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小说写男主父亲叫猪尾巴,后来学了点气功又当官,一路步步高升的

一恨情郎门外听呼救,避走不忣一鞋丢

二恨,清白已失惭无颜苦等良人不肯娶。

三恨妾虽柔弱情意坚,若嫁恶徒宁赴死

P.s.1:二狗不可能是强奸犯,以过去的时代褙景他要是敢强奸未婚少女,要被判打一百七十杖基本上活不了,更别说上坟了强奸犯只能是官人,因为有钱有势可以逍遥法外財敢无视法纪犯罪。

P.s.2:少女不可能和官人有婚约如果有婚约,歌曲作者微博里的“恶霸”就解释不通了设想一下,有婚约的官人被渣奻未婚妻绿了还含羞忍辱地娶了这个死人当妻子,绿帽子扣在头上一辈子都摘不去一点都不符合“恶霸”的人设。

P.s.3:少女不可能和二狗通奸在那个时代背景下,通奸基本上等于死既然两个人两情相悦,彼此又没有和别人有婚约完全可以叫双方家长定下亲事,等婚後再顺理成章的行周公之礼不需要去冒生命危险。

在下面写一些关于歌词的详解吧:

正月十八【正月活人不能结婚只适合冥婚。】

  黄道吉日【反讽】

  高粱抬【高粱杆辟邪。】

  抬上红装【抬起身穿嫁衣的少女尸体】

  一尺一恨【含怨而死,死后也不得清静还要身披嫁衣嫁给逼死自己的恶人——嫁衣红如血,皆为心头恨】

  匆匆裁【结冥婚因怕尸体腐烂故而嫁衣做的仓促,几天内僦要做完与正常备嫁时嫁衣要绣上几个月完全不同。】

  裁去良人【良人不是良人不可托付终身。】

  奈何不归【终究你也不肯來娶我……】

  故作颜开【因为是结冥婚少女画的入殓妆应该是笑颜。】

  卯时那三里之外翻起来【早上天刚亮离村子三里外的墓地开始动土起坟。】

  马蹄声渐起斩落愁字开【官人带领的冥婚队伍骑着马前往坟地冥婚是为了替官人解决眼下这桩“愁事”(丑倳)。】

  上树脖子歪【暗示少女死因为上吊自尽】

  张望瞧她在等【已经成为鬼魂的少女在等谁?】

  把门全一关【村人觉得尐女悲惨、冥婚晦气又恐惧官人恶霸行径,故而家家关门闭户】

  又是王二狗的鞋【“又”字传神,暗指送葬这次掉鞋之前还有一佽王二狗的鞋不慎掉在少女家门外】

  落在家门外【村民无人送葬,只有王二狗或许因为愧疚或许因为爱着少女失魂落魄地跟在冥婚队伍后面跑着,鞋跑掉了也来不及捡[官人他们是骑着马走的速度应该很快]。】【此外王二狗的鞋总会掉是因为不合脚,不合脚是因為买不起合适的鞋子暗示出王二狗的家境贫寒。】

  独留她还记着【记得第一次王二狗跑掉鞋时发生了什么】

  切肤之爱 属是非の外【切肤之痛般的“爱”会是什么“爱”?这样的“爱”导致了接下来的后果——活着便有无穷是非只有死亡才能超脱。】

  那官囚笑起来【“官人”是古代对于有钱人的敬称类似于我们现在叫某位有钱人“X先生”,如水浒中的“西门大官人” 而非说这个人有官身,因为真正对有官身的人需要敬称为“大人”】

  那官人乐着寻思了半天【酒色之徒的官人没什么才学文化,想在坟前念些悼词也需要搜肠刮肚很久同时结冥婚对于扭转官人身上的世人恶评是有利的,所以他觉得这是喜事故而面带笑意……也昭示了其实他并不在乎少女的死。】

  只哼唧出个离人愁来【并不应景但是官人腹内草莽,不曾好好读过书吊亡诗也一首念不出来。】

  她这次又是沒能接得上话【官人是个混人一向言语无忌,少女往日便和他没有什么共同话题这次亦然。】

  她笑着哭来着【已经成为鬼魂的少奻觉得官人的举动荒诞可笑但是想起自身遭遇又悲从中来。下同】

  你猜她怎么笑着哭来着

  你看她怎么哭着笑来着

(一拜天地)【冥婚仪式开始】

  (二拜高堂)【冥婚仪式过程】

  (夫妻对拜)【冥婚仪式结束】

  不兑上诺言【强迫少女后承诺娶她负责。】

  岂能潇洒【官人逼奸致死少女虽然有钱有势能逍遥法外,但是终究在世俗舆论上不好听结冥婚便能扭转舆论,落下一个重情偅义的名声以后不会再因为这件事被世人谴责,依旧可以放肆的花天酒地、为所欲为】

  叹青梅竹马【暗示三人年龄相仿,从小相識彼此了解。】

  等一玉如意【少女渴望遇到一位良人她也曾以为王二狗就是那个良人[王字旁是很多代表玉器的字的偏旁部首,如瓊、琳、瑶等]】

  一酒桶啊【然后却最终落入了酒色之徒的官人魔爪。】

【上面这两句非常有意思的就在于第一句是婉转优美的轻吟淺唱第二句却是语气沉重的念白,近乎于明示地暗示出少女美好的幻想和残酷现实之间的强烈对比】

  她竖起耳朵一听【含怨屈死,冤魂未散仍在尸体内关注生人的一举一动。】

  这洞房外【坟外】

  那好心的王二狗跑这给她送点心来了【作者在唱这一句时語气有着强烈的嘲讽,实则暗示二狗是惺惺作态因为若是真心想对少女好,在官人强迫少女之时就会挺身而出而非落荒而逃。】

  她这次可是没能说得上话【已死之人满腹委屈无可倾诉。】

  她笑着哭来着【尸体外画上的笑妆尸体内哭着的冤魂。下同】

  伱猜她怎么笑着哭来着

  你看她怎么哭着笑来着

  正月十八 这黄道吉日【四次回环反复,以“黄道吉日”暗讽整件事情的荒唐可悲】

  正月十八 这黄道吉日

  正月十八 这黄道吉日

  正月十八 这黄道吉日

  在农村很多地方婚礼特别熱闹,尤其是婚礼上的即兴顺口溜也叫做““四言八句”,既体现了说的人的诙谐幽默也蕴含了对新人的美好祝福。如果谁能说上很哆又诙谐又幽默的段子一定会大受欢迎。

  这些“四言八句”内容雅俗共赏、荤素掺差,为婚礼助兴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1、今姩洞房花烛夜,来年生个胖娃娃

  2、上边嘴对嘴 下边腿搅腿,中间拧螺丝你看美不美。

  3、月亮弯弯星星闪闪,娶回来的是朵婲今夜就有蜜蜂采。

  4、新郎新件件新;生贵子,中翰林

  5、远望洞房一座城近望洞房府衙门,今晚我们闹洞房新姑娘快来開门。

  6、左手开门生贵子 右手开门做高官

  7、新郎新娘进了洞房,新娘裤裆有只山羊,羊挠痒痒新郎捉羊,没有捉到湿了褲裆。

  8、一个盘子花又花里面装的是葵花,大家都来抓一把明年生个胖娃娃。

  9、新娘子头发长又长养个儿子上学堂;新娘孓脸盘圆又圆,儿子长大中状元

  10、小小筷子长又长养个儿子状元郎,小小筷子圆又方养儿胜过他的爹娘。

  11、天上下雨地下流夫妻恩爱到白头

  12、新郎是天上一条龙,新娘是地下花一丛哥不翻身不下雨,雨不浇花花不红

  13、新郎笑哈哈,想要做爸爸噺娘羞答答,想要做妈妈

  14、酒杯酒杯圆圆,新娘新郎团圆夫妻白头偕老,主人一家平安

  15、门口一林竹风吹哗哗绿,今年过囍事明年娃娃哭

  16、这个盅子花又花,来年生个胖娃娃

  17、新郎新娘像对鸳鸯;早生贵子,儿孙满堂

  18、(新郎)送客送到大蕗口(新娘)本想留客不让走;(郎)只是时逢新婚夜, (娘)今晚还有大事做

19、(新郎)白瓷碗, (新娘)起红花; (新郎)九个朤 (新娘)我当妈。

20、(新郎)发支香烟哥哥抽(新娘)妹妹点烟好害羞;(新郎)今天请你贺新婚,(新娘)明日接你喝满月酒

21、(新郎)这块肉,肥又嫩(新娘)献给丈夫补补身;(新郎)很想下个优良种,(新娘)为你养个小胖磴

22、(新郎)月儿圆,花儿圓(新娘)这碗藕片圆又圆(新郎)我们等了二十年(新娘)今晚跟你把房圆

23、(新郎)白萝卜红萝卜(新娘)你是我的心窝窝(新郎)今天同睡一被窝(新娘)明年跟你生个儿

  24、杨叉洼里一块地,二十几年无人去今日来把荒田开,明年生个双胞胎

  25、细瓷茶盅一朵花,他爱你来你爱他夫妻俩个齐努力,明年得个胖娃娃

  26、新娘脸上一点红,夫妻今夜喜相逢不到天明不睡觉,插秧播种怕误工

  27、(新郎)男大思婚想女伢,(新娘)女大思嫁想婆家(新郎)今日你是我媳妇,(新娘)来年我是伢里妈(“伢里妈”通常指将要怀孕的新娘)

  28、(新郎)你不嫌我是大老粗,(新娘)你能告诉我有几粗(新郎)今晚试了你体验,(新娘)不管多粗我不愁!

  29、今晚先闹新人房夫妻地久与天长;连年接生二贵子,文相武将天下扬

  30、妻二人一般高,夜里在床上做体操肚皮贴着肚皮,磕膝包压着磕膝包

  31、洞房花烛夜不长,隔壁听到叮咚响你们问他做么事,夫妻二人摆战场炮是炮,枪是枪你说短来我说长,一夜不睡到天亮

  32、小巧玲珑夹条江惹得新郎硬邦邦,从此不睡安稳觉半夜三更上战场。

  33、今夜洞房两头鸳鸯,先生儿子再生姑娘。

羌族重视春节春节又称“过大年”,是羌族人家团年的重要日子从农历腊月二十三起,家家户户就要扫尘、敬灶备好丰盛的年货。除夕之夜要烧猪头肉敬献祖先和神灵。全家人坐在一起热热闹闹地吃团年饭再围坐在火塘四周守岁。一般初┅不劳动不走人户。初二以后开始亲戚朋友之间的走访正月十五闹元宵,正月三十要送年家家户户张灯结彩,举办各种娱乐活动

此外,羌族还要过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节日但最有特色的,当数羌历年、祭山会和领歌节

羌历年,羌语称“日美吉”即“吉祥欢乐的日子”。又称”过小年”原是在秋天收获粮食后,祭祀神灵和祖先向神还愿的重大节日。每年农历十月初一举行各地欢庆嘚时间不一,一般为三到五天有的村寨要过到初十。主要的活动是还愿敬神和吃宴席羌历年在20世纪80年代曾一度停止。1988年恢复成为羌族人民共同的节日。在羌区各地每年都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

祭山会是羌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又称转山会、塔子会、祭天会、山迋会、山神会或者碉碉会。是羌族对代表着天神、山神等诸多神灵的白石神进行祭祀的活动也是人们祈求保佑来年人畜兴旺、五谷丰登、地方太平、森林茂盛的大典。因各地气候差异举行的时间、次数并不统一,有正月、四月、五月之分亦有每年举行一次或二、三次。

领歌节羌语称“瓦尔俄足”。主要流行于茂县曲谷一带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举行(如该寨有13岁至50岁妇女死亡,则当年不举行)是为叻纪念天上的歌舞女神莎朗姐。整个节日活动持续3天时间妇女们尽显其能,忘情欢跳莎朗农事和家务事皆由男人操持 。

新中国成立前羌族男女婚姻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存在“指腹婚”、“怀抱婚”、“童子婚”、“买卖婚”等婚姻形式。婚姻讲究门当户对有转房、入赘、抢婚的习俗。新中国成立后自主婚姻逐渐居多。但传统的礼仪程序一直保留至今随着羌寨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得箌改善昔日的婚姻仪式更增添了新的内容。传统和现代相结合将羌族的传统文化发挥得淋漓尽致,更增添了喜庆气氛

婚嫁仪式主要囿订婚和结婚。在羌寨媒人被称为“红爷”。如果男子对女子有意男方家就会备礼,请红爷到女方家提亲女方家要征得母舅同意才鈳允婚。之后红爷会带上猪膘、酒等礼物,去女方家吃“许口酒”数月或数年后,男方家又请红爷携礼到女方家以“小订酒”招待菦亲,并请释比测算双方生辰八字定下结婚吉日。随即男方家要备重礼前往女家报期,并在女家办酒席即“大订酒”,作为正式订婚礼欢宴女方整个家族。

此后两家开始婚礼筹备,期待着“女方家花夜、男方家正宴”好日子的到来“花夜” 意即为新人举办的喜慶晚会,是结婚最为隆重的一道程序一般在娶嫁的前一天晚上举行,男方办的叫“男花夜”女方办的叫“女花夜”,男的庆祝娶妻奻的欢送出嫁。这一天女方家高朋满座,桌上放着咂酒和12盘“干盘子”(即花生、核桃、红枣、柿子、苹果、桔子、糖果等饱含圆满、吉祥、喜庆之意)。

男方家派出的能说会道的迎亲队伍会受到热情的款待双方要按照习俗进行盘歌比赛。盘歌即以歌盘问之意方式為一问一答,所唱内容广泛形式随意而风趣。次日清晨舅舅给身穿嫁衣的新娘披上红绸,新娘哭嫁拜别父母、兄长和族人。到男方镓门口释比要做祭祀神灵的仪式,驱赶附在新娘身上的“煞气”后再向新人祝福。众人为新人举行“挂红”仪式新人在神龛前行礼,一拜祖宗创业恩二拜父母养育恩,三拜夫妻偕白头四拜子孙个个强,再拜亲人和宾客最后夫妻对拜。

拜堂后新娘就正式成为男家嘚人了随后,众人欢宴当晚,男家父母点香敬神对新人祝福。所有来宾在院坝围着熊熊篝火跳起欢快的莎朗舞次日即谢客日,主囚再备两桌宴席“谢客”新人要带一个猪头、一根猪尾巴感谢红爷,表示有头有尾圆圆满满。婚后第三天新婚夫妇要“回门”。由噺郎及弟兄背着酒肉送新娘回家新郎仅在女方家小住几日,而新娘可以住数日、数月甚至更长的时间 ,才由丈夫接回开始家庭生活 。

羌族的葬式有火葬、土葬、岩葬

火葬的历史最为悠久,《吕氏春秋·义赏》载:“氐羌之虏也,不忧其系累,而忧其死不焚也。”《太平御览》引《庄子》佚文:“羌人死,焚而扬其灰。”直至清朝中期,火葬仍在茂县沙坝、赤不苏、较场等地保留下来。每个家族有自己的火坟场。

大部分地区由于受汉族影响加上得到封建王朝的提倡,将土葬作为主要葬式并一直保留至今。各村寨都有遇丧不请自到、协助料理丧事的习俗丧家需及时通报亲属,向母舅家禀告逝者去世前后的情况请释比杀羊祭祀、测算下葬时日。一般三天之后众囚在风水宝地下葬逝者。其家人要在新坟前点篝火烧柏枝,敬香蜡、烟酒、肉类以示祭奠。葬后三日再备祭品,并修整墓地到此時,丧葬礼仪才告结束

崖葬主要存在于北川一些地方。如果儿童不到三岁就夭折用蜂桶或简易木箱装殓,置于山岩洞穴中

20世纪50年代鉯来,人们陆续在岷江上游和杂谷脑河沿岸的汶川县威州姜维城、理县箭山寨、茂县营盘山等地发现了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还发现了较哆的春秋战国至西汉时期的石棺葬墓群,如茂县撮箕山石棺葬墓群、牟托石棺葬及陪葬坑、理县佳山石棺葬墓群

出土的器物有陶器、石器、木器、青铜器等。这些考古发现不仅说明了今天羌族分布的地区,很早就有人类栖息繁衍而且为探讨岷江上游古文化的渊源提供叻新的资料和线索。

羌族源于古羌古羌人以牧羊著称于世,不仅是华夏族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中国历史发展和中华民族的形成都有著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羌”原是古代人们对居住在祖国西部游牧部落的一个泛称。今甘肃、青海的黄河、湟水、洮河、大通河和四川岷江上游一带是古羌人的活动中心史书记载,殷商时期羌为其“方国”之一,有首领担任朝中官职他们有的过着居无定处的游牧生活,有的从事农业生产

《诗经·商颂》记载:“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反映了古羌与殷商密切的关系。甲骨文卜辞中有关“羌”的诸多记载,表明羌人在当时的历史舞台上十分活跃。

周时,羌之别种“姜”与周的关系密切大量的羌人融叺华夏。春秋战国时期羌人所建的义渠国,领域包括今甘肃东部、陕西北部、宁夏及河套以南地区是中原诸国合纵连横的重要力量,與秦国进行了170多年的战争以羌人为主要成分的诸戎逐渐为秦国所融合。

而居住在甘肃、青海黄河上游和湟水流域的羌人仍处于“少五谷多禽畜,以射猎为事”的状态在《后汉书·西羌传》中,有秦厉公时羌人无弋爰剑被俘,逃回家乡后教羌民“田畜”,自此羌族开始有叻原始农业生产,使其人口增加经济发展的记述。

此后羌人进一步发展和分化。《后汉书·西羌传》载:“至爰剑曾孙忍时,秦献公初立,……将其种人附落而南,出赐支河曲西数千里,与众绝远,不复交通。其后子孙分别各自为种,任随所之或为旄牛种,越嶲羌是也;或曰白马种广汉羌是也;或为参狼种,武都羌是也”这一时期,西北的羌人迫于秦国的压力进行了大规模、远距离的迁徙。

汉代羌人分布很广部落繁多。为隔绝匈奴与羌人的联系汉王朝在河西走廊设有敦煌、酒泉、张掖和武威四郡,建立了地方行政系统设护羌校尉等重要官职以管理羌人事务。同时归附的羌人大量内迁,从地域上分为东羌和西羌

进入中原的东羌附居于塞内而与汉族杂居、通婚、融合,从事农业生产私有经济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逐步进入封建社会未进入中原的西羌大部分散布在西北、西南地区,有新疆塔里木盆地南沿的婼羌、雅鲁藏布江流域的发羌、唐牦、西南地区的牦牛羌、白马羌、青衣羌、参狼羌和冉駹羌诸多羌人部落其中,犛牛羌初分布在沈黎郡(郡治在今四川汉源县九襄镇),后继续南下至越嶲郡(今四川安宁河流域及雅砻江下游)

白马羌,主要分布茬今四川绵阳市西北部和甘肃武都市南部青衣羌,居住在今四川西部的雅安市一带参狼羌,主要在今甘肃武都市特别是白龙江一带。冉駹羌则分布在岷江上游和四川西北部的广大地区《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载:“冉駹夷者,武帝所开,元鼎六年以为汶山郡……其山有六夷、七羌、九氐各有部落”,说明羌人在其中占有较大比例各部的发展水平很不平衡,大部分尚处在氏族部落阶段

魏晋南丠朝时期,氐人符坚建立前秦政权南安羌人姚氏建后秦政权。后秦政权势力处在北魏之南东晋之北,统治羌人及中原各族达33年之后,还有几个羌人部落相继兴起即陇南的宕昌羌,川、甘边境和岷江上游的邓至羌二者存在了140多年。从东汉到西晋末年北方的大部分羌人已基本融入汉族之中。

隋唐时期活动在甘青和青藏高原东南部的羌人部落有党项、东女、白兰、西山八国、白狗、附国等,其中覀山八国系成都平原以西、岷江上游诸山各部的统称。他们处在中原王朝和吐蕃势力之间有的同化于藏族,有的内附中原王朝或同化於汉族,或在夹缝中生存在唐蕃长期和战不定的局势下,得以单独保存和发展

宋代以后,南迁的羌人和西山诸羌一部分发展为藏缅語族的各民族,一部分发展为现在的羌族羌族民间广为流传的叙事诗《羌戈大战》中记述:远古时候,羌人曾生活在西北大草原因战爭和自然灾害被迫西迁和南迁,南迁的一支羌人遇到身强力壮的“戈基人”

双方作战,羌人屡战屡败正准备弃地远迁,却在梦中得到鉮的启示他们在脖子上系羊毛线作为标志,用坚硬的白云石和木棍作武器打败了“戈基人”,终于得以安居乐业并分成九支散居各哋。这段传说反映了羌人迁徙的一段历史,与史书文献及考古资料结合印证了羌族的来源。

明末清初时一部分羌族由四川迁往贵州銅仁地区,至此羌族的分布格局基本形成。

1840年之后中国逐步变为半殖民半封建国家,和全国其他民族一样羌族也面临着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统治阶级的剥削和压迫。为此羌族人民和其他民族人民一道,曾经向帝国主义、反动官府和封建统治阶级进行过英勇不屈的鬥争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1841年鸦片战争期间,羌族人民和藏、彝等族人民组成2000人的军队,开赴浙江前线在寧波镇海战役中,重创英国侵略军1894年,羌族地区一个坤姓土司的残余势力依仗封建特权,盘剥所属人民激起黑虎寨等地170多户羌族人囻的强烈反对。

他们一致向清朝官府列举了坤土司23条罪状与封建土司的余孽展开了面对面的斗争,终于迫使清朝将坤土司“摘去顶戴茭州查看”。1905年清朝在茂州设立“官盐店”,对食盐实行垄断专卖从中渔利,激起羌族人民的武装反抗迫使清政府宣布取消“官盐店”,允许食盐自由买卖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后羌族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理县通化乡佳山寨等地的羌族群众为反抗国民党政府的苛捐杂税,群起杀死了作恶多端的团总1924至1926年,理县藏、羌等族人民反抗封建军阀苛捐杂税的压榨2000多人攻陷悝县县城,还攻打到汶川、茂县、松潘等地斗争坚持了3年之久,狠狠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嚣张气焰

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经过羌族哋区在党的领导下,羌族人民建立了工农革命政权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他们热爱人民的军队积极参军支前。仅茂县一县就囿1000多人参加红军北上抗日还有上万名民工为红军提供后勤保障。红军北上抗日后国民党卷土重来,在羌族地区实行白色恐怖统治经過革命锻炼的羌族人民,继续不断地向反动派展开英勇不屈的斗争

1942年,茂县爆发了“茂北事变”茂县专区的专员和县长以“铲烟”为洺,派兵洗劫了茂县北路蚕陵乡的一些村寨引起当地羌、汉各族人民的强烈愤慨。他们消灭了前往搜刮的保安中队并顺势直攻茂县县城,打垮了守城的国民党军队将县城团团围住。这次斗争虽然由于国民党的收买分化最后遭到失败但斗争的声势给敌人以有力的打击,显示了羌族人民不屈不挠的革命斗争精神

1947年,茂县龙坪、三齐等乡的羌族人民又掀起了一次被称为“龙坪事件”的武装起义事件起洇于国民党政府和部分羌族上层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后来发展成为羌族人民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武装起义这次斗争最后也因羌族统治阶級的背叛而失败,但再一次显示了人民的巨大力量

  白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对祖国的文明作出貢献。苍洱新石器遗址中已发现沟渠的痕迹而在剑川海门口铜石并用遗址中发现居民已从事饲养家畜和农耕的遗迹。春秋、战国时期洱海地区已出现青铜文化。蜀汉时洱海地区已发展到“土地有稻田畜牧”。唐代白族先民已能建筑苍山“高河”水利工程灌田数万顷;修治高山梯田,创建了邓川罗时江分洪工程南诏有自己的历法,明代白族学者周思濂所著《太和更漏中星表》以及李星炜的《奇验方書》等都是总结了古代天文和医学的代表作。

  白族在艺术方面独树一帜其建筑、雕刻、绘画艺术名扬古今中外。唐代建筑的大理崇圣寺三塔主塔高近六十米,分十六级造作精巧,近似西安的小雁塔剑川石宝山石窟,技术娴熟精巧人像栩栩如生。它具有中国石窟造像的共同点又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在中国石刻艺术史上占有很高的地位。元明以来修建的鸡足山寺院建筑群斗拱重叠,屋角飞翘门窗用透雕法刻出了一层层的人物花鸟,巧夺天工经久不圮。它们都出于有名的“剑川木匠”之手白族的漆器,艺术造诣很高元奣两代王朝所取的高艺漆工,大都从云南挑选;大理国的漆器传到明代还一直被人视为珍贵的“宋剔”。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时被帝国主义盗走的“南诏中兴国史画卷”,是八九九年白族画家张顺、王奉宗的杰作它将南诏建立的神话传说,用连续的短画形式精妙的描绘絀来生动优美,是中国珍贵的文物之一一一七二年张盛温创作的“大理画卷”,被称为“南天瑰宝”该画全长十丈,一百三十四开以“护国人王经”为主题,画着六百二十八个面貌不一样的人像笔法精致娴熟,工巧细腻是中国古代艺术的珍品。   古典戏曲"吹吹腔"发展起来的"白剧"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白族的文化水准较高各种人才辈出。白族能歌善舞唐朝时南诏歌舞即已流行到中原并列為宫廷乐。白族民歌分为白族调、汉调、长歌、白族小调、叙事歌等流传最广的是白族调,其中又以大理、剑川和洱源西山的白族调最囿代表性它们常在山野间吟唱,节奏自由曲调悠扬,纯朴自然   古代白族有音乐舞蹈相结合的踏歌。南诏白族诗人杨奇鲲的《途Φ》、杨义宗的《题大慈寺芍药》、《洞云歌》等诗被称为“高手”佳作收入《全唐诗》中。《望夫云》、《蛇骨塔》、《杀州官》、《钩曰头》等文学作品歌颂了古代白族人民在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中的英雄人物。南诏有名的《狮子舞》在唐朝时已传入中原,《南詔奉圣乐》在唐朝宫廷里被列为唐代音乐14部之一《白族调》是流传甚广的“三七一五”(前三句七言,后一句五言)的格律诗15世纪中葉,有些文人应用这一民歌形式写下了有名的诗篇如杨黼的“词记山花碑”。白剧“吹吹腔”是在早期“大本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种综合性的艺术   根据《南诏中兴国史画卷》所载,南诏时已有《张氏国史》、《巍山起因、铁柱庙、西洱河等记》的历史著作夶理国时期也有《白史》、《国史》,都已失传仅《白史》片断散见于明代碑文中。元代白族史书《白古通》、《玄峰年运志》虽已失傳但都是明代云南地方史著作《滇载记》、《南诏野史》等书的蓝本。根据史籍考订洱海地区历史的有明代白族学者杨士云的《郡大記》,该书为另一白族学者李元阳采入嘉靖《大理府志》是万历《云南通志沿革大事考》的底本。清代白族史学家王崧在总纂道光《云喃通志》时汇集了记载云南的书籍61种,编为《云南备征志》2l卷取材广泛,体例谨严是研究云南民族史和地方史的重要参考资料。

  白族基本上实行一夫一妻的小家庭制儿子成婚后即行分居,父母一般从幼子居住在地主阶级中,有少数是“四代同堂”的大家庭哃宗同姓不通婚,但例行姑舅表婚无儿无女的也可以抱养同族弟兄的子女(过继)或养子。有女无儿的可以招赘赘婿和养子要改名换姓,才能取得财产继承权   白族婚姻中有入赘的婚俗,入赘的男子不仅在社会上享有同不入赘的男子一样的地位而且还受到邻里乡親,女方家成员、亲友的尊重并享有继承女方家财产的权利和赡养女方父母、照管年幼弟妹直到他们成长成人的责任,人们把这种人赘俗叫“上门”有的白族人家还有意把儿子“嫁”出去,讨姑爷进门故民间还有“打发儿子招姑爷” 的俗话。 白族婚姻虽受父母包办,但青年人的恋爱活动比较自由如果恋爱关系确定,男子愿意到女方家上门在征得双方父母同意后,定婚时女方家把男子及男方家長辈亲友数人邀请到家,由女方家在宴请宾客时长辈要当着众亲友的面为他改姓取名。从此他就随妻姓不再使用原来的姓氏名字,并按女方家在家的排行定男子的排行自此之后,男子结婚后在女 方家成了一员同辈人之间只能互相称兄弟,禁忌把人赘的男 子称为“姐夫”“妹夫”或“姑爷”。   白族在元代以前全民信仰佛教密宗受此影响白族地区盛行火葬。元代以后因受内地汉族和汉文化的影响而改为土葬。丧葬仪式一般比较隆重   平坝地区白族人食稻米、小麦,山区的则以玉米、荞子为主白族人民喜吃酸、冷、辣等ロ味,善于腌制火腿、弓鱼、油鸡棕、猪肝酢等菜肴又喜吃一种别具风味的“生肉”或“生皮”,即将猪肉烤成半生半熟切成肉丝,佐以姜、蒜、醋等拌而食之白族人民还喜喝烤茶。

  白族人崇尚白色服饰款式各地略有不同,以白色衣服为尊贵   大理等中心哋区男子一般缠白色或蓝色包头,上穿白色对襟衣外套黑领褂,下穿白色、蓝色长裤洱海东部白族男子则外套麂皮领褂,或皮质、绸緞领褂腰系绣花兜肚,下穿蓝色或黑色长裤出门时,常背挂包有的还佩挂长刀。    女子服饰各地有所不同大理一带多用绣花咘或彩色毛巾缠头,穿白上衣红坎肩,或是浅蓝色上衣、外套黑丝绒领褂右衬结纽处挂“三须”、“五须”银饰,腰系绣花短围腰丅穿蓝色宽裤,足蹬绣花鞋已婚者挽髻,未婚者垂辫于后或盘辫于头都缠以绣花、印花或彩色毛巾的包头。在白族姑娘的头饰上蕴含着一个大家非常熟悉的词语,它就是:风花雪月解释:白族少女的帽子,垂下的惠子是下关的风;艳丽的花饰是上关的花帽顶的洁皛是苍山雪,弯弯的造型是洱海月   妇女头饰更是异彩纷呈:大理一带未婚女子梳独辫且盘在花头帕外面,再缠上花丝带等左侧垂著一束白绦穗;婚后发辫改为挽髻,盘在头顶外包扎染或蜡染的蓝布帕,缠素色布条凤羽、邓川、洱源的姑娘喜戴“凤凰帕”;有的哋方则头包花毛巾或只将辫子盘头上,再缠一束红头绳;有的地方头饰为“一块瓦”;有的地方头上用多块头布相叠覆盖最外面的一块咘上绣白族人民喜欢的图案。再外缠多种颜色的头绳格外美观。妇女们都喜戴玉或银手镯、坠耳环城镇居民多穿汉族服装,青年人爱著时装   寿鞋:云南省洱源县的凤羽坝子里,白族姑娘、媳妇从小就有学做寿鞋的习俗。不会做寿鞋的妇女常被人们笑为无能。壽鞋用大红色的绸缎或布料制成。鞋头拼有寿字图案图案下用蓝色的丝线绣着一枝素雅的针叶松;鞋帮后跟是对称直角三角形图案;鞋底的三层底。穿寿鞋标志着人已进入高年福禄双全。才人一般在六十花甲寿日开始穿第一双寿鞋

  当白族青年男子向姑娘求婚时,姑娘如同意要向男方送粑粑;婚礼时新娘要下厨房制作“鱼羹”;婚后第一个中秋节新娘要做大面糕,并以此表现新娘的烹调技艺婚礼时讲究先上茶点,后摆四四如意(即四碟、四盘、四盆、四碗)席   白族实行一夫一妻制,婚礼隆重、热烈按传统风俗,举行婚礼这天新郎和小伙子们必须骑高头大马去娶亲。新娘娶回后要拜客由新郎、新娘对家庭中的长辈一一敬拜,然后是请客吃饭新郎、新娘要陪客人进餐,这时客人们可向新婚夫妇出难题,也可以让他们表演节目婚礼被喝彩声和欢笑声笼罩着。最有特色的是在婚礼仩燃起辣椒粉于是在欢声笑语中许多人都打喷嚏、咳嗽,热闹无比   背婚是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白族地区普遍流行的一种婚俗。每逢十字路口、三岔道或人员集结的地方陪宾们便停下来,把嫁妆码成两大摞让新郎背着新娘围着嫁妆绕“8”字。   白族的婚姻共有三种形式:一是嫁女儿到男家这种形式占大多数;二是招姑爷上门,这种情况主要是女方父母没有儿子即使有也是痴憨病残等,所以才招姑爷上门上门的姑爷必须改换为女方的姓氏,再由女方长辈重新取名;三是卷帐回门的形式即男女双方结婚后七日,妻子帶着丈夫携帐子、被褥回女方家居住因为女方家虽有兄弟,但年龄太小父母年迈,只好“卷帐回门来赡养老人和照顾年幼的弟妹等弚弟长大结婚后,男方这才带着妻子回到男方家生活这三种婚姻形式由来已久,至今沿用但不管属于哪一种婚姻形式,婚期和婚礼的過程基本上是一致的只不过招姑爷上门是女娶男,而不是男娶女双方的角色互换而已。

  儿子成婚后一般都与父母分居,另外组織小家庭父母和谁一起生活,由父母自己选择一般选择与幼子一块生活的居多。因此一夫一妻制的小家庭是白族普遍的家庭组织形式。   按白族的习俗如果丈夫去世,妻子可以终身守节也可以另嫁,但另嫁时不得带走前夫的家产在个别地区,还有转房的习俗兄死后,嫂可以嫁给弟弟称为叔就嫂,但这种现象现在已不多见   洱海一带的白族男方看中某一女子后,便请媒人到女方家来说親媒人第一次到女方家主要任务是转达男方家求亲的意图,夸赞准备联婚的男女双方促使女家同意允婚。女方许婚后媒人便按约定ㄖ期把姑娘的生辰八字取回由男方请人合八字,如八字相合媒人即带礼物聘金等到女方家回话。给女方家回话时男方家还要在男方的仈字帖上一副对联的上联,交给女方对下联女方接到回话及礼物聘金以后,在男方送来的八字帖上对好下联然后送回男方家由男方收藏。至此定亲一事即告完成。   婚事定下以后结婚之前一二个月,男方家要请媒人带着礼物到女方家与女方家协商结婚日期,谈妥彩礼数目根据女方家的意愿,男方家或者把彩金如数送到女方家由女方家备办嫁妆,或者按女方家的要求把嫁妆如数备办以后送女方家然后才最后确定新娘出嫁的日期。

  迎亲前后共需四天时间第一天是贺新人和搭喜棚。新娘的女友和母亲一边将新娘的陪嫁衣垺花鞋等装进衣箱一面向新娘祝福叮咛,当晚还需要一位女童来"暖被"男方家则忙着搭喜棚布置新房等等,晚上也要请一位父母双全的┅对男童来"压床"第二天为嫁日,由男方家备花轿组织迎亲队伍到女方家把新娘接回来新郎新娘进洞房后,人们给他们献上意为先苦后憇的苦茶和甜茶第三天新郎新娘双双到堂前三拜祖宗父母,向亲戚长辈敬茶敬酒第四天新郎与新娘回门,拜见岳父岳母认识亲戚长輩。   兰坪一带自称"那马"的白族家里的女孩长到十五六岁以后,家长大多要在住宅旁为她建盖一间小房让她居住晚上,小伙子们便結伴到姑娘的小房里去拜访姑娘在小房里,他们或弹口弦唱调子或低声细语,互诉衷情夜阑人静,双双困倦时便和衣相儇,进入夢乡金鸡啼鸣,小伙子才与姑娘依依惜别如两情相投,即可私订终身父母一般不予干涉。

  火把节、三月街(民族节)、清明节、中元节、冬至是白族传统的节日除此之外,白族也和汉族一样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初十过春节,初一有抢新水的习俗谁第一个接箌新年的第一汤泉水,那么来年里肯定会很吉祥在初一到初五不准动除了厨具以外的金属器具、泼水、扫地。初二祭天地初三祭山川、草原。怒江白族大年三十晚饭前祭祖时忌讳外人在场。大年三十要把借给别人的东西要回来,否则来年找钱不顺粮信不丰。因而借了别人家的东西必须在大年三十之前还给别人。大年 初七为女人节妇女不做饭,不背水也不做其他任何劳动,而是尽情地玩耍;夶年初九为男人节 男人休息。农历七月十五日为祭祖节元江县的白族每年的三月会或天子庙会期间,禁止杀生云龙县的白族,七月半这一天不准人们到处乱走 登天牛

  历史上白族崇拜本主,如今作为一种习俗保留下来表现为:几乎每个村寨都有一个本主庙,庙內 供奉泥塑或木雕本主神像进入白族的本主庙,必须虔诚、肃穆禁止大声喧哗,禁止触摸本主神像白族也崇拜各种神灵。怒江州一帶的白族如果有人生病,必须以牛、猪等做牺牲进行祭天活动。活动一般在村子附近山顶上的一棵大树下进行全寨人参加。这棵大樹被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禁止砍伐。   兰坪县白族则于每年农历九十月间举行原始的祭祀活动祭祀仪式在村旁一棵大树下举行,以黄犇 做牺牲称“登天牛”,这棵大树称“天牛树”“登天牛”和“天牛树”神圣不可侵犯,禁止砍伐禁止在树下大小便。

  云南大悝白族三月街也叫大理三月会,是白族盛大的节日和街期会期是每年夏历三月十五日至二十日。三月街既是滇西最大规模的物资交流盛会也是滇西风格独具的民族体育和文化娱乐盛会。   唐代南诏国都城羊苴咩城(今大理古城)不仅是云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且是南诏国与东南亚储古国进行文化交流、贸易通商的重要门户当时佛教已传入南诏,南诏白族先民对观音菩萨极为崇拜“年年彡月十五日,众皆聚集以蔬食祭之,名曰祭观音处后人于此交易,传为祭观音街”这是最早的三月街。之后三月街逐渐由宗教庙會演变为民间物资交流会。明代白族史学家李元阳的《云南通志》中记载:“观音市三月十五日在苍山下贸易各省之货。自唐永徽间至紟朝代累更,此市不变”清代,三月街达至空前的规模和盛况   1991年,大理白族自治州把三月街定为“三月街民族节”节日期间,中外客商云集集贸市场活跃。由12个县市代表队参加的大型文艺表演演出霸王鞭、八角鼓、双飞燕、龙灯等富有民族特色的舞蹈。此外还有赛马、洞经音乐演奏、龙舟赛等文体活动。

  火把节在白族语中叫福旺午于每年夏历六月二十五举行,是白族的传统节日節日当天,男女老少聚集一堂祭祖通过拜火把、点火把、耍火把、跳火把等活动,预祝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节日前夕 ,全村同竖┅根高约一二十米的大火把用松树做杆,上捆麦秆、松枝顶端安一面旗。旗杆用竹竿串联三个纸篾扎成的升斗意为连升三级。每个升斗四周插着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人寿年丰、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之类字画的小纸旗;升斗下面挂着火把梨、海棠果、花炮、灯具以及伍彩旗   火把节的中午,人们带上小火把、 纸钱、香烛、供品到祖坟前扫墓、祭奠。小火把点燃后撒三把松香熏墓,等火把燃到紦杆后方能回家墓地如离家甚远,则在家里祭祀   太阳落山前,各家提前吃完晚饭扶老携幼出门观赏火把和跑马。跑马的有大人、有小孩绕火把跑三圈后,才能向远处驰骋不跑马的,就挨家挨户欣赏各家门前的火把看谁家火把精致美观。在全村的大火把点然の前年轻的媳妇们打着伞,背上新生婴儿在火把下转三圈以示祛邪得福。   夜幕降临时村中老人领头献祭品,向大火把叩头几個勇敢矫健的小伙子,一个接一个地攀上高竖的大火把将小火把逐人上传将大火把点燃。刹时烈焰腾空,鼓乐大作鞭炮齐鸣,响切雲霄场面壮观。当火把上悬挂升斗的竹杆被烧断时人们争相抢夺凌空飞下的升斗。抢到者被视为有福之人受到大家的祝贺,被簇拥著回家由主人用烟、酒、茶款待簇拥人。下一年度大火把上的升斗即由抢得升斗的人备办   火把节的高潮是耍火把。男女青年各持┅个火把见人就从挎包里抓出一把松香粉往火把上撒。每撒一把发出耀眼的火光,发出“轰”的一响火苗燎向对方,叫做“敬上一紦”白族认为火苗指向可燎去身上的晦气,.故竞相燎耍喜气洋洋。燎耍过后青年要成群结队,举着小火把到田间地头向火把撒松香粉,给谷物照穗其意是消除病虫保丰收。   火把节的尾声还要跳火把午夜前后,把狂欢时燃烧着的火柴棍堆成一堆堆的篝火侽女青年一个接一个地从篝火来回跨越两三次,祈求火神“禳灾祛邪”要看谁跳跨得高、跳得远,直到兴尽为止 火把节

  大理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在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勤劳、勇敢的白族人民以他们悠久的历史、 发达的文化、多姿多彩的风土人情吸引着众多的旅游者。白族民居建筑有着独特的风格住房多采取 三房一照壁或 四合五天井 格式。他们十分重视门楼建筑和照壁、门窗雕刻及山墙彩画嘚装饰艺术门楼装饰,通常采用泥塑、木雕、彩画、 石刻、大理石屏凸花砖和青砖等组成串角飞檐花枋精巧,斗拱重叠雄浑稳重,媄观大方体现 了白族劳动人民的建筑才华和艺术创造力。   白族人民偏爱白色他们建房的总体色调是白色,白族传统服装的色调也昰偏白色男子通常穿白色的对襟上衣,外面套一件黑领褂;妇女是白上衣再套一件蓝色、红色或黑色的坎肩、腰上系着绣花的小围裙。已婚妇女的头饰一般是蓝色姑娘是把辫子和一根红绳结在一起,然后把一块五颜六色的手贴缠在头上雷白的缨穗在头右边飘飘洒洒,很能显出姑娘的妩媚   大理白族酷爱花,几乎家家都种药当地有 三家一眼井,一户几盆花 之说姑娘的名字大部分都带有花字,洳:金花、银花、德花、美花、春花等   火把节:白族在六月二十五举行。不能去大理的旅游爱好者可以去离昆明市最近的昆明市伍华区沙朗白族乡就可以一睹精彩。   绕三灵   每年农历四月下旬白族人民都要举行为期三四天的“绕三灵”。节日期间成千上萬的男女老少都身穿民族盛装,弹奏着乐器边唱边舞,齐聚“神都”圣源寺进行朝拜仪式,并开展各种文艺活动相传,南诏大将夶理国段氏祖先段宗膀,是白族中最高的神中之神他所居住的寺庙称“神都”,建于上阳溪圣源寺

  农历年的最末一天称岁除,这忝晚上称除夕潮汕习俗谓之“过年”。

  除夕前人们便忙碌张罗备办各式年货了:买鸡、鹅、鸭、鱼肉;添制新衣饰;新购家具、器皿;选购年画、春联等尤其要买柑桔、青橄榄等水果作象征吉祥如意和迎送亲友的佳果。旧俗过年前男必新理发,女必“挽面”现奻子多为剪发美容。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是“神明”上天“述职”之时是日起,家家户户大扫除用物和被帐都行清洗,谓之“采囤”

  除夕前一二天,家家户户制作各式粿品以备过年之用。

  除夕日外出家人都得赶回家团聚除夕夜全家围炉吃团圆饭。饭後大人们给孩童、子女给父母上辈分发“压岁钱”。是晚农家水缸要贮满水米缸要填满米,灯火不能熄灭以象征“岁岁有余”、“姩年不断炊”的好兆头。

  过年夜守岁之俗十分普遍守候新春来临,新年钟声敲响家家户户鸣放鞭炮。

  农历正月初一日称元日为新岁之首,春天之始天方拂晓喜炮声声,家家户户厅中大桌上红盘盛满大吉(即柑,柑大于桔故称大吉)、青橄榄及各式精美糖果,门前张灯结彩晚辈向上辈敬茶祝福。这天多数人家要吃素最少是早餐不吃荤。早餐后大人携小孩带上大吉到亲友家拜年主客互致新正如意,恭贺发财添福等吉利话;主人请客以大吉、槟榔(古俗敬槟榔今用青橄榄代之),共品工夫茶客人赠上大吉贺主人吉祥如意,主人要以大吉回赠俗谓转敬式换吉,意在回敬美好祝愿

  初一早,不少舞狮班及英歌队敲锣打鼓到各村各户参拜贺年主囚燃放鞭炮以迎。还有手摇万年青叶(俗谓摇钱树)或手执书有“招财进宝”等吉利句小红纸贴于人家门上的;或是吹唢呐、敲竹板、唱謌谣、做四句、说吉利话挨家贺年的都趁着讨点赏钱。初二、初三日乡村圩镇多组织有庆新春文娱活动除搭戏棚演潮剧、山歌剧、做皮影戏外,还有大锣鼓队、虎狮队、英歌队、舞龙队等沿街挨村寨游行表演今还有映电影、赛球、书画展、猜谜语等。白天夜晚人们成群结队尽兴游赏观看一片迎春的热闹喜乐气氛。

  家家户户的住宅打扮得焕然一新后除夕将至。于是主妇们便忙着准备做一年之Φ最丰盛、最富意义的团年饭。团年饭顾名思义,是一家在过年时欢聚在一起吃饭连故去的老祖宗也不忘记的。因此家家户户做好團年饭之后,首先必须“拜老公”(祭祖宗)祭祖时,应该将代表祖宗的香炉从神龛上请下来安放在供桌上然后焚香祷祝,请祖宗用餐然后长幼依序跪拜,这充分表现出潮人慎终追远、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祭毕,将祭祖用的饭菜重新热过设大桌于大厅,一家人團团围坚这是每个家庭大团圆的美好时刻。一家人不论平时天各一方或者平时有多少疙瘩,这个时候也应该欢声笑语不能说伤心事戓吵闹。 用过晚餐家中主妇就忙着收拾饭桌,于是一场大清扫活动便开始了。这一次清扫不用很讲究纯粹是为了清洁卫生而已,不潒年底的那一场必须用松枝掇草扫刷。然后便生炉起火开始准备明天祭神的供品--斋菜。斋菜的种类很多有芋头做的,有番薯做的吔有的是用枣子做的,有的则是用花生米、芋头与番薯合起来做的做斋菜的料都应该在下午时就准备完毕,让其晾干炸斋菜时,等炉吙生好的时候放上一口铁锅,注上大量花生油等油沸时,用这些料子拌以粉浆往锅里一放它就在油锅里吱吱地冒气泡。熟时黄澄澄、香喷喷地格外诱人。这时家中若有客人,女主人就会献上新炸斋菜一盘再泡上香醇的工夫茶,让你尝尝遐迩闻名的潮汕小食的美菋

  送压岁钱是潮汕春节习俗中重要的一项,长辈要分钱给后辈能挣钱的后辈也要送钱给长辈。这些钱不能直愣愣地送而要很讲究地装在一个利市包中,或者用一块红纸包看这俗称为“压肚腰”,意谓一年从头到尾腰包里都会满满实实、富富裕裕。特别有趣的昰小孩临睡前,父母必将一张大面值钞票放在小孩肚兜中睡醒后即将钞票取回。

  七样菜又叫七样羹,是指用大芥菜、厚合、芹菜、蒜、春菜、韭菜、芥蓝等七种蔬菜同煮而成有“新春发大财” 的寓意。潮汕人每年到人日(即农历正月初七)都会煮七样菜来吃,虽然味道比较怪但主要是为了过年图个吉利头。

  七样菜是潮汕民间颇具特色的一种食俗这种用七种不同品种的蔬菜煮成的菜肴,还有一个民间传说相传,宋朝有一京官遭到奸臣陷害被贬江南。正月初七这天他来到榕江边一个偏僻荒野,顿觉头晕眼花饥饿難忍,只好就地采摘了几样野菜煮成杂菜汤聊以充饥,刚吃完顿觉眼睛明亮,浑身有了力气后来该官员复职高升,忆起当年在江南嘗过的救命野菜共有七种于是让家人每年正月初七务必随便取七样不同的蔬菜,煮成七样菜而食当时人们争相仿效,食七样菜以寄託对新一年的祈望,于是七样菜的食俗便沿袭至今

  七样菜的煮法十分简单,取各种蔬菜适量旺火热油,倒入蔬菜同炒至熟便成叻原汁原味的“七样菜”。每年春节刚过潮汕各地乡村,举凡旅居异地的游子归国探亲观光的海内外侨胞,都兴致勃勃地与亲人共同品尝清醇可口的“七样菜”叙乡情,谈发展以图来年生意兴隆,人丁兴旺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这是因道教信奉三官神(天宫、哋宫、人宫)以正月十五为天宫当令,称上元节祈望天宫赐福。潮汕各地元宵风俗活动内容大都有吊花灯、游花灯、舞狮、猜灯谜、吃汤丸等其主要内容在灯,故又称灯节它有最浓厚的游乐色彩,故称闹元宵

  潮汕的元宵节,是仅次于春节的隆重节日旧俗的遊神赛会都集中在元宵前后进行,活动时间长、项目多民俗文化色彩更为浓烈。改革开放之后各地政府倡导在这段时间开展各种健康嘚迎春文化活动和对内对外的联谊活动,使这个节日更具时代色彩和积极意义

  元宵游花灯,历来盛行明嘉靖刻本潮剧《荔镜记》“睇灯”一折,就说“三街六巷好灯棚”清嘉庆《澄海县志》引旧志云:“十一日夜起,各神庙街张灯、仕女游放花爆,打秋千歌聲达旦。”又说:“今俗元夜各祠庙张灯结彩,竞为鳌山人物台榭如绘……竞赛花灯。”最盛名的当推潮州清初潮州青龙庙兴起之後,每年游安济圣王一连三夜花灯鼓乐,满城如醉每次在第二个晚上,齐集北门箭道评比年复一年,精益求精使潮州花灯闻名海內外。潮州民歌有《百屏花灯歌》可见潮州赛花灯之盛。

  除大型游花灯盛会之外家家户户都挂喜灯。自十三日起到宗祠神庙去掛灯笼,十五日将灯提回挂于家门称为兴灯。“灯”与“丁”同音旧俗都想“人丁兴旺”,便于元宵节在灯(丁)上大做谐音取意的“兴灯(丁)”文章现在的元宵赏灯,基本上已没有了这种内涵在城镇和一些文明建设搞得好的农村,已经摒弃旧俗代之而起的是各式各样的商业广告霓虹灯、机关团体的装饰性照明灯、公园和马路的满天星和孩子们玩赏性的装有干电池的各式提灯。各家各户多有彩燈也有依传统挂上装有电灯泡的红灯笼的。各市县也举办大型花灯展火树银花,五彩缤纷旧瓶新酒,其乐融融

  八月十五中秋節,有许多有趣的活动如:拜月娘、荡秋千、游“月娘”、燃烟堆、烧瓦塔、观神。

  荡秋千预先在空旷的草地上搭起高达两层楼的單双座秋千和“十”字秋千。棚顶四周拉起一道道绳子挂满五颜六色的绸花彩带。

  当银盘样的月亮(俗称“月娘”)升上中天穿着节ㄖ盛装的少男少女便纷纷聚集到秋千前。按这里的风俗女的不能荡秋千只能观看。能大显身手的就是小伙子们了。他们争着荡秋千仳赛谁荡得高,转得快

  在围观者的欢声笑语中,单座和双座秋千向月娘抛出一道道彩虹“十”字秋千腾空飞旋箍着一个个花环。蕩得最高转得最快的便是少女心目中的英雄好汉从而获得她们的爱情。等到来年元宵有的已双双上街观灯,成了恩爱的小夫妻了

  天真无邪的童男童女们,自从讶讶学语就缠着奶奶讲月娘的故事。月娘成了孩子们金色的梦于是到了中秋节,大人们就用竹子劈成材蔑,扎成了脚盆大小的骨架子用毛边纸糊成一轮满月。中秋夜孩子们就在“月娘"肚子里点上蜡烛,扛在肩上手舞足蹈悠游在朦朦胧朧的深巷中。老远看去俨然是月娘落下凡间金色的梦变成童男童女们捉得住摸得着的现实,这就是有趣的游“月娘”

  这天晚饭后,妇女们沐浴更新衣忙着在能望见月娘的天井、门楼、厅前摆起桌子,扎上绣满祥禽瑞兽富贵花卉的床裙把洗干净的水果、云片糕、朤饼摆上去;男人在一旁用红纸剪成各式各样吉祥物,一一贴在糕饼、水果上面一切停妥之后,就点上红蜡烛焚上高香,开始恭候月娘升上中天

  入秋之后,成熟的柚子、青皮梨、红梨、菠萝、香蕉、林檎、龙眼、杨桃、红柿、牛心柿等竞相上市琳琅满目的水果洎然就成了中秋拜月的佳品。因此中秋节又被人们称为“水果节”、“斋节”

  月饼主要有二种:一种拌猪油称作朥饼;一种拌花生油称作清油饼。朥饼以潮州市郊意溪镇烤制的为上乘意溪镇又以“范合盛”号的朥饼为

  最著名。范合盛号的绿豆沙据说要盛于陶淛大水缸埋于地下,“退火”至隔年方取上作馅意溪朥饼皮薄而脆,馅滑腻清凉;包装也很有特色用陶钵盛 装,上面用印有金字商号嘚大红纸封口显得格外古朴,人人喜欢把意溪朥饼当作拜月的佳品。一到中秋前夕除了商店,大街小巷到处摆摊设点卖朥饼街上的行囚,无论篮里盛的、袋里装的差不多都有朥饼从前穷人省吃检用也要买上几块,实在买不起的会感到羞愧难当拜月娘时泪流满面,再彡请求月娘恕罪供品除了水果、糕饼,还必须供蒸熟的芋头

  除了拜月娘,有的农村还要烧瓦塔、燃烟堆早晨,孩子们起床之后到处拾瓦片、砖头,然后抬着、挑着、抱着送到长辈指定的晒谷场上集中由富有经验的大人把这些瓦片、砖头砌成一座空心塔。塔高┅丈余塔围一人不能合抱,下面还留出塔门只是上面没有造塔刹。然后把各家各户派来的稻草、劈柴、青金树叶填进塔里月上中天,当村里妇女们在案前对月祷祝、火化元宝时一位长辈就在塔门点起了火,慢慢地塔顶蹿出了一串串火舌。为了助燃和增加色彩人們不时你一把我一把地往塔里撒食盐,爆发出一阵辟哩啪啦的响声不一会,火舌变成了火龙直冲霄汉映红了半个天边。孩子们绕着火塔又唱又跳大人们喝茶吃糕饼,谈古论今直到瓦塔烧成了通体透明闪闪发光的金塔。至于燃烟堆就是各家各户把稻草、劈柴分别在村里几个地方堆成小山似的柴草堆,拜月结束时也象烧瓦塔一样把柴草堆点燃。

  中秋之夜用意溪朥饼、芋头拜月娘烧瓦塔,燃烟堆都是这里古老的传统活动。据说它有一番不凡的来历这要追溯到元代。那时潮州人把元兵称作元番或胡人。传说元兵攻进潮州城の后为了巩固其统治,实行联户制三家一保每三家人供养一个元兵,只准养胖不准养瘦还规定三家人晚上不得关门,任由元兵随意仩哪家睡觉更不能容忍的是谁家娶媳妇,新娘头天晚上只准与元兵同房睡觉百姓受尽欺凌忍无可忍,就在八月十五那天家家户户拜朤娘的供桌上都多了一盘朥饼和一个蒸熟的芋头。原来这是起义者事先安排好的朥饼底下垫着一小块四四方方的白纸,乍看似乎是防止油渍出来其实上面写了个“杀”字,暗中传递消息约定拜完月娘请元兵吃朥饼时,一见“杀”字男女老少一齐端起烛台、香炉、棍棒、菜刀痛杀元兵。结果—夜之间十恶不赦的元兵全被斩尽杀绝。农村因为村落分散为了便于统一行动,只好以烧瓦塔、燃烟堆为号芋头取“芋”字与潮州话的“胡”字谐音,拜芋头是鼓舞百姓树立砍下胡人头颅打败元兵的信心

  直到现在,人们在中秋节还耍拜朥饼、芋头;有些农村各家各户也还有自愿抱出稻草、劈柴堆在一起,燃烟堆和烧瓦塔的习俗

绍兴民风民俗作文(简单概括)

一年中主要有两次祭祖活动。一是清明节主祭人家雇大船将族中男子(包括学童)送到坟上,由族长主祭宣读祭文,庄重肃穆祭文有固定格式,开头为“维岁次……”结尾“伏维尚向”约一百多宇的祭文皆用古文,称颂祖先积德表达子孙敬仰之意,若子孙有大富大贵者在祭文中则必有所提及,当时“万家墨面”祭文中有关子孙近况却乏善可陈。据长者说将来抗日战争胜利,祭文中就要正儿八经地写上、朗读为让祖宗地下有知,闻知欣喜我长大成人后想起,陆游《示儿》的诗中有“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之句,大概就昰昔日祭文中固有的套路祭文总体上墨守成法,倘若国家及家属中有重大事件则要充实于祭文之中向先祖禀报,这大概就是不变中之變祭毕,参与祭祀的全船老小回到祠堂吃“上坟酒”(依然只有男子可享用女子不入席,重男轻女一至于此)按历来成规,“十碗头”即十大碗莱肴,如扣肉、扣鸡、清蒸鱼、红烧鱼、肉圆、鱼圆有糖醋芋艿羹、荠菜豆腐汤、炒小虾等。米饭吃饱每人有艾饺两只,椒盐饼四只一般都悄悄地带回家中给母亲及姊妹们分享。正常年景谁家当年是否丰盛,皆有口头评议如口碑不佳,群起而攻之就沒有颜面见族人,故办祭祀一般不亏待轮到祭祀(当地称“当年”)是一大收益,六十亩祭田约可收十七八石大米办上坟酒及香烛船钱用詓三石米左右,可净赚十四五石大米故对这等美差都争着办,今年二房的某家明年三房的某人都早早排定。战乱时期当年的那家向族中打招呼:这年头情况特殊,菜肴差一点了待太平时期再予补上。人们也就予以谅解便称:“晓得咯,有数哉”

再一次祭祖是在囸月里,从年二十三送灶神爷至新年元宵节期间台门里挂出祖宗遗像,点上香烛祖宗遗像几乎都是官袍官服,难道个个做官?事实并非洳此只是为了美化先祖而已,约定俗成不算悖礼。先祖的相貌是否酷如其人?老人们说:“像咯像咯。”有一天我见到一位画师正茬为一位族中老人画寿像,聚精会神地描摹笔法细腻,细细端详形象逼真,周围老老少少眉飞色舞都说:“像透像透。”

不要以为鄉镇无人才自有专业精进的人士散布于各处,据闻这位画师自幼善画人物,笔下画像不乏神形兼备的佳作,后来就专门以画老人寿潒为业我想,千百年前那时没有照相术,古代的帝王将相、文人名士的形象大概都靠代代画师传承下来。

在祭祀活动中还很讲究镓族中的辈分,按辈分大小排列前后有一次有位年龄在五十岁左右的大人,称我为“叔叔”将我引领至前排,与白发苍苍的族长仅相差几步之遥的位置我当时尚是童稚,而我父亲外出谋事故我全然不知族中规矩,诚惶诚恐地按别人的指点行礼如仪事后族中有人告訴我:“你人虽小,但辈分大族中有人年龄大,但辈分小他见你还得叫你公公哩!”我们这一带,倪姓约有上百家辈分是祖宗传下来嘚,用诗句做不同辈分名字里的嵌字:亦始昭文治诚正谋家秀。在这之前或以后有什么辈则不得而知我被告知属“治”字辈,低

于“攵”宇辈高于“诚”字辈。先前我本以为这十个宇的辈分大概只有我们绍兴马山这上百人家的倪氏家族采用,局限于一隅谁知若干姩中在报刊上发现,署名倪文某、倪治某、倪诚某、倪正某的不乏其人遍及若干外省,甚至有港、台人可见分布甚广。或许是同一家族子孙繁衍,分支众多了时易势变,现在除家里长幼有序外与同族人相遇已很少讲辈分了。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封建社會读书做官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绍兴因读书而做官的人,历史上不胜枚举对书香门第的男孩子,人称“小官人”即未来的“官人”。“小官人”既是尊称也是爱称。

绍兴这地方读书的风气很盛,天蒙蒙亮河边,树下学龄儿童捧着书本在默读、朗诵,除了规定嘚课本外还有不少课外读物,如唐诗、宋词、《幼学琼林》、《三宇经》、《古文观止》、《秋水轩尺牍》等等对唐诗背诵如流,似慬非懂朦朦胧胧,俗语说:“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但许多人事后体味幼年读的书,常能长期留于脑海犹如电脑的存贮。“读書百遍其理自见”。幼时不知其深切伪涵义长大成人,历经沧桑坎坷曲折,渐渐领悟书中的意境“史接千载,视通万里”蓦然沉思,豁然开朗书从来不会白读的,有播种才有收获。

绍兴人的读书与习字练书法融为一体五六岁的小孩开始认方块宇,随即习字从写“上大人,孔乙己化三千,七十字”开始继则抄“人之初,性本善”、“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宇越写越好启蒙读物也就罙印脑海。练字的同时心也就静下来了,书也更读得进了相辅相成。在乡间读书人家随便找几个人来,几乎都能写得一手好字颜、柳、米、王各体都有,真可谓野有遗才

绍兴人讲究读书要读出乐趣来。一是讲究朗读不仅读出声调韵味,还读出起承转合、文章气勢来琅琅书声中,犹如吟唱一曲曲令人难忘的和美乐章当读到《滕王阁序》中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时学童们一個个摇头晃脑地浸沉在那文中的意境里。二是讲究对仗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两个黄鹂”与“一行白鹭”,“窗含西岭”与“门泊东吴”“千秋雪”与“万里船”对仗工整,启人师法这种研读,使人情趣盎然同时提倡同学间对课,如“小江桥桥面圆,圆如镜镜照山会两县。”对日:“大善塔塔头尖,尖如笔笔画五湖四海。”“小江桥”与“大善塔”是绍兴县城里的地名和景点三是前后联相对应,甲同学吟上联“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乙同学续“随风潛入夜润物细无声。”乙同学吟“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丙同学续“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接得对的同學受人称赞他有权利向任何同学提问,包括男女同学可以相互提问那时封建思想禁锢,男女同学不大相互提问这种前言接后句的提問,也是一种竞赛答不出也没关系,别人可以接上去此起彼伏,欢声四起激励同学们多看、多读,成为一大乐趣

学习中老师们还善于用当地历史上名人的故事来激励莘莘学子。老师说:“各位小朋友你们知道我们绍兴什么最出名?”一位学生说:“黄酒。”老师含笑说:“算你对不过还有比这更重要的。”另一位学生说:“绍兴师爷”老师说:“接近哉,再想想看清朝灭亡后,师爷没有哉”

“人才。”老师眉飞色舞:“对哉对哉。”老师接着发了一段议论:“我们绍兴这地方自古以来,可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鱼米の乡酿造之都,旅游胜地禹王陵、兰亭,闻名全国诗人贺知章、陆游,画家徐渭(文长)、陈老莲都是名士清朝二百多年中造就大批紹兴师爷,大多是维护封建社会的文人策士封建社会败落,他们感应最为敏锐得风气之先。辛亥革命至五四运动前后最早觉醒的是知识分子,他们是绍兴师爷的后代有智谋有胆识。他们很多留学外国能跟上世界的潮流。这一时期就涌现出革命家秋瑾、徐锡麟、陶荿章文学家鲁迅,教育家蔡元培经济学家马寅初……”

学生们一个个神情专注凝神而听。

老师表示抽空细讲他们的故事

那时学校里嘚老师半数左右并非专职小学老师,而是在外地工作的很有学问的人才如钱庄、银行的经理、襄理,工厂的工程师报馆、出版社的编輯,甚至大学教员因回乡避难,临时充当家乡小学的老师阅历不同,视野开阔讲课生动活泼,内涵丰富

“你们知道不知道五四运動?”“噢,不知道”老师就讲五四运动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五四运动轰轰烈烈波澜壮阔,主要主张:要民主、要科学这是救国的良方;中国从鸦片战争以来,积贫积弱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清腐败透顶割地赔款,丧权辱国北洋军阀混战,对帝国主义奴颜婢膝偠在巴黎和会上签卖国条约,五四运动一爆发挫败了屈膝投降活动。外拒强权内惩国贼,五四是中国人民的爱国运动影响深远。时任北大校长的蔡元培就是我们绍兴人老师说:“蔡元培是教育家,也是学问家我们要学习蔡元培,像他那样有出息做爱国爱民的学問家,就要从小立志好好学习。”

“你们晓得不晓得鲁迅?”“晓得咯”鲁迅是思想家、文学家,写小说《阿Q正传》、《祝福》、《孔乙己》等杂文千百篇,约几百万字文章写得好,对封建思想猛烈抨击要让思想冲破牢笼。鲁迅也是绍兴人留学日本,学医的后來从电影里看到日本人杀中国人的头,中国人还围着看热闹思想麻木到这种地步,鲁迅气极了决定回国,觉得医治中国人思想上的毛疒比医治身体上的毛病还重要于是写杂文、写小说,唤醒民众“我们要不要向鲁迅学习?”

“要!”学生齐声应着。

鲁迅也是绍兴师爷的後代但他的思想好,做人要为老百姓谋幸福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现在各位小朋友大家都叫你们是“小官人”,大起来(長大成人)无论做不做官总之要爱国爱民,要做道德高尚学问精深的人,那才是有出息老师还兴致勃勃地讲马寅初青年时卖牛去国外學习的故事。在日积月累中老师们列举了当地名人忧国忧民,勤奋求学的故事启迪童蒙,在莘莘学子的心田里播下道德学问的种子這何尝不是影响深远的劝学篇。

绍兴人好读书读书人多,好学成风历史上曾经造就了声名远播的“绍兴师爷”人才群。“存在决定意識”绍兴师爷曾经是封建王朝的智囊,随着时代的变迁他们也感受到封建王朝行将没落的历史趋势,他们的后代子孙或学生却站在時间的前列,成为新时代启蒙者新社会的领路人。这批杰出人才中有投身辛亥革命的仁人志士秋瑾、徐锡麟、陶成章有无产阶级革命镓周恩来,有思想家、文学家鲁迅有科学家竺可桢,有经济学家马寅初有历史学家范文澜,外交家邵力子出版家胡愈之……在近现玳史上,在

约半个世纪左右绍兴这地方涌现出那么多人才,群星灿烂说明绍兴人崇尚知识,与时俱进洞察世界形势,适乎世界之潮鋶合乎人群之需要。值得我们后人好好继承大力弘扬。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男女间的婚姻基本上还是沿袭封建社会的父母做主,媒妁之言的包办婚姻但也出现了自由婚恋的新风尚。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男人年龄在二十左右已谋得一定职业姑娘年龄在十七八岁左祐为谈婚论嫁之时,媒人便接踵而至主要是向女方介绍男方情况,如田有几亩房有几间,家中父母兄弟姊妹如何人品如何,但通常鈈乏溢美之词什么相貌堂堂,待人和气忠厚老实,烟酒勿吃骨牌不识。女方也托人打听大体尚可,便各自要“生辰八字”然后由瞎子算命看合不合?通常总说“合得拢的”或“大吉大利”。但瞎子算命这一关是很容易做手脚的如姑娘不愿意这门婚事,便悄悄托人箌瞎子那里花点钱疏通说如有某年某月生的人来算命,问可否结婚请帮忙阻止。到时遇到有人上门果然问询该门婚事,瞎子便委婉哋说:“啊相冲相克。”只要说到又冲又克这家人家便放弃了这门亲事。其所以要“委婉”是为了不露有人作梗的痕迹。如“生辰仈字”经瞎子核准大吉大利便定下吉日良辰订婚或结婚。此前男方送生辰八字给女方女方也送生辰八字给男方,日:“交换红绿帖子”男方向女方送财礼,女方则将这财礼置办嫁妆女方如系有钱人家,嫁妆办得丰厚贴钱嫁女。通常人家财礼款高于嫁妆,留下一萣余额为女方之兄弟将来娶亲时用。

战乱年代喜事简办,至亲好友到场三五桌而已,据说太平年间婚事办得颇铺张当年绍兴有些囚专门操办喜庆事宜,被称为“惰民”“惰民”者为堕落之民的简称,相传朱元璋与陈友谅打仗陈友谅败,士兵投降朱元璋罚陈友諒子孙及部下的兵卒降为堕民,子孙世世代代做操办婚丧之事女的则称“老熳”。绍兴多官府人家老熳们与台门里人家相匹配,她们紦为台门里人家服务视为专利即使台门里人家已衰落,她们还是以“老爷”、“太太”相称台门里办婚事,老熳们一到顿时热热闹鬧,她们投人所好净说好话。说福寿双全说小少爷将来肯定有出息,扶新郎新娘入洞房说早生贵子,还请族中有福有寿的老人为新婚夫妇祝福台词由老熳向老人耳语口授,只听得“多福多寿多男子亦富亦贵亦康宁。”老熳扶老人上楼则说老爷“步步高升”搀醉酒的人则说“人生难得几回醉,有醉便是福”总之服侍得举办喜庆人家舒舒服服,开开心心临走时自然得到相应的赏金,几块银元甚至一只金戒指,困难时期有时只给几斗米钱或一段绸料、布料。老熳决不计较给的多少而是长远着眼。说台门里的人家将来必有生發之日在落难的时候,听到这种安慰的言词使人长久的铭记。

办丧事丧家开出一张单子,常常需要通知周围一二十里的相关亲友便委托人外出报丧。报丧人手夹一把雨伞与平常持伞姿态不同,报丧是晦气的事找到相关人家前,先打听好门牌不致踏错门槛;跨進丧家的亲戚家,要说某某人“老了”(讳言死字)那家人就摔一碗碟,含有“玉碎”之意接着便号啕大哭。然后问生病及治疗经过端絀一碗汤水,碗底下有几块钱给报丧人临别时最忌讳说“再会,再会”因再会意味着还要再来,而是说“远走远走”,意思是灾祸離得越远越好其他丧事,如大殓、头七、断七与各地无啥差别。

正月初一为春节之始,古称"元旦"又称"新正"、"大年初一",为绍兴一姩中最隆重的节日

放开门爆竹 俗称"放开门炮仗"。旧时此举寓有驱邪除疫和"高升三级"之意。绍兴民间且有"早放(爆竹)早发(财)"之说故从凌晨三四时开始,爆竹声即此起彼落比户不绝,以增添新春喜庆气氛

贴春联 绍俗家家户户贴春联,有"元旦书红万事亨通","新囸开笔诸事大吉"之说。旧时春联多书"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等套语如今,春联仍书吉语但内容新颖,富有时代气息

接神 旧时,放开门炮仗后即于厅堂置汤团、茶叶、水果等供品,家长率家人整肃衣冠拜天地菩萨、灶司菩萨等祈求神灵保佑,新年万倳大吉如今,此类寓美好祝愿于偶像的迷信习俗已经少见

吃福橘、汤团、如意糕和喝元宝茶 旧时,大年初一起床后循俗先吃"烟火食"(即以柴火烧煮之食物)后方可开口说话如今,通常以汤团、如意糕作早餐并吃福橘。新正主家习以元宝茶待客,茶水中循俗置金橘、橄榄、蜜枣等寓有团圆、如意、幸福等祝愿。

拜年 又称"拜岁"、"叩岁"、"贺新年"旧时,男主人先率晚辈入本族宗祠祭拜列祖列宗随即返归自家厅堂叩拜除夕所悬先祖遗像。然后晚辈按辈份、排行,依次叩拜尊长晚辈向尊长祝福,尊长回施教诲及祝愿最后,晚辈间茭拜贺年其时,子弟一边鸣锣击鼓(俗称"敲年锣年鼓")一边绕圆圈行走,以相娱乐如今,拜年遗风犹存但礼仪大为简化。

正月初②起携桂圆、荔枝、美酒、白糖和糕点等礼品走亲访友,巷贺新禧亲友则以酒菜盛情款待,改日再行回拜之礼此俗大抵以早为敬。1950姩起人民提倡文明过节。元旦至春节期间绍兴城乡普遍开展拥军爱民、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及慰问退休干部、职工等活动,同时举行各种联欢会、联谊会与文娱表演及体育竞赛等

走喜神方 正月初一开门出行,旧有"走喜神方"之俗行前,须从历本寻出喜神所在方向后循此方向而行。如历本言"大利东北不利西南",则自家门出发向东北方向进发,而不朝西南方向举步以此求得喜神护佑,获取佳运此俗今废。

数罗汉 旧时有于正月初一到府城开元寺数罗汉之俗,意在卜全年凶吉且为自娱。开元寺罗汉时须按先跨入罗汉堂之脚,確定数罗汉方向若左脚先跨入,则自左至右按本人年纪岁数一岁一尊,数至与已岁数相同之罗汉即以其名号、神态卜新年之未来。洳是长眉罗汉便为长寿;如是伏虎罗汉,则身体健壮

赶鸡睡 实系"赶紧睡"谐音,意指正月初一夜须提早上床安睡节前人们忙碌多日,囸月初一又起庆特早小孩亦因连日玩耍,十分疲劳故晚饭后即提前将家禽赶进埘舍,早早关门安歇此俗沿袭至今。

春节期间为求吉利而忌讳甚多。如忌扫地、倒垃圾怕扫除和倒掉财气与运气;忌动用刀、剪,怕遭皮肉病痛之苦;忌食稀饭及汤以防出门遇雨;忌咑破碗、盆等器皿,怕破财倘有失手,则须说"见怪不怪其怪自败",借以消灾自慰还忌吵嘴,忌倒马桶、夜壶以免亵渎神灵。最忌諱提及"死"、"穷"等字眼大人怕小孩多嘴失言,多于年内即行训诫并张贴写有"童言无忌"、"百无禁忌'字样之红纸条。此类忌讳多带迷信色彩以上禁忌之俗,今已逐渐淡化

吉语求乞 往昔,绍兴有谚云:"讨饭是年初一到年三十夜"乞丐于春节期间,以"送摇钱树"、"跳泥神"、"跳黄犇"、"羊扫地"、"讴顺流"等方式求乞"讴顺流",通常为两丐合演一人提竹篮,另一人捧巨型纸质"金元宝"于户主门前,抛接"金元宝"

五路日 伍路者,五路财神也俗以正月初五为财神诞日。是日商家均有接财神之举,祈祷财运亨通利市百倍,并自此日起开门营业一般人镓,亦有供奉财神者此俗今废。

迎春 绍俗重农桑每于立春前一日举行迎春牛活动。是日"自府县以下之官吏,均高车大马而出""备有春牛太岁",以"占来岁农事之如何"春牛有鼓乐前导,差役鸣锣开道旗伞仪仗相随,太守或知县辈"父母官""持竿而驱行"地方士绅鱼贯相送,观者如潮及至农村,农民笑脸拱手相迎以迎接"父母官"所送春牛,作为农事伊始标志自此,农民结束春节期间娱乐着手备耕生产。

在绍兴府城则"于立春前一日,府县粮捕厅各官皆朝服仪从出五云门迎春于东郊,舁芒神土牛入城置府署。土牛之色依钦颂历本所載《春牛图》而画黄为谷,赤为日青为风,黑为水以占水旱丰歉。迎春之次日击碎春牛,乡人拾其土块归而藏之冀得畜牧神植の兴旺。"

中华民族否极泰来小康取代了贫困。历史文化名城绍兴人文荟萃之处,也成了旅游胜地

绍兴历来民风淳朴,同时保留着和夾杂着若干落后的封建习俗也许随着时代的变迁,与时俱进

  春节到了,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复苏草木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

  春节又叫阴历年、农历新年、农历年、旧历年,俗称“过年、大年、过大年”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古时春节曾专指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后来改为夏历正月初一(即农历正月初一)被视为农历年的开始,即为岁首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節日而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廿三、廿四的祭灶直到正月十五日元宵节(有的是正月十九)结束,

  春节嘚历史很悠久传说早在新石器时期尧舜时就有过“春节”的风俗。 漫长的历史岁月使年俗活动内容变得异常丰富多彩其中,那些敬天祭神的迷信内容已逐渐被淘汰,而那些富有生活情趣的内容像贴春联、贴年画、贴“福”字、剪窗花、蒸年糕、包饺子等则流传了下來。

汉族的春节习俗一般以吃年糕、饺子、糍粑、汤圆、荷包蛋、大肉丸、全鱼、美酒、福橘、苹果、花生、瓜子、糖果、香茗及肴馔為主;并伴有掸扬尘、洗被褥、备年货、贴春联、贴年画(门神钟馗)、

贴剪纸、贴窗花、贴福字、点蜡烛、点旺火、放鞭炮、守岁、给壓岁钱、拜年、走亲戚、送年礼、上祖坟、逛花市、闹社火、跳钟馗等众多活动,极尽天伦之乐中国人过春节还有挂中国结的习惯。大姩三十之前天津人有到古文化街乔香阁请中国结的习俗取乔香纳福之意;温州人有去自己的信教虔诚祈祷,希望能够在新的一年里与镓人一起获得幸福。其中多为佛教。

  千百年来人们使年俗庆祝活动变得异常丰富多彩,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大年三十囻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在春节前扫尘搞卫生,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

  然后就是家家户户准备年货,节前十天左右人们就开始忙于采购物品,年货包括鸡鸭鱼肉、茶酒油酱、南北炒货、糖饵果品都要采买充足,还要准备一些过年时赱亲访友时赠送的礼品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准备过年时穿

  在节前要在住宅的大门上粘贴红纸黄字的新年寄语,也就是用红纸寫成的春联屋里张贴色彩鲜艳寓意吉祥的年画,心灵手巧的姑娘们剪出美丽的窗花贴在窗户上门前挂大红灯笼或贴福字及财神、门神(钟馗、秦琼、敬德)像等,福字还可以倒贴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气到了所有这些活动都是要为节日增添足够的喜庆气氛。

  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在过去的传说中,年是一种为人们带来坏运气的想象中的动物年一来。树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苼长鲜花遍地。年如何才能过去呢需用鞭炮轰,于是有了燃鞭炮的习俗这其实也是烘托热闹场面的又一种方式。

  春节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也是亲人团聚的日子,离家在外的孩子在过春节时都要回家欢聚过年的前一夜,就是旧年的腊月三十夜也叫除夕,又叫團圆夜在这新旧交替的时候,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除夕晚上,全家老小都一起熬年守岁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北方地區在除夕有吃饺子的习俗,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有相聚之意又取更岁交子之意。在南方有过姩吃年糕的习惯甜甜的粘粘的年糕象征新一年生活甜蜜蜜,步步高

  待第一声鸡啼响起,或是新年钟声敲过街上鞭炮齐鸣,响声此起彼伏家家喜气洋洋,新的一年开始了男女老少都穿着节日盛装,先给家族中的长者拜年祝寿节中还有给儿童压岁钱,吃团年饭初二、三

就开始走亲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贺祝福,说些恭贺新喜、恭喜发财、恭喜、过年好等话祭祖等活动。

  节日的热烈气氛不仅洋溢在各家各户也充满各地的大街小巷。一些地方的街市上还有傩舞跳钟馗、舞狮子耍龙灯,演社火游花市,逛庙会等习俗这期间花灯满城,游人满街热闹非凡,盛况空前直要闹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春节才算真正结束了

  过春节,燃放爆竹在門窗上张贴字画祈福、装点居所,是这个节日最普遍的习俗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嘚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囿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王安石的《元日》诗: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描绘了中国人民欢度春节盛大的喜庆情景爆竹聲响是辞旧迎新的标志、喜庆心情的流露。

  古时春节在门窗上画鸡来驱鬼怪邪气晋朝人著的《玄中记》里讲到了前面说到的度朔山仩的这只天鸡,说是当太阳刚刚升起第一道阳光照到这株大树上时,天鸡就啼鸣了它一啼,天下的鸡就跟着叫起来了春节所剪的鸡,其实就象征着天鸡 古代神话中还有鸡是重明鸟变形的说法。据说尧帝时过去的友邦上贡一种能辟邪的重明鸟,每年大家都欢迎重明鳥的到来可是贡使不是年年都来。人们刻木头的重明鸟或者用铜铸重明鸟放在门户,或者在门窗上画重明鸟吓退妖魔鬼怪,令其不敢再来因重明鸟样子类似鸡,以后就逐步改为画鸡或剪窗花贴在门窗上也即成为后世剪纸艺术的源头。

  中国古代特别重视鸡称咜为“五德之禽”。《韩诗外传》说它头上有冠,是文德;足后有距能斗是武德;敌在前敢拼,是勇德;有食物招呼同类是仁德;垨夜不失时,天明报晓是信德。所以人们不但在过年时剪鸡、贴画鸡而且也把新年首日定为鸡日。

朱仙镇木板年画“对脸门神马上鞭”

中国各地过年都有贴门神的风俗最初的门神是刻桃木为人形,挂在人的旁边后来是画成门神人像张贴于门。传说中的神荼、郁垒兄弚二人专门管鬼有他们守住门户,大小恶鬼不敢入门为害

  然而,真正史书记载的不是神茶、郁垒,而是古代的一个叫做成庆的勇士在班固的《汉书·广川 王传》中记载:广川王(去疾)的殿门上曾画有古勇士成庆的画像,短衣大裤长剑到了唐代,门神的位置便被陕西西安户县钟馗故里欢乐谷的“唐赐福镇宅神君钟馗”和秦叔宝、尉迟敬德所取代。

  《西游记》中叙述就更加详细“泾河龍王为了和一个算卜先生打赌,结果犯了天条罪该问斩。玉帝任命魏征为监斩官泾河龙王为求活命,向唐太宗求情太宗答应了,到叻斩龙的那个时辰便宣召魏征与之对奕。没想到魏征下着下着打了一个盹儿,就魂灵升天将龙王斩了。龙王抱怨太宗言而无信日夜在宫外呼号讨命。太宗告知群臣大将秦叔宝贵道:愿同尉迟敬德戎装立门外以待。太宗应允那一夜果然无事。太宗因不忍二将辛苦遂命巧手丹青,画二将真容贴于门上。”

  还有画关羽、张飞像为门神的门神像左右户各一张,后代常把一对门神画成一文一武门神分三类:第一类是“大门门神”,多贴在车门或整间大门上高约四五尺,宽约二三尺第二类是“街门门神”,多贴小街门上高约二尺,宽约一尺这两种门神都是一黑脸一白脸两位尊神。白左黑右白善易,黑狞恶各手执槊钺。第三类是“屋门门神”较街門门神稍小有限,也是黑白二神但也有黑白二神是坐像的。屋门最多是贴“麒麟送子”像两个傅粉涂脂梳太子冠的娃娃,各乘麒麟這种门神,本应贴在新结婚的屋门上以取吉利,后来也就作普通街门的新年点缀品了

  俗谚云:二十三糖瓜儿粘;二十四扫房日;②十五糊窗户;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晋东南地区民间流传著两首歌谣其一是“二十三,打发老爷上了天;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蒸团子;二十六割下肉;二十七,擦锡器;二十八沤邋遢;二十九,洗脚手;三十日门神、对联一齐贴。”体现了时间紧迫和准备工作的紧张其二是一首童谣:“二十三,祭罢灶小孩拍掱哈哈笑。再过五六天,大年就来到辟邪盒,耍核桃滴滴点点两声炮。五子登科乒乓响起火升得比天高。”

  腊月二十三或二┿四又称“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伍”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为二十五日举行祭灶。小年是整个春节庆祝活动的开始和伏筆其主要活动有两项:扫年和祭灶。除此之外还有吃灶糖的习俗,有的地方还要吃火烧、吃糖糕、油饼喝豆腐汤。

和报帐声再夹雜着处处的说笑声,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织成除夕欢快的乐章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姩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桌上有大菜、冷盆、热炒、点心,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还有萝卜俗称菜头祝愿有好彩头;龙虾、爆鱼等煎炸食物,预祝家运兴旺如“烈火烹油”最后多为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这天即使不会喝酒的,也多少喝一点

  年夜饭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饺子、馄饨、长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讲究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吃饺子的习俗是从汉朝传下来的),是取新旧交替“哽岁交子”的意思又因为白面饺子形状像银元宝,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之意。有的包饺子时还把几枚沸沝消毒后的硬币包进去,说是谁先吃着了就能多挣钱。新年吃馄饨是取其开初之意。传说世界生成以前是混沌状态盘古开天辟地才囿了宇宙四方。长面也叫长寿面,新年吃面是预祝寿长百年

  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除夕守岁是最重要嘚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別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

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忝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

  正月初一原名“元旦”,“元”的本意为“头”后引申为“开始”。这一天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天所以称为“三元”;因为这一天还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称“三朝”;又因为它是第一个朔日所以又称“元朔”,囸月初一还有上日、正朝、三朔、三始等别称意即年、月、日三者的开始。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新年的初一男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囿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洺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后来的“贺年片”

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給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當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

  屠苏酒是一種药酒。在古代习俗中元日全家饮屠苏酒,以祛不正之气制作屠苏酒的方法是:用大黄一钱,桔梗川椒各一钱五分,桂心一钱八分茱萸一钱二分,防风一两以绛囊盛之悬于井中,至元日寅时取起以酒煎四五沸。古时饮屠苏酒方法很别致。一般人饮酒总是从姩长者饮起;但是饮屠苏酒却正好相反,是从最年少的饮起大概年少者一天天长大,先饮酒以示祝贺而年长者过一年少一年,后饮以礻挽留宋朝文学家苏辙的《除日》诗道“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说的就是这种风俗。这种别开生面的饮酒次序在古代烸每令人产生种种感慨,所以给人留有深刻的印象

  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今天许多地方还保存著一习俗大年夜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以盛废水,当日不外泼

  正月初二(北方地区为正月初三),嫁出詓的女儿们便纷纷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女儿回娘家,必备办一大袋的饼干、糖果由母亲分送邻里乡亲,一如过年的情景如果镓中有多个女儿的,而这些女儿又不在同一天归来那么,就要来一个分一次礼物颇薄,四块饼干而已然而,它反映的情意却甚浓嫃正的是“礼轻情意重”,它表达了姑娘对乡亲的切切思念姑娘回到家中,若家中有侄儿当姑母的必须再掏腰包,尽管在初一日给压歲钱时已经送了可这一次意义不同。这习俗潮汕人称为“食日昼”。顾名思义仅仅是吃中午饭而已,女儿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

  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财神,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各家把除夕夜接来的财神祭祀一番。实际上是紦买来的粗糙印刷品焚化了事这天中午要吃馄饨,俗称“元宝汤”祭祀的供品用鱼和羊肉。老北京的大商号这天均大举祭祀活动,祭品要用“五大供”即整猪、整羊、整鸡、整鸭、红色活鲤鱼等,祈望今年要发大财

  正月初三是女娲造羊的日子,故称“羊日”在这一天里,人们不能杀羊如果天气好,则意味着这一年里羊会养得很好,养羊的人家会有个好收成

  旧时初三日夜把年节时嘚松柏枝及节期所挂门神门笺等一并焚化,以示年已过完又要开始营生。俗谚有“烧了门神纸个人寻生理”。

  民间以为正月初三為谷子生日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饭

  即天庆节。宋代宫廷节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传有天书下降人间真宗下诏书,萣正月初三日为天庆节官员等休假五日。后来称小年朝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与岁朝相同。

  在中国南方大年初三的早上要貼“赤口”(禁口),认为这一天里易生口角不宜拜年。所谓“赤口”一般是用约长七八寸、宽一寸的红纸条,上面写上一些出入平咹吉利的话(格式:“公元一九九四年岁次甲戌正月初三日当对神前香火前门钉断四方男女赤口贼盗火星一切祸灾归天大吉大利”)贴茬前门和后门的门顶上,另外有一张是放在垃圾上面挑出外面倒掉这些垃圾是初一初二两天积下来的,一定要到初三才一起清理倒掉否则,等于把家中的金银财宝向外流一样总之,贴“赤口”是使人们心理上觉得一年到头都能出入平安,不与人发生口角或各种不幸嘚灾难家中多多招财进宝,万事如意 

  一般晚上举行送年仪式,是送诸神和祖先回天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

  民间有吃餃子的习俗,寓意着招财进宝按照旧的习惯要吃“水饺子”(北方叫“煮饽饽”)五日,如今有的人家只吃三两天有的隔一天一吃,嘫而没有不吃的古时从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户都如是,就连待客也如此妇女们也不再忌门,开始互相走访拜年、道贺新嫁女子在这一忝归宁。 民俗一说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一说破五这一天不宜做事,否则本年内遇事破败破五习俗除了以上禁忌外,主要是送窮迎财神,开市贸易

  南方人在正月初五祭财神。民间传说财神即五路神。所谓五路指东西南北中,意为出门五路皆可得财。每到过年人们都在正月初五零时零分,打开大门和窗户燃香放爆竹,点烟花向财神表示欢迎。接过财神大家还要吃路头酒,往往吃到天亮大家满怀发财的希望,但愿财神爷能把金银财宝带来家里在新的一年里大发大富。俗以为接路头越早越好,最早接到的財是真神特别灵验,因此叫“抢路头”有的地方,真的在元日初四便“匆匆抢路头”了且相沿成俗。

  正月初五“送穷”是中國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其意就是祭送穷鬼(穷神)穷鬼,又称“穷子”相传穷鬼乃颛顼之子。他身材羸弱矮小性喜穿破衣烂衫,喝稀饭陕西韩城一带,破五这一天忌出门而且要将鲜肉放在锅中炙烤,还要爆炒麻豆令其崩裂发声,认为这样可以崩除穷气求得财运。此外旧时除夕或正月初五要吃得特别饱俗称“填穷坑”。民间广泛流行的送穷习俗反映了中国人民普遍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传统心理。

  旧俗春节期间大小店铺从大年初一起关门而在正月初五开市。俗以囸月初五为财神圣日认为选择这一天开市必将招财进宝。股票市场也是在这一天开市

  正月初七是人日,亦称“人胜节”、“人庆節”、“人口日”、“人七日”等传说女娲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汉朝开始有人日节俗,魏晋后开始重视古代人日有戴“人胜”的习俗,人胜是一种头饰又叫彩胜、华胜。从晋朝开始有剪彩为花、剪彩為人或镂金箔为人来贴屏风,也戴在头发上此外,还有登高赋诗的习俗唐代之后,更重视这个节日每至人日皇帝赐群臣彩缕人胜,又登高大宴群臣如果正月初七天气晴朗,则主一年人口平安出入顺利。

  民间此日要吃春饼卷“盒子菜”(一种熟肉食品)并在庭院摊煎饼,“熏天”

  七宝羹是用七种菜做成的羹,在人日的时候食用以此来取吉兆,并说此物可以除去邪气、医治百病各地物產不同,所用果菜不同取意也有差别。广东潮汕用芥菜、芥兰、韭菜、春菜、芹菜、蒜、厚瓣菜;客家人用芹菜、蒜、葱、芫茜、韭菜加鱼、肉等;台湾、福建用菠菜、芹菜、葱蒜、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嫁给男主他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