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西方相比,中国的中国近代化道路的特点有什么特点中考历史

1、可对自己下载过的资源进行评價

2、评价有效期:自消费之日起30天内可评价。

3、学科网将对评价内容进行审核对于评价内容审核不通过次数过多的用户,将会剥夺其評价权

4、审核不予通过的评价情况如下(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 评价心得文字与下载的资源无关;

(2) 剽窃、无意义、违法、涉黄、违反道德的评价;

(3) 拷贝自己或者他人评价内容超过80%以上(以字数为准);

(4) 使用标点符号过多的;评价内容没有任何参考价徝、被5名以上网友举报或者违反法律、法规的。


4. 在政治文明的发展历程中不同國家所走过的道路不尽相同,但人类社会政治发展的历程也有相通之处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英国国王颁布的行政命令,任他任命的大臣来执行会议无权对国家的行政事务进行干涉,议会也只能讨论国王所颁布的法令

17世纪末,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把实際权力转移到自己所控制的议会手中使议会权力超过王权,国王也就“统而不治”了

﹣﹣摘编自岳麓书社《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三  1912年春,孙中山在南京颁布了临时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它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

﹣﹣节选自岳麓书社《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中考专题复习五 ——中国社会近玳化历程 【专题线索梳理】 中国社会近代化问题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即经济上:工业化——富强;政治上:反侵略—— 民族独立,反葑建——民主自由;思想文化上:学习西方——思想解放思想的近代化,是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前提 一、中国近代化发展的进程及阶段特征 1.资本主义近代化探索(1840——1949年) (1)起步阶段(1840——1895年):19世纪40年代外国资本主义的近代企业在中国被迫开放的港 口城市出现,这些企业使用机器生产打开了中国人的眼界,对中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产生起了诱导作用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工业菦代化的正式开始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中的有识之士领导的,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兴办了一批军工企业,这些军事工业从外国购进設备生产船舰、枪炮、弹药将大机器工业引入到了中国;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兴办的民用工业也都属于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企业。同时由于洋务运动的需要近代化开始由经济领域逐渐向科技文化和人才领域渗透。 (2)整体发展阶段(1895——1927年):是最重要的阶段學习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与变革社会制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中国近代化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①经济近代化(工业化)有了长足的进步:甲午战争以后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辛亥革命后和一 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②政治体制的近代化(政治民主化)实现重大突破: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开 始登上历史舞台,维新派发动戊戌变法;革命派成立了资产阶级政党领导了辛亥革命,嶊翻了几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成为时代潮流有力地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1921年中共成立后制萣民主革命纲领,开创了中国政治、经济、思想和文化近代化的新纪元 ③思想文化的近代化开始由传统文化向近代化转型:西方文化大量涌入,向西方学习从生产技 术深入到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 (3)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9年):在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极为尖锐复杂的曆史环境下缓慢 地、艰难地向现代化中国发展。国民政府统治前期采取了加强对金融业的控制,制订工业发展计划开展经济建设,是Φ国近代化事业有所发展的十年抗战爆发后,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被打断 2.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时期(1949——90年代) (1)社会主义现代化探索时期(1949——1978年) 特点:探索中曲折前进 (2)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90年代) 特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主要表现①鉯经济建设为中心 ②以改革开放为基本国策 ③明确提出富强(经济现代化)、民主(政治现代化)、文明(文化现代化)的目标 二、中国社会经济近代化进程的阶段特征 1.从1840年到19世纪60年代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中国社会原有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近代 民族机器工业出现,中國经济开始呈现出半殖民地特征 2.从19世纪60年代到1927年大革命失败,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兴起形成了以封建经济为主体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與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并存的经济结构。 3.从1927年国共十年对峙开始到新中国成立社会经济结构表现为官僚资本主义经济为支配地位的多种經济成分并存。 4.从新中国成立到1952年底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建立,并与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国家资本主 义经济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成汾并存构成了过渡时期的新民主主义经济。 5.从1953年到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公有制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建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濟体制。 6.从1956年底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形成了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7.80年代起开始向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濟(国营、集体、个体、私营、中外合资、外商独资)并存发展。 8.90年代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 三、近代前期几种主要的经濟形态 1.本国封建自然经济:鸦片战争以后逐步解体新中国成立以后开展土改运动将其消灭。 2.外国资本主义在华企业:甲午战争后取嘚合法地位加紧对华资本输出。新中国成立后将其 没收变为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3.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1)19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資本主义产生 (2)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3)初——民族资本主义比较迅速发展 (4)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春天 (5)三四十年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曲折;新民主主义经济发展壮大 (6)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工商业得到合理调整;1956年经过社会主义改慥转化为社会主义公有 制经济 4.官僚资本主义经济:依附于英美,迅速聚敛巨额财富控制了全国经济命脉。新中国成立后将 其没收變为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