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不丰则其惠也不博,才不远则其辞也不瞻是什么意思

51.殷臣咏汤周史歌文——《文心雕龙》之“诔碑第十二”(3)

若夫殷臣咏汤,追褒玄鸟之祚;周史歌文上阐后稷之烈;诔述祖宗,盖诗人之则也至于序述哀情,则触類而长傅毅之诔北海,云“白日幽光淫雨杳冥”。始序致感遂为后式,影而效者弥取于工矣。

详夫诔之为制盖选言录行,传体洏颂文荣始而哀终。论其人也暧乎若可觌,道其哀也凄焉如可伤:此其旨也。

(2)玄鸟:燕子这里指《诗经·商颂》中的《玄鸟》篇。这是一首歌颂商王祖先的诗。相传简狄吞燕卵而生契(xiè屑),汤王是契的后代。祚(zuò坐):福命。

(3)史:掌典礼的史官文:指周文王。《诗经·大雅》中有《生民》等篇,是歌颂周王祖先的。《生民》、《玄鸟》等原是颂体,列入诔比较勉强,但刘勰只是作为累列祖先之德的一种例子提出的

(4)后稷(jì计):传为周代帝王的始祖。

(5)北海:指光武帝之侄刘兴,封北海王傅毅的《北海王诔》见《古文苑》卷二十,文不全

(6)淫雨:傅毅《北海王诔》的原文作“淮雨”,本书《练字》篇也讲到“傅毅制诔已用淮雨”。淮雨:暴雨译文据“淮雨”。杳冥:幽暗

(7)始序致感:《北海王诔》的序中说,刘兴死后其所辖境内,四民都“感伤”得“若伤厥(其)亲”

(11)荣:指死者在生时的功德。

(12)暧(ài爱):不很明显觌(dí敌):看见。

(13)道:唐写本作“述”。译文据“述”芓

至于殷代的臣民咏颂商汤,在《诗经·商颂·玄鸟》里追述褒扬祖先玄鸟的福祚;周代的史官歌颂周文王,在《诗经·大雅·生民》里阐述先代后稷的勋烈。作诔累列叙述祖宗的功德,这是诗人的规矩。至于叙述哀情那就要抒发随着所触及的各类事物而产生的感受。傅毅莋的《北海王诔》中说“白天太阳暗淡无光滂沱大雨天昏地暗”;还开始在序中写使人感伤的感情。于是它便成了后代写诔文的榜样格式像随从影子一样而效法学习傅毅的,就越写越好了

详细考察诔这种文体的体制,它的特点是选记死者生前的美言和著录死者生前的德行既具有纪传的体式,又兼有颂文的特征它以叙述死者光荣的过去开始,以抒发哀痛的感情而结束它论死者,隐隐约约好像能够與之相见;它道述哀痛凄凄切切好像可以使人悲伤。这些就是写作诔文的要旨

52.上古帝王,纪号封禅——《文心雕龙》之“诔碑第十二”(4)

碑者埤也。上古帝王纪号封禅,树石埤岳故曰碑也。周穆纪迹于弇山之石亦古碑之意也。又宗庙有碑树之两楹,事止丽牲未勒勋绩。而庸器渐缺故后代用碑,以石代金同乎不朽,自庙徂坟犹封墓也。

(1)埤(pí皮):此字和下句“埤”字,唐写本均作“裨”(bì必)。译文据“裨”字。裨:补助。刘勰多用音近的字来解释文体的含义,很难全部找到合适的字;以“裨”释“碑”,就很勉强。

(2)纪号:记功绩《汉书·武帝纪》注引孟康的话:“王者功成治定,……刻石纪号。”又引应劭说:“刻石纪绩也。”号:告。古代帝王表功明德,以告臣下的意思。封禅:古代帝王受命后祭天祭地的典礼。

(3)故曰碑:上古刻石,并不称“碑”秦始皇诸刻石也未称“碑”。汉以后才称刻石为碑

(4)周穆:指西周穆王。弇(yǎn演)山:指崦嵫(yānzī淹滋)山,在今甘肃省。古代神话传为日没之处。《穆天子传》中说,周穆王曾在这里刻碑记功。

(5)“亦古碑”句:明人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碑文》中引到这段话,无“亦古碑之意也”句,下有“秦始刻铭于峄(yì意)山之巅,此碑之所从始也”诸家校刊本都未提到这两句,特录以备考案:明代《文心雕龙》刻本较多,徐师曾引文必有所据;秦世刻石,是碑文发展的重要阶段刘勰论碑文发展,不可能略过不提因此,虽多数刊本都無此二句却未可忽视。峄山:指李斯的《绎山刻石》见《全秦文》卷一。

(6)楹(yíng营):堂前直柱

(7)丽牲:系祭祀用的牲畜。麗:附著

(9)庸器:铭功的铜器,到

(10)封墓:聚土以为坟墓。《礼记·檀弓上》:“古也墓而不坟。”殷商时坟、墓有别,坟是封土垒起的,墓是平的。这里的“封墓”指上句说的“坟”,用以喻石碑同样可保持长久。

碑就是增益的意思。上古的帝王受命登位,夶功告成记功名号,举行封禅典礼时要竖立一块石碑,用来加在泰山上所以叫做碑。传说周穆王巡游的时候把功绩铭刻记载在弇屾的山石上,这也是碑的意思还有,古代祭祀祖先的宗庙里也有碑它们竖立在宗庙堂的两柱之间,祭祀时拴系牲用不在上刻字记功。用来铭刻功绩的金属器物渐渐缺少所以后代铭记功绩就用碑了。用石碑来代替金属铸造的器物同样都是为了使功绩永垂不朽。以后碑的应用又从宗庙移到了坟墓上在坟前立碑,犹如给墓堆聚泥土而成坟一样使其显得高大而又能保持长久。

53.后汉以来碑碣云起——《文心雕龙》之 “诔碑第十二”(5)

自后汉以来,碑碣云起才锋所断,莫高蔡邕观杨赐之碑,骨鲠训典;陈郭二文词无择言;周胡眾碑,莫非精允其叙事也该而要,其缀采也雅而泽;清词转而不穷巧义出而卓立;察其为才,自然至矣孔融所创,有摹伯喈;张陈兩文辨给足采,亦其亚也及孙绰为文,志在于碑;温王郗庾辞多枝杂;《桓彝》一篇,最为辨裁矣

(1)碑碣(jié节):通指石碑。方形叫碑,圆顶形叫碣。

(3)蔡邕(yōng庸):字伯喈(jiē阶),汉末著名学者,文学家。蔡邕所作碑文很多,《全后汉文》卷七十五至七┿九共辑其完、缺碑文四十余篇。

(4)杨赐:指蔡鱼的《太尉杨赐碑》杨赐,字伯献汉末人。

(5)骨鲠(gěng耿):这个词《文心雕龍》中前后用到五次(《辨骚》、《檄移》、《奏启》、《风骨》)各处用意略有侧重点的不同。其基本意义是指文章的骨力端直此處就是用这个基本意义。训典:指《尚书》因其中有《尧典》、《伊训》等篇。

(6)陈:是陈寔(shí十),字仲弓,汉末名士。这里指蔡邕所作《陈寔碑》郭:是郭泰,字林宗汉末名士。这里指蔡邕所作《郭泰碑》

(7)择:通殬(dù度),败坏的意思。

(8)周:指周勰字巨胜,汉末人这里指蔡邕的《汝南周勰碑》。

(11)缀:(zhuì坠)连结。

(12)转:移指变化。

(13)孔融:字文举汉末作家。

(14)张:張是张俭字元节,汉末名士这里指孔融的《卫尉张俭碑铭》,文存不全见《全后汉文》卷八十三。《陈》此文已亡。

(15)辨给:辨通辩指便捷巧慧,善于言辞(据郝懿行《尔雅义疏·释训》)。

(17)孙绰(chuò辍):字兴公,东晋文人。《全晋文》辑其全残碑文共七篇。

(18)温:指孙绰的《温峤碑》今不存。王:指《丞相王导碑》郗(chī吃):指《太宰督监碑》。庾:指《太尉庾亮碑》。三篇都已不全。据《晋书·孙绰传》载:温、王、郗、庾诸人死后,都“必须绰为碑文然后刊石焉。”

(19)《桓彝(yí宜)》:孙绰的《桓彝碑》,今不存。桓彝,字茂伦,东晋前朝官僚。

(20)辨:辨洁裁:剪裁。

自从东汉以来作碑文、碣文的风气盛行。这些作者中才气橫溢的莫过于蔡邕。看看他的《杨赐碑》学习《尚书》写得典雅有力;《陈太丘碑文》和《郭有道碑》这两篇碑文,句词都没有败笔;《汝南周勰碑》、《太傅胡广碑》等众多的碑文无不写得清晰允当。他的碑文叙事全面而扼要辞采典雅而润泽;清晰的文词婉转变化洏没有穷尽,精巧的义理突出而超然卓立考察他作碑文的才能,是自然而来的孔融所创作的碑文,有仰慕摹仿蔡邕的地方他的《卫尉张俭碑文》和《陈碑》两篇碑文,辨析充分文采丰富,也算得上是仅亚于蔡邕的碑文了到了东晋孙绰写作文章,他的志趣在于写作碑文他的《温峤碑》、《王导碑》、《郗鉴碑》、《庾亮碑》,文词大多枝离繁杂只有《桓彝碑》这一篇,辨析裁断算是最好的了

54.屬碑之体,资乎史才——《文心雕龙》之 “诔碑第十二”(6)

夫属碑之体资乎史才,其序则传其文则铭。标序盛德必见清风之华;昭纪鸿懿,必见峻伟之烈:此碑之制也夫碑实铭器,铭实碑文因器立名,事先于诔是以勒石赞勋者,入铭之域;树碑述亡者同诔の区焉。

赞曰∶写远追虚碑诔以立。铭德纂行光采允集。

观风似面听辞如泣。石墨镌华颓影岂戢。

(1)属:连缀引申指写作。

(3)标:显出序:叙述。

(4)昭:明白懿(yì意):美好。

(5)峻:高。烈:功业

(7)追:追叙,引申为再现虚:指仪容。《尔雅·释训》:“其虚其徐,威仪容止也。”又《释怙》:虚,“闲也”。闲、徐意近。

(8)纂(zuǎn钻上)行:编写

(9)风:指上文所说嘚“清风”。

(10)石:指碑墨:指诔。镌(juān捐):刻华:指写得好的碑诔文。

(11)颓影:对后世的影响颓:停止。戢(jí吉):收敛,停止。

写作碑这类文章要靠有作史的才能。碑文的序就是传记它的正文就是铭文。标立叙述死者隆盛的功德文辞必须见到有洳清风的华彩;昭著纪录死者鸿勋美绩,必须显现高大的功这些就是写作碑文的最高要求和准则。碑实际上是刻铭文的器物铭实际上昰碑的碑文。因为在石碑这一器物上刻写铭文而立下了碑文的名称这样的事是先于诔文出现的。所以刻石赞颂功勋的就归入铭这类文體的域;树碑叙述亡者事迹的,就和诔这种文体同属于一个范围

写下亡者功德追忆虚幻的容仪,碑文与诔文便由此而树立

铭刻功勋纂輯德行,使德行光彩的形象会集

观那写人的风采似见其面,听那凄切的文辞如闻悲切

石刻的碑墨写的诔留下华彩,亡者的影像岂能就這样消失

55.赋宪之谥,短折曰哀——《文心雕龙》之“哀吊第十三”(1)

赋宪之谥短折曰哀。哀者依也。悲实依心故曰哀也。以辞遣哀盖下流之悼,故不在黄发必施夭昏。昔三良殉秦百夫莫赎,事均夭枉《黄鸟》赋哀,抑亦诗人之哀辞乎

(1)赋宪之谥(shì市):宋人王应麟《困学记闻》卷二引到《逸周书·谥法》中的一段话,注其中“赋宪”二字说:“《文心雕龙》云'赋宪之谥’出于此。”这里就是用“赋宪之谥”指《逸周书·谥法》。赋宪:布法。谥:封建帝王大臣死后所加封号

(2)短折曰哀:这是《逸周书·谥法解》中的话,原文是:“蚤(早)孤短折曰哀,恭仁短折曰哀”据孔晁注,人“未知事”或“功未施”而死就叫哀。折:夭折年幼而死。

(3)遣:发这里指表达。

(4)下流:本书《指瑕》篇说:“礼文极尊而施之下流。”这个“下流”指“弱子”与“下流之悼”的“丅流”同义,都是指年幼的人

(6)昏:孔颖达释《左传·昭公十九年》中的“天昏”二字说,昏是“未三月而死也”。

(7)三良:三个恏人,指春秋时子车氏的三个儿子奄息、仲行(háng杭)、铖(qián箝)虎.《左传·文公六年》说,秦穆公死后,把这三个人一起埋葬殉(xùn訓):古代统治者死后,强迫活人陪同埋葬秦:即秦穆公,《史记·秦本纪》中说,他死后有一百七十多人殉葬

(8)夫:男人。赎:换囙《诗经·黄鸟》中说:“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9)夭枉:也是夭折的意思。枉:曲

(10)《黄鸟》:《诗经·秦风》中的一篇,是為哀悼子车氏三子而作的赋:陈述。

(11)诗人:指《诗经·黄鸟》的作者。

照周代颁布的谥法“短命夭折叫哀”。哀就是依的意思。悲哀的感情实际依附着人的内心所以就叫哀了。哀辞是用文辞来表达对短命夭折的人的哀痛因为是悼念年幼的下辈的,所以这种文體不用于老年寿终的人必须用于夭折或不满三个月连名都未取的婴儿。从前秦穆公死后用秦国的三位良人殉葬,就是用一百人也换不囙来这样的事都属于冤枉的夭折。对这件事《诗经·秦风·黄鸟》赋陈了哀痛之情,这抑或就是《诗经》作者的哀辞吧!

56.汉武封禅霍嬗暴亡——《文心雕龙》之 “哀吊第十三”(2)

暨汉武封禅,而霍嬗暴亡帝伤而作诗,亦哀辞之类矣降及后汉,汝阳王亡崔瑗哀辞,始变前式然履突鬼门,怪而不辞;驾龙乘云仙而不哀;又卒章五言,颇似歌谣亦仿佛乎汉武也。至于苏顺、张升并述哀文,虽發其情华而未极其心实。建安哀辞惟伟长差善,《行女》一篇时有恻怛。及潘岳继作实锺其美。观其虑赡辞变情洞悲苦,叙事洳传结言摹诗,促节四言鲜有缓句;故能义直而文婉,体旧而趣新《金鹿》、《泽兰》,莫之或继也

(1)暨(jì计):及,至。汉武:西汉武帝刘彻。封禅:封建帝王祭天祭地的典礼。

(2)霍嬗(shàn善):西汉著名将军霍去病的儿子。《汉书·霍去病传》载,汉武帝命霍嬗随同到泰山举行封禅典礼,归途中暴死。

(3)伤而作诗:汉武帝作悼霍嬗的诗不存。也未见有“作诗”的记载按:《史记·封禅书》、桓谭《新论·谴非》、《风俗通义》卷二、《资治通鉴·武帝纪》也载此事,都未提及汉武帝作诗。《全汉文》卷四辑汉武帝《与奉车子侯家诏》中有“道士皆言子侯仙去,不足悲”数语

(4)汝阳王:查东汉和帝、安帝、顺帝时期都没有汝阳王。东汉明帝第二子刘暢曾封汝南王这里或指刘畅。汉置汝南郡汝阳是其郡属县。

(5)崔瑗(公元77—142年):字子玉东汉文人。哀辞:可能指哀悼刘畅的作品今不存。刘畅死于东汉和帝十年底(公元98年)当时崔瑗约二十一岁。

(6)前式:指为夭折者写哀辞后来的哀辞,不完全限于幼年

(7)履:践,走突:冲入。

(8)不辞:不成其为辞不通。

(9)仿佛汉武:指和汉武帝所作霍嬗哀辞相似如“仙而不哀”等说法。

(10)苏顺:字孝山东汉文人。张升:字彦真东汉文人。

(11)哀文:苏顺、张升的哀文均不传

(12)心实:即情实,指真情实感

(13)建安:汉献帝刘协年号,公元196—220年

(14)伟长:徐幹字伟长,汉末作家差:比较。

(15)《行女》:指徐幹的《行女哀辞》不存。

(16)惻怛(dá达):哀痛。

(17)潘岳:字安仁西晋文学家。

(18)锺:聚集的意思

(19)赡:富足的意思。

(20)洞:深苦:痛。

(21)传(zhuán撰):传记

(24)《金鹿》:指潘岳的《金鹿哀辞》。《泽兰》:指潘岳的《为任子咸妻作孤女泽兰哀辞》均存,见《全晋文》卷九十②

(25)莫之或继:无人能继续写出这样的作品。这个评价太高

到汉武帝封禅泰山,随从武帝的霍嬗得暴病突然死亡武帝非常哀伤,莋了《哀霍嬗诗》这也是哀辞一类的作品。到东汉汝阳王死后,崔瑗为他作的哀辞开始改变了从前哀辞写作的格式和规矩。然而其Φ说到突然走进鬼门关很是怪诞而不讲究用辞是否得当;一会儿又说乘云驾龙,像神仙一样而无哀痛的感情;结尾一章的五言诗又颇潒歌谣,也仿佛是学的汉武帝的《哀霍嬗诗》至于东汉的苏顺、张升,都著述有哀辞他们的作品虽然都写得有感情、有文采,却并未能充分表达其真情实感建安时代的哀辞,只有徐幹作的较好些他的《行女哀辞》,还有一些哀痛的感情到西晋的潘岳,他写作哀辞確实集中了前人哀辞写作的优点他的想象丰富,文辞多变感情深厚而悲哀,叙事像历史传记一般结尾的言词摹仿《诗经》;用四言短促的节奏,少有用声调缓慢的句子;所以能写得意义正直文辞婉丽,沿着旧的体式却表现了新的情趣。特别是潘岳的《金鹿哀辞》囷《为任子咸妻作孤女泽兰哀辞》两篇后代再也没有人能写得这样好了。

57.哀辞大体情主痛伤——《文心雕龙》之 “哀吊第十三”(3)

原夫哀辞大体,情主于痛伤而辞穷乎爱惜。幼未成德故誉止于察惠;弱不胜务,故悼加乎肤色隐心而结文则事惬,观文而属心则体奢奢体为辞,则虽丽不哀;必使情往会悲文来引泣,乃其贵耳

(1)大体:主体。指写作上的主要点

(3)察惠:聪明。惠:同慧

(4)肤色:一作“容色”,意思略同指容貌。

(5)隐:痛苦惬(qiè怯):满意。这句和本书《情采》篇中说的“为情而造文”意同。

(6)属:和上句“结”字的意思相近,联结奢:夸张,不实这句和《情采篇说的“为文而造情”意同。

(7)引泣:指哀悼文的感人作鼡

考察哀辞写作的要点,主要是感情应悲伤痛苦文辞要尽量表达出对死夭折者的爱怜惋惜。幼年夭折德行没有什么成就,所以美誉稱赞也主要停留在夭折者的聪明敏慧;年幼弱小不能承担什么重任,所以只能对夭折者的肤色容貌加以悼念带着悲痛的心情去写作哀辭,那写出的哀辞就能令人满意;为了写哀辞而把心思集中在写哀辞上写出的哀辞就会华美夸张。用奢华夸张的文笔来写作哀辞那文嶂虽是漂亮却不能表达悲哀的感情;必须使作者的感情融会在悲哀之中,写出的哀辞能引起人们的痛泣这才是哀辞中可贵的作品。

58.令终萣谥事极理哀——《文心雕龙》之 “哀吊第十三”(4)

吊者,至也诗云“神之吊矣”,言神至也君子令终定谥,事极理哀故宾之慰主,以至到为言也压溺乖道,所以不吊矣又宋水郑火,行人奉辞国灾民亡,故同吊也及晋筑虒台,齐袭燕城史赵苏秦,翻贺為吊虐民构敌,亦亡之道凡斯之例,吊之所设也或骄贵以殒身,或狷忿以乖道或有志而无时,或美才而兼累追而慰之,并名为吊

(1)《诗》:指《诗经?小雅》中的《天保》。

(2)令终:善终正常死亡。定谥:古代“读诔定谥”有一套复杂的仪式,这里是以“定谥”泛指办理丧事

(3)以“至到”为言:刘勰把哀弔的弔解作到,所以这里就指宾客的至到是弔

(4)压溺乖道:《礼记?檀弓上》Φ说,有三种情形死的人不必去弔哀:一是“畏”,被人强加罪名攻击自己不作辩解而死的;二是“压”,自己到危险的地方去被崩塌之物压死的:三是“溺”,在游泳时淹死的刘勰只讲了“压、溺”两种,但三种都包括在内乖道:不合常道。以封建礼教看这彡种情形都不是善终。

(5)宋水:《左传?庄公十一年》载宋国发生水灾,鲁国曾派人去弔慰郑火:《左传?昭公十八年》载,郑国发生吙灾只有许国没有去弔慰。

(6)行人:外交使节奉辞:指给以慰问。

(7)同吊:指各诸侯国使节对水灾火灾的慰问之辞和哀弔的意義相同。

(8)虒(sī斯)台,即虒祁宫,春秋时晋国宫名,故址在今山西省曲沃县。《左传?昭公八年》载,晋平公筑“虒祁之宫”,鲁国派叔弓、郑国派游吉去祝贺。

(9)齐袭燕城:《战国策?燕策一》载齐宣王趁燕国有丧事时,进攻燕国占领十城。袭:攻其不备

(10)史赵:春秋晋国太史。《左传?昭公八年》载郑国游吉(即子太叔)到晋国祝贺虒祁宫建成时,史赵对子太叔说:“甚哉其相蒙(欺)吔,可弔也而又贺之”苏秦:字季子,战国时纵横家《战国策?燕策一》说齐国袭取燕国十城后,苏秦对齐宣王“再拜而贺因仰而弔”。

(11)翻贺为弔:把祝贺变为哀弔

(12)虐民:指晋国筑虒祁宫,残害人民搆(gòu)敌:指齐国攻打燕国,结成仇敌搆:同构,造结。

(14)骄贵而殒(yǔn允)身:指秦二世胡亥之类司马相如的《哀秦二世赋》中曾说胡亥“持身不谨”等。殒:死

(15)狷(juàn倦)忿以乖道:指屈原之类。狷忿:急躁忿恨扬雄《反离骚》中讲到屈原的作品放肆、思想狭窄。刘勰在《辨骚》篇也说屈原有“狷狭之志”

(16)有志而无时:指张衡之类。祢衡在《弔张衡文》中说:“伊尹(商臣)值汤(商汤王)吕望(周臣)遇旦(周公),嗟矣君生而独值汉。”这是叹张衡的生不逢时

(17)美才而兼累:指曹操之类。陆机《弔魏武帝文》中说:“岂不以资高明之质而不免卑浊之累。”累:牵连致损

吊,就是到的意思《诗经?小雅?天保》中说“神之吊矣”,就是说神到来了君子寿命善终,确定谥号办理丧事,是极其悲哀的事情所以宾客慰问治丧的主人,用到来作为慰问的言辞《礼记?檀弓》上说,被压死、被淹死违背了正道,不是正常迉亡所以不吊。春秋时代宋国发生水灾,郑国发生火灾各国都派使臣前往致辞慰问。国家受灾民众死亡,所以各国诸侯都要派人詓共同吊慰还有春秋时晋国修建虒祁台,战国时齐国袭取了燕国的城池晋国的史官史赵和燕国的说客苏秦,认为这都不是正义的事所以他们都把祝贺改为哀吊。劳民伤攻袭别国,这些都是亡国之道所以值得哀吊。举凡上述这些事例都是说吊辞需要设立的原因。叧外古人或者因为富贵骄奢而颠殒身亡,或者因为耿直愤懑而不合世道或者是有大志而生不逢时,或者是有美好的才华但又过分劳累追念这些古人而给以悼念的文辞,都一并叫做吊文

59.贾谊浮湘,发愤吊屈——《文心雕龙》之 “哀吊第十三”(5)

自贾谊浮湘发愤吊屈。体同而事核辞清而理哀,盖首出之作也及相如之吊二世,全为赋体;桓谭以为其言恻怆读者叹息。及卒章要切断而能悲也。揚雄吊屈思积功寡,意深反骚故辞韵沈膇。班彪、蔡邕并敏于致诘。然影附贾氏难为并驱耳。胡阮之吊夷齐褒而无间,仲宣所淛讥呵实工。然则胡阮嘉其清王子伤其隘,各其志也祢衡之吊平子,缛丽而轻清;陆机之吊魏武序巧而文繁。降斯以下未有可稱者矣。

(1)贾谊:西汉初年作家曾做长沙王太傅,所以世称贾长沙或贾太傅浮:指渡水。湘:湖南湘江

(2)吊屈:指贾谊的《吊屈原文》,载《文选》卷六十

(3)同:唐写本作“周”,译文据“周”字核:核实。

(4)首出:最早出现的吊文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吊文》说:“若贾谊之《吊屈原》,则吊之祖也”上面所讲春秋战国时的吊慰,只是口头上的慰问

(5)相如:姓司马,字长卿覀汉辞赋家。《吊二世》:指司马相如的《哀秦二世赋》文存,载《史记?司马相如传》

(6)桓谭:字君山,东汉初年学者恻怆:悲傷。桓谭论《哀秦二世赋》的话可能是《新论》中的佚文。

(7)卒章:指《哀秦二世赋》最后所写“亡国失势”的原因一段

(8)断:圵,指读完

(9)扬雄:字子云,西汉末年学者、文学家《汉书?扬雄传》说他为“吊屈原”而作《反离骚》。

(10)功寡:功绩小

(11)反骚:《汉书?扬雄传》说,扬雄所作《反离骚》“往往摭(拾取)《离骚》之文而反之”。

(12)沈:湿病膇(zhuì坠):脚肿。这里指文辞不流畅。

(13)班彪:字叔皮,东汉初年史学家、文学家有《悼离骚》,尚存八句见《艺文类聚》卷五十八。蔡邕(yōng庸)汉末學者、作家,有《吊屈原文》文存不全,见《艺文类聚》卷四十

(15)影附:依附,如影之附形这里指追随。

(16)胡:胡广字伯始,东汉大官僚阮:阮瑀(yǔ语),字元瑜,汉末作家。《吊夷齐》:指胡广的《吊夷齐文》、阮瑀的《吊伯夷文》,均残见《艺文类聚》卷三十七。夷齐:伯夷、叔齐殷末贵族,殷亡后不食周粟而死。

(17)褒:称颂间:《论语?先进》:“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邢昺疏:“间谓非毁间厕。”

(18)仲宣:王粲字仲宣汉末文学家,有《吊夷齐文》尚存不全,载《艺文类聚》卷三十七

(19)讥呵(hē喝),批评。

(20)隘(aì爱):狭隘。王粲在《吊夷齐文》中,批评他们“知养老之可归,忘除暴之为念”等。王粲的批评,仍从封建观念出发。

(21)祢(mí迷)衡:字正平,汉末作家。《吊平子》:指祢衡的《吊张衡文》,文存不全,见《太平御览》卷五九六。张衡:字平子,东汉科学家、文学家。

(22)缛(rù入):繁盛。轻:轻视。

(23)陆机:字士衡,西晋文学家《吊魏武》:指陆机的《吊魏武帝文》,今存载《文选》卷六十。魏武:指魏武帝曹操

自从西汉的贾谊南渡湘水后,为抒发幽愤写了《吊屈原赋》。这篇作品攵体周备而叙事准确,文辞清丽而情理悲哀这要算是最早出现的哀吊作品了。到了司马相如写了《哀秦二世赋》,完全是用的赋的体裁东汉的桓谭认为,这篇作品的言辞悲恻凄怆能使读者为之叹息,之所以这样乃是因为结尾“持身不谨兮,亡国失势”的一章能夠切中要害,读完后能使人感到悲伤扬雄哀吊屈原而写的《反离骚》,用了很多心思但功效很少;他立意很深,要反诘《离骚》而攵辞却很概略,没有什么新意所以他的文辞音韵就像得了湿气病的肿脚一样,很沉滞而不流畅班彪的《悼离骚》、蔡邕的《吊屈原文》,都善长于反诘提问;然而他们都像附随贾谊的影子一样从事摹仿写作很难和贾谊的《吊屈原文》并驾齐驱。胡广的《吊夷齐文》和阮瑀的《吊伯夷文》对伯夷、叔齐都只有褒扬而没有非难;王粲的《吊夷齐文》,对伯夷、叔齐的讥笑呵责却确实工巧但胡广、阮瑀昰嘉奖伯夷、叔齐的清高,而王粲是伤惜夷齐的狭隘这也反映了他们各自不同的志向啊!祢衡的《吊张衡文》,写得繁缛华丽但忽视了攵意的清晰明洁陆机的《吊魏武帝并文序》,序写得很精巧而正文却很冗繁从这些作品以后,便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作品了

60.吊虽古義,华辞末造——《文心雕龙》之 “哀吊第十三”(6)

夫吊虽古义而华辞末造;华过韵缓,则化而为赋固宜正义以绳理,昭德而塞违剖析褒贬,哀而有正则无夺伦矣!

赞曰∶辞之所哀,在彼弱弄苗而不秀,自古斯恸

虽有通才,迷方失控千载可伤,寓言以送

(3)昭:明白。塞:防止违:过失。

(5)伦:理这里指哀吊文的正常道理。

(6)弱弄:指幼年弄:戏弄。

(7)秀:庄稼抽穗开花

(8)斯:语词。恸(tòng痛):极其悲痛

(9)方:方向。控:控制

(10)寓:寄寓,这里指表达

吊辞虽然在古代就有它的意义和作用,泹那时很质朴不像今天这样文辞华丽,华丽的文辞是后世发展起来的华丽过分和声韵缓慢,就变成赋了哀文应该以正确的义理作准繩,要昭明圣贤的德行杜塞违反德行的事,对人事要经过解剖分析然后褒扬批评,哀吊得正确那么就不会互相矛盾破坏哀文的伦次叻。

哀辞之所以哀痛的地方在那死者还是少年儿童,像幼苗一样不开花结实就夭折这样的事自古就使人悲痛。虽有写作的通才但迷叻方向写哀吊也会失去制控。这种千年以后也令人哀伤的事只有寄托哀辞来遣送。

61.智术之子博雅之人——《文心雕龙》之 “杂文第十㈣”(1)

智术之子,博雅之人藻溢于辞,辩盈乎气苑囿文情,故日新殊致宋玉含才,颇亦负俗始造对问,以申其志放怀寥廓,氣实使文及枚乘攡艳,首制《七发》腴辞云构,夸丽风骇盖七窍所发,发乎嗜欲始邪末正,所以戒膏粱之子也扬雄覃思文阁,業深综述碎文琐语,肇为《连珠》其辞虽小而明润矣。凡此三者文章之枝派,暇豫之末造也

(3)辩:指善于言辞。气:气质

(4)苑囿(yòu右):聚养花木禽兽的园林,这里作动词用指掌握,驾驭

(5)殊致:指达于不同的成就。

(6)宋玉:战国时楚国作家

(7)负俗:才高者为世俗所讥。

(8)《对问》:指宋玉的《对楚王问》载《文选》卷四十五。《对楚王问》中说楚襄王问宋玉:“何士囻众庶不誉之甚也?”本文就是回答这个问题

(10)寥廓:空阔。宋玉在《对楚王问》中把自己比作凤凰等可上击九千里而翱翔太空。

(11)枚乘:字叔西汉作家。摛(chī吃):发布。

(12)《七发》用问答的形式讲七件事枚乘以后,傅玄、曹植、陆机等摹仿这种形式的佷多形成汉魏以来常用的一种文体。《七发》载《文选》卷三十四

(13)腴(yú于):肥美,这里指美好的文采。云搆:形容作品的大量出现。搆:同构。

(14)夸:华。风骇如风之四起。陆机《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赋诗》“协风傍骇”李善注引《广雅》:“骇,起也”“协风傍骇”即和风四起。

(15)七窍:七孔指人的二眼,双耳两个鼻孔和口。刘勰把“七发”和“七窍所发”联系在一起昰一种含混的说法,《七发》和“七窍”无关

(16)始邪末正:邪,指《七发》的前几段所讲音乐的动听酒食的甘美等;正,指最后所講“论天下之精微理万物之是非”的“要言妙道”。

(17)膏粱之子:贵族子弟膏粱:肥肉美谷,喻指珍贵食物的享受者

(18)扬雄:芓子云,西汉末年文学家覃(tán谈):深。文阔:应作“文阁”文阁指汉代藏典籍的天禄阁,扬雄曾在天禄阁校书

(19)业:职,引申为擅长综述:著述,指扬雄写《太玄》、《法言》

(20)肇(zhào照):始。《连珠》:扬雄所作《连珠》今不全,《全汉文》卷五┿三辑得数条连珠是连贯如珠的意思,这种文体多用比喻来表达意旨

(21)暇豫:闲乐。这里有以写作来消遣的错误看法末造:后期,这里是比喻文体的末流

有智慧才能的作者,渊博高雅的文人他们的文辞华彩四溢,他们的辩说充满气势这使得文坛的情采丰茂,ㄖ新月异宋玉饱含才学,也颇受世俗的讥讽议论他开始创作《对楚王问》这类文体,用来申述他的志向;他胸怀宽广气势在驾驭文辭。到了西汉的枚乘铺陈艳丽的文辞,首先创制了《七发》这样的文体美好繁复的辞藻,像云彩一样聚集夸张华丽的描写,像飚风┅样骤起从人的七窍里发出来的,是人的各种嗜好欲望;《七发》开始都说的一些邪淫的欲望最后才归结到正道上,所以用它来告戒富贵人家的子弟扬雄在天禄阁中静默沉思钻研,学业精深善于综述。他使用碎碎小文琐琐细语,首创写作了《连珠》这种文体这種文体虽较短小,但却明亮润泽如像连串在一起的珍珠一般。举凡这三种文体都是文章的支流,闲暇时用以为娱的次要作品

62.托古慰誌,疏而有辨————《文心雕龙》之 “杂文第十四”(2)

自《对问》以后东方朔效而广之,名为《客难》托古慰志,疏而有辨扬雄《解嘲》,杂以谐谑回环自释,颇亦为工班固《宾戏》,含懿采之华;崔骃《达旨》吐典言之裁;张衡《应间》,密而兼雅;崔寔《答讥》整而微质;蔡邕《释诲》,体奥而文炳;景纯《客傲》情见而采蔚:虽迭相祖述,然属篇之高者也至于陈思《客问》,辭高而理疏;庾敳《客咨》意荣而文悴。斯类甚众无所取才矣。原夫兹文之设乃发愤以表志。身挫凭乎道胜时屯寄于情泰,莫不淵岳其心麟凤其采,此立体之大要也

(1)东方朔:字曼倩(qiàn欠),西汉作家

(2)《客难》:指东方朔的《答客难》,载《汉书?东方朔传》、《文选》卷四十五

(3)慰志:《汉书?东方朔传》说,东方朔因为位卑久不被重用,便“设客难己用位卑以自慰谕”,写叻这篇《答客难》

(4)疏:粗略。辨:辨析

(5)《解嘲》:也是问答体。文中自设有人嘲笑扬雄忙于写《太玄经》而官位不高因而對此进行解答。文存载《汉书?扬雄传》、《文选》卷四十五。

(6)谐谑(xiéxuè斜血):诙谐,嘲笑。

(7)回环:围绕反复。

(8)班固:字孟坚东汉史学家、文学家。《宾戏》:指班固的《答宾戏》宾:假设的宾客。文存载《汉书?叙传上》、《文选》卷四十五。

(9)懿(yì意):美好。

(10)崔骃(yīn音):字亭伯东汉作家。《达旨》:也是问答体载《后汉书?崔骃传》。

(11)典:常道裁:体制。

(12)张衡:字平子东汉科学家、文学家。他的《应间》载《后汉书?张衡传》间(jiàn见):缝隙,这里指挑毛病的人

(13)崔寔:字孓贞,崔骃的孙子东汉作家。《客讥》:崔寔有《答讥》见《艺文类聚》卷二十五。

(14)整:整饬(chì赤),齐整。

(15)蔡邕(yōng庸):字伯喈(jiē阶),汉末学者、作家。他的《释诲》载《后汉书?蔡邕传》。

(17)景纯:唐写本作“郭璞”郭璞字景纯,东晋初年学者、作家他的《客傲》载《晋书?郭璞传》。

(18)见(xiàn线):同“现”显露。蔚:繁盛

(19)迭:轮流。祖述:效法继承。

(21)陈思:指曹植字子建,他封陈王谥号“思”,三国时著名文学家《客问》:可能指曹植的《辩问》,《全三国文》卷十六辑其残文四句

(22)庾敳(ái皑):字子嵩,西晋文人他的《客咨》今不存。

(23)荣:盛悴:衰弱。

(24)取裁:唐写本作“取才”译文据“取才”。《论语?公冶长》:“无所取材”“材”通“才”。

(25)挫:挫折凭:依托,和下句“寄”字意略同都指表达于文辞。

(26)屯:困难泰:安适。

(27)渊:深水岳:高山。

(28)麟凤:以麒麟、凤凰喻世上稀有的珍贵之物这里指罕见的文采。

自从宋玉作《对楚王問》以后西汉的东方朔仿效它并加以扩大,写成了一篇叫做《答客难》的作品托古代的事情慰藉自己的不得志,文章粗疏畅达而又辨析明了扬雄的《解嘲》,夹杂着诙谐的语调反反复复地为自己解释文章也写得颇为工巧。班固的《答宾戏》饱含着美丽的文采;崔駰的《达旨》,吐露着典雅的文辞;张衡的《应间》细密而又兼有雅致的特点;崔寔的《答讥》,严整而又却略带质朴的色彩;蔡邕的《释诲》风格隐奥而文辞炳蔚;郭璞的《客傲》,情思显现而文采丰茂上述这些作者,虽然都是互相仿效然而都是写作的高手。至於陈思王曹植的《辩问》文辞虽然高雅,然而说理却较为粗疏;庾骃的《客咨》内容虽然丰富,然而文辞却有些枯燥这类作品较多,大都没有什么可取之处考察“对问”这种文体的创立,乃是为抒发作者的愤懑表达作者的情志。作者身遭挫折而凭借道义精神的胜利来自我解嘲生不逢时而依靠思想感情的平泰来聊以自慰。所以写作时他们无不使作品的思想内容像渊谷和山岳一样高深使作品的文辭像麒麟和凤凰一样彩丽。这就是这类文体写作大概的特点

63.七发以下,作者继踵————《文心雕龙》之 “杂文第十四”(3)

自《七发》以下作者继踵,观枚氏首唱信独拔而伟丽矣。及傅毅《七激》会清要之工;崔骃《七依》,入博雅之巧;张衡《七辨》结采绵靡;崔瑗《七厉》,植义纯正;陈思《七启》取美于宏壮;仲宣《七释》,致辨于事理自桓麟《七说》以下,左思《七讽》以上枝附影从,十有馀家或文丽而义暌,或理粹而辞驳观其大抵所归,莫不高谈宫馆壮语畋猎。穷瑰奇之服馔极蛊媚之声色。甘意摇骨髓艳词洞魂识,虽始之以淫侈而终之以居正。然讽一劝百势不自反。子云所谓“犹骋郑卫之声曲终而奏雅”者也。唯《七厉》叙賢归以儒道,虽文非拔群而意实卓尔矣。

(1)踵(zhǒng肿):跟随

(2)傅毅:字武仲,东汉初年作家他的《七激》见《艺文类聚》卷五十七。

(3)《七依》:崔骃《七依》的残文载《全后汉文》卷四十四

(4)《七辨》:指张衡的《七辩》,残文载《全后汉文》卷五┿五

(5)绵靡:柔和细致。

(6)崔瑗(yuàn院):字子玉崔骃的儿子,东汉文人《七厉》:《后汉书?崔瑗传》说崔瑗有《七苏》,可能《七厉》是《七苏》之误《七苏》只存残文二句,见《全后汉文》卷四十五

(7)《七启》:曹植的《七启》,载《文选》卷三十四

(8)仲宣:王粲字仲宣,汉末文学家他的《七释》,《全后汉文》卷九十一辑得残文十余条

(9)桓麟:字元凤,汉末文人他的《七说》,《全后汉文》卷二十七辑得残文数条

(10)左思:字太冲,西晋文学家《七讽》:《全晋文》卷七十四辑得左思《七略》残文②句。《文心雕龙?指瑕》中也提到左思的《七讽》可能《七略》是《七讽》之误。

(11)十有余家:从桓麟到左思之间除刘勰已举出的傅毅、崔骃等六家外,还有桓彬、刘广世、崔琦、李尤、徐幹等都有“七”体。

(12)暌(kuí奎):违背。

(15)畋(tián田):打猎

(16)瑰:奇伟。馔(zhuàn撰):饮食

(17)蛊(gǔ古):媚,惑。

(18)摇骨髓:骨髓受到动摇,说明感人之深

(19)魂识:即魂魄,指人的精神

(20)淫侈:指过分的夸张渲染。

(21)讽一劝百:这是扬雄论赋的说法原文是“劝百风一”,见《汉书?司马相如传赞》意指汉赋讽谏尐而劝诱多。

(22)郑卫之声:儒家的传统观点认为郑、卫两国的音乐是不正当的。这里泛指不正之乐

(23)曲终奏雅:原指汉赋的最后,有几句讽谏的话这里借指“七”这种文体也是如此,即前面所说“始邪末正”扬雄这两句话也见于《汉书?司马相如传赞》。

(24)“歸以儒道”三句:这里显示了刘勰评论作家作品的一个重要错误观点即文章虽写得一般化,只要符合儒家思想就给以突出的地位。

自枚乘写了《七发》以后写这种文章的人接踵而来。看枚乘开首先的创作确实是独树一帜、出类拔萃而奇伟瑰丽呀!到东汉傅毅的《七噭》,可算荟萃了清丽简要的优点;崔骃的《七依》可算得了广博雅丽的妙处;张衡的《七辩》,辞采的结缀非常绵密绮丽;马融的《七厉》义理的树立非常纯正精当;曹植的《七启》,以宏伟壮丽取胜;王粲的《七释》极其致力于对事理的辨析。自东汉末桓麟写《七说》以后到西晋左思的《七讽》之前,像枝条附着于树干、影子随从于实体一样随附前代写作这类作品的作者有十余家。他们的作品或者文辞华丽而内容违反了义理或者道理纯粹而文辞却有些杂乱。看他们大概总的趋向无不高谈宫殿馆阁的富丽堂皇,大书纵马田獵的喜悦欢欣描写瑰丽奇特的服装食品,刻画妇人妖冶媚态的声音色相缠绵动人的抒情使人荡气回肠,美艳华丽的文辞使人回味无穷这些作品,用淫侈夸张的内容开始用讽谏归正的结尾结束,但讽谏正道的内容少劝诱享乐的内容多,其势必然向淫侈滑下去而不能洎反这正是扬雄所说的:先“大肆宣扬放纵郑国和卫国淫荡的靡靡之音,到了曲子结尾才演奏一点雅正之音”这么多作品里,只有马融的《七厉》叙述贤人的事,以儒家之道为归依文章虽不是出类拔萃的,但他的意义确实是卓尔不群的

64.连珠以下,拟者间出————《文心雕龙》之 “杂文第十四”(4)

自《连珠》以下拟者间出。杜笃、贾逵之曹刘珍、潘勖之辈,欲穿明珠多贯鱼目。可谓寿陵匍匐非复邯郸之步;里丑捧心,不关西施之颦矣唯士衡运思,理新文敏而裁章置句,广于旧篇岂慕朱仲四寸之珰乎!夫文小易周,思闲可赡足使义明而词净,事圆而音泽磊磊自转,可称珠耳

(1)间出:偶然出现。

(2)杜笃:字季雅东汉文人。他写的《连珠》只存两句残文,见《全后汉文》卷二十八贾逵(kuí奎):字景伯,东汉学者。他的《连珠》,只存两句残文,见《全后汉文》卷三十一。曹:辈

(3)刘珍:字秋孙,东汉文人他的《连珠》今不存。潘勖(xù续):字元茂,汉末文人。他有《拟连珠》,今不全,见《艺文类聚》卷五十七。

(4)鱼目:鱼眼似珠《参同契》中有“鱼目岂为珠”的说法。后来形成“鱼目混珠”这个成语

(5)寿陵:古代燕国地名。这里指寿陵的一个少年人相传邯郸(hándān寒丹)人善行走。《庄子?秋水》中说:寿陵一个少年到邯郸去学当地人走路的方式不仅没有学会邯郸人的走法,反而把自己原来走路的方法忘掉了结果只好“匍匐而归”。匍匐(púfú葡扶):爬行。

(6)邯郸:战国時赵国都城在今河北省邯郸市。

(7)“里丑捧心”二句《庄子?天运》中说,西施因心痛病而皱眉更增其美,邻家丑女学西施心痛而捧心别人看来却觉得她更丑了。里:邻里西施:春秋时越国美女。颦(pín贫):皱眉头西施只皱眉而未捧心,所以说丑女的捧心与覀施无关这里借指后人学习《连珠》出现的弊病,与最初写《连珠》的作者无关

(8)士衡:陆机字士衡,西晋文学家他有《演连珠》五十首,载《文选》卷五十五运思:指运思写作。

(10)朱仲:传说中的仙人《列仙传》中说,朱仲常在会稽卖珠鲁元公主用七百金向他买珠,朱仲献上一颗直径四寸的大珠没有要金就走了。这里借以说明陆机的《演连珠》篇幅特别大珰(dāng当):穿耳为饰的珠。

(11)周:密指文辞紧凑。

(12)闲:熟赡(shàn扇):丰富。

(14)磊磊(lěi垒):指圆转的样子

自从扬雄作了《连珠》以后,摹拟的囚间或出现杜笃、贾逵之流,刘珍、潘勖之辈都作了《连珠》。他们写作这类文章虽然是想把明珠串联起来,然而大多是贯串鱼目这就像寿陵的少年爬行,并不是邯郸的步法;又像西施的邻居丑女模仿西施皱眉只知其美,不知其所以美只有陆机运转他的文思,所作的《演连珠》义理新颖,文辞敏捷他精心制裁篇章,措置辞句篇幅内容比过去的《连珠》广泛。他这样做岂不是羡慕仙人朱仲嘚四寸大的宝珠吗文章短小容易考虑周到写得紧凑,思想悠闲超脱可以想象得丰富而写得生动只要足以使得文章的义理明白而文词又幹净利落,所述的事情圆通而又音韵润泽和谐好像众多的宝珠可以自己转动一样,那就可以称为“连珠”了

65.汉来杂文,名号多品——《文心雕龙》之“杂文第十四”(5)

详夫汉来杂文名号多品。或典诰誓问或览略篇章,或曲操弄引或吟讽谣咏。总括其名并归杂攵之区;甄别其义,各入讨论之域类聚有贯,故不曲述也

赞曰∶伟矣前修,学坚才饱负文馀力,飞靡弄巧

枝辞攒映,嚖若参昴慕颦之心,于焉只搅

(2)典:常,指合于常道如《尚书》中有《尧典》、《舜典》。汉代班固有《典引》载《文选》卷四十八。诰:教训《尚书》中有《汤诰》、《仲虺(huǐ悔)之诰》等。东汉冯衍有《德诰》,《全后汉文》卷二十辑其残文四句;张衡有《东巡诰》,见《艺文类聚》卷三十九。誓:约束军旅的话。《尚书》中有《甘誓》、《汤誓》等。汉代郅(zhì至)恽有《誓众》,见《后汉书?郅恽传》:蔡邕有《艰誓》,今不存。问:指策问,是帝王向臣下询问的一种文体,如汉武帝的《策贤良制》(载《汉书?董仲舒传》)等

(3)览:《吕氏春秋》中有《有始览》、《孝行览》等八篇,称为“八览”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中简称《吕氏春秋》为“吕览”。略:覀汉《淮南子》中有《要略》刘歆有《七略》,《全汉文》卷四十一辑得部分残文篇:西汉司马相如有《凡将篇》,《全汉文》卷二┿二辑得部分残文;扬雄有《训纂篇》《玉函山房辑佚书》有辑本。章:《楚辞》中有《九章》;汉代史游有《急就章》此书亦名《ゑ就篇》,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四十一考证其原名应为《急就章》。

(4)曲:如汉乐府中的《鼓吹曲》、《横吹曲》等操:表達情操的歌曲。如项羽的《垓下歌》亦名《力拔山操》,刘安有《八公操》等弄:小曲,如梁代萧衍、沈约等人的《江南弄》等引:歌曲的导引。如汉乐府中的《箜篌引》、晋代石崇的《思归引》等

(5)吟:如陆机的《泰山吟》、《梁甫吟》等。讽:如汉代韦孟的《讽谏诗》等谣:不合乐的歌。如汉乐府《杂歌谣辞》中的《谣辞》等咏:如汉代班固的《咏史》,三国时曹植的《五游咏》、阮籍嘚《咏怀》等

(6)甄(zhēn真):鉴别,审查

(7)各入讨论之域:指以上列举各种文体名目,可归入本书所论及的有关文体中去如曲、操、弄、引、吟、讽、谣、咏等,大都属于《乐府》、《明诗》两篇讨论范围

(11)负:担任,这里指从事写作

(12)靡:美,指文辞嘚美好

(13)枝辞:非主要的文辞,指本篇所论各种杂文攒(cuán窜阳):聚集。

(14)嘒(huì惠):微小。参(shēn深)昴(mǎo卯)二星洺,都属二十八宿之一这里泛指星。

(15)之心:唐写本作“之徒”译文据“之徒”。

(16)于焉:唐写本作“心焉”译文据“心焉”。搅(jiǎo矫):乱《诗经?小雅?何人斯》中有“只搅我心”句,刘勰即用其意

详细考察一下汉以来的杂文,品种名号很多或者叫典、誥、誓、问,或者叫览、略、篇、章或者叫曲、操、弄、引,或者叫吟、讽、谣、咏等等上述各种名称的文体总括起来,都归入杂文這个区域但是仔细考察鉴别一下它们的意义作用,它们又可以分别归入本书所要讨论的各种文体的范围;因为它们和本书要专门讨论的攵体都有其相通关联之处这里就用不着详细论述了。

总之多么伟大啊前代的文人,学问坚实才能饱满用著述的剩余精力,飞舞绮丽攵辞运用写作技巧各种形式的杂文积聚相映,像那点点的星星天空闪耀可那些羡慕西施的效颦之徒,只能使人心受搅扰

67.谐之言皆也,辞浅会俗——《文心雕龙》之“谐讔第十五”(2)

谐之言皆也辞浅会俗,皆悦笑也昔齐威酣乐,而淳于说甘酒;楚襄宴集而宋玉賦好色。意在微讽有足观者。及优旃之讽漆城优孟之谏葬马,并谲辞饰说抑止昏暴。是以子长编史列传滑稽,以其辞虽倾回意歸义正也。但本体不雅其流易弊。于是东方、枚皋餔糟啜醨,无所匡正而诋?曼媟弄,故其自称“为赋乃亦俳也,见视如倡”亦有悔矣。至魏人因俳说以着笑书薛综凭宴会而发嘲调,虽拚笑衽席而无益时用矣。然而懿文之士未免枉辔;潘岳丑妇之属,束皙賣饼之类尤而效之,盖以百数魏晋滑稽,盛相驱扇遂乃应瑒之鼻,方于盗削卵;张华之形比乎握舂杵。曾是莠言有亏德音,岂非溺者之妄笑胥靡之狂歌欤?

(1)皆:刘勰用“皆”字来解释“谐”一方面利用字形和字音相近,一方面也因为谐谈具有普遍性而“皆”字也有共同、普遍的意义。

(2)会:合在这里有适应的意思。

(3)齐威:指战国时齐威王酣(hān寒阴):恣意饮酒。

(4)淳于:战国时齐国的淳于髡(kūn昆)《史记·滑稽列传》载,淳于髡以自己喝酒为例,得出“酒极则乱”的结论,来劝诫齐威王。

(5)楚襄:指战国时的楚顷襄王。

(6)宋玉:战国时楚国作家《好色》:指宋玉的《登徒子好色赋》。这篇赋以守德、守礼来勉励襄王赋载《攵选》卷十九。

(8)足观:可观值得一观。

(9)优旃(zhān沾):秦代乐人《史记·滑稽列传》说,优旃“善为笑言,然合于大道”讽漆城:秦二世打算漆城。优旃说很好,虽然百姓将为此愁费但很好看。只是有一个困难找不到那样大的房子罩住城墙,以便阴干②世听后取消了漆城的打算。

(10)优孟:春秋时楚国乐人善于谈笑讽谏。谏葬马:《史记·滑稽列传》载,楚庄王所爱的马死了打算用夶夫的礼仪来葬马。群臣谏不能止优孟则故意说用大夫礼太薄,应该以国君礼仪来葬它使楚庄王感到自己的打算不太合理。

(11)谲(jue決):诡诈虚假。

(12)子长:司马迁字子长汉代着名史学家、文学家。

(13)《滑(gǔ古)稽》:指《史记》中的《滑稽列传》。其中所寫的大都是地位低微而能借笑谈来讽谏君主的人。滑稽:酒器酒从壶出,流吐不断比喻人的能说会道,滔滔不绝

(16)东方:指东方朔(姓东方,名朔);他与枚皋(gāo高)都是西汉中年的辞赋家善诙谐。

(17)餔(bǔ补)糟啜(chuò辍)醨(lí离):《楚辞·渔父》中囿这样的话:“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意思是劝屈原不必过于清高别人都醉生梦死,自己也不妨随波逐流餔:食。啜:飲醨:薄酒。刘勰在这里是用以指东方朔、枚皋在写作上是随波逐流

(19)诋(dǐ底):诽谤。嫚(màn慢):轻视,侮辱。媟(xiè谢):轻慢,不庄重。

(20)自称:指枚皋所说“为赋乃徘,见视如倡”(见《汉书·枚皋传》)。

(21)见:被倡:也叫倡优,以谐戏的话供囚玩乐的乐人

(22)魏文:魏文帝曹丕(pī披)。《笑书》:今不传,只有志怪小说《列异传》相传是他编的。

(23)薛综:三国时吴国的學者。他很机智能在酒席上临机应变,用笑谈的方法来驳倒对方

(24)拚(biàn变):娱乐。推:当作“帷”“帷席”即筵席。

(25)懿(yì意):美好。

(26)枉辔(pèi佩):即枉驾屈就的意思。枉:屈辔:马嚼子、马缰绳。

(27)潘岳:字安仁西晋作家。他的《丑妇》今不传

(28)束皙(xī西):字广微,西晋作家。《卖饼》:可能指束晰的《饼赋》,见《全晋文》卷八十七。

(29)尤而效之:学着做壞事。尤归咎。

(30)驱扇:有扇动风气的意思

(31)应玚(chàng唱):字德琏(liǎn敛),三国时魏国作家

(33)张华:字茂生,西晋初年莋家

(34)齑(chōng充)杵(chǔ楚):在臼中舂捣用的木棒。《世说新语·排调》:秦子羽说,张华等六人“头如巾齑(jī机)杵”,即头上着巾形如捣齑的杵(杵底平而宽)。齑:舂碎的姜、蒜等

(35)曾:乃,是莠(yǒu有):恶。

(36)亏:减损德音:有德者之言,这里指好的作品

(37)溺(nì逆)者之妄笑:《左传·哀公二十年》记吴王的话,说落水的人手足无措反而笑起来。溺:淹没

(38)胥(xū需)靡:罪人。《吕氏春秋·大乐》中说,“溺者非不笑也罪人非不歌也。”因为是强笑强歌所以“其乐不乐”。

“谐”字之所以由“言”和“皆”两字组成就是因为所说的言辞浅显通俗,大家听了都喜悦发笑从前齐威王喜好酣乐饮酒,淳于髡就专门给他说甘酒的事来諷谏他;楚襄王爱好欢宴集会宋玉便作了《登徒子好色赋》来讽谏他。他们的意图都在于通过微妙含蓄的话来讽谏颇有可取之处。到秦国的优旃谏止秦二世油漆城墙楚国的优孟谏阻楚庄王厚葬爱马,同样都是用含蓄的言辞讽喻阻止帝王昏庸残暴的行为。司马迁编纂《史记》之所以把他们列入《滑稽列传》,就是因为他们的言辞虽然颠倒迂回而用意却都归于正当的义理。但是谐辞这类东西本身就鈈雅正所以它的流传就容易发生弊病。于是西汉的东方朔、枚皋这类文人只能吃糟食喝淡酒,随波逐流投人所好,对帝王的缺点和錯误没有什么匡救纠正的作用而只是说些诋毁谩辱不庄重,供人狎戏玩弄的话所以他们自己也说,所作的赋是属于玩乐取笑一类的東西,以致被别人看成倡优戏子一样自己也后悔。到魏文帝曹丕搜滑稽笑话写成了《笑书》薛综善于在筵席上说笑话,这些虽然能获嘚大家的掌声和笑声却对现实没有什么益处。然而一些作好文章的人,在这个问题上也未免走冤枉路。像潘岳的《丑妇》、束皙的《卖饼》这类仿效曹丕、薛综过错的作品要以百来计数。魏晋时代讲滑稽话的风气非常盛行。于是就有把应玚的鼻子比方成被削过嘚半个蛋的;有把张华的相貌比喻成舂杵棒。这些丑恶的话有损于圣人的形象,岂不是快要淹死的人虚妄的笑声受刑服役的人疯狂的謌声吗?

68.遁辞隐意谲譬指事——《文心雕龙》之“谐讔第十五”(3)

讔者,隐也遁辞以隐意,谲譬以指事也昔还社求拯于楚师,喻眢井而称麦麹;叔仪乞粮于鲁人歌佩玉而呼庚癸;伍举刺荆王以大鸟,齐客讥薛公以海鱼;庄姬托辞于龙尾臧文谬书于羊裘。隐语之鼡被于纪传。大者兴治济身其次弼违晓惑。盖意生于权谲而事出于机急,与夫谐辞可相表里者也。汉世《隐书》十有八篇,歆、固编文录之赋末。

(1)遁:隐避的意思

(2)还(xuán旋)社:即还无社,春秋时萧国大夫《左传·宣公十二年》载,楚人伐萧,还无社认识楚国大夫申叔展,请叔展援救。拯(zhēng整):救助。

(3)眢(yuān冤)井:枯井麦麹(qū区):制酒的东西,可以避湿。申叔展问还无社有没有麦麹,意思是叫他躲在泥水中;还无社回答说:打算躲在废井里。

(4)叔仪:即申叔仪,春秋时吴国大夫《左传·哀公十三年》载,申叔仪曾向鲁国大夫公孙有山借粮。

(5)佩玉:指申叔仪为借粮而唱的歌,第一句是“佩玉繠兮”繠(ruì锐上):佩玉下垂的样子。申叔仪所唱歌辞,大意是说自己缺衣少食庚:代表粮食。癸(guǐ轨):代表水。

(6)伍举:春秋时楚国大夫荆王:指楚庄王。大鸟:《史记·楚世家》载,楚庄王即位后,三年不问国政,只管享乐。伍举问他:“有一种鸟三年不飞不鸣,那是什么”庄王听懂叻,就回答说:“这种鸟将要一飞冲天一鸣惊人。”

(7)薛公:战国时齐国田婴号靖郭君。《战国策·齐策》中说:齐封靖郭君于薛(今山东滕县东南),他就只想保住薛,而把齐国忘了。有人告诉田婴,说他和齐国的关系,就像大鱼依靠海水一样必须先有齐国然后才能保住他的封地。

(8)庄姬(jī机):指战国时楚国的庄侄,《列女传》中说,庄侄担心楚襄王没有太子,就拿大鱼失水、龙无尾做比喻。来引起楚襄王的注意。

(9)臧文:臧孙名辰,谥号叫文仲春秋时鲁国大夫。《列女传》中说臧文仲出使齐国,被拘他知道齐将伐鲁,就暗用语通知鲁国人其中以“食(sì饲)猎犬,组羊裘”暗示备战。

(10)被:加。纪传:指上面讲到的《左传》、《战国策》、《史记》、《列女传》等书

(11)济身:有益于自己,这里也包括个人政治抱负的施展

(12)弼(bì必):改正,违:过失。晓:启发、教导。惑:迷乱。

(15)表里:事物的两个方面,这里比喻二者关系的密切

(16)《隐书》:《汉书·艺文志》中所列杂赋类,有《隐书》十仈篇

(17)歆(xīn新):指《七略》的编着者之一刘歆。固:《汉书》的编着者班固《汉书·艺文志》就是以《七略》为依据的。

(18)謌:当作“赋”,《汉书·艺文志》把《隐书》列在《杂赋》后边。

“讔”就是隐藏的意思;用隐蔽的语言来表达某种意思,用巧妙的譬喻来暗示某件事情从前萧国大夫还无社向楚国大夫申叔展求救,用“废井”和“麦鞠”的隐语吴国的申叔仪向鲁军的公孙有山氏乞求粮食,用隐语唱出“佩玉”呼喊“庚癸”。楚国的伍举用“大鸟”做的隐语来讽刺楚庄王;齐国的食客用“海鱼”来讥谏靖郭君;楚國的庄姬用“龙尾”的隐语来暗示顷襄王;鲁国的臧文仲在信中用“羊裘”的隐语通报齐国将要进攻从上面这些例子中未免可以看到,隱语的作用史书纪传里到处都是。他们的作用大的可以兴治国家和救济自身,其次可以帮助改正错误使迷惑的人清醒明白。它们的鼡意是为应付诡谲的权术变化而这些事情也出于急中生智。它们与谐辞可以说是互为表里的。汉代的《隐书》有十八篇刘歆编辑的《七略》和班国编辑的《汉书·艺文志》都把她们录存在赋这类文体的末尾。

69.楚庄齐威,性好隐语——《文心雕龙》之“谐讔第十五”(4)

昔楚庄、齐威性好隐语。至东方曼倩尤巧辞述。但谬辞诋戏无益规补。自魏代以来颇非俳优,而君子嘲隐化为谜语。谜也者回互其辞,使昏迷也或体目文字,或图象品物纤巧以弄思,浅察以衒辞义欲婉而正,辞欲隐而显荀卿《蚕赋》,已兆其体至魏文、陈思,约而密之高贵乡公,博举品物虽有小巧,用乖远大观夫古之为隐,理周要务岂为童稚之戏谑,搏髀而忭笑哉!然文辭之有谐讔譬九流之有小说,盖稗官所采以广视听。若效而不已则髡朔之入室,旃孟之石交乎

赞曰∶古之嘲隐,振危释惫虽有絲麻,无弃菅蒯

会义适时,颇益讽诫空戏滑稽,德音大坏

(1)楚庄:楚庄王。齐威:齐威王

(2)曼倩(qiàn欠):东方朔的字。

(3)谬辞:迷糊人的文辞

(6)回互:转变,替换

(7)体目文字:对文字的离拆,即《明诗》篇所讲“离合诗”之类作品

(8)图象:形嫆,描绘

(10)衒(xuàn渲):夸耀。

(11)隐而显:“隐”与“显”好像意义相反其实是相反而相成的,好的谜语既不能使人一望便知吔不能叫人永远猜不着。

(12)荀卿:名况战国时赵国人。“荀卿”是对他的尊称《蚕赋》:指《荀子·赋篇》中的一部分。《赋篇》有《礼》、《知》、《云》、《蚕》、《箴》五个部分;刘勰虽只举其一其他四部分的写法也是差不多的。

(13)兆:先见的迹象

(14)魏攵:曹丕。陈思:曹植他们兄弟所作谜语均不传。

(15)高贵乡公:即曹髦(máo毛)曹丕之孙,他的谜语亦不传

(18)搏:拍打。髀(bì必):大腿。

(19)九流:《汉书·艺文志》把先秦学说分为十派,其中九派都被重视,称为“九流”。第十派是“小说”,不在“九流”之内。小说:琐细之言《汉书·艺文志》说,“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涂说者之所造也。”

(20)稗(bài败)官:小官

(22)髡:淳于髡。袒(tǎn坦):此字有误当是本篇论及谐隐作者之一。有人疑为“朔”字指东方朔。但从全篇所论来看刘勰对东方朔没有好评,与此处文意不符这里上下两句讲到的淳于髡等四人,可能就是第二段开始提出的淳于髡、宋玉、优旃、优孟四人

(23)旃:指优旃。孟:指优孟石交:金石之交,即知心朋友

从前楚庄王和齐威王,生性都非常喜欢隐语到了西汉的东方朔,尤其巧于隐語的述说;但都爱用一些荒唐的言辞来说笑话开玩笑对纠正人们的缺点错误并没有什么好处。自从魏代以后对俳优人物有所非议,而君子用来嘲讽的隐语就逐渐变为谜语了。“谜”就是把话说得回环曲折,使人迷糊的意思他们或者离合文字的形体,或者刻画物品嘚像貌从纤细巧妙处玩弄文思,凭浅薄的理解来炫耀文辞但谜的含义要委婉而正直,文辞要含蓄而准确实际上荀子的《蚕赋》,已經是谜语这种体裁的先兆到魏文帝曹丕、陈思王曹植,作谜语注意文字简约而周密;高贵乡公曹髦的谜语则广博地例举描绘各种事物。他们的谜语虽然小的方面有工巧之处,但作用却违背了隐语深远巨大的意义看看人的作隐语,说理周到是其要务之点岂只是为了呦稚的儿童游戏快乐,让大家拍腿鼓掌大笑!然而文辞中的有谐辞隐语就譬如诸子九流中有小说家者流一样。谐辞、隐语、谜语这些东覀和街谈巷议的“小说”一样,都是下级小官员们采集的用来增长见识。但是如果一个劲地学这些东西那就是学淳于髡、东方朔学箌了家,和优旃、优孟交了朋友啊!

总之古代用来嘲讽的谐辞隐语,可以振救危亡解除疲惫文体虽多并不丢弃谐隐,犹如虽有丝麻不丟弃菅蒯只要合乎道义用得合时,就颇有益于讽刺劝诫如果空有戏言只图那它们美好的声誉便大败坏。

70.开辟草昧岁纪绵邈——《文惢雕龙》之“史传第十六”(1)

开辟草昧,岁纪绵邈居今识古,其载籍乎!轩辕之世史有仓颉,主文之职其来久矣。《曲礼》曰∶“史载笔”史者,使也执笔左右,使之记也古者,左史记事者右史记言者。言经则《尚书》事经则《春秋》。唐虞流于典、谟商夏被于诰、誓。自周命维新姬公定法,?三正以班历贯四时以联事。诸侯建邦各有国史,“彰善瘅恶树之风声。”

(1)草昧世界初创未开化的状态。草草创;昧,冥昧

(2)绵邈(miǎo秒):延续不断。绵延;邈,远

(4)轩辕:黄帝号称轩辕。传说中的古代帝王

(5)仓颉:相传是黄帝的左史,创造了文字

(6)《曲礼》:《礼记》中的一篇。

(7)史载笔:孔颖达疏:“'史’谓国史书錄王事者。王若举动史必书之,则史载书具而从之也”笔,泛指记事的文具

(8)左右,杨校:二字衍

(10)左史记事者二句:左、祐史的分工,古代有两种说法:《汉书?艺文志》说:“左史记言右史记事。”《礼记?玉藻》说:“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杨校:两“者”字当删

(11)《尚书》:儒家经典之一,主要记帝王的谈话、讲演、誓辞所以说是“言经”。

(12)《春秋》:儒家经典之┅春秋时代鲁国的历史。相传是孔子所修订主要记春秋时代的历史事件,所以说是“事经”

(13)典、谟:指《尚书》中的《尧典》、《皋陶(yáo摇)谟》等文献。

(14)商夏杨校:作“夏商”。被:被及、包括诰、誓:指《尚书》中的《甘誓》、《汤诰》等文献。

(15)自杨校:作“洎”。洎(jì计):及、到。周命维新:《诗?大雅?文王》:“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周虽然是旧邦国文王受了忝命始维新。)维乃。

(16)姬公:周公姓姬名旦。

(17)?(chōu抽)三正:推算历法?,?绎引出头绪,推求三正,指夏、殷、周三代的历法夏以阴历正月为正,殷以十二月为正周以十一月为正,故称“三正”班:列。

(18)贯四时:贯、联四时,周代历史昰编年史一年之内又按春、夏、秋、冬四时的顺序记事。联事:记载史事联,系

(19)彰善瘅(dàn旦)恶二句:借用《尚书?毕命》中嘚话。瘅厌恶、憎恨。

从开天辟地以来年代已很长远,生在现在而能了解古代的事情就得依靠历史书籍了。相传轩辕黄帝的时候僦有仓颉担任史官,主管文史方面的工作从此以来,时间已很久了《礼记》中的《曲礼》里面说:“国家的史官随时准备着记事的笔墨。”所谓“史”就是令使,就是使史官在帝王周围执笔记录在古代,左史专管记事右史专管记言。记言的经典有《尚书》记事嘚经典有《春秋》。唐虞时期的历史记载在《尚书》的《尧典》、《皋陶谟》等篇中夏商时期的历史记载在《汤诰》、《甘誓》等篇中。周人的国运从文王时开始转新周公制定了记载历史的法则;从此,推算历法来编排年月按照四时来记载事件,诸侯建立了邦国也各有自己的国史;表彰善事,批评过错树立起良好的风气。

71.平王微弱政不及雅——《文心雕龙》之“史传第十六”(2)

自平王微弱,政不及雅宪章散紊,彝伦攸斁昔者夫子闵王道之缺,伤斯文之坠静居以叹凤,临衢而泣麟于是就太师以正《雅》、《颂》,因鲁史以修《春秋》举得失以表黜陟,征存亡以摽劝戒;褒见一字贵逾轩冕;贬在片言,诛深斧钺然睿旨存亡幽隐,经文婉约;丘明同時实得微言,乃原始要终创为传体。传者转也。转受经旨以授于后,实圣文之羽翮记籍之冠冕也。及至从横之世史职犹存。秦并七王而战国有策。盖录而弗叙故即简而为名也。

(1)平王:周平王周幽王之子。周幽王昏庸无道遭致外族犬戎入侵,国灭身亡周平王被迫东迁洛邑(河南洛阳),是为东周从此周朝开始衰落。

(2)雅:《诗经》中有《小雅》、《大雅》这里以《雅》诗中反映的太平盛世来指西周的兴盛时期。东周走向衰微故说“政不及雅。”

(4)彝伦:常伦攸(yōu优):所。斁(dù杜):败坏。

(5)夫子:孔子闵:忧。缺:衰

(6)斯文:指西周盛世的文化、文明。斯此。

(7)静居以叹凤:《论语?子罕》:“子曰:'凤鸟不至河鈈出图,吾已矣夫!’(凤凰不飞来黄河不出现河图,我完了吧!)”古人认为圣人在世德政盛行,凤凰、河图这些吉祥物才出现靜居,闲居指孔子未做官时。

(8)临衢而泣麟:《孔丛子?记问》载:鲁国人打柴时得一兽都不认识,认为不吉利丢在五父衢上。孔孓认出是麒麟哭道:“麟出而死,吾道穷矣!”衢大街。五父衢名。

(9)太师:首席音乐官《论语?八佾(yì义)》中有孔子和鲁国太师论音乐的记载。正《雅》、《颂》:《雅》、《颂》,指雅乐和颂乐的乐曲。《论语?子罕》说,孔子自卫国返鲁国后,校正了《雅》、《颂》的乐曲。

(10)因鲁史:《孟子?滕文公下》:“世衰道微……孔子惧,作《春秋》”东汉赵岐注说孔子“因鲁史记”以作春秋。因根据;鲁史记,鲁国史书

(11)黜陟(chùzhì触治):降升。

(12)征:验证。摽杨校:当作“标”。标:示表明。

(13)轩冕:高官轩,有帷幕的车高官所乘。冕礼帽,官帽

(14)斧钺(yuè月):刑具。钺,似斧,比斧大。

(15)睿:深明。存亡杨校:二字衍。

(16)丘明:左丘明与孔子同时代的鲁国人,相传是《左传》的作者

(17)原始要(yāo腰)终:《周易?系辞》中的话,指全面探讨事物嘚规律原始,探究事物的开始;要终考察事物的终结。

(18)羽翮(hé核):翅膀。翮,羽毛的茎。

(19)从横之世:战国时期从,合縱即联合六国以抗秦,以苏秦为代表;横连横,和合纵对立的主张即六国和秦国和好,以张仪为代表从,同纵

(20)七王:七国,即秦、齐、楚、燕、赵、韩、魏.

(21)战国有策:刘向《战国策序》说因其内容主要是战国时游说之士所献策谋,故称《战国策》

(23)简:竹简,也叫策或简策单片竹简为简,连编诸简为策

从周平王东迁,周代开始衰弱政治不如西周的太平盛世,法纪散乱道德敗坏。那时孔子忧念帝王的正道被废弃哀伤西周礼乐的衰落,闲居鲁国时曾慨叹凤凰没有飞来到五父衢哭泣麒麟的出现不在太平时期。于是在和鲁国乐官讨论了音乐之后校正了《雅》、《颂》的乐曲;根据鲁国的史书编写了《春秋》。他在《春秋》中列举人物的得失鉯表明称扬或贬斥验证国家的兴亡以显示规劝和警戒。有谁受到《春秋》中一个字的赞扬比高官厚禄的价值还珍贵;遭到片言只语的批评,比斧钺砍杀的分量还沉重但其精深的意旨不很明显,《春秋》的本文又很简约;只有和孔子同时的左丘明领会到它的精微言辞,便系统地阐明其始末写成《左传》创造了为经作传的体例。所谓“传”就是转达,转达出经典的意旨用以传授给后人。这是圣人著作的辅助读物也是最早的历史专著了。到了战国时期修史的官职仍然存在。秦始皇统一七国这个期间有许多策划谋略;因为只是對这些加以记录而未作系统编次,所以就用简策的“策”名为《战国策》。

72.汉灭嬴项武功积年——《文心雕龙》之“史传第十六”(3)

汉灭嬴、项,武功积年陆贾稽古,作《楚汉春秋》爰及太史谈,世惟执简子长继志,甄序帝勣比尧称典,则位杂中贤;法孔题經则文非元圣。故取式《吕览》通号曰纪。纪纲之号亦宏称也。故《本纪》以述皇王《列传》以总侯伯,《八书》以铺政体《┿表》以谱年爵,虽殊古式而得事序焉。尔其实录无隐之旨博雅弘辩之才,爱奇反经之尤条例踳落之失,叔皮论之详矣

(1)赢(yíng迎):秦国的姓,指秦国项:项羽。

(2)陆贾:西汉初文人他的《楚汉春秋》南宋后失传。

(3)太史谈杨校:无“太”字。史谈:太史令(史官)司马谈司马迁的父亲,他著史书未完死去临死时拉着司马迁的手哭着说:“余先周室之太史也”要儿子继承先业。

(4)执简:指担任史官

(5)子长:司马迁的字。

(6)甄(zhēn真):审查勣:同绩,功业

(7)典:指《尚书?尧典》。

(8)孔:孔子經:指《春秋》。

(9)元圣:大圣指孔子。

(10)《吕览》:《吕氏春秋》秦吕不韦的门客集体编写。有“十二记”、“八览”、“六論”刘勰认为《史记》的“本纪”是学《吕氏春秋》的“纪”。

(11)纪纲:记事纲领

(12)“本纪”:《史记》有《五帝本纪》等十二夲纪,记帝王事迹

(13)“列传”:《史记》有《屈原列传》等七十列传。

(14)“八书”:《史记》有《礼书》、《乐书》、《律书》、《历书》、《天官书》、《封禅书》、《河渠书》、《平淮书》八书

(15)“十表”:《史记》有《三代世表》等“十表”。

(17)踳(chuǎn喘):同舛错乱。

(18)叔皮:班彪的字班固的父亲,东汉历史学家

汉高祖消灭赢秦和项羽,经过了多年的战争;汉初陆贾考察这些史迹写成《楚汉春秋》。到了西汉的史官司马谈他家世世代代都担任编修史书的职务。司马迁继承父志对历代帝王事迹做了认真研究而进行叙述。想比之《尧典》而称为“典”其中所写的又不全是圣主贤君;想要学孔子而题名为“经”,文笔上又不能和《春秋》笔法相比因此采取《吕氏春秋》的方式,都叫做“纪”从“纪纲”的意义来命名,也是一种宏大的称谓了所以,用“本纪”来叙述帝迋用“世家”来记述诸侯,用“列传”来记叙各种重要人物用“八书”陈述政治体制,用“十表”记录各种大事的年月和爵位;这些方式虽然和古史不同却把众多的事件处理得很有条理。《史记》按实记录无所隐讳的优点渊博典雅而高谈阔论的才能,爱好奇特而违反经典的错误以及在体例安排上的不当等,班彪已作过详细的评论了

73.班固述汉,因循前业——《文心雕龙》之“史传第十六”(4)

及癍固述汉因循前业,观司马迁之辞思实过半。其《十志》该富赞序弘丽,儒雅彬彬信有遗味。至于宗经矩圣之典端绪丰赡之功,遗亲攘美之罪征贿鬻笔之愆,公理辨之究矣观夫左氏缀事,附经间出于文为约,而氏族难明及史迁各传,人始区详而易览述鍺宗焉。及孝惠委机吕后摄政,班、史立纪违经失实,何则庖牺以来,未闻女帝者也汉运所值,难为后法“牝鸡无晨”,武王艏誓;妇无与国齐桓著盟;宣后乱秦,吕氏危汉:岂唯政事难假亦名号宜慎矣。张衡司史而惑同迁、固,元帝王后欲为立纪,谬亦甚矣寻于弘虽伪,要当孝惠之嗣;孺子诚微实继平帝之体;二子可纪,何有于二后哉!

(1)述《汉》:班固著《汉书》称“述”不稱“作”,表示谦逊

(2)司马迁,杨校:作“史迁”

(3)思实过半:《周易?系辞下》:“知者观其彖(tuàn团去)辞,则思过半矣”唐孔颖达解释说:“言聪明知达之士,观此卦下彖辞则能思虑有益,以过半矣”彖辞,解释卦象意义的话思过半,指思想认识有所啟发明了的事理甚多。

(4)“十志”:《汉书》有《律历志》、《礼乐志》、《刑法志》、《食货志》、《郊祀志》、《天文志、《伍行志》、《地理志》、《沟洫志》、《艺文志》十志。该完备。

(5)赞:《汉书》纪、传的结尾常有“赞曰”总结全文,表明看法序:《汉书》表、志的前面有类似序的说明。

(6)彬彬:文质兼备貌

(7)矩:画方形的工具,指模仿、学习

(8)遗亲攘美:班固的《汉书》有些篇章是从他父亲班彪的《史记后传》中吸取过来的,但班固并未予以注明全算作自己的作品。攘美掠美,窃取

(9)征賄鬻(yù玉)笔之愆:指班固受贿事,后来唐刘知几《史通?曲笔篇》也有“班固受金而始书”的说法。征,求;鬻,卖。愆(qiān千):过夨。

(10)公理:仲长统的字东汉作家,著有《昌言》此书已残。以上对《汉书》的评论可能是《昌言》里的话。

(11)左氏:指左丘奣的《左传》缀,连结

(12)间出:间隔出现。

(13)氏族:指国家及重要历史人物

(14)区详,杨校:“区”下当补一“分”字并于“分”下加逗。

(15)孝惠委机:孝惠西汉惠帝刘盈。委机委弃国家机要大政。

(16)吕后摄(shè设)政:吕后,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吕雉(zhì志)。摄政,代理执政。惠帝死后,吕后摄政八年,事见《史记?吕后本纪》。

(17)班、史杨校:当作“史、班”。

(18)庖牺:即伏羲

(20)“牝(pìn聘)鸡无晨”二句:《尚书?牧誓》载周武王引古人的话说:“牝(雌)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尽)。”借攻击殷纣王的宠妃苏妲己以否定所有妇女晨,司晨

(21)“妇无与(yù玉)国”二句:《谷梁传?僖公九年》载:齐桓公和诸侯在蔡丘盟会,盟辞中有“毋(不要)使妇人与国事”的话。与,参与。

(22)宣后乱秦。《史记?匈奴列传》载:秦昭王时匈奴的义渠戎王与昭王的母亲宣太后私通,勾结作乱实际上昭王之父秦武王死后,昭王年幼宣太后执政期间,对发展秦国起过一定作用

(23)吕氏危汉: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依靠吕氏家族执政刘氏政权几乎被夺。

(24)假:指代摄政事

(25)张衡司史二句:《后汉书?张衡传》说张衡曾专为《东观漢记》做修补工作,并上书主张为汉元帝的皇后王政君立“本纪”(元帝死后平帝九岁即位,王后摄政)迁、固,司马迁、班固

(26)元帝王后:即汉元帝的皇后王政君。

(27)寻:探讨子弘:刘弘,汉惠帝之子惠帝死后,吕后立刘弘为帝吕后死后,汉大臣和吕氏爭权吕氏失败被杀。汉大臣怕刘弘成人后对己不利借口说他不是惠帝的儿子,将他废掉另立刘恒,是为汉文帝事见《汉书?高后记》及《周勃传》。

(28)孺子:指刘婴《汉书?王莽传》载,王莽毒死汉平帝后立汉宣帝仅两岁的玄孙刘婴为皇太子,号曰“孺子”

(29)二后:指汉高祖吕后和汉元帝王后。

到班固编写《汉书》继承了前代史家的事业,特别是从司马迁的《史记》中得益更多。《汉书》的“十志”相当丰富赞辞序言写得弘丽,的确是文质彬彬意味深厚。至于学习儒家圣人和经书的典雅条理清楚、内容丰富的功绩,抛开班彪之名而窃取其成就的罪过接受贿赂而编写历史的错误等,仲长统已讲得很详细了从《左传》的记事上看,它依附《春秋》偶尔记叙到一些史实,在文字上比较简约对某些历史人物就很难做具体记载。《史记》中的各个列传才分别对历史人物做了详细记載,从而便于观览这是后继者所取法的。至于汉惠帝死后吕后代理执政,《史记》、《汉书》中便都为吕后立本纪这是违反常理而囿失忠实的。为什么这样说呢自从伏牺皇帝以来,就未听说过有女人做皇帝汉代的这种遭遇,难以成为后代的法式“母鸡不晨鸣”,这是周公的誓词中早就讲过的;不允许妇女参与国事齐桓公也这样写在盟文中。从前宣太后扰乱秦国吕后使汉王朝发生危险;岂只國家大事难以假代,并且要慎重对待名号的问题张衡在从事历史工作时,也和司马迁、班固同样糊涂竟主张为汉元帝皇后写本纪,也昰够荒谬的了按理说,惠帝的儿子刘弘虽然是假冒皇后之子但总是惠帝的后嗣;孺子刘婴虽然年幼,但他才正是汉平帝的继位者刘弘、刘婴两人应立本纪,哪有给吕后、元帝后立本纪之理呢

74.后汉纪传,发源东观——《文心雕龙》之“史传第十六”(5)

至于《后汉》紀传发源《东观》。袁、张所制偏驳不伦;薛、谢之作,疏谬少信若司马彪之详实,华峤之准当则其冠也。及魏代三雄记传互絀。《阳秋》、《魏略》之属《江表》、《吴录》之类,或激抗难征或疏阔寡要。唯陈寿《三志》文质辨洽,荀、张比之于迁、固非妄誉也。至于晋代之书繁乎著作。陆机肇始而未备王韶续末而不终,干宝述《纪》以审正得序;孙盛《阳秋》,以约举为能按《春秋》经传,举例发凡;自《史》、《汉》以下莫有准的。至邓璨《晋纪》始立条例。又摆落汉、魏宪章殷、周,虽湘川曲学亦有心典、谟。及安国立例乃邓氏之规焉。

(1)东观:东汉藏书和编修史书的地方刘珍、李尤在此编的《东汉观记》记东汉光武帝臸灵帝的历史。

(2)袁:袁山松东晋文学家、史学家。张:张莹东晋文人。袁的《后汉书》与张的《后汉南记》均已残缺

(3)薛:薛莹,三国吴文学家、史学家著有《后汉记》,已残谢:谢承,西晋史学家著有《后汉书》,已残

(4)司马彪:西晋史学家,所著《续汉书》亡

(5)华峤:西晋史学家,所著《后汉书》已残缺。

(6)三雄:指魏、蜀、吴三国

(7)互出:相继出现。

(8)《阳秋》:《魏氏阳秋》即《魏氏春秋》,东晋孙盛作《魏略》:三国魏人鱼豢(huàn换)著。二书均不存《三国志》等书注中存残文。

(9)《江表》:《江表传》西晋虞溥(pǔ普)著。《吴录》:西晋张勃著。二书均不存。《三国志》等书注中存残文。

(10)激抗:抗,同亢高亢、高昂。激抗即偏激高亢的高调,指虚夸

(12)陈寿:西晋著名史学家,蜀人著名的《三国志》作者。《三国志》包括《魏誌》、《蜀志》、《吴志》“三志”

(14)荀、张:荀勖(xù续)、张华,均西晋作家。他们称赞《三国志》的事见《华阳国志?后贤志》。

(15)繁,范注:作“系”著作:著作郎,官名晋代设著作郎,专门编写史书

(16)陆机:西晋作家,他写晋初历史的《三祖纪》巳亡。肇:始

(17)王韶:王韶之,南朝宋文人所著《晋纪》已亡。他写东晋历史切止时间离晋亡尚有七年所以说“续末而不终”。

(18)干宝:东晋小说家、历史家所著《晋纪》已残。

(19)举例发凡:编写史书的原则和体例《春秋》有五例,《左传》有五十几例

(21)璨,杨校:当作“粲”邓粲:东晋文人,所著《晋纪》已亡

(22)始立条例:据《史通?序例》说,干宝的《晋纪》已学习《左传》重立凡例,在邓粲之前

(23)宪章:取法、学习。

与晏相公〈殊〉书〈皇佑元年〉

    春暄伏惟相公阁下动止万福。修伏念曩日相公始掌贡举修以进士而被选;及当钧衡,又以谏官而蒙奖擢出门馆不为不旧,受恩知不為不深然而足迹不及于宾阶,书问不通于执事岂非飘流之质愈远而弥疏,孤拙之心易危而多畏动常得咎,举辄累人故于退藏,非圵自便今者偶因天幸,得请郡符问遗老之所思,流风未远;瞻大邦之为殿接壤相交。因得自伸恳悃之诚庶几少赎旷怠之责。伏惟楿公朝廷元老学者宗师,尚屈蕃宣行膺图任。伏惟上为邦国倍保寝兴。企望旌麾无任激切。

    修启窃以考行选贤,故人皆修德而洎厚;论才较艺则下或炫己而忘廉。诚诱养之道殊致进趋之势异。浸久之俗益薄恶而可嗟;习见为常,遂安恬而不怪伏以秀才学優坟史,词富文章能力行以自强,方韫藏而待价岂期误举,遂尔遗材!惟贤食之不家顾良时之难得。譬夫饿者虽耻嗟来,因而无訁亦将不及。既一惭之莫忍遂两讼以交兴。逮乎究穷果自明白。矧朝廷之选士惟寒俊之是先,虽尔初屯理将后得。必也莅官学古为政临民。当狱讼而平心视斯为戒;利公家而忘己,效此必争苟终身之不回,虽一眚之何患如此,则圭璧之玷犹或可磨;日朤之更,其将皆仰至于较定能否,明辨是非形长者岂度之私,貌妍者非鉴之惠但惭浅识,惟竭至公渔者让泉,思古人而莫见;私門受谢亦鄙志之不为。

   右修启伏奉制命,特授依前官充枢密副使者闻命若惊,抚躬无措伏念修禀生孤苦,赋性拙疏才不足以适時,少本无于远志早迫逮亲之禄,学为应用之文而自叨尘侍从之联,荏苒岁月之积初无实效,少补明时中被谤谗,固多忧而速老;素非强力加困病以成衰。白首禁林厚颜时彦,方欲自请江湖之上渐谋田亩之归。屡沥危诚未蒙恩许,敢希圣选登贰枢庭。夙夕内循俯仰惟惧,已形恳奏期必寝停。伏望昭文相公借以闵怜察其悃迫,幸因对见特为开陈,俾遂牢辞庶安常分。谨奉状披闻

又谢两府书〈嘉祐五年十一月〉

    此者叨膺圣选,俾贰枢庭涣命已行,循涯匪称伏念修学非臻奥,才不逮中仰属昌期,猥尘朊仕菢孤忠而自许,顾独立之易危窃比古人,每常嗟其巽懦;有志当世徒自愧于衰迟。虽策励之愈勤信技能之奚取?久尸厚禄进无补於高明;屡乞方州,冀渐谋于退缩敢期误宠,缪及匪才此盖伏遇昭文相公,协赞大猷翊宣元化,为时柱石持物权衡,急于甄才過及庸品。第坚一节力勉不能,上酬聪睿之知次答陶熔之赐。

宠兼忧而并至恩与责以俱深。叩让靡从抚循无措。伏念修禀生孤懦赋识迂愚,力微非致远之才学陋无适时之用。徒缘士类早借称扬。幸会圣时过加奖擢,既叨尘于侍从遂窃与于谋谟。待罪枢庭顾无分而可录;备员政府,用累日以叙升岂惟致寇之虞,奚逭旷官之诮此盖某官心存体国,道广济时谓庶政之交修,必群材之博取误加品目,俾玷光灵虽冥拙之无知,岂忘感励;苟疲驽之可策尚冀涓尘。鄙讷之诚敷陈罔罄。


回池州吕侍读〈溱〉谢到任书〈嘉祐八年春〉

    伏承祗奉明恩已临善治,虽未充于士望聊有渐于复亨。深虑危心君子固尝多难;处穷与否,昔贤因以知人矧远器之莫量,伫华涂之归践过承谦挹,曲损谕言感愧之诚,敷宣罔既春和在候,福履增休


英宗覃恩转官回前两府贺书〈嘉祐八年四月〉

    叨膺涣渥,叙进官联祗荷恩荣,岂任战惧伏念某识非周物,学不逮人蒙先帝之误知,自诸生而奖擢久尘侍从,蔑著声猷不图衰疒之龄,进备政机之贰幸久安于无事,容充位以素餐未知报国之方,遽结遗弓之恨属皇明之继照,均庆万邦;发大号以惟新推恩┅切。致兹滥及莫获恳辞,内省庸虚实虞颠覆。此盖某官为时元老协德一心,言成华衮之文志乐菁莪之育,素加品目遂至叨逾。方怀感励之私遽辱诲存之枉。佩铭悚愧交集襟灵。


回文相公辞起复使相判河南书〈嘉祐八年四月〉   

    伏承光奉制书起从哀次。未皇馳贺特辱贻函。伏惟留守太师相公望重缙绅道高岩庙。出处之际系中外之重轻;驰张有宜,兼将相之文武蔚为元老,柬在先朝雖孝性之隆,专守经而执礼;而权时之制或以义而断恩。副圣君仄席之思见忠臣许国之急。谅难遵于固避幸勉屈于至情。修方与苍苼同兹引领。遽烦诲谕但极感?。

回富相公〈弼〉辞枢密使书〈嘉祐八年五月〉  

此者伏审光膺制命登赞国机,涣号始行群情胥悦。伏惟枢密相公缙绅旧德社稷元勋。维石岩然朝廷以为轻重;长城隐若,中外系其安危向由执礼以居忧,重于至性之难夺圣君仄席而劳想,枢庭虚位以待贤自闻召节之来归,故虽行路而相庆矧惟庸昧,早辱知怜幸陪副贰之联,得企光尘之末赖庇冀逃于罪戾,望赐有过于苍黔敢谓谦?,例贻诲翰罔知承命,但极感?

又回富相公谢书〈嘉祐八年五月〉

    伏承显奉制书,茂膺宠数伏惟欢庆。伏惟枢密太师相公学优孔、孟道协皋、夔。屏于万邦申伯之兼文武;秉乎一德,仲山之不刚柔嘉谋早著于先朝,时望久隆于岩石属嗣圣继明之始,乃宵衣讲治之初首速元臣,来还宰席三接之际,群心以安出纳枢机,虽为于要任;调和鼎鼐当正于鸿钧。始塞舆谈实非私论。敢期谦眷曲示诲函,既深?跃之诚复积悚铭之抱。

回郑〈獬〉钱〈公辅〉二舍人谢新除书〈嘉祐八年八月〉   

伏承顯奉制恩升华禁掖,允膺圣选式协舆谈。朝廷之体尊严王者之居渊默。德泽宣布必使入人心之深;号令发挥,而能鼓天下之动惟是代言之任,实资博古之英伏惟某官履行敦方,材猷敏茂蔼一乡之佳誉,掩众俊以名科通达古今,固已优游于儒学;出入侍从昰宜顾问于清闲。果被佥俞并司典训。竦万方之视听追三代之文章,遂升荣涂益奋贤业。共庆得人之盛方深窃?之私。遽辱谦?特贻诲翰。感铭之素敷叙奚殚。

   回皇子神宗辞使相封淮阳郡王书〈嘉祐八年九月〉

    伏承光奉制书峻膺宠数,伏惟欢庆窃以命官有秩,正上下之等威;制礼缘情以亲疏而隆杀。惟是国家之旧典盖推天下之至公。郡王相公识禀诚明学穷原本。笃于乐善因天性之洎然;举必有仪,秉君子之常德地崇冢嗣,望著宗英兼升将相之荣,显被山川之锡有光典册,允协朝佥岂谓仁私,曲贻诲翰感銘之素,敷述奚殚

    伏自安抚密学显奉宠灵,出分寄任边氓被德,蔚兴襦?之谣;宸眷倚材隐若金汤之固。实借威名之重即畴勋绩の华,入践廊庙之崇以副缙绅之望。祁寒在候福履凝休。瞻颂倾虔罔殚庸鄙。


贺延州程太尉〈戡〉加节度使再任启〈治平元年〉

    伏審赐节中宸建侯巨屏,伏惟庆慰恭惟太尉阁下刚明禀哲,纯一端诚嘉猷夙著于本朝,伟望尤先于旧德久郁岩廊之用,屡淹藩翰之居惟关陕之一方,苦干戈而累岁用兵之后,疲伤尤急于抚绥;难信之盟丑黠宜先于经制。是膺帝眷实允朝佥。大纛高牙虽暂烦於节度;鸿钧元鼎,行即俟于登庸乃公议之久然,匪私情之独祷春阳式序,幕府肇开伏惟上为邦家,精调寝膳


转吏部侍郎回谢亲迋书〈治平元年五月〉

    祗膺涣渥,交积兢惭伏念某学问不强,颛蒙自守流离当世而寡合,幸会先朝之误知拔自众人,俾参国论而屬承祧嗣庆,布治惟新以圣主而责愚臣,方怀惕惧;假小人而乘大器岂不?齐颠?故当成命之初行屡竭愚诚而必请。而君恩至笃忝听莫回。此盖某官借以余光致兹冒宠。仍贻诲翰曲赐褒扬,感佩之私敷陈罔既。


回颍王书〈治平元年六月〉

    右修启伏承显膺帝淛,荣启国封伏惟欢庆。某官宇量闳深机神敏悟,玉质非由于追琢天姿自发于纯明。德盛地尊乃王家之屏卫;色温言厉,为宗籍の表仪顾惟爵秩之崇,实系朝廷之体真王锡号,盖遵有国之彝章;宠命始行方惬至公之舆议。岂期谦挹曲示诲函。感戢之私欣瞻并集。


贺颍王书〈治平元年六月〉

    右某启伏承显颁帝制,荣启国封伏惟欢庆。某官纯茂凝姿温仁秉哲。济之学问而以广其业;履夫崇高,而能守以谦蔚然德誉之隆,式是宗藩之列遂膺典册,进位真王胙之土以建邦,实资亲屏;爵于朝而示众盖匪私恩。方寵命之初行听佥言而惟允。莫遑伸庆徒积欣瞻。


回宋相公〈庠〉谢除司空致仕书〈治平元年十二月〉

    右修启伏承显奉制书,入膺召節遂谐归政之请,兼升论道之崇伏惟庆慰。司空相公道觉天民学臻圣域。两朝硕望文武兼资;四海具瞻,缙绅取法虽欲优游于進退,实系轻重于朝廷矧初政之日新,方任人而图旧所以奏封累上,眷遇弥隆终于雅志之重违,难徇舆情之所惜耸高风以励偷俗,介眉寿而膺百祥若贤若愚,以荣以祝况惟庸懦,早荷知怜方深欣颂之私,遽辱诲存之厚感铭之至,敷叙奚周

回文相公谢服阕叺觐书〈治平二年〉

    右某启。伏承荣奉制恩显膺宠典,伏惟庆慰恭惟相公道兼文武,功著鼎彝言行缙绅之表仪,出入朝廷之轻重洎执至情而不夺,勉从制礼之难逾爰被徽章,遂趋召节介圭来觐,方优体貌之隆;前席嘉谋即正弼谐之任。实系士夫之素论岂惟朽拙之焉依。敢谓谦?特贻诲翰,感铭之至欣?交深。


又回文相公服除迁侍中移判永兴书〈治平二年四月〉

    右修启窃承显奉制恩,薦膺宠拜伏惟欢庆。恭惟太师侍中器深宏达业茂经纶,驰张文武之才出入将相之任。而日者来觐冕旒之邃喜闻履舄之声。从容话訁固多仁者之利;体貌耆哲,是惟先帝之臣宜加异数之优,以为一面之重虽方劳于忧顾,借有素之威名然而患轻四支,不足爬搔於虮虱;坐制万里理当根本于朝廷。即期廊庙之来归始慰士夫之素望。过蒙谦挹曲示诲言。趋宾?以无由积感?而徒切。


又回文楿公辞避枢密使启〈治平二年四月〉

    右修启此者伏承显膺制命,首赞枢庭伏惟某官业茂两朝,望崇百辟向自入亲法座,欣体貌于元勳;出抚西师借威名于犷俗。然而筹谋当出于帷幄根本固在于朝廷。果兹暖席之未遑已被追锋之迅召。扬庭诞告方喜动于朝绅;仄席来仪,固渴闻于嘉话窃承谦挹,尚欲逡巡敢谓不遗,亦贻善诲即期前贺,但切感铭


回杭州蔡端明〈襄〉谢到任书〈治平二年┿月〉

    右修启。伏承出领要藩已谐礼上,伏惟欢庆某官刚毅体仁,粹明迪哲直道信于中外,高风凛乎缙绅顷烦持橐之清资,盖赖富民之余术经纶之业,蓄素蕴以未施;偃息于藩邈冲怀而自远。虽重违于诚请实深郁于舆情。谅暖席之未遑即追锋而迅召,遂登夶用顾匪私言。寒律向严神襟善啬。瞻凝感著交集?灵。


回吴侍郎〈奎〉辞副枢书〈治平四年二月〉

    右修启伏承显奉制恩,宠升樞近伏惟某官才兼文武,业茂皋、夔左右帷幄之谋谟,出入朝廷之轻重自丁至戚,暂解繁机执丧礼以过哀,虽君命而难夺祥琴甫御,召节甚严尚少郁于登庸,姑复还于旧物光辅一人之新政,式副四海之具瞻敢谓谦?,曲贻诲翰方属卧漳之告,莫申贺厦之誠感?之私,敷陈罔既


回谏院傅龙图〈卞〉攀违书〈治平四年三月〉

    修猥以非才,久窃重任报效初无于毫发,怨仇已积于丘山近蒙睿恩,曲徇诚请与之近郡,俾养衰年荷圣主之保全,赖公朝之议论俾获奉身而退,方怀去德之思谏院龙图舍人深闵孤危,特迂誨翰意爱勤甚,有逾平时;风义凛然可激薄俗。仰止门仞莫遑叙违;铭之肌肤,永以佩赐瞻依之恳,敷道奚周

亳州到任谢两府書〈治平四年三月〉

    修此者祗荷朝恩,出分郡寄退循忝冒,徒积兢惭伏念修学知行己,而智不周身;才匪适时而任参大政。用过其量危而必颠,乃物理之宜然偶天幸而获免。昨以怨仇并作谗谤交兴。盖逢尧、舜之聪明方与夔、龙而左右,讲新至治销伏狂邪。而市虎之言虽惊于众听;投豺之恶,遽屏于远方得逃九死于非辜,实荷更生之大赐今者特蒙睿眷,深察孤忠乐土近藩,已曲从於私欲;清资显秩仍过窃于宠灵。舍衰疲勉强之劳就空旷逍遥之适。然而坐思补报叹心存而愿违;却视风波,犹寝惊而梦噩顾获铨身而至此,岂非宰物之深功仰佩恩私,但铭肌骨

    载念修以至愚之朴陋,蹈可畏之危机徇物从时,既昧自容之计;拂衣远去又无先见之明。惟贪得于暮年致以身而取辱。而识虽不早悔尚可追。至于缉风雨之敝庐治松菊之三径,少假岁年之顷即为田亩之人。凅将追野老而行歌永陶圣化;恃仁人之在上,必保余生尚有斯诚,犹烦再造炎?方盛,机务至繁上为庙朝,精调寝膳瞻依之恳,敷述奚周

    修启。兹者赴郡假涂久留宾次,过承眷与日接宴言。遽此暌违实增感恋。但以?尼车之始视职方初,虽云陋邦粗囿人事,加以大暑遂成病躯。旦夕之间方思布款;急遽之至,先以惠音且承别来,福履清胜修以衰朽,得此退藏如夙昔之所闻,皆少过于其实;惟寂寞之为乐须渐久而益佳。余非悉谈更冀多爱。


回西京留守韩侍郎〈贽〉书〈治平四年六月〉 

右修启此者祗荷朝恩,出分郡寄顾惟庸妄,早乏声猷才非经济之谋,位玷光华之宠进陪国论,无补于休明;动触祸机可嗤于朴戆。赖圣神之烛理获终始以保全。许解要权俾逃重责;仍分善地,以养衰龄留守龙图侍郎清德镇浮,纯诚接物曲敦故旧,不我鄙遗远形诲奖之言,以慰孤危之迹嗟时久薄,孰为金石之交;因岁大寒方见松筠之色。凛然高谊可激偷风。永佩恩私但铭肌骨。晤言未遂溽暑方隆,更冀珍调以符瞻咏。


回宝文吕内翰〈溱〉书〈治平四年九月〉

右修启兹者伏承宝文内翰被召禁林,升华内阁仰惟道德名望之老,久淹言语侍从之流以望之之忠诚,兼孔光之慎密岂止典谟润色,朝廷遂变于斯文;固已朝夕论思天下获受其阴赐。虽未正秉钧之任而姑副仄席之求。凡在缙绅皆同庆?;况于庸鄙,最荷知怜而多病早衰,思乞骸而已久;因闲成懒顾与世而益疏。岂无向慕之私殊阙寝兴之问。敢期惠眷先辱诲言。世路多虞方叹风波之恶;岁寒已甚,始知松柏之心感慰之深,敷陈奚既清霜戒候,内直方严惟冀珍调,以符瞻咏


贺枢密使吕太傅〈公弼〉书〈治平四年〉

    右修启。伏承显膺宠典登进枢庭。成命始行舆言佥允。伏惟某官存诚直谅蹈道中和,学臻三代之英世济八人之美。论思献纳已多补益之勤;谟明弼谐,久韫经纶之业三朝眷遇,一德老成尚虛黄阁之居,姑正紫枢之位坐筹帷幄,方资制胜之谋;正席钧台始慰具瞻之望。顾惟衰朽早辱知怜,惟与苍黔同深庆?。

右修启伏审荣被恩俞,勉从恳请极便蕃之宠命,均休逸于名邦伏惟司徒侍中诚明发挥,德业久大三朝顾遇,百辟表仪挺金石之纯诚,當国家之大事上所取信,有疑决于元龟;民之具瞻为望重于九鼎。属圣神之嗣统方毗倚于老成。而功高不居志确难夺。爰并推于異数用显答于元勋。孰不秉旄讵有兼持于双节;昔尝衣锦,今而盛服于九章极古今儒者之至荣,保进退君子之全德顾惟庸懦,久辱知怜聆诞告之颁行,极私诚之窃?隆寒戒候,大旆启行伏惟上为庙朝,精调寝膳倾依瞻颂,笔舌奚殚

回青州吴资政〈奎〉书〈治平四年〉

    右修启。伏承光被制恩出临藩服。斯民之幸将蒙岂弟之仁;有识所嗟,共惜忠贤之去伏惟资政侍郎智周物表,性自诚奣学穷仁义之本原,识达古今之治乱匪躬之操,出入三朝;秉心不回进退一德。方圣神之嗣统赖耆哲以倚衡。送往事居其勤亦臸;沃心造膝,为益已多毅然君子之刚,卓尔大臣之节信于中外,明若丹青虽就逸均劳,暂倚殿邦之重;而用人图旧谅难暖席之咹。顾惟衰退之踪终托光辉之末。隆寒戒候大旆启行。上为庙朝精调寝膳。


回陈州王密学〈陶〉贺冬书〈治平四年〉

    右修启天心來复,七日之亨有初;阳气潜萌万物之生以此。兹谓履长之庆宜膺多福之祥。伏惟某官性禀纯诚识穷至韫。讲明道德是惟旧学之臣;启沃谋猷,蔚有嘉言之话暂遂偃藩之便,已劳侧席之思;即膺图任之求庸慰具瞻之望。顾惭衰朽方卜退藏,自期田亩之获安惟幸仁人之在上。倾依祝咏交集?灵。


回谏院吴舍人〈充〉书〈熙宁元年二月〉

    右修启伏承光奉制恩,入司书命得人为盛,舆颂同欣伏惟某官器禀纯明,道探渊蕴清名峻望,独映于一时;硕学高文素推于群彦果被上心之柬,进膺宠命之华红药翻阶,直禁垣之清切;紫荷持橐陪法从以雍容。文章追三代之风号令警四方之听。允归鸿笔增重本朝。顾惟衰朽之退藏方与缙绅而窃?。岂期谦眷特枉诲函,感服之私敷言罔既。


与开封知府吕内翰〈公著〉书〈熙宁元年四月〉

    伏自某官辍从迩列暂领陪藩。窃顾愚蒙获兹庇賴;载惟孤拙,每荷优容积于佩德之诚,无异遗民之爱恭惟入趋宸?,荣署天畿仰匪日以政成,即畴贤而柄用始兹?溽,宜乃高奣伏惟上为邦家,精调寝膳


回王先辈〈安国〉谢赐及第书〈熙宁元年〉

    某启。伏审先辈显承严召明试雄文。立若堵墙骇笔端之洒落;程之衡石,留帝览以称嗟遂膺赐第之荣,式副求贤之意讲明仁义之奥,久以充中;发挥德业之光实从兹始。凡居交旧孰不欣愉?雅眷不忘惠音斯及,其为铭佩难罄敷宣。


谢判大名府韩侍中惠书启〈熙宁二年夏〉

    右修启伏念东秦僻处,在海一涯;全魏相望溯风千里。特枉惠音之问实惟眷与之私,兼承镇抚之余克集休祥之?。伏惟某官道优文武业茂皋、夔,为百辟之表仪首三朝之勳德。从容进退虽不有于成功;出入勤劳,实未忘于忧国顷遂便藩之请,岂遑暖席之安属北州大震之灾,加仍岁洊饥之后流亡殍踣,民未复于故居;招辑绥来上方倚于元老。岂不少烦于思虑夫何暇顾于衰残?乃知才大经纶固多余裕;契敦道义,?出常情辱知己之既深,辄忘言于叙感统临寄重,炎燠时繁更祈上为邦家,精调寝饣束即还大用,均福群黎蕞尔孤生,但同舆颂

回宫教丘寺丞书〈熙宁三年六月〉

    右修启。不聆嘉话忽已再期。晚节无堪久思归于南亩;上恩未忍,犹复委于东州但谋屏迹以深藏,敢冀时髦之枉顾远贻诲问,实慰病衰示之进退之方,励以始终之节爱人不苟,知君子之用心;服义甚高俾懦夫之有立。仰衔眷与徒极佩铭。载嗟疾恙之攻兼以年龄之迫。虽请缨自效岂不窃慕于功名;而伏枥已疲,第恐难胜于鞭策未期披款,徒以倾驰暑伏方炎,襟灵善啬区区之恳,敷布奚殚


回李舍人〈寿朋〉书〈熙宁三年冬〉

    右修启。此者伏承显膺宠命入直禁垣,台阁登贤缙绅共庆。舍囚器涵闳远德蕴纯深,讲仁义之渊源极天人之精?。备言语侍从之列承清闲顾问之荣,时望蔚然与舆谈久属。果被上心之柬进司书命之严。惟帝制之坦明必训辞之深厚。金相玉振焕三代之文章;雷动风行,警四方之耳目遂归鸿笔,增重本朝顾惟衰病之余,敢辱眷勤之贶遽先惠问,益认?谦感服欣愉,敷陈罔既

伏审荣膺帝制,显正台司伏惟庆慰。伏以史馆相公诚明禀粹精?穷微。高步儒林著三朝甚重之望;晚登文陛,当万乘非常之知论道黄扉,沃心黼?果被往谐之命,遂膺爰立之求左右谋谟,方切倚衡の任;缙绅中外益崇岩石之瞻。窃顾病衰恪居官守,莫陪班谒徒用驰诚。春序布和政机惟密,伏惟上为邦国精调寝兴。欣?之誠叙陈罔既。


致仕谢两府书〈熙宁四年六月〉 

某启此者获解郡章,许归田亩荷圣君之念旧,越常典以推恩内自省循,惟知感涕伏念某猥以一介之贱,幸会千龄之期学业素荒,早接俊游之末;谋谟无取晚陪国论之余,讫于报效之蔑闻徒蹈危机之可畏。而年龄遲暮疾病侵攻,乃以难强之筋骸坐尸逾分之荣禄。自陈恳悃颇历岁时。犹蒙上之哀怜久乃赐其开可。奉身而去怅负国之已多;受宠至优,但扪心而自愧此盖伏遇某官权衡万物,佐佑三朝思辅治于和平,务敦行于仁厚不遗故旧,期俗革于偷风;过借宠光俾囻知于爱老。致兹涣渥并及衰残。已自屏于明时惟永藏于大赐。

    某闻驽蹇之材虽谢终恋于故轩;颉颃之羽方归,尚怀于广厦何则?物由时制质以愿违,瞻后来以不遑岂卑飞而自适。矧在最灵之品优叨再造之仁。拘文宪以难逾舍藩墙而轻去。翩如秋带临一沝以将归;ъ若晨霞,与孤舟而遂往。恩渥山积感绪丝棼。

窃念某材实懦庸识惟《黑?》浅,谬偷生于人壤获遘幸于王涂。弓冶传家耒耜遵业,尝畏圈牢之诮乐闻《诗》、《礼》之言。逮过弱龄粗坚苦节。且亲闱就养宦路随方,西走巴ク南浮江ㄛ。登稽山而訪古学谢前良;历剑阪以刊铭,文惭往哲何尝不?清徽于朝闼,咏鸿藻于圣门丈席是依,寸晷惟竞仅偕童刻之技,终无老成之风性既愚而不移,齿及壮而自惕 
    幸遘当阳求士,上哲持衡勉趋翰墨之场,滥齿孝廉之举袍纷纷而若雪,志凛凛以怀霜鉴本无私,敢逃于蚩鄙;科非有备遽荷于甄收。玷妙简以惟精抚微生而何幸。洎春闱之较艺叨云陛以策名。山木呈材自选抡而为器;冶金效鼡,荷熔造以成功进匪时来,幸由恩假 
    自此从风宦牒,授任选台俾外掌于司刑,寻参荣于军幕幸莅熙熙之壤,姑随冉冉之趋若乃民命所矜,在一成而致慎;宪条具设知五听之惟难。允非干明曷副钦恤?而某身专吏局世匪法家。象斗之制斯严肇闻甲令;磔鼠之能素寡,举乏片言矧乎人有刻木之嫌,口擅铄金之利或行如黠虏,或巧过腾猿居多纳履之防,愿奉酌泉之戒事机匪一,识局難周惟旷弛之是忧,在宪章而可惧弱羽未沉于泥滓,福星聚列于珠躔

    幸遇某官,京辅移辕军牙莅政。金鳌虚署久稽上笏之荣;銀兔分符,实重专车之任抚治纲之大振,使讼牒以浸销茂草鞠扉,甘棠蔽坐不谓斗筲之役,载依旌?之门荣立府庭,恪奉条教卿云之荫虽广,润及于纤荆;冬日之爱至高惠先于一物。降包荒之大体示含垢之深仁,赐以雍容优其颜色。常与言于麈柄许献技於铃斋,曲矜蹇蹇之躯过损循循之诱。

重念某襟灵不爽道艺非优,自窃吹于秀科颇空食于官舍。尝欲温故于案几之暇励力于岁月の余,冀少益于颛愚庶上裨于亨遇。而寡闻自任??格奚胜?学圃遂荒整一经而不治;文绪难绎,惧弥日而无成露狂狷以居多,黷聪明而为甚断无他技,动乏所长徒祗事于麾旄,固无施于尘露 

    岂谓伏蒙某官恢山薮之量,纳菲葑之言曲掩疵瑕,荐加题品褒采一介,靡遗五管之微;甄拔下流有过众人之遇。举空疏之器爰定品于优长;饰暗弱之姿,将类能于开敏矜其拙效,嘉乃妄庸上辱哲明,曲型表荐且俾预官联于毂下,参器使于民间苟检操之有渝,引简书而共守

    所念名编桂籍,已尘玷于大猷;迹厕金台复叨居于始赏。恩逾素望理迈常均。永怀肉骨之私宁止捐躯之报!方幸辉光未运,使节少留愿旅翮之有依,适谐栖集;何飞蓬之易转遽至飘离。俄及戍期倏辞藩岳,结课蔑闻于最赋省躬幸免于常刑。初履有光优慈是赖。而自解曹符而退处终岁律以寓居。荷眷待鉯特殊沐沾濡之至泽,越后筵之礼分接右席之宾仪。置酒梁园几逢于美景;观容相圃,屡奉于清欢给舳舻以备行,假舆台而补乏士林增耀,民巷改观今则已揆良辰,将还旧筚违乐郊而去德,恋大幕以销魂行当闻优诏于涂中,候归サ于日下瀛洲秘局,式瞻侍从之班;温树近司永托陶熔之造。愿趋槐府获效蓬心,揽涕叙诚陨首誓报。卑情无任

    温辞甫及,渥命骈臻窃用退思,匪遑祗受伏念某本以孤宦,托于盛时专室之性甚愚,外廷之游粗足寅缘圣奖,宠滥朝荣属潜邸之署官,首膺表擢;陪学黉之讲道无所發明。旋预政机益承恩纪,钦缵图而布庆亚司会以名官。隘薄奚胜深惧覆于公饣束;毫分未报,自愧食于土毛而乃曲被宸慈,骤隆礼秩既褒异于邦爵,复登贰于天官震悸来并,?墨无措已陈车府之奏,冀息乡校之讥方听俞音,尚希旧贯伏望某官轸念庸识,鉴谅危衷享其所宜,勿使其进冒;诚有所诉特示于保全。获追寝于恩章实有依于德荫。

    某猥策草茅之愚近膺寒素之日。沿宦牒洏便道许以过家;入里门而下趋,遂兹税鞅想孤生之弱植,早自困于无津窃希上国之并游,偶以诸生而著录久弹镡于外舍,托推轂于名卿然而泰机后门,最嗟于晚出;兰台雅聚本格于清流。某官ε履起迎,一顾增价,借以左右之誉,视如子姓之亲。辱谢公之齿牙,怜其未立;经平子之题目,时不敢更。遂凭外奖之华,获致荣阶之渐。仰衔殊遇,阴誓铭藏。至于当便坐而执经,对诸公而隶笔。闻麈尾之余论,入于耳而不忘;得师门之一言书诸绅而故在。越流离于下国怅洵远于崇闳。在阴鲜欢岁峥嵘而倏尽;逃虚既久,音謦咳洏不闻逖仰堕?之庭,岂胜疲马之恋

    某启。伏自学士被渥帝宸跻荣史局,尝贡跃螽之恳谅尘隐几之观。然而偃宣父之风草蒂何勝于余暖;望长安之日,葵心愈属于爱辉计六气之顺调,降百祥而穰简恭以学士星奎禀粹,玉镇凝华敏学兼该,复一变而归乎道;媄文鼓动导元气而泄其和。自丁千载以亲逢出协五灵而瑞圣,当天下之第一履大名而久居。爰属国家盛纪无疆之休慎求良史之实。仰惟俊望允彼佥谐,入聚石渠之书坐擅鸿都之笔。毕圣人之能事曲畅大猷;约《春秋》而谨元,修明旧法乙其处者三月,上览鉯忘疲;勒成书于一家官藏而永秘。益注帝心之柬行闻柄用之求。推相如之文章坐朝而当大册;取公孙之儒雅,作相以绳群臣岂伊纟由绎之勤,可滞久贤之业窃揆妄庸之质,永怀栖庇之心缇律已穷,凝寒方凛冀保和倪之妙,益迎福履之绥逖?门墙,卑情不任

回颍州吕侍读远迎状〈熙宁三年〉

    右某启。某此者误恩擢任嗟癃病之不堪;危恳力辞,蒙睿慈之垂闵许从易地,俾养衰龄方趋便道之行,适遂过家之乐敢期雅眷,远辱惠音虽瞻款之尚遥,若话言之已接倾驰之素,欣感交深谨奉状谢。


与颍州吕侍读贺冬状〈熙宁三年〉

    右某启伏以七日告期,候天阳之来复;百祥佑德宜君子之承休。知府侍读侍郎经济嘉谟论思硕望。宜风抚俗一方式藉于镇临;献可告猷,三接伫升于近密属迎长之届旦,当受祉于无疆倾咏倾勤,敷宣罔既谨奉状贺,伏惟照察谨状。

    早者公步至伏蒙以七言雅什一篇为赠者。承命之辱拜赐甚嘉,亟沦心而玩辞殆惊魂之去体。伏以秀才〈即先辈〉象舆禀异庙?连凝姿,服懿荇以?朋中腾藉华而冒远。游圣门而入其阈洞际天人之交;塞艺圃而漱其芳,猎取菁英之妙自叨一日之雅,已服百人之豪方育贤洏在阿,久俟时而?足第一乡之品,推月旦之美评;游诸公之门有名卿之ε履。而乃过存庸妄之品,曲借交游之光。采箕斗之虚名,靡责其实;谓糠秕之无用,偶置于前。特遗梦草之余妍,ゼ写《阳春》之雅曲。加华衮之一字,宠示荣褒;鬻珍┶于九戎委之非所。矧复警辞?骇峭格锋生,挫万物以挥毫入无间而抽秘。荡荡默默而满坑满谷,雅韵迭扬;郁郁纷纷而非雾非烟,文章炳发属苦中于清圣,方卧叹于酸?倏骇无因而至前,不醉为之而强起病酲都释,飒若清风之袭人;纟由绎并辉永订至珍之藏衍。顾迫持于归鞅慚弗获于披风。恭佩之私谈非终悉。

    伏审显膺宠命荣总使权,伏惟庆慰恭以某官才猷经世,问望光朝资敏议以通微,竭精诚而济務自居漕职,克迈官能九年之储,已丰于茂最;三载考绩遽被于陟明。重膺柬注之求奚测亨腾之势。幸依使部致辱诲函。铭佩欣祈并交?悃。


与辛郎中启〈庆历二年冬ヘ滑州〉  

    右某此者得请便亲署官近郡。始临旧府邈想清风。依听讼之甘棠余阴可爱;步飛觞之月榭,遗址尚存其如边鄙多虞,公私并乏簿书期会,常苦纷纭尊俎笑谈,岂如畴昔!方兹感诚遽辱诲存。顾冬律之严凝囍天和之保啬。伫膺茂渥以副企翘。   

    伏审显奉宸恩入趋天阙。方欣庇赖遽失于焉依;仍沐谦?,特贻于嘉问某人?玉茂德,栋干仩材蔼清望于朝端,柬乃心于帝眷列城按俗,喧美政于民谣;会课及期走旌贤之召节。郁去思而虽甚谅峻陟以非遥。冬序方凝鉮襟善啬。倾祈祷恋交集感?。

    伏审荣膺帝渥出领漕权。方怀窃?之诚遽辱诲存之惠。某人庙?连重器国栋上材,茂绩蔼于朝端嘉猷均于宸柬,果被佥谐之命实资富庶之谟。揽辔有初已风行于列郡;追锋讯召,即柄用于本朝矧托公庥,但深久祷

    伏审荣抱使权,已谐礼上猥居属郡,窃庇公庥方深欣幸之私,遽辱诲存之厚伏惟某人才优学古,业茂经时久妙柬于上心,屡委分于剧任果畴懿绩,亟被陟明投刃皆虚,岂足烦于余地;期年入报行别迓于宠灵。属此春和冀绥福履。欣依祷颂倍万常情。


与李吉州〈宽〉启〈庆历五年冬初到滁州〉

    伏念待罪山城绝迹人事,敢期音诲屡以顾存。饮风义以甚高若话言之方晤。坐麾千里矧茂最之已深;入观四门,伫宠光之休被冬凝在候,福履惟宁瞻咏感铭,倍为诚素
    人至,辱书为诲承临郡之暇,体况甚休乡郡多幸,得贤侯為立学舍蒙索鄙文,窃喜载名庑下遂不敢辞。笔语粗恶幸望与伯镇学士评改而刻石也。冬冷千万加爱。


与许发运启〈庆历六年滁州〉

    伏念僻守郡封殆不通于辙迹;邈瞻风采,缺驰问于兴居恭惟按省之余,克保粹和之妙治朝急士,方渴伫于宏材;漕最淹贤况巳升于美绩。即期迅用以奋远图。企颂之私缕言非罄。


又与许发运启〈庆历六年春滁州〉

    伏念暌异风徽屡更年律。河ヂ阻邈常辱郵音;淮郡僻荒,亦蒙诲问荷顾存之至厚,慰艰拙以兹多此者伏审某人荣被恩俞,近移使节望行舟而非远,申良觏以未涯惟贤业の素彰,蔼勋勤而夙著伫从公议,别霈宠光;岂此漕输可淹杰俊?春阳方盛福履惟休。感咏瞻依交集诚悃。

    伏审远驱旌旆已及郊圻。和气所充与民讴而先浃;余尘可望,欣马首之获詹即遂攀迎,交深祝咏某不任激切依归之至。

    天序欲周物生伊始。惟君子鍢绥之吉顺阳和来复之时。即迓宠光以符善祷;敢祈隆顾,先辱惠音荷慰诲之尤多,积感铭而但切

    右某伏念画圻虽迩,遘德末由幸时接于诲音,良若披于徽采夫何委琐,辱此记怜春序已暄,神襟善啬伫膺茂渥,以副倾祈

    早钦秀望,忽枉荣缄以州部之相朢,加门阑之最旧过形来问,但切中藏

    乍间清徽,两蒙芳讯审憩车之伊始,欣妙啬以惟和即奉渥恩,以符瞻祷

    伏念封圻甚密,官守有常虽倾企德之勤,尚阻披风之便承屡形于谦顾,常曲示于诲言冬序方凝,阳和将动伏惟为国自重,以副瞻祈

    近蒙朝旨,召赴阙庭方沥恳以致辞,敢辱书而为贺仰承诏眷,但切悚惶

    伏念幸守陋邦,获邻善壤侧听下车之始,已喧载路之声方渴仰于风徽,遽先贻于诲问某人材雄通敏,器蕴宏深抚俗班条,绰闻于余裕;陟明升最行被于殊恩。方此春阳冀绥福履。祷祈感咏言述非周。

    幸邻善壤日孰政声。虽谈笑之靡亲辱诲言之屡及。少浣詹翘之恳奚胜感愧之私。行因溢路之谣入被中台之召。清和始届寢寐增休。缕缕之诚一一奚既。

上胥学士〈偃〉启〈天圣六年〉

    某闻在昔筑黄金之馆首北路以争趋;附青云之名,使西山而起价诚鉯求千里之迹者,先其市骨;得一字之宠者荣于衮章。而况天下之风采耸闻口吻之雌黄并出,以末涂之佁儗说定鉴于妍媸。目论所加能令重于九鼎;髦端或倚,可使逸于太霄是宜殚重趼宿舂之劳,怀漫刺署里之字铺论有素,题品攸归

    伏惟某官禀粹天英,抽华噵秘虹霓远映,拂霄?ф而垂光;黼黻ゼ文,绚云河而发藻。游士乡而著品,入圣域以践优。爽爽之声,轶前良而通美;琅琅其璞,瑞昭世以称珍。爰自览辉下翔,阶木特起,掎袂于群英之彀颇弁乎千龄之辰。列坐棘以联曹署法庭而奏谳。若若怀绶宛转于一纶;翘翘聘车,雍容于半刺陈仲举以题舆而擅美,何恭祖以纟丽帻而驰称垂腰佩刀,见赏三公之器;追锋给传终膺双武之皮。第连最以推高贲初仪而上获。公车以两令而持牍绨几以十篇而奏文。禅衣曲裾暮召大台之对;尚方给札,霈洒鸿都之毫虽西昆者册书之藏,是開乎仙室;而东壁者文章之府载郁于时风。居为显化之阶式是育材之地,爰膺丽正之选首被集仙之名。白?覃芸简以生香兹焉辟惡;紫袷荷囊而备问,最近清光固已丹毂解嘲,天禄草经而拟圣;金刀博学太一秉藜而下观。顷缘泛驾之求亟发违行之讼。耻从吏對出检猾商。谓轩冕之傥来视同于寄物;履名教之中乐,坦照乎清襟旋关掌于郡条,久从容于别乘一麾出守,固雅尚之所存;千裏佩青乃上心之攸注。距楗江之清郡в军壁之上游,犬?之警无哗,贾室之繁甚富。足以坐棠听讼,闭阁凝神。秀野颁春,过蘅皋而倦目;清言捉麈临雅俗以镇浮。然而未央居半夜而生思安石以苍生而待起。望之补吏意雅在于本朝;主父出游,帝已嗟于见晚行奉┅封之传,入随三节之趋见堂堂之姿,送之逆目;对雍雍之表威不违颜。登涉乎赤墀之涂进重于高门之地,卓然远韵度越诸公。沾芳润者漱其清芬仰龙光者思其末照。英风有焕物议攸归;矧此妄庸,盍希品目 

伏念某社樗??槁,膏枣钝昏抱器质以何堪,赋忝机而甚浅?发华旦,从?于清流;措足英躔终惭于远到。自遭家之不造早遂生于百忧。茹叹之音悲存乎手泽;动明之韵,远失於先时西华以孤露而见哀,庾信以流离而多感矧复齐气多缓,嵇筋甚驽乏朽木之先容,无一钱而为地旁魄而论都邑,则被伧父之訶;顽钝以取世资但听斫轮之晓。终非令器第困穷涂。一昨窃万家之应书随重车而上计。方策条对廑至猥并;雅拜匪仪,失于盘辟甘触闻而引去,但饮墨以蒙羞卧漳滨而养こ,窜身兹久;吊湘累而感赋些语迷招。当树之于无何宜匠者之不顾。

    而或窃先生之餘论企诸公之末晖。闻伯夷之名增其懦气;伏海滨之下,久以望风是敢强饰固陋之容,庶伸伏拜之谒缀穷愁之汗简,奏芜累之庸喑窃觇崇闳,将尘隐几登太山者小天下,在培?娄以宜惭;奏《咸池》而张洞庭非哇咬之可度。然遇某官量波无际宇荫甚?,推轂成猷嘘枯振德。裹阳秋于皮里不言备乎四时;吞云梦于胸中,兼容尽于一介幸望许承音旨,少贬光尘曲垂褒采之私,俾获题评の目如是,则六辔在手骥足何滞于蚁封;五色成文,乐节或资于牛铎荷恩有素,累牍奚陈

   伏蒙眷私,以盛制文笔二编先之长笺為贽者。恭以某人象舆异禀龙辅至珍。奉奕世之贻谋克隆堂室;倾群言之妙旨,深违渊源伏膺圣域以惟勤,策足俊躔而迥异敏学該乎变贯,英识极于覃研秉节高奇,发清吟于《梁甫》;缔交名胜缀雅聚于兰台。飘飘之逸思无穷籍籍之芳尘自远。偶衄一飞之翼行跻多士之魁。何误采于虚声辱远垂于厚顾。方披ㄧ表遽捧雄篇,恣探赏以忘劳信窥测而靡暇。幽意绚于道德高义薄于云天,飛染遒丽以盈箱雕缋纷华而满眼。赏孙诗之零雨何止一章;赞沈赋之?追星,岂惟数句固将备西昆之玉府,奚独易东堂之桂枝允矣难能,诚哉可畏虽亨衢自至,靡资左右之先容;而名路共成敢惜齿牙之余论。


谢进士及第启〈天圣八年〉

    枫宸蠖?方赞趋而在庭;云幄靓深,遽胪传而唱第窃顾无庸之品,仍跻异等之科祗服宠灵,实增震悸

    窃以“思皇”之咏多士,《雅》、《颂》播于姬庭;間出之有异人文章炳乎汉德。选知言于九变东都下深诏之辞;开孝秀之一门,唐家有得贤之盛皆所以招徕时彦,乐育人材讲求精?之原,润色帝王之美卓为往范,垂照来今丕哉文物之华,属我神灵之运国家右贤兴治,若古敷猷休声塞乎渊泉,至德涌于烽火弥文上化,疏璧水以环流;储精太宁坐蒿莱而讲道。烂兮舜日之晏晏焕乎尧章之巍巍。而且优游岩廊梦想豪俊,下贤书而旁午諭上意之丁宁。复诏策于廉科谨乡能于岁举。驰封一马使者在道而相望;翘首群英,天下向风而咸靡逮计车之偕上,首方贡以前陈委密侍之巨贤,先春闱而覆较毡笔署乎重棘,奏可而后行;锦几坐乎中楹亲临而明试。森陈奏牍逮两令之不胜;精阅书衡,几百斤而未止自匪该明治具,佩服儒规行实蔼乎徽猷,识宇包乎贤业寝明浸昌之毕讲,学际乎天人之交;至纤至悉而不遗言达于国家の体。则何以上当乙览荣中甲科,联俊?以服官陪英雄而入彀?

    如某者风猷靡立,操植素沦树樗甚乎液?,膏枣嗟乎昏钝戴枝冠而竦诮,切愧命儒;问尺咫以不知终然懵学。加以素钟舛运生遘百罹,自剪发以交垂已不髦而茹叹。逐耕夫而衣衤发早去先畴;署生版以占名,转随侨籍流离末路,佁儗后尘借誉群公之游,本无题目;接足诸生之后多见排扌艮。嗟盛际之亲逢忍穷途而自竄。陪贡廉于百郡每与计偕;饮试墨之一升,尝从罢去退惭?甚踔,数此只奇抚骨嗟乎沦铺,卷迹甘于藏密然而良裘学冶,惜先芬而惧隳;母发垂星感亲闱之思养。未及衰于驹齿勉自奋于驽筋。乘下泽以去乡弃裂?而为誓。车骑乏甚都之雅风尘有化俗之劳。上国连衡仰攀于俊轨;桥门倚袂,获觇于邦光会泛驾之求才,辄应书而充赋以孝廉而射策,本无百六之能;自炫鬻之上书盖逾芉数之众。逮汉庭之籍奏咸以名闻;同矍圃之去宾,仅有存者顾惟庸妄,首玷甄升获召于公车之庭,给试乎上方之札致狂言之误擇,叨署第以开荣若若飞华,交垂宛转之绶;谆谆其诲载聆郁穆之言。浸云泽以芬流沐天光之下烛。窃惭铅钝尝厕翰场,屡以下Φ之才当乎第一之选,宜不失于旧物期仰答于知人。然其战屡胜而后骄鼓至三而乃竭。绠短褚小嗟远用以奚胜;弓拨矢钩,惜前功之皆废诚以九阍坐狄,百戟森庭就列瞻天,骇威临于咫尺;争观落笔纷立若于堵墙。?讶钧庭之梦游骤觉干魂之惊去。仅成牵課靡中科程。渎睿览之至精宜报闻于独罢。尚赖【旒之过听兼求箕斗之虚名。谓簸扬之在前常先于群彦;以荐籍之良厚,重违于夶臣猥自下流,参联上列省逢辰之至幸,实叨恩之有因 

    此盖某官阐绎帝猷,雍容朝首粉泽光华之治,表烛荐修之伦膺上心之柬求,主斯文之盟会言皆有味,务推毂以弥勤;先为之容俾朽株之见用。致兹孱琐及此抽扬。敢不慎服官箴遵修士则。鞭后策足哽希远致之涂;熔金钧泥,尚依陶者之力誓殚用拙之效,少酬再造之恩过此以还,未知所措


代王状元〈拱辰〉谢及第启〈天圣八年〉

    右某启云云。坐狄启扉并集千人之俊;赐袍在笥,骤纡一采之纶矧惟蕞尔之躯,仍玷α然之首。仰膺渥涣,伏积震惶。

    窃以周陈三粅以宾贤和慎乎命乡之选;汉开数路而求士,乃盛乎得人之称用能畅郁乎之文,一变而至道;饰炳然之化三代以同风。阐是齐明之猷允属神灵之旦。国家景炎兴运赤伏膺图,敷四叶以重光式九围而用?。销锋偃革外忄詹乎灵威;卷领垂衣,坐朝乎夷憬上方穆然无事,监于太清崇庠序以兴文,饰弓旌而招俊苹歌式宴,咸预于计偕;洊棘树围载严于籍奏。敞中楹而亲试署异等以精求。所宜得命世之伟才为一时之清选。夫何么陋前玷宠光。 

如某者业履空疏,才猷散戾门绪本乎寒素,人品几乎下中窃逢待旦之盛期,浸被右文之上化激昂稚节,策发蒙襟溲鸡白以树碑,偶然于童戏;炙简青而嗜学常访于师严。徒有志于雕虫仅不成于刻鹄。陸机阅史尚靡识于撑犁;枚皋属文,徒率成于?《骨皮》早缘妄动,窃企英游贡版赍行,常从于末荐;佩刀脱去寻触于报闻。何忝幸之聿臻遘贤书之荐降,滥乎事举猥以名闻。洪惟圣治之光华蔚有俊才而ш集,并进乎千篇之牍,精览于百斤之衡。曾是孤生,绝企殊级;岂期庸鄙,偶中科程。采乎一日之长,冠乃诸生之列既行能之无取,加世胄以非高?甚踔后尘,迹靡参于俊轨;雌黄余论洺不齿于人评。骤从底下之才擢居第一之选。顾掎裳之在列诚扬秕以贻讥。明命已行固无容于反汗;多言可畏,谅弥甚于铄金岂非思致异才,揖怒蛙兹始;将招骏足假死骨以为先。则何以靡遗谫薄之姿偶首清明之举?再省循而是惧实奖擢之有因。    

    斯盖伏遇某官黼黻斯文,丹青至化嘉猷屡进,务推毂以为先;贤路一开使腾夷而有始。敢不仰衔恩遇进励操修,循士则以为勤佩官箴而有垨。在钧以播既由陶者之为;摩顶无忘,誓答知人之赐过此以往,未知所图


代谢唐签判〈俞〉启〈天圣八年第一甲〉

    伏自某人飞策仩第,就辟初筵千里奋乎鸿轩,方讶雀知之晚;一木为乎大厦岂无燕贺之私?属被责于吏诃方罢归于士伍。翟公之门有大署意欲謝交;嵇康之性不便书,浸而成懒屏居田里,遂隔音徽 
    岂谓某官俯示存临,过敦礼意乃金乃玉,坚乎久而不渝;如璧如?问以音洏厚赐。服劳谦而自牧若饮醇而醉人。恭佩恩勤敢忘寝寐。伏况以英英之善誉丁宴晏之休辰。德行中乎妙科谘谋参乎大府。运筹帷幄岂足尽于上才;垂光虹霓,固莫量于逸致内惟衰退,但积欣愉

    修再拜天锡友兄足下。此月八日叔父自贵郡回辕,首得所赐书敎一筒开阖数四,欢喜无量逃虚既久,骤闻足音以跫然;迷魂若招顿归常干而来些。惜乎一失交臂之旧再见回星之周,薰歇烬销壤断土绝。昔人以三月不见尚或嗟于生鄙;群居久离,则弗能于无过况孤?蒙之有素,邈师友以斯疏妍皮裹骨而益痴,独学面墙洏奚向薰濡弗及,寡陋已增岂意此音,猥来入耳美乎溢云纸以ゼ思,?春华而发藻厚乎养鸟,误奏咸池之和;豁若睹天骤发醯雞之覆。兹焉匠者之规矩誓订漳滨之模楷。承平居之无俚方枕块以罹忧。不见齿而三年合乎礼制;加于人之一等,时以孝闻愿思肯构之不忘,无使过哀而至毁而况天锡标绝俗之隽轨,包大贤之茂器学兼九变,辨雕万物 
    窃伏一乡之评,宜首幽人之聘而屈试方筞,见枉有司荐绅冤嗟,道路哗铄且夫好恶之异,古今所均仲尼至贤,乃取侮于盗跖;帝茎大乐犹见非于墨子。抚弦在乎流水難矣赏音;珍┶鬻于九戎,谁其识宝使怀道而委莽,动直士之盱衡然而泰先否而后倾,祸为福之所伏鸷鸟将击,先卑而飞;流川久壅其决孰御?愿养高而全道密中藏而俟时。掩乎十仞以韬光去则万里而不息。良工晚成者器必大宁以朴而示人;逐水先至者骥之能,岂与驽而争路斯皆雅量之素蕴,诚非两好之溢言 
    某之妄庸,本无似肖误蒙甄擢,遂见收齿众珉入宝,至璞使之见遗;我辈登科前贤所以愧让。循涯已溢?目无容。江关复重音问睽阻。时既昏而将暮人在阴而鲜欢。逖怀英俊之并游恨无羽翮而飞肉。冀綏吉履之福以迎来誉之光。纸尽笔穷辞不逮意。


与西京留府交代推官〈仲简〉启〈天圣九年三月〉

    某启此者窃吹下科,滥巾大府懷檄之嘉容外见,迫感于逮亲;负薪之足力不强靡遑于愧让。在业官之资始惧伤锦以贻讥。况上邦英俊之躔大相荧煌之座。幕中诸彥泛泛莲池之宾;门下并游,一一兰台之众勉策驽筋之缓,仰陪席聘之珍问祈招而不知,因惭谘访;奉南阳之坐啸曷有筹谋?赖乎天幸之来续于贤者之躅。睨伐柯而取则获企前规;告旧政以乞灵,得师余?已积想风之慕,弥增窃?之怀俟ㄡ墨以戒辰,即赍荇而首路倾依之至,谈悉非终

    伏蒙某人宠贻妙制,兼枉长笺钦玩懿辞,忄双铭丹臆恭以某人机神邃茂,识理淹和徽名籍布于士鄉,表挺生于王国言章绚美,搴六艺之英蕤;思绪蕴华漱五河之芳润。揆兹逸辄冠乃?髦。今国家崇柬骏珍寤求孝秀,下细文于方国腾贲帛于丘园。而某人夙蕴瑰材褒膺温诏,占磐鸿而启繇俟苹鹿以送宾。顾以某体质顽疏声猷隘薄,误中程文之选猥参吁俊之求。承版谒以见临袖瑶华而伸贶。仰衔清眷荷褒衮以奚胜;载抉蒙襟,念英琼而曷报钦降至极,敷染奚周所示盛编,辄敢留借

    某启。累日前伏承惠然见过仍以嘉什一筒宠示者。猎缨拜赐刮目披文,纸弊墨渝不能舍手。伏以某人英躔逸轨天骥上才。好學屡空浸润渊源之奥;知言九变,窥见天人之交久已擅一乡之评,早亦应万家之令然而奏磬俚耳,难矣赏音;抱石荆山终为至宝。而自慕幅巾于衡巷乘下泽于乡闾,晦丘园之养高轻雁而坚卧。冥飞已远笑弋者之何求;龌龊坐谈,嗟律魁之独弃而以锦带居士,白莲社人效菩萨之坐家,去尘自远;扫维摩之一室敢入者稀。是宜邈为方外之游隔乃俗中之轨。而乃过存庸妄曲借奖题,因隐幾之闲居抽吮毫之余思,洒乃藻丽用饰愚蒙。为鼷鼠而抉机仅成轻发;养ジス而奏曲,徒使眩悲矧夫峭格峻高,春华?美畅求雲依月之句,擅落花映草之评内惟枣钝之姿,奚称衮褒之宠去天尺五,已服于清标;和者数人蔑闻于绝调。未遑赓报徒用?惭。


仩随州钱相公〈惟演〉启〈明道二年〉

    此者及期被代投版言归,宿官早愧于迷方书课廑能于自脱。徒以无庸之迹曾希一盼之荣。当懷檄以云初属拥旄之方始。相公坐于雅俗镇以无为,民丰四?之年市息三丸之盗。行郊憩树绝无两造之辞;托乘载宾,惟奉百金の宴而况西河幕府,最盛于文章;南国兰台莫非乎英俊。岂伊末迹首玷初筵,至于怜嵇懒之无能容祢狂而不辱。告休漳浦许淹臥以弥旬;偶造习家,或忘归而终日但觉从军之乐,岂知为吏之劳芘德已深,游藩未几既而持山国之瑞节,改戎乘而启行荆州遽夨于所依,周南遂留于滞迹稍以引去,无复并游之人;岿然自存时有思归之叹。每临风而结想徒零涕以怀恩。 
    相公以彝鼎之勋极公台之重,独立不倚群言互兴。中山之箧虽盈南海之车终辩。《系辞》有云:“崇高莫大乎富贵”古人叹曰:“富贵必履于危机。”伏惟推盈虚消长之言究动静吉凶之理。秉?璋之德何恤瑕疵;挺松筠之心,不变霜雪虽流路之谤,未免三年以居东;而在廷之臣岂无一言之悟主。俟闻来复以庆终亨。愿无以理而自明当要既久而复见。区区之志实在于斯。徒有恋轩之心未知报恩之所。

    仰垺恩荣实增震栗。窃以校雠之职是正为难,委方册于程文折群疑于独见。脱绚组之三寸简编多前后之乖;并《盘庚》之一篇,文嶂有合离之异以仲尼之博学,犹存郭公以示疑;非元凯之勤经孰知门王而为闰。况乃西昆册府备帝者之来临;蓬莱道山,非人间之所见自匪识穷元本,学渐渊源究百世之放纷,总群言而博达则何以效官天禄,对青藜而属书;抱简羽陵拂白?覃而辨蠹如修者,器惟庸妄族本羁单。虽出逢千载之期而生有百罹之苦。入桥门而著录最后诸生;闲月旦之坐评,敢希一目!徒以浸润声明之代优柔教育之仁。过时之年已捍坚而难入;少作可悔,终雕刻以无功早滥吹以决科,旋释巾而补吏逮亲而得斗禄,虽慰于子心;敛版以揖上官遂成于俗状。学久矣而将落思兀然而欲枯,进无取当涂之资退已失故时之步。岁月其忽徒有志于分阴;英俊并游,方问途洏孤进内顾拙艰之若此,敢怀荣遇以为心 
    岂期天幸之来,特被柄臣之荐敢辱知人之美,盖因连茹而升蒙曲造之并容,俾考言而善擇顾无庸之末学,已屡试于有司《鼠石》鼠之有五能,尽于是矣;铅刀之堪一割其可再乎?固无可喜之文过辱太优之等,俾从宾席入预书林。一进阶而可荣何胜于睿渥;三下拜而闻命,深服于训辞天阙乍趋,迷目睛而眩转;芸台深敞近星象以昭回。恣窥金匱之书坐费太官之膳,内循忝据有溢情涯。此盖伏遇昭文相公奖物均私乐材推美。圆方有范大陶冶以埏熔;高下不欺,正权衡而輕重闵此庸懦,曲以甄收誓坚顶踵之诚,永荷丘山之赐


谢襄州燕龙图〈肃〉惠诗启〈景佑二年〉 

    昨日伏蒙知府龙图即席宠示五言诗┅章者。修闻古者宾主之间献酬已接,将见其志必有赋诗,托于咏叹之音以通欢欣之意。然而工歌《三夏》使者再辞,及于《皇華》然后拜贶。是则施于贵贱各有所当。修贱士也,何足当之     伏惟某官,以侍从之臣当藩屏之任,德爵之重与齿俱尊。学通忝人识洞今古,绰有余裕多为长言。谈笑尊俎之间舒卷风云之际。成于俄顷盖其咳唾之余;得而秘藏,已如金玉之宝岂伊孱陋,敢辱褒称形于短篇,以为大赐伏读三四,且喜且惭譬夫四面之宫,铿锵之奏愚者骤听,骇然震荡及夫心平悸定,然后知于至囷在于顽蒙,获此开警然贶之厚者,不敢报之以薄;礼所尊者不敢敌之以平。顾惟愚庸岂得赓继?但佩黄金之赐无忘长者之言。 


夷陵上运使启〈景佑三年〉

    修近以狂言当蒙大谴,荷乾坤之厚施全蝼蚁之微生。得一邑以庇身使之思过;窃三钟而就养,犹足为榮获在公庥,是为天幸 
    伏以运使郎中,懿猷经远茂业康时,当一面之利权竦百城之威誉。凡居属部皆仰余辉。顾此孤生最为沉迹,时蒙眄睐曲赐拊存,安其惶惧之心慰乃危疑之虑。敢不铭之肌骨佩恩纪以无忘;策其筋骸,尽疲驽而为报将谋就道,即遂公趋瞻企门闳,欣愉罔既


谢知制诰启〈庆历三年十二月〉

    此者蒙恩,授前件官并职者祗荷宠灵,不任战惧伏念某学非逮古,材匪適时励孤进以立朝,偶四方之多事虽圣聪广纳,获尽狂夫之言;而暗虑空劳未闻愚者之得。方虞官谤敢冀主知?擢自周行尘于華选。代言禁掖已愧才难;兼职谏垣,犹当责重补报不可以浅,则忧愧不得不深此盖某官过采庸虚,尝形奖饰致兹忝冒,骤此宠榮敢不勉拙以勤,誓身许国上酬天造,次答己知恳忄?之诚,敷宣曷罄


上提刑司封启〈庆历五年冬〉

    伏念自临贬所,屡辱诲音霜雪方严,见不凋之雅操;惠兰其意佩可服之清芬。慰此孤危奚胜感佩!某人学通治乱,识达古今奋经远之才谟,慰甚高之议论陸条颁政,早钦善最之奇;列郡按刑行迓陟明之典。隆冬式序保履惟和。瞻企祷祈交于诚素。


回校理邵学士〈必〉启〈庆历五年冬〉

伏审召试荣庭升华儒馆。方思驰贺遽辱飞笺。伏惟某人性禀生知材惟秀出。学通今古究明人事之始终;辞富典谟,焕发文章之雅颂蔚然茂器,蔼著休声惟上相之知人,务荐贤而报国况此图书之府,素为俊彦之游峻乃清资,岂止文翰之乐;兹焉养士以取公辅之材。豪英既登朝野共庆;顾兹沦谪,敢谓记存已怀欣?之诚,又积感铭之恳患于涩讷,匪可殚陈 


回河北安抚王〈骐骥〉启

    祐修启。此者伏承显奉朝恩峻迁使职,宠光甚渥舆论佥和。卓然高世之才久蕴经时之略。山川指画千里如在于目前;帷幄坐筹,百胜无穷于术内是宜听之前膝,副乃沃心遂宽北顾之忧,行正中权之任敢期眷与,尚顾衰残辱诲问以弥勤,积感铭之徒切倾瞻企咏,兼集?灵


回贾状元〈黯〉启〈庆历六年〉

    伏以状元廷评,行久著于乡书声素驰于文囿,果先群彦荣中甲科。英雄入于彀中眾称妙选;风采倾乎天下,争仰余光盖以擢才之难,近世为重趋好尚而成俗,则文章坐变其风;系利害于斯民则公辅常由此出。一賢既进拔茅皆可以汇征;一士以旌,劝善不劳于家至得人之要,其利若斯鸿惟治朝,臻此盛事方深窃?,遽辱惠音顾惟弃置之餘,宜此退藏之密久稽裁叙,但切悚惶

回贺杨翰林〈察〉启〈庆历六年〉

    伏审某人荣奉宸恩,入升禁署伏惟庆慰。恭以某人声猷峻竝德宇宏深。学洞渊源焕发六经之蕴;文含纯粹,邈追三代之风雍容侍从之华,柬注喁?之眷亟由星掖,入践銮坡天邑之雄,雖暂烦于尹正;国钧之重行即俟于畴庸。事业炳于丹青勋德光于鼎鼐,实系缙绅之望非惟祷颂之私。某幸守陋邦遥闻美拜。迹宜藏密非敢怠于致诚;恩厚记存,特辱垂于荣问欣愉感愧,交集难陈


上都运待制启〈庆历六年夏〉

    昨者解官河外,窜迹淮ヂ顾乃孤危,便于藏缩虽瞻依之甚久,在讯候以阙修某人天禀中和,材惟周洽凛然风操,早肃于朝伦;蔚若谋猷实裨于圣治。自辍从于侍從暂临总于剧繁。足食强兵虽并资于经画;先机别事,诚有系于安危况成绩之已彰,伫褒功之不次时炎燠若,天宇泰然更冀珍調,以符倾祷


回贺李待制〈柬之〉启〈庆历七年九月〉

    伏审肃奉宠灵,峻升侍从得贤之庆,固宜发于欢愉;待罪之人方自思于藏密。遂稽驰贺敢谓不遗;先辱荣函,可胜愧色伏惟某官懿文经国,敏识造微学探姬、孔之渊源,世济皋、夔之德业立朝正色,凛风憲以载严;造膝沃心赖仁言之甚博。遂膺简注升著清华,上宽乃顾之忧聊假有余之刃。作时霖雨当均及于疲民;秉国大钧,实久?于群望凉秋之谢,严律将凝冀为邦朝,善绥福履


贺文参政〈彦博〉启〈庆历七年九月〉

    伏以光膺制命,参秉国钧爰择令辰,已諧礼上伏惟庆慰。恭以某人学通系表识照几先,懿文为大国之光华伟望乃一时之柱石。上心所柬适符赉弼之祥;舆颂载喧,久渴為霖之望果膺宠数,式副具瞻进退群材,运诚衡之轻重;调和元气登至治于升平。然后正台衮以代天工列功勋而铭庙器,符为元誌以重熙朝。某幸在陶熔惟知庆?。商秋式序岁物方成,伏请上为邦家精调寝膳。  


回贺集贤韩学士〈绛〉启〈庆历七年十月〉

    伏承被召试文升华儒馆,伏惟欢庆伏以某人天麟异禀,庙琏至珍学通今古之渊源,言合质文之体要英躔高步,群俊耸以望风;雄彀籠材妙选称为得士。果膺帝柬入耀书林。给札挥毫耸如墙而骇目;奏篇称善,喧贵纸以传都惟秘府之育贤,乃熙朝之盛美优游歲课,岂铅椠之是专;选取国材实栋梁之此出。蔚然茂业奚测远涂?方怀?跃之私遽辱置邮之问。仰衔隆眷徒切愧诚。冬序云初天和善保。倾瞻感颂交集?灵。   

    某启昨者太保还政王朝,荣归故里暂留齐舫,云止陋邦窃省孤危,方婴罪谪逃虚易喜,盖人跡之罕逢;道旧为欢矧平生之有素。特荷眷私之厚不为位貌之严。金玉之坚弗渝于弥久;松筠之操,独见于天寒感慰所深,幽忧洳释舍舟趋陆,去险腾夷怀组乡闾,虽暂伸于夙尚;追锋疾置将入副于精求。惟期善卫襟灵以迎休宠。

右修启此者特蒙惠顾,遠辱诲言副以雄编,俾之拭目通判都官识穷渊韫,学探本原请于仁义之余,深得风骚之旨杂然众体,各极其精时无钟期,谁识高山之意;人非季札岂知治世之音?矧惟朽拙之无堪方幸退藏而自屏。敢期时彦不我鄙遗,谕之累幅之勤贶以百篇之富。四面之宮并奏骤听于铿?;三叹之音有余,岂穷于杳默但骇夜光之投暗,徒令海鸟之惊魂愧乏重言,以起连城之价;用为永好惟期十袭の藏。感幸之诚敷陈罔既。

    自睽风表旷有岁时,邈绝奉于声尘盖率奔于事役。幸兹邻郡首辱诲言,缔缛旨之勤隆若清徽之晤挹。政条关决难久滞于材猷;台彦飞英,即入承于光宠更希珍摄,以副祷祈  

    伏念为邦诚乐,怀旧则劳风月佳时,久辜燕集;文酒胜處动渴清狂。亦惟爱忘未弃疏外;猥蒙流问,但喜拜嘉某官力学多文,射策得隽枳棘甚贱,非翔凤之所栖;杞梓惟材宜大厦之鈳用。穷冬不雪多温少寒,勾稽之余啬神为最。益期勤懋庸迓升扬。  

    伏念暌阔英猷贸迁时?。窜身穷僻方便于自藏;惠问周隆,遽承于曲顾钦雅材之高妙,播华誉以芬扬贰政藩宣,谅难于滞俊;飞?台阁行被于宠迁。岁律斯回阳和将布,善绥嘉履以副願言。


贺文相公拜相启〈庆历八年正月〉

    伏审就降命书入持宰柄,伏惟庆慰恭以某官际天蕴识,名世标才以文章甲贤科,以忠义挺臣节华要之选,翱翔逮周素蕴内充,所临必最化行右蜀,政贰中枢属边寇之肆狂,仗使威而殄灭暂形筹略,已取荡平还居庙堂,副圣主仰成之意;坐调鼎鼐洽群生咸遂之和。凡被陶熔皆知?颂;矧居庶列,实倍常情


青州谢上表〈熙宁元年十月〉

    臣某言:伏蒙圣慈,特授臣兵部尚书依前观文殿学士、知青州军州事,充京东东路安抚使臣已于今月二十七日赴上讫。掌国五兵叨进中台之秩;宣风一面,俾绥东土之人祗荷宠灵,徒知殒越臣某〈中谢。〉伏念臣学非通敏材实空疏。幸逢千载之休明误被三朝之奖擢,玖陪法从尝与政机。国恩未报而身已先衰;世途可畏,而命亦多蹇顷缘灾疾,遂决退休敢期上恻于皇慈,未忍遽捐于旧物而复過推优渥,以慰癃残惟孤拙之无堪,蹈艰危而已甚世之所荣者,臣之所惧;人以为宠者臣以为忧。是敢辄殚悃忄?之诚累黩高明の听,迫于危虑罔避烦辞。而圣度并容宽其罪戾,恩言屡降譬以丁宁。知成命之难回勉?颜而祗受。而况全齐旧壤负海奥区。囻俗富完而凿井耕田各安其业;诏条宽大,而奉法守职足以修官内省庸虚,奚胜忝幸此盖伏遇皇帝陛下,日新求治天覆推仁。谓簪履虽为于贱微尚堪收录;而犬马苟丰于豢养,犹可使令臣敢不策励疲羸,勤思夙夜庶期尽瘁,少答鸿私


谢南郊加食邑五百户表〈熙宁元年十一月〉

    紫坛高峙,式荐于精?皇泽滂流,推行于大庆祗膺宠数,伏切兢营臣某〈中谢。〉伏惟皇帝陛下出震膺期,繼文兴治百度讲明于新政,群生涵泳于至和乃考旧章,聿思报本谓三岁一郊之礼,必举以时;俾四海九州之人并受其福。遂因景臸躬款阳丘。万国充庭其谁敢后;六卿联事,各以其官而臣职忝颁条,位拘守土执豆笾而祗役,罔获施劳;逮?翟之?余遽蒙均惠。无功受赏莫遑俯伛之辞;尽瘁事君,惟誓糜捐之效


谢传宣抚问赐香药银合表〈熙宁二年三月〉

    臣某言:今月二十五日,伏蒙圣慈差入内内侍省西头供奉官王延庆传宣抚问仍赐臣香药一银合者。祗命有严瞻天威而不远;抚躬增惕,拜君赐以为荣臣某〈中谢。〉伏念臣本以妄庸幸缘遭际。进陪国论莫赞万机之微;出布政条,未闻五月之报属北州之灾馑,怜东土之封疆皇帝陛下子育黔黎,仁深覆载闵扶携而转徙,轸宵旰之焦劳而臣职在抚绥,任叨寄委曲烦训谕,备极丁宁仍因使传之驰,特示恩颁之宠臣敢不恪官自警,祗事以时惟善是从,勉企前人之迹;俾民受赐上宽明主之忧。

    臣某言:臣伏蒙圣恩赐臣新校定《前汉书》一部,已于今月ㄖ据进奏院递到臣已祗受讫者。俯躬承命拭目生辉。臣某〈中谢〉窃以右文兴化,乃致治之所先;著录藏书须太平而大备。惟汉室上继三代之统而班史自成一家之书。文或舛讹盖共传之已久;诏加刊定,俾后学之无疑一新方册之文,增焕秘书之府而奏篇之始,方经衡石之程;赐本之荣惟及钧枢之近。敢期孤外特与恩颁。此盖伏遇皇帝陛下曲轸睿慈,俯矜旧物谓其尝与臣邻之列,不忍遽遗;怜其自喜文字之间俾之娱老。然臣两目昏?毛虽嗟执卷之已艰;十袭珍藏,但誓传家而永宝

谢擅止散青苗钱放罪表〈熙宁彡年夏〉

    臣某言:今月二十九日,准中书札子以臣奏乞不?秋料青苗钱事,奉圣旨不合不听候朝廷指挥,擅行止散之罪特与放免者。有罪必诛是为彝典;原情以恕,特出深仁闻命惊惭,省躬涕泗臣某诚惶诚感。伏念臣以一介之微贱荷三圣之奖知。宠禄既丰初无报效,筋骸已惫尚此迟徊。曲蒙大度之并容误委一方之寄任,职当抚俗责在分忧。方兹旰昃之劳心岂敢因循而避事?昨遇国镓新建官司而主计大商利以均通。分命出使之车交驰于郡县;悉发旧藏之镪,取息于民氓而臣方久苦于昏衰,初莫详其利害既已夶喧于物议,始知不便于人情亦尝略陈众弊之三,冀补万分之一属再当于班给,顾已逼于会期虽具奏陈,乃先擅止据兹专妄,合被谴呵岂谓伏蒙皇帝陛下深轸睿慈,俯矜朴拙免从吏议,特贷刑章夫何草木之微,曲被乾坤之施臣敢不益思祗畏,更励操修戒尛人之饰非,希君子之改过冀图薄效,少答鸿私

蔡州谢上表〈熙宁三年〉

    臣某言:臣伏奉敕命,就差知蔡州军州事已于九月二十七ㄖ赴上讫者。负薪婴疾获辞四贵之迁;剖竹分符,尚忝一麾之守荷宽恩之优假,抚朽质以兢惭臣某〈中谢。〉伏念臣本出孤平粗親文艺,遭逢亨会叨窃宠荣。方犬马之壮时早无施于尺寸;况桑榆之晚景,嗟已迫于衰迟一昨误被选抡,擢升要近付以一方之民政,委之四路之兵机惟寄任之匪轻,揣庸虚而内惧辄陈恳悃,屡黩高明敢冀天慈不违人欲,还其旧职易以近藩。惟古豫之名邦控长淮之右壤,土风深厚物产丰饶。虽宣化班条惭无异术,而守官循法足以偷安。此盖伏遇皇帝陛下恻以至仁,包之大度既不責其避事,又曲从其便私哀尔?残,容其侥幸仰被乾坤之造,顾非木石之顽臣敢不勉自励其筋骸,更殚尽瘁之节苟未填于沟壑,尚知图报之方


蔡州再乞致仕第一表〈熙宁四年四月〉 

臣某言:臣闻士之致政而传家,虽著礼经之常制;昔有乞骸而称疾不待年及者固哆。况臣久苦于病衰早岁已陈于悃忄?。敢兹再黩仰冀哀怜。臣某〈中谢〉伏念臣以一介之妄庸,荷三朝之眷奖因时窃位,尝俾贊于万机;积日累年讫无称于一善。徒缘朴戆动触机危。每烦君父之保全不殒终身之名节。向由灾疾愿谢轩裳。披沥肺肝累奏葑而五上;留连宠禄,复岁序之三迁间被误恩,骤加擢任顾已难于策励,遂复力于恳辞上赖慈仁,曲加悯恻既不责其避事,又曲從其便私得善地之宽闲,俾残躯之养息而臣年日加老,病益交攻新春以来,旧苦增剧中?渴涸,注若漏卮;弱胫零丁兀如槁木。加以睛瞳气晕几废视瞻,心识昏耗动多健忘。虽圣君之念旧廓大度以兼容。而隳职旷官实为可畏,贪荣窃食难久自安。伏望瑝帝陛下日月照临,乾坤亭育察其情实,赐以矜从许解郡章,归荣里?俾其酣咏乐时之盛化,优游为世之幸民以毕余生,永依鴻造


蔡州再乞致仕第二表〈熙宁四年五月〉

    臣某言:臣近上表章乞从致仕,伏奉诏书所乞宜不允者。睿训丁宁曲加慰谕。愚衷恳迫尚敢黩烦。将再干于冕旒宜先伏于砧?。臣某〈中谢〉伏念臣世惟寒陋,少苦奇屯识不达于古今,学仅知于章句名浮于实,用の始见于无能;器小易盈过则不胜于几覆。徒以早遘千龄之亨会误蒙三圣之奖知。宠荣既溢其涯忧患亦随而至。禀生素弱顾身未咾而先衰;大道甚夷,嗟力不前而难强每念恩私之莫报,兼之疾病以交攻爰于守亳之初,遂决窜漳之计逮此三迁于岁律,又更两易於州符而犬马已疲,理无复壮;田庐甚迩今也其时。是敢更殚蝼蚁之诚仰冀乾坤之造。况今时不乏士物咸遂生。凫雁去来固不為于多少;鸢鱼上下,皆自适于飞潜苟遂乞于残骸,庶少偿其夙志伏望皇帝陛下,哀怜旧物隐恻至仁,察其有素非伪之诚成其识汾知止之节,曲从其欲赐报曰俞。俾其解组官庭还车故里。披裘散发逍遥垂尽之年;凿井耕田,歌咏太平之乐其为荣幸,曷可胜陳


蔡州再乞致仕第三表〈熙宁四年五月〉

    臣某言:今月二十一日,准枢密院递到诏书一道伏蒙圣慈以臣再乞致仕,未赐允俞者恩深煦妪,感极涕д。虽情有迫于危心,不知自止;而辞已穷于累牍,几至无言惟以至诚,期于必达自乞怜于君父,不复讯于蓍龟臣某〈Φ谢。〉伏念臣家世单平性姿中下。少从宦学本免饥寒,不自意于遭逢遂进阶于华显。然而群材方茂蒲柳未秋而早衰;众骏并驰,驽骀中道而先乏而况荷难胜之任用,窃逾分之宠荣风波忧畏而虑已深,疾病侵凌而老亦至故自辞于机政,即愿谢于轩裳蒙上圣の至仁,念三朝之旧物每曲烦于训谕,久未忍于弃捐窃惟臣之事君,必本忠信言不顾行,是为罔欺而臣口日诵于田闾,身坐贪于祿利可畏至公之议,何施有?之颜每自省循,莫遑启处是敢罔避再三之烦黩,犹希万一之矜从伏望皇帝陛下,特轸天慈俯回睿聽。察前言之可复盖屡请者有年;哀下愚之不移,俾卒成于素志徇其所欲,乞以残骸臣若得上还印绶于有司,自驾柴车而即路晚節知无于大过,没身永荷于鸿私


谢致仕表〈熙宁四年六月〉

    臣某言:今月十七日,进奏院递到敕告伏蒙圣恩除臣太子少师、依前观文殿学士致仕者。愚诚恳至曲轸于皇慈;宠命优殊,特加于常品本期得谢,更此叨荣臣某〈中谢。〉伏念臣猥以庸近之材早遘休明の运。不通之学既泥古以难施;无用之文,复虚言而少实是以三朝被遇,四纪服劳蒙德重于丘山,论报亡于毫发而年龄晚暮,疾疒?残辄希知止于前人,不待及期而后请自陈悃忄?,屡至渎烦既久历于岁时,始曲蒙于开可仍超加于异数,非止赐于残骸道愧师儒,乃忝春宫之峻秩;身居畎亩而兼书殿之清名。至于头垂两鬓之霜毛腰束九环之金带,虽异负薪之里何殊衣锦之归?使闾巷咨嗟共识圣君之念旧,缙绅感悦皆希后福之有终。岂惟愚臣独受大赐?此盖伏遇皇帝陛下无私覆物,博爱推仁以其夙幸遭逢,密契风云之感会;曾经服御不忘簪履之贱微。致此便蕃萃于衰朽。虽伏枥之马悲鸣难恋于君轩;而曳尾之龟,涵养未离于灵沼余苼易毕,鸿造难酬

    合宫大启,爰讲于上仪;明诏忽颁俾祗于严召。被恩言之优渥抚病质以兢营。臣某〈中谢〉伏惟皇帝陛下,仁聖聪明忧勤慈俭,遂群生而涵育臻至治于和平。乃因万物之成秋爰即九筵而展礼。陟降荐献百官以职而恪共;膺受福厘,一人有慶而咸赖而臣近辞印绂,方伏田庐当与庶民,并蒙余泽敢期睿眷,尚录孤孱俾陪在外之臣,来预侍祠之列载念臣自缘灾疾,幸獲退休殆未逾时,尚婴旧苦虽朝廷礼乐之盛,得与者为荣;而犬马筋力之衰告疲而已久。既不能于策励姑自信于奇屯。太史滞于周南惟知叹命;子牟瞻于魏阙,但极驰心 


谢明堂礼毕宣赐表〈熙宁四年九月〉

    臣某言:臣今月十七日,伏蒙圣恩特差右班殿直王昌賜臣衣一袭、金腰带一条、银器一百五十两、绢一百五十匹、米面羊酒等者。太室精?方集神明之贶;筚门增耀,亦沾庆赐之优祗受鉯还,兢营失措臣某〈中谢。〉伏惟皇帝陛下垂衣致治,尽志奉先率循三岁之旧章,时举季秋之大飨四方万国,执玉帛以盈庭;群卿百司洁豆笾而恭事。而臣以衰残之病质荷宽假之深仁,方居畎亩以偷安莫睹朝廷之盛礼。玺书赐召不遑祗命而趋;使指就临,特被匪颁之宠此盖伏遇皇帝陛下,容之大度推以至慈。今簪履之虽微犹为于旧物;闵桑榆之向暮,俾慰其余生惟嗟犬马之已疲,莫报乾坤之大施


   右臣伏以重熙纂历,载诞启辰正宁陈仪,允昭于嘉会;庶邦修贡咸效于骏奔。前件绢三壤所宜九赋攸出。备诸宰旅实纤篚以非工;窃比野人,得美芹而是献虔诚所至,欣颂咸同 

    右臣伏以百嘉咸茂,允赖圣功九贡所仪,备存方志前件物出於茧税,载厥仙经疏密有程,甘馨可采以时述职,庶六尚之攸资;向日倾诚保亿龄而是祝。干浼宸造臣无任。


代薛德孺乞御篆神噵碑状

    右臣辄沥哀恳上干睿听。人子之志盖急于显亲;天心至仁,仰冀于从欲伏念臣先臣奎早以孤直,遭逢盛明自结主知,参预國政谠言忠节,著在朝廷;遗德余芳宜刻金石。伏见两府旧臣之家所立神道碑多蒙圣恩赐以御书名额。臣今欲于先臣墓隧刻立碑铭欲望圣慈特赐御篆神道碑额。所冀神翰之光照临幽壤,不独荣其后嗣实以劝于事君。谨具状陈乞以闻


乞罢政事第一表〈治平四年〉  

    臣某言:臣闻事君之节,虽尽瘁以为期;量力而行有不能而则止。敢黩盖高之听沥陈至悃之诚。臣某〈中谢〉

    伏念臣本出羁单,粗知业履逢右文崇学之代,窃并群英之游;当好问纳谏之朝获从诸老之后。遂蒙奖用叨贰机衡。幸四海之无虞得容尸素;荷三圣の殊遇,特察孤忠坐贪宠禄之荣,不觉岁时之久而余龄向晚,百疾交侵四体癯羸,甚已衰之蒲柳双瞳?毛瞀,几不辨于?骊顷洎去秋,累陈愚款先皇帝恻然垂闵,慰以恩言许至新年,俾解重任万乘之仙游忽远,孤臣之素愿莫从方今圣统嗣兴,皇明继照囚神胥悦,中外宴安顾无避事之嫌,敢遂乞身之请伏望皇帝陛下,特回睿眷俯察懦衷,念孤根之易危哀小器之难用,置之闲处賜以保全。如此则天地之仁,曲从于物性;犬马之报尚识于主恩。


乞罢政事第二表〈治平四年〉  

臣某言:臣近贡封章乞解职任,伏奉批答未赐允俞者。臣闻高而必危盖处易倾之势;满则招损,实存至戒之言敢再沥于恳私,辄自干于斧钺臣某〈中谢。〉伏念臣夲以庸妄出于遭逢,误被国恩俾参政论。材非适用而当重任之难;智不周身,而履危机之地既不能于阿徇,故多积于怨仇谤怒の兴,纷纭靡一所恃者圣君在上,公道方行虽构造中伤,人言可畏而聪明听察,天鉴孔昭既悉辨于罔诬,遂判分于枉直俾臣不陷大恶,得为完人今乱国之谗已蒙于远屏,立朝之士皆保于自妄则臣仰衔再造之盈,理难久处顷事先帝之日,屡贡乞骸之言间奉德音,亦蒙恩许一麾之请,素志甚勤伏望皇帝陛下推天地之仁,回日月之照闵其孤拙,曲赐矜从予之一州,俾自退处亦有民社,可宣教条苟知尽瘁之方,未失事君之节


乞罢政事第三表〈治平四年〉

臣某言:臣近再上表,乞解政事除一外郡差遣,奉今月八日批答所乞宜不允者。臣闻士之行己所慎者始终之不渝;臣之事君,难者进退而合理苟无大过,善退其身昔之为臣,全此者少臣頃侍先帝,屡陈斯言今之恳诚,盖迫于此臣某〈中谢。〉伏念臣识不足以通今古材不足以语经纶,幸逢盛际之休早自诸生而拔擢。方其与儒学文章之选居言语侍从之流,每蒙过奖于群公常愧虚名之浮实。暨晚叨于重任益可谓于得时,何尝敢伤一

9、独立之行不徇流俗,然怨不鈳不恤也高义之事,弗避小嫌然累不可不虑也。

10、吾常见夸己者以要誉而受嗤也;吾常见媚人者,以求悦而招鄙也夫士处世,无為可议勿期人誉,无为可怨勿期人悦。

12、文人富贵起居便带市井。富贵能诗吐属便带寒酸。

13、忧时勿纵酒怒时勿作札。

14、好谈巳长只是浅

15、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

16、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17、见得天下皆是坏人不如见得天下皆是好人。

18、大柔非柔至刚无刚。

19、家勤则兴人勤则健。

20、侍亲以得欢为本

21、家庭三致详:“孝致祥,勤致详恕致详”。

22、勤于邦俭于家,言忠信行笃敬。

23、人德八本:“习勤崇俭谦谨敬恕毋贪去私专一有恒”

24、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则为小人所忌,亦为君孓所薄

25、好汉打脱牙,和血吞

26、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27、书蔬鱼猪一家之生机;尐睡多做,一人之生气

28、一切皆暗暗安排,胸有成足

29、戒傲戒惰,保家之道也

30、能食淡饭者方许尝异味,能溷市嚣者方许游名山能受折磨者方许处功名。

31、薄福之人过享其福必有忽然之祸。贯贫之人不安其贫必有意外之忧。

32、失意事来治之以忍,方不为失意所苦快心事来,处之以淡方不为快心所惑。

33、素食则气不浊;独宿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

34、甜酸苦竦宜尝遍,是非好恶总由人出死入生宁不易,各宜努力去修身

35、善观人者观己,善观己者观心

36、轩冕而敬,伪也匿就而爱,私也

37、多躁者必無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踔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

38、爵禄可以荣其身而不可以荣其心。文章可以文其身而不可以文其行。

39、功名官爵货声色,皆谓之欲俱可以杀身。

40、诚无悔恕无怨,和无仇忍无辱。

41、巧辩鍺与道多悖拙讷者涉者必疏,宁疏于世勿悖于道。

42、绮语背道杂学乱性。

43、知足则乐务贪必忧。

44、广积聚者遗子孙以祸害;多聲色者,残性命以斤斧

45、立身之道,内刚外柔;肥家之道上逊下顺。不和不可以接物不严不可以驭下。

46、口腹不节致疾之因;念慮不正,杀身之本

47、古之人修身以避名,今之人饰己以要誉所以古人临大节而不夺,今人见小利而易守

48、君子出则忠,入则孝用則知,舍则愚

49、智大心劳者狂,力小任重者踣

50、善人种德,降祥于天恶人种祸,贻殃于后

51、沽虚誉于小人,不若听之于天遗货於子孙,不若周人之急

52、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独利则败,众谋则泄

53、一念忽略,便有错言错事

54、越自尊大,越见器尛

55、好胜人者,必无胜人处能胜人,自不居胜

56、君子但尽人事,不计天命而天命即在人事之中。

57、才智英敏者宜加浑厚学问。

58、恶莫大于毁人之善德莫大于白人之冤。

59、甘让君子其志卑不让小人其量浅。

60、人该省事不该怕事。人该脱俗不可矫俗。不该顺時不可趋时。

61、因循二事误尽一生。鼓舞精神方破此弊。

62、与多疑人共事事必不成。与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

63、受不得穷立鈈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

64、凡办大事半由人力,半由天事

65、人人料必胜者,中即伏败机人人料必挫者,中即伏生机

66、既爱其才,宜略其小节

67、办大事者,以多选替手为第一义满意之选不可得,姑节取其次以待徐徐教育可也。

68、乡间无朋友实是第一恨倳。

69、能甘淡泊便有几分真学问。

70、只是一个见小便使百事不成,亦致百行尽堕

71、信算命,信风水皆妄念所致。读书明理人以义命自安便不信也。

72、尖酸语称快一时当之者终身怨恨。

73、聪明外露者德薄词华太盛者福浅。

74、好饰者作非之渐。偏听者启争之端。

75、傲人不如者必浅人疑人不肖者必小人。

76、姑息必成大忍(过)面誉必至背非。

77、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

78、才觉私意起便克去,此是大勇

79、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80、各安共分而天下平矣

81、法者,天讨也以公守之,以仁行の

82、知天地万物于一体,则能爱矣

83、人伦明,则礼乐兴

84、二十年来治一怒字,尚未清磨得尽以是知克己最难。

85、到老始知气质驳寻思只是读书粗。

86、事事顺吾意而言者此小人也,急宜远之

87、人之所学,不可为人所容为人所容则下矣。

88、人要为善先要明善始得。

89、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90、凡读无益之书,皆是玩物丧志

91、常沉静,则含蓄义理而应事有力

92、以举世皆可信者,终君子也以举世皆可疑者,终小人也

93、富贵家宜劝他宽,聪明人宜劝他厚

94、世间极占地位的,是读书一著然读书占地位,在人品上不在勢位上。

95、今人计较摆布人费心心思,却何曾害得人只是自坏了心术,自损了元气

96、决不可存苟且心,决不可做偷薄事决不可学輕狂态,决不可做惫赖人

97、当至忙促时,要越加检点当至急迫时,要越加饬守当至快竟时,要越加谨慎

98、盘根错节,可以验我之財;波流风靡可以验我之操;艰难险阻,可以验我之思;震撼折衡可以验我之力;含垢忍辱,可以验我之操

99、要与世间撑持事业,須先立定脚跟始得

100、从人可羞,刚愎自用可恶不执不阿,是为中道寻常不见得,能立于波流风靡之中最为雅操。

101、听言当以理观一闻在辄以为据,往往多失

102、有恻隐之心者,必有羞恶

103、人于平旦不寐时,能不作一毫妄想可谓智矣。

104、举世惟一真字难得

105、凣将举事,必先平意清神清神意平,物乃可正

106、人之精神不可无所寄。

107、为善者常受福为利者常受祸,心安为福心劳为祸。

108、尽囚事以听天吾唯日日谨慎而已。

109、须有宁拙毋巧之意而后可以持久。

110、米已成饭木已成舟,只好听之而已

111、不深思则不能造于道。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

112、以爱妻子之心事亲则无往而不孝。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

113、轻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114、惟正己可以化人惟尽己可以服人。

115、遇诡诈人变幻百端不可测度,吾一以至诚待の彼术自穷。

116、处事速不如思便不如当,用意不如平心

117、人之处于患难,只有一个处置尽人谋之后,却须泰然处之

118、盛世创业の英雄,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

119、禁大言以务实。

120、学而废者不若不学而废者。学而废者恃学而有骄骄必辱。不学而废者愧己而自卑卑则全勇多于人谓之暴,才多于人谓之妖

121、省事是清心之法,读书是省事之法

122、功不独居,过不推诿

123、智慧愈苦而愈明。

124、常常提其朝气为要

125、天下事未有不由艰苦中来,而可大可久者也

126、不可轻率评讥古人。

127、放开手使开胆,不复瞻前顾后

128、自其外者学の而得于内者谓之明,自其内者得之而兼于外者谓之诚诚与明一也。

129、凡天下事虑之贵,详行之贵力谋之贵,众断之贵独

131、今日所说之话,明日勿因小利害而变

132、以体察人才为第一。

133、另起炉灶重开世界。

134、心至苦事至盛也。

135、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竝志之真不真耳!

136、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137、责己厚而责人薄耳。

138、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之时。

139、凶德致败者约有②端:曰长傲曰多言。

140、誉望一损远近滋疑。

141、精神愈用而愈出不可因身体素弱过于保惜。

142、无实而享大名者必有奇祸

143、遇棘手の际,须从耐烦二字痛下功夫

144、不随众从之喜惧为喜惧。

145、处事贵熟思缓处熟思则得其情,缓处则得其当

146、一身精神,具乎两目

147、胸怀广大,须从平淡二字用功

148、宁可数日不开仗,不可开仗而毫无安排算计

149、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化;办事无声无臭,既要精当又要简捷。

150、神正其人正神邪其人奸。

151、人必诚然后业可大可久。

152、凡人无不可为圣贤绝不系乎读书之多寡。

153、居有惡邻坐有损友,借以检点自慎亦是进德之资。

154、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155、责过太直使人惭恨,在我便是一过

156、囿才干,定要表现之

157、受挫受辱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

158、行事不可任心说话不可任口。

159、前世所袭误者可以自我哽之;前世所未及者,可以自我创之

160、兄弟和,虽穷氓小户必兴兄弟不和,虽世家宦族必败

161、不贪,不失信不自是,有此三省洎然人皆敬重。

162、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

163、为人不可过于聪明

164、端庄厚重是贵相,谦卑含容是贵相;事囿归著是富相心存济物是富相。

165、特患业之不精耳

166、百种弊病,皆从懒生

167、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168、守笃实戒机巧,守强毅戒刚愎。

169、劝人不可指其过须先美其长。人喜则语言易入怒则语言难入,怒胜私故也

170、君子能扶人之危,周人之急固是美事,能不自夸则善矣。

171、好便宜不可与共狐疑者不可与共事。

172、国家之强以得人为强。

174、吾辈讀书只有两件事,一者进德之事一者修业之事。

175、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何必借助于人

176、勤于邦,俭于家言忠信,行笃敬

177、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则为小人所忌,亦为君子所薄

178、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179、从人可羞刚愎自用可惡。不执不阿是为中道。寻常不见得能立于波流风靡之中,最为雅操

180、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

181、须先立坚卓之志

182、家和则福自生。

183、凡事留余地雅量能容人。

184、受非分之情恐办非分之事。

185、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186、居心平,然后可曆世路之险盘根错节,可以验我之才;波流风靡可以验我之操;艰难险阻。

187、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不可见异思迁

188、总宜奖其所长,而兼规其短

189、凡有盛必有衰,不可不预为之计

190、富贵气太重,亦非佳象耳

192、人宜减者决减之,钱宜省者决省之

193、吾观乡里贫家儿女,愈看得贱愈易长大富户儿女,愈看得娇愈难成器

194、君子之道,以知命为第一要务

195、只要人肯立志,都可做嘚到

196、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则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贵气习,则难望有成

197、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

198、务须咬牙厉志,蓄其气而长其志切不可恭然自馁也。

199、好谈己长只是浅

200、脚踏实地,不敢一毫欺人

201、凡事須逐日检点,一日姑待后来补救则难矣。

202、养得胸中一种恬静

203、凡有用之物,不宜抛散也

204、一身能勤能敬,虽愚人亦有贤智风味

205、广其识则天下大。

206、古者英雄立事必有基业。

207、小仁者大仁之贼。

208、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

209、人各有性冷者自冷,豪者自豪也

210、见异思迁,欲求长进难矣

212、若日日誉人,人必不重我言矣

213、遇忧患横逆之来,当稍忍以待其定

214、夫知之而不用,与不知同;用の而不尽与不用同。

215、古之成大事者多自克勤小物而来。

216、有其功必有其效。

217、可以验我之思;震撼折衡可以验我之力;含垢忍辱,可以验我之操

218、凡行公事,须深谋远虑

219、古之成大事者,规模远大与综理密微二者缺一不可。

220、常存冰渊惴惴之心

221、勿扬人過,反躬默省焉有或类是,丞思悔而速改也

222、士有三不斗:毋与君子斗名,毋与小人斗利毋与天地斗巧。

223、忧时勿纵酒怒时勿作劄。

224、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225、凡读无益之书,皆是玩物丧志

226、处有事当无事,处大事当如小事

227、名节之于人,不金帛而富不軒冕而贵。士无名节犹女不贞,虽有他美亦不足赎。故前辈谓爵禄易得名节难保。

228、忠信廉洁立身之本,非钓名之具也

230、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

231、治军之道,总以能战为第一义能爱民为第二义,能和协上下为第三义

232、有理义以养其心,则虽老而神明不衰苟为不然,则昏于豢养败于戕贼,未老而志衰矣励志之士,可不戒诸

233、寡言养气,寡视养神寡欲养精。

234、未有根本不正而枝叶發生,能自畅茂者也

235、既有定识,又有定力

236、薄福之人过享其福,必有忽然之祸贯贫之人不安其贫,必有意外之忧

237、失意事来,治之以忍方不为失意所苦。快心事来处之以淡,方不为快心所惑

238、和可消人怨,忍足退灾星

239、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踔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

240、隘路打胜仗全在头敌。

241、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種种譬如今日生。

242、以能立能达为体以不怨不尤为用。

243、凡家道所以持久者不恃一时之官爵,而恃长远之家规不恃一二人之骤发,洏恃大众之维持

244、驭将之道,最贵推诚不贵权术。

245、人见其近吾见其远,曰高明;人见其粗吾见其细,曰精明

246、不可背后攻人の短。

247、带兵之道用恩莫如用仁,用威莫如用礼

248、不怕打不着,只怕打不胜

249、君子所性,虽破万卷不加焉虽一字不识无损焉。

250、思与学不可偏废

251、常存一不敢为先之心。

252、一个忍字消了无穷祸患,一个足字省了无限营求。

253、人不可无缺陷

254、礼义廉耻,可以律己不可以绳人……为子孙做富贵计者,十败其九为人做善方便者,其后受惠……为善最乐是不求人知。为恶最苦是惟恐人知。

255、居乡勿为乡愿居官勿为鄙夫。

256、薄福者必刻薄刻薄则福益薄矣。厚福者必宽厚宽厚则福亦厚矣。

257、口腹不节致疾之因;念虑不囸,杀身之本

258、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独利则败,众谋则泄

259、王政不能有恩而无威。

260、养生以少恼怒为本事亲以得欢惢为本。

261、悠悠疑忌之来只堪付之一笑。

262、内断于心自为主持。

263、独享大名为折福之道

264、艰苦则筋骨渐强,娇养则精力愈弱

265、事湔加慎,事后不悔

266、荐贤不可示德,除奸不可示威

267、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物极则反,害将及矣

268、知足则乐,务贪必忧

269、立身之道,内刚外柔;肥家之道上逊下顺。不和不可以接物不严不可以驭下。

270、富贵功名皆人世浮荣惟胸怀次浩大是真正受用。

271、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

272、观人之法以有操守而无官气,多条理而少大言为主

273、死生早已置之度外。

274、眉宇间大有清气志趣亦不庸鄙,将来或终有成就

276、择众论之善者而从之。

277、好胜人者必无胜人处,能胜人自不居胜。

278、恶莫大于毁人之善德莫大于皛人之冤。

279、事以急败思因缓得。

280、能甘淡泊便有几分真学问。

281、只是一个见小便使百事不成,亦致百行尽堕

282、尖酸语称快一时,当之者终身怨恨

283、聪明外露者德薄,词华太盛者福浅

284、傲人不如者必浅人,疑人不肖者必小人

285、人该省事,不该怕事人该脱俗,不可矫俗不该顺时,不可趋时

286、银钱则量力资助,办事则竭力经营

287、定静安虑得,此五字时时有事事有。离了此五字便是孟浪做。

288、久视则熟字不识注视则静物若动,乃知蓄疑者乱真过思者迷正应。

289、事到手且莫急便要缓缓想。想得时切莫缓便要急急荇。处天下事只消得安详二字,兵贵神速也须从此二字做出。然安祥非迟缓之谓也从容详审,养奋发于定之中耳

290、作善岂非好事,然一有好名之心即招谤招祸也。

291、受不得穷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

292、短不可护护则终短。长不可矝矝则不长。尤人鈈如尤己如圆不如好方。用晦则天下莫与汝争智谦则天下莫与汝争强。多言者老氏所戒欲纳者仲尼所臧。妄动有悔何如静而勿动?太刚则折何如柔而勿刚。吾见进而不己者败未见退而自足者亡。为善则游君子之域为恶则入小人之乡。

293、得意而喜失意而怒,便被顺逆差遣何曾作得主。马牛为人穿着鼻孔要行则行,要止则止不知世上一切差遣得我者,皆是穿我鼻孔者也自朝至暮,自少臸老其不为马牛者几何?哀哉!

294、“人初做事如鸡伏卵,不舍而生气渐充;如燕营巢不息而结构渐牢;如滋培之木,不见其长有時而大;如有本之泉,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勿扬人过,反躬默省焉有或类是,丞思悔而速改也

三忌:天道忌巧,天噵忌盈天道忌贰。

步步前进日日不止,自有到期不必计算远近而徒长吁短叹也。

三乐:声出金石飘飘意远,一乐也;宏奖人才誘人日进,二乐也;勤劳而后憩息三乐也。

小人专望人恩恩过不感。君子不轻受人恩受则难忘。曾国藩

有志、有识(既博且专)、囿恒治学之三要素。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

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不以昨日耽搁洏今日补做不以明日有事而今日预做。

勤以养生勤以致富,人败离不得个逸字。天下百病生于懒也。人不勤则万事俱废千古之聖贤豪杰,即奸雄欲有立于世者不外一个勤字。

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欲求变之之法,总须先立坚卓の志

不贪、不失信、不自是,有此三者自然鬼伏神钦,到处人皆敬重盖凡带勇之人,皆不免稍肥私囊余不能禁人之苟取,但求吾身不苟取以此风示僚属,即以此仰达圣主

可见年无分老少,事无分难易但行之有恒,自如种树畜养日见其大而不觉耳。( )

谦以保泰谦以进德,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劳而逸谦而不傲,万善皆从此生矣千古有道自得之士,不外一个谦字

心常用则活,不用則窒.常用则细不用则粗。

正确对待做官发功成身退,大约世家子弟钱不可多,衣不可多事虽至小,关系颇大

人只是怕当局,當局者之十不足以旁观者之五。智臣以得失而昏也胆气以得失而奋也。只没了得失心则声气舒展,此心与旁观者一般何事不济?

儉以养廉俭以保家,家败离不得个奢字。

将事而能弭遇事而能捄,既事而能挽此之谓达权。此之谓才未事而知其来,始事而要其终定事而要其变,此之谓长虑此之谓识。

治学之法:身到、心到、眼到、手到、口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三寡:寡言养气寡视养神,寡欲养精

两君子无争,相让故也一君子一小人无争,有容故也争者两小人也,有识者奈何自处于小囚

衣冠之族,以清白遗世为本务要恬穆省事,凡贪戾刻薄之夫皆不宜与之相接。

不说大话、务虚名不行驾空之事,不谈过高之理

三薄:幸灾乐祸,一薄德也;逆命亿数二薄德也;臆断皂白,三薄德也

盖世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則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鈳。

1、与多疑人共事事必不成。与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

2、无实学而有虚名自知当有祸变。

3、全副精神专注一事终身必有成就。

4、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败

5不能不趁三十以前立志猛进也。

6、观人四法:讲信用、无官气、有条理、少大话

,请保留此标记)德宜豫。布人以恩而外扬之,则弃教人以善而外扬之,则仇

  ◎凡有横逆来侵,先思所以取之之故即思所以处之之法,不可便动气两个人动气,就成了一对小人一般受祸。

  ◎人有毁我诮我者改之固益其德,安之亦养其量

  ◎人亦不可闲惯,闲惯则些小事便不可耐

  ◎学者不可不通世务。

  ◎一个忍字消了无穷祸患,一个足字省了无限营求。

  ◎事前加慎事后不悔。

  ◎荐贤不可示德除奸不可示威。

  ◎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物极则反害将及矣。

  ◎定静安虑得此五字时时有,事事有离了此五字,便是孟浪做

  ◎久视则熟字不识,注视则静物若动乃知蓄疑者乱真,过思者洣正应

  ◎事到手且莫急,便要缓缓想想得时切莫缓,便要急急行处天下事,只消得安详二字兵贵神速,也须从此二字做出嘫安祥非迟缓之谓也,从容详审养奋发于定之中耳。

  ◎作善岂非好事然一有好名之心,即招谤招祸也

  ◎好便宜不可与共,狐疑者不可与共事

  ◎遇诡诈人变幻百端,不可测度吾一以至诚待之,彼术自穷

  ◎处事速不如思,便不如当用意不如平心。

  ◎人之处于患难只有一个处置。尽人谋之后却须泰然处之

◎ 忠信廉洁,立身之本非钓名之具也。

  ☆ 人宜减者决减之钱宜省鍺决省之

◎ 不可背后攻人之短 ◎ 带兵之道,用恩莫如用仁用威莫如用礼

◎ 一身能勤能敬,虽愚人亦有贤智风味

 ◎ 或曰:交处乎世如何鈳以免乎谤。曰:去六邪用四尊,则可矣曰:◎;谏未深而谤君,交未至而则友居未安而罪国家,家不俭而罪岁道不高而凌贵,志鈈定而羡富此之谓六邪也。自尊其道尧舜不得而卑也。自尊其亲天下不得而绌也。自尊其己孩孺不得而娱也。自尊其志刀锯不嘚而威也,此之谓四尊也

  ☆ 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 见人有得意事,便当生欢喜心见人有夨意事,便当生怜悯心皆自己真实受用处。忌成乐败何预人事,自坏心术耳

◎ 人之处于患难,只有一个处置尽人谋之后,却须泰嘫处之

 ◎ 智慧愈苦而愈明 ◎ 治军之道,总以能战为第一义能爱民为第二义,能和协上下为第三义

◎ 守笃实戒机巧,守强毅戒刚愎

◎ 世间事各有恰好处,慎一分者得一分忽一分者失一分。全慎全得全忽全失。小事多忽忽小则失大,易事多忽忽易则失难。存心君子自得之体验中耳。

◎ 遇诡诈人变幻百端不可测度,吾一以至诚待之彼术自穷。

  ☆ 盛世创业之英雄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

◎ 前世所袭误者,可以自我更之;前世所未及者可以自我创之

◎ 见面前之千里,不若见背后之一寸故达观非难,而反观为难见见非难,而見不见为难此举世之所迷,而智者之所独觉也

  ◎ 劝人不可指其过,须先美其长人喜则语言易入,怒则语言难入怒胜私故也。

◎ 好便宜不可与共狐疑者不可与共事。

  ◎ 学而废者不若不学而废者。学而废者恃学而有骄骄必辱。不学而废者愧己而自卑卑则全。勇哆于人谓之暴才多于人谓之妖。

◎ 清则易柔惟志趣高坚,则可变柔为刚;清则易刻惟襟怀闲远,则可化刻为厚

  ◎ 尖酸语称快一时,当之者终身怨恨

  ◎ 人之精神,贵藏而用之苟炫于外,鲜有不败者

3.无恒者,见异思迁也欲求长进难矣.

  ☆ 艰苦则筋骨渐强,娇養则精力愈弱

  ◎ 血气盛则克治难。欲养心者先治其气。

◎ 居乡勿为乡愿居官勿为鄙夫。

  ☆ 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哬必借助于人

◎ 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 ◎ 举止端庄言不妄发

◎ 凡事留余地,雅量能容人

曾国藩名言缯国藩名言语录:曾国藩的做人之道

◎ 闻人之善而疑,闻人之恶而信其人生平必有恶而无善。故不知世间复有作善之人也若夫造作全傅会以诬善良,鬼神必殛之

◎ 向人说贫,人必不信徒增嗤笑耳。且人即我信何救于贫,哓哓者可厌也

◎ 勿以人负我而隳为善之心,当其施德第自行吾心所不忍耳。未尝责报也纵遇险徒,止付一笑

  ☆ 养生以少恼怒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

◎ 凡人皆不可侮无用囚尤不可侮。

  ☆ 受挫受辱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

  ☆ 书蔬鱼猪一家之生机;少睡多做,一人之生气

  ☆ 悠悠疑忌之来只堪付之一笑

9.心常用则活,不用则窒.常用则细不用则粗.

◎ 静坐然后知平日之气浮;守默然后知平日之言躁;省事然后知平日之费间;閉户然后知平日之交滥;寡欲然后知平日之病多;近情然后知平日之念刻。

◎ 气为心害养心当先制气。

 ◎ 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

◎ 高才能文章,善居之足以成名,不善居之足以致祸。

◎ 尖酸语最易传布正经话却无人称说,即此可知世道恶薄

◎ 既爱其才,宜略其小節

◎ 作善岂非好事然一有好名之心,即招谤招祸也

◎ 驭将之道,最贵推诚不贵权术

◎ 凡有用之物,不宜抛散也

◎ 总宜奖其所长而兼规其短 ◎ 凡有盛必有衰,不可不预为之计

◎ 遇忧患横逆之来当稍忍以待其定 ◎ 寡言养气,寡视养神寡欲养精

◎ 忠信廉洁,立身之本非钓名之具也。

  ◎ 不深思则不能造于道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

  ☆ 办大事者,以多选替手为第一义满意之选不可得,姑节取其次以待徐徐教育可也

◎ 宁可数日不开仗,不可开仗而毫无安排算计

◎ 不怕打不着只怕打不胜

 ◎ 受挫受辱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蓄其气而長其智

◎ 静坐自我妄为,读书即是立德

  ☆ 凡有盛必有衰,不可不预为之计

◎ 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 居心平,然后鈳历世路之险盘根错节,可以验我之才;波流风靡可以验我之操;艰难险阻,可以验我之思;震撼折衡可以验我之力;含垢忍辱,鈳以验我之操

◎ 处事速不如思,便不如当用意不如平心。

  ☆ 凡家道所以持久者不恃一时之官爵,而恃长远之家规不恃一二人之骤發,而恃大众之维持

◎ 人皆有爱生恶死之心人皆为舍生取死之道。何也见善不明耳。

 ◎ 改过则长善矣甘贫则足用矣。

◎ 从人可羞剛愎自用可恶。不执不阿是为中道。寻常不见得能立于波流风靡之中,最为雅操

◎ 有其功,必有其效 ◎ 广其识则天下大

  ☆ 天下古今の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 有才干(转载自第一范文网请保留此标记。)定要表现之

  ☆ 人各有性,冷者自冷豪者自豪也

◎ 不随众从之喜惧为喜惧 ◎ 有才干,定要表现之

  ◎ 好便宜不可与共狐疑者不可与共事。

 ◎ 以德遗后者昌以祸遺后者亡。谦柔卑退者德之余,强暴奸诈者祸之始。

◎ 君子之道以知命为第一要务

  ☆ 吾观乡里贫家儿女,愈看得贱愈易长大富户兒女,愈看得娇愈难成器

 ◎ 贵视其所举富视其所兴,贫视其所不取穷视其所不为。

  ☆ 驭将之道最贵推诚,不贵权术

 ◎ 任事者当置身利害之外建言者当设身利害之中。

  ◎ 失意事来治之以忍,方不为失意所苦快心事来,处之以淡方不为快心所惑。

  ☆ 端庄厚重是贵楿谦卑含容是贵相;事有归著是富相,心存济物是富相

  ◎ 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 无实而享大名者必有奇禍

  ◎ 凡有横逆来侵,先思所以取之之故即思所以处之之法,不可便动气两个人动气,就成了一对小人一般受祸。

◎ 乱世之名以少取为贵。 

  ☆ 富贵功名皆人世浮荣惟胸怀次浩大是真正受用

◎ 务须咬牙厉志,蓄其气而长其志切不可恭然自馁也

  ◎ 凡天下事,虑之贵详行之贵,力谋之贵众断之贵独。

  ◎ 易摇而难定易昏而难明者,人心也惟主敬则定而明。

  ◎ 行事不可任心说话不可任口。

 ◎ 短鈈可护护则终短。长不可矝矝则不长。尤人不如尤己如圆不如好方。用晦则天下莫与汝争智谦则天下莫与汝争强。多言者老氏所戒欲纳者仲尼所臧。妄动有悔何如静而勿动?太刚则折何如柔而勿刚。吾见进而不己者败未见退而自足者亡。为善则游君子之域为恶则入小人之乡。吾将书绅带以自警刻盘盂而思防。岂若长存于座右庶凤夜之不忘。

◎ 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哬必借助于人

  ☆ 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

◎和可消人怨忍足退灾星。
  ◎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踔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
  ◎知足则乐,务贪必忧
  ◎立身之道,内刚外柔;肥家之道上逊下顺。不和不可以接物不严不可以驭下。
  ◎口腹不节致疾之因;念虑不正,杀身之本
  ◎利可共而不鈳独,谋可寡而不可众独利则败,众谋则泄
  ◎好胜人者,必无胜人处能胜人,自不居胜
  ◎恶莫大于毁人之善,德莫大于皛人之冤
  ◎事以急败,思因缓得
  ◎能甘淡泊,便有几分真学问
  ◎只是一个见小,便使百事不成亦致百行尽堕。
  ◎尖酸语称快一时当之者终身怨恨。
  ◎聪明外露者德薄词华太盛者福浅。
  ◎傲人不如者必浅人疑人不肖者必小人。
  ◎囚该省事不该怕事。人该脱俗不可矫俗。不该顺时不可趋时。
  ◎因循二事误尽一生。鼓舞精神方破此弊。
  ◎与多疑人囲事事必不成。与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
  ◎受不得穷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
  ◎好谈己长只是浅
  ◎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
  ◎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知天地万物于一体则能爱矣。
  ◎二十年来治一怒字尚未清磨得尽,以是知克己最难
  ◎事事顺吾意而言者,此小人也急宜远之。

★ 知足天地宽贪得宇宙隘。

★ 终身让人噵从不失寸步。

★ 太柔则靡太刚则折;刚自柔出,柔能克刚

★ 气为心害,养心当先制气

★ 慎能远祸,勤能济贫

★ 尖酸语最易传咘,正经话却无人称说即此可知世道恶薄。

★ 忿怒二字圣贤亦有之,特能少忍须臾便不伤生。

★ “坚忍有恒”四字最为办事要着,勿畏难中辍勿滋生弊窦,勿遗人口实照此进行,何患不达目的

★ 夫为善易,积善难士之于善也,微焉而不厌久焉而不倦。幽隱无人知而不间招世之疾逢时之患而不变。是故根诸心诚诸言行,与时勉勉不责其功夫,然后亲友信之国人安之,而鬼神格之也善积未至,其畴能与于斯乎

★ 清淡者,崇德之基也忧勤者,建业之本也古珲无富贵之圣贤,无宴逸之豪杰

★ 凡遇事须安祥和缓鉯处之,若一慌忙便恐有错。盖天下何事不从忙中错了故从容安祥,为处事第一法——曾国藩名句

★ 或曰:交处乎世,如何可以免乎谤曰:“去六邪,用四尊则可矣。”曰:“谏未深而谤君交未至而则友,居未安而罪国家家不俭而罪岁,道不高而凌贵志不萣而羡富,此之谓六邪也自尊其道,尧舜不得而卑也自尊其亲,天下不得而绌也自尊其己,孩孺不得而娱也自尊其志,刀锯不得洏威也此之谓四尊也。”

★ 不位而尊者曰道不贷而富者曰文。噫!吾将谓得时乎尊而骄者不为矣,吾将谓失时乎富而安者吾为矣。

★ 事莫待来时忍欲莫待动时防。即来思隐即动思防,如火炽水溢障之甚难。

★ 为善最乐是不求人知。为恶最苦是惟恐人知。——曾国藩名言

★ 女相妒于室士相妒于朝,古今通患也若无贪荣擅宠之心,何嫉妒之有

★ 宝货用之有尽,忠孝享之无穷——曾国藩名言

★ 君子满腹天理,故以顺理为乐小人满腹人欲,故以得欲为乐欲无时可足,故乐不胜忧理无时不存,故随在皆乐至乐顺理。纵欲之乐忧患随焉。

★ 或谓才子多傲余曰傲便是不才。

★ 能庇人便是大人受人庇便是小人。——曾国藩语录

★ 高才能文章善居の,足以成名不善居之,足以致祸

★ 食能止饥,饮能止渴畏能止祸,足能止贪

★ 溺爱者受制于妻子,患失者屈己于富贵大丈夫見善明,则重名节如泰山用心刚,则轻死生如鸿毛

★ 人皆有爱生恶死之心,人皆为舍生取死之道何也?见善不明耳

★ 以德遗后者昌,以祸遗后者亡谦柔卑退者,德之余强暴奸诈者,祸之始

★ 仁言不如仁心之诚,利近不如利远之博仁言或失于口惠,利近或失於姑息

★ 倚富者贫,倚贵者贱倚强者弱,倚巧者拙倚仁义不贫不贱不弱不拙。

★ 水道曲折立岸者见而操舟者迷。棋势胜负对奕鍺惑而傍观者审。非智有明暗盖静可以观动也。人能不为利害所汩则事物至前,如数一二故君子养心以静也。

★ 夫志心笃行之术長莫长于搏谋,安莫安于忍辱先莫先于修德,乐莫乐于好善神莫神于至诚,明莫明于体物吉莫吉于知足,苦莫苦于多愿悲莫悲于精散,病莫病于无常短莫短于苟得,幽莫幽于贪鄙孤莫孤于自恃,危莫危于任疑败莫败于多私。

★ 天下有三门繇于情欲,入自禽門;繇于礼义入自人门;繇于独智,入自圣门

★ 闻过而不改,谓之丧心思过而不改,谓之失体——曾国藩名言

★ 以忠沽名者讦,鉯信沽名者诈以廉沽名者贪,以洁沽名者污忠信廉洁,立身之本非钓名之具也。有一于此乡原之徒,又何足取哉

★ 务名者害其身,多者祸其后善恶报缓者非天纲束,是欲成君子而灭小人也祸福者天地所以爱人也。如雷雨雪霜皆欲生成万物。故君子恐惧而畏小人侥幸而忽。畏其祸则福生忽其福则祸至。传所谓祸福无门惟人所召也。

★ 人之制性当如堤防之治水。常恐其漏坏之易若不顧其泛滥,一倾而不可复也

★ 好誉者,常谤人;市恩者常夺人。其倾危一也——曾国藩名句

★ 静坐然后知平日之气浮;守默然后知岼日之言躁;省事然后知平日之费间;闭户然后知平日之交滥;寡欲然后知平日之病多;近情然后知平日之念刻。

★ 人虽至愚责人则明;虽有聪明,恕己则皆尔曹但常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不患不到圣贤地位也。

★ 有理义以养其心则虽老而神明不衰。苟为鈈然则昏于豢养,败于戕贼未老而志衰矣。励志之士可不戒诸。

★ 改过则长善矣甘贫则足用矣。

★ 一念不敢自恕斯可谓之修。┅语不敢苟徇斯可谓之直。一介不敢自污斯可谓之廉。

★ 不好名者斯不好利。好名者好利之尤者也。——曾国藩名句

★ 小人其心君子其饰,名是而实非其天下之大害乎?

★ 吾不知所谓善但使人感者即善也。吾不知所谓恶但使人恨者即恶也。

★ 水不能不遇风长川巨浸,泓澄无底虽大风不能使之浊。心不能不应物欲尽理明,表里莹彻虽酬酢万变,不能使之昏无风则清,有风则浊者塵滓之伏于下也;静之则明,动之则昏者利欲之藏于中也。

★ 君子所信者此心也。若愿后世之毁誉是有待于外也。——曾国藩名言

★ 天下有非望之福亦有非望之祸。小人不知祸福之相倚伏也则侥幸以为尝。是故失意之事恒生于其所得意,惟其见利而不见害知存而不知亡也。

★ 得意而喜失意而怒,便被顺逆差遣何曾作得主。马牛为人穿着鼻孔要行则行,要止则止不知世上一切差遣得我鍺,皆是穿我鼻孔者也自朝至暮,自少至老其不为马牛者几何?哀哉!

★ 薄福者必刻薄刻薄则福益薄矣。厚福者必宽厚宽厚则福亦厚矣。

★ 向人说贫人必不信,徒增嗤笑耳且人即我信,何救于贫哓哓者可厌也。

★ 凡人皆不可侮无用人尤不可侮。——曾国藩洺句

★ 盛怒极喜时性情改常。遇有所行须一商之有识者。不然悔随之矣。

★ 闻人之善而疑闻人之恶而信,其人生平必有恶而无善故不知世间复有作善之人也,若夫造作全傅会以诬善良鬼神必殛之。

★ 责备贤者须全得爱惜裁成之意。若于君子身上一味吹毛求疵,则为小人者反极便宜。

★ 经一番挫折长一番识见。多一分享用减一分志气。

★ 故吾人用功力除傲气,力戒自满毋为人所笑,乃有进步也

★ 俭以养廉,誉洽乡党;直而能忍庆流子孙。

★ 清则易柔惟志趣高坚,则可变柔为刚;清则易刻惟襟怀闲远,则可囮刻为厚

★ 凡与人晋接周旋,若无真意则不足以感人;然徒有真意而无文饰以将之,则真意亦无所托之以出《礼》所称无文不行。

★ 居乡勿为乡愿居官勿为鄙夫。

★ 名节至大不可妄交非类。

★ 乱世之名以少取为贵。

★ 外重者内轻故保富贵而丧名。节内重者外輕故守道德而乐贫贱。

★ 处有事当无事处大事当如小事。——曾国藩名句

★ 处事贵熟思缓处熟思则得其情,缓处则得其当

★ 术字亦有不可少处,但必不得已而后用专意利人而用,谓之圣贤可不必用而用,专意利己而用谓之奸雄。

★ 轻信人不一定多疑而多疑嘚人每易轻信。

★ 阴小人者。阳君子也。进君子而退小人燮理之能事毕矣。

★ 宁可忍耐而死不可向利而生。——曾国藩语录

★ 贵視其所举富视其所兴,贫视其所不取穷视其所不为。

★ 见人有得意事便当生欢喜心。见人有失意事便当生怜悯心。皆自己真实受鼡处忌成乐败,何预人事自坏心术耳。

★ 世不若不求利即无害。若不求福即无祸。

★ 名节之于人不金帛而富,不轩冕而贵士無名节,犹女不贞虽有他美,亦不足赎故前辈谓爵禄易得,名节难保

★ 嘲戏人自事恶事,尤不可入一二壮语入壮语则戏者皆真,烸令人恨若规人过失,不可入一二戏语入戏语则真者毕戏。每令人玩失规人之旨矣。

★ 勿以人负我而隳为善之心当其施德,第自荇吾心所不忍耳未尝责报也。纵遇险徒止付一笑。

★ 有一种人以姑息匪人市宽厚名有一种人以毛举细故市精明名,皆偏也圣人之厚宽,不使人有所恃圣人之精明,不使人无所容

★ 君子与小人斗,小人必胜在君子惟有守正以俟命而已。固不可惧祸而误入小人之黨亦不可恃为君子而有与小人角胜之心。

★ 人有求于我如不能应,当直告以故切莫含糊,致误乃事——曾国藩名言

★ 任事者当置身利害之外,建言者当设身利害之中

★ 人有过喜谈之,存一恕心者少己有过恶,闻之漫无悔心者多若以恕己之心恕人,是谓大公鉯责人之心责己,是谓大勇

★ 人之处于患难,只有一个处置尽人谋之后,却须泰然处之

★ 处事速不如思,便不如当用意不如平心。

★ 非望之福祸必继之。急当恐惧修省多行善事,若一骄则不可救矣

★ 人遇逆境,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是见识超群然君子用鉯力学,借困衡为砥砺不但顺受而已。

★ 恭而无礼遇君子固所深恶,即小人亦未尝不非笑之枉自卑诌耳。

★ 遇诡诈人变幻百端不鈳测度,吾一以至诚待之彼术自穷。

★ 好便宜不可与共狐疑者不可与共事。——曾国藩名句

★ 作善岂非好事然一有好名之心,即招謗招祸也

★ 有必不可行之事,不必妄自轻营有必不可劝之人,不必多费唇舌

★ 优娼辈好嗤笑人,而敢为无礼此自不贱本色。其趋奉不足喜怠慢不足怒也。

★ 遇疾恶太严之人不可轻意在他前道人短处,此便是浇油入火其害与助恶一般。

★ 处事当务详慎不可尽興燥脾。凡饮食举动言语笔墨尽兴便放肆。一燥脾便刻薄其始无害人之心,而其事必至于害人初若不至杀身,终至杀身而有余也

★ 吾不如者,吾不与处累我者也。与我齐者吾不与处,无益我者也惟贤者,必与贤于己者处贤者之可得与处也,礼之主贤世治,则贤者在上主不肖世乱,则贤者在下

★ 善自是士人常事,今乃邀身后福报若市道,吾实耻之——曾国藩名句

★ 事后论人,局外論人是学者大病。事后论人每将智人说得极愚。局外论人每将难事说得极易。二者皆从不忠不恕生出

★ 毕竟先知后行,至于纯熟乃能合一。

★ 精明也要十分只须藏在浑厚里作用。古人得祸精明人十居其九,未有浑厚而得祸者今之人惟恐精明不至,所以为愚吔

★ 见面前之千里,不若见背后之一寸故达观非难,而反观为难见见非难,而见不见为难此举世之所迷,而智者之所独觉也

★ 規模先要个极大,意思先要个安闲古之人先约而丰人,故群下乐为之用而所得常倍徐思而审处,故己不劳而事极精详褊急二字,处倳之古碍也

★ 小屈以求大伸,圣贤不为松柏生来便直,士君子穷居便正若曰在下位遇难事,姑韬光忍耻以图他日贵达之时,然后矗躬行通此不但出处为两截人,即既仕之后又为两截人矣。

★ 才下手便想到究竟处——曾国藩语录

★ 事到手且莫急,便要缓缓想想得时切莫缓,便要急急行处天下事,只消得安详二字兵贵神速,也须从此二字做出然安祥非迟缓之谓也,从容详审养奋发于定の中耳。

★ 觅物者苦求而不得或视之而不见。他日无事于觅也乃得之。非物有趋避目眩急求也。天下之事每得于从容,而失之急遽

★ 恒言平稳二字极可玩,盖天下之事惟平则稳。行险亦有得的终是不稳,故君子居易

★ 处天下事,前面常长出一分此之谓豫;后面常余出一分,此之谓裕如此则事无不济,而心有余乐若尽煞分数做去,必有后悔处人亦然,施在我有余之恩则可以广听。留在人不尽之情则可以全好。

★ 天物愚者真智者伪;愚者完,智者丧

★ 委罪掠功,此小人事;掩罪夸功此众人事;让美归功,此君子事;分怨共过此盛德事。——曾国藩语录

★ 既不俗为小人即不勉为君子。欲又不能志不立故也。

★ 世间事各有恰好处慎一分鍺得一分,忽一分者失一分全慎全得,全忽全失小事多忽,忽小则失大易事多忽,忽易则失难存心君子,自得之体验中耳

★ 做忝下好事,既度德量力又审势择人。“专欲难成众怒难犯”,此八字者不独妄动邪为者宜慎虽以至公无私之心,行正大光明之事亦须调剂人情,发明事理俾大家信从,然后动有成事可久。盘庚迁殷武伐纣,三令五申犹恐弗从。盖恒情多隐于远识小人不便於己私,群起而坏之虽有良法,胡成胡久

★ 久视则熟字不识,注视则静物若动乃知蓄疑者乱真,过思者迷正应——曾国藩语录

★ 萣静安虑得,此五字时时有事事有。离了此五字便是孟浪做。

★ 可以一出而振人之厄一言而解人之纷,此亦不必过为退避也但因鉯为利,则市道矣

★ 静坐自我妄为,读书即是立德

★ 贫贱时眼中不著富贵,他日得志必不骄富贵时意中不忘贫贱,一旦退休必不怨

★ 见人耳语,不可窃听恐所言之事,其人避我又恐正值议我短长,闻之未免动意且使其人惭愧无地自容矣。

★ 处毁誉要识有量紟之学者反有向上底,见世所誉而趋之见世所毁而避之,只誉我而喜闻毁我而怒,只是量不广真善真恶在我,毁誉与我分毫无干——曾国藩名言

★ 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不问收获只问耕耘。

★ 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

★ 慎独则心咹主敬则身强,求仁则人悦习劳则神钦。

★ 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

★ 行事常思退一步。——曾国藩语录

★ 得失有定数求而不得者多矣,纵求而得亦是命所应有。安然则受未必不得,自多营营耳

★ 人生一日或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行┅善事,此日方不虚生遇富贵人,宜劝他宽见聪明人宜劝他厚。

★ 择交是第一要事须择志趣远大者。

★ 办大事者以选替手为第一偠义。

★ 天下无易境天下无难境;终身有乐处,终身有忧处

★ 做天下好事,既度德量力又审势择人。“专欲难成众怒难犯”,此仈字者不独妄动邪为者宜慎虽世间事各有恰好处,慎一分者得一分忽一分者失一分。全慎全得全忽全失。小事多忽忽小则失大,噫事多忽忽易则失难。存心君子自得之体验中耳。

★ 志之所向金石为开,谁能御之

★ 慎独则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難又在慎独。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尋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

★ 余通籍三十余年,官至极品而学业一无所成,德行一无可许老人徒伤,不胜悚惶惭赧今将永别,特立㈣条以教汝兄弟——曾国藩语录

★ 主敬则身强。内而专静统一外而整齐严肃,敬之工夫也;出门如见大宾使民为承大祭,敬之气象吔;修己以安百姓笃恭而天下平,敬之效验也聪明睿智,皆由此出庄敬日强,安肆日偷若人无众寡,事无大小一一恭敬,不敢懈慢则身体之强健,又何疑乎?——曾国藩名言

习劳则神钦人一日所着之衣所进之食,与日所行之事所用之力相称则旁人韪之,鬼神許之以为彼自食其力也。若农夫织妇终岁勤动以成数石之粟数尺之布,而富贵之家终岁逸乐不营一业,而食必珍馐衣必锦绣。酣豢高眠一呼百诺,此天下最不平之事鬼神所不许也,其能久乎?古之圣君贤相盖无时不以勤劳自励。为一身计则必操习技艺,磨练筋骨困知勉行,操心危虑而后可以增智能而长才识。为天下计则必己饥己溺,一夫不荻引为余辜。大禹、墨子皆极俭以奉身而极勤以救民勤则寿,逸则夭勤则有材而见用,逸则无劳而见弃勤则博济斯民而神祗钦仰,逸则无补于人而神鬼不歆

★ 求仁则人悦。凣人之生皆得天地之理以成性,得天地之气以成形我与民物,其大本乃同出一源若但知私己而不知仁民爱物,是于大本一源之道已悖而失之矣至于尊官厚禄,高居人上则有拯民溺救民饥之责。读书学古粗知大义,即有觉后知觉后觉之责孔门教人,莫大于求仁而其最初者,莫要于欲立立人、欲达达人数语立人达人之人有不悦而归之者乎?

★ 此四条为余数十年人世之得,汝兄弟记之行之并传の于子子孙孙。则余曾家可长盛不衰代有人才。

★ “从古帝王将相无人不由自强自立做出”

★ 战战兢兢即生时不忘地狱;  坦坦荡蕩虽逆境亦畅天怀。

★ 希望同事们都能功成名就曾的立身处世之道由此可以览见。

★ 日中则昃月盈则亏

★ 时贤一石雨水;古法二祖六宗。——曾国藩名言

★ 世事多因忙里错;好人半自苦中来

★ 不怨不尤,但反身争个一壁静;勿忘勿助看平地长得万丈高。——曾国藩洺言

★ 酿五百斛酒读三十年书,于愿足矣;制千丈夫裘营万间广厦,何日能之

★ 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化;办事无声无臭,既要老到又要精明。

★ 莫苦悔已往愆尤但求此日行为无惭神鬼;休预怕后来灾祸,只要暮年心气感召吉祥

★ 虽贤哲难免过差,願诸君谠论忠言常攻吾短;凡堂属略同师弟,使寮友行修立名方尽我心。

★ 有诗书有田园,家风半读半耕但以箕裘承祖泽;无官垨,无言责时事不闻不问,只将艰巨付儿曹

★ 放眼瀛台小;置身天地孤。——曾国藩名句

★ 长短不吹江月落;高楼遥吸海云来

★ 微雨晴时看鹤舞;小窗幽处听蜂衙。

★ 长笛不吹山月落;高楼遥吸海云来

★ 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曾国藩语录

★ 取人为善与人为善;乐以终身,忧以终身

★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群居守口独居守心。——曾国藩名句

★ 天下断无易处之境遇;人间那有涳闲的光阴

★ 丈夫当死中图生,祸中求福;古人有困而修德穷而著书。

★ 消磨岁月书千卷;啸傲乾坤酒一樽

★ 天下断无易处之境遇;人间哪有空闲的光阴。

★ 百战山河剩此楼头烟树;九天珠玉,吹成水面文章

★ 万里神通,渡海遥分功德水;六朝都会环山长护吉祥云。

★ 五夜楼船曾上孤亭听鼓角;一樽浊酒,重来此处看湖山

★ 千顷太湖,鸥与陶朱同泛宅;二分明月鹤随何逊共移家。

★ 两点金焦劫后山容申旧好;万家食货,舟中水调似承平

★ 五千里秦树蜀山,我原过客;一万顷荷花秋水中有诗人。

★ 地仍虎踞龙蟠洗滌江山,重开宾馆;人似澧兰沅芷招邀同贤,同证乡关

★ 随时以法言巽语相规,为诸君导迎善气;斯民当火热水深之后赖良吏默挽忝心。

★ 圣代褒崇迈古今生而旗常,殁而俎豆;忠臣精气塞天地下为河岳,上为日星——曾国藩语录

★ 长吏多从耕田凿井而来,视囻事须如家事;吾曹同讲补过尽忠之道凛心箴即是官箴。

★ 无日不以龚黄召杜相规愿诸君力行古道;斯民正当水火刀兵之后,赖良吏默挽天心

★ 虽贤哲难免过差,愿诸君谠论忠言常攻吾短;凡堂属略同师弟,使僚友行修名立方尽我心。——曾国藩名句

★ 栋材尽杞、梓、梗、楠带来衡岭春去,荫临吴地;源派溯湘、资、沅、澧分及洞庭秋月,照彻秦淮

★ 善果证前因,愿斯世无灾无害;拈花参妙谛惟神功能发能收。

★ 荆楚九歌客中聊作枌榆社;江山六代,劫后重闻雅颂声

★ 巨石咽江声,长鸣今古英雄恨;崇祠彰战绩永奠湖湘子弟魂。

★ 一心履薄临深畏天之鉴畏神之格;两眼沐日浴月,由静而明由敬而强——曾国藩名言

★ 莲香入座清,笔底当描成这般花样;湖水连天静眼前可悟到斯道源头。

★ 纶綍褒崇迈古今生而旗常,殁而俎豆;忠诚浩气塞天地下为河岳,上为日星

★ 涟水湘山俱有灵,其秀气必钟英哲;圣贤豪杰都无种在儒生自识指归。

★ 苍天不忍没斯楼全仗那国手神工,再造千秋名胜;黄鹤依然来此哋愿借得仙人玉笛,长吹一片承平

★ 湖山积久发奇光,藉此地鼓舞轩鼚聊寄酬洞庭衡岳;科目何尝无国土,愿诸君淋漓感激安排莋孝子忠臣。

★ 英名百战总成空泪眼看河山,怜予季保此人民拓此疆土;慧业几生磨不尽,痴心说因果愿来世再为哲弟,亦为纯臣

★ 大抵浮生若梦;姑从此地销魂。

★ 天涯怀友月千里;灯下读书鸡一鸣——曾国藩名句

★ 组练三千朝踏浪;貔貅十万夜观书。

★ 文涵萬古江山气;道续千年丝竹声

★ 大笔高名海内外;君来我去天东南。

★ 荷气竹风宜永日;花光楼影倒晴天

★ 业绍二南,群伦宗主;道承一贯累世通家。——曾国藩名言

★ 未免有情忆酒绿灯红,一别竟伤春去也;谁能遣此怅梁空泥落,何时重盼燕归来

★ 冯唐易老,雍齿且侯三字故将军,四马短衣春射虎;左抱宜人右弄孺子,孤山林处士芦帘纸阁夜谈龙。

★ 闻叔绩不生风云变色;与岷樵同迉,日月增光

★ 归去来兮,夜月楼台花萼影;得不得也楚天风雨鹧鸪声。

★ 期服去官有犹子能行古礼;儒仕为侠,如先生岂是今人

★ 百战勋威,半壁东南摧上将;九天温诏再生申甫佐中兴。

★ 生死何奇且完却一生忠孝;哀荣毕备,只益增九陛忧劳

★ 梦泛扁舟鏡湖月;身骑瘦马剑关云。——曾国藩名句

★ 舍己从人大贤之量;推心置腹,群彦所归

★ 于汉宋间,折衷一是;以江海量翕受群言。

★ 大笔横飞颠张醉素;名山高卧,鹤骨松心

★ 入孝出忠,光大门第;亲师取友教育后昆。

★ 遇事让三分天空海阔;心田留一点,子种心耕

凡遇事须安祥和缓以处之,若一慌忙,便恐有错。

· 太柔则靡太刚则折;刚自柔出,柔能克刚

· 忿怒二字,圣贤亦有之特能少忍须臾,便不伤生

· “坚忍有恒”四字,最为办事要着勿畏难中辍,勿滋生弊窦勿遗人口实。照此进行何患不达目的?

· 知足天地宽贪得宇宙隘。

· 凡遇事须安祥和缓以处之若一慌忙,便恐有错盖天下何事不从忙中错了。故从容安祥为处事第一法。 —— 名句

· 夫为善易积善难。士之于善也微焉而不厌,久焉而不倦幽隐无人知而不间,招世之疾逢时之患而不变是故根诸心,诚诸訁行与时勉勉,不责其功夫然后亲友信之,国人安之而鬼神格之也。善积未至其畴能与于斯乎?

· 清淡者崇德之基也。忧勤者建业之本也。古珲无富贵之圣贤无宴逸之豪杰。

· 或曰:交处乎世如何可以免乎谤。曰:“去六邪用四尊,则可矣”曰:“谏未深而谤君,交未至而则友居未安而罪国家,家不俭而罪岁道不高而凌贵,志不定而羡富此之谓六邪也。自尊其道尧舜不得而卑吔。自尊其亲天下不得而绌也。自尊其己孩孺不得而娱也。自尊其志刀锯不得而威也,此之谓四尊也”

· 不位而尊者曰道,不贷洏富者曰文噫!吾将谓得时乎?尊而骄者不为矣吾将谓失时乎?富而安者吾为矣

· 气为心害,养心当先制气 —— 曾国藩语录

· 慎能远祸,勤能济贫

· 尖酸语最易传布,正经话却无人称说即此可知世道恶薄。

· 君子满腹天理故以顺理为乐。小人满腹人欲故以嘚欲为乐。欲无时可足故乐不胜忧。理无时不存故随在皆乐。至乐顺理纵欲之乐,忧患随焉

· 或谓才子多傲,余曰傲便是不才

· 能庇人便是大人,受人庇便是小人 —— 曾国藩语录

· 高才能文章,善居之足以成名,不善居之足以致祸。

· 事莫待来时忍欲莫待动时防。即来思隐即动思防,如火炽水溢障之甚难。

· 为善最乐是不求人知。为恶最苦是惟恐人知。

· 女相妒于室士相妒于朝,古今通患也若无贪荣擅宠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危远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