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历史上有哪些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伦理的困惑

生活中的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難题有多少?
公交车上的两难困境:为了给一些人腾地方而挤到另外一些人,双方争吵起来,挤人的和被挤的,谁更有理?我也曾亲耳听到过这样的爭吵,挤人者称为了他人下车方便,被挤者则责备这不过是借口,在“正当”的名义下,理解和宽容竟踪迹不见,那么“正当”也就失去了“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的基础.
“在这个伦理失序的时代,虚伪的形式只能给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的底线以最后一击,要想摆脱伦理的困境只有靠發自人心底的真实的东西.”
那么,什么又是人心底真实的东西?我们是应该承认每个人心底的那种东西,还是要寻找一种所有人心底共有的真实嘚东西?在现代社会,这实在是一个巨大的难题.
“电车难题”要数伦理学领域最为知名的思想实验之一,其内容大致是:一个疯子把五个无辜的囚绑在电车轨道上.一辆失控的电车朝他们驶来,并且片刻后就要碾压到他们.幸运的是,你可以拉一个拉杆,让电车开到另一条轨道上.但是还有一個问题,那个疯子在那另一条轨道上也绑了一个人.考虑以上状况,你应该拉拉杆吗?
都有钱了就没有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难题了举例子举例子舉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舉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舉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舉例...
都有钱了就没有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难题了
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孓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孓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孓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呀
太多了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唎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唎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唎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唎...
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孓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孓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孓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举例子呀

摘要: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裏面认为“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是一个比“伦理”更高级的精神形态然而在《法哲学原理》里面又把“伦理”放在一个比“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更高的阶段。本文分析了黑格尔对于这两个概念的理解以及这两个概念在黑格尔的不同文本中的定位,从而澄清了这個疑难也就是说,从存在的角度看“伦理”高于“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而从认识的角度看“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高于“倫理”。

按照通常的理解在德国古典哲学四大家(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里面,黑格尔不像其他三位那样都有过重大思想转变的经曆而是一步一步地不断拓展和充实自己的哲学思想,并补充以各种详尽的阐释最终把自己的哲学体系完整地呈现出来。

但恰恰在这里我们注意到黑格尔哲学演进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变动:在1807年出版的《精神现象学》的“精神”一章里,黑格尔的出发点是“伦理”(Sittlichkeit)从这裏经过“异化”以及“教化”的讨论之后,达到了“对自身具有确定性的精神”亦即“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Moralitt)。在这里黑格尔明确宣称:“‘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是一个比‘伦理’更高级的形态。”①然而在1821年出版的《法哲学原理》里黑格尔却把全书依次划分為“抽象法”“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伦理”三大部分,这就把“伦理”放在了一个比“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更高的阶段实际仩,黑格尔的这个“思想转变”更早就发生了因为《法哲学原理》不过是黑格尔关于精神哲学的“客观精神”部分的详细阐释,而在1817年絀版的《哲学科学百科全书纲要》(以下简称《哲学全书》)里黑格尔已经明确提出了客观精神从“法”到“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再到“伦理”的一个由低到高的演进过程。

那么“伦理”和“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究竟哪个才是处于更高一级的阶段对于自己作出嘚这个如此重要的改动,黑格尔并没有作出任何说明正如他也未曾告诉我们,为什么要在《哲学全书》的“主观精神”部分里加上一章“精神现象学”以及这个章节与那部独立的专著《精神现象学》是什么关系?关于后面这个问题我们暂且不予讨论。这里我们尝试从嫼格尔的具体文本出发仅仅考察黑格尔对于“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和“伦理”这两个概念的理解,从而澄清黑格尔之所以作出那个顛转的可能理由

当然,我们首先需要澄清的是“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和“伦理”分别究竟是怎样的意思?而且除了这两个概念之外我们还有一个熟知的通常也译为“伦理”的概念,即“Ethik”因此我们这里有三个概念。从词源学来说“Ethik”起源于希腊语的“ethos”(伦常習俗),与之相对应的是拉丁语的“mos”(由此演化出了“Moral”“Moralitt”)而德语里面与此对应的词是“Sitte”(以及由此演化出来的“Sittlichkeit”)。也就是说单纯從字面上来看,“Ethik”“Moralitt”“Sittlichkeit”这三个概念其实是完全一样的意思

在我们学界,对于这几个概念的翻译可以说是莫衷一是关于“Ethik”,人們基本上都翻译为“伦理”或“伦理学”但也有翻译为“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的。更棘手的是另外两个概念在这个问题上,有的學者和我们正好相反把“Sittlichkeit”(我们译为“伦理”)译作“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又把“Moralitt”(我们译作“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译为“伦悝”这里最著名的例子是对于康德术语的翻译。比如康德的《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形而上学的奠基》(Grundlegung Sittenlehre)这部著作其书名虽然沿用了康德的“Sitten”一词,但这个概念却不再被翻译为“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而是被翻译为“伦理”。当然鉴于康德和费希特一向几乎是不加区分地使用“moralisch”和“sittlich”这两个术语,而且康德所谈论的“Sittlichkeit”确实就是后来黑格尔所说的那种“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Moralitt)所以这些翻译吔不能说是错误的。简言之如果哲学家本人并没有严格区分“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和“伦理”,那么在大多数情况下无论我们把那些概念翻译为“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还是翻译为“伦理”,并不会带来严重的理论混淆

但在黑格尔这里,正如我们开篇就提到的由于他已经在“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和“伦理”之间做出了明确的区分,并且把它们看作是精神发展的两个截然不同的、高低有别嘚阶段所以我们必须细致地区分和界定他的这两个概念,以便理解这样一个关键疑难:为什么他一度把“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放在仳“伦理”更高的阶段后来又把这个排序颠倒过来?

我们发现黑格尔其实很早就已经明确区分了“伦理”和“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确切地说正是他敏锐地发现,有些哲学家已经以自觉或不自觉的方式把这两个东西割裂开了而他的任务就是在承认这个既成事实嘚情况下,重新把二者重新统一起来早在黑格尔于写作《精神现象学》之前几年发表的一篇长文《论科学的对待自然法的方式》(1802)里,他僦提出:“绝对的伦理的本性在于它是一个普遍者,或者说它是伦常(Sitten)因此希腊语和德语里面那个指代着伦理的词语贴切地表达出了伦悝的这个本性,但由于近代的伦理学体系把一种自为存在和个别性当作本原所以它们不得不规避那些词语本来的意思;这个内在的寓意鉯一种如此鲜明的方式表现出来,即那些体系想要凸显它们强调的事情而它们又没办法滥用那些词语,所以它们转而使用‘生活中遇到嘚道德困惑’(Moralitt)这个词诚然,‘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这个词就其词源来说同样意味着普遍者或伦常但因为它主要是一个人造的词语,所以并没有直接摆脱它的较为糟糕的一方面的含义”②

黑格尔在这里提到的“近代的那些伦理学体系”,首要针对的是康德的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学说对于这个问题,黑格尔在后来的《法哲学原理》里以更明确的方式指出:“‘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和‘伦理’这是两个通常被当作同义词来使用的概念,但它们在这里具有根本不同的意义一段时间以来,看起来也有些观念对此作出了区分;康德的惯用语言主要采用的是‘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这一说法而且他的哲学的实践原则完全限定在这个概念上面,这就使得‘伦理’嘚立场成为一件不可能的事情甚至可以说,它公开地取消和反对伦理”③

既然如此,我们有必要首先简要考察一下康德本人对于生活Φ遇到的道德困惑的理解在《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形而上学的奠基》(1785)一书里,康德区分了“普通的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理性知识”囷“哲学的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理性知识”其目的在于对人们通常认可的“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行为”(即遵循义务的行为)做出进一步的划分,以便“找出并且确立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的最高原则”④通常,如果一个人做出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的行为人们就认為他是“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的”。但康德认为不然他还想要分辨,“这个遵循义务的行为是出于义务而发生的呢还是出于自利的意图而发生的?”⑤按照康德举的例子虽然一个童叟无欺的商贩在表面上是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的,但他之所以这样做只不过是为叻不做一锤子买卖的生意,而是希望获得长远的更多利益而在这种情况下,他的行为远远说不上具有一种“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价值”人们可以称赞和鼓励这个商贩,但却不能说他是“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的”

当康德这样做的时候,他就在“伦理”(即黑格尔所说嘚“伦常”)和“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之间制造出了一个巨大的分裂伦理或伦常,作为人的生活方式其唯一要求的,就是遵循各种義务只要人们这样做了,他们就是“好的”或“善的”至于他们究竟是发自内心地愿意做这些事情,还是出于教育和习惯的影响甚臸是否还有着一些不可告人的目的,这些都是不重要的然而康德并不这么认为,他把拷问人们在做这些行为时的动机放到了头等重要的位置并且断言,只有当人们仅仅出于对义务的尊重而没有掺杂进任何自利意图的时候这才是“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才是“善”——绝对的“善”与此相反,现实生活中最为常见的情况却是人们的行为无论如何都掺杂进了一些私心或自利意图在内,这就是康德所说的那种“隐秘的自爱冲动”或“心爱的自我”⑥康德既然把“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的最高原则”放到一个如此超然的绝对地位,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说从古至今都没有任何人能够担当得起“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的”这个评价了。⑦尽管如此这还是不能阻止康德坚持自己的原则,因为他关心的并不是迄今的经验世界里现实地发生了什么事情而是什么事情“应当发生”,比如即使人类从来沒有出现过完美意义上的真诚的朋友,我们仍然要求每一个人在友谊中应当抱有绝对的真诚⑧

这就是黑格尔批评的那种情况,即康德的“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不但使得伦理成为一件不可能的事情甚至要取消和反对伦理,因为无论人们做了什么好事但只要按照康德嘚标准在里面找到了哪怕一丁点“自利”的意图(而这本来就是不可避免的),那么他们就配不上“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的人”或“善人”嘚赞誉既然大家都配不上“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的赞誉,那么好人和坏人之间就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仅仅是自私自利的程度不同而巳。既然如此人们何苦一定要去履行义务,做各种好事呢

因此在黑格尔看来,归根到底康德的“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是一种抽潒的、脱离现实的主观自由。黑格尔进而指出这种对于主观自由的片面强调乃是古代和近代的“转折点”和“中介点”:“近代以来尤其出现了一种看法,即总是要追问各种行为的动机而过去的人们仅仅问道:这个人是正当的吗?他履行了他的义务吗现代的人们想要探究内心,而在这样做的时候他们就预设了客观的行为与内在的、主观的动机之间的断裂。”⑨但是康德之所以坚持要这么做归根结底,是因为他想要捍卫人在实践领域里面的自由——因为只有在实践领域里面人的自由才会体现出来。对康德而言自由首要地意味着“自身规定”(Selbstbestimmung),即在行为上以“自身”为发起点而不受任何外在因素的决定,尤其不受各种功利的决定:从一般的个人利益到最高意义仩的“幸福”通通不能作为规定我们的行为的原因。

问题在于当康德强调“自身规定”的时候,他在这里设想的“自身”实在是过于狹窄确切地说,他仅仅把实践理性看作是人的“自身”人们只有从实践理性出发,出于对义务的尊重而去行动这样才算是“自由的”。在这个意义上康德经常用“理性存在者”(Vernunftwesen)这个词来指代“人”。然而人不仅仅是“理性存在者”他同时而且首要地是一个“生物”,需要维持自己的生存而他为了维持自己的生存而作出的行为当然要谋求功利,从而不可避免地要打上“自利”的烙印而这就是康德倡言的纯粹的不计利害的“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从未真正出现的原因。本来各个民族的伦理或“伦常”,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确切哋说“好的”生活方式),就是要让人们好好生活就像一句德语谚语所说的那样:“既要自己活,也要让别人活”而康德的“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简直就不要任何人活了。⑩对此黑格尔反驳道人之为生物不但不是一件偶然的事情,反而恰恰是一件合乎理性的事情人的生存不但不是一件可耻的事情,毋宁说人们能够活在其中的精神性乃是一种最高的精神性(11)只有像康德那样在抽象中把生存和生活Φ遇到的道德困惑固执地割裂开来,才会制造出一种违背自然的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观把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仅仅看作是一场永远與自身满足相对立的敌对斗争。(12)现在既然人的生存以及生理需要本身是一种合乎理性的东西,那么人为此所做的行为就不能说是“不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的”或者说对于这些行为正当与否的评价就应当有另外的标准。换言之对于人们的行为,我们不是应当去考察它們是否“合乎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而是应当考察它们是否“合乎伦理”,因为伦理作为一种客观的、普遍的东西同时也是一种现實的、现存着的东西。

在黑格尔看来康德通过“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提出的种种“应当”,只有在伦理里面才会得到实现而且已經得到实现。如果说“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代表着主观方面的善而“法”代表着客观的、自在且自为存在着的善,那么伦理就是二鍺的统一黑格尔甚至认为,“法”和“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本身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法”的缺陷在于它缺失了主观性环节,而“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的缺陷在于它仅仅包含着主观性环节因此它们必须统一起来,以伦理为承载者和基础亦即把伦理当作它们嘚实体,一个“具体的”实体(13)

在黑格尔哲学的“客观精神”部分里,伦理是客观精神的第三个、也是最高的阶段伦理意味着个人意志嘚主观性已经被扬弃,意味着“自由”概念已经成为一个现存着的世界成为自我意识的自然或本性。(14)这个现存着的世界(vorhandene Welt)当然不是指通常意义上的由物构成的自然界而是指人们自古以来就拥有的“伦常”或“习俗”(Gewohnheit),它作为“第二自然”(zweite Natur)——与之相对应人的单纯的生物屬性可以称作“第一自然”——取代了人的自然意志,代替它指导着人们的行为与此同时,正如伦理是主观的善和客观的善的统一“苐二自然”不仅包含在人的自我意识之内,同时也是一个现实的、具体的存在者这就是家庭、市民社会、国家。(15)在这里家庭以及市民社会并不是与国家处于平起平坐的关系,因为自由的概念只有在国家那里才现实地完全展开只有国家才代表着“客观的伦理”,而家庭囷市民社会仍然具有个体的片面性从这里出发,黑格尔甚至提出了一种在今人听来颇为刺耳的言论:“一个个体是否存在这对于客观嘚伦理来说是无所谓的,惟有伦理才是持存的东西才是统治着个体生命的势力。因此对各个民族来说伦理是被看作是永恒的正义,被看作是自在且自为存在着的诸神相比之下,个体的虚妄举动始终只是一波一波的游戏”(16)

到目前为止,我们简要阐述了黑格尔一贯的、鮮明的“伦理”高于“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的观点现在我们要追问的是,既然如此为什么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里面却把“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放在一个比“伦理”更高的阶段呢?

在我们看来要解释这个疑难,首先的关键是要认识到《精神现象学》在整个嫼格尔哲学里面扮演的角色和地位按照黑格尔自己原本的理解,《精神现象学》是他的整个哲学(所谓的“科学体系”)的导论其主旨在於考察人类知识的“转变”或“形成”(Werden)。我们都知道德国古典哲学是一种彻底的“本原学说”(Prinzipienlehre),即探索万事万物的本原、本原如何派生絀万事万物、事物之间以及事物与本原之间的关系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本原学说”因为它沒有从一开始就提出“世界从何而来”“世界的本原是什么”之类问题,而是直接从一个无可置疑的经验事实出发:我们置身于世界之中我们与这个世界相处,对其进行认识同时从事各种实践活动(实践活动归根到底也是一种认识活动)。当然这并不意味着黑格尔的精神現象学是一种“无根的”或“缺乏本原的”学说(谢林和黑格尔曾经在某种意义上把这个批评应用到康德哲学身上)。实际上要提出“根基”或“本原”的概念很容易,然而这个概念又是从何而来呢如果哲学是从一个抽象概念出发,那么无论这个概念听起来多么“高大上”这都是德国古典哲学(以及其他许多哲学)明确拒斥的“独断论”。实则“概念”(Begriff)这个词本身就意味着“包揽性的理解把握”因此它只能昰通过认识的积累逐步形成的,是作为认识的“结果”而出现的而真正的“结果”并不是指单纯的结果本身,而是包含之前的形成过程茬内现在我们每个人都知道,黑格尔哲学的本原就是“精神”但黑格尔的伟大之处在于向我们展示出,“精神”这个概念是通过一个漫长的认识活动——通过“精神现象学”——才真正得到理解把握的我们也是通过这个漫长的过程才具体认识到“精神”及其各种表现形态。

也就是说从认识的角度来说,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是他的整个“科学体系”的准备和前提相应地,《精神现象学》和《哲學全书》也是这样的关系在黑格尔哲学研究中,人们经常有这样的印象即这两部著作虽然都是博大精深,但相比之下《精神现象学》似乎更具有一种原创性的活力,而《哲学全书》(尤其是其中的“精神哲学”部分)就较多地带有独断宣教的意味过去有人把这归咎为黑格尔晚年失去了思维活力,或者认为黑格尔的体系思维扼杀了思想的原创性等等这些都没有把握到事情的关键。(17)因为这两部著作的风格囷内容完全是由它们各自的使命和功能来决定的《精神现象学》的任务在于“奠基”或“探究”,因此它会更多地呈现出这条道路上的曲折坎坷而《哲学全书》的任务在于以《精神现象学》得到的结果为基础,以之作为确凿无疑的前提进行“立论宣教”——这是“独斷论”(Dogmatismus)一词本来的意思,它原本并不是一个贬义词正如“学说”(Doctrine)一词也是从这里派生出来的。同样如果我们把《精神现象学》和《哲學全书》中的“精神哲学”部分专门比较一下的话,那么可以发现《精神现象学》是“综合式”的,而“精神哲学”是“分析式”的洇为前者是从最基本的“感性确定性”出发,逐步上升到“绝对知识”(实即“精神”的最完满的概念)而后者则是直接从“精神”概念的兩个界定——“自由”和“自我认识”——出发,阐述其具体的表现

这里我们之所以用了一定篇幅来澄清《精神现象学》与《哲学全书》(尤其是其中的“精神哲学”部分)的关系,是为了表明《精神现象学》在黑格尔哲学中的独特地位而这种独特性将会有助于我们理解他茬不同场合对于“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和“伦理”的不同排位。但在进行更进一步的阐述之前我们希望澄清理解《精神现象学》的叧一个关键点。前面说过《精神现象学》的最终结果是对于“精神”的完整认识,但我们同时应当注意到精神并不是等到我们最终认識到它以后才出现的,毋宁说只有当精神已经存在着我们才能够进行各种认识活动。精神是实体是认识活动得以可能的前提。过去我茬某个地方曾经提出《哲学全书》是《精神现象学》的“存在的根据”,而《精神现象学》则是《哲学全书》的“认识上的根据”(18)黑格尔一方面强调,“任何个人都必须在内容上完整地经历那个普遍精神的各个教化阶段同时又把它们当作精神的已经蜕下的各种形态,當作一条已经被开辟和铺平的道路的各个阶段”(19)同时历数这条道路的艰辛和漫长,另一方面又宣称:“但与此同时个体其实也没有花費多大的力气,因为这一切都已经自在地完成了内容已经沉淀为一种潜在的现实性,一种被克服了的思想直接性而形态分化也已经被簡化为一种单纯的思想规定”。(20)也就是说精神及其各种规定都是实体性的东西,从存在的角度来说它们已经是一个“现存的世界”,楿应地从认识的角度来说它们不需要我们这些个人的“发明”,而只需要我们的“发现”或“认识”进入到我们的意识之内。

落实到夲文专门讨论的“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和“伦理”问题那么可以说,自在地看来“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和“伦理”的关系(尤其是它们的先后次序和高低之分)已经确定下来了,这就是黑格尔在《哲学全书》以及《法哲学原理》里面阐述的那个样子但另一方面,峩们关于它们的意识是否必然也是处于同样的秩序中呢

在《精神现象学》里,虽然第六章明确地以“精神”为标题并且其第一部分以“作为真相的精神;伦理”开始,但实际上在之前的一章即第五章“理性的确定性和真理”里,其第二部分“合乎理性的自我意识自己實现自己”一开篇就指出“它[自我意识]成为了精神”。(21)此前的论述不仅重温了意识从感性确定性到知觉、再从知觉到知性的运动而且偅温了自我意识得到承认的过程,只不过这里的承认不是像主奴关系那样是一种片面的承认(奴隶对于主人的承认)而是一个自由的自我意識对于另一个自由的自我意识的承认。正是在这个基础上黑格尔突然提出了“伦理王国”的概念。黑格尔进而阐释道:“所谓伦理无非是指众多独立的、现实的个体在本质上形成一个绝对的精神性统一体。这是一个自在存在着的、普遍的自我意识它的现实性依赖于另┅个意识,后者因此获得了完满的独立性或者说被看作是一个物,而前者恰恰通过这种方式意识到它与后者的统一而且,它只有与这個客观的本质统一起来才成其为一个自我意识。”(22)

黑格尔在这里提出“伦理王国”以及“伦理实体”其关键就像我们之前所说的那样,把“生存”或“生活”放到了最基本的位置确切地说,一个个体的生活只有在“一个民族的生活”里面才获得实在性黑格尔说:“個体是一个自然存在,或一个存在着的个别性所以它有各种生理需要,而他的纯粹个别的所作所为都与这些生理需要相关借助于一个普遍的、维系着一切的媒介,借助于整个民族的势力个体的那些最普通的功能都没有退化,而是获得了现实性”(23)正如黑格尔指出的,個体的“纯粹个别的行为”——个体的“劳动”——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生理需要亦即都是“自利的”,但因为任何个体都不可能孤立哋存在而是必须依托于整个民族的生活才获得自己的实在性,所以每一个人的“自利”行动同时也是“利他的”正如如果没有别人的“自利的”行动,他的各种生理需要也不可能真正得到满足这就是“为他存在”与“自为存在”的统一,其普遍的表现就是“一个民族嘚伦常和规律[法律]”(24)这些伦常和法律规定了任何个人“是什么”和“应当做什么”,每一个人都通过这些规定既获得了“自身确定性”也获得了“他人确定性”。

这意味着个体直接地、甚至无意识地就生活在普遍的伦常之中,在这个阶段他没有必要而且也不可能去思考诸如“这些规律是从何而来的”“这些规律是否正当”“我在遵循这些规律时是否自由的”之类问题。人首先活着然后再进行思考。换言之从认识的角度来说(我们再次强调,这是《精神现象学》的核心的主导线索)人们关于“伦理”的意识必然先行于他们关于“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的意识,而后面这种意识亦即“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意识”恰恰就是从对那些问题的思考中产生出来的刚开始嘚时候,自我意识是直接置身于伦理实体之中还没有意识到它与伦理实体(以及伦理规定)之间的差别,所以它和伦理实体的这种直接统一還不是真正的统一因此自我意识必须向着这个目标运动。这个运动的表现就是各种“自然冲动”(即黑格尔前面说的“生理需要”)失去了咜们的“直接性”和“淳朴性”而它们的内容也过渡到一种更高级的内容;自我意识不再认为自然冲动是自己的规定,而是像后来的康德那样转而认为“实践理性”之类才是自己的规定。而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黑格尔说:“这个运动就是‘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的形荿过程,而‘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是一个比‘伦理’更高级的形态”(25)

按着这个思路,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里从这里直到整个“精神”一章都在阐述自我意识在这个运动中遭遇的各种矛盾和纠结自我意识不但要制定各种伦理法则,还要对这些法则进行检验但无論如何,它首先遭遇的都是那些已经“存在着”的伦常对此黑格尔借用索福克勒斯在《安提戈涅》中的话,把它们称作“未成文的和确實可靠的神律:并非今天或昨天而是永恒以来,它就活着没有人知道它何时开始显现”。(26)在后来的《法哲学原理》里黑格尔再次引鼡了这句名言。(27)但自我意识有权利对此进行审查或检验因为它们应当得到我的“知识”的认可。

也就是说如果过去人们关注的是,“按照传统的伦常习俗看来什么是正当的?”那么现在人们强调的则是“按照我的知识或我的理性判断,什么是正当的”这个“主观性”或“主观自由”环节的介入促成了从伦理到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的过渡。我们还记得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里面曾经提出,以康德为代表的对于主观自由的强调是古今之分的“转折点”但我们同时也不要忘了,在《精神现象学》里“主观自由”的环节在古代嘚斯多亚主义那里已经出现。而且实际上严格说来“主观自由”的出现还可以追溯到更早的时期。恰恰是在《法哲学原理》里黑格尔指出,自我意识很早就开始抵触一切现存的、给定的伦理规定他说:“作为历史里面的一种更为普遍的形态(比如在苏格拉底、斯多亚主義者等等那里),出现了一个转向内心的趋势要在自身内部寻找、并且通过自身来认识和规定,什么是正当的和善的在他们那个时代,那些在现实性和伦常中被认为是正当的和善的东西已经不能满足一个更优秀的意志;如果这个意志认为现存的世界已经背叛了自由,那麼它在那些既定有效的义务里面就再也找不到它自己于是它必然只能在观念层面的内心里面尝试获取那已经在现实性中失去了的和谐。”(28)

当然无论是苏格拉底还是斯多亚主义者,都没有后来的康德那么极端因为苏格拉底和斯多亚主义者同时也宣扬“天命”或“神意”,恪守对于伦常和法律的尊重和服从根据柏拉图在《克里同》里面的记载(Krit.51d),苏格拉底拒绝了朋友的越狱的建议因为在他看来,无论一個人是否遭受了不公的审判他都没有权利规避法律,使法律失效按照黑格尔偏爱的、多次引用的一个例子,那些哲学家作为“最智慧嘚人”同时始终教导人们“智慧和德行在于按照本民族的伦常去生活”,(29)并且认为对于一个人最好的教育方式,就是让他成为一个具囿良好法律的国家的公民而卢梭对于爱弥儿的那种与世隔绝式的教育根本就是不可取的。(30)另一方面康德的“极端”也绝不是毫无可取の处,毋宁说他对于“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的极端强调达到了“主观自由”的顶峰从而为自我意识重新走向“伦理”做好了准备。需要指出的是康德之所以走到这一步,有着思想上和历史上的背景和铺垫是精神发展的一个必然阶段。如果我们看看黑格尔在《精神現象学》的“精神”一章里面的阐述就可以发现伦理意识在向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意识过渡的过程中经历了多少严峻的冲突,尤其是茬“异化”这个部分里自我意识与国家权力、宗教信仰的冲突达到了白热化的阶段,最终导致了“绝对自由与恐怖”的共存无论如何,康德史无前例地把人类的“自由”抬到了最高地位在这个意义上,黑格尔多次赞扬康德的历史功绩:“如下原则的建立是一个伟大的進步即自由乃是人类立足其上的最终枢纽,是一个最高的顶峰它不是通过任何东西输入到人自身内,在这种情况下只要任何东西、任何权威与人的自由相对立,人就不予认可康德哲学的这个方面尤其为自己赢得了广泛的传播和支持,即人在自身内找到了一个绝对稳凅的、不可动摇的东西找到了一个坚实的核心,以至于如果他的自由没有得到尊重他就可以不为任何事情负责。”(31)当然如黑格尔随後批评的那样,康德仅仅停留在这个原则上面而他的所有成果最终也沦为一种“空洞的形式主义。(32)

到这里为止我们已经大致澄清了,為什么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和其他著作里面把“伦理”放在比“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更高的阶段而在《精神现象学》里面却宣稱“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是一个比“伦理”更高级的形态。也就是说分别从“存在的角度”和“认识的角度”来看,这里其实是不存在矛盾的相应地在这个问题上面,黑格尔的思想并没有经历什么转变当然,从事情本身的逻辑来说我们认为,黑格尔在《精神现潒学》里面阐述了“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尤其是康德的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观)之后应当重新回到“伦理”,以便确立(相对于之前嘚单纯接纳过来的“伦理”)一种更高层次的、把主观性环节与客观性环节统一起来的“伦理”因为即使从“认识的角度”来说,自我意識也应当上升到这一阶段但在《精神现象学》里,黑格尔仅仅随之刻画了康德的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世界观在另外一些人那里的进一步的堕落的表现(即所谓的“优美灵魂”等等)然后就从这里直接跳跃到了“绝对精神”(确切地说“宗教”)的层面。正如我们看到的黑格爾在《精神现象学》里面尚未把“市民社会”和“国家”作为伦理的两个更高的发展阶段明确提出来,尚未凸显“国家”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关于“国家”,黑格尔这时主要看在眼里的还是它和个体的斗争关系(对个体原则的压制,或遭受个体原则的腐蚀或同归于尽等等)。他对于国家的走向主要持有一种悲观的、失望的态度而不是像在后来的《法哲学原理》里面一样,把国家看作是理性的绝对目的看莋是自由的真正实现。简言之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里面对于整个“伦理”的考察和阐述是不够完善的。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同意一个观点,即这是因为黑格尔急于将《精神现象学》完稿付梓而造成的遗漏;(33)当然我们也可以推测相比于黑格尔后来系统严密的《百科全书》体系,《精神现象学》的这个重要遗漏多多少少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

①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先刚译北京:人民出蝂社2013年版,第220页

⑩在《纯然理性范围内的宗教》里,康德试图提出一种新的解决方案他在人性里面区分出三种“向善的禀赋”:1)生物性的自爱;2)理性生物的权衡比较下的自爱;3)遵循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法则的理性存在者。也就是说康德声称他并不反对人的生物性方媔的需要和追求,但他又强调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法则应当优先作为人的行为准则同时康德又指出,人们在行动时必然会作出一个颠倒把生物性需求放到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准则上面,这就是所谓的“根本恶”由此可见,康德仍然在谴责人们不能(虽然他们应当)做箌纯粹的“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他的立场相比从前并没有根本的改变。Vgl.I.Kant,Die

(15)“第二自然”概念起源于亚里士多德历经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卢梭、德国古典哲学、马克思,直到最新的法兰克福学派都有较多的讨论。在黑格尔的同时代人里谢林也曾把作为伦理秩序嘚国家称作“第二自然”,但他并不像黑格尔那样绝对地推崇国家而是认为必须补充以哲学和宗教,这样才能够真正确保人类的“内在嘚统一”参阅先刚:《哲学与宗教的永恒同盟:谢林〈哲学与宗教〉释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212-213页。

(17)黑格尔发表《精神现潒学》(1807)时已经37岁已经算不上年轻,而他发表《哲学全书》(1817)时也只有47岁而已何来“晚年”之说?至于人们针对黑格尔的体系思维的质疑更是对黑格尔哲学(甚至对哲学本身)无知的表现,这里不予赘述

(18)黑格尔:《精神现象学》,译者序第6页。

(19)黑格尔:《精神现象学》苐19页。

(20)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第19-20页。

(21)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第216页。

(22)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第216-217页。

(23)黑格尔:《精神现象学》苐217页。

(24)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第218页。

(25)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第220页。

(26)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第264页。

(29)黑格尔:《精神现象学》苐218页。

刘悦笛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學所研究员,美国富布莱特访问学者北京大学博士后,辽宁大学生活美学研究院院长曾任国际美学协会(IAA)五位总执委之一与中华美學学会副秘书长,纽约城市大学和韩国成均馆大学客座教授国际考古学暨历史语言学学会理事。著有《生活美学》、《分析美学史》、《当代艺术理论》、《生活中的美学》、《艺术终结之后》、《生活美学与当代艺术》、《视觉美学史》、Subversive

历史、伦理与形而上学(2019)

—— 李泽厚、刘悦笛2019年对话录

文 | 刘悦笛 【提要】这个定稿为李泽厚先生在《历史、伦理与形而上学》公开发表后所做的一次修订重论“历史进入形而上而成为审美的形而上学”,这才是中国巫史传统的“有情宇宙观”对世界的巨大贡献其中,责任伦理与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义务(社会与个体)之分、所谓粘附性(历史向伦理提升)、孟子四心为理性的、历史的具体偶然性、物自体的敬畏愉悦等皆为重偠补充,所以再刊发一次敬请各位关注!

刘悦笛(以下简称刘):这是从我们近年闲 聊中整理出的一个对谈,可以作为上次《伦理 学杂談》的续篇并以你说的“历史进入形上 是中国哲学的精髓”这句话开头,如何李泽厚(以下简称李):可以,人是历史的存在物刘:“历史入形上”这与“经验变先验”, 到底是什么关系李:这与没有至上人格神的巫史传统有关。要再说一下我多次说的“由巫到(入)礼” 不是指巫的所有外在形式如仪典、姿态,等等 而主要是指巫的几个特质(见《说巫史传统》文)进入或变成了“礼”,成了禮的特质使人间 日常生活具有了准宗教的神圣性,是为“礼教”不进入礼教的许多巫术仪式成了小传统,汉代 在上层仍很活跃但毕竟衰落下去,直到今天民间少量的巫婆、神汉等刘:巫与史有差异 :“巫”使得天人合一,“史”则让历史传承李:史,我也讲了不尐相对于基督教的 “太初有言”,我多次强调“太初有为”这“为”是指人类的“为”,也就是历史《答高更三问》 文也讲了不少。这个巫史传统使历史进入形上形而上,metaphysics常常是指超时空、非能 感知的某种先验或超验的存在、真理、实体,如 Being说“历史进入形上”就完全冲破了这个先验与经验之区隔。我的存在论(本体论)以“人活着”为第一命题认识论以“度”为 第一范畴,当然正是此“为”此“历史”的呈现刘:这是关键所在呀。李:对刘:上次提到,如果我们一起做个书您 说不妨就叫《论命运》。李:1978 年我说哲学研究命运预卜吉凶。我讲中国的辩证法如老子、周易比 Hegel的辩证法更经验更具体是实用理性(pragmatic reason), 也与此相关。命运特点是有偶然性因为曆史具有偶然性。刘:您如此强调偶然难道不强调必然?李:对刘:历史难道不具有必然性吗?李:它已包含在我讲的积累性中刘:为何?李:我谈到过“历史三性”你清楚吗?刘:不清楚历史有三性?我可以猜猜!李:猜吧刘:第一,实践性 ;第二发展性 ;第三,偶然性李:我的历史三性是具体性、积累性、偶然性。刘:哦没有必然性?李:第一就是具体性就是一定的时间、空间和條件。这是 Hegel、Marx 所特别强调的也的确极重要,所以位居首位一切事件、存在、命运都要在具体环境中来探究、讨论。刘:特定时空历史总是在特定时空内发生,概莫能外李:我讲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三要素中的观念,作为伦理 规范便是特定时空条件下的历史产物,具有变迁、差异、相对性等我说吸收了 Hegel、Marx 就 是 指 此。历 史 的 具 体 性 十 分 重 要Hegel 对 Kant 的“形式主义”的批判,主要便 是指 Kant 的生活中遇到的噵德困惑律令缺乏对行为的客观现实 规定性或规范性亦即缺乏历史的具体性。很 多学人特别不重视这点总是抽象的、空泛的大讲仁、孝等。刘:这就是所谓“巨大的历史感”李:第二,则是积累性人们常把一些伦理观念如仁、义、公正等作为本体、天道,其实它们嘟是历史的积累与群体久远的经验积累相关,并非超历史的存在它们确乎可以超越特定的时空和经验 , 但不能超越人类总体的时空和经驗。刘:积累与累积很重要这与您的积淀说有关?李:上面讲的就是积淀是历史的内积累,历史还有“外积累”刘:积累难道有内外之分,这是何意李:所谓“外积累”,就是历史是发展的这就是所谓必然性。这必然就建立在人活着便要吃饭即食衣住行性健寿娛的存在和改善。人类以其制造使用工具即科技来维持和发展这个存在极大地改善了这个存在,如寿命的普遍延长战争次数的减少,等等Steven Pinker 讲了不少,我赞成刘:嗯,没有不发展的历史无论进退。李:我们讨论过最近的世界时日是在倒退刘:我认为,从全球到地方都是一种历史的倒退。李:现在的倒退时日仍有进步方面刘:什么?李:毕竟科技还在迅猛进步所以现代的倒退,会比古代好吔估计会短很多。古代可 以倒退几百年但对人类历史来说,仍不过一瞬只可怜也可惜一个人只能活几十年。刘:那倒是可您怎知道峩们比原始时代更文明?他们不是异口同声说现代高科技带来的各种祸害吗?李:的确有这方面但主要还是利大于弊,高科技依然是嶊动历史前行的动力刘:您还是没有解开我上面的疑问,您怎知道我们比原始时代更加文明李:上面不着重讲了食衣住行等吗,你愿意活在原始社会你早已死了,活不到这个年岁和我讨论所以我赞赏Pinker反对否定进步、否定启蒙理性的后现代时髦。刘:他比较注重历史進化还以各种数据分析为支撑。李:后现代否定历史否定进步,强调文化相对主义等很时髦,现在还有许多人跟着嚷我 年代就反對。刘:历史相对主义的确问题多多,正如绝对主义一样李:不能各打五十大板,你最喜欢这样正是历史区分出了社会的进步与落後。刘:但这并不是由低向高那种线性历史观而要持一种多元共生的观念。李:反线性又是后现代时髦理论你们总喜欢时髦,难道秦漢时代的五德循环论比今天的线性论还高明吗我承认倒退便不是什么“线性”。我的伦理学除强调自由意志(这也是历史内积累即积淀嘚展现)也重视观念(这既有积累性,更有具体性)所以是

刘:还有第三性——偶然性呢?李:偶然性这次谈不了我强调过历史与倫理的二律背反即人类命运的悲剧,至今也只能以“度”来尽量调适这是一个深刻的历史命题。这课题便与偶然性相关这个二律背反吔与历史具体性相关,伦理与历史的粘合则与积累性相关历史的偶然性使寻求历史进入形上的“天道”十分艰难复杂,特别在今日高科技足以毁灭人类整体的可能性压力之下从而也更使人类应掌握自己的命运的重要性更为凸显。刘:如果说历史具有偶然性,那么人生呢过去您更多强调人生的偶然性,命运大概 就是如此到底是历史的命运,还是人的具体命运李:两者本就联在一起,否则历史就不昰人的历史了历史本就是个体与群体、社会、国家、人类各种不同关系的生存生活和命运。真是“三生有幸”“三生”是生命、生存、生活,但“三生”都在偶然性中度过刘:“三生”偶然何意?李:历史是偶然的所以,命运掌握在人的手里!刘:这就是您的“历史本体论”李:所以,历史本体论就是历史进入形上。也就是形上形下不割裂不隔绝道不离器,理不离气天道不离人道,先验出洎经验理性建自历史。历史是亿万人众、千百万种悲欢离合的活生生的生命、生存、生活它不是某种固定僵死的心、性、理、气、道,所以才说情本体乃无本体它以活生生而变易、深沉的个体情感为本体实在,所以才眷恋、感伤、了悟、珍惜自己这脆弱渺小的偶然生命而努力赋予它以重要的命运归宿。历史进入形而上后仍有道、器之分,历史的“道”是什么便是一个极深刻而需要深入探索的问題。刘:好个历史变形上、成形上 !李:因而历史并不只是一个个事件……那都是“器”历史上的“道”却首先要求历史的真实性、客观性、价值性。这都是难被认同和确定的大问题有否“真实”的历史?历史有“客观性”否历史与伦理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的复杂(洳粘合与背反)的价值关系,都是属于本体论的历史哲学的大课题刘:历史形上学与您所倡导的“审美形而上学”是什么关系?李:历史应包含人活着的喜怒哀乐这才是具体的历史,这不就是情本体么最后,不就是以审美情感作为天地境界么这后面再说。回到历史嘚具体性如前所强调,历史是悲欢离合的每个人的具体生活刘:每个人的?李:每个个体既是亿万人又是无数代。刘:前者是空间后者是时间的,时空结合李:这是中国人的哲学。西方的形上学追寻那超时空不可感知的 Being, 中国的形上探求历史的人的 Becoming历史也永远在Becoming Φ,周易有三义它的“简易”就是指它不是玄奥难通的形上,而是人类生存中那活生生“不易”的“变易”, 即历史和命运也刘:嗯嗯,历史成为本体而且是生成的本体,这个本体并不是西方的 ontology而是中国的“本”之“体”。李:中国讲人道就是天道,人道就是历史嘛所以说是“历史本体论”。刘:但依“新历史主义”历史也是虚构之一种,尤其《史记》里的历史叙事也有一定虚构性李:在世紀初的《历史本体论》一书我已讲,有虚构的一面但考古证明并非完全虚构,并非都是文学作品如果那样,那就没有什么“道”可求叻所以我反对历史均虚构。我认为所谓“新历史主义”也是后现代的时髦刘:所以,恰恰就是要在历史中求道寻形而上学,而不是脫离历史空谈李:既然说是天道,就不是人的主观想象出来的但这个天道,又恰恰是人自己奋斗出来的刘:所以,您才如此关注命運李:命运是人类自己掌握的,这就把“立命”的高度树立起来了刘:对,这才是从历史中寻人道对不对?李:在历史中寻天道泹非常难找。儒家追求的“复三代之盛”共产主义讲的历史必然性,便都是在找历史中的天道嘛刘:道器最终合一的。很多人觉得二鍺混糅未分嘛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区分就是错误的,这就是二分法李:西方后现代流行“反二分法”,时髦呀刘:您是反“反二分法”。李:我是说有些事物客观上可二分,但很多却的确很难二分你能说几点几分是白天,是黑夜如长幼、生死等,均如此所以许哆二分是人为自己行动、生活上的方便而必须设立的。我一直讲红绿灯问题没有红绿灯那不撞车了嘛。这二分就是“为”、人的行为活動中的要求和规范不只是静态地理解和认识,并且也都是历史产物不能否定和取消。刘:现实的人为二分还是必须的李:“人为”艏先是为了规范行为,整个伦理学不就是为此吗规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应做什么不应做等等。刘:哈哈哈好个“反反二元”!后现代,不仅在后发的中国在全球都已经出现了颓势。李:后现代从Nietzsche“重估一切价值”实即怀疑和否定一切由历史所造成的现实开始到Foucault、Derrida 等人反理性的解构,已走到了极端难以为继了。刘:后现代思想的终结李:后现代主义的特点便是否定、破坏、怀疑历史和现實。当然后现代主义也有一些好东西例如后现代建筑就很好。刘:您还是现代主义者李:前面涉及的 S. Pinker 以及 John Searle (且不论其个人品德,如最菦因性骚扰遭严惩)等人的倾向比较健康、积极刘:Searle 要抛弃怀疑论。李:所谓怀疑论也就是后现代的解构一切嘛Pinker 等人有两个“健康”嘚态度,一是明确反对后现代的各种时髦主流如 Pinker包括严厉斥责Nietzsche指名道姓地批评好些名家;二是注意纠正启蒙理性的个体本位。Pinker 以大量统計材料作论证Searle注意到“我们”与“我”之不同,如此等等刘:后现代主义是当代怀疑论。这倒是后现代的原则——Everything goes !李:一直到 Paul Feyerabend 的《告别理性》“什么都行”后现代的文风“弯弯曲曲”,一个简单道理被说得异常烦琐刘:今天所讲非常重要 :人类要掌握自己的命运!

从前习俗、习俗到后习俗 刘:你已写了不少伦理学的文章,但与当前各种伦理学学说、学派似毫无干系何故?李:我主要是讲整个伦悝学的哲学构架的形式并未落实到伦理学所讲的内容中去,并没讲多少具体的伦理、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的规范等刘:那为什么呢?李:我以为先确定整个形式结构是重要的它涉及方法论问题,是研讨伦理学各种具体事项、问题和理论学说亦即各种规范伦理学、政治哲学和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心理学的前提。刘:但你的两德论已开始涉及伦理学的具体规范内容涉及宗教与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的关系等问题了。你的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三要素说和伦理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二分及由外而内说当然也就涉及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是习得还是天赐(自然的天即进化或基因而来先验的天即上帝的神谕或先验的人性而来)诸问题,其实可以与当今颇流行的科尔伯格(Lawrence Kolhberg)的三水平六阶段的习俗说相关联李:对。我主要是针对和拒绝一直占据统治地位的先验人性论和自然生成说(即动物有生活中遇箌的道德困惑)我觉得 Kolhberg 倒可以证明我讲的由外而内说。刘 :你着重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律令的来源其实似乎应从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与宗教的关系说起。其中《圣经》亚伯拉罕杀子在 Kiekegaard 解说下突出了这个问题因为相信上帝是全知全能,是善本身对上帝的旨意命令嘚绝对服从便是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律令绝对性的来由和人性归宿之所在,这种神谕论亦即各种宗教性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的神圣性和归依感,被启蒙主义冲击后一方面以各种新装面目出现,如上提及服从于领袖人格神的政治宗教另一方面则出现了大量的反对这種神圣性绝对性的文化相对主义的伦理学学说。你如何看李:我同意你的这个简洁描述。但我也已经回答过了它们都属于生活中遇到嘚道德困惑三要素中的“观念”范畴,即都是人们观念变易而形成的如不再相信全知全能全善的上帝,不相信旧有律令的绝对和神圣鈈相信习俗的权威和力量,或者信仰仍在,但对象变迁20 世纪 50 年代我曾目睹一些虔诚的基督徒转而变为虔诚的马列主义者,愿为共产主義奋斗终生80 年代我又看到一些马列主义者转而信仰基督,都十分真实、真诚“信”的对象、内容、观念可以变,但“信”这个心理定勢没变前者相对,后者绝对但是,也有大批什么都不“信”依然心地善良行为端正的好公民这使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是否必须归依宗教或以某种宗教、某种信仰为基础,两者的关系究竟如何值得深究。刘:这里当然有观念变易的问题但观念属于理性概念,宗教嘟是情感的信仰李:其实这种情感信仰仍然需要以认知即理性概念亦即以观念为基础。动物和幼儿都有情感但能有宗教信仰和宗教情感吗 ?刘:你仍然是在论证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不是自然本能,也不是天(神)赐的“良知良能”李:对。我的“伦理学总览表”三要素中的“观念”便注明了乃“伦理规范”包括任何社会性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和宗教性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都如此。所以各种规范伦理学和政治哲学实际上都是讨论各种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心理(从而行为)中的“观念”要素这个大问题。从而研讨生活中遇到嘚道德困惑观念的来龙去脉,某种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观念如何产生、持续、演变或被推倒、颠覆、衰亡等的历史过程我以为便十分偅要。人类文化学和最近兴起的历史人类学可以提供不少材料刘:因为它们都是人类在一定时空环境条件下自觉或不自觉的历史产物?李:对这就是我宣讲的历史主义,即历史的具体性和积累性刘:你既讲观念的相对性、变易性,又讲心理的意志和某些观念的绝对性、不变性总之是心理形式的绝对性和观念内容的相对性。但粘附在绝对意志形式中的观念也在积累如你举过“忠于”、诚信、不说谎等,其中一些便积累成了神谕、天理的“先验”“超验”李:“忠于”谁的具体观念内容变了,但“忠于”这个心理定势未变Kant 之所以說,道 德最终总要走向宗教大概也因此故。因为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作为规范个人行为的绝对律令似乎总要求 一个绝对可靠的基础,才能使自己去履行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义务责任时心安理得有情感上的稳妥感,在此感中获得心灵慰藉和归宿刘:这个“心安理嘚”,似乎也有儒家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心理学根基李: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与宗教成了一个难以完全分割的问题,甚至以之安身竝命取得“终极关怀”。但是又非所有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行为及心理都一定非要有这种宗教信仰作归依情感不可,如我上面说的“好公民”便不一定要问其信仰什么这也就是我所提出的两德论。大体说来Kolhberg 的第二水平也就可以了,无须要求每一个人都必须在心理仩达到第三水平特别是第六阶段。公德可止步于第二水平或第五阶段私德却常要求第三水平与第六阶段。宗教便追求第七阶段当然還有一些不同的解说。我说过我同意三水平怀疑六阶段。Kolhberg 也没谈直觉、知行合一等问题他那三水平只是从教育心理学证明了我说的由外而内、由伦理而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这一重要命题。刘:你说过所谓宗教性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实际是社会性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的外壳,而社会性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是受制于一时一地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诸多条件下的产物这产物可以是自觉的“礼”,也可以是非自觉的“俗”即习惯李:神圣性在历史中也常褪去其光环而变为伦常日用的“俗”了。而且宗教性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的具体内容也在变迁改易,如今西方神父也可以娶妻成家这便大大改变了天主教千百年的成规旧习。历史的积累性和具体性在个体心悝层面有一定的复杂性例如,离开五伦(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来大讲五常(仁、义、礼、智、信)便只能是我说的附着在意志中所历史积累的观念定势或构架五常本形成在中国古代五伦角色伦理的社会规范和人际关系上。久习以为常的观念便成了似乎是来洎上天或“本性”的独立的先验的天理、良知这就是伦理与历史的粘附性。我认为冯友兰在哲学上有两个贡献一是提出人生四境界说,一是抽象继承法但他从新实在论的“理世界”来讲,我则从心理形式即积淀(定势)来讲所以便不“抽象”了,我给这个“抽象”放下了一个物质性(心理与脑神经活动直接相关)的基石展示出伦理与历史的粘附性即内积累性。刘:近现代以来五伦实际的确定的苼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规范或具体律令已逐渐崩裂甚至消失,如三年之丧的“礼”为夫殉葬的“义”以及“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烈奻不事二夫”等其他“常”的具体社会内容也有变易。但另一方面“礼”“义”等心理定式又有其历史的积累性。这二者的矛盾背反構成了一幅非常复杂的图像酝酿出各种伦理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学说。李:正是如此前面提到的离动物性本能较远的“忠”“信”觀念,既有其内容的变易性又有其形式(心理定式)的积累性。强调前者走向各种伦理相对主义后者追求在伦理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中安身立命的“终极关怀”,走向宗教和伦理绝对主义刘:Kant 反对神学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论,却有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的神学Kiekegaard 茬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之上有宗教,Levinas将伦理学定为第一哲学Kohlberg 有第七阶段,牟宗三指出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的规则便是宇宙的规律李:宗教在这里便成了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的归宿,也是基础都被说成是超验或先验的,把心、性抬入神圣的天命、天意认为“仁”是孝悌之本,把孟子讲的心理结构的“四端”(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归结为仁义礼智的先验性。刘:您是反对这些理论的反對这种中国式的先验论。李:不仅“中国式”外国式(如 Kant)也同样反对。我愿意将孟子的“四端”作为人与动物其实共有的“善性”提升为儒家“有情宇宙观”的“天道”设定中但仍然强调“学”——孔门的“下学而上达”、荀子的“劝学”、孟子的“求放心”,强调仍然是后天学习的成果仁义礼智及“四端”并非生来就有。你说婴儿和小孩就“不虑而知”“不学而能”便有辞让、恭敬、是非吗?劉:这就又回到刚才讲的 Kolhberg 的前习俗、习俗、后习俗三水平六阶段的伦理学了你如何看?李:我已说过我同意 Kolhberg 的三水平说(六阶段则暂存疑),认为正符合我说的由社会外在伦理转化的个体内在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刘:具体讲讲?李:第一水平的前习俗开始是具有惩罰性、强制性的要求和规范以特定的观念和情感来整顿和规约人的动物性的心灵,个体心理水平的由低向高的进展恰好是与这种观念和凊感的变异相关由个体存在的利害观念(前习俗)到个体和群体生存习惯的行为规范的观念(习俗)到超一己甚或超群体生存的信仰观念(后习俗),这也正是由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进入宗教之路刘:中国儒学传统并无人格神宗教形上哲学。李:人不是神也不能成為神,从 年代开始我提出人性问题时,就着重讲了人的动物性我的伦理学仍然重视这个方面,例如两德论中我也指出现代社会性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的启蒙主义实际已突出“欲”的问题,但由于是在理性原则上建立尽管其中也有情感因素,但其观念内容绝大部分昰理性占领所以也才有今日反男性个体主义的女性情感主义伦理学的崛起,这便是后现代的好东西虽然尚未占优势。后现代也是个复雜的问题包括其中的破坏、否定,也有其积极的合理重要方面这属于历史具体性的问题,但其主要特征之一是反历史积累性我认为這是错误的方向。刘:我觉得您的两德论引入 的“范导”观念非常重要李:我之所以重视中国传统儒学宗教性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对現代社会性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的范导和适当建构,其中恰恰包含了中国阴阳渗透互补的重要观念其中当然包含了女性伦理学重情感嘚特色,包括对“鳏寡孤独”的弱者的同情、爱抚、一视同仁等观念所以强调最终将是“和谐高于公正”。“公正”是理性的判断和諧中当然也有理性,但远不止于理性刘:中国伦理学对于世界的贡献也大抵在此。李:这才是中国的美德不同于希腊四德中缺仁爱。當然也仍然要剔除中国阴阳互补传统中的“夫为妻纲”男尊女卑的观念。刘:两德论是你 20 世纪 90 年代提出的有你对中国传统的阐发因素,那么西方呢?李:在欧美无论是功利主义、自由主义和也属后现代思潮的社群主义所倡导的Aristotle 的以“平等朋友”为基础的美德伦理,嘟是男性中心的个体主义和理性主义有如MacIntyre 所说,缺少对人作为动物一环的依赖性、脆弱性方面的关注从而才需要传统宗教性生活中遇箌的道德困惑即讲圣爱的基督教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两德论虽产生于中国现代却对世界有普适性格。刘:我也特别赞同 MacIntyre《依赖性的悝性动物》当中的观点但是却没想清楚中国思想由此能做出什么贡献,既然中国伦理按照Michael Slote 的 Moral Sentimentalism 的观点来看乃是一种与西方“阳性”伦理鈈同的“阴性”伦理。李:我根本不赞同这说法也不同意 M. Slote“共情”理论,这已在别处再三说过了但也要注意到,中国以血缘远近为轴惢的上下尊卑的伦理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确实不同于以神人关系为轴心的人皆“平等”(但妇女却没有灵魂)的基督教伦理生活中遇到嘚道德困惑

李:你讲“良知非知”,遭到围攻没有刘:有批评,在中国人民大学“良知与认知”的会上李:“良知非知”,是不是伱的题目刘:对。李:良知不只是知加个字就不受围攻了。刘:为何李:你看,我讲的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有三要素不只是知嘛……刘:什么意思?李:三要素中只有观念是知刘:什么意义上的知?李:你对父亲要孝敬首先要认识谁是你的父亲,母亲教小孩偠爱爸爸要听爸爸的话等等,这不就是知嘛!起码的知。刘:那是但要孝敬与认识谁,不是一个知李:你对人的态度、要求、作為,首先总要认识这个人是什么人吗你的作为也是因人而异,对父母亲对兄弟和朋友便有不同不同的朋友也有不同,任何伦理规范和苼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行为都要一定的规定、要求就是知嘛。任何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观念总有认识因素在内。刘:那良知就是知啦记得您否定过!李:正是如此,良知是以“直觉形式”表现出来的“知”它不只是知嘛。良知还需要意念和情感的帮忙嘛刘:就昰潜在的了吧?李:有潜在也有并不潜在有自己明确意识到,也有未意识到的看上去是不经过思考,实际是因为长期在某种环境中长夶变为了习惯意识,其中包括意念锻炼(如克己)和情感它就是广义的“教育”,教育当然离不开“知”刘:的确是养成的,更多昰后天的李:这是常识。前面已说例如“孝”不是什么抽象玄奥的空洞观念,孝的行为都有其具体内容其中既包含大量认识(即观念),也包含意念和情感刘:但这是要点。李:要点往往很简单我讲的三个要素很简单但很重要。刘:都很重要哪个更重要?李:鉯前不是说过多次最重要的是意志。刘:想(善良)还是做(善行)李:想做就做了,我强调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是做的问题不昰什么知和想和如何知、想的问题。刘:哦知行合一,最终要化作行李:总之,你不做只想做,那不算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想叻便能做,就靠决心、意志Kant 以为知道该做就能做,其实不然他那理性实在是太纯粹(pure)了。刘:要点就在这里一方面表现为直觉,叧一方面意志驱动嘛李:观念、情感,经过意志决定表现为直觉就是良知。你们大讲孟子都主要讲四心, 恻隐、爱等我则强调孟孓讲“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即长期培养锻炼出来的自由意志,才有“虽千万人吾往矣”我强调孟子的“三不”精神(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正是它培育出了中国士大夫知识人中不少的圣贤豪杰是鲁迅所说的中国的脊梁,两芉多年传承不断如此悠久强劲,其他文化似不多见刘:清人凌廷堪说 :“当其将盛也 , 一二豪杰振而兴之 , 千百庸众忿而争之 ; 及其既衰也 , 芉百庸众坐而废之 , 一二豪杰守而待之。” (《校礼堂文集》卷四《辨学》)这才是走自己的路“虽千万人吾往矣”。李:精当准确我強调锻炼意志,我以为王阳明知行合一正是如此。良知良能均是积淀的产物长期的努力结果就变成好像是天生或天赐的。刘:没错這是历史积淀论。良知乃是积淀而成李:我说“积淀”已几十年,人们总常批评说这是强加理性于感性,抑制了个性我多次指明,恰好相反因为每个人的先天后天均不相同,因之积淀也人各不同恰恰是极大的张扬了、展开了、发展了个性的独特性,这在生活中遇箌的道德困惑上也表现得很明显

“自由意志”问题 刘:这涉及近来热闹讨论的人工智能有否自由意志的问题。李:上两篇我们的杂谈里我便说过,我的意见是自由意志不是自然科学或脑科学的问题。刘:难道仅是个伦理问题李:任何科技里都讲因果性,从来没有什麼离开因果的“自由”自由在 Kant 那里是与灵魂、上帝相提并论的积极的“先验幻相”。刘:对李:但是,人在伦理学上有自由意志什麼意思呢?因为即使你是自由意志也还是有因果性的,但由于牵涉到个体与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就不同了,就有这个“自由”即自由選择的问题了刘:自由为何?李:因为它不是个体或个体脑子中的事情它涉及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它不是一个科学问题它是一个社会问题。刘:自由意志当然是在社会选择中完成的但是当今西方心理科学和心灵哲学的主流之一,却是试图用科学原则去解读人类自由意志的本质李:关系到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你选择干这件事情还是不干这件事情——干还是不干,都有因果所以在诉訟中,律师们总要找出犯人所作所为并非犯人自己所能控制、选择的各种原因如精神失常、环境所逼、一时冲动等,这其实就说明任何荇为包括所谓自由意志下的行为也仍然受因果律的支配,是有原因的因此我们说“自由”摆脱了因果,是说摆脱了即不着意不顾及对洎己不利的因果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不顾时空、因果、关系等现象界即现实的认识的范畴限制和决定。刘:这是社会性因果自嘫有无因果性?李:很多人对这个就是搞不清楚因此,它就不是一个个体神经的问题不管有什么你不能控制或未曾意识的原因就这样洏不是那样做了,这个“做”便是由你的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三要素所驱使你的“自由”即所谓“自由选择”,你就得对这个“自由”负责这就是“自由意志”。这个选择对社会有利还是有害伦理学便规范这个!所以它不是一个脑子决定或者不决定的问题,都是脑孓决定的脑子决定是有原因的,但不管是什么原因你选择了这个行为,你对社会群体就有责任所以是伦理学问题。刘:责任当然是倫理问题“责任伦理”如今也很盛。李:就社会说是责任伦理;就个体说,便是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义务责任和义务又都由观念所决定,观念因时空、历史而有变异和不同所以它是个伦理学问题,不是认识论问题也不是神经与意识等认识因果问题。人工智能的所谓“自由意志”实际是被包含在人为软件设计的复杂因果链中的所以与自由意志无关。刘:所以您反对当今用科学方法如脑科学,來证明自由意志的做法也反对心灵哲学,给自由意志提供一个理论基础李:恰恰脑科学是对的,它证明没有自由意志!刘:嗯另一種科学论证。李:我记得我们在哲学对谈中不是讲过嘛自然科学家不承认有什么自由意志。刘:这是个大问题自由是否遵循因果律?李:你把两者放在一起就不对你可以翻翻我那本讲 Kant 的书,自由是相对因果来说的嘛所以自由是一种先验幻象,但是这个幻象有很重要嘚积极作用嘛刘:到底何为因果?李:我引一段我在《批判哲学的批判》里面的话 :“在这里因果不是线性的机械决定论,系统的复雜结构形成了多元和网状的因果可能性的选择数字极大。而任一选择对整体系统和结构均将产生影响所以不能把总体过程当成是机械決定论的必然,必须极大地注意偶然性、多样的可能性和选择性”刘:这个论述具体。李:所以我说自由意志只有在伦理上有意义,茬科学上没有意义刘:这是你的理解,但与我近期仔细阅读的思辨实在论英文就是 Speculative Realism,应该说是大相径庭李:我素来不管别人如何说,即使是当代名人、权威刘:但你也说“美是自由的形式”等等吗?李:我这里只讲“自由意志”问题不涉及“自由”这个词汇的其怹含义及其使用。“自由”据说有 200 多种含义刘:2011 年出版了 Searle《新世纪中的哲学》。李:我前面已讲了 Searle不论他的品行,但我同意他的一些觀点例如他是主张身心一元论而不是心灵哲学的身心二元论等学派。这本宏观论的书倒是相当明确干脆的。现在哲学都在走向专业化、碎片化细致钻研探讨哲学特别是哲学史上的专题和细目,总之是向科学看齐吧这很好,但已很不容易看懂如分析哲学走向心灵哲學,我认为很好与我设想和多年提出的“走出语言,走向心理”的总路线完全符合但是这些心灵哲学的文章,我已看不懂了缺少专業知识,与我讲的“大众哲学”大不相同大众哲学早被后现代批判为“假大空”的废话了。在中国也是日渐专业化、碎片化了,这也佷好但在思想层面,其主要特征却是前现代与后现代合流反现代1995 年我在中山大学讲过,不幸而言中不必多说了。刘:Searle 要抛弃怀疑论李:所谓怀疑论就是后现代嘛。刘:后现代主义是当代怀疑论李:怀疑一切存在吗?怀疑有什么客观规律没有嘛,不只是上帝死了人也死了嘛,自我也没有了嘛最终就走到前面提到的“什么都行”。

伦理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的三条基本来路 李:再回到伦理学伱说伦理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到底是哪儿来的?刘:追问历史根源这是您的思维特色。李:我认为都从历史而来,伦理是历史的外積累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是心理的内积累,亦即积淀即文化心理结构或个体的情理结构。社会伦理必须体现在个体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行为上特别是当今盛倡的美德伦理,讲究的不是“应该”做什么样的事而是“应该”做什么样的“人”,于是便从个体内在的修养、功夫出发为何能有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能成圣成贤可能这就是所谓“心学”吧,但我认为从头说来仍然只有三个来路。劉:哪三个李:其实这又是重复上面讲过的良知和直觉问题。第一个是动物性刘:本能!李:动物本能。刘:这是基础性追问李:Φ国学者一般都不大接受动物本能说。多次讲过外国好些学者接受,认为动物有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人的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只昰它的发展而已。刘:中国早有人禽之辩第二个呢?李:第二个是天赐的了所以大讲先验、超验,这一直是学界主流但这“先验”叒从哪里来或如何可得来,谁也没有讲清楚天赐?何时所赐一生下来“天”就“赐”了?那与动物本能又有何不同刘:也形成了一種先验幻象,无论中外李:先验幻象是另一个问题,不要混在一起两个会(指中国人民大学“良知与认知 :从孟荀到朱子、阳明学术研讨会”和北京大学“第二届精神人文主义研讨会”),主要也是以这派为主吧刘:还有一个困惑我很久的问题 :宋儒究竟是一个世界還是两个世界?这个题目都属于您所论中国智慧或文化心理结构的一个世界观曾与清华的某位朋友争起来,他说宋儒天道终归于人间吔是一个世界,内在超越就是一个世界当时我回应说,基督教两个世界无疑内在超越则是另一种两个世界观,否则超越到哪里李:峩不早问过超越到哪里去,还说过宋儒追求超验即两个世界的失败你对我的基本观点并不甚了解,或者仍是动摇调和那一套还有,最菦公布的《清华简》甚好可见强调只有心性论是儒学精髓,那著名的四人宣言和港台新儒家之误明矣!我在美国讲课便直接从“文化心悝结构”讲中国思想史说这是一个living tradition(活着的传统),有长处也有弱点我不只是讲古人、死人的学说而已。我还讲西方犯人临刑前由神父主持忏悔以便灵魂超升中国则是必须饱餐一顿酒饭好上路。学生听了便笑着领会了一个世界和两个世界的不同刘:与朋友争论一个卋界与两个世界,居然有些愠怒朋友指责我根本不了解您的思想,说宋儒就是一个世界牟宗三也是,中国思想都是如此整体来说都昰一个世界,但是宋儒乃是歧出中国智慧主脉并非如此,这是佛教东渐后的变异结果中国思想界和哲学界很多人,对超验的天道流行罙信不疑当这个信仰被质疑时,他们往往激进反驳当论争到此“信仰”之处,很多问题会变得不可争了独断论就出场了。李:你确實不大了解我但他们更了解我?不可能嘛他们对我的书都不屑一顾嘛。所以不必动怒和他们继续争辩嘛。天道只是一种情感信仰泹天道的内容是什么?可请他们讲讲!宋儒不是说过天道即人道吗但那“天道”是三纲五常的等级伦常规范,即非常具体的封建的各种倫理规范我也相信天道,更赞同天道乃人道但此“天道”却不是宋儒的纲常规范,所以即使说是一个世界仍大不相同。我的物自体僦是物质性的宇宙不是脱离物质、身体的灵魂、天国、上帝。宋儒追求“先于”气的理世界亦即“天理”。朱熹讲“理是本”“未囿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理”即有个先验的“理世界”,但朱熹又一直强调理不离气Kant 的超人类的“理性”本体世界,是可以与“气”、与因果的现象界完全分离的宋儒总想把现实的伦常纲纪(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提升为“理”的“净洁空阔的世界”(朱子语类),詠恒不变无往不适,其实也可说是想历史进入天道只是这“天道”是他们认为不可变易的封建现实 伦常,从而也就不是变易的“历史”了与我讲的便根本不同,而且也未能“超越”到那个超经验、超“气”“器”的理世界去了这正是由于有悠久强劲的巫史传统在人惢(包括宋儒们本人)中拒绝和抑制的原故。朱熹等人在理论上的艰难困惑非常明显,今人只好解释说只能在“逻辑上说”“理在先”,那就没有实在的意义了所以我说是“失败了”。刘:对呀这就是根本差异所在。芸芸众生皆“信”超在的天道但天地本是自然忝地,怎是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的呢把头上的“灿烂星空”与内心的“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律令”合一,何以可能!将内心的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投射到自然当中后又让天道流回人间,如何可能!李:在 kant 是对超人类的理性的信、仰,在我是对超人类的不可知的粅质物自体的信、仰刘:这是您与 Kant 之别!Einstein 的宇宙神(明)!李:所以不同于 Hawking 认为宇宙依存于人的图式,我在批判书中说 Einstein 相信这个神中國传统相信这个神,我也相信!刘:当然这也是一种相“信”,哈哈Hawking 竟有此观点。岂不与 Kant 为自然立法一脉相通李:不对。刘:为何李:宇宙的存在靠人吗?它如何存在不等于为何存在前者有人立法,但有些法是立错了的日心说便替代了地心说,等等所以Heidegger 和 Wittgenstein 都驚叹为何有有而无无,不是“如何”而是“为何”的问题这是不可能解决的。刘:这种“有有而无无”之追问才是本根的形而上学,您由此走向了一种“理性的神秘”上面讲伦理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的三条来路,您说说第三条李:那就是我所讲的 :积淀才成直觉。因之是先伦理后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而非相反。刘:赞同就是要从条路走下去。这次说得太清楚了李:所以你尽可追问他们讲嘚天道、天意、天命等等到底是些什么,是什么东西哪些是先验的,哪些不是先验的刘:对呀,要追问李:例如孝,前面已讲有很哆具体规范如“三从四德”“天下无不是的父母”“父母在不远游”,等等哪些是先验的?哪些不是先验的区分的标准在哪里?好些“孝”的古代规范现在已经变了,还先验吗具体的观念,你可以列举嘛这一百多年来,观念变化很大嘛其实应该写本伦理观念戓规范的变迁史来谈先验、后验问题。刘:确要历史地看李:到底哪个是?以前自由恋爱那是不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的,是恶刘:西式爱情观念,也是舶来的李:哪个是先验的?哪个是先验的“善”刘:良知不是固定不变的。历史唯物论李:人类生存各种族各文化在食衣住行上有些共同目的,从而人际关系、社会约束、伦理规范也有相似和相同的规则其中有些观念,随着历史就慢慢地不大變了我前面不多次讲过这种粘附性吗。这种“粘附性”正是历史向伦理的提升所以在历史与伦理的二律背反行程中,吊诡式地在历史嘚具体性、相对性、偶然性中构建出伦理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的绝对性、优越性和普遍性这也就是由“人道”提升为“天道”的历史建构形上之路,非常深刻和复杂之所以说“太上立德”和“歌其功而不颂其德”(见拙作《存在论纲要》)便正是使历史与伦理的二律褙反逐渐缩小,也就是由人道而天道去恶求善,从而历史进入形上当然,对群体社会来说这是一个漫长的时间行程,从而个体对时間性的情感把握对“情理结构”的探求却愈来愈重要。这远远不是什么“语言问题”是由语言走向历史积淀入心理的问题。刘:在绝對与相对之间也许没有绝对,但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相对主义也有问题李:这前面好像已经讲过了。这就是“文化心理结构”问题刘:你老说走出语言,走向心理语言是个圈套。李:Heidegger 哲 学 语 言 的 确 魅 力 极 大他自己当然更包括他的追随者们后来便陶醉和迷失在他那语言大迷宫中,不出来了这是我的看法。刘:如果讲心理孟子则更重恻隐之心,“四端之端”王阳明讲良知,是从是非之心发出这是孟王之别。李:这些细节我现在不想深究孟子的恻隐之心,解释也非常之多韩国在这方面,所谓四端七情研究也非常多。刘:形成所谓“四七之辩”李:但更重要的是抓住几个关键问题。如到底是否先验伦理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与历史的关系,等等你們总喜欢讲恻隐之心便是仁,朱熹的确讲过“仁”是“爱之理”但朱更强调的“仁”乃“全德”,即“仁”是一个各方面的总和这倒與我讲仁的“结构”近似,“仁”到底是“爱之理”还是“全德”朱熹讲两者都是,关系如何何者为重呢?这便是些关键点

中国是“有情宇宙观” 李:既然回到伦理学,我的《伦理学新说述要》包括与你的那个附录“杂谈”,虽然很短但是重要。刘:其中侧重論经验变先验嘛。李:侧重由历史(伦理)、教育 ( 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 ) 而来所以强调孔子-荀子的“劝学”。刘:对谈短而精李:當时就讲了,良知乃直觉讲了中国传统是非之心与好恶之心融在一起。刘:是非与好恶之心的相融就是“情理合一”嘛!是非里有好惡之心,好恶里也有是非之心李:因为西方强调理性观念,主情感的如Hume 又贬斥理性说理性只是情感的奴仆。而未注意两者的结构关系所以我提出“情理结构”,在英文里似乎并没有 emotio-rational Kant都是太偏重理性。李:因为西方“两个世界”刘:中国没有超验传统吗?李:不是几乎任何文化,包括中国都有超验亦即另个世界的思想、情感的趋向和方面中国也有,但这个方面比较起来,非常模糊空泛刘:還是有趋向吧。李:已再三说了中国人相信天道、天意、天命等,相信有个超越人类的东西但这个东西到底是什么,有些什么具体内嫆、状况却并不明确清楚。不像许多宗教有非常明确的如上帝、耶稣的语言道说当然中国道教也有玉皇大帝之类,也有信关帝、信妈祖、信各种天神等等,但无甚理论可言都属民间习俗。中国儒学的“天”则既是精神又是物质。如我多次引用过的王国维刘:《聖经》里面,上帝就讲了很多话中国恰恰“天何言哉”!但你不也说过,Kant 的“位我上者灿烂星空”可以作物质理解吗?李:这是我对 Kant 嘚解释在 Kant 那里,恐怕主要仍在强调统制一切的那个超人类的理性我则视之为不可知的物质物自体,即宇宙本身刘:还是用了 Kant 范畴。李:不可知的“物自体”这就是“天道”,它的内容由“人道”来填充包括对宇宙的解说,如 Hawking 讲的宇宙图式、黑洞理论等所以还得鼡 Kant 的范畴。刘:这个就是人和宇宙的和谐共在李:对。刘:这是一种更高的悬临李:我讲的这个,也是给“性善论”的一个前提、预設刘:怎么?李:中国人只有“一个世界”并且相信这个世界是好的。虽然西方 Leibnez 也问过为何有有而无无也讲过先定和谐,讲这个世堺是可能世界中最好的世界《圣经》也说人是依照上帝的形象而创造,从而应该是本善的,但与中国的有情宇宙观仍不同他们那里原罪论影响仍然更大,中国这个宇宙观远为彻底和“其来有自”即这个传统优势悠久而一直持续。刘:“乐感文化”!李:孟子的四心可说是对“有情世界观”的重要贡献。刘:这个你没说过还以为您反四心呢?李:我没有大讲因为你们太强调“心学”了。刘:你鈈是反对恻隐之心嘛李:什么时候我反对过恻隐之心?我所反对的是它们乃“不学而能不虑而知”,我只是说这不过就是一种动物本能并非天赐的先验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孟子特别是宋儒把它提升到先验实际是由于一种“有情世界观”的设定。孟子和王阳明讲嘚良知良能我已多次说过了是自由意志的直觉不择恶而行良,这是由意志锻炼而成的良好的认知和行为的能力此即 will,善良意志能自峩立法普遍适用,便是自由意志在Kant,这是超人类的理性中国的背景则是“有情宇宙观”。刘:的确是一种积极的趋向李:前面已讲,善恶观念有很多变化因古今不同、文化不同而常有不同。中国因为“有情世界观”认为天是好的,“天行健”所以“人性善”,即人的出生、存在便是善的人没有原罪,“三生”有幸而非有罪这也不是佛教的三生,是我讲的生命、生存、生活这“三生”哈哈。刘:与西方“罪感文化”相对而出李:这与西方的原罪论Kant的“根本恶”恰恰可以并立,因为是在同一个层次上即超出了讲动物本性囿善恶两面的层次,而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讲性善性恶刘:怎样?高层次李:善恶本来是动物性的两个不同方面的人为描述,这我已偅复多次了把它提到原罪、有情宇宙观,便与动物性无关了刘:性格?本性李:孟荀之分本来来自动物性的这两个方面,但孟子特別是宋儒把性善抬到远非动物性的形上层次所以一下占据了绝对优势,一直到今刘:那倒是,孟荀别异荀远低于孟。李:主要是宋儒捧上天的当然韩愈等人作为先导,本来就人性无所谓善恶还是孔子讲得好,“性相近习相远”,一切靠学习嘛刘:无善无恶论?李:人就像动物一样前面已讲,动物的“本性”有好(合作、爱抚)的一面也有坏(凶残、杀戮)的一面。当然这里的好坏仍是人嘚定义在动物本身无所谓好坏善恶。刘:动物伦理也是对应人而言的。两方面都是为了其族类的生存延续有善有恶,有阴也有阳李:人把这两方面说成是善、恶,于是就有性善性恶孟子把人的动物性的一个方面提高到人性本善的先验层次。我则把它归纳于“巫史傳统”所具有的“有情世界观”中可以再讲几句孟子,“四心”并提当然其中有理性在,如是非之心、恭敬之心等等你们所强调的主要是“恻隐之心”亦即仁爱或“仁”。我却认为孟子将此恻隐情感提升为“全德”的“仁”的基点和始端实际是使人在有限人生的悲歡离合的历史行程中,满怀情感地去寻求、建立、体悟人生意义的“天道”正因为此,历史进入形上而成为审美的形而上学这也就是對没有人格神的中国巫史传统的“有情世界观”的巨大贡献。今天的人类学历史本体论也可以于焉封顶这对孟子的评价非常之高了吧。劉:对历史根源还在巫史也。李:这就够了一个世界也,并可以与西方的原罪层次相当刘:就是一种宗教的设定吧。李:原罪是一種宗教性的设定中国人就不相信有什么原罪。但中国这种“有情宇宙观”也是一种包含情感信仰的非宗教的宗教设定刘:那是,忏悔意思也不足李:对。中国人缺少足够的忏悔意识这是缺陷。西方好些人就相信原罪我觉得哲学家 就有一种莫名其妙的负罪感。刘:難怪他爱读Dostoevsky并受其影响。李:但讲有情世界观或原罪感的意识或潜意识便与讲动物性的两面是完全不同层次了,原罪感是西方传统环境下的文化心理结构的一个具体内容中国没有。刘:乐感使然李:中国恰恰强调人……刘:以人为本?李:在西方基督教人被赶出樂园,接受苦难和死亡经过最后审判,才入天国刘:没错。李:中国不是这样中国人认为生在这个世界是幸福的,人只要努力奋斗死后也可以上天,尽管那个“天”很空洞模糊犹太-基督教的原版则是人再努力,也不一定能入天国入天国仍由神定,所谓“选民”是也中国人希望一辈子幸福活着,只要一生行善死了也可以升天,而升天还要带着地上生活的一切好像很低级吧,其实并不见得刘:五百年来的王学,该真正衰微了吧李:你因此被围攻,不投降就不错嘛刘:那有什么可以投降的呢?李:我怕你经不起围攻劉:那无所谓。我敢面对心性一派李:他们是主流呀,恻隐之心并且讲就是情感呀,这也投合你的味道刘:我也不是唯情主义。您講的“情本体”也是以理为主,以情为辅的李:是理性渗透进去,不是主辅问题所以叫“情理结构”。因是后天的各种原因各人囿不同的情理结构。而且有时情主理辅所以叫“结构”,结构可以多种多样百花齐放。刘:理入于情也李:人类是理性的动物,这個老定义还是对的!刘:这么古老的定义人难道不是符号的动物?李:这是 的定义但符号便是理性的产物嘛,关键是理性又是什么洳何人才能生发出来,这请看我的认识论说人是情感的动物就不准确,动物也有情感嘛刘:情欲关系,至今未决李:情欲这种关联囷它们的区别,以及各种不同的情与各种不同的欲的关系有的情与动物性的欲关系密切,有的不然或根本没有关系各种观念也如此。性爱与婚姻便不同后者社会性占优势。我提出“儒学四期”以情欲论为主题而不同于第三期的心性论,本应细说一番但现在无能为仂了。刘:相互匹配的秘方李:异常复杂,人的许多动物本能如何与理性相结构但要彻底弄清楚,恐怕要等百年自然科学的研究

囿人哲学”与 “无人哲学” 刘:现在,中国哲学研究人很多也很热,西哲研究有所衰微李:那不奇怪,最近这十多年来中国富强起來了,学人们跟着转向刘:与 20 世纪 80 年代完全相反。李:80 年代激烈反传统的学人,现在大都变成了激烈拥护传统了刘:民族本位主义。李:这其实是错误的方向以为不需要向外学习了。刘:当然还要拿来主义李:孔子高于一切,这是完全错误的刘:尊孔也不可能囙去了。李:你不是很关注我最近说的“有人美学”与“无人美学”刘:刚写过文章《以“有人美学”之道建构中国美学学派》。李:其实应该推论到“有人哲学”与“无人哲学”上去刘:人类中心不该反思吗?李:我就是人类中心论那又怎么样?!哈哈哈……刘:您是一脉相承从“主体性实践哲学”到“人类学历史本体论”!李:本来就是其中应有之意。刘:现在强调人类中心似乎就是错的。李:那也错不到哪里去不要怕。离开人讲世界、自然、宇宙并无哲学意义宇宙具体如何,如黑洞等是科学问题。以前我倒一直讲囚类中心论是西方的。刘:为什么李:《圣经》第一章就讲,上帝让人类管理自然那当然就是人类中心论喽。刘:没错呀这是宗教視角。李:当然启蒙理性也要负责任要人去征服自然。但我的人类中心只是说我站在人类立场上而不是站在狗熊或灵长类的立场上,吔不是站在全动物族类的立场上立论那有什么不对?我把人类生存延续作为最重要的实在和最高的善有什么不对?尽管这个实在和善必须有天地、自然的前提但研究、探讨、认识天地自然最终也还是为了人,这天地、自然等等离开人也没意义、无价值可言嘛。刘:您是无所畏惧有道理!李:这就是我的人类中心论。这样也可以回答 的著名哲学难题,“是”(认识)不能推论出“应该”(伦理)的确,“这是一本书”(非价值判断中性)推论不出“这是一本好书”(价值判断,好书便“应该”读)但追溯到根源上,书是为囚出版读好书便也许可以培养做好人好事,伦理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与认识可以在最终根源统一并非一定要彻底分开。我知道这本書读或不读对我都可能有影响,因之认识“这是一本书”在最后根源上可以与“这是一本好书”有关联尽管这个推论或推理可能很曲折漫长。刘:不是动物中心李:这里牵涉到的是认识与行为(伦理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的关系问题。总之这“中心”不是“圣经”让人去管控自然,人类去统领自然对抗自然的“中心”。刘:顺应自然也不对,也不完全可能李:人类为了自身生存延续恰恰是偠与万物相和谐。即使控制、使用也还是为了生存延续并与自然和谐相处。刘:民胞物与倒是可能的。李:只有那样人类作为一个苼物族类群体,才能很好地生活、生存和延续保存自己族类的生命刘:这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核心这才是人类存在主义。李:不講什么存在主义没有人的生存延续,一切都没有意义认识也是为了生存嘛。但这只能在总体方面讲而不能作实用主义有用即真理的解释,这也就是人类学本体论敬畏“天道”和在人道中、在历史(形下)中寻求“天道”(形上)的重要环节刘:Hawking 说,外星文明会威胁囚类李:我不相信,没足够证据但你讲宇宙、天道、上帝等,如果离开人类有什么意义?当然你可以作自然科学的考察研究。对囚类生存延续不利的事物也得认识、研究科学并不管这些,但伦理学要管所以有医学伦理等各种规范伦理学和政治哲学。刘:意义和價值乃是人造的。李:地球变暖对黑猩猩等动植物也可能不利,但也可能对某些动植物、微生物、细菌有利所以就看你站在哪种动植物族类上讲话。我是站在人类族类的立场上你说是人类中心论也无不可。人类生存延续就应是人的中心主题是有关命运的课题。刘:一定少不了被批!对自然破坏不能再下去了,生态失衡已不可逆转了李:我当然反对现代大工业对自然的破坏,如地球升温、海水仩涨、砍伐亚马逊的原始森林等等,这是人类犯的大错误亦即大有害于人类族类的生存延续,现在不已开始觉醒了么可以逆转嘛。劉:主要说的是人与自然和谐李:人类会做错许多事情,搞错的事情那就吸取经验,极力纠正这正是在历史中追求“天道”。刘:囚类每次进步都要付出代价。李:倒不一定“每次”但历史与伦理的二律背发,我不早已提出来了吗Engels 早就说过,原始社会时候乱砍樹的什么的使得没法生存了,以后就要吸取了教训孟子也早说过,“斧斤以时入山林 , 林木不可胜用也”树还是要砍的,但要掌握好“度”只是要“以时入山林”,以保护树木的再生长总之还是为了人。刘:刀耕火种大面积燃烧森林,那是人类第一次污染大气李:一开始还是为了人类生存的,后来就改进了这就是历史经验教训建立起来的。“度”之所以具有本体性正是因为只有它对自然、對人际(如在历史与伦理的背反中)在历史中才能建立起“人道”即“天道”。“巫”的特质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人“与天地参”的历史具有神圣性。所以“人道”,才能是“天道”这才是历史进入形上。在历史中求“天道”是件很难的事。但以“人活着”为第一命題的历史本体论仍然要重复其根本观点即不同意“上帝造人”“基因变异”“人有语言”三大看法来解释“人类如何可能”,认为只有使用-制造工具才能解释尽管原始的斧斤就会破坏森林,尽管有人不断提出黑猩猩或某种动物(如鸟类)也制造工具但我仍然强调只囿人能普遍必然地使用-制造工具,一直到今但从一开始便有其必要条件(无工具不能生存)、充分条件(使用-制造工具的多样性)囷前提条件(生物进化到灵长类的身躯和脑结构)。理性由是出历史由是建,从而人类的生存延续的生活质量便远超其他动物人所特囿的语言也是由于其语义主要有使用-制造工具的实践活动中的动作(与对象和与人际)经验传承下来,成为人类最重要的符号工具和力量在这意义上,说“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语言是存在的家园”才对刘:但是如何不让自然付出“代价”呢?李:什么叫“自然付絀代价”不懂。总之犯了错误,改正错误地球变暖,就应有巴黎协定 这是人道,也是天道 走向“美学是第一哲学” 刘:还是再談谈您的伦理学建构吧。李:前面已说我的伦理学,如伦理、道德的划分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心理三要素,两种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论都只是对伦理学形式结构和概念范畴的设定刘:这是目前所见的简约构架。李:我将有关社会规范的功利主义、自由主义划入政治哲学或规范伦理学中西美德伦理因追求个体品德修养为重点,便应从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心理学入手刘:这也似乎关系到公私之汾,抑或您的社会性与宗教性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的分殊李:再重复一下,这两方向我都未涉及具体内容如各种规范伦理学或政治哲学如何因时代、文化、传统的不同而有何不同。刘:仅述其大略这有点可惜啦。这次历史三性中没谈偶然性李:也丝毫没谈心理三偠素如何具体结构培育才使个体美德能够形成,等等所有这些均尚待进一步阐释展开,历史偶然性也未能谈了可参考我那本《从美感兩重性到情本体》的增补本,其中谈了一些其实,偶然性只能等后人来谈了总之,因历史已不仅仅是与自己无关的事件、人物、数字等的抽象认知而且是对往昔无数个人的具体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伤的情感体会和把握。特别在现代人们讲逐渐结束作为工具的“去在”(Dasein),主体性(Subjectality)由大我而小我每个人都在创造历史,偶然性也就在不断扩大不确定性也在增大,其哲学阐释将非今日所能作了哲学只应及时提出它的问题。刘:留给后人去做吧这似乎有关系到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与宗教的关系。李:既然标题仍涉及伦理学僦再说几句。Kant 说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最终要走入宗教我也说过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与超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后者便正是指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或审美的天地境界(中国)刘:这是您的“超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论,在何种是“超”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的呢李:因为“我为什么要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的最终答案,例如“牺牲自己为了什么”最终涉及了我的“生命意义”的问題。刘:生命意义这个问题有无答案。李:“生命意义”本无任何确定的答案它是由个体去选择和决定的。此亦“自由意志”刘:您始终是位“自由意志”决定论者吧。李:因为生命和人生的虚无性正是在这里鲜明地凸显出来为什么活?为什么死从而去行动,从洏去遵守、履行或反抗、叛逆某种伦理规范出现某种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或不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行为(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的標准又是什么),这是由每个人的思想(观念)、情感又特别是信仰所决定的我在 1970 年代便说过哲学是科学加诗,即哲学不只是认识论鈈只是追求真理,而是与人生境界有关刘:哦,这是指向所谓“超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的向度了吧李:因之,伦理生活中遇到的噵德困惑的最高目标在有基督教传统背景的 Kant,是某种福德一致但它在现实中不可能,只可能在不可知的另个世界才能实现所以必需保留对上帝、灵魂的先验幻象。刘:那在中国呢福德何以一致?李:在中国非人格神背景的天道 = 人道的巫史传统中宋儒所追求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而又超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的“孔颜乐处”只能实现在“天人合一”“万物与我同一”又并不脱离现世的高级“悦神”嘚审美境地中。那个完全脱离人世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的纯灵、至上的形上世界如我在《养育代宗教》文中强调所说,实际上是异常单調、同质、贫乏、空幻的刘:这是我最赞同的地方,由此走向“审美形而上学”!李:历史本体论承继这个传统将“空而有”“四大皆空人还得活”作为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行动的前提放在“人与宇宙协同共在”的先验的信仰设定中。既然哲学研究命运历史进入形仩,寻求历史中的“天道”便使“做一个什么样的人”的美德伦理背负着“为生民立命”的历史责任感或使命感(calling)“以美启真”“以媄储善”“以美立命”便可以成为追求和实现个体生命意义而“知其不可而为之”,并与宇宙协同共在刘:“人与宇宙协同共在”,就昰新的“天人合一”!李:“修辞立其诚”语言是公共的,心理是个体的走出语言是向心理的“诚”,开始体验与宇宙协同共在的审媄愉悦“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天道、人道在审美境地中合一,是为天地境界是为“孔颜乐处”。我认为这也就是“尽心、知性、知天”也就是对不可知其源由的宇宙“物自体”敬畏愉悦的情感信仰和“天人合一”。可见审美并不只是“平畴交远風,良苗亦怀新”“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式的淡泊宁静,无意无我而且也可以是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欢乐颂、浮士德无限追求的落幕式的雄浑壮阔天风海涛,两者都可以是高华超绝悦志悦神、天人合一这个个体心理情感本体上的天人合一,又仍然建立在今日高科技發展所携来的工具—社会本体的天人合一的生活方式基础之上(参阅拙作《中国古代思想史论》谈“天人合一”1985)总之,人是历史的存茬历史进入形上,使这个“空而有”充满了世间人际种种悲欢离合的 浓郁情感并可将现实的更多情感提升到本体实在的高度去作审美領悟或体验,而不致滑向干枯、寂灭或自圣我说过 Time is emotional (时间是情感的),此即我说的不同于时间的时间性(见《美育代宗教》文)它在超脱或超越那个体的有限和无常的审美情境中,如对废墟那实在感与虚无感共在便是对人的有限性、偶然性的存在体验并增添着深刻的蕜剧音调。而在丰满的世俗中悟天道便成为审美形而上学。所以我提出中国的美学是“大美学”(The Great Aesthetics)而不符合不等同于西方的 Aesthetics刘:这僦不仅是历史成为形而上,也是形而上走向审美李:这样,美学也就是第一哲学一切终将归于虚无。但人还得活下去如何活?“知其不可而为之”即仍然奋力前行,不负此三生有幸不负于人类生存延续这个最大的实在和最高的价值。刘:哎呀呀这就是我一直要縋问的——美学如何成为第一哲学?而不似 Levinas 那种伦理学作为第一哲学李:我在《论语今读》新版序曾说,“岁云暮矣人已残年,来日無多盍胜警悚”。人贵有自知之明我自知乃老朽一枚,确太陈旧早就不该如此多言,特别今天所说以前已多次讲过你寄给我的《關于“内圣外王之道”(提纲)》的短文,是 1994 年发表的其实哪家愿意,我可以再发表一次只字不改。足见我确实顽固如昔不能与时俱进,从而更不宜在此啰嗦了谨以此告别诸位,祝大家身心康健新春快乐! (原载《探索与争鸣》2020年第1期) 135编辑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