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第一次世界大战崛起的崛起 抗战小说说

在一战后,人们普遍认为一战是“结束战争的战争”,可他们想不到,一战非但没能结束战争,反而引发了另一场规模更大的战争。其实这并不奇怪,因为一战所要解决的问题并未解决,所以必然要再来一场大战,对这一问题加以解决。这个问题就是:资本主义国家间利益分配的不均。这么说似乎有点儿抽象,那就来点具体的吧。&    
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凡尔赛宫镜厅举行了加冕典礼,成为德意志帝国皇帝,从此,德意志结束了长达近一千年的分裂局面,重新团结在了一起。这个帝国也被称为德意志第二帝国,第一帝国是962-1806年的神圣罗马帝国。但这个“神圣罗马帝国”既不神圣,又非罗马,更不是什么帝国,它只是德意志诸侯松散松散的联合体。神圣罗马帝国几乎每一个皇帝登基后的第一件事就是镇压反叛的诸侯。1806年耶拿战役后,拿破仑强迫奥地利皇帝弗兰茨放弃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称号,德意志第一“帝国”寿终正寝。65年后威廉一世将登基地点选在巴黎,可能也是要为德意志民族报此一箭之仇。&    
但这一影响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在欧洲中部从此多了一个数一数二的强国,这使欧洲格局甚至世界格局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受影响最大的当然是德国的世仇法国。纵观法国历史,我们可以发现,法国人始终想要控制德意志,起码是压制它。因为这可以让它感到安全一点儿。从查理大帝到“太阳王”路易十四,从拿破仑到拿破仑三世,都在执行这一国策。以前德意志民族一盘散沙,法国人感觉还稍微舒服点儿,可现在德国人抱成了团,法国人感到自己的卧榻旁酣睡着一只猛虎,谁还能睡得着?一个好汉三个帮。法国人越发感到这个真理的重要性,但先行动的却是德国人。日,德国与奥匈帝国签订了军事同盟条约,规定缔约一方受到俄国攻击时,另一方必须以“本国的全部武装力量”予以帮助,并不得单独媾和。1882年,在与法国争夺突尼斯的战争中失意的意大利也加入了德奥军事同盟。就当时的情况来说,德国与奥匈帝国的联合很有必要。1866年的德奥战争伤了两国的和气,并且以前在争夺德意志的时候两国也没少勾心斗角。但那毕竟是“内部矛盾”,德国人与奥地利认同属日耳曼民族,是“同胞兄弟”,当初“大德意志派”与“小德意志派”就在德国统一问题上争得不可开交。“大德意志派”主张建立一个包括奥地利在内的由奥地利领导的“大德意志”,而“小德意志派”主张建立一个不包括奥地利的由普鲁士领导的“小德意志”。德奥两国差点儿成了一个国家,奥地利自然是德国的首选盟友。&    
但这里有一个问题:怎么又出来一个俄国?其实不愿看到德国统一的除了法国就是俄国。这两位以前都想趁着中欧的混乱劲儿浑水摸鱼,捞点儿好处。现在俄国人看到德国开始坐大,感到这是对自己的严重威胁。于是,法俄开始接近。当普法战争的硝烟还未完全散尽的时候,俾斯麦因感觉法国恢复得太快,想再次对法国下手时,半路杀出了个俄国,使德国人未能如意。从此,德俄关系开始恶化。而俄国与奥地利在巴尔干这个列强竞技场上也争得不可开交,虽然没有爆发战争,但双方一直在互相挖墙脚。&    
就这样,1892年,法俄签订军事协定,规定:“如法国遭到来自德国或受到德国支持之意大利的进攻,俄国将使用它所拥有的全部军队进攻德国。如俄国遭到德国或受德国支持之奥地利的进攻,法国将使用它所拥有的全部军队进攻德国。”&    
英国一直以来奉行“光荣孤立”政策和均势政策。它拒绝与任何欧陆国家签订任何军事同盟条约。但这并不表示它不与大陆国家结盟。当它看到法国坐大时,它就与德国、俄国、葡萄牙结盟,就像拿破仑战争时一样,当它看到俄国坐大时,它就与法国、土耳其、撒丁结盟,就像克里米亚战争时一样。这回,它看到德国坐大了,又要与法国和俄国结盟。总之,英国不希望看到一家独大的欧洲大陆,这会让它感到很不安全。其实,由于英法的殖民利益发生了冲突,英德关系一度很暧昧,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和英国国王乔治五世都是维多利亚女王的后代。英王爱德华七世是威廉二世的亲舅舅。但在利益面前,“血缘”、“亲情”都显得不堪一击。不止外国,中国也是如此,一部中国历史,记载了多少骨肉相残的血腥的宫廷斗争。秦二世为登上皇位,与赵高合谋逼令兄长扶苏自尽;西晋的“八王之乱”耗尽了晋朝的国力;就连“千古明君”李世民也不能免俗,杀兄逼父才登上皇位(当然他这么做也是让李建成和李元吉逼出来的)。    
国势蒸蒸日上,威廉二世自我感觉相当良好:“欧陆霸主?谁稀罕!我德意志威震四海,朕还要当世界霸主!”当世界霸主,意味着德国不仅要与法国、俄国为敌,还要与英国作对,英国海上霸主的宝座已经坐了三百多年,岂肯轻易让与他人?在外交上,1902年,英国与日本签订了同盟条约;1903年,英王爱德华七世访问法国,与“老虎”克莱蒙梭促膝长谈,最后两人一致认为普鲁士是“炮弹里孵出来的”,并且这个炮弹正迎面飞来。为了挡住炮弹,1904年,英法尽释前嫌,签订《英法协约》。俄国一直对英国和日本结盟耿耿于怀,但现在大敌当前,俄国人每天就守着德国这颗炮弹,搞不好弄个爆炸什么的,可不是闹着玩儿的。俄国外交大臣只好硬着头皮宣布:“我们的朋友的朋友就是我们的朋友。”在法国的撮合下,1907年,《英俄协定》签订。    
听说自己的舅舅与自己的敌人签订了反对自己的同盟条约,威廉二世气得差点没背过气去。他说自己的舅舅:“他要的是战争。但是我得发动战争,好让他不至沾上臭名。”这外甥还挺有“孝心”的。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均已形成,双方随即开始了军备竞赛。德国的军费开支从1902年的87450万马克增至1911年的125900万马克,到1914年已增至324400万马克。德国战前的常备军人数仅次于俄国,有51个师,87万人,还训练了大量的预备役军官,以便战时扩军。此外,德国还建了6个飞艇兵站,共有飞艇50只。奥匈帝国的军费开支从1902年的40160万马克增至1911年的54880万马克,1914年增至8亿马克。1913年,奥匈帝国正规军有56万。意大利的军费开支从1902年的28250万马克增至1911年的47250万马克。    
同盟国如此破费,协约国自然也要下血本。英国的军费开支从1902年的121830万马克增至1911年的145240万马克。它的陆军规模较小,只有25万人,但它的海军规模庞大。也难怪,英国是个岛国,以海洋立国,如果没有强大的海军,如何守卫海疆,又如何保护自己的运输船队。英国认为,海军对德国来说是“奢侈品”,对英国来说则是“必需品”。1909年,英国决定,德国每造一艘军舰,英国就造两艘军舰。法国的军费开支从1902年的82720万马克增至1911年的105210万马克,1914年达到15亿马克。1914年其常备军达80万人。俄国比较穷,但这并不能阻止它进行“国防建设”,它利用法国贷款扩充军备,其军费开支从1902年的87450万马克增至1911年的125100万马克,1914年更是达到惊人的183400万马克,其陆军总数达到130万,居欧洲各国之首,即使这样还不满意,它还通过扩军法案,准备将军队扩充到230万!    
现在整个欧洲已经坐在了火药桶上,只等一颗火星引燃导火索了,而这颗火星很快就出现了。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我决定做这个火星了。
  来顶一个~~~~~~~~
  我决定做那个火星人了
  1945年,一位非藉少女LATUALATUKA,乘坐一艘灰色小船由非洲漂到美国‧一位神秘男人杀死了她,而且在背脊割了 &LATUALATUKA&几个字母。一星期后, 这消息传到亚洲.现在你已看完这篇讯息, 她会在一星期后飘到你家中夺取你最重要的家人性命。解咒方法只有完成以下指示: 将此讯息贴在其他三个留言版的回应内                        对不起,不小心看到的,没办法
  一次世界大战有世界大战之名,但和二战比起来,人们难免觉得它少了点世界大战之实。让人们多了解一下这场人类第一次的全球规模战争还是很有必要的,支持楼主
  留着看
  这火星也实在烧的太久了
  看来真的不再更新了,就沉了吧。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连环画】第一次世界大战07塞尔维亚抗战.pdf
扫描二维码,下载文件到手机
相关文档推荐
当前文件信息
浏览:144次
保存:15次
下载:94次
您的VIP会员已过期,是否续费?
用户应遵守著作权法,尊重著作权人合法权益,不违法上传、存储并分享他人作品。举报邮箱:
京网文[0号 京ICP证100780号当前位置: &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一颗子弹害死1537万人(3)
&&&&利益真空诱发的战争
&&&&天下嘻嘻皆为利来,天下嚷嚷皆为利往。战争是争夺利益的最激烈形式。人类历史的经验表明,大国的崛起和衰落往往都伴随着战争。1871年俾斯麦用铁和血统一德国,德意志帝国建立。德国统一后迅速崛起,新兴大国需要更加广阔的生存空间。从1871年到1914年的43年间,德国日益强大,德皇威廉二世欲当欧洲霸主。英法俄等传统大国的利益受到新兴大国德国强有力的挑战。德国的崛起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一个重大因素。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衰落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另一个重大因素。当一个大国在传统强国的夹缝中崛起时,爆发国家间大规模战争的概率只有50%。当一个大国崛起的同时另一个大国在衰落,那么战争就在所难免了。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衰落使巴尔干地区出现利益真空。新兴势力对利益的渴望就像落水的人对空气的渴望一样强烈。传统势力对任何利益都垂涎欲滴。大国衰落出现利益真空,各方势力涌进利益真空时就可能引发战争。
&&&&中国正在崛起,但是没有大国在衰落也没有出现利益真空。因此,中国的崛起难以引发战争。只有美国迅速衰落,才可能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2020年之前,一超七强(美国一超,中日英法德俄印七强)的世界格局与1914年英法德美日俄奥等列强鼎立的世界格局大相径庭,2020年之前第三次世界大战绝无可能。
精彩高清图推荐:
更多 的相关消息
斐迪南,一战,萨拉热窝推荐这篇日记的豆列
······
&(10人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抗战之中华崛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