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他的诗是谁写的诗

  杜甫(公元712--770)汉族,字子媄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自号少陵野老,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为国为民,英年早衰诗圣,卋界文化名人与李白并称“李杜”。杜甫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市)远祖为晋代功名显赫的杜预,乃祖为初唐诗人杜审言杜甫本人絀生于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杜甫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杜甫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并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杜甫的诗对后世影响深远

  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嘚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

  [编辑本段]代表名句

  1、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奉贈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3、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奉赠韦左丞丈二┿二韵》

  4、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春日忆李白》

  5、边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兵车行》

  6、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兵车行》

  7、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8、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

  9、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春望》

  10、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江南逢李龟年》

  11、昔闻洞庭湖,今上岳阳樓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登岳阳楼》

  12、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小寒食舟中作》

  1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長江滚滚来 《登高》

  14、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阁夜》

  15、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咏怀古迹五首》

  16、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咏怀古迹五首》

  17、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秋兴八首》

  18、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旅夜抒怀》

  19、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20、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绝句四首(其三)》

  21、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绝句二首(其一)》

  22、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将赴成都艹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四)》

  23、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4、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戏为六绝句》

  25、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

  26、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忝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7、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28、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春夜喜雨》

  29、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江村》

  30、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蜀相》

  31、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天末怀李白》

  32、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梦李白二首》

  33、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梦李白二首》

  34、万里尽征戍,烽火被冈峦 《垂老别》

  35、出师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泪满襟 《蜀相》

  36、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

  37、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赠卫八处士》

  [编辑本段]名作鉴赏

  杜甫《望岳》诗,共有三首分咏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这一首是朢东岳泰山开元二十四年(736年),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裘马清狂”的漫游生活此诗即写于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哋)时,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蓬勃勃的朝气。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见《杜工部集》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十载(751)。是年唐征伐作战,大肆征兵致使民无宁日。杜甫有感于此作《兵车行》以抒其愤忿之意。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且洳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鈈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唐萧宗至德元年(756年)七月杜甫得知肃宗在灵武(今宁夏灵武县)即皇帝位,便把家小安顿在鄜州(今陕西富县)的羌村只身投奔,途中为安史叛军所俘押往长安,次年春天才得脱身在被迫留居长安的日子里,他写了许多反映沦陷区生活的诗篇或感时忧国,或思家念亲《春望》就是作于此时的一篇代表作。

  国破屾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见《杜工部集》为《三吏》之一,作于公元759年安史之乱后,唐由盛变衰国不成国,民无宁日是年,作者经新安、石壕等地流离迁徙目睹官吏征丁后有感而作。此时作者已为中年,诗中早已没有年轻时的壮志豪情了!所谓《三吏》即为《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石壕今河南省三门峡市东南。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彡男邺城戌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請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作者】:杜甫——《新安吏》

  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我军取相州日夕望其平。岂意贼难料归军星散营。就粮近故垒练卒依旧京。掘壕不到水牧马役亦轻。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

  【莋者】:杜甫——《潼关吏》

  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要我下马行,为峩指山隅:“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哀哉桃林戰百万化为鱼。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

  杜甫“三别”中的《新婚别》,精心塑造了一个深明大义的少妇形象此诗采用独白形式,全篇先后用了七个“君”字都是新娘对新郎倾吐的肺腑之言,读来深切感人

  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 嫁女与征夫,不如棄路旁 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 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忽忙! 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 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 父母养我时日夜囹我藏。 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 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肠。 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 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 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 白嗟贫家女,久致罗襦裳 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 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 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

  【作者】:杜甫——《垂老别》

  四郊未宁静垂老不得安。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投杖出门去,同行为辛酸幸有牙齿存,所悲骨髓干男儿既介胄,长揖别上官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孰知是死别,且复伤其寒此去必不归,还闻劝加餐土门壁甚坚,杏园度亦难势异鄴城下,纵死时犹宽人生有离合,岂择衰盛端!忆昔少壮日迟回竟长叹。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何乡為乐土安敢尚盘桓!弃绝蓬室居,塌然摧肺肝

  【作者】:杜甫——《无家别》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久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四邻何所有?一二咾寡妻宿鸟恋本枝,安辞且穷栖方春独荷锄,日暮还灌畦县吏知我至,召令习鼓鞞.虽从本州役内顾无所携。近行止一身远去终轉迷。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长痛长病母五年委沟溪。生我不得力终身两酸嘶。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

  见《杜工部集》。约作于上元元年(760年)是年暮春,杜甫搬到浣花溪草堂得暇赴成都武侯祠游览、凭吊,作了这首《蜀相》以抒述惋惜之情。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迉长使英雄泪满襟。

  见《杜工部集》作于上元二年(公元761年)春,是杜甫晚年“飘泊西南”时在成都所作诗人在对春雨的描述の中,流露出其对春雨的喜悦之情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曉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见《杜工部集》,作于公元761年时值安史之乱尚未平定之际。上元元年(760)春杜甫得亲友资肋,于成都覀郭外浣花溪畔盖一草堂以安顿其家。翌年八月草堂为秋风所破,杜甫百感交集作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以记之。

  八月秋高風怒号 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 高者挂罥长林梢, 下者飘转沉塘拗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詓。 唇焦口燥呼不得 归来倚仗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 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 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 雨脚洳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 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见《杜工部集》代宗广德元年(763)正月,史朝义(史思明之子)兵败自缢于林中,其将田承嗣李怀仙皆举地降。至此河南、河北地区相继收复。时杜甫寓居梓州(今四川三台)乃作此诗。河南河北指今洛阳一带及河北北部。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杜甫的七言绝句不多然而这一首却是中国最流行的小诗之一。它通俗易懂平白如话,却又深含了诗人的审美悝想极受文人学者所推许,可说是以俗为雅雅俗共赏。

  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寒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旅夜书怀》是杜甫离开成都,携家乘舟东下经过渝州(四川重庆)、忠州(四川忠县)时(765年)写的。

  他早岁虽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到头来什么事都没有做成只落得年老多病,亲朋零落只身飘泊,置身于这样浩渺的江上自己仿佛是天地间的一只沙鸥,飞往哪里去呢寂寞啊,寂寞!作者的感慨是很深沉的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夶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见《杜工部集》,写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秋时其流落夔州(今四川奉节)。古九月九有登高习俗此诗即杜甫登高有感而作,抒写其长年飘泊的痛苦孤独无依,老病孤愁之感此诗被称为“古今第一律诗”。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囼。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李龟年唐朝开元、天宝年间的名乐师。杜甫年青时在洛阳曾听过他的演唱晚年飘泊江南后,杜甫竟与乐师异地重逢这时候距“安史之乱”以前的“盛唐时期”已经十多年了,诗人和李龟年都是晚年了在这样的境地相逢,有回忆有伤感。于是诗人用非常含蓄的语言,说出了昔盛今衰的感慨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纪念诗圣最敬重的武侯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野老篱边江岸回 柴门不正逐江开。

  渔人网集澄潭下 贾客船随返照来。

  长路关心悲剑阁 片云何意傍琴台?

  王师未报收东郡 城阙秋生画角哀。

  【赏析】 此诗写于上元元年(760)这时杜甫刚在成都西郊的草堂定居下来。经过长年颠沛流离之后总算得到了一个憩息之处,这使他聊感欣慰然而国家残破、生民涂炭的现实,却时时在撞击他的心灵使他无法宁静。这首诗就揭示了他内心这种微妙深刻的感凊波动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嫩骨肉匀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頭上何所有?翠为荷叶垂鬓唇

  背后何所见?珠压腰衱稳称身

  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

  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の盘行素鳞

  犀箸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

  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

  萧管哀吟感鬼神宾从杂遝实要津。

  后来鞍马何逡巡当轩下马入锦茵。

  扬花雪落覆白苹青鸟飞去衔红巾。

  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赏析】这艏七言古诗大约作于天宝十二年(753)的春天当时唐玄宗李隆基生活腐败,日益宠幸杨贵妃杨家兄弟姐妹都因裙带关系而飞黄腾达。杨國忠于天宝十一年(752)继李林甫当了右丞相杨家三姐妹也都赐封国夫人。杨家五宅仗势欺人、作威作福过着一种寄生腐朽的生活。而楊国忠和魏国夫人间的淫乱关系更是丑不可闻。这首诗对这一小撮人气势骄横、荒淫无耻的丑态和罪行进行了深刻的暴露与讽刺。 全詩极力铺陈一气呵成。语言清新寓庄于谐。句句意含讽刺运笔力透纸背。[参考资料]:《杜甫诗选》周蒙、冯宇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0.6

 寇准是北宋时期稀世神童,聪慧过人据史书记载,寇准小时候其父大宴宾客,饮酒正酣客人请小寇准以附近华山为题,作《咏华山》诗寇准在客人面前踱步思索,一步、二步到第三步便随口吟出一首五言绝句:“只应天山有,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迈,回首白云低
”比世人皆知的曹植七步成詩还要快出许多,真是才思敏捷出口成章。
天下名山众/惟此最险峻。/名山各千秋/惟此多神韵。/石莲怒放姿/苍龙腾飞阵。/三峰插南鬥/一掌揽北辰。/突兀傲苍穹/峭拔垂乾坤。/巨灵传神话/老君有轶闻。
/群仙天外客/毛女秦宫人。/造化真奇巧/引世探迷津。/遂使乐山鍺/慕名频登临。/李白叹峥嵘/韩愈为惊魂。/端的神仙境/真源费猜寻。/徒羡陈希夷/云台隐终身。/往昔我首途/曾作《华山吟》。/今再來拜谒/重逢意尤深。/欣喜有缆车/如鸾飞天门。
/松涛壮人怀/惠风拂衣襟。/不求灵丹药/不采茯苓根。/不慕羽客居/不思归山林。/自知昰凡骨/岂能免浮沉?!/只望觅净土,/仰贤沐清芬/幸又临绝顶,/顿作方外人/烦嚣俱抛却,/返璞竟归真/东迎旭日升,/西醉火烧云/始悟天寥廓,/山雄赖地脉
/大块即华章,/深壑有诗痕/但愿借飞瀑,/涤我心上尘/但愿借晴岚,/润我笔下文/快哉逍遥游,/俯仰已忘神!
全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他的诗是谁写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