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一词,本指国家喜庆祥和的古诗词之事,最早见于哪?

国庆一词最早出现在什么时期

“國庆”一词本指国家喜庆祥和的古诗词之事,最早见于西晋西晋的文学家陆机在《五等诸侯论》一文中就曾有“国庆独飨其利,主忧莫与其害”的记载我国封建时代,国家喜庆祥和的古诗词的大事莫大过于帝王的登基、诞辰(清朝称皇帝的生日为万岁节)等。因而我国古代把皇帝即位、诞辰称为“国庆”今天将国家建立的纪念日为国庆。

“国庆”一词,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

你好 很高兴为你解答 我是祭诗 請多指教 答: 1949年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四次

1.李清照《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2.范荿大《州

“国庆”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词?

如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特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的纪念日-10月1日。 1949年12月3日

庆国庆 看世界沧海桑田, 庆中华成立四九年. 中华美德源流长 英雄辈出焕荣光.

举国欢庆 国泰民安 繁荣富强 欢声雷动 繁荣昌盛 普天同庆 太平盛世 举国欢慶 四海升腾 欣

登录 注册 反馈 申诉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題3分,共60分)
/1《说文解字》中有这么一段文字:孝,会意,形声字,金文孝字为子从老形上为老,下为子,是上一代与下一代融为一体,称之为孝。下列对漢字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汉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传承着人类文明 ②汉字是我国现阶段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③汉字是中华民族延绵不絕的文明标志 ④汉字记载着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
解析本题考查对汉字的认识能力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①混淆文字与漢字,表述错误;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②表述错误;③④表述正确,符合题意。
/2中国保存了浩瀚的古代文献,大量古籍记录了5 000年的历史历史学家们认为,中国对历史事件记录之详尽在世界文化遗产中是罕见的。我国重视并保存大量文献是因为(  )
A.史书文献是古代史官编纂完成的
B.中国历朝历代都设置史官,史官大都终身世袭
C.古代文献记载了我国文化发展的丰富成果
D.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解析A、B两项不是题干要求的原因汉字记载了我国文化发展的丰富成果,C项错误。故选D项
/3下列选项中能够见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是(  )
①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至今仍存
②汉字文化内涵丰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③浩如烟海的史书典籍 ④我国民族众多,方言也较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源远流长、一脉相承”主要通过汉字和史书典籍体现出来,我国民族众多、方言较多体现的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特点。中华文明至今仍存体现了源远流长
/4歌为心声。从“一条大河波浪宽”到“五星红旗迎风飘揚”,从“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到“我爱你,中国”,这些歌曲在人民群众中久唱不衰,重要原因在于它们(  )
①以现代的艺术形式表达了積淀于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情怀 ②以生动的艺术形象抒发了人们对伟大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 ③以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表现了深沉飽满的爱国主义情怀 ④以特殊的音乐形式展现了为世人普遍认同的爱国主义内涵
解析本题考查对爱国主义的理解能力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歌为心声,人民群众唱响爱国歌曲,体现了人民群众对祖国、对社会主义的情怀,故选C项。①与题意不符④错在“普遍认同”上。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3检测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x

/ /    “国庆”一词本指国家喜庆祥囷的古诗词之事,最早见于西晋今天称国家建立的纪念日为国庆节。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喜庆祥和的古诗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