盏书法落款的基本常识有一个篆书"醉"字是什么意思?

書法作品的完成,落款佔整個書法作品極重要份量,具有襯托主題增加氣勢的效果,否則將成美玉瑕疵。近來落款也常被作為書法家經歷的見證,對於歷史學家或考證學者,更可藉由落款去研究書法家的背景及當時社會文化……等等。所以對落款須特別講究,不可隨便忽視。一、落款內容除主文以外的文字都可視作款書。一般落款可分為上款和下款,上款(書于書法作品右上方)、下款(書于書法作品左下方),而在書寫上又可分為單款或雙款。單款單指下款而言,雙款包含上、下款。上款是謂書法作品上題識贈與對象(例:XX兄雅正)或書法作品內容出處(例:錄杜甫詩客至一首)、歲時(例:甲子年申月等。);下款是謂書法作品上題識書家祖籍(例:延陵、台灣等。)、姓名字號(例:清華、肇欽等。)、歲時(例:甲子年申月等。)、年齡(例:九二老人或九十有二等。)、書寫地點(例:桃城、靜心雅築等。)、書法作品主文題目或感觸(例:書此文以紀念母親之偉大等。)、書法作品內容出處(例:錄杜甫詩客至一首)、釋文(例: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等。)……等等。落款字數多者可稱長款,落款字數少者可稱短款,可依書法作品整體做不同變化應用,但不宜偏離書法作品主題內容。但有幾點須注意到,一般在年齡上都是書有所成,或有聲望,或年高古稀之人,才會落有年齡款;個人以為年有「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在落有年齡款為宜。當然書者在人生每個階段,如逢年值三十、四十、五十等等,亦是可以落年齡款無妨。二、落款字體落款的字體須與主文和諧,有幾方面須特別注意到。其一:書法作品落款字體,一般不可大於主文字體(碑誌、尺牘、官樣文書等除外),過大則喧賓奪主,過小則格局小氣,比主文較小、適當為宜。小楷作品的落款字體大小則與主文字體一樣。字體大小並不是絕對,宜以和諧為首。其二:落款所用的字體與主文字體是否恰當,也必須注意到。搭配不當反而造成書法作品的敗筆。一般要注意到「文古款今」、「文正款活」,從整體而言,使用行書、行草落款或與主文字體一致,較被普遍性使用。如主文楷書,則以楷書、行楷、行書、行草等落款為宜;如主文行書,則以行書、行草等落款為宜;如主文草書,則以行草、草書等落款為宜;如主文篆書,則以行書、行草等落款為宜;如主文隸書,則以楷書、行楷、行書、行草等落款為宜。落款字體與主文字體相同,亦是可行。但一般對於篆文在落款時,都會以楷書或行楷將內容標明,以利觀賞者能清楚內容,畢竟有些字體年代久遠且現代已較少用,一般人可能比較無法去了解書寫內容。其三:落款字數多寡也是一個重點,落款字數少易虛、字數多易實,實虛不協調易造成鬆散密擠。書家可依篇幅實際做適當調整,使落款字體虛而不散,實而不擠。其四:落款字體風格須與主文字體相呼應、和諧為宜。如主文字體端正,而落款字體過於放逸不拘會影響整個作品;相對,主文字體極為放逸,而落款字體過於端正也會有不和諧之感。但有些作品如果主文字體端正,落款字體輕鬆活潑,但不踰矩,如同兒童對父母之撒嬌,也是一幅佳作的呈現。三、落款位置落款書寫位置可依「意在款先」或「意在款後」。意在款先是先佈好落款書寫位置,但其缺點是主文易受影響而放不開;意在款後是待主文書寫完成再決定落款書寫位置,其缺點是主文有時將整個幅面佔用,而使落款不易發揮。因此如何拿定,端賴書家經驗及當時書寫內容、紙張大小……等,各種情況而定。但須以整體和諧為宜。書法作品落款紀時方式與方法現代書法家在創作書法作品中,落款大都會記載書寫時間,但有些現代前衛派則有不落書寫時間的情形。近代書法家紀年有採用公元紀年方式,如「二XX九年二月XX書于XX齋或XX堂或XX軒」……等。除了公元紀年方式,大部份書法家還是使用傳統干支紀年方式為宜,因為傳統書法比較講究紀時方法,因其佔落款極重要性,干支紀年是從古至今一直沿用的一種紀年方式。西元紀年方式有幾點須注意到,一般紀時只用年或年月,如:「二XX九年XXX書于(於)XX齋」或「二XX九年二月XX書于(於)XX雅築」;比較少用到日,除一些特別紀念日或特別需要可加上,如:「二XX九年二月八日XXXX書于(於)XX雅築」等。四、傳統落款在古代及傳統書法家一般採用干支紀年方式,以天干地支相組合。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也稱十干。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也稱十二支。十天干與十二地支可依序排列成六十組,從甲子至癸亥代表六十年,一般稱為六十花甲子。如:「壬午年花月XX書於XX雅築」等。而在年月之前,也有加上歲在、歲次,如:「歲在壬午年花月XX書於XX雅築」……等。除了上述二種方式西元和農曆外,近代台灣也有使用民國,如:「民國九十二年重陽節XX書于(於)XX雅築」……等。季節與月份以農曆為主。春季是指正月、二月、三月;夏季是指四月、五月、六月;秋季是指七月、八月、九月;冬季是指十月、十一月、十二月。每一季中的三個月,可依孟、仲、季相次。如秋季;七月稱孟秋、八月稱仲秋、九月稱季秋,其他三季亦同。每季的第一個月也可以依初、早、首、始、新、上、肇、開……等,如:初冬、早冬、首冬、始冬、開冬、新冬、上冬……等等;第二個月可依中、正、半……等,如:春半、春中、正冬、、等等;第三個月可依晚、末、暮、、等,如:晚春、末秋、暮冬……等等;每季的末月又稱杪月,源出【禮記】。三月稱杪春、六月稱杪夏、九月稱杪秋、十二月稱杪冬。月和日的雅稱都有來歷。一般而言,依淵源可分幾類:上古典籍、農曆節氣、民俗節日、文學典古、神話傳說、宗教信仰……等等。以下是月日代稱之整理:一月:孟春、寅月、陬月、太簇、初春、新春、端月、歲始、肇春、初陽。二月:仲春、卯月、如月、夾鐘、花月、杏月、春半、花朝、殷春、春中。三月:季春、辰月、病月、姑洗、桃月、暮春、桐月、晚春、春杪、餘春。四月:孟夏、巳月、余月、中呂、初夏、麥月、槐月、夏首、新夏、梅月。五月:仲夏、午月、皋月、蕤賓、蒲月、榴月、星月、盛夏、夏半、芒種。六月:季夏、未月、且月、林鐘、荷月、晚夏、暮夏、荔月、晚夏、杪夏。七月:孟秋、申月、相月、夷則、瓜月、初秋、桐秋、桐月、蘭月、肇秋。八月:仲秋、酉月、壯月、南呂、桂秋、桂月、清秋、拓月、秋半、中律。九月:季秋、戍月、玄月、無射、菊月、暮秋、涼秋、杪商、秋末、殘秋。十月:孟冬、亥月、陽月、應鐘、初冬、早冬、首冬、始冬、開冬、新冬。十一月:仲冬、子月、辜月、黃鐘、霜月、寒月、葭月、正冬、暢月。十二月:季冬、丑月、涂月、大呂、臘月、暮冬、梅月、暮歲、歲杪。每月一日至十日:上旬、上浣、上瀚、上澣每月十一日至二十日:中旬、中浣、中瀚、中澣每月二十一日至三十日:下旬、下浣、下瀚、下澣每月初一:朔、旦、額;每月十五日:望;每月最末一日:晦其他:元旦(元月一日)、元宵(元月十五日)、端午(五月五日)、中元(七月十五日)、中秋(八月十五日)清明、冬至、七夕、重陽、除夕等等。二十四節氣: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五、落款題款用語上款:雅正、雅屬、教正、清賞、博鑒、正之、賜正、清品、惠存、清玩……等等。下款:敬書、臨、題、書、節臨、學書、試筆、撰題、拙書……等等。中國書法作品的格式大都以對聯、中堂、連屏、條幅、橫額或小品為主,作品的完成必須落款與用印才見其完整性。款分為上款與下款二者,如果作品不是針對某人所寫,通常只落下款,亦即時間、主題、齋號、作者的名字。落款的字體應小於主題內容,位置也必須考慮到作品書寫完成後的留白與落款之後重心的平衡。 當書法作品因贈予而需要上款時,上款的用語是非常講究的 。 其中的稱謂有大方家、法家、道家、先生、吾兄,或對學生以學棣、賢契稱之。結語有輩份之分,如對平輩之上用:大雅正之、指正、教正等,如對晚輩則可用清鑑、清賞、雅賞、雅鑑或惠存等。 用語均得重視禮節得體,免得引人詬病。另外;當落上款時不能太低,因為這樣很不禮貌。如果是書法對聯作品在落自己的款時,不宜太高,太高顯得自傲。款太低不只不美觀,雖謙卑卻也稍嫌虛偽。書法既稱之為藝術,就應儘可能追求完美,至少也應顧慮到作品的協調性,使觀賞者得到視覺上的享受。而如果是現代書法水墨藝術創作的話,則往往因它的佈局的獨特性,如書如畫,這樣的作品的落款與用印就得靠作者在美學上的涵養去作決定了。再來談到用印,作品的書寫大都以墨為之,朱紅色的印在書法作品裡,就像綠葉配上紅花,使得書法作品有如畫龍點睛一般,精神閃爍。可是;用印卻也有它獨特的規距,書法作品所用的印大致分為名章、引首章、壓角章三種。 而印亦有陰陽之別相互應用, 如名章若用二方,必分陰陽,引首章與壓角張盡可能亦是。 引首章與壓角章統稱為閑章,閑章的功能除了美化作品的生命之外,還用來取得與名章的對稱 與平衡才是重點。 落款與用印在書札或簡牘裡面並不講究,而在書法創作的作品裡,卻早已成為不可或缺的過程。書寫完畢,落款、用印,作品才算大功告成。如今;書法藝術已從過去的傳統書法拓展到所謂的前衛書法藝術,並且蔚為風潮,可以說是現代水墨書畫藝術的融合。因此;創作的格局已有相當大的改變,落款與用印也常隨著創作的格局或留白各自尋找適當的位置,而不拘泥於傳統的束缚了。坦白說;這樣的變革,對整個書畫藝術絕對是正面的。因為;當今的毛筆早已不是實用的書寫工具了,既然之所以為書法藝術,就應跳脫傳統的書寫格局,包括用印。只要作者在落款與用印時,適得其所,不破壞作品的美感即可。再來不彷也一併來探討國畫或水墨畫的落款與用印,畫的落款與用印,它沒有一定的規距,其變化是很有彈性的。畫有山水 畫、花鳥、人物等,又有現代水墨、彩墨、甚至重彩等,通常素質好的畫家均有能力在自己的畫作裡尋找最適當的地方落款與用印。款又有窮款與豐富內容的款之分,單祇落個年月日、齋號、名字,是謂窮款,否則畫家會在畫中最適當的位置題首與畫的內容一般詩情畫意的詩。七言或五言,斷句亦可,然後再時間、齋號、名字,然後接著用印來完成畫作。談到畫作的用印可就妙了,畫是沒有一定的格式的,畫的落款須視空間、留白和畫面的佈局、畫作的風格判斷落款的適當位置,而用印當然也不能隨便。名章蓋在款的最後是必然的,有時也會蓋在名字的左邊,印的大小切忌大於款。閑章的用法較巧妙,通常會與落款的地方取得對角的平衡,也就是所謂的壓角章。而這壓角章卻有個不成文的,也就是約定俗成的忌諱,就是不能蓋在有水的地方,這或許就是溺水吧。總之;落款和用印絕對是不可成為破壞畫面的罪魁禍首的。散怀草堂(sanhuaicaotang)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大不六文章网立场
sanhuaicaotang推送书法、绘画、篆刻相关艺术咨讯。同时依托中国书协行书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青年书协主席张卫东先生,发布其相关书法理论、作品、点评、活动等信息。供书画爱好者交流学习。热门文章最新文章sanhuaicaotang推送书法、绘画、篆刻相关艺术咨讯。同时依托中国书协行书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青年书协主席张卫东先生,发布其相关书法理论、作品、点评、活动等信息。供书画爱好者交流学习。我家有一只紫砂壶,年份不详,落款的印章是篆书,我不会看,求高人指点一下,看看是什么字,求翻译。
您的这一把紫砂壶,底款是篆书“顾玉兰制”,喜欢就可以当一个品种收藏!
为您推荐:
篆书底款: 顾玉兰制网上可搜到相关介绍
扫描下载二维码当前位置: >
& 紫砂壶底下篆体 紫砂壶壶底下面的字谁认识
紫砂壶底下篆体 紫砂壶壶底下面的字谁认识
收集整理:/ 时间:
紫砂壶壶底下面的字谁认识 最佳答案1:陈养吉制 最佳答案2:答案正确。是陈养吉制四个篆体字。最近发现10多年前在宜兴买的紫砂壶,制作者是篆书的印。 邵敏芬制(敏字的反文旁刻错了,呵呵,现在的刻工啊,不会书法还敢照猫画虎去刻字……)。紫砂壶上的篆体字 ?有对这方面有研究的朋友帮忙看看 最好来个照片,字的顺序、气势、笔画的走向都是研究的细节,这个不清楚。有几个字模棱两可:食“含”? 珠? 玉?
从右往左竖着念应该是“玉瑞今玩”,我查的篆刻字典.。紫砂壶底篆体是什么字,真伪,年代,收藏价值?“盛记”,一般紫砂壶底款都是制作者的名号,象这种“X记”应该是某人或某商家委托紫砂壶作坊制作来专用的,所以按这种思路来看,这个应该是民国左右的东西,应该有一定收藏价值的,1000元左右吧。
您的问题,紫砂壶底篆体,是篆书款识“监记”,是典型的现代的仿古工艺品;市场上常见不法商人,拿着这样的,冒充老的紫砂壶珍。
是“盛记”不是“监记”,看这个章子,年代应该不远,应该是现代的工艺,真伪嘛,只能说是新的,收藏价值,你就当壶使用好了,。
两位眼光都不错,字是什么还真不重要了,东西肯定是不对的。求高手翻译下这个篆字 是紫砂壶上面刻得 谢谢啦 - 已回答 - 。 看不清楚啊。请古董鉴别人士或者爱好者帮帮忙,看看这个紫砂壶底下的。您的这一个款识,是篆书“许红荣制”!
唉,我老人家了,眼神不好使了,请上张清晰的图片行吗?谁认识这个紫砂壶底四个篆体字?? 图片很模糊。来个清晰的吧。
很糊,看不清楚。能否上传一张清楚一点照片。
图片看不清楚。紫砂壶底刻的篆体,才疏学浅只认得一个陶字…还不知道是不。陶心斋主说得对,建平陶艺——四个字。制壶者的名字,其姓在壶把下面。目前宜兴制壶人中叫建平的有6人,分别是管、朱、曹、许、张、陈建平等6人。你看是谁的了。你后面的图片看不清楚。
您的问题,款识是篆书“建平陶艺”!
是篆书“建平陶艺”没错。紫砂壶底下的篆体字落款,求教?紫砂篆书款。 释文右起:范新珍制。 范
制。各路高手,帮忙确认下这把紫砂壶壶底的篆体?款识是“吴锡华制”。
紫砂壶底下篆体相关站点推荐:
赞助商链接
紫砂壶底下篆体相关
免责声明: 机电供求信息网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网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 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想举报或者对本文章有异议,请联系我们的工作人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落款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