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根110V2根 380v电加热管接线分2个接触器接、怎么接

一个温控仪 两个接触器 三根加热管怎么接线
一个温控仪 两个接触器 三根加热管怎么接线
如题,一个TDA-8001型温控仪, 一个220伏交流接触器,一个380伏交流接触器,三根加热管如何接线?
推荐使用三相电源,可减小电流,减小故障率。
温控仪控制220伏的接触器,(温控仪一般只提供220伏控制电源)再用220伏接触器的一个触点控制380伏接触器,再用380伏接触器的三个触点控制三根加热管。
加热管一般为220伏,接成星形接法。如果是380伏的(很少,但也见过)就接成三角形接法。
如果受条件所限只有单相电源,三根加热管并起来就行。220伏接触器根据实际情况要加大容量。
具体接线很简单,一般电工都会接的。
请遵守网上公德,勿发布广告信息
相关问答:
关建是你想怎么控制,才知道怎么接线,以下试题来自:
问答题简答题两个110V的交流接触器同时动作时,能否将其两个线圈串联接到220V电路上?为什么? 参考答案
因为两个线圈的动作有先后顺序,先动作的线圈工作后获得的电压降大于110V,则另一个线圈始终得不到额定......
为您推荐的考试题库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问答题 参考答案
中间继电器是一种电压继电器,它的控制容量比较小,触点数较多,用于中间控制、转换。接触器控制容量比较大,主要用于电机......2.判断题 参考答案对3.判断题 参考答案错4.判断题 参考答案错5.判断题 参考答案错您好,欢迎您来到工业电气分销网!
您现在的位置: >
资讯栏目导航
电工电路中断路器和交流接触器接线图
  主要用作供电线路的保护开关、电动机及照明系统的控制开关,也可用于输、配电系统的某些重要环节。当线路发生短路、过载、欠压等故障时切断故障电路.
  在机床中用于频繁的接通和分断大电流的电路,具有动作迅速、操作方便和便于远距离控制的特点,但本身不具备短路保护和过载保护能力,因此必须与熔断器、热继电器配合使用.
  接触器的接线方法有很多种,用的地方不一样,接线方法也不一样,这里指的是接触器的单一接法和多个接触器的接法,一般最常见的就是利用断路器、
按钮开关、热继电器、延时继电器、数字继电器等低压控制元器件产品组合。 其实,无论你用什么接触器其功能和工作原理都是一样,无非是外形不一样。
  主触头:三个主触头(用来接主控制电路)。
  辅助触头:现在常用的接触器有CJX1、CJX2接触器这两个产品在辅助触头上有区别,CJX1是由四组辅助触点,可分为2NO(常开)、2NC(常闭),而CJX2从9A-32A都是有一组辅助触头,可组装成 10表示常开;01表示常闭。
  控制电源:这里就是我们说的线圈电压,正常使用的一般为220V,380V,特殊伏数有12V,24V,36V,48V,72V,110V等。
  以下介绍电工施工中一些断路器和接触器控制回路接线图:
CJ10-10接触器控制电路
-电路实例讲解
接触器接线图
  顺序启动、停止控制电路是在一个设备启动之后另一个设备才能启动运行的一种控制方法,常用于主、辅设备之间的控制,如上图当辅助设备的接触器KM1启动之后,主要设备的接触器KM2才能启动,主设备KM2不停止,辅助设备KM1也不能停止。但辅助设备在运行中应某原因停止运行(如FR1动作),主要设备也随之停止运行。
工作过程:
  1、合上开关QF使线路的电源引入。
  2、按辅助设备控制按钮SB2,接触器KM1线圈得电吸合,主触点闭合辅助设备运行,并且KM1辅助常开触点闭合实现自保。
  3、按主设备控制按钮SB4,接触器KM2线圈得电吸合,主触点闭合主电机开始运行,并且KM2的辅助常开触点闭合实现自保。
  4、KM2的另一个辅助常开触点将SB1短接,使SB1失去控制作用,无法先停止辅助设备KM1。
  5、停止时只有先按SB3按钮,使KM2线圈失电辅助触点复位(触点断开),SB1按钮才起作用。
  6、主电机的过流保护由FR2热继电器来完成。
  7、辅助设备的过流保护由FR1热继电器来完成,但FR1动作后控制电路全断电,主、辅设备全停止运行。
常见故障;
  1、KM1不能实现自锁:
  分析处理:
  1)、KM1的辅助接点接错,接成常闭接点,KM1吸合常闭断开,所以没有自锁。
  2)、KM1常开和KM2常闭位置接错,KM1吸合式KM2还未吸合,KM2的辅助常开时断开的,所以KM1不能自锁。
  2、不能顺序启动KM2可以先启动;
  分析处理:
  KM2先启动说明KM2的控制电路有电,检查FR2有电,这可能是FR2接点上口的7号线,错接到了FR1上口的3号线位置上了,这就使得KM2不受KM1控制而可以直接启动。
  3、不能顺序停止KM1能先停止;
  分析处理:
  KM1能停止这说明SB1起作用,并接的KM2常开接点没起作用。分析原因有两种。
  1)、 并接在SB1两端的KM2辅助常开接点未接。
  2)、 并接在SB1两端的KM2辅助接点接成了常闭接点。
  4、SB1不能停止;
  分析处理:
  检查线路发现KM1接触器用了两个辅助常开接点,KM2只用了一个辅助常开接点,SB1两端并接的不是KM2的常开而是KM1的常开,由于KM1自锁后常开闭合所以SB1不起作用。
两台电动机顺序起动、顺序停止电路接线示意图&
另介绍一种改进交流接触器接线方法:
  交流接触器等电气设备的接线端子有很多是采用拱形垫片的。这种接线方法对一个接线端子接一个线头是不成问题的,但要同时接几个线头或粗细不等的线头时,就会产生接触不紧密、螺钉易松动的现象。尤其当接触器用于频繁吸合和释放时,接线端子上的螺钉更易松动。这样就使拱形垫片与线头之间的接触电阻增大,甚至脱离,造成电气设备不动作或发生单相运转等故障。针对上述情况,交流接触器接线端子是拱形垫片时的正确接线方法应是:
  先在拱形垫片下加两个平垫圈,接线时先把细线或软线弯成一大半圆圈,套在两个平垫圈之间,然后把粗线压在拱形垫片下,把螺钉拧紧,这样无论怎样振动,都和接线端子只接一个线头一样牢固和安全。
其它推荐:&
本文地址:
您可能会感兴趣
圆形线耳&苏州顺胜
圆形线耳&苏州顺胜
圆形线耳&苏州顺胜
高级图形终端&海泰克负载是加热管,怎么选择接触器的容量?
>> 负载是加热管,怎么选择接触器的容量?
锁帖,需要5个旺点币
讨论主题:
[问题探讨]
负载是加热管,怎么选择接...
发表于: 13:49
级别:普通会员
头衔:实习生
经验值:561
旺点币:68
在线时间:706小时28分
最后登录: 14:47
负载是加热管,怎么选择接触器的容量?
各位高手:
&&&&&& 加热管是什么负载啊,是不是AC-1的负载?
&&&&&& 参数:1、用户的加热管事6KW的负载
&&&&&&&&&&&&&&&&&& 2、周围的工作温度是20度~30度
&&&&&&&&&&&&&&&&&& 3、线路的接线图是:接触器后面直接加加热管
&&&&&&&&&&&&&&&&&& 4、接触器的工作频率高:10s动作一次
问:接触器应该选多大的电流?
本帖最近奖惩记录:
旺点币:+2(admin)
发表于: 17:55
级别:普通会员
头衔:实习生
经验值:61
旺点币:22
在线时间:6小时27分
最后登录: 13:17
没说电压,问什么电流?
本帖最近奖惩记录:
旺点币:+2(admin)
发表于: 08:56
级别:普通会员
头衔:实习生
经验值:561
旺点币:68
在线时间:706小时28分
最后登录: 14:47
电压时380V的加热管,所以加热管的电流应该是12A吧
发表于: 17:15
级别:VIP会员 版主
头衔:工程师
经验值:13671
旺点币:16069
在线时间:5015小时2分
发帖: 7580
最后登录: 07:43
加热管有多种,包括碳化硅加热管,不锈钢电热丝加热管和隔离加热管等等。碳化硅加热管常常用于工业电炉,其加热温度上限是900度,一般用于600~800度加热;不锈钢加热管则用于300度以下的场合,而隔离加热管则用于可控气氛工业炉,加热上限是1500度。加热元件的电阻随着温度上升会加大,但到达峰值后又会降低。对于碳化硅加热管其峰值点在800度左右。
因为电炉基本上属于纯阻性负载,因此可按一般的选配原则来选择接触器。
值得指出的是:电炉一般不采用接触器,而是采用过零和移相触发的调功器配套控温装置来调控温度。
对于加热管的电气性能要求以及相关的元器件选配原则,可参见《工业炉设计手册》
本帖最近奖惩记录:
旺点币:+2(admin)
[这篇文章被编辑了1次. 最近一次是在 17:17被更新]
发表于: 18:50
级别:普通会员
头衔:技术员
经验值:1971
旺点币:378
在线时间:355小时37分
最后登录: 12:50
不知道加热管是单相的还是三相的,额定电压是多少?
发表于: 17:46
级别:普通会员
头衔:实习生
经验值:561
旺点币:68
在线时间:706小时28分
最后登录: 14:47
三相的,额定工作电压AC380V
发表于: 12:47
级别:普通会员
头衔:实习生
经验值:561
旺点币:68
在线时间:706小时28分
最后登录: 14:47
我查阅了《工业炉设计手册》,就是查不到哪个章节是介绍接触器选型的,请帮助我
发表于: 15:17
级别:VIP会员
头衔:实习生
经验值:32
在线时间:92小时27分
最后登录: 14:14
纯电阻负载,360次/h的操作频率,选个十几安的接触器随便用。
本帖最近奖惩记录:
旺点币:+1(admin)
发表于: 08:24
级别:VIP会员 版主
头衔:工程师
经验值:13671
旺点币:16069
在线时间:5015小时2分
发帖: 7580
最后登录: 07:43
《工业炉设计手册》不是告诉你选用哪种接触器,而是告诉你某种加热管的总电流和并联组数,还告诉你该电路的最大电流是多少。根据这些,你才能选择合适的接触器。
再次强调,工业炉最好不要使用接触器,要用调功器。接触器只能实现温度的位式调节,其控温效果差;调功器能做到温度连续调节,其控温和节能效果都远远高于接触器。
如果reddcc君确是需要配备接触器,请将你的电炉参数和加热管参数告诉我,我帮你设计。
本帖最近奖惩记录:
旺点币:+1(hugh huang)
发表于: 10:38
级别:普通会员
头衔:实习生
经验值:561
旺点币:68
在线时间:706小时28分
最后登录: 14:47
1、用户的加热管事6KW的负载,主回路是380V
2、周围的工作温度是20度~30度
3、线路的接线图是:接触器后面直接加加热管
4、接触器的工作频率高:10s动作一次
5、控制回路是AC200V
发表于: 10:53
级别:VIP会员
头衔:助理工程师
经验值:8540
旺点币:8185
在线时间:170小时33分
最后登录: 05:13
接触器前有断路器吗?。。。
发表于: 14:37
级别:VIP会员
头衔:助理工程师
经验值:7862
旺点币:1821
在线时间:2743小时47分
发帖: 2168
最后登录: 15:31
啊 “接触器的工作频率高:10s动作一次 ”
接触器的操作频率,以及电寿命都是有限的。
如此工作频率,还是用帕老师建议的“静态开关”控制好。
发表于: 15:35
级别:普通会员
头衔:实习生
经验值:561
旺点币:68
在线时间:706小时28分
最后登录: 14:47
微断,我们不讨论断路器,我们讨论接触器好吗
发表于: 18:00
级别:普通会员
头衔:技术员
经验值:1971
旺点币:378
在线时间:355小时37分
最后登录: 12:50
三相纯阻性负载每相电流为1.5A/Kw.6Kw电热管每相电流为9A. 一般接触器控制纯阻性负载是要降级使用的,10S动作一次可能再好的接触器寿命也不会长。选15-25A的接触器一般也可以安全使用了。
[这篇文章被编辑了1次. 最近一次是在 18:03被更新]
发表于: 20:00
级别:VIP会员 版主
头衔:工程师
经验值:13671
旺点币:16069
在线时间:5015小时2分
发帖: 7580
最后登录: 07:43
reddcc楼主给出了一个惊人的数字:接触器10秒钟动一次,已经到达极限了!此接触器焉有不坏之理?建议采用晶闸管来执行控制。
改为晶闸管控制是很简单的:每相配两只反向并联的晶闸管,只要将此一对控制极短接晶闸管即接通,控制极打开晶闸管即断开。所以,将原先的接触器换为中间继电器,用中间继电器去控制晶闸管即可。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用中间继电器能部分解决问题,但中间继电器也无法长期工作在10秒动一次的状态下,最终还是用调功器为好。
发表于: 22:15
级别:普通会员
头衔:实习生
经验值:561
旺点币:68
在线时间:706小时28分
最后登录: 14:47
如果硬要用接触器,您怎么给客户选型呢?有什么依据吗?请教小弟,因为我们公司的技术能力我认为不强,所以小弟只能够通过您来提升能力了,请了解小弟的苦衷
发表于: 22:18
级别:普通会员
头衔:实习生
经验值:561
旺点币:68
在线时间:706小时28分
最后登录: 14:47
小弟还有点不明白,纯阻性的负载其起动电流是额定电流的1倍,如果10S起动一次,对接触器的触头会有多大的损伤呢?
发表于: 22:32
级别:VIP会员
头衔:技术员
经验值:2481
旺点币:2846
在线时间:884小时15分
最后登录: 23:37
虽然接触器适用于频繁操作的工况,但是10s的操作还是太频繁了,接触器有其自身的机械寿命与电气寿命,所以用接触器不正确。帕特里克的建议不错,用晶闸管会不错;如果暂时受条件所限,无法使用晶闸管,可使用真空接触器,作权宜之计。
发表于: 23:22
级别:普通会员
头衔:实习生
经验值:108
在线时间:29小时28分
最后登录: 16:34
电流不大,只是频率太高,是不能用接触器来控制,动作频率与控温原件有关,一般情况下接触器电流是负荷的1.2-1.5倍
发表于: 16:11
级别:普通会员
头衔:实习生
经验值:847
旺点币:356
在线时间:1174小时9分
最后登录: 00:19
“接触器的工作频率高:10s动作一次 ” ?这是什么电炉?
不是电炉控制方式有问题,而是电炉设计(或业主选型)有问题呀!
升温、降温周期这么短,不是电炉功率太大,就是电炉保温性能太差,两者必居其一。
只有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
急病乱投医,有什么用!
选择一个版面
专家直通车
注册电气工程师
信息集散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3根220v加热棒星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