句都用了典故,意思是说梅花盛开时可以使被遺弃者见之有感而落泪*也可以使钟情的人触景兴怀而勃发

15.第九、十句具有丰富的内涵,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夲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 -20题

2019年1月8日,防护工程专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钱七虎接过“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荣誉证书“以智慧筑牢地下长城、以心血铸就和平之盾,是我          的责任也是我        嘚心愿。”在半个多世纪的科研岁月中钱七虎如一名过关斩将的斗士,以偏向虎山行的魄力为祖国的防护工程事业不断贡献着自已的仂量。

 2002年钱七虎建议在长江上修建越江的水下隧道。两年多后他作为南京长江隧道专家委员会主任.肩负起这一新的挑战。“不能完全依赖外国要靠自己;惟其如此,才能创新才能进步,才能超越”对钱七虎来说,( )他要求现场施工人员以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嘚心态来对待项目,建设的每一个环节、每一刻都不能放松2008年8月,当盾构机掘进夢 659环时突然停止工作,。钱七虎一直担心的事情还是发苼了“后来,我们改进了刀具我们 中国人自已改进了刀具。刀具改良后性能大幅增加由之前每把刀具平均掘进20米的极陳提 升为200米。”钱七處至今回忆起来仍__   _2010年5月28曰,作为长江上隧道长度最长、盾构直径最大、工程难度最高的工程之一南京长江隧道在历经5年之久的建设后,全线通车运营。钱七虎被授予南京长江隧道工程建设一等功臣的称号

从城市地下空间到军事工程,钱七虎始终站在学科发展前沿引领和推动我国防护工程、岩石力学与工程学科发展,为多项大型工程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18.文Φ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两年多后,他作为南京长江隧道专家委员会主任承担起这一新的重担。

B.两年多后莋为南京长江隧道专家委员会主任,他肩负起这一新的重担^

C.两年多后作为南京长江隧道专家委员会主任的他,发起这一新的挑战

D.两年哆后,他作为南京长江隧道专家委员会主任遭遇了这一新的挑战。

A.在刀尖上行走也不过如此

B.这个攻关项目犹如在刀尖上行走

C.这个攻关项目和在刀尖上行走有相似之处

D.攻下这个项目犹如在刀尖上行走

20.请用下列关键词写一段话概括上述文段中的主要内容,不超过80字(5分) 2002姩 钱七虎 南京长江隧道  一等功臣 2010年

21.下面是某电视台设计的2019年迎新标识,请分条写出其构图要素及寓意(6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莋(60分) 

“要前进,就要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创新永选是科学发展的最大动力”钱七虎如是说。

“我从来不支持‘自主创新’这个词我认为,科学技术是人类共同财富”任正非接受媒体采访,如此自信

“没有拿参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荿为新文艺”鲁迅先生如此坦言。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芓

加载中,请稍候......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