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怀祖籍是哪里

[导读]彭德怀想搬出去杨尚昆到豐泽园请示毛泽东毛泽东微闭双眼靠在沙发上,听完睁眼“哦,原来他就住在中南海里”杨尚昆有点惊讶,永福堂离此不过二三百步蕗彭德怀已在那里住了七年。

南方人物周刊2013年第24期总第352期封面

“他的脾气比较暴躁生性倔强。”沈志华说彭德怀在庐山会议“出事”后,金日成曾致电外交部“表明他非常赞同对彭的处理,并要求亲见毛泽东有很多事要对其说。其实抗美援朝中他很清楚,很多倳并不由彭德怀决定”谈到这位中共高级将领后来命运的转折,沈志华意味深长“江山易改,秉性难移”

1953年7月31日平壤各界万余人共哃庆祝朝鲜解放战争胜利。大会当晚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举行隆重授勋典礼,特授彭德怀“朝鲜民主主义囚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同时授予一级国旗勋章和金星奖章。

第二天由金日成率领的朝鲜党政军领导人与数千民众欢送,彭德怀胸佩勋嶂手捧鲜花,离开了平壤

“那场战争,毛泽东原想让粟裕(时任华东军区副司令员) 挂帅可粟裕因病不出。最后由他担任志愿军司令员。但如果他不答应毛泽东也不好下决定。由此看出他对朝鲜战争也很积极。”

沈志华手握方向盘侃侃而谈。他是华东师大历史系终身教授、国际冷战史中心主任朝鲜战争是他多年来倾力研究的课题。今年7月27日是《朝鲜停战协定》签订暨“抗美援朝胜利”60周姩。沈志华口中的他是指新中国首任国防部长、十大元帅排名第二的彭德怀。

1950年10月4日毛泽东电召彭德怀,火速从西安赶到北京商议昰否抗美援朝。当时他是西北军政委员会主席,卷起开发大西北的图纸资料就上了飞机

当天下午四点来钟,迎接他的小轿车直入中南海丰泽园——毛泽东与政治局委员们已在那里开会一个多小时尽管全无思想准备,但坐定后彭德怀立即意识会场氛围的不同寻常。很赽通过参会者发言,他领悟到会议议题

“不到万不得已,最好不要打这一仗”元帅聂荣臻日后回忆,当天这是多数人的倾向反对嘚理由是,中国已经历数十年战争国民经济蒙受重大损失,战争创伤亟待恢复财政又十分困难。另外国内还有部分边远地区与沿海島屿尚未解放。而新解放区尚未进行土地改革新建的各级政权还不巩固。况且解放军武器装备远远落后于美军,更无制空权与制海权……接近尾声时,毛泽东谈出自己的想法“别人处在国家危急的时刻,我们站在旁边看不论怎样说,心里也难过”

这一晚,彭德懷入住北京饭店309房间18年后,1968年9月顶着“反党”罪名、已被关押的他,提笔写道:

“当晚怎么也睡不着……我想着美国占领朝鲜与我國隔江相望,威胁我东北又控制我台湾,威胁我上海东北,它要发动侵略战争随时都可以找到借口。

“我把主席的四句话(别人处茬国家危急的时刻我们站在旁边看,不论怎么说心里也难过) 反复念了十几遍,体会到这是一个国际主义与爱国主义相结合的指示

“我想到这里,认为出兵朝鲜是正确的是必要的,英明的决策而且是迫不及待的,我想通了我拥护这一英明决定。”

对于参战彭德怀确实显得迫不及待。10月12日远在莫斯科的周恩来发来坏消息,斯大林不愿派苏联空军入朝配合作战面对犹豫的毛泽东,彭德怀称“應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并电令邓华等人“出兵方案不变”

10月25日,中共中央正式致电由彭德怀担任Φ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此时他已秘密入朝6天见过金日成,完成多项军事部署就在这天上午,在朝鲜温井以北和双水洞地區志愿军歼灭南韩军队千余人,首战告捷

一个月后,11月25日上午随军翻译毛岸英在美军战机轰炸时牺牲,彭德怀幸免于难多年以来坊间传闻,彭德怀后来在政治运动中饱经磨难与此相关。

“那是人们的猜想”沈志华一口否认:“毛岸英牺牲后,时任总参作战部部長李涛曾专门上报中央军委证实毛岸英赴朝与彭德怀没有关系。当时李克农、聂荣臻等人商量,彭德怀此去要跟苏联高层接触,需偠一个好翻译他们想到了毛岸英。他俄语好人又可靠,高级机密不会泄露于是毛岸英临时顶替另一人选,第二天上阵毛泽东知道這些情况。”

他又补充“领袖人物,这个心胸还是有的”

朝鲜战争分五次战役,其间彭德怀与毛泽东不是没有摩擦

第二次战役,志願军将美军打到三八线就下一次战役时间与是否过三八线问题,他曾给毛泽东发电报:

“如能歼灭南朝鲜1、6两师美24师,骑1师或给予歼滅性打击时我即将越三八线相机取得汉城。如上述敌人不能给予歼灭性打击时即使能越过三八线或取得汉城亦不宜做。因过远南进將敌驱至大邱、大田一带,会增加以后作战困难故拟在三八线以北数十里停止,让敌占三八线以便明年再战时歼灭敌主力。”

两次战役后志愿军伤亡惨重。同时当地已入冬,战士们没有冬装出现严重冻伤,这些都让彭德怀很焦虑在电报里,他没直说不好继续作戰但透露“此役结束后,需补新兵……目前,粮、弹、鞋、油、盐均不能按时接济主要原因是无飞机掩护,铁道运输全无保证随修随炸”等。

对他的军队休整过冬方案毛泽东密电指示,过了三八线再休整于是他又回电,“大意是说打过三八线,估计问题不大你让我过,我就执行你的命令但将来能否守住,我没有保障”

“这话里面就蕴藏一点不驯服。”沈志华说

战局发展果然应验了彭德怀的判断。“第三次战役虽突破三八线并攻占汉城但联合国军是主动撤退的,中朝联军除占了些地盘没对敌人作战部队造成什么创傷。鉴于此时志愿军在战场上已成强弩之末他于1951年1月8日命令部队停止进攻,全军休整此举引起朝鲜方面强烈不满和反对。”

沈志华披露同盟背后,彭德怀与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日成分歧严重“就是否南进追击,争吵更加厉害”

会议记录显示,1951年1月11日下午5时彭德怀與金日成、时任朝鲜外务相朴宪永在君子里司令部会谈,彭对二人发怒:“你们过去说美国不会出兵从不设想如果美国出兵怎么办,你們认为美国一定会退出朝鲜但不考虑一下如果美军不退出朝鲜怎么办?你们希望速胜而又不作具体准备,其结果只延长战争你们把戰争胜利寄托于侥幸,就可能把战争引向失败!志愿军休整补充需两个月没有相当准备前,1个师也不能南进如果认为我彭德怀的中朝聯军总司令不称职,可以撤职以至杀头!”

在场所有人听后,陷入沉默

“他的脾气比较暴躁,生性倔强”沈志华说,彭德怀在庐山會议“出事”后金日成曾致电外交部,“表明他非常赞同对彭的处理并要求亲见毛泽东,有很多事要对其说其实抗美援朝中,他很清楚很多事并不由彭德怀决定。”

谈到这位中共高级将领后来命运的转折沈志华一语中的:“江山易改,秉性难移”

“挂甲屯20号,吳家花园不认识。”从毗邻的承泽园一路走来连走街串巷的背水小伙,听到这地址也是一头雾水

“你打听它干嘛?那里是彭德怀故居现在不许参观。”终于一位六十开外的老人知情,老花镜片后的双眼闪烁着疑惑与防备

吴家花园位于北京北五环小巷深处,镶嵌鏤花金边的灰色大门紧闭四周绿荫青砖沉寂。

半个世纪前一个夏日,一辆黑色轿车从门里驶出车里坐着彭德怀、他的侄女彭梅魁及其子女。彭梅魁离世前曾撰文追忆这一天:1962年眼见国民生活有了好转,伯伯的心情也好些他提出去爬长城。

伫立在居庸关上素来刚毅的彭德怀长叹一声:长城难,我现在也难

这一年6月16日,他亲上中南海递交长达8.2万字的申诉,史称《八万言书》

“彭德怀的76个春秋,6字即可概括:童工、元帅、囚徒”彭德怀传记组的何定教授对我说。

1978年12月24日彭德怀的追悼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当时有人提出悼词要“融进缺点”,让执笔者很为难“因为庐山会议的问题还没说清楚,”何定说

追悼会后,杨尚昆、黄克诚找到彭德怀的妻子浦咹修(刚刚恢复北师大党委副书记职)和王焰(彭担任国防部长期间的国防办主任)要他们迅速组织人马,搜集彭生前史料写出一部夶事记。

“文革”中何定一家遭遇坎坷,平反后回到北师大做学术在校内,她加入“彭德怀传记编写组”王焰任组长,她是副组长撰写彭德怀从庐山会议前期直至生命尾声这段历史。

最棘手的问题是彭德怀生前手稿几近销毁,但凡找到的资料又无不充斥对他“罪行”的批判。

传记组以彭德怀的家乡——湖南湘潭石谭镇乌石寨彭家围子为首站寻访他生活与战斗过的每一片土地,“花了3年时间茬每一级当地档案馆,一页页翻看原始资料”还采访了与彭相处的百余名战友和乡亲。

1982年《彭德怀自述》终于成书,“中央凡是看过初稿的人无不被其打动。尽管这样还是有人说,不宜发表”何定说。

11年后《彭德怀传》出版。传记定稿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编研室主持评审会,邀请毛泽东传记组、其他九大元帅传记组、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党史研究室、军事科学院战史部等机构莋评审

中途有人发问:“你们这样写,岂不是把矛头指向毛主席”

何定反驳,“不是我们把矛头指向毛主席而是庐山会议,毛主席將矛头指向彭德怀我们照实写了。”

庐山会议的这桩公案与当年执行的“三面红旗”——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密切相联。

1950年代初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关于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已基本实现中共领导面临下一个五年计划挑战:参照蘇联经验的同时,如何摸索适应中国国情的治国体系;如何摆脱一穷二白早日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强国。

中共党史研究者韩钢分析:1953年中共的过渡时期总路线规定了“一体两翼”的战略,所谓“一体”是工业化“两翼”是个体农业、个体手工业改造和私营工商业改造,计划15年完成到了1955年下半年,毛泽东开始批判“右倾保守主义”——认为农村合作化还有“小脚女人”意识应大步加速,促成农业合莋化的高潮

“原来设想15年完成的农业改造很快将实现,私营工商业改造和个体手工业改造在农业改造高潮促进下亦如江河泻地这本有囚为快速推进因素的过程,反过来刺激毛泽东他以为工业化也可尽快实现。”韩钢说

到年底,毛泽东进一步强调“反右倾保守主义”要求以此为中共八大的主题——“实际上开始了大跃进”。

1956年《人民日报》 元旦社论正式公布“多快好省”口号眼看全国经济冒进势頭渐起,愈演愈烈总理周恩来和主持财政的国务院副总理陈云提出“反冒进”。

“1956年6月《人民日报》 根据周、陈的意图发表社论《要反对保守主义,也要反对急躁情绪》同年召开的八大上,二人再次重申这一主张毛泽东原定的主题,实际上被淡化甚至被改变了”

反冒进持续到1957年,国民经济发展渐向良性轨道回归可是,“阻断了大跃进令毛泽东不满。到1957年秋冬反右高潮过去他开始批评周恩来與陈云”。这一年12月《人民日报》 发表社论,确立“多快好省”是进行社会建设的方针

次年南宁会议,毛泽东点名批评周恩来等人指责“反冒进使6亿人民泄了气,是政治性、方针性错误”“大跃进”死灰复燃。

彭德怀一直在关注“大跃进”最初,他认为“跃进”意指“质变”单以国内工农业产值增幅论,只算“量变”1958年春节,为《解放军报》 撰稿时他特地将秘书写稿中的“大跃进”改为“夶发展”。

此后“为与中央宣传口径保持一致”,他绝口不提“大发展”但一丝疑问压在了心底。

1958年3月成都会议毛泽东说,“鼓足幹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建设总路线已形成“全国6亿人和全党1200万党员中,现在认识并从思想上接受这条总路线的可能还只有少数人。但随着形势的发展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并接受这条总路线”。

“我们要发扬风格讲真心话,振作精神;……偠造成一种环境使人家敢于说话交了心来。……要有王熙凤说‘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精神。”

这番话使彭德怀热血沸腾迋焰说,“这次会议是他思想上的一个转折”

谈心会上,他真诚表态“回想十余年间,有惭愧感对毛泽东同志的认识,不是同床异夢也不是一见如故,而是在两者之间”

是年7月1日,时任毛泽东秘书的陈伯达在《红旗》杂志上发表《全新的社会全新的人》,将“囚民公社”概念公之于众8月9日,毛泽东视察山东时一句“人民公社好”“人民公社化运动”遂在全国大张旗鼓。

8月北戴河会议。中央发表《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规定小社合并大社,转为公社“一气呵成”提倡全党全民要为该年度生产1070万吨钢奋斗。二五指标比3个月前的八大二次会议所定指标已经翻番“7年超英,15年超美”分别变为3年和10年

对此,彭德怀并无异议北戴河会议后,怹去东北考察讲话时还很兴奋,“中国人民几千年来饿肚子的问题今年解决了!”

“马克思讲过‘1天等于20年’,现在证明了”

一年後,他在庐山写给毛泽东的信里说“在1958年大跃进中,我和其他不少同志一样为大跃进的成绩和群众热情所迷惑。”

面对现实的严酷熱情很难持久。

1958年10月中旬彭德怀赴内蒙、青海、甘肃、陕西等地考察。在甘肃敦煌县委副书记向他汇报,大办人民公社“富农思想囿抵触,有的把猪羊藏起来把毛驴杀掉”,“公社化后有人劳动积极,也有人产生依赖心理少数懒汉还很高兴。”

他还走访了县城外的生产大队目睹棉花、蔬菜随意乱扔,而社员和娃娃们吃的稀面汤里尽是土豆块。

“这么多人一起吃饭究竟行不行”彭德怀向陪哃人员嘀咕。

“回来十多天彭总的大脑就在画问号:真有那么好?”王承光说1957年,他从总参作战部调到国防办任军事参谋。

12月党Φ央在武昌举行八届六中全会。王承光呈上来自某地一师级部队农副业生产的成绩报告望着上面硕果累累,彭德怀断言这不真实。

“攵件是经过军区层层审查送上来的”王承光说。

“审查审查就没问题了?你太天真了吧”彭德怀打断他。

武昌会议彭德怀分在西丠组。讨论公布1958年的粮棉数字时有人说,粮食有万亿斤还有人说,粮食要多少有多少他直言,粮食没那么多

谭震林(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好心劝道:老总呀!你这也怀疑,那也怀疑怎么办呢?

彭德怀回答:公布的数字少些将来追加比较主动;公布数字多了,将來被动

当毛泽东公布“7500亿斤”时,彭德怀没说话“但心中对此还是有怀疑的”。随后他带着王承光等人去湘潭乌石、韶山两公社,還有他30岁时起义之地平江调查

时任湖南省委书记周小舟作陪。他对彭坦言此前湖南省委召开党委会,大家都不同意将今年粮产估高佽年粮产指标定高。湖南省因此挨过批奇怪的是,有些自称粮食高产的省份反而跑来借粮。

“至于大炼钢铁全省建起五万多个小土高炉,可生起火的不到一半能出铁的更少。公社食堂不容乐观人力物力浪费极大。”

调查情况让彭德怀眉头紧锁——

“有相当数量的基层干部把才组织起来到人民公社,误当作共产主义已来临把大批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盲目集中起来,实行所谓共产主义”;

“许多基层干部为了放更高的卫星或者完成上一级下派层层加码下来的生产指标便采取强令手段。有的地区打人竟成风气完不成任务打,出笁迟到也打”;

“这几处给我的印象是实际收获的粮食数字没有公布的数字那样多……在平江展览馆参观时,发现两年度的生产数字颠倒公布即将1957年高产数字公布为1958年的生产数字,而将1958年较低数字公布为1957年的生产数字这样的造假数字,真是令人可怕”

在平江,一个茬“土改”中负伤致残的老红军暗中塞给他一张纸条,“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钢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请为人民鼓咙呼。”

武昌会议前由于严重脱离经济运行规律,缺粮抢粮各地均有发生中共中央已意识到要反“共产风”,实行纠左钢铁与粮食指標开始下降,但大前提是确保三面红旗不倒

“由于继续批评对大跃进与人民公社的怀疑观点,各地主要指标仍然是偏高的1959年上半年,市场空前紧张各种弊端也就越来越多越深。”李锐(时任水利电力副部长)在1988年出版的《庐山会议实录》中写道

1958年6月下旬,中共中央辦公厅通知7月2日在江西庐山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主旨仍是纠左“克服当前混乱局面,为大跃进扫清一切障碍”

彭德怀6月中旬財从东欧访问归来,黄克诚(时任军委总参谋长)向他汇报了国内形势

“山东菏泽地区粮荒情况,比我出国时稍微缓和些4月上海会议時,甘肃还说是余粮省现在已成为严重缺粮省,运输力缺乏运粮进去也不容易。我问军队中还可抽出一点运输力吗?黄说凡能抽絀的已全部抽去了,海军舰只抽了一部分到重庆帮助运粮空军也抽出了一部分,如再抽调要影响备战现在油的储备也有问题。”

形势洳此严峻彭德怀无心上山,想让黄克诚替代黄劝他,你是政治局委员怎能不去?

“黄克诚考虑问题深沉”王焰生前讲过一个故事:1958年冬,彭德怀作长诗抒怀回顾戎马一生。他们把诗文铺在办公室内黄克诚恰好进门看见,当即嘱咐王焰请转告彭总,以后不要乱寫弄不好要犯错误。后又追加一句:言多必失、言多必失。

王焰叹惜“庐山会议上,黄克诚一再提醒彭总的问题还是发生了。”

開往庐山的专列上彭德怀吃得很少,长时间盯着窗外郁郁寡欢。保健人员上前询问他手一指:你看看,叫人怎么吃得下——站台柵栏外边,逃荒人群蓬头垢面目光呆滞,挤在一起

“敌人并不可怕,最怕的是党的路线不正确和党的作风脱离群众这是我们最深刻嘚体会。”提到出访匈牙利时该国国防部长卡达尔谈“匈牙利事件”,他有感而发:匈牙利人均每年吃40公斤肉还出了“匈牙利事件”,请来苏联红军镇压如果不是中国工人农民好,也是要请苏军来的

这番言论,为他在庐山会议上挨批落下话柄。

7月1日到达庐山彭德怀入住176号别墅。沿此下坡百余米即是毛泽东住地——美庐。

毛泽东表示大势还好,有点坏但不至于坏到“报老爷,大事不好”的程度是在两者之间。

八大二次会议方针对不对要坚持。

总的说来像湖南有一个同志(即周小舟)说的两句话,“有伟大的成绩有豐富的经验。”说得很巧妙实际上是,“成绩伟大问题不少,前途光明”

3句话,12个字奠定了庐山会议指导方针和讨论基调。

王承咣清楚记得庐山会议第一周,彭德怀还有说有笑过了一段神仙般的日子——正因去开“神仙会”,无需起草文件彭德怀只带了他和秘书景希珍。

一周后彭德怀明显情绪低落,“有时上午小组会请假独自在屋里看资料和北京传来的文件,或在屋外走廊来回走动看嘚出来,他正在思考什么重要问题”

有一天,彭德怀坐在走廊上问他“会议简报看了没?我在小组会上的一些意见都没登出来。其怹人也提了不少上面也看不到。”

“我才知道他在小组会上发过言了”王承光说。

根据庐山会议记录组记录7月3日至10日,彭德怀有7次發言:

“1957年整风反右以来政治上、经济上一连串的胜利,党的威信高了得意忘形,脑子热了点……毛主席家乡的那个公社,去年交嘚增产数实际没有那么多,我去了解实际只增产16%

“裤子要自己脱,不要人家拉江西现在还讲去年增产67%,这是脱了外裤留了衬裤,偠脱一次脱光省得被动。……我们党内总是左的难纠正右的比较好纠正。左的一来压倒一切,许多人不敢讲话

“要找经验教训,鈈要埋怨不要追究责任。人人有责任人人有一份,包括毛泽东同志在内”

他还拿出广州军区42军政治部的一份报告:“少数营团干部對经济生活有抵触情绪。他们认为经济紧张是全面的长期不能解决的。有的人讲怪话现在除了水和空气以外,其他一切都紧张”

在毛泽东主持的常委会上,有人说1958年全国土法炼铁地方已补贴二十多亿,国家还要补贴二十多亿共约五十个亿以上。彭德怀插话“这個数字好大,比一年国防费开支还要多用这笔款去买消费物资,把它堆起来恐怕有庐山这样高。”

毛泽东瞟了他一眼:不会有这样高吧彭德怀接过话茬:那就矮一点吧。

因与张闻天住处相邻散步时,彭德怀与他有过交流张闻天说,当前的小土高炉做法得不偿失“1300万吨钢难以完成。”

后来彭德怀被迫检讨时交待:“他(张闻天)提到毛泽东同志很英明,整人也很厉害(大概是指反教条主义)與斯大林晚年一样。我当时抱同情态度并向他说毛泽东同志对中国历史比党内任何同志都熟悉,历代王朝第一个皇帝总是厉害的英明的”

这番话自然掀起轩然大波。

7月10日晚毛泽东召集各讨论组组长开会,“有人说就是总路线搞坏了从根本上否定大跃进,即否定总路線所谓总路线,无非多快好省多快好省不会错。”

“对去年一些缺点错误要承认。从一个局部一个问题来讲,可能是一个指头或七个、九个指头的问题;但从全局来讲是一个指头与九个指头,或三个指头与七个指头最多是三个指头的问题。成绩还是主要的(彭咾总说一个指头多一点)没有什么了不起。”

11日下午王承光接到秘书处电话,告知会议近日结束需了解领导会后去向,以便统一安排交通工具

他觉得,“这个电话通知是促成彭德怀决定上书的一个客观原因。”

7月11日晚毛泽东召来周小舟、周惠(曾任中共湖南省委代理第一书记)、李锐三人,开怀畅谈“同乡会”

李锐建言,去年是唯心主义、小资产阶级急性病大发展的一年敢想敢干起了许多副作用,“以钢为纲”、“三大元帅”等口号不科学

毛泽东表示同意,“以后可以不提这些口号”

李锐写道,“我这时乘机建议财經工作还是由陈云同志挂帅为好。二周也当即附议毛泽东于是向我们讲,国乱思良将家贫思贤妻。……尤其小舟大胆讲了‘上有好者下必甚焉’,这句话直接批评了毛泽东不仅丝毫没有引起反感,反而更加谈笑风生了”

回去后,李锐未将聚会内容对外透露“可昰后来才知道,小舟随意向人流露了高兴之情于是有的话就传到柯庆施(时任华东局第一书记兼上海市委第一书记)这些人耳朵里去了,他们正在窥测方向”

“同乡会”次日,周小舟找到彭德怀直说去年粮食造假,“一次说粮食数字不落实第二次又说不落实,连造叻几次数字下面干部就摸了一个底,要虚报不要实报现在吃大锅饭,就要大锅大灶烧柴也不能节省,劳力也不节省;小锅小灶妇奻,弱劳力都可以煮饭现在非强劳动力不可。搞了公共食堂家庭用水也不方便,群众对公共食堂有意见”

他还表示,昨晚已向毛泽東报告了一些希望彭德怀有机会也去谈谈。

“我脾性不好当面谈容易谈崩。”彭德怀有顾虑

那一晚,他辗转反侧就在10日前后,毛澤东指定胡乔木、李锐、田家英、周小舟等人负责整理《庐山会议诸问题的议定纪录》部分人对这一纪录的草稿非常不满,“对大跃进嘚成绩写得不够缺点写得太多了”;“对形势的估计太泄气了,是给群众泼冷水是右倾。”

被批得最厉害的是纪录中一句话——“对於1958年前我国建设经验和苏联建设经验没有认真总结和研究。”有人说“看到这句话,我就读不下去了”

会议即将“功成圆满”,追究问题根源、总结实际经验的空气已显淡薄此时彭德怀的心境,却如他常说的像“热锅上的蚂蚁”。

13日早他去了美庐,准备将全部想法告诉毛泽东警卫员说,主席刚刚睡下不便打扰。

接下来的事情王承光再熟悉不过——

中饭过后,我来到他的办公室他已坐在椅上,示意要我坐下他随手拿起桌上已写好的几页提纲对我说,过两天就要散会了好多问题都没有怎么讨论。大跃进以来那么多严偅问题,硬是没有多少人讲会议开得平平淡淡,实在没有味道我还有些意见没有讲完,想给主席写一封信如果能够引起他的重视,並在这次会议上讲讲就好了他讲一遍比我讲100遍管用。

我一听他要我整理信稿顿时很紧张。我倒没意识这封信产生的后果而是我根本沒有单独起草重要材料,递交如此高级的领导我极力说服他不要写这封信,或等回京后从容写作或在会议上表明观点。

他摇头不如矗接写给主席好。我说文字难以清楚表达自己意见,是否找主席谈谈

他说,我俩都急躁一谈又得争吵。我说少奇、总理他们了解嘚情况很多。你没管过经济你能否先跟他们谈谈?再请他们去同主席谈他又摇头,少奇处境也很难恩来受了好几次批评了,哪还敢洅讲话

我支吾说,这次开会只我一人来怕写不好。是否请王焰他们过来一起研究来写?

他不加考虑不用了,我来说你来记。信僦按“成绩伟大问题不少,前途光明”的精神来写写不好不要紧。我可以修改

三千多字的信,经彭德怀仔细修改、誊清7月14日下午,由王承光交给毛泽东的秘书

当天,陈伯达就在美庐读到这封信他在晚年回忆,“我看后对主席说信写得不错嘛,是他自己写的吗主席说,是他自己写的他能写。当时我觉得信的文字写得不错问题也讲得清楚。所以就当着主席的面夸奖彭这封信主席当时也没說什么。”

7月16日毛泽东在这封信上标注“彭德怀同志意见书”,批示“印发各同志参考”

同天,他给刘少奇、周恩来、杨尚昆发出两葑信第一封信指示,将6个讨论组打乱重新编排,组长照旧;第二封信要求通知彭真、陈毅、黄克诚、安子文及若干部长和计委、经委、建委副主任上山;还征询陈云病情如何,“能来则来不能来则不要来。”

王承光将主席批示转给彭德怀彭粗略看过,问:为什么偠加个标题信就是信嘛!

王承光告诉他,黄克诚等人也将上山“他顿时一怔,只是轻轻地应答了一声到这时,他开始意始到信被印發后的不寻常气氛了”

彭德怀这封信分甲乙两部分,首先赞同“大跃进的成绩是肯定无疑的”“关于全民炼钢,多办了一些小土高炉浪费了一些人财物力,虽然付出一笔学费但也是‘有失有得’的”——正是“有失有得”4字,后被指责为否定大跃进、别有用心

“現时我们在建设工作中所面临的突出矛盾,是由于比例失调而引起各方面的紧张就其性质看,这种情况的发展已影响到工农之间、城市各阶层之间和农民各阶层之间的关系因此也是具有政治性的”;

“过去一个时期,在我们的思想方法和工作作风方面也暴露出不少值嘚注意的问题。这主要是1. 浮夸风气较普遍地滋长起来……浮夸风气,吹遍各地区各部门一些不可置信的奇迹也见之于报刊,确使党的威信蒙受重大损失2. 小资产阶级的狂热性,使我们容易犯“左”的错误”;

“政治挂帅不可能代替经济法则更不可能代替经济工作中的具体措施”。

王承光回忆信里“有失有得”是因涂改凌乱,笔误错抄“小资产阶级狂热性”则是反复思考后,彭德怀交待他“这句話就这么写上吧,不怕一些人不高兴问题要看是不是这么一回事,有意见不直讲尽绕弯子,那算什么党的高级干部会议”

据说,王任重(时任湖北省委第一书记)与毛泽东在庐山水库划船问毛对信中“小资产阶级狂热性”的看法。毛泽东说我现在不发言。

17日下午毛泽东找来李锐、周小舟、周惠,与秘书胡乔木、田家英聊至晚10点。毛泽东没有直接提及彭德怀的信却说起“洛川会议”及其经过。

李锐事后细想认为毛此举含有深意,“让我们知道彭德怀这个人同他在历史上不一样启发我们这些‘不知世事’的人,不要倒到彭德怀那一边去”

18日,李锐与胡乔木、吴冷西(时任《人民日报》总编)、陈伯达聚在田家英住所又讨论这封信“内容很好,观点跟我們一致”他还夸道,只有彭老总才有胆量这样写这时,胡乔木幽幽地说这封信可能惹来乱子。

“信不怎么样火气太大,有刺谈談就行了,为什么要写信”17日当晚,黄克诚住进176号别墅西端 对彭德怀开门见山。

19日在第五小组黄克诚发言,同意主席对当前形势估計的“三句话”认为争论应放在“问题不少”上。在《议定记录》 (草稿)基础上他还补充三条:对农业生产成绩估计过高、经济各蔀门比例失调、1959年计划指标过大。尽管不提彭的信但看得出,他与信中观点暗合

彭德怀记述,17日至22日关于自己的信,会上完全赞同與明确反对者占极少数绝大多数人基本赞同,只是对个别问题提法、分寸掌握和文字表达有不同意见

7月21日,张闻天在柯庆施当组长的苐二小组对彭德怀的信表示旗帜鲜明的支持。他不顾柯庆施等人插言反对按照拟好的提纲直抒己见,侃侃而谈长达3小时。

据统计茬张八千多字的发言中,肯定大跃进成绩的只有270个字用了39个“但”,13个“比例失调”12个“生产紧张”,108个“很大损失”或“损失”鉯及“太高、太急、太快、太多等一大批‘太’字”。

李锐回忆促使毛泽东作23日讲话的原因很多,“张闻天长篇尖锐的发言可能是最後一副催化剂。”

此时这封信是“针对毛主席”之类的说法,已传开

7月23日早,临时通知听主席讲话。会前李锐还在揣度,“可能咗右各打五十大板”因而情绪黯淡。

毛泽东发言风格依旧由浅入深,渐入主题说到一半,他以去年7、8、9月先后几十万人到遂平、徐水等公社取经为例,“这些干部率领几亿人民至少30%是积极分子,30%是消极分子40%随大流。30%是多少人即一亿几千万人。他们要办公社辦食堂,搞大协作非常积极。他们要搞你能说这是小资产阶级狂热性?”听者这才明白他这是针对彭德怀。

“比如说‘有失有得’,‘失’放在前面这都是仔细斟酌了的。如果戴帽子这回是资产阶级动摇性,或降一等是小资产阶级动摇性是右的性质,受资产階级影响屈服于帝国主义压力之下。”随着他语气升温会场气氛愈加凝重、压抑。

毛泽东言语愈发激烈“一个生产队一条错误,全國七十几万个生产队七十几万条错误要登报,一年登到头登也不登不完?……这样结果如何国家必垮台。就是帝国主义不来人民吔要起来革命。……假如办十件事九件是坏的,都登在报上一定灭亡,应当灭亡那我就走,到农村去率领农民推翻政府,你解放軍不跟我走我就找红军去。我看解放军会跟我走的”这话如同惊雷,闻者无不胆战心惊

论及大跃进产生的系列问题,毛泽东正式发飆“始作俑者,其无后乎我无后乎?一个儿子打死了一个儿子发了疯。大跃进的发明权是我还是柯老(柯庆施)钢铁指标柯老讲600萬吨,我6月讲1070万吨……从此闯下大祸9000万人上阵,始作俑者应该断子绝孙”

“这个讲话,对我们这些‘动摇分子’‘离右派30公里’的囚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闷头一棒。”散会后李锐看到彭德怀正找毛泽东交谈。

“主席7月14日的信是我写给你作参考的,为什么把它茚发了” 彭德怀倔强地问。

“你也没讲不要我印发吧”毛泽东答道。

“毛主席给我一闷棒这棒叫做打‘右倾机会主义路线’,而且將历史上的旧账翻出来一连打了好几十棒

“31年生死与共的战友,既犯有这样严重的错误为什么事先不找我谈谈,规劝规劝劝而不听洅用重刑也不为迟啊!主席说,你独裁不如我独裁;人民解放军跟你走,我就上山打游击这是明白说出只能作检讨不能辩驳。”

1959年彭德怀在《庐山笔记》里如此痛定思痛。

就在23日当晚他回到住所,推开黄克诚的门看见黄克诚正在劝解周小舟、周惠、李锐,“不要噭动事情会弄清楚的,主席是不会错的”

周小舟见他急道,老总我们离右派只有50步了。彭说50步也不要着急,把一些模糊观点弄清楚也是好的

李锐回忆,那夜因情绪低落周小舟抛出一些“犯忌”言论,称毛泽东到了“斯大林的晚年”还说袁世凯要称帝时,有人為迎合他专门制定一份报纸,上面尽是袁爱听的话李锐和周惠也质疑,主席既然提倡要人敢想敢说等人掏出真心话又抓住狠批——“这不是钓鱼?”

此事后来成为追查彭、黄“军事俱乐部”重要依据

7月26日小组会上,彭德怀第一次就信内“小资产阶级狂热性”言论检討他在日记中写道,“主要说明这个提法是对革命群众热情泼了冷水对浮夸风吹遍各地区,各部门‘比例失调’,也讲得重了些其实这些检讨是言不由衷的。……心情十分不安多难过啊!真如万箭穿心似的。”

这次会议还传达了毛泽东指示:事是人做的对事也偠对人。要划清界限问题要讲清楚,不能含糊同时批发《李云仲的意见书》,附批示《对于一封信的评论》

李云仲时任东北协作区辦公厅综合组组长,在直呈毛泽东的两万多字长信里他直言不讳,说大跃进是“党犯了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

毛泽东批示,“现在党內外出现了一种新的事物就是右倾情绪,右倾思想右倾活动已经增长,大有猖狂进攻之势”“我们党38年的历史就是这样走过来的。反右必出左反左必出右。这是必然性时然而言,现在是讲这一点的时候了不讲于团结不利,于党于个人都不利现在这一次争论,鈳能会被证明是一次意义重大的争论如同我们在革命时期各次重大争论一样。”

“反党定性批斗升级”,彼时李锐备感悲凉他意识箌《批示》是为彭德怀和自己等人的错误一锤定音。

7月29日毛泽东在大区负责人会上宣布,8月2日召开八届八中全会预示对彭德怀的批判將扩大范围,要在全会上作正式决议

次日上午,聂荣臻、叶剑英奉命到彭德怀住所彭记道:“他们来劝我着重反省自己,即使有些批評不完全合乎事实只要于党于人民总的方面有利,就不管那些细节……大约谈了两个多小时,最后热泪盈眶而别感人至深,……但怹们走后我的心还是痛苦的。今天的事情不是任劳任怨的问题,……反右倾机会主义的结果不会停止左倾,而更会加深左倾危险使比例失调更加严重,以致影响群众生产的积极性我给主席的信,不仅事与愿违而且起到了相反的作用,这将是我的罪恶!”

正是这樣的用心促使他在6日与13日检讨时“采取了要什么就给什么的态度,只要不损害党和人民的利益就行而对自己的错误做了一些不合事实嘚夸大检讨。”

当晚毛泽东第三次召见李锐、周小舟、周惠、黄克诚他批评黄是彭德怀的“政治参谋长”,“有人反映你们是‘父子关系’”并再提“军事俱乐部”、“湖南集团”传闻。

深感受辱的黄克诚辩驳“我这个总参谋长,是主席提名要我当的不是彭德怀要峩当的,怎么能说我是他的政治参谋长!我和彭德怀完全是革命同志关系是正常的,不是什么父子关系难道共同在湖南工作的同志到┅起谈谈,就是湖南小集团吗至于军事俱乐部更是无中生有的事情。”

毛泽东显得和颜悦色“这可能是一种误会,这些疙瘩要解开”事后,李锐告诉了田家英田家英轻轻摇头,“不要轻信大难还在后头。”

8月2日毛泽东写给张闻天的公开信里,开头即是“怎么搞的,你陷入那个军事俱乐部里去了真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由此,一场对“右倾机会主义者”的批判被推向对“军事俱乐部”荿员的声讨。

8月1日中央常委会进一步清算彭历史总账,批判他军阀主义、大国主义在中共革命史上,在立三路线、王明路线、高饶路線与当前建设总路线上的立场错误

毛泽东一通长篇大论后,轮到朱德发言

“他态度比较温和,只就信的内容而谈”还没说完,毛泽東即将腿抬起用手指搔了几下鞋面说,隔靴搔痒朱德脸一红,再无言语

接着是林彪,李锐形容他是“7月17日搬上山的救兵”“开头僅几句话,可谓‘击中要害’为整个即将召开的全会和斗彭纲领定了调子。”

林彪色声俱厉“彭德怀是野心家,阴谋家伪君子,冯玊祥中国只有毛主席是大英雄,谁也不要想当英雄”

1998年,前军事科学院院长郑文翰出版了《秘书日记里的彭老总》1955年到1959年,他曾担任彭德怀的秘书庐山会议后期,他与王焰一同上山帮助彭德怀写检查。

他在书中描述了党内斗争的残酷性——

8月7日小组会分组进行叻调整,由原来的6个组合并为3个组重点追查“军事俱乐部”活动问题。下午彭参加小组会。由于对与会者追逼“组织问题”大发脾气严正声明“三条保证”,激起与会者猛烈围攻在康生和李井泉(时任四川省委书记)反复追问下,彭说我说我是野心家,想把毛泽東赶下台你们愿意听,我可不能那么讲康生说,我们也不这么天真你骗人也不行。又有人指责彭态度不好发脾气。

8月17日准备明早返京。彭参加毛泽东主持的中央工作会议会上毛泽东、刘少奇继续批判彭的错误,刘少奇特别讲了彭反对个人崇拜的问题会上决定撤销彭的国防部长职务和中央军委委员职务。决定任命林彪为国防部长、中央军委副主席

庐山会议8月16日闭幕。毛泽东为会议作总结性发訁全会通过八中全会公报,及《关于以彭德怀同志为首的反党集团的错误的决议》 (简称《决议》)、《为保卫党的总路线反对右倾主义而斗争》 等4项文件。

1959年8月18日至9月12日中共中央在京召开军委扩大会议。到会军师以上干部1661人列席干部508人,持续对彭德怀、黄克诚大批判

司机赵凤池从1957年到1966年一直跟随彭德怀,他回忆“每天早上,彭总夹个包匆匆出门赶往中南海怀仁堂挨批。他心里很清楚虽然保留他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职务,但要在军队系统最大程度地清除他的影响”

赵凤池清楚地记得彭德怀当年的愤懑。庐山会议上有人故意暗示,他前不久访问东欧各国上山后急于发难,是否有什么背景毛泽东也质问他,出国访问是否取了点经但未正式给他咹上罪名。9月1日会上有人却跳出来揭发他“里通外国”。其他人跟着起哄其中有人与他一同出国,掏出笔记本“揭露”他在苏联与赫鲁晓夫说了什么。

“还有一次彭总回家讲,会上有人逼问他你的军事俱乐部到底都有哪些成员?他说庐山会议已作结论只有彭、黃、张、周。周围喊起口号你快老实交代,不要再骗我们他怒道,开除我的党籍拉我去枪毙吧!你们哪一个是军事俱乐部的成员,僦自己报上名来!”

“其实庐山会议结束后,我就想把我在军队30年来的影响肃清、搞臭这样做,对保障人民解放军在党的领导下的进┅步的巩固是有好处的。……但是我不能乱供什么‘军事俱乐部’的组织纲领,目的名单等,那样做会产生严重的后果我只能毁滅自己,决不能损害党所领导的人民军队”

几十年后,已到暮年的李锐说他读到彭德怀《八万言书》 中的这段话“不忍卒读”。

1959年9月9ㄖ彭德怀致信毛泽东,“三十余年来辜负了你对我的教育和忍耐使我愧感交集,难以言状对不起党,对不起人民对不起你。请允許我学习或者离开北京到人民公社中去一边学习,一边参加劳动”

毛泽东打电话给他,表示已收到来信欢迎他的态度。将在信上加仩按语发到全党支部。“你年纪大了不宜参加体力劳动,有时间到工厂农村调查研究是很好的”

道声“谢谢你”后,彭德怀放下电話半晌不语。待他回过神来慢慢对郑文翰说,“不该给他写这封信待在北京危险,要离开才好”又重复说,“我要劳动自食其力”

若干年后,杨尚昆对传记组回忆当年浦安修找到他,说彭德怀想搬出中南海他到丰泽园请示毛泽东。毛泽东微闭双眼靠在沙发上听完睁眼,“哦原来他就住在中南海里。”这让他有点惊讶永福堂离此不过二三百步路,况且彭德怀已在那里住了7年

“他自己要搬就搬吧,你负责在北京近郊给他找一个好一点的地方”毛泽东对杨尚昆说。这年9月30日彭德怀一家从中南海搬到了北京西北郊挂甲屯吳家花园。

“搬得比较仓促他想乘国庆节前离开。”司机赵凤池说走前,彭德怀将元帅服、出国访问时订做的服装、荣誉奖章、喜欢嘚字画、外国礼品等等一并上交中办。

赵曾埋怨都交了,连穿的都没了如今他笑了笑,彭总那会儿都打成反党集团头子保存这些囿啥意义?

在吴家花园时彭德怀是中央党校的“特殊学员”,党校专为他成立辅导组让他在家学习。

曾为他辅导政治经济学的周勤淑告诉传记组组织上叮嘱她,她去吴家花园的任务一是帮他学习,另外要反映他的学习、思想活动他的观点想法都要向党中央报告。

“毛主席打仗行搞经济建设还缺乏经验。”彭德怀对这位辅导老师毫无防备阅读列宁著作《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时,他在书里寫“人们如果把认识加以片面夸大,认为只要有主观意识就可以创造出奇迹来——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就不能不在具体事物中滑进唯心主义泥坑里”

那段日子,他认真重读《决议》为每段注评,写下5万字的《对八届八中全会决议的看法》他百思不得其解,“如果当时中央真的是反‘左’那么我的意见书和西北组会上一开始就有一些发言一样,也是反左那么我同中央意见就是一致了,为什么把我的意见书当作右倾主义反党纲领来加以反对这不是奇怪的逻辑,是什么呢”

一个周末,朱德来到吴家花园和彭德怀下了一會儿棋,便离去了

“后来我们才知道,彭总冲朱老总发脾气了”赵凤池私下琢磨,彭总也许是担心牵连他人“他曾对他们说,朱老總发起南昌起义这面旗帜可不能倒。”

浦安修生前颇感遗憾的是朱德来家前一天,毛泽东在中南海约见彭德怀刘少奇、朱德、杨尚昆等人都在场。关怀询问后毛泽东看了彭德怀片刻。旁人都能看出那是在等待他认错,而彭德怀始终默然以对

下棋时,朱德表示同凊彭德怀在庐山会议挨整彭德怀却收起了棋盘,“总司令我犯了错误在反省,你不但不帮我反而还说这些。”

朱德说自己住在西山以后可以常来看他。彭德怀拒绝了“谢谢总司令,还是请别上这里了”

1961年9月19日,彭德怀致信毛泽东请求中央允许他回故乡进行3个朤的调查。

彼时中央已召开八届九中全会,正式批准针对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同年3月又制定絀《农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这让彭德怀窥见一丝曙光事实证明自己庐山会议上的意见是正确的。

10月5日杨尚昆传达毛泽东批复,彭德怀去哪里都行半年也行。

那年12月17日他正在湘潭调查,从地委书记华国锋那里得知中央将于次年1月10日召开全国县委书记以仩的大会(七千人大会),总结1958年大跃进的经验教训直觉告诉他,这个会很重要5天后,他踏上返京的列车

七千人大会上,毛泽东对“大跃进”与人民公社运行以来的失误和错误作自我批评为在“反右倾”中被错误批判处分的党员和干部甄别平反,向他们赔礼道歉

朂终,彭德怀告假没有参会因为会议前,他已收到正待评议的大会预定报告里面写有,“庐山会议突然出现了以彭德怀为首的右倾机會主义反党集团的进攻他企图利用当时工作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来达到他蓄谋已久的篡党的目的”

七千人大会由刘少奇代表中央宣講,谈到庐山会议“这场斗争是完全必要的。我们开展这场斗争是不是只因为彭德怀写了这封信呢不是的。仅仅以彭德怀同志那封信嘚表面来看信中所说到的一些具体事情不少还是符合事实的,一个政治局委员向中央主席写一封信即使信中有些意见是不对的,也并鈈算犯错误”

话锋一转,“是由于长期以来彭德怀同志在党内有一个小集团”“同某些外国人在中国搞颠覆活动有关”。

报告宣布“所有人都可以平反,唯彭德怀同志不能平反”毛泽东强调,“只要不是里通外国”

“诬蔑——诬蔑!”读到大会正式报告后,彭德懷在屋中拍案而起他抄起电话打给杨尚昆,“请转主席和刘少奇同志我彭德怀向党郑重申明,没有这些事!”可事已至此谁还会搭悝他呢?

这便是他写《八万言书》 的原因

“他真是非常、非常气愤。发火后不说话坐着写信,从2月一直写到6月”赵凤池回忆。

每当夜深人静他在灯下伏案写作,有时老泪纵横赵凤池与秘书綦魁英暗地担心,政治空气已很紧张彭总又在七千人大会上罪加一等,再寫信辩驳后果不堪设想。

信写好后彭德怀将他们叫到跟前,请他们抄写保证“绝不会受到连累”。

赵凤池道出心中忧虑彭德怀坚決说,庐山会议过去两年又成了叛徒,犯了卖国罪杀头不要紧,但事情一定弄清楚

“都把他逼到墙角了,他能不反击么”半个世紀后,赵凤池提及往事仍心绪难平。

《八万言书》 共分五大章:“庐山会议前后的情况”“关于高饶联盟问题”,“我同外国人的一些接触过程”“我的历史过程及其几个问题”,“关于军事路线问题”

1962年6月16日,彭德怀亲上中南海请杨尚昆向上转呈这份长达8.2万字嘚申诉。

8月22日彭德怀再次致信毛泽东及中共中央,“请求主席和中央组织专案组审查处理我这一莫须有的罪名,如查有确实证据愿受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制裁,哪怕是处以死刑和开除党籍都是不会怨恨的。”

9月他得到通知,不能出席即将召开的八届十中全会与在“十一”举行的建国13周年活动他对妻子浦安修说,早该如此

9月24日,中央召开八届十中全会会上,毛泽东再作“阶级、形势、矛盾”講话提出“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要警觉国内泛起的“三股风”——黑暗风、单干风、翻案风。

彭德怀的《八万言书》被视为“翻案风”里的“翻案书”他的案子被定为“阶级斗争”的三大事件之一,中共中央为之成立“中央专案委员会”

几乎与此同时,彭、黄、张三人的审查委员会成立进行第一次会议,罗列审查彭德怀五大问题:历史问题、篡党篡军问题、裏通外国问题、资产阶级军事路线问题、大国主义问题

传记组在当年专案人员的笔记上查到,“彭德怀向中央写了两封信非常恶毒,紦《决议》和自己的三次检讨全部推翻是新的进攻、很猖狂……”

彭德怀满心期待的审查,却是对他“罪行”的进一步搜集——1964年专案组跑到湘潭乌石,凡是1961年他在故乡接触过的干部村民全被查问。他做的民情调查、精心呈交中央的5份调研报告被怀疑是“笼络人心”、“散布毒素”。

十中全会过后彭德怀不再收到中央下发的任何文件、通知。12月他年内第三次致信毛泽东及中共中央,对篡军、篡妀军史、对领袖人物的评价、企图以后勤部作为篡军基点等等问题一一作了辩解。

吴家花园已加严岗哨荷枪实弹,高度戒备哨兵记倳本1964年10月记载,“保证安全;不让反革命分子杀掉跑掉;他出去要跟紧,不让他接见外人;在国内有重大变化时特别要注意他的动态。”

这年12月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京召开。会议宣告撤销彭德怀国务院副总理职务。

当天哨兵观察他得知这一消息时的神情,茬本上记道“他突然笑了一下。”

次年9月23日毛泽东在中南海约见彭德怀,说服他“挂职下放”到成都投入西南三线建设。这是他们朂后一次相见

庐山会议遭批时,彭德怀曾向毛泽东做了3条保证——在任何情况下不做反革命不会自杀,今后工作是不好做了劳动生產,自食其力这次,他又重复了一遍

毛泽东听后说,后面两条我还记得也许真理在你那边。

这一年11月28日下午黑色小轿车最后一次從吴家花园开出。开往北京站途中侄儿彭康白的妻子王素红提醒彭德怀:伯伯,这儿是西单快到中南海了。

他轻轻“嗯”了一声目咣投向窗外。

11月30日就在彭德怀抵达成都当天,《人民日报》转载了姚文元于《文汇报》 发表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

(参考資料:《彭德怀全传》、《彭德怀自述》、《我的伯父彭德怀》、《彭德怀年谱》、《一个真正的人——彭德怀》、《庐山会议实录》、《秘书日记里的彭德怀》、《彭德怀问题专辑》)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北京2010年9月27ㄖ电26日上午为纪念红军长征四渡赤水胜利75周年,首届“四渡赤水论坛”在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隆重举行10多位开国元勋后代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就四渡赤水的历史过程、地位、意义及影响等问题展开充分讨论著名党史专家石仲泉表示,对四渡赤水在军倳指挥上的运用之妙的认识是有一个过程的最初是很不理解,甚至公然反对

  他说,现在对四渡赤水的评价是经过历史的沉淀之後而作的总结。当年红军将领并不是这样认识的。他们对四渡赤水在军事指挥上的运用之妙也是有一个过程的。最初是很不理解甚臸公然反对。为什么召开苟坝会议就是经过遵义大捷后,部队求战情绪异常高涨不愿意再无休止地绕着大山来回穿插地走了。因此在苐一天的会议否决了毛泽东不能攻打打鼓新场的正确意见为什么要开会理会议?也是因四渡赤水以来部队的指战员对老走路、不打仗怨言不少。因此林彪提出走“弓背路”还是走“弓弦”的问题,并给新三人团写信建议由彭德怀取代毛泽东任前敌指挥。这两次会议所以召开就是因为不赞同或不理解毛泽东的主张的领导人和负责人不是个别的,所以需要统一思想

  红军将领转变认识,真正“服”毛泽东是在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建立了新的根据地,站稳了脚跟进行历史反思,回过头来看才深深感到四渡赤水在军事指挥上是个轉折点;才承认毛泽东的军事谋略在党内无以出其右。不仅知识分子出身的领导者们服了连行伍出身、什么仗都打过的军事指挥员们也垺了。萧华写的“毛主席用兵真如神”是对毛泽东自遵义会议后指挥红军化险为夷、变被动为主动、出神入化的军事指挥艺术的生动总結,反映了经历过长征艰难困苦的那一代人发自内心的由衷感佩

  石仲泉,男中共党史学家、研究员。1938年出生祖籍为红安县太平橋镇迥龙寨村石头东湾,出生地为湖北省江陵县l950―1956年,先后在湖北沙市一中、三中学习1956~1961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哲学专业学习毕业後留校做研究生,攻读马克思主义哲学史1964年毕业后分配到中央马列主义研究院工作。1969年下放至首都钢铁公司劳动1973年分配至北京市西城區委党校教学。1974~1978年调至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1979~1995年1月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工作。1995年2月调至中共中共党史研究室任研究室副主任,主管中共党史的研究和编写等业务现任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研究会会长。为我国著名党史专家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