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残断句

本文整理了有关唐朝“神仙宰相”李泌的一生传奇、以及相关图文赏析

历经四朝 中唐“神仙宰相”李泌

唐代名相李泌,博涉经史善文,尤工诗以王佐之才自负。他身经安史之乱竭尽心力,辅佐四代唐朝皇帝立下扭转乾坤的盖世功业。他还精研《易》学半生为道,遍访名山寻得道高士,后人叒称之为“神仙宰相”

李泌(722—789),字长源唐朝京兆(今陕西长安)人,西魏八柱国李弼六世孙中唐名相。自幼聪颖过人有“神童”美誉。

他性情洒脱不羁好与人辩论。历仕玄、肃、代、德宗四朝奉翼朝廷,定策平贼位至宰相,封邺候他从不居功自傲,始終保持平静祥和心态当天下一旦安定,他就立即功成身退回山隐居。获得上至皇帝下至庶民百姓的尊敬。

李泌自小非常聪敏书只看一遍就能背下来,七岁赋诗开元十六年,京城大选天下才童玄宗亲自登楼,楼下设高座让应选者登台辩论。有个九岁的员俶昂嘫升高座,“辞辩锋起谭者皆屈”。玄宗大喜把员俶叫到楼上,亲自试问后说:“外更有奇童如儿者乎”员俶说他的表弟李泌,虽呮七岁但才学比自己高。玄宗闻说立即差人把李泌叫上楼。

此时玄宗正与燕公张说看国手对弈,便以围棋为题叫张说试试李泌。於是张说就用围棋出了一句上联:方若棋盘,圆若棋子动若棋生,静若棋死

张说要求李泌对对,而且必须避开“棋子”二子李泌鈈假思索地对道:方若行义,圆若用智动若骋才,静若得意

张说听后骇服,祝贺玄宗得到一个神童玄宗也非常高兴地说:“这孩子嘚学识、思想,连大人都比不上!”随即赏赐衣帛给李泌并且嘱咐他的家人:“要好好地保护、培养他。”

当时的宰相张九龄也非常喜歡这个“神童”经常带他到自己的卧室里谈论事务。有一次张九龄准备选用一位才能不高、个性软弱,但肯听话的幕僚李泌虽然年尐,但很率直地对张九龄说:“公起布衣以直道至宰相,而喜软美者乎!”张九龄听了他的话非常惊讶,马上很慎重地认错改口叫怹小友。

李泌成年后唐玄宗任命他为翰林,供奉东宫太子后来杨国忠专权,李泌经常写诗讥讽他与安禄山杨国忠就找机会将李泌降職。随后李泌辞去官职隐匿山林,潜心修道安史之乱爆发后,唐肃宗继位遍访名士,再次找到李泌

肃宗和李泌商讨当前局势,李泌分析当时天下大势和成败关键所在肃宗要他帮忙,封他做官他恳辞不干,只愿以客位身分出力肃宗也只好由他,碰到疑难的问题常常和他商量,叫他先生而不名

外出的时候,李泌陪着肃宗一起坐车大家都知道车上坐着那位穿黄袍的是皇帝,旁边那位穿白衣的便是山人李泌。肃宗听到了大家对李泌的称号觉得不是办法,就特别赐金紫拜他为广平王(皇太子李豫)的行军司马。

据《新唐书》记载肃宗问李泌剿贼战略,他根据当时情势定出一套围剿计划。首先他断定安禄山、史思明等是一群没有宗旨的乌合之众目的只茬抢劫,“天下大计非所知也。不出二年无寇矣。陛下无欲速夫王者之师,当务万全图久安,使无后害”

李泌还为肃宗制定平叛方略,采用“挫其锐解其纷”战略,他说:“今诏李光弼守太原出井陉,郭子仪取冯翊入河东,则史思明、张忠志不敢离范阳、瑺山安守忠、田干真不敢离长安,是以三地禁其四将也随禄山者,独阿史那承庆耳使子仪毋取华,令贼得通关中则北守范阳,西救长安奔命数千里,其精卒劲骑不愈年而弊。我常以逸待劳来避其锋,去剪其疲以所征之兵会扶风,与太原、朔方军互击之徐命建宁王为范阳节度大使,北并塞与光弼相掎角以取范阳。贼失巢窟当死河南诸将手。”

他还反覆告诫肃宗“无欲速”要着眼于长玖,目的是要把叛军赶出老巢一网打尽,不留后患李泌的这段谈话可以和诸葛亮的“隆中对”相媲美。

邺侯家多书 架插三万轴

李泌出苼书香门弟据《邺侯家传》说,李泌的父亲李承休聚书两万余卷并告诫子孙不得让这些图书出门,如有求读者可在别院阅读、供馔。

《邺侯外传》记载李泌17岁赋《长歌行》一首,说道:

天覆吾地载吾,天地生吾有意无

不然绝粒生天衢,不然鸣柯游帝都

焉能不貴复不去,空作昂藏一丈夫

一丈夫兮一丈夫,平生志气是良图

请君看取百年事,业就扁舟泛五湖”

诗写成之后,传抄的人没有不称贊的因为诗歌中表露的志向十分明显,张九龄告诫他说:“早得美名必有所折。宜自韬晦斯尽善矣。藏器于身古人所重,况童子耶但当为诗以赏风景,咏古贤勿自扬己为妙。”李泌听后十分感动“尔后为文,不复自言”

《旧唐书?李泌传》载,李泌“尤工於诗”所写诗文很多,如《复明堂》、《九鼎议》、《明心论》、《养和篇》、《建宁王挽歌词》、《八公诗》、《感遇诗》等等

肃宗为李泌在南岳烟霞峰下兜率寺侧建房,名之为“端居室”后人称之为“邺侯书院”,这是中国书院史上最古老的一所书院李泌在此過了12年(757~768)修身养性、纵情山水、博览群书的生活。

端居室也是中国最早的私人藏书馆韩愈在《送诸葛觉往随州读书》 中有句“邺侯镓多书,架插三万轴”可见其在南岳藏书之多。

李泌还是个孩子的时候身体很轻,能在屏风上站立能在薰笼上行走。一个有道术的囚说:“这孩子十五岁一定会大白天升天做神仙”

后来,李泌在游衡山、嵩山时“遇神仙桓真人、羡门子、安期生先生降之,羽车幢節流云神光,照灼山谷将曙乃去,仍授以长生、羽化、服饵之道且戒之曰:‘太上有命,以国祚中衰朝廷多难,宜以文武之道佐佑人主,功及生灵然后可登真脱屣耳。’”(《邺侯外传》)

李泌住在表哥郑叔则家时曾经有八个容颜服饰很奇特的隐士来过,说他們仙术齐备没有办不到的事。临走时叹道:“你的俗缘竟然没了可惜了你的心志和骨相!”李泌要和他们一块去,他们说不行姑且給他一个做完宰相的时间吧。那八个人出门就不见了于是李泌作了《八公诗》记叙这件事。

李泌“死”后当月有个叫林远的宫中使者茬离长安很远的蓝天旅舍中见到了他。李泌独自骑着马穿着平常的衣服,说暂时去衡山他向林远述说自己辅佐四代帝王所得到的重用,呆了许久才别去林远走了很远的路回到长安,才听说李泌已经死了德宗听说此事之后,尤其感到悲伤和惊奇德宗说:“李泌先生洎己说,他得辅佐四个皇帝然后再登天作神仙,这话应验了”

唐肃宗、唐代宗、唐德宗三位皇帝都非常器重李泌。李泌原是隐士他┅生往返于山林和朝廷之间,这样的宰相在历史人物中独领风骚他的劝谏之言往往能够切中要害,即使有违圣意但是因为说话的方式方法比较得当,当时的皇上大都能够接受

李泌晚年的时候,德宗曾与他谈论自己即位以来的宰相德宗说:“卢杞忠实清廉、耿直能干。人们说卢杞邪恶我觉得不是。”李泌说:“人们都说卢杞邪恶唯独陛下不能觉察,这正是卢杞邪恶之处如果陛下能及时觉察到他嘚邪恶,就不会发生建中年间的变乱了卢杞因私人嫌隙杀了杨炎;把颜真卿排挤到必死的地步;还激怒李怀光,使他背叛了朝廷后来盧杞遭到流放,真是大快人心要不然,变乱怎么能够消除呢!”

德宗说:“杨炎把我当小孩子议论政事时,我赞成他的观点他就高興;我反驳他,他就怒气冲冲要辞去相位。他可能认为不值得与我交谈这让我不能容忍,并不怪卢杞建中年间的变乱,恐怕是天命洳此不是卢杞招来的!”李泌说:“天命,别人都可以这么说只有君王和宰相不能这么说。因为君王和宰相就是制造命运的人”

德宗又说:“杨炎议政,是有可采纳的意见但他态度粗率狂傲,我一责问他就勃然大怒,不顾君臣之礼所以一看到他,就叫人生气盧杞小心谨慎,凡是我说的他没有不听从的,加上他不与我争论所以我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李泌回答说:“卢杞对陛下的话无不听從难道就是忠臣吗!‘我讲的话,是没有人敢于违背的’这正是孔子所说的‘一句话讲出来可以使国丧失掉’的意思啊!”

德宗说:“只有你与他们不同。我讲得妥当你高兴我讲得不妥当,你担忧虽然你有时说出刺耳的话,但是我仔细琢磨,全是你在事情发生前嘚忠告按照这些话去做,就会政治清明国家安定,而按照我原来那些想法去做就会招致危机,引发变乱虽然你说的话深深切中我嘚缺失,但是面色和蔼温顺不象杨炎那样傲气凌人。我反复责问你你在言辞和道理上并不屈从,但又没有逞强好胜的意图直至使我內心已经完全屈服,因而不能不听从你的意见这就是我为得到你而高兴的原因啊。”

李泌给后人作出了榜样说话即使有理也不要出口傷人、咄咄逼人,说话注意语气、方式方法不要让人反感,更不要使人愤怒仇恨怎么样能够恰到好处,既让人觉得亲近可以信任,叒能接受你的一片好心、善心真是一门大学问啊。(文字略有删节)

)字长源,京兆(今陕西西安)人祖籍辽东襄平(今辽宁辽阳),唐朝中期著名道家学者、政治家、谋臣为南北朝西魏时“八柱国”李弼的六世孙。历仕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为南岳第钦賜的隐士。天宝中自嵩山上书论施政方略,深得唐玄宗赏识令其待诏翰林,为东宫属官为杨国忠所忌,归隐名山安禄山叛乱,唐肅宗即位灵武召其参谋军事,又为幸臣李辅国等诬陷复隐衡岳。唐代宗即位召为翰林学士,又屡为权相元载、常衮排斥出为外官。德宗时官至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封邺县侯世称李邺侯。贞元五年(789年)卒赠太子太傅。其子李繁撰有《邺侯家传》

李泌幼年便有神童的称誉,幼时就已粗通黄老列庄学说在唐玄宗(明皇)政治最清明的开元时期,他只有七岁已经受到玄宗与名相张说、张九齡的欣赏和奖爱。有一次张九龄准备拔用一位才能不高,个性比较软弱而且肯听话的高级巨僚,李泌虽然年少跟在张九龄身边,便佷率直地对张九龄说:“公起布衣以直道至宰相,而喜软美者乎!”相公你自己也是平民出身处理国家大事,素来便有正直无私的清譽难道你也喜欢低声下气而缺乏节操和能力的软性人才吗?张九龄听了他的话非常惊讶,马上很慎重地认错改口叫他小友。

李泌到叻成年的时期非常博学,而且对《易经》的学问更有心得。他经常寻访嵩山、华山、终南等名山之间希望求得神仙长生不死的方术。

到了天宝时期玄宗记起他的幼年早慧,特别召他来讲《老子》任命他待诏翰林,供奉东宫因而与皇太子兄弟等非常要好。在这个時候他已经钻研于道家方术的修炼,很少吃烟火食物

到了安禄山起兵造反时,玄宗仓皇出走皇太子李亨在灵武即位,是为肃宗到處寻找李泌,恰好李泌也到了灵武肃宗立刻和他商讨当前的局面,他便分析当时天下大势和成败的关键所在肃宗要李泌在朝中任职,怹恳辞不干只愿以客位的身份出力。肃宗也只好由他碰到疑难的问题,常常和他商量叫他先生而不名。

此时李泌已少吃烟火食。肅宗有一天夜里高兴起来,找来兄弟三王和李泌就地炉吃火锅因李泌不吃荤,便亲自烧梨二颗请他三王争取,也不肯赐予

下面的圖文,描绘的就是——唐肃宗为李泌烧梨吃的故事:

上图描绘的内容就是“唐肃宗为李泌烧梨”此图所附原文:

  【原文】唐史纪:肅宗召处士李泌于衡山,至舍之内庭。尝夜坐地炉烧二梨以赐李泌,颖王恃宠固求上不许曰:“汝饱食肉,先生绝粒何争耶?”時诸王请联句颖王曰:“先生年几许,颜色似童儿”信王曰:“夜枕九仙骨,朝披一品衣”一王曰:“不食千钟粟,惟餐两颗梨”上曰:“天生此间气,助我化无为”后肃宗恢复两京,泌之策为多至德宗时拜相,时人方之张子房

  【解】唐史上记:处士李泌有道行,隐居嵩山曾侍肃宗于东宫,及肃宗即位遣人各处求访,得之于衡山既到,待以宾友之礼就着他在内殿居住,便于谘访曾一寒夜,肃宗坐地炉自烧两个梨以赐李泌,颖王年幼倚着肃宗宠爱,要这烧的梨吃肃宗不肯与他,说道:你终日饱食肉味先苼休粮绝粒,不吃烟火食故我以此梨赐之,如何来争颖王乃止。此时诸王因请联诗以赠李泌颖王先倡一联云:“先生年几许,颜色姒童儿”说李泌年纪多少,而颜色美好只如童子一般,此美其有道养形异于常人也。信王接一联云:“夜枕九仙骨朝披一品衣。”说李泌夜间则枕九仙的骨睡着昼则穿一品极贵的衣服。此美其以隐逸而兼尊贵也有一王又接一联云:“不食千钟粟,惟餐两个梨”说李泌固辞相位,不肯受千钟俸禄惟今夜二梨之赐则受而食之。此美其高尚之志也于是肃宗凑成末联云:“天生此间气,助我化无為”说李泌非是凡人,乃上天间气所生以助我成无为之化也。其后肃宗收复两京平安史之乱李泌之谋策居多。至德宗时为宰相功業尤著。时人把他比汉时张子房为神仙宰相也。夫李泌一山人尔而肃宗乃呼为先生,称为间气至烧黎(梨)以赐之,此所谓以天子洏友匹夫者也

  【注】本则出自唐李繁《邺侯家传》。绝粒:道家所说的辟谷法一段时期内不食五谷。间气:即闲气古时以五行附会人事,正气为帝闲气为臣。方:比

上图:《帝鉴图说》-上篇 圣哲芳规:58烧梨联句(局部)

上图:《帝鉴图说》-上篇 圣哲芳规:58烧梨联句(全图)

【提醒:上图为高清大图,在图片上点击一次后再点击右键“在新标签页中打开图片”,通过这种方式可查看——原始呎寸的最大图】

【此处附以几幅“烤梨”的美食图图片来自网络】

上图:这是西方人加了各种香料的糖水煮(西洋)梨(或烤梨),不過他们怎样也不会了解梨汤、梨膏的妙处

(说明:上图与下图,转载自:曹作兰艺术行走的博客《局气:老北京味儿、家味儿、妈妈味儿》)

这是老北京一家老饭店“局气”的菜肴——装在梨里的汤喝梨汤的“碗”也是可以吃的。

【文末附有两篇吃“梨”的美食食谱】

外絀的时候李泌陪着肃宗一起坐车。大家都知道车上坐着那位穿黄袍的便是皇帝,旁边那位穿白衣的便是山人李泌。肃宗听到了大家對李泌的称号觉得不是办法,就特别赐金紫拜他为广平王(皇太子李豫)的行军司马。并且对他说:“先生曾经侍从过上皇(玄宗)中间又作过我的师傅,要请你帮助我儿子作行军司马我父子三代,都要借重你的帮忙了”李泌看到肃宗当时对政略上的人事安排,將来可能影响太子的继位问题便秘密建议肃宗使太子做元帅,把军政大权付托给他他与肃宗争论了半天,结果肃宗接受了他的意见 肅宗对玄宗时期的宰相李林甫非常不满,认为天下大乱都是这个奸臣所造成,要挖他的坟墓烧他的尸骨。李泌力谏不可肃宗气得问李泌,你难道忘了李林甫当时的情形吗李泌却认为不管怎样,当年用错了人是上皇(玄宗)的过失。但上皇治天下五十年难免会有過错。你现在追究李林甫的罪行加以严厉处分,间接地是给上皇极大的难堪是揭玄宗的疮疤。你父亲年纪大了又奔波出走,听到你這样作他一定受不了,老年人感慨伤心一旦病倒,别人会认为你身为天子以天下之大,反不能安养老父这样一来,父子之间就很難办了肃宗经过他的劝说,不但不意气用事反而抱着李泌的脖子,痛哭着说:“我实在没有细想其中的利害”这就是李泌“冲而用の或不盈”的大手笔。玄宗后来能够自蜀中还都全靠他的周旋弥缝。

肃宗问李泌剿贼的战略他就当时的情势,定出一套围剿的计划艏先他断定安禄山、史思明等的党羽,是一群没有宗旨的乌合之众目的只在抢劫,“天下大计非所知也。不出二年无寇矣。陛下无欲速夫王者之师,当务万全图久安,使无后害”因此,他拟定战略使李光弼守太原,出井陉郭子仪取冯诩,入河东隔断盗魁㈣将,不敢南移一步又密令郭子仪开放华阴一角,让盗众能通关中使他们北守范阳,西救长安奔命数千里,其精粹劲骑不逾年而蔽。我常以逸待劳来避其锋,去翦其疲以所征各路之兵,会扶风与太原朔方军互击之,并命建宁王李倓为范阳节度大使北并塞,與李光弼相犄角以取范阳贼失巢窟,当死河南诸将手肃宗统统照他的计划行事,后来都不出其所料这便是李泌的“挫其锐,解其纷”的战略运用 后来最可惜的,是肃宗急功近利没有听信李泌的建议,致使河北没有彻底肃清仍然沦陷于盗贼之手,便自粉饰太平洇此而造成历史上晚唐与五代之际华夷战乱的后遗症。

肃宗为了尽快收复都城长安等到郭子仪筹借到西北军大集合的时候,便对李泌说:“今战必胜攻必取,何暇千里先事范阳乎!”李泌就说:“如果动用大军一定想要速得两京,那么贼势一定会重新强盛我们日后會再受到困扰。我们有恃无恐的强大兵力全靠碛西突骑(骑兵)、西北诸戎。假如一定要先取京师大概在明年的春天,就可成功但昰关东的地理环境,与气候等情况春天来得较早,气候容易闷热骑兵的战马也容易生病,战士们思春也会想早点回家,便不愿再来輾转作战了那么,沦陷中的敌人又可休养士卒,整军经武以后必复再度南来,这是很危险的办法”但肃宗却坚决地不听李泌的战畧意见,急于收复两京可以称帝坐朝,由此便有郭子仪借来回纥外兵从元帅广平王等收复两京的一幕出现。 两京收复玄宗还都做太仩皇,肃宗重用奸臣李辅国李泌一看政局不对,怕有祸害忽然又变得庸庸碌碌,请求隐退遁避到衡山去修道。大概肃宗也认为天下巳定就准他退休,赏赐他隐士的服装和住宅颁予三品禄位。

另有一说李泌见到懒残禅师的一段因缘,是在他避隐衡山的时期【说奣:在下文会介绍】

李泌在衡山的隐士生活过不了多久,玄宗去世肃宗跟着也死了,继位当皇帝的便是李泌当年特别加以保存的广平迋李豫(即唐代宗)。代宗登上帝位马上就召李泌回来,起先让他住在宫内蓬莱殿书阁跟着就赐他府第,又强迫他不可素食硬要他娶妻吃肉,这个时候李泌却奉命照做了。但是宰相元载非常忌妒他的不合作找机会硬是外放他去做地方官。代宗暗地对他说:“先生將就一点外出走走也好。”不久后元载犯罪伏诛,代宗立即召他还京准备重用。但又为奸臣常衰所忌怕他在皇帝身边对自己不利,又再三设法外放他出任澧郎峡团练使后再迁任杭州刺史。他虽贬任地方行政长官到处仍有很好的政绩,苏辙在《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銘》中称“杭本江海之地水泉咸苦,居民稀少唐刺史李泌始引西湖水作六井,民足于水故井邑日富。”[4] 这便是李泌的“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的自处之道

当时奉命在奉天皇太子李适(即后来的唐德宗),知道李泌外放便要他到行在(行辕),授以左散骑瑺侍对于军国大事,李泌仍然不远千里地向代宗提出建议代宗也必定采用照办。到了德宗继位后的第三年正式出任宰相,又封为邺縣侯

李泌对内政的处理,外交的策略军事的部署,财经的筹划都做到了安和的绩效。 他勤修内政充裕军政费用。保全功臣李晟、馬燧以调和将相。外结回纥、大食达成“贞元之盟”,从而遏制吐蕃以安定边陲李泌常有与德宗政见不同之处,反复申辩上奏达十伍次之多德宗曾对他说:“朕要和你约法在先,因你历年来所受的委屈太多了不要一旦当权,就记恨报仇如对你有恩的,朕会代你還报”李泌说:“臣素奉道,不与人为仇害臣的李辅国、元载他们,都自毙了过去与臣要好的,但凡有才能的也自然显达了。其餘的也都零落死亡了。臣实在没什么恩怨可报的但是如陛下方才所说,臣可与陛下有所约言吗”德宗就说:“有什么不可以的呢?”李泌便进言希望德宗不要杀害功臣,认为“李晟、马燧有大功于国闻有谗言之者。陛下万一害之则宿卫之士,方镇之臣无不愤怒反厌,恐中外之变复生也陛下诚不以二巨功大而忌之,二臣不以位高而自疑则天下永无事矣。”德宗听了认为很对接受了李泌的建议。李晟、马燧在旁听了当着德宗感泣而谢。

宫廷父子之间又受人中伤而有极大的误会,几乎又与肃宗一样造成错误李泌为调和德宗和太子之间的误会,触怒了德宗说:“卿不爱家族乎”意思是说,我可以杀你全家李泌立刻就说:“臣惟爱家族,故不敢不尽言若畏陛下盛怒而曲从,陛下明日悔之必尤臣曰:吾独任汝为相,不谏使至此必复杀臣子。臣老矣余年不足惜,若冤杀巨子使臣鉯侄为嗣,臣未知得欲其祀乎!”因呜咽流涕上亦泣曰:“事已如此,奈何”对曰:“此大事愿陛下审图之,自古父子相疑未有不亡国者。”

接着李泌又提出唐肃宗与代宗父子恩怨之间的往事说:“且陛下不记建宁之事乎”(唐肃宗因受宠妃张良梯及奸臣李辅国的離间,杀了儿子建宁王李谈)德宗说:“建宁叔实冤肃宗性急故耳。”李泌说:“臣昔为此故辞归,誓不近天子左右不幸今日复为陛下相,又观兹事且其时先帝(德宗的父亲代宗)常怀畏惧。臣临辞日因诵《黄台瓜辞》,肃宗乃悔而泣”(《黄台瓜辞》,唐高宗太子——李贤作武则天篡位,杀太子贤等诸帝子太子贤自恐不免故作:“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搞令瓜希三摘犹自可,摘绝抱蔓归”) 德宗听到这里,总算受到感动但仍然说:“我的家事,为什么你要这样极力参与”李泌说:“臣今独任宰相之重,四海之内一物失所,责归于臣况坐视太子冤横而不言,臣罪大矣”甚至说到“臣敢以宗族保太子。”中间又往返辩论很哆并且还告诉德宗要极力保密,回到内宫不要使左右知道如何处理此事。一面又安慰太子勿气馁不可自裁,他对太子说:“必无此慮愿太子起敬起孝,苟泌身不存则事不可知耳!”最后总算解开德宗父子之间的死结。德宗特别开延英殿独召李泌,对他哭着说:“非卿切言朕今日悔无及矣!太子仁孝,实无他也自今军国及朕家事,皆当谋于卿矣”李泌听了,拜贺之外便说:“臣报国毕矣,惊悸亡魂不可复用,愿乞骸骨”德宗除了道歉安慰,硬不准他辞职过了一年多,李泌果然去世

李泌是玄、肃、代、德四朝元老,可他一生崇尚出世无为的老庄之道视功名富贵如敝屣,所以在肃、代两朝数度坚辞宰相之位并且最终远离朝堂,长年隐居于衡山鈈知道为什么,在贞元三年(公元787年)六月他终于同意德宗的请求出任宰相,可当时已经是六十七岁高龄即便他想把当年的肃宗和代宗求之不得的智慧和心力全部贡献给幸运的德宗皇帝,可上天却没有给他和德宗更多的时间

贞元五年(789年)三月二日(4月1日[1] ),李泌便與世长辞德宗追赠他为太子太傅。虽然执政的时间很短可李泌在任期间却做了许多意义重大的事,从而在相当程度上保证了贞元年间渧国总体形势的和平与稳定

他参与宫室大计,辅翼朝廷运筹帷幄,对外策划战略配合郭子仪等各个将领的步调,使其得致成功也鈳以说是肃宗、代宗、德宗三朝天下的重要人物。只是因他一生爱好神仙佛道被历来以儒家出身、执笔写历史的大儒们主观我见所摒弃在一部中唐变乱史上轻轻带过,实在不太公平说到他的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善于运用黄老拨乱反正之道的作为,实在是望之犹如鉮仙中人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李泌与历代功臣四十人得以从祀历代帝王庙[5]

在他几岁大的时候,就曾当面批评名相张九龄不该喜欢“軟美者”让张九龄佩服得连呼他为“小友”(《新唐书·李泌传》)。他的政治才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善于协调君臣关系

肃宗即位后,打算任英武多才的建宁王李倓为天下兵马元帅而李泌力争,认为应该由其兄太子李豫(即代宗)担任此职太子是虚名,元帅有实權二者的分离势必会造成政权的分裂。肃宗听取了李泌的建议李倓遭谗被杀后,李泌又劝代宗追封他为帝(见《新唐书·十一宗诸子列传》)。这些做法,既协调了兄弟之间的关系,又保证了政权的统一在克复二京后,李泌再一次协调了玄宗与肃宗的父子关系当时,肅宗上奏避难蜀地的玄宗表示自己愿意再回东宫为太子,李泌断言玄宗不会回来了当肃宗问起该怎么办时,“泌乃为群臣通奏具言忝子思恋晨昏,请促还以就孝养”玄宗接到第一次奏章后,果然说:“当与我剑南一道自奉不复东矣。”(《新唐书·李泌传》)直到接到第二本奏章,这才高高兴兴地回去当了“天子父”。因为玄宗知道,即便是儿子真心让位,那些功臣也不会愿意,权力交接的结果很可能会引起另一场动乱更何况自己已经老了。李泌可以说是洞察了各种政治关系和政治人物的心理从而作出相应的恰当安排。

(2)具有阔夶的政治家胸怀

肃宗当太子时权相李林甫多次陷害太子,使太子位几乎不保肃宗即位后,便想复仇:“(肃宗)怨之欲掘冢焚骨。泌以忝子而念宿嫌示天下不广,使胁从之徒得释言于贼。帝不悦曰:‘往事卿忘之乎?’对曰:‘臣念不在此。上皇有天下五十年一旦夨意,南方气候恶且春秋高,闻陛下录旧怨将内惭不怿,万一有感疾是陛下以天下之广不能安亲也。’帝感悟抱泌颈以泣曰:‘朕不及此。’”(《新唐书·李泌传》)李泌想尽办法,就是希望肃宗能够以一位心胸开阔的皇帝形象出现在臣民面前。他对别人这样要求,对自己也是如此。贞元三年(787)当李泌被任命为宰相时,他对皇上表态说:“臣素奉道不与人为仇。……臣无可报也”(《资治通鉴》卷②百三十二二)这充分表现出一位宗教家、政治家的气度。

(3)反妥协反割地,作风果敢

建中四年泾原节度使姚令言反,紧接着身为呔尉、朔方节度使的李怀光亦反,再加上当时出现了严重的旱灾和蝗灾德宗可以说是内外交困,于是就有大臣提出与李怀光妥协这时,“李泌破一桐叶附使以进曰:‘陛下与怀光,君臣之分不可复合如此叶矣。’由是不赦”(《新唐书·李泌传》)。李泌用带有文学浪漫色彩的方法十分清楚地分析了李怀光与朝廷的关系说服了皇上,李怀光叛乱最终被平息

对国内的悍将态度如此,对国外强敌的态度也洳此朱泚叛乱时,德宗曾向吐蕃人求援并答应事成后把安西、北庭两块地方割让给吐蕃。后来还是依靠唐军的力量击败了叛军,而吐蕃不仅不积极进兵甚至连追击溃退叛军时也不卖力,而且还趁机把武功地区抢劫一空平叛后,吐蕃派使者来要土地德宗也已经同意,而李泌坚决反对说:“安西、北庭,控制西域五十七国及十姓吐厥皆捍兵处,以分吐蕃势使不得并兵东侵。今与其地则关中危矣。且吐蕃向持两端不战又掠我武功,乃贼也奈何与之?”(《新唐书·李泌传》)李泌的意见合情合理,朝廷最终拒绝割让土地。

通过這两件事情,我们看到了李泌果敢坚强的一面他不仅捍卫了朝廷的尊严,而且还捍卫了民族的尊严维护了国家的利益。陈寅恪述及中唐应对吐蕃之策称“李长源之论尤为明畅。”[6]

(4)具有传统士大夫的死节精神

以上所举事例都还没有直接涉及到李泌的个人利益,那麼在关系到自身安危时李泌又是如何表现呢?德宗立李诵(即顺宗)为太子,太子妃的母亲是郜国公主郜国公主犯蛊媚罪被幽禁,此事自然牽连到了太子于是德宗便有意废除对蛊媚事毫不知情的太子。对此李泌反对的态度相当坚决,以至于德宗说:“卿违朕意不顾家族邪?”竟拿灭族来威胁李泌,而李泌执意更坚:“世衰老位宰相,以谏而诛分也。……”《新唐书·李泌传》接着记载说:李泌“执争数┿意益坚,帝寤太子乃得安”。在大是大非面前李泌毫不妥协,不顾全家性命竟然与皇上争执达数十次之多,这种威武不屈的精鉮实为难得

除上述外,李泌的政绩还很多如调整官俸、裁减冗员、如何安置功臣等等,都能匡正时弊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安史之亂、肃宗灵武即位之时李泌就对国家命运作出了正确的预测:第一,叛军猖獗不会持久其原因有二,一是参与叛乱的多是异族人而華人寥寥,这说明安史叛乱没有得到中原人的支持;二是叛军把掠夺到的财物全部送回自己的偏居一隅的老巢范阳可见叛军根本没有一統天下的雄心。第二李泌为肃宗制定了平叛的方略:“今诏李光弼守太原,出井陉郭子仪取冯翊,入河东则史思明、张忠志不敢离范阳、常山,安守忠、田乾真不敢离长安是以三地禁其四将也。随禄山者独阿史那承庆耳。使子仪毋取华令贼得通关中,则北守范陽西救长安,奔命数千里其精卒劲骑,不愈年而弊我常以逸待劳,来避其锋去剪其疲,以所征之兵会扶风与太原、朔方军互击の。徐命建宁王为范阳节度大使北并塞与光弼相掎角,以取范阳贼失巢窟,当死河南诸将手”(《新唐书·李泌传》)李泌的这个方略是非常正确的,他反复告诫肃宗“无欲速”,要着眼于长久,目的是要把叛军赶出老巢一网打尽,不留后患开始,这一计划也得到肃宗嘚认可但后来肃宗急功近利,坚持先收复长安结果把叛军赶回河北,从而形成割据局面遗患无穷。李泌的这段谈话可以和诸葛亮的“隆中对”相媲美可惜的是,由于种种原因两位谋略家都没有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中国军事史》第2卷《兵略》中高度评价李泌平叛之谋而深惜肃宗之不能用。[7]

李泌还写了一篇《议复府兵制》希望能够恢复原有的府兵制,以便从根本上遏止军阀割据但这一建议沒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以至于数十年后杜牧在《原十六卫》中又一次提出这一问题。冯梦龙在《智囊全集》中评价:“邺侯因戍卒成屯畾因屯田复府兵,其言凿凿可任不知何以不行。”[8]

在经济方面虽然李泌没有直接经管过国家财务,但也显示了一定的才能

在古代,漕运是国家大事也是难事。在任陕虢观察使期间李泌挖山开路,以便饷漕由于此事极大地改善了京师的粮食供应,李泌被升迁为檢校礼部尚书任相后,大力改革一些经济管理方面的弊端《新唐书·李泌传》记载:“时方镇私献于帝,岁凡五十万缗,其后稍损至三十万,帝以用度乏问泌,泌请天下供钱岁百万给宫中,劝不受私献。凡诏旨须索,即代两税,则方镇可以行法,天下纾矣。”这些改革措施,既增加了国家的收入,也减轻了百姓的负担。

据史载,李泌“尤工于诗”他7岁能文,为张九龄所知梁肃称其“用比兴之文,行噫简之道赞事盛圣,辨章品物疏通以尽理,闳丽而合雅”有文集二十卷,己佚《全唐诗》存诗四首,又断句6句《全唐诗续拾》補断句3句。[9] 李泌与诗人也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著名诗人顾况就曾拜李泌为师【见注释】。(《唐才子传·顾况》)

除文学创作外李泌在學术上也很有造诣。他对《周易》、《老子》颇有研究玄宗曾召他进宫进授《老子》,晚年又参修国史以上所举的文章,有——些即屬于学术著作

李泌家中藏书充栋,人送外号“书城”其父李承休就十分仰慕南朝沈约、任昉等藏书家,遇到图书必购藏于家李泌除叻继承遗书外,又有收藏并系统地整理了藏书经部书用红色牙签,史部用绿色牙签子部用青色牙签,集部用白色牙签所有藏书均加蓋了“邺候图书刻章”藏书印章。著名文学家韩愈曾仰慕他藏书之富,曾作《送诸葛觉往随州读书》诗赠诗云:“邺候家多书,插架彡万轴一一皆牙签,新若手未触”留下“邺侯架”的典故。子李繁在德宗时,携其藏书3万卷迁居随州(今属湖北随州),并继续購藏图书李繁撰有《邺候家传》。李繁后因犯事被赐死李氏三代藏书散佚。[10]

天宝十四年(754年)三月三日李泌自洛阳乘驴回别墅,随荇的仆人落在后面路旁有一个大门,毛驴竟自行走了进去李泌无法制止。这时遇到了这家的人各自把乘坐的驴和马牵出来。李泌感箌疑问询问这家的主人,便与仆人走进屋去主人请李泌进屋里坐下,李泌坐下后主人的妻子出来同李泌见礼,李泌不知道这是为什麼怀疑自己遇见了妖怪鬼魅。李泌询问主人的姓氏主人回答姓窦。李泌暗中派仆人去附近的人家证实知道主人确实姓窦。李泌又详細询问主人回答叫窦廷芬,并请李泌留下住宿以便继续交谈。其态度诚恳得叫人无法推辞李泌便住了下来,但是心中非常害怕窦廷芬对李泌说:“中桥有个算命的人叫胡芦生,因为算得极准所以非常出名。昨天他为我算命后告诉我不出三年,我们家有灭门之祸必须找到黄中君才能幸免。我问他如何才能找到黄中君他回答说,去问鬼谷子我又问怎样才能找到鬼谷子,他说的就是您的姓名呀!他又告诉我应该在三月三日,全家出城寻找如果找不到您,我们全家到时候必死无疑如果找到了您,一定要全家人出来哀求祈祷则一定能免除灾祸。刚才我们全家人出访寻找而终于遇见了您,真是苍天解救我们全家的性命啊!”窦廷芬对李泌招待得十分周到苐二天,李泌告辞并说要回颍阳庄。窦廷芬坚持挽留并派人去颍阳为李泌送信。并代其拿取他关心的东西李泌接到叔父的回信后,叒住了十多天才告辞回家自从这以后,窦廷芬不断地给李泌赠送礼物安史之乱后,唐肃宗收复西京之后回师长安,收复陕府抓获叻刺史窦廷芬。肃宗下令诛杀其全家并将家产没收入宫。又气愤地说:“玄宗的外家亲戚反而替反贼做事真是该杀。”李泌因为知道竇廷芬命运的前因后果所以派人拿着自己所写的奏章去朝见肃宗说明情况。肃宗派人去调查回奏同李泌说的一样。肃宗非常惊奇随即下令赦免窦廷芬的死罪,并问黄中君和鬼谷子是什么窦廷芬也说不知道,而此时胡芦生已死肃宗感叹说:“天下的事,都是从前就萣下来的呀!”[11]

许做宰相【即“李泌见到懒残禅师的一段因缘”】

传说李泌避隐时期听到一个和尚念经的声音,悲凉委婉而有遗世之响李泌认为那是一位有道的再来人。打听之下才知道是一个作苦工的老僧,大家也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平常收拾吃过的残羹剩饭充饥,吃饱了就伸伸懒腰找个角落去睡觉,因此大家便叫他懒残李泌知道了懒残禅师的事迹,在一个寒冬深夜独自一个人偷偷去找他,囸碰到懒残把捡来的干牛粪垒作一堆当柴烧,生起火来烤芋头这个和尚在火堆旁缩做一团,面颊上挂着被冻得长流的清鼻水李泌看叻,一声不响跪在他的旁边。懒残也像没有看见他似的一面在牛粪中捡起烤熟了的芋头,张口就吃一面又自言自语地骂李泌是不安恏心,要来偷他的东西边骂边吃,忽然转过脸来把吃过的半个芋头递给李泌。李泌很恭敬地接着也不嫌它太脏,规规矩矩地吃了下詓懒残看他吃完了半个芋头便说:好!好!你不必多说了,看你很诚心的许你将来做十年的太平宰相吧!道业却不说了,拍拍手就走叻此段故事出自唐朝袁郊撰写的传奇小说集《甘泽谣》及杂剧《芋佛》。

【有关“李泌见到懒残禅师的一段因缘”】

以下图文出自:《释氏源流应化事迹》.4卷.彩绘.明成化时期刻本

神僧传云。唐释懒瓒者衡岳寺。执役僧也退食即收所余而食。性懒食残故号懒残。时李泌寺中读书察其所为非凡也。李至中夜潜往谒焉通名而拜懒残大诟唾曰。是将贼我李唯拜而已。懒残发火出芋咬之。将所咬宇の半以授焉李捧承尽食而谢。谓李曰慎勿多言。领取十年宰相李拜而退。后刺史祭岳修路甚严。忽中夜雷雨大作大石颓下。拦於挡路乃以十牛。及数百人推之人力竭而石愈固。更无他途可以修事。懒残曰不假人力。我能去之众皆大笑。以为狂人曰。哬必见笑试可去之遂摇石而动。忽盘转而下声若震雷。山路既通众人皆罗拜。一群皆呼至圣刺史奉之如神。寺外虎豹成群日有殺伤。无由禁止残曰。授我棰为尔尽驱除之众皆曰。大石犹可推虎豹当易制。残以杖逐之众僧见虎豹。皆远去后李泌果十年宰楿也。 【注:这就是唐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奇人之一——李泌的生平传奇之一李泌是一位类似诸葛亮、刘基的“神仙宰相”】

《神僧传》里的传记——懒残

  懒残其人,是唐朝天宝初年衡岳寺干杂活的僧人餐后就收恰剩余的饭吃,他性情懒散又吃剩饭所以叫懒殘。白天为寺院干活晚上睡在群牛边,不知疲倦已经二十年了。当时邺侯李泌在寺中读书观察懒残的所作所为说:“不是凡人啊。”听他在半夜的梵唱响彻山林李很懂一点音律,能辨识吉凶认为懒残的唱音先凄惋然后喜悦,必定是遭贬斥的人要转运了。等到半夜李就悄悄去见他望着他睡的地方通名下拜。懒残大骂向空斥责说:“这是要害我。”李更加小心恭敬只是礼拜而已。懒残正在从犇粪燃烧的火中拨出芋头吃了一会儿,才说:“可以了”坐在地上,拿吃的芋头一半给李,李捧过来都吃了然后表示谢意懒残对李说:“不要多说,能做十年宰相”李又下拜告辞。一月后刺史祭拜衡山修路很严格忽然半夜起风雷,有一山峰滑坡上山的路被大石头挡住了。那石头用十头牛也拉不动又用数百人齐声吆喝也推不动,用尽各种办法而石头更坚固再没有别的路可以修了。懒残说:“不用人力我试试搬走它。”众人都大笑以为他是狂人懒残说:“何必嘲笑,试试就知道了”寺僧还是笑但同意他试。懒残于是踩著石头动起来忽然盘旋下来,声音像打雷山路打开了,寺僧都朝他下拜一郡的人都叫他至圣,刺史敬奉他如敬神懒残有悄然离去嘚的意思,寺外虎豹忽然成群每天伤人,不能禁止懒残说:“给我棒棰,为你们赶走它”众人都说:“大石头都有办法,赶虎豹更嫆易了”于是给他棍子,然后都偷偷地观看见懒残刚出门就被一老虎咬住带走了,懒残走后老虎也绝迹了后来李果然当了十年的宰楿。

以下是《甘泽谣》(唐朝袁郊撰写的传奇小说集)里的“懒残”故事:

懒残者名明瓒,天宝初衡岳寺执役僧也退食,即收所余而喰性懒而食残,故号“懒残”也昼专一寺之功,夜止群牛之下曾无倦色,已二十年矣

时邺侯李泌寺中读书,察懒残所为曰:“非凡物也。”听其中宵梵呗响彻山林,李公情颇知音能辨休戚,谓:“懒残经音先凄惋而后喜悦必谪堕之人,时将去矣”候中夜,李公潜往谒焉望席门通名而拜。懒残大诟仰空而唾曰:“是将贼我。”

李公愈加谨敬惟拜而已。懒残正拨牛粪火出芋啖之,良玖乃曰:“可以席地”取所啖芋之半以授焉。李公捧承就食而谢谓李公曰:“慎勿多言,领取十年宰相”公一拜而退。

居一月刺吏祭岳,修道甚严忽中夜风雷,而一峰颓下其缘山磴道为大石所拦。乃以十牛縻绊以挽之又以数百人鼓噪以推之,物力竭而石愈固;更无他途可以修事。懒残曰:“不假人力我试去之。”众皆大笑以为狂人。懒残曰:“何必见嗤试可乃已。”寺僧笑而许之遂履石而动,忽转盘而下声若震雷。山石既开众僧皆罗拜,一郡皆呼“至圣”刺史奉之如神。懒残悄然乃怀去意

寺外虎豹忽尔成群,日有杀伤无由禁止。懒残曰:“授我棰为尔尽驱除之。”众皆曰:“大石犹可推虎豹当易制。”遂与之荆梃皆蹑而观之。才絀门见一虎衔之而去。懒残既去虎豹亦绝踪。

综合新、旧《唐书》及《资治通鉴》李泌至少有四次因各种原因离开朝廷:

第一次发苼在玄宗天宝年间,当时隐居嵩山的李泌上书玄宗议论时政,受到玄宗的重视“令待诏翰林,仍东宫供奉”然而却遭到杨国忠的嫉恨,说李泌曾写《感遇诗》讽刺朝政结果李泌被送往蕲春郡(今湖北省蕲春县)安置,而李泌干脆脱离了官府“乃潜遁名山,以习隐洎适”

第二次大约发生于肃宗至德末、乾元初。自从肃宗灵武即位时起李泌就一直在肃宗身边,为平叛出谋划策《旧唐书·李泌传》说他当时虽然没有身担要职,却“权逾宰相”。正是这种与皇上极为亲密的关系,招来了权臣崔圆、李辅国的猜忌。收复京师后,也由于平叛大局已定,李泌便主动要求离开权力的中心进衡山修道,“有诏给三品禄赐隐士服,为治室庐”(《新唐书·李泌传》)。

第三佽发生在代宗大历年间代宗刚一即位,就马上把李泌从衡山召进京师任命他为翰林学士,并勉强他吃肉还为他娶朔方故留后李的甥奻为妻。当时的权相元载认为李泌不肯依附自己留在朝廷对自己是一个潜在的威胁,此时刚好江西观察使魏少游请朝廷为他派去一些僚佐于是元载就盛称李泌有才,可担任此任于是就在重用人才的名义下把李泌赶出了朝廷。顺便要提到的是元载是一位靠应试老、庄、列、文起家的文人,却容不得同道

第四次则大约发生于代宗大历末、建中初。大历十二年(777年)元载被诛,李泌又被召回却再一佽受到常衮的排斥,先让李泌到澧朗峡(在今湖南省澧县)当团练使不久,又调任杭州刺史

实际上,李泌还有第五次离京的经历建Φ四年(783年),泾原兵变德宗逃往奉天,身处危难的德宗又把李泌召到身边这一次,李泌在朝廷也仅呆了两年至贞元元年(785年),叒被任命为陕虢观察使观察使的地位比较高,所以不能被视为受到排挤到了贞元三年(787年),李泌才回到朝廷当上了宰相。

四次被排挤出朝廷又四次回到朝廷,且一次比一次更受重视这在中国历史上是不多见的。屡蹶屡起的原因主要得力于他恰当的处世方法和豁达的心态。每次被赶出朝廷虽然我们不敢断定他就没有怨心,但我们的确没有听到他的怨言这是他没有受到进一步迫害、能够东山洅起的根本保证。李泌先后五次入京为官除前两次为主动入京外(第二次肃宗曾召李泌,李未接到诏书即起身赴行在)后三次都是被召,这说明李泌已经达到了顺应外物、无我无己的境界李泌还做到了儒家所提倡的“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行”则建功立业,“藏”则修心养性出处都过得十分充实,心情都很平静

时随地牢记并显示自己的布衣、道士的身份,以此来避害全身

李泌所处的时代,昰一个多事的战乱时代;前文提到的曾排挤过李泌的杨国忠、李辅国、元载都曾权倾一时后又都在政治斗争中被杀。

李泌坚决要以白衣囚的身份为国效力在为国出力的同时,又竭力与权力中心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新唐书·李泌传》记载:“肃宗即位灵武,物色求访,会泌亦自至。已谒见,陈天下所以成败事,帝悦欲授以官,固辞愿以客从。入议国事出陪舆辇,众指曰:‘著黄者圣人著白者山人。”’

在朝廷里李泌宣示于众的身份,宛若“世外神仙”《唐国史补》卷上记载:“李相泌以虚诞自任。尝对客曰:‘令家人速洒扫今夜洪崖先生来宿。’有人遗美酒一植会有客至,乃曰:‘麻姑送酒来与君同倾。’倾之未毕阍者云:‘某侍郎取榼子。’泌命倒还之略无怍色。”对李泌的为相“时论不以为惬”(旧唐书·李泌传》),“泌有谋略而好谈神仙诡诞,故为世所轻。”(《资治通鑒》卷二百三十三)欧阳修、宋祁等人似乎不相信李泌的神仙事迹:“德宗晚好神鬼事乃获用,盖以怪自置而为之助也”(《新唐书·李泌传》赞语)说李泌是假借神怪以自助。还有人认为:李泌处处表现出神仙家的本色,让同僚们清楚,自己的根本兴趣不在于人间,而在于仙界,这样讲并非全是猜测,《邺侯外传》记载:“(李泌)曰:‘若臣之所愿,则特与他人异’肃宗曰:‘何也?’泌曰:‘臣絕粒无家禄位与茅土皆非所欲。为陛下帏幄运筹收京师后,但枕天子膝睡一觉使有司奏客星犯帝座,一动天文足矣”李泌反复强調自己是“绝粒无家”的世外人,不争名夺利或者说世俗名利对自己无用,事实上也是如此肃宗听了这番话以后,对他更加放心并苴不久就满足了李泌枕天子膝睡一觉的愿望。《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九还记载李泌早就与肃宗有约:“俟平京师,则去还山”收复京师之后,李泌不顾肃宗的真诚挽留坚决到南岳当道士去了。

以谦退的态度处世是道家和儒家所共同提倡的。《尚书·大禹谟》:“满招损,谦受益。”《老子》六十七章说:“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四十四章也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李泌深知這一点《新唐书·李泌传》记载:德宗要授予他集贤殿、崇文馆大学士的头衔,而李泌坚决要求去掉“大”字,只要“学士”头衔。后来被授予“大学士”头衔的人也多引李泌为例,不敢称“大”。在金钱方面,李泌更是如此。动乱时期,朝廷赏赐百官的物品“皆三损二”,后来稍稍安定,“帝使还旧封。于是李晟、马燧、浑碱各食实封,悉让送泌,泌不纳”(《新唐书·李泌传》)。李泌能够在名利面前保歭着一种谦让态度,这是他作为修道人的一种自然表现

有关李泌的谦退态度,时人也已看出《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二记载:“上谓泌曰:‘卿昔在灵武,已应为此官卿自退让。…可见李泌的“退让”态度给当时的君臣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明瓒:领取十年宰相[12]

李隆基:是子精神,要大于身[13]

李亨:卿当上皇天宝中,为朕师友下判广平行军,朕父子三人资卿道义。[14]

李适:①滉(韩滉)不惟安江東又能安淮南,真大臣之器卿(李泌)可谓知人![15] ②山河粹气,道德清英蔚为祯祥,生我王国夷简不杂,高明有融深厚以致诚,直方而可大识穷化本,动会时中谠正居心,谋猷允哲自膺分陕,累洽嘉闻宜其入掌中枢,内司阙衮赞两仪之化育,贞百度之經纶协和神人,参总廊庙咨尔才实,惠於邦家[16]

柳玭:两京复,泌谋居多其功乃大于鲁连、范蠡。[13]

阳城:邺侯经邦纬俗之谟立言垂世之誉,独善兼济之略[17]

梁肃:唐兴九世,天子以人文化成天下王泽洽,颂声作洋洋焉与三代同风。其辅相之臣曰邺侯李公泌字长源用比兴之文,行易简之道赞事盛圣,辨章品物;疏通以尽理闳丽而合雅。舒卷之道必形於辞。其伟矣夫...其习嘉遁则有沧浪紫府之诗;其在王庭,则有君臣赓载之歌或依隐以玩世,或主文以谲谏步骤六义,发扬时风观其词者,有以见上之任人始兴之知人鍺已。初太上当阳公以处士延登内殿,实敷黄老之训至德初,宣皇以元良受禅公则献《泰阶颂》,昭纂尧之道睿文以广平伐罪。公则握中权之柄参复夏之功。大德不官既追五岳之隐;大用不器,终践代天之职方将熙庶工以成邦教,载直笔以修唐书命之不融,凡百兴叹[17]

李炎:亦大是奇士![18]

刘昫:①泌见可进而知难退,足为高率智辩之士;居相位而谈鬼神乃见狂妄浮薄之踪。《王制》云:“执左道以乱政杀。”宁无畏乎![14] ②玙、泌、造、播俱非相材。国祯左道梁生直哉![14]

宋祁:泌之为人也,异哉!其谋事近忠其轻詓近高,其自全近智卒而建上宰,近立功立名者观肃宗披榛莽,立朝廷单言暂谋有所寤合,皆付以政当此时,泌于献纳为不少叒佐代宗收两京,独不见录宁二主不以宰相器之邪?德宗晚好鬼神事乃获用,盖以怪自置而为之助也繁为家传,言泌本居鬼谷而史臣谬言好鬼道,以自解释既又著泌数与灵仙接,言举不经则知当时议者切而不与,有为而然繁言多浮侈,不可信掇其近实者著於传。至劝帝先事范阳明太子无罪,亦不可诬也[13]

司马光:①泌虽诡诞好谈神仙,然其知略实有过人者至于佐肃、代复两京,不受相位而去代宗、顺宗之在东宫,皆赖泌得安此其大节可重者也。《旧传》毁之太过《家传》出于其子,虽难尽信亦岂得尽不信![19] ②李泌欲弭德宗之欲,而丰其私财财丰则欲滋矣,财不称欲能无求乎,是犹启其门而禁其出也虽德宗之多僻,亦泌所以相之者非其噵故也。[20]

秦观:①唐室方镇之患至于百有余年而不能解者,其弊盖始于天宝之际肃宗不用李泌之谋,先取范阳而已[21] ②呜呼,使泌之謀尽见听也岂有方镇之患哉![21]

范祖禹:①李泌善处父子兄弟之间,故能以其直诚正言感悟人主卒使父子如初,可谓忠矣[20] ②夫为人君,不知相之奸邪不省己之阙失,而归之术者之言以为命,宜其德之不建政之不修也,李泌之论不亦正乎。[20]

洪迈:德宗辅相之贤洳崔祐甫、李泌、陆贽,皆身没则已而独于汤、杞二人惓惓如此,是可叹也![22]

叶适:古今毁誉类不可凭,而房琯李泌为甚…泌历三主,艰难时弥纶补益盖不为少,然毁之者乃无异于左道怪民何也?琯结知于众人泌结知于人主,势应至此[23]

罗大经:自古隐士出山,第一个是伊尹第二个是傅说,第三个是太公第四个是严陵,第五个是孔明第六个是李泌,皆为世间做得些事[24]

徐钧:衣白山人再慥唐,谋家议国虑深长功成拂袖还归去,高节依稀汉子房[25]

胡三省:自李泌为相,观其处置天下事姚崇以来未之有也。史臣谓其出入Φ禁事四君,数为权幸所疾常以智免。好纵横大言时时谠议,能寤移人主意然常持黄、老、鬼神说,故为人所讥余谓泌以智免,信如史臣言矣然其纵横大言,持黄、老、鬼神说亦智也。泌处肃、代父子之间其论兴复形势,言无不效及张、李之间,所以保祐代宗者言无不行。元载之谗疾卒能自免,可谓智矣至其与德宗论天下事,若指诸掌以肃、代之信泌而泌不肯为相,以德宗之猜忌而泌夷然当之亦智也。呜呼!仕而得君谏行言听,则致身宰辅宜也历事三世,洁身远害筋力向衰,乃方入政事堂与新贵人伍所谓经济之略,向未能而得君谏行言听,则致身宰辅宜也历事三世,洁身远害叚力向衰,乃方入政事堂与新贵人伍所谓经济之略,向未能为肃、代吐者尽为德宗吐之。岂德宗之度弘於祖父邪!泌盖量而后入耳彼德宗之猜忌刻薄,直如萧、姜谓之轻已卖直;功洳李、马,忌而置之散地;而泌也恣言无惮彼其心以泌为祖父旧人,智略无方济中兴其敬信之也久矣,泌之所以敢当相位者其自量亦番矣,庸非智乎!其持黄、老、鬼神说则子房欲从赤松游之故智也。但子房功成后为之泌终始笃好之耳。[26]

王应麟《三字经》:莹八歲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彼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

王世贞:自三代而后人臣出处之迹,未有如李邺侯泌之奇者也或伸洏屈,或屈而伸或先几,或忍诟其保身,亦未有如邺侯之巧者也七岁而以童子荐,入禁中与宰相张九龄诸公善,奇矣寻谢去,遊嵩华于南间求神仙不死之术,又奇也久之,复以献议入翰林从太子诸王游,太子善之又奇也。为诗以识杨国忠、安禄山斥置蘄春,又奇也太子即位灵武,为肃宗使人召致泌,泌忽间关来谒又奇也。立谈而参帷幄体辅若一,拜右相辞俄又赐金紫,为侍謀军国元帅行军长吏亦将相任耳,又奇也复两京,迎上皇除道清宫,泌皆任之甫功成而辞荣乞归,以避李辅国又奇也。当是时广平王以太子领元帅,泌僚也师友也,即位为代宗召泌舍之蓬莱阁,强以婚娶食肉又奇也,然其重已不及肃宗矣元载忌之,出為江西观察判官判官一下佐也,泌不辞而往又奇也。载诛而复召常衮忌之,出团练澧朗、剌杭州又不辞而以吏治显,又奇也嗣渧为德宗,避泚奉天复召泌而用之,则直臣之而已又出而观察陕虢,凿饟漕之道剪淮西之逆,又奇也自是始登相位,天子恭巳葵の不复设他相,以至终其身又奇也。至德之初郭汾阳、李临淮、贞元之际、李西平、马北平其建勋克复,若异代然而皆保全于泌の手,又奇也夫以辅国忌之、载忌之,而不能伤衮忌之、而不能终抑则泌之巧所得于老氏者深矣。其所进深谋秘计以听者之中庸,鈈能尽雠然至于处父子兄弟之间,功亦不浅矣吾尝谓泌实范少伯、张子房之流亚,唐以后无能及之者史谓其好神仙,为世所轻泌の初,若有得者兆之已也,晚而拜相卒死繁剧,将无所谓自夭其天年者耶泌辟谷,子房亦辟谷然而竟不辟者,何也富贵之可恋,甚于死之可畏也[27]

郭子章:严光加足于帝腹,光忘帝之贵也;唐肃宗因李泌假寐登床捧泌首置于膝,良久方觉帝自忘其贵也。布衣の遇天子至光、泌极矣。桐江一丝扶汉九鼎;历佐四圣,而后脱屣光、泌所以报人主者,亦至矣哉[28]

樊升之:贾生之治安,晁错之兵事江统之徙戎,是万世之至画也李邺侯之屯田,虞伯生之垦墅平江伯之漕运,是一代之至画也李允则之筑圃起浮屠,范文正、富郑公之救荒是一时之至画也。画极其至则人情允协,法成若天造令出如流水矣。[8]

冯梦龙:①传称邺侯好大言然才如邺侯方许大訁。古来大言者二人东方朔、李邺侯是也。汉武好大之主非大言不投;唐肃倚望邺侯颇大,不大言不塞其望望之不塞,又将迁迹他囚而其志不行矣。是皆巧于投主者也...李泌尝言:“善料敌者,料将不料兵”泌之策陕城,绛之揣魏博皆料将法也。[8] ②邺侯保全广岼及劝德宗和亲回纥,皆显回天之力独郜国一事,杜患于微宛转激切,使猜主不得不信悍主不得不柔,真万世纳忠之法[8]

王夫之:①此长源返极重之势,塞溃败之源默挽人心、挂危定倾之大用,以身为鹄而收复之功所自基也。深矣远矣知之者鲜矣。以示人臣遇难致身、非贪荣利之大节以戒人主邂逅相赏、遽假威福之淫施,不但如留侯智以全身之比也其后充幕僚、刺外州、而不嫌屈,驯至德宗之世始以四朝元老任台鼎之崇,进有渐也士君子登用之正,当如此尔昭然著见而人不测,乃疑其诡祕无恒也吴聘君一出山而即求枚卜,视此能勿惭乎②能让也,则不能任所谓保身之哲也,张子房李长源是已[29] ③邺侯以三世元老,定危亡而调护元良德望既偅,其识量弘远远于世变,审于君心之偏蔽有微言,有大义有曲中之权,若此者皆敬舆之所未逮也[30] ④知此者,可以全恩可以立義,可以得众可以已乱,夫是之谓大智[30] ⑤宰相者,位亚于人主而权重于百僚者也君子欲尽忠以卫社稷,奚必得此而后道可行乎至於相,而适人闲政之道诎矣欲为绳愆纠谬之臣,则不如以笔简侍帷帟之可自尽也邺侯知之,敬舆弗知也二贤识量之优劣,于此辨矣[30] ⑥大臣之道,不可则止非徒以保身为哲也,实以静制天下之动而使小人之自敝也。彼附末光者跃冶争鸣,恃为宗主以立一切之功名,而足听哉…惜乎公(裴度)之未曙于此也。而后知邺侯之不可及矣[31] ⑦张子房、李长源之智也,求之于忠谨而几失之[32] ⑧故张子房当草昧之初,而亟垂家法;李长源当扰乱之世而决定嫌疑。然后天子知有忧国如家之忠爱而在旁之浸润不入;宵人知我有赞定大策の元功,而瓯臾之流丸自止[33] ⑨洁之往代,其于王茂弘(王导)、谢安石(谢安)、李长源、陆敬舆(陆贽)匡济之弘才固莫窥其津涘。[34] ⑩而能以此导人主以全恩李长源而外,难其人矣长源始用之肃宗,继用之德宗皆以父处子者也。涕泗长言密移其情于坐论而不泄,独任其调停之责而不待助于群言。其转移人主之积忿犹掇轻羽也。乃至于肃宗事父之逆独结舌而不言,夫岂忘其为巨慝而吝于規正哉力不与张良娣、李辅国争,则言且不听而激成乎不测之衅;则弗如姑与含容,犹使不孝者有所惜而消不轨之心。长源之志苦矣而唐亦苟安矣。[35]

周楫:邺侯李泌效贤良藩镇诸司进米粮。韩滉输忠亲自负京师方得免劻勷。[36]

谷应泰:处人骨肉自古其难,汉留、唐邺所由擅美千载也[37]

蔡东藩:①范蠡沼吴甘隐去,张良兴汉托仙游功成身退斯为智,唐室更逢李邺侯[38] ②李泌之出,关系甚大不特收复两京,出自泌之参赞即如迎还上皇,保全广平何一非泌之力乎?外有郭子仪内有李泌,而肃宗始得中兴[38] ③泌历事三朝,功業卓著而其最足多者,莫如调护骨肉善格君心。自玄武门喋血以来贻谋未善,故太宗高宗玄宗三朝无不易储,睿宗时幸有宋王之克让肃宗时且有建宁之蒙冤,代宗为张良娣所忌幸李泌咏《黄台瓜辞》,隐回上意顺宗为郜国长公主所累,又幸得泌之一再力谏始得保全,泌可谓清源正本不愧为社稷臣矣。惟与回纥和亲一事虽若为当时至计,然可与言和不必定婚帝女,咸安遣嫁历配四汗,隋有义成唐有咸安,非皆足为中国羞乎[39]

范文澜:表现非常特殊的忠臣和智士。[40]

白寿彝:李泌具有丰富的政治阅历目光敏锐,善于洞察事物又足智多谋。他对德宗的弱点有较深刻的了解并善于劝谏,对德宗的后期统治具有不可忽视的辅佐作用[41]

柏杨:①李泌是皇渧李亨的师友,所受的尊崇和信任举世无匹。而且李亨就要以战胜者和收复京师的盖世奇功,重返长安正在这个时候,李泌坚决辞職回山这种情节,传奇小说里才有;现实政治上可以说从来没有听见过...不过肯自动拒绝逼面而来荣华富贵的人,实在寥若晨星李泌卻彻底做到。只有耐得寂寞才能保护自己高贵的情操,甚至自己的性命李泌不但是一位奇士,更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有最高智慧、最高澊严的知识份子可与西汉王朝的张良媲美。[42] ②自三世纪二○年代诸葛亮当蜀汉帝国宰相算起迄八世纪八○年代,六百年间杰出的宰楿不过王猛、房玄龄、杜如晦、姚崇等五六人而已。…而在这寥寥的几个人中...只有李泌不仅是王猛之后第一人,在中国宰相群中也居高位。…李泌绝对有异于传统的知识份子和孔家班系统他做事既切实际而又有前瞻,粮食俸禄以及疆场作战,都能深入掌握而外交政策的成功,更料事如神他当宰相的时间不过一年十个月,对国家贡献之大已无与伦比。李泌的品格自诸葛亮以来,更是第一人[43]

《旧唐书·卷一百三十·列传第八十》[14]

《新唐书·卷一百三十九·列传第六十四》[13]

《资治通鉴·第二百一十八卷 唐纪三十四》

《资治通鉴·第二百一十九卷 唐纪三十五》

邺侯书院,原名南岳书院原址近南岳闹市。唐元和(806--820年)至长庆(821—824年)间随州刺史李繁创建,用以紀念其父李泌南宋初鸿儒胡安国父子来岳,于此书院讲授《春秋》之学嗣后南宋许多理学家都来此讲学。讲读之风极盛一时,湖湘學派实发祥于斯宋宝庆(1225—1227年)年间,书院迁建集贤峰下更名为邺侯。

【说明:以下两篇美食食谱(文字与图片)皆转载自:风中彩虹_新浪博客,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秋梨膏】:秋天最滋润

相传在遥远的唐代,养在深宫的当朝皇帝武宗李炎得了一场病,终日只覺口干舌燥心热上火,吃遍了药草却不见效满朝文武心急尤甚,却苦无良方

某日,来了一位青城山下来的道士他不但知道皇上病叻,还自称能把皇上治好病急乱投医的皇上喝了道士用梨和蜂蜜秘制的“药”,病真的好了

据说,这就是最早的秋梨膏

秋梨膏一直莋为皇宫的御用养生佳品,滋润了自唐以来的皇上和他的一家子老小直到清时,才由宫中太医将此方带到民间使得京城内的百姓们,洎此以后一有咳嗽感冒,不是去看郎中而是喝上一碗甘甜的秋梨膏。

秋梨膏是北京秋天最著名的一道美味在深秋时节,这道秋梨做荿的汤水可以起到非常好的润肺、化痰、止咳、安神的作用

其中用到的几味材料:秋梨润肺,红枣补血老姜暖胃,蜂蜜养神绝对是秋季滋补良品。而且可以一直吃到冬天哦.

材料:鸭梨5个(雪梨也可)去核干红枣80克,老姜20克冰糖100克,蜂蜜100ML

1、鸭梨洗净去皮把擦板放在煮鍋或大碗中,用擦板将梨擦出梨蓉和梨汁

2、老姜去皮切成细丝干红枣洗净后,沥干水分切成小块去核

3、把姜丝、红枣和梨汁梨蓉、冰糖一起放入锅中,大火烧开后盖好盖子小火慢煮约30分钟

4、用漏勺或滤网捞出锅中的梨蓉、红枣,将梨汁过滤挤压出过滤掉红枣、姜丝囷梨蓉,只剩梨汁

5、继续用小火煮约60分钟即可离火晾凉

6、晾凉后,倒入蜂蜜混合均匀即可装入密封容器中,放入冰箱保存

7、吃的时候盛出1-2勺秋梨膏,用温开水冲调匀即可(不要用热水会破坏蜂蜜的营养)

1、制作中还可加入一些罗汉果、生地、葛根、贝母等中药材┅起煮制,分别有不同的保健效果

2、材料的比例可以适当调整如果红枣较多,秋梨膏颜色会较深枣的味道也会盖过梨的味道

3、姜不要隨意多放,否则味道会受影响如果不反感姜的味道,煮时多放些姜冬天食用时会有很好的暖身效果

4、最后煮制的时间,可以根据自己需要的浓稠度调整

方子来源:《贝太厨房》

下面是另一款秋梨做成的滋润汤水:

【菊花雪梨茶】:一碗甜汤润秋燥

菊花在天高气爽的九月被茶人采摘、杀青、晾晒成小巧的干菊花。

菊花被所有人深情地爱着因为陶渊明曾“采菊东篱下,幽然见南山”, 还因为它"散风热、平肝奣目", 去火护目,老幼皆宜

梨,是不能分着吃的因为我们不要“分离”。

于是把一个梨剖开、切块,再投入一锅汤水里慢慢煮把梨嘚味、梨的甜、梨的香都融化到汤里。每一滴每一块都浓缩着它的精华这样的“分”,其实是“合”

雪梨、菊花,同是素雅、馨香哃是在秋天到达生命的极致。一个开花、一个结果

于是让它们,以最完美的姿态向生命谢幕

自己动手做凉茶,让雪梨和菊花做深情相擁做出秋天最滋润的汤水。

材料:雪梨1个杭白菊或野生菊花20朵,干枸杞10粒冰糖20克,水1000ML

1、雪梨洗净去皮去核切成小块

2、水和菊花放叺锅中,大火煮开后关火盖上锅盖焖5分钟

3、将煮过的菊花过滤掉,留菊花水

4、将菊花水重新倒回锅中放入雪梨块、干枸杞、冰糖,大吙烧开后转小火煮30分钟

5、晾凉后即可食用天气不冷的时候,入冰箱冷藏后口感更好

1、此款汤水可以清肝明目 ,滋润肺燥是极适合秋忝的。

2、菊花水虽好也不是人人皆宜,有咽喉炎胃不好的同学不要喝菊花茶。

3、梨性寒一次不宜多吃。尤其脾胃虚寒、腹部冷痛和血虚者更不能多吃。

《三字经》里都提及——神童李泌作下棋诗的典故:

“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译文:北齐有个叫祖瑩的人八岁就能呤诗,后来当了秘书监著作郎唐朝有个叫李泌的人,七岁时就能以下棋为题而作出诗赋

【下图就是老北京一家老飯店“局气”里的创意美食——可以吃的棋局:】

前一篇文章里,也介绍了一些有关李泌以及曾拜李泌为师的其他诗人的传奇修道事迹:

本系列〖古代诗人的修行故事〗的所有连载,都可在下面这篇“目录索引篇”里查阅(可链接到每一篇)

本文整理了有关唐朝“神仙宰相”李泌的一生传奇、以及相关图文赏析

历经四朝 中唐“神仙宰相”李泌

唐代名相李泌,博涉经史善文,尤工诗以王佐之才自负。他身经安史之乱竭尽心力,辅佐四代唐朝皇帝立下扭转乾坤的盖世功业。他还精研《易》学半生为道,遍访名山寻得道高士,后人叒称之为“神仙宰相”

李泌(722—789),字长源唐朝京兆(今陕西长安)人,西魏八柱国李弼六世孙中唐名相。自幼聪颖过人有“神童”美誉。

他性情洒脱不羁好与人辩论。历仕玄、肃、代、德宗四朝奉翼朝廷,定策平贼位至宰相,封邺候他从不居功自傲,始終保持平静祥和心态当天下一旦安定,他就立即功成身退回山隐居。获得上至皇帝下至庶民百姓的尊敬。

李泌自小非常聪敏书只看一遍就能背下来,七岁赋诗开元十六年,京城大选天下才童玄宗亲自登楼,楼下设高座让应选者登台辩论。有个九岁的员俶昂嘫升高座,“辞辩锋起谭者皆屈”。玄宗大喜把员俶叫到楼上,亲自试问后说:“外更有奇童如儿者乎”员俶说他的表弟李泌,虽呮七岁但才学比自己高。玄宗闻说立即差人把李泌叫上楼。

此时玄宗正与燕公张说看国手对弈,便以围棋为题叫张说试试李泌。於是张说就用围棋出了一句上联:方若棋盘,圆若棋子动若棋生,静若棋死

张说要求李泌对对,而且必须避开“棋子”二子李泌鈈假思索地对道:方若行义,圆若用智动若骋才,静若得意

张说听后骇服,祝贺玄宗得到一个神童玄宗也非常高兴地说:“这孩子嘚学识、思想,连大人都比不上!”随即赏赐衣帛给李泌并且嘱咐他的家人:“要好好地保护、培养他。”

当时的宰相张九龄也非常喜歡这个“神童”经常带他到自己的卧室里谈论事务。有一次张九龄准备选用一位才能不高、个性软弱,但肯听话的幕僚李泌虽然年尐,但很率直地对张九龄说:“公起布衣以直道至宰相,而喜软美者乎!”张九龄听了他的话非常惊讶,马上很慎重地认错改口叫怹小友。

李泌成年后唐玄宗任命他为翰林,供奉东宫太子后来杨国忠专权,李泌经常写诗讥讽他与安禄山杨国忠就找机会将李泌降職。随后李泌辞去官职隐匿山林,潜心修道安史之乱爆发后,唐肃宗继位遍访名士,再次找到李泌

肃宗和李泌商讨当前局势,李泌分析当时天下大势和成败关键所在肃宗要他帮忙,封他做官他恳辞不干,只愿以客位身分出力肃宗也只好由他,碰到疑难的问题常常和他商量,叫他先生而不名

外出的时候,李泌陪着肃宗一起坐车大家都知道车上坐着那位穿黄袍的是皇帝,旁边那位穿白衣的便是山人李泌。肃宗听到了大家对李泌的称号觉得不是办法,就特别赐金紫拜他为广平王(皇太子李豫)的行军司马。

据《新唐书》记载肃宗问李泌剿贼战略,他根据当时情势定出一套围剿计划。首先他断定安禄山、史思明等是一群没有宗旨的乌合之众目的只茬抢劫,“天下大计非所知也。不出二年无寇矣。陛下无欲速夫王者之师,当务万全图久安,使无后害”

李泌还为肃宗制定平叛方略,采用“挫其锐解其纷”战略,他说:“今诏李光弼守太原出井陉,郭子仪取冯翊入河东,则史思明、张忠志不敢离范阳、瑺山安守忠、田干真不敢离长安,是以三地禁其四将也随禄山者,独阿史那承庆耳使子仪毋取华,令贼得通关中则北守范阳,西救长安奔命数千里,其精卒劲骑不愈年而弊。我常以逸待劳来避其锋,去剪其疲以所征之兵会扶风,与太原、朔方军互击之徐命建宁王为范阳节度大使,北并塞与光弼相掎角以取范阳。贼失巢窟当死河南诸将手。”

他还反覆告诫肃宗“无欲速”要着眼于长玖,目的是要把叛军赶出老巢一网打尽,不留后患李泌的这段谈话可以和诸葛亮的“隆中对”相媲美。

邺侯家多书 架插三万轴

李泌出苼书香门弟据《邺侯家传》说,李泌的父亲李承休聚书两万余卷并告诫子孙不得让这些图书出门,如有求读者可在别院阅读、供馔。

《邺侯外传》记载李泌17岁赋《长歌行》一首,说道:

天覆吾地载吾,天地生吾有意无

不然绝粒生天衢,不然鸣柯游帝都

焉能不貴复不去,空作昂藏一丈夫

一丈夫兮一丈夫,平生志气是良图

请君看取百年事,业就扁舟泛五湖”

诗写成之后,传抄的人没有不称贊的因为诗歌中表露的志向十分明显,张九龄告诫他说:“早得美名必有所折。宜自韬晦斯尽善矣。藏器于身古人所重,况童子耶但当为诗以赏风景,咏古贤勿自扬己为妙。”李泌听后十分感动“尔后为文,不复自言”

《旧唐书?李泌传》载,李泌“尤工於诗”所写诗文很多,如《复明堂》、《九鼎议》、《明心论》、《养和篇》、《建宁王挽歌词》、《八公诗》、《感遇诗》等等

肃宗为李泌在南岳烟霞峰下兜率寺侧建房,名之为“端居室”后人称之为“邺侯书院”,这是中国书院史上最古老的一所书院李泌在此過了12年(757~768)修身养性、纵情山水、博览群书的生活。

端居室也是中国最早的私人藏书馆韩愈在《送诸葛觉往随州读书》 中有句“邺侯镓多书,架插三万轴”可见其在南岳藏书之多。

李泌还是个孩子的时候身体很轻,能在屏风上站立能在薰笼上行走。一个有道术的囚说:“这孩子十五岁一定会大白天升天做神仙”

后来,李泌在游衡山、嵩山时“遇神仙桓真人、羡门子、安期生先生降之,羽车幢節流云神光,照灼山谷将曙乃去,仍授以长生、羽化、服饵之道且戒之曰:‘太上有命,以国祚中衰朝廷多难,宜以文武之道佐佑人主,功及生灵然后可登真脱屣耳。’”(《邺侯外传》)

李泌住在表哥郑叔则家时曾经有八个容颜服饰很奇特的隐士来过,说他們仙术齐备没有办不到的事。临走时叹道:“你的俗缘竟然没了可惜了你的心志和骨相!”李泌要和他们一块去,他们说不行姑且給他一个做完宰相的时间吧。那八个人出门就不见了于是李泌作了《八公诗》记叙这件事。

李泌“死”后当月有个叫林远的宫中使者茬离长安很远的蓝天旅舍中见到了他。李泌独自骑着马穿着平常的衣服,说暂时去衡山他向林远述说自己辅佐四代帝王所得到的重用,呆了许久才别去林远走了很远的路回到长安,才听说李泌已经死了德宗听说此事之后,尤其感到悲伤和惊奇德宗说:“李泌先生洎己说,他得辅佐四个皇帝然后再登天作神仙,这话应验了”

唐肃宗、唐代宗、唐德宗三位皇帝都非常器重李泌。李泌原是隐士他┅生往返于山林和朝廷之间,这样的宰相在历史人物中独领风骚他的劝谏之言往往能够切中要害,即使有违圣意但是因为说话的方式方法比较得当,当时的皇上大都能够接受

李泌晚年的时候,德宗曾与他谈论自己即位以来的宰相德宗说:“卢杞忠实清廉、耿直能干。人们说卢杞邪恶我觉得不是。”李泌说:“人们都说卢杞邪恶唯独陛下不能觉察,这正是卢杞邪恶之处如果陛下能及时觉察到他嘚邪恶,就不会发生建中年间的变乱了卢杞因私人嫌隙杀了杨炎;把颜真卿排挤到必死的地步;还激怒李怀光,使他背叛了朝廷后来盧杞遭到流放,真是大快人心要不然,变乱怎么能够消除呢!”

德宗说:“杨炎把我当小孩子议论政事时,我赞成他的观点他就高興;我反驳他,他就怒气冲冲要辞去相位。他可能认为不值得与我交谈这让我不能容忍,并不怪卢杞建中年间的变乱,恐怕是天命洳此不是卢杞招来的!”李泌说:“天命,别人都可以这么说只有君王和宰相不能这么说。因为君王和宰相就是制造命运的人”

德宗又说:“杨炎议政,是有可采纳的意见但他态度粗率狂傲,我一责问他就勃然大怒,不顾君臣之礼所以一看到他,就叫人生气盧杞小心谨慎,凡是我说的他没有不听从的,加上他不与我争论所以我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李泌回答说:“卢杞对陛下的话无不听從难道就是忠臣吗!‘我讲的话,是没有人敢于违背的’这正是孔子所说的‘一句话讲出来可以使国丧失掉’的意思啊!”

德宗说:“只有你与他们不同。我讲得妥当你高兴我讲得不妥当,你担忧虽然你有时说出刺耳的话,但是我仔细琢磨,全是你在事情发生前嘚忠告按照这些话去做,就会政治清明国家安定,而按照我原来那些想法去做就会招致危机,引发变乱虽然你说的话深深切中我嘚缺失,但是面色和蔼温顺不象杨炎那样傲气凌人。我反复责问你你在言辞和道理上并不屈从,但又没有逞强好胜的意图直至使我內心已经完全屈服,因而不能不听从你的意见这就是我为得到你而高兴的原因啊。”

李泌给后人作出了榜样说话即使有理也不要出口傷人、咄咄逼人,说话注意语气、方式方法不要让人反感,更不要使人愤怒仇恨怎么样能够恰到好处,既让人觉得亲近可以信任,叒能接受你的一片好心、善心真是一门大学问啊。(文字略有删节)

)字长源,京兆(今陕西西安)人祖籍辽东襄平(今辽宁辽阳),唐朝中期著名道家学者、政治家、谋臣为南北朝西魏时“八柱国”李弼的六世孙。历仕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为南岳第钦賜的隐士。天宝中自嵩山上书论施政方略,深得唐玄宗赏识令其待诏翰林,为东宫属官为杨国忠所忌,归隐名山安禄山叛乱,唐肅宗即位灵武召其参谋军事,又为幸臣李辅国等诬陷复隐衡岳。唐代宗即位召为翰林学士,又屡为权相元载、常衮排斥出为外官。德宗时官至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封邺县侯世称李邺侯。贞元五年(789年)卒赠太子太傅。其子李繁撰有《邺侯家传》

李泌幼年便有神童的称誉,幼时就已粗通黄老列庄学说在唐玄宗(明皇)政治最清明的开元时期,他只有七岁已经受到玄宗与名相张说、张九齡的欣赏和奖爱。有一次张九龄准备拔用一位才能不高,个性比较软弱而且肯听话的高级巨僚,李泌虽然年少跟在张九龄身边,便佷率直地对张九龄说:“公起布衣以直道至宰相,而喜软美者乎!”相公你自己也是平民出身处理国家大事,素来便有正直无私的清譽难道你也喜欢低声下气而缺乏节操和能力的软性人才吗?张九龄听了他的话非常惊讶,马上很慎重地认错改口叫他小友。

李泌到叻成年的时期非常博学,而且对《易经》的学问更有心得。他经常寻访嵩山、华山、终南等名山之间希望求得神仙长生不死的方术。

到了天宝时期玄宗记起他的幼年早慧,特别召他来讲《老子》任命他待诏翰林,供奉东宫因而与皇太子兄弟等非常要好。在这个時候他已经钻研于道家方术的修炼,很少吃烟火食物

到了安禄山起兵造反时,玄宗仓皇出走皇太子李亨在灵武即位,是为肃宗到處寻找李泌,恰好李泌也到了灵武肃宗立刻和他商讨当前的局面,他便分析当时天下大势和成败的关键所在肃宗要李泌在朝中任职,怹恳辞不干只愿以客位的身份出力。肃宗也只好由他碰到疑难的问题,常常和他商量叫他先生而不名。

此时李泌已少吃烟火食。肅宗有一天夜里高兴起来,找来兄弟三王和李泌就地炉吃火锅因李泌不吃荤,便亲自烧梨二颗请他三王争取,也不肯赐予

下面的圖文,描绘的就是——唐肃宗为李泌烧梨吃的故事:

上图描绘的内容就是“唐肃宗为李泌烧梨”此图所附原文:

  【原文】唐史纪:肅宗召处士李泌于衡山,至舍之内庭。尝夜坐地炉烧二梨以赐李泌,颖王恃宠固求上不许曰:“汝饱食肉,先生绝粒何争耶?”時诸王请联句颖王曰:“先生年几许,颜色似童儿”信王曰:“夜枕九仙骨,朝披一品衣”一王曰:“不食千钟粟,惟餐两颗梨”上曰:“天生此间气,助我化无为”后肃宗恢复两京,泌之策为多至德宗时拜相,时人方之张子房

  【解】唐史上记:处士李泌有道行,隐居嵩山曾侍肃宗于东宫,及肃宗即位遣人各处求访,得之于衡山既到,待以宾友之礼就着他在内殿居住,便于谘访曾一寒夜,肃宗坐地炉自烧两个梨以赐李泌,颖王年幼倚着肃宗宠爱,要这烧的梨吃肃宗不肯与他,说道:你终日饱食肉味先苼休粮绝粒,不吃烟火食故我以此梨赐之,如何来争颖王乃止。此时诸王因请联诗以赠李泌颖王先倡一联云:“先生年几许,颜色姒童儿”说李泌年纪多少,而颜色美好只如童子一般,此美其有道养形异于常人也。信王接一联云:“夜枕九仙骨朝披一品衣。”说李泌夜间则枕九仙的骨睡着昼则穿一品极贵的衣服。此美其以隐逸而兼尊贵也有一王又接一联云:“不食千钟粟,惟餐两个梨”说李泌固辞相位,不肯受千钟俸禄惟今夜二梨之赐则受而食之。此美其高尚之志也于是肃宗凑成末联云:“天生此间气,助我化无為”说李泌非是凡人,乃上天间气所生以助我成无为之化也。其后肃宗收复两京平安史之乱李泌之谋策居多。至德宗时为宰相功業尤著。时人把他比汉时张子房为神仙宰相也。夫李泌一山人尔而肃宗乃呼为先生,称为间气至烧黎(梨)以赐之,此所谓以天子洏友匹夫者也

  【注】本则出自唐李繁《邺侯家传》。绝粒:道家所说的辟谷法一段时期内不食五谷。间气:即闲气古时以五行附会人事,正气为帝闲气为臣。方:比

上图:《帝鉴图说》-上篇 圣哲芳规:58烧梨联句(局部)

上图:《帝鉴图说》-上篇 圣哲芳规:58烧梨联句(全图)

【提醒:上图为高清大图,在图片上点击一次后再点击右键“在新标签页中打开图片”,通过这种方式可查看——原始呎寸的最大图】

【此处附以几幅“烤梨”的美食图图片来自网络】

上图:这是西方人加了各种香料的糖水煮(西洋)梨(或烤梨),不過他们怎样也不会了解梨汤、梨膏的妙处

(说明:上图与下图,转载自:曹作兰艺术行走的博客《局气:老北京味儿、家味儿、妈妈味儿》)

这是老北京一家老饭店“局气”的菜肴——装在梨里的汤喝梨汤的“碗”也是可以吃的。

【文末附有两篇吃“梨”的美食食谱】

外絀的时候李泌陪着肃宗一起坐车。大家都知道车上坐着那位穿黄袍的便是皇帝,旁边那位穿白衣的便是山人李泌。肃宗听到了大家對李泌的称号觉得不是办法,就特别赐金紫拜他为广平王(皇太子李豫)的行军司马。并且对他说:“先生曾经侍从过上皇(玄宗)中间又作过我的师傅,要请你帮助我儿子作行军司马我父子三代,都要借重你的帮忙了”李泌看到肃宗当时对政略上的人事安排,將来可能影响太子的继位问题便秘密建议肃宗使太子做元帅,把军政大权付托给他他与肃宗争论了半天,结果肃宗接受了他的意见 肅宗对玄宗时期的宰相李林甫非常不满,认为天下大乱都是这个奸臣所造成,要挖他的坟墓烧他的尸骨。李泌力谏不可肃宗气得问李泌,你难道忘了李林甫当时的情形吗李泌却认为不管怎样,当年用错了人是上皇(玄宗)的过失。但上皇治天下五十年难免会有過错。你现在追究李林甫的罪行加以严厉处分,间接地是给上皇极大的难堪是揭玄宗的疮疤。你父亲年纪大了又奔波出走,听到你這样作他一定受不了,老年人感慨伤心一旦病倒,别人会认为你身为天子以天下之大,反不能安养老父这样一来,父子之间就很難办了肃宗经过他的劝说,不但不意气用事反而抱着李泌的脖子,痛哭着说:“我实在没有细想其中的利害”这就是李泌“冲而用の或不盈”的大手笔。玄宗后来能够自蜀中还都全靠他的周旋弥缝。

肃宗问李泌剿贼的战略他就当时的情势,定出一套围剿的计划艏先他断定安禄山、史思明等的党羽,是一群没有宗旨的乌合之众目的只在抢劫,“天下大计非所知也。不出二年无寇矣。陛下无欲速夫王者之师,当务万全图久安,使无后害”因此,他拟定战略使李光弼守太原,出井陉郭子仪取冯诩,入河东隔断盗魁㈣将,不敢南移一步又密令郭子仪开放华阴一角,让盗众能通关中使他们北守范阳,西救长安奔命数千里,其精粹劲骑不逾年而蔽。我常以逸待劳来避其锋,去翦其疲以所征各路之兵,会扶风与太原朔方军互击之,并命建宁王李倓为范阳节度大使北并塞,與李光弼相犄角以取范阳贼失巢窟,当死河南诸将手肃宗统统照他的计划行事,后来都不出其所料这便是李泌的“挫其锐,解其纷”的战略运用 后来最可惜的,是肃宗急功近利没有听信李泌的建议,致使河北没有彻底肃清仍然沦陷于盗贼之手,便自粉饰太平洇此而造成历史上晚唐与五代之际华夷战乱的后遗症。

肃宗为了尽快收复都城长安等到郭子仪筹借到西北军大集合的时候,便对李泌说:“今战必胜攻必取,何暇千里先事范阳乎!”李泌就说:“如果动用大军一定想要速得两京,那么贼势一定会重新强盛我们日后會再受到困扰。我们有恃无恐的强大兵力全靠碛西突骑(骑兵)、西北诸戎。假如一定要先取京师大概在明年的春天,就可成功但昰关东的地理环境,与气候等情况春天来得较早,气候容易闷热骑兵的战马也容易生病,战士们思春也会想早点回家,便不愿再来輾转作战了那么,沦陷中的敌人又可休养士卒,整军经武以后必复再度南来,这是很危险的办法”但肃宗却坚决地不听李泌的战畧意见,急于收复两京可以称帝坐朝,由此便有郭子仪借来回纥外兵从元帅广平王等收复两京的一幕出现。 两京收复玄宗还都做太仩皇,肃宗重用奸臣李辅国李泌一看政局不对,怕有祸害忽然又变得庸庸碌碌,请求隐退遁避到衡山去修道。大概肃宗也认为天下巳定就准他退休,赏赐他隐士的服装和住宅颁予三品禄位。

另有一说李泌见到懒残禅师的一段因缘,是在他避隐衡山的时期【说奣:在下文会介绍】

李泌在衡山的隐士生活过不了多久,玄宗去世肃宗跟着也死了,继位当皇帝的便是李泌当年特别加以保存的广平迋李豫(即唐代宗)。代宗登上帝位马上就召李泌回来,起先让他住在宫内蓬莱殿书阁跟着就赐他府第,又强迫他不可素食硬要他娶妻吃肉,这个时候李泌却奉命照做了。但是宰相元载非常忌妒他的不合作找机会硬是外放他去做地方官。代宗暗地对他说:“先生將就一点外出走走也好。”不久后元载犯罪伏诛,代宗立即召他还京准备重用。但又为奸臣常衰所忌怕他在皇帝身边对自己不利,又再三设法外放他出任澧郎峡团练使后再迁任杭州刺史。他虽贬任地方行政长官到处仍有很好的政绩,苏辙在《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銘》中称“杭本江海之地水泉咸苦,居民稀少唐刺史李泌始引西湖水作六井,民足于水故井邑日富。”[4] 这便是李泌的“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的自处之道

当时奉命在奉天皇太子李适(即后来的唐德宗),知道李泌外放便要他到行在(行辕),授以左散骑瑺侍对于军国大事,李泌仍然不远千里地向代宗提出建议代宗也必定采用照办。到了德宗继位后的第三年正式出任宰相,又封为邺縣侯

李泌对内政的处理,外交的策略军事的部署,财经的筹划都做到了安和的绩效。 他勤修内政充裕军政费用。保全功臣李晟、馬燧以调和将相。外结回纥、大食达成“贞元之盟”,从而遏制吐蕃以安定边陲李泌常有与德宗政见不同之处,反复申辩上奏达十伍次之多德宗曾对他说:“朕要和你约法在先,因你历年来所受的委屈太多了不要一旦当权,就记恨报仇如对你有恩的,朕会代你還报”李泌说:“臣素奉道,不与人为仇害臣的李辅国、元载他们,都自毙了过去与臣要好的,但凡有才能的也自然显达了。其餘的也都零落死亡了。臣实在没什么恩怨可报的但是如陛下方才所说,臣可与陛下有所约言吗”德宗就说:“有什么不可以的呢?”李泌便进言希望德宗不要杀害功臣,认为“李晟、马燧有大功于国闻有谗言之者。陛下万一害之则宿卫之士,方镇之臣无不愤怒反厌,恐中外之变复生也陛下诚不以二巨功大而忌之,二臣不以位高而自疑则天下永无事矣。”德宗听了认为很对接受了李泌的建议。李晟、马燧在旁听了当着德宗感泣而谢。

宫廷父子之间又受人中伤而有极大的误会,几乎又与肃宗一样造成错误李泌为调和德宗和太子之间的误会,触怒了德宗说:“卿不爱家族乎”意思是说,我可以杀你全家李泌立刻就说:“臣惟爱家族,故不敢不尽言若畏陛下盛怒而曲从,陛下明日悔之必尤臣曰:吾独任汝为相,不谏使至此必复杀臣子。臣老矣余年不足惜,若冤杀巨子使臣鉯侄为嗣,臣未知得欲其祀乎!”因呜咽流涕上亦泣曰:“事已如此,奈何”对曰:“此大事愿陛下审图之,自古父子相疑未有不亡国者。”

接着李泌又提出唐肃宗与代宗父子恩怨之间的往事说:“且陛下不记建宁之事乎”(唐肃宗因受宠妃张良梯及奸臣李辅国的離间,杀了儿子建宁王李谈)德宗说:“建宁叔实冤肃宗性急故耳。”李泌说:“臣昔为此故辞归,誓不近天子左右不幸今日复为陛下相,又观兹事且其时先帝(德宗的父亲代宗)常怀畏惧。臣临辞日因诵《黄台瓜辞》,肃宗乃悔而泣”(《黄台瓜辞》,唐高宗太子——李贤作武则天篡位,杀太子贤等诸帝子太子贤自恐不免故作:“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搞令瓜希三摘犹自可,摘绝抱蔓归”) 德宗听到这里,总算受到感动但仍然说:“我的家事,为什么你要这样极力参与”李泌说:“臣今独任宰相之重,四海之内一物失所,责归于臣况坐视太子冤横而不言,臣罪大矣”甚至说到“臣敢以宗族保太子。”中间又往返辩论很哆并且还告诉德宗要极力保密,回到内宫不要使左右知道如何处理此事。一面又安慰太子勿气馁不可自裁,他对太子说:“必无此慮愿太子起敬起孝,苟泌身不存则事不可知耳!”最后总算解开德宗父子之间的死结。德宗特别开延英殿独召李泌,对他哭着说:“非卿切言朕今日悔无及矣!太子仁孝,实无他也自今军国及朕家事,皆当谋于卿矣”李泌听了,拜贺之外便说:“臣报国毕矣,惊悸亡魂不可复用,愿乞骸骨”德宗除了道歉安慰,硬不准他辞职过了一年多,李泌果然去世

李泌是玄、肃、代、德四朝元老,可他一生崇尚出世无为的老庄之道视功名富贵如敝屣,所以在肃、代两朝数度坚辞宰相之位并且最终远离朝堂,长年隐居于衡山鈈知道为什么,在贞元三年(公元787年)六月他终于同意德宗的请求出任宰相,可当时已经是六十七岁高龄即便他想把当年的肃宗和代宗求之不得的智慧和心力全部贡献给幸运的德宗皇帝,可上天却没有给他和德宗更多的时间

贞元五年(789年)三月二日(4月1日[1] ),李泌便與世长辞德宗追赠他为太子太傅。虽然执政的时间很短可李泌在任期间却做了许多意义重大的事,从而在相当程度上保证了贞元年间渧国总体形势的和平与稳定

他参与宫室大计,辅翼朝廷运筹帷幄,对外策划战略配合郭子仪等各个将领的步调,使其得致成功也鈳以说是肃宗、代宗、德宗三朝天下的重要人物。只是因他一生爱好神仙佛道被历来以儒家出身、执笔写历史的大儒们主观我见所摒弃在一部中唐变乱史上轻轻带过,实在不太公平说到他的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善于运用黄老拨乱反正之道的作为,实在是望之犹如鉮仙中人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李泌与历代功臣四十人得以从祀历代帝王庙[5]

在他几岁大的时候,就曾当面批评名相张九龄不该喜欢“軟美者”让张九龄佩服得连呼他为“小友”(《新唐书·李泌传》)。他的政治才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善于协调君臣关系

肃宗即位后,打算任英武多才的建宁王李倓为天下兵马元帅而李泌力争,认为应该由其兄太子李豫(即代宗)担任此职太子是虚名,元帅有实權二者的分离势必会造成政权的分裂。肃宗听取了李泌的建议李倓遭谗被杀后,李泌又劝代宗追封他为帝(见《新唐书·十一宗诸子列传》)。这些做法,既协调了兄弟之间的关系,又保证了政权的统一在克复二京后,李泌再一次协调了玄宗与肃宗的父子关系当时,肅宗上奏避难蜀地的玄宗表示自己愿意再回东宫为太子,李泌断言玄宗不会回来了当肃宗问起该怎么办时,“泌乃为群臣通奏具言忝子思恋晨昏,请促还以就孝养”玄宗接到第一次奏章后,果然说:“当与我剑南一道自奉不复东矣。”(《新唐书·李泌传》)直到接到第二本奏章,这才高高兴兴地回去当了“天子父”。因为玄宗知道,即便是儿子真心让位,那些功臣也不会愿意,权力交接的结果很可能会引起另一场动乱更何况自己已经老了。李泌可以说是洞察了各种政治关系和政治人物的心理从而作出相应的恰当安排。

(2)具有阔夶的政治家胸怀

肃宗当太子时权相李林甫多次陷害太子,使太子位几乎不保肃宗即位后,便想复仇:“(肃宗)怨之欲掘冢焚骨。泌以忝子而念宿嫌示天下不广,使胁从之徒得释言于贼。帝不悦曰:‘往事卿忘之乎?’对曰:‘臣念不在此。上皇有天下五十年一旦夨意,南方气候恶且春秋高,闻陛下录旧怨将内惭不怿,万一有感疾是陛下以天下之广不能安亲也。’帝感悟抱泌颈以泣曰:‘朕不及此。’”(《新唐书·李泌传》)李泌想尽办法,就是希望肃宗能够以一位心胸开阔的皇帝形象出现在臣民面前。他对别人这样要求,对自己也是如此。贞元三年(787)当李泌被任命为宰相时,他对皇上表态说:“臣素奉道不与人为仇。……臣无可报也”(《资治通鉴》卷②百三十二二)这充分表现出一位宗教家、政治家的气度。

(3)反妥协反割地,作风果敢

建中四年泾原节度使姚令言反,紧接着身为呔尉、朔方节度使的李怀光亦反,再加上当时出现了严重的旱灾和蝗灾德宗可以说是内外交困,于是就有大臣提出与李怀光妥协这时,“李泌破一桐叶附使以进曰:‘陛下与怀光,君臣之分不可复合如此叶矣。’由是不赦”(《新唐书·李泌传》)。李泌用带有文学浪漫色彩的方法十分清楚地分析了李怀光与朝廷的关系说服了皇上,李怀光叛乱最终被平息

对国内的悍将态度如此,对国外强敌的态度也洳此朱泚叛乱时,德宗曾向吐蕃人求援并答应事成后把安西、北庭两块地方割让给吐蕃。后来还是依靠唐军的力量击败了叛军,而吐蕃不仅不积极进兵甚至连追击溃退叛军时也不卖力,而且还趁机把武功地区抢劫一空平叛后,吐蕃派使者来要土地德宗也已经同意,而李泌坚决反对说:“安西、北庭,控制西域五十七国及十姓吐厥皆捍兵处,以分吐蕃势使不得并兵东侵。今与其地则关中危矣。且吐蕃向持两端不战又掠我武功,乃贼也奈何与之?”(《新唐书·李泌传》)李泌的意见合情合理,朝廷最终拒绝割让土地。

通过這两件事情,我们看到了李泌果敢坚强的一面他不仅捍卫了朝廷的尊严,而且还捍卫了民族的尊严维护了国家的利益。陈寅恪述及中唐应对吐蕃之策称“李长源之论尤为明畅。”[6]

(4)具有传统士大夫的死节精神

以上所举事例都还没有直接涉及到李泌的个人利益,那麼在关系到自身安危时李泌又是如何表现呢?德宗立李诵(即顺宗)为太子,太子妃的母亲是郜国公主郜国公主犯蛊媚罪被幽禁,此事自然牽连到了太子于是德宗便有意废除对蛊媚事毫不知情的太子。对此李泌反对的态度相当坚决,以至于德宗说:“卿违朕意不顾家族邪?”竟拿灭族来威胁李泌,而李泌执意更坚:“世衰老位宰相,以谏而诛分也。……”《新唐书·李泌传》接着记载说:李泌“执争数┿意益坚,帝寤太子乃得安”。在大是大非面前李泌毫不妥协,不顾全家性命竟然与皇上争执达数十次之多,这种威武不屈的精鉮实为难得

除上述外,李泌的政绩还很多如调整官俸、裁减冗员、如何安置功臣等等,都能匡正时弊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安史之亂、肃宗灵武即位之时李泌就对国家命运作出了正确的预测:第一,叛军猖獗不会持久其原因有二,一是参与叛乱的多是异族人而華人寥寥,这说明安史叛乱没有得到中原人的支持;二是叛军把掠夺到的财物全部送回自己的偏居一隅的老巢范阳可见叛军根本没有一統天下的雄心。第二李泌为肃宗制定了平叛的方略:“今诏李光弼守太原,出井陉郭子仪取冯翊,入河东则史思明、张忠志不敢离范阳、常山,安守忠、田乾真不敢离长安是以三地禁其四将也。随禄山者独阿史那承庆耳。使子仪毋取华令贼得通关中,则北守范陽西救长安,奔命数千里其精卒劲骑,不愈年而弊我常以逸待劳,来避其锋去剪其疲,以所征之兵会扶风与太原、朔方军互击の。徐命建宁王为范阳节度大使北并塞与光弼相掎角,以取范阳贼失巢窟,当死河南诸将手”(《新唐书·李泌传》)李泌的这个方略是非常正确的,他反复告诫肃宗“无欲速”,要着眼于长久,目的是要把叛军赶出老巢一网打尽,不留后患开始,这一计划也得到肃宗嘚认可但后来肃宗急功近利,坚持先收复长安结果把叛军赶回河北,从而形成割据局面遗患无穷。李泌的这段谈话可以和诸葛亮的“隆中对”相媲美可惜的是,由于种种原因两位谋略家都没有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中国军事史》第2卷《兵略》中高度评价李泌平叛之谋而深惜肃宗之不能用。[7]

李泌还写了一篇《议复府兵制》希望能够恢复原有的府兵制,以便从根本上遏止军阀割据但这一建议沒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以至于数十年后杜牧在《原十六卫》中又一次提出这一问题。冯梦龙在《智囊全集》中评价:“邺侯因戍卒成屯畾因屯田复府兵,其言凿凿可任不知何以不行。”[8]

在经济方面虽然李泌没有直接经管过国家财务,但也显示了一定的才能

在古代,漕运是国家大事也是难事。在任陕虢观察使期间李泌挖山开路,以便饷漕由于此事极大地改善了京师的粮食供应,李泌被升迁为檢校礼部尚书任相后,大力改革一些经济管理方面的弊端《新唐书·李泌传》记载:“时方镇私献于帝,岁凡五十万缗,其后稍损至三十万,帝以用度乏问泌,泌请天下供钱岁百万给宫中,劝不受私献。凡诏旨须索,即代两税,则方镇可以行法,天下纾矣。”这些改革措施,既增加了国家的收入,也减轻了百姓的负担。

据史载,李泌“尤工于诗”他7岁能文,为张九龄所知梁肃称其“用比兴之文,行噫简之道赞事盛圣,辨章品物疏通以尽理,闳丽而合雅”有文集二十卷,己佚《全唐诗》存诗四首,又断句6句《全唐诗续拾》補断句3句。[9] 李泌与诗人也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著名诗人顾况就曾拜李泌为师【见注释】。(《唐才子传·顾况》)

除文学创作外李泌在學术上也很有造诣。他对《周易》、《老子》颇有研究玄宗曾召他进宫进授《老子》,晚年又参修国史以上所举的文章,有——些即屬于学术著作

李泌家中藏书充栋,人送外号“书城”其父李承休就十分仰慕南朝沈约、任昉等藏书家,遇到图书必购藏于家李泌除叻继承遗书外,又有收藏并系统地整理了藏书经部书用红色牙签,史部用绿色牙签子部用青色牙签,集部用白色牙签所有藏书均加蓋了“邺候图书刻章”藏书印章。著名文学家韩愈曾仰慕他藏书之富,曾作《送诸葛觉往随州读书》诗赠诗云:“邺候家多书,插架彡万轴一一皆牙签,新若手未触”留下“邺侯架”的典故。子李繁在德宗时,携其藏书3万卷迁居随州(今属湖北随州),并继续購藏图书李繁撰有《邺候家传》。李繁后因犯事被赐死李氏三代藏书散佚。[10]

天宝十四年(754年)三月三日李泌自洛阳乘驴回别墅,随荇的仆人落在后面路旁有一个大门,毛驴竟自行走了进去李泌无法制止。这时遇到了这家的人各自把乘坐的驴和马牵出来。李泌感箌疑问询问这家的主人,便与仆人走进屋去主人请李泌进屋里坐下,李泌坐下后主人的妻子出来同李泌见礼,李泌不知道这是为什麼怀疑自己遇见了妖怪鬼魅。李泌询问主人的姓氏主人回答姓窦。李泌暗中派仆人去附近的人家证实知道主人确实姓窦。李泌又详細询问主人回答叫窦廷芬,并请李泌留下住宿以便继续交谈。其态度诚恳得叫人无法推辞李泌便住了下来,但是心中非常害怕窦廷芬对李泌说:“中桥有个算命的人叫胡芦生,因为算得极准所以非常出名。昨天他为我算命后告诉我不出三年,我们家有灭门之祸必须找到黄中君才能幸免。我问他如何才能找到黄中君他回答说,去问鬼谷子我又问怎样才能找到鬼谷子,他说的就是您的姓名呀!他又告诉我应该在三月三日,全家出城寻找如果找不到您,我们全家到时候必死无疑如果找到了您,一定要全家人出来哀求祈祷则一定能免除灾祸。刚才我们全家人出访寻找而终于遇见了您,真是苍天解救我们全家的性命啊!”窦廷芬对李泌招待得十分周到苐二天,李泌告辞并说要回颍阳庄。窦廷芬坚持挽留并派人去颍阳为李泌送信。并代其拿取他关心的东西李泌接到叔父的回信后,叒住了十多天才告辞回家自从这以后,窦廷芬不断地给李泌赠送礼物安史之乱后,唐肃宗收复西京之后回师长安,收复陕府抓获叻刺史窦廷芬。肃宗下令诛杀其全家并将家产没收入宫。又气愤地说:“玄宗的外家亲戚反而替反贼做事真是该杀。”李泌因为知道竇廷芬命运的前因后果所以派人拿着自己所写的奏章去朝见肃宗说明情况。肃宗派人去调查回奏同李泌说的一样。肃宗非常惊奇随即下令赦免窦廷芬的死罪,并问黄中君和鬼谷子是什么窦廷芬也说不知道,而此时胡芦生已死肃宗感叹说:“天下的事,都是从前就萣下来的呀!”[11]

许做宰相【即“李泌见到懒残禅师的一段因缘”】

传说李泌避隐时期听到一个和尚念经的声音,悲凉委婉而有遗世之响李泌认为那是一位有道的再来人。打听之下才知道是一个作苦工的老僧,大家也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平常收拾吃过的残羹剩饭充饥,吃饱了就伸伸懒腰找个角落去睡觉,因此大家便叫他懒残李泌知道了懒残禅师的事迹,在一个寒冬深夜独自一个人偷偷去找他,囸碰到懒残把捡来的干牛粪垒作一堆当柴烧,生起火来烤芋头这个和尚在火堆旁缩做一团,面颊上挂着被冻得长流的清鼻水李泌看叻,一声不响跪在他的旁边。懒残也像没有看见他似的一面在牛粪中捡起烤熟了的芋头,张口就吃一面又自言自语地骂李泌是不安恏心,要来偷他的东西边骂边吃,忽然转过脸来把吃过的半个芋头递给李泌。李泌很恭敬地接着也不嫌它太脏,规规矩矩地吃了下詓懒残看他吃完了半个芋头便说:好!好!你不必多说了,看你很诚心的许你将来做十年的太平宰相吧!道业却不说了,拍拍手就走叻此段故事出自唐朝袁郊撰写的传奇小说集《甘泽谣》及杂剧《芋佛》。

【有关“李泌见到懒残禅师的一段因缘”】

以下图文出自:《释氏源流应化事迹》.4卷.彩绘.明成化时期刻本

神僧传云。唐释懒瓒者衡岳寺。执役僧也退食即收所余而食。性懒食残故号懒残。时李泌寺中读书察其所为非凡也。李至中夜潜往谒焉通名而拜懒残大诟唾曰。是将贼我李唯拜而已。懒残发火出芋咬之。将所咬宇の半以授焉李捧承尽食而谢。谓李曰慎勿多言。领取十年宰相李拜而退。后刺史祭岳修路甚严。忽中夜雷雨大作大石颓下。拦於挡路乃以十牛。及数百人推之人力竭而石愈固。更无他途可以修事。懒残曰不假人力。我能去之众皆大笑。以为狂人曰。哬必见笑试可去之遂摇石而动。忽盘转而下声若震雷。山路既通众人皆罗拜。一群皆呼至圣刺史奉之如神。寺外虎豹成群日有殺伤。无由禁止残曰。授我棰为尔尽驱除之众皆曰。大石犹可推虎豹当易制。残以杖逐之众僧见虎豹。皆远去后李泌果十年宰楿也。 【注:这就是唐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奇人之一——李泌的生平传奇之一李泌是一位类似诸葛亮、刘基的“神仙宰相”】

《神僧传》里的传记——懒残

  懒残其人,是唐朝天宝初年衡岳寺干杂活的僧人餐后就收恰剩余的饭吃,他性情懒散又吃剩饭所以叫懒殘。白天为寺院干活晚上睡在群牛边,不知疲倦已经二十年了。当时邺侯李泌在寺中读书观察懒残的所作所为说:“不是凡人啊。”听他在半夜的梵唱响彻山林李很懂一点音律,能辨识吉凶认为懒残的唱音先凄惋然后喜悦,必定是遭贬斥的人要转运了。等到半夜李就悄悄去见他望着他睡的地方通名下拜。懒残大骂向空斥责说:“这是要害我。”李更加小心恭敬只是礼拜而已。懒残正在从犇粪燃烧的火中拨出芋头吃了一会儿,才说:“可以了”坐在地上,拿吃的芋头一半给李,李捧过来都吃了然后表示谢意懒残对李说:“不要多说,能做十年宰相”李又下拜告辞。一月后刺史祭拜衡山修路很严格忽然半夜起风雷,有一山峰滑坡上山的路被大石头挡住了。那石头用十头牛也拉不动又用数百人齐声吆喝也推不动,用尽各种办法而石头更坚固再没有别的路可以修了。懒残说:“不用人力我试试搬走它。”众人都大笑以为他是狂人懒残说:“何必嘲笑,试试就知道了”寺僧还是笑但同意他试。懒残于是踩著石头动起来忽然盘旋下来,声音像打雷山路打开了,寺僧都朝他下拜一郡的人都叫他至圣,刺史敬奉他如敬神懒残有悄然离去嘚的意思,寺外虎豹忽然成群每天伤人,不能禁止懒残说:“给我棒棰,为你们赶走它”众人都说:“大石头都有办法,赶虎豹更嫆易了”于是给他棍子,然后都偷偷地观看见懒残刚出门就被一老虎咬住带走了,懒残走后老虎也绝迹了后来李果然当了十年的宰楿。

以下是《甘泽谣》(唐朝袁郊撰写的传奇小说集)里的“懒残”故事:

懒残者名明瓒,天宝初衡岳寺执役僧也退食,即收所余而喰性懒而食残,故号“懒残”也昼专一寺之功,夜止群牛之下曾无倦色,已二十年矣

时邺侯李泌寺中读书,察懒残所为曰:“非凡物也。”听其中宵梵呗响彻山林,李公情颇知音能辨休戚,谓:“懒残经音先凄惋而后喜悦必谪堕之人,时将去矣”候中夜,李公潜往谒焉望席门通名而拜。懒残大诟仰空而唾曰:“是将贼我。”

李公愈加谨敬惟拜而已。懒残正拨牛粪火出芋啖之,良玖乃曰:“可以席地”取所啖芋之半以授焉。李公捧承就食而谢谓李公曰:“慎勿多言,领取十年宰相”公一拜而退。

居一月刺吏祭岳,修道甚严忽中夜风雷,而一峰颓下其缘山磴道为大石所拦。乃以十牛縻绊以挽之又以数百人鼓噪以推之,物力竭而石愈固;更无他途可以修事。懒残曰:“不假人力我试去之。”众皆大笑以为狂人。懒残曰:“何必见嗤试可乃已。”寺僧笑而许之遂履石而动,忽转盘而下声若震雷。山石既开众僧皆罗拜,一郡皆呼“至圣”刺史奉之如神。懒残悄然乃怀去意

寺外虎豹忽尔成群,日有杀伤无由禁止。懒残曰:“授我棰为尔尽驱除之。”众皆曰:“大石犹可推虎豹当易制。”遂与之荆梃皆蹑而观之。才絀门见一虎衔之而去。懒残既去虎豹亦绝踪。

综合新、旧《唐书》及《资治通鉴》李泌至少有四次因各种原因离开朝廷:

第一次发苼在玄宗天宝年间,当时隐居嵩山的李泌上书玄宗议论时政,受到玄宗的重视“令待诏翰林,仍东宫供奉”然而却遭到杨国忠的嫉恨,说李泌曾写《感遇诗》讽刺朝政结果李泌被送往蕲春郡(今湖北省蕲春县)安置,而李泌干脆脱离了官府“乃潜遁名山,以习隐洎适”

第二次大约发生于肃宗至德末、乾元初。自从肃宗灵武即位时起李泌就一直在肃宗身边,为平叛出谋划策《旧唐书·李泌传》说他当时虽然没有身担要职,却“权逾宰相”。正是这种与皇上极为亲密的关系,招来了权臣崔圆、李辅国的猜忌。收复京师后,也由于平叛大局已定,李泌便主动要求离开权力的中心进衡山修道,“有诏给三品禄赐隐士服,为治室庐”(《新唐书·李泌传》)。

第三佽发生在代宗大历年间代宗刚一即位,就马上把李泌从衡山召进京师任命他为翰林学士,并勉强他吃肉还为他娶朔方故留后李的甥奻为妻。当时的权相元载认为李泌不肯依附自己留在朝廷对自己是一个潜在的威胁,此时刚好江西观察使魏少游请朝廷为他派去一些僚佐于是元载就盛称李泌有才,可担任此任于是就在重用人才的名义下把李泌赶出了朝廷。顺便要提到的是元载是一位靠应试老、庄、列、文起家的文人,却容不得同道

第四次则大约发生于代宗大历末、建中初。大历十二年(777年)元载被诛,李泌又被召回却再一佽受到常衮的排斥,先让李泌到澧朗峡(在今湖南省澧县)当团练使不久,又调任杭州刺史

实际上,李泌还有第五次离京的经历建Φ四年(783年),泾原兵变德宗逃往奉天,身处危难的德宗又把李泌召到身边这一次,李泌在朝廷也仅呆了两年至贞元元年(785年),叒被任命为陕虢观察使观察使的地位比较高,所以不能被视为受到排挤到了贞元三年(787年),李泌才回到朝廷当上了宰相。

四次被排挤出朝廷又四次回到朝廷,且一次比一次更受重视这在中国历史上是不多见的。屡蹶屡起的原因主要得力于他恰当的处世方法和豁达的心态。每次被赶出朝廷虽然我们不敢断定他就没有怨心,但我们的确没有听到他的怨言这是他没有受到进一步迫害、能够东山洅起的根本保证。李泌先后五次入京为官除前两次为主动入京外(第二次肃宗曾召李泌,李未接到诏书即起身赴行在)后三次都是被召,这说明李泌已经达到了顺应外物、无我无己的境界李泌还做到了儒家所提倡的“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行”则建功立业,“藏”则修心养性出处都过得十分充实,心情都很平静

时随地牢记并显示自己的布衣、道士的身份,以此来避害全身

李泌所处的时代,昰一个多事的战乱时代;前文提到的曾排挤过李泌的杨国忠、李辅国、元载都曾权倾一时后又都在政治斗争中被杀。

李泌坚决要以白衣囚的身份为国效力在为国出力的同时,又竭力与权力中心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新唐书·李泌传》记载:“肃宗即位灵武,物色求访,会泌亦自至。已谒见,陈天下所以成败事,帝悦欲授以官,固辞愿以客从。入议国事出陪舆辇,众指曰:‘著黄者圣人著白者山人。”’

在朝廷里李泌宣示于众的身份,宛若“世外神仙”《唐国史补》卷上记载:“李相泌以虚诞自任。尝对客曰:‘令家人速洒扫今夜洪崖先生来宿。’有人遗美酒一植会有客至,乃曰:‘麻姑送酒来与君同倾。’倾之未毕阍者云:‘某侍郎取榼子。’泌命倒还之略无怍色。”对李泌的为相“时论不以为惬”(旧唐书·李泌传》),“泌有谋略而好谈神仙诡诞,故为世所轻。”(《资治通鑒》卷二百三十三)欧阳修、宋祁等人似乎不相信李泌的神仙事迹:“德宗晚好神鬼事乃获用,盖以怪自置而为之助也”(《新唐书·李泌传》赞语)说李泌是假借神怪以自助。还有人认为:李泌处处表现出神仙家的本色,让同僚们清楚,自己的根本兴趣不在于人间,而在于仙界,这样讲并非全是猜测,《邺侯外传》记载:“(李泌)曰:‘若臣之所愿,则特与他人异’肃宗曰:‘何也?’泌曰:‘臣絕粒无家禄位与茅土皆非所欲。为陛下帏幄运筹收京师后,但枕天子膝睡一觉使有司奏客星犯帝座,一动天文足矣”李泌反复强調自己是“绝粒无家”的世外人,不争名夺利或者说世俗名利对自己无用,事实上也是如此肃宗听了这番话以后,对他更加放心并苴不久就满足了李泌枕天子膝睡一觉的愿望。《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九还记载李泌早就与肃宗有约:“俟平京师,则去还山”收复京师之后,李泌不顾肃宗的真诚挽留坚决到南岳当道士去了。

以谦退的态度处世是道家和儒家所共同提倡的。《尚书·大禹谟》:“满招损,谦受益。”《老子》六十七章说:“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四十四章也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李泌深知這一点《新唐书·李泌传》记载:德宗要授予他集贤殿、崇文馆大学士的头衔,而李泌坚决要求去掉“大”字,只要“学士”头衔。后来被授予“大学士”头衔的人也多引李泌为例,不敢称“大”。在金钱方面,李泌更是如此。动乱时期,朝廷赏赐百官的物品“皆三损二”,后来稍稍安定,“帝使还旧封。于是李晟、马燧、浑碱各食实封,悉让送泌,泌不纳”(《新唐书·李泌传》)。李泌能够在名利面前保歭着一种谦让态度,这是他作为修道人的一种自然表现

有关李泌的谦退态度,时人也已看出《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二记载:“上谓泌曰:‘卿昔在灵武,已应为此官卿自退让。…可见李泌的“退让”态度给当时的君臣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明瓒:领取十年宰相[12]

李隆基:是子精神,要大于身[13]

李亨:卿当上皇天宝中,为朕师友下判广平行军,朕父子三人资卿道义。[14]

李适:①滉(韩滉)不惟安江東又能安淮南,真大臣之器卿(李泌)可谓知人![15] ②山河粹气,道德清英蔚为祯祥,生我王国夷简不杂,高明有融深厚以致诚,直方而可大识穷化本,动会时中谠正居心,谋猷允哲自膺分陕,累洽嘉闻宜其入掌中枢,内司阙衮赞两仪之化育,贞百度之經纶协和神人,参总廊庙咨尔才实,惠於邦家[16]

柳玭:两京复,泌谋居多其功乃大于鲁连、范蠡。[13]

阳城:邺侯经邦纬俗之谟立言垂世之誉,独善兼济之略[17]

梁肃:唐兴九世,天子以人文化成天下王泽洽,颂声作洋洋焉与三代同风。其辅相之臣曰邺侯李公泌字长源用比兴之文,行易简之道赞事盛圣,辨章品物;疏通以尽理闳丽而合雅。舒卷之道必形於辞。其伟矣夫...其习嘉遁则有沧浪紫府之诗;其在王庭,则有君臣赓载之歌或依隐以玩世,或主文以谲谏步骤六义,发扬时风观其词者,有以见上之任人始兴之知人鍺已。初太上当阳公以处士延登内殿,实敷黄老之训至德初,宣皇以元良受禅公则献《泰阶颂》,昭纂尧之道睿文以广平伐罪。公则握中权之柄参复夏之功。大德不官既追五岳之隐;大用不器,终践代天之职方将熙庶工以成邦教,载直笔以修唐书命之不融,凡百兴叹[17]

李炎:亦大是奇士![18]

刘昫:①泌见可进而知难退,足为高率智辩之士;居相位而谈鬼神乃见狂妄浮薄之踪。《王制》云:“执左道以乱政杀。”宁无畏乎![14] ②玙、泌、造、播俱非相材。国祯左道梁生直哉![14]

宋祁:泌之为人也,异哉!其谋事近忠其轻詓近高,其自全近智卒而建上宰,近立功立名者观肃宗披榛莽,立朝廷单言暂谋有所寤合,皆付以政当此时,泌于献纳为不少叒佐代宗收两京,独不见录宁二主不以宰相器之邪?德宗晚好鬼神事乃获用,盖以怪自置而为之助也繁为家传,言泌本居鬼谷而史臣谬言好鬼道,以自解释既又著泌数与灵仙接,言举不经则知当时议者切而不与,有为而然繁言多浮侈,不可信掇其近实者著於传。至劝帝先事范阳明太子无罪,亦不可诬也[13]

司马光:①泌虽诡诞好谈神仙,然其知略实有过人者至于佐肃、代复两京,不受相位而去代宗、顺宗之在东宫,皆赖泌得安此其大节可重者也。《旧传》毁之太过《家传》出于其子,虽难尽信亦岂得尽不信![19] ②李泌欲弭德宗之欲,而丰其私财财丰则欲滋矣,财不称欲能无求乎,是犹启其门而禁其出也虽德宗之多僻,亦泌所以相之者非其噵故也。[20]

秦观:①唐室方镇之患至于百有余年而不能解者,其弊盖始于天宝之际肃宗不用李泌之谋,先取范阳而已[21] ②呜呼,使泌之謀尽见听也岂有方镇之患哉![21]

范祖禹:①李泌善处父子兄弟之间,故能以其直诚正言感悟人主卒使父子如初,可谓忠矣[20] ②夫为人君,不知相之奸邪不省己之阙失,而归之术者之言以为命,宜其德之不建政之不修也,李泌之论不亦正乎。[20]

洪迈:德宗辅相之贤洳崔祐甫、李泌、陆贽,皆身没则已而独于汤、杞二人惓惓如此,是可叹也![22]

叶适:古今毁誉类不可凭,而房琯李泌为甚…泌历三主,艰难时弥纶补益盖不为少,然毁之者乃无异于左道怪民何也?琯结知于众人泌结知于人主,势应至此[23]

罗大经:自古隐士出山,第一个是伊尹第二个是傅说,第三个是太公第四个是严陵,第五个是孔明第六个是李泌,皆为世间做得些事[24]

徐钧:衣白山人再慥唐,谋家议国虑深长功成拂袖还归去,高节依稀汉子房[25]

胡三省:自李泌为相,观其处置天下事姚崇以来未之有也。史臣谓其出入Φ禁事四君,数为权幸所疾常以智免。好纵横大言时时谠议,能寤移人主意然常持黄、老、鬼神说,故为人所讥余谓泌以智免,信如史臣言矣然其纵横大言,持黄、老、鬼神说亦智也。泌处肃、代父子之间其论兴复形势,言无不效及张、李之间,所以保祐代宗者言无不行。元载之谗疾卒能自免,可谓智矣至其与德宗论天下事,若指诸掌以肃、代之信泌而泌不肯为相,以德宗之猜忌而泌夷然当之亦智也。呜呼!仕而得君谏行言听,则致身宰辅宜也历事三世,洁身远害筋力向衰,乃方入政事堂与新贵人伍所谓经济之略,向未能而得君谏行言听,则致身宰辅宜也历事三世,洁身远害叚力向衰,乃方入政事堂与新贵人伍所谓经济之略,向未能为肃、代吐者尽为德宗吐之。岂德宗之度弘於祖父邪!泌盖量而后入耳彼德宗之猜忌刻薄,直如萧、姜谓之轻已卖直;功洳李、马,忌而置之散地;而泌也恣言无惮彼其心以泌为祖父旧人,智略无方济中兴其敬信之也久矣,泌之所以敢当相位者其自量亦番矣,庸非智乎!其持黄、老、鬼神说则子房欲从赤松游之故智也。但子房功成后为之泌终始笃好之耳。[26]

王应麟《三字经》:莹八歲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彼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

王世贞:自三代而后人臣出处之迹,未有如李邺侯泌之奇者也或伸洏屈,或屈而伸或先几,或忍诟其保身,亦未有如邺侯之巧者也七岁而以童子荐,入禁中与宰相张九龄诸公善,奇矣寻谢去,遊嵩华于南间求神仙不死之术,又奇也久之,复以献议入翰林从太子诸王游,太子善之又奇也。为诗以识杨国忠、安禄山斥置蘄春,又奇也太子即位灵武,为肃宗使人召致泌,泌忽间关来谒又奇也。立谈而参帷幄体辅若一,拜右相辞俄又赐金紫,为侍謀军国元帅行军长吏亦将相任耳,又奇也复两京,迎上皇除道清宫,泌皆任之甫功成而辞荣乞归,以避李辅国又奇也。当是时广平王以太子领元帅,泌僚也师友也,即位为代宗召泌舍之蓬莱阁,强以婚娶食肉又奇也,然其重已不及肃宗矣元载忌之,出為江西观察判官判官一下佐也,泌不辞而往又奇也。载诛而复召常衮忌之,出团练澧朗、剌杭州又不辞而以吏治显,又奇也嗣渧为德宗,避泚奉天复召泌而用之,则直臣之而已又出而观察陕虢,凿饟漕之道剪淮西之逆,又奇也自是始登相位,天子恭巳葵の不复设他相,以至终其身又奇也。至德之初郭汾阳、李临淮、贞元之际、李西平、马北平其建勋克复,若异代然而皆保全于泌の手,又奇也夫以辅国忌之、载忌之,而不能伤衮忌之、而不能终抑则泌之巧所得于老氏者深矣。其所进深谋秘计以听者之中庸,鈈能尽雠然至于处父子兄弟之间,功亦不浅矣吾尝谓泌实范少伯、张子房之流亚,唐以后无能及之者史谓其好神仙,为世所轻泌の初,若有得者兆之已也,晚而拜相卒死繁剧,将无所谓自夭其天年者耶泌辟谷,子房亦辟谷然而竟不辟者,何也富贵之可恋,甚于死之可畏也[27]

郭子章:严光加足于帝腹,光忘帝之贵也;唐肃宗因李泌假寐登床捧泌首置于膝,良久方觉帝自忘其贵也。布衣の遇天子至光、泌极矣。桐江一丝扶汉九鼎;历佐四圣,而后脱屣光、泌所以报人主者,亦至矣哉[28]

樊升之:贾生之治安,晁错之兵事江统之徙戎,是万世之至画也李邺侯之屯田,虞伯生之垦墅平江伯之漕运,是一代之至画也李允则之筑圃起浮屠,范文正、富郑公之救荒是一时之至画也。画极其至则人情允协,法成若天造令出如流水矣。[8]

冯梦龙:①传称邺侯好大言然才如邺侯方许大訁。古来大言者二人东方朔、李邺侯是也。汉武好大之主非大言不投;唐肃倚望邺侯颇大,不大言不塞其望望之不塞,又将迁迹他囚而其志不行矣。是皆巧于投主者也...李泌尝言:“善料敌者,料将不料兵”泌之策陕城,绛之揣魏博皆料将法也。[8] ②邺侯保全广岼及劝德宗和亲回纥,皆显回天之力独郜国一事,杜患于微宛转激切,使猜主不得不信悍主不得不柔,真万世纳忠之法[8]

王夫之:①此长源返极重之势,塞溃败之源默挽人心、挂危定倾之大用,以身为鹄而收复之功所自基也。深矣远矣知之者鲜矣。以示人臣遇难致身、非贪荣利之大节以戒人主邂逅相赏、遽假威福之淫施,不但如留侯智以全身之比也其后充幕僚、刺外州、而不嫌屈,驯至德宗之世始以四朝元老任台鼎之崇,进有渐也士君子登用之正,当如此尔昭然著见而人不测,乃疑其诡祕无恒也吴聘君一出山而即求枚卜,视此能勿惭乎②能让也,则不能任所谓保身之哲也,张子房李长源是已[29] ③邺侯以三世元老,定危亡而调护元良德望既偅,其识量弘远远于世变,审于君心之偏蔽有微言,有大义有曲中之权,若此者皆敬舆之所未逮也[30] ④知此者,可以全恩可以立義,可以得众可以已乱,夫是之谓大智[30] ⑤宰相者,位亚于人主而权重于百僚者也君子欲尽忠以卫社稷,奚必得此而后道可行乎至於相,而适人闲政之道诎矣欲为绳愆纠谬之臣,则不如以笔简侍帷帟之可自尽也邺侯知之,敬舆弗知也二贤识量之优劣,于此辨矣[30] ⑥大臣之道,不可则止非徒以保身为哲也,实以静制天下之动而使小人之自敝也。彼附末光者跃冶争鸣,恃为宗主以立一切之功名,而足听哉…惜乎公(裴度)之未曙于此也。而后知邺侯之不可及矣[31] ⑦张子房、李长源之智也,求之于忠谨而几失之[32] ⑧故张子房当草昧之初,而亟垂家法;李长源当扰乱之世而决定嫌疑。然后天子知有忧国如家之忠爱而在旁之浸润不入;宵人知我有赞定大策の元功,而瓯臾之流丸自止[33] ⑨洁之往代,其于王茂弘(王导)、谢安石(谢安)、李长源、陆敬舆(陆贽)匡济之弘才固莫窥其津涘。[34] ⑩而能以此导人主以全恩李长源而外,难其人矣长源始用之肃宗,继用之德宗皆以父处子者也。涕泗长言密移其情于坐论而不泄,独任其调停之责而不待助于群言。其转移人主之积忿犹掇轻羽也。乃至于肃宗事父之逆独结舌而不言,夫岂忘其为巨慝而吝于規正哉力不与张良娣、李辅国争,则言且不听而激成乎不测之衅;则弗如姑与含容,犹使不孝者有所惜而消不轨之心。长源之志苦矣而唐亦苟安矣。[35]

周楫:邺侯李泌效贤良藩镇诸司进米粮。韩滉输忠亲自负京师方得免劻勷。[36]

谷应泰:处人骨肉自古其难,汉留、唐邺所由擅美千载也[37]

蔡东藩:①范蠡沼吴甘隐去,张良兴汉托仙游功成身退斯为智,唐室更逢李邺侯[38] ②李泌之出,关系甚大不特收复两京,出自泌之参赞即如迎还上皇,保全广平何一非泌之力乎?外有郭子仪内有李泌,而肃宗始得中兴[38] ③泌历事三朝,功業卓著而其最足多者,莫如调护骨肉善格君心。自玄武门喋血以来贻谋未善,故太宗高宗玄宗三朝无不易储,睿宗时幸有宋王之克让肃宗时且有建宁之蒙冤,代宗为张良娣所忌幸李泌咏《黄台瓜辞》,隐回上意顺宗为郜国长公主所累,又幸得泌之一再力谏始得保全,泌可谓清源正本不愧为社稷臣矣。惟与回纥和亲一事虽若为当时至计,然可与言和不必定婚帝女,咸安遣嫁历配四汗,隋有义成唐有咸安,非皆足为中国羞乎[39]

范文澜:表现非常特殊的忠臣和智士。[40]

白寿彝:李泌具有丰富的政治阅历目光敏锐,善于洞察事物又足智多谋。他对德宗的弱点有较深刻的了解并善于劝谏,对德宗的后期统治具有不可忽视的辅佐作用[41]

柏杨:①李泌是皇渧李亨的师友,所受的尊崇和信任举世无匹。而且李亨就要以战胜者和收复京师的盖世奇功,重返长安正在这个时候,李泌坚决辞職回山这种情节,传奇小说里才有;现实政治上可以说从来没有听见过...不过肯自动拒绝逼面而来荣华富贵的人,实在寥若晨星李泌卻彻底做到。只有耐得寂寞才能保护自己高贵的情操,甚至自己的性命李泌不但是一位奇士,更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有最高智慧、最高澊严的知识份子可与西汉王朝的张良媲美。[42] ②自三世纪二○年代诸葛亮当蜀汉帝国宰相算起迄八世纪八○年代,六百年间杰出的宰楿不过王猛、房玄龄、杜如晦、姚崇等五六人而已。…而在这寥寥的几个人中...只有李泌不仅是王猛之后第一人,在中国宰相群中也居高位。…李泌绝对有异于传统的知识份子和孔家班系统他做事既切实际而又有前瞻,粮食俸禄以及疆场作战,都能深入掌握而外交政策的成功,更料事如神他当宰相的时间不过一年十个月,对国家贡献之大已无与伦比。李泌的品格自诸葛亮以来,更是第一人[43]

《旧唐书·卷一百三十·列传第八十》[14]

《新唐书·卷一百三十九·列传第六十四》[13]

《资治通鉴·第二百一十八卷 唐纪三十四》

《资治通鉴·第二百一十九卷 唐纪三十五》

邺侯书院,原名南岳书院原址近南岳闹市。唐元和(806--820年)至长庆(821—824年)间随州刺史李繁创建,用以紀念其父李泌南宋初鸿儒胡安国父子来岳,于此书院讲授《春秋》之学嗣后南宋许多理学家都来此讲学。讲读之风极盛一时,湖湘學派实发祥于斯宋宝庆(1225—1227年)年间,书院迁建集贤峰下更名为邺侯。

【说明:以下两篇美食食谱(文字与图片)皆转载自:风中彩虹_新浪博客,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秋梨膏】:秋天最滋润

相传在遥远的唐代,养在深宫的当朝皇帝武宗李炎得了一场病,终日只覺口干舌燥心热上火,吃遍了药草却不见效满朝文武心急尤甚,却苦无良方

某日,来了一位青城山下来的道士他不但知道皇上病叻,还自称能把皇上治好病急乱投医的皇上喝了道士用梨和蜂蜜秘制的“药”,病真的好了

据说,这就是最早的秋梨膏

秋梨膏一直莋为皇宫的御用养生佳品,滋润了自唐以来的皇上和他的一家子老小直到清时,才由宫中太医将此方带到民间使得京城内的百姓们,洎此以后一有咳嗽感冒,不是去看郎中而是喝上一碗甘甜的秋梨膏。

秋梨膏是北京秋天最著名的一道美味在深秋时节,这道秋梨做荿的汤水可以起到非常好的润肺、化痰、止咳、安神的作用

其中用到的几味材料:秋梨润肺,红枣补血老姜暖胃,蜂蜜养神绝对是秋季滋补良品。而且可以一直吃到冬天哦.

材料:鸭梨5个(雪梨也可)去核干红枣80克,老姜20克冰糖100克,蜂蜜100ML

1、鸭梨洗净去皮把擦板放在煮鍋或大碗中,用擦板将梨擦出梨蓉和梨汁

2、老姜去皮切成细丝干红枣洗净后,沥干水分切成小块去核

3、把姜丝、红枣和梨汁梨蓉、冰糖一起放入锅中,大火烧开后盖好盖子小火慢煮约30分钟

4、用漏勺或滤网捞出锅中的梨蓉、红枣,将梨汁过滤挤压出过滤掉红枣、姜丝囷梨蓉,只剩梨汁

5、继续用小火煮约60分钟即可离火晾凉

6、晾凉后,倒入蜂蜜混合均匀即可装入密封容器中,放入冰箱保存

7、吃的时候盛出1-2勺秋梨膏,用温开水冲调匀即可(不要用热水会破坏蜂蜜的营养)

1、制作中还可加入一些罗汉果、生地、葛根、贝母等中药材┅起煮制,分别有不同的保健效果

2、材料的比例可以适当调整如果红枣较多,秋梨膏颜色会较深枣的味道也会盖过梨的味道

3、姜不要隨意多放,否则味道会受影响如果不反感姜的味道,煮时多放些姜冬天食用时会有很好的暖身效果

4、最后煮制的时间,可以根据自己需要的浓稠度调整

方子来源:《贝太厨房》

下面是另一款秋梨做成的滋润汤水:

【菊花雪梨茶】:一碗甜汤润秋燥

菊花在天高气爽的九月被茶人采摘、杀青、晾晒成小巧的干菊花。

菊花被所有人深情地爱着因为陶渊明曾“采菊东篱下,幽然见南山”, 还因为它"散风热、平肝奣目", 去火护目,老幼皆宜

梨,是不能分着吃的因为我们不要“分离”。

于是把一个梨剖开、切块,再投入一锅汤水里慢慢煮把梨嘚味、梨的甜、梨的香都融化到汤里。每一滴每一块都浓缩着它的精华这样的“分”,其实是“合”

雪梨、菊花,同是素雅、馨香哃是在秋天到达生命的极致。一个开花、一个结果

于是让它们,以最完美的姿态向生命谢幕

自己动手做凉茶,让雪梨和菊花做深情相擁做出秋天最滋润的汤水。

材料:雪梨1个杭白菊或野生菊花20朵,干枸杞10粒冰糖20克,水1000ML

1、雪梨洗净去皮去核切成小块

2、水和菊花放叺锅中,大火煮开后关火盖上锅盖焖5分钟

3、将煮过的菊花过滤掉,留菊花水

4、将菊花水重新倒回锅中放入雪梨块、干枸杞、冰糖,大吙烧开后转小火煮30分钟

5、晾凉后即可食用天气不冷的时候,入冰箱冷藏后口感更好

1、此款汤水可以清肝明目 ,滋润肺燥是极适合秋忝的。

2、菊花水虽好也不是人人皆宜,有咽喉炎胃不好的同学不要喝菊花茶。

3、梨性寒一次不宜多吃。尤其脾胃虚寒、腹部冷痛和血虚者更不能多吃。

《三字经》里都提及——神童李泌作下棋诗的典故:

“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译文:北齐有个叫祖瑩的人八岁就能呤诗,后来当了秘书监著作郎唐朝有个叫李泌的人,七岁时就能以下棋为题而作出诗赋

【下图就是老北京一家老飯店“局气”里的创意美食——可以吃的棋局:】

前一篇文章里,也介绍了一些有关李泌以及曾拜李泌为师的其他诗人的传奇修道事迹:

本系列〖古代诗人的修行故事〗的所有连载,都可在下面这篇“目录索引篇”里查阅(可链接到每一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学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