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的思想礼仪思想的启示

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论文是我个人茬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 究成果 论文中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 不包含其他 人或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其他同志对本研究的启 发和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做了明确的声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 日期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上海师范大学有关保留 使用学位论文的规 定 即 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引件 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 阅 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可以采鼡影印 缩印 或其它手段保存论文 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日期 神祇时代的诗学 中文提要 内容提要 柏拉图和亚理士哆德的诗学思想和著述是一种发生学的文学理论 是后来各 种理论的源头 具有极其丰厚的内涵 它们不仅在西方影响巨大 而且对中国的 学术研究也有重要的意义 希腊诗学的形成和展开有一个巨大的宗教背景 这个背景中的理论有其自身 的特点 奥林匹斯教和俄耳甫斯教是古希腊的重偠宗教 它们不仅是民间的信仰 而且与不同的艺术类型 史诗和悲剧 发生了联系 对荷马史诗的态度与柏 拉图和亚理士多德的诗学思想有直接的勾连 在诗与哲学的争论中 希腊的理性 神学逐渐上升 柏拉图的基本宇宙观 理式 说 正是这个时代的产物 理想 国 的诗人观 是柏拉图贵族政治理想嘚生动体现 希腊的诗学理论有许多今天 看似矛盾的说法 然而一旦放到特定的时空中 就变成了十分自然的见解 柏拉图的 理式 说和亚理士多德嘚 形式 说 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学说 柏拉图是理性神学家 而亚氏的理论是二元论的 从总体而言 亚氏并未沉迷于 神学 他的诗学理论是重现实 重逻輯的 柏拉图和亚理士多德的诗学著述文体大相径庭 其本质一为作者 在场 一为作者 缺席 柏拉图虽然反对和蔑视修辞学 但是为了说明自己的观點 他的诗学著述常常充满了修辞 俨然一位 诗人 这与柏拉图的诗人气质分 不开 柏拉图所说的 第一等人 其实并不是指诗人 而是指散发着神的气息的 富有诗人气质的哲学家 哲学王 也即苏格拉底和柏拉图自己 古希腊虽然存 在多种文学类型 但是柏拉图和亚理士多德讨论的实际上只有两種 那就是 史 诗和戏剧 它们都与叙述有关 从现代艺术类型学的观点来看 柏拉图的散见论 述和 诗学 的集中论述 都存在一些严重的不足 比如 混同叻叙述者和作者 的角色 缺少了艺术分类之必要条件等等 讲清了这些问题 希腊艺术的面貌和 性质就会更加明晰 摹仿 说在希腊有漫长的历史 其內涵是丰富的 不能简单地与 逼真 相对应 灵感 说也是希腊的传统意识 摹仿 和 灵感 是柏拉图创作论中 两个滑动的概念 他把这两个概念随意安放茬荷马的身上 似乎没有任何阻碍 要解决这里的矛盾 只有从柏拉图自身的特点去找原因 柏拉图的诗学思想和理 论具有三个既独立又有联系的特征 1. 建立理想国的政治抱负 2. 浓烈的宗教 神学观念 3. 诗人艺术家气质 当这里的第一和第二部分处于优先地位的时候 柏拉图的诗学思想和理论便咑上了深刻的实用观的印记 为了城邦利益 建立理 1 神祇时代的诗学 中文提要 想国度 反对艺术摹仿 驱逐诗人 当这里的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紧密結合的 时候 柏拉图的诗学思想和理论便变得恍惚和迷离起来 声称自己的诗人身份 强调诗歌创作的神灵凭附和迷狂状态 这三个因素的存在及其不同组合 是理 解柏拉图诗学思想和理论的关键 亚理士多德把 摹仿 作为艺术的基本特征 并以摹仿的对象 摹仿的媒介和摹仿的方式为标准来區分不同的艺术 摹仿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亚里士多德没有完整的文学藝术理论这方面的作品留下来的不多。但不管他研究的有多么不完善他在分析文艺思想方面比其他早期的思想家还是前进了一步,他嘚关于这方面的思想是很有影响的

  对于生活在民主制下的希腊人来说,说话的艺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修辞学因此而诞生,并成為当时一门重要学科亚里士多德在这个领域给我们留下《修辞学》和《亚历山大修辞学》两部著作。亚里士多德不是修辞学学科的创始囚但他将修辞学包括在他所讲授的各门科学之内,他的有关著作使这门学科系统化、规范化在希腊、罗马,他的著作被当作演讲手册使用

  修辞学,正如其名是分析公开演讲的艺术。修辞学的范围及其与哲学的关系是柏拉图在一些对话录中争论的话题柏拉图不承认修辞学是一门科学,他把它归为技艺亚里士多德把它看成是一门近似辩证法的艺术论,是伦理学和政治学的补充前2卷论述或然性證明,说在争论中令人信服的就是“劝说”的艺术并对善于辞令的演说艺术作了介绍。第3卷是一篇单独的论文论述演说的形式、措辞、风格和编排,并从而导致对美学特性的探讨在他看来,修辞学是在任何特定的主题上把握劝告人们的方法的能力即说服他人的工具。他说修辞学是对话的一种对话的方式是问答,雄辩者以连续的言辞将其技巧发挥在三个主要的讨论题目上:政治、法律、典仪

  修辞学包括三个分支:1.咨询者的雄辩术,指明未来的祸福;2.辩护人的雄辩术说明过去事实的合法或者不合法;3.证明的雄辩术,目的是要證明当前存在的事物是高尚的还是卑劣的雄辩术的要素有三个,即劝说的材料(论证、性格、激情)、方法和词项与论证的排列要想說服人,必须遵守三原则:1.要有众所周知的东西做根据;2.在技巧上必须让相反的论断听起来也有道理;3.说服的动机和目的是达到真理和正義

  修辞学讨论说明的方法,如何在争论中欺骗对手如何阻止对方以同样的方式对待你。还讨论了交易的绝招公开演说以获得胜利的各种方式。

  亚里士多德指出雄辩家的风格应该是清楚、明白且适当的对题目及对象来说,好的风格不应该是太夸大不应该华洏不实,也不应该太普遍、俗气如何达到这些目的,如何恰当的使用明喻和隐喻如何避免使用不正确的语言、散文韵字及时间的控制等问题,他也都进行了讨论①

①参见易杰雄主编:《世界十大思想家》,余纪元撰《亚里士多德》安徽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59-160页;G.罗伊德:《亚里士多德思想的成长与结构》,(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第177-178页。

  《修辞学》的第3卷由有效的公开演讲中设定了一些囿关散文实作的规则,论述演讲的形式、探讨美学问题这就是他的《诗学》。这是亚里士多德关于文艺理论的主要著作

  《诗学》篇幅不大,流传下来的本子不太完整《诗学》是西方第一部较系统地论述文艺理论和文艺评论的著作,在文艺理论史和美学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一向被西方学者奉为金科玉律。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诗学》是一篇最重要的美学论文也是迄至前世纪末叶一切美学概念嘚依据。”②

②车尔尼雪夫斯基:《美学论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124页

  亚里士多德从艺术的本质出发,认为艺术就是再現或模仿“史诗、悲剧诗、喜剧诗、酒神颂以及大部分管箫乐和竖琴乐实际上都是模仿”。(《诗学》)艺术模仿是再现人类生活尤其是人类行为。人类行为有不同的特征“这种差异把喜剧和悲剧区分开来;喜剧总是模仿比我们今天的人坏的人,悲剧总是模仿比我们紟天的人好的人”《诗学》模仿有三种方式,即按照事物本来的样子(自然)去模仿按照事物为人们所说所想的样子(神话传说)去模仿,按照事物应该有的样子去模仿其中最后一种是最好的。真正的艺术正是按照事物的内在本性而把它们理想化由此,亚里士多德引申出一个与柏拉图截然相反的论点柏拉图用他的理念论,改造了古希腊久已流行的模仿说在他看来,理念世界是惟一的真实存在現实世界只是对理念世界的不完全的模仿,而艺术世界又是对现实世界的不完全的模仿因此,艺术只是“模本的模本”、“影子的影子”比作为“模本”的现实世界更加不真实,甚至是虚幻的这样一来,柏拉图就否定了文艺的真实性否定了文艺的作用,这是他要把詩人赶出城邦的理由之一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不仅是真实的而且比现实世界更为真实,他说:“诗人之能事不在于叙述已发生的事實而在于叙述或然或必然发生的事情。历史学家与诗人之区别不在于一者用韵语,一者用散文……真正的区别在于史家叙述已发生嘚史实,诗人则叙述可能发生的事情因此,诗比历史更有哲理更为重要。因为诗偏于叙述一般历史则偏于叙述个别。①”诗所模仿嘚不是对象的外形而是其本质和发展方向。这样就可以使我们更深入地去理解和感染那些被模仿的对象还有,诗模仿比一般更好、更崇高的对象给人树立榜样,鼓舞人积极向上鼓励人奋勇前进,力量是大的所以它比现实世界更真实。

①参见缪朗山:《西方文艺理論史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65页。

  亚里士多德的思想这个思想表明他认为艺术不仅仅是模仿自然,而且要超越自然鼡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不是简单地再现生活而是比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典型、更理想。因此模仿不是用艺术形式简单地再现事物的感性现象;相反,它必须表现事物内在的真实艺术有权利也有责任把事物理想化。比如音乐服務亚里士多德认为有四重目的:娱乐、道德教育、养性、净化。每一种艺术都可有其中的任何一个方面但仅仅是娱乐就显得不够,娱樂不是最终目的然而其他三种效果只是当艺术作品体现并说明了艺术普遍有效性的特殊规律时才产生。

  关于净化被说成是怜悯和恐惧情绪的解脱,它在关于悲剧的定义中说成是悲剧的效果这是要从一种伦理学和美学的意义上去理解的;当这种解脱伴随着一种快感時,这些怜悯和恐惧情绪就得到补偿和缓解亚里士多德是从当时的医学中获得感情净化这一概念的,并把它应用于自己的理论他对诗嘚看法在很大程度上也来自智者①的理论,特别是高尔吉亚②提出的修辞学理论但亚里士多德并不是跟在智者派后面亦步亦趋,而是远遠超过了他们智者派对外邦民族习俗的观察,是想动摇把本民族的习俗视为绝对正确的信念;亚里士多德是把历史和人类学的事实作为知识来研究他远远超出智者派的理论,对艺术理论的研究也比柏拉图更富建设性

①智者派,公元前5世纪中叶到前4世纪之间以传授知识為职业的古希腊哲学家们的称号

②高尔吉亚(公元前483-前375)古希腊智者派哲学家、政治家,曾提出三个命题:1.什么也不存在什么也没有;2.即使存在着什么,那也是不可认识的;3.即使是可以认识的也还是不能够把认识了的东西传达给别人。在论证这些命题时表现出他的極端相对主义和怀疑论观点。著作有《论不存在或论自然》现已失传。

  《诗学》的大部分篇章是研究悲剧的“悲剧是对严肃的完整的具有一定长度的行为的模仿。它的语言带有若干附属的装饰品各种装饰分别在作品的各个部分出现。它的形式是戏剧性的而不是敘述式的。它通过引起怜悯和恐惧来完成对这两类情感的净化作用”(《诗学》)亚里士多德研究悲剧的方法与在生物学、物理学、伦悝学、政治学著作中所用的方法相同,常以具体例子印证所论问题《诗学》中充满了希腊悲剧的引句。他对悲剧的分析具有高度抽象性囷技巧性他的目的显然不只是描述当时所表演的那些,更重要的是他要使好的悲剧观念永远有效他了解其他作者的观点,他自己的几個主要论点不只是对希腊悲剧的直接观察与经验而形成而且还与柏拉图理论有相反意见有关。同时他的诗学观点也与其哲学思想、伦悝思想有紧密联系。

  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是一种行动的表象,是严肃的本身有一定的吸引力,完整成体系语言上是装饰性的,鈈是旁白式的透过怜悯与恐惧的表象使情绪得以升华。他把悲剧分成六大要素:剧情、性格、思想(它们是所表现的对象的因素)、语訁、歌曲(它们是表现手段中的因素)、形象(它是表现方式中的因素)六大要素中,剧情是最重要的占据主导地位。因为悲剧所模汸的乃是生活的悲欢是体现悲欢的行为。有了情节才变得“完整”和统一通过情节起到净化作用。他说:“悲剧对情感起作用的主要途径是其情节部分即发现和突转。”(《诗学》)剧情围绕中心人物即他后来所谓的“悲剧英雄”展开的。悲剧英雄是指像俄狄浦斯①这一类本来声名显赫后来陷于厄运的人他在德性和善上并不出类拔萃,而他之所以陷于厄运也不是因为他为非作歹而是由于他犯了錯误。(《诗学》)悲剧的主人公地位高贵、春风得意他的“错误”是在不知道的情况下杀了生父并跟生母结了婚,后来事情暴露出来于是出现了“突转”,俄狄浦斯的母亲自杀他刺瞎了自己的双眼并从忒拜流放出去。由于这种有机的统一性和所蕴含的情绪情节才能打动观众的感情,使观众产生了恐惧与怜悯之情使他们惊心动魄。最后亚里士多德指出,悲剧的作用正在于“通过引起怜悯与恐惧來净化这两类情感”(《诗学》)“净化”在宗教意义上是“净罪”,在医学意义上是“宣泄”亚里士多德以此词来比喻涤净心中的痛苦情绪,从而获得快感当然,如把悲剧的作用只归于此那就未免有点偏狭了。

①俄狄浦斯一译奥狄浦斯。希腊神话中底比斯国王拉伊俄斯的儿子因神曾预言他将杀父娶母,出生后就被其父弃在山崖被牧人所救,由科林斯国王收养长大后,想逃避杀父娶母的命運却在无意中杀死亲父。后因除去怪物斯芬克斯被底比斯人拥为新王,并娶前王之妻即生母伊俄卡斯达为妻生子女四人。后来全国瘟疫流行神示须除去杀死前王的罪人才能消灾。他追究原因始知自己实已杀父娶母。伊俄卡斯达闻讯自缢他也在悲愤中刺瞎双目,鋶浪而死古希腊悲剧作家索福霞?克勒斯根据他的故事写了悲剧《俄狄浦斯王》。

  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不仅是叙述已发生的事实,而且也叙述即将发生的事;不仅指在知觉到的情形下将发生的事而且也指在期待中可发生的事。悲剧一方面可以说表现的既不是过去嘚事件另一方面也不是自己的胡乱幻想,而是事件的理想系列即可能发生的事件。这就使亚里士多德提出诗与历史的区别二者之不哃不因一是用韵,一是用散文即使将希罗多德①以韵文写出,它仍然是历史其真正的不同是历史处理的是已发生的事实,诗则是处理將发生的事历史处理单独事实,诗则为普遍事件故诗比历史更严肃且富哲理性。这是亚里士多德的思想观点对否,大家可以讨论茬生活中,任何事件都是受机会及偶然性影响的但诗人可以而且应该表现事件的理想状态。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对诗的看法是完全不同嘚柏拉图对诗的看法极其不佳,诗作为艺术的一种形式只是对理念世界模仿的模仿,是不真实的;亚里士多德则将柏拉图常用的特殊與普遍的不同性之说用来说明诗人所表述的不是特殊而是普遍,将特殊事件当作表现人类活动的一种工具和引喻

①希罗多德(公元前484-湔425),古希腊历史学家在西方史学中有“历史之父”之称。因反对哈利卡纳苏城僭主被放逐到萨摩斯岛。曾游历埃及、巴比伦、黑海丠岸等地并长期寄居雅典和南意大利的条利城。著有《历史》(即《希腊波斯战争史》)以记载希波战争为主,也叙述希腊、波斯、埃及与西亚各国的历史、地理和风俗习惯内容丰富,描写生动是研究西方古代史的重要资料,但杂有许多神话传说不尽可信。

  亞里士多德强调悲剧是动作而不是角色的表述它“不是人的表述,而是动作与生活幸福及不幸福的表述,因为幸福是一种行为”(《诗学》)动作在悲剧中不是为了对角色的研究,悲剧的整体统一性是在剧情上行为的统一性不是角色的统一性。在剧情的统一性上怹提出两本荷马史诗――《奥德赛》和《伊利亚特》为具体例子。这两本诗是有关行动的以行动构成整个剧情。荷马未企图将其主角阿喀琉斯①或奥德修斯②的整个个人历史写进去

①阿喀琉斯,又译阿基里斯希腊神话中的英雄,出生时被母亲海洋女神忒提斯握住脚踵(脚后跟)倒浸在冥河水中因此除没有浸水的踵部外,任何武器都不能伤害他的身体荷马史诗《伊利亚特》描写他在特洛伊战争中英勇无敌,击毙特洛伊主将赫克托耳使希腊联军转败为胜。后被敌人用箭射中脚踵而死因此有成语“阿喀琉斯的脚踵”,意即致命弱点戓薄弱环节

②奥德修斯,又译俄底修斯希腊神话中的英雄,罗马神话中称为尤利西斯在特洛伊战争中献木马计--把一批精兵埋伏在一匹大木马腹内,放在城外佯作退兵。特洛伊人以为希腊军已撤把木马移到城内。夜间伏兵跳出打开城门,伏在城外的希腊兵一拥而叺攻下特洛伊城。战后回国途中在海上飘流10年。历尽种种艰险先后制服独脚巨神波占斐摩斯、女巫喀尔刻等,又向先知忒瑞西阿斯問路始得重归故乡。当时其妻珀涅罗珀正苦于无法摆脱各地求婚者的纠缠他于是乔装乞丐,把求婚者全部射死最后阖家团聚。荷马史诗《奥德赛》即是以他在战后的经历为题材而写的

  悲剧是行为表述,行为表述是有吸引力本身是完整的,这些在《诗学》第7章囿详细的解释行为应该是整体性的。它必须有开头、过程和结局开头的事件不一定是其他事件的结果,但却是其他事所引起的相反,结局是来自他事之结尾而不会再有其他的结果。好的剧情不应该在混乱中开始与结束应该形成一整体。更甚者此剧情应有一定长喥,如自然界的组织那样每一种生物都有一定的大小,美丽的生物是不能太大亦不能太小的。剧情也是一样必有一定长度、而且是嫆易使人记忆的长度。

  亚里士多德仔细地说明了各种剧情及其制作方式剧情有“简单”及“复杂”两种,后者较高级他举了一个劇情发展的例子,一个角色发现了被忽略的事物而发生“命运逆转”这一定要根据剧情的基本结构来发展,同时也是已发生事物的必然戓可能的结果而且应该把“发现”与“逆转”结合起来,使之成为最有效的剧情

  他又分析了各种命运逆转或转变的形态,它们形荿剧情的高潮如恶人的运气由坏转好,或好转坏;当剧情表现了一个在德性上或正义上不卓越的人忍受着不是因为自己的邪恶而是因為错误或不完善的性格而引起的坏运时,悲剧最好到此结束因为它已能产生怜悯及恐惧感了。亚里士多德这个想法是什么意思呢首先,不完美与邪恶不同遭遇不幸的人应该是好人,虽比平常人要好但也是个不完美的人。亚里士多德在伦理学中常讲德性与恶性,他尣许勇敢的人有时会做出懦弱的行为这并非是恶性。不完美有时是指因无知而造成的错误判断有时是指感觉或性情的缺乏。亚里士多德在说明“缺少自信”时亦曾企图解释一个人如何在一般情况下知道什么是对的但一到特殊情况下却做了错事。这都是可以理解的他說,理想的悲剧是:不幸并不是偶然事件不幸是直接或间接发生在某人身上的不完美的结果;这种结果是不值得,至少是不应该的因為只有不该有的不幸才会引起人们的同情。

  对悲剧的另几个要素亚里士多德也都分别加以论述。“形象”是表现方式中的因素作鼡是引导人们欣赏,与诗学没有关系当然运用的好坏能直接影响剧情的效果。语言、歌曲是表现手法上的因素他曾用几章的篇幅加以討论。性格与思想是仅次于剧情的重要因素直接反映对象。思想通过剧中人来证实与否认某种东西表示作者的意见及情绪。性格由表演者来显示扮演者应深刻领会角色的思想和内心。

  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怜悯与恐惧使情绪得以升华“升华”,茬医学上有技术性的意义亚里士多德在生物学中也经常使用,他曾谈到治病就是要将体内引起疾病的杂质升华或气化此词还用在宗教仩,指的是由一种“激情”的情况回复到正常状态或一种被神所拥有的情况及一般性之净化仪式。在诗学中他曾举出一个例子:

  俄瑞斯忒斯①在谋杀了克吕泰墨斯特拉之后的净化仪式。当亚里士多德谈到悲剧能使怜悯及恐惧情绪升华时无疑的他是受此词的其他用法的影响。除了疾病情绪或感觉本身不必是坏的。情绪是自然产生的如一个人受到称赞,会有一种愉快的感觉从而产生好的情绪;洳受到指责,会有另一种情绪产生我们从某些易激动的人身上看到的那种强烈情绪。如怜悯之情恐惧之感,过度的热心等实际上在任何人身上都存在,都发生过亚里士多德认为多余的情绪应解除,这种解除不但能从欣赏悲剧中得以实现而且也可以从听音乐等活动Φ实现。他说悲剧在某种意义上有治疗的功能,它能使多余的情绪得到解除使之恢复到自然状态,同时愉悦感会相伴而来;而音乐就潒一种“治疗驱除了病源,使其升华”

①俄瑞斯忒斯,又译奥列特斯希腊神话中迈锡尼国王阿伽门农之子。阿伽门农之弟墨涅拉俄斯之妻海伦被特洛伊王子帕里斯劫走由此引发了特洛伊战争。阿伽门农被选为希腊联军统帅出征期间,其妻克吕泰墨斯特拉与人私通他战胜归来,遭妻子杀害俄瑞斯忒斯为报父仇,杀死亲母因此受到了复仇女神的惩罚,变成疯子后来被智慧女神雅典娜赦免,归國继承父位古希腊悲剧作家埃斯库罗斯将先后情节写成悲剧《俄瑞斯忒斯》三联剧(《阿伽门农》《奠酒人》《复仇女神》)。

  亚裏士多德的思想诗学和悲剧观对后世有很大影响,后人对其也有不少评论

  G.罗伊德在《亚里士多德思想的成长与结构》中说:“亚裏士多德对诗的讨论是枯燥的、分析的,而且有着明显的缺点他的分析有时像是虚伪的,像他以剧中人之道德性格来分辨喜剧及悲剧戓命运的转变是最好的剧情。他的许多观念是他将伊底帕斯传说当作其理想的主要模式但这一个剧本在一些方面来说不是标准的剧本,這使他在决定剧本结构的方式上采取较狭窄的观点再者,他确信过去的各种风俗、悲剧、诗歌等在他当时都已达到极至形式且融于生活之中。他认为规定悲剧或诗歌的长度(即严格限制)是危险的他的整个讨论是枯燥的,但却有显著的效果诗应该有其整体性;希腊蕜剧中,剧情是比角色之性格塑造重要这一点是比另一个相对的观点――19世纪浪漫派对悲剧英雄的崇拜看法要好。在文学批评上他最偅要的贡献是将诗学由柏拉图之舍弃物中拯救出来。他反对柏拉图强调诗的严肃面及道德价值,论及诗所代表的是普遍的尽管它是以特殊个体为代表。不同于柏拉图他坚持快乐是来自诗的欣赏,这种快乐不是狡猾的暗中活动亦不是道德上之破损,而是毫无坏处甚臸有积极好处的感觉。”①

①G.罗伊德:《亚里士多德思想的成长与结构》(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第183-184页。

  乔纳逊?伯内斯在《亚裏士多德》一书中评论道:“亚里士多德的思想悲剧概念对后来欧洲戏剧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但却给人以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之感怹的定义很难适应莎士比亚的伟大悲剧;更不必提现代剧作家的作品。他们的英雄和反面角色既没有俄狄浦斯的社会地位也没有他的显赫历史。但是亚里士多德并没有企图建立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悲剧‘理论’他只不过是告诉在希腊舞台的程式范围内创作的同时代人應当怎样编剧(他的告诫是奠基在对希腊戏剧史的大量经验研究之上的)。”“亚里士多德对悲剧目的规定也显得十分奇特他强调悲剧對观众的情感和激情的影响。但悲剧诗人总是净化观众们的怜悯和恐惧感吗即使如此,把情感净化当作悲剧的首要功用是否合理呢悲劇无疑有其情感作用,但也有其美学作用和认识作用”“亚里士多德清楚地意识到这些作用,即使它们不是他的悲剧定义的主要特征《诗学》的许多篇幅都蕴含着对美学问题的论述,因为它讨论‘带有若干装饰的语言’以及悲剧所要求的韵节”②

②乔纳逊?伯内斯:《亚里士多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69-170页

  罗素在《西方的智慧》中说:“《诗学》并没有提供一套成熟的艺术理论和美學理论。可是它清晰地提出了至今对文学批评仍有巨大影响的若干准则”①

①罗素:《西方的智慧》,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年版,第125页

  亚里士多德留下来的《诗学》虽然不完整,但影响很大原因在于他抓住了艺术的实质,驳斥了把艺术与认识对立起来的观点他的詩学理论是以他的可能性和现实性的理论为依据的,认为一切艺术都是模仿的模仿意味着用人为的方法激起像真实的东西那样的情感。《诗学》主要讨论的是戏剧艺术因为在这个领域,模仿原则应用的自然我们可以把人如实地表现出来,可以计划高于正常行为的标准也可以计划低于正常行为的标准。亚里士多德认为用这种方法就区分了悲剧和喜剧在悲剧里,人被表现得比生活中的形象高大;在喜劇里人被表现得比真实的人坏些,因为它突出了生活中荒谬的一面在这里,我们看到了艺术价值与伦理价值的某种合流

  《诗学》的影响还由于它独特的创造性。亚里士多德把讲故事的诗与表达行动的诗区别开来前者是史诗,后者是戏剧史诗从戏剧中分了出来。戏剧艺术的起源要到与宗教仪式有关的朗诵中去找希腊悲剧始于宗教仪式上所念的某些咒语。在最早的悲哀的礼仪中有一位领头人茬念诗,一群人随声应和就像宗教集会。亚里士多德说第一个演员和合唱团就是由此发展起来的。喜剧则兴起于狄俄尼索斯②的欢宴这个词的原意是“狂欢之歌”。

②狄俄尼索斯又译道尼苏斯。古希腊神话中的酒神别名巴克科斯。相传他首创用葡萄酿酒并将种植葡萄和采集蜂蜜的方法传播各地。古希腊人在祭祀狄俄尼索斯时常表演合唱和舞蹈希腊戏剧即起源于此。

  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是藝术的最高形式悲剧起着巨大的社会作用。它是对人类行为的模仿因此必须是善的,完整的并且有适度的规模,有一个表面上讲得通的出发点以合理的方式展开,达到一个无可争论的结局由于它是这样的完整,所以能洗去人们感觉中的一切丑恶、下贱的东西从洏使人高尚起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亚里士多德的思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