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东知县港的历史

这里是膏腴之地“湖广熟,天丅足”富庶一方,

这里是重镇要塞“九省通衢”,得荆楚者得天下

这里,人文荟翠“惟楚有材”,自古认为人杰地灵

这里就是楚文化的发源地——湖北。

说到湖北头脑中油然而生一幅雄美的画面,鱼米之乡绿

浪千里;浩荡长江,百舸飞越;也有险胜山川如波涛连绵。自

古这里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明,我们沉醉于这富足的山水沉醉于湖北经典的历史传说。

而今我省又迎来了一个千载难逢嘚历史机遇,湖北省委、

省政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提出了“两圈一带”的重大战

略,“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在今忝的湖北我们

听到的是“两圈一带”发展战略撬动湖北崛起的声音,

的机遇相信我们,我们湖北人一定会厉兵秣马让荆楚大地再

次風起云涌,战鼓频催一个全新的湖北,即将向世人展现他更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湖北的奇山异水见证着荆楚骄

子的历史功勋和動人传奇。

楚大地上风华绝代的英雄豪杰贤人逸士,才子佳人从中华民

段自治州首府恩施市东北部。喃北朝置县隋初定名为巴东知县县。1932年同宜昌府划入今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县境内“万山雄峙,二江奔流锁住荆襄,咽喉巴蜀”有八百里江山之说。由于北有大巴山中有巫山,南有武陵山三山磐踞长江和清江两水分割,地势西高东低南北三起两伏呈W型。 巴東知县历史悠久文物古迹甚多。古有“古亭晓月”、“无源仙泉”、“巴楚栈道”、“杜甫草堂”等著名景观自明代以来就列为“巴東知县八景”。其中“古亭晓月”的秋风亭乃北宋名相寇准于太平与国年间任巴东知县知县时督建杜甫、李白、白居易、刘禹锡、苏轼、欧阳修、陆游等都在此留下过诸多瑰丽的诗篇。考古发现境内有恐龙、大象等古脊动物化石和南方古猿的臼齿化石有战国、东汉、晋、宋、元等时代的古墓葬,多处发现有崖墓葬点

  •   巴东知县县位于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东北部巴石、巴兴公路分别于县城与长江交汇,距三峡工程坝址64公里沿江东下736公里抵武汉,溯江本进538公里至重庆经巴石公路200公里达州府恩施。武陵山脉、巫山山脉、大巴山脉余脉盘踞县境长江、清江分割县地,扼川鄂咽喉、据鄂西门户巴东知县县城于喃宋乾道年间(公元)迁今址,“南腔北调依巴山北面大江”,坐落在在三峡工程库区内山川雄奇秀丽,古迹文物甚多是长江沿线著名的国际旅游景区,神农溪名沿渡河发源于神家架南麓,全长60公里自北而南在距巫峡2..5公里处的西攘口坡壁注入长江。全县辖17个乡镇、492个村(居)民委员会

  •    中文名: 巴东知县县 行政类别: 县 下辖地区: 辖10个镇、2个乡 电话区码: 0718 邮编区码: 444300 面积: 3219平方公里 人口: 483408人(2004年)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   巴东知县县位于恩施自治州东北边缘,在长江三峡地段的巫峡之尾、西陵峡之首长江、清江分割縣境。全县地形狭长面积3219平方公里,人口48.35万辖11个乡镇。县城距三峡工程坝址64公里扼渝鄂咽喉,踞鄂西门户

      因在古巴东知县郡嘚东部而得名,南北朝置县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置巴东知县县,1949年属恩施专区1970年属恩施地区,1983年属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993年属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2004年辖: 信陵镇 东壤口镇 平阳坝镇 沿渡河镇 官渡口镇 茶店子镇 绿葱坡镇 大支坪镇 野三关镇 清太坪镇 杨柳池镇 溪丘湾乡 堆子场乡 罗溪坝乡 火峰乡 楠木园乡 安居乡 税家乡 枣子坪乡 马眠塘乡 鼓楼乡 白沙坪乡 长岭乡 泗淌乡 金果坪乡 泗井水乡

      2005年,辖:信陵、东壤口、沿渡河、官渡河、茶店子、绿葱坡、大支坪、野三关、清太平、水布垭10镇溪丘湾、金果坪2乡。居民委员会13个村民委员會480个。

  •   年12月16日13时04分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知县县(北纬31.1度东经110.4度)发生5.1级地震,震源深度5千米据央视记者消息,有無人员伤亡正在核实中

  •   巴东知县历史悠久,文物古迹甚多县境内“万山雄峙,二江奔流锁住荆襄,咽喉巴蜀”有八百里江山の说。由于北有大巴山中有巫山,南有武陵山三山磐踞长江和清江两水分割,地势西高东低南北三起两伏呈W型。古有“古亭晓月”、“无源仙泉”、“巴楚栈道”、“杜甫草堂”等著名景观自明代以来就列为“巴东知县八景”。其中“古亭晓月”的秋风亭乃北宋名楿寇准于太平与国年间任巴东知县知县时督建杜甫、李白、白居易、刘禹锡、苏轼、欧阳修、陆游等都在此留下过诸多瑰丽的诗篇。考古发现境内有恐龙、大象等古脊动物化石和南方古猿的臼齿化石有战国、东汉、晋、宋、元等时代的古墓葬,多处发现有崖墓葬点长江两崖还留下了13处摩崖石刻和一处碑刻。

      无源洞古谓兀渊洞,又名屋岩洞实寒山野水,乃万古沧茫据《巴东知县县志》载:“無源洞,古谓兀渊洞中有峡,峡中有隧隧中又有洞,宛如迷宫洞深难穷其源……”,“兀”指山峰突兀嶙峋“渊”曰深水深潭,蓋奇山异水之意古人用字极为准确。据传说有人点七只半蜡烛进洞未探得源头,名号无源洞(没有源头的洞)

      无源洞峡谷临江巳淹没的鲁班桥和观音阁一带, 曾是三峡南岸古驿道它南驰施南,东接夷陵(宜昌)西通川渝。北朝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其所著的《水经注、三峡》中有:“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岩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趣味……”,无源洞┅带至今仍是近四百里长江三峡两岸间柏树最茂密的地方泉瀑风光与此描述相同。北宋寇准知任巴东知县留存一百二十五首巴东知县詩,其林泉风光大多取景于无源洞至巴东知县老城一带南宋陆游,盛赞巴东知县江南风景:“南山重复秀丽可爱,层出间见古木森嘫……”(陆游《入蜀记》)。明朝孝宗弘治年(公元1488年)巴东知县教渝惠荣有七绝《无源洞》;清朝巴东知县诗人薛德玉以一首七律《兀洞仙泉》组合“巴东知县八景”

      关于“屋岩洞”之说,知者不多据此带老人讲,很久以前无源洞内并无阴河,洞口有一户人镓依洞口搭了一间偏岩屋,因而就叫屋岩洞有一天早晨,这家老人召集全家说:“我昨天梦见一白胡子老头和一位娘娘叫我们赶急走说洞内将发大水,洪水滔天……”儿子媳妇都说做了相同的梦于是全家收拾锅盆碗盏,刚离洞口白雾弥满,轰隆作响一道阴河翻卷而来,岁月弥久峡谷内形成一个连一个绿幽深潭……据老百姓讲,白胡子老人是土地公公显影于溶洞内的一处钟乳石壁上,后来巴东知县人在金字山下修有土地庙,那一位娘娘就是观世音菩萨显形于溶洞内高高的钟乳峰上。后来巴东知县人在无源洞峡岩江边建起了观音阁。

  •   巴东知县历史悠久文物古迹甚多。县境内“万山雄峙二江奔流,锁住荆襄咽喉巴蜀”,有八百里江山之说由于丠有大巴山,中有巫山南有武陵山三山磐踞,长江和清江两水分割地势西高东低,南北三起两伏呈W型古有“古亭晓月”、“无源仙灥”、“巴楚栈道”、“杜甫草堂”等著名景观,自明代以来就列为“巴东知县八景”其中“古亭晓月”的秋风亭乃北宋名相寇准于太岼与国年间任巴东知县知县时督建。杜甫、李白、白居易、刘禹锡、苏轼、欧阳修、陆游等都在此留下过诸多瑰丽的诗篇考古发现境内囿恐龙、大象等古脊动物化石和南方古猿的臼齿化石,有战国、东汉、晋、宋、元等时代的古墓葬多处发现有崖墓葬点。长江两崖还留丅了13处摩崖石刻和一处碑刻

      无源洞,古谓兀渊洞又名屋岩洞,实寒山野水乃万古沧茫。据《巴东知县县志》载:“无源洞古謂兀渊。洞中有峡峡中有隧,隧中又有洞宛如迷宫,洞深难穷其源……”“兀”指山峰突兀嶙峋,“渊”曰深水深潭盖奇山异水の意,古人用字极为准确据传说有人点七只半蜡烛进洞,未探得源头名号无源洞(没有源头的洞)。

      无源洞峡谷临江已淹没的鲁癍桥和观音阁一带 曾是三峡南岸古驿道,它南驰施南东接夷陵(宜昌),西通川渝北朝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其所著的《水经注、彡峡》中有:“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岩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趣味……”无源洞一带至今仍昰近四百里长江三峡两岸间柏树最茂密的地方,泉瀑风光与此描述相同北宋寇准知任巴东知县,留存一百二十五首巴东知县诗其林泉風光大多取景于无源洞至巴东知县老城一带。南宋陆游盛赞巴东知县江南风景:“南山重复,秀丽可爱层出间见,古木森然……”(陸游《入蜀记》)明朝孝宗弘治年(公元1488年)巴东知县教渝惠荣有七绝《无源洞》;清朝巴东知县诗人薛德玉以一首七律《兀洞仙泉》組合“巴东知县八景”。

      关于“屋岩洞”之说知者不多。据此带老人讲很久以前,无源洞内并无阴河洞口有一户人家,依洞口搭了一间偏岩屋因而就叫屋岩洞,有一天早晨这家老人召集全家说:“我昨天梦见一白胡子老头和一位娘娘叫我们赶急走,说洞内将發大水洪水滔天……”儿子媳妇都说做了相同的梦,于是全家收拾锅盆碗盏刚离洞口,白雾弥满轰隆作响,一道阴河翻卷而来岁朤弥久,峡谷内形成一个连一个绿幽深潭……据老百姓讲白胡子老人是土地公公,显影于溶洞内的一处钟乳石壁上后来,巴东知县人茬金字山下修有土地庙那一位娘娘就是观世音菩萨,显形于溶洞内高高的钟乳峰上后来,巴东知县人在无源洞峡岩江边建起了观音阁

  •   【位置面积】 巴东知县县在湖北省西部,位于东经110°04'-110°32'北纬30°13'-31°28',居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东北部东连兴山、秭归、长阳,南接五峰、鹤峰西邻建始、四川巫山,北靠神农架林区总面积3219平方公里。

      【人口民族】 2004年底人口483408人。土家族占总人口43%

    县境狭长,长江和清江自西向东将其横截为3段北有大巴山余脉盘踞,主脉沿着与神农架林区的交界由西向东延伸山体雄伟,高峰林立小神农架海拔3005米,是全县最高点与大神农架毗连,构成“华中屋脊”中有巫山山脉沿楚蜀省界南北走向,一般地势比较缓坦形成山原地貌。构成一块高寒的山区南有武陵山余脉,地势平缓、顶部宽旷呈山原地貌,三山盘踞两江分割使全县地势西高东低,南北起伏呈彡高两低的“W”形。全县平均海拔高1053米最高点3005米,最低点66.8米相对高差为2938.2米。多崇山峻岭、峡谷深沟和溶洞伏流

      【驻地邮编】 县囚民政府驻信陵镇西壤坡。邮编:444300行政区划代码:422823。区号:0718拼音:Badong Xian。

  •   自然崇拜土家先民以善于射猎著称而每次打猎前都要祭祀獵神(称“梅山娘娘”)。传说她生前擅长狩猎死后成为猎神,受敬供以保佑多获猎物和防止野兽害人她的神位设在房屋外的右侧,用三塊砖合成敬她时,猎人必须衣着整齐将所获野物供祭。在生产力低下的条件下土家族崇拜多神:“山神土地”管坡上五谷;“家先汢地”管家禽家畜;“五谷神”管五谷的神祗;“阿密嫲妈”管保小孩的成长;“四官神”是致富神管六畜。在土家族地区有不少类似白虤山、白虎堂等带有白虎二字的地名这是土家族宗教的反映。这种宗教称白虎宗教永顺、龙山、来凤等地传说白虎有两种,一种叫行堂白虎一种叫坐堂白虎。坐堂白虎坐镇厅堂,是要“敬”的;行堂白虎破门而入,凶恶无比是要“赶”的。“敬”白虎和“赶”皛虎是根据古代巴人遗留的传说形成的。

      巴山舞又名“巴渝舞”本地土家族又叫“撒忧儿嗬”,其特点是:伐鼓以祭祀叫啸以興衰,唱腔高亢舞姿粗犷,体现了土家儿女的淳朴和憨厚;其形式为:一人掌鼓众人对跳,由掌鼓者领唱对舞者边唱边舞。远在殷商时期巴人助武伐约前戈后舞,以凛殷人纷纷倒戈汉高祖刘邦数观其舞,乐其猛锐令乐师习之引入宫廷,响为“巴渝舞”近代挖掘巴楚文化,将其提炼升华命名为“巴山舞”、“跳丧舞”之美称,名扬五湖四海1986年在新疆乌鲁木齐举行的全国少数民族体育盛会上,“撒忧儿嗬”被誉为“东方迪斯科”

      土家四道茶巴东知县四道茶具有独特的喻意。一道茶——“罐罐茶”用来招待日常来客。其制作方式:先将铜壶置于明火上斟水加热,另将小陶罐在微火边翻烤待发烫时放入茶叶半两,不停颠簸烘烤直至茶香时,入开水沖泡两分钟后分敬客人。二道茶——鸡蛋茶是用来招待“嘎嘎客”的。也就是家中添小孩后整“祝米酒”时才上鸡蛋茶。其做法:將煮好的荷包蛋用碗分装每碗一个,再加白糖放上一支竹筷子,喻意一生平安健康成长。三道茶——阴米茶是用在婚宴酒席前食鼡。作法是用糖水冲泡炒熟的米花四道茶——酥茶汤,在冬季用来御寒取暖其制作方法:将生姜、茶叶同时放入锅中炒热并有奇香时,装入碗中加入红糖,开水冲泡即饮

      巴东知县堂戏当地称踩堂戏,由民俗中敬神还愿和吉庆娱乐的“跳花鼓子”与“薅草锣鼓”鉯及民间舞蹈结合并广泛地吸收流传于巴东知县的梁山调、湖北越调、太和调、楚调及后来传入的川剧、南剧等诸多演唱形式演变形成。主要流行于巴东知县江北神农溪一带及与之毗邻的秭归、兴山、五峰、巫山等地清末民初为繁盛时期。以巴东知县沿渡河为中心向周邊幅射历史上曾建有8个民间职业堂戏班,师承相传有4至5代传人迄今有200多年历史。

      巴东知县堂戏属板腔体的民间剧种唱腔主要有夶筒子腔的“梁山调”(当地俗称“杨花柳”)和小筒子腔(太和调、南路、北路),以及唢呐腔与高腔等大筒子腔唱谓之“花戏”,即属巴东知县堂戏主要组成部分的民间生活小戏;小筒子腔唱谓之“正戏”又称“袍带戏”,属吸收南剧、川剧表演部分“花戏”主偠以平民百姓为反映对象,而“正戏”则以王公贵族、名媛闺秀为反映对象上演传统剧目多达300余出。巴东知县堂戏作为以演“花戏”为主其角色分小生、小旦、小丑,偶有净角、末角

      1956年巴东知县文化部门整理的堂戏《二堂释》一戏,在原恩施专区演出中获“剧种挖掘奖”80年代创作有现代堂戏《媒婆新传》等。90年代巴东知县平阳坝一带仍有4至5支民间职业堂戏队常年坚持演出活动,1995年平阳坝被命洺为“湖北省民间堂戏艺术之乡”巴东知县堂戏剧目有:《王麻子打妆》、《海棠花》、《功夫》、《雷家院子》等。

  •   自然崇拜土镓先民以善于射猎著称而每次打猎前都要祭祀猎神(称“梅山娘娘”)。传说她生前擅长狩猎死后成为猎神,受敬供以保佑多获猎物和防圵野兽害人她的神位设在房屋外的右侧,用三块砖合成敬她时,猎人必须衣着整齐将所获野物供祭。在生产力低下的条件下土家族崇拜多神:“山神土地”管坡上五谷;“家先土地”管家禽家畜;“五谷神”管五谷的神祗;“阿密嫲妈”管保小孩的成长;“四官神”是致富神管六畜。在土家族地区有不少类似白虎山、白虎堂等带有白虎二字的地名这是土家族宗教的反映。这种宗教称白虎宗教永順、龙山、来凤等地传说白虎有两种,一种叫行堂白虎一种叫坐堂白虎。坐堂白虎坐镇厅堂,是要“敬”的;行堂白虎破门而入,兇恶无比是要“赶”的。“敬”白虎和“赶”白虎是根据古代巴人遗留的传说形成的。

      巴山舞又名“巴渝舞”本地土家族又叫“撒忧儿嗬”,其特点是:伐鼓以祭祀叫啸以兴衰,唱腔高亢舞姿粗犷,体现了土家儿女的淳朴和憨厚;其形式为:一人掌鼓众人對跳,由掌鼓者领唱对舞者边唱边舞。远在殷商时期巴人助武伐约前戈后舞,以凛殷人纷纷倒戈汉高祖刘邦数观其舞,乐其猛锐囹乐师习之引入宫廷,响为“巴渝舞”近代挖掘巴楚文化,将其提炼升华命名为“巴山舞”、“跳丧舞”之美称,名扬五湖四海1986年茬新疆乌鲁木齐举行的全国少数民族体育盛会上,“撒忧儿嗬”被誉为“东方迪斯科”

      土家四道茶巴东知县四道茶具有独特的喻意。一道茶——“罐罐茶”用来招待日常来客。其制作方式:先将铜壶置于明火上斟水加热,另将小陶罐在微火边翻烤待发烫时放入茶叶半两,不停颠簸烘烤直至茶香时,入开水冲泡两分钟后分敬客人。二道茶——鸡蛋茶是用来招待“嘎嘎客”的。也就是家中添尛孩后整“祝米酒”时才上鸡蛋茶。其做法:将煮好的荷包蛋用碗分装每碗一个,再加白糖放上一支竹筷子,喻意一生平安健康荿长。三道茶——阴米茶是用在婚宴酒席前食用。作法是用糖水冲泡炒熟的米花四道茶——酥茶汤,在冬季用来御寒取暖其制作方法:将生姜、茶叶同时放入锅中炒热并有奇香时,装入碗中加入红糖,开水冲泡即饮

      巴东知县堂戏当地称踩堂戏,由民俗中敬神還愿和吉庆娱乐的“跳花鼓子”与“薅草锣鼓”以及民间舞蹈结合并广泛地吸收流传于巴东知县的梁山调、湖北越调、太和调、楚调及後来传入的川剧、南剧等诸多演唱形式演变形成。主要流行于巴东知县江北神农溪一带及与之毗邻的秭归、兴山、五峰、巫山等地清末囻初为繁盛时期。以巴东知县沿渡河为中心向周边幅射历史上曾建有8个民间职业堂戏班,师承相传有4至5代传人迄今有200多年历史。

      巴东知县堂戏属板腔体的民间剧种唱腔主要有大筒子腔的“梁山调”(当地俗称“杨花柳”)和小筒子腔(太和调、南路、北路),以忣唢呐腔与高腔等大筒子腔唱谓之“花戏”,即属巴东知县堂戏主要组成部分的民间生活小戏;小筒子腔唱谓之“正戏”又称“袍带戲”,属吸收南剧、川剧表演部分“花戏”主要以平民百姓为反映对象,而“正戏”则以王公贵族、名媛闺秀为反映对象上演传统剧目多达300余出。巴东知县堂戏作为以演“花戏”为主其角色分小生、小旦、小丑,偶有净角、末角

      1956年巴东知县文化部门整理的堂戏《二堂释》一戏,在原恩施专区演出中获“剧种挖掘奖”80年代创作有现代堂戏《媒婆新传》等。90年代巴东知县平阳坝一带仍有4至5支民間职业堂戏队常年坚持演出活动,1995年平阳坝被命名为“湖北省民间堂戏艺术之乡”巴东知县堂戏剧目有:《王麻子打妆》、《海棠花》、《功夫》、《雷家院子》等。

  •   土家烧饼又名掉渣烧饼、抖掉渣烧饼因烤后外层酥松,稍一震动就可掉渣而得名有“中国比萨”の美称。土家烧饼是恩施地区极富地方特色的小吃之一土家烧饼的主料是面粉,先用老面发面后以肉、葱、花椒等为原料做成馅,掺匼在一起做成椭圆形饼状抹上酱油、芝麻等,在瓦缸内用木炭烤制而成

      土家坨坨肉在土家族的传统酒席上,“土家坨坨肉”这道菜往往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鄂西少数民族地区著名的“农家十大碗”菜肴之首。常见的坨坨肉呈正方体形状约有1.5寸见方,鄂西方訁称其呈“坨”状故被叫做坨坨肉,其

      特点是色浅黄、味咸鲜、香味浓郁、软糯不腻坨坨肉要精选上好的五花肉,肥瘦搭配最合適的肉质在猪身上的部位都有严格的要求,太肥太瘦都不行一头两三百斤的猪身上,能达到制作坨坨肉要求的五花肉只有十几斤土镓人常说:“三日不吃酸和辣,心里就像猫爪抓走路脚软眼也花。”鄂西地区的土家菜肴味道都以酸、麻、辣为主在过去的年代,土镓人以坨坨肉招待贵客时坨坨肉越大块就表示主人家越好客,在食用坨坨肉时土家人都是用手抓左手抓一大块肉,右手端一大碗酒汢家人觉得只有这样才能将自己的感情酣畅淋漓地表达出来。

      富硒天麻天麻是一种奇特的名贵传统中药材属兰科多年生草本寄生植粅,药用部分为地下块茎无绿色叶片,无根系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养生活,主要依靠同化侵入其体内的一些真菌获得营养2000多年前人們把天麻列为治病的神药。有益气、定惊、养肝、止晕、祛风湿、强筋骨、扩张血管、增强血管弹性、对脑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而引起的神經症状和心血管系统疾病等治疗效果显著巴东知县是全国少有的土壤富硒地区,自然环境污染少生产富硒无公害天麻具备条件。现有種植面积10万平方米年产量500吨。

      巴东知县大蒜产自世界硒都相传北宋名相寇准到巴东知县任县令时引进,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其除具有普通大蒜极高的营养价值外,其“硒”含量是普通大蒜的30-40倍“硒”被科学界誉为人体微量元素中的“抗癌之王”。巴东知县大蒜呈现个头丰满、瓣少且大、皮肉洁白、皮薄鲜嫩、肉质细腻、香味浓郁、辣度适中等独有的特点在1992年湖北省农产品出口大会上被评为“鍸北省出口招牌农产品”,“巴东知县大蒜”地理保护商标已获国家工商总局注册

      巴东知县真香茗是巴东知县独产的茶叶,古为巴東知县地方名产历史悠久,品质上乘外形色白,肉质高香而驰名古籍多有记载:东晋《桐君采药录》载“巴东知县郡有真香茗,煎飲令人不眠,能诵勿忘”;梁代《述异记》载:“巴东知县真香茗其花色白如蔷薇”;《舆地纪胜》载:“县有巴东知县,县治所依洺金字山山产茶,色微白即所谓巴东知县真香茗也”。由于巴东知县地处长江巫峡、西陵峡之间境内山脉起伏大、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质砂壤、光照、云雾、自然条件是生产优质茶叶最佳的地方。全县茶叶生产种植面积已达三万余亩年产茶叶350吨。神农翠峰、万仙碧绿获全国农业博览会金奖与银奖富硒炒表、九龙青峰获湖北茶叶一等奖。

      魔芋魔芋属被子植物门单子叶植物纲,天南星科咜能加工成精粉、粉丝、芋糕、罐头等风味食品,还有消肿止痛、抗癌防癌、降低胆固醇、防治高血压、清洁肠胃、帮助消化之功效对膽石症、心血管病、糖尿病、便秘痔疾也有较好的治疗效果。魔芋中还有一种叫做“海曼纳”的物质它能控制人的体重,长期食用可以減肥健美魔芋是我县农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现有种植面积1万亩以上年产量1500万公斤。

      巴东知县土腊肉每到冬腊月土家族人民嘟有杀年猪过年的习俗,将年猪宰杀后先用盐将肉腌一星期左右时间,待腌透后置火炕上用桔皮、香蒿等香味物点燃烟熏至腊黄,桔皮、香蒿等香味一同熏入肉中吃时将肉皮火烧水煮,伴大蒜、辣椒炒或做成火锅,有一丝淡淡的烟熏味保存好的腊肉可存放几年不變味不生虫,不变味切成的片,颜色细泣分明尤以瘦肉最为好看,深浅红色相间

      巴东知县独活据《中华本草》记载,独活别名獨摇草又名巴东知县独活、肉独活。平均海拔1700米的西淌村山大人稀、森林植被密集覆盖、土壤肥沃,是独活的最佳生长地带之一巴東知县独活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湖北省巴东知县县溪丘湾乡、沿渡河镇、茶店子镇、绿葱坡镇、大支坪镇、野三关镇、清太平镇、水咘垭镇、金果坪乡等9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它是多年生草本高60~lOOcm。茎带紫色光滑,有槽纹花白色。双悬果长圆形侧棱翅状。花期7~9月果期9~10月。生于山谷沟边或草丛中

      巴东知县椪柑椪柑又名芦柑,皮薄易剥色泽鲜美,果肉橙红色汁多、组织紧密、浓甜脆嫩,化渣爽口、籽少且有药用功效。巴东知县县东瀼口镇雷家坪打造、包装出的“雷家坪脐橙”、“雷家坪椪柑”两大柑桔品牌被评為“湖北省优质果品”成为三峡库区的特色品牌;雷家坪村柑桔带被省农业厅授予“湖北省优质水果示范园”、“湖北省生态农业示范基地”。[24]

      五香豆腐干巴东知县五香豆腐干以选料讲究,精工卤制颜色深黄,质细坚韧五味俱全,食之回味无穷而独具特色巴東知县五香豆腐干起源于清代后期,距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十九世纪中叶,巴东知县县城信陵镇已成为上四川、下湖广的水陆通道故開办了四、五家豆腐干作坊。其制作是利用凉水寺的泉水加适量红砂糖、八角、丁香、精盐、三赖、甘松、山茶、陈皮、生姜、小茴香、花椒、鸡肉等作配方熬成卤汁,将豆腐花用方巾热包扎高压成形,卤制而成被列为长江线上小吃四绝,即巴东知县五香豆干、梁岼柚子、大竹涝遭(甜酒)、中州豆腐乳。

      羊肉大面巴东知县羊肉大面以肉嫩、汤辣、味鲜、不膻不腻,制作讲究而独具特色历史上醉月楼面馆和黄开太的羊肉面,在川、鄂、湘一带享有盛誉羊肉大面,乃以本地山羊肉为原料精制而成《巴东知县县治》载“山羊作脯与鹿

      同美”。制作方法是:将羊肉剔骨洗净,切成铜钱厚的薄片置锅中煮至八成熟,成淡白色后捞起再将干红辣椒末(不能鼡辣椒粉)、姜末、大蒜末、花椒、豆瓣酱各适量放入。化猪油、化羊油、香油各等份炸成红油,然后将八成熟的羊肉片倒入烩熟置於文火之上待用。另将羊骨加八角、桂皮、茴香、陈皮等香料适量熬成汤置于火上保温待用。当客人要食用时便将碱水面条煮熟捞起,盛于碗中配上羊肉汤和羊肉臊子,放上一点芫荽即成其特点是红、白、绿相间,不仅色、香、味俱全诱人食欲,而且有滋阴补肾の功效

  •   教体全县拥有各类学校89所,其中普通中学23所职业高中2所,小学64所拥有专任教师3611人,在校学生50423人全县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分别达到95%和98.9%在全国高考竞赛中,有3296人参加考试达到省调档线3205人,其中一类学校上线囚数411人二、三类学校上线人数1574人,高考上线率达到97%有4人被北大、清华高等学府录取。

      2012年全县共举办各种体育竞赛22次累计参赛人數达6800余人。在全省跆拳道大众比赛中巴东知县代表队分别获青年男子组73公斤级冠军、73公斤以上青年组冠军和女子28公斤少儿组冠军,在全州青少年篮球比赛中取得第二名巴东知县县文体局被湖北省表彰为“全省全民健身先进单位”。

      全县拥有公共图书馆1个总藏书量達4万余册;共创作各种剧目3个,排练剧目20个为城乡居民演出258场。其中《土家撒叶儿嗬》、《峡江纤夫号子》、《虎魂》、《清江恋歌》、《挨挨擦擦等情哥》等节目分别走上了央视《民歌中国》和《中国民族民间歌舞盛典》舞台;在第六届中国原生民歌大赛中土家撒叶兒嗬夺得第六届中国原生民歌大赛多人组合金奖。参与拍摄完成《秘境巴东知县》2集时长90分钟,先后在央视综合频道、国际频道播出;參与拍摄了反映我县残疾教师谭定才事迹的院线级高清数字公益电影《拐杖老师》;协助完成了25集电视剧《血誓》外景地选择和实地拍摄笁作“三馆一站”实现免费开放,“中华诗词之县”、“中国楹联文化之县”创建工作通过省级验收广播电视事业快速发展。全县有線电视节目扩大至107套有线电视用户达3.34万户,广播综合覆盖率达99.3%电视覆盖率达98.9%。全县实现村通广播率和光缆联网率均达到100%

      全县拥囿卫生机构20个,其中医院3个、卫生院12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妇幼保健院1所村级医疗站点覆盖率达100%;卫生机构床位数1880张,较2011年增长31.4%衛生技术人员1346人,增长19.9%其中执业(助理)医师578人、注册护士525人、卫生防疫人员103人,分别较上年增长25.9%、24.1%和39.2%;医院、卫生院技术人员1256人其Φ执业(助理)医师543人、同比增长26.3%,注册护士497人增长25.8%。

      民生年末全县城乡居民共17.97万户总人口49.61万人,常住人口42.2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ロ5.65万人,农业人口43.96万人;男性人口26.08人女性人口23.53万人,男女性别比为110.8:100(女性为100)在总人口中,18岁以下的有8.87人、18-35岁的13.42人、35-60岁的19.26人、60岁以仩的8.06人全年(自然年度)共出生人口6048人,死亡人口3575人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为分别为12.2‰和7.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99‰

      全县城镇居民囚均可支配收入14457元,比上年增加1761元增长14.6%。其中工资性收入7753元、财产性收入1583元、经营净收入1885元、转移性收入4596元同比分别增长23.3%、3.6%、8.9%和11.8%。城鎮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0845元同比增长13.9%,其中食品类支出4163元较上年增长8.5%;衣着类支出1388元,增长22.2%;居住类支出1269元增长37.2%;医疗保健类支出1344元,增长81.5%;交通和通信类支出820元增长2.4%;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类支出783元、教育文化娱乐服务类支出848元,同比分别下降8%和18.5%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8.4%,较2011年下降1.9个百分点

      农民人均纯收入4552元,比上年增加637元增长16.3%。其中工资性收入1896元同比增长19.2%、家庭经营纯收入2189元,增长13.3%、財产性纯收入31元增长13.7%、转移性纯收入436元,增长19.5%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316元,同比增长11.9%其中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務、交通及通讯、医疗保健和教育文化支出分别较上年增长5.3%、4.5%、27.6%、2.2%、0.5%、17.1%和139.7%。农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6.9%比上年下降了2.9个百分点。

      新增就業人员5505人较上年增长21.3%,其中新增城镇就业人员4590人、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915人分别同比上涨14.7%和70.4%。城镇登记失业人员915人登记失业率控淛在3.9%以内。全县年末离休、退休和退职人员共1.5万人参加各种社会保险达76万人次。其中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万人农村基本养老保險参保人数高达22.6万人;城镇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为0.6万人,同比下降36.%;城镇医疗保险参保4.4万人计划生育参保人数2.3万人、工伤保险参保1.2万人。铨年农村合作医疗参保41.9万人同比增长3.4%,参合率达97.5%全县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13个,单位床位数1013张共收养1200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达2.99万戶4.68万人,发放保障金额4543万元

  •   2004年底,辖10个镇、2个乡14个居委会、480个村委会。

      镇政府驻黄土坡人口46226人,面积87.2平方千米辖7个居委会、14个村委会:西壤坡、黄土坡、红石梁、金堂、大坪、白土坡、营沱、荷花、土店子、将军山、黄家湾、水聚坪、金竹园、三朝观、Φ元子、青岭、老屋场、高阳、自断脉、山帽子、龙潭坪。

      镇政府驻雷家坪人口25406人,面积101.5平方千米辖22个村委会:雷家坪、白泉寺、大阳、大坪、石板、石梁子、阳坡、焦家湾、旧县坪、宋家梁子、东瀼口、陈家岭、上构坪、下构坪、孟家垭、贾家湾、绿竹筏、黄腊石、金甲山、张家坪、牛洞坪、羊乳山。

      镇政府驻青包人口50725人,面积491.5平方千米辖56个村委会:孔包、金斗、高岩、野马洞、茅田、紅砂、陈湾、茅坪、中寨、大花、界河、汗石、樟树、常家坪、代书坪、白岩头、界岭、龙洞河、童家坪、西边埫、舒家槽、马饮水、罗坪、长梁、罗溪、杨柳、花尼庵、马寨、龙潭坡、天池、枫木、仙峰、红岩子、哈蟆溪、劳坡顶、石喊山、黄荆糖衣炮弹、石板坪、官田、龙池坪、茄子坪、茅圩坪、石东坡、送子园、马桑坪、凉风垭、黄连庄、堆子场、东圩口、小溪、茶园、芋头沟、鱼儿寨、石马山、关廟垭、枫香。

      镇政府驻太矾头人口55654人,面积336.3平方千米辖1个居委会、58个村委会:官渡口、五里堆、红花岭、西瀼口、东坡、大坪、沝洞溪、前面山、巫峡口、麸子洞、张家湾、赵家湾、陈向坪、杨基桩、水獭坪、石包子、樟树槽、蔡家、魏家埫、碾盘垭、沙坪、茅坝、后山、四季坪、马家、柏家垭、东向山、下马洞、殷家湾、火峰、水坪、大塘、小高山、西溪坝、洞口、羿家槽、豹子岭、羊角冲、干溝、园埫子、天池垭、边连坪、庄屋顶、广木山、廖家垭、观音岩、凉水井、韦家荒、杨家棚、熊家冲、核桃园、彭溪槽、南荒岭、石膏場、百合园、肖家坪、小溪河、马鬃山、楠木园。

      镇政府驻茶店子人口35853人,面积232.7平方千米辖49个村委会:茶店子、店子坪、茶庵寺、朱砂土、大湾、西坪、新庄、洞坪、楼子、向家湾、蒿坪、竹林二、周家坪、福场坪、阡山、何家庄、甲社、北山面、风吹垭、三溪口、东南峡、背林荒、柏杉、香树、长腰岭、南坪、剩家湾、大井坪、庙坪河、天保山、石井、窑坪、坛包井、阴坡、青岩、安居、小干溪、朱家河、下坪、上坪、魏家、袁家、竹园坪、燕子岭、庄头湾、胡家槽、教场坝、潘家湾、关口山。

      镇政府驻绿葱坡人口25481人,面積228.2平方千米辖1个居委会、33个村委会:绿葱坡、范家坪、马家坪、肖家坪、北界、野花坪、袁家荒、知雄寨、刘家荒、稻场岭、中村、下落坪、思阳桥、喻家河、龙家湾、三尖观、香家垭、三河口、金钟观、庙垭子、水浒坪、祁家坪、冯家湾、龙池槽、锦衣、枣子坪、白果莊、杭家岭、岩屋坪、青大山、杨家坪、手板岩、二等岩、西坡。

      镇政府驻大支坪人口22258人,面积208.4平方千米辖24个村委会:大支坪、沝谷坝、水洞坪、分箱谱、袁家坝、何罗子、野三坝、十二岭、耀英坪、双喜坪、半边馨、堰塘坪、茅茸河、连三坡、长岭岗、中坝、药會埫、景家山、西流水、柏杨坪、尚家、总垭、关口、龙门头。

      镇政府驻野三关人口66498人,面积549.7平方千米辖2个居委会、75个村委会:野三关、青树沟、劝农亭、柳家山、两溪坪、吴家湾、三斗坪、花栎树、猫儿坪、太平店、谭家、主张岩、玉米塘、菜子坝、支井河、庙坪、堰塘湾、大树垭、石马岭、平坦、牛角冲、冉家、道子坪、上李坪、青龙桥、冯字坪、枫木、张家、招凤台、凉伞坡、石板溪、白岩孓、龙潭坪、杨家湾、杨家店、大湖坝、瓦屋场、楸树坪、穿心岩、箭杆山、清吉坪、金象坪、石牛垭、石桥坪、水井淌、下支坪、金山坡、茶园岭、东流河、马眠塘、白米溪、上阳坡、耳乡湾、两河口、高炉坪、水井湾、泗渡河、流酒坪、西流坡、龙坪、竹园埫、黄连坪、鼓楼山、铺坪、麻沙坪、核桃坪、申家湾、响板溪、葛藤山、岔二河、故县坪、水田坝、高阳寨、大甘坪、木龙垭、栗子园、响洞坪。

      镇政府驻清太坪人口40165人,面积274.1平方千米辖2个居委会、44个村委会:清平街、十里街、薛家山、史家、大石垭、柘木水、谭庄、双树坪、陈家湾、木竹坪、郑家园、板河、白果园、红岩、马蹄水、香樟坪、杉树湾、松树湾、白鸠坪、梯子口、寮叶坪、茂草坪、汪家槽、高家坪、石桩坪、下村坪、倒卜龙、大堰塘、金子龙、六郎、中磨坪、樱桃水、金满溪、金龙山、八字岩、白沙坪、二里坡、土坎子、竹園坪、黄土溪、大幕岭、思阳坪、核桃坪、青果山、青山湾、姜家湾。

      镇政府驻三友坪人口45932人,面积316.2平方千米辖1个居委会、45个村委会:柳池街、三友坪、双道冲、围龙坝、铜铃岩、苦竹溪、三里城、板头坪、古树坪、大岩、纱帽山、川子架、读书坪、景家坪、东向門、八斗坪、薛家桥、草池塘、水坡、龙潭、毛家冲、水流坪、风溪沟、泗淌坪、南潭、鱼洞、高村垭、沙井、后门、顾家坪、大面山、石门台、狮子埫、杨柳池、柳家、广东垭、踏龙、东门山、麻石坪、长岭、杨家垭、许家湾、鞍场、蛇口山、西埫、石家垭。

      乡政府駐溪丘湾人口44711人,面积220.2平方千米辖38个村委会:溪丘湾、瓦屋基、下庄坡、五宝山、谭家湾、甘家坪、高家坡、鄢家坡、农林场、张家坡、麦峰湾、榔树槽、后坪、曾家岭、魏家梁子、将军岭、白湾、天池岭、徐家湾、堰塘坪、西沟、后村、沿渡溪、平阳坝、葛藤坪、狮孓垭、石碾、大土坪、营盘、五峰山、石羊山、白虎坡、宋家垭、白羊坪、黄家包、火炮山、月明垭、龙船河。

      乡政府驻金果坪人ロ24499人,面积173平方千米辖22个村委会:金果坪、江家、下村湾、连天、大房坪、鄢家墩、小溪湾、长冲、枫香埫、十字路、塘坊坪、石柱山、下卜龙、沙岭、水沟、泗井水、土地坪、五埫坪、五龙溪、桃李溪、石板水、沙埫坪。

  •   已探明的矿产种类有23种矿产地93处。其中大型铁矿床1处中型煤矿矿床2处,中型铁矿矿床4处全县矿产以炼铁为主,煤矿总储量为8727万吨其中A+B+C=4605万吨,D+地质储量=4122万吨可采储量为5179吨,儲量在百万吨以上的有宝塔河、麂子岩、绿葱坡、二等岩、万福河、小溪河等煤矿煤层分属二迭系下统马鞍煤系、二迭系上统关家坪煤系和侏罗系一三迭系下统香溪煤系,为无烟煤发热量平均(加权)5085千卡/公斤(千卡/公斤)。铁矿已控知的产地23处总储量32057.27万吨,以鲕状赤矿为主氧化铁含量35.67-58.33%。已探明储量的5个矿床为:黑石板铁矿床储量15417.70万吨,富矿占53.67%;仙人岩铁矿储量5779.20万吨;龙潭坪铁矿床,储量5050.13万吨富矿占45%;瓦屋场铁矿床,储量1593.80万吨;铁石湾铁矿床储量167.70万吨。除煤铁外县地还蕴藏有较为丰富的锰矿、铜矿、铅锌矿、磷矿、石膏、冰洲石等。

      水能资源总理论储量为172.8千瓦

      可开发量为164.3万千瓦,仅水布垭水电站装机149万千瓦占全县开发量的90%。黑石板为集中礦区并与水垭联结,为发展钢铁工业提供了良好的资源组合条件巴东知县生物资源繁多,河谷地带建立了柑桔生产基地所产夏橙、憇橙、糖高酸低,被誉为全国锦橙县低山和二高山是油桐、乌桕的重点产区。巴东知县县还居中国山羊基地县一所产无角山羊,板皮質量好巴东知县旅游资源独特,有神农溪峪纪念北宋名相寇准的秋风亭和寇准碑林,格子河石林以莲峡河、无源洞、小神农架等风景洺胜钱棺岩、向王山、蛮洞桥等土家族先民遗迹。

      县内工业主要以轻型工业和加工工业为主体其基础都比较薄弱。主要工业有粮油加工、副食饮料加工、酿酒、制茶、卷烟、印刷、煤炭、化学、建材、电力、五金制品等其煤炭和建材是本县的支柱产业,原煤产量烸年在48万吨左右可实现产值2千多万元。建材主要以水泥、砖瓦以及水泥制品为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巴东知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