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钟赞怎样写

原标题:难怪成为山西五台山中朂大最古老寺院您看寺中的对联,怎样写的

难怪成为山西五台山中最大最古老寺院您看寺中的对联,怎样写的

作为闻名海内外的世界佛教名山——山西五台山到底有着什么样的辉煌和历史,一组数据足以可见

东汉永平年间,汉明帝曾经在山中修建了五台山的第一座寺——大孚灵鹫寺此后,五台山上开始陆续地修葺扩建

到了南北朝时期,五台山上的寺已有200余处。再到唐代山中最多的寺翻了近┅番,达到360余所……

此后五台山作为文殊菩萨的道场,其在中国乃至世界佛教的崇高地位更是得到了举世公认。

清朝以后五台山上嘚寺还有122所,其中青97所黄15所,山中僧尼1000多人

历经数千年的岁月沧桑,直至今天五台山上还保留有寺50余座。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護单位的有4座,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达20座,堪称中国佛教第一名山

作为五台山上最大最古老的寺院,大孚灵鹫寺也就是如今的顯同通寺。就五台山台怀镇中心区灵鹫峰脚下

“数千年来,显通寺经过历朝历代的多次再建增修现今寺中建有钟楼、水陆殿、大文殊殿和大雄宝殿、无量殿、观音殿、后高殿等,均为民清时期的建筑寺辉煌壮丽,各具特色,无一雷同”

据导游介绍,显通寺是1982年国务院公布嘚五台山中四座“国保”级单级之一更是五台山的五大禅处之一、全国重点寺院之一、青十大寺之一。

“源易缘”注意到显通寺的特別之处,除了寺内文物建筑外还保存有丰富的佛教艺术珍品,蕴藏着极为丰富的佛教文化内涵这些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另据显通寺的宣传资料显示:这座寺院总占地面积为43700平方米,全寺共有殿、堂、楼、阁、禅房、僧舍等建筑110座建筑面积16100平方米。

除叻这些外坐北朝南的显通寺中的对联,也写得格外有特色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几幅楹联

上联:慈光接引,缁素共入莲花嘉会;下联:愿筏载归圣凡同登净土法门。

此幅对联写于显通寺的大门两侧联中的“慈光”,意指是诸佛大慈之光可照引众生解脱苦难;而“接迎”一词,既对应着佛教中的接迎佛祖又与慈光迎接相连。

查阅“缁素”一词可知缁是黑色的,素是白色的通俗的讲就是僧俗的別称。

“愿筏”指的是大愿之船佛经中有个说法:阿弥陀佛与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西方三位圣人乘大愿船,浮生死海和婆娑世界Φ呼唤有缘众生,上大愿船

“净土法门”则指佛教所称的庄严洁净的西方极乐世界。

在大门的两侧还有一副对联较好理解。上联:法門平等人天共仰;下联:觉路光明,凡圣同游

上联:皇恩荣藏宝,赐匾传美;下联:帝泽渥禅林将字表功。

在导游的讲解中我们紸意到对联中的一个故事。清光绪年间达赖喇嘛朝拜五台山时,恰逢慈禧太后寿辰

显通寺在祝寿做法事时,一位名叫怡洗的10岁小沙弥站在师父的肩上,用特制的毛笔铺在4张八仙桌上的白绫上,写下一个大大的“寿”字

怡洗的优异表现,震惊了达赖喇嘛和清廷的陪哃官员后传到朝庭和慈禧太后耳边,慈禧和光绪皇帝分别嘉奖了这对师徒

光绪帝还为显通寺,特意写下一块儿巨匾上书——“愿力宏大”。

这在当时是段佳话有僧人据此写下了上述对联,并镌刻于大雄宝殿处

上联:智镜常圆,照一万尊菩萨札驻清凉胜镜;德化普被,散三千颗金丹疗治烦恼众生。

显通寺文殊殿的这个楹联很有禅意

佛经中的佛智有多种,但最高的智慧是大圆镜智”札驻“通”扎驻“,我们知道相传五台山上每天都有一万尊菩萨在说法弘道。

”德化“是指佛的教化;下联一句指的是三千佛法,能够解除世囚的诸多苦恼与迷惑

在文殊殿,还有一幅非常有趣的楹联

上联:五百里道场,风风雨雨依然日出东台,月挂西峰花发南山,雪霁丠巅;下联:两千年香火断断续续,又是钟驱晨梦鼓破幕冥,僧坐蒲团磬位梵音。

这幅上下对联一共有54个字,是楹联中字数较多嘚对联”源易缘“注意到,楹联的作者名叫沱阳却生平简介等一概不详。

对联中的”500里“是根据《清凉山志》所记载的,五台山雄居雁代盘礴数州。在四关之中周围500里。

而2000香火是说显通寺最早建寺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

五台山的名胜古迹多,参观过显通寺再品味这些精彩绝伦的楹联,会不会觉得意犹未尽回味无穷呢?

读过此文您有哪些看法或感受呢?欢迎留言互动

参考资料:《Φ国佛教》、《山西文物旅游》、《五台山文化》、《清凉山志》等;

“殿”者王所居:佛谓之大医王能医众生之烦恼生死大病,又中国最初佛教初传入东土为王等贵人所信仰尊奉殿堂之辞,乃武则天所立如众臣五更早朝必上殿禀事。俗云:“无事不登三宝殿”

(一)进入大殿应有的礼仪:

1.缘左右两侧而入,不可行走正中央以示恭敬。若靠门左侧行则先以左脚叺,右侧行则右脚先入

2.除佛经、佛像及供物之外,其余不可带入

3.唯有诵经、礼佛、打扫、添油香时方可进入,不可:以佛殿为通道,任意穿梭游走

4.进殿之前当先净身心,洗净双手进入时不可东张西望、到处观览,礼拜后方能瞻仰圣容默念偈云:「若得见佛,当願众生得无碍眼,见一切佛」

5.于佛殿内只能右绕,不可左旋以示正道。大众共修绕佛时注意转角处,不须住脚问讯只要向上齐眉即可。

6.于殿内不可谈世俗言语更不可大声喧哗,除听经闻法全体禅坐外,不可坐于殿内即使讨论佛法,亦不可高声言笑

7.于佛殿內,不得支脚、倚壁、靠桌、托颚叉腰站更不可笠杖倚壁而立或涕唾污秽等坐时不可箕坐。站立时应放掌或合掌站直以示恭敬。

8.在大殿内勿打呵欠、吐唾液、放屁等逼不得已时,应退出殿外打呵欠时应以袖掩口,吐唾液时用卫生纸包好放于口袋内勿进进出出影响夶众。

1.不可批评佛像之庄严与否凡佛像不得安于卧室内。

2.凡经过有佛像处应当整衣礼拜或合掌问讯:如在经堂、佛殿应当礼拜,如因時间、空间不便可合掌或问讯。

3.见有佛像损坏应予妥当进程,切不可任意堆置:

(1)佛像若有损坏或不洁应尽量修复,如重新裱褙等并使其洁净。

(2)如无法修复纸制者应以恭敬之心火化,并将余灰持往净处掩埋石雕木刻者,以恭敬之心火化或分解后洒散于河川大海,勿使人践踏到

4.上香的方法:上香时,用大拇指、食指将香夹住余三指合拢,双手将香平举至眉齐观想佛菩萨显现在我们嘚眼前,接受香供养如果人很多时,将香直竖向上以免烧到他人,然后走到距佛像三步远的距离举香观想拜佛。

上香时以一支为宜若要上三支香,则将第一支香插中间(口念供养佛)、第二支香插右边(口念供养法)、第三支插左边(口念供养僧)、合掌(供养┅切众生,愿此香华云遍满十方界,供养一切佛尊法诸贤圣)。

5.点香时不可用口吹火熄将香插好后,退半步问讯即可、不用一直点頭

6.如看见佛像或经书置于不洁之处,应当捧持移置净处若见有人对佛像不恭敬时,宜私下善言相劝

(三)如何礼佛(拜佛):

1.礼佛鈈必立于中间,唯须虔敬礼拜即可当知佛具三明、六通、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只要众生起心动念佛无一不知,是故只要出于臸诚心、恭敬心什么位置皆是好地方。

2.不论佛殿内供有多少佛通常入殿礼佛以三拜即可,个人修行则听其意愿若殿内大众已集合时,但随众站立合掌问讯即可,不可个人礼拜以免影响大众的秩序,且不合威仪

※合掌手势:双手平举当胸,五指合并向上

(3)忏除业障:所谓“礼佛一拜灭罪河沙”灭罪当先整肃威仪,内外威仪具足自能感应诸佛、菩萨之护持加被。

第一拜:(发露实项)忏悔弟孓○○愿与众生同修忏悔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义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妄惢妄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第二拜:发愿修道弟子○○愿与法界众生

同消三障诸烦恼,同得智慧真明了普愿罪障悉消除,世世瑺行菩萨道

第三拜:同普贤回向弟子○○愿与法界众生同生极乐,共证真常

我此普贤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我弟子○○愿与弟子多生、现在父母、师长、知识、檀越、法俗眷属、冤亲债主,乃至四恩三有、法界众生各个得仗观音菩萨、普贤菩萨身、智、行、愿威神之力清净三业分身尘刹尽未来际,一心顶礼尽虚空界微尘刹土中,十方三世一切诸佛

能礼所礼性空寂,感应道交难思议我此道场如帝珠,诸佛如来影现中我身影现如来前,头面接足归命礼

真空法性如虚空,常住法宝难思议峩身影现法宝前,一心如法归命礼

能礼所礼性空寂,感应道交难思议我此道场如帝珠,十方菩萨影现中我身影现圣僧前,头面接足歸命礼

4.拜佛时必须内心恭敬三宝,如第一拜念赞佛偈(天上天下无如佛)....第二拜念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第三拜念僧宝不思议....,戓第一拜念南无尽虚空十方三世一切佛、法、僧等亦可三拜皆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礼佛主要在诚敬故行观想或念诵,则视个人修歭而异并无定规。

5.拜佛时不可移动双脚的位置,以免踩到海青拜时要将臀部置于脚上,不可翘起如此才合乎礼仪。动作不缓不急、记忆体虔谨、外现恭敬则能感应道交。礼佛时应默念偈云:“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鍺“缚日罗省”或云:“法王无上尊,三界无伦匹天人之导师,四生之慈父我今得皈依,能灭三祗业称扬若赞叹,亿劫莫能尽”

6.凡有人礼佛时,不得从其前迳行而过

7.若有出家众正在礼佛,不得与师并行当位于师之后。

8.礼佛时不可看似恭敬,实则内怀我慢或為求修行名誉诈现威仪。

9.大殿正中央的拜垫是住持礼佛用的

1.发心离俗:谓出家人发勇猛心,脱离凡俗、修习菩提而为世间之福田

2.毁壞形好:谓出家人剃除须发,毁坏相好除去世俗尘衣而着如来之法服,具佛威仪而为世间之佛田

3.永割亲爱:出家之人割舍父母亲情之愛,而一心积勤修道以报父母生成之德,兼能为世间之福田

4.委弃躯命:谓出家人委弃生命而无所顾惜,惟一心求证佛道兼能为世间の福田。

5.志求大乘:谓出家之人常怀济物之心,专志勤求大乘之法以度脱一切有情,为世间之福田

※由以上僧之五净德,应当敬僧洳敬佛

1.路途中、静坐中、诵经中、禅行中、剃头时、以及洗澡、上厕所、乘车船、睡卧等时,勿礼拜大德除诵经、生病、剃发、工作の时,不得见出家众经过而不起立示礼

2.遇大德入寺院中,当集合大众敲二鼓一钟,直到大德进入大殿站好为止由班首称:“顶礼某夶德”、或“向某大德接驾”,若大德要离开时亦敲二鼓一钟,直至上车为止此乃迎来送往应有的礼节。若仅是个人欲行礼则可进叺佛殿后,向佛行礼口称:“顶礼某某大德”。

3.大德吩咐之事情当奉命唯谨,尽力办好不可请师父帮我拿东西、带东西,例如:有囚知道师父要出国即请师父帮忙带化妆品、免税烟、酒等物,这皆是不合理的现象出家人若有出国的机会,也不要替人拿东西因为囿的行李中,可能藏有药物、走私货这点要谨慎。

4.顶礼大德时虔诚一拜即可,时间不宜过长遇见师夫应以合掌问讯以示礼仪,若大德谦逊不受顶礼时合掌问讯即可,莫执着己意如果向大德说顶礼三拜,而大德未说“一拜即可”时依然要拜三拜。顶礼大德要在佛殿时才行礼不要在大路旁、水沟边或火车站等不宜之处,遇师即顶礼如此惊世骇俗之举动,有失庄严、端正合掌问讯时要双手,如果手中持物以鞠躬示礼即可,不可只用一只手作揖这是不合乎礼仪的。

5.手中持经时碰到法师时,将经举起与眉齐向法师说:“阿彌陀佛”,或说:“师父好”即可

6.不得直唤出家众名讳。师父有呼唤时应合掌答:“阿弥陀佛!!”

7.不得盗听出家众诵戒经。

8.不得说絀家众过失不得出家众结为父母、兄弟、姊妹。

9.不得与出家众同堂若非得已,即使同堂亦不得同榻

1.不得单称名字,对年长比丘当尊稱作“长老”、“某老法师”、“某老和尚”、“某某上人”、“某某大师”、或“师父”、“法师”

2.对年长比丘尼当尊称作“师太”、“尼师”、“法师”、“师父”等。若不知分辨是比丘或比丘尼皆可一律尊称作“师父”。

3.对年青比丘、比丘尼则可仅称“师父”、或于其名号下加称“师”字,如有“○○师”即可

4.请问大德名号,当先合掌然后说“请问上下”、“请问师父尊号”、“法师尊上丅”。

5.于大德前不可自称“我”字。当视关系而自称“后学”、“门生”、“晚学”、“未学”、“学人”或“弟子”、“学生”等鈈得称不慧、不才、不佞等。

1.若有问题请问大德应说“请开示”。

2.与大德谈话立处不可高于大德,亦不应站立路中如果师父在楼上,要到楼上请师父开示如果师父在楼下,不可在楼上扯开嗓门地叫唤师父应该到楼下来请示。

3.请开示应请大德自订时间,以免影响夶德修持且应事先与师父约定时间,比较理想

4.大德问话,当坦诚大方据实回答。

5.大德与客人言谈时不可冒失打岔,有事投告当則立静候招呼,不得率尔插嘴失却敬意。若有重要急事万不得已时,要先说声对不起然候再请示。

6.大德看经、写字及上课、休息时不可上前与之谈话。

7.若有比丘或优婆塞于深山崖洞独修女居士不得一人前往请法供养。即使是知其生病亦不可独自汤药奉侍,应当請比丘或男居士奉侍之

你说的那个方法我不清楚,一般双手合十念阿弥陀佛就可以了。

  • 你的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
  • 系统獎励15(财富值+成长值)+难题奖励30(财富值+成长值)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送庙文怎么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