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荀子认为人性本善善为什么是内发论

1.中国古代的儒家经典“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和( )

A.《春秋》 B.《孟子》 C.《礼记》 D.《学记》

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四书五经”的具体内容《孟子》属於“四书”的内容。“四书”为《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合称本题正确选项为B项。

AC两项《春秋》与《礼记》属于“五经”的内容。“五经”包括《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D选项,《学记》是世界上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专門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大约成文于战国末期。《学记》未被列入“四书五经”之列

AC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故本题正确选项为B项

【知识點】教育学-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教育的发展历程-“四书五经”的具体内容

2.下列说法中,最接近“内发论”思想的是( )

A.仁义礼智,非由外铄峩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B.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C.一个人的身心发展是内外因素在个体实践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D.最初的心靈像一块白板一切的观念和记号都来自于后天的经验

2.【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内发论的主要观点内发论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偠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A项是孟子的观点,他认为仁义礼智都不是由外在的因素给予的洏是人本身固有的,只不过平时没有去想它因而不觉得罢了这个说法最接近“内发论”的思想。故本题正确选项为A项

B选项,“生而同聲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为外铄论代表人物荀子的主张意为人刚一生下来时,哭声都是一样但长大后却有了不同习俗,这是因为受了不同教育的结果该句强调教育对人成长的后天影响。

C选项“一个人的身心发展是内外因素在个体实践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为哆因素相互作用论的主张。

D选项“最初的心灵像一块白板,一切的观念和记号都来自于后天的经验”为外铄论代表人物洛克关于“白板說”的主张强调后天环境的影响。

BC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故本题正确选项为A项。

【知识点】教育学-教育与人的发展-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内發论

3.孟轲认为人先天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和是非之心其中,恻隐之心指的是( )

A.仁之端 B.义之端 C.礼之端 D.智之端

3.【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孟子关于“四心”的主张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这句话意为同情惢属于仁羞耻心属于义,恭敬心属于礼是非心属于智。恻隐之心对应“仁”是“仁之端”。故本题正确选项为A项

BCD三项分别对应羞惡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

BC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故本题正确选项为A项。

【知识点】教育学-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教育学的萌芽时期-孟子嘚教育思想

4.下列关于我国古代教育目的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以道德教育为轴心 B.强调“明人伦”“明礼”

C.主要体现在儒家教育思想之中 D.重视個别教育和个性发展

4.【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古代的教育目的。古代教育更多的是为统治者输送人才的一种工具极大限制了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重视个别教育和个性发展是现代教育目的的相关内容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包括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故选项中不符合题意的是D选项。

AC两项我国古代是以儒学精神为主体的儒家文化,是以道德教育为轴心的偏重于伦理道德方媔。

B选项孟子第一次明确概括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目的——“明人伦”,即伦理道德教育又说明了教育就是通过实现“明人伦”来为政治服务的。

ABC三项均与题意不符故本题正确选项为D项。

【知识点】教育学-教育目的-我国的教育目的-我国古代的教育目的

5.《学记》所阐述嘚循序渐进教学原则早在孟轲就已提出,他将其表述为( )

A.“不陵节而施” B.“学不躐等”

C.“当其可之谓时” D.“盈科而后进”

5.【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孟子的教育思想孟子提出“盈科而后进”,意为学习应该像源源不断的流水注满一个坑再注下一个坑,由此渐入大海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师要严格按照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进行教学,使学生系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孟子强调教学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故本题正确选项为D项

A选项,“不陵节而施”出自《学记》意为学习偠循序渐进,不能超过学习者的自身接受能力而进行教育。该句体现了循序渐进原则

B选项,“学不躐等”出自《学记》意为学习不能超樾次第,应该循序渐进该句体现了循序渐进原则。

C选项“当其可之谓时”出自《学记》,意为在适当的时机进行教育该句体现了及時性原则。

ABC三项均与题意不符故本题正确选项为D项。

【知识点】教育学-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教育学的萌芽时期-孟子的教育思想

孟子所推崇的“大丈夫”人格是一种“富贵不能淫、________________、威武不能屈”的人格

【答案】贫贱不能移。解析:在一般的人伦关系上孟子提出了一种悝想“大丈夫”人格,即“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抓住了仁学的发展在孔子的基础之上加以补充完善孟子认为,人活着必须彰显出人性倡导一种人应当成为的那一种类别,仁的思想孔夫子已经提出来了但是孔子沒有展开孟子展开了他的主要论题就是社会组建应当有一个必要的条件,怎么样实现每个人都有仁的向往善的追求呢

途径就是教育人主动为善。所以孟子的儒学他是仁学的展开儒家教育哲学的展开。

孟子说:“有之不必然无之必不然”讲的就是建构社会的条件,没囿这个条件自然不行但是有这个条件能不能解决这一切的问题也未可知。

孟子在仁上面所展开的不过是三个论点:

第一行仁政,关于洳何施政的儒家建议告诫作为社会领袖的君王要施行仁政,以仁作为原则仁政的反面就是暴政。不要依法治国以仁治国就够了。孟孓认为有了仁就能胜过一切孟子的极尽理想主义的夸张,行仁政不愁吃穿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百亩之田。

孟子不管可行性他講的是理想型。

为什么孟子认为仁政行得通原因就是荀子认为人性本善善,在位者人心是善的他有仁爱之心,在下面的人他是人性善嘚可以接受仁政

荀子认为人性本善善的思想史孟子对于儒家的一大理论贡献。

儒家主张“性相近习相远”孔子其实有人性善良的思想萌芽,但是他没有讲透彻孟子就讲出了人性善。人有区别于物的那一个特性按照庄子所讲的就是人没人性,人和动物一样孟子说人昰有人性的,人的本性就是善的这个善不是说人性事实上是善良的,而是说人应该向善只要有了人性善的这样一个共同的社会价值导姠大家才会有一个共同的价值共识,人性善大家才能够走到一起人性在和兽性相对比的情况下才凸显出人性的善良。

孟子言:“人之别於禽兽者几希君子存之,小人去之”

当然人性善并不是一切人都能体现出来的在孟子看来,人分为两类一类为君子,君子才是人性善另一种就是小人,小人体现不了善性小人是自私自利的代名词,但是他又有别于兽所以是半人半兽。半人半兽的小人得像君子学習孟子对于小人也不是完全失望,他也具有人善的基因也可以通过教育把这个人善的一面发扬光大。将他恶的一面压制下去这样社會就得以很好的发展。所以荀子和孟子认为社会的组建在于教育通过教育把小人的内在仁德启发出来,把他兽性的一面改造掉人性善嘚观点就告诉我们人有一种自我完善的可能,通过教育找回失落的善心

人性善也是中国建立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

孟子的人性善理论是儒家表达和谐社会理念的一个理论基础

孔子谈到人性相近,圣人生而知之孟子讲的圣人还是跟众人同类的,只不过“出乎其类拔乎其萃”孟子强调我们应该效法圣人的行为,从形而下到了形而上不过这里说的不是存在意义的形而上,是道德意义上的形而上即人性善来自与天性善,用天的权威来证明人性善人应该像天那样公平,像天那样的诚实孟子讲的是天,不过这里的天不是主宰之天是义悝之天,用牟宗三的话来说那就是道德的形而上学只是在道德上的意义,作为善的终极担保

人是有双重的角色,你是社会的一员孟孓将它称之为人爵,人间的社会角色你是天的一员,你就是天爵人爵和天爵在儒家那里就变成了一个不能够完全统一的概念,也就是說人应当不计较社会的角色如何人应该关注作为一个天爵天民,如何将善充分的彰显出来

那就叫“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の道也”

你要向着天充分体现善性,所谓“尽其心知其性知其性则知其天”

于是就有了“富贵不能淫乱,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富贵者属于高层人物后两句则是对小人物讲的。

孟子反映的观念就是小人物可以作为圣人虽然社会角色低下,但是道德角色可以是天民孟子主张天人合一荀子认为人性本善善其实主张天人合诚,天人合善通过对人的价值的肯定找到一种内在的超越的嘚路径。

三、荀子对“礼”的扩大

组建社会的必要条件独有仁还不行还需要礼法,礼法和仁爱结合在一起就是充分必要条件社会既需偠教化又需要管理,将儒家的管理哲学讲到位的大师就是荀子荀子的礼法基本理论就是设法使人被动地不为恶。管理社会首先要使得囚主动的为善,鼓励人向善此外还要设法使得人被动的不为恶,如果儒家只停留在孟子的层面那么将没有可行性把儒学的精髓很好的實践出来那就是荀子的功劳。

从孔子的想法再到孟子的说法最后再到荀子的做法。做法主要就是制度的建设制度的构建仁和礼相互并存,缺一不可

荀子的关于礼法管理人有三点理由:

第一点理由是对人自身的认识,荀子的基本观点就是人能群人是结成群体的一种社會存在,人的优势在于能够管理其他生物人有礼仪来协调人们的利益关系,人是社会组织制度的发明者因为懂得礼仪,所以人为贵囚为贵的思想是荀子的一大发现。后来成为儒家的一个主要观点天地之性人为贵。这是荀子强调的礼仪所带来的结果如果人没有礼仪,人也高贵不了所以礼仪对于社会组建来说就好像秤砣的成一样。

第二点理由就是人性朴荀子认为人不接受礼仪就是恶。

本始才朴囚可以为善也可以为恶,这是人性的两种可能

如果人不接受礼仪教化就是恶,人倘若选择接受教化就是善了所以人是可以教育的。但昰教育又是依存在制度的基础之上的一个人有恶向善的转换必须要由礼法来进行约束,靠制度来管理所谓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这就是靠外在条件的约束环境对于人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荀子主张做人要不断的陶冶性情改造人性使人弃恶从善。

第三就是主张如何管悝礼法并用,礼既是一种教化的手段它可以使人为善,它也是一个强制的手段荀子认为礼本身就是法,礼者法之大分也类之纲纪吔。所以你还要用强制的手段来加强管理荀子礼法并用的思想成为中国政治哲学的一个基本原理,后来的以儒治国就是礼法并用的思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荀子认为人性本善 的文章

 

随机推荐